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一)–第124集 三乘即是一乘的真義(下)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節目,今天我們要講的主題是〈三乘即是一乘的真義()〉。

上次我們說明了三乘即是一乘的真實道理所在,是因為諸佛出現於五濁惡世中,為了度化心性薄弱與垢重的眾生而方便析出一部分法,讓眾生可以先得到解脫道的修證,進而再教導他們進入佛菩提道中修學;所以本來就是只有一乘法,為了眾生的根性而先析分出部分法來教導眾生,三乘本來就是一乘,這是 釋迦如來的悲心與方便善巧。但是有一位法師錯將三乘中的小乘法當作成佛之道法,而有種種不如理的說法出現。今天我們還是要藉這位法師的誤解說法,進一步作一些觀念上的釐清,希望大家都能建立正確的知見。

「唯一佛乘」的意思其實就是說:雖然說要給羊車、鹿車,其實真正想要給的是大白牛車;可是因為這些二乘人的根性只喜歡羊車、鹿車,就告訴他們說:「在外面有羊車、鹿車要送給你們。」如今既然已經出到火宅外面來了,還是送給二乘人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是唯一佛乘,沒有羊車與鹿車,也就是沒有聲聞乘與緣覺乘;所以說,聲聞乘與緣覺乘都只是方便說法,誘引二乘人實證解脫以後,轉入唯一的大乘成佛之法中,這才是唯一佛乘的真義。

但是,這位法師的說法卻變成這樣:「外面有大白牛車、鹿車、羊車,但是你們出來外面以後,我給你們的統統是羊車。」因為他所謂的唯一佛乘是聲聞解脫道,而解脫道只是 佛所說的羊車,這位法師說他引用的是《法華經》講的唯一佛乘的三車譬喻,讓大家確信不疑「只有一乘」。然而《法華經》所說的「一乘」也就是大白牛車,卻被這位法師用羊車取代了,將羊車告訴眾生說:「這就是大白牛車。」

實際上《法華經》中說的是:「等你們二乘解脫道完成了,可以出三界了,再告訴你們:其實要送給你們二乘人的還是大白牛車,這可以使你們成佛。」這位法師說的卻是:「等大家修行完成二乘解脫道以後,就可以成佛,大乘與緣覺乘是方便說,成佛就是羊車——聲聞解脫道。」這位法師是這樣移花接木的,先讓人相信他是引用《法華經》,也說「一乘」,到最後卻是以羊車取代大白牛車。一般人不知不覺間就被他洗腦了,而相信他所說的羊車也就是聲聞解脫道,就是大白牛車一乘道也就是成佛之道。

由以上說明,可以清楚看出這位法師對《法華經》這段經文的解釋,他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大乘佛菩提就是二乘菩提,所以大乘法與二乘法並沒有不同之處。因此他是以聲聞解脫道作為菩薩所修的佛菩提道,而且只從兩個不同的點來區分大乘與二乘法:第一、大乘菩薩與聲聞聖者同證解脫而不取涅槃,世世在人間度化眾生。第二、菩薩世世度化眾生,同時淨化習氣種子;習氣斷盡就成佛了,菩薩不必證第八識如來藏及一切種智。

我們都知道諸佛都是四智圓明,也都斷盡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這個前提一定是要先斷我見、證如來藏,之後經過無量劫修行才能斷盡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具足一切種智而成佛,不是簡單的世世在人間度化眾生、淨化習氣種子就能成辦的。很明顯這位法師認為菩薩與阿羅漢同證解脫,但是菩薩不取涅槃,一直在人間度化眾生就能成佛,如此與佛道的修行次第相差何其大!因為諸佛不只在人間度化眾生,也在天界度化天人;諸佛不只斷習氣種子,也斷所知障隨眠;諸佛不但具聲聞一切智,還具如來藏一切種子的智慧;諸佛是福慧兩足,不是只在人間作「世間事」利樂眾生就能成就這樣的福德。那一切種智更須要親證如來藏具根本無分別智,才能有後面別相智、道種智的發起與驗證,乃至具足一切種智,這絕不是快者一世就能修行成就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所能比擬的。可見這位法師對於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修行內容與次第並不是完全瞭解,很可惜!

接下來同樣這段經文:【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我們先看這位法師的註解:【依《般若經》等說,先所得地,即三乘所證的境地。經說:阿羅漢與辟支佛的智德斷德,都是菩薩無生法忍。所以論到誰能信受甚深般若波羅蜜時,即說是見諦——即初果,及阿羅漢,是能信受的。若不能信受,《法華經》說,他們是未得謂得的增上慢人。所以,如後世小乘學者,否認大乘,這正可以證明他們,並沒有自證的覺境。無論依《法華經》的過去因地,或依《般若經》的現在證地,二乘都自知是不究竟的,能深信大乘成佛法門的。然見道證果而住於二乘果,未能進學大乘,確乎也是有的。如舍利弗、目犍連等,在法華會前,不知道自己也是菩薩。】(《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4月新版二刷,頁188189。)

從這位法師對這段經文的註解來看,表面上似乎是沒有錯,但仍然大有問題。我們先來看他前面的三句:「依《般若經》等說,先所得地,即三乘所證的境地。」他這樣註解的目的,就是要讓人家誤以為三乘聖人所證的境界都一樣。實際上在原經文中是說「彼先所得地」,所以這位法師故意漏了這一個「彼」字,只說「先所得地」。而這句「先所得地」,就是經文的「彼」字是在講聲聞與緣覺;因此這句「彼先所得地」的「彼」字,是單指阿羅漢、辟支佛證得二乘果時是「不愚於法,不由於他」,與《般若經》所說的法並沒有關係。也就是經文中的這個「彼」字所講的證果是二乘聖者自知自作證,與《般若經》全然無關,可是這位法師硬要牽扯在一起,讓大家覺得:其實三乘菩提就是解脫道,《般若經》講的也是阿含解脫道;三乘道就是一乘道,只有二乘解脫道。

實際上,勝鬘夫人說的「先所得地」之前有一個「彼」字,這位法師故意省略,讓人不去注意這個彼字是指二乘人。因此這個彼是指二乘人,無關菩薩,也無關於成佛之道;二乘人所證的是阿羅漢、辟支佛的聲聞果、緣覺果,與佛菩提果不相等,這位法師故意混淆在一起,用以誤導眾生。這樣子也可以看出這位法師註解大乘經之目的:是要將大乘經拉下來,讓人認為大乘經與二乘經一樣,都是修學解脫道的法;而解脫道法完成了,只要不入涅槃,世世在人間度化眾生,再加上斷盡習氣種子就是成佛了。如此與真正的佛菩提道修行相差何止千里!

接下來這位法師說:「經說:阿羅漢與辟支佛的智德斷德,都是菩薩無生法忍。」這也是混淆的說法。二乘聖人的證境,固然是菩薩無生法忍果的證境所攝,但只是一小部分,不等於菩薩的無生法忍果證境,這是在高抬解脫道。解脫果所攝的阿羅漢果、辟支佛果,在有真正善知識的指導下,利根人精進修學一世就可以證得了,遲鈍的人精進修學四生也可以證得。可是菩薩的無生法忍果,從初住位修到第七住,才終於能夠明心,這是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七,不是短短一世完成的。至於菩薩初地的入地心,則是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完成的,這都不是像阿羅漢果一生就可以完成,這二者怎能相等呢?這還只是說修證完成的時間,還沒有說到修證內容的大差異。而這位法師把二乘所證高抬等於八地菩薩的無生法忍,他是處心積慮處處把個人的想法灌輸給大家:解脫道就是佛菩提道,阿羅漢就是佛,唯一佛乘就是聲聞乘。

這位法師這樣的說法,從他早期另一本著作中,也可看出他早期就有這種想法。在他所寫的這本書中是這麼說的:【佛法並不限於佛說,是佛教早期所公認的。從佛的自證心境,表現出來,化導人類。在家出家的佛弟子,依佛的教導而修證,證入佛陀自證的境地。本著自己的理解與體驗,或表示自己的悟解,或為了化導而表達出來,都就是佛法。】(《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正聞出版社,19884月修訂本初版,頁89。)

這意思是:並不是只有佛說的法才叫作佛法,四眾弟子們依佛的教導而修行證得佛的自證境界,以自己理解與體驗,或者為了顯示自己的悟解,或者為了化導眾生而表達出來的,都是佛法。如此說法,如 平實導師所說:【這是在暗示大眾:依照經典的境界去修學,一世中也可以證得釋迦佛的境界,而這時候寫出來的經典也可以叫作佛法,或是被稱為佛經。】(《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64265。)意思是:如果證悟了,也可以寫經典,這就是這位法師要表達的意思。這位法師如此處心積慮要把三乘合為一乘,而這個「一乘」的內容是聲聞解脫道,不是佛菩提道。不得不讓人合理懷疑他的目的在於:用西藏密宗應成派中觀的六識論來誤導大家,全力否定八識論而支持「意識不滅」的邪見,他真正的目的是讓藏密的雙身法意識境界取得「合理」的生存空間。

這位法師又說:【所以論到誰能信受甚深般若波羅蜜時,即說見諦——即初果,及阿羅漢,是能信受的。若不能信受,《法華經》說,他們是未得謂得的增上慢人。所以,如後世小乘學者,否認大乘,這正可以證明他們,並沒有自證的覺境。】(《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4月新版二刷,頁188。)

這個說法文字表面上看是正確的,但是骨子裡完全錯誤。正確的部分是說,只有尚未證果的二乘人才會自認為他們的解脫是究竟解脫;而實際上阿羅漢不敢這樣想,不敢說自己是究竟解脫的。而且他這種講法與《法華經》中所說的意思是有所出入的,我們先看一段經文:【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佛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妙法蓮華經》卷1

經文意思是比丘、比丘尼如果自稱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不受後有」,將來可以入無餘涅槃,就不再想要進求無上正等正覺,這種人就是增上慢人。只要是真實證得阿羅漢的人,都會信受《法華經》所說的法,……這是因為諸佛如來沒有虛言妄語:沒有餘乘,就只是唯一佛乘。而這位法師的意思是:論到誰能信受甚深般若波羅蜜時,就是初果及阿羅漢的所證,而能夠這樣信受的人就不是增上慢人。言下之意是:如果有人說自己證得甚深般若波羅蜜時,卻不是證初果、阿羅漢果,而是證得菩薩第七住位,那麼就是增上慢人。

各位菩薩!這在暗示什麼?大乘經典是全面錯誤的,不論修學大乘任何一宗,當你開悟時仍然是證初果或者阿羅漢果,不可以是證菩薩果!凡是主張開悟是證得菩薩五十二階位的人,就是未得謂得的增上慢人。可是《法華經》講的與他所講的正好相反,《法華經》說的是:證得菩薩果位時,就沒有增上慢了,就可以信受《法華經》說的「阿羅漢不是佛」。與這位法師講的剛好相反。

接下來看這段話:【無論依《法華經》的過去因地,或依《般若經》的現在證地,二乘都自知是不究竟的,能深信大乘成佛法門的。然見道證果而住於二乘果,未能進學大乘,確乎也是有的。如舍利弗、目犍連等,在法華會前,不知道自己也是菩薩。】(《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4月新版二刷,頁188189。)

由《法華經》中 如來為諸聲聞弟子授記成佛的事相中,我們可以知道:佛世時很多聲聞弟子其實都是菩薩再來,只因為胎昧遮障、暫不自知。既然諸大聲聞在第一會說法的阿含期只學到解脫道而不知佛菩提道,可知般若及方廣唯識經典必是第二會、第三會說法的真正經典。所以從這位法師自己所講的這一句話去作反證,也可以證明第二會、第三會講的是般若與唯識,確定是佛說。所以他否定大乘經典,其實是自相矛盾的。可是他與他的門徒們都不曾、也不會發覺到這個事實,真是可憐。

同樣一段經文,這位法師又是如何註解的?【《楞伽經》也說:說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種姓,說有三乘差別,是為初學者而施設的。證入無差別法性,都無所得,即知三乘即是一乘。】(《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4月新版二刷,頁190。)

他的意思是說:《楞伽經》說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但《楞伽經》這個說法只是為初學者的方便說,不是正確的說法。所以這位法師認為《法華經》所說的唯一佛乘,這個一乘就是解脫道,就是聲聞乘,一佛乘就是聲聞乘。實際上,只有菩薩證得無差別法性,聲聞人必須轉入大乘而證如來藏以後,才能證得無差別法性,這時才可以說他修證的法是唯一佛乘。因為二乘聖人在未證得如來藏的真如法性的平等性以前,其實還是不知道三乘就是一乘的。因為真正的平等法性是如來藏,除此以外沒有平等法性;所有阿羅漢的證境都是蘊處界斷滅空,而這要靠如來藏來支持,二乘涅槃才有平等法性可說。

又依二乘法修證解脫道,並不是真實平等法性,因為從阿羅漢來看一切眾生時,會發覺眾生跟他們不一樣:自己有斷我見、我執,可以入無餘涅槃;而眾生不能斷我見、我執,不能入無餘涅槃,所以不是平等法性。由聲聞、緣覺所修證的是蘊處界空來看,他們與眾生是不平等的。可是菩薩證如來藏以後,再來看自己證得如來藏而成為實義菩薩,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可是同時也住在生死中;再看眾生時,發覺眾生也一樣住在生死中,甚至畜生道的眾生,牠們根本沒有智慧可說,可是牠們的真心如來藏與自己的如來藏一樣本來就在涅槃中。因為菩薩所依的是如來藏,當菩薩比對自己的如來藏與眾生的如來藏時,證明都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都是平等的;也都是不需要去修證,不需要斷我見、我執,就已經是涅槃了;這才是真實平等法性,是眾生與自己平等無二,沒有差別可說。而阿羅漢從蘊處界來看自己與眾生,二者顯然是不平等的,這位法師怎麼可以說二乘人也證得無差別法性?

