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很高興又再次地與你相見共續法緣,也歡迎您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副標題是「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題目是「識陰是修道的關鍵」。題目開宗明義就說明了佛法的修行,必須依靠識陰這個法來完成,它的關鍵是:識陰的組成中函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法——意識覺知心。一切的修行人,不論是佛門裡面或是在佛門之外,修行者成就了錯誤的見解或成就了正確的見地,證得正確的智慧或是墮入邪見之中,這全部都是函蓋意識覺知心的識陰所能夠成就的事,都是意識覺知心才能完成的;五陰中其他四陰——色陰、受陰、想陰、行陰,都只是配角,都是配合識陰來完成修行這件事,所以識陰正是修行的主要關鍵。如此一說之後,那就會有人這麼想:「難道八識心王中,殊勝的意根及如來藏都沒辨法完成佛法的修行嗎?」那我們就來探討看看!
首先我們先來探討意根。我們知道了別六塵境界,除了五遍行心所法以外,還需要與五別境心所法有相應,才能清楚了知六塵的境界,為什麼呢?因為五個別境心所有法各有祂們不同的功能存在,需要同時與祂們相應,才能完成對六塵諸法的了知與了別;如果短缺了其中一個,那對境界或是諸法的了別,就會變得沒辦法記住或不清不楚。譬如,「欲心所」的體性就是於所樂之境希望為性,就是在所喜樂的境界中升起希求、望得的欲念,想要時時停留在所樂求的境界之中。又當安住於所樂求境界的時候能對境界清楚明白地了知,也就是產生殊勝的瞭解,並且在心中印證、執持這些境界法,這是五別境心所有法中「勝解心所」的功能,也就是於決定境印持為性。又對以往曾經安住、領受過的境界都能不忘記而且能憶持不斷,這是五別境心所法中「念心所」的功能,也就是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接下來又想要使了知心長時間專注於一處,令心專注於欲心所想要的境界中,這是五別境心所法的「定心所」,也就是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最後在此覺知心中可以生起簡擇、分別的作用,了別這是爸爸、這是媽媽,這是危險的境界、那是安全的境界等等,這是五別境心所有法的「慧心所」,也就是於所觀境簡擇為性的功能。
從上述的簡略說明五別境心所法的功能以後,我們就能夠瞭解八個心王當中能擁有相應五別境心所法所有功能的心王,只有識蘊所函蓋的意識及前五識;而意根只和欲、勝解、念、定、慧這五個別境心所法中的「慧心所」相應,而意根的了別慧又極差、非常地低劣,只能了知法塵的大變動,對於法塵境的小變化,祂的容受力是非常大的。我們舉個例子各位就能夠瞭解,譬如有一個小孩,一個嬰兒在充滿吵雜聲的工廠中來睡覺,而且睡得非常地安穩,沒有受到任何的驚嚇,然後突然間停電了,所有的設備全部停止運作,瞬間所有的吵雜聲全部都沒有了,變得非常地安靜,這個時候小嬰兒卻反而放聲大哭,這就是意根了別慧差的具體呈現;除非境界有大變動,否則祂不會生起作意去警覺,但是意根還是一樣有其他難可思議的功能,祂的功能不在諸法的分別上面,所以意根不能拿來作為修行的心。
至於具有五遍行心所有法的如來藏、阿賴耶識、異熟識,由於沒有別境心所有法的關係,所以不觸知六塵境,不在六塵境起作意,不領受六塵境,不取六塵境中離語言文字的妄念相,不了知六塵境界中的離言說相,也不太於六塵境中自知有我而起作主的心行;因此佛地前第八識的心行,不在六塵當中來了知。也就是說,這個第八識對六塵、對諸法是離見聞覺知的,所以祂沒有無明可說,也沒有滅除無明的智慧可說,所以當然也不是由祂來修行的;而祂其實正是意識參禪所證悟的標的,祂所含藏的一切種子其實正是意識覺知心修證成佛的標的,所以祂是被證悟的標的,而不是修行者。
所以修行的主角不是如來藏、也不是意根,但是單靠意識心自己也無法修行,得要有前五識與祂同時同處並行運作,同時還得要意根及如來藏與祂同時同處地存在、運作,而且不斷地支援所需的種子,意識才能修行。所以實際上,在修行的心是意識覺知心,不是由如來藏、也不是由意根來修行的,所以說識陰即是修行的關鍵,從以上的說明我們知道修行關鍵的所在是識陰。
