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32集廣論隱說的內情-廣論必修金剛持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所要說的單元是「廣論隱說的內情——廣論必修金剛持」。
《廣論》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進入密續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雖然在論中區分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三種,說:下士道修人天善,中士道修解脫道,上士道修菩薩道,似乎符合佛法中所說的修學次第,然而其中內容並非以佛法所說的次第為真正的行門在論述,並非以佛法的理論邏輯貫穿三士道,呈現出來的並不是佛法整體性的教義與行門。何以見得呢?首先,宗喀巴的《廣論》結構就是由推崇阿底峽,而將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作進一步闡釋的寫作,宗喀巴在《廣論》一開始就先推崇阿底峽的所修所證,其中說到:【成就觀見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三摩地故。總讚為其瑜伽中尊,特讚如理護三昧耶,不越制限。】(《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說阿底峽守護三昧耶戒不越制限,成就了天生起次第與金剛心圓滿次第,這指的就是到達了金剛乘密續的最高成就。整部《廣論》的重點就是要將密續的修法移植進入佛法中,使得金剛乘表相上能有佛法的框架,可以將本來就不屬於佛法的密續雙身法,推崇為超越顯教證量的殊勝法門,企圖將雙身法脫離於世俗社會所認知的性行為格局。
事實上,真正佛法的修行法門,往前推到無始劫以前的諸佛,到現在娑婆世界的 釋迦牟尼佛,乃至推到無始劫未來的諸佛,都不可能將男女性交的雙身修法當作是成佛的法門。因為過去、現在、未來的十方諸佛,都會有一個稱號叫作如來,如來這個稱號的意義,《長阿含經》是這樣說的:【佛於初夜成最正覺,及末後夜,於其中間有所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長阿含經》卷12)佛陀於娑婆世界示現成佛,到最後入涅槃,與過去諸佛一樣,於這段期間三轉法輪所說的「一佛乘含攝三乘菩提」的法教,都是如實不虛假,沒有絲毫隱藏未說的,所以稱為如來。
《般若經》說:【然諸法相,有佛無佛、法界法爾,佛於此相如實現覺,故名如來。】(《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06)甚深極甚深的實相般若是無相法、離諸語言相,所以不能從語言的問答而得知,然而三界中一切的現象法界,都含攝於實相法界中,不論有佛、無佛出於世間,這樣的法界現象法爾如是,十方諸佛於這樣的法界現象如實的證悟實相法,所覺悟的都是同樣的如來藏、同樣內容的一切種智,所成就的都是同樣的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稱為如來;沒有所謂的密教金剛乘超越顯教更為殊勝之說。
經中又說:【如先昔諸佛,求無依倚道;我亦如是求,是故名如來。】(《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5)猶如過去諸佛修菩薩道,所求的是無依倚道,指的就是遠離因緣生滅、沒有所依而本來自在的真實法;現在也是一樣,求唯一離因緣生滅、本來就在的如來藏真實法而成就佛道,所以稱為如來。阿底峽所修的密咒道、明禁行,得到所謂的空性、天身,必須依賴明妃,必須依賴身根、身觸、身識及意識等等緣,最重要的這些都是在因緣中生滅而不自在的虛妄法,屬於有依倚的世俗道。
而《大般涅槃經》又說:【云何名如來?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云何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來亦爾,故名如來。】(《大般涅槃經》卷18)經中說:為何稱為如來?就好像過去諸佛在世間為眾生所說的佛法,內容完全沒有改變。過去諸佛以十二部經為方便,為眾生說唯一佛乘三乘菩提的全部內容,現在佛說的與過去諸佛說的,完全沒有改變,就好像過去佛現前一樣,所以稱為如來;沒有所謂隱藏在某處,有別於過去諸佛所說,外於三乘菩提的伏藏密續金剛乘這樣的東西存在。
從經中對「如來」這個稱號的定義,就可以知道佛法是佛佛道同,所修、所證、所說必定完全相同,完全譴責貪欲、邪淫,不可能會有個什麼快速成佛、超越顯教的貪道金剛乘這個東西出現,因為十方諸佛都稱為如來,而金剛乘所成就的喇嘛佛,完全沒有如來這個意涵存在。密續的最高成就者被稱為金剛持,本質上已經要區別出它們的所證與佛教是不同的,既然是不同,很顯然的就不是佛法。然而密續金剛持如果不能歸屬佛法,那麼喇嘛教不屬於佛教的情況下,就沒有威望可以得到信眾的支持,沒有足夠的公信可以說服當時的藏王蒙古,乃至清朝皇帝的支持與尊崇,因此喇嘛教的祖師盡其所能的曲解、矮化佛教,將金剛持的修證嫁接到佛教主幹上,再宣稱那是超越顯教波羅蜜乘十地的佛果位階。
以下就先運用宗喀巴所說的來檢討討論、來論斷是非,看這個是對、還是錯了。他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說:【經無數劫所得果中分為二類,佛者,現觀莊嚴論云:「由超第九地,智名住佛地,當知彼即是,菩薩第十地。」於第十地說名為佛。金剛持者,即是第十一地。……由是當知第十一普光明地與金剛持地義同,經中即說此地是經於三無數劫所得,續部說為即生成辦。不應以名金剛持故,便執非波羅蜜多乘之果。】(《密宗道次第廣論》卷2)宗喀巴說,顯教菩薩所修的波羅蜜法門,歷經無數劫所得到的果位分成兩類,一類就是菩薩十地滿心稱為佛地,另一類就是成就金剛持稱為第十一地,並且主張他們這個金剛持的果位,若依密續雙身法去修的話,一生就能夠成辦,而顯教經典中說要經歷三無數劫才能得;不能因為稱呼為金剛持這個名稱,就說不屬於波羅蜜多乘的果位。言下之意就是說,顯教十地菩薩滿心的佛地,若接著修他們密續雙身法,就能即生成辦金剛持,否則就要經歷無數劫才能入十一地普光明地,主張說獲得的果位與金剛持是相同的。
佛教的最高證量是否有金剛持這樣位階,應當以經典正教所說為基準,《華嚴經》中說:【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智地?佛子!菩薩摩訶薩智地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我亦如是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難勝地,六者現前地,七者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雲地。】(《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4)經中說,過去、現在諸佛已經說的、現在說的、將來也會說的,菩薩修證佛菩提所獲得智慧的層次,有初地歡喜地,次第增上到達十地法雲地,未來諸佛也同樣會這麼說;也就是菩薩修證到十地滿心,僅是圓滿菩薩道而已;但並不是宗喀巴等喇嘛教祖師所說的,超越第九地了,十地就是佛地。喇嘛教故意錯誤的貶低佛地僅是菩薩道十地的證量,才能將他們的金剛持架在佛地之上,而達到號稱超越顯教的手段之一。
而關於佛地,接著再看經典中如何說,《解深密經》說:【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成就大義,得未曾得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是故最初名極喜地。遠離一切微細犯戒,是故第二名離垢地。……麁重之身,廣如虛空,法身圓滿,譬如大雲,皆能遍覆,是故第十名法雲地。永斷最極微細煩惱及所知障,無著無礙,於一切種所知境界,現正等覺,故第十一說名佛地。」】(《解深密經》卷4)經中 佛說,菩薩證得十地滿心以後,還需要再斷一分最極微細的煩惱障與最極微細的所知障,完全解脫於煩惱障與所知障習氣種子隨眠的繫著,般若種智究竟清淨、沒有任何障礙,而在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具足證得的智慧境界中,成就第十一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地。那一分最極微細的煩惱障與所知障,是在金剛喻定現前時頓除永斷,所得的果位就是佛地,而不稱為金剛持,而且金剛喻定是依於四禪引發一切種智的通達,而永斷一切二障粗重習氣相續,證得如來大圓鏡智。大圓鏡智是來自於實證,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證,使得究竟清淨的第八識而轉識所得之如來智,但不是在說某種定境,如《般若經》所說:【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無不皆依第四靜慮,方便引發金剛喻定,永盡諸漏證如來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91)妙覺菩薩引發了最後一分應通達的種智,而永盡諸漏證如來智、入佛地;換句話說,金剛喻定指的是最後身妙覺菩薩開悟,證得究竟清淨的第八識無垢識,圓滿一切種智,發起如來大圓鏡智的智慧境界。佛在經中說,破除了最後一分微細障以後,隨所觀法無不通達,通達慧就是金剛喻定所攝,所有世間、出世間再也沒有不通達的,佛地已圓滿了一切種智的緣故。
回頭看喇嘛教所說的金剛持,他們的教義完全否定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認定在覺知領受身觸淫樂時,沒有語言文字的意識細分就是金剛不壞的佛地心,在這樣的教義規範下,同時將男女邪淫雙身修法當作是必須的行門,永遠不可能證得「必須離欲」才能發起的初禪,永遠不可能斷我見,不可能實證第八識如來藏;但他們也聲稱,證初地、二地、三地等果位,而內容如何?值得拿出來檢討檢討。
《吉祥時輪六座上師瑜伽念修教授》這本書說:【父母諸尊空色雙運能引生不變大樂,不變大樂達至究竟時即轉成金剛心自性。達至此位即能起修「三摩地支」隨念支能令父母諸尊空色雙運的真實顯現,三摩地支則能引生殊勝不變大樂。】(《吉祥時輪六座上師瑜伽念修教授》,盤逸,頁294)首先,看他們時輪金剛六支瑜伽的修法,到了隨念支的時候,在雙身法交合中的男女,都要把自己及對方的身體想成是空性所變的,如是通過想像把身體叫作空色,交合中繼續在明點提降的技巧上操作,以便引生身觸大樂;主張說將明點引入中脈所生的樂,叫作不變大樂;認為不變大樂生起以後,繼續在持精不洩的功夫上操作,能夠讓專注受樂的意識心到達離開語言文字的分別,妄想著那到達四喜的身觸淫樂就是意識細分的空性自性,所以主張當時能轉成不生不滅的金剛心。然而,意識不生起語言文字專注受樂,仍然屬於意識的境界,沒有離開根、塵相觸的緣,沒有離開六塵境界,屬於因緣所生的生滅法,況且意識永遠不可能轉變成金剛心如來藏,身觸大樂純粹是我見煩惱所繫縛的境界,如何能等比為不生不滅、離六塵見聞覺知,本來解脫的金剛心呢?雙身法中的男女還要再繼續交合不能停,去進入三摩地支,能再引生殊勝不變大樂。那三摩地支修什麼呢?同一本書中說:【三摩地支的修習所緣是由臍輪向下轉移至密處……於明點從寶珠端堆疊至密處根的第一階段,行者達證菩薩初地及第二地。當明點從密處根開始向上堆疊至臍輪時,行者即能達證菩薩第三地及第四地。】(《吉祥時輪六座上師瑜伽念修教授》,盤逸,頁326-327)喇嘛教金剛乘這一段說的,全部都是男女交合中的房中術,但卻將這種世俗的境界攀緣附會,號稱證得初地、二地、三地……等菩薩的果證,完全與經典中 佛陀的教導開示搭不上線。
初地的果證前提,必須先有七住位實證第八識阿賴耶識如來藏,生起實相般若後能轉依,不退回意識我見境界,再經由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修學,依止真如修證大乘阿羅漢解脫果,通達大乘見道七真如內容,才能入地。喇嘛教不經任何佛菩提道應有的所修、所斷與所證的次第,在極為低俗的雙身法中,隨便偷盜佛法中的果位名相,安插於其中不打緊,還主張一定要到達設定的某種程度的樂觸,在這個淫觸身樂的境界中,妄想著意識心成為不生不滅、不需語言文字分別的金剛心,想像著意識心能夠持著他們所謂的不變大樂,認為大樂就是意識心的空性所生、所持,因此在他們操作雙身法持精不洩,滿足所到達的不變大樂境界,就被他們稱為金剛持。
喇嘛教密續的金剛持,從頭到尾全部都是在虛妄不實的五蘊法上執著與妄計,認賊為子的要把意識心轉變成金剛心,不知道我見堅固的意識心,是專門偷盜法財的敗家子、是專門損害善根與七聖財的賊子,這樣的賊子一向愛著生死又憎恨生死,因此既不能成就涅槃解脫,也不能成就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無上佛菩提果。
喇嘛教中的人一向不覺不知他們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教義,都是在教他們認賊為子,雙身法的行門就是賊子最喜愛的境界,將女人當作性奴隸,在雙身法中百般的進行虐待,主張能在一生中成辦超越佛教佛地的金剛持,探究其內容無有一絲一毫與佛教清淨解脫的實證有關連,但卻被喇嘛教的寂護、蓮花戒、阿底峽、宗喀巴……等人在撰寫的論著中大言不慚的說:金剛持是顯密二道最高的果證,聲稱佛地雖是顯教波羅蜜乘十地得自在的所證,而高推他們的金剛持超越了顯教十地,乃是十一地的自在果。所以宗喀巴在《廣論》中說:【經中即說此地是經於三無數劫所得,續部說為即生成辦。】(《密宗道次第廣論》卷2)這樣的說法,完全不將 佛陀在經中為佛弟子們如實說、廣說、細說的三藏十二部諄諄教誨當作一回事,對佛教充滿著輕視與詆毀。在宗喀巴等人的心中只有專門修雙身法的密續諸部,狂傲的說他們續部的雙身修法,一生就能夠成辦超越顯教佛地的十一地金剛持,而宗喀巴的《廣論》所要成就的,就是阿底峽所證金剛持的境界,卻不是十方諸佛的如來境界。
雖然《廣論》的上半部《菩提道次第廣論》編了所謂的顯密共道的三士道,認為已經含攝了大乘六度波羅蜜的修法,若依據這些內容修證可以到達顯教的十地、佛地,若要進一步到達十一地普光明地,需要再經三無數劫。宗喀巴的說法,表明了他完全不知道十方諸佛所說的大乘佛菩提道的修道次第與證果的內涵;他不知道菩薩十地滿心當時尚未成就佛地,佛地的果證就是十一地普光明地;他也完全不知道大乘佛教波羅蜜多到彼岸的修學,從十住位的七住位開始,已經實證如來藏,發起實相般若,已經有了波羅蜜多的解脫智慧。以七住位大乘真見道不退為基礎,一世一世的在人間行六度波羅蜜多菩薩道,一直到入地完成見道所應通達的七真如後,進入菩薩道的修道,這個部分要歷經一大阿僧祇劫的過程。繼續地地增上進修六波羅蜜多到七地滿心,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的習氣隨眠,這段期間也要經歷一大阿僧祇劫,這段期間所獲得的解脫與道種智稱為近波羅蜜多。菩薩進入八地以上,一切煩惱皆不現行,皆能發起真如之用與功德,繼續增上進修六度波羅蜜多,此時的解脫與道種智稱為大波羅蜜多,直到十地滿心,這段期間必須再歷經一大阿僧祇劫。所以十地滿心的菩薩雖然尚未成就佛地功德,但是已經斷除所知障與煩惱障的現行與習氣隨眠,究竟轉依真如,也能發起真如之用了,再進入等覺位百劫修相好,純粹屬於一切施的福德增上進修,絕對不是宗喀巴所說的十地滿心的菩薩還要三無數劫,才能修成十一地普光明地的佛地。以妙覺位 彌勒菩薩的例子來說,距離現在只要經過五億七千六百萬年的人間時間,就能夠下生人間成佛,這樣的時間連一小劫都不到呢!
宗喀巴在不瞭解佛菩提道,同時在自己完全沒有佛法證量的情況下,說他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所編的顯密共道三士道,若依據這些內容修證,可以到達顯教的十地佛地;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他在論中主張要寶愛五蘊、主張意識心不分別就是金剛心,連最基礎的初分解脫斷我見都無法實證了,妄想著他們的金剛乘不需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佛菩提道的真修實證,只要依據密續中祖師在雙身法中得到持精不洩、受大樂的金剛持境界修法次第,就已經可以超越顯教六度波羅蜜、三大阿僧祇劫的全部修證了,所說盡是誇大不實的言論。而《廣論》的下半部《密宗道次第》-又稱為大金剛持道次第-就是金剛持的修練次第完整內容,所以說修《廣論》必定會修金剛持。
正信的佛弟子們!當您知道了金剛乘、金剛持就是欲界雙身法,淫觸身樂的最高境界,就是喇嘛教的教義必定會付諸實行的行門,是否還願意將畢生的心力與財力投入推廣《廣論》的道場中,千里迢迢的去參加達賴喇嘛邪淫的時輪金剛灌頂,被欺騙隱瞞《廣論》必修雙身法的事實呢?
理智的上善仁者們!有緣聽到、看到這個單元的解說,祝願您皆能因此得到諸佛菩薩的護念,回歸 佛陀真正一佛乘含攝三乘菩提的法教中,早證菩提、早成佛道。
今天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731-a17_032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31集《廣論》止觀以雙身像為所緣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我們今天要談論的單元是:《廣論》止觀以雙身像為所緣。我們先來引述《廣論》356頁中的文字,接著再來作評論。
宗喀巴說:【明此處所緣者。已說如是多種所緣,今當緣何而修止耶?答如前經說,無有限定,須各別緣,以補特伽羅有差別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宗喀巴此段的文意是說《廣論》的學者要明了所緣是什麼,前面已說了這麼多種的所緣,那麼現在到底要緣於什麼來修止呢?答案是如同《頡隸伐多問經》所說的:「沒有限定,因為眾生有種種不同的差別故。」宗喀巴的這個說法就是先引述經文以欺騙讀者,使讀著誤以為他所解說的就是經文中所說的道理,之後他再曲解經文以及根本論中的真義,來建立雙身法不同於佛法清淨修行的理論基礎,以支持他誑稱男女性交雙身法的修習並不違背佛法的論點。
我們由這段《廣論》的所說可以瞭解到:宗喀巴他是想要引導學人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藏傳喇嘛教的密宗道中來實修雙身法。但是前面所引述的經論所說:眾生有貪、瞋、癡、慢以及尋思等等的煩惱差別,以及這些煩惱是屬於粗重還是微薄等等不同,所以說各類眾生應該要看他目前所生起的是哪一種煩惱,而去緣於他所應該緣的對治法;這樣個別來決定,並沒有「無有限定」這樣的說法。可見宗喀巴他是故意先引述經論,然後再加以扭曲,真是其心不善啊!
宗喀巴接著又說:【又《修次第》中下二編,依於《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及《三摩地王經》,說緣佛像修三摩地。覺賢論師說多所緣,如云:「止略有二,謂向內緣得及向外緣得。內緣有二,謂緣全身及依身法;緣身又三,謂即緣身為天形像,緣骨鏁()等不淨行相,緣骨杖等三昧耶相。緣依身法又有五種,謂緣息、緣細相、緣空點、緣光支、緣喜樂。向外緣者亦有二種,謂殊勝、平庸。殊勝又二,謂緣佛身、語。】(《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在這段文字中,宗喀巴他又依密宗祖師所說的觀想之法,說要緣自身為天身的形像、緣骨鎖等不淨行相、緣骨杖等三昧耶相來作為雙身法生起次第之所緣;又說要緣修脈風、細相、明點、光支、喜樂等,來作為雙身法圓滿次第所緣。因此《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說的止觀,就是像這樣子來鋪陳觀想的所緣境界,已經是完整地切入雙身法的生起次第以及圓滿次第的法門中了。宗喀巴這麼說的目的就是要配合《密宗道次第廣論》中明說的雙身法來作準備;但是他所說的這種密法的所緣,完全背離了根本論〈聲聞地〉中的所說。因此《廣論》用了極大的篇幅來抄錄《瑜伽師地論》中所說的毘缽舍那所緣的內容。但是宗喀巴抄錄的目的只是為了把密教雙身修法冒充假裝為也是佛教而已,並不是為了依循佛菩薩的教導去實行,因為他認為佛菩薩所教導的正法都是可以廢棄不修的,最終還是要以藏傳喇嘛教,密宗道的不清淨男女雙身淫樂修法作為中心行門的。那麼《廣論》究竟是要學人緣於什麼法而修呢?
