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82集《廣論》之無自性同於兔無角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來跟大家講《廣論》的「緣起性空」。我們上次有跟大家講,就是說《廣論》的緣起性空,它在理論上面有重大的缺陷;如果在理論上面有重大的缺陷,如果您要依據《廣論》的這個說法去修行的時候,將來您必然會碰到重大的難關,因為在理論上面就過不去,所以自然這個難關是過不去的。這是在理論的層次,如果大家要知道這個理論上面的重大缺陷是什麼的話,大家可以再去找正覺同修會的親教師在之前的法界衛星錄影之中,曾經有好幾份的錄影都針對這個部分,有跟大家有詳細的解說,請大家再仔細去查閱。
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講的,就是從另外一個層次(從修行的意義這個部分)來跟大家講緣起性空。我們上次有跟大家說,透過《廣論》的文字,我們可以充分的理解到,在《廣論》裡面主張的自性,就是獨立存在的性質。既然它是獨立存在,所以它不是眾緣和合;既然它不是眾緣和合,它跟因緣無關的話,那麼它必然也都是恆常存在。所以在《廣論》裡面講到的自性,就是獨立存在,並且是恆常存在的性質。如果是有這樣的性質存在的時候,那麼依照世間萬法變動不居的立場來看的時候,那麼它就可以直接推論說,所有一切世間的萬法都是無自性,那麼它更進一步的定義,這個佛法、佛經、大乘佛經裡面談到的空這個字,就是所謂的無自性的意思。所以等於說,整部的《廣論》它都是用無自性這個觀點來貫穿一切的佛法。
我們上一次曾經跟大家說,我們在看這種所謂的自性或者無自性的說法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修行的意義上重新檢視這件事情,到底他的主張行不行得通?我們上次曾經舉過,假設您家裡面有一個精緻的瓷杯,您愛不釋手,深怕一不小心就把它刮壞了,甚至摔破了,對於這個瓷杯的愛不釋手,每一個入佛教修行的人都很清楚,這個就是對於這一個瓷杯的貪著。這個貪著,其實也是每一個佛教的修行人都知道應該要逐步去把它減輕、乃至於去除的部分。因為我們講到了佛教的三毒──就是貪瞋癡,而貪是您可以察覺的第一個很明顯的心性的特徵;所以每一個佛教修行人都想盡辦法想要對治貪。
關於《廣論》主張了這個無自性或者自性這個觀點,我們來看看:我們說當您握著這個瓷杯的時候,請問您:您心裡是不是很清楚這個瓷杯絶對不可能永遠恆常不變呢?也就是說,如果問您說:這個瓷杯是不是把它放著,今天、明天乃至於這一世乃至於無量世,終有一天這個瓷杯會損壞,這件事情,請問您贊不贊成呢?答案當然就是贊成。因為您去問世間的每一個人,包含沒有修行的人,大家也都知道世間的一切沒有哪一件事情是恆常存在的。
所以就這一件事情來看的話,我們來看看,把這件事情用剛才《廣論》所講的自性來把它「包裝」一下。現在用《廣論》所說的話,來問所有一切世間人:請問您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是不是都沒有自性?當您把原來那個話,用《廣論》的這個方式來「包裝」的時候,您會發現,一般人可能會遲疑了一下,因為大家覺得,無自性這個字眼很高深莫測,所以可能都不敢直接的回答。那您如果這樣問的話,絶大部分人都會跟您講:「是的,沒有那一件事物是恆常不變的。」但是我們剛才透過《廣論》的文字已經告訴大家,《廣論》的自性講到的就是恆常不變、獨立存在的性質啊!所以,其實一般人知不知道,如果按照這個定義來說,一般人其實深知道,一切事物都絶對沒有恆常不變的。換句話說,一般人在他的意識的層次,乃至於說在他的潛意識層次,有沒有認知到一件事物真的是恆常不變呢?答案居然就是沒有。每一個人都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是變動不居、都是無常的。正因為它無常,所以才有世間人講到說要把握當下,只是要在乎當下;甚至有人說,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不是嗎?所以從這個層次來說,您想想看,一件事物無自性,跟您貪愛這件事物,這兩件事情是不是同時都存在呢?就如同剛才舉的瓷杯的例子,您既知道瓷杯並非恆常不變,但是您心裡對這個瓷杯卻有深深的貪愛,不是嗎?
又或者再舉個例子,比方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瞋恨的這個狀況;比方說有一些人所謂的跟我們的「頻率」不一樣,所以我們看到他就莫明其妙很容易起瞋。像這類型,一個見了就容易起瞋的怨家來講,請問您:您是不是認為這個怨家會恆常存在呢?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話。您知道說這一位的怨家,他其實就跟你一樣啊!在世間裡面-無常的、變換的環境裡面-變動不居,甚至本人也有所謂的生老病死。所以您知不知道,在您眼前的這個怨家並非恆常不滅,甚至直接講說,在你眼前的這位怨家他其實本身就充滿了無常性,對不對?您都知道,可是您見了他之後,還是一樣起瞋啊!
