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現在各位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的著作《阿含正義》的導讀。
在上一集的課程中,我們講到了南傳佛教中解脫道論的觀點,因為無法現觀
佛所說的本識入胎識,可是又要規避大眾的檢驗,所以不得不畫蛇添足地創造了七心輪,來解釋 世尊在《阿含經》中所說的「本識緣名色」;但是,至少他們還願意接受 佛所說的識陰一生斷壞,願意承認有內六入與外六入,也願意承認十八界中意界與意識界乃是兩個不同的界。意識界晚於意界而出生,因為意識界是由意界與法塵界相觸才能出生,所以意識是最後出生的;這一點,比起現在中國佛教界中動輒說意識是不會壞的,說沒有內相分六法,說意根是意識的一分,比起那一些假名善知識,那可以說又高了一層,至少作者優波底沙他沒有直接的謗佛、謗法。
可惜的是,承襲自說分別部的南傳佛教,從錫蘭傳到中南半島,雖然他們遵奉迦旃延那為大祖師,但是已經無法親證這個入胎識本識心。因為不敢違背
世尊所說的《阿含經》,只好另外去編織出一些名詞來解釋經典的義理,希望不違背理證與教證,這裡面的緣由,我們倒也可以值得憐憫啊!但如果是像某些法師、居士,因為自己不能現證入胎識,又不願依循
世尊的教導,不知強以為知,而自行去更改經典裡面的義理,公然違背了 世尊的聖教;這樣子根本就已經不是佛弟子了,即使他受過比丘戒、比丘尼戒,穿著袈裟,但袈裟之內已空無一物了,儼然成為外道了,未來還得長劫承受不可意的果報,這一點不可不慎啊!
有一位後山的比丘尼,在她的著作裡面提到:【其實生是死的開頭,死是生的起點,對佛家來說,軀體雖然終歸敗壞,意識(靈魂)卻是不滅的,我們實在不必害怕死亡。】(《生死皆自在》慈濟人文出版社,頁111。)各位觀眾可以比對看看,這一位比丘尼說生死輪迴之間,意識是不滅的,這已經與《阿含經》 佛的說法是剛好牴觸,這算不算是謗佛、謗法呢?在佛經中處處可見
世尊對於意識界有明確的定義,後代的弟子不應該自我亂更改;無怪乎江教授要說:這一位比丘尼,她不是中國佛教徒。
「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也代表了 釋迦世尊在阿含期的說法,明說眾生輪迴因的流轉門,以及如何依著流轉門中萬法的生住異滅,而逆推出能止息五蘊萬法的還滅門;也就是吾人必須要先觀行五蘊流轉之因與流轉的相貌,瞭解其間的順序以及結構之後,才有可能去逆轉、改變、瓦解、止息五蘊的生成,停止輪迴的輪轉,這就是由流轉門返還得入於還滅門了。
如同在前面的節目中,我們說到了 世尊總結眾生輪迴的流轉門:【婆羅門白佛言:「世尊!云何為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佛告婆羅門:「愚癡無聞凡夫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讚歎於色,染著心住;彼於色愛樂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是則大苦聚集。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雜阿含經》卷2)講的就是這個流轉門的道理。
講完流轉門之後,世尊緊接著就開示滅這個流轉生死苦的道理,也就是佛法的修行,在證成流轉門之後,就要轉入還滅門。在經上是這樣子說的:【婆羅門白佛言:「云何為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佛告婆羅門:「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於彼色不愛樂,不讚歎,不染著,不留住。不愛樂、不留住故,色愛則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滅世間,是名有因有緣世間滅。婆羅門!是名論因,是名說因。」】(《雜阿含經》卷2)這一段經文還滅門的白話解釋,我們在前兩集的課程中已經說過了,這兒就不再重複了。世尊說完了流轉門與還滅門的道理之後,告訴婆羅門,你問佛世尊說的是什麼法?現在為你開示:我說因、論因,說因緣世間成的流轉門,與因緣世間滅的還滅門。到這裡,我們可以確認了
世尊所說完整的法義,它必須要具有流轉門與還滅門的兩邊;如果不能知彼法如何流轉,則不能知彼法如何還滅。
現在一般人講到解脫道,通常都只用心於還滅門,但那只是後半部;因為不知道前半部流轉門,不知道流轉之因,也不知道流轉的次第順序,不明流轉則還滅不能成,所以無論怎麼樣的努力苦行,都沒有辦法進入還滅門的正行。例如,在遍地假名善知識的誤導之下,現在的學佛人常常以為人只有六個識—眼、耳、鼻、舌、身、意識—以為把六個識消滅,或者是好好地管帶住,讓六識不起妄念,就說是見道了、是成就了。然而,世尊在前面的經文中告訴我們,先有本識出生六根與六塵,根、塵相觸才會有六識的出生;六識心,祂只是六根與六塵後來出生的產品罷了,不論六識存在與否,先前的六根與六塵是早於六識而現存的。
