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
在世間學問上,不論是科學、醫學、生物學、物理學,乃至哲學都一直在演變,或者有新的理論、新的發現出來,通常一般人會認為,新出來的比舊有的理論或成果都要好。因此有很多人也會認為,佛法是經過演變而來的,尤其是大乘法是經過長時間的創作演變而成的。而這經過演變的大乘法,在法理上比
佛陀說的阿含佛法更縝密,甚至有人認為大乘法是由聲聞法來的,各位菩薩您認為呢?
今天我們的主題就來探討:「佛法會演變嗎?」這裡要先把佛法的定義作一個說明,什麼是佛法?簡單地說,能使人修學成佛的法叫作佛法。什麼樣的法可以讓人修學之後成佛呢?釋迦如來以及佛入滅後,主持第一次經典結集的大迦葉尊者,都是阿羅漢,都是人天應供,都可以出離三界生死。釋迦如來可以稱為佛,大迦葉尊者卻只能稱為阿羅漢,不能稱為佛,因為他修的是解脫道法,不是成佛之法。佛除了有解脫道的智慧與功德外,佛還有三大無量數劫來修行菩薩道而具有的智慧與功德,才能在最後身菩薩位時,觀察人間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了,而下生人間示現成佛。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所謂佛法,除了能讓人修行成佛之外,同時也可以出離三界世間,解脫三界生死。各位菩薩,這樣您就知道,真正的佛法包含解脫道與菩薩道兩個部分的內涵,這就是
釋迦如來在《法華經》中所說的唯一佛乘的成佛之法。只有唯一佛乘才能讓人修行成佛,因此不能讓人究竟成佛的法,就不是 佛所說的唯一佛乘,就不是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
接著我們來看,佛法會演變嗎?大乘法是由聲聞法深化演變而來的嗎?有一位法師在他的書中這樣寫著:【佛法深義是沒有差別的,佛滅以後,大乘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從『富樓那經』中,可見古人是有這種明確見地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頁1306)這位法師說,佛法深義是沒有差別的。各位菩薩,會不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說佛法深義沒有差別?有差別顯然是有兩種以上的佛法,才能相待來說有無差別,難道佛法有好幾種嗎?沒錯!在這位法師的心裡,佛法有所謂的佛法、大乘佛法,以及祕密大乘佛法;而這位法師心目中的佛法,又可以分為根本佛法及原始佛法。
他認為的大乘佛法,有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的區別,而祕密大乘佛法則是指藏密喇嘛教。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種佛教與佛法?而哪一種才是
佛所說的唯一佛乘呢?其實並沒有這些區別!這位法師之所以會寫出這些名目,原因在於這位法師不信大乘法是 佛所說的;又認為只有親耳聽聞 佛陀49年說法期間,親口說出的法才是佛法,這位法師將之稱為根本佛教。而在 佛入滅之後到部派佛教分立前,叫作原始佛教。而這位法師又說,根本佛教與原始佛教時期,是還沒有大小乘的對立,因此這位法師認為有大小乘的對立,是因為部派分立而有的。
但是實際上不論從經典的內涵,或者部派分裂的歷史來看,並沒有所謂的大小乘對立,有的只是小乘論師們之間的對立,而又自認為自宗才是佛的正法。大乘菩薩是從來不與小乘論師對立,這就像
佛世時只有外道與佛諍,佛不與外道諍,道理是一樣的。這位法師又認為,大乘佛法是 佛滅後數百年才興起流傳的,因此在內容上,有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的不同。這位法師這麼說:【西元前一世紀中「大乘佛法」開始興起,這是佛法而又大乘mahāyāna的;傾向於理想的、形而上的,信仰而又通俗化的佛法。大乘經典的傳出,從內容的先後不同,可以分為「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印度佛教思想史》,正聞出版社,頁81。)
由於這位法師不相信大乘法是 佛住世時所說的,又不相信
釋迦佛陀有三會說法,只認為初轉法輪說的解脫道法這部分才是佛法,所以把單純完整的佛法,分為根本佛法、原始佛法、大乘佛法,還加上本質不是佛法的喇嘛教祕密大乘佛法,並且判定大乘佛法是後來才演變出來的;進而說在初轉法輪中並未說到菩薩法,甚至說菩薩法是由聲聞法深義演化出來的。因此對於第一次五百結集的經典,也不認為有經典集成,認為還在傳誦中。
由於這些思想糾葛,導致這位法師只承認他心中想要的部分《阿含經》,是第一次結集就結集完成的佛法,至於其餘部分,則一概認為是
佛滅後百年,甚至是之後數百年慢慢流傳出來的。所以在這裡這位法師才會說:佛法深義是沒有差別的,佛滅以後,大乘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如此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出來,這位法師所謂的佛法是指根本佛教,這位法師又認為根本佛教的教化活動,是全部佛法的根源,意思是,大乘佛教是從根本佛教開展演變出來的,所以才會說,佛滅後,大乘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
各位菩薩,大乘佛法是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的嗎?如果是,為何佛可以稱為佛,而結集經典的大迦葉尊者只能稱為阿羅漢?再說阿羅漢是佛嗎?如果是,為何
佛入涅槃後無人自稱為佛?如果不是,那麼大乘成佛之道的法,會是從聲聞佛教中演化出來的嗎?所以很顯然是這位法師搞錯了!而大乘法即使是在西元前一世紀中才開始興起的,可以說大乘法這時候才有的嗎?又大乘法是傾向於理想的、形而上的,信仰而又通俗化的佛法嗎?
