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82集 持戒與離惡修善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持戒與離惡修善」。

受持戒法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在佛菩提道上能夠順利前進,因為戒法是世尊以祂無量無邊的智慧為我們所制定的,只要能清淨持戒絕對有不可思議的殊勝利益。因此,受戒之後一定要依照 世尊的開示確實去作,這樣子就能夠逐漸讓善法增長而遠離惡法。只要正確地去作,實際上就一定會成就,而且可以很快呈現出持戒的功德出來;因為戒法是吻合三界因果律的,因此持戒所產生的效果,就有成就的決定性。在這個單元裡面,我們要來探討在《優婆塞戒經》卷6中,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希望藉由這些內容的討論,讓諸位菩薩在受戒後能夠順利持戒,並且善法日日增長。

首先我們先對於善法,略作簡單說明。善法包括兩個特性:第一個是善法的自性是非顛倒性的,它能夠對治在面對境界時,所生起的顛倒性之不善的染汙法。譬如面對眾生時,生起的慈憫之善心,能夠對治顛倒而不生起瞋恚之惡心,這是第一個特性。第二個特性是善法是安隱的,能夠令人往生善處,與獲得修學之成就,而且善法也能夠讓菩薩饒益有情,作種種利他之行;相對的,惡法的自性是顛倒性的,屬於不安隱性。而持戒是佛子所應遵守的,它的目的也是希望讓佛子的善法能夠快速增長。

第一部分《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經文,內容為:「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既受戒已,口不說惡,耳不樂聞;不樂說世,亦不樂聞;終不放心在惡覺觀,不親惡友,是故得名寂靜淨戒。」首先,口中不說惡事,耳朵也不樂聞惡事;雖然在世間法上也是一樣有這種教導,但在這裡面特別要再叮嚀的原因,是因為口業是很容易成就的,如果對著某人講,而且對方也能聽得懂,只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透過嘴巴講一講就能成就,而且話一說出口就很難再回收了。因此我們要留意,不要說別人的過失,如果知道他人有過失而應該改正,就直接告訴他,不要向他人傳說,這樣我們就得到持戒的大功德了。也就是讓一切人都能夠免於被傳揚惡事的無畏功德,同時也不要樂於聽聞別人說他人的過失;一方面別人所傳說的事情不一定正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從自己這裡再傳播出去。事實上,菩薩的心思是要放在正法與利樂眾生上面,因此內心中就不會喜歡去聽聞別人的種種是非之事。

所以接下來 世尊開示:「不樂說世,亦不樂聞。」因為菩薩整天忙著修學正法與利樂眾生,他是沒有時間去說,或者聽聞一般世間的世俗法,因為這些世俗法對菩薩來說並不重要;因此內心的作意,自然也不會在這上面,所以說出來的都是佛法,或者是圍繞著佛法的事情。同樣的在正法道場裡面,都會教導學員不要到處攀緣,應該攝心在正法上面,這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時常攀緣不僅浪費時間讓內心不寂靜,也很容易越談越多,超越原先所設定的談論範圍,難免談論是非;有時候連犯了口業都不曉得,再加上現在都有電話、手機、電腦、網路等等,使得攀緣更容易發生。因此,這裡一開始 世尊的開示確實是非常非常重要,值得大家特別留意。

接下來,「終不放心在惡覺觀,不親惡友,是故得名寂靜淨戒。」惡覺觀就是在心中起了種種貪、瞋、癡等不好的念頭或想法。譬如有人在野外看見了一隻動物,他馬上就會生起一個影像,把牠烤了、燉了以後變成什麼模樣?味道如何?這就是惡覺觀。生起了惡覺觀之後,他有可能就會發展為實際的行動,或者即使沒有真的去做,也會因為時常現起而熏習成為種子,儲存在自心如來藏之中,對於修學就有不好的影響,因此大家應當要始終遠離惡覺觀。

譬如在《大寶積經》卷88中的開示:「迦葉!比丘若在靜室、若在窟中、若行若坐若臥,若念貪欲、若念瞋恚、及餘種種諸惡覺觀,隨所住處,其中諸神,知彼比丘心生愁憂,作如是念:『此諸比丘非法非宜,於正法中得出家已,思惟如是不善之法。』迦葉!彼諸神等知彼比丘,各作方便令不安隱。」這裡面的開示,更是提醒我們要留意,因為自己的惡覺觀可能都被天神知道了,這對於自己的戒行與正法弘傳是有虧損的;而且惡覺觀也能再引生其他種種的煩惱出來,對於自己的修學就會產生障礙。而在佛法修行上也要遠離下地的惡覺觀,才能證得上地的境界。因此,我們從上述《大寶積經》卷88中的開示,也可以更加瞭解遠離惡覺觀的重要性。

又譬如在《大莊嚴法門經》卷2中的開示:「諸惡覺觀是煩惱體性,不淨攀緣故煩惱則生,清淨覺觀故煩惱如客,是故煩惱不與空智和合,不與無相無願和合。」因此,我們必須以智慧來觀察,惡覺觀是攝屬於煩惱體性,也要了知煩惱法的過失與生滅虛妄性,並且能夠時常生起清淨的覺觀。而聲聞解脫道,因證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可以逐漸斷除煩惱;證悟的菩薩也因為了知如來藏心從來離六塵見聞覺知,所以永遠無相、從來無所得。因此轉依如來藏之後,就不再作種種不如理的追求,何況是追求惡覺觀呢!同時我們要知道,生起惡覺觀之後,它就佔據了我們現起清淨覺觀的機會,是有排斥作用的,因此是非常不值得的。

接下來「不親近惡友」,這個也是極為重要的開示,大家應當記得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中的開示:「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因此,親近善友或善知識,是菩薩修學聖道應當要作的第一件事,要親近善友當然也要不親近惡友,如果親近惡友或惡知識,就有可能受到邪教導,而跟隨著惡友一起造作惡業,乃至毀謗正法,後果真的是非常嚴重。所以有智慧的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要親近善知識,而遠離惡知識,才能有後續的聽聞正法,如理思量與如法修證。因此在《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卷1中的開示:「擇其善者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事實上佛法雖然浩瀚如海,但基本的道理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這麼難,如果有善知識正確的教導,對於其中的基礎法義與架構,要把它建立起來並不是這麼困難;問題出現在於在大家所接觸到的知見來源當中,有許多錯誤的說法,或外道知見混雜在裡面,乃至於也有許多相似佛法魚目混珠。因此,讓初學者無所適從,造成許多人在修學多年之後,因為被誤導;因此連最基本的法義都弄錯,也無法建立正確的佛法基本架構,所以 世尊才會開示:「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真的是一針見血,而且大慈大悲的教導。因此,在邪說氾濫的環境中,要如何找到難得值遇的善知識,是一件極為重要而且關鍵的事情,大家一定要慎重選擇;即使是證悟的菩薩,仍然需要善知識的慈悲攝受,才能確保不退轉,並且才能夠安穩的一步一步往初地通達位邁進。所以,如果能夠遵循上述 世尊開示的:「口不說惡,耳不樂聞;不樂說世,亦不樂聞;終不放心在惡覺觀,不親惡友。」就能夠獲得寂靜淨戒,也就是能夠轉依如來藏,依道共戒安住其心。

