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系列。這個單元我們來談談三福淨業中,有關具足眾戒的部分。
歸依三寶,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歸依後能善加守護身口意業,安住清淨戒律,也是進入佛門歸依三寶後,第一重要的事。在《菩薩瓔珞本業經》中,如來這麼開示:【若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意思是說,初入佛門修學最重要的,就是對於佛法僧三寶的淨信;而進一步從對三寶清淨的仰信階段,提升到進入佛學解信,乃至於證信的階段;想要在解脫實證、佛菩提實證有所成就,所修集的福德、或者實證智慧不會減損漏失,那就必須接受戒律作為防護。
菩薩在《優婆塞戒經》中 佛開示:【我今若造惡業,因是惡業獲得二世身心惡報;以是因緣,身口意惡即是我怨。設三業惡不得惡報,現在之惡亦不應作。是三惡業,現在能生弊惡色等,死時生悔;以是因緣,我受三歸及八齋法,遠離一切惡不善業。】(《優婆塞戒經》卷6)所以一旦認真的想要學佛,表示這位菩薩對於所依止的對象(佛法僧三寶)有一定程度的正確理解,從內心接受了三世因果的道理,既不願意受惡報的苦,也不願為了世間的欲望追求,而繼續造作將來受惡報苦的身口意行;而且已經確認透過佛法所教導的修行方法,包括持守戒律等。由於善護身口意業,因此能避免因無知而造作會導致必須承受惡報的行為,因為歸依三寶依教奉行,確實能夠逐漸遠離一切惡不善業,所以能夠心得決定,對三寶產生了信心。
菩薩不但以深信奉行因果道理,破除了未來種種苦果的發生,並且透過學習
佛陀的智慧,必定能夠斷除會產生苦的原因,就是我見、我執的煩惱,以親證佛菩提智慧,也同時具有解脫智慧,領受無上寂滅的樂。菩薩便是以這種將三寶作為學習的根本依止,以這樣的認知來歸依三寶,踏進了佛門的第一步。所以我們才說,以一般而言,以最低的標準,若受三歸五戒才可以名為佛子。
在《優婆塞戒經》中,佛陀是這麼樣說明菩薩修持淨戒的:【若人不樂久處生死,深見過罪,觀人天樂、阿鼻獄苦平等無差;憐愍眾生,具足正念,為欲利益無量眾生使得成道,為具無上菩提道故,為如法行故,受持是戒,心不放逸。】(《優婆塞戒經》卷6)因為菩薩對於世間種種可愛的法已不貪愛,已經深刻的體悟在世間中不斷的出生、死亡,死亡後又再度出生在這個世間,在流轉的生死中,無法出離的原因,是由於一念無明的煩惱所引起,引發對於世間種種境界的貪愛,即便造作人天善業,享受人天的可愛果報,依然還在三界生死中,與在無間獄受苦沒有差別,一樣都要受到生死輪迴的苦。
透過佛法的教導與實證,菩薩深知在三界之中,出現的種種差別的有情身,以及有情所居處的任何的境界,都是有情如來藏依別業、及眾生共業種子所變現,眾生有情有生死,而如來藏不在生死當中。憐憫眾生被邪見所遮蔽,以自己具足佛法實相智慧以及解脫智慧的正念,也希望眾生能和自己一樣,可以親證而具足正念,因此想要利益無量眾生成就佛道,具足無上菩提道的緣故,以這樣如法依止,廣利眾生的菩薩道精神,受持戒律,心不放逸。佛說:「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為了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不會因無明煩惱,不慎犯了令自己墮惡道的罪業,因而失去了人身這個道器,阻斷了菩薩道修行之路,失去修道機會,佛弟子必定要護持淨戒來令身心清淨,防護自己的功德漏失,因而所修行的種種善法的功德,得以累積增上。相反的,如果沒有防護身心,則因漏失的關係,一切的善法都不會有所成就,所以說,持守戒律是能安隱所有修行功德的第一重要安住處所。所以在持戒善護身心的態度上,佛告誡我們說:「莫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大般涅槃經》卷15)在面對所犯的過失,佛弟子應當不可以輕忽任何微不足道的小過,以為這也不算是什麼大過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殊不知所有的過失,都是因為自己的煩惱引起,種種身口意行的不經意造作,代表自己的煩惱習氣的流露;由於自己對於過失背後煩惱心行,沒有認真的去面對,更沒有從觀察自己所犯的微小過失當中,去察覺自己應當對治的煩惱仍然還是存在;所有的微小過失,也會因為沒有謹慎防護的關係,讓煩惱引發更大的過失。所以對於護持戒法,應該以更嚴謹的態度跟精神,以戒慎恐懼的態度來看待,應當要時常的觀察自己所犯的輕罪,就像犯了重罪一樣,而且要懺悔所犯的罪過,從此生起慚愧的心。如果不慎犯了罪,應當至心誠意地懺悔,若已經懺悔了,便應當心生歡喜,更不敢再犯,菩薩應當這樣來安住淨戒。