宗喀巴違背了經論中「當依個別差異而各別所緣」的開示,他認為只要緣於佛像來觀想,就可以得到第四喜全身遍滿淫樂的妙三摩地。他在《廣論》357頁中說:【先當求一若畫、若鑄極其善妙大師之像,數數觀視善取其相,數數修習令現於心;或由尊長善為曉喻,思所聞義令現意中,求為所緣;又所緣處非是現為畫鑄等相,要令現為真佛形相。】(《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他這裡所說的觀想佛像之法,正是藏傳喇嘛教密宗道雙身修的入門之法,要先把佛與明妃雙身交抱交合的畫像或是鑄像放在身前仔細地觀看,然後要努力地觀想,而把這個影像印記在腦海中,再以假想的方式,把所畫或所鑄的佛像在心中認定是真佛,然後依像而在心中觀想出真佛的莊嚴相,認為所觀的佛像影像就是自己成佛時的佛身,所以必須觀想得很明顯、很清楚分明。例如十四世達賴喇嘛也說:【為了說明這點,佛陀在傳授較高層次的密乘時,化身為本尊身在壇城與明妃雙運,因此行者也能藉著觀想,看到自己化身本尊與明妃雙運。】(《藏傳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學與實踐》,立諸文化出版,頁94。)
因此由達賴喇嘛所說,可以瞭解喇嘛教的觀想佛身就是以雙身法來實行的,他們的核心內容就是要修雙身法,但是卻先抄錄佛教經論的文字,然後依文解義的用六識論來曲解經論的意涵;讓眾生誤以為:用意識來觀想雙身佛像是真實的佛法,最後再以雙身修法來套用。例如《廣論》357頁中還說:【《三摩地王經》云:「 佛身如金色,相好最端嚴,菩薩應緣彼,心轉修正定。】如此所說而為所緣。此復有二,謂由覺新起及於原有令重光顯,後易生信又順共乘,故於原有令相明顯。】(《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這段話是引述密續偽經《三摩地王經》所說,以佛像來作為修觀想的所緣有兩種:第一種是以無中生有的方式來假想,觀想佛相由覺知心中生起,這樣稱為由覺新起;第二種則是把原有的佛相再次顯現在心裡,這就稱為原有令重光顯。
宗喀巴說以原有令重光顯的觀想,比較能讓學者生信,並且符合顯教,但是他所說的符合顯教,其實只是宗喀巴自己的猜測臆度,只是以假作真,根本就不符合事實。譬如說「持名唸佛」是以口唸心聽,或心念心聽的方式來作功夫直到一心不亂,這絕不是用觀想有境界相的佛像所能成就的,何況更上層的無相念佛功夫,更是要離開佛號及形相來憶念修持才能夠有機緣和般若實相相應,哪裡是觀想這種不離虛妄想像的方式,而能夠實證呢?更何況他們所觀想的,最後都是男女性交的雙身像,那更是染著的不淨妄想。即使是淨土《觀經》所說的觀想念佛,也不是以所觀想的影像作為真實佛身的,而只是作為修習念佛的方便法門之一;使覺知心藉著觀想而不離念佛、憶佛,而在即將往生時能夠感得佛菩薩前來接引。並非像喇嘛教是妄想,要把觀想的虛妄像變成真實的佛身啊!
如果宗喀巴一開始就先引導學者觀想藏傳喇嘛教密宗的蓮花、月輪、日輪等,修學者恐怕就會生起懷疑,因而退卻,所以宗喀巴才會讓修學者先觀想佛像金色光明的莊嚴相,而說菩薩應緣彼。然後慢慢地次第引導學者進入密宗道,之後再觀想雙身法中的女性性器官而稱為蓮花,觀想男性性器官而稱為是金剛杵等等;這樣就不容易使修學者生起懷疑而退心,這就是宗喀巴引誘人墮入密法的技倆。他寫作《廣論》的目的,就是為了要以正統佛教的法義來包裝,以方便引誘學人進入密教來合修雙身法的。例如喇嘛教很有名的上師,號稱是大成就者的陳健民,他在書中說︰【金剛部《白馬頭金剛法》第一頁後云:『又密處有「啥」字,變為與自己同樣之馬頭金剛,身顏綠色;其佛母密處有金剛杵,杵之股端藍白色,豬頭,持小鼓及天靈蓋,作安樂供養之想。』此中明明標出男女兩尊之密處;論一般圓滿次第,男為杵,女為蓮,互相雙運,行事業,或作供養,一切皆由此兩密處杵蓮雙運而出生。又此供養說為密供安樂,亦可斷定為杵蓮抽擲騰挪,發生四喜之大樂,而為供養也。】(《曲肱齋全集》(三),普賢王如來佛教會出版,頁213。)
陳健民上師在這段文字中所說的密處、杵、蓮,都是暗指男性或女性的下體,而雙運行事業就是指男女交合之事,說要在交合時觀樂空不二,並且認為世間一切法,都是由於男女交合而出生的。由陳健民上師所說要密供安樂給喇嘛教所謂的佛陀,乃是觀想佛父、佛母,以杵、蓮交合之抽擲騰挪發生四喜之大樂,其後以此大樂作安樂供養之想,這是修雙身法之前方便。這就是明白地說出宗喀巴隱說的雙身修法的實質內容,所以喇嘛教所說的祕密法,實質上就是把欲界中的男女交歡之事,以佛法名相來作包裝,並且把它神祕化,說喇嘛教密法是比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還要更為高深的法,這可說是全天下最大的騙局。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宗喀巴的所說根本就只是六識論的邪見,從來沒有離開識陰的範疇,是具足外道凡夫的境界,例如《廣論》357358頁中說:【有說置像於前目覩而修,智軍論師善為破之,以三摩地非於根識而修,要於意識而修。妙三摩地親所緣境,即是意識親所緣境,須於意境攝持心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
宗喀巴在前面說:先當求一若畫、若鑄,極其善妙大師之像,數數觀視善取其相,數數修習令現於心;他在這裡卻又說不許置佛像於面前目睹而修觀想。這不是前後語自相矛盾嗎?況且即使置佛像於面前目睹而修觀想,所修的若不是意識心的觀想,那又是什麼呢?難道六識論的喇嘛們,以為只有眼識就能夠作觀想嗎?宗喀巴這樣的說法前後矛盾,他的目的只是想要讓人覺得喇嘛教上師比 佛陀更高超。
所以說入密教以後,就會完全信受密教大師,而不再信受經中 佛陀所說清淨、解脫的法義了。因此置像於前目睹而修,雖然與禪定無關,但是從上面的引文中可以再次印證:宗喀巴對於十八界法的運作都不瞭解;宗喀巴藉著智軍所說,而破有人說置像於前目睹而修,說那樣是用眼根與眼識來修,再說別人藉像而修觀想是不對的。宗喀巴說應該要以意識來修,但是其實在目睹的過程,也必須要有眼根、眼識、意根,以及意識的參與才行啊!眼根雖然不能夠了別,但是仍然必須要有眼根對色塵境,以及意根的作意才能夠同時生起意識及眼識;有眼識才能粗略地了別顯色,然後再由意識去作深細的分別。所以說目睹佛像乃至山河大地等等一切影像,必定是要有眼識與意識去觸所緣境,才能夠了別。宗喀巴卻誤以為目睹境界時只是用眼識來目睹,卻不知道在目睹時除了眼識之外,還要有意識才能完成目睹的作用;因為意識是眼識的俱有依,有眼識出現之時必定也有五俱意識的存在。我們由此可以了知,宗喀巴對於世俗法的十八界內涵都是極為無知的;明明就只是個憍慢無智的凡夫,竟然敢假冒成佛菩薩的樣貌。不知這在死後是會直墮阿鼻地獄長劫受苦的惡業,真是可憐憫啊!
宗喀巴又說 :「妙三摩地親所緣境,即是意識親所緣境,須於意境攝持心故。」定境乃是意識所緣的境界,此話沒錯。但宗喀巴說的妙三摩地只是樂空雙運的欲界人間境界,並不是真正的妙三摩地;因為只有實證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心,意識轉依不生不滅的真如而生的阿賴耶三摩地、真如三摩地,這樣心得決定的三摩地才是清淨無漏的妙三摩地的所緣境;這樣親證實相的功德境界相才是真正的妙三摩地,並不是宗喀巴否定了第八識之後所說的雙身法粗俗境界。
所以宗喀巴所說的修止就是要依藏傳喇嘛教密宗的經典。說要緣於佛像,而他所指的佛像,指的卻是喇嘛教男女交合的雙身像,說要這樣子觀想雙修佛像來修三摩地;他的目的就是要學密法的人觀想雙身交抱的密宗佛像。如果學人像這樣子不斷去熏習的結果,最後就會全然相信而願意接受和喇嘛合修雙身法了;但是這等於是把經論中的所緣,是為了要去除煩惱繫縛的目的給完全背棄了,這樣就只能永遠留在欲界粗重的煩惱中流轉生死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說明到這裡,感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727-a17_031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30集 善巧所緣或淨惑所緣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我們在上一次的節目中,探討到五停心觀的第三種——愚癡有情所應修的緣起所緣,今天要繼續把五停心觀的真實義理解說完,然後還會說明什麼是「善巧所緣」以及「淨惑所緣」;並且把佛教正法和藏密邪法的差異來作比對以破邪顯正。
我們上次談到了宗喀巴等人所說的緣起觀,是以因緣所生、生滅無常的意識心為主的六識論緣起法;所以說,這是不承認有根本因第八識如來藏的無因論緣起法,這和 佛陀是以十因緣而說有不生滅之本識因的緣起正法不同。
其實三世緣起一定都是要以如來藏為因的,因為只有如來藏有能力攝持一切種、四大種,所以能造出色身,也能出生七轉識以及種種的心所法;再由色身與七轉識等等法的運作,才會出生一切萬法,這全部都是依於根本因如來藏的不生不滅、能生萬法的法爾自性而有的。如來藏所出生的有情世世不同的五陰,生生世世在三界中流轉,有過無量無數的生死,但是如來藏卻都不曾有過生死;如來藏的本體猶如虛空,而祂的體性卻不空,有著能生萬法的本然自性,所以說如來藏非空、非不空。
但是,由如來藏所出生的五蘊都是所生法,由如來藏因以及父精母血等其他諸緣因緣聚會而得出生;有生之法則必定有滅,所以說五蘊身包括意識等識蘊,只是假有、暫時而有,終將歸於壞滅,所以說五蘊法是緣起性空;因此,依於真實而不生滅的如來藏而說:沒有真實的五蘊我在造業,更沒有真實的五蘊我在受果。這樣依於如來藏不生不滅、能生萬法的體性,而於所緣法來作意思惟,可以讓愚癡行增上的凡夫眾生,他的所有癡行都能逐漸變得微薄,他的種種癡行都能逐漸轉變清淨,像這樣的正說,才能稱作是「緣性緣起所緣」。
但是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舉密續的論疏而說:【佛說若無微塵合集之蘊,則無二根交合不能流注諸界,若界不能流注,則應慧智不能了證自境。】(《密宗道次第廣論》卷20)他這段話的意思是,密宗所編造的佛說:如果沒有微塵合集的五蘊身,則沒有男女二根交合,那麼也就沒有男女二根分泌物的流注,這樣的話,智慧就無法明了自身的這個境界。然而這種二根交合的快樂覺受,是要藉由欲界的色身才能有的,如果出離了欲界而達到色界時,已經沒有男女二根了,只有禪悅之樂,也不可能再有二根交合的樂覺了;所以說,樂空雙運的淫行境界,是只有侷限在欲界人間、畜生以及鬼道等低層次的世間法。而且欲界身是生滅法,依於欲界身才能擁有的淫樂,當然更是無常生滅之法,已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 佛陀,絕無可能教導眾生如此低賤的邪法,而讓眾生不斷在三惡道中流轉生死;但是宗喀巴卻無智慧作出正確的簡擇,而主張欲界的粗重淫樂覺受是不生不滅法,真是個具足愚癡而堅著不捨的人啊!
我們接著要來談談五停心觀的第四種——界差別觀,這是慢心深重的人應該要修學的對治法。佛陀說:【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瑜伽師地論》卷26)彌勒菩薩解釋說:【云何界差別所緣?謂六界差別: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瑜伽師地論》卷27)所謂地界,包括內地界的毛髮、皮肉等等,外地界則有瓦木、石礫等等。水界有內水界的淚、汗、血、尿等,以及外水界的河海、泉沼等等。火界則有內火界的體溫,以及外火界的鑽木、擊石等所生之火。風界則有內風界的呼吸風、上下行風等等,以及外風界的東西南北風等等。空界則有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的孔穴,譬如由口及咽喉吞嚥後,往下一直到排泄的管道都是中空的,這些都說為是空界。所謂識界,從究竟的角度來說,則是指能出生眼、耳、鼻、舌、身、意識、意根的本識如來藏,本識和祂所生的七轉識等八識心王,都稱為識界,這是指大乘證悟般若的菩薩對於識界的觀行。憍慢行眾生應修界差別所緣,尋思行眾生應修阿那波那念所緣,愚於自相、因相、緣相以及四顛倒見的眾生則應修蘊處界等善巧所緣,乃至於想要出離三界貪愛而得解脫的眾生應該要修學淨惑所緣。
但是此處《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內容是屬於〈聲聞地〉,因為二乘人沒有足夠的深廣智慧來實證第八識,因此他們所觀行的識界就只能侷限在求證解脫,緣於對治憍慢行而來作界差別觀,因此就以二乘菩提現觀識陰六識等而說為識界。因為蘊處界諸法都是無常、苦、空、無我,最後歸於空寂,因此哪裡有憍慢可說呢?像這樣透過現觀蘊處界都是生滅無常的體性,而能除去憍慢心,所以二乘人現觀的識界,就只能侷限於識陰六識。但是大乘菩薩是要成就佛道的,因此所要斷除的煩惱、無明以及習氣更是深廣,所以菩薩是從親證本識的角度來作界差別觀的—現觀本識如來藏中所藏的一切界—這個「界」指的就是如來藏中所含藏的種子或是功能差別,不管善惡染淨,如來藏心都是平等平等無有高下的儲存著;因此菩薩透過這樣的界差別觀,進而轉依如來藏的本來平等性而淨除慢行,乃至憍慢的習氣也會在修道位中逐漸斷除。
回過頭來說,由於有這六界的組合,才能有欲界以及色界有情的五蘊身心。若是有我慢的人,也就是指對自我的存在心中有喜樂的人,以解脫的角度來說,應該要以十八界的差別而作觀行,來斷除我見與我執而安住其心,這樣就不會再有慢行出現。當我慢斷盡時就成為阿羅漢,出離三界生死。至於十八界的界差別所緣之觀行,諸位菩薩可以閱讀 平實導師的《阿含正義》,該書中有作詳細的解說。若是有憍慢行的有情,緣於上述的六界差別、十八界差別,便會知道這五蘊身心都是由眾緣和合所成,就能於身中生起虛妄無常想以及無我想,也知道一切有情其實都一樣是緣起緣滅,心就不再高舉,憍慢就會逐漸微薄,而於諸憍慢、我慢漸漸心得清淨,這就是所謂的「慢行補特伽羅由界差別淨行所緣」。
五停心觀的最後一種是數息觀,這是對治心思散亂、愛攀緣等煩惱,而使心能安住下來的一種修法。佛陀開示說:【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瑜伽師地論》卷26)尋思行的意思就是攀緣散亂的心行,如果想要對治散亂的心行,應該就要緣於阿那波那念來安住其心。緣於入息出息的阿那波那念,有許多種修學的次第,這是以數算呼吸的次數來作為修習的基礎,循序而能悟入諸蘊修習、悟入緣起修習、悟入聖諦修習、十六勝行修習等法。散亂心很重的有情,緣於這五種阿那波那念,就能夠於此法正確精勤地修習,使尋思散動的狀況逐漸消弭,能很快的讓心安住於所緣法而轉變清淨,這就稱為「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淨行所緣」。
在《瑜伽師地論》中,除了上述的貪、瞋、癡、慢以及尋思等五種粗重煩惱,應該要緣於不淨觀、慈愍觀乃至數息觀等五停心觀來修學之外,彌勒菩薩還開示了「善巧所緣」以及「淨惑所緣」這兩種所緣的修法。關於善巧所緣,彌勒菩薩引述 佛陀的開示說:【頡隸伐多!又彼比丘,若愚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安住其心;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瑜伽師地論》卷26
這意思是說,善巧所緣大略有五種:第一種是「蘊善巧所緣」,這是指能夠了知有情眾生如何由如來藏因及諸緣而造五蘊身的種種差別性,不但由如來藏所造的有情五蘊各各不同,同一位有情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五蘊也不相同。如果我們對於有情生死流轉的自相不明瞭,就會被有情的命根、出生、成長、老病、死亡等表相所迷惑,也就會生起種種的煩惱,而去造作種種的惡業,因此我們就應該要來修學這個蘊善巧所緣而於蘊善巧安住其心。
第二種是「界善巧所緣」,這是指能夠如實了知有情的十八界法,是從別別種子、別別種性而生起出現的;或由別別界別別而轉,乃至能夠知道是如何生起、如何運作的,這樣就名為界善巧所緣。如果我們對於如來藏因以及其中所含藏的無量種子功能差別不明瞭的話,就應該要修學這個界善巧所緣來安住其心。
第三種是「處善巧所緣」,這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內六處,以及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六處,除了如來藏因之外,還要有這內外一共十二處的緣,以及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等,才能生起六識身相應法而有生死流轉。若是對於這種種緣不明瞭的話,應該就要以這個於諸內外處緣,來修學處善巧以安住其心。
第四種是「緣起善巧所緣」,這是由十因緣、十二因緣善巧,而了知五取蘊諸法都是藉由如來藏因以及種種諸緣所生,本無而今有,後必壞滅故,都是苦、空、無常、不自在的。因此而能去除凡夫的四種顛倒見,也就是對於世間諸法皆是無常,卻生起常見的常顛倒;對於世間諸法皆苦,卻生起樂見的樂顛倒;對於世間諸法不淨,卻生起淨見的淨顛倒;以及對於世間諸法無我,卻生起我見的我顛倒。
第五種的「處非處善巧所緣」則是說,要如實了知什麼是善法及惡法,以及如實了知造作善法就能感得可愛的異熟果報,而造不善法則會感得不可愛異熟果的道理。彌勒菩薩開示說:如果是對於蘊處界法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等正理不明瞭,而具有四顛倒見的話,那就應該要修學緣起善巧以及處非處善巧來安住其心。
如果我們把上面所說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因緣觀以及處非處等五法作為所緣來定心觀察的話,就會對諸法的自相、因相、緣相以及生滅無常等正確義理逐漸生起善巧的智慧,而能將無明躁動的心安住下來。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五種善巧所緣之外,還有最後一種的淨惑所緣。什麼是淨惑所緣呢?彌勒菩薩有引述佛陀的開示說:【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麁性、諸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麁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通達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瑜伽師地論》卷26)我們從 佛陀的這段開示可以瞭解,淨惑所緣一共有兩種:一、是觀察世間的下地粗性、上地淨性,也就是要觀察一切下地過患增多、上地過患減少,這樣的輾轉相望,乃至於無所有處天全都普遍作觀察,這樣就能夠逐步離開欲界欲,乃至於出離三界。第二、是要觀察出世間道,也就是要如實現觀苦、集、滅、道等四諦,要遠離一切苦和苦集而安住於道諦和滅諦之中。
以上概略地述說了包括貪行眾生應修不淨所緣、瞋行眾生應修慈愍所緣、癡行眾生應修緣起緣性所緣等等法。我們經由對 彌勒菩薩這些對種種所緣法的說明,已經證實宗喀巴並不了知根本論〈聲聞地〉裡的開示而胡亂解說,竟然還援引來作為雙身修法的止觀而說為善巧。例如,藏密喇嘛教所說的持戒清淨,就是依三昧耶戒每天都與女信徒合修雙身法,所以大家不要被騙了,誤以為這個三昧耶戒是佛教中所說的持戒清淨。
