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104集 諸法無我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是「常見外道法——廣論」。要談論到佛法,一個根本就是用於修行的人類來談,人類基本上有五陰十八界,當然是也有第八識如來藏。八個識裡面,又把祂分成第八識圓成實性、第七識的遍計執性、前六識的依他起性,這樣的分類對後面的《廣論》我們要來瞭解就比較容易了。還有一些根本觀念大家要知道:第八識阿賴耶識,祂是能生萬法,祂直接生六根、間接生六塵、輾轉生六識,這個法就已經函蓋真跟妄,這基本觀念建立了,後面就容易瞭解了。
那我們現在把它分成兩大類:第八識祂當然就是真,祂也是叫空性、空,也是具有自性的、是勝義的,也是我們無始無明所知障所要修習的對象。至於前七識呢,祂是妄心,那當然是一般說的有,祂沒有自性,是屬於世俗諦,那一般一念無明煩惱障所要修除的對象,就是前七識這些內涵。我們如果佛法能夠以完整八識這個觀念具體而說,這樣來說有、無,或者是真、妄、空、有,那這都能夠函蓋八個識;如果沒有建立這個基本觀念而來說有法、無法、真妄、空有等等,那都是些沒有意義的戲論。
那一般禪師跟法師不一樣,禪師是實修實證——實證第八識,所以他對第八識有具體瞭解,那他要來談前七識就非常容易了。如果是一般的法師沒有修證,他只能以經解經,所以禪師常常說:「依文解義,三世佛怨,離經一字,即同魔說。」這句話就是兩面包抄,第一個,您若沒有證經論裡面的這第八識的真實義,那您只能夠用想像的,那想像一說的話,就已經跟 佛原來的本懷不一樣了。一般沒有實證的人他只能依照經文在那邊以經解經,那是拼湊文章,沒有實際的義理,那就即同魔說;離開經也不行,依經來說也不行,這兩句話其實就是說要實修實證,佛經是拿來印證用的,所以它是修行指導的經論,並不是在那邊辯論用的。
這些基本觀念建立後,我們再來看 龍樹菩薩在《中論》中有說明了「阿賴耶識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這個基本觀念一定要先建立,後面的法才有辦法看。阿賴耶識祂是本來無生的,祂有其自性,不是從因緣所生。那至於阿賴耶識所生的這些蘊處界諸法才是因緣所生,一般人都墮在世俗見中,只見這些世俗法(也就是蘊處界諸法)其實它是因緣生,所以無自性,不見其在諸法相續中的自性。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第八識的觀念,因為這五陰十八界的諸法它是第八識直接生、間接生、輾轉生,所以它能夠生,一定要依靠第八識的自性才能夠現起五陰十八界,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所以,事實上只有阿賴耶識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依第八識來談前七識,那這樣就函蓋整個佛法了,這樣才能夠不墮在兩邊,也不會在中間,是絕對的中道,這才是真正的中觀正見。
至於第八識阿賴耶識-這個直接生、間接生、輾轉生-這些觀念都要先建立,那這樣的話才知道說祂是萬法的根源,依這個第八識而說祂所生法(這些蘊處界諸法)都是阿賴耶識所生,所以阿賴耶識的一部分,可以說是這些蘊處界,諸法與阿賴耶識就變成不一不異,其實是祂所生啊!所以禪師說「一真一切真」,那這個就是知道所有的法都是阿賴耶識直接生、間接生、輾轉生。所以蘊處界諸法必須是依於阿賴耶識才能說不墮兩邊,這才是真正的中道論義,才是中觀正見。一般外道的六識論者,因為否認阿賴耶識,因此這些外道所見的世間諸法,必定是有生有滅,不是墮在有邊就是墮在無邊,不是《中論》所說的中觀。
