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一)–第1集 勝鬘經緒論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所錄製的三乘菩提系列節目。接下來的這一系列節目的標題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我們所依據的經文內容,是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羅所翻譯的《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來講解這一部勝妙的大乘經典。當中的經文內容,透過我們節目的講解,來讓大家可以更為深入地瞭解佛經當中勝妙的智慧、知見。

我們建議各位菩薩在觀看我們節目的同時,可以一併參考由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勝鬘經講記》,這樣一起來瞭解這部經當中勝妙的法義。這樣同步學習,會對於各位菩薩在佛法正知見的熏習以及吸收上面,有更為深入的認識以及體會。

而 平實導師《勝鬘經講記》這一套書,是由正智出版社所印行的,總共有六册。各位觀眾菩薩可以在各大書局以及網路書局,請購這一套書來一道閱讀。這樣配合我們節目的課程進度來作學習,我認為這對於您邁向實證佛道內涵,而建立完整的正知見,將會有更大的幫助。

好了,我們前提表過,我們這一集是這一系列節目的第一集。在講解《勝鬘經》勝妙經文之前,我們先要瞭解一些知見、前提。

大家常常聽到原始佛法這個用詞,我們先要探討一般所謂的原始佛法,就必須函蓋全部的佛法,也就是要函蓋前後三轉法輪的成佛之道;因為只有這樣具足函蓋了三乘菩提以後,這樣才能夠顯示出 釋迦牟尼佛來人間示現成佛,是已經圓滿化緣了。

但是,我們看到四阿含諸經的內涵,並不曾說到成佛之道的詳細內涵,四阿含諸經只有說到,成就阿羅漢解脱於分段生死之道的法義。也因為前後三轉法輪的法義,全部都是 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這樣才能具足了成佛之道的內容,而不是如同四阿含經一樣地嚴重欠缺成佛之道的原理,以及實行的法道。

但是,現代很多的大法師,他們並不瞭解前後三轉法輪諸經的意涵,他們連聲聞阿羅漢們所結集出來的四阿含諸經的當中意涵,都是很嚴重地誤會,當然他們更無法很如實地理解大乘諸經的意涵。而這些大法師又因為信受部派佛教時期那些聲聞凡夫論師們的「六識論」錯誤的觀點,所以他們全面否定了大乘法,認定大乘法並非是佛說,並且將大乘諸經的義理,曲解為同於二乘解脱道的法義內容,再以聲聞凡夫論師的六識論邪見,這樣套用在原本為八識論的二乘解脱道上面,於是連二乘解脱道的本質――四阿含諸經中的義理,他們都很嚴重地誤會了。

他們立足於這種誤會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的前提下,所以只承認四阿含所說的解脱道為原始佛法,認為大乘諸經全部都不是 佛說,所以只將四阿含定義為原始佛法,這樣也將第二轉、第三轉法輪諸經的大乘經典排除於原始佛法之外。

這個意思就是:他們認為大乘諸經都不是 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他們這樣的主張,其實是很嚴重地扭曲佛教歷史之後,所作的不正確定義。學佛人如果一開始學佛的時候,是信受了這樣偏差的觀點以後,那將會無可避免地這樣就落入了六識論的邪見之中。於是他們連斷我見都成為奢談了,更不用講說要實證大乘實相般若。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大乘法的證悟是不許外於教門的。如果是外於經典聖教的開示,而主張說「自己所悟的內涵雖然是不同於教門,然而也是宗門之悟」,我們聽到這樣的主張以及說法,就應當知道:這個人對於證悟是錯解,也就是他所悟的內涵,必定已經不是於宗門之悟;因為經典教門所說的法義,正是說明宗門所悟的内涵。如果大家可以明白知道這個道理,才是開始知道宗門的證悟,是一向不得外於教門這個事實。

但是,如果你已經求證於大乘經典,而且已經印證自己確實是證悟了以後,還想要去了知悟後該有的進修之道,想要憑藉自己所悟的如來藏而生起更為深妙的般若智能的人,以及想要快速進入初地的人,全部都應該先深入《勝鬘經》的真實義當中。

透過這個《勝鬘經》的真實義,而了知大乘以及二乘道的差異性以及相同處,以及兩者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性,然後對於自己應該要如何求得真正大乘般若開悟的驗證,以及悟後應該如何含攝二乘道,進而可以快速地去進修般若别相智的正義,因此而具備了入地的資格以及資糧,這樣就能夠自知而無所疑!

二乘人所證的智能,為出離三界分段生死的智能。這個只是聲聞法中解脱道的智能,所斷的內涵也僅僅為「我所執、我見、我執」,都不曾到達於法界實相的了知以及親證。因為這個緣故,一切不迴心大乘的阿羅漢們,不論是慧解脱、俱解脱或者三明六通大解脱的阿羅漢,全部皆無法生起實相般若智慧,這個是指不迴心大乘的阿羅漢們。

他們雖然知道一切法界全部都是唯有如來藏之所生,然而他們只是親自聽聞 世尊有這樣的聖教開示,然而他們並不能夠實證。因為這個緣故,他們凡是遇到親證實相的菩薩們的時候,全部都沒辦法開口與實相菩薩共論般若,乃至諸菩薩與他們討論無餘涅槃之中的實際者,他們也是全部都茫然無措而不能回應,因此唯有迴避不言一途而已。

諸不迴心的阿羅漢,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形,全部都是因為他們尚未實證「名色本、名色因、名色習」的這個如來藏心所產生的結果。譬如《阿含經》當中,佛陀開示的聖教分明是【解名色本,即得應真。】(《佛說鴦掘摩經》)也就是名色之根本乃是如來藏心,十方三界一切有情的名色全部都是從如來藏心所出生的,並且全部都是以如來藏為本。因為這個緣故,有證得或者不證得這個名色因、名色本之如來藏的話,那就是成為能否能夠進入大乘别教而成為實義菩薩的分野。

現代很可惜的就是,如今的學佛人能夠知道這個真實道理的,乃是極為稀有的。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全部都是被密宗應成派中觀的六識論的邪見所誤導的結果,導致使得這些當代諸大山頭的大法師們,全部被某個號稱導師的「六識論」的邪見所影響,因此而盲目地追隨他們所說的邪見。因此他們同聲這樣否定大乘以及阿含經教之中所提倡的八識論正理。因為這樣,他們這些各大法師以及他們的徒眾,因此就失去了大乘見道的因緣,同時他們也成就了誹謗菩薩藏的大惡業,成為一闡提的人,這樣的人真是可憐愍。

然而,已經實證如來藏的實義菩薩,雖然已經位階不退位的七住位以後,那是否馬上就能夠了知成佛之道所有的內涵呢?實際上是還沒有辦法全部了知的。這個意思是說:這個時候實證的七住實義菩薩,他們雖然有般若實相的智慧,但是也只是有總相智而已,尚未具足別相智的緣故。般若實相智慧的別相智,其中的內涵義理乃是非常非常的廣泛以及繁多,並不是如同二乘解脫道的「見惑、思惑」的意涵(二乘解脫道這樣)狹隘容易了知的緣故;大乘比它更廣泛。

所以親證如來藏而發起實相智慧以後,仍然必須親隨真善知識來修學,這樣才能夠快速而且深入地理解三乘菩提的相同點與差異點,這樣才能夠快速現觀三乘菩提之關聯性,而能夠了知二乘菩提的侷限性,而且能夠了知二乘菩提含攝在大乘菩提當中的定位,然後很深入地了知無始無明含攝二乘菩提所斷的一念無明的真實道理。這樣就能夠了知三乘菩提的關聯性以及全貌,想要求通達於實相般若的別相智,這樣才有希望。

能夠將長劫入於短劫之中,在數世之中就能夠圓滿成就三賢位的第一大阿僧祇劫的實修,而滅盡大乘見道應該斷的廣闊的異生性,樂意培植入地應該有的大福德,為人所不能為、說人所不能說、行人所不願行,乃至喪身捨命也在所不惜,而要去護持正法、要救護眾生以及諸表相的大師,乃至生起增上意樂,而真正地發起十無盡願,這樣入如來家、成真佛子。

所以,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全部都要以親證如來藏為先,確實理解無始無明為次要、為第二個階段,然後實際救護廣被誤導的學人,而進修成就大福德為後,這樣才開始有入地進修第二大阿僧祇劫道業的可能。

一切想要求實證佛法的人,對於這個部分全部都應該了知。凡是想要深入了知這樣正理的人,就要於《勝鬘經》都必須去深入地研讀,並且將其中的法義實際去現觀,實證勝鬘夫人所說的法義內涵,這樣就能夠印證自己所悟的內涵是否確實契合法界實相。也能夠藉此而建立三賢位所應通達的智慧,然後這樣付諸實行,可以快速圓滿成就第一大阿僧祇劫的道業。你如果是屬於還沒有實證如來藏,而還沒有發起實相般若智慧的人,不論你是已經斷除或者還沒有斷除三縛結的人,全部都可以依據我們每次節目所說的內容,以及閱讀 平實導師《勝鬘經講記》當中的內容,這樣去了知三乘菩提的相同點和差異點,這樣就能夠自行抉擇而可以入道。

這樣依據大乘正理來多聞熏習,乃至可以去實修,若能夠這樣得以實證如來藏以後,就能夠進入菩薩數之中,成為真正的菩薩,這樣名為菩薩僧,位階於不退菩薩位之中。這樣的修行,才可以免除受生為人一世而唐捐其功去修學佛法的遺憾。

《勝鬘經》雖然它的文義是很深邃、很難解的,如今 平實導師以及我們各節目的各位老師,已經將這部經典當中很殊勝的法義,非常深入地、詳細地來解說,整理成文而出版講記,甚至錄製節目。我們各位老師在錄製接下來的節目當中,會詳細地說明出來,這樣流通錄影下去,就能夠期望利益大乘學人以及諸方大師。如果你願意這樣很反覆地去詳細閱讀 平實導師的《勝鬘經講記》,再配合我們的節目來觀看思惟整理,這樣詳細地加以思惟理解的人,沒有不受利益的。因此,祈願大家可以一起來瞭解這一部《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家共同聞熏得到殊勝的法益。

接下來我們先來講解這部經的經名。這個經的經名、經題裡面其實有很多的意思,大家把這些意思先瞭解以後,就如同瞭解了這整部經的整個綱要。在這部經的經題之中,其實已經把緣起者、說法者(也就是經主、法主)點出來了,並且顯示這部經是唯一佛乘大法的經典,是屬於大方便經,並且是針對二乘小法以及外道凡夫而加以去破邪顯正的經典,而且它所說的法,其實函蓋的範圍是非常廣泛的,所以經名中才有方廣這兩個字的出現。

我們先來說明一下:「勝鬘」,這就是指勝鬘夫人,她是這部經的經主,而 佛陀世尊則是這一部經的法主;透過勝鬘夫人的緣起,而 佛陀開示這部經。「鬘」勝鬘的這個鬘的意思,它是有兩種:一種是戴在頭上圓形的花圈,另外一種是掛在胸前的花圈。

各位觀眾菩薩:如果你們看過以前夏威夷的觀光廣告,那些廣告女郎胸前不是戴著一長串的花鬘嗎?也就是把花瓣一片一片地拆下來,然後用線、用細繩一瓣一瓣地穿起來,成為很漂亮的一個大花圈,然後掛在脖子上或者放在頭上,這樣叫作花鬘。如果你看過以前夏威夷的觀光廣告,你就知道花鬘是什麼了。

所以,這裡講的花鬘、勝鬘,這是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所指的是身上的莊嚴道具。各位觀眾菩薩:你們可以想像一下,中國古代皇朝的後宮內院當中,那些皇后、嬪妃…等,她們頭上戴的或者身上佩掛的那些,大家也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第二個意思是什麼呢?第二個意思是說:這個鬘乃是非常的殊勝、非常的莊嚴,因此大多是戴在頭上,而不是一般的莊嚴具,用這樣的譬喻,這就是勝鬘的譬喻。用這樣的勝鬘譬喻來說,這個《勝鬘經》是由這個勝鬘夫人為經主,由於勝鬘夫人的這個緣起,而這樣來配合 佛陀為大眾請法,而 佛陀來開示這一部大乘殊勝的經典,而這部經典當中所說的內涵,是非常的殊勝、是很廣泛的,乃是聞所未聞的大乘法。譬如裡面提到「一念無明、無始無明、起煩惱、上煩惱」等種種莊嚴殊勝的法要,都在這一部經典當中有很詳細地說明開示。

可是詳細的內容,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只能說到這裡。後面有更精彩殊勝的內容,也歡迎各位菩薩收看我們的節目,我們將在下一節課為大家說明,這樣大家一起來聞熏這一部殊勝的《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我們相信這樣大家智慧會更為進步。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0/4664-a20_001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130集 總結識蘊真義及八、九識並存的過失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173-a21_130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129集 阿賴耶識不是識蘊所攝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所錄製的三乘菩提系列節目,接下來的這一系列的節目標題是「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今天我們要與大家一起來說明的副標題是〈阿賴耶識不是識蘊所攝〉。

