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從《大乘起信論》之中所說到的:【然修行止者,對治凡夫樂著生死,亦治二乘執著生死而生怖畏;修行觀者,對治凡夫不修善根,亦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是故止觀互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必不能得無上菩提。】(《大乘起信論》卷2)而在前面的單元中已經講述過了「然修行止者,對治凡夫樂著生死,亦治二乘執著生死而生怖畏」,敘述了一部分關於為什麼要修止觀的原因。今天要和大家接下來談一談,菩薩修止觀的相貌。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之中用了很多篇幅來談止觀,但主要講的不是在通於世間禪定的止觀,而是在講智慧的止觀,所以在《起信論》之前的內容中,就已經提到了:「謂息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義;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大乘起信論》卷2)這是因為智慧的止觀,範圍更大,更加深廣。這就好像說一般人所知道的三昧,是偏於世間禪定相應的部分,但佛法中所說的三昧,最多的部分往往是在說智慧的三昧,所以常常會看到經文中記載著:當世尊演說了一場勝妙的法之後,法會中的菩薩就得到了,乃至是無量無邊的三昧。這個三昧就是智慧的三昧,是於佛菩提道中無量無邊的法,心得決定而安住下來。同時,馬鳴菩薩用了很多篇幅來談止觀,其目的是在引導學人,如何修證真如三昧;所以其所述說的,是偏在智慧的止觀。瞭解了這個前提之後,再回頭過來看
馬鳴菩薩的開示,一般眾生是如何樂著生死,而又不修善根呢?
修學佛法都有一個知見,或者是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說佛法是可以使人離苦得樂的,因為離苦得樂這一件事情,不管是對一般眾生,或者是對佛門中的學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然而現見一般凡夫,之所以會樂著生死,是因為沒有警覺到生死是無常的,再加上,現前又沒有辦法捨離見聞覺知心所產生的種種勝妙功德,所以沉浸在快樂氣氛之中的時候,當然就是「快樂得不得了」,然而受用痛苦的境界的時候,依然是「自在」得不得了。雖說如此,然而當你聽到某一些人一直在抱怨說:「哎啊!又不喜歡這個啦!又不喜歡那一個啦!」甚至於還可能說:「哎啊!生活假如還是這樣一直持續的話,那還不如就……」後半段的意思大家可想而知,就不需要再說了。那麼在這一種情況之下,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思惟:眾生是樂著生死中的哪一個部分呢?對啊!正是貪著五欲樂嘛!但是眾生能夠知道,今世所以可以在世間受用短暫五欲樂的原因嗎?不知道啊!也許只是想說:「別人可以生活得那麼自在,我想我應該也可以啊!」更何況還能夠知道可以受用五欲樂的時間,其長短如何呢?乃至是受用五欲樂的層次,以及內涵呢?內心之中只是一昧地想要受用五欲樂;根本就不管為什麼可以受用五欲樂、是不是可以繼續受用;假如下一世,也想要享用五欲之樂,那現在應該要作什麼呢?
