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應以四句離觀察諸法〉的相關法義。四句離,主要是以四個重要的面向,來觀察諸法自性的種種相貌,因此對於菩薩的抉擇慧以及利益眾生之方便善巧,會有很大的幫助;雖然這個法義比較不容易理解,但是我們可以瞭解其中比較基本的道理,這樣對於大家來說還是會有很大的利益。
我們先來看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中的開示:【大慧!彼四句者,謂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離,是名一切法。大慧!此四句觀察一切法,應當修學。】大意是說,諸法之性若離一異、離俱不俱、離有無非有非無、離常無常等,必不可得;因此,這四句離所說的範圍,是可以觀察一切法的。初學的菩薩,可以理解其中的基本法義;而久學或悟後起修的菩薩,則可以藉由修學四句離而令其觀察覺照之智慧獲得增長,並能利益許多眾生。
首先,我們需要先知道的是:這四句離皆是依如來藏為基礎而說,離開如來藏及諸法種子,就沒有一切法可以觀察得到。既然如此,那可見得如果以六識論的邪見來解釋四句離,則必然會處處錯誤,這是一開始大家可以先有的認識。首先為何說「諸法之性若離一異,必不可得」?這是因為,譬如生滅性之識陰,是依他起之法,祂是要依於種種因緣—包括意根與法塵等—不能離如來藏而有,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識陰與如來藏可以說是「一」;然而識陰等生滅法,終究與不生滅法如來藏有種種差異,因此又說是「異」。當然,這也是諸佛世尊的大慈大悲之處,因為欲令學人證得藏識空性及斷三縛結,發起般若與解脫智慧;因此,諸佛世尊必為有情宣說如來藏異於七識心之理,如果只說「一」,那眾生就會把諸法混在一起而產生錯誤的執著,譬如誤認意識或其覺知性為常住不壞之法,則將無法斷我見而永遠沉淪於生死之中。
上述所說「誤認意識或其覺知性為常住之法」的原因與現象,在先前節目中,諸位親教師已有極多之開示與舉例,因此在此就不再重複。而只要如來藏中之分段生死種子不斷,則必令生生世世之識陰不斷出生,因而生生世世皆能有識陰與如來藏存在;然而,阿羅漢滅盡煩惱障,捨報後滅盡識陰、滅盡十八界,而如來藏仍然不滅而獨存,因此說二者之間又是「非一非異」。又譬如,諸位菩薩的識蘊修學善淨法,則令如來藏含藏之智慧種子能夠逐漸增長,而雖然意識心現起時能夠與種種智慧相應,然而如來藏卻是離開在諸法上面的各種智慧,因此也是「非一非異」。
所以,從上述的探討,諸位菩薩就可以瞭解:為何要從這「離一異」的角度來探討諸法,也可以深刻瞭解其意義所在。因為以種種角度來觀察諸法,能瞭解不同法義,可以出生各種智慧,不可以用一個角度來否定其他角度的觀察。那有些人會認為說,六識論者他們也可以解釋「離一異」啊!因為,六個識都具有生滅性,故是一;而六個識現起所依之緣不同,故說為異;同時六個識雖皆具有了別性,但所緣境非一,故說非一非異。這樣說雖然是有道理,可是你如果再追問六識論者,說那識陰為什麼能夠出生?滅了之後為何又能夠再生起?那六識論者必然會落入無因論之中。因為否定根本因如來藏的關係,同時六識種子及無明種子亦無所依附,也造成無法解釋因果的困境;所以,他們的許多說法,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有道理,然而終究無法脫離斷見與常見,這也是邪見的可怕之處。
所以,在《佛藏經》卷2中開示:【十不善中邪見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見者垢常著心,心不清淨。】因為只要意識心現起,在思惟法義的時候,這些邪見就在背後影響著他,令邪見者難以脫離。而一般修學者,因為很難分辨其邪說,就很容易受誤導,這也是末法時期修學者必須要非常小心之處。所以,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中開示:「精進智慧者,乃聞如來藏。」也就是一心精進想要尋覓、想要修學正法,而有智慧在許多傳法者之不同說法中,來抉擇正確的法義者,他才能夠有因緣來修學如來藏法。因為,如果不去作法義思惟簡擇,或者落入名師崇拜,或情執深重者,縱然有機會接觸如來藏法,但是通常是不能信受,或者不相應、或退轉,因此便白白錯失修學正法的機會。