阿賴耶識不是識蘊所攝,我們知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法,這是函蓋離念靈知,函蓋意識細心,也函蓋六識的見聞覺知性;然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種種法,其實全部都是由阿賴耶識所出生的法,也是二乘菩提的修證者他們取證涅槃的時候所應該要全部滅除的法。因此才說諸法無我、諸行無常,因為五蘊十八界同時都滅盡以後,那就成為無餘涅槃,純粹唯只剩下第八識異熟識獨存;而斷滅了意根、意識等十八界法之後,離見聞覺知而不觸外六塵,不現內六塵,如是迥無六塵而獨存,覺知心永遠不復現前,絕對寂靜而沒有任何的叢鬧,永遠離生死,故名為「涅槃寂靜」。然而二乘定性的聖人,他們取證無餘涅槃以後,十八界雖然同時都皆滅盡,但卻仍然有第八識阿賴耶識改名為異熟識而獨存不滅,故說阿賴耶識心體絕非是可滅之法,因此不應該誹謗而主張說:阿賴耶識為識蘊所攝的生滅法。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依據第三轉法輪經典所說的道理,全部都開示說,五蘊十八界法(當然是包括離念靈知或者見聞覺知性),這五蘊十八界法全部都是從阿賴耶識心體藉緣而生的;而有正見的人就知道五蘊所含攝的離念靈知、有念靈知等種種法,全部都是阿賴耶識所出生的法;這樣就知道阿賴耶識是能夠出生五蘊的法,是能夠出生識蘊的法,因此阿賴耶識絕對沒有可能是有生的法。若是從理證上面來現觀的話,也是證明這樣的事實,證明知道這是法界的真理:由於有阿賴耶識心體以及種種無漏有為法的自性功德,以及無始劫以來的無明與煩惱熏習,是故使得意根不肯自己滅掉,常常想要保持自我以及六識的存在,這樣遂行處處執取六塵以及處處作主的我性;因為這個緣故,意根促使阿賴耶識以大種性自性而執取受精卵及四大而創造眾生的色身;又復因此一色身圓滿具足的緣故,能觸外五塵而現內六塵,這樣時時流注六塵法相種子的緣故,能夠令意根觸及法塵;又復由意根的作意等種種心所有法,促使阿賴耶識流注識蘊等種種的種子,使得見性、聞性、覺性、知性等見聞知覺性生起來以及運作。如是的事實,乃是無始劫以來就世世是這樣、世世如此;由於這個正理的緣故,而有眾生世世所有的五蘊十八界、離念靈知、有念靈知乃至見聞覺知性等來現前,這樣不斷地去攀緣世間六塵萬法。由於有識蘊六識的緣故,復又輾轉出生種種的世間萬法,例如出生了文學、藝術、科學,乃至核子彈、知見等種種,甚至出生了佛法等一切法。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證悟阿賴耶識的人,如果他不是央求他人為自己明說而證悟的,那就是說他不是聽聞密意而證得阿賴耶識的這個人,大多能夠作上面所說的這種種的現觀,都有能力證實法界中確實就是這樣的道理。由於能夠這樣現觀的緣故,就知道一切法由於識蘊故有,識蘊則是由色蘊與阿賴耶識及意根故有,意根是由阿賴耶識心體的意根我執種子以及意根種子的流注而有;因為這個緣故,經典中常常有這樣的說法。經典當中常常說:「一切法即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即是一切法。」這個意思就是說,一切法都是由阿賴耶識當中直接、間接、輾轉而生起的緣故,由此而證實識蘊乃是阿賴耶識所出生的法;而這個所生法的識蘊,既然能夠從能生法的阿賴耶識心體當中出生,則所生法的六識所有的見性、聞性、覺性、知性……等見聞知覺性這六識的自性,必定也是屬於識蘊所含攝的法。有智慧的人,就應當知道這些全部都不能含攝能生之法的阿賴耶識;如是的正理,其實是淺顯而容易明了的,並不是屬於極深之理。若是稍微有一點點智慧的人,其實聽聞到這樣的正理以後,就能夠了知能生與所生的、能攝與所攝的真實義理內涵,而不致於會讓自己混淆不清這樣的差別,也絕對不會誤會將能生之法去含攝在所生之法當中。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識蘊的這個「蘊」這個字的意思,就如同 佛陀世尊所說的,就是聚集的內涵義——聚集的意思。然而 佛陀世尊的聖教當中又說第八識阿賴耶識乃是本有,從無始劫以來就不曾有出生過,又說未來也將改名為異熟識、無垢識,這樣來利樂有情永無窮盡,所以第八識也是無滅的,既是無生也是無滅;又於聖教當中來說阿賴耶識祂出生了種種諸法,並不是由諸法聚集而蘊集而成的阿賴耶識心體。所以阿賴耶識心體不是蘊集而成的,因為這個緣故,阿賴耶識心體不是由諸法蘊集所成,應當知道那就不可以把阿賴耶識歸類為「蘊」,應當知道阿賴耶識就不得攝入在識蘊當中。

然而,我們看到古代印度有一位安慧論師,他自認為自己是有智慧的,而且說自己能夠造作很多「殊勝」的論,他也已經在他的論中舉陳 佛陀世尊所說的蘊為聚集義之聖教開示。但是他卻依舊懵懂、懵然無知,而認為阿賴耶識是聚集而成的心體,而他將能生諸法的第八識阿賴耶識歸納在阿賴耶識所生的識蘊當中;以這樣的主張而去造五蘊論,並且增名為「廣五蘊」,而且他還不如實地冠以「大乘」的名字,這樣叫作《大乘廣五蘊論》。這樣來混淆視聽,那他的心乃是顛倒,乃至是顛倒得像這樣,而很多人竟然取這樣錯誤的說法來作為佛學院的教材,用它來否定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這樣的人就不可以稱他說是有智慧的人。

好,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例如在《大乘入楞伽經》卷6 世尊就有這樣開示,世尊開示是這樣說的,世尊說:【依於藏識故,而得有意轉;心、意為依故,而有諸識生。】這裡《大乘入楞伽經》卷6的聖教就已經明示:意根是依於第八識如來藏而運轉,如果沒有第八識如來藏,則意根即不可能運轉;又復由於心(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識)以及意根的和合運作而作為所依的緣故,而有識蘊諸識的出生,也就是說眼識乃至意識這六識的出生;而如來藏本來就是阿賴耶識心體的異名,由此已經可以了知識蘊六識全部都是第八阿賴耶識中出生的;既然識蘊六識全部都是從第八阿賴耶識當中出生,那就不可能如同安慧論師所說的反而第八識是由識蘊所來含攝——識蘊來含攝阿賴耶識是不對的!因為這個道理的緣故,安慧主張說「識蘊含攝阿賴耶識」的說法,本質上就是與法界的實相是顛倒的,因此安慧的說法乃是極為荒謬的說法。

從法界中的事實來看,也是一樣的道理,其實若是從教證上面來說,也是這樣的聖教開示,從理證上面來現觀也是一樣的道理,根本就不可能是如同安慧所說的「把阿賴耶識含攝於識蘊當中」,因此安慧的說法乃是非常錯謬的。只要是理性而且有智慧的人,他稍微思惟整理一下,就可以知道安慧論師的邪見他的錯謬處是在哪裡;若是沒有智慧的人,那就容易隨著安慧這樣的言說而轉變自己的正知見,因此就不能了知安慧他的邪見以及錯謬處在哪裡了。

所以從上面所討論的道理來說,既然意根與識蘊的六識全部都是從阿賴耶識當中出生,而一切萬法又復由於八識心王的和合運作而有,那就應當知道萬法的根源其實就是阿賴耶識;既然是如是的事實,那就可以知道阿賴耶識必定是實相心,因為只有實相心才能夠成為萬法的本源;萬法的本源心,那必定是宇宙萬法的實相;這個決定是實相心體的阿賴耶識,因此知道實相心阿賴耶識的心體絕對沒有可能是生滅法,因為只有被出生的法才有可能是生滅法,阿賴耶識不是被出生的法,所以不是生滅法。透過這個道理,有智慧的人只要思惟整理以後就可以知道這個事實。

好,我們再舉另外的教證來說明,例如在《大乘入楞伽經》卷6,世尊有這樣開示。世尊怎麼開示呢?世尊開示說:【世間洲樹林,無我外道行;禪乘阿賴耶,果境不思議。】好,這四句偈,佛陀在這裡既然說了,五蘊世間以及物質世間各大洲,乃至所生的樹林等種種諸法,全部都是無我的,而此無我觀者乃是斷見外道所行心境,全部皆屬外於第八識如來藏而有一切法緣起性空的斷見所攝的緣故;而主張信受斷見論的人,他們其實是離不了常見意識心的自我執著,全部皆是外於實相心而去求實相法的外道,也就是他們是心外求法之徒,因此而名為外道;故說:「外於如來藏實相而言一切法無我者,名為外道行。」這個四句偈當中又說「修行者修習禪法之乘,所悟的內涵乃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心體」;又說「證得此第八阿賴耶識的人,所得的出世間以及入世間的果報,全部皆是不可思議」。聖教當中既然有這樣很明白的說明教導,那有智慧的佛弟子怎麼可能不信受 如來的聖教而發生這樣的情形呢?

所以,證悟本來應該是極大歡欣的事,但是有的人卻是因為被惡知識的惡因緣所轉的緣故,就誤信追隨惡知識而去共同成就誹謗第八識如來藏的謗法惡業;而這些人謗法以後而想要以修世間福的方式來希望能夠消除惡業,但是這樣的破法共業,並不是僅僅靠表相善法修福德所能滅除的,那得要必須面對原先所為之事而去對治才能夠滅除,並不能夠以其他的善事而去抵消之。這些曾經謗法的人,就應當改變其原先時候去誹謗了義正法的所為,代而以護持了義正法的大行去努力改善。如是的行者,方才得以消滅之前的惡業,並不是以世俗表相的善法、並不是以護持表相佛法的善行所能獲免謗法的惡業!他們所造的善業在未來無量世後重返人間時,可以獲得可愛的異熟果報,但是這樣的善業並不能與謗法的大惡業互相抵消的緣故,因為前後所造善業及惡業,乃是兩件不同事業的緣故。

而我們為了要利益這些曾經誹謗過第八識如來藏的人,而在這裡舉出《增壹阿含經》卷39當中的 佛陀開示的聖教,來勸慰這些眾人可以「改其所造、為所應為」;如果真的能夠這樣的話,他們不僅可以免下墮地獄以及其他惡途的餘報,尚且可以獲得生天的果報;以之迴向再生人間、再學了義深妙的正法,或者以之立即回歸正法當中再續善淨法的緣,那有何不可呢?我們看 佛陀經文的聖教是說,這是阿闍世王的請問:【(阿闍世)王白佛言:「我今以此譬喻,於中受解;今日世尊重演其義,自今已後信受其義,唯願世尊受為弟子:自歸於佛、法、比丘僧。今復懺悔:如愚、如惑,父王無過而取害之。今以身命自歸,唯願世尊除其罪愆,演其妙法。長夜無為,如我自知:所作罪報,無有善本。」佛告王曰:「世有二種人,無罪而命終,如屈伸臂頃,得生天上。云何為二?一者不造罪本,而修其善;二者為罪,改其所造。是謂二人而取命終、生於天上,亦無流滯。」爾時世尊便說此偈:「人作極惡行,悔過轉微薄;日悔無懈息,罪根永已拔。」「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夫以法治化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

好,我們說到這裡,就深心地祈願若有聽聞到、熏習到這些正確知見的人,希願他們全部都能夠得到如實的觀行,能夠真正的可以斷除我見,真正的可以斷除三縛結,全部都可以成就通教初果的菩薩,全部得以共同來護持如來藏正法—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的正法—令不失傳於人間;次願一切真實證悟的佛弟子,全部都能夠共護般若正法密意,令不洩漏如來藏所在密意於外道及佛門中緣猶未熟的未具信學人,以免彼等聞之不信而謗深妙法,下墮三塗、難可出離。如是以護正法,令得久遠流傳、廣大不絕,廣益人間未來所有眾多有緣佛子!祈願 世尊及諸菩薩摩訶薩憐憫加被今世、後世廣大有緣佛子,令得成就佛道,成滿如是我願。

今天時間到了。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172-a21_129


2023年7月22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128集 防惡修善、真修佛道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所錄製的三乘菩提系列節目,接下來的這一系列節目的標題是「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而它的副標題是〈防惡修善、真修佛道〉。我們的課程內容乃是依據 平實導師在《識蘊真義》這一本書當中的內容而在這裡為大家來說明,因此歡迎各位觀眾菩薩可以在觀看我們節目的同時一併來閱讀此書。

好!我們回到今天的內容「防惡修善、真修佛道」,防惡與修善是一切學佛道的人特別需要應該注意的地方,修善的時候特別應該注意防惡,應當以防惡為首,而修善為次。如果惡不防的話,而言修善的話,那這個善也將會成為惡;如果能夠防惡,則修善就是有功;如果不能防惡,則修善全部都成為惡業的助伴,則有助長惡勢的危機。

修善防惡之前,大家先應該要有正確的知見來作簡擇。簡擇的方法就是要善於觀察:所謂的防惡,它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在消除私心、瞋心,還有慢心。如果不防惡而去修善行的話,那修善之後必定會因為這三種心—私心、瞋心、慢心—而故意去破壞善知識的正法,那反而成就了大惡業,這樣就違背了在此之前的修善的本意。而修善的人,首要之務就是要簡擇正法;這個必須是要多劫所修的善根以及福德還有慧力的久學菩薩,才有能力來作這樣子的簡擇,而不是那些新學大乘菩提的菩薩,以不超過十百千劫的菩薩所能作到的。