接著第二部分,也就是《優婆塞戒經》卷6的經文,內容為:「菩薩若見破戒惡人,不生惡心,為設種種善巧方便而調伏之;若不調伏,當生憐愍,不為身命破戒捨戒。」這裡開示:菩薩如果看見了破了戒的惡人,不可以對他生起惡心;我們對謗佛、謗法者,尚且不生起惡心,何況只是破戒,而不謗佛、謗法的人,所以不該對他們生起惡心,應該為他們施設種種善巧方便來調伏他們;如果不調伏他們,我們也應該不對他們生氣,不必到處把他們的惡事,加以宣揚。如果菩薩受戒之後,自己不能把心調伏下來,至少也應該憐愍眾生,而不要傷害眾生;乃至於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都不應該去破戒、捨戒,而以惡行來傷害眾生。這裡就是在強調菩薩要能夠攝受眾生,即使是破戒的惡人,也是在攝受的範圍之內。因為破戒的惡人也是有因緣才會這樣,也許是被惡知識所誤導,他們也是急需要菩薩救護的,何況菩薩早已發過「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由這裡,我們也會聯想到,在《悲華經》卷6中開示 釋迦世尊的大願之一為:「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願令他方世界所有五逆之人,乃至行諸邪道,登涉罪山,如是眾生臨命終時,悉來集聚生我世界……。為是眾生故,於娑婆世界諸四天下,一時之中,從兜術下,現處母胎,乃至童子,學諸伎藝,出家苦行,破壞諸魔,成無上道,轉正法輪,般涅槃後流布舍利。」也就是 釋迦世尊發願要在五濁惡世成佛,並且不棄捨十方世界任何一位五逆的眾生。這種大悲願,真的是我們效法的對象,當然諸位菩薩也可能聯想到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願。這樣子,《優婆塞戒經》卷6這段經文的道理,大家就應該可以理解了。

再來第三部分,《優婆塞戒經》卷6的經文,內容為:「食已先修慚愧之心、不放逸心,為治身命如療惡瘡。若入村落如刀刺林,攝護諸根修集正念,觀察可作及不可作,不生放逸。」在飲食之後,身為修道之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先修慚愧之心,然後要能心不放逸;也要知道飲食,只是在治療色身虛弱的病,不是為了享受而吃,是為了維持生命、保養道器。如果進入村落時應當觀察這六入的一一入,都猶如刀刺一樣;因此,應該攝護諸根、修集正念,要把六根攝受好,不要把六根往外放去攀緣;要把正念照顧好,應當觀察何事可作、何事不可作,心中不要生起放逸之心。這裡所開示的攝護諸根,對於初學者來說,是要特別留意的,因為如果對於種種的六塵境界、五欲境界之貪著心,還沒有辦法淡薄的時候,攝護諸根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而證悟的菩薩因為已經斷我見的關係,知道蘊處界都是虛妄之生滅法,並且已經可以轉依如來藏了;因此,各種境界對於他的影響力就比較低。雖然如此,一些往世的因緣現起時,有時候對他也是會有很明顯的影響,因此在面對境界時能夠作到一觸即止,也是很重要的。

這裡面主要在開示慚、愧,與不放逸這幾個善心所法。慚與愧屬於五位百法、善十一心所法的其中兩個,也是七聖財其中的兩個;因此其重要性可知。慚愧的主要意思就是說,對於自己錯誤的行為,能夠勇於發露而不覆藏,並且立誓永不復作,因此有慚有愧才能滅罪,以及有向上提升的機會。如果作錯事而無慚、無愧,那連一般世間人都無法接受。因此,慚愧是每位修學者,都應該具備的基本善法;如果無慚、無愧的話,那種種之佛法修學就很難談得上了。而菩薩雖然沒有造作惡業,也能常懷慚愧遠離憍慢,知道自己尚有許多煩惱無明;知道自己救護眾生、破邪顯正的能力還很有限。因此,要以上位菩薩為學習目標,發起勇猛精進心。

另一個善心所法為心不放逸。對於菩薩來說,就是不斷的努力為眾生作事,努力護持三寶,假使是念佛就得時時刻刻淨念相繼,如果能夠這樣,當然能夠快速成就道業。因此在《大方等大集經》卷26中開示:「云何名為不放逸?不放逸者名如法住;如法住者如說而住。……善男子!一切佐助菩提之法,以不放逸而為根本。」因此,不放逸就是要能夠時時攝心安住於正法、依教奉行。而所有修學的方法都必須配合不放逸來成就,修學之道不進則退,菩薩既然已經決定要行菩薩道,那就要心不放逸。如果專心在法上用功,那就能夠忍受於種種的逆境,因此便能夠一步一步往前推進。因此在《顯揚聖教論》卷1中開示說:「所有無量善法生起,一切皆依不放逸根。」為什麼不放逸的角色這麼重要呢?因為不放逸,其實它包含了精進、無貪、無瞋、無癡四個善心所法的特性。因此,不放逸對於所有修學者的修善防惡之道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上面我們把《優婆塞戒經》卷6中,這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分作三部分來作說明,從最前面的戒護口業、離惡覺觀、不親近惡友,到攝受惡人,再到修慚愧之心,與不放逸行等,這幾點都是在修學中極為重要的項目,也都是在戒法的含攝範圍之內,我們應當把它牢記在心裡面,可以讓我們時時檢討自己,是否有偏離或疏忽這些開示,有問題就隨時修正,道業才能快速進展。

因此,今天討論的這些內涵,如果能夠確實履行,那在持戒之後,就可以使善法功德能夠日日增長,並且在修行路上能夠層層轉進;有了戒法的護持,在離惡修善之行,就可以更確實及更有效率。期望諸位菩薩都能夠積極修學善法與累積福德,讓道業能夠快速成長。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57-a10_082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81集 增長持戒波羅蜜的方法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增長持戒波羅蜜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持戒的主要目的,是要讓自己能夠走在正確的修行路上,並且可以安全及穩健的走下去;因此無論採用何種修學法門,持戒都是必須要的。而真正能夠作到戒行圓滿,需要到二地滿心才能夠作得到,因為二地滿心菩薩有「猶如光影」之現觀,也就是二地滿心菩薩可以經由這個「猶如光影」的現觀,而了知如何能使自心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轉變清淨的道理;從此他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力,去轉變自心的染污種子,去轉變自心如來藏所含藏的內相分,這就是猶如光影的現觀成就了;使得七轉識的染污性可以根除,因此可以持戒清淨,才可以稱為真實持戒者。而在二地滿心之前,實際上都還是屬於學戒的階段;因此我們在受戒之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再精進努力,才能逐漸增長持戒波羅蜜。

