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17集 止觀之自性(二)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這個單元主要是在辨正藏密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之外道邪見。值此末法之際,各種邪說傾巢而出,正覺教團為了救護深陷藏密邪法中的學人回歸正教,也為了正法久住、續佛慧命,開演這次的主題,對《廣論》之內容作詳實之辨正,祈願您能因此而轉易錯誤知見,趣入佛陀正法,邁向浩瀚深廣之佛菩提大道!
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繼續來探討如何才能明見因果的道理。我們說如果真的要能夠明見因果的話,就必須要先在大乘別教法中證悟明心,悟後繼續進修,才能真正地明見因果。因為找到實相心如來藏時,只有總相智,還無法發起深妙的般若智慧,還必須要有能力現前觀察:心真如確實是執藏業種的心,而自我十八界的每一個法界,也都是從心真如中出生的,這時才可以說是明見因果。可是,如果明心的境界是人家跟你明講的,你無法現前體驗真如的本然存在,與能生萬法的自性性,那你就沒什麼受用!心裡面還是懷疑著:「到底這個心是不是真的真如心呢?人家都告訴我說這個是真心,到底祂是不是真心呢?」一直在懷疑著,智慧就出不來了!雖然號稱明心開悟,但其實沒什麼功德受用,這樣就無法明見因果生滅之相。如果是你自己辛苦參究出來的,經歷過種種意識妄心的變相境界,確定那些都是意識的變相境界,都是生滅法,然後才一念相應而證悟到心真如,不是靠打聽來的;再從這個第八識真實心,去作種種的體驗,檢查、證實以及深入地瞭解祂、體驗祂,智慧才有可能出現,之後就會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造的一切業行種子,都是在這個根本心如來藏裡面收存著,這樣才能叫作「明見因果」。
光是一個明心,就已經很困難了,何況要悟後深入觀行才能現觀的因果生滅相,一般人又如何能真正地了知呢?因此,想要明見因果的生滅相,必須要先證得心真如;證得以後,可以詳細地觀察:所有的無記業種,所有的善業、淨業、惡業種子的未來功德、福德、惡報,都是在心真如裡面所含藏以及現行出來。確實地觀察而證實了,才能明見因果生滅之相;能如此現前觀見因果生滅之相,才是般若之中真正的觀行,也才是馬鳴菩薩所說止觀中的「觀」。換句話說,佛種性已經具足成就了,不會再轉變為二乘種性,已經能夠在實義上安住而息滅戲論境界,並且心得決定,這就叫作「止」。可是這個止,卻是要由觀而來,離了觀就不可能有止;可是如果剛證悟的時候不能止—心不能決定不變—這個觀也就隨之不能成立;然而觀才是止的決定性力量,正因為觀得很深入而得決定不變,所以才能安止。因此,止與觀二法是互相產生作用的,二者可以互相增益,但也可以互相扯後腿。以上為大家說明的是大乘般若中的止觀。
說明了止、觀的正確意涵之後,我們回頭來看看宗喀巴在《廣論》第338頁中是如何說止的?【初奢摩他自性,如解深密經云:「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間內正安住,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故心於境能任運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內攝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不要通達諸法真實。】(《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宗喀巴的意思是說:「《解深密經》的義理是說,要決定理解十二分教中,所說五蘊等義理為所緣境,能夠清楚明白而不昏沉,讓能緣的意識心於所緣的境界上持續安住而不散亂。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能夠任運安住,這時候就生起了身心輕安而有喜樂,而這個三昧樂就是奢摩他。這個三昧是向內收攝此能緣的心,所緣的三摩地與身心輕安的境界就能夠生起,根本不需要通達諸法的真實義。」
各位菩薩!您認為不必親證、通達實相,只要意識能於所緣境上攝心不散,身心輕安而有喜樂,就是在修止嗎?這樣的說法,正是標準的外道見,也是西藏密宗為了合理化其淫樂境界的雙身修法,所作曲解經論正義的具體事證之一。為什麼呢?因為以男女雙身合修而生起五蘊身心的喜樂,令意識相續安住於此樂觸境界而不散亂,正好符合他曲解佛語而說的「能緣的意識心專注於淫樂中的空性,只要內攝其心不散,其所緣的無上瑜伽境界相即能生起」而說之為「心一境性」。宗喀巴認為只要能保持此喜樂境界不散失,就叫作「已得決定境」,就是真實的止,就是已得奢摩他。密宗行者依這樣的「修行」法門,努力享受樂空雙運,就可以不必親證、通達《解深密經》及諸經中所說的諸法實相了。
然而,佛為菩薩說的十二部經等一切法,假借安立所謂的契經、應誦、記別乃至譬喻,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等等,菩薩都要能善於聽聞、善於領受;對於經典中所說的語言文字所表達的義理,也能夠通暢無礙,內心善於尋伺觀察和思惟,見解正確而且明瞭通達。能夠這樣善巧思惟正法,並且能夠獨自於清閑安靜之處,作意思惟;能夠於意識心中持續作意思惟而相續不斷,由於這樣的思惟正行安住於內心中,因而生起身、心輕安,此時身心皆能因此而得安止,稱之為奢摩他,也就是止。
《解深密經》中所說的奢摩他,完全是為了修學菩薩道的行者而說;菩薩依十二部經所開示之義理為所緣境,以能分別的意識心分別思惟正法,並且依止另一個無分別的心,是本來就不分別境界,也不思惟一切法,但卻能了知意識、意根等七轉識心行的真心如來藏阿賴耶識。祂與七轉識同時和合運作,安住於如是永不入出的那伽大定之中,而使意識生起身、心輕安;這是菩薩已證般若智慧的奢摩他,是於禪定的隨順境界中證得的,而不是入定實證所得。因為,入定時制心一處不生分別,是不可能起心參禪而證得阿賴耶識的。假使修習止觀而未生起身心輕安,未實證心得決定境界者,就稱之為「奢摩他之隨順」。但宗喀巴所說的止、觀二法,乃是意識專注於淫行與樂觸中的離念靈知,是無法與禪定相應,也是無法發起身心輕安的,因為那是欲界中最粗重的煩惱,根本不可能證得世間禪定中的奢摩他,何況是大乘止觀之標的——實相般若的親證!
以上是宗喀巴所說的止。至於觀,也就是毘缽舍那,宗喀巴又是如何說的呢?《廣論》第338頁云【二毘缽舍那自性,即前經云:「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捨離心相,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巧毘缽舍那。」此經宣說毘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這段論文意思是說,依於奢摩他所得身心輕安,然後善思惟身心輕安的定中影像,並加以觀察、深入瞭解,捨離所緣以外的境界相;如此於定境中所有了知的影像,能正確地思惟世俗諦,抉擇勝義諦,粗淺地思惟之後繼續作深細地思惟。對於所知義之世俗與勝義,經過粗細不同的觀察之後,生起無疑無怯之心稱之為忍,生起興趣稱之為樂,能了知諸異門之分別稱之為覺,心見勝境稱之為見,於所觀正理堅持不捨稱之為觀。如是生起忍、樂、覺、見、觀,就名之為毘缽舍那。
這是宗喀巴想要依於《解深密經》來圓其所說毘缽舍那自性的道理,但是經中所說的思惟、抉擇、尋思、伺察等法,宗喀巴說之為「毘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其實,宗喀巴是把意識覺知心自身的觀察慧,當作經典中所說意識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的空性慧,這與諸佛菩薩所開示的正理,可說是天差地遠了。
然而宗喀巴所舉《解深密經》卷3的原文其實是這樣的:【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毘缽舍那。】
各位菩薩!您如果夠細心的話,一定會發現宗喀巴所舉的經文、標逗和原典差異極大,為什麼會這樣呢?最主要的原因,他是為了想讓雙身修法合理化,嫁禍於諸佛菩薩,說這些都是諸佛菩薩所說;然而,諸佛菩薩可能連如何是止、如何是觀都不懂嗎?實在沒有這樣的道理啊!
這段經文中所說的「正思擇」乃是依於世俗真理,於五蘊十八界等法的生滅不實作正確的思惟和抉擇。而最極思擇是指,證悟真實心如來藏的菩薩,於此第八識之功能體性上所作的思擇;「周遍尋思」是指周遍地覺知,「周遍伺察」則是周遍地細觀察。也就是說,當意識心於境界中生起作意思惟觀察時,先起粗糙的覺察以分別定中的境界相,然後再起心詳細觀照而作更細膩地分別,如此才是善於修觀的菩薩呀!
而《廣論》同一段文中提到聖無著菩薩的開示說:【正思擇者謂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謂思擇如所有性;以有分別慧作意取諸相時名周徧尋思,真實觀時名周徧伺察。】(《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這裡所謂的「盡所有性」乃是菩薩在悟前與悟後的思擇範圍,通於二乘菩提;而「如所有性」則是只有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的菩薩,在悟後才有能力思擇的範圍,不共二乘聖者與凡夫。「分別慧」是指意識的分別,真實觀則是意識進一步,深細地觀照實相法界。智者大師也說過:「前心覺察名覺,後心分別名觀;粗心覺察名覺,細心分別名觀。」因此,毘缽舍那與奢摩他法,悉皆不離意識心行,對凡夫來說,都不是出世間的般若智慧;對三乘菩提中的賢聖而言,也只是修證三乘菩提時的觀行方法,而不是實證的標的。
然而,證悟的菩薩又是如何修奢摩他與毘缽舍那的呢?根據前一段《解深密經》經文所說,菩薩依於奢摩他所得的身心輕安,以分別的意識心思惟定中意識所緣的影像,深入觀察而得到真實的瞭解,並且捨離語言、文字、聲音、形相……等相應的意識心法相;乃至依於不分別的真實心如來藏作為根本,觀察祂的不思惟、不觀察而恆住於不生不滅之境界,就能夠於意識心所住,心得決定境界的影像中,所能了知的種種法義,來作正確的思惟與抉擇,以及最究竟的思惟和抉擇。對於其中所有的諸法,都能夠作周全而普遍地尋思,並且進一步作周全而普遍地深細觀察,進而周全普遍地觀察其他境界法相,譬如觀察能安忍、樂於所觀察,或是因此而出生的智慧,因此而增長的知見,因此而作的深細觀察,這些都是毘缽舍那。能夠這樣修行,才算是菩薩善能修習毘缽舍那。
如果修習止觀時未能生起身心輕安,所修毘缽舍那就只能稱為毘缽舍那隨順,因為毘缽舍那的修習尚未實證,不能心得決定的緣故。總而言之,奢摩他與毘缽舍那雖然是世間有為之法,但菩薩卻仍然不能離開這兩個法,必須依於意識的尋思與伺察來找真心如來藏;找到真心以後,還要現前觀察真心與妄心的和合運作,因此還要繼續修學止觀;因為修止觀可以使菩薩悟後的般若智慧,迅速增長乃至通達,早日圓成佛道的修證,止觀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了!
各位菩薩!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657-a17_017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16集 止觀之自性(一)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這個單元主要是在辨正藏密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之外道邪見。這些年來,廣論團體有計畫地由「教育」系統滲入各級政府官員、高級知識分子、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廣開各種「廣論研習班」和短期「心靈成長營」,一時好奇者蜂從,蔚為風氣,對社會大眾的影響至為深遠。值此末法之際,各種邪說傾巢而出,正覺教團為了救護深陷藏密邪法中的學人回歸正教,也為了正法久住、續佛慧命,開演這次的主題,對《廣論》之內容作詳實之辨正,祈願您能因此而轉易錯誤知見,趣入佛陀正法,邁向浩瀚深廣之佛菩提大道!
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由范正雯老師所說,一起來探討《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宗喀巴對止觀的錯誤說法。宗喀巴乃是依無上瑜伽雙身法的內涵來說止觀,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是隱說,而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中則是明說。然而,「止觀」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止觀的自性又是如何呢?藏密宗喀巴在「別學後二波羅蜜多」中,又是如何說奢摩他與毘缽舍那?宗喀巴所說奢摩他與毘缽舍那為何嚴重違背諸佛菩薩經論所說呢?且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吧!
首先說明止觀之意涵。所謂止觀,其實是修定之法,並非般若;在般若智慧中所說的「止」是心得決定,「觀」是觀察實相法界的一切內涵,和世間禪定中的止與觀是不同的。在止觀修證中,「定」是心止於一境的意思,都是覺知心意識所相應的境界。譬如覺知心止於一境,而進入初禪前的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乃至四空定中安住;或如證得如來藏,並安忍於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實證與所見,心得決定而不改易,由是故能發起般若智慧,這也稱為定。前面所說的兩種都是定,也就是「止」,止的獲得要經由觀行來實證,觀行的過程簡稱為「觀」;由於觀的緣故,漸漸懂得安住在禪定或智慧境界之中,心得決定不猶疑,才能得止;再以下地所證心得決定的功德作為基礎,次第進修上地之觀行,即是由止而修觀;因此,止、觀二者相輔相成,絕對不能割裂開來。
止觀又稱為三摩提,或稱三昧;三昧是止與觀所得的境界,不單是禪定的境界。止就是心的決定性,這定包括兩個部分:其一是覺知心對於法決定不疑——心得決定;其二是覺知心降伏煩惱而能制心一處,住於一境之中而不動搖,這也叫止,止又名奢摩他。三昧的另外一部分是毘缽舍那,毘缽舍那就是觀,也就是觀行;這是要去觀察諸法的本質,證實諸法的虛妄,或是證得諸法依如來藏心而不生不滅,確實已經心得決定而不疑惑,這就是依於觀行而產生的心得決定的定,也是三摩提——三昧。如果能夠把止與觀都觀行完成了,能夠四通八達,就是止與觀等三昧的成就。把奢摩他與毘缽舍那合併在一起時,這樣實證了就叫作三摩提,也叫作三昧。三昧的定義是很廣泛的,函蓋了止與觀,但止就是定,在智慧上面心得決定,以及四禪八定的定境都稱為定。以上簡單為您略說止觀之意涵。
然而,應該如何修學止觀呢?我們來看看《大乘起信論》中馬鳴菩薩的開示。《大乘起信論》卷2云:【云何修止觀門?謂息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義;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 ~《大乘起信論》卷2)這一段經文意思是說,止就是息滅一切戲論境界,也就是進入如理作意的實斷見惑與思惑的智慧境界,也就是實證解脫境界,和進入如理作意的實證般若實相境界;觀就是明見因果生滅之相,也就是現前觀察到萬法都由實相心體第八識中出生,一切善惡業都由第八識自心如來記存而昭昭不爽。
關於止觀法門,有許多大師們都誤會了,認為修止觀的法門就是每天靜坐,求一念不生,這樣的人並沒有真正瞭解止觀的道理。就算他們把雙盤的腿功練得很好,連續三個鐘頭、六個鐘頭都不必放腿;但是告訴您:他的止觀還是永遠都修不好的。為什麼呢?因為修習止觀的內容並不是只有禪定,禪定只是止觀中的極小部分;而且修學禪定也不在腿功上面,而是在覺知心上面用功。有句話說:「念佛不在嘴,參禪不在腿。」也就是說,修學止觀的人,一定得要有智慧來修,不可以人云亦云。其實不止是佛教般若的止觀,光是修學世間禪定,也得要基本知見具足,否則都是盲修瞎練,徒勞其功。
各位菩薩!以上《大乘起信論》論文中所講的「止」,是說息滅一切戲論,而且心中決定不移的境界。既然是講息滅一切戲論境界而說為止,那麼這個「止」字,就絕對不是單指四禪八定的禪定證境;因為禪定功夫再怎麼好,都不會超過非想非非想定;可是非想非非想定的境界,終究還是世間戲論的境界,不離三界生死有為法的境界,與二乘菩提世俗諦無關,也與第一義諦無關。所謂世俗諦是指二乘法的解脫道,世俗諦又名世間的聖諦,以世俗法蘊處界的緣起性空作為觀行的對象,所以又叫俗諦。然而,為什麼二乘菩提是世間的聖諦呢?因為它說的是三界六道一切有情眾生的色陰,受、想、行、識四陰所顯現出來的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是虛妄;如果能夠把這個五陰我、十八界我的自我執著滅盡了,就可以成就無餘涅槃;因為世俗諦所說的只是解脫道,而且是純粹就世間緣起無常的五陰、十八界等有為法來說它們的虛妄性,所以就叫作世俗諦,又叫作世間聖諦,簡稱為世諦。世諦的真理既然是要滅盡十八界一切法,那麼禪定最高境界的非想非非想定,都還是在十八界法之中,仍然還是有意根與意識繼續存在,都不是究竟了義常住的法性,所以非想非非想定仍然是戲論的境界啊!