所以宗喀巴他可說是完全不懂佛法,不然就是故意以移花接木的手法來欺矇大眾,引誘大眾由能夠逐漸去黏解縛、出離三界的清淨佛法,走入永遠在三界六道中流轉生死的喇嘛教邪法之中,我們大家應該要仔細的分辨,而不要輕易地就受騙上當了呀!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說明到這裡。感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723-a17_030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32 斷我見略說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
今天我們要概略介紹「斷我見」,希望能幫助您斷我見、斷三縛結,實證聲聞解脫道的初果。接著再轉入大乘法中來參禪,這樣參禪時才能遠離六識範圍,尤其是不會落入意識離念靈知心中,那麼想要證悟第八識如來藏就比較容易了。也就是說,不論是二乘菩提或大乘菩提,都是以「斷我見」為基礎。那麼要如何斷我見呢?首先要瞭解五陰、十八界的內涵,接著要如理作意去深入觀行,實地現觀五陰、十八界,並確認統統都是生滅變異的虛妄法,這樣把五陰、十八界自我都否定了,深心之中也確實接受了全部都是虛妄的生滅法。
如果對五陰、十八界的虛妄性都瞭解了,但是心中仍然不肯認定自己所現觀的事實,也就是心中不肯轉依自己所現觀五陰、十八界都是虛妄的這種智慧,那麼就只是初果向人,還不是初果人;必須心中確實認定,並且依止於正確的現觀內容,才是解脫道的初果人,才能進入解脫道的修道位,修除我所的貪愛與執著,並修除對自我的執著,進而邁向四果的慧解脫境界。
什麼是「我見」?就是以五陰、十八界作為真實不壞法。換句話說,由於對五陰、十八界起不如理作意,認為五陰、十八界的全部或局部,是真實常住的不壞我;尤其是把識陰中的意識離念靈知心,當作是真實常住法,這就是我見。所以若有人說「時時刻刻要作自己,要把握自己」,那就是標準的我見。有時候與人起爭執,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這個五陰被毀謗、被毆打或被羞辱,誤認為五陰是真實有,尤其是誤認為我這個覺知心,是真實常住的真我,所以我有自尊,假使沒有被尊重,就要求別人尊重,認為自尊受損了。這就是我見在作祟,認為自我真實常住不壞,才會這樣計較。又譬如:小學生常說:「老師!他打我。」那是由於執著色身為我,等到年紀大一點了,看見老人家過世,知道色身會毀壞不能長久,那麼又執著意識覺知心為我,或執著時時刻刻思量作主的意根為我,以覺知的我、思量的我為身,叫作身見,又叫作薩迦耶見,又叫作我見。
我見會使得眾生不斷地從自我出發,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然後生起種種貪愛或厭惡的心行。換句話說,我見是一切眾生輪迴生死的根本,是學佛人都要斷除的,然而卻不容易斷除。我見最難斷除的部分,就是對意識的境界相不能具足了知,如果能具足了知意識的種種變相,那麼就有希望斷除我見。譬如有的人只接受有語言文字妄想時的意識是生滅法,卻不肯接受離語言文字妄念的離念靈知也是生滅法,那就是未斷我見的人,因為離念靈知正是意識的心所法,雖然住於離念境界,卻對六塵了了分明,正是意識的想陰所攝。《增壹阿含經》卷28 佛說:【云何名為想?所謂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黃、白、黑,知苦、樂,故名為知。】意思是說,什麼叫作想呢?想就是了知,了知青色、黃色、白色、黑色,了知痛苦與快樂,所以並不是僅限於語言文字所作的思惟思想,才叫作想陰,只要有知,知六塵就已經落到想陰了。換句話說,舉凡識陰六識生起的知覺性,都是想陰所攝。當覺知心一念不生時,仍然是墮於想陰之中,對於定境法塵了了分明,所以我見最難斷的地方,正是識陰以及想陰的部分。想陰是識陰六識的心所法,只要有識陰六識存在,就一定有想陰的功能存在。所以斷我見的本質,就是認知以及現觀識陰六識的虛妄性,現觀識陰六識都是有生有滅的緣生法,虛妄不實。既然斷我見就是要斷除覺知心常住不壞的我見,當然得要深入瞭解識陰六識的內容。平實導師著作《識蘊真義》對於意識心的體性有很詳實的解說,若您喜歡看書,時間也很充裕,平實導師著作《阿含正義》總共七輯,配合《識蘊真義》一起看,這樣對於斷我見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還要強調一點,就是定力的重要性,修學三乘菩提一定要先於未到地定得自在,因為定力可以伏惑,若不是有定力伏惑的話,就算觀行具足,也無法得到斷惑與見道的功德,也就是不會有受用。意思就是說,初果的見地,得要有未到地定的功夫來支撐才能證轉,證轉與證兩者不一樣。什麼是證轉呢?證轉是說轉依成功了,見地可以運轉了,運轉就是付諸於實行的意思,這樣才是真的實證,叫作證轉。所以《瑜伽師地論》卷53 彌勒菩薩說:【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爾時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即名為聖所愛戒。】意思是說,如果是依未到地定的定力而證得初果,那個時候,一切能通往三惡道的種子,都將永遠斷除。也就是說,這位初果人就不會再犯惡戒,而下墮三惡道了。所以說,凡是想要證得初果而不退轉的話,就是要有未到地定的定力作為支撐,如果沒有未到地定的定力,那麼就只是一個初果向。初果向的意思,就是正要進入初果,但還不是初果,因為與初果的解脫不相應,只是乾慧而沒有解脫的功德受用;如果沒有真善知識攝受,很容易再退回到凡夫的常見或斷見之中。意思是說,自己本身要去作觀行而斷三縛結,也要有未到地定的定力,這樣證得初果才不會退轉。但是定力只能伏惑、不能斷惑,斷惑得要依靠智慧上的修學,不過還是要配合定力來證果,所以學佛人要先於未到地定得自在,您只要把正覺的獨門功夫──無相念佛、看話頭學會了,便具備了動中未到地定的定力。
另外有一個觀念也很重要,就是要瞭解證果的本質是什麼?事實上,證果不是得而是捨。譬如證初果,是因為捨掉我見、捨掉三縛結之後,施設一個名稱叫作證初果;乃至捨掉對三界愛的執著,然後施設一個名稱,叫作斷我執,證阿羅漢果。所以證果的本質就是捨而不是得。若有人說:「我已經證初果了。」,那表示他的我見還未斷,因為還有我,所以就自稱我證得初果了;這個我還在,表示微細的我見還未斷,那就不是初果人,因為證果沒有一個果可得,而是把我否定了,既然我不存在了,哪裡還有我證初果呢?所以若有人自稱「我是須陀洹,我得須陀洹果」,那麼他就不是須陀洹。同樣的道理,若有人自稱「我是阿羅漢,我得阿羅漢果」,那麼他就不是阿羅漢,因為證果的人,不是證果,才是真的證果,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如果只是知道證果的內涵,也知道斷我見的內涵,雖然講得頭頭是道,什麼叫作斷我見,完全瞭解了,可是斷我見的功德卻不能運轉,也就是沒有功德受用,那就不能叫作證初果,也不能說是真的斷三縛結,實際上並沒有證初果。因為「證」一定要能運轉才是真的證,叫作證轉;假使有證而不能運轉,不能產生作用,那就不能叫作證轉,對他來說那只是一個知識,叫作佛學知識。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伏惑的功德,當我見斷了以後,三縛結跟著就斷,三縛結就是我見、疑見、戒禁取見,合起來叫作見惑。因為錯誤的見解而產生的迷惑,因此就使得有情不斷地在三界六道中輪轉生死,所以說,解脫道的修行,主要就是在斷我見上用心。
接著「疑見」是說,由於本身的我見未斷,對於諸方大師的我見未斷也就不能如實知,叫作疑見。當我見斷了以後,疑見就會跟著斷,疑見斷了,就是不懷疑自己所斷的我見確實必須斷除。疑見斷還有一個意思,佛在經中說為「於諸方大師不疑」,也就是說,當初果人斷我見時,由於疑見斷的緣故,他就能判斷諸方大師是否已經斷我見,從諸方大師的開示或著作中,就可以判斷那位大師是否已經斷我見,並且對於自己的判斷不會猶疑不定,具有絕對的把握。
接著「戒禁取見」,這是說,外道因為不如理作意的虛妄想,所施設的種種戒法以及禁忌,譬如外道的食自落果戒、裸身戒、常坐不臥戒等等,都是誤會解脫道的修行理論,所以有種種不如理作意的邪思惟,誤以為持守那些外道戒,就可以得解脫。當我見、疑見斷了以後,那麼就能夠了知外道所施設的那些不如理的禁忌,其實都跟解脫無關,有了這種正確的了知,就是戒禁取見斷了。《雜阿含經》卷15 世尊告訴諸比丘說:【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意思是說,我見、疑見、戒禁取見這三結斷盡之後叫作須陀洹,從此以後不會再墮入三惡道中,一定會趣向正確的二乘覺悟境界,最多再經歷七次三界有的天界與人間往來受生,就可以出離三界生死苦。
斷我見、斷三縛結,除了從五陰、十八界的緣生緣滅來作觀行之外,還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要相信「假必依實」的道理,必須相信有一個真實法——如來藏恆存不滅,然後才有緣起性空之法。也就是說,生滅無常的蘊處界一切法,都必須依於不生不滅的真實心如來藏而有。凡是夜夜斷滅,然後朝朝還起的那種法,一定是假的法。也就是說,每天晚上都會斷滅,第二天早上又生起的法,一定是假的法。那假的法為什麼能夠夜夜斷滅之後,又朝朝能夠重新現起呢?背後一定有個真實法,使它能夠重新生起,因為不可能無中生有;也就是說,斷我見的一個前提,就是相信有個常住法如來藏,來維持五陰、十八界,使得滅掉五陰、十八界之後的無餘涅槃,不會成為斷滅空。
對五陰、十八界的內涵具足了知了,並如實加以觀行五陰的每一陰,十八界的每一界都是生滅變異的,再加上未到地定的功夫,心性也降伏了、調柔了,這樣才能真的斷我見。斷我見之後,接著再作四加行的觀行,四加行是從另一個層面來斷我見,雙印能取與所取皆空。四加行的目的,是要更進一步去斷除我見,不讓我見重生,也就是使得斷我見的內涵不會退轉,使得自己心得決定,趣向常住法如來藏的方向去實證。
最後再強調一點,就是斷三縛結之後,必須具足四法,才能說是真實取證,預入聖流的初果人,這有經文可以證明,我們看《雜阿含經》卷33怎麼說的:【佛告摩訶男:「是故當知四法成就須陀洹: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如是受持。】意思是說,斷三縛結之後,必須以四法來成就須陀洹果,哪四法呢 ?就是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並且受持佛戒。換句話說,由於善知識的教導而斷三縛結,還必須具足成就四法,也就是願意歸依佛法僧三寶,並且願意領受佛門聖戒,才能說是真的實證聲聞解脫道的初果,稱為須陀洹。假使不願意領受三歸依,當然不是佛弟子,初果人所斷的三縛結,對他來說只是佛學知識,完全沒有絲毫的解脫功德受用,假使不願意領受佛戒,表示初果所應斷的異生性還未斷除,將來捨壽時還有下墮三惡道的可能,所以佛弟子斷三縛結以後,必須注重佛戒的守持。
時間的關係,今天講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729-a16_032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31 能取與所取—應離虛妄分別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
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之「能取與所取-二俱無所得」來跟諸位探討「能取與所取-應離虛妄分別」這個題目。因為「能取」在「所取」上面的「虛妄分別「中會引生種種邪見與問題,所以今天的節目,我們就要來探討這個重要的法義,由所取的虛妄也可以了知能取之虛妄;了知能取與所取之虛妄性後,就可以逐漸遠離種種之虛妄分別,也能夠漸離因虛妄分別所引生之染汙的身、口、意行。譬如在《大乘入楞伽經》卷4中的開示:【大慧!一切眾生於種種境,不能了達自心所現,計能所取虛妄執著,起諸分別墮有無見,增長外道妄見習氣;心心所法相應起時,執有外義種種可得,計著於我及以我所,是故名為虛妄分別。】也就是說:因為不能了達能取心與所取境皆是自心所現的道理,於是對於能取與所取二法產生誤計及執著;或者否定第八識而墮入「無見」之中,或者執著能取之意識心或意識細心為實有不壞心而墮入「有見」等,如此皆能增長「心外求法」之外道邪見。有時候是錯誤執取七識心及其心所有法有真實不壞之體性,或者執著自心藏識外之法有不生不滅之性,或外於自心藏識而說有涅槃,也有對於常見外道之「意識我與我所」執取不捨的;這些都不離虛妄分別,因此如果能夠了知能取與所取皆是自心藏識所現之生滅法,那就可以逐漸避免落入這些誤計之中,尤其在末法時代有許多的邪思妄想令眾生眼花撩亂,也有許多相似佛法令眾生難以分辨,這些大多落入向自心藏識之外而求真實法之外道見中,這是大家要留意的地方;另外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能取在攝取所取的過程,如果產生種種虛妄分別與錯誤的執取,不只現在世會產生許多不如理作意之身、口、意行,也會熏成種子而帶到未來世,對於未來的道業產生遮障,因此其影響力是很深遠的。在《成唯識論》卷8有這樣的開示:【二取習氣,應知即是我執、名言二種習氣,取我我所及取名言而熏成故,皆說名取。】其中「我執習氣」就是對於「我與我所」產生虛妄的執著,不曉得「七轉識我」及其「相應的心所有法」都是依他起之生滅法,乃至連更遠的五欲六塵之「我所」都執著不捨,因此長時與「我及我所執」相應執著三界諸法,如果不加以對治,則令執著越加深重而數數現行。「名言習氣」主要指的就是透過表義名言以及顯境名言來熏習種種法,這些法就能夠在熏習之後再等流出來,因此在熏習的時候,就要留意所熏習之法的內涵是否正確;其中也要留意的是:尤其是透過語言、文字、名相而成就的熏習,我們要知道這些名言安立只是一種為了達成解說或意思傳達的方便施設,而且語言、文字有侷限性,包括許多的施設是有前提的,因此不可以執著之,否則就會成為「遍計所執」而衍生出後續的虛妄分別。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64中有這樣的開示:【遍計所執自性者,謂:諸所有名言安立諸法自性,依假名言數數周遍計度諸法而建立故。】也就是說,雖然為了達成某些目的而用名言來安立諸法自性,但是因為生滅之諸法都是因緣所生,所以不可以執著這些法有真實不壞的自性;譬如說花有漂亮的自性,但是當花枯萎的時候,這漂亮的自性就不存在了,因此雖然名言之施設,有其作用及需要性,但不可以執著種種安立之諸法自性為真實不壞。同時因名言所安立之諸法自性皆因意識心之覺想而有,若無覺想則不分別一切法,就不會有這些種種的名言安立;而種種名言安立之種種自性亦是互相觀待而有,因此不可以執著這些安立的諸法自性是真實不壞的,乃至從如來藏的境界來看,根本沒有一切有為法的自性可言。
而上述之我執習氣以及有漏之名言習氣,必須要加以對治,否則其作用會一直存在,只要遇緣便會現起,現起之後重複熏習而令執著性更加深重,造成生死輪轉無有窮盡;因此如果能夠對於「能取與所取之生滅虛妄」的本質作正確理解與觀察,就有機會能夠斷除「以識蘊為真實我」之錯誤知見。這裡面最主要的是斷除「以能取之意識心為真實我」--也是遠離虛妄分別,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意識心令人覺得太真實了,而且有證自證分可以反觀,因此會有自我認知的存在,是眾生所最容易誤認為是真實我的;也因為我見可以引生許多的邪見與虛妄分別,因此我見的斷除是三乘菩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關卡。斷除我見之後就能夠漸漸離開虛妄分別,譬如平實導師在《實相經宗通》第二輯中的開示:【這個意識要到什麼時候,才算開始有了不虛妄的分別相呢?……從初果的時候開始,能夠分別蘊處界粗法的無常故苦、故空,空故無我;這是第一分的不虛妄分別相,……當他找到了十八界的本源,現觀五蘊十八界是從自心如來藏金剛心而出生,這時候的意識雖然還是虛妄法、還是有分別心,但是祂已經有了對不虛妄法金剛心的分別功能,這就是第二分的不虛妄分別相。】(~《實相經宗通》第二輯,正智出版社,頁228)因此以觀察能取、所取之虛妄生滅性及配合「假必依實」的正知見,對於遠離種種的虛妄分別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佛法的修行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成就上述兩種的不虛妄分別,這兩種的不虛妄分別也是對應至聲聞菩提及大乘菩提之見道,也是在修學路上的兩個重要關卡;因此斷我見之後,才能進入解脫道的修道位而漸漸修斷煩惱,而不是用壓伏煩惱的方式了;同時證悟實相後就可以漸漸修學別相智,利樂眾生修集福德,向通達般若之通達位前進。
所以討論能取、所取之生滅的體性,無論是在聲聞菩提與大乘菩提的修學之路都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很具體的。因此從能取與所取的法義,讓我們可以瞭解能取的識陰自我與所取的六塵境界都是生滅虛妄之法,而能取之識陰的心所法當然也是生滅之法,都是從自心如來藏所直接或間接出生。譬如在《佛說寶雨經》卷8中的開示:【由我起於貪、瞋等法,能起之我既從緣生,所起貪、瞋及貪等境亦從緣起。誰有智者於眾緣生虛妄法中起我執著?】大意是說:意識心的現起才會有其相應心所法的出現,譬如貪、瞋等六根本煩惱心所法,而意識心我是依根、塵觸才能出生的生滅法,意識及其心所法--貪、瞋等所取的六塵境界,亦只是自心所現的六塵內相分。因此無論是意識心我、意識心相應之心所法,或者是心、心所法所貪取的內六塵境界,皆是因緣所生之虛妄生滅之法;既然都是眾緣生虛妄法,那有智慧的人就不應該在這些虛妄法中執著有真實不壞的識陰自我,能夠取種種六塵境界,而於這些虛妄生滅的內六塵中生起種種貪愛而被繫縛;這種由能取、所取皆是生滅虛妄之因緣所生法的思惟觀行方式,能引生很大的力量,也是一般眾生普遍可以接受的。因此瞭解這個道理及配合實際觀行之後,就可以同意不應該在虛妄法中有種種的執取,而這也是依靠智慧才能真正斷除煩惱的道理;即使無法在短時間內達成目標,但是如果能夠下定決心修行,相信一定可以一分一分遠離種種之虛妄分別與執著的。
真正能夠離開能取、所取的是空性心如來藏,因為祂不緣六塵境界,因此是無色、聲、香、味、觸、法,祂的自住境界是絕對寂靜的,祂是出生眾生能取與所取的真實心。雖然菩薩悟後要轉依如來藏的清淨體性,不於六塵起執著,但是並不是要菩薩的意識心都不要去了別六塵境界;因為這樣便無法修學而提昇智慧與利樂眾生了。因此說明六塵內相分是自心所現的生滅虛妄之法;主要是要讓菩薩知道:識陰六識其所攝取的是六塵內相分,不是眾生以為的外六塵相分。所以一方面可以達成令眾生遠離五欲六塵染著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顯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而既然內六塵是自心藏識依眾緣所現,因此各人所現內六塵有異,所以雖然面對的是同樣的外五塵境界,也不能錯誤地認為眾人所取的內六塵相是相同的;而是要知道內六塵是因緣所生,依他而起之法,依不同因緣與業報而有不同之展現,故不可執著自己所領受的內六塵一定是那樣永遠真實不變。因此能夠因為熏聞與修學正確的法義而逐漸遠離虛妄分別,與漸漸斷除種種的誤計與遍計執著。而另外從能取所取皆是虛妄生滅之法,也可以讓修學者去思惟,必定要有一個不生滅的真實法,才能有生滅假法的出生,因為「假必依實」;同時虛妄生滅之法不是可以究竟依靠的,因為生滅變異本身就是不安隱性,也不能把生滅法轉易成為不生滅法,而這個道理是遍於三界六道。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27中的開示:【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麤重之所隨逐,不安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也就是說,含攝能取所取之五蘊,本身是因緣所生之法,生滅不斷,眾生因為不瞭解五蘊的真實相貌,有種種虛妄分別與執著,也不離四取、三受等法,因而無法脫離因為五蘊出生後而引生之苦苦與壞苦,而因為染汙熏習與無明貪愛造作諸業的關係,這些法的勢力就會逼迫眾生,不斷地在三界六道中不自在的生死輪轉,而且皆脫離不了行苦。所以諸蘊或能取、所取等虛妄生滅之法,絕對不是眾生的究竟依靠;因為其本質是生滅的。而對於凡夫來說,諸蘊及其相應的種種行也都是不安隱、不離三苦的,因此只有本來不生滅的本住法,祂不需要藉助其他的因緣而能本來自在,祂才是眾生的究竟之依靠。菩薩因為證悟如來藏的關係,知道世世的五蘊皆可以依本心而不斷地出現,而因為修學正法的關係使得世世的無漏法與可愛異熟果報轉更勝妙,因此心中能夠逐漸離開罣礙與恐怖,這就是大乘法中依如來藏才能成就的安隱觀。所以菩薩悟後轉依離能取、所取之如來藏心,因此能令能取之意識心漸離對於六塵之虛妄執著;這也是我們從這個能取與所取的法義中應該要學習到的。