福德的修集有三個部分:第一是為布施,第二是為修定,第三是為修除性障。如果這三個都能夠兼顧的話,則你修善的福德將會日益地增上,那就無人能及了。如果能夠具足這三種福德,那就不問修道的時劫久遠,全部皆成為久學菩薩,能夠超越眾人,即能以長劫而入短劫。如果已經開始修善防惡之行的話,則應當要遠離惡知識,要親近善知識,而且是親近真正的善知識。然而惡知識也有可能隨於種種的內因以及外緣而逐漸改變成為善知識,善知識也有可能隨於種種的內因以及外緣轉變而成為先善後惡;因此,各位菩薩全部都應該必須要時時以智慧來觀察。

這裡所說的,乃是說新學菩薩,他出世度眾而成為善知識的人是這樣;如果是已經過了數千、數萬劫的久修的久學菩薩,他悟後而出世成為善知識的人,那就沒有這裡所說到的這些種種的過失——因為他始終都是離於惡法的緣故,他的心性已經遠離惡法種子的緣故。因此修學大乘佛法的過程當中,如果有事相上的變化,應當要作如理作意的思惟以及觀察,秉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的聖教才是安全的。在法義的簡擇上面,更應該加上三法印來印證,也就是要加上「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如果善知識所說的如來藏、真如,是符合三法印的,那更應該加上大乘經典的檢查,看看是否有符合第八識如來藏的正義?例如有些虛空外道所說的道理,從表相上來聽聞,好像也符合三法印,如果是沒有實證而得到般若別相智的初悟者,往往會受這些人的欺瞞猶不自知;因此,大家應該以經中第八識如來藏的正義來作抉擇。

歸依之後修學大乘正法的時候,不要求他人明說阿賴耶識所在的密意,只有學參究的方法就可以,然後這樣努力地自參自悟為要,否則將因為如來藏空性心是難信受的緣故,將來偶而因外緣而發起私心、瞋心、慢心等等,便會否定阿賴耶識,錯以毀法當作護法,這樣就成就了大惡業。學法的人不要依止或親近惡知識,否則將被惡知識所轉,因此誤把毀法當作護法。如果你發現善知識已經轉變了知見,拿似是而非的法來為人解說,他就是轉變成為惡知識了,這個時候應當要遠離他,以免修善的結果反而成為破法的惡業。如果有人支持惡知識,以想像的法來取代正法的話,那就成就了造作破法惡業的共業了;如果更支持惡知識而否定正法的話,那這個罪過就會成為重大的罪過,已經成就無間地獄重罪的共業了。所以有智慧的人,絕對不會輕易地去造作這樣的惡業,只有情執深重的愚癡而且沒有智慧的人,才會去作這樣的惡業。所以惡知識就是以自己所想像的虛妄解釋經典,來說這是經典上的意旨,又將其他善知識符合經典的註解,顛倒說不符合經論,這樣的人其實就是惡知識。

又有的人,他虛妄錯解經論的意旨以後,卻假託言詞說自己虛妄而解的說法都是符合經論的原意,但是他卻不肯將其對於經論的申論以及註解公開以利益大眾,或者禁止隨學的徒眾,對自己所反對的善知識提出辨正以及說明,或者不肯對於經論的申論落於文字上,恐懼成為善知識所把握的證據,這些都是惡知識的作法。如果這些人所說的法是屬於正確的內涵的話,那他們就不應該畏懼他人舉出來辨正的這個緣故。又若有人公開申論或者落實文字上,而被正理以及教理所公開評破的人,其人也是惡知識;為什麼說叫作惡知識呢?也就是說,這些人不僅自己破法而且誤以為是護法,也誤導了眾生與他人共造破法重業的緣故,這是自誤誤人的行為,是斷送眾生得法身慧命的行為,也是貽害眾生無量世,這個苦痛得要多劫才得以消除,因此說這樣的人是惡知識。

然而惡知識的前途就有幾種:第一、否定善知識的正法之後,他改認錯悟祖師所說的離念靈知心為真如,這樣回墮常見外道的我見當中。第二種,於後時偷偷地回歸善知識所傳的法,大多沿用善知識所傳的法,然後他卻是故弄玄虛,以私下自讚毀他的手段,令人誤以為是更高深、更勝妙的法,然後對外主張說與善知識的法是有不同;以這樣來貶抑善知識的手段,想要擴大他自己的聲勢,以滿足他自己的私心。第三、惡知識的法被破了以後,為了面子的問題,因此他就不顧自己這一世所餘的下半生,以及後世廣大久遠的利益,他只顧著自己此世的面子,寧可死後去下墮地獄,也要死撐到底,繼續在事相上去無根誹謗善知識,廣作那些莫須有的人身攻擊,絲毫不能在法義上面來公開辨正說明,而是多方地設法去迴避善知識面見討論法義的請求。第四種是說,最後這些人因為信眾漸漸地具有知見以後,已經知道惡知識的錯謬的地方,他既不肯回歸正法正道,又沒有更上妙的法可以利益信眾,最後只剩下自己一些親人,或者少數好友,礙於情面上難以捨離,只得痛苦地繼續追隨他,而又恐怕他人知道自己的痛苦,恐怕他人知道自己悔不當初的窘境,只能假裝自己很快樂的樣子;如是很多年繼續假裝下去自己快樂,這樣苦撐待變,終究沒有前途可言。而那些破法的首領以及諸大眾,共同此一苦難繼續承受下去而難以捨斷。除了這幾種情形之外,惡知識以及追隨者,就沒有其他的途徑可行了。

佛陀必定在觀察因緣而指派諸菩薩於法應該住世的時劫,繼續前來人間破邪顯正,以護持末法的眾生,不捨一切末法中有緣的眾生,要令似是而非的邪見可以這樣漸次地消失於人間;這樣盡力救護眾生免被邪見誤導,一直要到末法的最後五十二年為止。由於這個緣故,在這裡要勸請當代以及後世的一切佛教界的大師以及諸學人,千萬是要慎始、慎獨。

有智慧的學人如果對於佛法,得要有正確的觀察以及思惟,如果已經知道哪些法或者哪些人他所說的不是正法,而已經知道哪些所說的是正法,這樣就知道正法的未來弘傳的局勢,也能夠知道非正法未來的弘傳局勢;所以得要是有這樣的正確知見的人,他才是知所簡擇的有智慧者。如果是不知正法妙義以及邪見的差別,那就不能判斷什麼樣的人是惡知識了;若是不能判斷什麼樣的人他是惡知識的話,那就不能判斷惡知識他將來的前途往哪裡走,這樣就不能知道該如何有所簡別與抉擇了。

另外,防惡修善乃是一切要修習佛法的人所應該注意的基本行誼,防惡與修善這兩個法必須得要兼顧。如果這兩個法不能兼顧的時候,首先就必須要先注意防惡——因為能夠防惡以後,在行有餘力的時候,然後再兼顧修善,這樣才是有智慧的人。為什麼要這樣說呢?也就是說,如果不能防惡的話,那他所修的種種善法,全部都不能增上他的道業的緣故,乃至反而可能導致他因此而增上他的惡業的緣故。防惡的部分固然有許多許多的面向可說,然而最首要的防惡就是在於如何地保持覆護第八識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心體所在的密意,因為這是 佛陀世尊最深密記的緣故。若是向他人明說密意的話,那就是虧損如來、虧損如來的無間地獄重罪;如果是公開宣佈密意的人,那他即將是更嚴重的虧損如來的緣故,那就純粹只有捨壽的時候入無間地獄之中,那是無量劫的時間。

譬如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在《瑜伽師地論》的卷51的開頭,就有對我們有聖教開示這樣的道理。論文當中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是怎麼樣的開示呢?祂是這樣開示的,祂在《瑜伽師地論》卷第51有這樣開示:【問:「前說種子依,謂阿賴耶識;而未說有『有』之因緣、廣分別義,何故不說?何緣知有廣分別義,云何應知?」答:「由此建立是佛世尊最深密記,是故不說。」】好,我們看到這一段聖教,同樣的道理,佛陀世尊其實在經中也有類似的開示,佛陀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解深密經》)這個意思如果用現代的白話文來說,就是說:阿賴耶識阿陀那識的心行乃是極為微細深奧的,這個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是猶如瀑布流動一般而不斷地流注出來;我釋迦牟尼佛對於凡夫以及定性的二乘聖人,常常都不開示演說這個阿賴耶識的妙法(定性的二乘聖人在佛陀看來就是愚人),我釋迦牟尼如來是因為恐怕那些凡夫以及定性聲聞的愚人,他們將會產生誤會,因此而將阿賴耶識執著為常見外道所說的常我、神我。好,這一段的聖教意思就是這樣。

我們再舉另外一個經典的聖教來說,譬如說 佛陀在《大寶積經》當中,佛陀就有這樣咐囑弟子說:【諸比丘!從今以往,於不信前勿說此經;求經過者,慎勿示之;於尼乾子、尼乾部眾諸外道中,亦勿說之;(佛子若)不恭敬渴請,亦勿為說。若違我教,虧損法事,此人則為虧損如來。】(《大寶積經》卷110)好,《大寶積經》的這一段開示,由於這一段開示的緣故,所以在這也要奉請許多,譬如我們正覺同修會的許多的證悟的同修,也千萬要保持覆護第八識心體所在的密意,不令洩漏於外道以及定性二乘,乃至於佛門之中證悟因緣尚未成熟的人。如果是不能保護、不能覆護如來藏密意的話,那將導致洩漏給佛門中的盜法者知道的話,這樣而導致佛法宗門密意變成廣為人知,則聽聞者將全部不信受的緣故,因此他們將會極力地誹謗以及破斥;這樣的情形發生的時候,佛法將會在人間永滅,而這個洩漏密意的人,也已經成就了破壞正法、虧損法事的大惡業,這個就是虧損如來的最重罪也。因為這個緣故,在這裡普遍地勸告一切已經證悟的行者,務必特別注意這個重要性:不僅自己不作洩漏密意的事情,同時也要勸告同行的諸人千萬也不要去作這個洩漏密意的事。

那如果是未悟的人他聽聞到這裡,那就應該知道要去自我防護自己的法身慧命,以免受到他人所害而耽誤。如果是耽誤自身的道業事情還算小,如果是因為聽聞他人明說密意而懷疑不信,乃至心中不能生忍起而誹謗、謗法的話,那就知道必定是受害無量世也。因為殺人也不過是害人一世的身命,如果是明說密意而害人的話,那卻害人下墮三塗、害人無量世,這實在是屬於惡心之中的最嚴重的。因為這個道理的緣故,所以一切有智慧的人,應當是要以自參自悟為要,以免產生後來的災害。如果從表面來看,他人為自己明說密意,自己似乎得到大利益,然而如果權衡自己證悟以後的道業增上,乃是遲緩以及快速的差別;乃至還有很多人,可能是因為不是自己親證,而是他人明說的話,因此心中懷疑而在某些因緣下而導致謗法、導致虧損如來、虧損法事的事情發生,這樣將會禍害無窮;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利害得失之間判然若揭!有智慧的人,普遍地應該去思擇、去考慮清楚。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說明到這裡,後面會有其他殊勝的正理來為大家說明。歡迎各位觀眾菩薩繼續在同樣的時間來收看我們的節目,大家一起在佛道上進步,我們相信這樣會更為進步。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171-a21_128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127集 惡取空與善取空(下)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所錄製的三乘菩提系列的節目,我們這一系列的節目標題是「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前面經過很多的老師已經為大家說明很多重要的法理知見,相信各位觀眾菩薩,大家對於識蘊的真實內涵會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以及瞭解,對於佛法可以建立更好的正知見。在上一堂課程當中,我們說明了一部分「惡取空」以及「善取空」的法理要點,也舉出了一些聖教的教證以及透過理證來說明;而這個惡取空以及善取空的這個法理,在我們上節課還沒有說完的部分,我們今天將會繼續來說明這個部分的法理。

在我們的課程節目開始之前,我們建議各位觀眾菩薩們可以向正覺同修會索取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這本結緣書,名字就叫《識蘊真義》這本結緣書。我們的課程乃是依據這一本結緣書當中所開示的很多非常殊勝的法理,來說明、錄製這個節目,因此歡迎各位觀眾菩薩,在您觀看我們節目的同時,也可以一併來閱讀參照這本書當中 平實導師所說的法理,我相信您這樣作的話,會對於吸收這些勝妙法義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好了,前提表過,我們來進入我們的主題來說明,繼續地來討論所謂的「惡取空」以及「善取空」的這個議題。關於「惡取空」以及「善取空」的這一個部分,我們繼續舉一些聖教來說明它。我們一樣舉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36本地分中菩薩地第15的〈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4〉當中開示的聖教來說明。彌勒菩薩在這個根本論當中是這樣開示的:【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這一段聖教的開示,我們先用白話文來語譯一下,彌勒菩薩所開示的內容是說:「此外,諸種種的愚癡凡夫們,他們由於對如是第八識心體所顯示出來的真如法性,他們是不能了知的緣故,這樣就隨於阿賴耶性而生起自性分別等等,乃至俱相違分別等八種分別的運作,因此而出生了自性分別、差別分別、總執分別等三種分別事相,所以能夠生起一切有情的自身世間以及器世間。」