所以,這位法師所要顯示的是大乘法的《楞伽經》才說有三種部眾:聲聞、緣覺、菩薩。事實上在初轉法輪的四阿含中,就已經說有三乘部眾,不是只有大乘經才這麼講的。這位法師卻故意要誤導大眾,讓人誤以為:只有大乘經中才講三乘部眾,原始佛教不講三乘部眾,所以三乘部眾是後人創造大乘經時才編造出來的。有關三乘部眾,您可以請閱 平實導師所著《阿含正義》,書中有一節專講三乘部眾、三乘菩提,證明四阿含中有許多處講了三乘部眾,也證明這位法師說的都是謊話。

各位菩薩!在濁惡世界示現成佛的諸如來,既然為心性怯懦的眾生析分出一部分法來說,而方便施設三乘菩提,就表示有聲聞眾、緣覺眾與菩薩眾的不同。雖然二乘法攝歸於大乘唯一佛乘法中,然而在事相上還是會有三乘部眾的不同,也會有三乘法道的不同;但歸結來看,聲聞、緣覺乘法都屬於大乘、唯一佛乘的一部分法,外於大乘法,就沒有聲聞法、緣覺法可修可證。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0/5147-a20_124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一)–第123集 三乘即是一乘的真義(上)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節目。上次節目中我們說明聲聞、緣覺皆入大乘,因為聲聞、緣覺乘本來就是 佛從大乘佛法中析分出來的一部分法,為了讓心志比較薄弱的眾生,可以在佛道修行中有一個可以稍事休息而施設的一個化城;只要不是定性的二乘行者,最後還是會進入大乘法中來修學,走上成佛之道,這也是 佛的悲心與方便善巧。

今天我們要講的主題是〈三乘即是一乘的真義〉,內容還是圍繞在三乘上面來說。先來看一段經文,勝鬘夫人又說:【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即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無邊不斷。】(《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這是接續上次節目所說聲聞乘與緣覺乘的修行者,終究都要進入大乘法中,因此而說大乘法其實就是成佛的法要,就是成佛之道;由於這個緣故,勝鬘夫人說三乘其實也就是一乘。證得一乘道的人,才有可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而無上正等正覺其實就是涅槃界,也就是涅槃的功德,而涅槃的功德也就是如來的法身。得到究竟法身的人,才能究竟一乘道,這個人與如來沒有差別,也與法身沒有差別;如來也就是法身,得到究竟法身的人,他就是究竟通達一乘道的人,究竟的意思就是講沒有邊際,永不斷滅。

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或者說聲聞乘、緣覺乘、佛乘。以不迴心的二乘人之所求來看,聲聞、緣覺乘為出離三界生死,故而他們不必在乎是否有親證、了知法界的實相,也就是有無親證實相法如來藏他們是不在意的,也不必在乎眾生是否與其一樣可以出離三界生死。既然定性二乘聖者以趣向解脫三界生死為目標,那麼他們就不可能留在世間廣度眾生,必入無餘涅槃。因此二乘法如同我們前集所說,只是佛道中可以暫時休息的一個化城,走完這條路並不能令人成佛。而菩薩則不同,菩薩深知攝受眾生就是攝受佛土,故而菩薩不但要求自己能出離生死,也要度眾生同其一樣能離生死,而又不斷有世世五蘊的出生,在人間行菩薩道。因此三乘法在本質上所要達成的目的不同。

而如來度眾生不只為了讓眾生可以出離三界生死,並不是要讓眾生都入無餘涅槃,而是要讓眾生都能成佛。所以《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這一大事因緣就是以佛的所知所見,開示、教導給眾生也能悟入,讓眾生都能如佛所悟,進入佛所悟、所知的境界;十方一切諸佛的法都是如此,唯以一乘法教導眾生,沒有二乘或三乘法。再說在菩薩乘中的諸地菩薩,也都有如同二乘阿羅漢與緣覺聖者的智慧與解脫心境,而菩薩永遠不會入無餘涅槃,從開始修學佛法就朝著成佛之道前進。因此三乘即是一乘,其實就很清楚顯示了菩薩乘法包含了聲聞乘與緣覺乘法在内,猶如在《法華經》中 如來清楚開示三世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以及種種因緣與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所說之法都是一佛乘;這些眾生從如來聞法之後,最終都可以證得一切種智而成佛。所以三乘即是一乘,這一乘就是佛乘,就是成佛之法道。

我們來看上次節目中,誤會聲聞「盡智、無生智」的那位法師,對這段經文是如何註解的?這位法師說:【但一乘,是三乘中的大乘──即無二唯一大乘呢?還是於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外另有一乘呢?這就有異說了。其實,對二說一,或對三說一,是一樣的。如手中只有一顆荔枝,而對小孩說:我手裡有三樣果子,有梅有杏有荔枝。等到伸開手來,手中只有一顆荔枝,餘二皆無。這即如《法華經》說的:『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但也可以說,並無三果,唯有一果。以初說有三果,開手時只有一枚。如《法華經》說:『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由此看來,簡三說一,與簡二說一,根本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矛盾。】(《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4月新版二刷,頁13)

各位菩薩應該可以發覺到這位法師所說,與上面的說明有所不同。如果您已經記住剛剛說的三乘是指聲聞、緣覺與菩薩乘,其中能令人成佛的是菩薩乘法,也就是本經中勝鬘夫人所說的「三乘即是一乘,而一乘就是指菩薩乘」。那麼您會發現,顯然這位法師又誤解經文的意思了,才會有:「但一乘,是三乘中的大乘,即無二唯一的大乘,還是於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外另有一乘呢?」的疑問出現。這一乘就是指三乘中的大乘,並沒有三乘外的另外一乘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二乘本來就只是大乘法中的部分法,三乘歸於一乘,當然就只能是全體完整的大乘法包含部分法的解脫道法。

我們來看經論中是怎麼說的,在《妙法蓮華經》卷1〈方便品〉中,如來如此開示:【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妬,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經文大意是說:十方諸佛世界中尚且沒有二乘之名,何況有三乘菩提呢?諸佛出現於五濁惡世之中,所謂的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之中,當劫濁混亂時,眾生的汙垢是非常厚重的,既慳又貪而且懷著嫉妒之心,成就種種不善根的緣故,所以諸佛以方便力,將唯一佛乘拆開來分別說為三乘菩提。如果 世尊的弟子,自稱是阿羅漢、辟支佛,不聽聞也不知道諸佛如來只教化菩薩的事情是什麼,這種人就不是佛弟子,也不是阿羅漢、也不是辟支佛。所以,十方佛世界中,連二乘的名字都沒有,何況有三乘菩提呢?

在《法華經》中 世尊很清楚、也很嚴正地開示:十方諸佛世界只有一乘沒有三乘,而這一乘不是聲聞、緣覺的二乘化城,當然就是大乘法。而且十方諸佛就是要教導眾生成為菩薩,因此 釋迦如來的弟子如果自稱是阿羅漢、辟支佛,而不知道如來的這種用心,就不是阿羅漢、也不是辟支佛。會有三乘的教法,如《法華經》中 世尊的開示,是因為諸佛出現於五濁惡世,為了轉變眾生頑強垢重的心性,或者心性薄弱的眾生,因此才以方便力,將一佛乘法析分為三乘,以適應根性不同的眾生。

因為五濁惡世眾生的因緣,諸佛示現於這樣的世界,必須有方便善巧來度化垢重的眾生,是眾生的因緣導致諸佛必須如此說法,如果是在清淨世界成佛,諸佛不需如此辛苦。如《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10所記載:【文殊師利!彼實慧幢王如來出世,不說三乘教化之法。何以故?彼佛國土無諸聲聞、辟支佛人,彼世界中所有眾生皆信一乘,皆信菩薩上妙勝行。】這是 如來授記佛世時,示現為外道的大薩遮尼乾子,未來成佛時的佛世界,佛名為實慧幢王如來,十號具足,其佛世界名為善觀名稱。這個世界中沒有聲聞、辟支佛,都是信受一乘道的菩薩;也就是這位薩遮菩薩未來的佛土中沒有二乘根性的眾生,全部都是信受大乘法的眾生。所以,實慧幢王如來就只演說一乘法,不需將一佛乘法拆分為三乘菩提,來為聲聞、緣覺種性者演說解脫道法。

因此可以知道這位法師對 佛所說「一乘」之意的說法,不論是基於自意的推測,甚至由於懷疑而作的猜測,都是不正確的。這位法師說:「如手中只有一顆荔枝,而對小孩說:我手裡有三樣果子,有梅有杏有荔枝。到伸開手來,手中只有一顆荔枝,餘二皆無。這即如《法華經》說的:『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這位法師的意思是《法華經》中的大富長者在騙他的兒子們,明明手裡只有一樣水果,卻說有三樣水果,等到將手攤開後只有一顆,其他兩樣都不存在。他背後的意思是在說 佛騙人,明明只有一乘法,而騙聲聞、緣覺心性的人有二乘解脫道可以修學,等到他們真的修學了之後,卻說其實沒有聲聞乘與緣覺乘,只有唯一佛乘。

而他所說的唯一佛乘又是什麼呢?待會就知道了。這位法師這麼說的用意何在?各位菩薩不妨想想看。實際上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原因是離開大乘法就沒有二乘法,二乘法是大乘佛菩提道中的一小部分佛法;所以一佛乘包含二乘在內,二乘法是不能自外於大乘法,否則二乘法也不能成立。但是這位法師在深心中卻是將解脫道當作佛菩提道,認為證得阿羅漢就成佛了,這部分我們之後再說。我們進一步來看《法華經》三車喻的真正義理是什麼?【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妙法蓮華經》卷2)

羊車、鹿車、大白牛車比喻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目的在誘引沉溺在三界火宅中的孩子們,能速離火宅到安隱的地方。長者實際上有羊車、鹿車與大白牛車,但是孩子們出來之後,全部都給予富麗堂皇的大白牛車,因為大白牛車才是長者所要給的。如來也是如此,可以為眾生宣講聲聞法、緣覺法與菩薩成佛之道深妙法,但是 如來的目的也是要眾生都能像佛一樣,究竟都能成佛;而能成佛、令眾生究竟安樂的法就是大乘法,聲聞乘與緣覺乘只能讓眾生暫時得到蘇息之處,並非真實能安樂之處。雖然 如來能給予一切眾生大乘法,但不是每個眾生都能接受三大無數劫在三界生死中度眾生,這須要敢發大願心的人才作得到。因此有人選擇聲聞、緣覺法,求出離三界生死,就像有的小孩只要羊車與鹿車,不要大白牛車,過失不在大富長者;同理,在佛法修學上來看,也不是 如來的過失。所以 如來要度的是菩薩,但是也不放棄二乘心性的眾生,因為菩提心是可以經由熏習長養的,所以給二乘人大白牛車,雖然他們還不敢發此大心接受,在 如來不斷地教導熏習下,有朝一日也會發起求大菩提之心,這就不枉 如來的苦心了。

各位菩薩!成佛之法只有一種,其間的果實不妨有多種,先勸誘、鼓勵眾生發心修學佛法,最後真的走上成佛之道。您認為這樣有過失嗎?因此《法華經》三車喻所要顯示的,如 平實導師所說:【佛在法華中說的三車喻,是說對大乘人則以牛車勸喻,發其菩提心;但對緣覺根性人則以鹿車誘其發心,對聲聞乘人則以羊車誘其發心;等到發心以後,卻不送羊車、鹿車而改送他們大白牛車。所以先引誘聲聞緣覺人修學二乘法而得解脫果,然後在第二轉法輪時期就對二乘人宣說佛菩提道,漸次引入大乘法中。然而二乘法是本已包含在大乘法中了,所以二乘法只是大乘法中的一小部分,不能外於大乘法而成立、而存在,所以說「唯一佛乘」。】(《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55)如此看來,就知道是這位法師引喻失當,不符 佛意。

接下來這位法師說:【如《法華經》說:『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由此看來,簡三說一,與簡二說一,根本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矛盾。】(《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4月新版二刷,頁13)這位法師的意思是說:不論是聲聞、緣覺、菩薩乘這三乘外另有一乘,或者這三乘中的菩薩乘就是一乘,都一樣,都是成佛之道。意思是說,修學聲聞、緣覺乘的結果,與修學大乘的結果一樣,都是成佛之法,都可以成佛。由此可以看出來,這位法師所說的唯一佛乘就是二乘解脫道,因為修完解脫道就成佛了。