可是現在有很多人不瞭解「止」的真正意思,又高估了自己的禪定證量,因此會產生許多的誤解,隨後就把誤解的禪定境界當作已經證得寂滅,就當作自己已經證得解脫果,而大膽地說自己已經證果了,而實際上是誤會止了。三乘菩提所說的「止」是息滅一切的戲論,使心決定不移地住在如理作意的智慧境界之中,這才是真正的止。即使是證得世俗諦解脫果而成為阿羅漢,也還是沒有究竟遠離戲論的境界,因為他們不瞭解實相,把解脫果當作是究竟果,只是在二乘世俗諦上得止,不能在實相般若第一義諦上面得止。解脫果的修證都已經這麼難了,都還沒有完全確實遠離戲論,何況是還沒有斷我見,還沒有證得解脫果的凡夫呢!所以大眾想要親證佛菩提而確實遠離戲論,當然就更加地困難了。
然而,如何能夠遠離一切戲論呢?第一步就是要尋求明心而打破無始無明;沒有證悟明心之前,談到般若、談到唯識種智都會成為戲論,因為凡有所說,必定言不及義,不管說得如何玄妙,都說不到第一義諦的真實義。既然所說的言說都講不到第一義,可想而知,所說的當然就是戲論;既然都是戲論,就表示還沒有在真實的如理作意上面心得決定,那當然就是尚未證得「止」的境界。由此緣故,馬鳴菩薩說:「息滅一切戲論境界,名之為止。」
換句話說,想要真正離開一切的戲論境界,就得要先尋求破參明心,當你找到了真如心以後,才會有能力離開戲論境界,以後凡有所說,都是直接就切進第一義諦裡面來講,自己也可以永遠心不動搖地安住於實相境界之中,這樣才是真正的「止」。因為心裡面已經不會再對實相心產生任何虛妄的臆想和猜測,心就決定不變地在真實義上面安住下來;既然心得決定、決不搖動,那就叫作止;心還沒有決定的人就是不能安住的人,就是未證得止的境界;所以他們心中有時會臆想猜測:真如心大概是如何如何。譬如,有時候聽到能言善道的人說出相似佛法時,心中覺得他講的好像不對,但又無法認定對或不對,心中始終不能決定而變來變去,未能決定,那就是表示心尚不得止。但是我們正覺教團自從弘法以來,所說的心真如絕對不變,不管人家怎麼攻擊、怎麼批判,我們永遠不變,永遠都是同一個心真如,這樣就叫作親證止的境界。
如是,心已決然地固定在真如心第八識這個法上面,永遠不再變易見地了,這樣就是止。所以佛法般若所說的止,跟禪定所修的止大不相同。禪定的止與實相的親證無關,只是叫你把覺知心制心一處而住於定境之中,心不動搖,不打妄想,發起初禪的覺受境界而得安止覺知心,這就是禪定的止;或者離語言文字的細妄念也都沒有了,因此而證得第二禪的等至境界,心得安止;乃至於離開語言文字的極細妄念以後,更進一步離開了心動的境界,連不知何故的心動現象都不存在了,就進入第四禪的境界之中,這樣也是心得止;但這些都是屬於四禪八定的三三昧範圍。所以修學佛法所說的止觀,既不同於外道也修的四禪八定的止觀,也不同於二乘法裡所說的斷我見與斷我執的止觀,因為二乘法是聲聞解脫道的行法,不是佛菩提道的行法。
然而什麼是「觀」呢?馬鳴菩薩說:觀就是很清楚地看見了因果的生滅之相。眾生在三界六道中有種種的生滅型態,三界六道二十五有中,種種的生滅型態都是果;可是這個果一定要從因中生出來,這些果都是以眾生的實相心為因;如果沒有這個因,就不可能有所有的果。因為如果沒有這個實相因,「所造業不亡」這句話,就得要推翻了;那就意味著:殺人越貨以後的惡業都會消失不見,業怎麼可能還會存在呢?正因為有實相心執藏眾生所造的善業、惡業、淨業的所有業種,所以這些業種留到未來世去,遇到眾緣和合而成熟的時候,業種就現行,果報就實現了。緣假使不熟,果報就不會現行。阿羅漢們就是怕緣熟而使果報現行,所以他們想要入涅槃;入了涅槃以後,剩下未來的業果就永遠不會成熟,果報就不會現行,自然就不會受惡報了。因此,所有的阿羅漢都一定不會誹謗大乘法,他們雖然不懂般若,但絕對不敢妄自誹謗,因為阿羅漢們都已經知道入了無餘涅槃以後並不是斷滅;既然佛說了無餘涅槃以後不是斷滅,確實有涅槃繼續獨存,當然一定有第八識存在,所以他們絕對不會誹謗如來藏妙法。假使誹謗如來藏,謗為實無,將來有一天迴小向大修學大乘佛菩提道時,這果報不就跑不掉了嗎?因此他們都很謹慎口業,絕對不會去誹謗大乘法,這是說他們已經清楚地看見因果的局部了。但是如果真的要說已經「明見因果」的話,那就必須在大乘別教中證悟明心,悟後繼續進修,才能真正地明見因果。
如果沒有證悟明心,這個因果你絕無可能現前明見,因為你心中一定會這樣想:到底有沒有這第八識心體能含藏善惡業的種子?我既沒有證得第八識,誰知道有沒有呢?你們正覺同修會說有這個第八識,我真的能夠相信嗎?有時候也許嘴巴裡說相信,心裡面卻始終還是要打個問號。因為無法確定有這個執藏業種的真實心存在,還沒有實證之前,當然多少就會有所懷疑啊!有懷疑時,一定無法真正地相信。每一個人的意識覺知心,都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還沒有證實第八識心真如,所以意根自然而然地就一定會抱著懷疑的態度;有所疑的意識絕對無法說服末那識接受有這個第八識。雖然經本翻出來讀,讀到 佛的開示說有,意識心裡面相信是有,但是末那識始終還是會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還必須等到你真的找到了這個心,心中確定了:「果然是有,真的是有。」之後,意根才會認定確實有這個心真如存在。然而,確定有這個心真如存在,就能明見因果嗎?下一集,我們再一起來探討。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656-a17_016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15集《廣論》抄襲曲解大乘經論之證據(二)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這一集我們繼續來談「《廣論》抄襲曲解大乘經論之證據」第二單元,希望與您結下良善殊勝的正法因緣。
上一集我們提到宗喀巴把意識覺知心自身的觀察慧,當作《解深密經》所說意識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的空性般若智慧,與諸佛菩薩開示的正理可以說是天差地遠。宗喀巴又說:【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既然宗喀巴說諸佛及菩薩所證得的智慧等功德是止觀之果,他就不該說意識的觀察慧即是般若,應該說意識的觀察慧正是「觀」,是能觀之法,而般若智慧是意識修習佛法作諸觀行而心得決定後所得的「智慧之果」;所以,智慧不等於觀、不等於毘缽舍那。宗喀巴不懂《解深密經》是依菩薩開悟明心所證得的第八識如來藏來說止觀,卻胡亂套在他所認為的意識境界中恣意曲解止觀,導致他的說法自相違背而前後充滿矛盾。
接下來,我們將宗喀巴前引《解深密經》完整的原文臚列出來。《解深密經》說:【「世尊!此奢摩他、毘缽舍那,以何為果?」「善男子!善清淨戒、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復次,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解深密經》卷3
各位菩薩:請您注意喔!這裡宗喀巴又漏掉「善清淨戒、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的重要法義內涵,這些都是 佛說修奢摩他、毘缽舍那而實證第八識金剛三昧之果,不是實證第六意識的男女雙修樂空雙運離念境界。這是指菩薩親證第八識空性心如來藏後,轉依如來藏的清淨性而不需取世間戒相,卻能無時無刻恆守世間戒法不犯,稱為菩薩善清淨戒;又菩薩證得空性心如來藏,轉依如來藏的清淨性,而漸除凡夫處處攀緣的煩惱現行及習氣,心得決定安住於如來藏的清淨體性中,稱為菩薩清淨心;又菩薩證得空性心如來藏,轉依如來藏的清淨性,獲得根本無分別智,乃至後得無分別智,所以說是菩薩的善清淨慧。至於聲聞人,因為不解、不證涅槃之本際第八識,但能信受 佛說涅槃有本際而非斷滅空,因此以其智慧力斷除一念無明煩惱而得慧解脫,乃至俱解脫之果證。所以 佛說:諸聲聞斷盡一念無明煩惱而得解脫,乃至諸佛更斷盡無始無明證得究竟佛果,所得的一切世間及出世間的善法,都是修習奢摩他及毘缽舍那所得到的果。
《解深密經》這裡也清楚證明了毘缽舍那是觀行的方法與過程不等於智慧;智慧是毘缽舍那所得的果,所以「觀」是方法與過程,是因;「般若」智慧是觀行後所得之果。宗喀巴不該把意識的觀察慧說為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意識心的觀察慧修習佛法觀行而實證第八識,證得第八識後再繼續觀行所得到的果,是證悟明心後才有的;而毘缽舍那在六塵境界中之觀察慧是因地就已經有的,是悟前就已經有的,當然證悟後也仍然還有,是悟後與般若智慧同時存在的。宗喀巴由於否定了如來藏,又把止觀之法與止觀所應證之標的混淆了,所以永遠悟不到如來藏,當然不會懂這個止觀與智慧因果關係的道理,於是就把意識對六塵境界的觀察慧說為奢摩他與毘缽舍那觀行完成後所得的智慧,與佛法禪定波羅蜜的止觀以及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止觀實證正理,南轅北轍毫無交集。
至於奢摩他與毘缽舍那由於修法的不同,所得的功德受用也不同。外道與凡夫所修的奢摩他、毘缽舍那,都是以第六意識為核心的四禪八定、四無量心,與大乘佛法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的那伽大定為核心完全不同;宗喀巴《廣論》所說止觀則是連外道的世間禪定都無法證得,因為他主張要「深著男女淫欲樂觸大貪」,完全違背實證世間禪定必須先遠離淫欲之貪的原理。《般若經》所說的止觀是悟前以及悟後,在三賢位中應修的止觀,而《解深密經》所說的,修止觀更加深細,主要是在說證悟後,入地的菩薩所修止觀;而悟後進修所得的智慧,也都是悟後進修止觀所得的果,所以觀行不等於智慧,是故 佛說:「善清淨戒、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
又如《解深密經》卷3說:【「世尊!齊何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沈、睡眠,正善除遣,齊是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世尊!齊何名得毘缽舍那道圓滿清淨?」「善男子!乃至所有掉舉、惡作,正善除遣,齊是名得毘缽舍那道圓滿清淨。」】(~《解深密經》卷3)世間法中,奢摩他、毘缽舍那各有惛沉、睡眠以及掉舉、惡作兩種蓋,凡夫證得四禪境界的,捨清淨、念清淨時,即可斷除,但並非是《解深密經》這裡所說的圓滿清淨的奢摩他與毘缽舍那,因為世間止觀之法是三界內法,是意識層次的觀行法門,是通外道的;所以,世間的止觀與大乘之見道及般若慧的實證並無因果關係,所以古時證得世間禪定的外道們無法證得解脫,更無法證得大乘般若智慧。因此,想要求見道的菩薩,不一定要修世間禪定,奢摩他、毘缽舍那,因為打坐修定,或在定中觀察有無影像,都只是意識心相應的境界法,而非般若智慧;就算宗喀巴坐斷了雙腿,乃至觀得天花亂墜、天身廣大,也無法見道證般若;乃至修到非想非非想定,還是不離三界境界,仍是一介凡夫。
是故欲求見道的菩薩們,不一定要刻意打坐,專修世間禪定奢摩他、毘缽舍那,而是隨順修學即可。譬如,平實導師所教導的無相念佛拜佛的功夫,反而不需要整天打坐,就可以鍛鍊出極佳的欲界定乃至未到地定的動中定力。因此,欲求大乘菩提,必須先熏習正確佛法知見,了知真心的體性方能成辦;安住於奢摩他法的,無相念佛淨念相續功夫,再以毘缽舍那法,來觀蘊處界的虛妄,止觀隨順進而參禪覓得真心,由於證得真心如來藏阿賴耶識,般若智慧就會頓時顯現。這當然是宗喀巴所不知的,否則他就不會在雙身修法的樂觸意識境界上琢磨了,也不會誤將止觀等修行方法當作修行的結果。
至於世間禪定的止觀,於悟後轉依如來藏而圓滿別相智以後才要開始修,這樣對佛道的增上才有所助益;即是於三地將滿心時才具足修證四禪八定、四無量心及五神通,於此之前不免多分少分偏於慧觀,對於世間禪定只是隨順因緣而修。因為菩薩證得阿賴耶識,現觀了知阿賴耶識的中道體性,這樣轉依阿賴耶識來修止觀,於靜慮中,內心已了知行菩薩道必須以阿賴耶識為根本而修;這樣次第伏除性障,使得性障已極為淺薄如阿羅漢了,因此內心已得決定,絕不懷疑,才是般若波羅蜜多的止。如此轉依如來藏來修止觀,五蓋遮障已無,不但四禪八定之修證能快速成就,所行六波羅蜜多將會有更多方便,功德受用更大;由此證明:《廣論》所說全然違背聖教與實證者之現量。
《廣論》又說:【如《解深密經》云:「眾生為相縛,及為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言粗重者,謂心相續中所有習氣,增長內心顛倒堪能。相者謂於外境前後所生顛倒習氣。】(~《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廣論》又依《解深密經》說:「眾生著相,被境相所綁,又為煩惱所綁,要努力修止觀才能解脫。」但是依宗喀巴所說的樂空雙運止觀之法修學,是違背欲界定的修證原理,而連欲界定都無法獲得的。就算能夠棄捨無上瑜伽雙身法,改依世間禪定的正理而修,也能從深心中真的斷絕淫欲,最後能證得非想非非想定,也還在三界之內,這種修法只是世間禪定的止觀,並不是般若所說的止觀;況且此中修行的岔路極多,一不小心即墮萬劫難復之地,回首時已離佛道甚遠了,譬如往生無想天、四空天等即是。更何況密宗雙身修法的「止觀」,乃是外道譚崔追求淫樂的根本法義,也是密宗視為最珍貴的根本法義,因此不可能棄捨雙身法而修;這樣的密教教義,是墮於極粗重的欲界貪愛,想得世間禪定的未到地定或欲界定都不可能,更不用講後面的初禪等禪定境界,因為都是非因計因、緣木求魚之法。
而且修學雙身邪淫之法的結果,已經遠離欲界天少欲的境界,反其向而行,捨報後一定是下墮惡趣而難得人身了,將永遠無法實證初禪,更不要講二、三、四禪乃至四空定。因此宗喀巴及諸喇嘛上師都應名為「世間禪定的未得修者」,連世間禪定都不夠資格實證,不用講不共外道凡夫的聲聞解脫果證,更不用談不共外道凡夫及二乘聖人的大乘見道與修道;所以,宗喀巴口說要求解脫、要證佛果,實際行門與理論卻是在使自己纏縛下墮!他在《廣論》中處處引用經文想要證成自己的說法,卻都只能證明他的說法全都錯誤,成為很諷刺的事;再說宗喀巴本身未證空性如來藏,對大乘佛法又缺乏正確的知見,唯恐他人質疑他不懂般若諸經所說的真如、空性,因此乾脆把第三轉法輪增上慧學諸經判為不了義。《解深密經》是增上慧學經典之一,當然也被宗喀巴判為不了義的經典;但《解深密經》除首卷以外,每一卷經文中 佛都有明白的開示說是「了義之教」。而宗喀巴一方面貶低第三轉法輪的究竟法,另一方面又要拿第三轉法輪的法義來證明他所說的法無錯謬,其行為之顛倒與心中之矛盾表露無遺。
宗喀巴前引《解深密經》卷3之原文為:【「世尊!此奢摩他、毘缽舍那能作何業?」「善男子!此能解脫二縛為業:所謂相縛及麤重縛。」】(~《解深密經》卷3)《解深密經》是大乘了義經典,所說修止觀得解脫二縛的法門,是依於佛菩提道而說,而佛菩提道又函蓋解脫道。未悟的菩薩當修止觀的隨順為主,否則不容易見道;因為未見道者修學四禪八定,若能實證禪定,知見不正確者,心中很容易生起憍慢而障道;再者未有正確的解脫知見,又會以定為禪,更容易走入岔路的緣故。因此,未見道的菩薩不宜急切修證世間禪定的止觀,唯修其隨順而發起見道,所需之定力即可,不必證入禪定無覺無觀的等至位中;等未來見道後,轉依阿賴耶識的中道體性,再修世間禪定的止觀,則意識不容易被六塵境界相所轉,也容易伏、除我執煩惱,才能確保不會錯走岔路。
宗喀巴必須援引大乘經典來解釋修習止觀的勝利,表相上讓人覺得無懈可擊,讓人覺得宗喀巴的法義無有謬誤,才能藉此引君入甕,讓眾生以為他是教導佛法中的止觀;密宗行者就會因此對密宗生信而奉行不渝,而沒有智慧簡擇力來覺察其邪謬,等到修學者落入圈套後,最後就告訴學人一定要入金剛乘,受雙身法的三昧耶戒,否則很難成佛。《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0257頁說:【第三解釋學習學處次第分二,一於總大乘學習道理,二特於金剛乘學習道理。】(~《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0)從257頁這裡,接著運用了三百頁的篇幅,抄錄大乘經論,在其中夾雜其雙身法行門的理論;而於557頁至560頁短短三頁說:【第二、特學金剛乘法。如是善修顯密共道,其後無疑當入密咒,以彼密道較諸餘法最為希貴,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卷24)以簡單的三頁篇幅說當入密咒。有一位日常法師的解釋說為:【這是一個特別法門,金剛乘就是密乘,……你要學密法,一定要什麼呢?……這個大乘必須要的基礎,你能夠修習,而且是「善修」。……就是了解了以後要如法,行持還不一定行,要如法。如法裡面包括了如理如量,那個基礎要學好了,沒有錯,這才算!那個時候應該入這個密教,……因為這個密教走法,它能夠以最快速的方式來圓滿兩種資糧——福、智兩種資糧。】(~《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稿 ○○法師)
如我們前面所演述,密教未斷我見,並且對大乘法的第八識金剛心都完全無知,無有善修、無有如法、如理、如量,竟然還創造假金剛乘密教,自高於大乘佛法,可見密教不是佛教。而這位法師延續宗喀巴的說法,要學人應該「入這個金剛乘、密乘、密教」;也就是說,日後學這個法的人必然要修學「密宗道」雙身法。因此,宗喀巴所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其實就是要成為入密宗道的橋樑,是要引密宗學人進入宗喀巴所寫另一本《密宗道次第廣論》的雙身修法中。宗喀巴的兩本《廣論》,本質是以假菩提道掩護密宗道,製造密教是佛教、並且等級更高深於大乘佛教的假相,引誘誤導學人步入密教邪淫雙身修法,而以為在持戒行善、消除業障、明心見性、即身成佛,卻是快速墮入三惡道的外道邪淫之法,永遠不可能成佛,大家可別被騙了!
