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80集 持戒與波羅蜜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持戒與波羅蜜」。

「持戒」在佛菩提道中,居於非常重要之角色,因此正確的瞭解自己持戒的類別與位置,對於大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所持的是正確的戒法,也能夠經由持戒而到彼岸,乃至能夠成就佛道。因此今天我們探討的主要內容,就是要瞭解「持戒與波羅密」的關係。

我們先引在《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開示:「善男子!有戒非波羅蜜,有波羅蜜非戒,有戒有波羅蜜,有非禁戒非波羅蜜。是戒非波羅蜜者,所謂聲聞、辟支佛戒。是波羅蜜非是戒者,所謂檀波羅蜜。是戒是波羅蜜者,如昔菩薩受瞿陀身時,為諸虫獸及諸蟻子之所唼食,身不傾動不生惡心;亦如仙人為眾生故,十二年中青雀處頂、不起不動。非戒非波羅蜜者,如世俗施。」(《優婆塞戒經》卷六)這裡面把持戒與波羅蜜的關係分為四種,讓我們能夠判斷自己在持戒的所在位置,因此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在探討這四種關係之前,我們需要先說明「波羅蜜」的意思,方便大家來瞭解這段經文的義理。「波羅蜜」是梵語的音譯,它的意思是到解脫的彼岸;因為眾生有六道輪迴之苦,因此藉由修行,希望由痛苦的此岸而達到解脫的彼岸。對聲聞法來說,要完全斷除煩惱──就是要斷盡我見與我執,才能說他已經解脫於此岸的煩惱;而斷我見也算是方便的到彼岸,雖然只是聲聞初果,但是因為初果人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為阿羅漢,所以斷我見是分證解脫,阿羅漢是滿證解脫;上面所說的,屬於聲聞的到彼岸。但我們也要有一個知見,就是實際上阿羅漢的五蘊,並沒有真正到達究竟寂滅的彼岸,也就是僅餘如來藏的寂滅境界。因為如果阿羅漢不迴心大乘,在捨報入無餘涅槃之後,已經滅盡十八界了,因此也沒有意識心這個自我可以入無餘涅槃,連領受這個究竟寂滅境界的意識心都已經滅盡了;因此說,事實上也沒有到達彼岸,因為蘊處界自我已經滅盡,只剩下如來藏心而已;如來藏無形無色,離一切覺觀亦無思量,不復出現於三界中,永無一切三界之苦,因此把如來藏所處的這種境界,稱為無餘涅槃。有時候,我們稱這種波羅蜜為出世間波羅蜜多,因為定性二乘有學及無學聖人一心取滅,不願再有後世之自己存在,所修之六波羅蜜多,雖然亦是六波羅蜜多,然而唯能出離世間分段生死苦,而不能了知世間萬法之實相,不能了知即生死是涅槃之般若實相正理,故二乘菩提所修之六波羅蜜多,唯能說是出世間波羅蜜多。

但是對於菩薩來說,因為他有大悲心的緣故,想要盡未來際都能利樂眾生,因此他不希望如同定性聲聞一樣,滅盡十八界而入無餘涅槃;因為菩薩有更勝妙的智慧,在不滅盡十八界的此岸,而同時能證得不生不滅的彼岸,也就是如來藏不生不死的境界;因為這個金剛心如來藏,從來不生不滅,所以叫作涅槃。而涅槃是菩薩的五蘊現前就可以安住的,就這樣的安住下來,這就是菩薩實證的波羅蜜,也就是以五蘊到達不生不死的彼岸;可是到達無生死的彼岸之後,卻無妨同時又在有五蘊生死的此岸,繼續與眾生同事、利行。相對於二乘的出世間波羅蜜多,菩薩的波羅蜜稱為「出世間上上波羅蜜多」,因為菩薩不僅有親證法界實相之智慧,同時也具足證得二乘菩提,亦同時具足出世間波羅蜜多,因此稱為「出世間上上波羅蜜多」。因此,在聲聞法裡面,斷我見之後就可以方便稱為到彼岸;而菩薩則是在證悟如來藏之後,不離生死的此岸,而到達無生死的彼岸,可是自己五蘊還在,五蘊現前看見了無生死的彼岸,並且可以現前轉依無生死的彼岸。