這位法師這樣將大乘法等同於二乘法,與 佛所說完全不同。如《長阿含經》說:過去諸佛有一會說法者,純說一大乘法,如 拘樓孫如來、拘那含如來以及迦葉如來;也有二會說法,則是先說二乘,再說般若及方廣種智妙法,如 毘舍婆如來;也有三會說法者,先說二乘法,次說般若,後說方廣種智妙法,如 毘婆尸如來以及 尸棄如來。而 釋迦如來則是:「我今一會說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長阿含經》卷1)釋迦如來說《長阿含經》時,還在初轉法輪時期,因此還未進入二轉、三轉法輪階段,只度得聲聞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所說都只是解脫道法,還沒有講到成佛之道的般若及方廣等深法,之後當然還會有二會、三會說法加以宣說,才會有菩薩弟子顯現出來。如此與上面所舉《法華經》所說:【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妙法蓮華經》卷1)在義理上是互相呼應的,諸佛在於度眾生成為菩薩乃至成佛,不是成為自求解脫的二乘人而入無餘涅槃,顯見這位法師錯解佛意了。

由此也可以證明第二會的般若諸經,第三會的方廣唯識系列諸經,都是 釋迦如來親口所說。所以,「唯一佛乘」的意思,是將二乘法攝歸大乘法的,與這位法師所說「簡二說一、簡三說一」並不相同,而且是完全相反的。這就是 平實導師所說的:「二乘解脫道是從大乘佛菩提道中析出部分來說,本來就屬於大乘佛菩提道中的小部分佛法,所以從大乘法來看二乘法,本來不外於大乘法;離開大乘法就無二乘法可說了,所以才說是唯一佛乘。」

最後我們來作個結論,這位法師上面這一段話所隱含的意思是:大乘佛菩提就是二乘菩提,所以大乘法與二乘法並沒有不同之處。所以《法華經》中大富長者手裡拿的只有一樣果子,而他心中所設定的果子,就是 佛所譬喻的羊車,他要顯示的是羊車與大白牛車一樣,羊車就是大白牛車,就是成佛之道,只要修完二乘解脫道,成為阿羅漢、成為聲聞聖者就是成佛了。所以這位法師認為給眾生羊車,就是給眾生大白牛車,將羊車當作大白牛車,以二乘解脫道法當作成佛之道法;認為這樣修行世世不入涅槃,就是在行菩薩道,也因此認為菩薩與阿羅漢的差別,在於菩薩永遠不入無餘涅槃,世世在人間度化眾生。如此以解脫道當作成佛之道,說句老實話,永遠也不可能修行成就,永遠不可能修成正果的。因此,這位法師以聲聞解脫道作為菩薩所修的佛菩提道,只從兩個不同之處來區分大乘與二乘法,這部分我們下次再來說明。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0/5146-a20_123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一)–第122集 聲聞緣覺皆入大乘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節目,今天我們要講的主題是〈聲聞緣覺皆入大乘〉。

上一集節目中,我們說明了阿羅漢、辟支佛「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的不受後有智,是因為斷除了對三界法的貪愛,並且至少有初禪以上定力,而能夠自知自作證「不受後有」。但是這樣的解脫生死的境界,並不是究竟的,仍然是有餘地的境界—還有所餘諸法應證、所餘煩惱應斷—這個蘇息地只是 佛施設的一個化城,他們將來仍然需要再修行才能成為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勝鬘夫人會這麼說呢?我們等一下接著來看。另外,我們也說明了解脫道的斷煩惱與證果,並非依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的次第斷與證,而是隨著各人修證的情況有所不同:有人悟了是慧解脫,有人則是俱解脫,也有人則是初果到三果。但是應具足修證的内容不可遺漏,才不會誤解而證不了解脫果。

接著看下一段經文:【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涅槃地。】(《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經文意思是說:當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的時候,可以得到不受後有的解脫;但是他們所觀察的,只是到達第一個可以蘇息的涅槃境界而已,那還不是最究竟的。我們上次說的那位法師,是如何註解這段經文的,他說:【得解脫樂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離生死恐怖,約現法心得安樂說;不受生死苦,約當來不感苦果說。又前句明盡智,次句明無生智。二乘於金剛喻定斷四住煩惱,於下一念得盡智,知生死已了。次念得無生智,知後不再生。】(《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4月新版二刷,頁186187。)

針對這位法師的註解,書中 平實導師有兩點評論說:【連等覺菩薩之證境都不可說是金剛喻定,何況是二乘人?但這位法師處處以己意說金剛喻定的究竟法無我是三乘所共,可見他對大乘佛果的看法了!只因為本經正說二乘無金剛喻定,這位法師便只能隨順而說二乘無此定。】(《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47。)從 平實導師的評論可以看出,這位法師連二乘法的盡智與無生智都誤會了!盡智是「我生已盡」的智慧,不是「離生死恐怖」的意思;因為凡夫如果心性剛強而樂著於三界法的話,都不會生起生死恐怖之想,死都不懼怕了,生也就無所恐懼,反而是樂於生而不喜歡無生;心性怯懦的人則懼死而不畏生,因此從小就是在學生而不學死,所以才有愛、樂、欣、喜阿賴耶。

實際上阿羅漢們都怕再有生死,而眾生從來沒有對生死真的恐怖過。如果真的要說有恐怖,只是對死有恐怖,因為不知死往何處,因此都是喜歡生;就像一般我們向來都只會慶生,不會慶死。由此可以知道「離生死恐怖」並不是盡智,是要具有我生已盡的智慧才名為盡智,顯見這位法師誤會了。所以盡智的「盡」是說後有永盡,以後不會再有出生了,因此盡智是說後有永盡的智慧。可是盡智只是聲聞十智中的第九個,這時還沒有無生智,他只知道把自己滅盡了就出「生死苦」:反正他就是不去投胎,什麼境界都不去,就是要把自己滅掉,是後有永盡,永遠不再受生。

但是有盡智不一定能為人說法,因為沒有解脫知見。譬如很有名的一位阿羅漢—周利槃特伽—受供之後,轉請舍利弗尊者為施主說法,自己不能說,因為周利槃特伽在受供當時只有盡智而沒有無生智;他只知道怎麼樣不再去受生,是後有永盡,所以有盡智。而「不受生死苦」,既是盡智境界,也是無生智境界,不可以像這位法師單單定位為無生智。那麼什麼是無生智?無生智是說能夠以不再受生的智慧為人宣說,也就是已經通達二乘無生的智慧而發起他受用功德,可以為人如實宣說了。就像上面說的周利槃特伽阿羅漢,早期唯有自受用功德,而沒有為人宣說生死已盡的智慧,那時只能說他具有盡智而非無生智,雖然生死已盡,也已離生死恐怖,然而仍缺無生智。

那怎麼樣可以有無生智?必須先親證「無生」。要證無生,就必須要先瞭解我執斷盡的原理,以及免除一切後有種子現行的道理,才能夠有無生智,不再受生死苦。這樣的阿羅漢就不一樣,不但有盡智的智慧境界,同時也有無生智的智慧,因為他不是只證解脫而已,他也有解脫知見的智慧。因此得盡智的人只證解脫,沒有解脫知見;但是得無生智的人,既證解脫也具足解脫知見,所以能夠為人宣說解脫之道。因此不可以像這位法師那樣,單單把它定位為無生智。所以我們應該瞭解,如果二乘聖人說「我不受後有」,那要看他是不是有無生智;如果他只有盡智,而說「我生已盡,不受後有」,這樣就還不能為人解說解脫的原理,那麼就是只有「盡智」的人。可見這位法師對這部分的差別,是還沒有分清楚的。

再來這位法師說「二乘於金剛喻定斷四住煩惱」。二乘聖者雖然有斷四住地煩惱,但二乘聖者其實不得金剛喻定,因為他們尚未證得金剛法性的如來藏。不但理證上如此,在本經後面的〈無邊聖諦章〉中,也如是說:【世尊!金剛喻者,是第一義智;世尊!非聲聞、緣覺不斷無明住地初聖諦智是第一義智。】(《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以金剛為譬喻的智慧,是實證本識如來藏而發起的實相智慧,這個才是實相第一義智,並不是聲聞、緣覺不斷無明住地(也就是無始無明)的初聖諦智是第一義智。初聖諦是指四聖諦,因為四諦智是修學佛法最基礎應修的四聖諦的智慧,故說初聖諦;之後還有菩薩所證的第二種般若智,以及諸地菩薩所證的道種智。從四阿含諸經中也可以看出聲聞、緣覺聖者,由於信受佛語的緣故,可以在對五蘊十八界等法的虛妄觀行完成後,斷除對五蘊十八界諸法是真實有的錯誤見解,而斷三縛結、五下分結、五上分結等,並發起禪定,甚至具足修而證得解脫道極果,這所顯示的是證阿羅漢者,並不需要證得入胎識。由此也可以顯示這位法師是有意地高抬二乘證境,有意讓人以為二乘所證與大乘一樣。

而這位法師會這麼說:「二乘於金剛喻定斷四住煩惱。」是因為他對三乘法教的錯誤判教所導致的,他一貫的說法是「成佛之道等於聲聞解脫道」。那麼成佛時既然有金剛喻定,當然二乘人成為阿羅漢時,就是證得金剛喻定,所以就認為俱解脫阿羅漢得滅盡定時,就是發起了金剛喻定。這就是這位法師處心積慮所要表達的意思。這位法師絕不承認有佛菩提道,他只承認有解脫道,而解脫道就是成佛之道,因此他說二乘也有金剛喻定。而這位法師的二乘金剛喻定是斷什麼煩惱呢?就是斷四住地煩惱。換句話說,就是斷見惑與思惑,這就是這位法師對金剛喻定的定義。

然而問題是:二乘聖人並沒有得金剛喻定,阿羅漢也不是佛。因為他們都沒有證得金剛法性的如來藏,怎能說有證得金剛喻定?如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9如此說:【此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由斯佛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此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故集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從論中很清楚知道: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俱生微細所知障及任運的煩惱障種子一時頓斷,入如來地。所以金剛喻定是如來所證的境界,是須要斷除極微細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以及極微細的所知障隨眠,才能成佛;金剛喻定猶如金剛般的智慧現前了,才入如來地,所以成佛了才有金剛喻定,這不是阿羅漢與辟支佛不斷微細所知障與煩惱障種子的智慧所有的。

接下來一段經文:【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不由於他;亦自知得有餘地,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這是說聲聞、緣覺他們以前所證得的境界,是不會愚癡於諸法的,也就是不會被諸法所影響,繼續流轉於生死中,而這個智慧是透過自己聞法之後去觀察而獲得的。阿羅漢與辟支佛確實知道他們所獲得的生死解脫的境界,仍然是有餘地的境界,也就是還有所餘諸法應證、所餘煩惱應斷,因此他們將來還必須再繼續修學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勝鬘夫人如此說呢?這是因為聲聞乘與緣覺乘的一切修行者,最終都會進入大乘法中,而大乘法其實就是成佛的法要,就是成佛之道。由於這個緣故,勝鬘夫人說三乘其實就是一乘,也就是佛乘。

聲聞、緣覺雖然不受後有智,不如諸佛,甚至諸地菩薩,但是他們在解脫道實修實證所得的解脫境界,是基於智慧而證的,並不是單以禪定伏除煩惱而證,因此說對於解脫道應斷、應證的種種法,他們是有智慧,不愚於這些法。由於是親修實證的,雖然是聽聞 佛陀說法開示加以思惟、觀察、確認而證,但還是自己親身經歷走過來的,所以說不由於他,他們可以自知自作證。

我們來看舍梨子尊者的例子:【世尊問曰:「舍梨子!若諸梵行來問汝言:『尊者舍梨子!云何知、云何見,自稱說得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耶?』舍梨子!汝聞此已當云何答?」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若諸梵行來問我言:『尊者舍梨子!云何知、云何見,自稱說得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世尊!我聞此已,當如是答:『諸賢!生者有因,此生因盡,知生因盡已,我自稱說得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世尊!若諸梵行來問如此,我當如是答。」】(《中阿含經》卷5

從這段經文可以很清楚看到,舍梨子尊者對自己此生為最後生,梵行已經建立了,該修行的也修行完成了,可不再受後有,是有智慧可以自己了知,不須 佛陀為他印證。由於這種境界的親證了知,對於 世尊的詢問,他是如此回答,甚至以後如果有人再質問是如何知、如何見的,而自稱已得出離三界生死的解脫慧,還是會如此回答;顯示阿羅漢是清楚知道自己是不是阿羅漢,能不能不再受後有的出生。所以說不愚於法,而且自知自作證能不受後有。

接著來看:【亦自知得有餘地,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聲聞、緣覺聖者們自知雖然已證第一蘇息涅槃境界,可是之後如果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有所應修證諸法、所應斷的煩惱。這就是說,只要不是決定性的聲聞、緣覺聖者,都會迴小向大,都會迴入大乘法繼續修學,最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什麼是三乘?就是聲聞小乘、緣覺中乘以及菩薩大乘,或說唯一佛乘。