在這次節目單元,我們要來探討在《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一段開示:「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尸波羅蜜時,所受眾苦誰能說之?有人若受小小戒已,少欲知足,不能憐愍諸苦眾生,當知是人不能具足尸波羅蜜。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進,樂於多聞,當知是人則能增長尸波羅蜜,莊嚴菩提,證菩提果。」(《優婆塞戒經》卷六)首先,我們要瞭解在菩薩的六度法門中,前後度是有密切的關聯。譬如在《攝大乘論》卷2中的開示:「云何說六波羅蜜如此次第?前前波羅蜜,隨順次生後後波羅蜜故;復次前前波羅蜜,由後後波羅蜜所清淨故。」(《攝大乘論》卷二)在這裡面告訴我們,前面的波羅蜜會引生後面的波羅蜜,後面的波羅蜜會使前面的波羅蜜更加清淨增廣;同時前面的波羅蜜比較容易修學,後面的波羅蜜比較深細。因此,佛菩薩就會依照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樣有利眾生修學的次第,來開演六波羅蜜。

我們先來大略探討「前前波羅蜜,隨順次生後後波羅蜜」。菩薩因為慈悲的關係,對於眾生之貧窮困苦,產生不忍之心,因此便欲行布施利樂眾生。因為常常救助眾生的關係,對於眾生便會時常現起慈悲心;相對的,菩薩就會逐漸遠離損惱眾生的各種事情。因為這樣的緣故,他自然就能夠容易持守戒法,這就是由布施波羅蜜引生持戒波羅蜜。

因為菩薩知道戒法的珍貴,與對於修學的重要性,因此持戒之後,為了要讓戒德堅強,對於所受的戒法非常愛護,不希望因為損惱眾生等等的原因而毀破淨戒;也因為轉依如來藏的關係,因此對於眾生或種種法,便能生起忍辱之行,這就是由持戒波羅蜜引生忍辱波羅蜜。

因為煩惱與遮道因緣很多,如果常不能忍,就會使修行產生進進退退之現象;為了要成就忍辱度,便需要能堪受眾苦,不以菩薩道之久遠勤苦為難;因為常常忍辱的關係,便能一直往前邁進不退,故生精進,這就是由忍辱波羅蜜引生精進波羅蜜。從這裡大家也可以瞭解,如果對於最基本的種種可愛與不可愛的境界,都不能生忍,使得性障常常現起,那他要精進是很難的;因為這個緣故,便會造成修學緩慢,這是值得大家留意的!

到這裡,因為常行精進,並且在歷緣對境之修習,能夠修治調和內心、漸除煩惱,便逐漸生起定力;並且也因為精進而能安住於種種法,而心不動搖、心得決定,這就是由精進波羅蜜引生禪定波羅蜜。

因為有禪定波羅蜜的關係,能夠不為境界所轉,能夠在歷緣對境中,深入法義思惟觀察,讓智慧逐漸深入與展現力量;同時菩薩也要配合禪定與種種三昧的證量,才能修學其他層次的法,而使得智慧層層轉進更加深廣,這就是由禪定波羅蜜引生智慧波羅蜜。

接下來,我們要來探討「前前波羅蜜,由後後波羅蜜所清淨」。如果不好好持戒,就會造成他的身口意業不清淨;因為身口意業不清淨的關係,就會造成他所行的布施跟著不清淨。這是因為他在布施的時候,所依止的身口意不清淨所造成的;因此,如果能好好持戒,那他在布施時,所依止的清淨的身口意,就會使得他的布施能夠得到清淨,當然也能夠相應到無量的功德。如果忍辱度能夠修得很好,常不犯眾生,並能忍於種種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當然直接有助於持戒之行,使身口意業更加清淨。如果一心精進常行忍辱,能夠受用忍辱之益,並且勇猛精進於正法、修善滅惡,便能安忍於種種逆境,而能夠往更高層次的修學邁進;因此精進使忍辱度愈加清淨,與增廣忍辱的力量。因為有定力不被逆境所轉,以及心能夠決定安住於善法上面,因此使得精進度更加精純有力;而如果菩薩因為禪定的關係,能夠以種種神通到他方世界利樂眾生,則可以引生不同層次的精進,以及利益更多的眾生。無論修學禪定,或者安住於種種善法之修學,都可以依靠智慧而知道如何更有效率的修學,以及如何層層轉進的方便善巧;因此說,智慧波羅蜜能夠清淨禪定波羅蜜。以上是從六度之前後關係,來探討前後度間之互相引生與增益。

接下來,我們要來探討「持戒度為何可以因為其他五度的關係而得以增長」?首先「布施度」,如果從今生的布施行來說,可以讓菩薩遠離種種執著與傷害眾生的行為;相對的,可以增長慈悲心與增廣心量,因此可以增長持戒度之清淨與堅固。而實際上,無論財施、無畏施、法施,或種種修善去惡之行,本來都是攝屬於菩薩戒的範圍內;因此布施波羅蜜可以增長持戒波羅蜜。另外從前後世的關係來看,菩薩因為前世的布施之行,使得今世廣有資財,因此除了不會因為資財匱乏造惡犯戒之外,反而可以因為廣有資財,或色身莊嚴有力,或生於尊貴之家,而讓他更有力量來利樂更多的眾生,而更能作到菩薩戒中的種種利益眾生之行。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可以瞭解布施波羅蜜可以增長持戒波羅蜜。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開始我們所引的《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開示:「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進,樂於多聞,當知是人則能增長尸波羅蜜,莊嚴菩提,證菩提果。」(《優婆塞戒經》卷六)這裡也是在開示:配合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波羅蜜,可以增長持戒波羅蜜。修忍辱波羅蜜能夠清淨及增長持戒波羅蜜,在前面已經略談過;而菩薩如果能忍於「五陰是虛妄法」的見解,能夠證悟本來無生之如來藏心,如此能夠現觀如來藏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能確實接受、安忍與轉依如來藏的清淨體性;這樣子就能夠依「道共戒」而行,與無漏法相應,能夠攝心住於正道為戒;這樣子更能夠增長持戒波羅蜜。菩薩精進修六度之行,能夠增長持戒波羅蜜,心中不與懈怠及放逸相應,遠離種種煩惱心行;雖然在人間五欲境界中利樂眾生,但能離開對於三界法之貪愛。因為只有修學正法與利樂眾生,才是他所精進的目標;並且憑藉著菩提大願,能夠不畏生死苦利益眾生而不證二乘涅槃,因此能持戒不犯,一心精進朝向目標前進。

