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039. 解行發心(三)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很高興又再次相見共續法緣,這是一個正覺講堂,平實導師的著作《起信論講記》為主軸,所作的引述導讀,主題是論文中發菩提心的第二種,解行發心。在上次的節目中我們大略的談論到,勝解行位的菩薩對經論中所講述的八不中道,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斷非常、非一非異這一些法,都能一一現前觀察,心中無一絲一毫的疑問存在,了知 佛雖說八不中道,但全都是在演說真心如來藏無生之法的種種法相,這些法是甚深極甚深,勝妙極勝妙的般若無生智慧,只有智慧深利的菩薩才能了知,不是大阿羅漢及七住位以下的菩薩所能了知的;七住位菩薩由於親證實相的緣故,他對真如法性起了勝解,也就是對第八識如來藏生起了殊勝的真實理解,並且開始種種殊勝的勝行。我們可以用一些實際的例子,來讓大家更深入地瞭解什麼是勝解?如此進而對菩薩能於六度波羅蜜起勝行,就不會有任何的疑問與懷疑了。
首先我想從入涅槃、出三界,這件事情來看看阿羅漢與七住位以上的菩薩們,在智慧上有何不同差異?我們知道佛法最主要的內涵分為兩個主要道,第一個部分是解脫道,第二個部分是佛菩提道。而解脫道其實是包含在佛菩提道裡面的,怎麼會這樣說呢?因為 佛初成道時,觀察五濁惡世眾生的因緣,施設五時三教,循序漸進的佛道次第,為了那些害怕生死、恐懼輪迴,而且急於想要解脫出三界的人,所以將佛法裡面出離三界生死的方法,先抽離出來講述給眾生聽,讓有緣的眾生可以親自證實,而不再受業力與無明的束縛牽制,不再流轉於三界六道之中,免除了不斷受生而後死亡的循環過程,所以不再受種種生老病死的痛苦;因此 佛就專教他們出三界的方法,也就是二乘菩提的解脫道,教他們去如實現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法的生滅無常性都確認以後,是因緣和合之法而願意去捨離,連最後的自己—意根—都願意去斷除,從此不在三界中現行運作,這樣叫作出三界證涅槃。也就是說「我」就是十八界,就是五蘊,就是十二處,出三界生死就是把自我滅除掉,也就是把見聞覺知的心,處處作主的思量心滅除掉,不再去投胎,只剩下一個無形無色、無覺知、無思量的第八識獨自存在,這個境界就叫作證涅槃、入涅槃。但從菩薩的智慧眼界來看,阿羅漢沒有出三界,也沒有證涅槃或入涅槃,這樣的智慧眼界不可能是一般學佛人可以理解的。但沒有關係,請您先按捺住激動的心,聽我來說分明,首先從實際的現實生活中,我們來看看什麼叫作進出?很簡單的,就是一個人或是一件物體從屋外移動到屋內,這就叫作進或入,相反的從屋內移動到屋外,就叫作出;也就是說有一個主體,在甲乙兩種環境空間移動運作,這種狀態我們就叫作進出,所以要完成進與出的法,就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運作主體,第二個是環境空間,這樣的簡單定義,大家應該都能認同吧!
再來,我們從這個定義來看看阿羅漢捨壽後,到底有沒有入涅槃出三界呢?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就是把代表阿羅漢十八界的我滅除掉,滅除掉以後就沒有任何代表阿羅漢的法或主體存在,既然如此,你能說阿羅漢有入於涅槃嗎?不能嘛!僅僅剩下第八識獨存,佛把祂叫作涅槃之本際,不是斷滅空,就是這樣離見聞覺知、離思量而獨自存在,無形無色而存在於三界之內或之外,隨你怎麼說內外都可以,因為既無形無色,你如何能夠分別祂在三界內或外呢?三界只是一個施設,是因為眾生有三種大層次的境界,才叫作三界,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用很多的方法來分這三個層次,譬如說用十八界來分,欲界是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的法全部具足;色界呢,十八界剩下十二界,少了鼻根、舌根,這是指勝義根,不是浮塵根哦!否則色界天人的莊嚴相就沒了,另外也缺了香塵與味塵,鼻識與舌識,總共少了六個界,而且沒有男女相,全部是中性體;最後無色界,僅剩下意根、意識、定境法塵這三界存在而已,這就是用十八界來分眾生三種層次的境界。也依此而說有三界世間存在,不能像一般人那樣子來想像說,這個是欲界,欲界之上叫作色界,色界之上叫作無色界,出了這三界處所的地方,就叫作三界外的世界。沒有,根本沒有三界外的世界,三界外無法,只是十八界自己消失了,沒有三界外的世界存在,所以也沒有一個「我」出到三界之外;所以出三界者,無三界可出。若依照《金剛經》上的說法,可以這樣來講:所謂出三界者,即非出三界,是名出三界;所謂親證解脫者,即非親證解脫,是名親證解脫。這就是《金剛經》法句中的真正意旨啊!說到這裡,諸位思惟看看,阿羅漢到底有沒有出三界呢?有沒有入涅槃呢?箇中道理,諸位應該非常清楚明白了吧!這就是實證般若後,解行位菩薩對二乘菩提解脫道諸法起勝解之處,所以發願永不入涅槃,不害怕生死,願意生生世世在三界中,與有緣的眾生同在一起而隨緣度化。