我們以譬喻來說明:造紙術是東漢時蔡倫發明的,之後傳到歐洲,歐洲人可以說:造紙術是傳到歐洲的時候才有的嗎?當然不可以嘛!因此大乘法在西元前一世紀中才開始興起,當然不可以說是這時候才有大乘法嘛!再說,理想的、形而上的,信仰又通俗的佛法,各位菩薩,如果您有閱讀過《阿含經》與《般若經》等,一定會感受到《般若經》比《阿含經》深,而唯識經論又比《般若經》深,如果不信
佛,不信 佛所說的成佛之法大乘法,那麼這個人可以說他是在學佛嗎?他是佛教徒?甚至是出家法師嗎?大乘法是形而上的、無法實證的嗎?如果不可實證,那麼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而出世,不就成為戲論了嗎?有一句俗話說:「君無戲言!」佛陀是福慧兩足尊,連言不及義的話都不會說,何況是欺騙眾生的言語!因此當知大乘法是可以實證,也應該實證的法,這是成佛之道的唯一修行法門。
接下來這位法師這裡所說的《富樓那經》──就是《大寶積經》卷78〈富樓那會〉這一品的內容,在這位法師書中有關這部分的內容,剛開始這位法師是用如《大寶積經》卷78 〈富樓那會〉,來說明他引用經文的出處,最後結束時卻以《南傳富樓那經》來表示,可能這位法師是要表示這部分內容是南北傳經典都有記錄-是可信的,不是傳說的-以顯示他是有所根據而如此下結論。因為在這位法師的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傳說、據說的字眼,因此他以南北傳都有記錄,來顯示這部分內容的真實性,也是可以理解的。至於這位法師對這部分內容的瞭解與解釋,是否符合《大寶積經》的原意?以下我們將引出來為大家作一個說明:
在《大寶積經》中,佛陀為富樓那尊者開示說:菩薩成就四法能具足一切功德。而這位法師所引的這部分內容,是四法中的第三法,大意如下:
在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有一尊彌樓揵馱如來,像釋迦如來一樣在五濁惡世成佛,當時彌樓揵馱如來佛壽六十歲,一會說法時度了八十億比丘,證得阿羅漢道,正法住世五百年,彌樓揵馱如來入滅後,在七日當中諸大弟子也跟著入涅槃,而在佛入滅百年之後,其餘大弟子也都滅盡了。
各位菩薩,在 彌樓揵馱如來入滅也跟著入涅槃的這些大弟子們,跟
釋迦如來時代的定性聲聞弟子,是不是很像?看到佛陀入滅了,就跟著趕快離開世間或提前離開,可是這畢竟是少數。因為 彌樓揵馱如來的大弟子,除了七日中已入涅槃的定性聲聞弟子外,還有其他的大弟子們則是在之後的百年內才慢慢地捨報,卻不是入涅槃。可見
彌樓揵馱如來所度的大弟子中,大部分都像 釋迦如來所度的弟子一樣,之後都成為菩薩,才會在後來慢慢自然捨報消失。顯然他們也像 釋迦如來的聲聞弟子一樣,其實也都是菩薩弟子,只是示現比丘身相。
於是在當時有很多眾生看到許多大弟子跟著入涅槃,就生起了這樣的想法:「沙門法中安隱快樂,我等何不各共出家?」(《大寶積經》卷78)認為出家修沙門法是安隱快樂的,於是都剃除鬚髮穿著法服出家了。可是他們出家之後,唯行三事:一、常周旋往來白衣舍,二、唯貪著利養自活,三、長肌肥無有福慧。除了這三件事之外,不修習其他的福業以及道業。由於這些比丘們多與在家眾相往來,只貪著利養及自己的存活,又長養色身肌力,沒有福德智慧,因此對於
彌樓揵馱佛種種甚深經典、持戒頭陀細行以及微妙法門,大都廢棄捨離,不復讀誦。為什麼這樣?因為這些比丘眾樂行五欲、貪嗜飲食。
