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114. 喇嘛教的止觀是雙身法(上)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今天這個單元要說的是「喇嘛教的止觀是雙身法」。
那麼首先要來探討,凡夫無量劫來樂著生死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覺知心藉著五蘊法在六塵中受用、貪愛而更加堅固地守住覺知心自我的真實感,卻不知道這種虛妄分別所成的真實感是假的、是顛倒的、是被無明愚癡所遮障的結果。要如何破除顛倒無明愚癡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認清覺知心自我的真實感是從哪裡來的?原來是從覺知心分別六塵境界中建立的,是與六塵境界相待而存在的。
這個甚深的義理,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中這麼說:【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成唯識論》卷9)這個意思是說,覺知心所分別的六塵境界,都是第八識藉著所出生的六根與外六塵相觸,而變現的內六塵相分境,緣於這內六塵相分境,而同時現起覺知心六個識對這內六塵相分境作各種的領受、了知、分別與造作。因此說內六塵相分境不是可以離開六個識而能夠獨立存在的真實境;相對的,六個識也不是離開所取的內六塵相分境,而可以獨立存在的真實心識。
在三轉法輪諸經中,佛陀說六個識都是二法為緣所出生的生滅法,也就是根塵二法為緣才出生現起的法,根塵中之任何一法被毀壞就不能出生現起了。例如眼根毀壞了,眼識就不能現起分別色塵。六個識都不是可以單獨存在的心識,所以都不真實。而能取的六個識與所取的內六塵相分境,是相對待而存在的,就好像手掌與手背是相對待而存在的道理,不可能離開手掌而可以有獨立的手背存在,也不可能離開手背而可以有獨立的手掌存在一樣。
再來譬喻覺知心自我的真實感,就好像人因為住在屋子裡而有那個安全感,而這個安全感是來自於屋子表相的建築結構。假如有懂得結構的人,將屋子的梁柱作一個真實的檢測,發現到說僅是沙拉油桶與海砂構成的,而不是鋼筋與混凝土,那分來自屋子的安全感就會因此而消失。同樣地,覺知心自我的真實感來自於對六塵的覺知、分別與感受,若能理性的觀察到覺知心所分別的僅是內六塵相分境界,而內六塵相分境無常、變異、不能常住,所引生的這個所謂覺知、感受也是變異無常,都不是真實的;所有的見聞覺知本身離了內六塵境界、離了六個識也不能單獨存在,而構成自我真實感的因素沒有一樣可以獨立存在而真實常住,最後確認無疑,顛倒、無明、愚癡就可以破除而斷除我見,斷除我見的功德就能夠對治樂著生死的過失。
而凡夫愛樂六塵境界,任憑貪瞋癡煩惱現行起作用,又不斷地熏習長養貪瞋癡與隨煩惱,造作諸多與貪瞋癡相應的善業、惡業與無記業,導致的結果就是在五趣六道中生死不斷,不能了知生死之苦,而樂於在生死中長養貪瞋癡,永無出期。而修止的方法,就是要通過正確、真實有用的法門,讓六識覺知心停止攀緣一切境界相,進而讓覺知心止息下來。能夠依止正知正見,善於觀察生死的過患,觀察解脫的功德,觀察諸佛菩薩的殊勝果證。
根據眾生在貪瞋癡慢等煩惱與思慮過多散亂等差別,佛陀施設了「五停心觀」的對治方法,也就是五種讓心停止因為煩惱所引生的散亂與攀緣,而能讓心生起觀慧的功用。例如以不淨觀對治貪欲煩惱所引生對身觸淫樂的愛戀與執著;以慈憫觀對治瞋恨所引生對眾生的惱害、怨懟、報復等惡心隨煩惱;以修緣性緣起觀對治愚癡所引起的在五欲六塵上過度的放縱、放逸乃至邪行;以修界差別觀對治慢心煩惱所引起的高舉憍慢行為;以修安那般那觀對治在世間諸法上過度的尋思散動。五停心觀的方法就是修止的方法,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停止覺知心在六塵境界相的攀緣與散動、惱亂、愛樂、追求。心止息下來以後,就能夠受用到遠離六塵攀緣,煩惱減輕的身心輕安解脫功德。而覺知心於這個輕安的善法分位生起愛樂,就有了領受佛法正知正見內涵的契機,漸次修學即能夠進入斷我見的功德。在這個時節,那種樂著生死的煩惱已經有所對治了。
