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第100集 二乘無學的五分法身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本節目是平實導師所著作的《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這部書的導讀。在前面幾次的節目中,我們探討到該書的第十二章:雜說的部分;這一集探討第十三節〈二乘無學的五分法身不名五分法身〉的部分。

首先我們想要瞭解五分法身,就需先要知道何謂「法身」?各位菩薩都知道如來有三身,那就是法身、報身、應化身。所謂如來的法身,就是指佛地的無垢識,祂有兩個特性:第一、那就是佛地的無垢識,與一切因地的有情的真如如來藏都是本性清淨,本身離見聞覺知;以及第二、佛地的無垢識所含藏的種子究竟清淨,不像一切因地有情的真心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有清淨的、也有染汙的。

所以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有提到:【法身體遍諸眾生,萬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滅無來去,不一不異非常斷。法界遍滿如虛空,一切如來共修證,有為無為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淨。法身本性如虛空,遠離六塵無所染,法身無形離諸相,能相所相悉皆空。如是諸佛妙法身,戲論言辭相寂滅,遠離一切諸分別,心行處滅體皆如。】從經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瞭解:這個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離一切分別的空性心就是諸佛的無垢識,也就是諸佛的法身、與一切因地有情的真心如來藏,皆是本性如虛空,而不是說祂就是虛空。

所以真如如來藏不是虛空,只是體如虛空而真實有性,所以稱為空性;因為如來藏具有無量無數的微妙功德,但是卻遠離了一切煩惱及一切眾生五陰的緣故,所以才稱為空性;因為祂的體性是無為無作,不起世間雜染作意,就如同虛空,對一切法也都無為無作,不起作意一樣,所以說祂性如虛空,說祂是解脫空;也就是說,如來藏具有真實的自性功德,不是斷滅空。

在《央掘魔羅經》卷2中說:【若實若諦者,所謂如來藏。第一義常身,佛不思議身,第一不變易,恒身亦復然。】經中說的是:若要說真實不虛、若要說萬法的根源--祂的真實義理,那就是如來藏了;如來藏是不生不滅,永不失壞的常住法身,是佛不思議的自性法身,是一切法的第一因,永不變易。依據經中所說的第一義,指的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本體雖然本無言說、體性寂滅,但卻是一切法功能差別的本體,所以稱為法身。因為是一切法的第一因而永不變易,也就是如來藏含藏一切法種而成為一切法出生現行的第一因;這個角色是永遠不會改變。如果二乘阿羅漢、以及在三賢位中的菩薩,因為聽聞了諸佛菩薩所開示的正法,知道解脫道所要證入的滅盡蘊處界法,僅餘如來藏獨存的無餘涅槃境界,或是佛菩提道所要證知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的無念心如來藏-祂的體、性、相、用-都和會起念的意識妄心是不同的;因而捨離了能取六塵境界的六識心粗品分別,找到了這個本覺-也就是一切眾生心如來藏-而進入到大乘佛菩提道五十二位階的七住位,這時候就稱為明心。