在《優婆塞戒經》中,佛陀也是如是開示:【惡戒之人,雖殺一羊及不殺時,常得殺罪;何以故?先發誓故。無戒之人雖殺千口,殺時得罪,不殺不得;何以故?不發誓故。】(《優婆塞戒經》卷7)如果受了惡戒,因為遵守惡戒中的規定,作了世間倫常乃至國家律法所不能允許的事,或者作了一切會傷害眾生、染汙自己心性的種種事,在因果律的道理上,當然是惡有惡報,毫無懷疑地是有罪業的;但是受了惡戒的人,若心存僥倖地想:我雖然跟隨著大眾,去受了這個在道理上無法完全說服我的戒條,但卻心裡想:我又沒有真的照著所受的戒的規定一一去作,我自己可以潔身自愛,我應當沒有罪吧?但這樣的想法,在真實的因果道理,顯然是沒有辦法倖免的。因為
佛陀教導我們,即便沒有親自去做惡事,但由於自己先前已經發了這樣惡的誓願,這樣也是有罪的。所以要謹慎地去檢視自己所受的戒,究竟是佛戒,還是外道戒?是善戒,還是惡戒?戒的本身是否清淨,還是染汙的?這樣對戒的抉擇智慧,是一切學佛人不該輕忽的,也不能含糊的事。一旦跟隨他人,人云亦云受了惡戒,本來想要透過受戒及持戒的功德,讓自己帶來此世後世廣大利益,到頭來卻成一場空。不僅如此,還犯下了自己都無法明白的惡業,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在此我們進一步的來看,一切西藏喇嘛教密宗,包括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密宗道次第廣論》中,所標舉的三昧耶戒的內容究竟為何?由於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冠首,宗喀巴自己已先主動說明:自身接受了空行佛母灌頂的密不可分的關係,密宗自己施設的禪定三昧耶,又是什麼呢?《廣論》作者宗喀巴主張,能觀想自心成就天身者,及能了知修眷屬法,能知與其合修雙身法者,即成三昧耶有情,就是能證三昧耶者。藏密受灌頂時,不論事部、行部、瑜伽部,都要受藏密獨創的三昧耶戒,正因為有此邪淫戒律的規範,藏密行者才會有如此隱密邪門之事,而都自以為是合於佛教戒律的真正修行。
但以最簡單的道理來看,佛陀從五戒十善人間善法開始,到成為佛弟子、成為菩薩要受的菩薩戒,都要禁制不可邪淫,而若要剃度出家受聲聞戒,更是禁制不與一切女人淫。在此一切的
佛所開示的經典當中,不斷地告訴眾生貪淫的過失,而三界中上二界(色界與無色界)的有情,不像在下界的欲界有淫的這件事,所以無論以佛法中的戒律精神,或者 如來開示的聖教量,乃至三界境界的層次差別來看,邪淫一定不是符合佛教戒律的修行,也只有外道與密宗喇嘛教,才會崇尚違背因果的行為。
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說:【如離貪欲罪,三界更無餘;如是離貪欲,汝終不應為。汝受用欲事,但行無所畏;食五肉五露,亦護諸餘誓;不應害眾生,不應棄女寶,不應捨師長,三昧耶難違。】(《密宗道次第廣論》卷14)這裡所說的不應棄女寶,意思是說不應捨棄明妃女人;而不應捨師長,意思當然是不應捨棄密宗共修雙身法之師長;而且密宗行者要吃五種肉、五甘露等行為,否則就會犯三昧耶戒;而且警告密宗行者三昧耶難違,意思就是雙身法之三昧耶戒不可違背。由此可以知道,宗喀巴企圖以所謂的三昧耶戒來制約信徒,用來主張密宗行者不可離、且應當受用明妃女人以進行雙修法。在此便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在宗喀巴《廣論》的進階版——《密宗道次第廣論》的教法中,就是外道性力派的雙身法,因此說不應棄女寶;又教弟子不要因受用女人可能破戒的事而畏懼,而吩咐不許遠離貪欲,離念欲的行為終究不應為。這些種種行徑,不但與佛法解脫智慧無關,與利益眾生解脫生死無關,而且這可是嚴重破壞佛戒的惡行。但是藏密喇嘛教卻自外於佛戒,而施設了三昧耶戒,還更大膽地自認為這個三昧耶戒,已經超過了一切佛戒。因為宗喀巴規定說,這個雙身法的三昧耶戒難以違背,所以藏傳佛教的師徒們,就可以恣情地努力修雙身法,這是很典型的戒禁取見。由此證明,宗喀巴是未斷戒禁取見的凡夫。