而那時候國王只有一個兒子,叫作陀摩尸利,在寂靜處這樣想:【彌樓揵馱佛為得何法?今諸弟子皆共放逸,與諸白衣所行無異?】(《大寶積經》卷78)意思是,彌樓揵馱如來是傳下什麼樣的法?如今這些弟子都共相放逸,與在家白衣的所作行為沒有不同。當他這樣思惟疑惑的時候,有一位天神來到他的所在處,隱蔽身形這樣說:【王子!彌樓揵馱佛所得深法清淨決定。】(《大寶積經》卷78)這是說,彌樓揵馱如來所傳是深妙法,清淨而且決定無可懷疑。王子就問了:彌樓揵馱如來所傳深法清淨決定,是什麼樣的內容?天人回答說:【王子!是法無色、無受想行識、無陰界入、無有五欲,亦無欲心。彌樓揵馱佛得是深法清淨決定,為眾生說。】(《大寶積經》卷78)彌樓揵馱如來所說的法是沒有物質形色,沒有受想行識,也就是這個法是沒有五陰體性的法,由於不是五陰之法,因此沒有十八界、六入諸法,也沒有會令五陰流轉生死的五欲諸法,更沒有貪愛五欲法的心,彌樓揵馱如來證得這個深妙清淨的法,而為眾生開示演說。
各位菩薩,可見 彌樓揵馱如來所證的法,與
釋迦如來在吉祥草上所證的法,以及初轉法輪所說的本際法,乃至二轉法輪到最後三轉法輪所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這個心,是同樣體性的心,而這也正是末法的今日,平實導師所自參自悟的如來藏心。這樣看來,大乘法的根源,是從無量劫前的
彌樓揵馱如來時,就是這個如來藏,釋迦如來所證、所教、所傳,也是這個如來藏,如此過去現在諸佛所證都相同,這樣真正成佛之法有演變嗎?各位菩薩,您一定也會說:沒有演變!
接下來,王子又問天人說:我們可以聽聞到這個法而如說修行嗎?天人回答說:只要王子能一心勤行精進,要聽聞修習而得這個深妙法並不困難,於是王子就決定出家求這個法,雖然最初國王並未同意,之後還是同意王子的出家。由於渴仰佛的深妙法,王子出家後,以恭敬心問諸比丘,彌樓揵馱佛是如何說法教導諸弟子的?我得以聽聞以後應當如說修行?諸比丘告訴陀摩尸利比丘說:【我等不聞佛所說法,但隨和尚諸師所行,汝今亦應行如是法。】(《大寶積經》卷78)這不禁讓人想到,現在有一個假密宗喇嘛教自稱是祕密大乘,他們在受三歸戒時也是先依止上師,上師比三寶中的佛寶與法寶還要優先,上師所說也上於佛所說,對上師比對佛還要恭敬。
話說回來,這時候陀摩尸利比丘回答諸比丘說:【汝等必從貧賤出家,是故今者但貴衣食,所行如是,白衣無異。汝等今應與我共求佛深淨法。】(《大寶積經》卷78)也就是陀摩尸利比丘回答眾比丘說:你們一定是從貧賤家庭來出家的,因此如今只看重衣食,所行所為與白衣沒有差異,你們如今應該和我共同來求
彌樓揵馱如來所傳的深妙清淨的法教。可是那些比丘們卻這樣回答陀摩尸利比丘:【我等所為者,是事皆已得;衣食極豐足,免離王使役;安隱甚快樂,無敢輕慢者。白衣時苦惱,今皆無復有,是即名涅槃,第一快安樂,過是事以外,我皆不復用。我等多衣鉢,湯藥物甚多,白衣常給施,檀越家亦多。】(《大寶積經》卷78)大意是說,這些比丘們所要求獲得的都已得到,衣食豐足,免於國王的使役,這麼安隱快樂,而且沒有敢輕慢他們的人,未出家時種種的苦惱如今都不再有,這就叫作涅槃,第一安隱快樂,超過這些事以外的,他們都不再受用。
各位菩薩,聽到比丘們這麼回答,您有何感想?而這位陀摩尸利比丘又會有什麼反應呢?悲惱涕零啼泣,真是無可奈何啊!於是他又去問其他寺院的比丘們,也都是如此回答他。這時候陀摩尸利比丘即便捨離這些比丘們,獨自進入山林幽遠的地方精進虔誠,一心只想要求得