至於這個《廣論》452頁這個論,我們唸一下:【又勝義有及真實有並諦實有,亦應不由因緣生等,然彼非是勝義等義。譬如於瓶雖徧無常,然非無常即是瓶義,雖立大腹等為瓶之義。如是若勝義有等,雖應許為無方分法,然非無方分法即根本所破,以彼唯是宗派妄執不共假立,此執非諸有情繫縛生死之本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9)這個論唸完總要給大家一個前提,依於這個前提才能夠知道,這個論都是東抄西湊,大家要先把它釐清,然後看這段論的缺失才有辦法。那這個前提先跟大家報告,如果我們修行人不能夠親證、不能現觀、不能現量,對於阿賴耶識有真實的親證,那這個人所說的一切法都是思惟想像比量的戲論境界。當然要把第八識真心跟前七識妄心,把祂作一個比對,那前面這個論文就很容易瞭解了。第八識祂是勝義有、真實有、諦實有,祂有自性,祂不由因緣生,祂是勝義等義,也是我們無始無明所知障所要修習的對象。至於前七識我們來比對一下,祂非勝義有,祂有妄執,祂也是方分法、無自性,由因緣生,能夠繫縛生死,也是我們一念無明煩惱障它所修除的一個標的。那這個搞清楚之後,我們來開始解說就容易瞭解了。
「諸法無自性」它是怎麼說呢?是諸法所顯示的體性是無自在性,也就是說它沒有自己真實不壞的體性,都是虛幻無實,所以才說為無自性。所以無自性法是一種世俗法,不是勝義法,其實就是在講祂是前七識,也就是蘊處界。現在把答案先告訴,那後面就容易理解。那外道既然否認了第八識阿賴耶識,那沒有辦法就只能把諸法-也就是五陰十八界的這些諸法-它的生滅無常、它的無自性,反而把它說是勝義。所以,所謂勝義法其實祂是涅槃法,涅槃就是諸法的「實際」,這個「實際」是恆常不滅的第八識(也是如來藏),又稱阿賴耶識,所以這個第八識才能說是勝義。涅槃祂就是阿賴耶識不生不滅的本質,阿賴耶識祂真實有,祂有無世間性的自在,祂不由因緣生,祂也不是自生、他生、共生,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所以說阿賴耶識即是涅槃,即是勝義諦。外道論中他認為勝義有、真實有、諦實有就是因緣生,這樣的勝義法與世俗法就沒有差別了,這也難怪外道會把勝義法含攝在世俗法之內,把勝義法視為世俗法之一,那就將真正的法義顛倒、搞反了。
其中這個《廣論》文中說:【又勝義有及真實有並諦實有,亦應不由因緣生等。】外道說這句文句,他本來是抄對了,但問題是下一句的論文有問題,後面說:「然彼非是勝義等義。」外道自己作成這樣的結論就搞錯了,為什麼呢 ?「又勝義有及真實有並諦實有」,明明是這樣的一個狀況,就是彼是勝義等義,外道卻說祂不是真的,也就是說祂不是勝義,那就錯得離譜!因此外道就全盤皆輸了,所以這是外道自己不懂勝義的真實義理。勝義有、真實有、諦實有及不由因緣生,這才是勝義的真實義。勝義是涅槃法,方分是色法,兩者都是依於阿賴耶識而真實有,外道他卻把四大極微變成無方分法、無自性,說是勝義無;然而是外道他自己都不知道極微是有方分法,若說極微的物質不滅,那也是要依於眾生的阿賴耶識這個眾同分才能存在的,才能夠在世間顯現,不是妄執假立名言有的法。從這邊大家就可以很瞭解知道,這個文章論文抄來抄去,前面抄對,後面作的結論不對,那還是統統不對。所以大家對《廣論》要非常小心來看,它是似是而非,讀《廣論》非常辛苦,說錯又沒有完全錯,說對又結論統統不對,照這個《廣論》來修行,那會產生很大麻煩。
好,我們看下一段的《廣論》第452頁它又說:【又雖抉擇彼無自性極善修習,然於無始無明妄執全無違害,即使究竟現證彼義,然終不能遣除俱生諸煩惱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9)這個真的不知道怎麼說喔!好,我把前提告訴大家,這段就比較容易瞭解。第八識祂是無始無明所知障,也就是說,無始無明所知障所要修習的對象,就是要親證第八識──第八識所含攝的範疇。那至於前七識,祂是一念無明煩惱障,祂沒有自性,祂是妄執所含攝的法,這兩個一比對那就容易,這一段很快就可以作出結論。所以《廣論》是佛法的外行人所說的外行話,事實上,若能究竟現前觀察「諸法無自性」(諸法就是五蘊十八界),當然就能夠對五蘊十八界諸法起厭離,而斷除對五蘊十八界的這個貪愛。說貪愛就是貪、瞋、癡、慢、疑等煩惱障,那自然就厭離三界,就會出三界。那外道對佛法的架構到底是懂不懂啊?