所以透過這前面兩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發現到,前面舉的這個瓷杯的例子,是一個貪的例子,後面舉的例子是所謂的瞋的例子。那不論貪或瞋,都是每一個佛教修行人努力修行想要去斷除貪、斷除瞋的。可是我們現在問大家:在這個貪跟瞋的這些心在現起的時候,請問您有充分的認知,眼前的這些境界全部都是無常吧!是啊!從來沒有哪一個人會直接告訴您,眼前的瓷杯或者眼前的怨家,它是永遠恆常不變的。所以可見,當您的貪跟瞋的心行現起的時候,跟您認不認知到它有沒有《廣論》所說的那一種「自性」,其實沒有任何的關係,是吧!所以可見《廣論》裡面所講的自性或是無自性,跟我們要修除貪跟瞋的這些修行來講,是不是沒有關係呢?您想想看。
好,我們再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跟大家說。大家想想看,《廣論》裡面所主張的自性,是獨立存在、恆常存在的性質,這個性質您拿去問每一個人,大家必然都會同意說,世間沒有這樣子的事物。現在呢,在佛經裡面有一個很妙的比喻,叫作兔角的比喻。兔角是什麼意思?就是兔子頭上的角。那這是什麼意思呢?大家都知道,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間來講,兔子是沒有角的,頭上是沒有長角的。所以講兔角這件事情,講這兩個字講到的意思就是說,兔子本來就是沒有角的。而您如果講到了兔角這兩個字,那表示這是一個莫須有的事情,表示是一個虛妄的事情,是一個純粹想像而在現實並不存在的事情。現在大家再注意看看喔!我們剛才講的兔角是說,兔本來就沒有角,然後您現在看到的兔角這兩個字,就是整個重複在講兔沒有角這件事,我們講說兔本來就是沒有角,所以講到兔角這件事情的時候,它就是莫須有的事情。那如果我說無兔角呢?沒有兔角呢?那就是說兔沒有角,頭上沒有角。那本來就是什麼現象界裡面本來的事情,本來就如此嘛!所以您有沒有發現,我們在兔角這兩個字上繞了半天,很像是廢話。是嘛!
現在請大家再想想看,我們說《廣論》裡面說的自性,說這個自性叫作獨立存在、恆常存在的性質。然後接下來他又跟您講說,一切的萬法都是眾緣和合而生,都是無常變動的,所以一切萬法都沒有自性。這個講法,請問您,跟剛才那個兔角的講法,是不是相似呢?這跟兔角的講法有沒有根本上的差異呢?答案是沒有的。因為現象界裡面的兔子,本來頭上就沒有長角,所以當您主張無兔角的時候,本來就是現象界裡面的事實,本來就是如此嘛!如果您已經知道兔子的話,那麼您再知道兔子頭上無角這件事情,請問對您的人生有什麼益處嗎?所以同樣的,當您本來就認知到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所以您本來就認知到世間的萬法都是無自性的;當您本來就有這樣認知的時候,然後《廣論》再告訴您,所有一切的萬法都是無自性,請問這樣的主張,對您的人生乃至於對您的修行,又有什麼益處呢?
如果說今天有一個人,他舉了一個大旗,舉了一個大大的旗子,這個旗子上面寫說:我告訴你一個世間最寶貴的真理,這個真理就是世間的兔子沒有角。然後這個人把旗子舉起來,然後在那邊說:各位要修行的學人們!請向我這裡修學,因為我告訴您的就是世間的真理。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個畫面很荒謬呢?對啊!它確實很荒謬,因為兔子沒有角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世間本然的現象啊!他把這個兔子頭上沒有角這件事情,把它稱作是世間的真理,把它稱作世間的實相,然後讓大家修行要跟著他去修,您覺得這是不是很荒謬呢?
