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這個單元我們要回到《勝鬘經》的經文,作一個簡單的解說。
我們先把所負責範圍的勝鬘經文,唸誦一下:【出一切世間,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得不思議法身,於一切爾焰地得無礙法自在,於上更無所作,無所得地;十力勇猛,昇於第一無上無畏之地;一切爾焰無礙智觀,不由於他,不受後有智師子吼。】(《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前面所說的是《勝鬘經》這段經文當中,所說的不受後有智有兩種,關於如來大乘無學究竟佛道所成就的不受後有智。這個經文裡面主要的一個關鍵的名詞,有所謂的「出一切世間」,然後「得不思議法身」;還有所謂的「爾焰地」、還有「十力勇猛」、「第一無上無畏之地」,也就是佛地才完全如實實證的四無畏。我們就依於這幾個主要的名詞,來作最後一集的一個解說。
經文當中「出一切世間,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世間,我們知道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依於第八識——《八識規矩頌》裡面所說的「受熏持種根身器」。眾生因為七轉識造作了什麼樣相應的身口意行,而熏於如來藏第八識心田;如來藏持這個種,還有其他無量的功德,譬如說蘊處界種,還有其他的煩惱隨眠的這些種子,還有這樣子的業種,祂受熏持種之後,在一期壽命結束,祂會出生你的根身。你的有根身就是你的業報身——你的正報,還有這個業報身;這個正報身所依的依報,也就是這個器世間,所謂的物質世間。然而,不管是五陰世間或是器世間,都不離於這一個如來藏能夠受熏持種而才能夠出生。而這個如來藏─一切種子識阿賴耶識─卻是大乘無學(也就是佛)才能夠完全如實實證的一個法,依於佛完全實證,所以祂才能夠超越了知,也就是成就了一切種智、四智圓明,成就了十力、四無所畏,祂才能夠叫作五陰世間、器世間,出一切世間,也才會叫作「世間解」——所謂的佛的十號。
除了五陰世間、器世間這樣子分類之外,另外我們可以有一個分類,就是把十法界分成四聖六凡的世間。四聖指的是大乘裡面的兩種聖人、小乘裡面的兩種聖人,當然就是大乘裡面的佛——佛法界,還有菩薩法界——這裡指的當然是地上菩薩;還有小乘的聲聞、緣覺法界,這四個是四聖世間,是四法道。然後相對於這個四法道,遠離貪瞋癡,然後斷除二障,譬如大乘具足斷除煩惱障、所知障,小乘只斷掉煩惱障的現行;那這樣二障完全未除的,或是只除了一小部分的,就攝屬於所謂的六業道的六凡世間。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單獨就大乘法來說的話,我們是要從凡夫的心性,慢慢經由修行而變成菩薩的心性,而變成佛的心性。這中間的差異,就是凡夫我執煩惱障、法執所知障完全具足,頂多是所謂的少分斷。如果你把已經七住位的地前凡夫這樣的賢人也算是在凡夫的話,那他當然也只能說是二障有少分的斷;那您如果把他攝屬於已經是菩薩,從凡夫心性到菩薩心性,那您無妨說這一個菩薩,就是相對於完全都沒有斷除二障的凡夫,他已經斷我見了,乃至已經大乘明心了,他就已經分證一分的人無我、法無我,斷了一分的煩惱障、所知障。而這樣子的地地增上的實證人無我、法無我,斷除無始無明、一念無明,終究要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乃至十地、等覺、妙覺,終究成佛,才會成就佛的心性。何謂佛的心性呢?就是相應於一切四智圓明—一切種智—的境界。換句話說,就是我執、法執完全斷除,已經完全的人無我、法無我,這才叫作證得最上清淨的法身,也才可能具足如來圓滿的十力,還有四無所畏,而不是只有地上菩薩的分證而已。
上面兩個世間,我們清楚的知道,也可以依三自性、以四種涅槃來說。舉例而言,三自性當中,佛已經圓滿實證了這一個圓成實性心,對於淨分的依他起也已經完全的認知,所以佛能夠具足了知一切世間乃至一切生滅法;而佛的遍計執,不管這個遍計執是指法執或我執,也都完全地去除。而如果以三自性來講,剛剛講過了,定性聲聞人他頂多只能方便說滅掉了遍計執,他的世間還不圓滿,而且他滅掉的遍計執,也只是生滅相的滅除而已,是屬於相關於煩惱障我執的部分。如果再以四種涅槃來說的話,「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依於《成唯識論》,那是指一切眾生都本來具足。在《成唯識論》清楚地說到了,祂不是以證、不證(以修證而得或是說未證未得)而來分這一個本來自性涅槃,它純粹就是說一切眾生都具足,它只是把後面的三種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還有無住涅槃—以此三者來對應於大乘的不受後有智與小乘的不受後有智。
除此之外,我們要來講到《勝鬘經》裡其餘的經文,這個經文就是「得不思議法身」。這裡可以把它分成「不思議」跟「法身」,不思議,我們之前有講過了,在某一個特別的單元有說到了所謂的不思議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就是我們來形容涅槃。言語道斷,所以不可議論——不可議;心行處滅,所以不可思。這裡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指的涅槃的境界,其實就是如來藏這個不生不滅法,這個第八識祂所獨存的所謂的真實如如的境界。在《成唯識論》這八個字兩句話,它說的是「尋思路絕、名言道斷」,雖然用字遣詞稍微有不同,意義還是一樣的。簡單來說,不思議還是直指這個第八識如來藏不可思議心,如同《楞嚴經》所說的:「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
