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048. 菩薩的發心(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內容以 平實導師所宣講的《起信論講記》為主,來為大家解說,希望與您結下良善殊勝的法緣。今天我們再來談「菩薩的發心」。
上一集我們講到 馬鳴菩薩開示:【此證發心中有三種心:一、真心,無有分別故。二、方便心,任運利他故。三、業識心,微細起滅故。】(《大乘起信論》卷2)關於真心與方便心在上一集已經介紹過,今天要再繼續講證發心的第三種心—「業識心」—也就是第七識意根末那識。這個第七識意根末那識一直不斷地在思量著,「思量」的意思就是時時刻刻作主宰,所以處處作主的心就是恆審思量的意根末那識,所以 馬鳴菩薩說祂是業識心。
意根末那識,祂就好像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總經理只是給出一個方向,接下來就由企劃部經理作企劃;如果總經理不感興趣或不同意,這個企劃案又要重新再作,一直等到總經理核可了,才能付諸於實行,才能交到業務部,或其他的經理那邊;其中無論是工程部經理、業務部經理、企劃部經理、生產部經理等等,他們統統分析計畫好了,可是沒有決策權,得要等總經理作出決策而批准了,他們才能付諸實行。總經理一天到晚坐在辦公室裡抽煙、看報紙、喝茶,看來好像沒做什麼事,但其實他才是造業者,因為一切的事都由他來作主決定;他作主決定要怎麼做,各部位的經理都要遵照他的意思去執行。同樣的道理,六識覺知心雖然很會企劃、觀察、分別思惟,能夠計劃種種事情的進行過程,以及將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但是最後仍然得由意根末那識來作決定。既然一切的業行都是由意根末那識作決定的,當然祂一定就是業識心了。
而且意識覺知心都在意根的掌控之下,因為意根雖然必須要靠意識覺知心幫忙分別思惟六塵,但是意根很伶俐,意識在想什麼,意根都知道,就算意識故意想騙意根,明明意識想要這樣作,卻故意告訴意根要那樣作,結果意根所作的決定,絕對不會是意識覺知心想騙祂的那個樣子,意識絕對瞞不了祂的。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並不是意識覺知心認為對的,完全沒有欺瞞,意根就一定往對的方向去作,常常意根會隨著自己的貪著與無明習氣,而使得業行的造作成為一種慣性力量,而讓業種不斷地現行,這正是我們在世間法中常常看到有人想要減肥、戒菸、戒賭、戒酒以及戒毒等等,最後還是功虧一簣;或是意識心明明知道不能做不正當的事,牟取不正當的利益,卻往往無法克制自己,而去幹下殺、盜、淫、妄等種種惡事的根本原因了。
在佛法的修證上,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什麼 平實導師這麼多年來一直宣說一念不生離念靈知心不是真心,細意識也不是真心,都是意識心的種種變相,不是真心,教證、理證一一詳加舉示說明,而佛教界很多人卻還堅持一念不生離念靈知心就是真心呢?背後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意根無法接受,雖然意識覺知心明明分別思惟觀察認為很有道理,終究不敵意根對於過去邪見之無明執著慣性力而無法改變邪見。譬如一些以定為禪的修行者,以為長時間保持一念不生,就是開悟,就是成佛,久了往往沉入定境無法自拔,猶如禪門所說:「冷水泡石頭。」石頭成天泡在水裡,永遠還是石頭,將意識心整天沉浸於定境中一念不生離念靈知,自以為清淨,就是開悟明心,就是佛。然而煮沙不能成飯,這個一念不生離念靈知心,無論再怎麼修練還是生滅意識心,永遠不可能變成不生不滅的真心,反而使得意識心對於三乘菩提正法思惟觀察的功能越來越薄弱、僵化與固執,終究無法開悟明心乃至生起般若智慧了。
等而下之,又譬如密宗樂空雙運即身成佛之法,是以處在男女交合性高潮中,長時間保持閉精不洩大樂遍身以及一念不生離念靈知的狀態,稱為樂空雙運,叫作即身成佛;一旦意根習慣耽著沉浸於這樣的境界以為成佛,不僅欲界男女淫欲貪愛難斷,又復加深意識、意根我見、我執,就更加難以出離三界生死了。這也是屢見密宗行者性侵女性案例不斷的原因,因為意根一旦執取男女雙修這樣的業行,就會不斷地掌控意識找正當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護,然後不斷地找女人合修,甚至自我感覺良好,真以為自己成佛了,而實際上卻完全無有三乘菩提佛法的實證與智慧。