「《廣論》抄襲曲解大乘經論之證據」第二單元,今天就說到這裡為止。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655-a17_015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17 出離觀與安隱觀(三)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來談「緣起性空與真實法」。修行是在修什麼?主要修心。對了!那麼人到底有幾顆心?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有的人會說:「我只知道我有一顆心。」對一般人來說,他當然只知道有一顆意識心,其他眼耳鼻舌身這五個識,他不知道「識」就是心。眼睛所能了別的,不是鼻子所能知道的;鼻子所能聞到的味道,耳朵當然無法辨別,五個識都有祂的界限和功能差別所以稱為識,而識就是心。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識不難了知,大家都能夠清楚地知道;但會講到第七識、第八識的,唯有佛教。為什麼其他宗教都說六識論,唯有佛教跟人家不同而說八識?因為這是 佛來人間告訴我們的,佛才知道一切眾生都有八個識,不是六個識而已;所以,六識論不是佛教,八識論才是佛教,這是千古定義,不可懷疑。懷疑佛教的八識論,您就找不到佛教在哪裡了。
為什麼六識論的人不相信八識論?因為他不知道第七識在哪裡?八識之中,第八識最不可思議,甚深極甚深,第七識就極難了知了,何況是第八識;難了知的原因,是因為離您太近了。有人不信邪,以為離太近才看得更清楚啊!怎麼會不知道呢?那我就告訴您吧!您看過自己的眼睫毛嗎?有人說:「笑話!拿鏡子來不就看到了嗎?」是啊!是看到了,但那是鏡子裡的眼睫毛,不是您親眼看到自己的眼睫毛;可是雖然看不到,卻清楚地知道一定有眼睫毛。這就像意根一樣,我們的意識會反觀自己,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而意根不會反觀自己;意根雖然不會反觀自己,但是卻會下決定。您到水果店買水果,知道什麼水果最好吃,這就是靠意識伶俐地分別;但最後決定要買這一顆,那就是意根在下決定。可是一般人不知道有意根,還以為是意識在作決定呢,所以佛法對心的了知是非常細膩的。
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不是手機、飛機,而是我們的心。我們最喜歡的是錢,而沒有我們的心,你也不知道那是錢。能知道的心就是意識,天地間最神祕的就是這個心,我們每天在用祂,而不知道心從何來?只有佛教能夠講清楚。意識心的出生要有身體,要有清楚的頭腦,沒錯!所以意識是不能單獨存在的,那麼死了火化之後沒有身體,也就沒有意識了。這是告訴我們意識只有一世,意識是跟隨著頭腦而存在的,所以主張六識論的人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沒有頭腦就沒有意識;每一世的意識都是跟隨著他這一生的頭腦而存在,不會到下一世去。但我們也要知道,不是只有身體和頭腦就會有意識,物質的東西不能出生心法。佛法告訴我們:意識的出生是第七識意根接觸法塵想要分別了知,第八識就出生了意識,所以意識稱為第六識。意識的出生除了要有身體之外,還必須要有第七識、第八識才能出生,這就是心的奧祕,講八識心王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最殊勝的地方。
佛法是什麼?正覺會告訴您三個字:真實法。譬如三歸依,您是真實的三歸依嗎?一般人也許都認為他有真的三歸依,而且還有歸依證書呢。那麼請問您歸依那一尊佛?是阿彌陀佛、藥師佛、彌勒尊佛、大日如來,或釋迦牟尼佛?有人會說佛不是都一樣的嗎?沒錯,佛都是一樣的,但是教主不一樣。我們這一次人類文明的教主就是 釋迦牟尼佛,這個地球會有一千尊佛出現,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在人壽百歲的時候出現;如果您歸依的是 彌勒佛,那還要等待五億七千六百萬年之後,那是未來第五尊佛。有人說他歸依 阿彌陀佛、藥師佛,這都是古佛;如果是大日如來或普賢王如來金剛持,那是密宗教的假佛,不是佛教的真佛。有人說大日如來金剛持是「抱」身佛,比 釋迦牟尼佛更厲害;這是一種妄想,佛教的報身佛不是密教抱個女人的抱身佛,不要搞錯了,釋迦牟尼佛才是出現在人間的教主。雖然 佛示現涅槃,但是現在的教主還是本師 釋迦牟尼佛,唯有歸依本師 釋迦牟尼佛才是真正的教主。歸依法呢?要歸依佛法,不是歸依附佛外道的法;譬如三歸依才是佛法,四歸依不是佛法。如果說三歸依不圓滿,要四歸依才圓滿,這樣講就是謗三寶了,我們對 佛的智慧要相信,佛說三歸依就是三歸依,不要說我要四歸依,比 佛還厲害。沒有那個厲害可說啦!佛是無上師,沒有人能當 佛的上師,佛才是真正的上師,佛法僧三寶已經具足一切佛教的總持。有人說上師比 佛珍貴,沒有上師,你就不能學佛;那請問:佛是不是上師?當然是啊!那上師是不是僧?當然上師應該是僧,佛都說祂是僧了,所以三寶已經圓滿具足,不必多加一寶,那是頭上安頭。
我們對 佛所說的法要有信心,這才叫歸依法。什麼叫作對法的信心?譬如,證初果、二果乃至阿羅漢要有信心,對開悟明心這件事也要有信心,對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要有信心,對菩薩修行成佛的五十二階位要有信心;如果對這些都不相信,那就是對法的信心不足。「信心」就是相信 佛說的法是可以做到的真實法,不是虛妄想像的;譬如可以斷三縛結而證初果,可以明心開悟等,都是 佛說的真實法。有人對大乘經典不相信是 佛說的,那他對成就佛道就沒有信心;沒有大乘法就沒有辦法成佛,而他卻不知道!這就是沒有真實成佛的方法。
歸依僧則所說必定是真實法,如果所說只有六識論而否定八識論,那就沒有真實法而不是僧寶了。佛教會失傳就是沒有僧寶,佛教會從八識論變成六識論,那就是缺少僧寶來護持正法,所以僧寶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個僧,不是只有出家僧,還有在家僧,這部分也被遺忘了;一般人都以為出家才是僧,不知道在家的明心菩薩也是僧,而且是真正出三界的真實僧寶。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要有方向、要有方法,方向、方法都搞不清楚的人,學了老半天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在學佛。方向就是您學佛的目的,方法就是怎樣達到目的;您想去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目的,方法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那麼請問您去西方極樂世界的目的是什麼?是想在那邊享福嗎?當然不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跟一神教的生天也沒兩樣了;是要成就佛道,這才是學佛的目的。而想要成就佛道,一定要有真實法才能完成,如果沒有真實法,那就只能是想像的;所以,有沒有真實法攸關佛教的命脈,可以說沒有真實法就不是佛教!可是有誰知道佛教的真實法是在講什麼?直到 平實導師出來弘法之後,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真實法就是第八識如來藏,整個佛教的精髓核心就是在講如來藏。六祖大師讚歎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宇宙中能出生萬法的只有一個——就是如來藏,所以如來藏是真實法。有的人把第七識、第八識砍掉之後,整個佛法都變成虛妄法了,他把佛教的根本都砍斷了,還有人稱讚他是「看見佛陀在人間」。
我們不可以否認第八識,否認第八識就是否認如來藏,否認如來藏就沒有真實法可說。有人認為整個佛教的法就是在講緣起性空,緣起性空是在講十二因緣法,十二因緣法中的十二有支都是生滅法,若能將十二有支一一滅除了,就能出離生死輪迴。關鍵就在這裡,當滅盡十二有支之後,已經無我、無人、無一切法了,那是不是斷滅空?六識論的人滅盡十二有支之後,一定是斷滅空,因為十八界都滅盡了,當然全部斷滅,一無所有;然而佛法不是這樣說的,不是死了之後一切法空的斷滅空,因為還有一個「恆而不會變異的法」,這個永恆而不變異的法就是真實法如來藏。所以,講緣起性空一定不可以離開如來藏而說,沒有這個真實法,當你滅盡一切法的時候就會變成斷滅空。
緣起性空講的就是五陰十八界的法,而這些法都是因緣具足而生,因緣散壞而滅,生滅的法都不是真實永恆不滅的法,所以稱為空相。空相的法就是我們所了知的現象界;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界?那就是有一個真實的實相法界,實相法界出生了現象界,這才是佛法所說的一切法,而不是只有現象界叫作一切法。《正覺總持咒》說:【五陰十八界,涅槃如來藏,般若道種智,函蓋一切法。】幾百年來的佛教,被密教侵入後,變成只有五陰十八界,而沒有涅槃如來藏;結果沒有般若道種智,就不能函蓋一切法。平實導師復興佛教,就是要把遺失的東西再找回來。實相法界和現象界本來就同時存在,從八識論來看就是如此;但是六識論的人只有現象界而找不到實相法界,所以說六識論不是佛教。為什麼不是佛教?因為所說的佛法不完整。
緣起性空是佛法,但是只有研究緣起性空的人,只是學到半截佛法,還有一邊他沒有學到,那一邊就是實相法界。緣起性空講的是十二有支,十二有支都是生滅法。為什麼會有這十二有支的緣起性空之法?那就要從十因緣法去探究,十因緣法就有講到:「齊識而還,不能過彼。」(《雜阿含經》卷12)這裡的「識」就是實相法界第八識。如果把這個「識」解釋為第六識,那就完全錯誤,所以六識論不是佛法,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知道。為什麼解釋為意識錯誤?因為意識不可能出生一切萬法,能生一切法的是第八識,不是第六識。同樣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9)此能造的心,即是第八識真心,而不是第六識這個妄心。「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說的心、所說的識,都是在講真心第八識如來藏,而不是意識妄心,這個地方弄錯了,整個佛法都會讀不懂。
幾百年來的佛教被六識論的密教誤導以後,陷入一個極大的危機,而佛門也極少有人有此警覺性,那就是以緣起性空來取代實相心如來藏的空性。空性講的就是有能生萬法的真實體性,祂不是如一些人所說的緣起性空;空性與性空很多人弄不清楚,雖然同樣是兩個字,意義卻是大不相同。有人認為緣起性空,就能出生一切萬法,這是錯誤的說法;這種說法本身就違背緣起法,緣起性空一定要有因有緣才能出現,無因無緣不可能憑空跳出一個緣起法。緣起性空所說的都是空相法,也就是假有、暫有,最後一定會滅。為什麼會滅?因為有生必定有滅。緣起性空這個假有,一定要依於一個真實不滅的法才能出生而存在,這叫作「假必依實」;也就是說,沒有一個真實法就沒有緣起性空這個法出現。這個真實法就是緣起性空的因,宇宙中只有一個真實法——即是如來藏,所以如來藏就是緣起性空的所依。因此,學佛法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探究到宇宙萬法的根源,而不是只有學到緣起性空,就說佛法他都懂了,就是緣起性空。還差很遠呢!
我們所能摸到的稱為妙有,即是現象界;真空生妙有:真空是講真如空性如來藏,真空不是無,無不能生有,是無形無色的空性真如才能出生一切妙有。緣起性空是佛法,但是把緣起性空,當作一切萬法的根源就錯了;所以,佛告訴我們因緣法推究到第八識的時候,不能超越如來藏,如來藏就是萬法出生的根源。有人好奇想要知道如來藏是從哪裡來的?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如來藏不是從哪裡來,也找不到祂出生的時間,祂是本來就存在,叫作法爾如是。祂沒有出生的起點,因為祂不生,所以也不滅,如環無端。有人說:「你騙我!天底下哪有這種東西?」然而我沒有騙你,祂就是萬法的本際,又稱本體。你在紙上作畫,紙就是本體;在石頭上作畫,石頭就是本體;如果您有本事在虛空中作畫,那虛空就是本體。也許不認為本體怎麼能夠本來存在?那就再告訴您:本體就像是音樂的節拍,七個音階就像七轉識,節拍就是本體,本體一定與音樂同在,就算沒有音樂,本體節拍依然存在。這就是 平實導師《真實如來藏》的弦外之音,教導我們真正的佛法,真實不虛的佛法是無人可以推翻的。
第八識如來藏不是想像的東西,而是現量。當前可以現觀叫作現量,現量是不可改變的,因為事實如此;現量不是思惟得來的,必須實證,稱為開悟。平實導師以實證的現量教導大家學習真實的佛法來復興佛教,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願佛法長興,正法久住!
祝福諸位平安吉祥!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639-a16_017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16 出離觀與安隱觀(二)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諸位收看正覺的弘法節目,在這裡有很多親教師為大家演說佛法,都是非常勝妙的。如果有人問您為什麼要看這種節目?您要告訴他:佛法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您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您不想看;當您知道佛法對我們是這麼重要的時候,您就非看不可了,因為不看的話,對自己的損失就太大了!
阿彌陀佛是一句佛號,也是最好的祝福!阿彌陀佛是一尊佛,也是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 阿彌陀佛,意思就是無量光、無量壽,光即是空間,壽就是時間,空間與時間交叉這一刻,就是您生命存在的當下,這是最好的祝福,是無量的祝福,一切平安、健康、吉祥、快樂等等,都包含在裡頭;所以諸位聽到這一句佛號,應該歡喜信受。不要像有一位,他母親病危送回家裡等待命終,我們就幫她念佛,念到天亮之後,沒想到她又活過來了。她的兒子很驚訝,跑去問他父親說:「爸!怎麼他們替她念阿彌陀佛!媽又活過來了?」他的父親罵他說:「死仔啊!你以為他們念阿彌陀佛是叫她趕快去死、趕快去死啊?」這就是說,沒有聽人說佛法,才會有這樣天大的誤會。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什麼樣的人在學佛」?
佛教是古老的宗教,可是在今天也是被誤解最多的宗教。許多穿著西裝筆挺的高級知識分子,想要在佛前拿香跟著對拜,勉強可以;可是叫他五體投地對佛磕頭頂禮,這就有點為難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認為拜佛是落伍的事,是老人家已經與世無爭最後的歸宿,要我這個青年菁英不努力追求富貴錢財而去拜佛,未免太消極了;講白一點,學佛是失去社會鬥志的人才會走的路。這是幾百年來一般人對佛教的觀感;然而,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會錯誤的原因,是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會去學佛;而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佛」是什麼?「佛法」是在講什麼?
鬼谷子的智慧,那是沒話說,天下第一等人物,他的智慧曠世超群,奇謀韜略、神機妙算;不論從政、從商、為人處事,他的智慧都是令人佩服讚歎的。鬼谷子有什麼智慧呢?他的智慧出類拔萃,叫作領袖的智慧。古代的蘇秦、張儀、孫臏、張良、蕭何、韓信,三國時代的孔明、曹操,明代的劉伯溫,清代的曾國藩,近代的蔣中正、毛澤東,乃至德國的施賽格勒,日本大橋武夫……等,他們都是利用鬼谷子縱橫的理論方法獲得極大成功。為什麼他這麼厲害?史書上說:「其人通天徹地,人不能及,天文地理、六韜三略,無所不通,而且變化無窮、鬼神莫測;甚至修真養性、服食導引、祛病延年,幾乎無所不能。」鬼谷子最主要的是兵家、道家、仙家、法家、陰陽家等等的這些思想。
儒家講做人的方法叫作仁、義、禮;鬼谷子講的是,怎樣高人一級的方法,叫作權、術、勢;佛教則是講怎樣才可以當人,進而修行解脫道成就佛道的方法,叫作三乘菩提。如果您想要事業成功,或是對政治有興趣想當領袖、國師縱橫天下,當然可以去跟鬼谷子學,而且一定要去學,不然無法超越別人。但是今天有正覺在此,那諸位就不必去跟鬼谷子學,而應該到正覺來學。為什麼?我告訴大家一個道理,你們聽了就知道有沒有道理。今天如果沒有佛法在世的時候,那麼世間以什麼法最高?那就是生天之法或是成仙之法最高。這時候你就要去跟鬼谷子學了,他也有修真養性、成仙的方法。可是今天正覺出來了,如果鬼谷子投胎再來,這是假設啦!那他就會到正覺來,來幹什麼?來學習佛法。大家不要以為這樣講未免自讚毀他,長正覺的志氣,滅他人的威風,不是這個意思,因為這是很有智慧的鬼谷子他自己所說的話;他說了什麼話,而說他一定會到正覺來學習佛法?我把他的理論告訴諸位,諸位也就學到了鬼谷子的智慧了。
鬼谷子也說三乘大法,但他的三乘不是佛法中的三乘,他的三乘是說道、法、術。下乘叫作「術」,就是追求經營管理的技術、技巧,講的就是手段、方法、策略,這個是小成;中乘叫作「法」,就是領導理念和價值觀,屬中成;大乘叫作「道」,講心性的修持叫論道。智者達於數,明於理,不可欺以不誠,可示以道理,這個「道」就是追求宇宙中的真理。今天諸位來正覺學到的,就是鬼谷子所說的最上大乘——論道之法。假如您學的是怎樣健康、長命百歲,怎樣發財當億萬富翁,怎樣看地理風水造福子孫,或是觀星望斗、六韜三略,想當政治領袖、當國師、高人一等,這些都是下乘、中乘之法,不是大乘法。大乘是什麼?大乘就是學道,而且不是學生天做天人之道,或當神仙之道。正覺所教的也不是只有成就阿羅漢或辟支佛之道,而是成佛之道,這才是宇宙中最高的道。
鬼谷子說:「假如你,一、無才,則心思不出,拿不出東西來;二、無學,則根基不穩,無從下手;三、無膽,則言行畏縮,沒主見;四、無力,則不能自成一家。」力指能力、智力。諸位來正覺學習之後,就會有才、有學、有膽、有力。「有才」是說來正覺能學到真正的佛法,能夠拿得出來;「有學」是說能夠從最基礎上建立絕對不會錯誤的佛法;「有膽」是說所學到的東西一定能夠實踐,不是空談,心中有主見,決不懷疑;「有力」是說有智慧能力,能夠逐步完成,能夠力行三乘菩提。至於想來世再當人幸福快樂,或生於天上逍遙自在,那是輕而易舉的事啊!鬼谷子是厲害人物,有人想學他的相命術、地理術,但更多的人想學他的方術來當國師,但這些都是求名求利,真正的智慧在於「道」;然而道在佛法中,鬼谷子依然找不到「道」在哪裡?道即是宇宙中唯一的真理,今天只有來正覺才學得到。可是外面有很多人都自以為「道」在他手裡,但他們手裡抓住的是什麼東西呢?無非就是名聲、錢色、權力,汽車、豪宅、土地,這些財色名食睡的「我所」罷了!哪裡有道呢?