從這裡 彌勒菩薩在根本論當中的這些開示,我們就可以瞭解《瑜伽師地論》當中也是說「真如乃是識之所顯的真實體性,真如乃是由於識體藉著種種諸因緣法相而顯示之」,真如本是屬於識性、心性,所以經論中常常名之為所顯真如;也就是說,真如即是第八識心體自性所顯。這樣的話,那怎麼可以外於識性真如而別別去建立他法為真如呢?更有的人乃是非常糊塗,他們甚至是顛倒建立識所顯示的真如為能夠出生識體的法。如果是這裡所說的情形,而有顛倒見的話,那他們這樣的人,如果說他們主張說自己是已經證得真如的人,或者說他們主張自己是已經證得空性心的人,那這樣的人,他們全部都是惡取空者;這樣惡取空的人,他們就是對於真實的空性心―阿賴耶識、如來藏―心體上面,生起了增益執以及損減執。這個部分的道理,對於一個要求要證得真如的人,是要特別注意的重要知見,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再繼續舉另外一段 彌勒菩薩於《瑜伽師地論》卷50〈本地分中無餘依地第17〉當中的聖教開示來說明。彌勒菩薩在論中有開示說:【數不能數,無二說故名為無數。云何此中數不能數?謂「有、非有」不可說故,即色離色不可說故,即受離受不可說故,即想離想不可說故,即行離行不可說故,即識離識不可說故。所以者何?由此清淨真如所顯一向無垢,是名無損惱寂滅。】從上面所舉的根本論當中,彌勒菩薩所開示而說明的真如,乃是第八識在諸法上所顯的真如法性。也就是說,真如乃是第八識在諸法上所顯的真如法性,而並不是那些誤會真如、主張六識論的人,或者誤會真如而有顛倒見的那些人,他們所主張的真如。他們主張說:「真如乃是離於有為法的純無為法」,而實際上,真如乃是在有為法上所顯示的無為法;由於這樣的緣故,因此真正求證真如的人,千萬是不可以像這樣,對於真如起顛倒想的人他們所主張的。

他們主張什麼呢?他們主張說:「唯立真如不變。」以這樣的主張作為究竟的佛法是不對的,他們這樣乃是有顛倒見,乃是虛妄想。而真正的實證者,應該主張以函蓋無漏有為法以及無漏無為法的第八識無垢識心體,以這個心體作為親證真如的根本所依;也就是要以能夠變生萬法的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空性心的心體,作為親證真如的根本所依法。因此,佛地第八識無垢識,則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努力進修,始能由阿賴耶識心體轉易種子而成就佛地無垢識的功德顯發;但是成就了之後,其第八識心體仍然是因地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心體,所以佛地無垢識的心體以及因地阿賴耶識的心體,乃是同一個心體,並不是其他的心體。得要如是的修證,才是真正的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如果是如同那些誤會真如的顛倒見者,他們那些人的主張說「唯立真如不變一法」的話,那以這樣的邪見主張來作為因地或者果地的真如的人,他們卻又將這個不變的真如虛妄地說:「這樣的唯立不變純無為的真如,能夠出生阿賴耶識心體這樣的有為法。」那他們這樣的主張,就屬於自語相違、自相矛盾的,尚且他們是不懂世俗法的邏輯法理,更何況能夠懂得大乘法當中的無生法忍的道種智呢?而這些誤會佛法的人,他們卻自己言說自己能夠證得初地真如的「心體」,或者說自己已經證得初地真如的「心體」;那我們看這樣的人,難道不是自高自大的妄語者嗎?

為什麼我們會這樣說呢?因為若是他們這些有顛倒見而誤會真如的人,他們主張自己所說的真如乃是純無為法,是絕對不變異的,也絕對不會變生諸法的純無為性的話,那他們這樣的主張如果是真實而且正確的話,那就會產生很嚴重的過失和問題出來。也就是說,他們怎麼可以又主張說:一個絕對不變的真如能夠出生阿賴耶識心體呢?也就是說,他們所主張純無為的真如,既然能夠出生阿賴耶識心體的話,那這樣的真如必定是有為法,也必定是有變之法也,他們這樣怎麼可以主張說:他們說的真如是純無為、是絕對不變的法呢?

所以大家有發覺到嗎?他們這樣自相矛盾,他們這樣是誤會真如而有顛倒見的人;他們所主張而說的法義內涵,就已經顯示這些誤會真如而有顛倒見的這些人,他們是不能於第八識心體上面現觀清淨真如是一向無垢;因為這樣的緣故,他們就會墜墮於「損惱寂滅法」的妄執之中。因此主張以及信受他們這樣邪見邪說的說法的人,全部都是誤會佛法的人也!所以,因為這個緣故,得要能夠親證第八識心體所顯示的真如法性,而且可以確實真正地轉依這個親證的真如心,這樣的人方才是真正親證真如的人,方才是真正證得般若第一義諦實相的人。

若是有人,他打妄想而生起了顛倒見,想要去找一個上於第八識心體,或者外於第八識心體,而別別去覓求另外一個真如實體的話,想要以這個妄想所生顛倒見,而有上於或外於第八識心體的這樣想像出來的法,來作為可以出生第八識心體的實體法的人,那這樣的人,他們就會墜墮於不可知、不可證的虛妄想當中。這樣的虛妄想,乃是永遠無法得證的一天,因為這樣的虛妄想,也永遠離於正法而去別求於正法,也會永遠離於實相而別求於實相;這樣有著這些虛妄想的人,他們則會對於空法的修證,是不能正確地去修證的;因此,他們就會墜墮於損減執以及增益執當中。有這樣虛妄想的人,他們也必定會墜墮於惡取空的行列當中,則他們這些顛倒見者這些人,他們所主張說「自己是真的有證得真如」,這樣的說法其實就是虛妄想。

由於這樣的緣故,因此從2002年以來,就有許多人因為有顛倒見的虛妄想,因此他們這些人退失於第七住的無生忍,他們是不能忍於「阿賴耶識心體的本來無生」,他們也不能忍於「阿賴耶識心體即是如來藏」的這個 如來的正法正說;因此,有些人就於2003年初開始公開的無根誹謗,他們主張說:「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是從真如所生,將來是可滅的;所以正覺同修會證得阿賴耶識而自稱開悟,那是大妄語的地獄業。」他們有這樣的主張,由於因為他們是顛倒見而產生這樣的虛妄想,進而無根誹謗第八識阿賴耶識為生滅法。

如今藉著他們否定第八識如來藏的這個緣故,我們就要公開作一個法義的辨正來說明,而用提出問題的方式來請問他們這些誹謗如來藏的人;如果他們所說的是正確的話,那就應該可以回答我們所提的問題來說明清楚。因此我們就有請這些無根誹謗而主張說「第八識為生滅法」的這些人,請他們公開的答覆,給與佛教界的所有大眾們來了知他們的主張內涵。

我們提出的問題是什麼?第一、如果說主張阿賴耶識是生滅法的話,那就請問阿賴耶識心體是何時出生呢?這個阿賴耶識又是由何法出生的呢?就請這些主張阿賴耶識是生滅法的人,請他們舉出教證以及理證來回答我們這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什麼呢?第二個問題是請問他們說,如果他主張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的話,那就請問這些人說阿賴耶識心體是何時壞滅呢?又何時有什麼方法,可以壞滅阿賴耶識心體呢?這個問題也請這些主張阿賴耶識是生滅法的人,請他們舉示出來教證以及理證來回答我們所提的這兩個問題。

因此,對於那些主張「第八識阿賴耶識心體乃是生滅法」的人,我們就很單純地提出這個問題,提出說:阿賴耶識是何時出生?那又何時會滅呢?是由哪一個法出生?而由哪一個法滅呢?我們就提出那麼單純的這個問題,因為既然他們主張阿賴耶識是生滅法的話,這個阿賴耶識就一定有出生的時候,也有壞滅的時候,這是一定可以舉證、論證出來的。不論是教證或者是理證,佛菩薩的教證也可以舉證出來,透過正理論證的理證也可以證明出來,這都是可以證明出來的。因為不管是現象界的事實,或者實相界的事實,既然是事實、是真實的法,那一定可以實證、可以舉證出來,也一定可以經得起教證以及理證的驗證。

但是我們知道這些主張「阿賴耶識是生滅法」的這些人,他們一定是不能找到教證以及用理證來正確回答:「阿賴耶識是何時出生?阿賴耶識是何時壞滅?阿賴耶識是由何法出生?阿賴耶識是由何法如何去壞滅?」他們這些誤會真如而有顛倒虛妄想的這些人,他們一定不能回答這些問題!如果說要給他們久一點時間來思考準備的話,假設可以給他們三十大劫的時間去思考、去準備他們的答案,我們也可以很斬釘截鐵地說,即使到了三十大劫以後,他們這些對於真如有顛倒見的人,他們也仍然無法去對這兩個問題來作答!為什麼我們會這樣說呢?這就是由於他們這些誤會真如的人,他們所說的義理內涵全部都是透過妄想所得的法的緣故,他們的主張全部都是誤會經論意旨的虛妄說的緣故,他們全部都是墜墮於惡取空的緣故,他們全部都不是善取空的緣故。

所以,透過上面我們所舉出來的這些教證以及理證的說明,再輔之以說我們用以問代答的方式,來讓大家瞭解這些主張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的這些人,知道說其實他們這樣的主張,其實是錯誤的邪見。因為是這樣的道理,其實他們主張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的人,他們主張第八識是生滅法,其實本質上他們就是在誹謗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那這樣主張、這樣說的人,其實就已經是在謗法了。如果我們要以阿含諸經所說的聖教定義來看的話,看這些人,看這些妄說正法而誹謗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為生滅法的這些謗法的行為的話,他們就是謗法;而這些謗法的人,同時也就是謗佛,這樣全部都是叫作「虧損如來、虧損法事」的事情。所以大家對於這一點要務必的謹慎。

今天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們對於佛法正理的這一個部分——「善取空、惡取空」的部分,我們就說明完成,佛法的義理我們也說明到這裡。後面我們還有其他精彩殊勝的內容會在節目當中說明,也歡迎各位觀眾菩薩們可以與我們在同一時間能夠繼續觀看我們的節目,大家一起來在佛法的知見上熏習,我們相信這會對您的道業有更大的進步。謝謝大家的觀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170-a21_127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126集 惡取空與善取空(上)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所錄製的三乘菩提系列節目,接下來的這一系列的節目標題是「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前面很多老師已經為大家說明過很多很重要的法理知見,今天我們要與大家一起來討論的議題是「惡取空與善取空」這個部分的法理。我們是依據 平實導師在《識蘊真義》這本書當中開示的內容來說明,因此,歡迎各位菩薩可以在觀看我們節目的同時,可以一併請閱這本書來一同看我們的節目。

好!我們進入主題來討論「惡取空」以及「善取空」這個議題。在討論這個議題,我們先舉出聖教的開示,看看聖教當中是如何開示這個法理。《瑜伽師地論》卷第36〈本地分中菩薩地〉的第15,〈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4〉當中是有說明,是這樣的開示,我唸一下論文,論文是這樣講:【云何名為惡取空者?謂有沙門或婆羅門,由彼故空亦不信受,於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為惡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由此道理可說為空。若說一切都無所有,何處、何者、何故名空?亦不應言由此、於此即說為空,是故名為惡取空者。】

我們來用白話文語譯一下 彌勒菩薩的這一段開示。彌勒菩薩開示說:「如何名為惡取空的人呢?這是說,有一些沙門和婆羅門,他們對於彼蘊處界等種種法是無常故空,他也是不信受的;對於此第八識如來藏心體而說為空者,他也是不信受的,這種人就是惡取空的人。為什麼會這樣說呢?由於彼蘊處界等種種法無常故說為空,彼蘊處界等法實是空無,不是實有法;於此第八識心體無形色的緣故而說為空,此空確實是真實有,不是空無斷滅;由此道理可以說為兩種的空。如果是說一切法都無所有,因此而可名之為空,那究竟是以何處、何者、何故而名之為空呢?也不應該誹謗而說由於此第八識如來藏心體不是真實有,所以於此第八識如來藏心體上的非有而說之為空性。所以這兩種人都可以名為惡取空者。」

這段論文的意思就是說:有一些人他們不能理解經典當中所說的「空」有兩種,因此對於彼無常的蘊處界等法生起了「增益實無」的妄執而說「無常空這個空法實有」;就像是現在六識論的法師等人,他們所說的真如,他們主張說:「蘊處界悉皆斷滅後之『滅相』常在,故不是斷滅,故名為真如,此『滅相真如』非無,故非斷滅。」像這樣虛妄而說想像中的中道法,這樣的主張就是在於「諸法實無」的上面而增益為實有,主張說為實有滅相不滅之真如,以這種狡辯的主張,作為自己所墮六識論斷滅之解套言辭。這就是第一種惡取空的人,也即是增益實無的人,主張六識論的法師這些人即是現成的例證。

也有另外一些人,他們於經中所說「此第八識如來藏即是空性,此一空性真實有」,對於這樣的聖教,他們是不能信受的,因此而直接於第八識如來藏心體上面誹謗說為無有,這樣虛妄主張說:「一切法不需要有第八識心體即可以因緣而起、因緣而滅。」而他們卻不知道:萬法緣起緣滅的因由,全部皆是第八識如來藏心體的種子所導致的。由於如是的緣故,他們就對於經中所說第八識心體真實有,對於《攝大乘論》當中所說第八識心體真實有的聖教,對於「第八識名為空性」的正理,他們這些都是不能信受的。因此,他們就將真實有的空性心如來藏強行扭曲而說之為無,這就是於此空性如來藏而強說為空無,主張以如來藏即萬法空無,主張以如來藏實是方便說。因此這樣主張的緣故,他們就以緣起性空作為空性,而不肯承認如來藏心體是真實有。這樣的人就墮於損減實有法的損減執當中,這樣的人也是惡取空的人之一;所以,主張六識論的法師等人,他們同樣都犯了這樣的過失,如同前面所說的這兩種人,全部皆是惡取空的人。因此主張六識論的諸法師們以及他們的徒眾,同時都犯了這兩種過失而不能自外於其中的任何一種過失。

譬如某位六識論的比丘尼,她就於佛語聖教「第八識執持業種」這一個法,她是不能信受的;因此她就自創新說、別立一法,而名為「業果報系統」,這個也是增益執以及損減執的現成例證。這位比丘尼她於20031229日,在法界衛星電視台所作的《唯識學講座》當中就有說:「業果報系統在輪迴,不須有『大我』(也就是外道神我,或者如來藏阿賴耶識)作為主體。而本生譚之菩薩即是釋迦,但前世不等於今世,都是緣生緣滅。」她這樣說;然後她又在後面說:「所以不必建立『大我』作為輪迴之主體。」她是這樣的主張。但是 佛陀在第二轉法輪經典以及第三轉法輪諸經當中,所說的輪迴主體的第八識如來藏心並不是外道所說的大我以及神我。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外道所說的大我、神我,全部都是意識心體而不出於第六識的境界,那更何況外道他們能夠知道第七識意根的境界呢?