瞭解聲聞法與菩薩法之波羅蜜的意思之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探討“持戒與波羅蜜”的四種關係。首先第一種「是戒非波羅蜜者,所謂聲聞、辟支佛戒」,是說受了聲聞戒、辟支佛戒,但是尚未見道--斷我見、斷三縛結,所以是持戒而非波羅蜜,也就是有戒,而無法到解脫的彼岸。一般人尚未見道前持戒,也是屬於是戒非波羅蜜所含攝,雖然屬於是戒非波羅蜜,但是能夠持戒,代表他已經能夠信受三寶與戒法,也已經生起決定心想要真正修學佛法,乃至發願行菩薩道利樂眾生,因此都是值得隨喜讚歎的。譬如在《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卷1中的開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因此持戒能讓我們增長種種善法與功德,眾生也因為持戒而得安隱離諸熱惱;同時行善功德,也要依靠戒法才能堅固。而在這裡,我們要順便提醒,除了持戒之外,大家還是要多熏聞法義,才能讓見道的條件儘快成熟。因為見道需要配合熏聞正確的解脫道或佛菩提道的法義才能成辦,而且以親近正法道場的善知識是最快速有效的。因此如果能夠熏聞正確的三乘菩提法義,以及具足因緣而見道,就可以進入第三種「是戒是波羅蜜」的持戒方式。這也是在經典內,把持戒與波羅蜜的關係分為四種的一個原因,讓我們知道目前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如何轉進。在「是戒非波羅蜜」這個階段,都要依靠 佛所制定的戒相來持戒,因為這時候都還在蘊處界身心境界中,尚無法真正轉依;因此需要遵循依蘊處界身心而施設的戒法。

第二種「是波羅蜜非是戒者,所謂檀波羅蜜」,這是沒有受過戒,但已經到彼岸了。這在《阿含經》中很多,往往某一個外道來見 佛,因為 佛的身相莊嚴,或因為 佛的金色光明,他見了歡喜,佛就說:「善來,比丘!」他就成為阿羅漢了;因此他有波羅蜜,已經到解脫的彼岸,但是他還沒有受戒,因此說他有波羅蜜而沒有戒。而因為 佛說:「善來,比丘!」時,他當下頓捨一切,把煩惱全都布施掉了,所以他成就布施波羅蜜;煩惱布施掉以後,鬚髮自落、袈裟著身,這樣就出家了,這就是檀波羅蜜,也就是布施到彼岸,他布施了一切的煩惱。這裡面要說明的是,此外道在聽聞 世尊一句「善來,比丘!」之前,他就已經降伏了大部分的三界貪愛,才可以於 世尊一句「善來,比丘!」承佛的威神力,而能夠承擔識陰的虛妄性,斷盡三界惑而成為阿羅漢。因為三界煩惱,它是有見所斷與修所斷的差別;修所斷的部分需要在歷緣對境中分分修除或降伏之,因為修行不只是只有一世,因此在某一個時間點,聽聞 世尊說法之後,能夠馬上成為阿羅漢,或者證悟無生法忍,這是絕對可信的。

第三種「是戒是波羅蜜者,如昔菩薩受瞿陀身時,為諸虫獸及諸蟻子之所唼食,身不傾動不生惡心;亦如仙人為眾生故,十二年中青雀處頂、不起不動」。這主要是說已經見道的菩薩,他已經有到彼岸的解脫功德,而當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也能夠持守戒法,不會起惡心而傷害眾生,為了利樂眾生,而願意忍受種種的痛苦,因此這樣的菩薩有戒法的受持;又因為證果而有解脫功德,因此也有波羅蜜,所以說既是戒也是波羅蜜。這裡所敘述的事蹟,是 釋迦牟尼佛在菩薩位時,當時因為飢荒而餓死眾生無數,祂就去受瞿陀大魚之身,並且特地游到岸邊,用祂的神通力讓眾生瞭解:可以來吃祂的肉保命。當眾生在吃祂的時候,即使 釋迦菩薩極為痛苦,但身體都不動一下,心中也不生起惡心,而能為眾生忍受痛苦,這就是有戒也有布施,也有見道到彼岸的功德,因此是戒也是波羅蜜。另外一個事蹟,是 釋迦菩薩當仙人時,為了讓頭上一批又一批的青雀能夠順利養育子女,而安住在定中,布施無畏給眾生。當時的 釋迦菩薩也因為有定共戒才能作到這樣,因此由定共戒與解脫境界配合無畏施,這就是有戒有波羅蜜。這兩種慈悲的事蹟都是屬於是戒也是波羅蜜。這種持戒的方式,當然是菩薩們的典範,但是要能夠作得到,必須要有證果的解脫功德。佛子在證悟之後行菩薩道,是屬於有戒有波羅蜜,而因為轉依於如來藏之清淨圓妙體性的關係,他會逐漸從所證的真實心出發,來看待世間的一切事,以及作應該作的事情,因此不會被一切戒相所束縛;因為不會落在蘊處界身心相中,菩薩在證悟後,會從取相戒而轉成不取相戒。譬如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5中的開示:「復次,慈氏!有是淨戒非波羅蜜多,取相持戒不為最勝之所攝受,但名淨戒非波羅蜜多。……若普為一切眾生護持禁戒,觀第一義空無我人相,而為有情護持禁戒,是則名為淨戒波羅蜜多。」(《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五)雖然無戒相可持,但當中卻有道共戒存在,因為菩薩在見道後轉依於所證,攝心住於正道為戒,依見道、修道無漏功德受用而行,不拘戒相,與道相應。

