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的節目,我們繼續來進行《宗通與說通》的課程。今天我們的課程進度是要從第六章的第四節開始,第六章第四節的標題就是「宗通之退與不退」,以宗通的退與不退來說明宗通退與不退的法要。然而因為宗通它有兩個部分,第一個就是明心的部分,第二個就是見性的部分;因為明心的部分與見性的部分有所差異,所以明心的部分退與不退和見性的部分退與不退是有所差別的。
而我們要了知真正的所謂的宗通的「退」,是說在有實證的前提下;如果沒有實證就沒有所謂的退可說,因為他根本沒有實證,乃是誤會了。而實證的部分,卻有所謂退的問題產生。這個問題是說什麼呢?主要就是因為福德的不夠或性障的太重。因為自己福德不夠,是透過善知識的加持,透過善知識的幫忙,而讓他能夠有因緣觸證如來藏——第八識如來藏而明心;所以說因為福德的不夠,而自己性障又太多、太重,那會因為種種的因緣而不堪任這個極為珍貴的法要的實證;所以就會有不如理作意的身口意行,而成就了退失的結果。所以說宗通的退,在明心來講,主要的就是福德的不夠、性障的太重以及善根的羸劣。而如果是一個沒有實證的人,他沒有所謂的宗通的退與不退的問題,他根本沒有實證,怎麼還有退與不退的問題呢?所以說,我們從這個方面就可以知道:不管是宗通當中明心的退與見性的退,都是在實證的前提下面來說有退、沒退。而他的退失,有可能是完全的退失,也可能沒有完全的退失,後來補足;譬如見性,我們後面會說明這個部分。
明心的退與不退,主要就是大乘別教的真見道位的實證般若總相智,能夠證得人無我開始,打破無始無明,證得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因為他親自觸證如來藏的無我性,親自觸證了第八識真如,進而能夠轉依於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體性;因為轉依了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體性,因此他必須要有三德的具足發起;如果沒有三德的發起,他不是真正的明心者。三德就是般若德、法身徳、解脫德。所以,不管是在真見道與相見道位的宗通的實證,他必須要具有三德。
為什麼明心的人會有退失的現象出現呢?我們大概分為幾種來看。
第一種情形是說什麼?第一種情形是說,這一位菩薩他根本沒有親自參究的過程。這個情形就非常多了,因為他沒有親自參究的過程,所以他我見沒有斷;他處處的所思、所行、所抉擇,統統落入到五受陰當中。因為他沒有親自參究的過程,所以他只是聽到真如佛性的密意,聽到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如密意而當作他是證悟;那這樣的人嚴格講起來他其實是沒有證悟,因為他我見沒斷。因為我見沒有斷,處處落到五受陰當中來取受五陰,這樣取受五陰,繼續輪轉三界生死;而且他會因為沒有斷除我見,會錯認識陰當中的任何一陰,乃至識陰當中微細的意識的變相、種種變相,不管它叫作意識,叫作細意識,叫作極意識,他都會把這些變相當作法界實相心,他是真妄不分。就算他知道了真如密意的文字表相,但是他卻無法親自領受如來藏,領受如來藏的種種中道體性,現觀如來藏的清淨體性,進而能夠轉依;所以這樣的菩薩,他對於蘊處界的觀行,對於真如實相的觀行,一定是非常不好的,所以他無法生起這分的智慧。又因為他福德欠缺,所以必須要有他人的幫助,才能夠有少分的了知乃至接觸。但是因為福德的欠缺,而自己的性障又極度的深重,那這樣子的印證他以後,反而他生起了慢心;或者因為私心不遂,貪求世間我所的名聞利養,生起了貪心;乃至因為所求不遂,而生起了瞋心。因為貪瞋癡而慢,乃至憍慢,這些障道的因緣,自己的性障五蓋嚴重的障礙自己的道業,反而因為善知識的加持,他因為性障的發起、福德的欠缺,進而就否定了他所證的如來藏。因為他否定的關係,所以說他就成為退失者。如果他否定,又不能夠懺悔而回歸於如來藏的實證的話,那將會淪墮於三惡。
