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78集 持戒不犯的助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持戒不犯的助力」。

我們都知道持戒在學佛過程中,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戒法可以說是諸佛世尊為了讓我們在修行路上,能夠安全又快速的前進所制定出來的;戒法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應該要作,以及什麼不應該作。它是諸佛世尊以無量無邊的智慧,對於因果之究竟了知,而為我們所制定的;因此,凡是佛子們,都應該要確實遵行。

因為戒法是以利益佛子成就為目的,也是遵循三界因果律而制定出來的;因此依之確實修行,一定是可以成就修學的目標。例如在世間法上,工廠製造各種產品,如果能夠確實遵循由許多專家所共同制定出來的法規或作業準則,那就能夠確保產品的品質;相對地,我們在購買產品時,大家也會留意這個產品是否符合某種法規或認證標章,如果吻合,那消費者就能夠相信其品質而放心購買。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各種戒法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給修學者種種的限制,反而是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成就的。

瞭解這個基本的道理,對於持戒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以讓持戒者知道戒法的重要性而樂於持戒,也可以知道戒法之珍貴無比而能尊重戒法,不會輕易犯戒。因此佛子在受戒前,必須要對於戒法的內涵與受戒的目的,有一個充分而且正確的瞭解;這樣子,就能夠產生發自內心真正要去持戒的意樂,這也是能夠獲得戒體與持戒功德的基礎,而且受持之後也比較不容易去犯戒。雖然大多數佛子都是自願發心受戒的,但是因為在五濁惡世修學佛法,有許多的障礙因緣,也有許多外境的誘惑,同時到處都充斥著種種錯誤的邪見;因此,如果有些方法或觀念,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容易持戒不犯,那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助力。

我們來看在《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開示:「善男子!有智之人既受戒已,當觀三事不作惡行:一者自為,二者為世,三者為法。」這裡面開示要我們從三個方面去瞭解,以便能夠不造惡業,乃至能夠持戒不犯。

第一個「自為」,相信大家都聽過聖教裡面的開示:「一切眾生繫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轉。」因此,因果道理的正確瞭解,對於持戒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作一件事情以前,要先判斷它是善事還是惡事,然後再去作。能判斷事情的善惡性質以後,也要確實了知,作惡業會得到哪一些惡的果報,作善業會得到哪一些善的果報;因為所作的善惡業一定會產生力量,作了善惡業,未來就一定會有受善惡業的果報,一切善惡業都不會有虛妄不報的,一定會在未來回歸到自己身上,而得到種種善惡業的果報,因此說「眾生隨自業而流轉五趣」。

諸位觀眾因為已經建立了「一切眾生都有不生不滅之如來藏心可以執持善惡業種」的正知見,因此便能夠深信因果道理。除了有一些人,因為信受邪見而不信因果,或是相信錯誤的因果知見之外,持戒的佛子都是相信因果的;而這些正確因果知見,就會在他身上發生正面的力量。一般人之所以還會不時犯戒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為對於因果道理的瞭解不夠深入,以至於對於毀戒作惡產生之嚴重後果,不是那麼清楚;這方面就要透過親近善知識、多熏聞正法,使自己對於因果的正理能夠逐漸累積加強;那這方面的力量,就會漸漸超過種種境界對他的影響力,而能在歷緣對境之中,分分降伏性障及轉變自己的煩惱習氣。

菩薩們想要在佛菩提路上順利前進,一定要知道:我們絕對不能遠離三寶及善知識,這是修學能夠成功的基本條件。我們也可以再從道理上思惟:「自己是自願受戒的,也發心要在戒法及佛道上能夠成就,而自己也是深信因果的。那如果犯戒作惡,豈不是將來要去承受惡業的果報,或者落入三惡道中;那與自己當初設定要成就佛菩提的目標,豈不是違背了嗎?」因此有智慧的人,不應該去作這種矛盾的行為;當然,如果欺騙自己,以為犯戒造惡不會有惡業的果報,那是更愚癡的行為。因此在平常,或者遇到順境、逆境的時候,大家就可以多去作這方面的思惟,這樣就能夠生起一分的力量,來讓自己持戒更加清淨。因此,如果能常常思惟、觀察因果道理,包括建立分辨善惡業的知見,以及知道善惡業所引生的果報,那就會在心裡面時常生起作意:「要依據戒法去惡修善」;同時常常在佛菩薩前面懺悔、祈求、發願、迴向等,提醒自己要精進,往自己設定的目標前進。由於這些因緣,就會在受戒之後不去毀犯戒法,而以至誠心來受持戒法,這個就是為自己而作的觀察,也就是「自為」。