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為何說「諸法之性若離有無非有非無,必不可得」?這仍然要依信受如來藏法而說。因為,蘊處界諸法之法性,在種種因緣具足之下就能夠展現出來,因此諸法於三界中之一切現象上為「有」,不得謂無;然而,卻都是由如來藏依諸因緣輾轉而有、而出生,本身無有不壞之自體性,如果因緣不具足,這些法亦隨之而滅,是故究竟來說又是「無」;依於因緣之具足乃能出生,非本自有,是緣生法,必定歸滅,故說「非有」;若眾生無明不斷,蘊處界諸法必定因此等無明因緣,而由藏識世世現行輪轉生死,非無眾生輪轉生死,故說「非無」。同樣的,如來藏自身具有種種中道體性,因此也可以依據正理,從各種角度來觀察祂的有、無、非有非無之體性。因此,諸法皆可以應用上述之道理來作觀察,故說「諸法之性若離有無、非有非無,必不可得」,而且必須依有如來藏心的正理而作觀察。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學習這種觀察的智慧,就可以比較容易瞭解在經教中各種角度的說法,而不會輕易誤解。
我們再來看在《廣論》卷19中,有這樣的內容:【如是之有事無事二俱當破,有自性之俱非亦當破除。故一切破四句之理,皆當如是知。】(《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9)也就是說應成派中觀師,誤認為教典中是在破一切有自性之法,因此一切法,無論是何種法,只要是有自性者皆當破除;因此,誤認為一切法無論是有事、無事、非有事非無事等,只要是有自性的法都不承認。因為這樣的緣故,當然是會否定有真實自性的如來藏心,因此落入斷滅見中而不自知。而上面我們曾說過,諸法之有、無或非有非無等,必須依據八識論的正理來說;而即使是破諸有為法沒有真實不壞之自性,表面上看起來是對的,但是如果沒有具真實體性的如來藏心及其含藏之諸法種子,那這些生滅法又如何能有生滅的現象,而令修學者能夠觀察得到「有生之法必定有滅」的道理?因為,連這些法都無法出現了,何況能夠觀察到諸法的生滅體性,更何況是連能觀察的意識心都無法出現了;因此,應成派中觀師否定了如來藏心之後,必令種種說法成為戲論。
而事實上,現象界在表象上很明顯呈現「有生之法必定有滅」,因此無常而無真實不壞的自性。這些世間道理,也不必應成派中觀師來說,因為一般科學家乃至世間人,也可以觀察得到世間所有的現象都是因緣聚合生滅不斷,乃至以世間智慧亦可以了知意識是生滅法;而竟反而有六識論大師執著意識心或意識細心是常住之法,真是令人驚訝!因此,在《楞嚴經》卷9中開示:【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婬。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9)也就是說,由於不認識本心如來藏的真如性,或者沒有修學正確的解脫道,才會虛妄地生生世世受輪迴生死;經過無量劫之後,依舊無法真正清淨自己的心,無論是有殺盜婬的眾生,或無殺盜婬的色界、無色界有情,都是無法出離三界生死;因為,如果不知有本住法,則必定於內於外有恐怖而無法斷我見,當然更無法實證本心如來藏了。
在上面所引之《楞伽經》卷2中,亦開示菩薩應遠離「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的錯誤妄想相。然而,諸應成派中觀師所墮入的正是「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之妄想相邪見,因為這無明邪見所遮障的關係而無法出離,並且依於意識之不善思惟的結果,便落入更深的無明邪見之中。譬如,在《大般涅槃經》卷37中的開示:【善男子!如是二法互為因果互相增長,不善思惟生於無明,無明因緣生不善思惟。善男子!其能生長諸煩惱者,皆悉名為煩惱因緣,親近如是煩惱因緣,名為無明。】也就是說,眾生本身因為無明的關係,就會有種種不善的邪思惟,因邪思惟而引生出更深重的無明,而這些無明又引生出更多的邪思惟;二者互為因果,互相增長,這也就使得在正法修學上面的遮障越來越深重,包括親近惡知識,接受種種邪教導等,皆能生長諸煩惱,及令無明邪見越加深重。有了無明邪見,通常會加以傳播,因此難免毀謗正法,而令長時與正法難以相應。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深刻瞭解修學佛法,為何要具備「聞、思、修」三慧。