這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在《妙法蓮華經》卷2如來如此開示:【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大、中、小三乘都經由 佛世尊聞法、信受、精勤修行,都可以出離三界火宅。但所求不一:求速出三界者,為自求涅槃,叫作聲聞乘,如經中只要羊車的小孩;而求自然慧,樂於獨善其身,處於寂滅境界,且深入了知因緣法的人,叫作辟支佛乘,如經中喜好鹿車的小孩;另外求一切智、佛智等等,利益、安樂無量眾生與天人者是大乘,就是經中喜歡牛車能有大作用的小孩。佛所說三乘法,都可以令眾生出離三界火宅,因為 如來有無量無邊的智慧、十力、四無所畏等諸法的寶藏;而三界眾生都是 如來的孩子,因此如來平等給孩子們諸佛佛法寶藏的大乘法,不會讓有些眾生獨得滅度,而其他眾生不能得滅度,而且都是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如《法華經》中的一段經文說:【如來爾時便作是念:「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妙法蓮華經》卷2)所謂如來滅度是說:如來讓眾生得度的方式,不像二乘的滅度是將五陰、十八界全部滅盡而說度到解脫彼岸,而是不僅讓眾生度到生死的彼岸,而且還可以世世受生,有每一世的五蘊十八界繼續在三界中,以大悲願力及方便善巧,斷盡思惑的現行與習氣種子,永遠不中止地利樂眾生。因此,如來滅度與聲聞、緣覺的滅度是不一樣的。

從這裡可以很清楚看出來,佛所說法是唯一佛乘的大乘法,唯有大乘法才能令人成佛,聲聞乘與緣覺乘是 如來為了心志比較薄弱的眾生所施設的法教,讓眾生可以在中途稍事休息的化城,這就是勝鬘夫人所說聲聞、緣覺所得的初聖諦——第一蘇息涅槃地,但不究竟,之後還是要聲聞、緣覺行者再轉入大乘法中,求得無上正等正覺。聲聞乘與緣覺乘是大乘法中的一部分,如我們前面所說的,四聖諦的智慧只是初聖諦智,接著還有般若智與道種智,這三者具足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但是只要證得初聖諦智,就能出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而出離三界不再受生,這是不必證得般若實相心、不必發起般若慧,也不必修足圓滿道種智成就一切種智。

因此 佛說法雖有三乘之別,實際上只有一佛乘析分為三,所以二乘皆入大乘,其實是因為二乘法只是大乘法的一部分,所證智慧只能出離三界生死,所證解脫境界也只是暫時的蘇息處,不是究竟的蘇息處。二乘聖者如果不入涅槃,必留在三界繼續受生,有朝一日一定會發起菩薩性而往大乘成佛之道邁進。再說佛有無邊慧、十力、四無畏諸法之藏,能夠給予一切眾生大乘之法,由於眾生根性不同,有的能接受聲聞解脫道法,有人愛樂緣覺法,有人則一開始就愛樂大乘法;因此佛以方便力,將一佛乘法分開來說有三乘佛法,其實真正能成佛的只有大乘法,因為大乘菩薩雖親證第一蘇息處的本際,但永遠不會入無餘涅槃,永遠在三界中以方便善巧與大悲願力利樂眾生。佛初始弘法時,雖然以三乘法引導眾生,終究還是會以大乘法度所有眾生,不論是三乘皆歸一乘,或者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實際上三乘就是一乘,就是大乘成佛之道法。由二乘皆入大乘也可以知道,只要不是決定性的聲聞行者,終將迴小向大留在三界中繼續自度度他。這也是 佛的悲心與方便善巧。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0/5145-a20_122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一)–第121集 二乘離生死畏,不受生死苦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節目,今天我們要講的主題是〈二乘離生死畏、不受生死苦〉。

接續前面親教師所講,這一段經文所說「不受後有」有兩種智慧,第一種是 如來不但能以至高無上的調御方法調御自身,也能調御眾生,而且降伏了五陰魔、煩惱魔、生死魔以及鬼神魔等,出現於世間被一切眾生所瞻仰,並且得到不思議的法身,於所有的所知障的爾焰境界中,都能夠得到無礙的法自在功德。如來到了這個境界,已經沒有任何的法可以再往上修,也沒有任何境界可證了,從此以後不論造作任何事業,都不可能再有所得了;而且具足十力,因此是世間最勇猛者;而且到達最究竟的、至高無上無所畏懼的境界,對於所有世間、出世間法中所生的一切爾焰,可以獲得無遮障的智慧觀行;而這是可以自己獲得,並不需要由他人幫助,並且因為已經有了究竟的不受後有智,而能夠作不受後有的師子吼。這是屬於 如來的不受後有智,是究竟的。

今天我們接著來看下半段經文,第二種不受後有智,這是二乘聖者的不受後有智。從 平實導師《勝鬘經講記》第三輯240頁開始:【世尊!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涅槃地。】(《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經文大意是說,第二種不受後有智是屬於阿羅漢與辟支佛解脫生死的智慧。阿羅漢與辟支佛已經度過生死的怖畏,次第證得解脫樂之後,他們心中這樣想:「我已經離開生死的恐怖,因為我已經不再領受生死的種種痛苦了。」當阿羅漢、辟支佛這樣觀察的時候,可以得到不受後有的解脫;但是他們所觀察的只是到達第一個可以蘇息的涅槃地而已,那還不是最究竟的。這個二乘聖者的不受後有智,是說二乘聖者經由對世俗諦蘊處界諸法的觀察,而斷除了對三界法的貪愛,連對自己存在的一絲絲喜樂都沒有了,因此可以自知自作證—捨報一定可以不再受生—不再有後有之身,當然就可以確定不會再領受生死中的種種痛苦。阿羅漢與辟支佛的這個不受後有智,是純粹對出離三界生死苦的解脫智慧,與前面第一種諸佛的究竟不受後有的智慧相差非常大。

我們來看二乘為什麼可以「離生死畏、不受生死苦」?因為 如來在成佛之道中,先教導他們證得二乘涅槃,讓二乘行者可以在修學過程中先獲得出離三界生死的果實與功德;接著告訴他們:這個蘇息地只是佛所施設的一個化城,還沒有成就佛果,也不究竟。因此再告訴二乘行者,應當轉入大乘法中修學成佛之道,當成佛時才是真的離生死畏、不受生死苦。也就是說,二乘聖者雖然可以出離三界生死、不受生死苦,但這只是暫時的休息處,這個境界並不是究竟的蘇息處,也不是能自利、利他的處所,可以說這不是佛法中應該安住、停歇的境界。

而阿羅漢與辟支佛「不受後有」只要能斷除對三界法的貪愛就可以了,因此所斷煩惱只是一念無明煩惱障的現行,並未觸及所知障,對所知障是完全未相應到;連諸地菩薩分斷的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二乘聖者也未斷,更不用說諸佛究竟斷盡的所知障隨眠。因此,解脫道的修行過程及修行時劫,與佛菩提道來比相差非常大,除了二乘聖者所觀察的煩惱障現行的斷除外,更進而觀察自己一切種子都不再變異了,已經究竟清淨、究竟圓滿,而不可能再變異了;不再變異表示不再受熏,沒有異熟生死了,這才是大乘法中的不受後有智。所以說,二乘聖者的不受後有智與諸佛如來的不受後有智相差非常大。

但是不論佛菩提道或解脫道的修行,都須了知其次第與內容,並且要具足修證。所以解脫道的修證過程,不像大乘法中對「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親證是一念相應而證。然而在經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人來見 佛,佛為他們開示一番之後就證果,甚至有在 佛呼喚:「善來!比丘!」就證得阿羅漢果的情況。我們來探究一下其間的差異所在,剛剛曾說解脫道與佛菩提道在修證上有其次第、且須具足修,但是在證果上是不是也如此呢?先來看關於「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

有一位法師在書中這麼寫著:【約斷煩惱說:先斷見一處住地,次斷欲愛住地,再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約證果說,先證初果,次證二果,再三果、四果。二乘這樣的次第修證,也能得解脫樂,離生老死怖。】(《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34月新版二刷,頁186。)先說明一下,由於這位法師認為解脫道就是佛菩提道,因此他認為二乘的修行就等同於佛道的修行。因此這位法師的意思是:佛道的修行在斷除煩惱上,應先斷見一處住地,接著斷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最後斷有愛住地,這在修行次第上似乎沒有錯。另外在證果上,是否也如這位法師所說,先證初果、次證二果,再證三果,最後四果呢?平實導師在書中對這位法師看法的評論如此說:【二乘人斷煩惱與證果,非必次第斷、次第證,譬如「善來比丘」,亦如初聞法時即成俱解脫、慧解脫之阿羅漢等人。】(《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40。)解脫道煩惱的斷除是應先斷惡見,也就是五利使的我見、疑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也就是先斷見一處住地證初果須陀洹,之後薄貪瞋癡成為二果斯陀含,接著就是要斷除欲界愛住地惑,能發起初禪了,才有基本的條件說這個人是斷了欲界愛、超越了欲界;如果沒有發起初禪,即使把五下分結的內容觀行清楚了,也還不能說他是三果、有三果心解脫的功德,因為三果的證境是要能真實捨離欲界愛住地,而這是要以初禪是否發起為證驗,而且還必須是斷我見,又發起初禪不退,這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說是證得三果心解脫。

如 平實導師在書中說的:「有發起初禪的凡夫,沒有未證初禪的三果人。」這是因為未斷我見的凡夫,只要能降伏欲界愛,即使沒有斷我見還是可以修得初禪,甚至修到無色界定,這在佛世時就有很多外道是如此。而三果人因為斷了我見,又透過觀行捨離了欲界法的貪愛,因此而發起初禪,就不只是伏欲界愛而已;出定後依憑斷我見的正知見及初禪的定力,不會再落入我見中,也不再貪愛欲界法,確實有三果的功德在身。三果人接著還必須斷色界愛住地惑,成為更高層次的三果人,之後再斷除無色界愛住地惑;如果他禪定沒有具足修,就成為四果慧解脫阿羅漢,還不是俱解脫阿羅漢。當然這是一般的情況,但是也有久修者,那麼情況就不同了。

在《大般涅槃經》卷2記載著:有一位弗迦娑在三自歸後,聽聞 佛陀說法而得法眼淨,也就是聲聞初果,隨後對 佛及阿難尊者作了供養,又證了三果阿那含。我們來看一下內容:【時弗迦娑手執劫貝,長跪佛前而作是言:「我今以此奉上世尊,唯願哀愍,即賜納受。」爾時世尊答弗迦娑:「我今為汝受取一張,可以一張施於阿難。所以者何?阿難日夜親侍我側,且又今日看我疾病。若有施主,施於病人及看病者,斯則名為滿足大施。」時弗迦娑聞佛此語,歡喜踊躍,即以一張置佛足下,又持一張至阿難所,長跪白言:「我今以此奉施尊者,唯願納受。」阿難答言:「善哉!善哉!汝今能信天人師言,令汝長夜永得安樂,我為汝受。」於是,弗迦娑還至佛所,如來即復為說諸法,其聞法已,得阿那含果。時弗迦娑復白佛言:「我今欲於佛法出家。」佛即喚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得阿羅漢。】這位弗迦娑證得初果後,聽了 佛陀的教導,在對 佛陀及服侍 佛陀多年的阿難尊者作供養,並受到阿難尊者的祝願之後,又回到 佛陀這裡;佛陀為他開示,在聞法之後就證得三果阿那含,請求 佛陀在 佛的正法中出家。這時候 佛陀就呼喚他而說:「善來比丘!」弗迦娑聽了,於是煩惱頓除,袈裟著身,成為真正的沙門,並證得四果阿羅漢。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弗迦娑是聽法後,先證初果,再來是證三果,最後在 佛陀一句「善來比丘」而證四果,顯示弗迦娑並不是依初果、二果、三果的次第證得四果。

另外在《大般涅槃經》卷3,則記載了 佛陀示現入涅槃前所度最後一位聲聞弟子須跋陀羅證果的過程如下:【爾時,須跋陀羅,既聞如來說八聖道,心生歡喜,舉身毛竪,渴仰欲聞八聖道義,而白佛言:「唯願世尊為我分別八聖道義。」於是世尊即便為其分別廣說。須跋陀羅既聞佛說八聖道義,心意開朗,豁然大悟,於諸法中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即白佛言:「我今欲於佛法出家。」於是世尊即便喚之:「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世尊又為廣說四諦,即獲漏盡,成阿羅漢。】這裡須跋陀羅則是在聞 佛說八正道,獲得初果法眼淨,進而請求 佛陀准許他在正法中出家,同樣在 佛陀呼喚「善來比丘」而鬚髮自落,成為真正的沙門。

