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072. 大乘般若止觀(二)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系列,這是以 平實導師的著作《起信論講記》為藍本,內容主要宣說佛法的根本大意,特以心生滅門與心真如門一心二門之內涵為主軸展開,鋪陳法界實相理體如來藏、八識心王與三乘菩提修行的關聯性,宣示成佛之道精神所在一切種智的內涵。
上一集我們為各位菩薩簡單說明大乘般若的止觀,這一集我們便一起來探討有關佛法中的修止。大多數學佛的人常被誤導,認為修習止觀的法門便是打坐,希望藉此能達到一念不生。回顧《大乘起信論》前一段的論文中,也就是修習止觀法門的精神,馬鳴菩薩說:【云何修止觀門?謂息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義;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初各別修,漸次增長;至于成就,任運雙行。】(《大乘起信論》卷2)可知,既然止的意思是息滅一切戲論境界,便不是簡單的透過種種訓練覺知心的方法,令意識制心一處而安住於定境之中,心不動搖、不打妄想。無論這個境界是否仍有五塵的存在,或者單純的只有法塵的境界;無論是仍有語言文字存在,或者離開語言文字的境界;縱使修得很好的禪定功夫,定境中只剩下意識能了知最微細的法塵境界,甚至連意識都不返觀、不能自知所住於這樣最微細的境界,這些都還是落在三界之中的有為法境界,仍然不是真正的寂滅,還沒有離開戲論境界。
所以,無論是透過以數息、念佛、憶佛、拜佛、觀心、內觀、持咒、誦經等種種方法攝心而定住自己的覺知心;或者令自己一念不生時,常寂常照的離念靈知心。比方說:有人主張所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一念心;或者這種於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定心擴散,而出現遍滿虛空境界之心;或者在欲界的定境中捨棄了覺知,進入了所謂身心統一、內外統一、時空統一的境界;乃至所謂消融自我,或者虛空粉碎、或者大地落沉的境界。的確,在打坐的時候,由於將本來長時間在世間紛擾境界單純化後,心念逐漸變得較為清淨,許多人會覺得身心輕安;但這一類身心覺受上的清淨,可千萬不要當作是佛法中的開悟,因為這些都仍是不離意識境界的戲論。
透過這樣境界的觀察,也不會出生佛法的智慧,也就是不會明見因果生滅之相,不會出生般若中道的智慧,不會斷除無明。若再加上有人以其虛妄想的邪見,把處處作主的心當作是開悟的境界,那更是把第七識末那意根的行相境界當作是開悟。要知道,這個具有恆審思量體性的意根,是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同屬六根之一,也是十八界中的法,同樣是被法界實相心如來藏所出生的世間法,仍然是生滅無常的,也是戲論。以上這樣種種的主張,無論是由多有名氣的大師所說,由於違背了聖教道理,也違背了理證,有智慧的菩薩就應當捐棄這樣邪見,不要還緊抱著這種境界當作是寶,自誤誤人。
唯有透過佛法三乘菩提的智慧實證,將心決定、不動搖地安住於這個遠離戲論、如理作意的智慧當中,才是真正的止。而若想遠離一切戲論,首先便是要打破無始無明,意思是說:由於親證佛菩提,進入如理作意的實證般若實相境界,才能真正地遠離戲論。而且,在明心證悟之前,縱使閱讀、聞熏、思惟再多的般若、中觀、唯識種智的佛法經論,因為不是實證,不能現觀般若、中觀、唯識種智所依止的核心本體——第一義諦實相心真如法相;無法因親證的功德轉依如來藏真實如如清淨體性,所以不得勝解、不能證轉,便不能發起般若實相智慧,也不得解脫,仍然還是不離戲論境界,不能得到「止」的功德。而這裡所說止觀中「觀」的意思,是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意思是說:現前觀察到世間一切萬法,都是由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所出生,一切善惡業都是由第八識自心如來記存,因而令因果業報酬償昭昭不爽。因此,如果沒有實證佛菩提—親證第八識如來藏—又如何能有「明見因果生滅之相」觀的功德呢?
