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54觸食



<iframe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height="270"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czokcxgcYzw" width="480"></iframe>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系列佛法講座。這一集我們要繼續學習有關四食的道理。
觸食,主要指的是六根觸六塵境而生起的六識對境界的領受,能令身心長養的業用,又稱作細觸食、細滑食。《成唯識論》中說:【二者觸食,觸境為相。謂有漏觸。纔取境時,攝受喜等,能為食事。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觸麁顯境,攝受喜樂及順益捨,資養勝故。】(《成唯識論》卷4)世間最細緻強烈的細滑食,是指欲界人間男女交合時的種種細滑觸,這個觸覺異於種種身覺境界上的粗澀觸、細滑觸,是人間最細緻的細滑觸,但也是最為人類所貪著,故名粗重貪著。其次的細滑食是洗澡沐浴時引生的細滑觸,再其次則是欲界色身對於衣服在身上產生的觸覺,這個觸覺是生活中很重要的身覺境界,每日時時刻刻受用,卻往往被嚴重的忽略而渾然不知。這個細滑觸,能使人類在人間正常的生活,但很多人受用時並不自知,等到不能正常運作時,才會注意到這個細滑觸的存在,才體會這種細滑觸也是生存在人間時不能或缺的。
還有更微細,也是多被忽略的細滑食,那就是身觸外覺的較微細的部分,譬如腳底板、小腿及大腿對外境的覺受。此一覺受的重要性,是一切人在生活上極為重要的法性,但人們往往失去這些覺受後,等到發覺自己走路時竟然會常常出現問題,這時才感受到這類對外境覺受的重要性。相對於外觸覺,腳底、小腿、大腿的內觸覺,若仔細觀察將會發覺,如果失去這些內覺的領受,根本就無法走路,此時才會知道自身每一小部分的外觸覺、內觸覺,竟然是如此的重要。再由此擴及全身的內外觸覺而做觀察,將會發覺:如果身上有哪一個地方是沒有外觸覺或內觸覺,在人間的生活及修行,就會大亂而無法正常生活。
這種包括外身覺與內身覺的觸覺,正是意識與末那識的食,在有情身中是極為重要的法性,卻也是有情在人間時極為愛著的,但對自己執著的這些內、外觸覺,大部分的人卻毫無知悉。這種內、外身覺,無論是在清醒位及悶絕位、正死位、無想定位、滅盡定位中,都一直存在著,只是有粗細的差別而已;粗覺由意識所領受,成為意識心的觸食;微細覺則由意根末那識所領受,成為意根的觸食;意識與意根就以這些內、外身覺的觸受作為增長意識、意根的食。若領受不到自己一直都有這種觸的粗食與細食,而不懂得如何下手斷除這一類的觸食,更不知道這些觸食會使意識與意根不願取滅,當然是無法取證解脫。至於若不能正確了知這些觸食的存在與內容,就更談不上證得解脫道的果證。由於無明眾生不明白,自己不斷地受用種種粗細的內外觸食,意識與意根落在心所法及觸塵中,以這種觸食不斷地增長意識與意根的自我執著性,使得意識與意根不願意接受自己的虛妄性,因此會在極深沉的意根作意中,經常想要保持意根自己及意識覺知心的存在,以便時時領受這類粗細不同的内外觸食。
至於欲界天有摶食,也有細滑食;相對欲界人間來說,都是更微細的。而色界天人的細滑食,包括了初禪境界中的身樂覺受,二禪等至境界的心境喜受,以及三禪等至位的心喜與身樂,這些細滑觸,都屬於色界有情的觸食。色界天人的天身能夠出生與長養,是以禪定所生的禪悅為食,禪定的制心一處能力,作為色界天身的食;而禪定所產生的身心二樂,就成為色界天人或人間證得禪定者的意識與意根的觸食。由於愛著禪悅樂觸,所以就會繼續保持禪定的定力,因此,就會使色界天身保持堅固。但也是由於貪著色界身心二樂的緣故,所以色界天人不得解脫色界,只能解脫於欲界生死而已。