回頭來看喇嘛教的止觀。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宗喀巴以很大的篇幅引用了《瑜伽師地論》、《解深密經》所說的大乘止觀片段文句章句,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佛教經論中的法義,但是本質上宗喀巴想要傳達的是他們喇嘛教獨有而不同於佛教的在男女交合雙身法中,觀想本尊天瑜伽的境界,藉著大量抄錄佛教經論中大乘止觀的文字章句當作障眼法,讓不知情的人看不出隱含的密碼,以為《廣論》說的是佛教的大乘法義。
例如宗喀巴說:【雖未獲得實性見解,但若執心令無分別,現可生起。故未解空性,生無分別定無少相違,若能由此久攝其心,以攝心力風生堪能,身心法爾能生喜樂,故生喜樂亦不相違。】(《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這說的就是在男女雙身交合中,雖然還沒有到達四喜,還不能引發意識細心空性,但是只要讓領受淫觸之樂的意識心分別了知的過程,不要生起語言文字,專心的提降精液明點,時間久了必然能夠到達四喜大樂。這就是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隱含未說,但是呢他卻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解開密碼大肆唱說的內情。《廣論》中又說:【止略有二,謂向內緣得及向外緣得。內緣有二,謂緣全身及依身法,緣身又三,謂即緣身為天形像……】(《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廣論》中說的所謂「緣身為天形像」指的就是以觀想本尊當作在修止,而這個就是在男女雙身法中要進行觀想成就的天瑜伽境界,若不修雙身法就不能成就天瑜伽。所以喇嘛教止觀的真相,本質上就是雙身法中操作的內容,與佛教所說的止觀是徹底不相干的。
而 馬鳴菩薩在另一個層面說,修止能夠對治二乘因執著生死而生怖畏,指的是什麼呢?佛陀在經中說:諸聲聞辟支佛因為不知道世間與涅槃沒有差別的緣故,畏懼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而二乘聲聞與辟支佛修止的方法,當然要先對治六塵境界相的攀緣,而將覺知心向內收攝,止於想要棄捨生死之苦的作意上。因為二乘人執著這個五蘊我還會在未來世出生,然後經歷這一世同樣的老病死等苦,不能了知五蘊之所從來與五蘊之去處,本來就都沒有離開過自性無生的清淨涅槃心如來藏,而五蘊我僅在一期生死中,經由覺受了知、思想分別與反觀等作用,在剎那剎那好似相續的過程中存在,是依止於這一世所出生不壞的五根為緣所現起的,不是由過去世來的,當然就會隨著五根的損壞而消滅,所以五蘊我不可能去到未來世。換句話說,這一世受苦樂的五蘊我是全新的,那麼過去世的五蘊我也是全新的,未來世的五蘊我必然也是全新的,三世的五蘊我完全不是連續的同一個,能夠貫穿三世連續不斷的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如來藏。
