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47集《廣論》止觀非佛說 (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這個單元繼續跟大家介紹「《廣論》止觀非佛說」。
上一集我們談到,佛教的止觀是必須捨離欲界的愛染,不是像密宗金剛上師宗喀巴所說的「男女淫欲雙身法的大樂禪定,可以成就止觀的」,也證明宗喀巴援引根本論的文字來解釋雙身法的止觀,是扭曲論意的攀緣附和,藉以欺騙一般學佛人。
介紹了止觀中九種心住以後,當行者證得初禪離生喜樂地以後,雖然已降伏欲界貪等五蓋煩惱─最主要的是男女欲貪─已得身心輕安,由於色界天人已不需欲界的摶食,已經捨離飲食而以禪悅為食,已經沒有鼻識、舌識,但是尚有眼識、耳識、身識及意識。當行者入於初禪等至位中的止觀定境時,尚能覺知五塵中的色、聲、觸等三塵,也還能夠被定境法塵所動,所以說初禪為有覺有觀三摩地。住於初禪等至位的定境中,欲界的香與味二塵已經不現行了,更已經斷除男女欲貪及降伏欲界五蓋煩惱,已經能離開欲界繫縛,才能發起初禪。來世可以不再出生於欲界,名為已離欲界生,所以說「離生」;一切欲界煩惱皆已除遣心生歡喜,獲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樂受隨逐的清淨身心,故言「喜樂」。
初禪天人化生於色界天中,不是入於胞胎中受生,是因為斷除男女欲愛而得受生色界天;故初禪天人都是化生,不藉男女相交而受生,全都沒有男根女根,都是中性身。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廣論》說,修雙身法時,一心不亂可以證得初禪,顯然他是不懂禪定止觀,也是被坦特羅密教祖師所誑惑,自己又迷信密教祖師,而無因緣受學正確的禪定止觀,才會寫出違背天界真相的《廣論》止觀。
當學人已經證得初禪,欲修學二禪時,必須繼續修學定力,當意識於定境中觀察時,雖然仍有色、聲、觸等三塵相,但能不為所動,一心繫念安住於定境法塵中,寂靜極寂靜;這時是有間缺運轉作意,這時住於無覺有觀三摩地,已經離初禪身心之喜樂,而還不能進入二禪,故稱為二禪前的未到地定。學者繼續修定,來伏除更微細的五蓋,最後不觀定中的法相,不覺察五塵境相,意識完全離開五塵的覺觀;於無尋無伺的二禪等至位定境中繫念安住,達到無間缺運轉位時,意識心專注一趣,所有初禪的煩惱品以及所有粗重悉皆遠離,能獲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細定隨逐,故說為「定生喜樂地」。此即是二禪的境界,從二禪到四禪的等至位,乃至四空定中,都是無覺無觀三摩地。
學人有鑑於二禪有心喜的相貌而深見其過患,仍繼續修學定力。當嫻熟二禪境界以後,為欲證得第三禪,而離開第二禪定境,伏除二禪心喜的欲心所,進入三禪前的未到地定,並以離喜作意攝持其心,漸漸證入三禪等至位中。於二禪已離五塵之覺觀,此復離喜,所以說為安住於捨,因此說三禪中有捨;由於有捨故能安住在所有正念,即便有時會失念,然而能正知隨起;由於正知正念的修學,喜受便得捨除,離喜寂靜、最極寂靜,這時候身識意識又復領納樂受及輕安樂觸,所以說三禪有身受樂及無間捨,稱為「離喜妙樂地」。
行者繼續修定,所有苦樂受都能夠加以伏除,能夠於念漸漸清淨,能夠於捨漸漸清淨,此後息脈自然停止,進入四禪前的未到地定。最後到念究竟清淨,捨也究竟清淨以後,由這個因緣漸次證入四禪等至位,能夠住於無動亂中,一切動亂皆悉遠離,超過尋伺喜樂三地的一切動亂,是故此時捨清淨、念清淨,稱為第四禪為「捨念清淨地」。以上略說修學禪定的正理。