有時候我們會把一般眾生的五蘊稱為「五取蘊」,因為對於五蘊產生貪愛的緣故,譬如在《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1中的開示:【何故名取蘊?以取合故,名為取蘊。何等為取?謂諸蘊中所有欲貪。何故欲貪說名為取?謂於未來現在諸蘊能引不捨故,希求未來染著現在欲貪名取。】也就是說:五蘊中的能取心有欲貪煩惱,而貪愛的對象卻也是五蘊自己,因為貪愛的關係就能夠引生未來世的五蘊,所以在有些論中說這種現象為「蘊生取」以及「蘊從取生」。也就是說五取蘊因為有貪愛的煩惱,因此而貪愛五取蘊自己,因為這樣的緣故就會引生當來的五取蘊出生;因為對於當來的五取蘊之欲貪產生了希求,所以這種力量就會引生五取蘊的再次出生,所以說「以取合故,名為取蘊」。而無漏的五蘊就能夠離開這種貪愛的現象,因此如果能夠單純的只是生起能取與所取,而不會因為無明與貪愛的緣故使能取貪愛所取;這樣就是只是單純的五蘊,並不會引生生死之流轉。所以對於「五取蘊」這個名相的瞭解也可以讓我們知道問題是出在哪裡。
從上面的探討應該讓我們對於「能取與所取」在道理上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而因為五蘊本身就包含能取與所取,因此最後我們引一段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10中的開示,可以作為大家思惟及觀行時的參考:【復觀五蘊……猶如夢想,都不可得,……蘊性如空谷響,屬諸因緣。……觀蘊如影,從業緣現……觀蘊如鏡中像,無我、無人乃至受者,……觀蘊從緣而有、如幻如化……觀蘊是變壞相,無常、苦、空、無我……。】(~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10)也就是:五蘊是因緣所生法,生滅虛幻無常,因此說「猶如夢想,都不可得」,即使認為已經得到它,但是下一剎那即生滅變異,因此究竟來說又是無所得;而既然是因緣所生法當然攝屬於其出生之因緣,故說「猶如空谷響,屬諸因緣」。另外有情眾生所能展現之六道五蘊身,依所造諸業而轉變不定,有時得人趣五蘊,有時得天趣五蘊等,因此說「如影,從業緣現」;而五蘊是所生之生滅法,非真實不壞之真我,因此說「如鏡中像,無我、無人乃至受者」;同時五蘊需要借 緣才能生起,譬如依根、塵、觸三法才能出生識蘊,因此說「從緣而有,如幻如化」,並且五蘊是生滅因緣所生,亦是剎那無常生滅,故說「是變壞相,無常、苦、空、無我」。所以我們可以從這幾個角度詳細深入地觀察驗證,相信對於能取所取的生滅虛妄性就能夠有更深入的瞭解與體驗。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725-a16_031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30 能取與所取—二俱無所得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之「六塵與六入」,來跟諸位菩薩探討「能取與所取--二俱無所得」這個題目。因為能取的心與透過六入,而成為所取的六塵境界有密切的關聯,而這些法義無論是在解脫道或者佛菩提道都是屬於非常重要,而必須加以正確理解的知見。
我們先來看,在五位百法中之色法十一,包括五色根、內五塵與法處所攝色,都是由前面兩位的法--即八識心王與五十一心所法,共同顯示之影像,屬於幻有幻滅、如鏡現像,故可稱之為影,因此說色法十一是「二所現影」,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在 平實導師的《起信論講記》第一輯中有這樣的開示:【因為八識心王有這些心所有法,配合過去世的無明以及這世父母的緣,四大元素的緣,所以有了五勝義根,有了十一種色法出現。】(~《起信論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107-108。)因此如果沒有八識心王與相應之心所法,那是不會有色蘊出現的;相同的,如果沒有識蘊及其心所法,當然也不可能有六識所了別的六塵相顯現於六識心中,因為意識心及其相應之心所法現起的時候才能顯現六識所了別的六塵相,因此六識心在配合其心所法時就可以產生「顯境名言」的功德。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確定:眾生六識心「所取的六塵相」是因緣所生、是無常變異而不安隱之法,因此當然不是眾生可以依靠的,故應逐漸斷除對於六塵之貪著。五欲六塵是屬於我所的部分,一般眾生也能夠略為瞭解貪著五欲六塵境界的過失,而能夠或多或少遠離一部分;但是要斷除「以能取心--六識為真實我」的錯誤知見,則比較少有人能夠觸及,以及心得決定。因為如果沒有建立正確的知見架構,則會擔心落入斷滅空而無法接受,因為通常會以為:如果否定識蘊我之真實性後,就沒有真實我存在了。
因此接下來我們要多花一些時間,討論「能取心」的部分,如果由六識心出生的道理來看,六識心卻是要以六根觸六塵為緣才能現起,譬如在《阿含正義》第一輯中 平實導師的開示:【有了六根觸六塵,所以會有六識的出生;有了六識心,就會有六識心的六識自性顯現,所以眾生才會感覺到自我確實存在,再由意識的錯誤認知而誤執識陰自己真實……歸根究柢,都是由於六入而引生的。】(~《阿含正義》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275-276)因此由於有六入的現象,因為想要了別六塵之種種境界,故有六識之現起;從這個角度來看,能取的六識及其相應能產生了別性之心所法,也是因緣所生、無常變異之法;如果以根、塵、識來看,反而能取之識蘊六識是要依靠六根與六塵才能現起,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應該比較容易信受:識陰是生滅之法。
如同在聖教中之開示:【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雜阿含經》卷3)也就是說:只要是因緣所生之法,由於其所依靠之因或緣,本身就是無常生滅;因為除了根本因如來藏心之外,其餘一切被出生之三界法--無論稱為因或緣,也都還是屬於生滅法,因此藉這些生滅性的因、緣才能出生的識蘊,當然更是屬於生滅無常之法了。所以我們就可以確認:六識及其了別性皆是無常變異之法,沒有真實不壞之體性;亦如同在《楞伽經詳解》第三輯中 平實導師的開示:【而其所生一切法悉無自性,以剎那剎那相續流注,非常住不動故;而一切法現行以後亦不斷變異──異性現故,是故說一切法之體性皆無自性。】(~《楞伽經詳解》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75)也就是說:如來藏所直接或間接出生之一切法皆是虛幻生滅,無有不壞之體性,只要現行之後就馬上又產生變異;因此剎那剎那生滅不斷,這就是「能取的六識心」之真實相貌,故識蘊決定是生滅變異之法。這一部分的理路看似不難,然而實際上能夠觸及這種法義的修行人,比例並不高;因為一般修行人所謂的「要放下」,其實大多講的是「我所」的部分,而通常只侷限於「外我所」,比較少觸及其執為自我之意識心及其心所有法;然而即使如此,能夠漸漸離開對於外我所之深厚的執著,也是值得讚歎的。而如果要真能斷我見,除了我所之外,也必須把「識蘊我」之生滅虛妄性弄清楚,乃至透過觀行而心得決定。
那這裡我們也可以留意一下,就是只要有「能取心」出現,則必有六塵境界存在;也就是說識陰六識與六塵是相應的,六識不可能脫離六塵而存在,因此當然不是不緣六塵的實相心。所以我們就可以瞭解:絕對不可能將意識心修到在《心經》裡面開示的「無色、聲、香、味、觸、法」;即使是在四空定中還是有微細之定境法塵存在的。這是修行的基本知見,千萬不能誤以為一念不生等境界就是已經離開六塵,而誤以為已經開悟;因為有許多錯誤的法門要讓意識心進入某種狀況,譬如:一念不生、虛空粉碎,或者住於男女雙修之喜樂狀態等等;以為這些就是實證法界實相。其實這些都是不曉得意識這「能取的心」是生滅法的道理,因為意識是必須依靠六塵才能存在的,而因為要依靠六塵存在,就會受六塵的生滅變異而影響;因此意識心不可能是可以離開六塵存在的自在之心。這是順便再提醒大家的,因為有許多人以為已經證得實相心了,可是若實際探究他們所證的實際內涵,卻通常還是只是意識心處在上述種種境界之中而已,而且也一定是不離六塵、跟六塵是相應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有一個觀念:就是想要證悟實相必須依靠佛菩薩所教導的方法,如果只靠意識思惟或討論,那可以說是沒有機會的。
在《解深密經》卷1中就有這樣的開示:【我於彼佛土曾見一處,有七萬七千外道并其師首,同一會坐,為思諸法勝義諦相,彼共思議,稱量,觀察、遍推求時,於一切法勝義諦相,竟不能得。】(~《解深密經》卷1)也就是即使聚集很多外道,一起討論、推求這勝義諦,也是沒辦法成功的;因為一方面這勝義諦的道理是非常深的,另一方面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與具足正知見,以及配合定力、慧力、福德及除性障,才有辦法證悟,不是單靠意識思惟、想像就可以證得的;因為靠意識思惟、想像,大多會落入意識相應的境界之中。因此如果沒有佛菩薩的教導,想要證悟,想要證入這勝義諦的相貌,是非常困難的;而這「六塵與六入」的法義也可以幫助我們來檢驗:如果所悟之心是不可以離六塵而存在的,那表示所悟之心還是虛妄生滅之法;因此無論能取或所取--皆是如來藏之所幻現--兩者皆可攝歸如來藏,而這兩者其實也是平等平等的。這樣的理解對於修學者來說是很重要的。
在世親菩薩的《辯中邊論》卷1中,就有論述有關「能取與所取」的重要開示:【唯識生時,現似種種虛妄境故,名有所得。以所得境無實性故,能得實性亦不得成。由能得識無所得故,所取、能取二有所得,平等俱成無所得性。】(~《辯中邊論》卷1)大意是說:能取心與所取之境界皆是由如來藏所變現出來的,「能取」因為具有了別性而可以緣取「所取」,因此在能取心中便有境界相出現;雖然這看起來好像有所得--已經緣取了境界相,但是因為此境界相,其實只是自心所現之虛妄境界,並非如眾生所以為:「能取心識蘊」真的有緣取「外五塵境」;同時能取心前後剎那生滅變異,因此實際上是沒有一個具有真實體性而不變異的能取心,來緣取外五塵境;所以無論從「所取的虛妄性」與「能取的生滅變異性」來看,實際上都是無所得。因此眾生以為有真實不壞,而能取之識蘊可以緣取外六塵境之本質,這樣的狀況在現象上是不存在的;因為實際上除了「能取之識蘊」念念變異,同時也只是能緣取自心所現之「六塵內相分」,並非無法緣取外五塵境,而所取之「自心所現的內六塵境」體性虛妄。因此能取、所取二者皆是自心藏識所現,皆攝歸於如來藏;因此把能取與所取攝歸於如來藏之後,就可以說兩者平等俱成無所得性。這也是經教中所說之「自心取自心」的道理,所以「能取心六識」不是能緣取「外五塵境」,以及「所取」是六塵內相分則非 外五塵境;因此結果是能取、所取都不是眾生想的那樣之情況,也不是眾生所認知的體性。
在《大乘起信論》卷1中也有開示五蘊的法相,是前後剎那都有差異的:【是故若麁若細一切諸色,唯是妄心分別影像,實無所有;推求餘蘊漸至剎那,求此剎那,相別非一。】(~《大乘起信論》卷1)也就是說:例如意識心,前一剎那與後一剎那的意識心是有差別的,並不是完全相同;因為意識存在所依之緣亦是剎那變異。那意識心當然也是剎那生滅,因此說「相別非一」,因此並不是有一個實體的意識心完全不變而能夠到下一個剎那去,所以《起信論》以這種推求至剎那的方式,來對於意識心之剎那生滅性作觀察,確實是非常有力而可以斷除眾生「以意識為常住我」的錯誤知見。既然「能取之意識心」剎那生滅變異,那當我們在說這「能取的意識心」如何如何時,這一剎那的意識心就已經滅去了,而下一剎那的意識心已經是重新生起而有差異了;而色蘊也是一樣的道理。譬如六塵亦是剎那生滅,當你說我了別的境界是如何如何時,當你說完時這六塵境界也已經經歷了多剎那的變化了;因此說「唯是妄心分別影像實,實無所有」,包括五色根亦復如是,剎那生滅變異。所以真的可以說「能取」與「所取」兩者「平等俱成無所得性」。如果再從能取心所具能觀察的智慧來看,事實上也是剎那生滅變異的,因此聖教中說「能觀察智體實非有」,因為如果不是有意識心及其種種心所法,那怎麼會有意識相應的智慧展現出來呢?所以能觀察的智慧也是因緣生滅之法,非有真實不壞的體性。
經由上面的探討,相信大家對於能取與所取之虛妄性都能有多一分的瞭解。如果還有一些懷疑,那我們再來看看在《攝大乘論釋》卷6中的譬喻,這會有助於增加大家的信心:【鹿渴譬心及心法,以水譬塵,鹿渴動搖生識,緣水為境,實無有水。如此心及心法起變異事,於無有塵,生緣塵識。……譬如於夢中無有實塵,亦見有愛憎受用。此依他性中亦爾,無有實塵,亦見有愛憎受用。】(~《攝大乘論釋》卷6)也就是說:眾生在聽聞說沒有真實不壞的外六塵境界,乃至能取心之所取皆是自心所現之虛妄的內六塵之後,通常會想說:既然都是虛妄,那怎麼還會有心及心所法出生,乃至於在內六塵中受諸苦樂呢?因此菩薩就用譬喻讓眾生容易瞭解。就是說:好像一群鹿因為口渴所逼迫,看見遠處沙地熱燄流動便以為是水,因而心中迷亂,奔馳追求而不知熱燄實非是水,因此產生虛妄分別及錯誤的追求;又好像眾生在夢中,緣種種自心所現虛幻之夢境,而生起喜怒哀樂一般,不知那只是夢境而已。因此由論中的譬喻,大家就比較能夠接受眾生所追求的,竟然都只是自心所現的生滅幻境,非真似真,而令眾生於其中生起迷惑輪轉不已;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教導,真的是無法出離。而這些自心所現的內六塵雖然只是生滅虛幻的,但卻可以引起「識陰」現行,並令識陰於其中配合種種心所有法受諸苦樂;因此說「於無有塵,生緣塵識,以及無有實塵亦見有愛憎受用」,而因為眾生不了解 這個道理,在受用這些苦樂時感覺上就是會那麼的真實,因而生起種種執著與煩惱。所以有情覺知心所觸之內六塵,只是自心所現之影像而在非真實有中,卻有「相分」似有「質境」現起而被覺知心所觸,故非實無六塵相;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去瞭解六塵的真實相貌--它是似真而非真,而識陰也是一樣,雖然能緣六塵,卻需要六塵才能現起。而如果進一步探究能取與所取,自心真如所現的內六塵是屬於有情自己的相分,為見分七轉識的所取境,事實上所取六塵境與能取見分皆是如來藏所出生,此二者是互相依待。因此在聖教中形容說是「所取能取相待立」,也就是能取六識心需要所取才能現起,而所取之六塵境的顯現也需要能取心「顯境名言」及意根作意,才能令六塵相在有情識陰心中顯現,故兩者皆是生滅變異之法;而配合渴鹿以及夢中境界的譬喻就可以令我們更容易信受這個道理。
而菩薩在十行位時就要去現觀能取的七識心王,都如陽焰一般不停地晃動著,從來不肯止息;雖然不斷的攀緣六塵境而實際上並無實質,皆由自心真如而生。由此經由深入瞭解及現觀七轉識之虛妄性之後,就可以慢慢地降伏我執。今天從上面的探討讓我們瞭解到:為什麼能取與所取-二俱無所得。我們由各種角度的探討與分析,相信諸位已經能夠有基本的認識,而後續經由諸位自己的觀行驗證,相信對於這些道理就逐漸能夠心得決定。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721-a16_030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29集 五停心觀之所緣法(二)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我們在上一次的節目中,探討到《廣論》中奢摩他的章節,談到 彌勒菩薩開示的六種不淨所緣的第四個——觀待不淨所緣。
我們上次說到:相對於有情的五陰都滅盡的無餘涅槃來說,乃至三界頂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也都不能算是清淨處,也是應該要捨離的,這樣才能出離三界,安處於寂滅涅槃之中。這個觀待不淨所緣的道理,就是要讓修學者瞭解:不應該得少為足,而應該不斷地向上修進;所以,不但要證得色界禪定而遠離欲界的粗重,還應該要更進一步修證無色界的四空定來遠離對色界的貪愛;之後還得要繼續出離無色界,證得無餘涅槃,才能真正解脫於三界生死;甚至是要達到佛地的無住處涅槃,這樣才是修行的最終目標。
接下來,第五個「煩惱不淨所緣」則是說:我們應該要緣於三界世間中的見惑、思惑,包括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以及二十種的大、中、小隨煩惱等等的過失來作觀察;而且無論是煩惱的現行,還是隨眠種子,都稱為是煩惱不淨,都是應該要斷除的。藏密喇嘛教把因緣生滅的意識認為是結生相續識,所以說他們是落於常見的外道;藏密中無論修證有多高的祖師,也同樣都是連佛法中最基礎的意識我見都斷除不了的,他們更是執著欲界粗重的男女欲不肯放捨,所以就連欲界的思惑也都不曾斷除;那麼在欲界之上的色界以及無色界的微細煩惱,當然更是不可能斷除分毫的,所以這些喇嘛教人必定都是具足煩惱不淨的。
六種不淨所緣的最後一個是「速壞不淨所緣」,速壞不淨是在說:色受想行識等五取蘊是無常變壞、不恆久的,也是不可保信的,它的體性是隨著因緣而迅速變壞的,所以稱為速壞不淨。五取蘊的「取」就是指煩惱,因為一般凡夫的五蘊都是因為煩惱造業而有的,而且還會不斷地生出煩惱、造作業行,而繼續取得未來世的五蘊身,不斷地生死流轉而無法安住於寂靜涅槃之中,所以叫作取蘊。五取蘊的體性是無常無恆、剎那變壞的,即使一世之中都是世界首富,而且健健康康,有幸能夠活到120歲的高壽,也終究無法免除一死,他的所有財富也都是帶不到未來世去享用的,所以說五取蘊是不可保信的;而且越是幸福快樂的日子感覺過得越快,人生百年一下子就過去了,所以說是速壞不淨。
彌勒菩薩所開示的這六種不淨所緣的觀行,如果我們依自己所現起的煩惱,選擇正確的對治法來修學的話,就能夠很快地清淨我們的內外身心,而把對於三界貪著欲愛的汙染心給淨除;也就是要以這六種不淨所緣,來觀察世間境界以及自身的煩惱,這樣才能破除貪染心。根本論的卷26中還說到:貪行不但有對自身的五欲貪,對他身的淫欲貪,還有對外在境界的貪愛,此外還有色界貪以及薩迦耶我貪,加起來一共有五種;為了要斷除這五種的貪愛,使得它們永遠不再現行的緣故,所以 佛陀才建立了這六種的不淨所緣。我們如果能夠向內觀察到自己色身的三十六種物全都是朽穢不淨的話,就能遠離對自己色身的貪愛,並且遠離種種的欲貪,而使身心得到清淨;而如果能夠依於對他人色身的朽穢不淨所緣,來觀察思惟其過失的話,那麼貪愛他人美色、形體儀態、肌膚妙觸以及交合的淫欲、淫貪之心,自然也就得以清淨了。
但是藏密喇嘛教的無上瑜伽、持戒清淨,實際上卻是依三昧耶戒而每天都與女信徒合修雙身法,貪著男女間的種種美色及妙觸,所以大家不要被騙了,誤以為這個三昧耶戒是佛教中所說的持戒清淨。如果說對欲界其他種種的境界有欲貪,則可以藉由「苦惱不淨所緣」以及「下劣不淨所緣」來淨除欲貪;也就是說,觀察這些欲界境界常讓我們生起種種的苦受、憂受,而且這個欲界欲是最下劣的,是共於畜生的,能夠作這樣的觀察的話,那麼對所有欲界境界的欲貪之心都會因此得到清淨了。
