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很高興又再次來相見,共敘法緣。也歡迎您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我們今天要探討的題目延續上一集〈涅槃實際是無間等法〉。
但是為什麼無餘涅槃是無間等的法呢?阿羅漢們都只是聽聞 佛陀宣說過這個道理,但是還未實證,都只能滅除蘊處界所攝的一切法,以及這些法積聚所成的自我;而滅盡自我以後的本際入胎識究竟是什麼呢?他們未入無餘涅槃前是不知道的,入涅槃以後也是不知道——因為五蘊存在的時候,不能夠親自來證得而現前觀察,滅除五蘊後更是不能了知。
但是大乘菩薩們,從三賢位的七住位起,就能夠現觀無餘涅槃的實際。當他們親證如來藏以後,現前觀察如來藏入胎識的這種寂靜自性、不生不滅的這種自性的時候,只要設想一下:蘊處界的一切自我滅盡時,只剩下入胎識獨自存在的狀態,就能夠了知無餘涅槃中沒有境界的境界!當然不必再度由
佛陀,為他們來證明無餘涅槃中是無間等法而不是斷滅法,因為他們都是已經能夠現觀而實證了!所以,二乘聖人是由聽聞 佛陀宣講四阿含諸經的時候,了知了無餘涅槃境界是無間等法;但是菩薩們卻是由
佛陀的教導而親證入胎識如來藏以後,能自行現觀無餘涅槃的境界不是斷滅境界,不是「滅相」的空無斷滅境界——這是由實際理地的證得而來了知入胎識獨存的無餘涅槃境界。
但是菩薩們證悟以後,已經現觀入胎識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而常住於涅槃中的,既然涅槃是依入胎識的獨住境界而施設的,而入胎識又是從來不曾有生,而且永遠都無法滅除的法,那麼祂獨住的時候的這種無餘涅槃境界,當然就是無間斷的無間等法。所以,涅槃的實證,絕對不是妄想施設的。譬如用蘊處界的滅相不滅的空無狀態,認為這個狀態不會再有任何變化,以此來代替真實涅槃,並且否認有入胎識存在。但是我們來實際的觀察,滅相是相對於蘊處界的存在未滅來施設的,滅相是相對的,是以相對於蘊處界法未滅時,而說未來滅盡後的斷滅空無的這種狀態;這是個相對待施設的滅相,在阿羅漢滅盡蘊處界以後,當然就跟著他的蘊處界而滅失不在了,所以這都是妄想施設建立的虛妄戲論!
在《雜阿含經》卷1當中,尊者羅睺羅請
佛開示,請你們來看一下螢幕上的字卡。
【佛告羅睺羅:「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羅睺羅!當觀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佛陀在這一段經文當中說涅槃是無間等法時,也同時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遠近、内外、美醜、粗細的色陰,都是無常、苦、空,而不是真我(也就是非我),但卻是『不異我』而與真我『不相在』的。」乃至說:「三世、遠近、內外、美醜,粗細的受、想、行、識四陰,也都是無常、苦、空,而不是真我,但卻是『不異我』而與真我『不相在』。」這不但說明一切的粗意識、細意識、還有極細意識都是虛妄無我的,也已經顯示有一個真我是與意識同時存在的!這個真我入胎識之所以被
佛說為「我」,是因為相對於蘊處界虛妄我的無常性、可壞滅性而說的,所以說此本識為真我,為我,才會開示說五陰「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意思是在說明:意識不是真我,但不異於真我,卻與真我同時同處的存在,也不是混合為一個法。
當您現前觀察五陰的一切虛妄,而且無所遺漏地現觀五陰的全部內容時,您將會發現:不論是粗意識、細意識、極細意識,都是緣生法,都是有生之法,也都會間斷;不必等到死後才斷滅,而是夜夜眠熟時,或受到藥物控制麻醉了,或是受外力重擊而昏厥,在這一些狀況下,就可以發覺意識覺知心都會暫時斷滅,所以當然不是無間等法。如果把意識心獨住的境界,拿來作為涅槃的實證(事實上意識是不可能獨自存在的,必須有意根與法塵同時存在,意識才能現前運作),那麼他所證的涅槃當然是外道誤會後所說的涅槃!因為那不是無間等法,而是有間等法。他其實仍然把五陰中的識陰—特別是把意識—繼續錯認為獨立於識陰之外的常住法,其實仍然是落在識陰當中,仍然是未斷我見的人;因為意識心是有間等法,而不是無間等法,無間等法的入胎識則是與意識同時同處而不相在的,也就是說,兩個識不會混合變成為一個。
想親證解脫果而不再輪迴三界的人,必須詳細地來觀察五陰的全部內容,不可以把某一部分的識陰變相排除在識陰之外,而當作是涅槃中的本際;否則就會成為有間等法而不是親證無間等法!這個有間等與無間等的道理,您一定得要知道;對於五陰的全部內容也一定要知道,不可以有所遺漏,才不會誤將五陰中的某一個部分錯認為五陰外的常住不生滅法,才能真的斷除我見而轉進二、三、四果的修證階段。當您沒有遺漏五陰的全部內容,而詳細地現觀識陰的虛妄—特別是現觀在種種不同境界中的意識心,祂的虛妄變化相貌—確實能了知識陰的種種變相境界時,您就一定可以親斷我見及三縛結。當您繼續進修而斷盡我執與我所執時,了知將來滅盡蘊處界一切法以後,仍有入胎識本際常住不滅,那麼您就可以在死亡時間到來時安心地入滅,您一定可以確認自己死的時候能進入無餘涅槃當中。這就是阿羅漢能證涅槃時,自知「我生已盡,不受後有」,能自己為自己作證明,是不需要由別人來為他證明解說的。