這個大乘的這個菩提道,他是能夠不斷煩惱而證菩提,所以證悟第八識而明心——破得本參,如果能夠親證如來藏,那如來藏是什麼?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這個本來面目,這個時候就是能夠破了無始無明,往佛菩提果成佛之道上邁進。參禪前若能夠現前證得五蘊十八界虛妄,這些諸法無自性,自然就不會以妄為真,因為明心的緣故,所以就能夠破除無始無明,那當然是於無始無明妄執能違害破除。所以這個外道怎麼可以說「然於無始無明妄執全無違害」這種話呢?這表示這個外道對於佛法的架構知見「其心顛倒」。依這樣的《廣論》來看,外道對於佛菩提道無有修慧、無修證,沒有實際的修證,沒有實際現觀的過程,沒有這個經驗、體驗,因此我們就可以確定《廣論》都是外道抄襲經論,而後加以自己思惟推論的一種非量所得,似是而非,不可以拿來研讀,這個誤導眾生,尤其誤導這個學佛的眾生,莫此為甚!
其實外道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無始無明,無始無明雖然是凡夫眾生本有,本來就存在的無明,但是凡夫、二乘及不具正知見,或者尚未起念想要修證真實心的這些新學菩薩,他們不會與無始無明相應的。所以,無始無明不會妨礙一般凡夫去修行四禪八定;四禪八定它並不是慧,它是福,四禪八定屬於定福,所以修定當然是沒有妨礙。至於二乘人他修行的內容是一念無明,也就是對蘊處界來起厭離,來對蘊處界斷他的貪、瞋、癡、慢、疑這些煩惱障,所以當然所知障也不會妨礙,如果二乘人想要滅除煩惱障而入無餘涅槃,當然這個無始無明雖然沒有破,也不會妨礙的。
但是如果凡夫菩薩想要求悟證真心——就是證第八識,因為不瞭解第八識所以叫作所知障,就是對第八識如來藏所知太少產生了障礙,那叫作所知障。那成佛就是要從能夠證悟第八識,才能夠知道第八識的各種種智如何現起五蘊十八界,對諸法就能夠徹底地了知,所以無始無明對於還沒有想要證悟真心如來藏的人來說,他是感受不到祂的存在的。也就是說他跟祂不相應,祂存在也跟他無關,因為他沒有面對這個一一能夠去尋找有關破除無始無明的智慧,也就是親證第八識的這個智慧。無始無明會妨礙眾生明心乃至成佛,但它卻不會妨礙眾生斷煩惱障,破除這個一念無明去解脫分段生死,去入涅槃。因為一念無明它是對五蘊十八界來現觀,產生厭離,能夠斷貪、瞋、癡、慢、疑,所以祂們兩個對象不一樣:一個說是第八識,這個是所知障;一個是前七識,是煩惱障一念無明。這兩個都把它區分清楚了,因此菩薩能夠在悟後才有能力開始次第修除無始無明所知障的這個上煩惱,直到佛地才能全部除盡,也就是說想要成佛,他就必須是一個菩薩,就必須要知道無始無明如何去破如何去除掉。
接著我們來看《廣論》第453頁說:【若爾論師如前所引,說非新作及不待他為自性相,此說為就觀察門耶?抑為許有如是性耶?說彼即是諸法法性,即於彼上立為自性,非是新作非依仗他。】(《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9)那個前提還是跟大家報告一下,那這句話才能夠釐清它的淆訛之處。再唸一次,我們這個第八識的阿賴耶識能生萬法,可以直接生六根、間接生六塵、輾轉生六識。第八識跟第七識的分際,再唸一遍,第八識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祂是有自性的,非是新作非依仗他,它是第八識的特性。好,那前七識呢,前七識也就是在說蘊處界諸法,祂無自性、祂是新作,祂是依仗祂。
我們開始來解說,事實上世俗蘊處界諸法皆是新作、是待他的;外道表面上,雖然說不認同其他宗派的主張「非新作、不待他」,但是外道因為未證第八識阿賴耶識的緣故,所以其實外道他骨子裡面還是認同他派所主張的世俗法眼、耳、鼻、舌、身、意等都是祂的自性,都是「非新作、不待他」,所以外道他本身與其他宗派所主張的「有作是言」的這些論點,其實在本質上是沒什麼差異的。所以從這邊大家就知道如果依第八識是真心、前七識是妄心,這個基本觀念建立,那要來看這段論文,就變成很容易了。
好!今天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4023-a17_1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