接下來,由於觀察「觀待不淨所緣」,會發現雖然色界的境界超越了欲界,但是對於無色界來說,色界境界也仍然是不夠殊勝的,所以對色界的貪行,也會因此而清淨、除遣了。最後由於觀察「煩惱不淨所緣」以及「速壞不淨所緣」這兩種法,而明瞭三界我都是具足煩惱又無常敗壞之法,能如是觀察的話,就能把薩迦耶我見也滅掉了,那就最少能得到預入聖流的須陀洹果。而這六種的不淨所緣法,就叫作貪行的淨行所緣。經由這六種不淨所緣的修學,就能夠斷除對三界法的一切貪愛,使得身口意行都變得清淨而得以出離三界,安處於寂滅涅槃的解脫境界中,這樣才是修學解脫的正確道路。
但是,宗喀巴卻是和 彌勒菩薩的教導背道而馳,他違背了以不淨觀來遠離三界貪愛的正確修法,反而教導眾生要大貪——不但要大家貪著汙穢不淨的色身,更要貪著欲界下劣不淨的淫樂,更要大家都緣於雙身法而修不淨行;他所教導的邪見與邪行,使他自己以及隨學之人都沉溺於六種不淨法中,無法脫離天魔的掌控,永遠都留在欲界中沉淪生死,而無法得到清淨解脫。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看清楚宗喀巴這種不善的心念以及作為啊!以上就是對於貪行粗重的有情,應該要緣於不淨觀來修學對治的說明。
接下來,我們要談論五停心觀中,除了貪行以外的其他幾種粗重煩惱的觀行方法。首先我們來談談瞋心重的對治方式,因為一切眾生都有真如佛性,未來都能成佛,因此對於修學菩薩道來說,攝受眾生就是攝受自己的佛土,所以菩薩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對眾生生起瞋心的。那麼如果是瞋心很重的有情,應該要緣於何種法來修學對治呢?《廣論》中繼續舉《瑜伽師地論》卷26,佛所說的:【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安住其心。】這意思是說,如果是瞋恨心行很重的人,應該要修學慈愍觀來安住其心。那麼慈愍觀的內容以及慈愍所緣的對象是什麼呢?彌勒菩薩開示說:【若於無苦無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與其樂,當知是慈;若於有苦或於有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慶其樂,當知是悲、是喜。有苦有情是悲所緣,有樂有情是喜所緣,是名慈愍所緣。若有瞋行補特伽羅,於諸有情修習慈愍,令瞋微薄,名於瞋恚心得清淨。】~(《瑜伽師地論》卷26
在這段論文中把我們和有情彼此間的關係,依相處狀況的好壞不同,分為親近的、怨惱的以及中庸平淡的這三種;而我們對待有情的心念,也有慈、悲、喜等三種不同。彌勒菩薩說:如果對生活狀況一般的有情,不論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是親疏、好壞,都能夠以平等的心境去對待,想要給予他們快樂,這就是慈心。而對於遭受苦難的有情,無論親疏,都能夠以平等心想要拔除他們的苦難,這就是悲心。另外,對於處在歡樂中的有情,無論親疏,都會想要為他們歡慶,那麼這就是喜心。彌勒菩薩接著說:我們應該要以悲心去緣有苦難的有情,而以喜心去緣有歡樂的有情;如果是經常會顯現瞋恨心行的凡夫眾生,則應該對一切有情都修學慈愍心,這樣就可以讓他的瞋恨心逐漸變得微薄乃至於得到清淨。
彌勒菩薩在同一卷論文中,並且開示說:【云何慈愍所緣?謂或於親品、或於怨品、或於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樂,能引下、中、上品快樂、定地勝解。……若復說言廣、大、無量,此則顯示能引下、中、上品快樂;欲界快樂名廣,初、二靜慮地快樂名大,第三靜慮地快樂名無量。】~(《瑜伽師地論》卷26)彌勒菩薩的意思是說:所謂的「慈愍所緣」,就是對於一切有情,無論彼此的關係是親疏恩怨,都能以平等心安住於想要利益他們的意樂之中,這樣就能夠引發下、中、上品,或廣、或大、或無量的快樂,以及對禪定境界的勝解。「廣」是指欲界的快樂,「大」是指初禪地以及二禪地的喜樂,「無量」則是指三禪地的離喜妙樂。彌勒菩薩告訴我們說:以慈愍利益意樂能引生下品的快樂,這是指透過慈心觀而希望眾生得到欲界天的快樂,而說為廣樂;若是透過慈心觀而希望讓眾生能夠得到中品的初禪及二禪的禪悅之樂,可以讓眾生死後往生到色界天而發起清淨的喜樂,這就可以說為大樂;而如果透過慈心觀,想要讓眾生得到第三禪的離喜妙樂,則稱為無量樂。這三品的快樂是因為無怨恨心,因此沒有敵對心,也沒有損惱心,所以無怨恨心就稱為是增上利益意樂,因為這個無怨恨心能夠緣於有情的三界利益快樂。而且自心能夠安住於有利益的三品快樂中,以親近的、怨惱的或是中庸的三品有情來作為所緣,而以利益眾生的三品慈悲心作為能緣,希望眾生能夠因此得到欲界天、色界天或是無色界天的快樂。若是有瞋恚行的人,能夠這樣子對諸有情來修習慈愍心,就能夠讓自身的瞋恚行逐漸變得微薄,而使得瞋恚心轉變清淨。
然而喇嘛教行者修雙身修法,是著重於男女二根和合所引得的性交快樂,這是欲界中最低層次的性愛貪樂。從表面上看來,這好像也是屬於欲界廣大快樂中的一分,然而這種淫貪是屬於粗重而不清淨之樂,在欲界六天中,除了最下方的四王天以及忉利天還有短暫的兩性交合之外,夜摩天以上的天人都已經沒有二根和合了,甚至只要牽手或兩目相視就已經得到滿足了;因為他們已經遠離了欲界粗重的貪愛,才能上生到欲界天之中啊!因此像宗喀巴這樣強調長久持續的粗重強烈淫欲快樂,是只在人間以及畜生道中才有,雖然這也是欲界樂的一種,但是卻不能使人間的有情引生到欲界天的利益意樂,更何況是引生諸有情生到色界天以上的增上利益意樂;因此說,喇嘛教的雙身法淫欲之樂,反而是讓有情引生未來世下墮三塗苦的不清淨法。
談完了瞋恚心重的有情應修慈愍所緣之後,我們接下來要來談五停心觀的第三個--緣起觀,這是愚癡心重的有情所應修、應緣的觀行方法。佛陀開示說:【若唯有癡行,應於緣性緣起安住其心。】~(《瑜伽師地論》卷26)在《廣論》351頁中說:【緣緣起者,謂唯依三世緣起之法,生唯法果,除法更無實作業者、實受果者,即於是義任持其心。】~(《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宗喀巴這裡的意思是說:應該要緣於三世緣起之法而修。但是宗喀巴等人所說的,是以因緣所生、生滅無常的意識心為主的六識論緣起法,所以說,這是不承認有根本因第八識如來藏的無因論緣起法,這和 佛陀以十因緣說有不生滅之本識因的緣起正法不同。
六識論的緣起法,當五蘊身滅了之後就煙消雲散了,因為會斷滅的意識沒有能力持種,更不能入胎而住,當然也不能貫穿三世而從前世來到今生的母胎中,又哪裡能在母胎中製造名色而產生出這一世的五蘊身呢?而且他們又不許有第八識持種入胎,但此世的五蘊身又要在母胎中相待於眾緣而生;所以若沒有本識如來藏住胎而假借眾緣,則今世的五蘊身無從生起,也就沒有你、我、他等一切有情了。若沒有了你、我、他等有情,又如何能於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而說有緣起法可緣呢?所以宗喀巴等六識論者所說的無因論緣起法,是不可能貫穿三世的,這是一種斷滅見;法與法果都沒有了,還談什麼作業者、受果者呢?既然無法,不但沒有任何心可持,就連涅槃寂靜都將會變成虛妄的戲論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節目就介紹到這裡,沒說完的部分就留到下次繼續說明。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719-a17_029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28集 五停心觀之所緣法(一)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我們今天要談論的單元是「五停心觀之所緣法」,這是有關《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奢摩他,也就是修「止」的部分。宗喀巴這本《廣論》的卷14到卷163卷都是在談奢摩他,而卷17到本書最後的卷24,這佔了全書分量三分之一的8卷,則都是在談毘缽舍那,也就是「觀」。
我們今天所要談的章節是:「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事?」這本來是屬於毘缽舍那的範疇,但是宗喀巴卻把這個屬於毘缽舍那的法放到奢摩他法來說;而又另外建立以雙身法為本質的毘缽舍那法,把它放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最後,一共佔了全書三分之一的分量,但是這個部分的內容卻和真正的毘缽舍那正修無關,而只是盜用了佛法中的空性般若觀修的名相來套用在外道的邪淫法上面,以欺騙善良無知的佛弟子。所以宗喀巴對於佛法中真正的奢摩他與毘缽舍那,也就是止與觀,以及禪定與般若禪的分際,是不懂的、無知的,也是定慧不分的愚人;因此,他所說的內容和正法經論所說差異很大,正是牛頭對馬嘴,完全逗不攏。接下來,我們就繼續來探討《廣論》所說止觀的種種問題。
《廣論》的354頁引用了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的論文,來解釋「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事」而說道:【頡隸伐多問經云:「頡隸伐多!若有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若唯癡行,應於緣性緣起;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又云:「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阿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聲聞地>云:「此中若是貪瞋癡慢及尋思行補特伽羅,彼於最初,唯應先修淨行所緣而淨諸行,其後乃能證得住心。……」】(~《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補特伽羅」的意思就是「眾生」或是「數取趣」,這是因為凡夫眾生總是不斷地在五趣六道中輪轉生死的緣故。
《廣論》所引用的這段《頡隸伐多問經》的開示,是 世尊對於具有貪、瞋、癡、慢以及尋思行等五種煩惱過失的眾生,教導他們要修學淨行所緣的觀行,而使得這些煩惱眾生的心能夠清淨、安住下來的五種觀行方法,在佛法中一般稱之為「五停心觀」,這也是修聲聞乘的行者在最初入道時所修五種對治煩惱的觀行方法。但宗喀巴卻把這五種屬於毘缽舍那(觀行)的修法,放在奢摩他(修止)的部分來談,這真是會讓學人感到錯亂而無法正確地來修學止觀。
五停心觀中第一個提到的是不淨觀,這是欲貪深重的有情所應該修學的對治方法,尤其是在男女欲的部分。依一般欲界的凡夫有情來看,飲食男女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哪有什麼不對呢?但是,對於想要出離三界的修行人來看,男女色欲卻是生死流轉的根本,也是修學解脫的首要障礙。例如 佛陀在《楞嚴經》中有為阿難開示說:【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一切世界的六道眾生,如果他的心能夠不貪淫的話,那麼也就能夠不再繼續生死流轉。而且修學三昧本來就是為了要出離三界塵勞,但是如果淫心不淨除的話,那是不可能出離而得解脫的;縱使累積了許多的佛法智慧,甚至也能發起禪定,但是如果不斷除淫心淫行的話,將來必定會落入魔道之中的。……以後阿難你教導世人時,應該要告訴他們:如果想要修學三昧正定的話,一定要先斷除貪淫心,這是諸佛世尊教導眾生令其身心清淨的第一種清明教誨。
世尊的這段開示就是在告訴我們:修行的第一步,一定是要淨除貪淫而讓心安止下來,這樣才能繼續在佛道上進修。但是宗喀巴這裡雖然也舉經文說「要觀察不淨所緣而來安住其心,就能夠清淨貪行」,然而他不但不因此就清淨貪淫之行,反而自己要大貪;同時也教導追隨者跟著他要大貪,不但要大家貪著汙穢不淨的色身,更要貪著欲界下劣不淨的淫樂。譬如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廣論》卷20中說:【佛說若無微塵合集之蘊,則無二根交合不能流注諸界,若界不能流注,則應慧智不能了證自境。】宗喀巴這段文句的意思是說:「密宗『佛』說,如果沒有四大微塵聚合而成的色身,則沒有男女二根的交合;沒有男女二根的交合,那麼男行者的精液和女行者的淫液這兩界就不能流注;若男女淫液這兩界不能流注,那麼意識的觀察慧就不能觀行交合中的樂空不二境界。」
像宗喀巴這種讚歎淫欲的荒謬說法,根本就不可能是 佛陀所說的,而是假藏傳佛教四大派的天竺祖師所編造的「大日如來」所說;如果世間真的有佛號大日如來的話,也絕不會說出這種汙穢不淨的邪法。把欲界人間男女二根交合的欲界粗重法,拿來跟佛法智慧亂扯關係,只能說這些喇嘛教祖師們的創造力真是驚人啊!我們遍尋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典,除了天竺密宗祖師在千餘年前,吸收了印度教性力思想而編造的密續偽經之外,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如宗喀巴所說的雙身法理論的經文,反而是全面在破斥雙身法之淫樂境界的。
但是宗喀巴卻認為對於不清淨的色身要貪,對於欲界最粗重的男女愛欲更要貪,不但不可以斷離這種欲界最粗重煩惱的淫樂貪,而且還應該要每天都追求全身遍滿淫樂的「強力感覺」,他說要這樣才能具足成就喇嘛教止觀的修行。但是如果我們依宗喀巴所說的來修止觀的話,不但不能夠對治貪行的煩惱,反而是在不斷地加重男女欲貪行煩惱的染汙,這還真是名符其實的「大貪」啊!所以,喇嘛教行者永遠都不可能實證超越欲界的未到地定,更何況是發起色界定的初禪呢?更別提說要出離三界火宅了。
因此,宗喀巴雖然在文字上引用了 彌勒菩薩的根本論,但是他在行持上卻是違反根本論的開示而行,真是個心口不一的人。因為他只是想要以引用根本論文字的手段,來提升他所說謬論的可信度,來誘使一般學人誤信他的說法而不生起懷疑。而且宗喀巴說,要緣樂空不二的境界,但是佛法中所說的樂,是遠離蘊處界無常法的寂滅涅槃之樂,這是本不生滅的第八識如來藏的常樂我淨之樂;而宗喀巴所說的密教之樂卻是欲界男女交合的欲愛之樂,但這是生滅無常之樂,也是會讓人墮入三惡道長劫受苦的飲鴆止渴之樂,更是背離佛道、輪轉生死的愚癡之樂。如果我們順著這種樂空而修的話,就不可能戒貪,就必定會如同假藏傳佛教的喇嘛們一樣,經常住於苦惱、煩惱、淫欲貪繫縛、五取蘊速壞……等等的不淨法中;所以,他所說的止觀都是會讓眾生下墮三惡道的錯誤邪見,而不是清淨的佛教正法。
《瑜伽師地論》卷26中,佛陀所說的:【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其心。】意思是說:如果一位修觀行的比丘,他只有貪欲行還斷不了的話,那麼他就應該緣於不淨所緣來觀察思惟其過失,這樣就能逐漸發起正確的智慧抉擇,捨離對不淨所緣的貪著,進而修持清淨離欲之行,這樣很快就能夠把雜染躁動的心給安住下來了。這並不是宗喀巴說的要「緣於不清淨的淫貪而修大貪」,宗喀巴的說法很明顯的是斷章取義、背離清淨佛道的。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26並且開示說:【云何不淨所緣?謂略說有六種不淨:一、朽穢不淨,二、苦惱不淨,三、下劣不淨,四、觀待不淨,五、煩惱不淨,六、速壞不淨。】彌勒菩薩這段論文的意思是在說:什麼是不淨觀的所緣法呢?不淨觀的所緣法一共有六種:第一種的「朽穢不淨所緣」,主要是指眾生的色身部分,可依內、外兩個層面來作觀察:第一個依內的部分,指的是自己身體的內部和外部,共有身毛鬚髮、指甲牙齒、皮肉筋骨、五臟六腑、血汗屎尿等等的三十六物,都是充滿了汙穢不淨,而且生命短促,大多很快就老朽死亡了,沒有什麼好貪著的;除了依內來對自身作觀察以外,另外還有一個依外層面的觀察,這是指觀察自身以外的其他有情。譬如說,在古代時,當一些有情死了之後,很容易地就可以看到他們的屍體很快就開始產生青瘀膨脹、膿爛變壞,血塗蟲噉、骨鎖分散等等,可怕而且噁心、惡臭的現象;因為學人可以依自己或是其他有情的色身,觀察到這些色身汙穢以及腐敗不淨的狀況,因而產生厭離感,這就稱為是「朽穢不淨所緣」。凡是原本對自己或是其他眾生的色身貪愛不捨的人,經由緣於朽穢不淨的過失來觀察之後,大多就可以斷除對自他色身的貪愛了。
第二種的「苦惱不淨所緣」是說:依於苦受觸為緣,會使得身、心出生不平等的覺受,這會讓眾生感覺到世間的種種苦惱,緣於這些苦惱不淨來作觀察,會使得眾生逐漸放下對世間的貪染之心,因此稱為「苦惱不淨所緣」。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和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界接觸的時候,身心就會產生種種的覺受;受有分色身的苦受、樂受以及不苦不樂等三受,或是再加上心理上的喜受、憂受等而合為五受。如果是自己喜愛的境界,或是讓自己的身心感到舒適的覺受,這就叫作喜受或樂受;反過來說,如果是緣於自己不喜歡的境界,或是使自己的身心感到壓迫、痛苦的違逆覺受,就會感受到種種不同的苦惱而難以安住,當修學者緣於這些憂受或是苦受來作觀察時,就會產生厭離之心,而淨除原來對世間法的貪著心,因此而稱為苦惱不淨所緣。
第三種的「下劣不淨所緣」是說:相對於三界中的色界、無色界等上兩界來說,欲界是三界中最為下劣之界。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欲界的五趣六道中,有飲食及男女欲等粗重的貪愛,這相對於以禪悅為食、也沒有男女欲的色界天及無色界天人來說,可以說是極為下劣、汙穢的事了。這種下劣汙穢的事只有欲界才有,除了欲界以外,上兩界的色界以及無色界都是沒有這些下劣法的;而且,也沒有比欲界這些男女貪愛更下劣的境界了,所以就緣於欲界的飲食、男女等下劣不淨法來作觀察,就會逐漸厭離對這些下劣不淨法的貪愛,這就稱為是「下劣不淨所緣」。所以說,絕大部分的世間或是出世間的清淨修行人,都一定是以遠離這種下劣不淨的欲界貪愛作為首要目標的;只有藏密喇嘛教人,卻把欲界最粗重的男女欲愛認定是最高層次的無上瑜伽,因此不斷地強化貪愛而絕對不肯捨棄。所以才說:貪愛男女雙修的藏密喇嘛教人,他們的身心必定都是下劣不淨的,而且也都不願意捨離這些下劣不淨的染汙法的。
第四種的「觀待不淨所緣」則是說:有一個地方本來算是清淨的,但是如果和其他更為殊勝清淨的地方相比的話,那相對來說就不是那麼清淨的了。譬如說,相對於粗重雜染的欲界來說,以禪悅為食的色界天算是清淨之處,但是相對於更為殊勝清淨的無色界天來說的話,那麼連色界天也都不能說是清淨的了;同樣地,相對於有情的五陰都滅盡的無餘涅槃來說,乃至是三界頂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也都不能算是清淨處了,這就叫作觀待不淨所緣。
因為時間的關係,彌勒菩薩所開示的六種不淨所緣,我們今天的節目只能介紹到第四種的觀待不淨所緣,其他的部分就留到下次的節目再說明了。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715-a17_028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第27集雙身法中的第六意識心不是第八識空性心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在此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道業精進否?