在現在很多的禪七活動當中,那一些瞎眼阿師把禪七修行的目的說為「打得念頭死,許爾法身活」;但是即使念頭都沒有了,吾人仍然在輪迴之中,一分也不少,只是從這一邊輪迴改成那一邊輪迴,仍然繼續在輪迴。這一種將意識界視為本識法界的想法,本身就已經是大大的錯誤了,這不是
世尊的教法,乃是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啊!這就是不明白流轉門的道理,就沒有辦法真正進入還滅門;不知流轉則不知還滅,不僅二乘的解脫道是如此,大乘的佛菩提道更是如此。例如,大乘菩薩所現觀的百法明門,即是雙具觀行原本無明之下百法的流轉門,轉依於如來藏的清淨無生,進而能一一滅除彼法的還滅門。
我們來看一則公案:馬祖道一禪師年輕的時候,在衡嶽山參究,每天常常在大殿上打坐精進。住持和尚南嶽懷讓禪師知道馬祖是接法的道器,於是就上前問說:「年輕人!你每天坐在這裡幹什麼呢?」馬祖道一正在靜坐,隨口回答:「打坐。」「那麼你打坐圖的是什麼呢?」「圖的是成佛!」接下來,懷讓禪師就在廟前拿了一塊磚頭磨呀!磨呀!馬祖忍不住問:「請問禪師,你磨磚頭幹什麼?」「為了要做鏡子呀!」「你磨磚頭怎麼能做鏡子呢?」懷讓禪師就反問:「那麼你打坐怎麼能成佛呢?」馬祖知道有蹊蹺,於是就問:「那請問禪師,如何才是?」懷讓禪師又反問:「假如駕車時,牛車不前進,是該打牛呢?還是該打車?」至此,馬祖不敢再說話。懷讓繼續說:「你坐禪是為了要成佛,然而禪不是坐與臥,佛也沒有定相;於此無住之法,不在取捨之中。如果你說禪坐是為了要成佛,那就是殺佛了;執意要在禪坐中成佛,這不是佛法的道理。」當時的馬祖似懂非懂,又問說:「那麼本識之心有成或壞嗎?」懷讓回答:「若以成、壞、聚、散來成佛道的話,這連見道都不是了。」
「牛車」是指我們的蘊處界身,而「牛」指的是能出生蘊處界的本識。車子不前進了,問題是在於拉車的牛,否則無論我們怎麼打車子,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所以說,輪迴的主體不是六識,也不是六根與六塵,而是
佛所說的唯一因——入胎識。例如,佛在《阿含經》中說:【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緣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雜阿含經》卷3)好!在這裡,佛說什麼叫作五蘊的蘊集、色法的蘊集、受想行識的蘊集呢?比方說,因為有了眼根與色法,眼識才會出生,根、塵、識三者和合所以有了觸,有了觸就會有受,有受就會有愛,然後就這樣子輾轉的各種大苦的蘊集就出生了,這是名與色的蘊集。也就像這樣子,緣於耳鼻舌身而生識,緣於意根與法塵而生意識,然後生大苦蘊集,這就是名色之集,是受、想、行、識的蘊集,就是苦的蘊集呀!
在《雜阿含經》裡面 世尊說到【「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雜阿含經》卷12)在這一段經文,世尊回憶起祂自己過去世的觀行,在那一世呢,祂得到了古仙人道。世尊說:五蘊名色之法從何而來?緣於哪一個法才會有五蘊名色呢?世尊當時作正思惟,正理如實、無間出生:因為有本識,所以名色有;緣於本識,所以名色就會出生。世尊當時作這個觀行的時候,確立了萬法的根源就是這個本識,一切的萬法推究其根源,都是這個出生萬法的第一因本識;再也沒有一個法能夠超過本識,五蘊名色都源自於本識,本識之上不會再有法了。本識是三界中的第一因,不論彼時有佛、無佛出世,最究竟的道理就是如此,這是不會改變的定量;從無量生前一向就是如此了,所以把這個本識如來藏之法叫作古仙人道。
好!接下來,明白了流轉門,也就是苦諦、苦集諦,我們才能進入還滅門;也就是要探討苦集滅之諦,還滅入三法印中的寂靜涅槃。世尊所說的寂滅,是指五陰十八界名色之法的寂滅為前提,能滅掉的是五陰十八界法,入胎識本來無生,所以不滅。這也是《法句經》裡面所說識神能夠捨身、受生身的這個識神,兩者並沒有違背。例如,在《經律異相》裡面也提到:有一次,佛在舍衛國,有一位弟子拘提,他證得了阿羅漢卻又退轉,如此六次;到了第七次的時候,他又怕自己退轉,於是就用利劍自殘、自戕。所以,魔波旬就去找;那麼這個拘提,他自殘了之後去哪邊了?找不到,就去問
佛。佛就告訴他說:拘提比丘已經取滅度了,神識處空與空合體。各位可以注意這一句話:神識處空與空合體;這裡面有非常深的涵義,也代表了拘提他的涅槃實證,不是依於意識心,也不是依於意根,而是依於本識法界。
好!今天時間的關係,就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905-a16_07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