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31集 緣起性空與性空唯名(二)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今天這個單元要繼續來探討「緣起性空與性空唯名」。緣起法最重要的是要認清緣起的根源,緣起的根源就是入胎識,能入胎結生相續的絕對不是意識心,而是不生不滅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如來藏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一切種子識,也是異熟識,能夠執持業種,藉緣出生眾生的有根身。五蘊十八界法在因緣具足的情況下,生住異滅又生住異滅,在三界中被生死業緣繫縛著,好像汲水輪一樣停不下來。

《阿含經》所說的:【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中阿含經》卷7這個法指的就是如來藏。假如這個法是一般六識論學人所說的緣起性空,那麼這一段文字要變成這樣說了:「若見緣起,便見性空;若見性空,便見緣起。」但是主張六識論的人他們的理論是「一切法無常、苦、空,終歸壞滅,沒有自性,是緣起性空。」若依據所改的經文說「若見性空,便見緣起」,性空的部分又散在五蘊十八界一一法中,一一法又都是不能自在、沒有自性的,每一法都不能自己出生自己,那這個時候到底是見到了什麼而能將五蘊法藉緣現起呢?他們肯定發現到五蘊滅了就一無所有,不就成為斷滅了嗎?於是就開始妄想著意識心自己能夠入胎結生相續,就不會成為斷滅了。這個問題就很大了,因為意識心祂是生滅法,只有在一個分段生死期間存在,必須藉著五根不壞、意根觸法塵的緣,祂才能現起的。這是三藏十二部的經論中所說的聖言量,祂的無常性、生滅性、沒有自體性,非真實我,不能貫穿三世;祂是斷我見的見道者,經過聞、思、修的過程,最後他自己要驗證確認的,否則就斷不了我見。那這樣的聖言量,在真實善知識的教導下,也都是能夠得到現量親自驗證的。意識心不能入胎的情況下,「若見緣起,便見法」,這個法就是入胎識,能夠入胎結生相續的只有阿賴耶識如來藏,沒有別法了。

有經文為證的,經中 佛說:【「若比丘見緣起為見法,已見法為見我。」於是賢者舍利弗謂諸比丘言:「諸賢者!佛說:『若諸比丘見緣起為見法,已見法為見我。』此謂何義?是說有緣。若見緣起無命、非命,為見法;見法無命、非命,為見佛。當隨是慧。」】(《了本生死經》)佛陀說:「假如比丘能夠如實見到藉緣現起諸法的源頭,就是見到了法;已經見到了這個根本法的比丘,就是見到了真實我。」在 佛陀開示過以後,賢者舍利弗就對這些聽聞 佛陀說法的比丘解釋著:「諸位賢者!佛陀所說的『若諸比丘見緣起就是見法,已見法為見我』,這個佛陀的開示所說的義理到底是什麼呢?是在說有緣,五蘊出生的緣具足,如果見到了藉著眾緣生起五蘊的那個法,那個法沒有壽命長短,也就是沒有看得到的壽命長短,不是隨著五蘊出生才有的,那這就是見到了真實法;而見到了真實法沒有壽命、沒有五蘊諸法,這就是見到了法身佛。應當要隨著這樣所聽聞到的智慧去思惟、去修學緣起法。」舍利弗尊者說「若見到緣起無命、非命,也就是見法、見佛」,這裡說得非常的清楚了,也就是所說的緣起絕對不是在指說五蘊諸法,因為五蘊諸法有新出生的時候,所以有壽命的長短;既然五蘊有壽命的現象,那麼就不可能說為非命啊。而且經中說的是緣起,而不是在說緣起以後的無常、苦、空,所以我們要正確的、如實的瞭解,經文說的緣起,一定在說,有個能夠藉著眾緣出生五蘊十八界的法,這個法本來自在、不生不滅,具有五蘊十八界一切種子功能,能夠執持業種不失不壞,具有能生色、心二法的功能。但是祂必須要在五蘊出生的緣具足圓滿的情況下,祂才會藉緣而現起出生五蘊;如果是在阿羅漢捨報入無餘涅槃的狀態,就沒有緣起的緣了,也就見不到法、見不到法身佛。

