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067. 精進須循正見(二)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來跟大家分享《起信論講記》第五輯的內容,我們所講的這個內容是從《起信論講記》第五輯的第289頁,平實導師講到經文裡面的「無有休息」。平實導師是剛好舉一位法師,他的種種的不正確的知見,來告訴學人說在學習佛法的時候,一定要走對路。如果你走不對路了,那麼這個時候,你的所有的精進,不僅對你的學習沒有幫助,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的人。那在這裡再次給大家看一下,這一位法師在《成佛之道》裡面,他有講到一段文字,在這個文字裡面可以看到,他所以為的「空」是什麼意思,他說:【凡是「緣起」的,就是假名有,以勝義觀察,一切是「無」自「性」而空,沒有一法可以安立。……由於「空故」,……依於因緣,「一切法」都可以「成立」。】(《成佛之道》,正聞出版社,頁363。)
上一次我們在講這一邊的時候,我們是跟大家講,舉《大般若經》的經文的內容,裡面列出了十八種空的意涵,來告訴大家說:如果你只把空解釋成事物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性,那麼對於這個十八空的修習,往往你會淪於只是在推測想像,並且是字面的意義上面去理解 佛所說的空是什麼。但是我們如果從《大般若經》裡面所舉出的十八種空的這個狀況的話,我們就知道說,空義在佛法裡面是非同小可的,所以 佛才會在《大般若經》裡面一再地解說。那麼,這個是不是有相當程度的在暗示著我們學人,空的意涵不會是僅僅只有無自性的空呢?
好,那在今天的節目裡面,我們進一步再跟大家說這方面的法義。首先,我們來看到《小品般若經》裡面的一段文字:【甚深相者,即是空義,即是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所有、無染、寂滅,遠離、涅槃義。】(《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這一段裡面,佛又再次講甚深相即是空義,後面還舉了從無相、無作,到最後的遠離涅槃這些意思來告訴我們說,空的意涵到底有哪些?好,這個經文裡面,雖然比前一集裡面,我們看到的《大般若經》的十八空的狀況,看起來文字上要少了一些,可是實際上這每一個包含無相、無作、無起等等的這些敘述,是不是都比無自性要來得深又廣呢?所以從這個《小品般若經》裡面,我們是不是也該要告訴自己說,佛所說的空義極有可能不單純只是在講無自性而空而已。同樣地,如果我們從另外一方面,上一集我們曾經跟大家講過,如果從「無自性而空」的這個意涵上面去看的話,那麼這個部分其實只是緣起所成立的必要條件。而對於緣起如何能夠符合因果的道理,符合眾生的狀況而一一示現,這個部分並不是無自性空所能夠解釋的。所以,我才說這個無自性空是緣起成立的必要條件,既然是必要條件,那就表示說它只是一個面相而已。那麼要瞭解真正的空的話,就表示說你必須要從「緣起」如何能夠圓滿「生起」而成就的,整個完整的意涵去理解了之後,然後才能夠對應出 佛在經文裡面所講的種種的空義。這在《大般若經》裡面是如此,在《小品般若經》裡面也一樣是如此。如果大家心裡面還是有所疑慮的話,那不妨我們再繼續看其他的經文。比方說,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裡面,佛有說到:【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
在《楞伽經》裡面,這一段的經文裡面,明白地告訴我們有七種空。請大家注意看裡面從相空、性自性空、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裡面真的要找在文字上面最靠近的,所謂的無自性空的話,是不是就僅僅有性自性空而已呢?更何況性自性空的意涵,並不是只有這一位法師從字面上所理解的無自性空,因為在《楞伽經》裡面,佛所教導我們要學習的,實際上是從唯識種智的觀點。回頭再來把這些空義,把它架構出來,所以如果用淺的方式來說,就是說得要大家已經開悟明心了之後,並且能夠實際體會到,我們真心的運作之後,從真心的運作中,然後再來跟你架構出種種不同的空的義理出來,透過種種空的義理的體會,跟逐一的體證,我們在對真心體證的修證上面,就會越加地更上一層樓。所以不論從《大般若經》,從《小般若經》到《楞伽經》,我們可以看到空的義理,實際上是很廣泛又很深入的,絕對不是只有我們在現象上面所看到的,要把東西集合起來,形成新的狀態或形成新的事物,它就不能有恆常不變的自性,這麼樣的簡單。
好,那麼除了這個之外,這一位法師在《佛法概論》裡面,也談到:【如海水起波浪……是由於風的鼓動;如風停息了,海水就會歸於平靜。這浪浪的相續不息,如流轉法;風息浪靜,如寂滅性的涅槃。】(《佛法概論》,正聞出版社,頁155。)好,那麼在這一段裡面,這一位法師可以說他所體會到的,所謂的佛法的涅槃,就像是風息浪靜一樣;這樣一個說法,似乎好像也不違背於一般人,對於涅槃是永遠的清涼寂靜這樣子的想像。可是我們卻要跟大家說,如果真的只是如此,風息浪靜之後所產生的涅槃的話,那為什麼在 龍樹菩薩的《中論》裡面,得要費心去描述,所謂的這個涅槃的境界,是叫作【無得亦無至,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涅槃。】(《中論》卷4)為什麼要花這一些文字,去描述涅槃的種種的樣貌,為什麼不能像這一位法師用一個風息浪靜,就把涅槃描述清楚了呢?難道 龍樹菩薩的智慧比較差嗎?這個是大大的疑問喔!