彌樓揵馱如來的深法。然而諸佛必定是已將成佛之道的法傳下來了才會入滅,彌樓揵馱如來也是這樣子。而在 彌樓揵馱佛諸弟子中,有一位名為堅牢的大弟子,獨自在深山裡修行,少欲知足、心樂遠離、所作已辦,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就像
釋迦如來當時的摩訶迦葉一樣,清淨自持。堅牢比丘在石窟壁上留了一首偈,陀摩尸利比丘看了思惟其中義理,不久就修得五神通。來到 彌樓揵馱如來火化的地方,頂禮遶三匝,結跏趺坐發誓願說:【我不見佛、不聞餘法,不起於此。】(《大寶積經》卷78)這表示除了石壁上寫的可以出離三界生死的法之外,還有其他的法是沒有記錄在這裡的。這時候釋提桓因知道陀摩尸利比丘深心愛樂佛的深法,就來到陀摩尸利比丘面前,為他說
彌樓揵馱如來所說的八百千門經以及其他的法。陀摩尸利比丘聽聞後誦持,於諸法中得智慧明,對於 彌樓揵馱佛所說清淨應空應離,種種深妙經典自然憶持在心。而且 彌樓揵馱佛為陀摩尸利比丘示現身相,以及比丘眾與他們所住處的精舍床榻,還有當時佛說法時,四眾、天、龍、夜叉、揵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非人等,一切眾會悉令得見。
各位菩薩,彌樓揵馱佛在說法時,除了當時的弟子四眾聽聞外,還有天龍八部也來聽聞,這樣看來,彌樓揵馱如來所說的法,一定不是只有聲聞解脫道法,還包括菩薩道法,所以有天龍八部一起來聽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解脫道法,是要觀行斷我見、我執以及我所執,遠離三界貪愛,對欲界天人、揵闥婆、緊那羅來講,五欲之法是可愛的,而其餘部眾除阿修羅以及人以外,都是旁生道有情,對欲界的貪愛執著還是很強烈的,解脫道出離生死之法對他們而言,還難以相應,不易斷除對三界法的貪愛。因此,他們會來聽聞的一定是菩薩道法,這和
釋迦如來說法時的情況是一樣的,一定是聲聞法與菩薩法同時都有開示,不會只有開示解脫道法而不說菩薩法,而讓所有弟子都入無餘涅槃,如果這樣子過不了多久的時間,佛法就會消失不存在了。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大乘成佛之道法唯一佛乘之法,是佛世時就已經開演的法,並不是這位法師所說的,後來經過演變才有的,也不是由聲聞深法演化而有的;而且是十方三世諸佛所共說的,恆而不變的法,是既貞又實的實相法,這樣的法是不生不滅的法,更不是由演變而來的,當然也不是在經典流傳出來時才開始有的。而大乘法是傾向於理想的、形而上的,信仰而又通俗化的佛法嗎?大乘法不是理想主義,是可以實踐的法;大乘法也不是形而上,只重思辨無法實證的哲學,大乘法是須要親自證驗的!大乘法更不是只能信仰而通俗化的法,大乘佛法不但應該信受,而且是一般人所仰望不及,又不通俗的法,是隨應世間萬法的諸法本源所展現的深妙法。這位法師對大乘法的錯誤見解,實在不是語言文字能夠說得盡的。
由於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635-a16_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