《廣論》373頁說:【捨總有三:一受捨、二無量捨、三行捨。此是行捨。】(《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所謂捨總有三,《廣論》卻沒有說明是哪三種,以及它們的道理?修學禪定的「受捨」,乃是遠離五塵相分,是二禪以上等至位的無覺無觀境界。宗喀巴說的欲樂禪定的止觀是雙身法的境界,不離五塵相分,與佛教禪定的止觀沒有關係。「無量捨」是菩薩修四無量心的捨無量心。而「行捨」是離沉掉,乃是第四禪境界,所謂捨、念清淨,是修所得的果。佛教根本論〈聲聞地〉說:【云何捨時?謂於奢摩他毘鉢舍那品,所有掉舉心已解脫,是修捨時。】(《瑜伽師地論》卷31)於三禪時尚有樂受,有樂受則會有掉舉,故在四禪未到地定時應修捨。但是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的止觀,卻是久行樂空雙運之後落入昏沉中,或是時間久了以後,產生掉舉現象而想到別的事情去;所以要如前勤修,斷除微細沉沒掉舉,繼續回到樂空雙運中,觀察樂與空不二,而說其心便能平等運轉因而得止,依舊是攀緣佛法中所說禪定止觀的名相。
然而所謂修「捨」,不是以捨法來除沉掉。如《大乘百法明門論》說:【行捨者,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謂即四法令心遠離掉舉等障,靜住名捨。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初中後位辨捨差別。】(《大乘百法明門論纂》)文中,行是五蘊中的行蘊,行蘊有兩種,謂心相應之行蘊及心不相應之行蘊。譬如:念念相續名為行,身口意造作也說是行;前者是諸識之行,後者是身口意等造作之行。這裡所說的「行捨」,是指念念相續之行,是捨諸識之念,謂之行捨。而精進三根中-三根是所謂無貪、無瞋、無癡-若再加上精進就名為四法(即是善心所的四種善法),又名為四善根。由此四法,能令心遠離掉舉等障礙而得靜住,靜住名「捨」。所謂「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初中後位辨捨差別」者,謂初位捨掉舉等障,心得平等;中位捨不直,心得正直;後位捨有功用行,得無功用住。得行捨時,即是進入四禪等至位了。
此外宗喀巴等密教的傳承,一向都是否定佛教第八識如來藏正法,說有意識細心流轉不滅,認定離念靈知為常住不壞之法;又將雙身法境界的止觀,說為禪定的止觀而寫在《廣論》中,顯然我見未能斷除。何況又以《密宗道次第廣論》鼓吹雙身修法,所以《廣論》說:【若功用行是修定過,於此對治應修捨等。】這是太高攀了喇嘛們奉行大樂禪定的雙身修法,而說能次第修得初禪乃至四禪,是自欺欺人的誑語;乃至認定意識在淫樂中不起一念時,就說成是第四禪中的捨與念的清淨,實在是不知禪定境界的真實義。
假定欲貪不能稍稍捨除,而又說能修得一念不生,這不起一念而遠離五塵境界之時,仍是欲界未到地定過暗。實際上是不可能不捨五欲,而能修得淺或深的未到地定,若住在過暗中的未到地定,只有止而失去觀的作用。又淫樂中不起一念的意識,必定尚有微細的心行存在,否則就不能安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何況能覺知自己正處在不起一念的境界。又因欲界貪等五蓋沒有斷除的緣故,未到地定中不起一念的念,仍是微細的欲界虛妄心行。於欲界愛尚不能捨離,與前面所說的無貪、無瞋、無癡及精進四種善法,是相違背的。雖方便說離念、離沉掉、離苦樂,但實際上是已失正念,所以稱為過暗,捨壽後必定仍在欲界中。