第四種「非戒非波羅蜜者,如世俗施」。這是屬於一般世俗人的布施,既無戒體也無解脫功德。有些修行道場,他們很努力在布施,但是因為沒有修學真正的三乘菩提知見,因此不會有解脫功德,這是屬於有布施而沒有波羅蜜。而如果連五戒都沒有受,那行施時便是屬於無戒也無波羅蜜;這樣的修行方式,雖然無戒也無波羅蜜,但是他主要是在累積將來修學三乘菩提正法的福德,因此在因緣成熟時,便可以有修學正法的機會。因為每個人的根器,與累劫來的修行狀況都不一樣,因此只要不造作惡業與毀謗正法,他便能夠逐漸經由布施而累積福德。因此我們也不可以輕視這樣的眾生;相對的,我們也要瞭解現在自己能夠聽聞正法,與正法相應,是自己已經有深厚的福德,才能有辦法如此,因此應當珍惜目前修學正法的因緣而要更加精進。

但是這裡面,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有些修行道場引入的戒法,是屬於邪戒,這些戒法並不是 釋迦世尊所制定的佛戒,因此屬於非戒取戒;受持這種邪戒,不僅不利於到彼岸的修行,反而有極大的過失,因此這是大家所要特別留意的。因為戒法是依據三界因果律,與修行目標而制訂的,只有 佛才能夠對於三界因果究竟了知,因此也只有 佛才可以制戒,所以佛弟子要持的戒,一定是要佛戒才可以。因為有些邪戒的目的,並不是在使人成就二乘菩提或佛菩提。另外,有些邪戒表面上雖然目的是正確的,但是因為知見錯誤,造成所設立的戒法錯誤,因此都造成無法成就三乘菩提之親證;這些邪戒多是屬於妄想施設的戒,無法成就到彼岸的功德。如果是已經在「是戒是波羅蜜」的階段,他就已經斷了戒禁取見,他就能夠判斷種種外道所施設的戒法及禁忌,以及外道所取的種種法都是與解脫無關的;因為他已經到了解脫的彼岸,所以便能夠作這樣的判斷。因此我們在受戒前,一定需要去留意,自己所將要受的戒是否為佛戒,這樣才不會冤枉地去受持沒有意義的戒法。

另外在受菩薩戒前,也要尋求已受戒的善知識開示,以便確實瞭解戒的內涵。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40中的開示:「若諸菩薩欲於如是菩薩所,學三種戒藏,勤修學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弘願已,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於如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先禮雙足,如是請言,我今欲於善男子所或長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淨戒,唯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愍聽授。」(《瑜伽師地論》卷四十)論中所開示的「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指的就是要尋找這樣的善知識--他已經發起菩薩大願,其智慧勝妙已經能夠在佛菩提道上展現力量,並且對於菩薩戒已經有深入的瞭解,能夠善於為眾生解說菩薩戒的內涵及持戒的精神等等。因此如果能夠這樣,至誠與慎重確實去作,就能夠獲得勝妙的持戒功德。

上面我們大略說明持戒與波羅蜜的四種關係,這裡面當然以第三種之「是戒是波羅蜜」,是屬於大家所應成就的目標。而因為能夠到彼岸的關係,使得他是戒是波羅蜜,同時在戒法上引生的功德,也可以增廣其他布施、忍辱等五波羅蜜的功德;因六度互攝及互相增益的關係,結果就是讓菩薩可以更快成就道業,可以利益更多的眾生,也可以攝受更多不同層次的眾生。而如果有些人目前還屬於「非戒非波羅蜜」的話,那就要積極尋求受戒的機會,至少從三歸五戒開始,因為戒是一切善法根本;除了受戒本身就是大福德之外,在受戒之後,有戒可持,對於自己的修學之路,才能有最基本的保障。期望大家都能儘快進入「是戒是波羅蜜」的階段,不僅有到彼岸的解脫功德,也可以在有五蘊生死的此岸,跟大家一起來為荷擔如來正法而努力。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56-a10_0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