而 佛陀祂在第二轉法輪經典、第三轉法輪經典所說的輪迴主體識,則是指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第八識如來藏大大異於外道所說的「神我、大我」的第六識。但是那些主張六識論的法師等人,他們是不應該將外道所墮的第六識境界,與 佛陀所說的第八識混同在一起;然後因為這樣誤會,再貶斥 佛陀所說的第八識為外道大我、神我,然後將 佛陀所說的第八識空性心加以損減、加以誹謗,說為實際無有。而實際上,第八識如來藏是與外道大我的第六識體性是大大不同的緣故,這些都是現量上可以親證的法的緣故,全部都不是假名施設的名相緣故。

而如今這些主張六識論的比丘尼,她明明知道 佛陀已經曾經說過「執藏一切業種的心,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但是她為了免除自己「否定佛陀所說如來藏空性」之後,一定會墮於「故意違背佛說」的評論,乃又自己發明了一個新說,別行建立另外一個所謂的業果報系統;然後由這一個妄想而新建立的業果報系統,來成立全新的執持業種的佛法,這樣來連結三世的因果,以為這樣可以逃避以前否定第八識以後而不能連結三世因果的這樣的大過失。然而她這樣的一個建立,這樣一個創立的新說,卻大大地異於 佛陀所說。有智慧的人就可以請問這位主張六識論的比丘尼,可以問說:「妳這個業果報系統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是不是佛陀所說的第八識如來藏呢?或者是外於意根、外於如來藏阿賴耶識的另外一個心法呢?或者是外於佛陀所說的八識心王以外的獨立法呢?」可以這樣來質問這位比丘尼。

不論這位主張六識論的比丘尼她要如何答覆,都將會落入八、九識並存的無量的過失當中,也同樣地免不了會掉入虛妄建立另外一個新的心識的事實當中,也將不得不承認 佛陀所說第八識如來藏能夠執持一切業種的事實以及現量。既然是如此,那這位比丘尼她就直接回歸到 佛陀所說的第八識如來藏而去求證就可以了,那又何必要外於 佛陀所說的,而別立一個新說,自創一個新說呢?那又何必自創新說而另行建立另外一個永遠是不可知、不可證虛妄的業果報系統呢?所以這位比丘尼,她將來如何回答我們所提問的這一問,她的回答將會輾轉產生無量無邊的種種的過失,也不免會被有智慧的、已經證悟的菩薩們所破斥。

我們再舉《瑜伽師地論》的聖教當中的開示來說,彌勒菩薩在這裡開示說:【云何復名善取空者?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謂於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所說色等假說性法,都無所有,是故於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說性法,說之為空。於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為餘?謂即色等假說所依,如是二種皆如實知;謂於此中實有唯事,於唯事中亦有唯假,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如是名為善取空者。於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達,如是隨順證成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瑜伽師第論》卷36

我們再用白話文的語譯來說明一下:「如何是善取空的人呢?這是說,由於此第八識如來藏的緣故,而說彼蘊處界等無常,故無所有,隨即由於彼蘊處界無常空的緣故而觀之為空;又復由於此第八識如來藏空性的緣故,說其餘一切法皆實有,即由其餘一切法,不斷地從如來藏中出生的緣故,而如實了知此如來藏確實實有,而知此如來藏即是空性;如是而知空的人,名為悟入空性,而且是如實無倒的證悟。這就是說,對於如前所說的一切色等妄想諸事,所說的色受想行以及識陰等假說為有體性的法,其實只是世間假有然而卻是無常生滅,都無常住不滅的本質,因為這個緣故,而於這些色身、識陰等妄想為實有的事相,由於彼色識等假說性的無常法性,說之為空。對於此一切色識等妄想事相,還有什麼是未說的餘事呢?這是說針對色陰與識陰等法而假名說為所依,如是能依的色陰與識陰和所依的如來藏這兩種法,都已經如實的證知了;這是說,於此如來藏心體上確實有唯是事相上的法,而於唯是事相的色陰以及識陰等也只唯假的法,如是不於色陰與識陰等實無法上起增益執,也不於實有如來藏法上加以否定而起損減執,如是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地了知如實的真如離言法性,如是證知者名為善取空者。於空性法中,能以正直而無偏斜的深妙智慧而善於通達如是等法,如是隨順法界實相而證成佛法道理,應當知道這就是諸法的離言自性。」

所以由於這樣的緣故,若是有人於如實的離言法性的阿賴耶識空性中生起了損減執的人,這樣的人即是惡取空者;那如果有人,於實有的阿賴耶識心體離言法性上生起損減執而誹謗為生滅法者,這種也是惡取空的人。若有人不是以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心體的真如性作為佛法修證的標的、作為般若智慧發起的標的,則必定會墮入惡取空之中,有這兩種情形:第一、將隨順於主張六識論的斷滅見,以蘊處界消滅後之滅相不滅作為真如空性。第二、外於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心體,別以想像之法作為真如空性,別以想像法而不可知、不可證的另一非有實體之法作為真如,妄想推於第八識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之所依心體,此種也是惡取空。於實有法生起損減執的緣故,又復於實無之想像中之真如法而生起增益執故,但是法界之中實在無有如是的空性緣故,是故永遠都是不可證知的緣故。所以這兩種的惡取空,而有這麼許多去信受六識論的人,其實他們終究都不能離開於其中一種的惡取空。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就稱這些人為惡取空的人。

所以,有智慧的人乃是應當要善取於空,切莫惡取於空。我們對於這些惡取空的人,乃是應當要摒離,而且不要隨順於他們所說的邪見以及主張;不但是只有自己不去隨順於他們,同時也不教他人去隨順於這些主張惡取空的人,這樣才是真實的佛弟子,這是 佛陀的教誡的緣故。所以,真實的佛弟子就不會隨順於惡取空的邪見,真實的佛弟子乃是隨順於 佛陀所教誡的善取空。這個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知見,大家來學佛就是要審慎的思考理解「惡取空」以及「善取空」當中的差別。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對於「惡取空」以及「善取空」的法理,我們今天也只能說明到這裡,其實後面還有一些精彩殊勝的法理以及聖教內涵,我們將會在下一段節目當中來說明「惡取空」以及「善取空」它的種種的法理差異。歡迎各位觀眾菩薩們,明天可以同一個時間來繼續收看我們的節目,大家一起來建立正確的知見,一起在佛道上努力用功,我相信這樣的吸收熏習讓大家的智慧知見更為進步,能夠未來在道業上有更大的成就,這些都是諸佛所樂見的。謝謝大家的觀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169-a21_126


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125集 阿賴耶識心體—萬法根源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單元。

上一個單元講到「斷見外道所說的斷滅境界,其實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因為他們的「我見」還沒有滅除,所以他們是不會離開常見境界的執著;而且他們所主張的「斷見理論」,其實也是依於「常見」而衍生出來的,並不是說他們已經離開了「常見」,而又再別樹一幟產生的「斷見」。那又為什麼說滅盡十八界法的時候,就稱為無餘涅槃呢?譬如在二乘法中有講「十八界滅,名涅槃」;在《俱舍論》卷1也說:【彼說言依十八界攝,或名有離。離謂永離,即是涅槃;一切有為有,彼離故。】(《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在這裡就已經明確地指出離十八界法就是涅槃,而且是永離,並不是暫離之後,忽爾又可以去投胎而生,這就是二乘法中所講的涅槃。在二乘的經典中也有說「識蘊滅盡,名為涅槃」,譬如在阿含部的《佛說法印經》當中 佛就開示說:【復次,離我見已,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何以故?由因緣故而生諸識,即彼因緣及所生識皆悉無常,以無常故,識不可得;識蘊既空,無所造作,是名無作解脫門。入是解脫門已,知法究竟,於法無著,證法寂滅。】佛並且告訴諸比丘:【「如是名為聖法印,即是三解脫門。汝諸苾芻若修學者,即得知見清淨。」時諸苾芻聞是法已,皆大歡喜,頂禮信受。】

從上面 佛所作的開示,我們就可以知道:無論是大乘法中或者是二乘法中,都是以五蘊我、十二處我、十八界我滅盡而稱為「無餘涅槃」。因此無餘涅槃不是斷滅,無餘涅槃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改名稱為「異熟識」之後,不再出生十八界法而離見聞覺知的獨存境界,這樣的境界也是無境界的境界。假使能夠像這樣子如實正知而說,這才符合 佛所說;如果不是如是而說,那就是魔所說,因為那是違反了 佛所說的「教證」的正理,而且也悖離了「理證」的事實。

即使是在修學佛菩提道的過程之中,已經真實斷了三縛結,而那也只是「聲聞初果」的取證,或者也只是「大乘通教初果菩薩」的取證,縱使說已經有這樣的取證,但是仍然沒有辦法知道「別教七住位菩薩」所證悟的般若智慧的內涵。像這樣子,對於「七住菩薩真見道位」所證的「根本無分別智」都還沒有辦法了知,那更何況是能夠知道悟後進修「相見道位法」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位的「般若別相智慧」呢?那就更別說是能夠知道「入地菩薩」所證無生法忍道種智的智慧境界?又更何況是能夠知道「諸地滿心位」的現觀證量?所以,絕對不可以因為已經「斷我見」、已經「斷三縛結」而就生起了「慢心」,因為這樣的慢心必然是會障礙自己的修道,這是必須要特別注意的。

此外在「真見道位」明心之後,還想要繼續修行進入「通達位」,事實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必須是要具有三賢位基本的修行功德之後,才能夠進入初地。那麼這裡所講的這個三賢位是指十住、十行、十迴向位。那麼其中「十住位」又稱為「十發趣」,十發趣的意思是說,有十種層次讓你發起那個心趣向佛菩提道,以及趣向大乘解脫道,這就叫作「十發趣」,也就是所稱的「十住心」。在十住位的修行是要先從初住位的布施開始,再逐步地到十住位的見性,而這些都是屬於習種性所要修學的內涵,包括了初住位修行布施,二住位嚴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習般若等等的菩薩六度正行。假使明心破參了,那就是進入七住位;進入七住位之後,還要繼續修學、繼續鍛鍊功夫,準備眼見佛性;當眼見佛性之後,就進入十住位,也就是《大般涅槃經》中 佛所說「十住菩薩眼見佛性」。但是從初住位到十住位,都還是在「習種性」之中。習種性有兩種意思:一個是說他的習性還很重,因為還沒有進入到修道位,所以凡夫的習性還很重;另一個部分的意思是說,他還要熏習很多的法,譬如很多「相見道位」所應該要修學的「般若別相智」,那麼還要熏習入地所必須具備的「道種智」,就是因為還要熏習很多的法義,所以就稱為「習種性」。至於「十行位」,又稱為「十長養」。十長養是 佛所建立的十個層次,也就是要長養聖性;長養聖性的修學是要「永伏性障如阿羅漢」,當這個聖性發起了之後,才有資格進入到「十迴向位」,所以在「十行位」就稱為「十長養」,也就是要長養菩薩性。

接下來說「十迴向位」,十迴向位又稱為「十金剛」。為什麼稱為十金剛呢?那是因為十迴向位當中的一切行,統統都是金剛行。我們就先講「初迴向位」,因為在初迴向位的行門當中,如果能夠作得到一切金剛行,那麼接下來的九個迴向位才能夠逐步的作到。初迴向位又稱為「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也就是說在你所有的身、口、意行之中,統統都是為了救護眾生而作,並且讓所救護的眾生也都可以離開眾生相。那「眾生相」又是什麼呢?眾生相就是五蘊相、就是我相。以五蘊為我,以覺知心為我,以十八界為我,這就是眾生相。眾生相也是《般若經》中所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麼這些都是從我相而衍生出來的,可是眾生在長夜無明之中,並不瞭解什麼叫作眾生相,所以你一定要讓眾生瞭解,特別是已經在修學佛法的人,要讓他們瞭解「我相、眾生相」就是輪迴的根本;當他們瞭解了之後,才能夠離開眾生相。

