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本節目是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一書的導讀。
我們在上一次的節目中,探討到該書的第九章第十一節:「『涅槃後有、無』之論議是無記法?」的部分。我們藉由《阿含經》的經文來證明:「涅槃後有、無」的論議,並不一定是無記法,今天我們要繼續針對這個問題作詳細的舉證說明。
那麼是否有其他的經教能夠證明:在阿含時期因為外道沒有證得涅槃的緣故,而對這些外道們說「涅槃後非有亦非無」是無記之理呢?答案是:有的。譬如在《雜阿含經》第905經中,曾經有這麼說過,但是因為這篇經文約有八百字,所以我們就只把這個經文語譯,來讓諸位菩薩瞭解:
【如是我聞 一時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之中。那時候,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都住在王舍城近郊的靈鷲山上。
有一天,有許多的外道出家人前來拜訪尊者舍利弗,他們在跟舍利弗尊者互相致意慰問之後,就退坐一面,然後問尊者舍利弗說:「舍利弗!請問如來入滅之後有生死嗎?」舍利弗說:「諸外道!世尊說:這是無記法。」外道們又問說:「舍利弗!如來入滅後沒有生死嗎?」舍利弗答說:「諸外道!世尊說:這是無記法。」外道們又問說:「舍利弗!如來入滅後有生死、無生死嗎?」舍利弗答說:「世尊說:這是無記法。」外道們又問舍利弗說:「如來入滅後,非有生死、非無生死嗎?」舍利弗也同樣答說:「諸外道!世尊說:這是無記法。」這些外道出家人又問尊者舍利弗說:「為什麼我們所問的如來入滅後有生死、無生死,或既有生死又無生死,或非有生死非無生死,您一切都回答說:『世尊說這是無記法呢?』你為何能被稱為上座呢?你如愚如癡、不善不辯,就如同嬰兒一般沒有自性智啊!」外道們說完這些話之後,就從座而起離去了!
那時候,尊者摩訶迦葉和尊者舍利弗兩人的所在相去不遠,各自在樹下精進禪思。尊者舍利弗在這些外道出家人離去之後,就來到尊者摩訶迦葉所在之處,互相問訊慰問,然後坐下來,把之前和那些外道出家人所論說的事情,完整地告訴尊者摩訶迦葉,並且問說:「尊者摩訶迦葉!是什麼樣的因緣,世尊不記說『入滅之後有生死,入滅之後無生死,或者入滅後有無、或非有非無生死』呢?」尊者摩訶迦葉就告訴舍利弗說:「若是說如來入滅後有生死的話,那是屬於色法;若說如來入滅後沒有生死的話,那也是色法;若說如來入滅之後有生死、無生死,也都是色法;若說如來入滅後非有、非無生死,也仍然是色法。所謂如來,祂的一切色陰都已經滅盡了,如來是已經解脫自在了;因此,若說如來入滅後有生死的話,這是不正確的;若說如來入滅之後沒有生死,或有生死無生死,或非有非無生死,這些也都是不正確的。
所謂如來,色陰都已滅盡無餘,心善解脫,甚深廣大;無量、無數,寂滅涅槃。舍利弗!若說如來入滅後有生死的話,那就是有受、想、行、識,有心動、思慮,是虛誑、是有為、是愛著。乃至於說,如來滅後非有非無,也同樣是有上述種種五陰未盡的問題的:所謂如來,對世間的貪愛已盡,心善於解脫,所以若說如來入滅後有生死,是不正確的;若說如來入滅之後無生死、有無生死、非有非無生死等等,都是不正確的。所謂如來,一切的貪愛已盡,心善解脫,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永處寂滅涅槃之中。舍利弗!所以,由如是因、如是緣,若有人問世尊『如來入滅後是有生死、是無生死、是有無生死、是非有非無生死』,都是不可記說的。」這兩位尊者共同論議之後,就各自歸還本處去了。】