在佛陀出世以前,世間所有的修行人雖然自稱已經證得涅槃,已得阿羅漢果,但其實都是不離常見與斷見的人,都是未斷我見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佛陀觀眾生的因緣,施設了五時三教的次第方便,從最容易入手親證的法—解脫道—來開始教導眾生,使眾生都能夠斷除我見、常見、斷見;在斷除我見等惡見以後,才有可能再引導眾生進入大乘法當中,來親證五蘊的根源入胎識;依這樣的次第來修證,才不會誤以為入胎識如來藏等於常見我,那就妄言說已證解脫,成就大妄語業。
經文中又開示了:【……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雜阿含經》卷1)苦的邊際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有苦呢?推演之下,一切苦的由來都是從五陰來的;然而五陰又是以什麼為因、什麼緣而有的呢?佛開示說:是由入胎識為根本因,再由入胎識所持的七識心相應的無明種子為緣因,再以父母精血、地水火風四大所成的受精卵為緣因,所以才會入胎而具足五陰的出生;有出生之後,就必定會經歷老、病、死,以及憂、悲、苦惱,這就是一切有情痛苦的邊際。一切的痛苦推到此處以後,知道滅盡五陰以後就不會再有苦了!而五陰是由這個入胎識出生的,入胎識卻是藉著父母的助緣入胎來出生五陰,才會有五陰所生的苦,所以入胎識就是一切有情痛苦的邊際;而這個眾生苦的邊際識,祂卻是一直都離六塵見聞覺知的,從來與苦不相應,所以祂既是一切苦的邊際,也是無間等法,因為祂從來不生所以不滅,從來不生所以從無始劫來就不曾一剎那間斷過,正是無間等法。當這個蘊處界一切我都滅盡了以後,剩下祂永遠都不間斷的獨存時,涅槃當然是無間等法。
佛世的時候,有一位很有世間智慧的外道叫作仙尼,他來向 世尊求法,為什麼 佛為某一些弟子授記,說死後投胎往生到什麼地方去,但是有一些卻不記說投胎往生到什麼地方?佛就告訴仙尼:「我有許多的弟子聽聞我所說的這一些法,他不能夠完全理解其中的妙義,所以生起了我慢而相續不斷。由於他們所理解的真我並不是無間等法的緣故,所以導致我慢不能斷除;那我慢不能斷除的緣故,捨棄了這一個五陰以後,就和另一個五陰相續來出生。由於這一個緣故,我就會記說:『這一些弟子身壞命終以後,出生到哪一個地方或是到另外哪一個地方。』」
此處所說的我慢,就是解脫道所需斷的最後一分思惑,是因自我的存在而覺得喜樂,是因為自我很聰明而覺得喜樂,是因為自我能夠常住不斷而覺得喜樂,這就是我慢,因自我的存在與我所的存在而覺得喜樂——這包含色陰自我與極微細的覺知心自我在內,也是包含細意識與極細意識的這個我所。換句話說:愛樂保有極微細意識的覺知性,就是三果人的我慢。也就是說,包含識陰的心所法的受與想以及識陰藉著心所法而運作出來的一切心行過程,不論如何的微細,只要有所喜樂或覺得自在,那都屬於我慢的內容。
因為我慢未斷,不能真實瞭解無間等法的緣故,思惑還在就會被束縛,而在三界中輪轉不息;所以
世尊可以記別他未來世的出生處。相反的,如果對於佛所說的法義能夠確實理解真義的人,他們在面對這種慢的時候,能夠證得無間等法,證得無間等法的緣故,種種的慢就可以斷除;種種的慢斷除的緣故,身壞命終以後,再也不會有未來世的這一個五陰相續不斷。像這樣的弟子們,佛就不記說,他們捨棄這個五陰以後,會出生到哪個地方。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他們已經沒有生死的因緣可以記說。佛最後告訴仙尼:「假使一定要我為他們記說的話,應當記說他們『斷除種種欲界愛的欲求,永遠離開三界有的結縛,正確的作意而完成解脫,究竟到達眾苦的邊際了。』」也就是說,已經解脫到達一切有情痛苦的邊際,而這個眾生苦的邊際,就是能出生五陰的入胎識,而這就是涅槃實際,使求證涅槃的聖弟子,不會因為斷除五陰十八界以後,成為斷滅空無——因為入胎識不生不滅,是無間等法。
但是眾生總是希望自己永遠存在,因為這樣的見解,就與解脫道的正確知見相違背;所以眾生口中說想要求證解脫果的時候,心中卻總是與解脫道的修行正見的這些法義相牴觸,而無法實證涅槃。都是落在六識心中,為識陰所攝,不離常見、我見的範疇。更有墮入內我所,也就是六識的自性之中,認為眼識的能見之性,耳識的能聞之性,乃至意識的能知能覺之性,就是常住不壞的真如佛性,這就落入成為內我所見的自性見外道法。六識本身既然是因緣和合的虛妄法,那六識所擁有的六種自性,當然更是無常生滅變異的虛妄法,但是眾生卻想要保持六識心以及六識自性時時存在,妄想要把六識及六識的六種自性安住於涅槃當中;卻忘了這些法是函蓋在五蘊十八界當中,這是入涅槃所需要斷除的條件,是把意識認作常住的涅槃心,與真實解脫道與佛菩提道是大相違背的,而且是背道而馳的惡見。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講解到這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400-a18_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