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以下將要來為大家解說《廣論》中依於六識論這樣的邪見,而將雙身法中生滅的第六意識心說為是空性心,而不依八識論這樣的正說,來說有第八識空性心的錯誤部分。
《廣論》中說:【又有說於所緣住心,皆是著相,遂以不繫所緣無依而住,謂修空性。此是未解修空之現相。當知爾時若全無知,則亦無修空之定。若有知者,為知何事?故亦定有所知;有所知故,即彼心之所緣,以境與所緣所知,是一義故。是則應許,凡三摩地皆是著相,是故彼說不應正理。又是否修空,須觀是否安住通達實性之見而修,非觀於境有無分別,下當廣說。又說安住無所緣者,彼必先念「我當持心,必令於境全不流散。」次持其心。是則緣於唯心所緣,持心不散,言無所緣與自心相違。故明修定諸大教典,說多種所緣,義如前說,故於住心之所緣,應當善巧。】(《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
以上宗喀巴的意思是說:有的人認為心緣於境界而安住就是著相,就說應當不繫於所緣的境界;什麼都不想的無所依而住,就說那樣是在修空性。這種人是不瞭解修空性法相的人,因為如果那時完全沒有知,那也就沒有「修空之定」,如果有知,是知什麼事呢?所以於所緣事一定有所了知,有所了知的緣故,那就是那個能了知心的所緣;因為境界所緣及所知都是同一個修空之定的法義緣故,如果確實是這樣,那就應該接受三摩地也是著相,所以那種人所說的道理,是不相應正理的。
宗喀巴又說:是否修空性要看是否安住通達實性的見解而修,而不是看他在境界上有無分別;這在後面會詳細地解說。再說安住於無所緣者,他必定要先起念「我應當攝持此心,一定要讓心安住於境界上而不散亂」然後接著才持心,但這是覺知心知道自己安住於境界中,而且持心不散的自心境界,若說這樣是無所緣,實際上是與覺知心緣於自心境界而安住的現象互相違背的說法。因此明瞭修定有關的經論聖教,也就是說有多種所緣,義理就是如前所說,所以對於安住覺知心的所緣,應當知道它的方便善巧。
從宗喀巴以「修空之定」及「通達實義之見」說有「修空性之定」可得的說法,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懂空性心真正義理的人,所以把能修定的意識心當成是空性心。佛法中所說的空性心真實義,如《金剛三昧經》卷12 無相法品〉中說:「心常空寂,空性無住,心無有住乃是無生。」佛在經中為我們開示說:這個空性心是寂滅的、無所住的,於六塵萬法都無所住的心才能說是本來無生,將來也永不會滅的空性心。既然 佛說空性心於六塵都無所住,顯然就不同於意識心不離六塵而住;這樣就很清楚地說明了,能夠跟修空之定、通達實義之見的六塵萬法相應的那個心,本質上就是意識心,並不會是空性心。所以當宗喀巴說依此二者有修空性之定可得時,這就已經顯示出他是把意識心當成是空性心,而成為了常見外道見了。
空性心如 佛開示是寂滅相,這就已經說明了空性心本來就已經在定中,從來不出亦不入,並不是修行以後才如此的,而且是本來就離開六塵萬法分別的寂滅相,所以本來就在定中。宗喀巴卻說空性是要以修空之定,以及實義之見來修得的修所得法;顯然這是宗喀巴在不懂空性的情況下,依於六識論邪見所說的誤導眾生之說啊!空性心是眾生無始以來就有的,乃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體性;空性心能生一切法,是真實有,故說真空妙有,不是虛無飄渺的空無,也不是緣起性空的斷滅,故說空性本具真實義;所以空性不是修行以後才得到的。這些都是宗喀巴所不知道的空性心的義理。
所以宗喀巴所謂的通達實義之見,從他在後文中所說可知,其實就是說五蘊是由眾緣和合而成,所以是緣起而有;然眾緣滅時五蘊則滅,所以是自性空,因此五蘊是緣起有、自性空,推而廣之,一切法莫不如是。宗喀巴認為這就是兩種無我義的清淨正見,也正是他所認為的通達實義之見,然這樣的實義之見仍然不外於蘊處界等生滅有為法的範疇故;所以宗喀巴說的空性並不是真實義,也是否定有第八識如來藏,以六識論來說五蘊緣起性空、自性空,必定會墮入斷見外道的邪見裡。
佛教諸經論中所說的空性,所指的是第八識如來藏,具有能生萬法的真實自性,而本體猶如虛空,故名為空性。而如來藏心體並不是緣起法,祂是從無始以來本來自在故,所以又名為無生;既然無生則永無有滅,所以這個本來無生的第八識心如來藏,就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空性心故,並不需要藉由修行才有空性的出生,因此說如來藏非修而得。但眾生無始劫來不斷與煩惱相應的緣故,而在三界中造作染汙的身口意業,所以自性清淨的如來藏心體中,才會含藏與七識妄心相應的雜染種子,因為種子有染汙而等待修除的緣故,所以說空性心非不修而得清淨。因此依於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空性心如來藏,才有非修非不修的實義之見可說,而不會落入斷滅見中;信受通達第八識空性心的實義之見,也才能夠成就三乘涅槃與佛地的功德。宗喀巴把五蘊緣起性空的生滅性當成是空性,其實不離斷見外道見,又宗喀巴在文中舉例反駁他人所說「是則應許凡三摩地皆是著相,是故彼說不應正理」。
既然宗喀巴有提到著相的問題,我們來檢視一下,宗喀巴所弘的六識論雙身法是否著相?其實著相正是 聖彌勒菩薩所說應遠離者,根本論〈本地分〉中說:【何等著相?謂不守根門等四,如前應知。是鈍根性,是愛行性,多煩惱性,不如理思,不見過患,又於增上無出離見。對治如是應遠離相。】(《瑜伽師地論》卷11)宗喀巴等喇嘛教的祖師教人要修雙身法,號稱是可以成就男女抱在一起的抱身佛,說這樣就是即身成佛。但這正是墮入根本論中所說,對於欲界男女欲愛的貪愛無法遠離的愛行性;所以不論意識心是否貪愛雙身法中的樂觸,都不可能發起初禪,還會因為師徒亂倫等惡行墮入三惡道中,所以又符合《瑜伽師地論》中說的多煩惱性;又依六識論邪見,將雙身法中的意識覺知心執為空性心,這樣就是根本論中說的不如理思;對於執六識論邪見而修雙身法,不見未來引生長劫墮於三惡道中的過患,又符合了《瑜伽師地論》中所說的不見過患。宗喀巴等喇嘛教祖師,不知依於八識正論才能實證佛法菩提而得出離增上,解脫於三界生死乃至成佛,對於八識正論沒有「增上出離見」,反持六識論邪見而修雙身法,落入生死輪迴不得解脫的「增上無出離見」。
從緣於男女和合,修雙身像的觀想開始,其間透過種種修法而修雙身法,譬如觀想頭頂的上師與空行母和合,而流注液體為自己灌頂,乃至與異性喇嘛上師實修雙身法,得到樂觸遍身的第四喜的樂空不二境界,都是必須攀緣種種貪愛欲界的境界相,而不是遠離欲界愛的惡不善相。所以宗喀巴等修雙身法邪定者,正是 聖彌勒菩薩所說的「著相修定」的鈍根人。宗喀巴在《廣論》中自己也說:是則應許凡三摩地皆是著相;他所說的著相三摩地,指的正是修雙身法時,意識覺知心領納男女兩根和合的樂觸,卻一念不生的樂空雙運境界啊!而這個雙身法三摩地,根本無法離開男女欲的樂觸境界而修,所以宗喀巴自己都承認這是著相的。整個雙身法的前後修習過程中,不論是男女欲的樂觸境界,或是對於空性的誤解認知,皆是不離五陰我而著相的,因此宗喀巴等喇嘛教祖師,持六識論邪見教人修雙身法,實際上就是教人著相而修啊!
所以《廣論》中才會教人不持守身根,犯下師徒亂倫等邪淫惡業,而為修雙身法應當有的體力、應當食眾生肉。清醒的時候,要追求雙身法的第四喜的遍身樂觸,樂住於尋求異性合修雙身法的邪淫作意中等,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落入《瑜伽師地論》中所說的不守根門等四,這四種修定時應該遠離的過患相中啊!這四種遠離相,本是修定者應該奉行的事情,但是宗喀巴等喇嘛教祖師依於六識論邪見所說的雙身法邪定,本質上就是增長男女欲愛的欲界貪愛相,所以就必定誤導眾生貪著於男女欲,而違背了《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對治如是應遠離相。
至於意識著相而修三摩地,不論是住在有覺有觀、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的境界中,不論是哪一個禪定境界,都是要捨離對於現前境界貪愛的正知而住,常覺寤勤修觀行現前境界的過患,持守六根不向外攀緣貪愛,才能次第地往更高的禪定境界邁進。譬如二禪等至以上,對於五塵境界都無覺無觀,只有意識安住於定中的法塵,是故不著於五塵境界相,這樣的色界境界並不是宗喀巴等人所可以想像的甚至認為只要意識心,反觀自己在男女兩根和合時心中雖然領納樂觸卻一念不生,這樣就是不貪愛男女欲,就可以發起初禪乃至四禪。反觀色界禪定的證得,是要意識心觀察貪愛欲界男女欲是愛行性,會生起離不開欲界的眾多煩惱性,又見到生於欲界的種種過患,生起了應該離開欲界愛,才能發起禪定清淨梵行的如理思惟,這樣來增上自己的心,當自己能夠出離欲界而生於色界,有這樣的修定的增上出離見,才能夠實證初禪等四禪八定。
因此 聖彌勒菩薩開示的離相修定是說:修定的人應該要捨離對於目前境界的貪愛,才能往上進修到更高的禪定層次。並不是如同宗喀巴等喇嘛教祖師所想像的,時刻都要尋找異性合修雙身法,並把樂空雙運的樂觸從只限於男女根的初喜,到樂觸遍及全身的第四喜,這種越來越重的欲界男女欲貪愛,曲解為初禪到四禪的境界,說這樣就是成就初禪到四禪的種種三摩地;實則是讓人墮入三惡道的著相修定邪見啊!若是實相般若的三摩地,則是意識證知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如境界中離開一切六塵覺觀,這樣的三摩地才是《楞嚴經》中以及諸經所說的金剛三昧啊!因為這種境界相是本來如是,而且永遠不可能被毀壞的。這更不是宗喀巴等六識論者,持雙身法中一念不生的意識覺知心就是空性心,這樣的常見外道見的人所能知曉的。
《密宗道次第廣論》卷22云:【如是了知脈風空點生成要義,若以專注彼等瑜伽,令風點得調柔,雖能依界流注回返引生四喜之三摩地。復有安樂明了無分別而莊嚴,然尤當依彼方便而修抉擇無我義之清淨正見。若不爾者,唯修彼三摩地,不能度脫三有。如《菩提心釋》云:「若不知空性,終非解脫依,愚夫常流轉,六道三有獄。」以是當入靜室修無我義。】宗喀巴的意思是說:如果了知脈氣風動、空性明點生起的義理,然後緣於脈風空點上來修無上瑜伽的雙身法,讓心安住在這個方法上,使得呼吸得到調順柔和,如此則能使界,也就是男精洩出後又再吸回腹中,於男女雙修中生起第四喜的遍身樂受。宗喀巴認為這樣就是證得空性三摩地,若是要抉擇無我性的空性心,就是意識覺知心這樣的所謂清淨正見,更應該修行讓意識覺知心於遍身樂受的三摩地中安住而一念不生,這樣的男女雙身法的方便,讓意識心有了安樂、明了、無分別的莊嚴,這就是宗喀巴所謂的修抉擇無我義之清淨正見。如同《菩提心釋》中所說,若不瞭解男女雙身法中領受遍身樂受,而一念不生的意識覺知心就是空性心,終不能讓意識覺知心證得解脫;這樣的愚夫就會流轉於六道三有的生死獄中而不得解脫啊!所以應當在週遭無人打擾的靜室裡修行男女雙身法,讓意識心安住於雙身法的第四喜遍身樂受,卻一念不生的無我義中啊!
宗喀巴說雙身法中的意識覺知心,祂專注地領納男女欲的細滑樂觸時,不去反觀而了知自己正在領納細滑樂欲,意識心就變成了不執著自己的無我空性心,就是住於不分別種種法的無分別境界,並說這就是佛法中所說的無、無分別。然而意識覺知心安住於男女欲愛的境界中,這喇嘛教所謂的空性定中,明明就沒有離開最粗重的男女欲愛煩惱。而其中被宗喀巴說是無我的意識覺知心,也只是識陰六識的覺受境界一旦離開了男女欲樂的六塵覺受境界時,這個領受男女欲樂的意識覺知心--也就是宗喀巴所說的無我假空性心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宗喀巴說的所緣,不論是氣脈風動或是明點等,依雙身法而修,連色界的初禪都不可能發起啊!