弗迦娑與須跋陀羅的證果過程很相似。我們都知道這位須跋陀羅是一位外道,當他在聽到 佛即將在三個月後入涅槃時,還一直猶豫著要不要來見 佛,拖到最後一天的晚上,才終於來請求 佛陀為他釋疑:六師外道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一切智者?而須跋陀羅在見 佛時已經一百二十歲了,聰明多智,誦四毘陀經,一切書論無不通達,受一切人之所宗仰恭敬。實際上須跋陀羅已曾供養恆河沙佛,於諸佛所深種善根;以本願力,常在尼乾外道法中出家修行,以方便慧勸誘邪見失道的眾生,讓他們得入正智,須跋陀羅可以說是一位久修行者。

從這兩段經文可以知道,解脫道的修行必須依著解脫道的内容與次第,具足修行才能成就;而在證果上,則會因為各人過去世修行的層次而有不同。當然,要在一世中修行證得聲聞四果也是有可能,但前提是利根又很精進,並且在真正善知識的教導下就能夠成就,否則就可能需要七次人天往返,才能極盡苦邊。如《別譯雜阿含經》卷8所說,釋摩訶男請問 佛陀:「在家優婆塞歸命三寶之後,自稱我是優婆塞,應該如何修行才能證得初果須陀洹,以及二果斯陀含,乃至證得三果阿那含呢?」世尊告訴摩訶男:應該斷除三結,也就是身見、戒取及疑網等。斷除了這三結之後,就成為須陀洹,之後可以永離三惡道,更不復受三塗之身;於解脫道這個世俗諦的無上道,生起了決定信,只要人間、天上七次往返,就可以窮盡諸苦邊際而入於涅槃,而名為優婆塞得須陀洹。這就是 平實導師曾說的最鈍根、懈怠的初果人,只要七次人天往返,也可以究竟苦邊,不受後有;而在解脫道中證得初果,同樣也可以斷除解脫道的異生性,不再墮生於三惡道中。接著摩訶男又問:「怎麼樣可以證得斯陀含果?」佛陀告訴摩訶男:「斷了三縛結之後,進而薄淫怒癡,就名為二果斯陀含。」於是摩訶男又問:「如何可以證得阿那含果?」佛告訴摩訶男:「如果能斷除三縛結以及五下分結,就可以成為三果阿那含。」

從這一段《別譯雜阿含經》的記載可以很清楚看到:解脫道的修行內容應該斷除的煩惱,包含三果前的三縛結、五下分結;如果要證四果,還須斷除五上分結,並將有漏、無明漏斷盡成為慧解脫,之後再修八背捨證滅盡定,成為俱解脫阿羅漢;甚至再加修神通,成為三明六通大阿羅漢,以這樣的次第,來完成解脫道極果的修證。因此可以知道解脫道的修證內涵具足修完了,就能成為四果阿羅漢,證果的差異會因往世修行狀況以及此世所證層次而有不同,至少要斷除三界法的貪愛,才能成為四果慧解脫聖者。但是各人心性不同,遮障解脫果實證的煩惱也各不相同,有人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容易起瞋,那麼只要能把瞋習除掉,就可以證得阿羅漢;而有人則是什麼都好,唯對色欲無法捨離,那麼這種人只要修除掉這方面的欲貪,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因此並不是每一個人的修行與證果情況都相同。

那「比丘」是什麼意思呢?平實導師說:比丘就是煩惱已經斷盡了,斷了煩惱當然就是比丘,比丘的意思是勤習而求斷煩惱。如《大般涅槃經》卷23所說:【我名比丘,比丘之人名破煩惱。】比丘的意思是要斷除生死煩惱。在聲聞比丘而言是將遮障出離三界生死的煩惱全部斷除,而不受後有;菩薩比丘則是證得沒有形相、沒有煩惱的本識,但不斷後有。能在 佛陀一句話下證得本識,這個顯然就是長劫修學的菩薩,並不是這一世才開始修學佛法的。所以「善來比丘」這句話,有它另一層深意存在,我們這邊不再說明。

由此也可以知道善來比丘,實際上都是久修的行者,並不是完全沒有修行者,在聽聞 佛陀說法、呼喚一聲之下,就能證果。而且善來比丘絕大部分都是菩薩再來,如 平實導師在書中的開示說:【有許多阿羅漢,是見 佛之前已經先證得非非想定,所以三界愛已經都降伏了,只是最後一分的我慢還沒有斷。我慢是因我起慢:因為自我的存在而覺得喜樂。】(《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42。)能證得非非想定,其實都已經將三界愛降伏了,因此只要能聽聞到真實的解脫道法義,就能斷我見、我執而證阿羅漢。由以上說明可知聲聞、辟支佛能夠自知「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在於他們能將三界愛全部斷除,連自己存在的一絲絲喜樂都沒有,完全沒有我慢,完全不會對自己存在而覺得喜樂,這樣就能夠自知自作證: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最後作一個結論:解脫道的修證,雖然有應該修的內容,也有應該斷除的煩惱,但是在一世的修行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經由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樣的次第完成的;因此在斷除煩惱方面,也不是每個人都是依著這個次第在斷除,只要能完成該修的內容與該斷的煩惱,先斷貪或先除瞋,其實會因人而異。譬如有人不貪三界法,但是瞋心重,只要能把瞋的習氣改了,就能證果;而有人則是斷除對三界法的貪愛就能證果,各種情況都有。如 平實導師書中所說:【解脫道不一定是次第證的,但是一定要把次第證的道理告訴大家,免得誤會了,就把修證阿羅漢的完整內容給遺漏掉。有的人是修得很好的,問題是他對於某一部分還沒有斷、還沒有實證,所以被牽扯住而不能上進。】(《勝鬘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46。)所以說法無定法,如何修證、如何證果不能一概而論。因此前面所舉這位法師所說證果次第並不是正確的,而他對斷除煩惱與證果的配置也是不正確的。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0/5144-a20_121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一)–第120集 大乘真實說-不受後有智(五)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這個單元我們要回到《勝鬘經》的經文,作一個簡單的解說。

我們先把所負責範圍的勝鬘經文,唸誦一下:【出一切世間,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得不思議法身,於一切爾焰地得無礙法自在,於上更無所作,無所得地;十力勇猛,昇於第一無上無畏之地;一切爾焰無礙智觀,不由於他,不受後有智師子吼。】(《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前面所說的是《勝鬘經》這段經文當中,所說的不受後有智有兩種,關於如來大乘無學究竟佛道所成就的不受後有智。這個經文裡面主要的一個關鍵的名詞,有所謂的「出一切世間」,然後「得不思議法身」;還有所謂的「爾焰地」、還有「十力勇猛」、「第一無上無畏之地」,也就是佛地才完全如實實證的四無畏。我們就依於這幾個主要的名詞,來作最後一集的一個解說。

經文當中「出一切世間,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世間,我們知道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依於第八識——《八識規矩頌》裡面所說的「受熏持種根身器」。眾生因為七轉識造作了什麼樣相應的身口意行,而熏於如來藏第八識心田;如來藏持這個種,還有其他無量的功德,譬如說蘊處界種,還有其他的煩惱隨眠的這些種子,還有這樣子的業種,祂受熏持種之後,在一期壽命結束,祂會出生你的根身。你的有根身就是你的業報身——你的正報,還有這個業報身;這個正報身所依的依報,也就是這個器世間,所謂的物質世間。然而,不管是五陰世間或是器世間,都不離於這一個如來藏能夠受熏持種而才能夠出生。而這個如來藏─一切種子識阿賴耶識─卻是大乘無學(也就是佛)才能夠完全如實實證的一個法,依於佛完全實證,所以祂才能夠超越了知,也就是成就了一切種智、四智圓明,成就了十力、四無所畏,祂才能夠叫作五陰世間、器世間,出一切世間,也才會叫作「世間解」——所謂的佛的十號。

除了五陰世間、器世間這樣子分類之外,另外我們可以有一個分類,就是把十法界分成四聖六凡的世間。四聖指的是大乘裡面的兩種聖人、小乘裡面的兩種聖人,當然就是大乘裡面的佛——佛法界,還有菩薩法界——這裡指的當然是地上菩薩;還有小乘的聲聞、緣覺法界,這四個是四聖世間,是四法道。然後相對於這個四法道,遠離貪瞋癡,然後斷除二障,譬如大乘具足斷除煩惱障、所知障,小乘只斷掉煩惱障的現行;那這樣二障完全未除的,或是只除了一小部分的,就攝屬於所謂的六業道的六凡世間。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單獨就大乘法來說的話,我們是要從凡夫的心性,慢慢經由修行而變成菩薩的心性,而變成佛的心性。這中間的差異,就是凡夫我執煩惱障、法執所知障完全具足,頂多是所謂的少分斷。如果你把已經七住位的地前凡夫這樣的賢人也算是在凡夫的話,那他當然也只能說是二障有少分的斷;那您如果把他攝屬於已經是菩薩,從凡夫心性到菩薩心性,那您無妨說這一個菩薩,就是相對於完全都沒有斷除二障的凡夫,他已經斷我見了,乃至已經大乘明心了,他就已經分證一分的人無我、法無我,斷了一分的煩惱障、所知障。而這樣子的地地增上的實證人無我、法無我,斷除無始無明、一念無明,終究要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乃至十地、等覺、妙覺,終究成佛,才會成就佛的心性。何謂佛的心性呢?就是相應於一切四智圓明—一切種智—的境界。換句話說,就是我執、法執完全斷除,已經完全的人無我、法無我,這才叫作證得最上清淨的法身,也才可能具足如來圓滿的十力,還有四無所畏,而不是只有地上菩薩的分證而已。

上面兩個世間,我們清楚的知道,也可以依三自性、以四種涅槃來說。舉例而言,三自性當中,佛已經圓滿實證了這一個圓成實性心,對於淨分的依他起也已經完全的認知,所以佛能夠具足了知一切世間乃至一切生滅法;而佛的遍計執,不管這個遍計執是指法執或我執,也都完全地去除。而如果以三自性來講,剛剛講過了,定性聲聞人他頂多只能方便說滅掉了遍計執,他的世間還不圓滿,而且他滅掉的遍計執,也只是生滅相的滅除而已,是屬於相關於煩惱障我執的部分。如果再以四種涅槃來說的話,「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依於《成唯識論》,那是指一切眾生都本來具足。在《成唯識論》清楚地說到了,祂不是以證、不證(以修證而得或是說未證未得)而來分這一個本來自性涅槃,它純粹就是說一切眾生都具足,它只是把後面的三種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還有無住涅槃—以此三者來對應於大乘的不受後有智與小乘的不受後有智。

除此之外,我們要來講到《勝鬘經》裡其餘的經文,這個經文就是「得不思議法身」。這裡可以把它分成「不思議」跟「法身」,不思議,我們之前有講過了,在某一個特別的單元有說到了所謂的不思議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就是我們來形容涅槃。言語道斷,所以不可議論——不可議;心行處滅,所以不可思。這裡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指的涅槃的境界,其實就是如來藏這個不生不滅法,這個第八識祂所獨存的所謂的真實如如的境界。在《成唯識論》這八個字兩句話,它說的是「尋思路絕、名言道斷」,雖然用字遣詞稍微有不同,意義還是一樣的。簡單來說,不思議還是直指這個第八識如來藏不可思議心,如同《楞嚴經》所說的:「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

不思議之後另外一個名相是「法身」,我們就依於《成唯識論》來說一下。《成唯識論》卷10:【二乘所得二轉依果(這裡「二轉依果」指的是菩提跟涅槃),唯永遠離煩惱障縛,無殊勝法故,但名解脫身。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體、依、聚義,總說名身故。】簡單來說,這裡其實就已經把《成唯識論》卷1開首講到了:一定要斷除煩惱障,才能夠證得涅槃;一定要圓滿斷除所知障,才能證得菩提。

而聲聞、緣覺他所證的聲聞菩提或緣覺菩提,他所證的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其實都是「有上」的菩提,還有「有上」的涅槃,問題就出在於他不證這個三自性當中的圓成實性心。定性聲聞人他滅除掉蘊處界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其實他還沒有把生滅法、生滅相分得很清楚,他沒有真實的見到以圓成實性心而來說的純粹的功能性的法——種子法;所以才會有之前剛剛講的天女散花,他還著於花相,雖然他於花,於一切人、我、眾生、壽者相三界相,他不起貪、瞋,甚至三界的癡,可是他還是依於這樣子的沒有辦法遠離名相名言的計較執著,因為這種名言習氣,並不妨礙他證入無餘涅槃。這底下還講到,因為 佛牟尼世尊祂證得大菩提果,還有證得大涅槃,也就是無住涅槃;祂是因為祂依於祂永離(永遠離開)了煩惱障、所知障,所以才能夠叫作法身。這個法身是無量無邊的力、無畏—簡單講就是十力、四無所畏—這一些佛地才圓滿具足的大功德法來嚴飾莊嚴,來為祂之所度化眾生之所依。