另外我們再從七住位菩薩證悟後,轉識成智這個部分來談談。初證悟明心後開始下品轉識成智,識轉化清淨,成為清淨識,清淨意識轉生為下品妙觀察智,清淨末那識則轉生為下品平等性智,這兩種智依於觸證及領受自心藏識而生。我們悟前由染汙末那處處作主,透過第六識去分別,時時刻刻在決定要做什麼或不做什麼,認為這個能思惟、能知、能作主的心就是真實的自己。悟了以後,由清淨末那作主,運用第六意識的下品妙觀察智作分別,祂自己雖然是真正作主運作的人,但祂不認為自己是主人,而把祂所找到的真心如來藏作為主人;雖然悟了,祂卻繼續以下品妙觀察智和下品平等性智來主宰五陰,繼續修道和過生活,有了妙觀察智的關係,不再著於眾生相而有高低貴賤相、男女老少相、六道眾生相的差別,只有唯一一相——如來藏相;也因有下品平等性智的關係,現前觀察眾生的理體,和我的理體、還有諸佛菩薩的理體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差別,平等平等的;因此在生活上,就有了很勝妙的功德顯現。譬如悟後的女眾菩薩看見了蟑螂、老鼠這一類的畜生道眾生,不會再像從前一樣,因恐懼而驚聲尖叫或趕緊躲避開來,反而對牠們合掌問訊,道聲蟑螂菩薩、老鼠菩薩!阿彌陀佛!這種自受用功德就是緣於下品妙觀察智,及下品平等性智而有的。但是這兩種智慧不是本有的,是由於親證實相,對真如法性起了勝解的緣故所產生的現觀境界。
接下來,我們再從佛法中觀的角度來瞭解解行發心的菩薩們,在般若法性上生起勝解後的狀況,「中觀」這是一句大家都能耳熟能詳的名詞,它的意思是中道的觀行。所以一般的善知識在解釋中觀的時候,千篇一律都是這麼說:「我們的見聞覺知心中要保持中立,不要落在有的一邊,也不要落在無的一邊,要兩邊都不執著,這樣就是中道的觀行。」有的人則會這樣說:「我們心裡面不要對六塵境界起分別,這個就是無分別,但是無分別也是一邊,所以連這個不起了知分別的見解也要丟掉,不要去執著不分別的覺知心,也不要去執著不分別的境界,這樣就不會落在兩邊,這樣就是中觀。」像這樣講中觀的人啊!都是假內行,說些言不及義、耍耍嘴皮子的皮毛話而已,都是想像中道的觀行,都是不知道中觀義理的門外漢。真正中道觀是:不在有邊、不在無邊,而且函蓋兩邊。舉個例子來說,覺知心的你,在起貪瞋心行的當下,卻可以反觀自己,另有一個真心如來藏,祂不貪不瞋,就這樣不墮於有貪瞋、無貪瞋的兩邊;不即貪瞋,也不離貪瞋,貪瞋之中有「無貪瞋」,這就是中道性。如果你能現前觀察到,你的真如如來藏確實不墮於有無、貪瞋的兩邊;如果還沒有這樣親證的現觀智慧,就說你已經證得中觀了,那就成為大妄語業,因為那只是想像中的中觀而已,不是親證中道觀行的人。一切有情眾生,不管他有沒有悟,從他的八識心王總體來看,統統是中道性,沒有一個人不是中道性;只是還沒有開悟的人不能如此現前觀察,所以不能生起中道觀的智慧而已。譬如凡夫或畜生道的眾生,他們的覺知心生起種種無明煩惱的時候,他的真心如來藏自體,還是不起無明煩惱的;所以,這些凡夫與畜生都是住在非有無明,亦非無無明的境界中,所以是非有煩惱亦非無煩惱,這個就是中道的正理。這種中道正理是一個本來就存在的事實,是法界中本來就存在的現象,而不是經由修行去獲得的;只是經由修學禪法而證實祂本來如是,不是修行後才有中道的境界出現;有智慧的人,只是去加以觀察而證知已經存在法界中的這種事實。所以中道觀,絕對不是用意識心修行而住於離兩邊的境界,那是修來的,不是本然如是的中道,是本無今有的中道,將來必定壞滅;所以中道的境界,其實是本來就存在的,只是你要有智慧去證實它。但是現在很多學佛人,都是想要將不在中道中的覺知心,去修成住在中道境界中的心,像他們這樣修行,所修來的中道觀,都是有生有滅之法,不是本來就有的中道境界。
所以說,中觀是唯證乃知的現觀境界,不是臆想思惟就能窺探明白的。從這深妙的中觀智慧,我們對解行發心菩薩在證悟般若實相之後,就更加清楚明白了,正因為有如此的勝解,才劃分出外門與內門修六度波羅蜜的勝行差異。就如同論文中所說:「於真如中得深解故,修一切行皆無著故。」(《大乘起信論》卷2)因為在真如實相法中,實際照見萬法的根本理體如來藏,證得根本無分別智,現起總相智,以此為根本,再不斷地對真如作深細觀行。因此對真如法性的勝妙見解,就在所修的菩薩道中不斷顯現,立於中道而行六度萬行,都不會執有著無——落於兩邊,所以就開始生起種種的勝解行;勝解行就是指殊勝的證解,以及殊勝的菩薩行。勝解行位的菩薩,雖有勝解與勝行,可是他還沒有發起聖性,須從初迴向位起修,直到十迴向位才圓滿金剛性,才具足道種性;具足道種性以後,才能發起聖種性,才能進入初地。可是初明心、初見性的勝解與勝行的菩薩們,還沒有具足道種性,金剛心都還沒有發起,完全沒有聖種性,所以還不是初地的證發心菩薩;但是由於悟後進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依進入般若內門的勝解,再度次第修證六度而漸漸轉進的關係,所以在內門修行六度的過程中,他真正的了知六度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的課程只能上到這裡,期待下次能再共續法緣。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224-a14_03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