「道」是中國人最有智慧的人所追求的最高智慧,孔子向老子請問的不是怎樣賺大錢,怎樣當大官統治國家,而是「道」在哪裡?學佛不是只有做好人、做好事就完畢了,還早呢!有人說學佛也不過就是叫人做好人、做好事,這是沒錯,但還要告訴他,想要成佛不是只有這些,不是只有做好人、做好事這樣子而已。做好人、做好事只是基本條件,所以佛法教人的是要先布施,再來要持戒,然後有這些福報可以生天;但是這樣講還沒有講到真正的修學佛法,真正的佛法一定要講斷我見、斷三縛結,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才有佛法中解脫道的修行。解脫道就是成就阿羅漢果,阿羅漢已經是人、天應該供養的大成就者了,但是還沒有成佛,離佛還很遙遠。
修學佛法要能夠判斷諸方大師的說法對或不對?這個判斷力其實要開悟明心才有這個般若的智慧去判斷。那有人說:「我又沒有開悟,我怎麼知道他說的對不對?」雖然還沒有開悟,但是依然有智慧可以來判斷,這個判斷就是靠正知見。譬如他的說法有沒有初果向?什麼叫初果向?就是還沒有證初果之前,知道要怎樣邁向初果的方法就是初果向。有初果向的人,他一定知道要斷我見,這就是一個正確的知見,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正知見。你要知道什麼叫作斷我見,才有佛法上的智慧,才有方法和方向去修行。那斷我見是什麼?斷我見就是知道五陰是虛妄的,色受想行識這五陰是虛妄法,五陰就是五取蘊,五陰不是永恆不滅的。五陰中的「識」就是在講意識,那你就知道意識是虛妄法,不是真實而永恆不滅的法;這是一個很重要卻又是非常不容易信受的法,學佛的困難就是在這個地方。不要說一般人聽到「意識是虛妄的」會嚇一大跳,連出家學佛而且活到一百歲,他都還不一定信受這句話呢!您說學佛容易不容易?不容易啊!如果他說「我們能知、能覺的意識心是永恆不滅的」,這樣就講錯了,證明他不是善知識。
「意識是虛妄的」這句話是誰講的?當然是佛說的。佛說的話,他都不相信了,而說他是信佛?這是信位還不具足,他還在摸索的階段,還在懷疑。意識是不是虛妄的,佛法會證明給您看,證明意識真的是虛妄的,不是永恆不滅的;因為我們在睡著的時候、昏迷的時候,意識是會間斷的,而會間斷的法就不是永恆不滅,不是永恆不滅就不是真實法。我們出生的時候,上一世的事情都忘光了,證明這一世的意識不是上一世的意識,不能像今天起床能記得昨天的事一樣。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只有佛教會告訴您五陰是虛妄不實的,色受想行識這五陰是你運用的工具,而不是真正的你。譬如一件衣服,我們會說「這是我的衣服」,而不是說衣服就是我;可是很多人把衣服當作我,當別人糟蹋那件衣服的時候,你就認為我被糟蹋了,因此心靈受傷。
很多宗教都會教人要放下,放下就沒煩惱,放下就自在。可是要放下什麼?要怎樣才能放下?放下那件衣服嗎?再買一件新的,你就能放下了嗎?不是那件衣服受傷,而是你的心受傷。那就是不要去想,就能放下煩惱。可是腦筋沒有電源開關,無法關掉而不想,所以放不下煩惱。很多人所謂的放下,其實是把心量放寬而沒有真的放下。為什麼放不下?因為他不知道意識是虛妄的;意識是虛妄的,不是叫您不要意識,而是要知道意識是我感覺訊息的工具,而不是把意識當作真正的我;可是離開了意識,您也找不到我,這就是學佛最困難的地方。許多人學佛一生,就是放不下意識,認為意識就是我,我就是意識;意識滅了,我就什麼都沒有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要知道意識就是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有了意識,你就有見聞覺知,也就是能夠「知道」;沒有意識,你就「不知道」。那麼你睡著的時候還知道嗎?當然不知道。如果你知道現在的時間是35分,那表示你根本沒有睡著,你睡著了就是不知道;既然不知道,為何明天又會醒來?這就是讓我們知道除了第六意識之外,一定還有個什麼?那就是第七識。當佛教說有這個第七識的時候,很多人是不相信的,包括有的人雖然出家了都還不相信,這就是佛教衰微的原因。第七識叫作意根,為什麼他不相信?因為他感覺不到意根的存在,他只知道有意識,不知道有意根。他不知道意識的存在必須要有意根,沒有意根就沒有意識,因為意根是意識的所依;所以說,沒有意根就沒有意識的出生,這是佛法的基本常識,沒有這個常識,佛說的十八界你就無法講清楚。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之中,缺少了意根就只有十七界,而十七界不是佛法。
我們死亡的時候,意識一定消失滅亡,無覺無知;但是意根並沒有跟著滅亡,意根還是繼續存在。為什麼意根不會滅亡?因為第八識如來藏一直支持著意根,所以意根不會滅亡,意根也沒有間斷過。意根不是意識,凡夫只知道有意識,不知道有意根,根與識分不清楚就無法了知生命的實相。有些人知道他的前世,因此證明確實有輪迴這件事,但這不是他前一世的意識跑到這一世來,上一世的意識是跟著上一世的大腦而存在的,上一世的大腦火化之後就不可能有意識了,所以每一世都有他新的意識,而意識不可能到下一世去。這就是說,真正學到佛法,能夠了知生命的事實真相。那些極少數能夠知道前生的人,那是他的意根透過如來藏的緣故,這也證明確實有意根和如來藏的存在,只是我們不知道祂在哪裡罷了!因為意根不會反觀自己,所以極難了知。學佛一定要知道我們有八識心王,而不是只有六個識;所以,六識論是外道邪見,不是佛法!
有人把佛教切割為真心派與妄心派,這種分法是錯誤的;正確的佛教只有一派,叫作八識心王,多一識不對,少一識也不對。真心與妄心不是兩派,而是一派;為什麼不是兩派?因為八識心王的第八識叫作真心,其他七轉識稱為妄心,我們八識心王是真妄和合同時運作。有人說密宗的六識論也是佛教,但是這種說法不能成立,因為六識之中都是妄心,沒有真心就不是佛教,沒有第八識當然就沒有真心;所以否認第七識、第八識的人,想要用六識論來建立真心與妄心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六識論的人所說的真心,其實都是意識心,或是取意識的一部分稱為細心來當作真心;然而意識都是虛妄的,不管粗細都一樣不可能是真心。佛教所說的真心是指能生萬法才是真心,意識是被出生而有的法,所以意識不是真心;能了知意識是虛妄的,那他就進入佛門了。
祝福諸位平安吉祥!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638-a16_016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15出離觀與安隱觀(一)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前兩集節目中,我們說明了諸佛觀察眾生根器而有不同說法次第,以及大乘佛法是 釋迦世尊住世時所說完整成佛之道法,十方三世諸佛亦皆如是說。今天我們要探討的主題是,諸佛都曾經修習過,而且會教導弟子的「出離觀與安隱觀」。大略來探究出離觀與安隱觀有何不同,以及二乘法有沒有安隱觀。
在《長阿含經》中,世尊曾經開示:過去七佛之首的毗婆尸佛,初成道時多修二觀,其一是安隱觀,另一個是出離觀。顧名思義,「安隱觀」的意思就是能夠讓修行者心得安隱的觀修法門;而「出離觀」則是可以讓修行者出離三界生死的法門。各位菩薩,您可知道在佛法修行中,什麼樣的法可以讓行者出離生死?又是什麼樣的法可以讓我們心得安隱呢?對了,二乘法可以讓修行者出離生死,而大乘法可以讓我們不必出離三界,就可以心得安隱。
在 平實導師《阿含正義》第一輯,這一部分有關出離觀與安隱觀的開示,我們可以歸納幾項重點,以下概略來為大家說明。
第一、出離觀與安隱觀的差異。一般來說,出離觀有兩種觀行法:第一種是因緣觀,以十二緣起支細觀十八界法的虛妄不實,斷除我見、我執的現行,而可以出離三界生死。另一種是觀苦集滅道四聖諦,現觀五陰、十二處、十八界我的虛妄不實,可以斷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等三縛結,證得聲聞初果;再依八正道修行,斷除比較深細的我見──也就是我執思惑以及我所的貪愛執著,因此而可以出離三界生死。由於這兩種觀行方法都是就世俗法的無常、空等來觀察,而所觀的結果是世間法道理的極成,因此稱之為世俗諦;而世俗諦是初轉法輪初會說法所說《阿含經》的內容,是二乘行者專修的解脫道法門。當然大乘菩薩也修出離觀,但是修觀的內容及範圍與二乘法所觀有所不同,除了二乘人所觀的五陰、十八界等或者十二緣起支之外,還必須親證及觀察諸法本母第八識如來藏。另外,由於大乘行者悟後,以如來藏為中心作更深細的觀察,而修斷二乘聖者所斷我見與我執煩惱,因此就有以下第二項的差異。
第二、大乘出離觀與二乘出離觀的差異。二乘聖者所證二乘菩提解脫果,因為斷除見惑與思惑而可以出離三界生死,然而他們只斷煩惱障的現行。菩薩則於大乘見道前,熏習般若總相智與別相智,兼修二乘解脫道,因此悟後到入地前,至少可以修斷五下分結;入地後至七地滿心的一大無量數劫的時間,更進而漸漸斷除二乘聖者所未斷的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所以,雖然初地以上菩薩都能夠斷盡思惑,取證無餘涅槃,但是由於大悲願的關係,會故意保留一分思惑不斷盡,而潤未來世受生的種子;這就是說,大阿羅漢必須斷盡思惑才能證滅盡定,三地滿心菩薩卻可以不斷盡思惑而證得滅盡定,故說彼菩薩留惑潤生。接著六地滿心菩薩固然已經證得滅盡定,具足俱解脫阿羅漢所證有餘涅槃,卻故意保留一分極微細思惑,以潤未來世的受生;而且六地滿心菩薩已斷除相應的習氣種子隨眠,因此可以捨離有餘涅槃及無餘涅槃的貪著,而世世行菩薩道;乃至七地滿心菩薩的念念入滅盡定,甚至八地菩薩於相於土自在,都因有方便善巧,能故意保留一分微細思惑而不入無餘涅槃。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諸地菩薩雖然也修出離觀,但是諸地菩薩的出離觀,進而更斷除了二乘聖者所未斷的習氣種子隨眠,因此他們的心境與解脫功德,是遠遠超勝於二乘聖者只斷現行的解脫道果。
第三、安隱觀唯有大乘菩薩證得。雖然三乘同樣都證出離觀,但是菩薩所證出離觀除了較深細外,還親證無餘涅槃本際真實如來藏,現觀如來藏心體無生無滅、恆常存在,全無五陰諸法剎那生滅相,又能流注出,生五陰等萬法,因此不像二乘聖者唯能滅掉自己而方便說入涅槃,其實並無二乘聖者入無餘涅槃,故說二乘唯證出離觀,未得安隱觀。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二乘聖者未證涅槃本際,只因聽受佛語,相信無餘涅槃中仍有本際獨存,並非滅除五陰十八界後成為斷滅空,因此二乘聖者斷除見思惑,捨報不再受後有,雖然是真實安隱,卻不是究竟安隱。因為他們不像菩薩,不但從因緣觀中觀察了知十二有支一一支的虛妄不實,更因為親證涅槃本際如來藏,而能夠確實觀察了知眾生之所以流轉生死,是因為世世都有名色的出生,故而有每一世的生老病死等苦。
而名色之所從來,正是涅槃本際如來藏,眾生卻因為無明不斷,不知名色從如來藏出生,誤以為名色五陰是真實常住,尤其以為能知能覺的識陰六識是真實有的、永不壞滅的,而不斷地貪愛執著五陰諸法,一再造作取後世有的種子,因此世世不斷投胎受生取得名色,再受種種苦。故當菩薩依十因緣的觀行推究,而知名色確實從涅槃本際如來藏而來時,就如二乘聖者一樣,可以斷除蘊處界我真實不壞的一念無明我見;但是菩薩因為又親證本際之故,雖不入無餘涅槃,由親自證實如來藏真實不虛,故心得安隱。因此說,菩薩所證出離觀亦名安隱觀,而這樣的修行是以如來藏為所依來作觀行,而稱之為勝義諦,不像二乘人的世俗諦,只能觀五蘊十八界虛妄。也由於所觀有異,聲聞聖者雖然信佛語而可以證出離觀,然心中仍有罣礙,心不能安隱;而緣覺聖者雖然智慧較深利,可經由推理而知有涅槃本際,卻未親證,所以依然有罣礙,就不可謂安隱。因此只有菩薩親證如來藏,才是真實而究竟的安隱觀。
第四、出離觀與安隱觀皆依第八識如來藏而能證得。當二乘聖者在觀五陰十八界諸法虛妄不實,或者依十二緣起支觀行的同時,心中知道,滅除五陰的法後,並非空無所有的一切法空,雖然是信受佛語,或推理而知有一個本際法不斷不滅、真實存在,而了知滅盡五陰十八界後的本際獨存境界,並非斷滅境界,卻是要以這個正確知見為前提,才能真實斷除我見、我執,不畏懼捨報後滅盡五陰十八界後成為斷滅空,因此而能夠證得出離觀。各位菩薩,請您想想看,如果二乘行者認為識陰六識是真實恆存的法,那麼就會像現代信受六識論的某法師等人一樣,在觀行五陰十八界悉皆緣起性空,無一法真實存在的狀況下,就不能確定自己捨報時真的願意將五陰十八界全部滅盡,也就不能確定自己將來可以入無餘涅槃,也不能如 佛所說,於未捨報前安住在尚有微苦所依的有餘涅槃境界中。如此,二乘行者勢必無法自知自作證能出三界生死,就不能證得出離觀,因為會懼怕:如果捨報滅了識陰六識心,尤其是能思惟的意識心,如此不就成為斷滅空了嗎?甚至連睡覺都不敢睡。因此必定是有一個真實不滅的本際法存在,二乘行者才能由這個信念的確定,而可以在未來修斷見思惑的現行,於捨報時斷盡五陰十八界,不受後有。
而大乘菩薩的一切觀行,悟前是在心中建立真實有如來藏存在的知見而作觀行,悟後則是依所證如來藏作觀行,因此可以真實而無絲毫懷疑,確定如果自己將五陰十八界全部滅盡後,仍有如來藏存在,只是不再出生五陰十八界任何一法,故不現行於三界中。但是既然可以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如來藏,又可以現前觀察如來藏不生不滅、不斷不壞,自己不入涅槃,如來藏就已經是恆住涅槃境界了,那又何必要滅盡五陰十八界而求涅槃呢?而自己每一世的出生,也都只是如來藏所顯現的影像,其實並沒有每一世的五陰自己在流轉生死,則何妨再取一個五陰身,用以修道、利樂眾生呢?大乘菩薩因為這樣如實現觀如來藏真實存在,故而不畏生死苦,願意世世再來三界行菩薩道。各位菩薩,二乘聖者畏懼生死而證出離觀、求涅槃,菩薩不畏生死而世世受生,既有出離的能力,又能安隱留在世間,都是因為有真實法如來藏存在的緣故。因此說,出離觀與安隱觀都因第八識如來藏而能證得。
第五、由大乘出離觀與安隱觀證明 世尊三會說法才是完整成佛之道法的教示。世尊在菩提樹下吉祥草上,初成無上正等正覺,由於觀察到此界眾生根器及福德都不夠,無法聽受 世尊所證無上微妙大法,因此欲入涅槃。然而在大梵天王等人一再勸請下,才同意住世轉法輪;可是思惟眾生不易信受唯一佛乘之法,故而施設三會說法。又為免 世尊入滅後的眾生,乃至後世眾生誣謗 世尊初成佛時只懂二乘解脫道法,大乘成佛之道法是後來才證得的,或者是誤將初轉法輪阿含解脫道法當作成佛之道法,故而初成佛時,於二十一天內頓說《華嚴經》,為諸大菩薩及人間根熟之眾生演說別教菩薩及佛的自證聖智境界,接著才在人間開始初轉解脫道法,度五比丘。但是初轉法輪所說,也只是四諦三轉十二行法輪,對四聖諦內容的開示、教示,教導憍陳如等五位如何證,及勸誘他們應證四聖諦;而在隨後的十餘年間所轉之法,是一再提示五陰十八界無常、苦、空、無我等道理。
以此來看,初轉法輪時期十餘年中所講的,確實是解脫道出離生死之法,唯能讓人解脫三界分段生死,不能讓人成佛。而真正成佛所應具的般若中觀及唯識一切種智的證得,及修學的次第與內涵,在阿含期間也都沒有詳說,因此之後一定還有二、三轉法輪般若中觀與唯識方等經典的開演。這個事實從現存大藏經中都可以查閱出來,也可以依這些經典內容看出三轉法輪所說之法是越來越深、越來越妙、越來越廣,絕對不是這位法師及一部分學術研究者所說的,二、三轉法輪的大乘經是後來演化創造而來的。
雖然如此,這位法師還是不能接受二、三轉法輪諸經所載,有第二會、第三會說法的佛教歷史事實,而偏又採信學術界不信佛、不修行,專重創見的學術研究者的考證、研究結果作為佛教史實,以之奉為圭臬;並以此邪見傳之於後進,誤導隨學者。這位法師曾經研究過唯識學的起源,探究的結果,認為「釋尊的教法,有曾經公開結集的,那便是聲聞乘的經律,有是傳播於某一區域,私相傳授,融入學者的整理與發揮,到後來才公開流行的,那就是雜藏(一部分)和大乘經。」(~《唯識學探源》正聞出版社,頁4)這位法師的意思是,第一次、第二次公開結集的經典只有小乘經律,至於雜藏及大乘經,本來是在某一個小區域私下傳授,後來融入、加入學者的整理發揮,才公開流行。
各位菩薩,您相信這種研究結論嗎?不相信!我們也不相信。其實有關經典的結集,律部與經部的記錄有所不同,譬如在《般泥洹經》卷2所記載是:四阿含在大迦葉主持的第一次五百結集,就已經結集出來了,並非這位法師所說的只是傳誦,還沒有文字記錄。經文說:【大迦葉即選眾中四十應真,從阿難受得四阿含:一、中阿含,二、長阿含,三、增一阿含,四、雜阿含。此四文者,一為貪婬作,二為喜怒作,三為愚癡作,四為不孝不師作。四阿含文,各六十疋素。眾比丘言:「用寫四文,當興行於天下。」故佛闍維處,自生四樹,遂相撿斂,分別書佛十二部經。戒律法具,其在千歲中持佛經戒者,後皆會生彌勒佛所,當從彼解度生死履。】(~《般泥丸經》卷2)大意是說,在佛入滅後,眾弟子為了將佛所說法整理出來,大迦葉尊者選了弟子中四十位四果阿羅漢,隨從阿難尊者聽聞記錄了四部阿含(就是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與雜阿含);這四阿含的內容,有為貪婬者,或為喜瞋者,或者為愚癡無智者,甚至為不孝父母、不順師教者而作。四阿含經文各有六十疋素,當時比丘們希望寫下這些經文,可以弘揚興盛於天下,因此在佛陀火化的地方,自然生出了四棵樹,收集了樹皮分別書寫佛陀所說十二部經。這十二部經具備了經法、戒法及律法,在正法像法一千年中,能夠持佛經戒的人,之後都會生於 彌勒佛土,也都會從 彌勒佛得解脫,越度生死的流轉。這樣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出來,第一次五百結集其實只是結集出四阿含,雖然他們把這次結集稱為「阿含」佛之法聚集傳承而來,頗有全部佛所說法之意。其實由現存的四部阿含內容來看,甚至以南傳尼柯耶的內容來看,都不是成佛之法,只是整體佛法中的解脫道的修行法而已;可說是 世尊的方便教、方便法,讓弟子們可以先證解脫果,先確定出離三界生死沒問題了,再引導他們進入佛菩提道來修行。