佛教根本論〈聲聞地〉說:【為離欲界欲,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何等名為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瑜伽師地論》卷33)這裡是 彌勒菩薩解說:如何離開欲界煩惱的教導?首先要正確的觀察思惟欲界的粗相,譬如欲界有多種過患,損惱、疫癘、災害等等;又觀察思惟有貪欲等煩惱引生種種苦;又觀察思惟諸欲為墮黑品所攝;又觀察思惟過去、現在、未來,有多種過患、災害等等;又觀察思惟諸欲必須由追求勞苦,及種種行業才能獲得。這些都是欲界粗相,於這一些欲界粗相能夠如理的瞭解,又聞熏而知相對於欲界粗相,於初靜慮中沒有可厭惡的粗相,故說初靜慮中有靜性。由如是正確的了知欲界為粗相,初靜慮為靜相的作意,稱為「了相作意」。
所以未到地定具足時,已經降伏淫欲雙身法等五塵的貪愛了,直到真的從心裡斷除欲愛,便會發起初禪。了相作意也是作意於想要發起離欲界法的善法欲,進而想要藉此而證解初禪靜相的基礎,因為初禪中沒有欲界粗相,故說初靜慮相是靜相,此等聞思乃是能生起實證初禪的善法欲。但兩種《廣論》所說的止觀,都只是雙身法的淫欲樂觸境界,都只會增長對欲界法的貪求而成為惡法欲。
經由對正確止觀的聞思而了相之後,生起了離開欲界境界的善法欲,有了聞思層次,對於欲界粗相及初禪靜相的瞭解,就依了相作意而發起修行的事相,數數作意於奢摩他、毘鉢舍那所緣相,發起了勝解;也就是確實現量觀察欲界種種粗相,與比量思惟初禪的靜相,這是名為「勝解作意」。於粗相、靜相殊勝瞭解後,善修習而生起欲斷淫欲,及其他欲界煩惱的作意,起而漸斷欲界煩惱,稱為「遠離作意」。
修得遠離作意後,煩惱粗重性排除了,這時了知斷除欲界煩惱的殊勝功德,而觸證少分遠離煩惱的喜樂,時時作意喜樂,時時作意厭離欲界煩惱,而除遣昏沉、睡眠、掉舉等蓋障,名為「攝樂作意」。由於喜歡斷諸煩惱,喜歡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欲界諸煩惱於行住中不復現行,於是起念反觀:「我於欲界貪煩惱是否已經斷除了,或者只是對欲貪不起覺知。」為了證知是否已斷,於是隨舉一種可愛淨相為例:譬如飲食貪、財物貪或淫欲貪等等來驗證,結果發現還有貪的煩惱隨眠未永斷;此時發現原來貪等煩惱仍非永斷,而是暫時壓伏不現起而已,那就要今當為永斷諸隨眠而正勤安住、樂斷樂修,如是名為「觀察作意」。而後更加倍精勤,樂斷樂修奢摩他與毘鉢舍那,鄭重觀察修習對治欲界煩惱,時時觀察各種煩惱是否已斷,財色名食睡等欲貪是否已斷,而作種種加行。由於如是觀察及對治,於欲界煩惱心得遠離繫縛;但這只是暫時伏斷煩惱的現行,並非永斷。此時初禪地前的加行道未到地定已經完成,一切煩惱對治作意已生起,是名「加行究竟作意」。得加行究竟作意時,再起決定作意而生起無間功用,而證得初禪;繼續深入初禪定境中的各種止與觀,次第圓滿而堅固不退,然後方能入於等持位俱行作意中隨意出入初禪,此時名為「加行究竟果作意」。
由於時間的關係 ,我們簡單作一個結論:《廣論》三士道後面所說的止觀,本質即是密宗的大樂禪定。密宗金剛乘所說之禪定止觀,其實是掛羊頭賣狗肉,是以正統佛法之止觀名相,包裝了坦特羅佛教的外道雙身修法,是以男女性交為入定,名欲樂禪定;實行男女淫欲和合之大定,名大樂禪定。
正統佛法之禪定名「三昧」,三昧又叫「三摩地」。三昧有分止的三昧與觀的三昧,也就是一心三昧和智慧三昧;止的三昧名「奢摩他」,觀的三昧名「毘鉢舍那」。《廣論》所說之止觀,便是以這些佛教名相李代桃僵,欺騙廣大佛弟子,誤以為密宗廣論也是佛教。
我們這個單元就介紹到這裡,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794-a17_0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