而無論禪定證量、聲聞見道或菩薩見道,都能引生三三昧。前者就是世間的三三昧,包括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也就是四禪八定的修證。世間的三昧能伏三界貪瞋癡,能夠直接增長持戒波羅蜜,能夠依定之功德而不違佛戒,可以因定而使心性清淨。

而聲聞菩提現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無常、苦、空、無我,他親自觀行驗證,內心已經有決定性而不可動搖;因為證實蘊處界都空,終將滅去,而無真實不壞的體性,因此證得空三昧。但是他信受佛語,相信自己有一個不生滅的本心,因此可以不墮入斷滅空;也證得蘊處界都是緣起之法,是生滅性的,沒有一定不壞的法相,只有暫時而有、幻起幻滅的法相,因此而證得無相三昧。因為有這些現觀的關係,心中了無願求,不會一天到晚想要去造作,或追求有為法的事和業,那就是無作三昧。這就是聲聞菩提的空、無相、無作三三昧。

而菩薩因為實證如來藏心空無形色,同時也知道如來藏空性心不是頑空,也不是虛空,而是空性,因此證得空三昧。也證得如來藏心沒有任何的形色,祂是無相,同時如來藏心離見聞覺知,從來不與六塵相相應,因此證得無相三昧。菩薩轉依於如來藏,就可以逐漸遠離對於種種法相的執著,並且觀察如來藏心於世間一切法中,根本沒有所得也沒有所失;因此現觀心真如的無所得時,心中不再有種種願,不再有種種追求,這就是無願三昧。從此以後凡有所作,都是為了利益眾生,不為自己計較。菩薩兼得大乘法與二乘法兩種三三昧,因此上述幾種三三昧,能夠引生定共戒或道共戒,因此可以增長持戒波羅蜜。

接下來,菩薩因為智慧的關係,可以逐漸深入了知因果,因此不行惡業,樂行善業,饒益有情;並且因為有智慧,知道如何正確的持戒,也知道持戒的目的是為了普遍利樂一切有情,知道要以利益眾生為原則而不住於種種法相;並且轉依如來藏而心無所得,如此可以增廣持戒波羅蜜之清淨與功德。在上面《優婆塞戒經》卷6中,也開示我們要樂於多聞,這是因為透過多聞,才能讓自己的智慧快速增長,不必要自我摸索,也避免走錯路的風險;因此菩薩能夠經由善知識處,知道修學的方便善巧,快速成就道業。而菩薩要從三賢位次第進修,滿足十迴向位,乃至到二地滿心位之成為真實持戒者,這中間有許多的修證階位,與經歷超過一大阿僧祇劫之長劫修行,都需要佛菩薩與善知識來教導我們如何前進;因此多聞對於增長持戒波羅蜜,絕對是必要的。

談到這裡,如果再來看看前面所引之《優婆塞戒經》卷6裡面開示的:「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尸波羅蜜時,所受眾苦誰能說之?有人若受小小戒已,少欲知足,不能憐愍諸苦眾生,當知是人不能具足尸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六)這樣大家就比較容易瞭解了。因為如果有人只受了小小戒,譬如他只受五戒,或者五戒的少分戒,此後他雖然能夠少欲知足,但卻不能憐愍諸苦眾生;換句話說,他只想當自了漢,不肯發大心,他只想獨善其身,所以不能憐愍諸苦眾生,也不能忍受救護眾生之苦;也不想出來破邪顯正,救護那些被邪見誤導的可憐眾生,他只想當好人,這叫作不能憐愍諸苦眾生。佛說他就是不能具足持戒波羅蜜的人。他必須逐漸從棄捨我所的貪愛開始,發起大心,生起慈悲心,憐愍眾生,利樂有情,這樣子漸漸的修行與轉進,才能具足尸波羅蜜。而菩薩因為慈悲心與發起菩薩性的緣故,也知道在利他行中之種種逆境,能夠成就菩薩之智慧與方便善巧,並且深信只有佛菩提道,才是該走的唯一之一條路;因此能夠安忍於種種痛苦,對於加諸於自己的各種苦,都能安忍與接受,不會抱怨、生氣、瞋恨,這樣子心甘情願去受種種苦,就很快能夠成就菩薩的道業。這也是因為菩薩知道,眾生通常是受惡知識所誤導,而有種種的邪見與愚癡的行為,非常值得同情與憐憫;因此雖然菩薩想要教導眾生正知見,有時候反而會被眾生所毀謗,對於這樣的事情,菩薩也都能安忍;也瞭解要讓眾生斷我見與信受正法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更多的努力,因此菩薩能夠安忍於種種困境與痛苦之中,來廣行利樂眾生之事。同時菩薩也有智慧現觀,能受苦的心與所受的苦都是自心如來所生,沒有真實不壞的體性,這些種種的苦、逆境與生滅諸法,都是他觀行而增長智慧的對象。因此菩薩能夠成就及增長持戒波羅蜜。

最後我們引 平實導師在《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三輯中的開示來與諸位分享:「真正的苦行是心不放逸,如果是專修利益眾生的法門,就得永遠不懈怠的努力去做,如果以努力說法不斷作為苦行,就得不斷的宣說深妙法,越講越妙而不中斷;如果是為眾生、是護持三寶,就不斷的努力為眾生做事、努力護持三寶,這樣的不放逸,才是真正的苦行啊!」(《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86)雖然心不放逸的行菩薩道利樂眾生,一定會遭遇到種種的苦,但是菩薩心中卻是法喜充滿的。

從上面的探討,相信諸位菩薩對於如何增長持戒波羅蜜,已經有多一分的認識,也知道六波羅蜜之前後引生與增長的道理。事實上,六度都是互相含攝的,每一度對於菩薩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在修行過程中,在不同的階位,對於六度有不同的偏重而已,因此六度皆須修習。菩薩只要能夠依止善知識修學,就能夠正確的修持六度之行,並且能夠快速成就。

期望今天的節目,能使諸位菩薩對於六度之關係,有進一步的認識,也能夠更有智慧來持守戒法,並且能夠快速增長持戒功德,增長持戒波羅蜜。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30-a10_081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80集 持戒與波羅蜜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持戒與波羅蜜」。

「持戒」在佛菩提道中,居於非常重要之角色,因此正確的瞭解自己持戒的類別與位置,對於大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所持的是正確的戒法,也能夠經由持戒而到彼岸,乃至能夠成就佛道。因此今天我們探討的主要內容,就是要瞭解「持戒與波羅密」的關係。