因此說,四阿含絕對不是可以成就佛道的修行法,當然一定還有真正成佛之道法的開示,也才可以說 世尊化緣圓滿,也才會入涅槃。否則就會如 平實導師曾說的,世尊必須再來娑婆地球受生一次,將成佛之道法演述完畢,才是化緣圓滿。可是 佛示現入滅已經二千五百多年了,至今未見 世尊再來示現成佛,反而是授記這些遺法弟子未來將在 彌勒佛龍華三會中成就阿羅漢果。從這邊我們可以確認,第一次結集確實結集出四阿含,但四阿含不是成佛之法,之後還有真實的成佛之法會結集出來;不論是傳說的七葉窟外的千人大結集,或者是其他的結集,我們都應該以法義的內涵來判斷真偽,不應該以傳出的時間或傳出的地方來論斷。以現存的大藏經分量,扣除四部阿含以外的其餘經典來看,要說是由 佛滅後的弟子們,或後來部派佛教創造、演化或發展出來的,實在是高抬後人的能力了。
各位菩薩,想想看,基督教聖經也是經過長達一千多年才編集出來的,但是聖經的分量與大乘佛法的分量來比,其實是微不足道。以基督教信仰人口及他們的能力來看,他們難道編寫不出更多更好的聖經出來嗎?如果可以,為何不編?顯然是因為沒有法,所以編不出來。同樣的道理,大乘佛法如果是後世的佛弟子長期創造出來的,那麼表示後世佛弟子的修證、思辨、智慧、解脫功德等等,都超勝於 釋迦如來。各位菩薩,您認為可能嗎?不可能!或者說是由後來部派佛教演化出來的,這更容易看出來是不可能的。部派佛教各派各有宗奉的經論,如同前面已說過,四阿含只是大乘佛法中的一部分,只能出離三界生死,不能讓人成佛,這就如同前兩集說的,很久前的 彌樓揵馱如來正法期中的聲聞弟子一樣,他們不能信受一再受生而來的陀摩尸利、得念、耶舍、導師比丘的法,尤其是第五個百年的導師比丘所說法,他們完全沒有能力聽聞、理解、信受,更沒有能力破壞導師比丘說法,但是 彌樓揵馱如來的正法,也因為導師比丘捨壽不再來受生而滅沒了。因此說,判斷是否是真實的佛法應以法義的正訛為準,而不是法流傳的年代、或譯出的年代等等來判斷,才不會錯判。
各位菩薩,由這幾集的說明,您應該可以更加確定,解脫道法與大乘法都是 釋迦如來住世時所說的法教,只是考慮當時眾生根性而析分出二乘解脫道法,先讓弟子們可以證出離觀,相信出離三界生死是作得到的,相信 世尊所說法是真實可證的。因此,後來的大乘法唯一佛乘的開演,才是真實成佛之道的正修行,也才是阿含的真實義。全部佛法包含解脫道與成佛之道都函蓋了,而二乘法只是唯一佛乘中的一小部分,最多只能出離三界生死,修學大乘成佛之道法,才能心得安隱,又能出離三界世間的繫縛,卻可以不必滅盡五陰名色而世世行菩薩道,直至成佛。有關出離觀與安隱觀的詳細內容,請您繼續收看後續老師的說明。由於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637-a16_015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14集《廣論》抄襲曲解大乘經論之證據(一)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今天我們要略談的題目是「《廣論》抄襲曲解大乘經論之證據」第一單元,希望與您結下良善殊勝的正法因緣。
這一集節目中,我們將舉出宗喀巴《廣論》是如何大量抄襲引用大乘了義經典《解深密經》來解釋奢摩他()與毘缽舍那()自性,但卻是斷章取義,扭曲《解深密經》的原義,以移花接木的方式,讓學人以為密宗就是佛教,於是對密宗生信奉行不渝,而沒有智慧簡擇力來覺察其邪謬,最後便可以引導催眠密宗學人走入密宗男女雙身修法中而無法自拔。我們會將《解深密經》的原文臚列出來,作出正確的經文解釋,以提供大家能夠深入瞭解佛法真實了義的正理,並且洞悉《廣論》的謬誤所在。
《廣論》說:【奢摩他自性,如《解深密經》云:「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間內正安住,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故心於境能任運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內攝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不要通達諸法真實。】(~《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
各位菩薩!請您注意喔!宗喀巴這裡講不需要通達諸法真實,這是他自己扭曲解釋加上的文字,因為《解深密經》原文根本沒有所謂有關「不要通達諸法真實」的字句以及意涵。宗喀巴對這段經文的解釋是:「《解深密經》的義理是說要決定理解十二分教中,所說的五蘊等義理作為所緣境,清楚明白而不惛沉地,讓能緣的意識心於所緣的境界相上,持續安住而不散亂。這就是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能夠任運而安住不散亂,這個時候就生起了身心輕安而有的喜樂,而這樣的三昧樂就是奢摩他。這個三昧是向內收攝的能緣的意識心,那麼所緣的三摩地與身心輕安的境界就能夠生起,不需要通達諸法的真實義。」這是宗喀巴為了合理化其淫樂境界的雙身修法,所作的曲解經論正義的具體事證之一。為什麼宗喀巴將《解深密經》這段經文扭曲為不需要通達諸法真實呢?因為宗喀巴所認為的止觀就是男女雙身修的止觀,雖然表面說依十二分教中,所說的五蘊等義理作為所緣境來修止,但其實他內心真正的想法是:只要依五蘊身修男女雙身法,並且保持男女雙修淫欲喜樂境界不散的「已得決定境」,就是真實的止,就是已得奢摩他。只要努力行男女樂空雙運,這樣就是安止空性了,企圖誤導學人不必再善思惟《解深密經》所說的真實法義,也不必親證、通達《解深密經》以及諸經中所說的諸法實相了。
接著我們把宗喀巴加以曲解的《解深密經》原文臚列出來:【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以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解深密經》卷3)這裡我們解釋一下經文的正確意涵:佛陀為菩薩說十二部經等一切法,假借安立所謂的契經、應誦、記別乃至譬喻、方廣、論議等等,菩薩都要能善於聽聞、善於領受;對於經典中語言文字所表達的義理也要能夠通暢無礙,內心善於尋伺觀察以及思惟,見解正確通達。如是善巧思惟正法,然後獨自於清閑安靜的處所作意思惟,並且繼續以能思惟的意識心,持續作意思惟而相續不斷,讓思惟正法之行持續安住在內心中,因而生起身、心輕安,此時身心皆因此而得安止,稱之為奢摩他——止。這樣的止,必須依十二部經善巧思惟正法,讓思惟正法之行持續安住在內心中,因而生起身、心輕安,怎麼會不需要通達諸法真實呢?
一般所謂身、心輕安,是指修禪定的止所得之果,對於世間禪定來說,學人若已伏、除五蓋,初禪等至位境界,即能生起而有身心輕安。但是《解深密經》這裡所說的奢摩他,完全是為修學菩薩道的菩薩而說的;菩薩依十二部經,所開示的義理為所緣境,以能分別的意識心,分別思惟正法,並且依止另一個無分別的心,是本來就不分別境界,也不思惟一切法,但卻能了知意識、意根等七轉識心行的真心——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祂與七轉識同時和合運作,安住於永不出入的那伽大定當中,而使意識生起身輕安與心輕安。
這樣的道理,聖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也闡釋說:【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毘缽舍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即是菩薩所有靜慮自性。】(~《瑜伽師地論》卷43)聖 彌勒菩薩說菩薩所修的靜慮止觀,是必須以菩薩藏聞思為先。謗菩薩藏是所有世間惡法中的最重罪,因為菩薩藏的所有法義,可以令眾生出離三界生死苦,也可以令眾生成就究竟佛道;而菩薩藏的法義,正是專講第八識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真如法性的法義,也是專講阿賴耶識心體所含藏的一切種子的法義,包括成佛所應證得的一切種智,都是依阿賴耶識心體而有。因此,對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勝妙體性一定要如理聽聞熏習、如理思惟,以此為前提,能夠有如理的聞思乃至實證以後,而得「心一境性」,也就是心得決定——止的功德;這是對世、出世間的第八識如來藏得止的智慧,不再懷疑是否有第八識的存在,確認第八識是出生一切萬法的實相心。或者由毘缽舍那品而入觀,也就是不斷深入如來藏中無量無邊的法性去作詳細的觀行;或者是由於對如來藏勝法的止觀二品交互運用,同時俱通二品等持觀行而安住,乃至心得決定;如是能令行者佛菩提道的智慧不斷增上且具決定性,因此轉依於第八識阿賴耶識的涅槃性,真妄和合運作而安住於第八識的真如法性中或止或觀。或止、觀雙運中行菩薩道,這才是菩薩所有的靜慮自性,怎麼會不需要通達諸法真實呢?
《廣論》又說:【毘缽舍那自性,即前經云:「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捨離心相,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徧尋思周徧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巧毘缽舍那。」此經宣說毘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
各位菩薩!請您再注意喔!這裡宗喀巴又引《解深密經》的經文作為掩護,後面妄自下了一個錯誤的結論,認為《解深密經》所宣說的毘缽舍那就是觀察慧;宗喀巴舉《解深密經》說:「依於奢摩他所得身心輕安,然後善思惟身心輕安的定中影像,並加以觀察深入瞭解,捨離所緣以外的境相;如此於定境中所有的了知的影像,能正確地思惟世俗諦、抉擇勝義諦,粗淺的思惟、深細的思惟。對於所知義世俗勝義經粗細觀察後,生起無疑無怯之心謂忍,生起興趣謂樂,與諸異門清晰分別謂覺,心見勝境謂見,於所觀正理不捨謂觀。如是生起忍、樂、覺、見、觀,名為毘缽舍那。」這是宗喀巴依《解深密經》想要解說毘缽舍那自性,對於經中所說的思惟、抉擇、尋思、伺察等等,宗喀巴下了結論說《解深密經》所宣說的毘缽舍那就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這句話是宗喀巴針對未證悟法界實相的凡夫「支那堪布」,也就是中國住持釋摩訶衍所主張的意識不分別而說。
宗喀巴在《廣論》提到:【總之雪山聚中前弘聖教,謂聖靜命及蓮華生,建聖教軌。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達扼要。以是因緣,謗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損減教法,為蓮華戒大阿闍黎善破滅已,決擇勝者所有密意,為恩極重。】(《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這裡宗喀巴認為蓮花戒摧破了「支那堪布」所說的意識心遮止一切作意思惟,就是空性的說法,但其實這個中國住持釋摩訶衍與蓮花戒、宗喀巴乃至密宗諸師都是同一落處,都是以意識為真實心,屬於凡夫與凡夫之間的論證,雙方都是凡夫見。這些論證在孫正德老師的著作《中觀金鑑》有詳細的評破,請大家多多請閱細讀。
總結來說,這個支那堪布是以意識心離開語言文字妄想的狀態就是真如,認為將意識心壓伏修除語言文字妄想就可以變成真如;又錯解以為當時靈明覺了的意識心已經如日出雲、濁水澄淨,誤以為這個相應定境法塵之意識心已經能夠顯現佛地一切種智。因此他說:【若妄心不起離一切妄想者,真性本有及一切種智自然顯現。】(~《吐蕃僧諍記》,商鼎文化出版社,頁126-131)但是無論一切有情眾生意識心中之語言妄想起或不起,不論意識心受到煩惱所擾動,或者住於定中,自心如來空與不空之真性,皆是本來具足之法,無始劫以來從無一剎那懈怠或間斷,不是修行改變以後才如此;若是等到意識心離妄想,或是住於無想定、眠熟等不現前的五無心位,完全沒有顯境名言及表義名言時,自心如來之本有真性才顯現,那麼本有真性就有間斷性,不能符合 世尊所說至教量及法界現量,也不符合一切親證自心如來者所實證之法界現量境界。可見支那堪布釋摩訶衍,並未證得中國禪宗所悟的,第八識自心如來,誤將離念靈知意識,當作常住不壞的自我,是未斷我見的凡夫,不是禪宗真悟者。
但是密宗蓮花戒乃至宗喀巴諸師所傳承之中心思想,同樣是認取意識心之明瞭分——也就是細意識為常住法,卻特別強調意識心不得住於沉沒相,也就是意識心不得住於不觀察六塵之無記中,乃是要以能思、能想、能覺、能觀之意識心,來清清楚楚領受男女合修時身根樂觸之覺受為主修,並於其中思惟這樣的樂觸是受無自性,所以是空性;同時觀察受樂時之意識不是物質,所以也是空性,這就是密宗所稱,證得無我空性之中觀般若。由於蓮花戒乃至宗喀巴,密宗諸師所修所證,皆不離於意識思惟分別之想陰與受陰,他們同樣是落入意識心中,同樣是錯誤之中觀般若,卻更以「若離想、不思不觀,云何得一切種智」,來質疑錯悟者「支那堪布」釋摩訶衍而責難於野狐狂禪釋摩訶衍;就好像某甲自己是盜賊,卻去指責某乙賊人的竊盜行為,而實際上兩人無有差異,都是盜賊。
至於宗喀巴所說的觀察慧更是誤會一場,其實宗喀巴是把意識覺知心自身的觀察慧,當作經典中所說意識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的空性慧,那與諸佛菩薩顯示的正理,可是天差地遠了。《解深密經》卷3說:【若諸菩薩於各別契經等法,於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緣別法奢摩他、毘缽舍那。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解深密經》卷3)別法是指意識心正確地聽聞熏習諸經論開示之正理;若是依意識心聞熏的知見而修奢摩他、毘缽舍那,那就只是用意識的所見來修。假若如實轉依阿賴耶識來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所有的修法就是用般若智慧來修;第八識真如心是一切法的根本,菩薩證知以後,將所緣契經等所開示的一切法,區分歸類而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轉依第八識真如心而思惟此等諸法,隨順、趣向、臨入於諸法中的真如、菩提、涅槃,如是而有能力為大眾宣說無量無數善法,方是《解深密經》中奢摩他與毘缽舍那的正修,也就是緣「總法」而修。這是親證並轉依第八識如來藏而修的止觀,不是以意識自我為中心而修的止觀;雖然修止觀的心是意識,但意識所依止的心是第八識真如心,是由意識依止第八識心來修止觀的,才能名為佛菩提道中的「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總法止觀。因此,宗喀巴說的觀察慧,其實是意識心緣於意識心自我境界的觀察慧,不是實相法界真如心的境界;證明他這種見解只是凡夫見解,並不是般若智慧的止觀修習。
由以上我們對於《解深密經》的詳細演述,可以證明宗喀巴完全不懂《解深密經》止觀的方法與標的,不知《解深密經》是 佛於三轉法輪時所說的法,乃菩薩增上慧學之法,都是依菩薩開悟明心所證得的第八識如來藏來說止觀,宗喀巴卻胡亂套用在他所認為的意識境界中恣意曲解止觀而完全錯誤。
「《廣論》抄襲曲解大乘經論之證據」第一單元,今天就說到這裡。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654-a17_014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13集 《廣論》所說三摩地的錯謬(下)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今天我們繼續來談「《廣論》所說三摩地的錯謬」第二單元,希望與您結下良善殊勝的正法因緣。
上一集我們談到宗喀巴以意識心為金剛心,根本未斷我見,尚且不能證得二乘的空、無相、無願三三昧,更何況證得大乘般若實相金剛三昧乃至大乘無量無邊三昧。接著我們來看宗喀巴所說的「三摩地」或者說「三昧」又是什麼呢?