那什麼是識陰呢?識陰的定義又是如何?在《增壹阿含經》卷28中這麼說:「彼云何名為識陰?所謂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識陰。」這就是說,眼識、耳識乃至意識等六個心都是識陰所含攝的,意根並不含攝在識陰之中,因為意根是根,是意識與識陰六識出生時所依的俱有依根,就如四阿含中所言「意、法為緣生意識」、「意、法為緣,三和合觸故生意識」的道理,也就是說意識的出生必須依止於意根與法塵,而且與意根俱——也就是同時同處地在一起,意識才能出現、才能運作。如果不能同時同處俱,意根與法塵為緣,意識是不能生起與運作的,這就如同在正死位,因五根壞死,五塵上的法塵就無法顯現,雖然意根猶在,但沒有法塵之因緣,意識就無法生起運作;相反地,意識才能從名、色所緣的第八識如來藏中出生,而且必須靠意根為助緣共同運作,意識才能繼續存在及運作。所以意根是意識出生與運作的必要條件,所以意根不應攝在識陰之中,也因此在四阿含諸經中,說衪是「意」,而不說祂是「識」。識就是了別的意思,凡是出生以後的目的是為了了知六塵的心——就是識陰所攝的心,因為識陰等六識是為了分別六塵諸法而出生的。如果我們的五根損壞了,當然不論是勝義根還是扶塵根,或是它的功能受到控制,譬如全身被麻醉,就無法接觸五塵境界,沒有五塵境界,就沒有依於五塵境界而有的內法塵存在,意根就無法假借五根來對五塵及法塵接觸,意識就永遠無法出生了。
另外從《中阿含經》卷54裡面這麼說:「我亦如是說:「識因緣故起。」我說:「識因緣故起,識有緣則生,無緣則滅。」只要生起的緣不具足,識陰所攝的六識就都無法生起,從意識到眼識,或是從眼識到意識都是如此。而且識陰等六識,都是隨有色根立名的,譬如眼根,因為攝屬於眼,而且是色塵的接收器,所以立名為眼根,此根隨眼立名,為眼識生起及運作時的所依根,所以說為眼識的根,名為眼根;耳、鼻、舌、身這幾根,乃至心法的隨意立名,而為意識生起及運作時的所依根,所以稱為意根。所以眼根與色塵而生的識,祂出生後是專門了別色塵的心,就依於眼根而稱為眼識;乃至依於意根與法塵而生的識,就專門了別法塵、也能了別其餘五塵的這個心,就是意識覺知心,或是意識的變相:有念的靈知心、無念的靈知心、離念的靈知心,就是依於所緣的意根而被稱為意識;從這樣的說明以後,我們就很清楚地瞭解到識陰的範圍及功能差別。
那意識既然是因緣所生法,不是原本就自己存在、或不能單獨存在,而且必須依靠所依緣才能存在,所以是生滅心不是真實心,但是卻可以利用衪來找到、證得實相心。所以在修道上識陰是能證道的,衪能依於大乘法般若智慧的熏習、善知識的教授引導,而透過觀行、參禪等法,而去證得實相,所以衪是能證得佛菩提實相智慧的心。當然在解脫道的修習上,想要修學解脫道而實證聲聞初果、預入聖流就必須先斷除我見,我見如果斷了,接著疑見、戒禁取見--這二種束縛眾生無法證初果的結隨後就斷;三縛結斷,即證須陀洹果,也就是聲聞初果。但是斷我見的唯一而且不可取代的真實本質,就是認知及現觀六識心是虛妄,就是要意識心在現量境界中,去觀察自己及識陰六識都是因緣所生之法、都是緣起法所攝的,是有生有滅的法,都是虛妄不實。但是想要成就對識陰六識是虛妄的觀行,或是想要成就六塵虛妄的觀行,有一個先決的重要條件,就是必須先清楚瞭解:六根本身也是眾緣合和的虛妄不實之法,進而才能如實地觀察到六塵的虛妄;確實作到之後,才能觀察識陰六識的虛妄,我見才可能真的斷除,才能繼續邁向二果薄貪瞋癡、三果斷五下分結、四果斷五上分結,而實證解脫道的極果阿羅漢。也就是說,能在歷緣對境中漸斷我執與我所執,斷除了見、思二惑而方便說證得本際獨處的涅槃法——有餘涅槃或是無餘涅槃。所以,識陰也是能使二乘聖人取證解脫果的因緣;相反的,識陰也是最會產生邪見,常常錯認自己是常住而真實不滅的法,誤導意根去執取三界的萬法,因而產生無量的執著的心;識陰中的意識,也最會施設種種錯誤的理由來證實自己是常住不滅的心,因此就自認為合理,產生種種的虛妄想,結果就會誤導修行人在佛法的修行方向產生錯誤偏差,而無法取證解脫果。所以,識陰是千千萬萬解脫道的修行者想要取證解脫果,卻都茫無結果的關鍵原因。
譬如由虛妄想或邪教導而否定如來藏,就會出生了不願墮於斷滅境界的恐懼,而產生種種妄想。就如同假藏傳佛法的西藏喇嘛教,其黃、紅、花、白四大派,其所有的宗師,乃至現在的達賴喇嘛及所有的仁波切,皆承傳否定七、八二識存在的法義,在沒有真實常住的根本識及意根為依止下,意識心是無法再現起、存在與運作,所以就成為斷見外道;但是他們又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墮於斷滅境界的外道,以及因為擔心自己的論說是斷滅境界,所以產生出種種恐懼妄想,因此為了避免成為斷見論者,所以就用自己認為合理的虛妄想,而創造出不可知的意識細心、極細心來成為生命的本源,以此來自圓其說,但這樣反而變成九十六種外道見中的常見外道;都是因為不願意使意識自我斷滅,所以無法斷除我見;我見不斷,識陰就斷不了;識陰斷不了,那五陰就更不可能斷;五陰斷不了,那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些陰界入、蘊處界法就更不可能斷除,想要在解脫道來修行的佛弟子,就永遠無法成就解脫而出離三界。
因為時間上的關係,今天的課程只能到這裡,期待下次能夠再度來共續法緣。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909-a16_07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