我們先引在《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開示:「善男子!有戒非波羅蜜,有波羅蜜非戒,有戒有波羅蜜,有非禁戒非波羅蜜。是戒非波羅蜜者,所謂聲聞、辟支佛戒。是波羅蜜非是戒者,所謂檀波羅蜜。是戒是波羅蜜者,如昔菩薩受瞿陀身時,為諸虫獸及諸蟻子之所唼食,身不傾動不生惡心;亦如仙人為眾生故,十二年中青雀處頂、不起不動。非戒非波羅蜜者,如世俗施。」(《優婆塞戒經》卷六)這裡面把持戒與波羅蜜的關係分為四種,讓我們能夠判斷自己在持戒的所在位置,因此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在探討這四種關係之前,我們需要先說明「波羅蜜」的意思,方便大家來瞭解這段經文的義理。「波羅蜜」是梵語的音譯,它的意思是到解脫的彼岸;因為眾生有六道輪迴之苦,因此藉由修行,希望由痛苦的此岸而達到解脫的彼岸。對聲聞法來說,要完全斷除煩惱──就是要斷盡我見與我執,才能說他已經解脫於此岸的煩惱;而斷我見也算是方便的到彼岸,雖然只是聲聞初果,但是因為初果人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為阿羅漢,所以斷我見是分證解脫,阿羅漢是滿證解脫;上面所說的,屬於聲聞的到彼岸。但我們也要有一個知見,就是實際上阿羅漢的五蘊,並沒有真正到達究竟寂滅的彼岸,也就是僅餘如來藏的寂滅境界。因為如果阿羅漢不迴心大乘,在捨報入無餘涅槃之後,已經滅盡十八界了,因此也沒有意識心這個自我可以入無餘涅槃,連領受這個究竟寂滅境界的意識心都已經滅盡了;因此說,事實上也沒有到達彼岸,因為蘊處界自我已經滅盡,只剩下如來藏心而已;如來藏無形無色,離一切覺觀亦無思量,不復出現於三界中,永無一切三界之苦,因此把如來藏所處的這種境界,稱為無餘涅槃。有時候,我們稱這種波羅蜜為出世間波羅蜜多,因為定性二乘有學及無學聖人一心取滅,不願再有後世之自己存在,所修之六波羅蜜多,雖然亦是六波羅蜜多,然而唯能出離世間分段生死苦,而不能了知世間萬法之實相,不能了知即生死是涅槃之般若實相正理,故二乘菩提所修之六波羅蜜多,唯能說是出世間波羅蜜多。

但是對於菩薩來說,因為他有大悲心的緣故,想要盡未來際都能利樂眾生,因此他不希望如同定性聲聞一樣,滅盡十八界而入無餘涅槃;因為菩薩有更勝妙的智慧,在不滅盡十八界的此岸,而同時能證得不生不滅的彼岸,也就是如來藏不生不死的境界;因為這個金剛心如來藏,從來不生不滅,所以叫作涅槃。而涅槃是菩薩的五蘊現前就可以安住的,就這樣的安住下來,這就是菩薩實證的波羅蜜,也就是以五蘊到達不生不死的彼岸;可是到達無生死的彼岸之後,卻無妨同時又在有五蘊生死的此岸,繼續與眾生同事、利行。相對於二乘的出世間波羅蜜多,菩薩的波羅蜜稱為「出世間上上波羅蜜多」,因為菩薩不僅有親證法界實相之智慧,同時也具足證得二乘菩提,亦同時具足出世間波羅蜜多,因此稱為「出世間上上波羅蜜多」。因此,在聲聞法裡面,斷我見之後就可以方便稱為到彼岸;而菩薩則是在證悟如來藏之後,不離生死的此岸,而到達無生死的彼岸,可是自己五蘊還在,五蘊現前看見了無生死的彼岸,並且可以現前轉依無生死的彼岸。

瞭解聲聞法與菩薩法之波羅蜜的意思之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探討“持戒與波羅蜜”的四種關係。首先第一種「是戒非波羅蜜者,所謂聲聞、辟支佛戒」,是說受了聲聞戒、辟支佛戒,但是尚未見道--斷我見、斷三縛結,所以是持戒而非波羅蜜,也就是有戒,而無法到解脫的彼岸。一般人尚未見道前持戒,也是屬於是戒非波羅蜜所含攝,雖然屬於是戒非波羅蜜,但是能夠持戒,代表他已經能夠信受三寶與戒法,也已經生起決定心想要真正修學佛法,乃至發願行菩薩道利樂眾生,因此都是值得隨喜讚歎的。譬如在《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卷1中的開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因此持戒能讓我們增長種種善法與功德,眾生也因為持戒而得安隱離諸熱惱;同時行善功德,也要依靠戒法才能堅固。而在這裡,我們要順便提醒,除了持戒之外,大家還是要多熏聞法義,才能讓見道的條件儘快成熟。因為見道需要配合熏聞正確的解脫道或佛菩提道的法義才能成辦,而且以親近正法道場的善知識是最快速有效的。因此如果能夠熏聞正確的三乘菩提法義,以及具足因緣而見道,就可以進入第三種「是戒是波羅蜜」的持戒方式。這也是在經典內,把持戒與波羅蜜的關係分為四種的一個原因,讓我們知道目前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如何轉進。在「是戒非波羅蜜」這個階段,都要依靠 佛所制定的戒相來持戒,因為這時候都還在蘊處界身心境界中,尚無法真正轉依;因此需要遵循依蘊處界身心而施設的戒法。

第二種「是波羅蜜非是戒者,所謂檀波羅蜜」,這是沒有受過戒,但已經到彼岸了。這在《阿含經》中很多,往往某一個外道來見 佛,因為 佛的身相莊嚴,或因為 佛的金色光明,他見了歡喜,佛就說:「善來,比丘!」他就成為阿羅漢了;因此他有波羅蜜,已經到解脫的彼岸,但是他還沒有受戒,因此說他有波羅蜜而沒有戒。而因為 佛說:「善來,比丘!」時,他當下頓捨一切,把煩惱全都布施掉了,所以他成就布施波羅蜜;煩惱布施掉以後,鬚髮自落、袈裟著身,這樣就出家了,這就是檀波羅蜜,也就是布施到彼岸,他布施了一切的煩惱。這裡面要說明的是,此外道在聽聞 世尊一句「善來,比丘!」之前,他就已經降伏了大部分的三界貪愛,才可以於 世尊一句「善來,比丘!」承佛的威神力,而能夠承擔識陰的虛妄性,斷盡三界惑而成為阿羅漢。因為三界煩惱,它是有見所斷與修所斷的差別;修所斷的部分需要在歷緣對境中分分修除或降伏之,因為修行不只是只有一世,因此在某一個時間點,聽聞 世尊說法之後,能夠馬上成為阿羅漢,或者證悟無生法忍,這是絕對可信的。