五蘊十八界有出生的時候,必定會壞滅,從出生到壞滅的期間就是壽命,有情眾生以五蘊為人我,所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但是法身佛阿賴耶識如來藏本來無生,不分別所出生的五蘊,祂一向無人、無我,所以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五蘊法它全部都是三界有的法性,阿賴耶識如來藏的真如佛性沒有五蘊的三界有性,所以稱為空性,如果正信的佛弟子見到了出生五蘊的阿賴耶識,知道了五蘊就是從阿賴耶識藉緣現起而有的,五蘊是被緣起出生的,而阿賴耶識祂就是緣起的實相,所以才說「若見緣起,便見法」,一切的法都是來自於如來藏,因此稱為法身佛;而說「若見法,便見緣起」,是因為在無餘涅槃位,如來藏不再出生五蘊十八界任何一法在三界中現行了,就算 佛陀也見不到處於無餘涅槃位的如來藏,只要在三界中見到任何一法,就算是無色界僅有意識、意根與法塵,也必定了知是由如來藏所藉緣現起的。無色界是這樣,欲界、色界的有情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就算是看到一隻螞蟻,你見到了螞蟻的種種身口意行,你就知道「喔!螞蟻的法是由螞蟻身中的如來藏所藉緣現起的」,這才叫作「若見法,便見緣起」的道理。三界中沒有哪一個法可以離開如來藏,自己支持自己然後單獨存在的,必定都是因緣所生法,而那個「因」指的就是能藉緣現起萬法的阿賴耶識如來藏。

瞭解這個道理以後,接著就是要探討四個問題的後兩個問題了;到底緣起性空所說的性空,是指被現起的法空無自性就是究竟了呢?還是指能藉緣現起諸法的心,具有真如空性而沒有三界有性呢?五蘊十八界是被緣起出生的,有生有滅所以是無常法;離不開苦苦、壞苦、行苦,所以是苦法;不能常住、沒有自體性、不是真實我,所以是無我法;因為無常性、苦性、無我性,沒有真實本質的法性,所以是空。這個性空所說的就是「被現起的五蘊十八界法,都沒有一絲一毫的真實性」,所以說五蘊緣起性空,說的範圍只是在說五蘊生住異滅的現象,這個現象就呈現出了五蘊是被藉緣出生的,沒有真實自性,不能常住。

但是五蘊緣起性空的現象,主要在表明著什麼呢?沒有自體也沒有自性的法不可能單獨存在的,就如同前面提到「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所表述的,也就是說,若見到出生五蘊的阿賴耶識,便能見到五蘊生住異滅這些法的本源,因此說,五蘊的緣起性空,是依阿賴耶識這個本體才能呈現的。否定阿賴耶識真實存在的六識論者,他們的立場是怎麼看待呢?他們發現五蘊緣起性空沒有自性,在這個無自性的情況下,認為色蘊沒有色的自性就不能稱為色了,受、想、行、識也是一樣,所以五蘊就沒有五蘊的本質可說,主張現象上的緣起性空無自性就是 佛陀所說的第一義勝義諦。但是他們沒有那個智慧去思考,沒有自體也沒有自性的法不能單獨存在,是要被緣起才能出生的,之後才有緣起性空的現象出現,怎麼可能後來的法反過來成為前法成立的依據呢?

有一位已經往生的法師,他就在書中這樣寫著:「如從勝義觀察起來,一切是無自性而不能安立的。這就是『於無住本,立一切法』,而非從真如實相中去成立一切。」(《成佛之道》(增注本),正聞出版社,20052月新版三刷,頁372~373。)他說,如果從勝義的角度來觀察,一切法都是無自性,在無自性的情況下,都不能安立法相了。這就是他所謂的「於無住本,立一切法」,而不是從真如實相中去成立一切法的。