由於三昧耶戒都是為了藏密無上瑜伽的雙身法而施設的,完全是依於戒禁取見而施設的,實際上沒有戒罪可懲罰違犯三昧耶戒的密宗行者;反倒是,若受了這種惡戒是有罪的,所謂是否有罪的判定,不外乎所造作的身口意行,是否會染汙自己的心性,傷害眾生的性罪;性罪的過失,在佛法及世間中皆所不允許。其本質呢就是罪惡,即使
佛不制戒,犯了仍有罪業,或者違犯了 佛所制的戒,因而有佛戒的戒罪,那戒罪是於性罪上再加上的罪。與他人眷屬合修雙身法的罪責,都是因為邪淫而導致的,不因三昧耶戒而得罪,若是因為受持佛戒而違犯了,犯戒以後,就在性罪上再加一條戒罪。沒有受戒的人,當然沒有戒罪,但是雖然沒有戒罪,性罪仍然還是在的,仍然還是要受未來的苦報的。如果你有受過戒,那又要再加一條戒罪,這個叫作罪加一等。相反的,如先前所說的道理,一旦受了三昧耶戒的惡戒,就算沒有作出這樣的惡事,但也是有罪的。
密宗喇嘛教中,有關會犯其制定的三昧耶戒的惡戒情形,可說是匪夷所思!例如沒有咒師的允許,不可以隨便持咒,未入壇城受灌頂之前,咒師不能傳咒,否則都犯三昧耶戒;受密灌之後,知道了密灌的內容,也不能誹謗明妃修雙身法所生的大樂法門,否則也是犯戒;如果合修雙身法的諸女,並非蓮花種性的空行女,和她行雙身法也是犯三昧耶戒。宗喀巴說,如果非時行淫或者非處行淫,則犯了三昧耶戒根本罪,但這只是遮掩的手法,因為已刻意地施設了開緣例外的情形來為自己脫罪,一切時皆可以行淫,只要不會有某種特定情況的生理。這個樂觸的貪欲,應該在密宗壇城,或者佛堂佛像前行淫,這樣子非時行淫、非處行淫,而號稱如此不但不犯戒,仍有即身成佛的大功德。
宗喀巴說,無上瑜伽雙身法是追求最大淫樂、遍身淫樂,要讓覺知心安住於第四喜大樂之中的心行,規定必須要每天八個時辰都要住於這樣的大樂之中,若沒有這樣的大貪,則是犯了三昧耶戒。但實質上,密宗行者修無上瑜伽(就是雙身法)時,已經犯了欲界因果中最重的罪,這是違背欲界人倫軌則的最嚴重邪淫,依因果律本來就該下地獄;密宗祖師設下三昧耶戒,將這個行為合理化,仍然救不了密宗行者不會下地獄,因為設立這種邪淫無罪的三昧耶戒的密宗祖師,自己也一樣處在因果律當中的制約,不能夠自外。三昧耶戒,是藏密為了配合修雙身法,號稱是所謂密教佛獨創的戒法,其實都與諸佛無關,完全不適合漢地民俗,也違背了漢地文化傳統倫理,更是與中國佛教本來的清淨傳統全不相符。
您或許會抗議說:「我們讀《廣論》的人,現在並沒有修藏密的雙身法,也沒有教導雙身法啊!」首先你就應當要先問問教導你的上師,為何在教導《廣論》的過程當中,始終沒有教導你《廣論》中,上士道最後的止觀的部分?為什麼不教導你雙身法?不過你應當感到慶幸,因為你既然說不會修雙身法,表示說你並不認同這件事;沒有被教導,反而是該慶幸的事啊!但這仍然沒有改變《廣論》和所有密宗喇嘛教的行門,都是以雙身法作為中心的事實。因此當你一接觸宗喀巴的《廣論》,就注定將來無法避免地一定要修雙身法,如果能夠趁早脫離《廣論》,乃至一切密宗的修行,才是有智慧的作法。
我們來看看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最後是怎麼教導的:【第二特學金剛乘法。如是善修顯密共道,其後無疑當入密咒,以彼密道較諸餘法最為希貴,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卷24)因為當您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完全接受了《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說法,認為《廣論》就是佛法,也依循《廣論》中的部分內容修習,逐漸的您就會繼續接受宗喀巴另一部《廣論》,也就是《密宗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在內,包括所有的喇嘛行者,以三昧耶戒規定,已經受到密灌的密宗信徒,要每天修雙身法。密宗喇嘛每天都得與女弟子合修雙身法,認為才是密宗持戒的清淨;若沒有每天都與不同的女弟子合修雙身法,就是持戒不清淨。當密宗的發言人說,喇嘛們都是持戒清淨的,他說的持戒清淨,與正統佛教說的持戒清淨,意思是完全相反的,不但沒有辦法護持淨戒,反而造下極大的惡業。
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為各位的說明就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5/3251-a15_0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