不思議之後另外一個名相是「法身」,我們就依於《成唯識論》來說一下。《成唯識論》卷10:【二乘所得二轉依果(這裡「二轉依果」指的是菩提跟涅槃),唯永遠離煩惱障縛,無殊勝法故,但名解脫身。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體、依、聚義,總說名身故。】簡單來說,這裡其實就已經把《成唯識論》卷1開首講到了:一定要斷除煩惱障,才能夠證得涅槃;一定要圓滿斷除所知障,才能證得菩提。
而聲聞、緣覺他所證的聲聞菩提或緣覺菩提,他所證的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其實都是「有上」的菩提,還有「有上」的涅槃,問題就出在於他不證這個三自性當中的圓成實性心。定性聲聞人他滅除掉蘊處界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其實他還沒有把生滅法、生滅相分得很清楚,他沒有真實的見到以圓成實性心而來說的純粹的功能性的法——種子法;所以才會有之前剛剛講的天女散花,他還著於花相,雖然他於花,於一切人、我、眾生、壽者相三界相,他不起貪、瞋,甚至三界的癡,可是他還是依於這樣子的沒有辦法遠離名相名言的計較執著,因為這種名言習氣,並不妨礙他證入無餘涅槃。這底下還講到,因為
佛牟尼世尊祂證得大菩提果,還有證得大涅槃,也就是無住涅槃;祂是因為祂依於祂永離(永遠離開)了煩惱障、所知障,所以才能夠叫作法身。這個法身是無量無邊的力、無畏—簡單講就是十力、四無所畏—這一些佛地才圓滿具足的大功德法來嚴飾莊嚴,來為祂之所度化眾生之所依。
後面《成唯識論》又講到了,來解釋這個「身」的定義,它說身有三個義:「體」,祂的本體、心體的意思;「依」是一切萬法之所依,以法身來解釋;「聚」是這些功德的聚集——功德聚。是心的本體;是所謂的一切所知境之所依,這個「所知」,其實就是之前我們提到的,後面也會說到的「一切爾焰地」這個「爾焰」。爾焰指的就是所知的境界,真正對於一切萬法能夠如實了知的,只有具足了知一切法如何從如來藏直接、間接、輾轉出生,從初地菩薩的百法、千法、萬法,一直到無量億法、無量無邊法,而終究圓滿一切所知之性都能夠如實了知,也才能夠成就後面《勝鬘經》所要說的:一切爾焰地都能夠得到無礙的法自在。因為一切種智具足,所以當然於上更無所作,無所得地,證得這個佛地的圓滿的真如,更無其上更有一個境界需要去實證。《成唯識論》講到了這個體依,依體義、依義、聚義而來說這一個法身,這個法身跟我們一般所說的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的這一個法身,稍微有一點點差異,當然不可能有互相之間的違背。
《成唯識論》接著說:【此法身五法為性,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二轉依果皆此攝故。】(《成唯識論》卷10)簡單來說,這裡的法身,不像我們之前把我們凡夫地的時候,如來藏有時候也把祂方便叫作法身,只是這個法身的話,裡面尚未完全種子清淨。《成唯識論》這裡說「此法身五法為性」,這裡的五法,指的就是自性心相應的真淨法界,也就是那個涅槃心體——不生不滅法界;這個不生不滅法界,祂具足無漏有為性,也具足無漏無為性。如來藏並不是要出生凡夫或是說九法界,除了佛法界之外的,祂有蘊處界的運作運行,在生滅現象界有這種運作運行,才叫作祂的無漏有為法有在運作運行;在佛地的境界,迥然不是這樣子的一個道理。五法除了這一個淨法—這個清淨法界—之外,它還包括了其他的四個法,其實就是佛地的四智圓明;時間的關係,我們這裡就不多說。這裡又提到了「二轉依果」,就是轉依於第八識如來藏,而來轉除或是轉滅煩惱障、所知障,而證得了佛地的大菩提、大涅槃,都屬於法身所攝。所以這裡的法身,真實來講應該是只有佛地才可以這樣子來說。
得不思議法身說完,我們剛剛也把底下的「於一切爾焰地得無礙法自在,於上更無所作,無所得地」簡單地說過了,這裡我們就說到底下最後的「十力與四無所畏」。簡單來說,十力的話,所謂的處非處智力、自業智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乃至最後的漏盡智力,在這個部分我們要引用《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50:【云何如來十力次第?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時,即便頓得一切十力,頓證得已,後時次第方現在前。謂:諸如來初成佛時,先起處非處智力,觀察諸法,建立一切無倒因果。】十力當中的第一力「處非處智力」,其實就是如來能夠制戒的原因,祂是法毘奈耶的完全如實了知。起了處非處智力之後,其他要提醒菩薩們的幾個力,譬如說「自業智力」:【即於欲界同分界中可愛殊勝異熟果者,方便為說,令其遠離諸不善業,令其現行所有善業。】要提醒菩薩的,這裡其實是在指向於五乘教法當中的人乘,還有天乘當中的一分,就是欲界天。而其後的另外一個力—「次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這個是對於世間希求世間離欲法的人,這是指五乘當中頂多也只能算是天乘,天乘當中的四禪八定相應的色、無色界的境界。最後又「次起所餘的如來七力」,這裡重點在於就是五乘教法後面的聲聞乘、緣覺乘跟佛乘的要來實證三乘菩提。時間的關係,我們如來的十力次第只能簡單說到這裡。