我們進一步再來看看,我們說在佛教裡面,學佛的時候碰到了一些關鍵字眼,它的彼此之間,都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比方說:涅槃,關於佛教的涅槃,跟我們說禪宗所開悟所明的這個心性,本身根本就是一體的兩面。所以說,就這一點立場來說的話,我們給大家舉《六祖壇經》的一段話,來讓大家看看,來讓大家看看說,我們六祖惠能大師,當他開悟明心,當他觸證到所謂的涅槃的一個層面的時候,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描述的:【祖以袈裟遮圍,……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好,那在這個裡面,可以看到的是說:惠能大師當他大悟的時候,他連續說了五個關於自性的面相。這個自性指的就是,我們在佛教裡面學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祂是涅槃的一種面相。所以,當我們在看這個經文的時候,當惠能在講自性這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是對應到涅槃的一個面向,可是我們在這裡看到了他所描述的自性,具有哪些個狀況呢?他說到這個自性是本來就是清淨、不生滅、具足、無動搖、能生萬法。請大家再一次聽進去,清淨、不生滅、本自具足、無動搖、能生萬法。不說別的,光是這個能生萬法,最後一個能生萬法,請大家看看這個能生萬法,跟這一位法師所描述的涅槃,只有用風息浪靜的寂滅來描述涅槃,請大家比較看看,這兩者是不是天差地別。的確,因為這一位法師,他所描述的風息浪靜,那是叫作想像的涅槃,因為他沒有辦法真正去體證,什麼叫作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如果你沒有辦法體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話,那麼對於所謂的真正的風息浪靜的無餘依涅槃,你也只能夠流於想像而已。禪宗的學人很可貴的就是說,透過禪師的指引,能夠證悟到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後,從此之後就於世間的諸法,能夠逐步地得自在,乃至於最後還能夠透過禪定的修習,解脫知見的修習等等,然後最後能夠證悟到無餘依涅槃。所以,這一系列的說法是在告訴大家,這一位法師所以為的這個涅槃,他所想像到的涅槃,就只是風息浪靜,一切都是靜止狀態,那樣子一個靜止的涅槃,但是這一個涅槃,只是一個想像而已。
實際上,在大乘法裡面的涅槃,它有四種的含意,無餘依涅槃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剛才我們看到六祖惠能大師,證悟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四種涅槃裡面的其中一種,那這一些所有描述的這些涅槃,其實也都跟我們上一集所講的空,以及我們這一集開頭所描述的這一些空,有深切的連結。換句話說,所謂談到的空性,所謂談到的自性,談到涅槃的種種,在大乘法裡面這一些名詞,都有豐富的內涵,並且它都可以是世間人所講的活靈活現。那麼大家一定開始覺得有一點懷疑,既然是講它有豐富內涵,有活靈活現的,怎麼好像在字面上看起來跟《阿含經》裡面所描述的涅槃——熄滅了一切貪瞋癡的狀況,好像有那麼一點不一樣呢?字面上看起來它們是不一樣,可是在這裡卻要勉勵大家,雖然它在字面上看起來是截然不同,可是我們卻要告訴大家,在大乘法裡面所證到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跟《阿含經》裡面所描述的,熄滅貪瞋癡的這個涅槃,它在本質上並沒有不同,它們都是我們的如來藏真心,所顯示的不同的狀態而已。
