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阿含正義》第三章,陰界入的這個法。
首先要了解阿含之前,我們要知道佛法的架構,這樣就可以把我們所學的法歸到各個架構上,也就是「法住法位」。一般人常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句話具體來說,也就是說在我們人的身上日用中,在這個身、口、意就能夠顯示整體佛法的一個妙用,這個我們一一再來解說。
所謂人身就是五陰十八界,五陰十八界一般人都把它稱為世間,也就是從這個五陰十八界能夠現起世間的一切佛法的修證
,又稱為是世、出世間法;這兩樣我們又分開來把它說明,什麼叫作出世間法?什麼叫作世出世間法?有關佛法的修證,也就是說簡單分類大乘跟小乘這兩法。佛法有關小乘的修證,整個內涵是在談滅除五陰十八界,這個虛妄性的所謂世間法,它能夠出三界,也就是這個世間屬於一念無明的修除,後面我們再來解說一念無明。
至於大乘法,它的修證方法又更精密,也就是要了知這個五陰十八界它的虛妄性,然後能夠在三界內,也就是在世間能夠親證第八識真心,以及五陰十八界妄心,這兩者真妄和合的運作,然後能夠繼續地去了知,這個第八識及五陰十八界的種智功能差別妙用。所謂種智,這個種子的意思就是功能差別,這些就是因為有種種的功能,才能夠作用,在三界中起作用,或者是說在人間這個世間能夠起作用。
接著我們來解說無明,無明一般來說,就是分成一念無明跟無始無明。一念無明,一般有的又說叫作煩惱障;無始無明又叫作所知障。這兩個到底是怎麼來修除呢?好!先說一念無明,一念無明它分成見惑、思惑。見惑大概就是知見上的錯誤,也就是我見。我見一般來說,叫作見一處住地煩惱;我見也就是以意識心為我的這個錯誤見地,所以就不願意或者說不能夠離開三界的束縛;所以即使修四禪八定修到三界頂的非想非非想,因為不敢斷了意識覺知心的關係,所以就不能出三界了,這個純粹是智慧的部分。
有關思惑,一般常常聽人家講我見、我執,思惑的部分屬於是我執的部分,或者又說人我執。至於我執,我們是執著什麼樣的境界呢?就是執著三界的境界,所以它又分成三種,就是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這三個的煩惱。煩惱稍微解說一下,煩惱也就是貪、瞋、癡、慢、疑、不正見,其實就是貪愛--貪愛三界的境界,所以我們就沒辦法離開三界,那這個就是我們要斷對三界的貪愛。那三界具體的顯現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五陰十八界,所以大家能夠把五陰十八界具體地了知,知道它的虛妄性,我們就能夠出離三界,這一個是小乘的修持方法。
我們講大乘的修持方法,就是有關無始無明,我們要如何來修除無始無明--也就是所知障?也就是對成佛之道所知太少,或者是說對如來藏第八識所知太少;因為法很多,所以對這個不瞭解所產生的無明,又叫作塵沙惑;塵沙惑具體說又叫作法我執,或者簡稱法執。那這個是有關親證第八識真心,然後發起種智,現觀第八識與十八界之和合運作。有關這個第八識能夠現起五陰十八界,祂是如何現呢?就是直接生六根,間接生六塵,輾轉生六識;這個如果搞清楚了,當然解脫受用就能夠現起了,乃至能夠瞭解五陰十八界所產生的各種妙用,甚至來現觀,這樣才是真正的一個大乘佛法的修證者,這個觀念要知道。有關這個具體的內容,我們現在來解說。
至於第三章:陰界入,這個第一節就是六根的體性,現在一一來詳細解說。先說第一節六根的體性,至於所謂陰界入,它是三個法,也就是:五陰、十八界、六入;有另外一種分類就是蘊、處、界。那這個是在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般來說以十二處來解說會比較清楚,從十二處的緣生本質及六入的虛妄性,能夠令我們容易證得我所及六識我的一個虛妄性,這樣就能夠成就解脫道。