提醒菩薩們,《瑜伽師地論》卷50這裡它所說的十力次第有三種,我們所說的只是第一種。以下我們來說一下,相關於《勝鬘經》裡面的「四無畏」的經文,我們一樣是引用《瑜伽師地論》卷50,相應於連接前面的十力的論文。我們來唸誦一下:【如來所有四無畏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謂:諸如來於其四處,在大眾中而自稱歎,謂所知障永解脫故,於一切種一切法中現等正覺,不共聲聞,是第一處。諸煩惱障永解脫故,證得漏盡,共諸聲聞,是第二處。為求解脫諸有情類超過眾苦,說出離道,是第三處。即於能出道得為礙,說諸障法應當遠離,是第四處。】
這裡要提醒菩薩們的,「四無畏」以前我們都只是說漏盡無所畏、一切智無所畏,其實這裡背後指的是這一個漏盡無所畏是煩惱障的。佛自利的功德已經完全圓滿了,所以祂能夠所知障永解脫、一切智無所畏;而佛煩惱障不只是現行、連種子都斷盡了,所以才真正的是漏盡無所畏,而聲聞人沒有漏盡無所畏。另外一個,「為求解脫諸有情類超過眾苦,說出離道」,這也是說這一個說出離道法無所畏,這個指的還是主要針對於煩惱障而說,當然無妨也可以說兼略了所知障。「即於能出道得為礙,說諸障法應當遠離」,其實真正來講,還是應該也可以含攝二障。而底下的《瑜伽師地論》談到了,相對於前面的漏盡無所畏、一切智無所畏,這是佛的自利功德圓滿;而底下的四無畏當中的另外兩個,就是佛的利他功德行能夠圓滿。《瑜伽師地論》又說到了漏盡無所畏這是不共聲聞,純粹只為大乘菩薩而說;而諸煩惱障永解脫故,是共諸聲聞。換句話說,三乘都必須要實證,只是差別在於煩惱障是不是現行、種子都俱斷除。這底下的「為求解脫諸有情類超過眾苦,說出離道」,乃至另外一個所謂的利他行圓滿的「即於能出道得為礙,說諸障法應當遠離」,所謂的第三處、第四處,《瑜伽師地論》都說了這是普為一切諸乘,就是五乘都可以說。這邊講完了十力、四無所畏,時間限制是非常的簡短。
我們這裡要來提醒菩薩們,在《妙法蓮華經》卷第1有說到:【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這裡所謂的,我們有時候會給它套上一個佛法的名詞,叫作《法華經》的「十如是」。這個十如是,其實就相應於佛地的-能夠證得究竟圓滿的大乘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佛地至高無上的能夠了知一切世間,能夠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佛地獨證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這個其實都是相應於(主要相應於)十力的處非處(智力)。也就是對於一切的,當然我們底下的解釋,請菩薩們記得,這是根據現前我們相應於凡夫的,而來解說這十如是,而來讓《勝鬘經》跟《法華經》相呼應,絕對不是說一個太高深的解釋。
這裡的十如是,我們可以把說「諸法如是相」,諸法如是的生滅相,你現前所見人、我、眾生、壽者相,你要在它背後看到它的生滅性。換句話說,它是緣起依他性,而緣起依他性只是二乘所證;如果是大乘菩薩,您要記得它是清淨分的依他起性,而由生滅相而進到非善非惡的生滅性,而反緣背後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心體,而這個心體具足了種種的力用。這個力其實指的就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1裡面講的:祂具足了種種的相性自性,還有大種性自性。因為這樣子的如是的一切的種子,一切的界、功德,佛地已經如實了知,佛地十力具足,祂就能夠如是作;如是作之後,還有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那我們方便當然也可以跟《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佛跟大慧菩薩所說的:【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來作一個比推。所謂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乃至最後能夠如是本末究竟,究竟圓滿知一切相,知一切性——依他起性;乃至證得圓滿清淨的佛地無上的佛地真如法界,而具足圓滿能夠運用四智圓明的一切功德力,而能夠在三界世間當中依其餘的諸力,而來觀察眾生的因緣法器,而來安排眾生依於五乘教法而得度的因緣。就是因為佛有這樣的具足十如是,具足這樣的十力、四無所畏,所以佛地所證的不受後有智,才是如同《勝鬘經》勝鬘夫人所說的:這是最上第一,不共其餘的外道。
時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就先演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0/5113-a20_1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