後面《成唯識論》又講到了,來解釋這個「身」的定義,它說身有三個義:「體」,祂的本體、心體的意思;「依」是一切萬法之所依,以法身來解釋;「聚」是這些功德的聚集——功德聚。是心的本體;是所謂的一切所知境之所依,這個「所知」,其實就是之前我們提到的,後面也會說到的「一切爾焰地」這個「爾焰」。爾焰指的就是所知的境界,真正對於一切萬法能夠如實了知的,只有具足了知一切法如何從如來藏直接、間接、輾轉出生,從初地菩薩的百法、千法、萬法,一直到無量億法、無量無邊法,而終究圓滿一切所知之性都能夠如實了知,也才能夠成就後面《勝鬘經》所要說的:一切爾焰地都能夠得到無礙的法自在。因為一切種智具足,所以當然於上更無所作,無所得地,證得這個佛地的圓滿的真如,更無其上更有一個境界需要去實證。《成唯識論》講到了這個體依,依體義、依義、聚義而來說這一個法身,這個法身跟我們一般所說的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的這一個法身,稍微有一點點差異,當然不可能有互相之間的違背。

《成唯識論》接著說:【此法身五法為性,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二轉依果皆此攝故。】(《成唯識論》卷10)簡單來說,這裡的法身,不像我們之前把我們凡夫地的時候,如來藏有時候也把祂方便叫作法身,只是這個法身的話,裡面尚未完全種子清淨。《成唯識論》這裡說「此法身五法為性」,這裡的五法,指的就是自性心相應的真淨法界,也就是那個涅槃心體——不生不滅法界;這個不生不滅法界,祂具足無漏有為性,也具足無漏無為性。如來藏並不是要出生凡夫或是說九法界,除了佛法界之外的,祂有蘊處界的運作運行,在生滅現象界有這種運作運行,才叫作祂的無漏有為法有在運作運行;在佛地的境界,迥然不是這樣子的一個道理。五法除了這一個淨法—這個清淨法界—之外,它還包括了其他的四個法,其實就是佛地的四智圓明;時間的關係,我們這裡就不多說。這裡又提到了「二轉依果」,就是轉依於第八識如來藏,而來轉除或是轉滅煩惱障、所知障,而證得了佛地的大菩提、大涅槃,都屬於法身所攝。所以這裡的法身,真實來講應該是只有佛地才可以這樣子來說。

得不思議法身說完,我們剛剛也把底下的「於一切爾焰地得無礙法自在,於上更無所作,無所得地」簡單地說過了,這裡我們就說到底下最後的「十力與四無所畏」。簡單來說,十力的話,所謂的處非處智力、自業智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乃至最後的漏盡智力,在這個部分我們要引用《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50:【云何如來十力次第?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時,即便頓得一切十力,頓證得已,後時次第方現在前。謂:諸如來初成佛時,先起處非處智力,觀察諸法,建立一切無倒因果。】十力當中的第一力「處非處智力」,其實就是如來能夠制戒的原因,祂是法毘奈耶的完全如實了知。起了處非處智力之後,其他要提醒菩薩們的幾個力,譬如說「自業智力」:【即於欲界同分界中可愛殊勝異熟果者,方便為說,令其遠離諸不善業,令其現行所有善業。】要提醒菩薩的,這裡其實是在指向於五乘教法當中的人乘,還有天乘當中的一分,就是欲界天。而其後的另外一個力—「次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這個是對於世間希求世間離欲法的人,這是指五乘當中頂多也只能算是天乘,天乘當中的四禪八定相應的色、無色界的境界。最後又「次起所餘的如來七力」,這裡重點在於就是五乘教法後面的聲聞乘、緣覺乘跟佛乘的要來實證三乘菩提。時間的關係,我們如來的十力次第只能簡單說到這裡。

提醒菩薩們,《瑜伽師地論》卷50這裡它所說的十力次第有三種,我們所說的只是第一種。以下我們來說一下,相關於《勝鬘經》裡面的「四無畏」的經文,我們一樣是引用《瑜伽師地論》卷50,相應於連接前面的十力的論文。我們來唸誦一下:【如來所有四無畏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謂:諸如來於其四處,在大眾中而自稱歎,謂所知障永解脫故,於一切種一切法中現等正覺,不共聲聞,是第一處。諸煩惱障永解脫故,證得漏盡,共諸聲聞,是第二處。為求解脫諸有情類超過眾苦,說出離道,是第三處。即於能出道得為礙,說諸障法應當遠離,是第四處。】

這裡要提醒菩薩們的,「四無畏」以前我們都只是說漏盡無所畏、一切智無所畏,其實這裡背後指的是這一個漏盡無所畏是煩惱障的。佛自利的功德已經完全圓滿了,所以祂能夠所知障永解脫、一切智無所畏;而佛煩惱障不只是現行、連種子都斷盡了,所以才真正的是漏盡無所畏,而聲聞人沒有漏盡無所畏。另外一個,「為求解脫諸有情類超過眾苦,說出離道」,這也是說這一個說出離道法無所畏,這個指的還是主要針對於煩惱障而說,當然無妨也可以說兼略了所知障。「即於能出道得為礙,說諸障法應當遠離」,其實真正來講,還是應該也可以含攝二障。而底下的《瑜伽師地論》談到了,相對於前面的漏盡無所畏、一切智無所畏,這是佛的自利功德圓滿;而底下的四無畏當中的另外兩個,就是佛的利他功德行能夠圓滿。《瑜伽師地論》又說到了漏盡無所畏這是不共聲聞,純粹只為大乘菩薩而說;而諸煩惱障永解脫故,是共諸聲聞。換句話說,三乘都必須要實證,只是差別在於煩惱障是不是現行、種子都俱斷除。這底下的「為求解脫諸有情類超過眾苦,說出離道」,乃至另外一個所謂的利他行圓滿的「即於能出道得為礙,說諸障法應當遠離」,所謂的第三處、第四處,《瑜伽師地論》都說了這是普為一切諸乘,就是五乘都可以說。這邊講完了十力、四無所畏,時間限制是非常的簡短。

我們這裡要來提醒菩薩們,在《妙法蓮華經》卷第1有說到:【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這裡所謂的,我們有時候會給它套上一個佛法的名詞,叫作《法華經》的「十如是」。這個十如是,其實就相應於佛地的-能夠證得究竟圓滿的大乘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佛地至高無上的能夠了知一切世間,能夠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佛地獨證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這個其實都是相應於(主要相應於)十力的處非處(智力)。也就是對於一切的,當然我們底下的解釋,請菩薩們記得,這是根據現前我們相應於凡夫的,而來解說這十如是,而來讓《勝鬘經》跟《法華經》相呼應,絕對不是說一個太高深的解釋。

這裡的十如是,我們可以把說「諸法如是相」,諸法如是的生滅相,你現前所見人、我、眾生、壽者相,你要在它背後看到它的生滅性。換句話說,它是緣起依他性,而緣起依他性只是二乘所證;如果是大乘菩薩,您要記得它是清淨分的依他起性,而由生滅相而進到非善非惡的生滅性,而反緣背後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心體,而這個心體具足了種種的力用。這個力其實指的就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1裡面講的:祂具足了種種的相性自性,還有大種性自性。因為這樣子的如是的一切的種子,一切的界、功德,佛地已經如實了知,佛地十力具足,祂就能夠如是作;如是作之後,還有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那我們方便當然也可以跟《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佛跟大慧菩薩所說的:【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來作一個比推。所謂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乃至最後能夠如是本末究竟,究竟圓滿知一切相,知一切性——依他起性;乃至證得圓滿清淨的佛地無上的佛地真如法界,而具足圓滿能夠運用四智圓明的一切功德力,而能夠在三界世間當中依其餘的諸力,而來觀察眾生的因緣法器,而來安排眾生依於五乘教法而得度的因緣。就是因為佛有這樣的具足十如是,具足這樣的十力、四無所畏,所以佛地所證的不受後有智,才是如同《勝鬘經》勝鬘夫人所說的:這是最上第一,不共其餘的外道。

時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就先演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0/5113-a20_120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一)–第119集 大乘真實說-不受後有智(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

延續上面一個單元,我們所引說的《續高僧傳》卷第35釋法沖質疑 玄奘大師的話:【「君依舊經出家,若不許弘舊經者,君可還俗,更依新翻經出家,方許君此意。」奘聞遂止。】問題出在於 玄奘大師不許這一些舊時翻譯的,特別像是真諦法師所翻譯的,舊的《攝大乘論釋》,還有舊的《解深密經》,所謂的《佛說解節經》;不許這些舊經流傳,難道是出於門戶之見,想要來獨尊己宗嗎?當然不是!真正背後的原因,是因為真諦法師所翻譯的這些舊經、舊論,存在著非常大的缺失。最簡單來說,他錯誤地毀謗阿賴耶識,也就是阿陀那識祂是染汙意根,經文、論文清楚都具在,我們待會會來引用。

真諦法師這樣子錯誤地演說、翻譯經論,他對於後世學者當然會造成很大的禍害,讓這些學人的法身慧命沒有辦法生起。甚至更簡單地來說,玄奘大師之所以要冒著九死一生前往西域乃至到天竺去求經,特別是這一個菩薩根本大論——《瑜伽師地論》,就是為了要來解決這一個不生不滅法,這個蘊處界滅掉之後的這一個根本心—第八識、涅槃本際—究竟是如何才是真正 佛所說的道理,乃至如何依之來能夠成就佛道,如同 彌勒菩薩演說《瑜伽師地論》的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一樣。

那我們看看真諦他翻譯的《攝大乘論釋》裡面有哪些的過失?《攝大乘論釋》真諦譯卷1:【論曰:云何此識或說為阿陀那識。釋曰:前已引正理及正教,證此識名阿梨耶,云何今復說此識名阿陀那?……於阿梨耶識中身種子具足故,以是義故阿梨耶識亦名阿陀那。論曰:或說名心,如佛世尊言心意識。釋曰:阿梨耶識及意,見此二義不同心義,亦應有異。此三異相云何?論曰:意有二種:一、能與彼生次第緣依故,先滅識為意,又以識生依止為意。釋曰:若心前滅後生,無間能生後心,說此名意。復有意能作正生識依止,與現識不相妨,此二為識生緣,故名為意。正生者名識,此即意與識異。論曰:二、有染污意,與四煩惱恒相應。釋曰:此欲釋阿陀那識。何者四煩惱?論曰:一身見,二我慢,三我愛,四無明。】

根據上面《攝大乘論釋》真諦所譯的舊攝論釋的內容,我們清楚的可以看到真諦法師確實是把阿陀那識、阿賴耶識把祂等同為與根本四惑相俱的染汙末那、染汙意根,而染汙意根竟然還能夠持身、持種?這真是絕大的一個錯誤的見解!真諦法師這樣錯誤見解翻譯而成的經論,這種舊經論,嚴格來講,即使焚燒了、丟到垃圾坑裡面,都不覺得有什麼可惜!而釋法沖卻愚癡的要以此來質疑 玄奘法師。這是非常難以想像的愚癡!回到真諦的一個問題,他連意根第七識,還有第八識阿陀那識—也就是阿賴耶識—祂的分際都竟然如此地顢頇籠統。他竟然不了知這個意根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真實存在的一法。

在《瑜伽師地論》有講到六種力,而來作修學之所依。六種力包括聽聞、思惟、憶念、正知、精進、串習。這六種力當然要跟九種心住:內住、等住、安住、近住等等這九種心住要來互相配合。不管是要修禪定,或是要修定慧等持來修解脫的智慧,都不可以離這六種力。六種力前面的聽聞、思惟、憶念,清楚的都是意識的功能;憶念成就之後,還要把這樣子成就的憶念,類似有相觀想憶佛,或是說持名憶佛、念佛,最後類似無相念佛;而要在這個正知的階段,在生活當中慢慢地趨向於形成一個清淨的無相的作意、一個清淨的憶念。依於這樣的憶念,然後在生活當中,正知煩惱現前,正知正念在不在,而不斷地努力精進於四正勤。

換句話說,聽聞、思惟、憶念,就是聞所成、思所成,乃至修所成慧。而相應於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的,類似相應於這樣子的觀想念佛,或是停留在持名念佛這個階段的,都是有漏而修;在這個有漏而修之後,您要再利用這個歷緣對境、這個正知不斷地串習、精進,一直到最後能夠完全在意識的層次串習成就完全接受—於善法完全如實接受、於惡法完全如實捨去—真正地達到了四正勤。這樣子的善法的串習成就,或是惡法的依於修學而串習的把它滅除,所謂的最後串習其實都是意根的功能。

雖然修學佛法,輪迴三界主要是依於意識相應的貪、瞋、癡而能夠來滅除三毒的,主要是意識相應的戒、定、慧;然而意識雖然是修行的主體,可是離開意根的作意(緣於同法而同時同處存在),意識也不可能有聽聞、思惟、憶念、正知。這樣子的一步一步地串習而來成就,真正的在意識的層次,乃至在意根層次,形成一個好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個壞習慣。換句話說,意根就是最後真正作主的心,雖然沒有意識的話,意根也沒什麼能於六塵境界作主,可是意識的存在必定不離於背後恆審思量的、真實存在的十八界當中的一法。