六入—我們還是要從十二處來說明,比較容易瞭解,我們現在把十二處分割為六根以及六入來分別說明,六根我們就單獨來說,六塵與六入我們就合在一起來解說,五陰又是另外一個章節來說明。我們在瞭解六根的體性之前應該先瞭解六根的意涵,依人間的六根來說明,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根的意根是心,祂並不是一個有色根,是一個無色根,也就是說祂不是物質的色法,這個大家要先確定瞭解。至於二乘所說,把意根又說為意根、意處,或者叫作「意」,這三個名相比較常用,大乘佛法分類就比較詳細了,把意根說為第七識,或者是末那識心體,或者叫意根。意根本身祂並不是大腦,因為意根是和入胎識,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一起入胎,如果是大腦的話,請問在入胎的時候,哪一個人有看到大腦來入胎呢?所以這個是一個不合宜的說法。
至於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都是有色根,都屬於色法所攝,也就是說,名色中的色;一般我們也可以把五蘊,又概括分成兩個,就是名跟色,那所謂色就是物質的法,名就是精神,這個是簡單來說明。至於眼根,有扶塵根與勝義根的差別,眼的扶塵根,一般就是指眼窩中的這個眼球,以及它所屬的這些視覺神經;那眼的勝義根,它就是在說腦部掌管視覺的一個部分。至於其他的耳、鼻、舌、身根,這四種都是有色根,當然也都有勝義根與扶塵根兩者。
五根講的是眼、耳、鼻、舌、身等根,這些為什麼叫根呢?都是隨著有色根來立名,所以眼根它是屬於眼,它是接受色塵的一個受器,所以我們就把它立一個名叫作眼根;眼根隨眼而立名,為眼識生起及運作時的所依根,所以說為眼根,也就是說詳細一點叫作眼識的根,簡稱就叫作眼根。耳、鼻、舌、身根等,也都是基於同樣的道理。
心法因為隨著意,這個意根所面對的是什麼?是法塵,所以我們說心法應隨意,這個意是為意識生起及運作時所依根,所以說為意根。如果沒有這個眼根具足的話,即使有外色塵在的話,眼識也無法生起,所以這個眼識就沒辦法存在來運作。這個也就是說,所有的識都是要因根而能夠現,也就是根塵觸而產生識,這個整個作用,大家建立一個基本觀念,那就比較容易了。至於耳、鼻、舌、身,乃至意識都是一樣的,都是先有根、塵,然後才能夠產生各種了別,了別完成才稱為「識」。如果沒有意根的具足存在的話,即使有法塵存在,意識也是沒有辦法現起,因為意法為緣才能夠生意識,當然就是意根觸法塵而產生意識,這個是一般普遍的人都能夠瞭解的;所以意就為意識生起及運作時的所依根。也就是說,這能夠來普遍地理解意法為緣生意識的這個道理,因為意有這樣的作用,所以才叫作意根;也就是說意根,祂就是意識現起的一個根本的依據,從這樣來說的話,就知道說意根在的話,意識才有辦法現起,當然還需要有法塵,這就是意法為緣生意識的道理。
假設沒有眼根,它如果沒有具足的話,即使有外色塵在,眼識也無法生起,因為根塵觸才能夠產生識。同樣的道理,眼、耳、鼻、舌、身乃至意識,六個識都是同樣的道理,都需要根塵相觸才能夠產生識;假設沒有意根的具足存在,縱使有法塵,意識也沒辦法生起,所以這個就是在說意法為緣生意識。這個整個道理都是連貫的,沒有意識存在的話,當然就沒有辦法作種種的直接了當的了知了;至於意識才能夠詳細的加以觀察及思惟,這是屬於意識的範疇。
眼、耳、鼻、舌、身、意等根,都是眼、耳、鼻、舌、身、意等識的所依根,那前面說的是根,後面的都是識,也就是說根跟識的這個關係,在這邊說明了六根當然是六識的所依;所以如果六根有問題的話,六識當然就沒有辦法生起了,也就沒有辦法正常運作,六識也就是識蘊的全體,所以六根是識蘊的所依。也就是,轉換一個概念就是:六根是六識的所依,也就是說:六根就是識陰的所依;因為識陰就包括六個識。這個是一個轉換的一個說法而已。