雙身法中領納樂受的意識覺知心,不論是否了知自己正在領納男女欲樂,都不能說是已證無我的空性心,更不能說是證得無我義呀!因為覺知心與樂受正是識陰、受陰我故,正是落入六塵境界中的五陰我啊!所以雙身法中的意識覺知心是具足眾生我的,何來無我可說?所以說,宗喀巴等六識論者嚴重地曲解了無我義。只有空性心如來藏本來沒有三界的我性,祂的這種無我性與空性也是眾生本來就有,不是修行以後才有。所以只有第八識心才是真實的無我性啊!也絕無第二法可以名為無我性的空性心。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說到這裡。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7/3711-a17_027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29 六塵與六入-六塵虛幻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的節目,跟諸位觀眾繼續來探討有關「六塵與六入--六塵虛幻」的相關法義。上次節目中我們有探討意識所了別的六塵境界非常廣泛,而且祂也只是攝取自心所現的內六塵。有關這方面,我們再來作進一步的探討。
我們先來看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中的開示:「青赤諸雜色,波浪悉無有。」大意就是說:青黃赤白、樂音、噪音……等諸色相,其實都是自心之所幻現,猶如波浪是由海水所幻現一般,全部都沒有真實不壞之自體性。既然是自心所現,不同的眾生各有自己的六塵內相分,可見都是虛幻生滅因緣所生之法。那我們就可以透過這樣的知見作觀察、作觀行,因此就能夠對於我們遠離種種虛幻的五欲境界之貪染與執著,產生莫大的幫助,這就是這個知見的重要之處。因為既然是自心所現,當然是虛幻變異而非真實不壞之法,不應該錯認而執著之。如果不瞭解這個道理,很容易沉迷於種種似真之六塵境界,因而造作諸業,輪轉生死。所以「內六入」與「外六入」的法義,可以讓我們從道理上面來瞭解自己所執取的六塵境之虛妄性。而在《楞伽經》中亦開示「顯示因」的道理,如果認為只要識陰現行即有覺想分別,識陰心中就能顯示六塵,那這樣就落入妄想之中;因為實際上,尚需有如來藏現起六塵內相分境,以及其他諸緣具足才能令意識了知六塵境界。所以瞭解這個道理就不會落入對於「顯示因」之誤解。
眾生通常對於內五塵上面所顯現之「內法塵所攝的韻味」特別執著,這裡我們可以留意的是:眾生在五塵內相分上所取之內法塵是會有許多變異存在的,雖然面對同樣的外境,但是對於不同人來說,內心中所取的法塵是各有差異的;因此雖然是同樣的外境,有人所領納的是苦受相應的法塵,有人卻是樂受相應的法塵;甚至對於同一個人來說,在不同狀況下所取的法塵也會有差異,譬如心情好的時候,聽見鳥鳴聲便覺得悅耳;心煩氣躁時便覺得聲音是吵雜的。同樣地,因為自己內心作意的不同,將使得自己所取的法塵也會有所不同,也因此對於所取的境界便會產生不同的領受。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89中的開示:【彼若聽聞諸不正法非理作意以為因緣,便觸無明觸所生受,受為緣故復生於愛……乃至當來生老死等……如是領受諸無明觸所生受時,便有雜染所攝二諦。與此相違,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便能領受明觸所生諸受差別,受此受時便有清淨所攝二諦。】也就是說:因為知見上的不同,因而造成對於境界有不同的領受,一者是因為非理作意而引生之「無明觸所生受」,屬於與染汙煩惱相應;而另一個是因為如理作意而引生之「明觸所生受」,屬於與清淨法相應。因此菩薩們因為正知見的關係,以及常有慈悲作意就能夠對於境界生起正確的覺受,並引生正確的身、口、意行,漸漸遠離雜染所攝之「苦、集」二諦。所以六塵內相分不僅受外五塵境之轉變而變異,同時亦受眾生各自業報與六根之影響,更進一步亦受個人知見與作意之影響,真的是屬於十足的生滅、無常與虛妄。
為了再進一步瞭解內六塵之虛妄性,接下來我們來看識陰六識之所以稱作是「能取」的原因;是因為六識有種種的心所法,因此顯示出有能了別境界的體性;眾生了知六塵境界需要依靠想心所的配合才能完成。我們來看在《瑜伽師地論》卷55中對於「想心所」的開示:【想為何業?謂於所緣令心彩畫,言說為業。】以及在《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1中的開示:【想蘊何相?搆了相是想相,謂由想故,搆畫種種諸法像類,隨所見聞覺知之義起諸言說。】由這兩部論的開示可以知道:我們對於境界所了知的內涵是自己所彩畫或者搆畫出來的;因此面對同樣的境界,每個人的了知相便會有種種差異,對境界有所了知之後,再來就會想要運用語言文字傳達給別人知道。譬如見到一株花,植物學家、花農、花藝師、花店主人,買花、送花者,乃至 如蜜蜂等等,不同有情在心中施設及搆畫出來的內涵一定不同,因為了知的角度或層次等會有差異,因此心中想要透過語言文字或其他方式傳達給別的有情的內涵亦不同,乃至於再經由意識思惟、觀想等所衍生出來的種種想法、種種構想等,想蘊所攝的範圍又是有更廣闊的差異了,所以真的是「六塵虛妄」。在經教中開示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維摩詰所說經》卷1)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不可以執著說,自己領悟到的法義一定是已經最究竟了,認為這些法義我完全都懂了等等;那對於修學就會產生障礙而無法更上一層樓了。因為對於佛法的領受內涵會隨著修證層次而有差異,這是一直要到佛地才能究竟的,所以在聖教中有開示說:如果有人「自言盡知佛法」或者「出諸經中相違過失」,這些人都是屬於不淨說法者,將來果報就值得擔憂了,因此這也是我們需要特別留意之處。
我們再來看看,對於種種境界產生錯誤了知的幾種狀況,在《瑜伽師地論》卷53中有這樣的開示:【此想顛倒復有差別:謂於四事邪取其相是名想倒;若由如是等了相故於境貪著,是名心倒;若由如是等了相故有執著者,於顛倒事堅執忍可開示建立,是名見倒。】這裡開示的範圍已經是非常廣,其中「想倒」指的就是對於「無常、苦、無我、不淨」種種法,因為無明、不如理作意的關係誤認為是「常、樂、我、淨」,因此被這些境界所迷惑,這是一般眾生的普遍現象。接下來,「心倒」就是因為對於境界沒有正確的了知而產生了執著,因此引生種種煩惱,譬如對於想要獲得的五欲產生貪愛而被束縛,即使已經獲得了,仍然覺得不足而繼續還要無止境地追求,因此引生種種的煩惱痛苦,這些也都是大家在週遭所不難見到的。第三個「見倒」就是指對於因為「想倒」中種種的錯誤分別,深入執著而忍可欲樂,產生與建立種種錯誤的見解,乃至向別人宣說。從上面的說明,可以知道對於種種境界產生的錯誤認知,因而生起之「想顛倒」能夠產生「想倒、心倒與見倒」,當然這其中以「見倒」最為堅固執著難轉;而且因為對於邪見產生喜樂,以為是真實道理,因此勢必將會影響他人,使他人受到誤導,所以過失是最嚴重的。從上面的說明也讓我們深刻瞭解正知見的重要性。
從上述的探討中我們可以瞭解,有種種因緣會影響我們對於境界所取的結果,而事實上眾生之種種「顛倒想」,才是真正引生對於境界生起貪愛及引生苦樂等受之真正原因。在《大般涅槃經》卷37中有這樣的開示:【復次善男子!智者當觀受、愛二事,何因緣生?知因想生。何以故?眾生見色亦不生貪,及觀受時亦不生貪;若於色中生顛倒想,謂色即是常樂我淨,受是常恆無有變易,因是倒想生貪恚癡。】也就是說:眾生如果能正確觀察色法與諸受之體性與虛妄之本質,就不會對於六塵境界產生貪愛;而是因為對於境界有錯誤之顛倒想產生四顛倒,並且以為對於境界之領受是常恆不變異而能長久擁有,因為這樣才會對於境界產生貪、瞋、癡等種種行為。而如果對於所執著的可愛境界之淨妙相狀,有深入微細的了別以及常常實際領納,那就會對於這些可愛的境界更加生起追求與執著貪愛之心,而欲常常領受之,這也是大家所能親自觀察到的現象。因此透過對於六塵與六入的了知,我們可以深切瞭解這些所取境界,實際上都是自心所現之生滅虛妄法而已,絕非常、樂、我、淨、以及可以長久受用。
而大家都知道:眾生之所見、所聞等與異熟果報有密切的關係,不同眾生有不同之五色根,因此也導致能攝取之五塵境也有差異。同時依根塵觸而出生之識蘊,其因此而能領受之六塵境便有極大之差異,這就是聖教中所開示之:「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3)也就是因為往世之業力的關係,導致其有相應之五陰身,而接下來有其相應所能了知的境界相。譬如與人類在共同環境生活的畜生道,其領受之六塵境界是有很大的侷限性的;以昆蟲來說,諸位觀眾都可以想像,牠所了知的境界相就只是那麼狹小,即使以世間法來說,牠們能夠熏習到的法真的是很有限。乃至於比較大型的動物與人類比起來,其所知之範圍亦顯得非常狹小;又譬如有許多爬行類、鳥類等,牠們是直接把食物吞下去的,那牠們所能領納的味塵便十分有限,甚至是有苦受的;又如餓鬼道因為業報的關係,常處於飢餓之中,求一口濃痰都十分困難,因此多分處於苦受相應的六塵之中,乃至地獄道所受皆苦;因此可以瞭解不同之業報會影響所受六塵境的內涵及範圍。而也有人他雖然並不貧窮,但是因為慳吝的關係,自己捨不得受用美好之食物,因此他所能領納的境界也與一般人有差異。如果瞭解這一些道理,就可以經由對比而知道:得人身是多麼稀有與珍貴的事情,何況又能學佛呢?而即使是發心學佛的人,那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聽聞正法,而不被假名善知識所誤導呢?所以大家應當要珍惜熏習正法的因緣,絕對不要空過。
從上面的討論,相信大家都知道六塵內相分的法義,對於出離六塵的種種拘束是有很大的幫助,平實導師在《金剛經宗通》第七輯中有這樣的開示:【所以,眾生所見的六塵都是自己心內的東西,並沒有外法;菩薩如是親見,所以不受六塵所拘束。因為所見的六塵都是自己的,並不是外有的,為什麼要受六塵拘束?】(《金剛經宗通》第七輯,正智出版社,頁176。)也就是如果知道自己貪取的都是自心所現的虛妄之內六塵,並非外面的境界,那自己為什麼還要受自己的內六塵所拘束。比較單純的,譬如有人受菸癮、酒癮或其他嗜好所拘束,他可以嘗試生起這樣的念頭:「我是有情,可以有理智思考的能力,而菸酒等是無情,那既然我是有生命會思考的有情,為什麼要受無情物所拘束呢?」因為這樣的作意思惟與下定決心之後,他就有可能把不良嗜好戒掉,而進一步的:內六塵只是自心所現的虛妄之法,那自己為何要受這虛妄之法所拘束,更何況是自己來拘束自己呢?而另一方面,既然是自心所現,那可見得要離開六塵內相分的拘束,便是需要透過自己的努力,而且只要下定決心及努力依教奉行,就一定會有成果。同時隨著修行層次的不同,眾生所現內相分之染淨亦隨之改變.平實導師在《燈影》一書中亦開示:【七識心其實猶如明鏡前面之光影,隨於所照入之種種光影不同,鏡像便隨之顯示種種不同影像;七識心亦復如是, 猶如光影,能改變內相分之影像。】(《燈影》,正智出版社,頁226。)雖然這是二地滿心菩薩之現觀境界,但亦可讓我們瞭解「內相分之染淨者,實由七識心自己所造作而成」的道理。所以諸位菩薩瞭解這六塵與六入的法義之後,透過認真思惟與觀行就可以有助於一步一步地出離六塵境界之束縛。
在最後我們再引一段 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第一輯中的慈悲開示:【對於某些執著較深重的人來說,只教他滅除六入的貪愛是不夠的,他仍然會貪愛六根的自己,而不貪愛六根我所的六入,所以常常靜坐而離開五塵境,也不想對定境中的法塵加以理會,自以為這樣就是已證有餘或無餘涅槃……。】(《阿含正義》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298-299。)就是說:不同的眾生有不同的執著,因此也有修行人他不喜樂六入、六塵,可是執著六根,即意根貪愛自己的存在,以及貪愛五色根。如果他只有欲界定或未到地定,那事實上他還是十八界具足的;即使他真的有四禪定力,也知道意識覺知心的生滅性而應該滅除,卻因為知見不足,恐懼落入斷滅空中,導致「我見中的色身是常住我」的邪見未斷,因此雖然有能力進入無想定,仍然還不是涅槃境界;反而是非常危險的無想定,因為將來捨報後如果出生到無想天,對於佛道修學者來說無異是災難一場;因為如果壽量具足,將浪費五百大劫的寶貴時間。因此有智慧的人應該對於六根的虛妄也要正確了知,並滅除對六根的貪愛,才不會誤入無想天的歧路。
今天透過「六塵與六入」相關的法義探討,相信大家都能夠瞭解自己識陰六識所緣取的「六塵內相分」都是自心所現。而六塵內相分會因為有情各自的種種因緣而有各種的差異,因此所取的結果都是因緣所生之無常生滅、虛妄之法;能夠如實理解這樣的法義,與經由實際觀行確認,那就可以逐漸遠離對於六塵境界的錯誤認知與執著,這也是「六塵與六入」法義之所以重要之處。而我們也可以更加信受:煩惱的斷除是要靠智慧與實際觀行,並不是說單單說「放下」或者「不要執著」就可以辦到的。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717-a16_029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28 六塵與六入-五欲過患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六塵與六入」的相關法義,這個在佛法中是屬於非常重要的知見,因為這些法義與「斷我見」證解脫果及「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佛法妙義有密切的關係,如果能夠對於這些法義有正確的瞭解,那對於我們在佛道修學上就會有很大的幫助。從 平實導師《阿含正義》這套書的副標題——唯識學探源,亦表示在《阿含經》中 佛世尊早就有開示過唯識的法義,而我們這幾次節目中所要探討的內容,也都是必須基於有本識如來藏心的基礎下才能成立,而事實上本識是一切佛法的核心。
所謂六塵就是指色、聲、香、味、觸、法,而法塵是依附在五塵上而存在的,不能夠離開五塵而有單獨的法塵,除非是證得二禪以上的等至定境,才有單純之定境法塵存在。我們都知道五塵分別對應至五識,為五識所了別,而事實上包括法塵及五塵上的細相都是需要靠意識來了別的,因此意識所緣的境界,可以說範圍是非常廣大。譬如說,對於由色受想行識聚集而成的五陰假我,意識會把這五個法合起來當成一個有情,雖然這五陰剎那生滅,可是意識心仍然會把有情的五陰當成是連續性的法,而認為有一個真實的五陰我存在;同時意識也可以緣在五陰變化上面所顯示出來的「生、老等心不相應行法」,因此意識所緣之範圍可以說是非常廣大。相對於意識來說,五識的所緣就單純很多,因為五識的所緣就僅限定在現量上面,而意識心的所緣則函蓋現量、比量與非量。那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瞭解:意識心有時候祂的所緣是會有虛妄性的,包括受種種意識相應的錯誤知見以及意根之遍計所執性的影響,造成意識之種種虛妄分別。因此,我們是有必要對於「六塵及六入」來作一些探討,這樣就能夠比較清楚我們所緣的六塵之真實相貌。
而因為虛妄分別的關係,誤以為自己所取的境界是真實的,因此就衍生出種種虛妄的執著。一般眾生對於境界的執著,可以簡單用五欲六塵來作代表,而事實上,如同上面所說,因為意識心所緣的範圍非常廣大,連帶的眾生對於五欲六塵之貪著的範圍也是非常廣大,尤其是法塵,因此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皆是在眾生貪愛的範圍之內。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14中的開示:【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愛境界,諸樂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謂色、聲、香、味、觸。當知此中依所追求、所尋思、所染著事,有四種愛樂。謂未來所愛樂事,即所追求;過去所愛樂事,即所尋思;現在所愛樂事,即所染著,此復二種:一、所愛樂事,二、從彼所生所愛樂受。】大意是說,眾生所貪愛的境界就是源自於五塵境,對於這五塵境界及其上面的法塵境界產生種種錯誤的認知及貪愛執取;除了對於現前境界的貪愛之外,也貪愛未來的境界,因此會有種種的追求,也就是在所樂著的境界上面產生「欲心所」;因為希望獲得而勤於追求,那難免在追求的過程中引生種種煩惱或造作惡業傷害眾生,這也是一般眾生的普遍現象,甚至把整個生命力都投入來追求。而對於過去所曾經歷喜樂的境界,就會時常去追憶回想並且沉醉於其中,雖然只是在內心中想像玩味,但是也能產生熏習作用增長染汙;而對於現在所愛樂染著的境界,除了對於該境界本身的喜樂,也包含對於領受該境界之樂受的貪愛,譬如經由追求而實際獲得了某些珍貴的東西,也喜歡常常拿出來把玩享受觀賞的樂趣等等;而這裡面追求未來的五欲境界與尋思過去所愛樂事,範圍可以很廣泛而海闊天空,即使是現在所愛樂事,在現代五光十色的環境也可以是非常廣闊的,譬如透過網路與智慧手機等可與世界各地眾生互通資訊乃至種種攀緣等,也讓許多眾生迷失在裡面而無法自拔。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意識的所緣境包括六塵,函蓋現量、比量與非量,也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種種法,因此真的是非常廣大,這也是意識特殊的體性。因此在八個識之中,也只有意識心才能跟五十一個心所法相應,祂能夠分別諸法種種差別而起種種業,受種種的果報。所以眾生所緣的六塵境界雖然只是概略分成六類,但含攝的內涵其實是沒辦法數盡的,而這也是因為眾生有種種的心性以及種種的欲樂,因此相應的法也很難說盡。這樣的情況也是菩薩所應當去瞭解的,知道眾生的種種心性與欲樂之後,菩薩才能以方便善巧來利樂眾生。
所以,如果不知道五欲的本質,在五欲上面盡情放逸,除了浪費時間、增長染汙之外,往往因為追求五欲的關係,而造業傷害眾生。譬如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4中的開示:【汝等當知,五欲無常,虛妄顛倒,須臾變異,如逆風執火,愚夫所習,汝莫放逸,若放逸者,身壞命終,墮三惡道。】因此從上面所引經教中的開示可以知道,眾生所貪愛的五欲境界可以說範圍是非常廣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境界,同時根深柢固,並且「如逆風執火」,非常危險;甚至在經教中有時候用「六塵惡賊」來形容六塵能夠劫奪眾生的善財,而且是三世的善財,因為眾生每天、並且生生世世都會接觸六塵境界而被染著,因此六塵惡賊比真正的盜賊更可怕,因為真正的盜賊不見得每天、每世都碰得到。因此,如果不能夠對於我們識陰六識所領受、貪愛的境界之本質有如實的理解,知道貪著五欲境界是「虛妄顛倒」的,那要遠離這種執著性就很困難;這方面如果透過對於六塵法義的正確理解,就有很大而且直接的效果。在《大悲經》卷4中,釋迦世尊在付囑法寶時,亦特別提醒不放逸的重要性:【今日是我最後教誡,付囑於汝我此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劫所習無上法寶庫藏。汝等亦應學於三事。何等為三?一者、欲,二者、精進,三、不放逸。】可見不放逸在修學中的重要性,因為它是「以防修為性」,能令修學者遠離染汙法及不令功德漏失。