因此,我們便可知道論文中接下來所說的修止的內容:【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大乘起信論》卷2)都是以佛菩提般若勝義止觀的前提來說的,馬鳴菩薩在這裡所說的修止的法門,指的並不是單純的四禪八定的止觀,而是依心真如三昧來說的大乘般若「大止觀」的正修。這裡說修止的實行方法,首先是要讓你的心能減少攀緣,不受外境的干擾,所以 馬鳴菩薩說「修止」要「住於寂靜處結跏趺坐」,也就是要盤腿打坐;這是因為在寂靜處不受打擾,減少了對於外界五塵的攀緣,較容易參究這個體性非常微細、遠離戲論的實相心如來藏,也就是阿賴耶識。
進一步來說,也是因為有了定力,所親證的智慧,才能因此實際產生功德受用的力量,不會退轉於所證智慧。所以,這裡所說的修定的重點,並不是為打坐而打坐,更不是盤腿練腿功;而是要透過在不被打擾的寂靜環境中,先讓心安定下來。所以在此要提醒各位菩薩,學佛也好、修定也罷,先要有這樣的認識:修定不是修學佛法的目的,往往是一種工具,藉著修定的功德而能實證智慧。
為了接引具有菩薩種性的有緣眾生,能有機會實證佛菩提般若中道智慧,親證法界實相心如來藏,從此成為內門修行的實義菩薩;有了更多實義菩薩來加入護持正法、破邪顯正的陣容,則如來家業可以更加鞏固、永續不斷。正覺同修會在 平實導師的帶領下,施設了四天三夜禪三精進共修,透過這樣排除攀緣、排除障礙,修禪的場合,可以專心參禪、參究而不會被人打擾;更重要的是有深具道種智大善知識的引導,讓已經具足條件的學人能夠有機會參究、開悟明心。也因此,不會刻意強調要求參禪的人在坐姿上要如何端坐。在此,雖然 馬鳴菩薩對於修止要求,還規定要結跏趺坐,但用意都還是在能夠攝心、不打妄想為主,符合 馬鳴菩薩接下來的開示修止要「端身正意」,這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關止觀門的修習止來說,包括智慧上的止,以及修禪定上面的止;若想要得定,不管是於法心得決定,或者制心一處,都必須要在寂靜的地方,沒有外緣、沒有人來打擾,先讓你的心安定下來而不受外境的干擾。
而剛剛提到的要參究實相的菩薩,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其中便包括了定力、慧力、福德、除性障等。在此,由於相關於我們的主題「修止」,所以便單獨針對定力的部分來說明。在參禪過程當中能一念相應,雖然所用的是參禪的方法,但也需要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幫助,因為當你的定力不夠的時候,意識心的覺觀作用是很粗糙的;覺知心粗糙的時候,所能觀察的都是在粗糙的五塵境界,那麼,你想要找到那個行相很微細的真如心就很困難了!因此,在正覺同修會所施設禪淨班佛法基礎課程當中,首先便會教導學員無相念佛的功夫,以培養定力;除了幫助降伏性障,也能依此定力可以幫助參禪。並且這個無相念佛的定力,不是只在打坐才能保有的靜中的定力,而是能在行住坐臥當中騎聲蓋色的動中定力。
此外,我們來說明定力中對於佛法修證中所謂「先以定動,後以智拔」的道理。有些人破參明心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開悟明心這件事的本身,和無相念佛、看話頭的定力功夫,似乎無直接相關。的確,定力所相應的定境並不是開悟,這點是絕對不能混淆的;但是定力也不能說與開悟毫無關聯,因為沒有定力,心很散亂而且粗糙,這樣處處攀緣、充滿煩惱的心,根本無法在參禪的法上用功,哪有可能破參明心悟入實相呢?眾生的種種煩惱像是有龐大根系的樹木一樣深植在你的心田裡,非常堅固,牢牢不動;想要單用智慧直接把煩惱大樹連根拔起,是毫無可能的事;因為沒有定力相佐,是沒有力量的。