那麼要如何改變意根的種種錯誤業行呢?根據統計數字顯示,在經常發生車禍的紅綠燈路口放上車禍意外死亡照片,車禍的比例往往會減少;或是讓愛抽煙的人看到肺癌患者的肺部照片,會產生有效嚇阻作用,因為意根往往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必須採取強烈刺激讓意根印象深刻,乃至親身現量受到教訓以後才會驚醒改變。在 世尊聖教中也提到過去弟子或是自己造下什麼樣的惡行,而有下墮三惡道所受之種種苦果報,這不是恐嚇,而是 世尊圓滿智慧所看見的法界事實本來如此;本來如來藏如是地執行因果律則,於是將弟子之經歷乃至自己之親身慘痛經歷述說出來,再進一步制定五戒、比丘戒、菩薩戒等來規範弟子身口意行,使其不敢違犯,以免下墮三途受苦無量,這都是為了端正意根這個業識心的緣故。
又譬如世間法中,對於想要抽煙的人,也會給予另一種感官訓練:只要看見煙、聞到煙味、手拿起煙時,立即作出拒絕動作,通常會對意根產生制止作用。這是運用前五識以及意識的作用來反制意根業行;並在意根成功拒絕吸煙誘惑時,給予立即性獎勵,通常可有效戒除煙癮,但這都必須持之以恆,直到再三確認意根習慣於良好的業行為止。
至於在修行上,則是透過意識覺知心不斷持戒以及反省懺悔的力量,來防非止惡,制止意根的惡業習性;並運用意識覺知心反覆不斷如理作意、思惟觀察確認三乘菩提的正理來說服意根,讓意根對於三乘菩提正法生起極大欣羨意樂之作意,這時意根才能逐漸接受而改變原有的邪見邪行。但邪見邪行的對治往往是極其困難的,因為意根同時有四根本煩惱:癡、愛、慢、見,以及八大隨煩惱: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心所伴隨,只要意識的如理作意稍微間斷鬆懈下來,意根的這些煩惱馬上掌控原有意識的正知正見正行,而又將意識轉成邪知邪見邪行了。
所以說,無論是二乘菩提的滅盡五蘊我之人無我,以及大乘菩提的實證真心人無我與法無我,都是非常困難的,都是由於意根無法安忍接受的緣故。因此,真正決定善惡業行的心其實就是意根,所以意根末那識才是業相識,祂不肯讓自己處處作主的自性滅失,不肯讓被自己據為己有的前六識自性滅失,所以業種就不斷地現行,就不斷地輪迴生死,所以祂才是促使如來藏現起一切業種的心,所以稱為業識心。
可是當代學佛的人,不論是大師或小師,一樣都弄錯了,總是開示徒弟們說:「我們時時刻刻都要能作主,死的時候也要能作主。」但是其實:「你如果時時刻刻作主,你就輪迴生死。」絕對逃不掉生死的。只有絕對不作主,願意使作主的自己滅失掉,滅掉十八界的一一界,才能脫離生死。假使能夠什麼都不作主,連自己都願意消失掉,那就表示你的我見、我執都斷盡了;斷盡的結果,就是在捨報時入無餘涅槃而出三界了。可是當代大師們總是想要死後自己能作主,但是死了以後作主想要去何處,或是作主想要自己獨存而不去何處、不去受生,那都是在三界裡面的境界,當然都是有作主的我繼續存在的,當然是出不了三界生死的;所以說這個作決定的意根,祂就是業相識,所以叫作業識心。
意識覺知心是在這一世處胎六月滿足的前後,最早是在四月滿足時,祂才開始少分的現起;出生後經由學習,漸漸成長,甚至於對甚深的微妙法加以深入證驗;但是每天晚上睡著時祂雖然中斷了,第二天早上因為識種流注的等無間緣和因緣,又可以重新生起而與昨天的意識覺知心連續起來,像這樣夜夜斷滅、死後斷滅,而一直延續到中陰身去。可是到了中陰境界之後,一旦入胎受生,此世的意識覺知心就永遠斷了,下一世又改換為另一個全新的意識,與今生的意識心完全無關。你今生在這裡受苦,並不是由過去世的意識來受果報;如果是過去世的意識來住胎、來出生的話,那就一定會與過去世的一切事情都能連續,猶如睡眠後醒來能清楚昨天所作的事情一般,一定能記得前世的多數事情;那就應該很清楚的住胎與出胎,可是為什麼你竟然完全不清楚?那你也應該知道過去世的種種事情,可是眼前所見的事實,顯然你都不知道往世的所有事情,可見這個意識覺知心不是從過去世來的。