所以,當諸方大師在說「意識離念靈知就是真如」的時候,那你就必須要出來,要斷除掉他的邪見。最主要是必須要破「我見」以及破「常見」之後,才有辦法把眾生從眾生相裡面拉出來,離開眾生相。也就是要讓眾生能夠「斷我見」,這就是初迴向位菩薩所必須要作的正事。如果明明知道一些佛弟子們跟著諸方大師走錯了路,甚至於也共犯了大妄語業,而菩薩卻不出來破邪顯正,那就叫作無慈無悲。所以必須要把「金剛心」生起來,才能夠一步一步地往前邁進,邁向「十迴向」的滿心位,當十迴向位完成了,那麼道種性才算是成就完成。

進一步的來講,除了在具足「初地」所應該有的「道種智」之後,還必須要再發起十無盡願,才能夠進入到「通達位」,也才能夠進入初地。回過頭來,我們還要再一次的強調,在真見道位明心之後,想要進入到通達位,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從三賢位的修行起而想要圓滿地進入初地,那是必須要有真正的大善知識來攝受,必須要透過大善知識來傳授相見道位所應該要修學的法。假使沒有大善知識攝受,只是依著自己世世自修,而又沒有 佛的加持,那就必須要將近一大阿僧祇劫,才有可能完成而進入到通達位;但是如果有真正的大善知識攝受,並且傳授相見道位的般若智慧,又再加上自己非常努力地在修除異生性、努力地在培植福德,那就有可能或者十生、或者百生、或者一生,就可以完成進入「初地」的修學,而不需要將近一大阿僧祇劫的苦修,就能夠化長劫入短劫。

所以自古至今明心證悟的人,如果沒有廣大的福德,又不具足這樣的因緣,而想要進入初地成為通達位的菩薩,真的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說已經明心了,但是在明心之後,卻沒有努力在消除「異生凡夫性」,仍然是在十住位的習種性當中裹足不前,既沒有發起十行位的性種性,也還沒有發起十迴向位的道種性,當然更還沒有發起初地入地心的聖種性,那麼他的凡夫性必定還是非常的重;即使說真的是有努力在消除性障,而且也具足了道種性,也發起了聖種性,但是仍然不能稱為初地心,為什麼呢?因為還沒有通達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和二種無我法。表示說還不能夠通達「初地的入地心」所應該要具有的粗淺的道種智。而如果有人卻自稱說「在大乘真見道的時候就已經是初地了」,那真的是大妄語啊!那個後果真的是難以思量,所以千萬不可取。

事實上,禪宗的明心,就是大乘的真見道——開悟明心,對於明心能夠生忍,而且也確認了不會退轉,那就是「般若正觀現前位」。依據《菩薩瓔珞本業經》當中佛旨所判:明心時,唯在七住位。明心所證的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也就是大乘的真見道——明心開悟,這個是佛菩提道修學五十二位階當中的七住位,所以真見道明心,絕對不可以妄自膨脹自我抬高,說成是初地心,否則就是大妄語。

除此之外,學佛人也千萬不要錯誤地計著,像某位大法師那樣,他把如來藏和阿賴耶識一分為二,分為二心,而妄說成「如來藏是能生阿賴耶識的法」,那麼像這樣子的邪見,一定會產生出八、九識並存的無量過失,因此而會讓本來完整的佛法妙義變成支離破碎。所以有智慧的學佛人,千萬不要去輕信那一些淺學的狂智阿師而耽誤了自己未來無量世的道業前程。那麼像這樣子的兩類學佛人:一類是能得大善知識的攝受,另一類則是被邪師所誤導。結果想要求法、學法,反而在一升一墮之間,像這樣子的差別真的是何止天地懸隔之可說啊!

佛法既然可以實證,又能夠生起般若智慧,而且在修證大乘佛法的各個階段當中,這個第八識阿賴耶識祂都不斷地顯示祂的真如性,從來就沒有剎那之間斷過,包括眠熟、悶絕、無想定、滅盡定以及正死位的五位當中,都沒有例外。有一些人他把第八識阿賴耶識所顯示的真如性和執藏性分割為二,說成執藏性就是阿賴耶識,又說阿賴耶識所顯示的真如性是阿賴耶識的所依心體;事實上,他們是完全不知道「阿賴耶識就是心體」,是別無所依的「根源法」,也是別無所依的「主體法」。

雖然說阿賴耶識具有執藏性,而能夠出生七轉識的貪、染等等的惡習,但是阿賴耶識心體的本身,卻是恆常不斷地顯示出祂的真實與如如之性。對於那一些不能夠如實知道「阿賴耶性」和「真如性」都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所顯性」的那一些人,他們妄自地把「阿賴耶識所顯示的真如性」分割出去,又再把「真如性顛倒建立,成為阿賴耶識的所依法」,像這種顛倒邪見的說法必定是會產生很多很多的過失,而會造成進退兩難的種種的窘境。

另外也有一些淺學無智的新學菩薩,因為往世曾經有在真善知識處培植過些許的善因緣,所以這一世才能夠得遇真善知識,可是因為他學佛也才不過三劫、五劫的時間,所以在正法當中所修植的福德還很淺,還是新學菩薩;雖然說他已經有了信根、慧根,但是他的信力、慧力都還沒有發起來,因此就算這一世是因為善知識的因緣幫助,而明心進入七住位,但是因為他心性不定的緣故,就會在得法之後反而生起了輕慢想,對於正法不能夠生忍。所以當他聽聞到有人渲染說還有其他更勝的法是所證「阿賴耶識的所依心」,這個時候,他就會因為信力、慧力還不具足的緣故,而又沒有能力辨別義理上的真假,也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反而誤以為邪師的所說可以增上,最後對於似是而非的邪見產生了好樂之心,終究會自誤而退失了原本的正知正見。

總歸一句話非常重要,要提醒,就是:真正學法的人,千萬不要起輕心、慢心,也千萬不可以大意而自作主張發明佛法,否則就會成就「求升反墮的事與業」。因此,我們在求學佛菩提道的每一個環節之中,都必須要非常小心謹慎地面對。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168-a21_125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124集 真見道證唯識性,相見道證唯識相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單元。

我們都知道 玄奘菩薩所著作的《成唯識論》,初始是以收集護法菩薩的論著為主,其次揉合了十大論師的論述,之後再加以作辨正,綜總成為十卷的《成唯識論》。那麼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論文中,不單單是將佛法的這個法要作了釐清,並且楷定了正說,更且確定能夠實證真如,不但是大大地利益了學習佛法的修行人,同時也指引出悟後起修,乃至於成就佛道的整體修行的方向。

這一部《成唯識論》是大乘學人在修學唯識學上非常重要的論著依據,因為在論文中提出論義標明【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成唯識論》卷9)這就是在講佛菩提道修行的目的是要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進而能夠證得「大涅槃」和「究竟佛果」。不僅是如此,論文中也進一步地指出:【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成唯識論》卷9)那麼在這裡更是明確地闡明了在前面的真見道是證解「萬法是阿賴耶識所生的唯識性」,而之後的相見道則是證解「萬法是阿賴耶識所生的種種法相的唯識相」。既然「證解阿賴耶識」是「真見道」,那麼就能夠得根本智;而真見道之後的「相見道」就屬於悟後起修,漸漸增長般若所得的後得智。

雖然「相見道」所得的後得智,是更深廣於真見道所得的根本智,但是相見道卻必須是要以證解阿賴耶識的真見道作為核心基礎;也就是說,假使沒有前面的真見道,那麼也不可能會有後來的相見道。所以證解阿賴耶識得真見道,那是非常非常的難得、非常殊勝的。在《成唯識論》當中也這麼說:【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成唯識論》卷9)這是說,修學佛法的學人,當他具足了「真見道」和「相見道」的般若功德的時候,那麼他就進入了菩薩五十二個位階當中的初地階段。也就是說,修學佛法的學人,應當以悟入唯識五位而作次第的修行,其中包括了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以及修道位,最終以究竟位作為總結。

菩薩在修道的過程之中,必定會發心盡未來際都要度化有情眾生,使得因緣成熟的眾生也都能夠悟入成就般若功德。簡要地來講,《成唯識論》的內容既函蓋了大乘修學者資糧位的完成、證悟後的般若總相智的修學,同時也函蓋了別相智的修學以及地上菩薩種智的修學。

總此之外,在《成唯識論》中還把菩薩從初學到證悟,甚至於入地以後,一直到究竟佛果的修道次第,也都一一地依序完整如實地羅列出來。所以能夠寫出這樣子完整精深、整體圓滿佛法的論著者,那一定是對於成佛之道具足了全盤理解的菩薩所著作的,當然 玄奘菩薩肯定是一位具有佛法證量的實證者。我們衷心地讚歎 玄奘菩薩的大慈悲心!玄奘菩薩是以唯識正理來彰顯佛法宗旨的第八識,並且以第八識來統攝佛菩提道和解脫道的整體佛法;如果修學佛法的學人不能從第八識的實證來體驗真心和妄心和合運作,那是沒有辦法觀察到「真實唯識」的圓成實性與「虛妄唯識」的遍計執性。因此對於佛法的修學,是應該要將實證的義學作為核心目標,並且是要依循著「現量」、「比量」,以及「至教量」這三量的原則來真修實證。那麼先說「現量」,現量就是對於法界所有的事實真相,要一一地親自驗證確認它的正確性;那麼其次「比量」,就是以法界實相的義理作為前提,然後經過縝密的邏輯推理而得到的正確的結論,就稱之為比量;至於「至教量」的正理,那是依據 釋迦牟尼佛以祂所親證「自心現量」的整體內涵所作的宣說,這就是至教量。

假使學佛的人能夠依循著這樣的內容以及次第來努力學習、努力修行,也都能夠比對得出來所證的內涵確實無誤,那麼這樣的學人,就是「真修實證」的修行人。就像在《雜阿含經》37經當中,釋迦牟尼佛開示說,眾生在生滅變化的五蘊之中,是有「常、恆、不變易、正住者」的存在,而這個「正住者」,祂具有「不生不滅的永恆性」,祂是「非蘊非離蘊」,並且是「可知覺的真實體」,而這種實證性是 釋迦牟尼佛「自知、自覺、自證的」,釋迦牟尼佛也能夠為眾生分別闡明演述,而且任何依據 釋迦牟尼佛教導修行的人,同樣的也都可以成為實證者。

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一切佛法是含括了三乘菩提。而其中二乘菩提,包括了聲聞以及緣覺的所證,這是屬於「斷我見、我執的解脫道」,雖然說解脫道能夠出離三界生死苦,但是沒有辦法成佛;如果想要成就「大乘佛菩提」,那就必須要實證法界萬法的根源——如來藏,也就是阿賴耶識的真實性和如如性。只有實證真如才能夠發起般若智慧,才能夠如實勤修般若總相智、別相智以及一切種智。

當然想要修學大乘的般若,首先必須要能夠確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法的內涵。除此之外,還必須要確認蘊處界的一切法,統統都是由這個「常、恆、不變易、正住者」的阿賴耶識所直接出生、間接出生,或者是輾轉所出生的法,而這也是眾法蘊積而有的虛妄法。至於說蘊處界的內涵,就是在說「五蘊我」,因為「蘊」的本義就是「積聚」的意思,因此由眾法積聚而成的才可以稱之為「蘊」。不僅是大乘一切真悟菩薩都是這麼講,即便是否定了大乘法的安慧論師他自己也這麼說。而且當我們反觀來看,一切的證悟者現前就可以現見阿賴耶識絕對不是由他法積聚而成的,現前就可以現見阿賴耶識祂能夠出生一切法,也是一切法的所依者,是無始劫來本然就存在的法。並不是說只有在「聖教中」才有作這樣的明文記載,事實上在「理證」上面,也是可以現觀而得的,從來就沒有人能夠證實祂是「所生法」,反而是一切證悟者在現量上,都可以如實觀察到祂確實能夠出生萬法,因此祂絕對不會是由任何一法所生的。既然祂是出生萬法的心體,既不是由他法為因,也不是由眾法為緣而積聚成就出生的,那麼就不可以說祂為「蘊」,因此安慧論師在他所著作的《大乘廣五蘊論》當中說「阿賴耶識是識蘊所攝」,那真的是錯說了!絕對沒有一絲一毫的可信之處!更何況「識蘊」本來就是從阿賴耶識中所出生的法。實際上,我們由「能生」和「所生」的相對關係,就已經非常明顯地顯示出一個事實,也就是「所生之法應該含攝在能生之法當中」,而「能生之法絕對沒有可能含攝在所生法當中」。這是法界的事實,也是沒有辦法被推翻的法界真相。

所以我們合理的懷疑:安慧論師和他的徒弟般若趜多對於四阿含諸經的法義不曾讀過,或者是讀而不解,那麼他們都是沒有智慧的凡夫,完全不知道 佛世尊曾經說過「根、塵、觸這三法和合而生的識,是識蘊所含攝的」。所以像他們這樣子,錯誤地把阿賴耶識歸類在阿賴耶識祂自己所生的這個識蘊之中,那真的是本末倒置、不學之無啊!所以安慧論師在《大乘廣五蘊論》當中所說的法,當然是絕對的不可信。

除此之外安慧的徒弟般若趜多,他更造了《破大乘論》來破壞大乘法義。從這裡來看,很顯然的,他們師徒兩個人都不是大乘法師,都是謗佛、謗法的邪見論者。既然兩個人都不是大乘法師,可是他們卻是身披著大乘法衣,而又以錯會了之後的二乘菩提法義來寫《廣五蘊論》,並且堂而皇之地冠上了「大乘」的名義,更再來否定大乘法的根本——第八識阿賴耶識,同時也否定了二乘菩提所依止的第八識——阿賴耶識。雖然他們是以魚目混珠的方式假名「大乘」,但是很顯然地,他們一切的所說絕對不是大乘法中所講的廣五蘊論。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安慧所造的《大乘廣五蘊論》的內容,那是絕對的不可信!我們還要知道,一切實證真如的實證者,不僅能夠實證阿賴耶識不曾、也不可能被攝歸在識蘊之中,而且也能夠證明「識蘊乃至於五蘊的全部,都是從阿賴耶識心體所生的」,阿賴耶識心體正是萬法的根源,那是真實的實相法。

從上面的這些諸多的證明,我們就可以知道安慧師徒和他們的從眾,是誹謗阿賴耶識為生滅法的人,故意貶抑阿賴耶識,而妄自把阿賴耶識攝入識蘊之中,而這一些都是成就了嚴重破壞大乘妙法的大惡業,真的是令人不寒而慄!