聲聞人只是因為智慧淺劣,他只要滅掉三自性當中的遍計執相、遍計執性法,他只是要去除掉三自性當中讓他著於分段生死的「一念無明」,他不需要去證得「圓成實性心」。他甚至嚴格來講,他也沒有真實的了知、明見生滅法,因為要證得這一個非善非惡、純粹是功能性的依他起性法,你必定是要先證得圓成實性心,而來現觀這些依他起性蘊處界法是如來藏的功能。而不至於在這一個如同凡夫或是小乘人所修的一般,一根、塵觸馬上就只見到生滅相,而最後所求也不過是滅掉人、我、眾生、壽者相初分的遍計執相的煩惱。

簡單來說,聲聞人即使是無學聖者,他對於三自性還是沒有如實的了知,他生滅法、生滅相是混成一團的。這樣的說法,如果沒有經文來作為依據,是很可能有毀謗小乘聖人的嫌疑。我們這裡不妨就舉用大乘《涅槃經》來作為一個解說。《大般涅槃經》卷23:【云何名為煩惱習氣?聲聞緣覺有煩惱氣,所謂我身、我衣、我去、我來、我說、我聽!】簡單來說,就跟《維摩詰經》裡面的天女散花一樣。天女這個地上菩薩,依她的無生法忍所示現的神通而散花要來莊嚴會場、莊嚴大眾。然而阿羅漢目犍連、舍利弗、迦葉等等聲聞大弟子,雖然是大阿羅漢,三明六通具足,可是見到天花,還是著天花相;雖然他們於這些人、我、眾生、壽者相,於衣相、於食相,於來、去,於說、聽相,乃至於我相、我執相,他不起貪瞋癡三毒;可是他畢竟是沒有真實的見到這一個圓成實性心,也不可能依之而真正的見到從祂流注而出生的生滅法的現行。

因為這個道理,他不能如同這些八地菩薩,於相於土自在。所以即使不於天花,不於這個種種的人、我、眾生、壽者相,譬如說,如果阿羅漢去托缽,見到漂亮的女主人,或是見到英俊的男主人,或是見到美妙的飲食,或是見到汙穢的、不好的飲食,他都不至於於這些相上起貪、起瞋;可是他畢竟還是不明白這些蘊處界如何從這個如來藏所出生,他所見的還是偏於這些生滅相的現行。如果是最鈍根的聲聞人,他只是能夠把生滅相連同生滅法滅除,因為生滅相的完全滅除,其實就是生滅法的完全滅除。

簡單來講,「藏識海常住」這一個波浪、這個水性—這一個真如性—是從大海出生;聲聞人是滅掉這一個依他起性的海浪上面所產生、建立的,好像一個人、好像一隻狗、好像是船,這些浪花相,他並沒有真正證得這一個清淨分的依他起性相,這是大、小乘最大的一個差別。

從這一個真諦法師所翻譯的經論裡面,他既然對於 玄奘大師在《八識規矩頌》裡面所說到的「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的第七識意根,所謂煩惱習氣或是一切工巧明習氣最後串習成就,而作為祂的依止而來現世的、現前的這個意根都沒有了知。像這樣子的一個翻譯的法師,又如何能夠真實地來把《攝大乘論釋》乃至《解深密經》的真實義翻譯出來呢?玄奘大師為了後世弟子們的法身慧命,而不許、而不希望他翻譯的舊經論流行,其實也是為了真諦法師好,釋法沖所作的訶責實在是太過了!

簡單來說,意根這一法是現前能夠證得的法,就是您於境界現前的時候,不管是貪境界或是惡境界現前的時候,您沒有正知、正念現前,這主要還是意識的層次;可是等到你聞、思、修所成智慧都成就,你也不斷地精進於所不足的聽聞、思惟、憶念乃至正知。譬如說:學會了開車這件事情,那時候你根本不需要管說你的手要轉幾度、油門踏板要踩多少、檔位要放在幾檔,你甚至可以一邊拿著可樂,一邊就一手轉動方向盤,很簡單地在山路當中,你就開車也不會有什麼危險;這才是真正的串習成就。你也有可能是開個車,過了一村又一村,結果在接電話的時候,雖然意識現前好像還是在看著眼前,可是你過了幾個紅綠燈之後,等你放下電話,你才會發覺:「欸!我剛剛明明是專注在打電話,我剛剛好像沒有專注於眼前的這些路況、紅綠燈,為什麼我能夠一路開過來,該轉就轉、該停就停?可是彷彿對於剛剛沒有什麼記憶。」這當然不是純粹意根的功能,這當然還是需要意識的存在於整個過程當中,有祂相應的了知。

不過這裡也可以印證:當你一個串習成就,就由意根接手;而意根接手之後,只要當時形成這一個好習慣或是一個壞習慣的意識在的話,意根自然,(如果沒有新的因素加入)換句話說,你沒有想要去改掉這個壞習慣,或是說你沒有想要去來成就這一個更加深、更深細地來經營這一個好習慣,那你意根自然就如實地依於祂已經串習成就的習慣性,譬如說相應這一個工巧明。這個意根是真實存在的一個生滅法,是現前可證之法。可是連這一個不需要太高定力,就能夠現前檢驗出來意識跟意根差別的這樣子的一個第七識能夠恆審思量作主的功能,真諦法師都沒有辦法如實的在他翻譯的經論當中正確的寫出來。這樣子的舊經、舊論留下來,只是害人而已!

可悲嘆的是,現世還有一些佛學研究學者(不管是否有剃頭著染衣)卻硬要把這一個所謂的唯識,依於真諦所翻譯的、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這樣的新譯、舊譯,而要遠推於有什麼有相唯識、無相唯識,所謂的新、所謂的舊唯識,不管是會內會外的,硬要作這樣子的毀謗真實唯一唯識。這樣子佛法的學者或是修行人,他只是在為自己增添惡業而已!這就好像在大乘當中,有所謂的空、有之諍。這嚴格來講,都只是錯誤的、不瞭解真實唯識的人,才會產生的一個錯誤的見解,而來強分這一個中道心—阿賴耶識、如來藏、涅槃心這個不生不滅心—把祂強分為有、空,或說是有宗、空宗。

簡單來說,大乘空宗、有宗純是增益謗,有相、無相唯識之分,但是凡夫邪見,因為如來藏這一個真實心,祂既具足空性,也具足有性;祂是空性、有性,所謂的無漏無為性——空性;所謂的無漏有為性——有性。祂是雙雙圓滿具足,祂是一個真實中道心,這個中道心,你不能說祂是空,你也不能說祂是有;因為這個不生不滅法,不在蘊處界當中,祂不是《百法明門論》心不相應行裡面所說的這些心不相應行法,時間、空間、數目、次第,乃至文身、名身、句身所可以限制祂;祂是真實的,所謂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既然是不生不滅法,祂不落於數目、不落於次第,祂只要不是在蘊處界十八界當中。

我們剛剛說過了,盡所有性只在十八界,而十八界當中找不到阿賴耶識、找不到阿陀那識、找不到如來藏,那這三法就應該都是不生不滅法,建立了再多的名稱,指的都是不生不滅法;不生不滅法,不可能有數目之分,不可能有次第之分。在十八界當中第七識,大乘講第七識之外,不管你講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識,其實完全都是指不生不滅法;只是在不同的階段,第八識真實心依於祂含藏的染汙種子的越來越清淨、所知障越來越淡薄,這樣從凡夫心性變成菩薩心性到成佛之性,雙證圓滿斷除二障,來證得人無我、法無我,這樣子的真實心,才是能夠成為一切法之所依。具足這樣子空有不二的這一個如來藏心,祂當然也不可以被一些所謂的現代學者的有相唯識或是無相唯識硬作編排,而來指責 玄奘大師是新的唯識、是有相唯識。而硬要以真諦這一系,根本連《攝大乘論釋》這一個翻譯當中 世親菩薩的原本的真實義都誤解了;連這一個意根根本不是與阿賴耶識、阿陀那識,混淆了生滅法與不生不滅法,這樣的錯誤的知見,是非常不可取的。

隨順著剛剛也有引用到 玄奘大師在破斥當時那爛陀寺的另外一個所謂的大德師子光的時候,玄奘大師說了一句《中》、《百》—就是《中論》、《百論》—它只有在破遍計執,它於依他起、圓成實並沒有真實的提到。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我們提到《中論》,很自然地都會想到八不中道:所謂的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一不異,其實這個範疇都只是在蘊處界當中講、在生滅法當中講。因為生滅法必定有生異住滅,取生、異、住、滅四個來看:生是第一個,滅是最後一個。所以生滅法,相反的,一定是要有一個不生不滅法才叫作中道,生滅法不是中道。

「住」有在時間上的住,有在空間上的住。在時間上的住,就是所謂的「常」跟「斷」,生滅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它必定有常有斷;它住的時間或許是長,或許是斷滅之後又再生起。它在時間上,譬如說這一個桌子或說這個人,存在這世間幾百年,或是活了壽命八十年,然後就死了、就斷滅了。這一個不常不斷指的主要是在時間上的一個持續的住;而相對於空間上的住,指的就是「來去」,今天在高雄,明天在台北;今天在美國,明天在大陸,就稱為來去。而生滅法,有來有去、有常有斷。反過來講,中道法—不生不滅法—必定是要不常不斷,要不來不去。

「生、住、異、滅」,剛剛三個都講過了,剩下一個「異」,這個異很簡單的,就是不一不異的「異」。換句話說,既然所有的法,以生滅法來講它都是有一有異,有一個、有兩個、有三個、有四個,是落於數目之法。或是說,我們說有第六識、有第七識,雖然第八識那是依於生滅法當中只有第七,勉強加上一個第八識,第八識祂不叫第八識,可是生滅法當中確實是有數目、有次第。我們眼識,雖然不能說因為祂是心法,不能直接說一個、兩個、三個,可是畢竟眼識跟意識是相異的。你的眼識、我的眼識,你的色身、我的色身,識蘊的不同、色法的不同,這畢竟還是可以建立它的一跟異;然而生滅法有一異性,不生不滅法卻是要不一不異。

換句話說八不中道,所謂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其實就是要破除掉生滅法所有的可能性。然而破除掉這生滅法的可能性,蘊處界都被破除掉了,如果中道講的是指蘊處界滅掉之後不允許有一個如來藏第八識中道心存在,那《中》、《百》論,也就變成了外道的斷滅論了。龍樹菩薩當然不會落於這樣的邪執當中,因為真正的中道還是所謂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中論》卷1)。把所有生滅法出生的原因——自生、他生、共生都除掉了,因為這三個是有因生,又說不可能是無因而生,有因、無因全部都除掉,所有可能性就除掉了;這代表了當然是背後有一個不在蘊處界當中,而能夠出生諸法的八不中道心,也就是如來藏!

好!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0/5112-a20_119


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一)–第118集 大乘真實說-不受後有智(三)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

延續上個單元,我們繼續第二十四點,《增壹阿含》卷1有這樣的偈語:【於大眾中集此法,即時阿難昇乎座;彌勒稱善快哉說,諸法義合宜配之。更有諸法宜分部,世尊所說各各異;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覩諸法。】在這上面的這些偈句裡面,很清楚地有談到了菩薩,有提到了大乘,甚至還說到了六度——就是六波羅蜜。由此可證,在四阿含裡面的《增壹阿含》尚且都清楚地記載了這樣的菩薩、大乘、六度;然而,在四阿含當中卻沒有清楚地告訴我們:如何修六度?換句話說,沒有修這一個究竟到彼岸、究竟證得大乘無後有智的方法。由此可知,阿含必定不是成佛之道。

底下還有偈語:【諸法甚深論空理,難明難了不可觀,將來後進懷狐疑,此菩薩德不應棄。阿難自陳有是念:菩薩之行愚不信,除諸羅漢信解脫,爾乃有信無猶豫。】這裡在小乘的《增壹阿含》卷1就已經清楚告訴了我們,大乘所說的甚深、所談論的空理,不是小乘人所能夠實證了知;然而「除諸羅漢信解脫,爾乃有信無猶豫」:雖然這些小乘的阿羅漢,他沒有辦法實證,然而如果他真實地實證了小乘的四果,乃至只是小乘的信解脫,甚至只是斷我見,他都不會對於二轉法輪、三轉法輪所說的如來藏、第八識、空性心,乃至是有性心,這樣甚深的空理會產生猶豫而來毀謗大乘非佛說。

第二十五、《長阿含》〈轉輪聖王修行經〉記載了在人壽八萬歲的時候,彌勒菩薩將要成佛,那時候的轉輪聖王叫作儴伽,就是螺(海螺的螺的意思);而又在《中阿含》〈王相應品說本經〉裡面,尊者阿夷哆他自己說到了,在 彌勒佛的時候,他就是那個轉輪聖王螺(也就是儴伽),卻被 佛所呵斥了,佛在呵斥了阿夷哆尊者之後,又叫阿難把這個金縷織成的袈裟(金縷織成衣)拿來,而當眾傳授給 彌勒菩薩,並跟 彌勒菩薩說:【彌勒!汝從如來取此金縷織成之衣,施佛法眾。所以者何?彌勒!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為世間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中阿含經》卷13)還有《增壹阿含》卷11也寫明記載了:【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我以精進力、勇猛之心,使彌勒在後。】照說 彌勒發心在前,可是 釋尊卻是成佛在前,是因為 釋尊的精進力勇猛的關係,使得 彌勒菩薩在祂之後成佛。