有智慧的人,得要先用定力搖動這棵煩惱樹,左搖右晃、前後搖動,把它晃動一段時間,這棵煩惱樹便逐漸鬆動了,才好用斷煩惱的智慧進一步的拔除。同理,眾生的無明、煩惱根深柢固,沒有智慧力、定力的情況下,要徒手拔除是很困難的,因此必須先修定;修定的用意就是用制心一處的功夫,把心猿意馬的覺知心繫縛在法上,綁久了自然就馴服乖順了,不會再到處攀緣種種法,才能專心一意用般若的智慧、參禪的知見來參禪,也才能因此有機會破參明心而打破無始無明,同時斷除見惑煩惱。
所以,《大般涅槃經》也有如是開示:【善男子!如拔堅木,先以手動,後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大般涅槃經》卷31)有些人喜愛參加禪七,甚至還以參加連續七次四十九天的禪七感到自豪,但我們要瞭解學習佛法不是比在身體上磨練的苦功誰比較多;若在智慧上沒有真實的證量,不能解脫生死,用錯力氣在錯誤的地方,付出再多的汗水、淚水,也是枉然。所以若是以定為禪的禪七,所教授引導的證悟內容和禪毫無關聯,打再多次的禪七也毫無意義;並且,若在打禪七過程當中,無論數息、或是參禪,心中卻妄想一堆,因為平時並沒有鍛鍊定力功夫,想要臨時抱佛腳,哪裡能真正的定下心止於禪法呢?因此在正覺同修會的學習課程中,首先施設無相念佛方法,循序漸進長期的功夫鍛鍊,再加上看話頭、參話頭的方法。用憶佛的念把你原來躁動攀緣的心定下來,煩惱就不容易進來,身心便覺輕安,因此就能得到受用;以這個功夫的基礎,在能專心一意地參禪時,包括所有微細的部分都不會放過,很微細的機鋒都可以領受到,因此便容易悟入。
所以,若證悟的條件不具足,除非有人為你明講,否則是不會有因緣破參的。萬一有人為你明講,由於缺乏參究的過程,智慧無法生起,將會發覺自己破參前與破參後的智慧,似乎沒有什麼差別;相較之下,若是經過如喪考妣、辛勤參究的過程而得悟的人來說,他的所悟卻是有功德的,悟後可以將般若說得頭頭是道!這其中的差異,就在於有沒有自己親自經歷參禪的過程,是不是自己親自走過來的。因此,參禪的過程是很辛苦,但極為重要,辛苦換得的代價,絕對不會白費功夫;黃蘗禪師說:「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我們以「十年磨一劍」來比喻,勉勵所有參禪求悟的菩薩,對於證悟條件的滿足,包括定力的修證,平時便應努力不懈地用功;而在參禪的過程當中,親自參究才是正途。
不僅如此,在禪門第一關「明心」後的第二關「眼見佛性」,先前所提到的證悟的條件,包括定力、慧力、福德等資糧修集,更是比明心還要大的許多;若定力與慧力都差一點,卻是自己參出來的,雖然多多少少都會看得見一些佛性,但卻不能早計成熟的先作引導,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引導的結果,會成為解悟佛性,而很難眼見佛性。動態定力若尚未具足,是無法證得眼見佛性的證境。此外,若已眼見佛性者,卻荒廢無相念佛的功夫,退失了定力,不多時佛性也漸漸地看不著了;當定力恢復時,則可以重新看得見佛性,這也是說明定力的重要。
雖然說,煩惱的滅除,靠的是智慧,而不是禪定;但智慧的實證,卻往往被煩惱所障礙,而難以親證,同樣地也是強調定力在佛法修證的重要性。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說明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357-a14_07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