在二乘菩提當中,是以滅盡十八界、滅盡五蘊作為實證無餘涅槃。如果將阿賴耶識視為是生滅法、視為是識蘊所攝的法、視為是十八界所攝,那麼阿羅漢在滅盡五蘊、十八界法而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這個阿賴耶識——涅槃的本際,不就是成為了斷滅而不存在了嗎?那麼最後二乘菩提所證的無餘涅槃不就是成為了斷滅空嗎?而事實上並不是這個樣子!佛在《楞伽經》當中曾經開示說:「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心體。」這個道理 佛也在阿含部的諸經當中說過:「無餘涅槃中,蘊處界悉皆滅盡,而有涅槃本際常住不滅。」這也就是大乘法中所說「真如唯是第八識所顯示的真實與如如的體性」,所以真如非心亦非識,而是第八識心體在蘊處界當中運作的時候,所顯示出的真實性和如如性。

這兩種法相,因為是以第八識心體所顯示真如法相的這個特性,來表示第八識心體的清淨性以及自性性,因此將這個「真如」攝歸在第八識的相分之中;既然是以阿賴耶識心為體,因此真如並不是實有法;真如不是真實法,那就不能夠獨自存在,就只能成為「所顯法」,而不能夠具有出生他法的性用,當然也就不可以把第八識所顯示的「真如相狀」,當作是無餘涅槃中的實際。也就是因為第八識具有真實性與如如性的緣故,所以在經中有的時候就會以「真如」這個名稱,而代稱為「第八識心體」;如果說無餘涅槃之中並沒有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心體獨存,而「真如唯是第八識相分」的情況之下,卻誤認為「識性真如法相」是常住法,而否定了阿賴耶識心體,那麼二乘阿羅漢所入的無餘涅槃境界,不就會變成了斷滅的境界嗎?因為那個時候,阿賴耶識心體的真如法性已經不能夠藉十八界而顯示出來,既然真如法性已經滅失不存在了,也就不會有阿賴耶識心體的獨存,那不就會成為了斷滅空嗎?而事實上 釋迦世尊在四阿含諸經當中,曾經說過「無餘涅槃中有實際、如、我、真如、本際不滅」,所以在無餘涅槃中絕對不是斷滅法,而是真實有一個心獨存。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知道「阿賴耶識」經過斷盡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的過程,可以改名稱為「異熟識」,乃至於成佛而改名為「無垢識」,但是絕對沒有被滅除掉的道理;也唯有在成為無垢識之後,更能夠利樂眾生永無窮盡,並且常住「無住處涅槃」之中,那就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境界,像這樣子的親證者才能夠稱為究竟佛,像這樣子的了知者才能夠稱為菩薩。

雖然說無餘涅槃仍然是不究竟,但卻也不是斷滅的境界。那麼至於斷見外道所講的斷滅境界,其實根本就不可能存在,那是因為他們的「我見」還沒有斷除的緣故,所以他們是不會離開「常見」境界的執著,而且他們所主張的「斷見」的理論,其實也是依於「常見」衍生出來的,並不是說他已經離開了「常見」而有「斷見」。

因為今天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167-a21_124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123集 圓滿佛法的修證,以親證阿賴耶識為核心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單元。

在上一個單元當中我們講到:如果迴小向大的大乘通教菩薩,他若有因緣值遇大善知識,並且跟隨著修學大乘般若禪,時節因緣到的時候,當他親證了第八識如來藏,而成為大乘通教七住位的菩薩,這個時候就稱為「大乘真見道菩薩」,但是大乘的「真見道」菩薩並不是「相見道」位菩薩,也還不是通達兩種見道的初地入地心菩薩。假使他想要再精進進入到初地,那就必須要在證悟第八識如來藏之後,還要繼續修學唯識一切種智,來瞭解如來藏之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在瞭解了之後更要去體驗、去驗證這一切的法和一切的法相,都是如來藏自心所顯現的,而事實上並沒有所謂的「我」和「我所」可說。又當他觀察了八識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與七種第一義,也觀察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的法,確實能夠證明統統都是沒有真實的「我」以及「我所」。除此之外,他對於真如法性的「人無我」也完全具足了知,同時更能夠在蘊處界一切法之中觀察到諸法的虛妄性,也能夠勝解這些法都是如來藏自心現量所出生的;當他能夠這樣子觀察修證完成之後,才能夠稱為證得大乘「法無我」,也才能夠成為初地的入地心菩薩。

在前面我們曾經講到,識蘊是由「意根」、「法塵」以及「觸心所法」和合而出生的,而意根、法塵以及觸心所法,這三法又都是從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所出生的法;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確切地知道,能夠出生「識蘊」的第八識阿賴耶識,絕對不會是識蘊所含攝的生滅法。除此之外,這個實相心—第八識—阿賴耶識心體,也絕對不是由諸法蘊集而成的,因為諸法蘊集而成的「識蘊」那是從阿賴耶識心體中所出生的法,因此絕對不可以顛倒誤會把第八識阿賴耶識歸類到識蘊當中。如果把第八識阿賴耶識歸類到識蘊當中,那麼這種知見顛倒的人—就像是古時候的安慧論師跟他的徒弟般若趜多,他們統統都是不懂、不知大乘菩提基本法義的阿師,縱使他們是身著大乘的法衣,但是他們的所言、所行,實際上卻都是在否定大乘法,都是在破壞大乘法。

安慧的徒弟般若趜多,他曾經著作了一部七百頌的《破大乘論》,在印度當時就有不少的小乘人,不只是在學習這一部歪曲佛法教旨、立論錯謬的論著,並且還把它奉作是很了不起的大作,他們貢高我慢地認為「大乘人是完全沒有辦法駁倒這部《破大乘論》當中的任何一個字」。後來 玄奘菩薩就造了《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來摧邪顯正,玄奘菩薩更在《制惡見論》當中非常明確地申述了大乘的法義,並且一一地加以駁斥《破大乘論》當中的種種的邪說謬見。從佛菩提的實義來說,玄奘所造《制惡見論》的目的,不僅僅是在證明「大乘法是佛所說的」,也確實證明有第八識阿賴耶識和第七識末那識的存在,同時 玄奘菩薩提倡大乘的八識論,他在論文當中更明確地闡述「一切萬法都是第八識的體性流注」,而這也是證悟菩薩在悟後的轉依處。後來 玄奘菩薩他接受了戒日王的禮請,就在曲女城演說這一部《制惡見論》;同時在無遮大會上高舉了「真唯識量」作為立論的宗旨,闡述第八識如來藏的正理,同時也說明了「真如來藏量」以及「真真如量」,來確立「真實唯識」和「虛妄唯識」這兩門和合運作的中道觀;同一個道理再依這個中道觀,來驗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理。因此,大乘的佛弟子們聽到了之後非常讚歎 玄奘菩薩,就尊稱 玄奘菩薩為「摩訶耶那提婆」,也就是大乘天、第一義天的意思;也有小乘的佛弟子們,同樣的是對 玄奘菩薩讚歎不已,於是小乘的佛弟子們就尊稱 玄奘菩薩為「木叉提婆」,也就是解脫天的意思。這就同時顯示出,玄奘菩薩確實是一位通達三乘菩提證量的實證者。

事實上,佛法是含括了三乘菩提的整體圓滿唯一佛乘的佛法,釋迦牟尼佛在世說法四十九年,前後三轉法輪所開示的佛法包括了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以及佛菩提的三乘菩提,這是一個整體圓滿的唯一佛乘的佛法。先說「聲聞菩提」,那是必須要先覺證蘊處界空相之後,再來歷緣對境斷除我執,才能夠成就阿羅漢解脫果;再說「緣覺菩提」的內涵,包括他所思、所觀雖然不異於聲聞菩提的蘊處界空、無常、苦、無我,還有緣起性空乃至於十因緣觀、十二因緣觀,但是緣覺多偏向在因緣觀,由因緣觀而證得辟支佛果。而無論是證得「阿羅漢解脫果」或者是證得「辟支佛解脫果」,他們在捨壽之後,都是會把十八界法完全滅盡掉,窮未來際都不會再受生了;更重要的是修學大乘佛菩提的學人,也必須要先覺證蘊處界的空相,再經歷觸證自心生命的本體,也就是根本心—第八識—如來藏,當實證了如來藏心真如之後,還必須要在這個基礎上面繼續再修學。首先要先歷經三賢位的般若總相智與別相智的修證,其次再從初地開始修學般若一切種智,也就是八識心王所函蓋的唯識百法明門和千法明門的一切種子的智慧,當一切種子智慧修證究竟圓滿了,才能夠成就佛道。所以修學佛菩提的學人,必須要具足修學前後三轉法輪經典的內涵,來圓滿具足一切佛法;也必須要依於前後三轉法輪的內涵來實修、實證,才能夠具足圓滿成佛之道。

也就是說,大乘菩提才是成佛之道,而成佛之道的根本,必須要有一切種智的修證。總體來說,無論是在世間法以及出世間的一切法,都是從有情眾生的根本心──如來藏心體,以及藏識之中所蘊藏的無量、無數的種子而生五陰、十二處與十八界,再由這十八界法跟如來藏之中所含藏的無量、無數的種子,輾轉而生十法界的一切凡聖萬法。因為這樣子如實現觀證得的緣故,就知道說法界實相就是眾生本來就具足的自心如來藏——這在凡夫位中稱為阿賴耶識,也就是中國禪宗證悟者所證悟的第八識阿賴耶識。

在《瑜伽師地論》卷51,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也有開示說:【又阿賴耶識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這個道理就是說,必須要以親證阿賴耶識心體作為基礎,才能夠現觀第八識心體上所顯示的心體真如性;當這樣子現觀了之後,還要能夠轉依於這個心體真如性,來修除掉「阿賴耶性」以及「無記性」而能夠成為「異熟識」;接著還要繼續再進一步來修除掉異熟無記性,以及斷盡變易生死的種子,最後轉而成為「無垢識」,也就因此而顯示了清淨法界,而能夠發起大圓鏡智等等的無漏有為法性。那麼從此之後,就能夠在一切的善淨法與一切非關善惡的無記法當中得大自在,並且還可以藉著這樣的功德力來廣利有情眾生而無有窮盡,這個無漏有為法的功德力,本來就是成佛的重要條件之一。如果學佛人想要成就圓滿佛法的修證,那必定是要依於如來藏阿賴耶識的親證作為核心,這才是正理。想要般若正觀現前,也必定是因為親證了如來藏阿賴耶識才能夠生起的;假使沒有開悟明心,沒有禪宗明心的體驗,沒有親證如來藏阿賴耶識,那麼般若正慧是沒有辦法出生的,當然「般若正觀」也就不可能現前。

在中國禪宗證悟明心的認定,就是大乘法的見道,也就是大乘的真見道位,依照《菩薩瓔珞本業經》的判定,這是三賢位的第七住位。當菩薩進入了「真見道位」之後,還要繼續再進修十行位與十迴向位等等「相見道位」的法。假使不繼續再進修十行位、十迴向位的法,那是沒有辦法生起相見道位的智慧,就沒有辦法進入初地,就無法成為通達位的初地菩薩。在這裡還要特別說明的是:假使能夠依法繼續進修進入到初地的入地心,這個時候的初地入地心,雖然稱為「通達位」,但是仍舊攝屬於「見道位」;一定是要在離開了初地入地心之後,進一步開始修學初地所應修證的無生法忍的時候,才算是進入到了初地的住地心;在這之後再進修一切種智唯識妙法,到了那個時候才可以改稱為「修道位」。也就是說在修道位之中,不僅是要修學唯識「一切種智法相」,同時還要藉著唯識修學來現觀「萬法唯識」以及「離識無法」的事實,可以確定在萬法之中沒有常住不壞的眾生五蘊我,接下來進一步地來親證「法無我」;也因為有親證法無我的證量,才會有一切種智的生起,之後再漸次地轉進,次第修學而到達「等覺位」。