這位法師說的勝義,指的就是一切被緣起的法空無自性,這個空無自性就是能夠反過來成為五蘊法存在的根據,並且在無自性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被安立,因為色的自性就是什麼呢?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認為沒有色的自性了,那就不能夠再說有眼根等五根了;可是現前明明有眼根等五根呀!於是這位法師就在無法觀察前後自相矛盾的情況下,把五根被緣起無自性空的現象,當作就是五根所從來的本源。而他所說的真如實相指的是什麼?就是把對於被緣起的法無自性空這個部分,把它離開語言相以及文字相,就是經論中佛菩薩所說的真如實相了。所以這位法師才會說「在沒有語言文字的情況下,是不能去成立一切法相的」。但是真如實相指的並不是被緣起的法無自性空,而且他所引用的「於無住本,立一切法」,也完全不是他所說的「被緣起的法無自性空,可以支撐成立一切法」,這種被緣起的法無自性,根本就不是勝義;勝義指的就是能夠出生萬法,最殊勝、最第一,沒有任何一法能夠離開祂,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超越祂,沒有任何一法可以代替祂,甚至於消滅祂,這樣的法才有勝義的本質。法界中只有這個第一義的法具有空性,這個法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具有真實自性,能出生蘊處界諸法,本體不即不離蘊處界一切法,寂滅無為、真實如如,是蘊處界的真實法相,因此真如實相所指的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

以下的經文為我們說明了第八識的空與不空的空性本質:【阿梨耶識名如來藏;無共意、轉識熏習,故名為空;具足無漏熏習法故,名為不空。大慧!愚癡凡夫不覺不知,執著諸法;剎那不住,墮在邪見而作是言:「無漏之法亦剎那不住。」破彼真如如來藏故。】(《入楞嚴經》卷8佛陀向大慧菩薩說:「阿梨耶識叫作如來藏,祂出生意根與六轉識,並且同時同處運轉,但是不會與意根以及六轉識共同領受、了知、熏習六塵諸法,沒有意根對六塵的處處作主以及六轉識對六塵的見聞覺知相,所以因為這樣而稱為空;但是阿梨耶識自體具足了被出生的七個識所沒有的無漏有為法的熏習與無漏無為法,因此而稱為不空。大慧!愚癡的凡夫不能覺察、不能如實了知,執著著現象諸法都是生滅剎那不住,墮在邪見中就這麼說:『沒有真實自性就是無漏法,也是一樣剎那不住。』這種邪見就是不承認阿梨耶識就是如來藏,破壞了阿梨耶識具有真實與如如法性就是如來藏這個事實。」

從 佛陀的開示中,我們可以知道,真如是如來藏的法性,如來藏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具有真實無漏法性,能生蘊處界諸法,但是卻沒有七轉識的處處作主與見聞覺知性,這就是空而有真實法性的空性,也就是真如法性。因此,是由於阿賴耶識的空性才能藉眾緣出生剎那生滅無常的蘊處界,是由於阿賴耶識的真如法性所以才能成就蘊處界諸法,也才能有蘊處界的現象可以安住,而成立了五蘊十八界的名稱。如果否定了阿賴耶識真實存在,僅是在蘊處界的生滅無常、剎那不住的表相上執著,將這種無自體性的緣起性空當作就是無漏法,不承認有真如如來藏是無漏性,常住不滅,這就是破壞真如如來藏的人。那位已經捨報的法師,就是如來所說的破壞真如如來藏的人,因為他主張緣起性空無自性就是勝義的無住本,才能成立以及安立一切法,否定了真如實性能成立一切法的法界真實義。

我們再回來探討「於無住本,立一切法」,這個無住本,指的並不是緣起性空無自性。那一句經文是出自於《維摩詰所說經》裡面 文殊師利菩薩與 維摩詰大士的一段問答。文殊師利菩薩問到:【「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維摩詰所說經》卷2

文殊菩薩問:「虛妄分別到底是以什麼為根本呢?」維摩詰大士回答說:「虛妄分別是以顛倒想為根本而生起的。」文殊菩薩又問:「顛倒想是以什麼為根本呢?」維摩詰大士說:「顛倒想是把無常當常想,把無真實我的當我想;或者把常當無常想,把常住真我當作無我想。這些都是對無住法有無明所產生的顛倒想。」文殊菩薩又問:「無住法是以什麼為根本呢?」維摩詰大士說:「無住法本來自在,沒有依止任何一法。文殊師利!從無住法為根本出生蘊處界,才能夠安立一切法。」