在平實導師於《人間佛教》一書中也有開示:【阿羅漢斷除我見、我執,證得有餘涅槃,將來捨壽後,十八界全部滅盡入無餘涅槃,唯入涅槃前名色所緣的如來藏獨存不滅;明心的菩薩,透過現前觀察而如實了知如來藏的四種體性: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與涅槃性,這四個自性合起來就稱為「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不迴心的阿羅漢無法證知這個涅槃,唯有菩薩方能證知;菩薩親證了實相心如來藏後,次第進修,在三界中繼續利樂有情,歷經五十二個位階,斷盡一切習氣種子隨眠及所知障,到達佛地時,如來藏中一切種子不再變異,於如來藏心中的所有種子都已經具足了知,成就了一切種智;不再有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這時既不住於生死中,也不住於無餘涅槃中,達到了無住處涅槃的境界,諸佛具足了四種涅槃,這第四種涅槃就叫作無住處涅槃。諸佛已經圓滿一切種智,具足了佛地的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及大圓鏡智等這四種智慧,具足了這四智,才能具足四個涅槃,才稱為「大般涅槃」。所以,大乘佛法的成佛之道,就是需以親證如來藏為根本,那以後再繼續進修而次第實證,無生法忍的道種智才能夠完成,所以仍然是依如來藏來修、來證,證得大般涅槃及圓滿五分法身。各位菩薩想要實證佛法又能快樂地學法,必須先要瞭解實證三德。所謂的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及解脫德。所謂法身是以五法為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這五法是以如來藏為身,才能夠存在及作用;法身在因地就已經具足了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因此這四種涅槃的本質,是本有非修來的,所以法身就是如來藏,這就是菩薩七住位明心時,所證的第一分法身德。復又觀察如來藏心體不斷,而心中所含藏的種子不常,同時具有不斷亦不常的功德,成就了中道的正理,不落兩邊,永遠是中道性;而中道觀行實證所產生的智慧,就是實相般若智慧,這就是第一分的般若德。進而觀察:如來藏祂本身就是涅槃,不生不死、不斷不常、不生不滅;所有的有情都在自己的如來藏當中生活,都住在這個涅槃中;涅槃的實證就是解脫,這就是第一分的解脫德。這樣實證如來藏以後就有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等等的三德,才能夠快樂地修學佛法,不被外道邪師、邪見所誤導。】因此一般初地以上的菩薩,就稱為法身菩薩,這是因為地上菩薩已經具有五分法身,也就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因此稱為法身菩薩。而這樣的法身菩薩,其實他在證悟實相以後,經由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修行與利樂眾生的過程,經歷種種智慧現觀之後才能進入初地的入地心中,才算是法身菩薩。因為地上菩薩能夠依於真心如來藏而證得這五分法身,所以能夠覺照到:無論是有念的心體、還是無念心體,全部都是無相的,因此能夠逐漸捨離修所斷惑的中品分別,逐步增長五分法身;然而二乘無學也有五法,雖然也同名法身,但與大乘諸地菩薩的五分法身有異有同,不可同等視之。

如《雜阿含經》卷421145經中說:【佛言:「大王!如是,沙門、婆羅門遠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福利、得大果報。何等為捨離五支?所謂貪欲蓋,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已斷已知,是名捨離五支。何等為成就五支?謂無學戒身成就,無學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是名成就五支。大王!如是捨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果報。」】以上經文說的是聲聞五法,是指無學位的阿羅漢五法,是指阿羅漢位的道共戒、決定心、解脫智慧、解脫受用及解脫知見的功德。由於二乘聖者有這五法,而無真實身的緣故,所以他們的五法,從大乘菩薩來看不可稱為五分法身。

為何二乘聖者不可稱為五分法身呢?各位菩薩要知道:四阿含諸經是由二乘聖凡眾人在第一次五百集結時所集結的,雖然他們與菩薩同時聽聞大乘經典,卻無法結集大乘法義,而以二乘法義的解脫道內容結集起來,然而仍保留著大乘經中的五分法身名相。譬如在《增壹阿含經》卷41中說道:【「是時,彼佛、聲聞,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是時,婆羅門村人民供給比丘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不令有乏;皆前捉僧伽梨,以物強施。是時,彼佛與眾聲聞說如此之法:『夫利養者,墮人惡趣,不令至無為之處。』汝等比丘莫趣想著之心、向於利養,當念捨離;其有比丘著利養者,不成五分法身、不具戒德。是故比丘!未生利養之心,當使不生;已生利養之心,時速滅之。如是,比丘!當作是學。」】這是阿含所載的聲聞解脫道中五分法身之說,為何說聲聞法中的五分法身「唯有五法而無其身」呢?這就是說,聲聞聖人只能斷除我見與我執的緣故,都未能實證五法所依之本識如來藏的緣故,所以說他們有五法而無身,不能稱之為五分法身,徒然保留著大乘經中菩薩所證的五分法身名相。所以要知道,聲聞聖人所證的戒身、慧身、定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等五法,其實都是依於蘊處界而施設的;然而蘊處界都是生滅無常、虛妄無我的法,怎能說是常住法呢?既非常住法就不能稱為法身啊!這個原因要從大乘法中的五分法身來先作說明,各位菩薩才容易真的理解其中的差異。大乘法中的五分法身,同樣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法,但由於大乘諸地菩薩所證的這個五法,都是以無生法忍為基礎而說的,無生法忍則是以這五法的根源,本識如來藏的常住性而說的,由於本識常住不壞的緣故,所以這五法才真實有身,因為本識是常住不滅的,所以這五法就永遠不滅而有其功德,永遠在運行不斷,而說這五法是身,名為五分法身。