宗喀巴說:【此中所生之三摩地總有三種,謂緣天身,緣天語咒,及緣天意真實。初云最粗者,即極粗顯三摩地。第二較前微細,第三最細。以於身中須從粗漸生故,次第決定如是。其中先須天身明顯及能久住二和合生,是故須以多相靜慮修令明顯,以所修相須數數作意乃能明顯故。】(《密宗道次第廣論》卷4)宗喀巴這裡說有三種「三摩地」:緣天身、緣天語咒、緣天意,由粗至細地次第漸漸生起。「緣天身之三摩地」者,他的意思是說:心中觀想自己有一廣大天身,將來「成佛」時,就以這個觀想所成之「天身」作為「佛身」,觀想時能夠明顯以及長久,就是所謂緣天身「三摩地」成就。再繼續觀想天語咒,乃至最細的天意,即是成就「三三昧」;但這是宗喀巴自己所認定的「三摩地」,不是佛法修證的三摩地,完全與佛法無關;因為佛法中的三摩地,都不是用觀想所能得,也不是觀想自己色界天身成功就能獲得色界定。色界天身的成就必須靠個人如實修除五蓋,尤其是必須捨棄對男女欲的貪愛才能成就初禪,並且再離開對五塵的覺觀才能次第證得二禪、三禪、四禪,才有色界天身的發起,不是意識隨意憑空想像,堅執所觀想的境界為真實自己的天身就可以成就色界天身;因為觀想的法,如果能得三摩地,那麼所有天下人只要胡思亂想成功了,就皆得四禪八定了;而醫學上也就不該有所謂的「妄想症」,人間更不應該有精神病患啦!又如果有人說密宗所觀想的天身不是色界天身而是欲界天身,那麼更離譜了!因為佛法所說的世間三摩地是證得四禪八定,欲界天身尚未離開五塵男女欲愛,根本不可能有三摩地證得,所以密宗自創的三摩地根本不是佛法。
宗喀巴又說:【通達自心真實,修習增長,若時一切無明都盡,內心真實所依色蘊等相悉皆不現,變成佛身,則知凡身是雜染因所起客法,佛身乃是盡虛空際永不離法。】(《密宗道次第廣論》卷19)這裡宗喀巴說「內心真實所依色蘊」,他的意思是什麼呢?他認為內心意識覺知心依色蘊而有,所以他說色蘊是「內心真實所依」;而色蘊無常幻有,所以這個意識覺知心隨之無常,但是色蘊如果能經由觀想廣大天身,就可以轉變為觀想所成之「佛身」;由於佛身常住不滅的緣故,所以「內心真實所依色蘊」也就成為常住法。所依的色蘊既然成為常住法,那麼能依之內心意識心,也將隨之轉變成真實法。所以他認為只要觀想色蘊成為天身,再觀想轉成佛身,就是金剛不壞身了,而通達意識心是真實心就是金剛心了;但是三乘諸經從不曾說意識的真實所依是色蘊,或是觀想可以成就天身、佛身,因為觀想所成之「天身」絕非就是天身,觀想所成之「佛身」也非佛身,二者都是虛妄法。宗喀巴以虛妄之法作種種妄想,想要將虛妄之法轉變成真實法,始終不能觸及法界實相之第八識金剛心;不知不證法界實相之第八識金剛心,尚且不能成為七住菩薩,何況能成究竟佛?而竟狡辯可藉這種虛妄法的修行而成就佛道。
意識心雖然要依色蘊而起,但色蘊僅僅是意識心的四種俱有依中的一種。四種俱有依就是阿賴耶識、末那識、色蘊(未壞之五根身)、法塵,具足這四種俱有依後,也不是由色蘊而生,乃是由第八識阿賴耶識而生;這樣的道理,都記載於《阿含經》中,即是 佛所說:「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中阿含經》卷24)名與色之因、名與色之本既然是此「識」,而「名」中已有七識,也就是六識及意根末那識,那麼應當知此識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所以「內心真實所依」者,絕非宗喀巴所說的色蘊,而是第八識阿賴耶識金剛心。
宗喀巴既然承認四阿含二乘法真是 佛說,四阿含中又已明說「名色」緣「識」生,如何可以狡辯為「意識依色蘊而有」?如何可以顛倒說為「色蘊是內心之真實所依」?沒有這樣的道理啊!因此,宗喀巴主張「生滅無常之意識心觀想天身成就後,再轉變天身為佛身,就可令常住不壞之佛身作為意識之所依;因為佛身不壞,意識也就常住不壞」,藉由這樣的歪理,便不須有第八識作為實相心,便可以否定第八識如來藏。但色蘊—不論是人間受用的色身,抑或是觀想所成的天身、佛身—既然是無常變異之法,又是依名色所緣之第八識而起,顯見是緣起緣滅之法;而緣起緣滅之色蘊法,是不可能作為常住不壞法之所依的。
宗喀巴又以觀想之空點光明作為法界之實際。他說:【收入光明之理,如《五次第論》云:「從頭乃至足,直至於心間,行者入實際,說名為整持,先攝動非動,令入於光明;後自身亦爾,是隨壞次第。猶如鏡上氣,一切盡消滅;如是瑜伽師,數數入實際。」……本論亦作是說,故是與五色風無分別轉,表心之空點也。生時既從彼生風火水等,收時亦復還入於彼。順所淨事修三層薩埵已,入三摩地薩埵光明之理,此與聖派所許相同。】(《密宗道次第廣論》卷20)宗喀巴認為人身的地水火風等,都由身中的明點光明所出生,所以作種種明點之觀行,應將依於明點所觀想之五風,再收入明點之中,當作入三摩地明點光明而結束觀想之修行。這是宗喀巴以明點光明作為生命之本源,以明點光明為一切法之實際,所以他說行者入實際,數數入實際。既然明點光明是實際,宗喀巴便不需再辛苦尋覓久參而不可證得之第八識金剛心,不必受人指責為未見道者。由於認定明點光明就是實際,認定明點光明就是能生地水火風之實際,認定明點光明即是攝持色身之實際,便不需要有宗喀巴所不能證得之阿賴耶識;所以,宗喀巴便可以否定第八識之存在,便可以否定第八識如來藏,將第三轉法輪諸經中 佛所說之第八識如來藏了義究竟之法,加以斷章取義、硬拗為方便說,妄說其實無第八識如來藏,指稱第八識如來藏是 佛之方便說。
既然宗喀巴否定有第八識如來藏,那麼他所說的「空性」必然也是外於如來藏妙心而說空性,成為心外求法,說的都是意識覺知心而落入常見外道見解中。譬如,他認為「覺知心不具人間之粗形色故空」,名之為空性;觀想出來的所謂天身不具人間粗形色,說為「空色金剛身」,就是所謂的「空性」。因此,其實宗喀巴是依無上瑜伽雙身法的內涵來說金剛三摩地,於《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是隱說,於《密宗道次第廣論》中則是明說。例如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廣論》說:【溶菩提心任持不泄而修不變妙樂。由第六支于初二支所修成色,自成欲天父母空色之身,隨愛大印得不變樂,輾轉增上,最後永盡一切粗色蘊等,身成空色金剛之身,心成不變妙樂,一切時中住法實性,證得雙運之身。】(《密宗道次第廣論》卷20)這裡宗喀巴說的菩提心是明點,是男精液與女淫液的溶合體,所以他說:「明點溶合保持不洩漏,就是修不變妙樂。由前所說修法,觀想成就自己本尊與明妃互抱淫樂之相,及觀想頭頂上有勇父與空行母互抱淫樂之相,自己就成為本尊與明妃互抱,或自己成為勇父而與空行母雙修;隨著愛欲而兩根交合得到不變樂,不斷地修習,使樂觸輾轉增上,最後盡除有形之色身,只剩下淫樂觸覺而成為空性色,觀想自己成為金剛身,自己心住於樂觸中而忘了自我的時候,即成為不變妙樂,一切時中住於如此的『空性』中,於是證得樂空不二雙運之身。」
由以上可知,宗喀巴認為藉觀想而忽略一切粗色蘊,觀想成就金剛身影像時,就是成就金剛不壞之身,就是空性體;雙身法中所得長時間的第四喜樂觸不失不變,就是不變妙樂,就是智慧體,如此修法就能即身成佛。因此,對宗喀巴以及喇嘛們的「修行」來說,第八識空性如來藏的修證是不必要的,密宗喇嘛教的教義是:只要有意識覺知心不滅,然後透過男女行淫修雙身法,而常常住於遍身淫樂境界中,即有密教的「空性」可證,即有密教的「般若智慧」可得。但是 佛不曾說過淫行之遍身樂觸即是佛法的正修行,也不曾說過那是報身佛的快樂境界,反而開示要滅盡這種貪著才能證得三果,要否定這種境界而破斥能貪著的覺知心與被貪著的淫樂我所,才能證得實相般若;而宗喀巴攝取了這種種外道邪見,妄說為佛法,妄說為報身佛的快樂境界,但是 佛明明於方廣諸經中說有第八識如來藏,說只有如來藏才是空性體,才是般若體,無別無他,這正是以外道法來取代佛教正法的破法者。
密教偽經之「佛」也否定第八識,例如《大日經》說:【爾時大日世尊入於等至三昧,……隨諸眾生種種性欲,令得歡喜。……彼出現已,於諸世界大眾會中,發大音聲而說偈言:諸佛甚奇特,權智不思議,無阿賴耶慧,含藏說諸法。若解無所得,諸法之法相;彼無得而得,得諸佛導師。】(《大日經》卷5)《大日經》這裡的等至三昧,並非大乘佛法所說的證得第八識阿賴耶識金剛心而入於金剛三昧,是指住於雙身修法所生之淫樂境界樂空雙運中。由於密宗祖師誤會阿賴耶識、不能證得阿賴耶識的緣故,於是造下否定第八識之偽經,另外創造等至三昧想要移花接木來取代第八識金剛心,顯示《大日經》中的「佛」尚未見道;因為大乘般若以證得第八識金剛心為見道,大乘之佛所證得之一切種智,以證得第八識所含藏之一切種子(又名為界、功能差別)而說為證得一切種智的緣故。密宗《大日經》之「佛」既未證得第八識而否定第八識阿賴耶識,以「無阿賴耶慧」而說諸法,就已經證明密宗之佛尚未證得大乘見道之般若慧;未見道之「佛」,尚且不能知道七住菩薩般若之總相智,如何可能進修般若之別相智?不知般若之別相智,則不可能證得初地以上之道種智;不得道種智,則必不得一切種智。這些密宗祖師尚且不能了知七住菩薩粗淺之般若總相智,如何而可以稱為活佛?竟敢以外道雙身淫樂修法自稱為樂空不二法修證,而高推為更勝於顯教之佛。密宗祖師向佛教中學得一點兒皮毛名相,不知涅槃之實際——阿賴耶識,便創造《大日經》,誑言《大日經》之「佛」是法身佛、報身佛,更勝於顯教之佛;就譬如乞丐向大富長者乞得一兩銀子,便沾沾自喜向人宣稱更富有於布施銀子之大富長者,豈不是世間最愚癡的人嗎?
宗喀巴及密宗諸師千方百計、強詞奪理而建立意識覺知心為不壞心者,其目的乃為否定其不能證得之第八識金剛心。也就是說,正因為宗喀巴及密宗諸師未證真實存在的第八識金剛心,只好誑言及欺騙大眾說:「佛說有第八識者,為方便說,非真說有第八識心。」這些謗佛、謗法之語,於密宗著作中處處可見。但是由於佛門大眾普遍對於真正的佛法不知不解,常常會信以為真,還尊稱宗喀巴及密宗諸師為至尊、大師,這就是末法時期眾生的悲哀了。而當佛門大眾普遍信受密宗否定第八識等邪見,那麼密宗喇嘛諸師尚未見道的事實,便可以完全遮掩而沒有人知曉,他們便都可以成為大師而推廣密宗之外道邪見法門,而沒有任何人可以評破他們。如果密宗以這樣的手段而取代佛教正法的話,佛教便從實質上被消滅,空有佛教之名及寺院法師表相,而弘「唯有佛教名相」之法及外道邪淫之雙身修法;那麼昔日天竺佛教滅於密宗之故事,便將重演於今日之全世界,到那時也是地球佛教永滅的時刻了。
因此,佛門學人得要有智慧加以深入瞭解,才能不被密宗外道法所誑惑。如果想要建立學法之抉擇分,應當多閱讀 平實導師的著作,反覆久讀之後,印證三乘諸經佛語,就可以逐漸有抉擇分之智慧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千萬小心!密宗喇嘛教不是佛教,大家可別被密宗給騙了。
「《廣論》所說三摩地的錯謬」第二單元,今天就講到這裡。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653-a17_013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12集 《廣論》所說三摩地的錯謬(上)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今天我們要略談的題目是「《廣論》所說三摩地的錯謬」第一單元,希望與您結下良善殊勝的正法因緣。
「三摩地」又稱為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等持。一般將意識心安住於一境,安定專注不散亂的定的狀態,通稱為三摩地。但是這樣的說法很容易令人以為三摩地和奢摩他、止是一樣的;然而,三摩地和奢摩他是有所差異的,這個差異在哪裡呢?聖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說:【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瑜伽師地論》卷11)可見三摩地的修證,必須意識心於所緣境界中具備審正觀察的觀,以及心一境性的止;也就是說,意識心於所緣境界中,透過止與觀的方法才有三摩地的證入。止、觀是能引生三摩地的方法,而三摩地則是由止與觀所獲得的結果;所以止與觀是前因,而三摩地是後果。換句話說,必須藉由止以及觀才有三摩地,或稱為三昧,也就是正定、正受或是等持的功德產生。
譬如修學無相念佛法門,藉由訓練意識「心一境性」的「止」,專注一心安止於無相念佛的所緣境;以及藉由「審正觀察」的「觀」,來觀察無相念佛的念,是否有語言、文字、音聲、形相的聖號以及聖像出現,如果出現了,就必須再捨離,直到最後可以離開語言、文字、音聲、形相的聖號以及聖像,而於無相念佛安止下來;再觀察無相念佛的念是否持續不斷,如果中斷則再令意識心生起無相念佛的念;或是觀察無相念佛的念是否被五塵境拉走而散亂,若是散失,要再將心迴轉不攀緣五塵而安止於無相念佛;這樣反覆透過止觀的方法,止了又觀、觀了又止,止而觀、觀而止,止、觀雙運相輔相成,輾轉增上,最後可以達到整日無相念佛的功夫持續不中斷。這時候心中就可以篤定自己已經鍛鍊好無相念佛淨念相繼的定力,也可以確定確實有無相念佛法門可修可證,也清楚了知如何修證無相念佛的方法與過程,而心得決定毫無懷疑,就稱為正定;於無相念佛產生一心輕安功德受用,就稱為正受;於無相念佛專念持守,遠離心的掉舉、惛沈、散亂而得到平等安詳,就稱為等持,這個時候就是達到事一心的念佛三摩地或念佛三昧境界了。如果再以事一心的念佛三昧功夫進而參禪,讓心念「止」於所緣境話頭上,並藉由「觀」來尋覓從來離見聞覺知的金剛心如來藏;最後於因缘成熟時,一念相應證得金剛心如來藏,這時生起般若智慧,心得決定毫無懷疑,就是達到理一心的實相念佛三昧,或稱為金剛三昧了。
一般的外道也有許多三摩地,也就是種種定的說法,但那不是佛法所說的三摩地;在佛法中所說的三摩地或是三昧,大致上可以分成:一、世間三昧,二、出世間三昧,三、世出世間三昧,這三個層面來作說明。
第一、世間三昧:一般是指四禪八定的修證,是佛弟子所修,但也通於外道修。在四禪八定的修證過程中,意識所緣的定境法塵是沒有語言、文字、音聲、形相、符號等,是無相的;甚至於在二禪等至位以上,前五識已捨,於五塵境界都無覺無觀,只有意識安住於定境中的法塵,所以不著五塵境界相。至於其中定境止觀所觀的影相,是如來藏所生的定境法塵,藉由不斷降伏無始劫以來意根作意攀緣五塵的習氣,使得意識於定境中而作了別觀察,不緣於五塵;以這樣的止觀,來安住於有覺有觀、無覺有觀乃至無覺無觀三三昧境界中來證得四禪八定,但這只是世間三昧,還不是出世間三昧與世出世間三昧,因為雖然對於四禪八定具有審細正確觀察,而能夠了知四禪八定必須捨棄五欲五塵攀緣貪愛才能證得,但因為缺少了「審正觀察」解脫道的斷我見、我執的智慧,因此無法解脫出離三界生死,也不能成佛。因為即使證得了三界最微細的非想非非想定,仍舊是三界意識細心境界,終究不離意識我的世間境界,無法使人出離三界,還是世間有漏定法,所以稱為世間三昧。
第二、出世間三昧:是指二乘人斷我見、我執而生起的空、無相、無願三昧,或者說為空、無相、無作三昧。這三種三昧是意識心斷除我見、我執生起空、無相、無願而心得決定的二乘解脫智慧三三昧,並不是禪定的有覺有觀、無覺有觀以及無覺無觀的三三昧。出世間三昧的意識所緣境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藉由心一境性,而止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並且審細正確觀察一一蘊、一一處、一一界,尤其是徹底觀察識蘊意識我的虛幻是無常空,所以是生滅變異空相;既是無常生滅變異空相,於是對於五蘊我不再有所希求貪愛執著;既然對五蘊我無貪無執,就無願無作而心得決定棄捨滅盡五蘊,最後就可以捨報證入無餘涅槃,令後世五蘊我不再出生,而不再於三界輪迴生死;以出離三界世間生死輪迴為最終的目標,就稱為出世間三昧。
第三、世出世間三昧:是指大乘菩薩親證金剛心如來藏而生起的金剛三昧,乃至依金剛三昧所發起之無量無邊三昧。佛陀在《大般涅槃經》說:【善男子!譬如金剛,所擬之處無不碎壞,而是金剛無有折損。金剛三昧亦復如是,所擬之法無不碎壞,而是三昧無有折損。善男子!如諸寶中,金剛最勝。菩薩所得金剛三昧亦復如是,於諸三昧為最第一。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修是三昧,一切三昧悉來歸屬。】(《大般涅槃經》卷24)大乘的金剛三昧不是禪定之三昧,是實證第八識如來藏後,現觀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如境界離一切六塵覺觀,不生不滅本來如是,而且永遠不可被毀壞,乃至將十方諸佛威神之力合為一無窮大之威神力,也無法將一低賤螞蟻的第八識毀滅,是每一眾生本有的真如佛性;因此,般若智慧發起無有懷疑而心得決定,是證得如來藏金剛心而得定,因此稱為金剛三昧,在所有三昧中最為第一。因為菩薩所修一切三昧都是以金剛三昧為核心而有,歸屬於金剛三昧,這樣的三昧才是大乘般若實相智慧的三昧,才是佛法所說的金剛三昧或金剛三摩地,或者說為證得真如法身而入實相念佛三昧;而其餘有關禪定的三摩地,全都是三界世間法,並非大乘諸經所說的金剛三摩地。
大乘菩薩除了現觀五蘊我虛妄無常,而證得二乘的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同時也親證金剛三昧;依金剛三昧又復現觀金剛心第八識如來藏為真實之我卻又無我、空無形色,一切法在其境界中皆不存在,如是心得決定,稱為空三昧;在一切法中運行不輟,除真如法相外無一相可得,而真如法相也無相,不起心相、行相,所以無相,如是現觀,心得決定,稱為無相三昧;這樣的空性無相心體,能出生世間六塵萬法,卻不入世間六塵萬法,所以無願,如是現觀,心得決定,稱為無願三昧。證悟菩薩轉依金剛心如來藏空、無相、無願體性,於是不再為個人利益有所願求、有所作為,所作所願一切皆為饒益眾生實證解脫乃至成佛,這是依金剛三昧而引發大乘菩薩所證的空、無相、無願三三昧。
佛陀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又說:【若菩薩摩訶薩能學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便能究竟通達此等無量無邊殑伽沙數三摩地門,乃能證入諸佛境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0)意思是說,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依實證金剛三昧了知《般若經》義旨,而生起般若智慧方便善巧,現前觀察金剛心如來藏出生三界世間萬法,是一切萬法的根本心,但又出離三界世間萬法,本來解脫,本無生死,了知原來不須入無餘涅槃就已在本來清淨涅槃金剛心如來藏中,無須出離生死就本來無生無死,於是發起大願,生生世世迴入世間護持正法、利益眾生;並依實相般若金剛三昧繼續修學,乃至究竟通達金剛三昧所發起之大乘無量無邊三昧,而最後可以證入諸佛境界究竟成佛。也因為這個不生不滅金剛心如來藏,祂既在世間卻又同時出離世間,因此稱為世出世間三昧。
但是宗喀巴卻是將生滅意識當作金剛心,根本不可能有金剛三摩地的實證。例如,宗喀巴說:【釋菩提心論雖說阿賴耶識之名,然義說意識為一切染淨法之根本。】(《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15)從這段文字,我們就可以知道宗喀巴以意識為一切染淨法之根本,否定有第八識阿賴耶識根本識,顯然宗喀巴對於大乘法之般若中觀根本未曾見道;對於小乘之解脫道亦未見道,尚墮於我見之中。因為未斷我見,所以說意識為常不壞法,堅持意識是一切染淨法之根本,全然違背經論中佛菩薩所說的聖教量;佛陀於四阿含諸經中,一再地說明五蘊有十八界,眼等六識是心,復有意根也是心,總共有七個識,這七個識乃名色之「名」所攝;由這七個識以及色身五根、六塵,所以有受、想、行蘊,合稱為「名色」。而名色皆必須緣另一個識,也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才能於三界六道中現行運作,並不是本來自在之法,都不是可以獨自存在不壞之法,都是所生之法。因此,佛陀於阿含諸經中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名色之「名」中既然已經有六識以及意根總共七個識,而「名」與「色身」又同緣另一個「識」,那麼這個所緣之「識」,不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又是什麼識呢?而宗喀巴由於不能證得第八識阿賴耶識的緣故,便加以否定;這樣我見深重,又誤會阿含經義旨,如何可說為已證阿含解脫道之聖者?這樣嚴重誤會阿含經義旨,認定意識為常住不壞法未斷我見之人,尚且對於三乘菩提中之小乘法生大誤會,不能證得小乘之三三昧,何況大乘之金剛三昧呢?