依於上面的《長阿含》、《中阿含》、《增壹阿含》的記載,我們可以清楚地證知:彌勒菩薩是下一尊佛,而不是任何的聲聞弟子大阿羅漢。而由此也可以證知:佛祂的天眼明,還有宿命明(宿住隨念智明)能夠了知過去跟現在與未來,祂必定不可能像坊間的《佛法概論》所說的:所謂的佛法中,世尊所演說的這些輪迴、因果的概念;所謂有地獄,這一些都是沿襲,乃至抄襲自古代婆羅門教。這是絕對的謗佛之說。因為最簡單的,單單是這一個欲界天人的最底下一天的四天王天天人的壽命就已經九百多萬歲,遠遠超過了古印度文明所謂的大概頂多是公元前的兩千五百多年,乃至吠陀時期的公元前的一千五百多年;所以,那樣子的謗佛之說,千萬我們不要盲目瞎從。

既然 彌勒菩薩已經作為一個樞紐而來貫通小乘與大乘,底下我們又要來引用以前曾經說過的,現在就大致上地簡略來提一下。《成唯識論》卷3:【又聖慈氏以「七種因」證大乘經真是佛說。】聖慈氏就是 彌勒菩薩——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這裡記載了七個原因:

一、先不記故。換句話說,佛並沒有像祂預記(預先授記弟子們)說,將來世當有什麼可怖畏之事,可對正法有危害之事,而來預記說大乘經不是祂所說,而是外道所說,所以大乘當然是佛說。

二、本俱行。這一點簡單來說,依我們前面引用的,在阿含當中已經記載了,所謂的大乘,所謂的菩薩,所謂的四攝、六度,這樣的種種名稱,乃至三乘菩提都具足有了,當然可以證明大乘經、小乘經本來就是應該要同時都存在的。

第三、非餘境故。這所說的是因為大乘經所說甚深微妙,不是外道、甚至也不是小乘的這一些有學、無學者所能夠了知,所以 佛沒有直接為這些特別是定性的這些小乘人演說,不能依此而來錯謗說大乘經不是佛說。

第四、應極成故。這是指有一些人認為不是 釋迦牟尼佛所說,他輾轉、婉轉地說是古佛、是以前的佛所說,而要來迴避(或是說來迴護也可以)大乘佛經真是佛說。既然是佛說,不管是前佛、不管是未來之佛所說,應當都一樣,因為所證同樣都是一切種智,都是無上究竟正等正覺;依此來說,也應該都是要能夠承認「應極成」大乘是佛說。

第五、有無有故。這裡講的就是說,如果只有聲聞乘,只有緣覺乘,只有小乘,而沒有成佛之道的大乘這些佛菩薩,那這一些定性聲聞人,他必定證得無學果之後都入滅了,未來世哪還有這一些善知識,來為這一些修學二乘菩提的人講說二乘菩提呢?所以,有大乘才會有小乘存在的可能,如果沒有大乘,如果大乘非佛說,如果大乘契經不是 佛親口所說,能夠成就佛道,那麼小乘也應該不存在。

六、能對治故。這裡說的是不僅是小乘所說能夠來斷除煩惱障,能夠來解脫三界的煩惱,依大乘所說,不管是二轉、三轉法輪都一樣也能夠幫助我們斷我見,而且不只是斷除掉相應於分段生死的煩惱障,還能夠在成為地上菩薩之後,地地斷除煩惱障的種子隨眠,乃至能夠在七住位證得明心總相智之後,依於證得一切種子識而慢慢地上修別相智,乃至成為地上菩薩,地地來分除所知障相應的一切種子習氣。

第七、義異文。換句話說,舉例簡單來講:小乘說我,小乘也說涅槃無我;大乘有說我,也說是無我。小乘也有說空,可是小乘的空只是要空除掉這些生滅相—這些人、我、眾生相—相應的三界的煩惱現行。大乘也說空,可是大乘的空不只是要來空除掉遍計執性相應的生滅相,它還要依於清淨分的「依他起法」是從這一個「圓成實性心」所出生,要依於證得圓成實性心才能夠知道祂如何出生蘊處界萬法,乃至成就一切諸法—所謂的直接、間接、輾轉出生萬法—一切萬法都從如來藏這個真實心所出生,一切萬法都統攝歸於這個法身佛如來藏。依於這樣的說法,大乘也說空,小乘也說空,可是同樣都是空,或是同樣都是我,同樣都是無我,這樣子的語言文字雖然貌似相似,可是它背後真正的道理卻是大小乘有極大的不同。譬如來講,如來藏是真實我,而如來藏卻又沒有我性,沒有我愛執藏性,沒有意識相應的執著六塵、分別了知六塵這樣子的一個習性,沒有這些七轉識的煩惱習性,沒有凡夫地的這一些根本惑、隨惑相應的住於清淨涅槃——本來自性涅槃的這個如來藏。您說祂是「真我」,也是;您說祂是「無我」,也是,可是這樣的道理,卻沒有辦法跟小乘智慧比較卑淺的這些聲聞人乃至緣覺人而來說明這樣子的道理。所以這就是所謂的七、義異文。

第二十六、我們除了上面所說的之外,我們還要回到所謂的「算數行相」、所謂的「盡所有性」再來總括而來證明一定有這個不生不滅法第八識、涅槃本際存在。由此反證,這個在四阿含當中沒有明講的第八識如來藏,才是真正你要證得大乘不受後有智,要成就佛地一切種智、四智圓明之所依,甚至也是眾生輪轉生死、二乘證得解脫、乃至佛地證得究竟佛地真如之所依。

所謂的「算數行相」,簡單來說就如同之前我們引用阿含所說的,修學佛法一開始,你一定要先把生滅法的範疇完全如實的掌握。五蘊、六處或是十二入(內六處、外六處、十二入),還有十八界,不管你依哪一個範疇而來瞭解整個生滅法,你都必須要依於《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所說的「算數行相」還有「稱量行相」而來完成。不管三乘哪一乘的佛弟子,所要對於生滅法的如實了知,而這樣的如實了知,在算數行相的層次來說,換句話說,對於生滅法如果以五蘊來講,你必須了知它只到極其窮有、到其邊際,就只有五蘊沒有第六蘊,同樣的也沒有第十三處,或是說第七入,也沒有第十九界。

依於這樣子的道理,生滅法完全了知了,你就一定要能夠確認。佛在四阿含也清楚講過了:【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寂滅就是要滅掉蘊處界諸生滅法的運行,而才能夠證得的寂滅(涅槃),這是小乘的將生止滅的寂滅。然而真實的寂滅,卻是直指三轉法輪所說的如來藏真實心,祂在您蘊處界、還在您凡夫位當中熾然現行的時候,祂本來就不生不滅,祂本就遠離六塵,卻又能夠出生六塵;而這樣子的如來藏,才是真實的大乘成佛之道之所依,也是您在四阿含當中沒有辦法找到 佛如實詳盡演說的——如同佛(《申恕林經》)所說的「這是大樹林,整片大樹林的樹葉」,佛祂是沒有辦法為定性聲聞人演說,必須時節因緣、根器成熟,他願意迴小向大,那 佛才為他們來作演說。

當您了知了這樣的蘊處界的「算數行相」,了知它的「盡所有性」、它的「邊際」之後,您可以很簡單的,譬如說以最容易理解的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來作分析的話,我們先不講剛剛之前或許有說過了,造就了相應於殺盜淫妄酒的惡業種子,或是造就了相應於六度萬行這些善業的種子,請問:這些種子,它(因—種子)種下了,是不是一定就現世得報?當然未必。也不一定下一世生世就得報——生報,也有可能隔了幾百千萬劫,才會有所謂的後報、後後報。那問題來了,不管善業的種子或惡業的種子,如果你以十八界來作分析,已經了知沒有第十九界,生滅法就只在這裡,而且十八界滅盡才叫作真正的無餘涅槃,那請問一下:既然生滅法只有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那您如果造就了一個殺人的惡業,這個惡業的種子還沒有對現之前,它要儲存在六根、六塵、六識哪一界呢?很清楚的,六塵、六識都是可斷滅之法,六根裡面前五根(浮塵根、勝義根)這些色法,也不可能記持這些善惡業種子到未來世;而意根,小乘鈍根人來說,他只是把前六識滅掉之後,因緣滅之後它還會引起後一期、後一剎那的六識,而以這樣子稱為「等無間意」,他們對於所謂的恆行意與根本煩惱四惑相俱的這一個意根根本都還不如實知;而且既然蘊處界滅掉、十八界都滅掉、生滅法都滅盡無餘才能夠入涅槃,那這一個意根也必定是要滅—即使意根,你強說祂能夠儲存善惡業種,等到定性聲聞人入無餘涅槃,也必定得滅盡—你還是逃不掉把佛法變成入涅槃就是等同於斷滅見外道的這樣子謗佛之說。

由此可證,大乘才真正的提到了能夠持種的這個阿陀那識、這個阿賴耶識、這個一切種子識。玄奘大師在這《八識規矩頌》當中所說到的「受熏」、「持種」,而能夠出生眾生的有根身還有器世間兩種世間,這樣子兩種世間也是相對於我們後面將要引用《勝鬘經》所說到的世間還有一切智,而這樣子的大乘成佛之道所依的一切種子識。我們底下還要來依據在小乘說完了之後,再來依據大乘當中有一些不正確的說法,也要來仿照前面的小乘的方式,我們要來證成:大乘的第八識如來藏,真正是成佛乃至是眾生輪轉生死之所依;而大乘佛經,確實是佛口親說。

這裡我們一樣還是先要來引用某一個日本的學者(這當然也只是一個學者,不是實證之人),這個辛嶋靜志日本學者,在他所寫的這一篇論文:〈誰創造了大乘經典——大眾部與方等經典〉這一篇論文當中,他說到了:「就會像今天大多數學者那樣,以為梵文寫本就是『原典』,由此判斷較梵本更為古老的漢譯或中亞等地區出土的古梵文寫本斷片讀法是『錯誤』的。而事實是,這些梵文寫本多寫於11世紀後,而現代梵文版本皆以問世晚至此的梵文寫本作為基礎。」(〈誰創造了大乘經典──大眾部與方等經典〉,《佛光學報》新3卷第1期。)換句話說,不管是獨崇小乘的巴利三藏,或是獨崇現在的(所謂新出土的)梵文寫本,而以茲要來質疑,譬如說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諸多大乘經論,這樣子的作法很明顯地都是有落於愚癡之嫌。

講到 玄奘大師,我們無妨再講到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是有趣,卻也是令人覺得悲哀。在《續高僧傳》卷第35「釋法沖」這一個條目裡面記載了:【又三藏玄奘不許講舊所翻經,沖曰:「君依舊經出家,若不許弘舊經者,君可還俗,更依新翻經出家,方許君此意。」奘聞遂止。斯亦命代弘經護法強禦之士,不可及也。】《續高僧傳》這一段講的,真的是顛倒、愚癡,哪有人出家是依經文出家的?佛世的時候,小乘出家按照小乘經的記載,先且不論大乘經是如何出家,您要受具足戒的話,佛說得很清楚,您只要符合沒有犯了這樣子的諸障難;換句話說,沒有這樣子所謂的殺父、殺母……諸多的惡業不通懺,只是懺悔而來能夠受聲聞戒的,那弟子眾們就可以幫他傳授三歸依;而他只要自稱其名,然後自稱盡一形壽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然後再傳授給他戒,三歸之後傳授給他()戒,乃至之上的沙彌十戒,乃至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從來沒有說要依於佛經。

所謂的不管是新譯或舊譯佛經出家,釋法沖這樣的講法,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而且反過來講,不只是過去有這樣子的釋法沖,現在世的話,有一些人又依於他主張二轉法輪般若系,錯以緣起性空為般若空,而來指責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三轉法輪唯識經典,他或有或無地而來引用我們前面說過的,用這一個現代的梵文的經典,來質疑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經文是不是有所過失。問題在於,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4清楚地記載了:【時戒賢論師遣法師為眾講《攝大乘論》、《唯識決擇論》。】後面又說到了:【……法師又以《中》、《百》論旨唯破遍計所執,不言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師子光不能善悟,見《論》稱一切無所得,謂《瑜伽》所立圓成實等亦皆須遣,所以每形於言。法師為和會二宗言不相違背,乃著《會宗論》三千頌。《論》成,呈戒賢及大眾,無不稱善,並共宣行。】

這裡清楚地講到了,玄奘大師能以當時的梵文,流利地在佛法有所實證的百千大眾面前,為眾演說《攝大乘論》、《唯識決擇論》。先不講實證,這樣子的語文能力,是現今當世的那些還要依靠梵漢辭典或是說梵和辭典,才能夠來研究所謂的新舊譯的這些佛典,這樣的學者能夠比擬於萬一的嗎?他們可以愚癡地毀謗 玄奘大師嗎?當然是不可以的。

時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就先演說到這裡。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0/5111-a20_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