所以說這個部分就是明心的第一種退失的部分。也就是說因為私心、因為貪心、因為瞋心、因為慢心的作祟,而這些的習氣性障那麼重,也代表他的福德是欠缺的,因為這樣福德的欠缺,能夠讓他的憍慢長養。我們知道慢心是障道,也障禪定的實證;但是他因為過去稍有善根,與善知識曾結過善緣,透過善知識的慈悲加持;所以善知識因為沒有善於觀察他的根器而早記成熟,提早在他因緣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幫他觸證了如來藏。但是卻因為他的福德不夠,無法堪任於這個金剛心的本來清淨自性涅槃,進而錯認回歸為識陰當中的任何一分,把祂當作真實心,落入境界法當中。所以當一個證悟者的善知識,未來要度化眾生的過程當中,一定是要注意眾生的根器以及因緣時節的觀察,還有整個大環境的因緣是否能夠成熟;不能因為為了眷屬欲,而讓因緣不成熟的眾生能夠了知法界實相的密意,這樣就違背了
佛所遮止、所制定的法毘奈耶,違犯了法戒,這是虧損如來、虧損法事的事。
那另外有一分,嚴格講起來,他們根本沒有實證的人,他們這些人是打探真如佛性的密意;打探了法界實相的密意以後,而只得到文字的表相卻無法現觀。這也是類似第一類人,他們嚴格來講沒有退不退的問題,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實證,沒有透過善知識在其悟後對他的整理,幫忙他能夠安住在不退位。所以我們在律部的經典有講:過去的時候,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因為觸證了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能夠般若正觀現前,但是缺乏了諸佛菩薩及善知識的護持攝受,在其悟後能夠護持攝受他讓他不退;他因為缺乏了這些善知識及諸佛菩薩的護持攝受,因此退失菩提心,十劫無惡不造。所以打探密意的人,他當然根本沒有善知識可以攝受於他,他當然必定會走向律部《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講,過去舍利弗的那個下場。所以說,善知識在度人證悟法界實相心真如如來藏的時候,就必須要善觀因緣,要善於防止外道來打探密意,以這樣子來防止這個眾生來造惡業。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明這個明心的退與不退。第二類明心的退乃是因為情執,因為信受名師、信受惡知識。他著重於表相,雖然他有實證如來藏,但是因為自己的信力不夠、自己的福德不夠、自己的慧力不夠;因此雖然能夠現觀如來藏,但是因為這種種的不夠,而自己又貪著於世間的表相,從表相上來判斷善知識,乃是依人不依法的,他不是遵守四依的聖教,而是違反四依的聖教,依據表相來判斷善知識;因此他會迷信於表相,迷信於情執的眷屬欲。而他證悟了法界實相心以後,又因為大師、這些惡知識否定了他,因為言詞俐落、口若懸河否定於他;那否定於他以後,他因為慧力的不足而無法抉擇;又因為善知識的幫忙讓他實證,但是雖然能夠自己現觀,卻少了三德的任何一分;因為這樣,由於名師惡知識的否定,進而退轉,成為第二種明心退轉的人。這樣的人因為名師、因為惡知識的否定而退轉,是因為他情執深重影響,造成他雖然現觀如來藏,可是他是我見未斷;也就代表說,他明心所該有的解脫德他是沒有的,他是我見還在;那我見還在,他就不是明心的證悟者,而退轉於六住位當中,不是安住在七住位當中。因為他不依四依而行,他不是依法不依人,所以這也是一種明心的退轉者,是被一些大師所退轉。
這樣的情形並不是今天才有,一切古今都已經發生過,從古時候就有。我們看《菩薩瓔珞本業經》怎麼說,我們來唸一下這段經文,這段經文是說:【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位,常住不退。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菩薩瓔珞本業經》)
由這裏的聖教就知道說,由於惡知識的原因造成退轉,在古時候、在現在都是有,乃至在久遠劫前舍利弗的例子,佛也於聖教當中說明,因此說導致這第二種的明心退失。所以明心宗通的退失第二種,就是因為善知識的遠離,反而親近了惡知識、大名聲的大師,其實是沒有實證的凡夫,因為他們的否定而退失。
那第三種的明心退失是什麼呢?第三種的明心退失的情形,是因為自己善根、福德、慧力不好,然而他自己的信心、信力也不是太夠,同時他也沒有善知識、諸佛菩薩來攝受;也許他觸證了第八識如來藏,他能夠親證如來藏,但是因為自己善根、福德、慧力不好,又信力不夠,那這樣子的話,他就退失於他的菩提心,這樣也是一種退失。但是這樣的菩薩,未來如果有因緣遇到善知識,為他開解,讓他斷除他的疑惑,幫他解惑,乃至讓他可以重新能夠現觀於他的所證的境界;那這樣子的話,他又可以回復到明心實證宗通的這個地位,而成為不退的菩薩。