識陰中的意識,這個覺知心在人間的清醒位中,當然是以五色根及意根為其意識的所依;因為五塵境界存在的時候,也同時存在了法塵的緣故,如眼根所攝進來的青黃赤白等顯色之外,尚有形色、表色、無表色等意識所了別的境界。也就是說眼根這個器官,當它所攝受的外面的這些境界裡面,除了顯色之外,顯色是屬於眼識所行的境界,也就是說眼識去了別的;至於其他這些形色、表色、無表色,這個都是要意識這麼伶俐的祂,才能夠作比較微細的了別。所以這樣來說的話,就知道這個眼所攝進來的塵境,就是能夠為這兩樣同時了別;一個就是比較粗的,就是青黃赤白這些顯色,那屬於眼識所攝,至於比較詳細的,一定要有意識來詳細了別。
至於其他的呢?眼之外的耳、鼻、舌、身,統統是一樣的,這個道理都是以此類推。假設五色根壞了,或者功能受到控制了,所謂控制包括麻醉,暫時不能正常運作的時候,意識覺知心就沒辦法生起了,就會斷滅掉。所以如果是喝酒喝醉了也類似有這樣的狀況,所以叫作意識不清醒,這也是現在在禁止酒駕的原因。因為六根是識蘊所依的道理,因為根塵相觸才能夠產生識,所以根當然是識的所依。如果我們來實際觀察,確認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就能夠了知,識陰六識都是虛妄的間斷法,也就是說祂要依止根,識要依止根才能夠現起,那當然祂就不是常的法,是一個虛妄法,這樣我見就容易斷除了。這個就是從對識的一個觀察,然後知道祂的虛妄性--無常、苦、空、無我,我們這個我見就容易斷了。
至於六根與六識的這個分際,一般人都不太能夠瞭解,將根和識把它混為一譚,就諍論不休,那就叫作愚人難分識與根。也就是眼睛看到顏色,一般人都是這樣說;其實不是眼根這個眼睛來看到顏色,是眼識去了別這個顏色,一般人都是搞不太清楚,所以就這樣說法。我們既然學佛,就要把六根的這個道理要講清楚,這是修學解脫道的一個基本的首要任務;也就是想要求取大乘明心見道的人,也是要這樣,也就要分清真跟妄。
想要找到真心第八識,一定要搞清楚:前七識是虛妄的,前六識又是從六根跟六塵相觸才能夠現起的;那既然祂都是依於他法而現起的,當然就是無常、苦、空、無我,就是虛妄法。這樣知道虛妄,那找到真的就容易了。所以如果不能弄清楚根跟識的分際,就沒辦法斷除我見,想要明心就沒有辦法了;往往會以妄為真,誤以為識陰中的意識為真心,這樣就搞錯了。所以想要修習解脫道,來證這個聲聞初果預入聖流,就先要斷我見;我見也就是以意識心為我,就是把識蘊當成我了,如果我見能夠斷,三縛結就跟著很容易就斷了。
至於我見的斷除,首先還是要先觀行六塵的虛妄,因為根塵觸才能夠產生識,我見屬於識蘊的範疇。那這有一個次第性,首先我們要先了知六根的虛妄,然後接著要如實地觀察到六塵的虛妄,最後能夠觀察到識蘊六識的虛妄;這個次第就是從根、塵、識這個次第來作一個現觀,這樣我見才可能真的斷除。
六根的體性根據《阿含經》的開示,我們來看這個經文怎麼說:
【賢者拘絺羅!有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眼根,耳、
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誰為彼盡受境界,誰為彼依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自受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意者依何住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意者依壽,依壽住。」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中阿含經》卷58)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把經文唸完,下一堂我們再來繼續詳細地解說。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福慧增長,道業精進!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697-a16_0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