然而現見一個人在一世之中,所以能夠受用五欲之樂,一定是有他的前因後果的,不能夠說前因是什麼,都不去管它,只想要受用後果的五欲之樂。這真的是叫作「樂著生死」,而又「不修善根」啊!更何況說,是不是能夠進一步思惟五欲的境界是真、是假呢?這其實是因為過去無始劫以來,輾轉貪著五欲境界所造成的勢力,所以若是真的要問眾生:「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的話,所可能得到的答案恐怕多半是:「欸!難道不是這樣子的嗎?那要不然,應該是要什麼樣子?」因為這一些五欲的境界的戲論相,無法逐步息滅的話,眾生只能夠就其所見而理解,對於一件事情真正發生的原因,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當然就根本談不上能夠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所以
世尊才說:眾生是被無明所籠罩著。然而由於在世間一世又一世的生死輪迴,終於在某一個因緣之下,引發了想要出離生死的作意。有了這個作意的種種原因,就不多說了,單單來談一談,對這個出離生死的作意,是心得決定的情況。如同前面所說的,絕大部分的眾生所希望離開的,只是不可愛的五欲,其本質仍然是貪著五欲之樂,而不願意出離的;但其實也有很多眾生,是有著想要出離生死的心念,尤其是修學佛法的學人,只是因為因緣不具足,或者是被人誤導,無法聽聞、了知真正能夠出離生死的法。而一些人有緣聽聞,進而了知如何才能出離生死,所以就一心一意地想要離開生死,在其深心之中,其實是對生死之法,有著極大的怖畏的;這一類的眾生就被稱為偏修學二乘法的學人了。為什麼要說他們對生死之法,是有著極大的怖畏呢?因為即使有著想要出離生死的心念,也有緣聽聞、了知出離生死之法,但因為過去世所造的身口意業的牽引,或者其實還無法放下五欲之樂,所以免不了會有一世一世的生死輪迴;再加上又想到:在隔陰之迷的情況之下,一者、有可能造作種種業因,再者、是否來世也能夠有緣聽聞、了知出離生死之法,都沒有辦法確定。所以才對生死之法,生起了極大的怖畏。
另外一種情況是都沒有因緣聽聞,到底生死之法是不是真實的,所以在執著有生死的情況之下,而想要趕快離開生死;這一層的戲論境界之相,也是不容易突破的。既然如此要如何對治,這另一種的戲論境界之相所產生的種種過失呢?馬鳴菩薩說要兼修觀。換句話說,雖然二乘人已有一分的止,而離開了蘊處界諸法真實的戲論境界相,所以心相是與一分的沉寂相應。也就是說,逐漸不想要繼續有著蘊處界諸法,這就是二乘人斷我見之時,所得到的一種三昧叫作無願;因為見到蘊處界諸法的空、無相,然而此時此刻,又落到另外一種戲論境界之相,或者是不再樂行眾善,乃至是遠離大眾獨處,不能夠進一步地利樂有情,所以要進一步修觀,親證真如三昧,才能夠真正地明見因果生滅之相;在這個過程之中,以大悲心為輔,逐漸除去,只想要自己出離三界的狹劣心量,這樣子的止觀雙運,才是真正的佛法。而不是像宗喀巴,為了要修淫樂遍身的雙身法所說的止觀雙運,那都是假借佛法的名相,而以外道法的內涵,取而代之的錯誤之法。
所以《優婆塞戒經》之中開示:「菩薩於大悲中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20之中也提到:【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菩薩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故得作佛。】(《大智度論》,卷20)這是因為菩薩在第一大阿僧祇劫之中,若不以大悲心作為依持,就有可能單單只是趣向解脫,而無法得證般若波羅蜜,或者是得入初地的;那麼一般眾生的「樂著生死,不修善根」,二乘人的「怖畏生死,不起大悲」,其大略的相貌就是這樣。
而菩薩是如何具足止觀,乃至是能得無上菩提呢?在這裡就只能作一個概略性的演述。在佛菩提道的修學過程中,常常會看到或者是聽到「安隱」這個名相,而比較不說安穩;現在就以安隱這一部分的意涵,來述說佛菩提道的止觀雙運。安是安樂,剛開始修學佛菩提道的時候,也必須要有五欲的安樂,隨後在菩薩道漸次的增廣之中,五欲的安樂已經是不需要刻意去追求,而自然能夠得到安樂。然而菩薩的安樂是從何而來的?是從過去世如理作意的布施而得,因為如理作意而行於布施的緣故,所以今世得到五欲的受用,少為五家所侵擾;能得安樂之餘,就可以繼續如理布施。世間法就說那成為了一種習慣,所以能夠感得一世又一世的五欲受用,都能自在安樂;那都是因為菩薩能夠如理作意的布施之中,其實就已經逐漸地止於慳貪,並且觀於布施所得的因果之相。那麼菩薩為什麼需要隱呢?單就世俗的層面而說,隱就是隱蔽於種種的侵擾,因為菩薩雖得五欲的安樂,而能夠有多餘的精力,進一步修學佛法。