第三種「是戒是波羅蜜者,如昔菩薩受瞿陀身時,為諸虫獸及諸蟻子之所唼食,身不傾動不生惡心;亦如仙人為眾生故,十二年中青雀處頂、不起不動」。這主要是說已經見道的菩薩,他已經有到彼岸的解脫功德,而當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也能夠持守戒法,不會起惡心而傷害眾生,為了利樂眾生,而願意忍受種種的痛苦,因此這樣的菩薩有戒法的受持;又因為證果而有解脫功德,因此也有波羅蜜,所以說既是戒也是波羅蜜。這裡所敘述的事蹟,是 釋迦牟尼佛在菩薩位時,當時因為飢荒而餓死眾生無數,祂就去受瞿陀大魚之身,並且特地游到岸邊,用祂的神通力讓眾生瞭解:可以來吃祂的肉保命。當眾生在吃祂的時候,即使 釋迦菩薩極為痛苦,但身體都不動一下,心中也不生起惡心,而能為眾生忍受痛苦,這就是有戒也有布施,也有見道到彼岸的功德,因此是戒也是波羅蜜。另外一個事蹟,是 釋迦菩薩當仙人時,為了讓頭上一批又一批的青雀能夠順利養育子女,而安住在定中,布施無畏給眾生。當時的 釋迦菩薩也因為有定共戒才能作到這樣,因此由定共戒與解脫境界配合無畏施,這就是有戒有波羅蜜。這兩種慈悲的事蹟都是屬於是戒也是波羅蜜。這種持戒的方式,當然是菩薩們的典範,但是要能夠作得到,必須要有證果的解脫功德。佛子在證悟之後行菩薩道,是屬於有戒有波羅蜜,而因為轉依於如來藏之清淨圓妙體性的關係,他會逐漸從所證的真實心出發,來看待世間的一切事,以及作應該作的事情,因此不會被一切戒相所束縛;因為不會落在蘊處界身心相中,菩薩在證悟後,會從取相戒而轉成不取相戒。譬如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5中的開示:「復次,慈氏!有是淨戒非波羅蜜多,取相持戒不為最勝之所攝受,但名淨戒非波羅蜜多。……若普為一切眾生護持禁戒,觀第一義空無我人相,而為有情護持禁戒,是則名為淨戒波羅蜜多。」(《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五)雖然無戒相可持,但當中卻有道共戒存在,因為菩薩在見道後轉依於所證,攝心住於正道為戒,依見道、修道無漏功德受用而行,不拘戒相,與道相應。

第四種「非戒非波羅蜜者,如世俗施」。這是屬於一般世俗人的布施,既無戒體也無解脫功德。有些修行道場,他們很努力在布施,但是因為沒有修學真正的三乘菩提知見,因此不會有解脫功德,這是屬於有布施而沒有波羅蜜。而如果連五戒都沒有受,那行施時便是屬於無戒也無波羅蜜;這樣的修行方式,雖然無戒也無波羅蜜,但是他主要是在累積將來修學三乘菩提正法的福德,因此在因緣成熟時,便可以有修學正法的機會。因為每個人的根器,與累劫來的修行狀況都不一樣,因此只要不造作惡業與毀謗正法,他便能夠逐漸經由布施而累積福德。因此我們也不可以輕視這樣的眾生;相對的,我們也要瞭解現在自己能夠聽聞正法,與正法相應,是自己已經有深厚的福德,才能有辦法如此,因此應當珍惜目前修學正法的因緣而要更加精進。

但是這裡面,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有些修行道場引入的戒法,是屬於邪戒,這些戒法並不是 釋迦世尊所制定的佛戒,因此屬於非戒取戒;受持這種邪戒,不僅不利於到彼岸的修行,反而有極大的過失,因此這是大家所要特別留意的。因為戒法是依據三界因果律,與修行目標而制訂的,只有 佛才能夠對於三界因果究竟了知,因此也只有 佛才可以制戒,所以佛弟子要持的戒,一定是要佛戒才可以。因為有些邪戒的目的,並不是在使人成就二乘菩提或佛菩提。另外,有些邪戒表面上雖然目的是正確的,但是因為知見錯誤,造成所設立的戒法錯誤,因此都造成無法成就三乘菩提之親證;這些邪戒多是屬於妄想施設的戒,無法成就到彼岸的功德。如果是已經在「是戒是波羅蜜」的階段,他就已經斷了戒禁取見,他就能夠判斷種種外道所施設的戒法及禁忌,以及外道所取的種種法都是與解脫無關的;因為他已經到了解脫的彼岸,所以便能夠作這樣的判斷。因此我們在受戒前,一定需要去留意,自己所將要受的戒是否為佛戒,這樣才不會冤枉地去受持沒有意義的戒法。

另外在受菩薩戒前,也要尋求已受戒的善知識開示,以便確實瞭解戒的內涵。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40中的開示:「若諸菩薩欲於如是菩薩所,學三種戒藏,勤修學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弘願已,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於如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先禮雙足,如是請言,我今欲於善男子所或長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淨戒,唯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愍聽授。」(《瑜伽師地論》卷四十)論中所開示的「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指的就是要尋找這樣的善知識--他已經發起菩薩大願,其智慧勝妙已經能夠在佛菩提道上展現力量,並且對於菩薩戒已經有深入的瞭解,能夠善於為眾生解說菩薩戒的內涵及持戒的精神等等。因此如果能夠這樣,至誠與慎重確實去作,就能夠獲得勝妙的持戒功德。

上面我們大略說明持戒與波羅蜜的四種關係,這裡面當然以第三種之「是戒是波羅蜜」,是屬於大家所應成就的目標。而因為能夠到彼岸的關係,使得他是戒是波羅蜜,同時在戒法上引生的功德,也可以增廣其他布施、忍辱等五波羅蜜的功德;因六度互攝及互相增益的關係,結果就是讓菩薩可以更快成就道業,可以利益更多的眾生,也可以攝受更多不同層次的眾生。而如果有些人目前還屬於「非戒非波羅蜜」的話,那就要積極尋求受戒的機會,至少從三歸五戒開始,因為戒是一切善法根本;除了受戒本身就是大福德之外,在受戒之後,有戒可持,對於自己的修學之路,才能有最基本的保障。期望大家都能儘快進入「是戒是波羅蜜」的階段,不僅有到彼岸的解脫功德,也可以在有五蘊生死的此岸,跟大家一起來為荷擔如來正法而努力。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56-a10_080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79集 持戒與莊嚴菩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持戒與莊嚴菩提」。

在本節目中,有許多的主題曾經探討過持戒的內涵,以及持戒對於佛道修學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已經有充分的瞭解。在這次節目中,我們要對於持戒所引生的殊勝作用來略作探討,相信這也是大家非常關切的議題。首先大家都知道:受戒能夠獲得廣大福德。因為持戒的對象,是對一切眾生持的,而眾生無量無邊,因此即使是短暫的時間至心持戒,也都能夠獲得大福德;何況能夠盡形壽至心受持,乃至菩薩戒之永不棄捨,盡未來際受持,其福德、功德更是無量無邊。因此,菩薩在一開始持戒的時候,便已經有大福德了;這個福德也是在佛菩提道上的一種重要資糧。因此,菩薩如果能夠清淨持戒,便可以莊嚴菩提。