第二個「為世」,我們可以應用「慚」與「愧」的善心所力量,來幫助我們持戒清淨。一方面因為知道自己所行不如法,而內心產生羞恥心;另一方面是因為知道自己的行為錯誤,無法面對他人、對不起他人而產生愧疚。因此有了慚愧,就會產生止息惡行的作用,以及讓自己的善法力量逐漸展現出來。譬如在《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8中的開示:「云何慚愧?所謂常愧於他,亦慚自身,住於一切不善法中故常慚愧。住慚愧已,遠離一切無慚無愧。除滅不善,思惟善事,荷負重擔,體性清淨,終無毀犯,他不能謗。」因此,對於自己的不如法行為,心懷慚愧心,乃至菩薩都要以上位菩薩為學習目標,常懷慚愧虛心學習。這樣對於自己的戒行,乃至種種修學的成就,都會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來說,菩薩都是會自我反省,甚至於當別人有過失時,就檢討自己「我有沒有這個過失」,能夠隨時反觀自己而發揮有慚有愧的力量。但是對於新學菩薩來說,因為自己的力量還很有限,如果能夠知道有些世間人,他們是有報得或修得的天耳、天眼或他心通的;雖然他們不在我們身邊,也能夠知道我們的身、口、意行是否清淨,以及是否有在持守戒法。因此,修學者因為知道有這樣的情形,就會更加地隨時留意自己的行為,當然會有利於戒法的持守;同樣的,天神有報得的五通,也能夠清楚地知道我們的行為。通常天神是護持正法的,因此如果我們真心持戒,也能夠得到他們的幫忙;包括我們身邊的鬼神,也是一樣能夠知道我們所行的種種。因此,當我們違背戒法的時候,如何能夠不感到慚愧呢?

雖然有些眾生我們看不到,可是因為報身或者神通力的不同,他們卻可以知道我們在作什麼;因此,我們除了對於行為上的不如法要感到慚愧之外,我們也要知道自己的身、口、意行,除了直接影響到周邊的眷屬與親朋好友之外,也影響到其他的眾生。例如身邊的鬼神,這些影響也都是會產生因果力量的。因此一定要好好把握、珍貴地持戒,以及修學正法的因緣。譬如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2中的開示:「如是有情因過去世修行善業得受人身,由近惡友於是深法不能敬信、生毀謗心,則為辜負過去善業。」因為要得到人身都已經很不容易了,何況要修學正法,更是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緣。因此,如同經中的開示:我們千萬不要辜負了自己過去世累積的善業與福德,一定要信受正法,尤其在有大善知識住世弘法的時代,一定要把握持戒修法的機會。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也要瞭解生生世世以來,常常受到諸佛菩薩的慈悲攝受與護念,如果自己不精進修行,反而毀戒作惡,怎麼會不感到虧欠諸佛菩薩的無量恩德與苦心;因此,想到這裡,修行人也更加能夠於戒法精進不懈,這也是屬於一種憶念佛菩薩所引生出的功德。譬如修學無相念佛法門,可以讓自己心中一直有佛菩薩存在,除了產生動中定力,而能夠逐漸不被外面五欲境界所迷惑之外,心裡面也能夠引生出佛菩薩時時刻刻在攝受我們的意念,以及能夠提醒自己,是否有依照著佛菩薩的教導而切實履踐,這樣對於我們持戒,當然有莫大的幫助;而相對地,如果毀戒作惡,一定會讓十方諸佛菩薩為他感到無限的惋惜。學人如果瞭解這個道理,怎能不戒慎恐懼呢?