假如今天又有一個人相約要泡茶啦!論法啦!明天又有媒體要來採訪啊!乃至是突然生了一場病,這一些的種種事務的演變與牽扯,會使得菩薩能夠專心弘法利生嗎?這當然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菩薩還要能夠持戒,且不說菩薩戒中的「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單單說「攝律儀戒」,最基本的部分,不就是要我們攝心,而不要過分地攀緣五欲,不要無端地去侵擾傷害眾生嗎?若是於因地不能夠這樣作,來世因緣成熟的時候,果報還得自己承受;所以也感受到眾生的攀緣與侵擾,或者是生了一場病而沒有辦法繼續辦道,因此菩薩也應該就持戒的因緣,而止於侵擾傷害眾生的「戲論境界」。關於持戒所得的因果之相,而知道自己的來世會如何領受持戒的利益,使得持戒在菩薩佛菩提道長遠的時劫之中,能夠成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菩薩於因地之中,能夠有了第一分,因為布施、持戒而得到的安隱之後,還要有方便增廣其功德,因為菩薩是永遠不會嫌福德太多。相反地,有時候還會常常覺得自己的福德是不具足的,所以就要進一步受持這個方便善巧,那就是六度萬行中的忍辱、精進。現前觀察在布施的過程之中,眾生可能會對菩薩的布施之物是不滿意的,或者也嫌棄菩薩的布施是不足夠的,也有可能反過來,會對菩薩有所責難。有時候因為持戒的緣故,明明眾生根本是無理取鬧,雖然自己受到了某一種程度的傷害,也不對眾生加以報復,此時就以忍辱,而止於自己的氣忿與瞋恚的戲論相,當然就更照見了五濁惡世的眾生,本然如是的因果之相。
而在上述所說的過程之中,依然難施能施、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其實本身就有著精進的相貌,也是依然具足止觀的。那麼禪定與智慧二度,其止觀又有著什麼關聯呢?修學禪定的初步,無非是為了要想要止息對欲界法的貪著,所以才說離開五蓋之後,就能夠發起初禪。當學人依於善知識的教授,如理修學禪定之後,輾轉能夠止息欲界法的過程中,當然也能夠增益自己離慳貪的功德,同時又因為觀見欲界之法,也是可離、可以除的,也就知道欲界之法不是真實的。再者,緣於般若的熏習,也現前得到了一分三輪體空的智慧,所以仍然繼續行於布施,而利樂有情;行於持戒而攝護眾生;行於忍辱、精進而自利利他;就能夠有一分止於戲論境界的功德,這使得本來的善法更加增廣,同時也出生了一分自受用的清淨功德了。
因此菩薩依於六度萬行,配合止觀的修學,就能夠一世一世地離開惡法,而修學善法;再接著增益善法,而轉變成清淨之法。所以雖然生生世世不離三界,而在世間之中示現,其實是已經逐漸離開生死輪迴的。因此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之前的內容中,就已經提到:「謂息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義;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大乘起信論》卷2)這主要是從智慧上的心得決定來說。菩薩從住於初發心,發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開始,都是要依於六度萬行,來增廣佛菩提道的,而這六度之中就顯示出菩薩所應當修學的止觀之相貌,其中止,是要對治凡夫「樂著生死」,抑制二乘「執著生死而生怖畏」;觀是要對治凡夫不修善根,抑制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這樣子就可以逐漸地轉變凡夫、二乘的心性,而發起成就菩薩的根性,從六度的相互配合與增益,而有進一步的止觀;若是希望能夠真正地明瞭,那就得要菩薩們親身去實踐了。
今天就說到這裡,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536-a14_1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