我們先來看在《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開示:「善男子!若受戒已,修三善業,多聞布施,修定修善,供養三寶,是則名為莊嚴菩提。」從這裡面的開示,我們來逐一探討:在受戒之後,去修學種種的善法,他獲得的果報是會有明顯的不同。首先修三善業,也就是身、口、意的善業;這裡面最基本的就是包括身三、口四、意三的十善業,修十善業不僅是要遠離十惡業,而且是要從比較積極的態度去利益眾生。譬如十善業中的不殺生,是要能夠作到不殺生而護生;同樣的,也要作到不偷盜而布施,不邪淫而淨心,不誑語說實語等等。因此,如果沒有受持戒法裡面最基本的遠離傷害眾生的種種行為,那他在行十善業利益眾生的善行中,就很難作得好;因為一方面傷害眾生,一方面利益眾生,這樣的行為基本上是有衝突的。如果善行、惡行摻雜,最終來說,還是無法真正成就十善業;因為一般情形,善、惡業是無法相抵的,如果造作了重大的惡業,落入三惡道,那就一切修行都談不上了,必須要等他在長遠時間苦報受盡了,離開三惡道之後,才能再開始修行。因此善知識常開示:「戒能杜塞惡趣,開善趣門。」

又譬如在《大哀經》卷2中的開示:「復有三事以戒莊嚴,何謂為三?一曰身行清淨而無沾污,二曰口言清淨辭不麁獷,三曰其心清淨未甞壞亂。」因此持戒本身是行十善業的保障,讓十善業得以牢固。譬如在《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卷1中的開示:「諸菩薩摩訶薩三善行,以十善業道為本。……諸菩薩摩訶薩十善業道,以持戒為本。」因此持戒能使十善業更加清淨、精純有力,令十善業之福德更加增益廣大。這裡我們也要瞭解,其實十善業是可以很廣泛的,菩薩一直到等覺位時,都還在修十善業道;因此十善業可以說是佛法的根基,猶如大地一般,不可小看。持戒本身不僅能引生大福德,對於修習三善業也是一種保障;因此持戒之後,修行三善業或十善業,才能確保能夠成就莊嚴菩提的功德。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需要受戒,也可以不傷害眾生啊!並且也可以同時行十善業。」當然也許有這個可能性,但是有受戒與沒有受戒,他的發心與誓願是不同的,表現出來的決心、意樂,與展現出來的力量,就有根本的不同;當然其相對應的成就速度,與功德、福德便有極大的差異;因此,在因緣條件許可之下,應當要儘量受持戒法,讓自己的佛道之路能夠更穩健地前進。在佛道的修學過程中,除了證悟般若是利樂眾生非常重要的智慧之外,能夠親證斷我見乃至斷我執的解脫功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譬如要先斷我見,才有可能證悟明心;而菩薩在解脫證量方面,要性障永伏如阿羅漢,才能進入初地。

在上面所引的《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經文裡面提到:持戒之後,若能修學多聞布施,也就是多聞正法而且布施有情,那也是屬於莊嚴菩提的一部分。在先前的節目,也有親教師已經談過惠施、持戒、多聞這三個法,是獲得解脫分的方便。而持戒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如果戒不能持好,那麼佛法的修證就沒有保障,就很難得到應修、應證法的證量;而且除了持戒之外,如果能夠再好好惠施眾生以及多熏聞正知見的話,那就逐漸可與解脫法相應。這裡面,布施本身除了利樂眾生、累積福德之外,也可以讓行者經由布施而逐漸遠離對於種種法的執著性,因此本身是與解脫相應的;而持戒本身,除了與解脫相應之外,能夠持戒不犯眾生,本身也是屬於無畏施;而持戒者本身清淨的身、口、意行,可以讓眾生感到持戒的勝妙功德,而生起欣樂戒法之心,因此也是屬於法布施的一種;身、口、意的清淨,也讓布施之行更加精純,與產生更廣大的福德。而要能夠成就解脫道,一定是要先有正確的解脫知見,譬如知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皆不是真實的自我;有了正確的解脫知見,才有斷我見的機會,乃至後面的修除我執。而這就需要在善知識處,經由多聞正法來達成;尤其在末法時期,邪法氾濫,正確的多聞熏習,尤其顯得非常珍貴難得。

譬如在《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2中的開示:「爾時,淨威力士白佛言:『世尊!布施莊嚴、淨戒莊嚴、多聞莊嚴,是三莊嚴,何者為最?何者為勝?』佛言:『淨威!三莊嚴中,多聞莊嚴最可稱歎、最勝尊上、無上、無上上。』」因此,有機會多聞而聽聞正法,真的是要對於佛菩薩生起無限的感激與恭敬之心,因為多聞非常重要。我們也恭錄在《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2中的開示與大家共勉:「復次諸仁者!應知多聞亦以八法而得清淨。何等為八?一者敬順師長,二者摧伏憍慢,三者精勤記持,四者正念不錯,五者說釋無倦,六者不自矜伐,七者如理觀察,八者依教修奉行,是名多聞八種清淨。」這可以讓我們在熏聞正法時,要時時留意是否有違背這八個要項。而常常熏聞正法,除了有利於義理的深入思惟與領納,也有助於轉變意根,讓意根能夠真正接受這些法,而開始轉變自己的身、口、意行。經由上面的分析之後,我們就可以了解持戒後之多聞、布施,讓佛子有機會能夠解脫,因此能夠引生更廣大的積功累德之行而能莊嚴菩提。而菩薩即使在證悟之後,也都要繼續依靠多聞來熏習悟後起修之道,乃至修學唯識種智妙法,都是需要依靠多聞才能夠成就;而菩薩在證悟之後,當然還是要繼續持守菩薩戒,以及廣行利樂眾生布施之行。

接下來,在上面所引的《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經文裡面,接著提到持戒之後,若能修定、修善,也是屬於莊嚴菩提的一部分。這裡面修定的部分,是大家所熟悉的,因為持戒能令煩惱止息,因此有利於禪定的修證;或者因為能夠依教奉行、持戒清淨,便能夠逐漸生起實際的功德受用,而在種種法上面心得決定。定的引生之後,有利於智慧的證入,因此持戒之後修定,當然能夠提升莊嚴菩提的層次;相同的,在持戒之後修學種種善法,當然也能夠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讓自己在佛菩提道上能夠順利前進,也能夠利益更多的眾生。譬如在《大智度論》卷88中的開示:「應以布施攝者,而布施攝之;應以持戒攝 者,教令持戒;應以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攝者,教令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而攝取之;乃至應以種種善法攝者,以種種善法而攝取之。」因為菩薩有種種根器的差異,也有種種相應的無明煩惱,修證上也有種種層次的差別,因此需要以種種善法來攝受眾生;包括以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等,來接引初學佛者;乃至以三十七道品、各種三昧、六度法門等,來教導各類有緣佛子,這樣才能攝受廣大佛土,也才能吻合菩薩三聚淨戒的攝善法戒,也就是應修學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學。菩薩因為這樣的關係,就能夠快速莊嚴菩提。