所以同樣的,《廣論》以無自性的方式告訴您說,因為無自性,所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等等;因為無自性,所以一切的大乘佛法之所以成立等等。當他這樣主張的時候,像不像就是拿了一個大旗,上面寫著無自性這個大旗,然後號召、希望所有學佛人都跟他來學學他所謂的大乘佛法。所以透過這兩個類比,大家有沒有覺得,其實學了半天,無自性到底能告訴我們什麼?剛才我們也說,大家就是因為認知到世間的無常,所以才特別的珍惜擁有當下。不是嗎?所以對於無自性這件事情,連成就我們要修除貪跟修除瞋的這件事情,都很難做到啊!更何況它跟大乘佛法講的第八識如來藏的實相有什麼關係呢?所以透過這一點,我們可以說,那真是錯誤大之又大。換句話說,這種「無自性」,本質上並沒有任何修行的意義,因為這種的無自性,跟佛經上面講的無兔角這個論述,是完全一樣的論述,它只是在名詞上面看起來好看而已。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也許有人會說,您剛才講的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可是《廣論》應該他們所講的事情,跟 龍樹菩薩講的事情,應該是很像的,不是嗎?因為在《廣論》裡面就有說到類似的文字。比方說,在《廣論》的417頁裡面,這個作者是這樣說的,他說:【如是龍猛菩薩之宗,謂諸法全無塵許自性,若由自性,生死涅槃一切建立皆不得成。】(《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7)這一句他裡面寫的龍猛菩薩指的就是龍樹菩薩,他說龍樹菩薩講的就是諸法完全都沒有一丁點的自性,因為如果真的有那麼一丁點獨立存在、恆常存在的性質的話,那麼生死涅槃一切建立皆不得成。他認為龍樹菩薩就是這樣主張的。那麼他自己在《廣論》裡面也舉出《中論》裡面的文字,比方說《中論》的〈觀四諦品〉裡面有講,這裡面的文字是這樣:【若汝見諸法,決定有性者,即為見諸法,無因亦無緣。】(《中論》卷4)諸位菩薩!當您看到《中論》的這段文字的時候,相信您心裡面會嚇了一跳,說:欸!龍樹菩薩好像也是這樣講,因為這個文字講的就是說,如果看到諸法決定有性-決定就是他非常的肯定,毫不猶豫;有,有什麼?有那樣恆常不變的性質的話-那麼這個諸法就是無因亦無緣。您可能會按照字面上就直接這樣解釋,那麼您這樣解釋之下,就跟《廣論》裡面講到的無自性的道理就完全一樣了。那豈不變成說,我們前面講說《廣論》所主張的無自性沒有修行的意義這件事情,豈不是變成 龍樹菩薩也變成是這樣主張?
為了要釐清大家的疑惑,我們很快的給大家看一下,這一段可能比較長一點,請大家耐著性子看下去。我們從《中論》裡面的〈觀法品〉來給大家看,這裡面的偈的文字是這樣:【滅我我所故,名得無我智,得無我智者,是則名實觀。……內外我我所,盡滅無有故,諸受即為滅,受滅則身滅。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中論》卷3)這個是 龍樹菩薩的原文,請大家看看這裡面的文字,從前面的一整段,剛開始講說滅我跟我所,一直談、談到最後就談到了「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等等,這裡面它函蓋的範圍其實是很廣的。現在提示諸位菩薩注意看一個轉折之處,大家看看從這個〈觀法品〉我們剛開始所舉示的文字,一開始從「滅我我所故」這邊一路看,一直看到「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從這個「滅我、我所」一直到「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的這個部分,這個部分我們可以說,它裡面所講到的修行的這個狀況,就是二乘人的這個解脫修行之道。可是您看看同一偈裡面,他先講「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可是下面的半個偈,馬上又跟大家說,「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前面半個偈講說業煩惱滅,後面這個半個偈跟您講說業煩惱非實,只要你入空,戲論就滅掉。從這裡面就是一個轉折,從此開始跟你談到就是,入空之後,如何滅卻戲論。那麼滅卻戲論之後,接下來才告訴你說:諸佛說我、說無我等等;或者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或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等等這些事情。所以表示說,龍樹菩薩在講的事情,從二乘法的解脫一路跟您講到了大乘佛法裡面入大乘佛法,乃至於到了即將要臨初地的這些狀況來講,這些都在這一首偈所函蓋的範圍之內。所以 龍樹菩薩所講到的事情,他並不是只跟我們談解脫而已,他甚至在大乘佛法裡面,在初地之前的這個實相,在這一些偈裡面都有提起,並且也暗示你,接下來應該要如何去修行,就看你看不看得懂裡面的意思而已。
所以從這個來看,龍樹菩薩所講到的事情,並不是只是在講無自性這件事情。實際上他講到的有很重要的是說,在大乘佛法裡面如何能夠修證實相這件事情;而這個實相,卻是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的實相。那請問大家,如果我們把所有我們在世間法上容易起的這些慢心,全部都先擱在一邊的話,我們仔細平平實實來看這一段文字,所謂「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請問佛菩薩在講的時候,花了好幾句來講諸法的實相,但是在《廣論》裡面所講到的實相,卻是通通只有諸法無自性。您想想看,佛在講這些事情,乃至於 龍樹菩薩在講的這些事情的時候,都仔細的用各式各樣方式告訴你:諸法實相的狀況是什麼,這些狀況請大家以最平實的方式,從語言文字的上面來看過去。請問「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這幾個字,它講到的就是只有無自性這三個字嗎?其實它講到的境界,大大大大超越了無自性這三個字。只是要告訴大家說,當《廣論》說到它符合 龍樹菩薩的《中論》意旨的時候,其實那都只是沒有看到 龍樹菩薩整部《中論》的意旨,而只是把裡面的一兩首偈摘錄出來,斷章取義而已。
至於其他的部分,我們下個講次再繼續跟大家分享,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935-a17_08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