執藏在如來藏中,經過累劫所熏習長養的貪瞋癡煩惱及隨煩惱種子,會在五蘊與六塵境界相應時現行與生起作用,使得五蘊眾生在雜染煩惱中顛倒的認取色受想行識等法為我,認取這一期的五蘊我是真實的、常住的、是不會毀壞的,但是真實常住清淨的如來藏卻從來不取不捨任何一法,不分別、不反觀自我。執藏於心體中的煩惱種子,都無法與如來藏心體相應而使如來藏去貪愛或者去取捨蘊處界,乃至取捨六塵中的任何一法,因為這些煩惱種子是由五蘊熏習長養得來的,所以永遠僅能與五蘊法相應生起作用。五蘊的生與死,乃至五蘊在一期生死中,緣於煩惱的增長造作諸多雜染生死業,或者緣於智慧的增長斷除生死業,都不能影響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這種如來藏的境界,是二乘聖者所不能現觀與分別的,因為沒有實證如來藏心體,所以不能從現觀中分別出來,所以不能如實了知真實的常住我如來藏能貫穿三世的生與死,但卻本來不生不死、自住涅槃。而眾生所執著的五蘊我是不真實的,眾生我僅是依於這一期存續的色受想行識,因為顛倒想分別所得的;這不真實的、僅是透過分別所得的我,怎麼還會有真實的出生與死滅呢?假如二乘聖者迴小向大,依止於涅槃心如來藏的真實我不生不死,所出生的五蘊雖有生有死,但生死卻未曾離開過真如無我的涅槃如來藏。以這樣決定不疑的般若實相慧安住,就不會對生死產生恐怖與畏懼了,因為不會執著有我出生、有我死滅、有我要證涅槃,就能夠發起大心進入佛菩提道中修學,不畏懼生死,而行自利利他之菩薩行。這就是 馬鳴菩薩所說的為何修大乘的止,可以對治二乘執著生死而生怖畏的意思。
接著 馬鳴菩薩說,修行「止」對治凡夫樂著生死以後,還要修行「觀」對治凡夫不修善根,這又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善根,指的就是對於 佛陀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修道所成就的功德,生起絕對的正信。佛陀的功德可以從約略的十個稱號看到全貌,這十個功德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個稱號表述了 佛陀成就的佛道,是十方的過去諸佛與現在諸佛所必定具有的功德,未來的十方諸佛也必定具備這十號的功德,不增也不減。所修所斷與所證的佛菩提道果位這個功德內容也完全是要相同的,不會有任何差異。因為所根據的這個佛法理論基礎,都是以可以現前觀察驗證的真實如來藏為主軸,而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從無始劫以來未曾變異,乃至到無有盡頭的未來際也是一樣。
如同 佛在《解深密經》中所說的:【法爾道理者,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住、法住法界,是名法爾道理。】(《解深密經》卷5)真實不滅的如來藏,具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體性,能生萬法,是諸法的實相,是涅槃的本際,這是法爾如是的道理。所以對於十方諸佛歷經三大阿僧祇劫,都是依止於真實不滅的如來藏修學菩薩道五十二階位,次第實證一一果位而具備十號的功德,應當如理觀察、深信不疑。接著對於 佛陀所說的法,即 佛陀實證法界實相如來藏,次第圓滿菩薩道的修證,最後成就佛果的所有內容、所說的法,都能夠讓正信的佛弟子依之修學、實證解脫乃至成佛。對 佛陀的果位與功德信受不疑以後,也要相信 佛陀所說的法是真的能讓信受修學的佛弟子實證而趣向涅槃,如理觀察而深信不疑。佛陀的隨學弟子眾,依教奉行的而有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緣覺、三賢諸地菩薩等果位的僧眾,具備了戒定慧,都是入於佛法中有修有證、能夠教導他人實證佛法的僧眾。對於佛法中的僧眾,如理觀察而深信不疑,以對佛法三寶如理觀察所獲得的信根為基礎,就能夠進一步生起精進根,想要恭敬供養三寶,求善知識乃至親近善知識修學真實的佛法。