我們讀完這篇經文之後,可以瞭解這篇經文的意涵其實是在說:凡是對於外道修行人,都不必為他們解釋如來入滅以後是有、是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等等。因為這些道理,對於還沒有實證涅槃的外道們來說,都是太深奧的問題了!即使是為他們解說了,他們也不一定能聽得懂,反而落在玄思玄想之中,對於他們的解脫一點幫助都沒有;倒不如勸請那些外道們投入佛門,先專注修學四聖諦,而能斷除我見與我執,到那個時候再來探討「入涅槃之後是有、是無」等問題,才是比較切合實際的。
因為如來是早已滅除我見與我執的,而滅除我見與我執以後,捨壽入無餘涅槃,其實仍然是如、是真、是實,而且常住不變;這個道理,是佛、菩薩在捨壽之前,就可以確實親證而一再加以詳細審查諦觀的,這卻不是仍然具足貪瞋無明的外道們所能夠了知的。所以凡是外道們前來請問這些問題時,只要以無記來應對就可以了!因為他們這時候跟二乘菩提佛法的因緣還沒有成熟,所以多說無益。
若是您不相信這個道理,而去為外道們詳細說明的話,您將會發現一個事實:當您說如來滅後非無,外道們就會認為如來滅後仍然有微細的色陰存在,所以是非無;或者認為如來滅後仍然有細意識,也就是有微細的覺知心存在,所以說是非無。由於外道們聽您說如來滅後非無,就產生了誤會,以為是仍然還有一小部分的五陰存在;因此您就又繼續為外道們解釋說:如來滅後是五陰、十八界全都滅盡的。那麼外道們又將產生誤會而主張說:「那麼如來滅後應當是無,為什麼您還說如來滅後非無呢?」當您說:「你們又誤會了,如來滅後非有亦非無,是如來藏獨存。」外道們又將誤會如來藏是他們承認的神我,與應成派中觀法師的誤會相同;若您說如來藏不同於神我意識,他們就會說您是不死矯亂的說法,而認為如來藏只是施設,而您說的都只是在籠罩他。而且阿羅漢們又不像菩薩已經親證如來藏自心如來,所以沒有能力為外道解說無餘涅槃中的實際,所以不論阿羅漢們怎麼解說如來滅後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的道理以後,外道們都會難以信受而會繼續加以誹謗的。既然這時候多言無益的話,因此就何妨以不作記說的無記方式來作處理。
而如果是佛門中的實證者,或者是證果因緣已經成熟的人,則就可以為他解說法身常住的道理;因為如來滅度後,仍然還有法身常住,由此緣故而不許說如來涅槃後是空無,這就如同《增壹阿含經》卷44中說:
【佛告阿難曰:「我滅度之後,法當久存。迦葉佛滅度後,遺法住七日中。汝今、阿難:如來弟子為少。莫作是觀;東方弟子無數億千,南方弟子無數億千。是故阿難!當建此意:我釋迦文佛壽命極長。所以然者:肉身雖取滅度,法身存在。此是其義,當念奉行。」爾時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這段經文正是以法身常住的道理,來說明如來涅槃後非無的道理。
佛陀在阿含時期中,多數時候是不對「入涅槃後是有、是無」這個問題加以開示的,這是由於當時凡夫以及外道們大都還沒有實證解脫果,即使解說了,大家也是聽不懂的,因此當然就先以無記的方式來作處理。凡夫以及外道們,在初轉法輪時期的十餘年佛法弘化中,都是以取證解脫果作為首要的標的;當時
佛陀還沒有要宣說般若以及一切種智增上慧學,所以多數時候都不對這個問題加以開示;但是我們不可以因此就說「涅槃後有及涅槃後無的討論全都是無記之法」。
這意思是說,當時一切的有學聖人與無學聖人,無論是已證有餘涅槃,或是還沒有證得,他們的心中遲早都會出現一個問題:將來捨壽進入無餘涅槃之後,是否會墮於斷滅空中?一定是會在心中生起這個疑心而想要加以探究的。然而在聲聞法的初始弘化時期,都是以解脫果的修證為首要,而不是以實相的修證為首要,佛陀若不是面對不能不回答的情境時,往往就都不加以記說,而暫時當作無記性的問題來處理。