那麼最後還要再告訴大家,從剛才我們看這一位法師所舉的這個緣起,所導致的無自性空,用這個無自性來解釋空的這件事情,以及他用風息浪靜來描述涅槃,這樣子的兩段描述的狀況來講,我們可以很清楚地見到,這一位法師對於佛法的理解,絕大多數都是流於學術研究的想像。那麼這個學術研究想像,當然就是說,如果一輩子精進去研究的話,當然可以從學術上面得到一些學術上面的理解。可是我們卻要告訴大家,修行並不是只是在作學術的,或是文字上面的研究,這就好有一個比方,比方說我們到一個地方,看到那一方的土地的時候,如果我們只是在土地的表層,甚至在土地的表相上面去看看,這個泥土是什麼樣的顏色,這個上面飄散著幾片葉子,甚至是幾朵花,上面有一些個石頭,大概都是只能從表相上面去看這一方的土地,可是如果我們真正要看看這一方土地的真正價值的話,那往往除了說,要去接觸土的表面,用我們的觸覺去接觸之外,甚至我們還要逐步地把這個土,把它挖一點來看看,看看這個土的下方,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來具體判斷說這個土壤到底有沒有利用的價值,甚至如果我們再繼續挖得深一點,說不定這個裡面再深兩三公尺以下,說不定就會蘊藏著種種的寶物也不一定。所以唯有你真正去深入裡面的義理之後,你才能夠突破文字的障礙,知道說 佛有要傳遞什麼。那麼同理我們只有透過這個方式,透過學習義理的方式,才能夠精確地掌握到所謂的空,所謂的涅槃等等真正的意涵。
那麼再下來,再下來這一位法師也有繼續談到,因為他所想像到的涅槃,就是風息浪靜,所以他繼續在《佛法概論》這本書裡面,又說:【所以涅槃的安立,即依於緣起。這在大乘經中,稱為諸法畢竟空。諸法終歸於空,《阿含經》說為終歸於滅。歸空與歸滅,是沒有什麼不同的。一一浪是本來會滅的。如動亂的因緣離去,波浪即平靜而恢復了水的本性。浪的趨於平靜,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佛法概論》,正聞出版社,頁155。)在這一段話裡面,這一位法師,可以說把剛才我們所看到的空跟涅槃,整個都連結起來了,在他的想像裡面,空不僅是無自性的空的狀態,並且是由於諸法的生起,到最後必然都會歸滅,所以他把究竟的空,佛法裡面的究竟的空,把它解釋成究竟的滅,所以他才說歸空與歸滅是沒有什麼不同的。那麼這樣子代表的意涵是什麼呢?就表示說,他所體會到畢竟空的義理,其實就是所謂的風息浪靜而已。但是我卻要在這裡告訴大家:畢竟空,談到了畢竟這件事情,一定是談到佛法最勝妙、最勝妙的義理,才能夠說畢竟;也就是談到的就是佛法上面的第一義空。
那請大家千萬要記住!凡是談到畢竟,凡是談到第一義的時候,一定是談到了佛法的核心、佛法的根本,叫作如來藏,也就是《心經》、《金剛經》所談到的真心,也就是禪宗開悟明心,所明的那個心。那麼,這些談到的畢竟空跟第一義空,都是從證悟如來藏,證悟本心的立場,從這個立場上去體會到如來藏的種種功德妙用,把這些功德妙用,在世間法上投射開來的時候,你才能夠一一的在萬法中,體會到什麼叫作畢竟空,什麼東西叫作第一義空。所以既然在萬法中去體會到,那自然不是像這一位法師所想像到的:一切風息浪靜、一切歸於滅盡,叫作畢竟空。因為我們剛才從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明心所講到「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的這一句話,不是都已經告訴大家了:萬法不是只有滅盡的時候才顯現出所謂想像的寂滅性啊!萬法在生起、滅盡一切的狀態中,都能夠顯現出祂的空義出來,而這個空義的體會跟掌握,卻必須要從實際的義理的體會;也就是說,從你真正能夠開悟明心那一刻開始,才能夠去體會祂真正的意涵。所以,從這裡我們又可以再一次地見到,這一位法師對於空這個字的體會,是僅僅流於文字的、學術的想像跟理解。學人如果跟著他去學的話,學到最後的結果,絕對不是在學佛,而是只是在學術、文字上面打轉而已,這個對大家的危害是非常深的。因為如果這樣學了十幾年之後,始終都是在文字上面打轉的話,那就是到最後學到的都是言不及義的層次而已,那對大家的修行來講,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希望提醒大家注意!
今天就先上到這裡。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337-a14_0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