若是欲界的人證得色界三禪天以下的定境,就會發起三禪天以下的天身,與欲界人身在一起互相摩觸,產生樂觸,這個樂觸就成為證得色界定的人意識與意根的觸食,而人身中的色界天身其實仍然以禪定的制心一處及離欲功德為食,安住在禪定境界中的意識與意根常常領受初禪到三禪中的身樂觸、心樂觸,就會貪著色界境界,常樂於意識與意根住於色界境界中,不願意滅失自己與樂觸,所以意識與意根因此而增長廣大,難以斷滅。在欲界中的色界天身也正因為這個緣故而獲得長養。
若在人間捨報而生到色界天,就不需要欲界的摶食,因此,色界天人都沒有舌與鼻的勝義根,只有這二根的扶塵根,所以色界天沒有香、味二塵的存在,色界天人也不能了別欲界摶食的香、味二塵,全部都以禪悅為食,以制心一處的功夫來長養色界定而維持色界天身的存續長養。禪悅的出現,是由遠離欲界五欲、五蓋,加上禪定的制心一處功夫而生的,所以色界天人一念不生的境界,也是一種意識領受定境法塵的觸食境界。但在阿含解脫道中,禪定境界卻有時方便說是已經斷食的境界;但這不是說已經究竟斷了世間四食的解脫,而是因為相對於下界的欲界而言,禪定是解脫於下界欲界境界的,所以初禪就名為離生喜樂定。因為證得了初禪,是已經斷離了欲界愛,從此可以離開欲界生,當然也就是離開欲界摶食,所以稱離生喜樂定,捨壽之後不會再度於欲界當中出生。
有關識蘊覺知心六識的觸食,如果對於六塵仍有時時想要觸知的欲望,那就是還沒有斷除對六識功德的貪愛,仍執著六識的能見、能聞,乃至能知之性。因此落於六識的我所中,不願意讓六識消失,心中常樂於使六識現行而自覺能見色、聞聲,乃至知法,這就會落入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意知法而生的苦、樂、捨受中,就不能斷除六識的觸食,都落在六識心自性上面。還沒有斷除我見、我所貪的凡夫,是屬於觸食境界具足的。在長阿含部《起世經》中,佛開示另一種屬於意根的觸食,包括種種禽類等卵生動物,在卵中安住成熟過程,因需要在卵中獲得色身長養所需的四大物質,才能讓卵變成鳥類、魚類等色身,必須由住於卵中的意根與入胎識如來藏的觸心所的運作,在入胎識的識食運作下,加上意根的觸食,才能使卵中的物質轉變成鳥類等色身,這是屬於極微細的觸食。在卵中的後期,五根粗具規模,這時才開始會有少分的意識出現,開始領受意識相應的觸食。在這意識相應的粗觸食下逐漸生長,漸漸擁有旁生類的具足意識,最後破殼而出,成為鳥類等動物。因此,我們可以瞭解,不單有意識覺知心存在時的觸食,而是意根存在時,本來就有意根的觸食,只是這個觸食太微細了,很難察覺到。因此,有極少數人想要進一步深入解脫修行,但仍未斷我見,便會如此錯誤的主張說:「意識滅了,就是無餘涅槃。」所以往生無想天時,就留著色界天身而入無想定中,在無想天中安住五百大劫;這期間意識已不存在,沒有意識的觸食,但由於意根一直沒有滅掉,等到壽盡時,意根的觸食便使意識忽然出現,隨即便因為宿業果報而下墮於三途。這就是因為不能觀察到觸食的緣故,所以無法確實斷除我見與我執。
修學解脫道佛法,要如何斷除最基本的觸食呢?《雜阿含經》中說:【如何是比丘所應觀察的觸食呢?譬如有一條牛,生剝牠的皮以後;不論是在何處,牠都會被各種蟲在身上啃咬而產生苦痛;也會因為空中沙塵而身受苦痛,也會常常被草木的尖端所刺,猶如針刺一般的痛苦。如果牠躺在地上,會被地上的蟲咬而有痛苦;如果在水中,又會被水中的蟲啃咬而有痛苦;假使牠讓身體保持在空中,又會有飛蟲飛來咬牠而產生痛苦。所以,不論是行住坐臥,都一直會有痛苦來荼毒牠的色身。像是這樣子,比丘們!對於這樣因為種種的觸而長養色身與六識身、意根,都應當如此來觀行;能像這樣子觀行的人,觸食已斷的時候,他一定自己會知道的;對觸食的貪愛已斷、已知的人,苦、樂、捨三受的執著就跟著斷除了;這三受的執著已經斷除的人,這樣的多聞的聖弟子們,就再也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修行工作需要去作,不必再於解脱道上作些什麼了,因為他們已經在修學解脱道上面所應該作的工作都已經作完了的緣故。】
如果自稱已證悟佛法者,卻還落在離念靈知心意識自性上面;不能離開眼識觸色塵的欲望與喜樂受……乃至意識觸知法塵的欲望與喜樂受,個個都還沒有斷除識蘊我所的貪愛,就連自己識蘊我見未斷都不自知,何況能了知六識心的觸食及斷除呢?