而且,這個問題既然在後期的二轉、三轉法輪時期,就會加以詳細的說明,又何須在初轉法輪時期的聲聞佛法中提前來說明,而徒然造成學人們的困擾呢?由此緣故,不可因為
佛陀在初轉法輪的阿含期中對部分人不記說「入涅槃後有、無」的法義,便說這個問題是無記法。這是因為在聲聞佛法的四阿含諸經中,佛陀早已說明了如來藏、本際、實際、如、真如,心、識、真、實……等真義了,絕非是無法答覆的問題;可見佛世時的阿羅漢們,曾經聽聞
佛陀在第二、三轉法輪時期所演說的大乘經典,並且已經結集在四阿含中,成為解脫道的經典了,所以這不是無力回答的問題,只是顧慮到證道的事更加重要,而在弟子們還沒有證道之前,則還不必加以討論。
涅槃後有、無的問題,依 平實導師現今的智慧,尚且都能輕易的回答,何況在當時智慧無上的
佛陀,怎麼有可能無法回答而迴避這個問題呢?所以說,這個問題絕不是不能或不可答覆的法義,只是有時觀察到人、事、時、地的不當,因此就不作記說了。所以「入涅槃後是有、入涅槃後是無」,或者涅槃後非有、非無等問題,絕對不是無記性的問題;因為如前面章節中所舉示的
佛陀聖教中,還特地為聖弟子們說明「比丘於内、於外有恐怖及無恐怖」的事,顯然入涅槃後是有、是無的問題,是聲聞解脫道中的大問題,不是無記的無意義探討,否則 佛陀就不必大費周章地加以詳細開示了。只是因為二乘菩提中的學法者不應該急於探討這個問題,這其實是二轉法輪般若法道中的實相問題,並不是初轉法輪二乘菩提解脫道中的切身問題,所以在二乘法中有時會暫時不加以記說。
在二乘菩提中的切身問題是:如何確實親證解脫果?解脫道的行者們,都應該先以此切身問題來著眼。至於外道們,連二乘菩提都不懂了,更不可能實證涅槃,所以都不需要為他們說明「涅槃後是有、是無」,因此就以無記的方式來處理。但是從證得阿羅漢果的境界來說,從大乘菩提來說,這其實是極為重要的問題,所以絕對不可以說是無記法。有時候是為了攝受一些恐懼墮入斷滅的聲聞法凡夫,佛陀也會先為他們解說「名色由識生」,來消除他們心中對於滅盡名色以後會成為斷滅空的恐懼,如同前面章節中已舉證說明:要了知滅盡蘊、處、界以後不是斷滅空,才能實證初果斷我見、斷三縛結的功德。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
當我們在修學二乘解脫道時,如果還不能確信滅盡十八界後的無餘涅槃中,確實仍然有入胎識—也就是無餘涅槃的本際—繼續存在而永不斷滅,那麼我們怎麼有可能會願意斷除我見與我執,而在捨壽後自願滅盡蘊處界的自己而入涅槃成為斷滅空呢?所以這個問題,其實不是無關緊要的小問題,而是十分切身的問題;只是在能夠詳實觀行而斷除我見與我執之前,這個問題還沒有那麼重要而已。
但是對於外道或佛弟子所問的問題,若是與解脫道無關時,譬如有人來問:「世界有邊、無邊、有無邊、非有非無邊?」的時候,就都可以用無記兩個字回答他們,讓他們捨棄與解脫修證無關的戲論問題,而教導他們專精於修證解脫道的用功觀行。若是到了第二轉法輪的般若期,第三轉法輪的唯識方廣增上慧學時期,佛陀就會特地的一一詳加解說,那時候就不再是無記的問題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說明到這裡為止。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332-a18_0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