同樣的,意識覺知心既然不能從過去世來到這一世,當然這一世的意識離念靈知心也一定不能去到後世,這是一定的!既然每一世的意識覺知心都是只有一世,當然造了業以後就不可能去到未來世受報,因為下一世是另一個全新的意識心,不是由這一世的意識覺知心去到未來世;也就是說,上一世意識覺知心作的善惡業行,是由下一世另一個全新的意識覺知心來受苦樂果報,因此意識覺知心是「異作異受」。而從意根來講,意根能從過去世來到這一世,上一世的意根自己作的善惡業行,藉這一世的覺知心而承受善惡果報;既然上一世的意根決定了要作,這一世就不要抱怨老是受到惡劣的正報與依報,所以是「自作自受」。真心阿賴耶識因為是「非作、非不作」,所以祂今生也是「非受、非不受」。
《菩薩優婆塞戒經》就是講這個道理,可是有好多人讀到那裡時,都死在句下,都不懂;不懂的原因就是因為對這三個不同種類的識性,還沒有弄清楚。當你還沒有證得第八識真如心的時候,你都弄不清楚這個第七識業識心;弄不清楚這個業識心的時候,就會把能分別、能了知的有念靈知心或是離念靈知心當作是真如心,這樣一來就變成前世的意識與此世的意識是同一個心,結果三轉法輪諸經以及四阿含諸經的真義就完全誤會了。
業識心意根除了能夠從過去世來到今生受報,除了祂是作主的、自作自受的心以外,也因為祂作了種種異熟果報的因;因種下去之後,這個異熟果種子留存在第八識真心裡面,未來就一定會受報,所以菩薩在沒有成佛之前都還有異熟果;所以大阿羅漢迴小向大之後,成為菩薩而不入無餘涅槃了,他們照樣還有異熟果報;所以大阿羅漢,或是初地以上、六地以上、八地以上的菩薩們,他們的第八識也都叫作異熟識。但是阿羅漢是已經斷了思惑,初地以上的菩薩則是未斷盡思惑,故意保留一分思惑不斷,所以他們的第八識又叫作阿賴耶識;初地到七地菩薩都有能力斷除最後一分思惑而轉阿賴耶識成為異熟識,但都不去斷除它,由願力而留惑潤生,所以七地心以下的菩薩們所有的第八識都叫作阿賴耶識,也稱為異熟識,具足二名。
到了第六地滿心時,不得不取證滅盡定的時候,那是強迫祂成為異熟識,因為不這樣的話,六地心就無法滿足,再接下去的七地心無生法忍也就沒有辦法修行;也就是說,由於異熟果種未盡,所以一切菩薩乃至修學到了等覺位的時候,都還會有異熟果種的現行以及受報,所以他們都還沒有斷盡變易生死。而這個末那識會被叫作業識心,另外還有一個道理,是因為微細起滅的緣故;微細起滅就是從祂的異熟果種子的起滅很微細來說:眾生一向都以能知能覺的心作為自我,認為這個能知能覺六塵的覺知心自我是常恆不滅的,錯把這個意識心執取為常住不壞的真心,往往就忽略了第七識業識心意根;因為這個業識心很微細,大部分的人都感覺不到祂的存在,所以就會將祂給忽略掉。
你們要是隨便出去問哪一個大師:「請問大師!你的意根在哪裡?」結果通常是不知道;現在知道意根的人算是多了一些,因為 平實導師的書常常會說明意根。當你知道這個業識心的時候,不斷地從這個業識心上面加以體驗,你會發覺祂非常的微細,微細到你非常難以察覺到祂的存在。你如果真正想要用功,就得要時時刻刻去體驗祂的存在、祂怎麼樣去運作?祂是剎那剎那不斷地在運作,祂的思量性讓祂每一剎那都不斷地在作主,這個就要透過破參之後,給你題目去整理,你才容易體驗;不然,讀來的、聽來的,終究只是知道一個大概而已,終究無法發起深妙智慧的。
所以說,意根的現行運作是非常微細的;乃至睡著無夢時,因為你的意識心間斷了,所以就少了意識的證自證分存在而反觀,你就不知道自己正在睡覺。因為當意識存在而了知自己在睡覺時,那就不是睡覺,就叫失眠了;只有意識覺知心斷了而無覺知時,那才是睡覺。但是這時意根還存在,祂是不斷地剎那剎那作主,從來不曾間斷過;這意思就是說,業識心非常的微細,你得要透過證得真如心之後,把真如心和妄心意識釐清了,然後去詳細的體驗祂們互相之間是如何的運作,了知二心之間必定有另一個心在聯繫及運作,才能配合完成一切業行。這樣子,你才能夠如實地、很清楚地了知這一個業識心,在真如心與妄心意識間的聯繫與運作中,才能真正的現觀到業識心意根的微細運作,才會真的知道 馬鳴菩薩所說「業識心微細起滅」的道理。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菩薩的發心」第四單元,就為大家說明到這裡。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學法無礙!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261-a14_04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