我們再稍微回顧一下剛才所引《華嚴經》中的開示,其中短短一句話,就有出現五欲是「無常」、「須臾變異」、「虛妄顛倒」、「如逆風執火」等幾種描述,這可以顯示佛菩薩的慈悲之處,因為這可以提供我們對於五欲六塵的幾種不同之觀察角度,可以令執著深重的眾生,心中也能生起決定心想要遠離五欲六塵之執著。因為如果只知道五欲是生滅無常之法,那他會想說沒關係,雖然是生滅法,短暫性的五欲樂受也是不錯的,因為畢竟還是有領納樂受;可是你如果讓他也知道所領受的五欲境界是虛妄的,那他就會有點覺得受用五欲雖然有些樂受,可是不真實、有點虛幻沒意思,並且多少是在浪費時間,因此他會考慮是否要把時間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譬如當他知道六識領受的只是內六塵之後,對於樂受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再進一步如果他也知道執著五欲是會引生眾苦的,是可能有嚴重過失與後果的,那他就會認真思惟這中間之利害得失,因此便能逐漸遠離染汙法而修學善淨法。因此經過這幾種角度的觀察之後,就可以令其「遠離五欲染著之決定心」更加有力。
知道了五欲六塵對眾生的影響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來介紹有關「六塵與六入」的相關法義。大家都知道六塵指的是色、聲、香、味、觸、法,其中法塵是依附在前五塵上面所顯示出來的,這也是一般眾生所能理解的道理;而上述六塵進入識陰六識心中這個現象就稱為「六入」。雖然一般眾生能夠知道六塵是哪六個,但是通常會誤認為自己的識陰祂是直接攝取外面的六塵境界,而且覺得非常有真實感,所以很少有人會去懷疑這些事情。因此如果不是有佛菩薩的開示,大家都很難去發現這六塵事實上是有外六塵與內六塵的差別,而自己的識陰是不曾緣取外六塵,而是只有緣取內六塵的;而因為有外六塵與內六塵的差別,相對的就有外六入與內六入的差別。
因此除了對於五欲六塵的法義需要如實理解之外,連帶的我們也要知道「六入」之法義。在《阿含正義》第一輯中,平實導師開示說:【因為有六入,而又迷於六入的緣故,全都誤認為外法而且執為實有,就導致無明凡夫眾生流轉生死,也導致佛弟子四眾不能證得初果解脫,更間接的導致大乘行者落入五陰中而無法證得如來藏,所以無法破參明心。】(《阿含正義》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272-273。)因此眾生因為不如實知「六入」的真實道理,不知有外六入與內六入,因此誤認六識直接緣取外面的六塵境界,而將外法執為實有,因此導致執取與染著五欲六塵境界,並且因此而造作諸業,輪轉生死。同時因為六識心需要依靠根塵觸才能現起,既然內六塵是自心所現之生滅虛妄法,當然緣六塵才能存在之六識心亦是生滅虛妄的,因此識陰非真實不壞之我。所以正確理解「六塵與六入」的法義,無論對於修學解脫道或大乘法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瞭解六塵與六入法義的重要性之後,我們再來看外六塵與內六塵的差異。外六塵或者外相分六塵就是說:「眼根所觸外色塵、耳根所觸外聲塵、……乃至身根所觸軟硬、粗澀細滑等外觸塵」(《阿含正義》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265。),這是外五塵;而在外五塵上顯現之有變動或無變動的法塵,就稱為外法塵,因此合外五塵與外法塵就是外六塵,通常這也是一般人所瞭解的六塵。然而上述之外六塵卻不是我們的識陰所曾緣取的,識陰六識心直接緣取的,必須是靠自心如來藏變現的五塵內相分境以及在內五塵上所顯現之內法塵,兩者合起來就是內六塵;所以六塵是有分「外六塵」與「內六塵」兩種,識陰六識直接緣取的是「內六塵」。這裡要留意的是:內六塵是自心藏識所現,也是眾生的識陰所緣取的,因此十八界中的六塵是自己的內六塵而非外六塵,所以阿羅漢才有辦法滅盡十八界。
那「外六入」與「內六入」有何差別呢?「外六入」指的是由五扶塵根與意根緣於「外六塵」的現象,而「內六入」則是指如來藏變現之「六塵內相分」,此六塵內相分被六識心所緣的階段,因此兩者是有明顯的差異。瞭解有「外六入」與「內六入」之後,這裡很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瞭解識陰六識所取的是自心所現的六塵內相分,而非外六塵相分。因為這樣的緣故,就引生出一個很重要的知見,也就是說,既然能取之識陰六識所取的是自心所現之「六塵內相分」,那我們就可以信受各個有情識陰所取、自心所現之「六塵內相分」是不同的,所以才會說有「人類看見的是清水,餓鬼道眾生所見的是膿血」這樣的情況發生,這也就是經教中所開示的:「一切眾生得雜身已,見於雜色。」(《優婆塞戒經》卷6)所以這是因為眾生之業報與六根有別而導致自心所現內六塵有差異存在。又譬如天眼能夠看見遠物及被障蔽之物,非一般肉眼可見;而同樣是天眼,亦因修證之不同而所見層次有差異,乃至如來之天眼可以現見住種種無量生處有情。又譬如人類肉眼所見靜止之物體,看似是靜止的,但事實上該物體卻是隨著地球自轉而快速移動;而如果透過現代科技來觀察,組成這物質的微粒子卻是不斷地有震動或移動的現象,因此你可以說你所見之物體一定是固定不動的嗎?那只是你在當時之因緣下,自心所現之內相分而已。
所以從這裡大家應當可以接受識陰所取之內六塵真的是虛妄性的,我們不可以執著自己所見所知的境界一定就是那樣,而必須瞭解內六塵是因緣所生、自心所現之法;因此這也對應至前面所引《華嚴經》中之「五欲無常,虛妄顛倒」的開示,因為內六塵所引生之五欲是因緣所生,故是無常;而隨眾生業報與六根差異所現之六塵內相分亦不同,造成個人領納之六塵有差異,識陰亦非直接緣取外六塵,因此說是虛妄,如果執以為實則生顛倒。有不少人初聞「內相分」的法義,因為聞所未聞而往往不信,然而由經教中「內六入」與「外六入」的開示,就表示有六塵內相分的存在;這主要是因為無始劫來的虛妄分別之熏習的力量,使得眾生將自心所現的內六塵誤以為是真實的外境被自己所緣取,因此對於「內相分」的道理就不容易信受了。
今天透過「六塵與六入」相關法義的探討,相信大家都能夠瞭解自己識陰六識所攝取的「六塵內相分」都是自心所現,並非直接攝取「外六塵境界」,而意識所取的六塵境界範圍非常廣泛,因此在修學路上必須對於這「六塵與六入」的法義有正確的認識,這樣才不會被種種的境界所迷惑。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713-a16_028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027 六根體性(四)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阿含正義》,我們繼續來講諸根寂靜的道理。諸根寂靜的境界是在眼見色塵時不生起了知及執著,因為想即是了知,也就是說在所見色塵的時候,不論是如何的可愛都不想了知及憶念,只保持在接觸的階段,不繼續作進一步的了知、識別、執著、憶念,恆時地保護眼根而無所攀緣,因為根、塵相觸就產生識,所以在根、塵觸而未生識的時候,一觸即止,不繼續了知,也就是不達到了別完成,在還沒有成就識的階段就停止了,這個是在求取解脫道斷除我執的方法,所以不對色蘊中的內六入、六塵有所執著,也就是「守意如城,防六如龜」的這個道理。
不讓六根藉著內六入而向外攀緣外六入、外六塵的我所,這樣我們修行寂靜就比較有一點點方法,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知道六根的一個自性。那下段經文我們繼續來讀:【云何比丘成就六?王當知之。若比丘見色已 不起色想;緣此,護眼根,除去惡不善念而護眼根。若耳、鼻、、 身、意, 不起意識而護意根。爾時世尊以偈答曰:眼耳鼻舌身,意根為第六;此處池流迴,此無安立處;名色不起轉,此處得盡滅。】(~《別譯雜阿含經》卷15)這個意思我們來稍微解說一下。
守意如城,不讓六入影響到意根而去攀緣外法的我所,那這個就是防六如龜,防止六根攀緣於六入而執著內六入,因為在佛法中所說的六根,多數都是在說內六根,也就是意根以及五根的勝義根。這就是說解脫道的行人在斷我見之後,想要進修而斷我執的時候,必須要斷盡我執才能夠成就阿羅漢;這樣子都是依上面的這種方法來安住其心,這樣才能夠使阿羅漢從慧解脫阿羅漢,然後成就到俱解脫阿羅漢。因為外六入是外我所,而內六入是五陰自我所攝的內法,所以這個是屬於我執;也就是:我執是在說內六入的這個內法,所以斷除了內六入才是真正的解脫道,滅除外六入只是外我所的滅除,尚未真正進入解脫道的修行;但是滅除內六入的這個行門,只是解脫道的行門,它不像大乘菩薩道、佛菩提道所修的這麼究竟,所以菩薩道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者有不太一樣的地方!
菩薩所說的「無所住而時時生其心」,它是說六根、六識都無所住而如來藏時時生其心,如來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而出生這六塵,而且如來藏不貪愛、執著這六塵;這樣的現觀才能夠使菩薩智慧不斷地增上,而廣利眾生,終究終於能夠成佛。也就是說:如來藏能夠直接生六根,然後又間接生六塵,然後輾轉生六識;這些根、塵、識都是如來藏所生法。所以如來藏為什麼能夠生這個法而能夠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是說祂在起五陰十八界這些諸法的時候,祂並沒有去起一個貪愛或執著,這個才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義理。
那我們來說:大乘菩薩證悟後跟阿羅漢證悟二乘菩提之後,就了知這個眼根與眼識都是同時存在的,都是一起在現行運作的,這個都可以現觀。所以對於外道主張:根是識的種子;這個有種種的過失,這個是有無量無邊的過失。那我們現在來說明一下:第一個、根與識它不是同一界,它不是同類。第二、正當六識在現前的時候,根與識必須同時存在,這樣才能夠繼續運行。第三也就是說:根與識是並行運作的。第四、根與識都有各自的種子,也就是根與識都有各自的功能差別;根跟識不是一樣的,如果一樣就只要講一種就好了,就不用分根與識了。第五、根是識的所依,若識沒有所依就不能現行,當然也就不能運作,所以根、塵相觸產生識;所以識當然是因為根而來,也就是根是識的所依。
我們今天再繼續講佛經裡面的東西來證明,【復次比丘!若眼見色 ,不起想著,亦不興念;具足眼根,無所缺漏而護眼根。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亦不起想,具足意根而無亂想、具足擁護意根。是謂比丘成就此第二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 ,如彼城郭、門戶牢固。】(~《增壹阿含經》卷33),這段經文裡面說要守護意根,這個意根的意思很明顯是已經包含意識與意根兩法;因為意根本身祂不見色、不聞聲,乃至不辨別諸法;也就是說不能詳細了別。那如何能夠在六塵中守護而不緣六塵呢?所以這裡面是意根跟意識,兩個合在一起說,所以守護意根即是要隨時起作意,來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照顧身、口、意,意不攀緣各種境界;這個是用功的一個法門。
至於六根自性各各如何呢?六根有心根與色根,也就是心法與色根;色根它是有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它是屬於色根;眼根各有扶塵根與淨色根兩種。那我們來說眼根的扶塵根,就是眼窩中的眼球以及傳導視覺訊號的這些視覺神經,一直到腦中的視覺神經,就是在中間傳達這個部分;腦中的這個視覺的部分,腦的部分這個是屬於淨色根了,這邊說明一下。那第二個、眼根的淨色根,就是腦中掌管視覺的這個部分,所以又稱為眼根中的勝義根,淨色根就是勝義根的意思。眼根如此,耳、鼻、舌、身根也都是如此,各有兩種有色根:扶塵根跟勝義根,在前五根來講都是有色根。因為意識透過錯誤的認知及思惟也能夠主導意根改變心行,所以祂也有屬於自己的分別所起的我執,這個意識祂也是有這個能力;所以想要出三界,修習解脫道,就是意根、意識通通要斷除祂的我執。這個就是說:只要把意根與意識的自我執著能夠把它滅除了,死後就可以不再出生意識,也就不必再保留意根的存在;那這樣就可以證得解脫生死,這個意根祂是屬於心,祂不是屬於色法。
好!那參禪人落在離念靈知心中,往往會把意根初喚醒意識的時候,那種似知、似不知的這個意識心,把祂當成常住心,所以就堅持說這個離念靈知心,晚上睡著的時候並未斷滅,只不過是睡著而已;這個就是把意的根,跟意識兩者混為一談,但是睡著的時候其實就是意識斷滅;那意識如果還在的話就一定會有六塵的覺知,這樣就表示在清醒位,就不叫作睡著了。所以如前所說,意根只能在法塵上作簡單的了別,就是法塵有大變動的時候祂才能夠了別;所以意根在眠熟的時候是無法了知六塵中的種種事;假使意根要了知六塵的這些種種相,這些細相,祂一定要喚醒意識以及前五識來作了知,這樣既然意識已經起了、前五識起了,那當然就已經醒過來了,就已經離開眠熟位了。所以這個觀念要先有正確的了知。
意根的自性又是有覆無記性,這個體性都是因為祂的另一種自性而導致的,也就是說意根祂是遍緣一切法;祂因為所緣非常廣又很分散,所以針對單一的事物,祂當然就沒辦法作詳細的了別。這個道理大家應該很瞭解,像我們在專注某一個事物的時候,譬如說眼睛很注意在看東西的時候,有時候就忽略掉聲音;一樣的道理,這個就是能夠專注一個,那個了別就會比較細。意根祂自己也沒有反觀的能力,所以在經中說「如刀不自割」;意根在六塵的運作中是沒有證自證分的,所以祂不會反觀自己,在睡覺中祂不知道自己在睡覺,也不會知道自己是在什麼境界中安住。在諸地菩薩的無生法忍中常常說八識心王都有四分,但是意根的證自證分不是相對於六塵而運作的;祂是不同於意識,所以對六塵的證自證分,這個是意識比較能夠做得到。這個比較深我們就不繼續談下去了。
那如果從無生法忍來說,這個意根不但能夠藉阿賴耶識緣於外法塵及諸外事,也能藉著意識的現行而了知內六塵;其實外法塵都是要我們的阿賴耶識,因為祂有大種性自性,祂才能夠去緣這個外法塵。錯悟的人,一般來講都會把意根這個現識,意根又叫作現識--意根能喚醒意識的這個功能,以及剛剛生起意識的時候的見聞覺知性,把祂合而為一;祂是兩個:一個是喚醒、能喚醒,一個是去了知,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些錯悟的人就會主張他們所悟的離念靈知心,祂就是常住的金剛心;你看連參禪的人都會如此地誤解,那何況一般人啊!
所以我們現在用《起信論》來解說一下,對這個意根就會有比較深的一個瞭解。意根又名為現識,祂有幾種功能。一一講:
第一個、【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大乘起信論》)這個大家不要搞錯,意根祂不是明鏡喔!這邊注意,祂是能現,能現喔!至於能現,大家自己去參。也就是很多人把祂搞錯了,以為意根就是明鏡,那不對。所以這邊特別標示出來,就是意根又叫作現識,所以祂的功能就是「現」,所以祂就在五蘊叢林中「意」為先導,因為祂能夠現;所以你看,想要現起這些所有的六塵境相都是要意根先起作用。所以這個大家要先知道,那這樣來參才會有點著落。
第二個、【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大乘起信論》)也就是說:五塵境界一面對的時候,祂就馬上現起了,就非常敏銳,所以你不會感覺祂有前後;所以你看我們現在,在日常生活中當然就會很好用啊!也就是:要現起五陰十八界都是意根作一個很大的作用;想要現起五陰十八界,這個都要意根在裡面作一個作用,祂的作用就是「現」的功能,所以祂叫作現識。這個大家應該可以去體會,這是參禪的一個很重要的關卡,大家要能夠對意根產生興趣,然後慢慢去把意根的各種體性都搞清楚,然後再去參究、去現觀。
第三個、【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大乘起信論》)你看這個意根祂一切時不滅、不斷;當然除了入無餘涅槃祂才會滅,所以任何時間祂都在啊!然後每一個想要現起六識,都是意根先,所以祂就叫現識,所以意根就為六識的俱有依。這個道理就是在這邊,所以就像我們在想要專注任何一個事情,那個作意要先,一樣啊;這個就知道說:意根在五蘊叢林中「意」為先導,這個意根便成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部分。
所以想要觀察這個佛法,因為現在不是宣講大乘法的種智,所以對意根遍緣一切法這個部分,我們就不多說。大家如果能夠詳細地閱讀《阿含正義》,去思惟法義,對於六根的體性就應當可以比較有深入的理解;接著就容易瞭解六根與六入,能夠進一步的確定,然後去斷除我見。我們作一個總結,就是說:所謂小乘佛法,就是五陰十八界都把它斷除,然後不再讓它現起;既然不現起,那就是沒有在三界中現身、語、意,既然沒有在三界中現身語意,五陰十八界不現起,那當然就沒有三界可言;沒有三界可言,方便說叫作「出三界」。其實沒有三界可出,也就是在斷盡五陰十八界,只剩下第八識自己獨處的這種狀況,這樣叫作「入無餘涅槃」。這樣說就是:只要把五陰十八界斷盡;既然是要斷盡的法,在小乘來說,他不用去花那麼多時間把它一一搞清楚。它有些是可以類推的,那就是知道:譬如說在這個五塵境,知道一個塵是無常、苦、空、無我,他就以此類推通通不要,通通不要他就不取貪愛、執著。所以你看:我們一念無明所斷的見惑、思惑,這個思惑的部分就是三界愛;三界愛反正我都不要了,所以對自己五陰十八界的現觀,通通把它歸納為無常、苦、空、無我,所以就起厭離心,厭離心之後當然你就這些貪愛執著能夠斷;你就不會說人去世之後想要再去投胎,然後再去製造一個五陰十八界的這個色身;這樣當然就不入胎,不入胎就叫作「不受後有」。
那「不受後有」有幾個階段:比較厲害的俱解脫就是坐脫立亡,如果他有滅盡定的功夫,他可以坐脫立亡,隨時自己決定自己要怎麼樣,就可以走了,可以出三界。那如果沒有辦法,慧解脫呢?那當然他就入滅的時候分段生死就已經了了,他不再去投胎--沒有中陰身現起,那就可以直接入無餘涅槃。那如果再差一點的呢?就在中陰身再入涅槃,那就是中般涅槃。這個各個都不一樣,但是終究就是不受後有。不受後有就是什麼?不再在三界中現身、語、意;那如果簡單的說法,就是不再去投胎啦,就在去世之後就滅盡五陰十八界,滅盡五陰十八界當然就沒有五陰十八界;沒有五陰十八界,知道前七識都沒有了,那剩下的當然就是第八識了;所以剩下第八識,那就不是斷滅,他還有第八識在啊!只不過祂不再現起五陰十八界而已。所以這個法才是真正的佛法,這樣的佛法才是周延的,不落斷、常兩邊,也就是說:現起的時候祂有功能,那如果把它滅除之後,祂還是保有如來藏自己存在的功能,那這樣就不是斷滅了,這才是究竟的佛法。
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6/3709-a16_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