在大乘法中的五分法身,說的其實就是本識如來藏的常住功德,是由於如來藏藉由五法為身,才能使諸佛、及諸地菩薩現行人間或天上利樂有情,這才被稱為五分法身。所以五分法身的修證是否圓滿,正是是否能成佛的關鍵;當五分法身修證圓滿了,一切種智就具足了,就進入了四智圓明的境界,就是究竟佛地。所以菩薩的五分法身與二乘菩提是有所不同的,這主要是發心、願力、行門與智慧證量上的差異所造成;譬如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78中,經文開示:【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所發大願功德之香,一切二乘無漏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諸功德香悉不能及。】這裡主要是說,菩薩因為願力廣大,深發菩提心,一切慈愍眾生為主;因此,菩薩將遠超勝二乘聖人--在這五個方面所成就的功德。而且菩薩以親證的常住本識為依,勤修六度與無量善法,因此令此五分法身成就及逐漸清淨圓滿,這是二乘聖人所無法比擬的。另外,二乘聖人單純成就斷我見及我執的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與菩薩所成就的五分法身,它的時間也有差異;前者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就可以成就,而後者從初住位算起,需要一大阿僧祇劫的長遠時間來修學,因此二者所證的內涵有很大的差異。事實上,二乘聖人所成就之五法是依蘊處界而施設的,然而蘊處界都是生滅無常、虛妄無我的法,不是常住法;因此與菩薩依如來藏來修證的五法有所不同。所以從這裡可以知道:二乘聖人之五法與法身菩薩的五分法身功德有很大的差別,而菩薩從入地起,就成就的五分法身,會隨著修證的層次提昇而令此五分法身功德地地增上,乃至成佛而究竟圓滿,並且諸佛與諸地菩薩依據十無盡願與五分法身的功德可以利樂無量眾生。譬如在《大寶積經》卷48中開示:【又舍利子!證得法身菩薩摩訶薩,亦以大願自嚴持身為法良藥,善能息滅無量眾生三毒熱惱,乃至息滅不可說不可說無量眾生貪瞋癡等諸熱惱病。】經中所提的法身菩薩,因廣大的願力及五分法身功德,所以能夠盡未來際利樂無量眾生,這仍歸因於五分法身所依靠的如來藏心為不生不滅之本住法的緣故;所以證悟如來藏心,就成為菩薩入門修學的第一步。反觀二乘人所學的內涵,雖然聽聞了佛陀對大乘比丘開示的法義,但他們所修證的法都是斷滅性的蘊處界無常空;而他們所謂的五分法身,都是依於無常的蘊處界而存在、都不涉及五法所依身本識如來藏,所以當他們捨壽入無餘涅槃時,這五法就跟著滅失了,所有的功德也不再現前。也就是說,他們生前有解脫道中的五法,但這五法的所依身是蘊處界的無常空,並沒有親證常住的本識作為所依,因此而說聲聞人這五法,都是有法無身,當然不可名為法身;因為二乘聖人所證的這個五法與所依的本識不相應,只能存在一世而非常住法,所以說五法而無常住法身,當然不能名為五分法身。

所以各位菩薩要瞭解:由於二乘聖凡諸人也與菩薩同時聽聞佛說的大乘經典,曾聽到佛說的五分法身的修證;這是佛陀對出家與在家菩薩們一起宣講的,但因聲聞人也參與聞法,所以他們也將自己所聽聞的大乘經典集結起來,但是他們所知的五分法身的義理,卻與佛陀所說的菩薩分證五分法身的義理有所不同。這是各位菩薩在修學佛菩提道或解脫道時,應該要瞭解的,以免修成解脫道的五法時,就說與大乘諸地的菩薩所證的五分法身相同。這樣不免就會成為妄說大乘法的謗法行為,正因為五分法身,它的法不是聲聞道中主要的法義,所以不列入阿含主要的部分,而是在集結即將完成時,一再由聲聞人提出,一一增說而至滿十、滿十之後又一再地增一,所以名為《增一阿含》;這都是屬於聲聞人所聽聞的大乘法典,由於不忍捨棄,也由於增一部大多是在說本識法常住;能藉此而鞏固聲聞法,使聲聞法不被斷見外道所攀緣、也不被常見外道攻擊為斷見者,所以聲聞眾接受了這些大乘經的法義,集結成《增一阿含》。這是修學四阿含解脫道的學人,一定要必須認知的,否則將會在學法上面產生障礙。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說到這裡。

最後祝願所有的菩薩們: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509-a18_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