聽聞雖然重要,但是一定要記得必須配合法義思惟,才能真正瞭解與簡擇正確的法義;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14中的開示:【由思慧故,於未善決定義能善思惟。】就是在說明思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現代知識傳播發達的時代,眾說紛紜,令人眼花撩亂,正確的法義抉擇尤其顯得重要;而其中真善知識之著作取得亦相當容易,因此只要能夠靜下心來好好閱讀與理智地比對不同之說法,暫時將情執與名師崇拜擱在一旁,相信不需要很久的時間,便能夠對於正確的八識論與錯誤的六識論,作一個基本的分辨與抉擇。加上諸經教中,亦出現大量之「不念心、非心心、無心相心、無住心、本際、實際、涅槃、第八識」等等,都在開示有本心如來藏存在;另外三轉法輪諸唯識經典,亦開示許多八識心王如來藏妙法;再加上諸菩薩的論中,亦有多處在證明一定有如來藏存在,因此修學者怎能視而不見而忽略之?果真故意不去面對這些諸多明顯的開示,那要具足有修學正法的因緣就真的是不容易了;同時,這也顯示了對於
世尊所開示諸聖教的不恭敬,因此這是我們所一定要避免的。
在《大寶積經》卷39中,開示種種對於修學上會產生障礙之法,包括:「不恭敬佛菩提、不恭敬法、不恭敬僧、不恭敬律儀……邪見、邪思、邪語……。」這些絕對是我們要引以為戒的。因為如來藏,是一切法的根源,是自在而無生之法,因此在聖教中開示說:「是如來藏勝一切法。」但是卻見有人將最勝妙之如來藏法,顛倒地說為自性見或方便說,而反而認為墮入斷滅見之「一切法無自性空」才是最究竟之法,因此成為嚴重的邪見。在《楞伽經詳解》第六輯中,平實導師的一段開示就是在破斥這種惡取空之人:【若「一切法空」之法不空——實有常住,可以名為真如涅槃者,則應有空法不空;然空法是無,無法云何而可言不空?是故龍樹責言:「實無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實無一切法空之不空法,云何可言有「空」之法為常住……?是故……以為「一切法空為不空之法」……即是龍樹所說「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者。】(《楞伽經詳解》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42。)因此,對於核心法義,務必依據聖教量以及真善知識的教導而作正確的抉擇,才能夠守護自他的法身慧命。
接著,我們來看有關於「諸法之性若離俱不俱,必不可得」的法義。探討這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可以讓我們離開常見外道的邪見,因為還有不少人錯以為識陰能夠貫通三世,實際上未來世是全新的識陰,而相對於可以貫通三世的如來藏來說,以及再配合「假必依實」等正知見,我們就可以瞭解「諸法之性若離俱、不俱與非俱非不俱,必不可得」。這部分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作詳細討論。
最後,我們來探討為何說「諸法若離常、無常,必不可得」?以識陰為例來說,祂本身是生滅法,這是大家都可以自己觀察到的,因此說是「無常」;可是識陰由無明、業愛、種子的緣故,世世識陰滅已,又復受生而有來世全新之識陰,既然識陰世世皆有,因此依如來藏故說為「常」;然而前世識陰與此世識陰不是同一個,因此說為「非常」;識陰滅後依因緣又能再現起,前後延續,故又說是「非無常」;因此說,「諸法之性若離常、無常與非常非無常,必不可得」。
因此,由今天我們對於「四句離」相關的法義探討,相信大家都能夠瞭解,基於八識論為基礎的四句離,才是正確吻合聖教量的正知見。一方面可以使我們對於八識論的如來藏妙法更加深信不疑,同時也讓我們能夠藉由四句離的法義,從不同面向來探討,因而更能夠深入思惟種種法性及逐漸培養出救護眾生的方便善巧;並且也能夠瞭解到否定本心如來藏的六識論邪見,其所說之種種法,必將漏洞百出而處處違背聖教。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4007-a17_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