宗喀巴又說:【其薩埵者,真如一味無戲論,無分別智菩提心,即是金剛薩自性。彼由分別所不能壞,故是金剛。……真如性亦爾,由離障明顯,假立生名,故無始終生滅。】(《密宗道次第廣論》卷12)宗喀巴既然否定七、八識,那麼他所說的真如心,乃是意識心在淫樂高潮中一心受樂,而不生語言妄想之離念靈知覺知心;由「離障」明顯而說其為真如,其實根本未曾離障,未斷我見故,與常見外道一樣誤認意識心是常住不壞我。宗喀巴如是自認為已經離障了,所以認為由「離障明顯」而說意識心變成真如了,是故假立「生」名,其實正是誤認意識心為第八識真如心之妄想者;因為這樣誤會的歪理而說「真如本無今有,然因離障而假名為生,然意識是本來無生的」,所以宗喀巴說意識覺知心因此「故無始終生滅」,從這樣來建立意識心「由離障明顯」而變成為金剛心真如法身。
宗喀巴又說:【班拶謂空性境與能緣智二無分別,名曰金剛,以非逆品所能壞故,能摧折所治品故,無始終故。猶如法界無始無終,緣彼之心亦得彼名;以緣真如為彼相故。】(《密宗道次第廣論》卷18)宗喀巴否定如來藏而說一切法空、緣起性空,其實就是以「蘊處界一切法空」,本質上也就是諸法無常空,來作為佛法中所證之空性;依這個認知而說能緣此「空性」之智為能緣智,然後主張「空性境與能緣智二無分別,名曰金剛」,則是以「認知一切法空之意識覺知心及一切法空之空境」為一,而說空性境與能緣智二無分別,名為金剛,是以意識為不生不滅之法,違背 佛於三乘諸經所說者,墮於意識層次之中,未斷我見,如何可以名為證悟之聖者而封為至尊呢?這樣的道理是說不通的。
錯認意識為空性心的宗喀巴,不知 佛陀於初轉法輪四阿含諸經中早已評破意識,說意識為緣起之法,藉由根、塵、觸三而生意識,也就是由意根、法塵之接觸,方由阿賴耶識而生,是緣起之法故,夜夜斷滅,次晨復起;悶絕則斷滅,五勝義根正常時方能復起;正死位中、滅盡定位、無想定位亦皆如是;投生之後永遠斷滅,不能去至後世,因為現見一切有情的此世意識不從前世來,都不能知道前世事,而只能回憶此世中昨日以及小兒事的緣故。這樣緣起緣滅的意識心,宗喀巴卻堅執為無始無終之心,強辯意識心是真如心;但是末那識尚且可滅,何況依於多緣才能現行之意識覺知心,如何可以說為金剛不壞之心?如何可以說為證得金剛三摩地?宗喀巴將意識心建立為法身,建立為密宗之金剛三昧心,其知見同於常見外道,窮其聰明才智,終究不能成就他所說的道理,因為只要具有般若智慧的佛子必會破斥之,以護正法。
所以,一切密宗學人不應追隨宗喀巴錯誤知見而共同毀謗第八識如來藏金剛心,否則將與宗喀巴同成謗菩薩藏者,同成一闡提人,善根悉斷。《楞伽經》中 佛說謗如來藏阿賴耶者名為斷善根人,一切密宗學人請千萬不要效仿宗喀巴的愚行,那麼您就是明哲保身有智慧的人。
「《廣論》所說三摩地的錯謬」第一單元,今天就說到這裡。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652-a17_012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11集 《廣論》的「別學」後二波羅蜜多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我們今天將繼續來說明「常見外道法--廣論」,「常見外道法--廣論」。今天我們節目的進度將會說明《廣論》的「別學」後二波羅蜜多。
在進入今天的課程內容之前,我們還是要依照慣例來為大家說明一下這個前提。也就是說,各位觀眾菩薩們,在你們觀看我們的節目之前,是要清楚完整的《廣論》這個前提,對於完整的《廣論》這個前提,大家是必須要知道的。如果知道這個前提的話,再來觀看我們的節目,就不會誤解我們所說的意思;同時你也可以瞭解完整的《廣論》這個前提下,你看了我們的節目以後,就會清楚本節目中各個老師在辨正法義的時候的重點在哪裡;也會清楚瞭解宗喀巴《廣論》內容的宗旨到底是什麼,同時對於密宗喇嘛教的核心法義,也知道是圍繞在外道法上面去打轉的。因此在我們節目的一開始,就必須要先說明完整的《廣論》這個概念,這樣大家就不會落在半邊的《廣論》,或者局部的《廣論》概念中。當各位觀眾心中有了完整的《廣論》這個概念作為前提下,就能夠更深入、更清楚地明白宗喀巴以及整個喇嘛教的核心法義,同時也會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定位《廣論》是常見外道法。
因此瞭解這個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什麼是完整的《廣論》呢?也就是喇嘛教號稱第二佛的宗喀巴,他所著作的《廣論》其實是有兩個部分,也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密宗道次第廣論》。《廣論》是有這兩個部分,如果要瞭解宗喀巴《廣論》的整體核心思想,必須要函蓋這兩個部分來解讀,這樣才是完整性的理解《廣論》。如果不是函蓋這兩個部分,這樣來解讀《廣論》的話,就會不清楚《廣論》的宗旨內涵,因此就不知道《廣論》所說,其實只是常見外道法。不僅如此,有的人只有讀過半邊的《廣論》,他還以為自己所學的《廣論》內容是與佛法一致;這樣的人就很冤枉了,因為他本來是發心要學佛而成就佛道的,但是卻因為不知道《廣論》的本質而成為去學外道法去了,甚至造作了惡業之行而去修雙身法,這樣就下墮三惡道去。因此完整的《廣論》,是函蓋《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密宗道次第廣論》這兩個部分,這是大家必須要清楚的前提。
好了!前提我們說過了,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來說,也就是我們要來講講《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的「別學」後二波羅蜜多。我們看宗喀巴他是怎麼說的。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第336頁,有這麼說:【別學後二波羅蜜多,謂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靜慮,及慧波羅蜜多之所攝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因此,宗喀巴所謂的「別學」後二波羅蜜多,意思就是《廣論》的學習者是要修奢摩他﹙止﹚,以及修毘缽舍那()。如果修學者可以依照這樣別學的方式來修止、來修觀,按照這樣的次第去完成所修的話,就可以進入宗喀巴所推廣的密宗道裡面去修了。宗喀巴認為其中的奢摩他(),就是靜慮波羅蜜多所含攝,而毘缽舍那()是智慧波羅蜜多所含攝。
在這一段,我們先來說說「別學」的問題。大家要注意,宗喀巴在這裡所說別學的意思,其實我們可以從四個層面來說:第一、別學就是另外要學;第二、別學就是特別要學;第三、別學就是所學的是與正統佛教有差別;第四、別學是說這個止觀,乃是要個別私下與上師一起來修而學習的。因此我們將從這四個層面來說說宗喀巴所謂的「別學」後二波羅蜜多。我們分批來說明:
第一種別學是另外要學。也就是說,宗喀巴他希望那些《廣論》的修學者,他們除了要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前面所抄錄自佛經或菩薩論當中的內容之外,還另外要學後面這兩種密宗喇嘛教專有的止以及專有的觀。因此宗喀巴認為只有學前面的部分是不夠的,還得要另外學這個密宗喇嘛教專有的止與觀;而這個喇嘛教專有的止與觀,是與後半部的《廣論》乃是相連結的,也就是說這個止與觀,是與《密宗道次第廣論》當中所說的雙身法是有非常深刻的密切關係,而且透過這個雙身法的止與觀的修煉就可以達到密宗道所謂的大成就。因此這個別學止觀,其實就是雙身法的止觀。我們舉例來說,例如第十四世的達賴喇嘛,他在他所寫的一本書叫作《達賴生死書》,第157頁當中他就有說:【具有堅定慈悲及智慧的修行者,可以在修行之道上運用性交,以性交做為強大意識專注的方法,然後顯現出本有的澄明心。目的是要實證及延長心的更深刻層面,然後用此力量加強對空性的了悟。】~(《達賴生死書》,天下雜誌,頁157。)好!我們看達賴喇嘛在這本書裡面是這樣說的,這本書我們引用的是: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所出版的,我們參考第一版的第五次印行的這個版本。我們從上面所舉的達賴喇嘛書中所說的內容,就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其實密宗喇嘛教就是要以性交作為強大意識專注的方法,讓修雙身法的人,他的心可以專注在行雙身法上面,他們說這樣就是在修奢摩他(),能夠讓自己的心專注;然後在這個行雙身法有第四喜的時候,這個修雙身法的行者又用這個力量來加強對空性的了悟,而他們說這樣名為修毘缽舍那﹙觀﹚,也就是說在第四喜的時候能夠加強對於空性的了悟觀察。因此這個雙身法的止觀,其實就是宗喀巴在這裡所說的別學止觀的目標,別學止觀就是要為了修這個雙身法。所以從完整的《廣論》的概念來看,從完整的《廣論》的立場來看,這個「別學」後二波羅蜜多,對於《廣論》的兩個部分,它生起了一個前後呼應的連結。因此這個雙身法的止觀,乃是有非常關鍵性的角色,能夠連結《密宗道次第廣論》以及《菩提道次第廣論》。所以宗喀巴才在這裡說,學《廣論》者除了要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前面所說的內容之外,他另外還要去學這個密宗喇嘛教獨有的止觀,這樣的話,能夠統攝整個完整的《廣論》內涵。所以,這是第一種別學止觀的意思。
第二種別學是說特別要學,特別要去學。也就是宗喀巴希望那些《廣論》的修學者,要特別去學密宗喇嘛教專有的止與觀。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宗喀巴他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第557頁當中就已經明白表示過了,宗喀巴他是這樣說的,宗喀巴說:【第二特學金剛乘法。如是善修顯密共道,其後無疑當入密咒,以彼密道較諸餘法最為希貴,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卷24)這是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卷24所節錄的一段宗喀巴的所說;這個意思就是說,修學《廣論》的人最後特地要去學金剛乘法。也就是說,只要是學《廣論》的人一定要去學《密宗道次第廣論》的內容,也許每個人修學的速度是不同的,但是最後一定要學金剛乘的密宗道。而且宗喀巴還在這裡特地強調地告訴行者:其後不用懷疑當入密咒。也就是說後面所學的內容,那是應當要進入密咒乘來學的,就是要去學雙身法;也就是宗喀巴告訴《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學習者:當每一個人,他學習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完畢以後,他最後當然會進入密咒乘當中來學雙身法。而且宗喀巴還說這個密咒乘的雙身法,是比其他的種種方法還要來得最為稀奇,以及最為珍貴;因為這樣的緣故,宗喀巴認為這樣的行者進入密咒乘來學雙身法,是可以快速圓滿福德和智慧這兩種資糧的緣故。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宗喀巴說要別學後二波羅蜜多;意思就是說,廣論班的學習者是不用懷疑的,你們的祖師宗喀巴說:只要是學《廣論》的人單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不夠的,你們最後必定要去完成《密宗道次第廣論》的部分。因此學《廣論》的人最後一定會去行雙身法,這是必然會遇到的宿命。因此這個地方也可以知道,宗喀巴說特別要學雙身法的止觀,它的道理就在這裡。
好!我們再來講第三種別學的意思。第三種別學是說,《廣論》所說的這個止與觀,是與正統佛教所說的止與觀是有差別的,《廣論》學者要在這有差別而學。宗喀巴希望那些《廣論》的修學者,要認清楚這個密宗喇嘛教專有的止觀,其實是與 釋迦牟尼佛所傳正統佛法中的止觀,是有差別而不同的,兩者有很大的差別,因此這裡才說要別學後面二種的止觀。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04頁,他就已經說明過了,他說密宗道是與佛菩提道是不同的,有別於佛菩提道,不論內容、行門以及種種的地方都是有很大的差別。宗喀巴他怎麼說呢?宗喀巴說:【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復云何?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菩提道次第廣論》卷8)宗喀巴在這裡就把佛法中的大乘說有兩種差別,也就是他把大乘分為「波羅蜜多大乘」以及「密咒大乘」這兩種差別。而且宗喀巴還在這一段的最後說:除了這兩種大乘之外,沒有別的大乘可說。但是大乘法本來只有一種,他卻在這裡虛妄地建立說有兩種大乘,說有「波羅蜜多大乘」以及「密咒大乘」這兩種的差別。其實宗喀巴這樣虛妄地建立密咒大乘,然後在這裡又要說要別學密宗道專有的止觀,因為其實他心中知道,這是與正統佛法所說的止觀是有很大的差別,因此他在這裡說別學。在前面把大乘分為兩種,其實他的目的就是要合理化雙身法,把雙身法來合理化成為佛法,因此他就這樣建立了一個密咒大乘;然後在這裡說佛教所說的大乘法是不夠的,還要別學雙身法的止觀,這樣就可以在《密宗道次第廣論》當中明白公開地來說雙身法了。其實我們如果再觀察,可以發現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前面的第71頁,也已經說明《廣論》的修學者,最後也一定會進入密宗道當中去修的。例如宗喀巴說:【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決定應須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卷3)所以這個密宗道所修的內容,也就是男女淫欲的雙身法。宗喀巴在這裡強調說「決定應須趣入密咒」,也就是修《廣論》者,他是決定性的而不可改變的,他將來必定要慢慢地趣向密咒乘裡面去修雙身法,也就是必須趣向進入密咒大乘當中,這樣公開地去修《密宗道次第廣論》裡面所說雙身法的內容,也就是去行師徒淫合的雙身法。我們舉達賴喇嘛在他的一本書,叫作《達賴喇嘛在哈佛》的這本書當中的133頁有說,達賴喇嘛是這樣說的:【由於我們肉體的本質使然,意識層次的這些改變才會發生。而其中最強烈的、行者可以加以運用的意識,是發生在行房之時。因此,雙修是密乘道上的一個法門。】~(《達賴喇嘛在哈佛》,立緒文化,頁133。)這書是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在民國9312月的初版二刷,是由達賴喇嘛所著作、鄭振煌所翻譯的這個版本。達賴喇嘛在這本書當中強調,行房修雙身法是密咒乘的一個法門,而這樣的修行法門是與正統佛教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宗喀巴在這裡才要說,別學密宗道的止觀是有別於大乘佛法的止觀。這個止觀乃是喇嘛教的雙身法止觀,所以這是第三種的別學。
我們再來看第四種的別學,是說修《廣論》的人,他要個別與上師一起修學這個止觀。宗喀巴希望那些《廣論》的修學者,學習到這個地步,接下去就是要進入到《密宗道次第廣論》的內容當中去學,也就是要真正地去實踐雙身法了。而《密宗道次第廣論》的內容就是要與上師一起合修,一起實修雙身法,這個部分乃是要個別來與上師合修雙身法的。而我們一樣再舉密宗喇嘛教最高法王達賴喇嘛,在他的著作叫作《慈悲與智見》的書第246頁當中有說,達賴喇嘛這樣說的:【根據新譯派,修祕密真言到某種程度的時候,修者修特殊法,如利用性伴侶、打獵等等。雖然利用性伴侶之目的,不難被說成是為了用欲於道及引出較細的證空之識。】~(《慈悲與智見》,羅桑嘉措──西藏兒童之家出版,頁246。)我們引用是羅桑嘉措—西藏兒童之家在19973月修版的第三刷,因此達賴喇嘛才會在這裡說這樣。而且達賴喇嘛他還在他的一本書,叫作《圓滿之愛》的這本書當中有說:「修習密教必須隱秘。」也就是說,他說修雙身法必須要隱密地與上師來合修,這也就是宗喀巴的別學後二波羅蜜多的意思。這是說修學《廣論》的人從這裡開始必須要別學,要個別與上師一起來修雙身法的止觀,這樣正式進入到密宗道的行列當中。因此我們從達賴喇嘛的這些書中,以及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最後兩章,說要別學後二波羅蜜多,就瞭解它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的涵義,但是不論如何,其實都是不離要去修外道雙身法的止觀。