在真見道「明心」的那一刻,就是已經確認了、不再有懷疑了,在這個時候能夠現觀一切法都是從第八識—阿賴耶識—真如心中所生起的,這也就是處於「唯識性位」之中。所以「唯識性」是指在初明心的時候親證真如理體——阿賴耶識,而稱為「真見道」,真見道既是明心證真,也是相見道的初基。也就是說,當證得阿賴耶識自體,那也僅僅只是知道阿賴耶識自身的真如性的總相,但是還沒有辦法知道阿賴耶識自體的種種別相,所以真見道的所證是屬於根本無分別智;而如果想要更進一步進入到初地的入地心之中,那麼在真見道之後,還必須要再加修相見道的種種法,也就是要在真如理體阿賴耶識所生萬法和所顯的種種法相上面,透過現觀非安立諦的三品心,以及緣安立諦而現觀十六品心要等等的法,來對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心體,以及祂所出生的七轉識心體的別相上面,要作更為深細的觀察。當然這個「別相」的觀察,是要比之前在真見道位時候的「總相」觀察,還要更為的深細——更為深細作觀察、作驗證,因此才能夠確認「萬法都是八識心王所顯現的法相」,同時也能夠確認「七轉識以及一切的我所諸法,全部都是從阿賴耶識所執藏的種子現行,或者直接、或者間接所出生的」。像這樣子的現觀,這個所觀的理體,是有真如理體阿賴耶識自體的種種體性,在萬法上面配合著七轉識所顯現的種種的法相,這就稱為「相見道」;如果因此而發起了別相的智慧,那就是「後得無分別智」,所以後得無分別智是屬於相見道位所攝的般若智慧。在真見道之後,假使不在阿賴耶識心體上來作這種「唯識相」的種種現觀,那是不可能進入到初地心,那麼就不可能會了知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等等的法相的實際內涵。既然沒有辦法親自現觀、證實,那麼就不可能生起「法無我」的般若智慧,那當然就沒有辦法進入到初地心;所以唯識相,那是更上的法,那是在真見道之後相見道的行門。

但是,無論是「唯識性」或者是「唯識相」,都一定是依於阿賴耶識心體而作的觀行。對於想要明心而證因地真如阿賴耶識的人來說,那就必須要先修四加行,要斷除我見,要消除對於「我」以及「我所」的貪著,這才能夠和因地真如阿賴耶識相應,才敢認定阿賴耶識就是實相心,也才敢確認阿賴耶識就是未來佛地真如的心體。所以「唯識相」是指相見道的行門,那是上於「唯識性」的行門,對於這個道理我們不可以把它弄顛倒。再說到「下品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那是在明心證得阿賴耶識的當下,就能夠初分的生起,這也是一切親證阿賴耶識的菩薩所共同認定的。所以親證阿賴耶識的那個時候,就是真見道。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166-a21_123



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122集 外法非實有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單元。現在我們接續上一個單元所講到的「六塵是有內六塵以及外六塵」的差別。

如果是從有情眾生覺知心的認知層面上來說,內六塵和外六塵是一模一樣的,完全沒有差別,除非是有殘疾,那就另當別論。也就是說,當六根攝取外六塵的時候,自心如來藏就會轉變「外六塵相」成為「內六塵相」來讓六識覺知心能夠了知,然而這兩個相分卻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很難被察覺得出來。事實上,六識所攝取的是在內相分六塵上面作了知,只是有情眾生並不瞭解這個事實,所以就誤以為自己確實是接觸到了外六塵,因此就把外六塵執著成為那是自己所接觸到的相分。其實我們的覺知心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外六塵,我們的六識覺知心所接觸的六塵都只是內相分六塵;確切地來講,六識覺知心所接觸到的都是自己如來藏心所變現出來的內相分六塵,因此菩薩才會說「外法非實有」,這是菩薩從自己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外塵六法的這個事實,而說外法非實有。當然就是因為菩薩摩訶薩實證了實相心如來藏,並且轉依於如來藏之後,如實地知道自己本來就是在如來藏之中,從來也就沒有外於如來藏而接觸過外六塵的法,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菩薩摩訶薩才會說外法非實有。

在四阿含諸經當中 世尊所開示的識蘊,那是含括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及意識等的六識心王。至於意根,意根並沒有攝屬在識蘊當中,因為意根祂是識蘊生起時候的所依根、所依處,所以說是根所攝、是處所攝,也是攝屬於十二處、十八界法當中的法,所以並不攝屬在識蘊之中,這就是四阿含諸經當中的正說。再說十二處、十八界法,這十二處、十八界法全部都是攝入在五蘊法之中,所以都是屬於身心所有的無常之法。雖然說這一些法都是從有情眾生的實相心如來藏當中所出生的,但是往往有一些沒有智慧的眾生卻非常地執著眼根是自我、耳根是自我,甚至於同樣也會執著意根是自我,那麼像這樣子起了錯誤的計著那就是無智之人。就如同在臺灣有某一位大法師,他就時常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的覺知心就是真心,就是真如;像他的這種說法就是執著意根以及意識,並且錯認了意根以及意識是常住不壞的我。然而事實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那是意識心,而處處作主的則是意根;因為意根的心性是恆審思量、遍計而執,並且祂不肯讓自己轉滅,所以就不得不世世繼續受生,而且繼續保持著恆審思量的體性和處處作主的這個功能。

那麼講到十二處法,那也是有生之法,就像之前所講的十二處就是六根和六塵,既然六根和六塵都是有「處所」的,六根和六塵這十二法就合稱為十二處,因為在這十二處會有六入的產生,所以六塵法才能夠入於六識心中。我們根據「法」的現起次第來看,六入法一定是要依十二處才能夠有六入,如果沒有十二處,那就不可能有六入;也就是說,六入現象的產生一定是要有處所的,而且也必須是要有一對「法」相接觸才能夠產生一種「入」;就像是眼根和色塵是一對,乃至於意根和法塵是一對,一定是一對的法要相觸才能夠產生一種入。

就譬如說眼根和色塵是一對的法,這二法相觸的處所就是色入的處所。除此之外,在色入的這個處所就會有眼識的生起,所以佛有開示說「眼、色為緣生眼識」,乃至於「意、法為緣生意識」;雖然這個是在講六識生起的道理,但是六識能夠生起,一定是要有六入,因為假使沒有六入,就不會有六識的生起;假使沒有六識,那就不會有六識的見、聞、嗅、嚐、覺、知之性;假使沒有六識的見、聞、嗅、嚐、覺、知性,那麼有情眾生也就沒有辦法在三界當中生存。

六入又分為外六入以及內六入。外六入是指五色根的扶塵根以及意根接觸外六塵的現象,這是外六入;內六入指的是五色根的勝義根接觸到內相分六塵的現象,所以六入具有這兩類的差別,這個法義也是在《阿含經》當中 佛曾經開示過的六入現象。假使有智慧的人當他聽聞到了這個正確的義理之後,能夠如理地作意,並且能夠正確地思惟這十二處法的義理,那麼就能夠斷除掉對於「十二處我」不生不滅的這種錯誤計著所產生的我見。因此佛門中的修行者,對於十二處不應該執著而把它當作是真實不壞的法;在生滅無常的十二處再加上六識心總共就有十八界,十八界就是說有十八種的功能差別,假使把這十八種的功能差別錯誤地計著認為是真實不壞的自我,那就是顛倒見。因為在這十八界當中的六識識蘊本質上就是有生有滅、常生常滅,而且也是可以永滅的法。

譬如說有情眾生死亡之後,再去入胎往生到下一世,那麼依這一世的五色根為緣而有的這個六識心就會永遠斷滅了。所以說前世的六識心是沒有辦法來到這一世,而這一世的六識心也是沒有辦法去到後一世,因為後世的六識心必須是依於下一世新生的五色根為緣,才能夠出生全新的六識心。另外還有像是定性聲聞阿羅漢所謂的入無餘涅槃,那是指滅盡了十八界我之後才稱為無餘涅槃,這個時候六識心就永遠滅掉了;既然六識心是有生而可以滅除的法,那當然是虛妄的法,況且這個識蘊六識心是依生滅無住的十二處而有的,那麼我們就更清楚地知道這「十八界我」確實是虛妄的,確實不是真實的。因此佛門中的修行者,當然不應該執著著這個十八界我。

當我們瞭解了這個教理之後,再實地的來作觀行,就可以證實十八界我確實是虛妄的;它確實是虛妄法,因此而能夠斷除我見,把原本執著十八界是常住不壞我的這種錯誤的認知,確實地把它斷除掉而成就聲聞初果的實證,而有聲聞初果的解脫智慧。要能夠實證十八界我虛妄而產生出智慧,這個必須要依止於正知見再一一地去作思惟、觀行以及確認;也只有透過實際的觀行之後,才能夠斷除掉以十八界為常住不壞我的這種邪見。所以說親自現觀、親自驗證的這種修行的功夫,那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並不是單單只憑著聽聞、或者是閱讀書籍,就可以斷除掉對於十八界法的錯誤計著。正確地來講,假使只是從聽聞而知道的,或者只是從閱讀而知道的,那都叫作知識、叫作常識,絕對都不屬於實證的智慧。

假使有人執取六識的能見之性、能聞之性,乃至於能覺、能知之性,而把它當作是真如佛性而自以為是開悟了,那就是落入到了十八界法的自性之中,落入到識陰六識的自性當中。因為有這個六識的見、聞、嗅、嚐、覺、知之性的顯現,所以有情眾生就會認為真實有這個「我」,真實有這個我存在,有我能夠看、有我能夠聽、有我能夠嗅氣味、有我能夠嚐各種的味道,也有我能夠覺;所以我有各種的覺受,還有我能夠了知,所以我可以作各種的分別。那麼除此之外又再加上意根的處處作主,那就更會覺得這個我是真實的,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是真實存在,那就會感覺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也都是真實存在的,因此生起了我執和我所執;不但對於自我產生很堅固的執著,對於我所也會產生非常非常堅固的執著。所以如果有人執取六識的見、聞、嗅、嚐、覺、知之性,當作是真如佛性而自以為是開悟了,那就是落入到十八界法的自性當中,落入到識陰六識的自性見當中,這就是自性見者,也叫作自性見外道。落入到像這樣子枝微末節裡面而作錯誤的計著,想當然爾,離實相心體那就更遠了。而他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他不能夠真正地瞭解什麼是我、什麼是我所的內涵。事實上,「我」指的就是意識覺知心以及意根思量心為我,而「我所」指的是這兩個心的心所法,也就是見、聞、嗅、嚐、覺、知性,和作主思量性以及所緣境的我所。但是無論是我或者是我所,其實全部都是十八界所含攝的法,那都是無常而會變異的有漏有為法,所以佛門的修行者,都不應該執著十八界我為真實我。

講到蘊處界的一一法,那都是有它生起的次第,而蘊處界生起的次第是可以透過如理的作意、詳細的思惟,以及確實的觀察而知道。也就是說,在具備有正知見之後,除了要能夠詳細地思惟、了知之外,還必須要在十八界的境界當中實際地來作觀察、來作確定;當然這種修證的功夫絕對不是用想像的,而是要實際地去作觀察、去作驗證,要能夠一一地現前觀察這十八界法的一一根、一一處、一一界都是因緣所生法。假使能夠現觀而確認五蘊無我,那就可以確實斷我見,我見一旦斷了,那麼其他的邊見、邪見、疑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等,也一定會隨之而一一斷除,永遠不復存在。像這樣子修證斷除了三縛結,斷除了五利使,那就稱為斷三縛結的聲聞初果。

進一步地來講,斷三縛結的聲聞初果人,假使他又立了誓願——永遠不取無餘涅槃,而願意生生世世住持正法,永遠要利樂人天,那麼他也是大乘的通教初果菩薩。雖然說他還沒有實證第八識實相心,也還無法確實地了知法界實相的境界,也還沒有入住別教的七住位之中,但是他已經分證了解脫果。像這樣子的斷三縛結的初果人,縱使說他的慧力極為遲鈍,但是他終究能夠在七次的人天往返之後成為阿羅漢,而能夠出離三界分段生死苦;如果這一位聲聞初果人他能夠生起大悲心,他不畏懼有胎昧而願意迴心向道於大乘法,也願意要世世救度悲苦的有情眾生「都能夠同證解脫」,當他有這樣的作意而發起受生願,那麼就成為大乘通教中的初果、二果、三果的菩薩;假使他有緣能夠值遇大善知識出世,那麼他就有因緣親近大善知識修學大乘般若禪,也就是修學中國禪宗的禪悟,希望能夠親證第八識實相心如來藏,一旦他證得了這個第八識如來藏心——這個心真如,他就可以觀察到十八界都是由第八識如來藏直接、間接或者是輾轉所出生的,就可以知道法界的實相就是如來藏,也因此而能夠漸漸地證得「法無我」觀,也可以了知到二乘阿羅漢、辟支佛所住的無餘涅槃境界。事實上,就是第八識如來藏不再出生十八界法,而離七識心王獨住的無境界的境界。

因此大乘通教菩薩就能夠通曉《般若經》的意旨,而可以對大眾說:「所謂證得無餘涅槃,即非證得無餘涅槃,是名親證無餘涅槃。」因為如實而證,就稱他為大乘真見道菩薩,而大乘真見道菩薩並不是相見道位的菩薩,也還不是通達了兩種見道的初地入地心菩薩。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165-a21_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