所以說我們了知這一個明心見道的這三種退,都跟福德因緣,都跟自己的善根、自己的慧力乃至信力,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與善知識結善緣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
那我們知道,在宗通見道的條件來說,必須要具足信力,具足定力,也要具足慧力,而且也要沒有慢心,而且也要福德因緣具足,乃至要有正確的知見,要有這六大的條件。以這六大的條件能夠具足圓滿,那你明心的宗通就容易不退。不然的話,若缺乏善知識的攝受加持,在悟後能夠幫助大家能夠進入到相見道位,如實的轉依如來藏;如果缺乏善知識的攝受加持,就會如同過去舍利弗的情形一樣,而退失了明心的宗通見道。這是明心退失的問題。
但是我們來說,從見性的層面來說,就跟明心有很大的差別。因為見性的退與不退,見性宗通的退與不退,純然是依據這個看話頭定力的退失與不退失,而說見性境界的退失與不退失。也就是說,一個真正眼見佛性的菩薩,並不是聞見佛性,乃是眼見佛性,親自用父母所生肉眼,能夠現見自己的佛性以及眾生的佛性。能夠有這樣見性境界的菩薩,他會因為定力的存在和不存在,而有退不退的現象。也就是定力的退失,而造成他見性境界的退失;以及定力的修復,又造成他的見性境界又回到原來見性的境界。如果學人沒有定力,也就是說他沒有看話頭動中的定力,那他根本不可能能夠有見性宗通的眼見佛性的這個境界,他也不可能因為見性而剎那成就了世界身心如幻的現觀,而滿足了十住位的功德。就算說某個學佛人他沒有定力,而可是他是聰明伶俐,他能夠因為慧力很好、聰明伶俐而能夠參出佛性的密意,但是他絕對是不能眼見佛性。因為
佛在《大般涅槃經》當中有說,見性的宗通必須要三個條件,三個瓔珞莊嚴具足圓滿,才能夠有見性的實證,缺一不可;若缺任何一分,則見性就不可能發生,只可能是聞見佛性,而不是眼見佛性。所以說對於打探密意的部分,見性的部分更甚於明心的部分。所以說如果是打探密意而了知佛性的密意,他更沒有資格說見性宗通的退與不退;因為他根本沒有實證見性的眼見佛性境界,那就沒有所謂的退的問題。
如果說一個學佛人,他如果是具足了定力,具足了慧力,也具足了見性該有的福德,那他就能夠眼見佛性。但是如果他定力具足,慧力具足,定力、慧力非常非常的好,但是他因為沒有具足見性該有的福德,這時候雖然他已經參出了佛性密意,仍然不能眼見。因為
佛在《大般涅槃經》有講,而且我們以佛教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實際度眾的經驗也是,甚至於 佛的至教確實如此。所以說,見性的實證的宗通能夠具足成就,就必須要三個資糧莊嚴具足;如果這三個資糧缺乏任何一個,則見性就不能參出。所以,如果定力具足,慧力具足,但是福德不夠,就應該努力的在護持正法、利益眾生當中,努力的修集見性該有的福德;破邪顯正,救護眾生遠離邪見,遠離惡道,來收集廣大的福德。這樣三個資糧具足圓滿的時候,由善知識的觀察,能夠由善知識的引導,來幫忙你能夠成就了見性——眼見佛性該有的世界身心的如幻觀。所以這三個瓔珞莊嚴乃是非常重要,必須同時具足圓滿。
而已經眼見佛性的菩薩,如果他不保持定力,不能保持看話頭的動中定力而心放逸了,貪著於境界法當中,心放逸了;因此他的定力的眼見佛性的境界,會因為他定力的漸漸散失,而他無法眼見佛性。雖然他對於見性的證悟智慧仍然在,但是他終究不能再眼見佛性了,因為他已經缺乏了定力的莊嚴;雖然他的心不退於見性的證悟以及見地,但是他卻無法眼見佛性。可是這樣的菩薩,見性境界如果退失的菩薩,他只需要每天繼續的補修動中的定力,譬如每天努力的無相的拜佛,每天的拜佛,把定力的修集成就;努力的看話頭,主要是在禮佛中憶佛,來保持無相念佛之念的不斷,以禮佛的方式來凝聚這個定力,這樣他定力就會慢慢的恢復;因為定力慢慢恢復,他見性的境界又會隨著他定力的漸漸回復,而又能夠於一切事物上眼見有情自他的佛性。
所以這就是見性的退與不退。他因為能夠親自的眼見佛性,但是卻因為定力的退失……;而回復了定力,就能夠又回復到不退的境界。這就是我們講宗通的退與不退。
今天時間到這裏,謝謝大家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5/1588-a05_0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