這一段問答中,很明白地告訴我們了,有一個無住法,這個無住法是一切法能夠成立安住的根本。無住的意思就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八個識中,意根與眼耳鼻舌身意識六個識都必須住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中的,都是有所住的。而《金剛經》說「第八識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卻仍然不斷地出生諸法」,也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第八識就是無住心,也就是以無住心為根本出生了蘊處界諸法,所以才能夠安立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等五蘊以及十八界,才能夠安立有情眾生。所以無住心的法性才是勝義法性,具有能生諸法的無漏功德法,能夠藉眾緣生起、現起蘊處界三界有法,而無住心的本質法性卻是不受三界有繫縛染著的空性,隨順眾緣生現諸法而性本空。所謂的「性本空」,並不是沒有自體性的空無斷滅法,而是具有真實法性,但是這個法性絲毫沒有三界有的有性,因此而稱為「性本空」,這才是佛法的緣起性空真實道理。絕對不是在現象上完全沒有自體性的、無真實自性的,你可以把它反過來說它有功能可以藉緣生起萬法,說它可以安立一切法。

如果否定了、破壞了真如如來藏的法界真義,僅是在五蘊生滅無常的被緣起無自性的現象上執著,主張說這個緣起性空是無漏之法,是中道、是涅槃,是能安立一切法的根本,那就是會成為斷滅論邪見的追隨者了。會有這樣的邪見產生,維摩詰大士說是因為顛倒想,這個顛倒想來自於對無住心的誤解,所以產生了虛妄分別,虛妄想像無常生滅法是來自於因緣所生法它自己的無自性,由於顛倒想本身它就是在無明窠臼中,所以不能察覺矛盾與不如理的所在。如果要突破無明,那就必須讓自己對正法中的善知識要產生善根,信受確實有真如如來藏可以實證,信受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信受阿賴耶識就是諸法的實相,信受阿賴耶識具有無漏有為法,祂也具有無漏無為法,這樣才能夠在佛法中增長善根,早日破除邪見,建立八聖道中首要的正見基礎,懂得真正的緣起性空中道到底在說什麼。

緣起性空的中道是佛教的中心與精髓,這個說法如果把它放在六識論的緣起性空基礎來說,就會成為斷滅道了,因為沒有真正涉及到法界實相;也就是沒有無住心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法的這個面向,就不能稱為中道。中道指的就是阿賴耶識,祂要含攝空、有兩邊,但是祂自體卻不落入三界有一邊,也不落入斷滅空一邊,在敘述阿賴耶識與所出生的蘊處界同時同處運行,從蘊處界歸攝阿賴耶識為一體的時候,以阿賴耶識心體本性清淨、無分別、無所得的法性,來說明這個清淨無垢的是真實體性。表述著什麼呢?蘊處界諸法都是從阿賴耶識心體所含藏的種子現起的,都是一味真如,沒有任何差別可說。說明阿賴耶識遍一切蘊處界,也就是蘊處界是以阿賴耶識這個實際為體的。觀察阿賴耶識心體猶如虛空,沒有三界有的法相,真如無我,寂滅、寂靜,涅槃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雖然我們說阿賴耶識如來藏貫穿三世,但是這個是從我們意識心的角度去看待的,所以有過去、現在與未來。而阿賴耶識心體無所住,沒有時間與空間的變化可以說那是過去、這是現在、以後是未來。必定是在境界有所住的,或者有形狀的物體,在時間與空間上有變化的,才能說有來有去。這樣實證阿賴耶識心體後,不偏不倚地現觀實相法界與現象法界才是中道般若,才是真正佛法的心髓。六識論所說的緣起性空,到底以什麼為真實體?以什麼為法界體?以什麼為實際?然後可以說「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樣的般若中道呢?什麼都沒有,因為不是緣於般若心體的中道性,而說意識心能具有般若智慧,本質上僅是顛倒想的虛妄分別罷了。

今天就到這裡了。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247-a22_0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