至於更微細,屬於意根的觸食,在求證解脫道上,也都應斷除。如卵生眾生的觸食,相較於六塵觸的食,更是微細百倍,也得要斷除。這一類觸食,猶如人們眠熟時,意識覺知心斷滅了,也猶如有人證得四禪後的無想定位中,雖然滅了覺知心,但仍都有觸食的存在。這些觸食的內涵,也應該要有智慧了知,否則仍永遠難以離開三界食,仍將永墮三界法中,無法證得解脫境界。
由此可知,觸食是有六識及意根的粗細層次差別的,六識對六塵的觸知,都是屬於極粗糙的六塵觸食,應及早斷除此類觸食的貪愛。斷了這個觸食貪愛,才能以更細緻的覺知心深入清醒位中,體會意根的觸食,才能更深入的體會眠熟位中的意根觸食,然後才能了知卵生有情在初入卵中時的意根觸食。
一位專研《阿含經》的法師,在他的著作《佛在人間》中,針對四食卻是這麼說的:「前二種食,屬於物質的;後二種食,屬於精神的。」(《佛在人間》,正聞出版社,頁76。)很顯然,他是把觸食判定為與摶食一樣的物質色法,但這樣的說法是有問題的。請問,有情是如何能將觸,以物質食物的型式讓色身來直接受用呢?而他在另一本著作《佛法概論》中卻又說:「觸是六根發六識 ,認識六塵境界的觸。」又說:「這裡的觸食,主要為可意觸,合意觸生起喜樂受……。」(《佛法概論》,正聞出版社,頁71。)這裡的說法,卻又變成六識的作用而不是物質,所以他的說法,同時也是自語相違的。因此,諸如此類的佛門人士,包括佛學的學術研究者,若只在經典的科判、不同語言譯本的對讀,或者文獻考證上鑽研,卻不曾發憤踏實地在定慧行門上精進,無法貫通佛法三轉法輪諸經的真實義理,以至於誤會如來演說三乘菩提的內涵,竟還大膽主張學術高過佛法的實修,到頭來,卻對佛法的誤解是如此嚴重。
若是僅以阿含解脫道的法來說,一般修行人若能深入了知四食的內涵,即使尚未證解脫道的四果,單憑解脫道的深入了知與觀行,求取實證以後,一樣可以簡擇那些自稱證果的人的落處,而確定無誤,無有所疑。若以更加勝妙許多的大乘佛法妙義來說,大乘見道轉入相見道位中,持續進修般若別相智,再進修一切種智,菩薩單憑佛菩提道的種智法義,也能漸漸的了知到觸食的內涵。發起深妙智慧以後,當然更能透視諸方大師所墮我執、我見、我所執的虛妄想,也可以證知確信般若中觀超勝二乘解脫道,因為解脫道的智慧都只能了知意識的觸食,而無法了知意根的觸食。
然而,在佛法的修行上,最粗淺但也是最要遠離的,則是會讓自己下墮惡道的邪行粗重觸食,欲界最粗重的男女交合細滑食的貪愛。或許您不敢相信,這樣的事情竟會發生在清淨的佛教之中。的確,真正的佛教中不應發生,但這卻在偽裝成佛教的西藏密宗喇嘛教中,是常見的修行法門--所謂無上瑜伽的男女共修。密宗四大派法王、活佛、喇嘛們對此最為貪著,歴代包括號稱最清淨的宗喀巴、密勒日巴等,或者以觀想,或者與實體明妃合修樂空雙運,都是深重地貪著細滑觸食。西藏密宗喇嘛教的教義的中心思想與修證境界,本質只是人間欲樂的境界,與佛法毫無相關,但因長期以來,不斷吹噓能即身成佛,而蠱惑不少不明究理的人。藉此針對觸食道理的講解,讓大家認清真相,因而能遠離。
這一集有關觸食的說明到此。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821-a16_05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