另外,菩薩在受戒後,都會有許多的護法菩薩跟隨著保護。因此如果能精進持戒修行,那跟隨著他的許多護法菩薩,也能夠得到無量的功德,他們的道業也可以隨著快速進步;相反的,如果他毀戒作惡,那也相當於損減了許多護法菩薩的功德,而對不起跟隨著他的眾多護法菩薩。瞭解到這一點,我們真的是要謹慎自己的身、口、意行;因為菩薩道是要與眾多菩薩一起來成就的,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

第三個「為法」,是從受戒本身的目的來作思惟,因為受戒就是為了要求證三乘菩提諸法。我們要去觀察諸佛傳授給我們的法,包括戒、定、慧三學,都是清淨無染的佛法,能夠讓我們得到現在世與未來世的利益,可以讓我們逐漸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而受戒是成就三乘菩提的基礎,以最基本的五戒來說,它可以讓我們保住人身,而能夠生生世世有修行與提升的機會;而菩薩戒則可以讓我們在佛菩提道上快速成就。事實上,菩薩戒也是成就佛菩提道的必要條件,沒有受菩薩戒是不可能成就佛菩提道的;因為世界上,只有佛教的二種修學方法才能讓眾生解脫──也就是佛菩提道與二乘菩提解脫道,其他就再也找不到可以成就的方法了。因此,我們也必須要瞭解佛法的珍貴所在,如此就會對於佛菩薩所教導的戒、定、慧三學,產生極為尊重之心;而且無論如何都想要去成就它,因此當然就不會輕易犯戒了。

這裡面,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每一位眾生都已經存在無量世了,在這麼長而無法計算的時間以來,理論上,我們也已經修行了非常非常久的時間,可是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辦法成佛?乃至尚未進入七住位、入內門修學?這些都是因為在修學路上進進退退的關係。譬如《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9中的開示:「學道之士如鷄抱卵,須是暖氣相接方可生成;若中間間隔,暖氣不接,便抱十年終不得生。」這就是說明「求法」必須是要有持續性與恆心,才能一直往前進展,尤其是在三乘菩提見道方面,更是要努力不懈才有機會可以成功。而眾生之所以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三界六道輪迴之中,就是因為沒有從過去無量世來所曾遇到的諸佛如來,接受禁戒的緣故,所以才會到今天仍然還無法證得解脫;或者雖然有受戒,但是沒有好好持守,因此在修行路上就一直在進進退退,始終無法成就。瞭解這點,就知道持戒不犯,對於修行有多重要了。因此,我們也要建立一個觀念:就是佛道的成就,必須是要真正下定決心努力去作。譬如達摩祖師的開示:「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而下定決心之後,也必須要能夠堅持下去,才不會產生進進退退的現象,而始終無法成就,因此這是大家所要特別留意的。

另一方面,受戒的目的,除了為自己想要成就佛道之外,最主要的也是為了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大家之所以選擇佛菩提道,而不是想要朝著無餘涅槃一直走下去,就是因為有菩薩性的緣故;也瞭解眾生從無始來,都曾當過自己的眷屬,因此能夠對眾生生起慈悲心,想要救護他們;也想要效法佛菩薩,成就無限的智慧與慈悲,使自己有更大的力量來廣利群生。而其實想要成就佛菩提道,是要從利他中著手,也就是要在利益眾生之菩薩行中,來降伏自己的煩惱;透過與眾生互動的種種境界中,配合正知見的觀行,來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與種種利益眾生的方便善巧,因此眾生反而是菩薩能夠成就的主要原因。譬如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中的開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因為這樣的緣故,菩薩生起了深重的慈悲心,在利他之行中而成就自他。既然是這樣,對於菩薩來說,一定會以至誠心來持守戒法,除了不犯戒行惡去傷害眾生之外,反而生起意樂自願要承擔利益無量眾生的如來家業。在這樣的作意之下,當然就會產生持守戒法的極大力量。

上面我們主要依據《優婆塞戒經》卷6,與 平實導師之《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七輯的開示,來探討能夠幫助自己持好戒法的三個要點。諸位菩薩如果能夠好好去思惟這三個方面的內涵,對於大家的持戒、修定以及智慧三學之成就,一定會有很大的助益。透過這三個面向的思惟與觀察,可以讓我們逐漸排除障礙,增長我們內心的力量;因此更容易持好戒法,以及可以在修學路上穩健的前進。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53-a10_0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