各位觀眾菩薩:當你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內涵的時候再回頭來看《廣論》的內容,就可以連貫整個《廣論》的中心思想;其實也就是歷代達賴喇嘛及喇嘛教的所有上師、活佛,他們所說的止觀、他們所說的內容,其實都不是佛法,都只是雙身法,都是常見外道法。但這麼多年來,他們卻打著藏傳佛教的名義來籠罩學人,讓大家誤以為他們是佛教,其實這是誤導眾生的。
今天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說到這裡。希望大家能夠繼續來觀看,我們後面的節目。後面的節目,我們有很多的老師繼續為大家說明外道法的雙身法--《廣論》它所說的內容。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651-a17_011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14佛法會演變嗎?(下)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上一集節目中,我們說明了有一位法師將完整的三乘菩提,唯一佛乘分為佛法、大乘佛法,以及祕密大乘佛法的謬誤。今天我們將接續來探討:「佛法會演變嗎?」使大家更能瞭解這位法師,對佛法不論是研究還是思惟想像,而有的觀念、知見都有偏差,而且是以不事修行的學術研究者的研究,作為他判教、研究乃至學習的依據;甚至以依附佛教的喇嘛教的六識論拿來當作真實法,這樣不但使他一生清苦修行毫無結果,連基礎的佛法見解都沒有,更誤導了信受他說法的人。
上集經由《大寶積經》的一段經文,我們知道,由於陀摩尸利比丘深心恭敬渴求 彌樓揵馱如來的深法,釋提桓因來為他說 彌樓揵馱如來的八百千門經等等法,而 彌樓揵馱如來也來示現身相及當初說法大會的一切景象,陀摩尸利比丘因此於諸法中得智慧眼。另外我們也說明了,這位法師認為大乘佛法,是由聲聞深教演化而來的錯誤,同時也知道大乘法從無量劫來,十方三世諸佛都同一所證,同說無五陰體相的如來藏法,而 釋迦如來所留傳下來的大乘法,是如來在世時就已經弘演過的法,不是像這位法師所說的,是部派佛教分立後才慢慢創造出來的。今天我們將往下看這位法師對《大寶積經》的誤解。
陀摩尸利比丘聽聞釋提桓因所說八百千門法後,於 彌樓揵馱如來法中得到智慧眼,就逐漸地遊行回到本國為父母演說,如來清淨應空應離種種深妙經教,稱揚讚歎佛法眾多功德,也度了自己的父母及許多人出家。從此一個聚落一個聚落宣說 彌樓揵馱如來的法,使 彌樓揵馱如來的法熾盛起來,能夠這樣是因為陀摩尸利比丘宿昔大慈悲心願護法的緣故。當陀摩尸利比丘捨報時,發願再生來閻浮提人間,即得隨願往生在王家,名叫得念,在 彌樓揵馱佛入滅後,第三個百年法中出家。由於本願加上宿命智的緣故,過去世所修的諸門句陀羅尼句 (也就是佛法的總持)自然記得,因為記得這些陀羅尼句的緣故,此世未曾聽聞的經教,也能為眾生敷演廣說。而得念比丘並不說前身所曾經說過的法,這樣子,前世跟隨陀摩尸利的比丘眾中,有智慧深澈明利、善根深厚的比丘,依止法義,不隨順言語言說,聽聞得念比丘所說諸經,心中都隨喜、信受、恭敬、供養、守護得念比丘。但是其中也有比丘沒有威德,鈍根闇塞、福德善根淺薄者,聽聞得念比丘所說新法不能信受,違逆得念比丘,並且評論得念比丘的過失而如此說:【如是等經,我等不從和上諸師所聞,本亦不從陀摩尸利大師所聞。】(《大寶積經》卷78)他們認為得念比丘所說的未曾聽聞過的法,他們以前並未從跟隨的教授師聽聞過,也沒有聽聞已經捨報的陀摩尸利比丘說過,於是不能信受。這如同現今 平實導師以其道種智說出許多如來藏深妙法,而信受這位法師所說一切法空、緣起性空的那些人也是這樣子,對於所未曾聽聞過的深妙法,沒有慧力理解,也沒有能力分辨對錯,一律隨順原有知見而加以詆毀,不願信受,因而失去斷我見,甚至證實相的法益。於是當時的比丘因此分為兩部:一部是不信受得念比丘的陀摩尸利比丘眾;一部是信受得念比丘的得念比丘眾。
當時得念比丘雖然有宿命智,知道自己前世的身分,卻不說自己是陀摩尸利,為什麼這樣呢?因為那時候大家都認為,陀摩尸利比丘所證是阿羅漢道而不是菩薩,因此如果得念比丘說自己前世是陀摩尸利比丘,眾人將懷疑惑不相信。況且現在的得念比丘,眾人都知道是菩薩並非阿羅漢,這樣子前後世身分不同,所說內容也是前世未曾說過的法,如果眾生沒有智慧判斷,當然就會以為這是兩個不相干的人。因此得念比丘如果說自己就是前世的陀摩尸利比丘,必將導致眾比丘的驚怪。由此可以知道:能以法的內涵來判斷善知識的人,就會因為得念比丘宣說未曾聽聞過的深妙法而受益;而不願信受的人,則會失去佛法修學增上的因緣。這就像今日 平實導師弘法一樣,以表相認定善知識又有情執的人,就不能信受 平實導師所說未曾聞法,只能再蹉跎一世。
得念比丘臨命終時,還是發願生到閻浮提人間來,也隨願可以生在大長者家,名為耶舍。由於本願而能夠了知宿世因緣,在 彌樓揵馱佛正法第四個百年,才七歲就出家修道,由於宿命智而有佛法的總持,同樣能為人演說所未曾聽聞之法。與前世得念比丘的情況一樣,有人信受,也有人不信受,進而毀謗耶舍比丘所說未曾聞之深妙法,毀謗那不是佛法、不是陀摩尸利比丘或得念比丘兩位大師所說的法。耶舍比丘臨命終時,也和前世一樣願意生來此閻浮提人間,因此命終之後隨願又生於王家,當他出生的時候,諸天出大音聲說:「今王所生,多益眾生,因此名為導師。」到十四歲的時候,在 彌樓揵馱佛正法第五個百年出家學道,由於導師比丘廣誦經書而且多聞深入,因而能夠文詞清辯善巧說法。導師比丘從聚落到聚落、城市到城市、國家到國家,流布 彌樓揵馱佛正法,對眾生多所饒益。那時候之前陀摩尸利、得念、耶舍等人所教導過的比丘眾集合起來,要來毀破導師比丘說法,由於他們長久以來,沒有熏習過正確的大乘佛法知見,以致無法對導師比丘有所問難,因此無法障礙導師比丘弘揚 彌樓揵馱如來正法。導師比丘命終前,像這樣子到處弘法,教化了八百萬人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而且這些人命終之後都往生天上。然而隨著導師比丘命終,不再來閻浮提人間,彌樓揵馱如來的正法也從此滅没。因此 本師釋迦如來說,菩薩摩訶薩就像這樣子,以這種深妙經典來守護佛法。
各位菩薩,說到這裡,不知道您心中有何感想?當有佛出世,或者有真正善知識宣揚佛正法的時候,是不是應該一心虔誠恭敬來求法,而且也應該盡心盡力來弘護諸佛正法城,讓正法可以延續下去。如果眾生能聞熏諸佛正法,就能改變心性,這樣眾生才能真正得利,社會也能祥和,國家才能富足安樂。再說,在《大寶積經》的這段經文中,從 彌樓揵馱如來入滅後的一百年開始,先後有陀摩尸利、得念、耶舍、導師等幾位菩薩比丘,每百年出世宣揚 彌樓揵馱如來的深法,因此我們可以感受到大乘菩薩世世不為一己之利、不為一己的道業,而一再受生來這個濁惡世界,延續、弘揚佛的正法,他們的心志與願力真的是不可思議。更可以感受到只有真正的大乘菩薩才能夠延續諸佛正法,只有具悲心的大乘菩薩才有願力與能力一再來受生,依憑著他們所修習過的深妙法種,可以一世比一世宣說更深妙的大乘法。而這是二乘行者所不能作到的,因為緣覺聖者悲心不夠,不願意為眾生留在世間;而定性聲聞行者,則不願意多聞熏習,智慧有所不足,沒有能力留下來度化眾生。
各位菩薩,我們前兩集節目中曾經說過,七佛世尊不論幾會說法,表相上度的是聲聞弟子,實際上要度的是菩薩弟子,原因就在這裡。只有菩薩弟子才能承擔諸佛家業,而願意一世一世來欲界人間受生,延續正法、救護眾生。這就像 平實導師所曾說過的:二乘法要靠菩薩來延續,否則二乘法無法久遠流布。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位法師對這部經的誤解有多深。
接下來,我們提出幾點來說明,這位法師是如何誤會這部分的內容:
一、這位法師誤會一會說法的意思。經文中 釋迦如來說,彌樓揵馱如來也像 釋迦如來一樣於五濁惡世成佛:【佛壽六十歲,一會說法,八十億比丘得阿羅漢道。】(《大寶積經》卷78)這裡這位法師誤解了一會說法的意思,為何如此說?如果 彌樓揵馱如來只有一會說法,而只說聲聞解脫道法,那麼就不會有一百年後的陀摩尸利比丘可以出來弘演 彌樓揵馱如來的應空應離的深妙經。可能有人會認為應空應離之法,不就是解脫道中應該斷五欲諸法的貪愛嗎?的確如此。但是在前一集中我們有說到,在 彌樓揵馱如來入滅七日中,有很多大弟子也跟著入涅槃了,也有很多眾生因為出家能夠安隱生活而求出家,但是所行則無異白衣,只求生活富足,不受國家使役:【佛諸深經、持戒、頭陀細行妙法,多皆廢捨,不復讀誦。】(《大寶積經》卷78)不但對於佛的教法都不修學,也不修除性障,無福無慧。如此經過百年後,隨著其他大弟子的捨壽,已經無人知道 彌樓揵馱如來所教導之法。
因此陀摩尸利王子出家時,是歷經辛苦才由釋提桓因那裡得到 彌樓揵馱佛所傳的法,這時候陀摩尸利比丘即使有大乘法在心中,也只能講眾人聽得懂、且能接受的解脫道法;而且也因為有人是聲聞種性,不願修學大乘法,因此陀摩尸利比丘無法宣講太深的菩薩法。這樣漸進式演說,法才能夠延續下去。然而因為陀摩尸利比丘宿命大慈悲心願力護法的緣故,又再受生來人間,才會有得念比丘具有菩薩內涵,繼續講出更深,而且是當初的比丘們所未曾聽聞的菩薩法。由此可以確定,彌樓揵馱如來不是只有一會說法教導解脫道法,之後一定還有二會或三會說法,教導成佛之道的菩薩法,而這也是十方諸佛都同樣宣演的完整佛法;或者真的是一會說法,而開示的是唯一佛乘之法。
二、由於誤解 彌樓揵馱如來只有一會說法,導致這位法師認為菩薩法含容在聲聞法中,是由聲聞深法演化出來的。這位法師書中說:【一般人以為陀摩尸利是阿羅漢,而不知他是菩薩。所說的深法,似乎是聲聞法,其實是菩薩道──菩薩法還含容在聲聞法中。】(《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頁1305。)如前面所說的,陀摩尸利王子辛苦求得佛法,即使有菩薩法在心中,衡量當時眾生與比丘們的修行狀況,以及他們能聽受的程度,只能宣講應空應離的解脫道法,不能驟然宣講太深的佛法,使眾比丘們不能信受,產生煩惱甚至毀謗。這就像當初 平實導師出來說法時,也是從最多人修學-又簡單易學-的修定,及念佛法門開始。當眾生心性程度不夠時,如果開示極深妙的法,就會像嬰兒吃很硬的固體食物一樣,會消化不良、無法吸收,浪費食物而且會傷害身體,而使眾生不信受,甚至懷疑怖畏,害他們不敢修學。
實際上大乘法,不但不是含容在聲聞法中,反而是聲聞法含容在大乘法中,也就是大乘成佛之道法,是具足含容解脫道,與佛菩提道兩部分內涵。大乘法絕對不是聲聞深法演化來的,聲聞法再怎麼深,阿含所講的也只是讓眾生可以出離三界生死的世俗諦,與大乘法第一義諦安隱觀的內涵比起來,淺易多了。不要說聲聞部派的小乘行者無法創造大乘法,他們連讀都讀不懂。
而這位法師不願信受有一個真實存在、永無生滅的實相法,卻執意認定諸法緣生緣滅、無因唯緣的緣起法這種現象為法界實相,也不相信 釋迦佛陀是經由無量劫來修行菩薩道而成佛的,認為有關 釋迦如來所有過去生的事跡都是傳說,都是弟子們在佛入滅後:【由於誠摯的懷念戀慕,在佛陀遺體、遺物、遺跡的崇敬供養中,釋尊的崇高偉大,超越於一般聲聞弟子,漸深深的感覺出來。……所以這些傳說,是佛教界共同意識的表現,表達出成佛應有的偉大因行。】(《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頁124~125。)真正的佛弟子絕對不會這樣看待 世尊的本生事跡,佛教界如果有人認為這些都只是傳說,那麼這樣的人應該也只是在研究佛法的人,絕對不是真修佛法者。不僅如此,這位法師還認為,他所倡導的人間佛教的人菩薩行,在人間發菩提心,行十善業,就是菩薩正行,人格成就了,未來就可以成佛。各位菩薩,我們都知道發菩提心有三種層次差別,如果沒有發起真實的菩提真心,不論他是世間的聖人或賢哲,依然是佛法門外漢,永遠也不可能成佛,而這個菩提真心,卻是這位法師所不相信的。
三、聲聞法沒有菩薩法的內容,部派佛教沒有菩薩說。這位法師將 彌樓揵馱如來正法時期的現象,拿來和 釋迦如來滅後的小乘部派分裂情況攪和在一起,他認為從陀摩尸利到導師比丘之間四百年,彌樓揵馱如來法就如同 釋迦如來時,部派佛教的分裂與大乘佛法的興起,都是有演化的。這位法師說:【陀摩尸利比丘與得念比丘,所說的實義相同而文句不同,所以隨文釋義的,依義不依語的,就分化為「陀摩尸利比丘眾」、「得念比丘眾」──二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頁1305。)其實我們都知道,如果能夠依義不依語,就能夠分辨出二者所說法義是否相同,就不會分化為兩部。
接著這位法師又說:【到佛滅四百年,乘願再來的耶舍比丘,又傳出「所未聞經」,因而引起了分化,形成「耶舍比丘眾」。舊傳的比丘眾,對「耶舍比丘眾」,「不聽住止,不共讀誦」,諍論相當的激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頁1305。)這裡原經文是先前的比丘眾因為智慧、善根的不同,而有信受與不信受耶舍比丘說法者,從陀摩尸利比丘聞法信受的比丘眾,由於能信解所未聞深法,同樣能信受耶舍比丘所說第一義應空深經,而得念比丘眾則不能信受,因此分為兩部。不是這位法師所理解的,舊傳的比丘眾對耶舍比丘眾不聽住止、不共讀誦。這就像 釋迦佛後的部派分裂一樣,只是在小乘行者間對聲聞法的不同見解而有異見的分裂,實際上他們是不能理解大乘法的,也沒有能力評論大乘法。
這位法師又說:【到佛滅五百年,乘願再來的導師比丘,「多聞深入」,「善巧說法」,使舊有的陀摩尸利、得念、耶舍比丘眾,集合起來,想破壞導師比丘,但「不能障礙導師比丘」。如取意來加以解說:陀摩尸利所說的,是聲聞形式的菩薩內容,與部派佛教的菩薩說相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頁1305~1306。)
各位菩薩,在《別譯雜阿含經》卷6中,佛曾說過:有五因緣會令佛法滅沒,其中之一是:【不敬法、不尊重法、不供養法,於正法中不能至心,然依法住。】出家了卻不敬法、不尊重法,法就無法弘揚下去,彌樓揵馱如來法也是這樣,當佛滅第五個百年時,導師比丘出世所說,相應於空的深妙經,由於先前比丘眾已經沒有智慧善根聽聞念持,因此不接受;再加上心性與菩薩法不相應,也不願意熏習修學,因此起而毀破,但是沒有能力毀破。然而畢竟是佛的正法,還是有人可以相應而聽聞修學,而導師比丘捨報後,往生其他佛世界,不再生來閻浮提,也就沒有菩薩可以再宣講 彌樓揵馱如來佛法了,因此 彌樓揵馱如來法就此滅沒。
這位法師對這段經文的結論是:【得念比丘揭示了菩薩道,雖與聲聞舊說不同,但還不致嚴重的衝突。這……與大眾部系的聲聞佛教,雖有點不同,但還不致引起嚴重的諍執。耶舍比丘的時代,大乘者貶抑聲聞,不免引起嚴重的對立。導師比丘時代,大乘興盛了,要障礙也障礙不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頁1306。)由這位法師這裡所說,很清楚可以看出來:這位法師認為大乘法,就像無量劫前的 彌樓揵馱如來一樣,是由聲聞法而菩薩法,由和合部眾由於說法者說了不同於所曾聽聞的法,導致僧眾分裂,而有大乘貶抑聲聞的情形,最後則是當大乘法興盛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可以障礙大乘法的傳布了。
實際上大乘法在佛在世時,就已經開示過了,不然不會有一再來受生的菩薩,在佛入滅之後可以再出世演說菩薩法,而且越來越深妙。這如同今日的 平實導師在佛世時就是證悟的菩薩,只是示現聲聞身相,之後雖然也多世出家修行,不妨 平實導師菩薩本質與心性,而更能在一世一世的修習下,後世的佛法智慧及修證功德更勝妙於前世。
各位菩薩,相信您已經更能確認,大乘佛法不但不是聲聞法演化出來的,更不是由部派聲聞眾或其他任何人長期創造演變而興起的;大乘佛法是 釋迦如來住世時,就已經具足開示的唯一佛乘──成佛之道法。因此我們可以確定,歷代佛法法義沒有演變,只有弘法方便的差異而有不同,法的內涵從未演變過。我們也應該知道,在作佛法的法義考證時,應該以真悟者所說的法義作為考證的依據,不應該以沒有證悟的佛學研究資料作依據,這樣才不會考證錯誤,自誤誤他。
由於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636-a16_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