例如現在有人為了求開悟,到正覺講堂參加禪淨班的共修,同時參加 平實導師的講經課程,在 平實導師的座下聽聞熏習 佛陀的如來藏正法。平實導師以他親證如來藏的般若智慧,乃至通達真如所實證的道種智,將如來藏寶藏所含藏無量無邊的法寶,以如來藏理體妙義鋪陳含攝二乘解脫道的大乘佛菩提道。依照修學次第編製教材運用於禪淨班的教學,並講解注釋《阿含經》中觀般若、方廣、唯識等經典,將如來藏正法非常完整與縝密的邏輯理路,隨著 佛陀對弟子眾修道所需的經文開示,一一的呈現在所有著作中。二十餘年來前後的著作從來不會產生矛盾或者演變,使得正覺隨學的佛弟子,都能夠對如來藏佛法生起念根,憶持不忘,發起決定心求開悟,生起定根與慧根,乃至五根持續長養而生起信力、精進力、念力與定力,實證佛法,開悟以後發起般若實相智慧生起慧力。
凡夫對三寶沒有信根,就不可能於解脫道或者佛菩提道中生起精進根、念根、定根與慧根,如果沒有將攀緣的散亂心收攝而止息下來,親近真實善知識,如理聽聞、熏習、思惟、觀察佛法僧三寶之功德,是沒有辦法修起這五種能夠實證清淨解脫的善根的。為何這樣說呢?例如在喇嘛教的雙身法這個行門中修得很徹底的喇嘛,在《三律儀》書中說到:【四種灌頂復隨順「四位」(案:指醒、夢、深睡、三摩地等四位)而傳授……四灌復可配於四魔之斷除。「蘊魔」配粗(身),「煩惱魔」配細(語),「死魔」配最細(意),「執著魔」配最極細(阿賴耶)。復次,所淨之障礙可分為:「業障」、「煩惱障」、「細習氣障」及「最細習氣障」,能盡數淨治此等障礙便是覺悟。】(《自性大圓滿道之支分三律儀決定論釋義》,盤逸有限公司出版,頁233-234。)從以上的說法中可以看出來,喇嘛教的修道方式純粹以灌頂的方式,就想要除滅四魔與一切業障、煩惱障與習氣障,而他們說所謂淨除障礙,就是將所有障礙用指定名稱的方式,去分配於四種專修雙身法的灌頂內,只要接受上師灌頂修雙身法與天瑜伽,不需要真正去瞭解障礙的內容,不需要明瞭障礙對治應有所斷與所證,更不清楚阿賴耶識到底是什麼法,而不信受佛陀說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是諸法之本母,就這麼把祂當作是可滅的最極細的習氣障。
另外根據陳健民喇嘛在《曲肱齋全集—事業手印教授抉微》中所說:【小乘之業感緣起,於共業能解析宇宙之生滅現象,於別業能解析各種不同之人生命運。然再加研究,何以此種業果能通三世?或生起異熟?而貯藏種子能發起現行?尚無一可以解釋之根源。於是大乘法相建立「阿賴耶識」。實則此識即在小乘佛所說第六意識開出。第八阿賴耶識名曰「藏識」,名曰「異熟識」。】(《曲肱齋全集第十一冊:事業手印教授抉微》,網頁版,頁22-23。)喇嘛教對於到底是什麼法可以不生不滅通三世,能將貯藏的業種發起現行,是存有疑問的。在不懂大乘法又存疑的情況下,由於我見的作用恐怕斷滅,妄想著第六意識的細心就是大乘經典中所說的阿賴耶識、如來藏、異熟識,並且誹謗大乘法中所說的阿賴耶識僅是從意識細心假名施設建立出來的,不是真的有不生不滅的如來藏阿賴耶識,因此在喇嘛教的教義中,就將阿賴耶識當作是可以消滅的最細習氣障了,而認取在雙身法中受淫觸大樂的意識,認為這個意識心為具有空性的自性法身,主張在男女交合中運用所修的所謂寶瓶氣,將精液明點提上提下,這樣所引發的大樂才能將自性法身引發出來。這些的內容所說的,全部是五蘊法的內容,純粹是意識的境界,這樣不就是在告訴我們說,他是我見未斷的具足證明嗎?那麼今天就先說到這裡了。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522-a14_1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