在上面所引的《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經文裡面,最後特別叮嚀要供養三寶;事實上,這是最基本的,因為感念三寶恩德,是佛子所絕對應當要作的。如果忘恩負義,就反而不如世間人了,因為即使是尚未修學佛法的世間人,都知道要知恩圖報,何況是佛弟子呢?不願意供養三寶者,有可能代表此人對於佛法的信受與體會尚不是很深;如果已經知道三寶恩德浩瀚,卻仍不願意知恩圖報供養三寶,乃至反而破壞正法,那就會有很大的過失。

在《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中有開示:不知恩報,就是能令眾生得地獄報的其中一種業行。忘恩負義在世間法與佛法上,都是很嚴重的事情,大家一定要特別留意;尤其是已經從三寶中得法的人,除了一般的供養之外,更是應該思惟如何才能夠真正供養三寶?如何才能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等等?因此,佛子一定要誠心供養三寶,而常常供養三寶也可以讓自己對於三寶更加恭敬,與更瞭解三寶的恩德有多深厚;同時供養三寶有大福德,因此對於莊嚴菩提,當然有直接的關係。對於菩薩來說,從三寶那裡得到了法義的親證,也應該於三寶身上報恩。這裡面非常重要的就是──以勇猛護持正法的法供養,來供養三寶以及莊嚴菩提。

上面主要根據《優婆塞戒經》卷6的開示,來探討持戒與莊嚴菩提的關係。在持戒之後,透過種種的善行來利樂眾生;這種方式是以持戒為基礎,再來廣行種種的善法。因為有了戒法的保護,因此修學的道路是可以非常穩靠的;並且配合善法的修學,在利他之中完成自利,而達成莊嚴菩提的功德。譬如在《發菩提心經論》卷1中的開示:「云何菩薩修行持戒?持戒若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持戒,則能莊嚴菩提之道。」因此,菩薩透過持戒,可以達成自他二俱利;如果再加上修學種種善法,更能夠成就莊嚴菩提的功德。

接下來的部分,我們要來探討無作戒。因為經由前面的討論,大家可以瞭解持戒以及持戒之後修學種種善法,可以自利利他與莊嚴菩提;但是這裡面,大家也會很關心一個議題,那就是這些種種的功德與福德,雖然可以帶到未來世去,可是出生在下一世的時候,有隔陰之迷,那如果在下一世還未受戒之前,就造作了與三惡道相應的業,那豈不是很危險!當然這個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懂得無作戒的道理,大家就會比較放心了。首先大家要瞭解有作戒的意思,今生到寺院或道場受持戒法,這是經由身、口、意三業去受戒的,如果沒有具足身、口、意,戒體則不能成就;所以去受戒時是有作戒,必須有身行及口行來受持,心意也樂於受持;受持戒法的過程當中,還得要出口成願,要說出:「我願意受持!」所以受戒一定是具足身、口、意三業的。所以去受戒時是有作戒,而成就有作戒之後,因為是以至誠心發願受戒,這一世就會很小心的不敢犯戒,能夠心不放逸,因此導致他的心習慣於戒法的禁制;因為習慣於戒法,後世雖然尚未受戒,心地自然就不會違犯了。心習慣於戒法的限制時,凡是犯戒的事就不會去作;習慣之後,未來世的清淨種子還是會現行;種子現行時,自然不偷、自然不邪淫、自然不會妄語,雖未受戒而自然不犯,這叫作無作戒。也代表此人已經成就心的清淨習慣,因此能夠成就無作戒。因此這一世能夠精進持戒,除了有作戒,也能夠成就無作戒而帶到未來世去,那當然更能夠莊嚴菩提了。事實上無作戒的成就,跟我們把佛菩薩的教導,確實融入自己的修行中,而能夠真正依教奉行,也是一樣的道理。把佛法的正知見放在心裡面,透過在實際歷緣對境中去觀行驗證、去真正瞭解與領受,那就可以真正確實履行,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而得到真正的功德與解脫受用。這樣對於學人來說,是會非常深刻的,而不再只是知識而已;因此未來世只要有相應的因緣,這些法就能夠有足夠的力量再度現起。所以只要真正用心修學,依教奉行,都是功不唐捐的。

相信到這裡,大家對於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佛之道,應該能夠更添一分信心了。莊嚴菩提的範圍很廣泛,包括六度之行都可以成就莊嚴菩提,而其中六度又都可以互相含攝與互相增益;而菩薩隨著修證層次之提高,其莊嚴菩提之行便會更加勝妙。譬如在《菩薩善戒經》卷6中的開示:「云何名為莊嚴菩提?莊嚴菩提有二種:一者功德莊嚴,二者智慧莊嚴。如自利利他品中說,菩薩若在初阿僧祇劫,修集如是二莊嚴者,名下莊嚴;在第二阿僧祇劫修,名中莊嚴;在第三阿僧祇劫修,名上莊嚴。」因此我們也要勉勵大家,希望能夠透過修學正法,以及定力、慧力、福德具足之後,能夠親證菩提;如此再透過自利利他行菩薩道,便能夠作更高層次的莊嚴菩提之行。期望諸位菩薩都能夠瞭解持戒與莊嚴菩提的道理,並能夠依教奉行,就可以在修學路上快速前進。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希望諸位菩薩都能夠安住正法,精進修學,功夫進步,早證菩提。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78集 持戒不犯的助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持戒不犯的助力」。

我們都知道持戒在學佛過程中,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戒法可以說是諸佛世尊為了讓我們在修行路上,能夠安全又快速的前進所制定出來的;戒法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應該要作,以及什麼不應該作。它是諸佛世尊以無量無邊的智慧,對於因果之究竟了知,而為我們所制定的;因此,凡是佛子們,都應該要確實遵行。

因為戒法是以利益佛子成就為目的,也是遵循三界因果律而制定出來的;因此依之確實修行,一定是可以成就修學的目標。例如在世間法上,工廠製造各種產品,如果能夠確實遵循由許多專家所共同制定出來的法規或作業準則,那就能夠確保產品的品質;相對地,我們在購買產品時,大家也會留意這個產品是否符合某種法規或認證標章,如果吻合,那消費者就能夠相信其品質而放心購買。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各種戒法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給修學者種種的限制,反而是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成就的。

瞭解這個基本的道理,對於持戒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以讓持戒者知道戒法的重要性而樂於持戒,也可以知道戒法之珍貴無比而能尊重戒法,不會輕易犯戒。因此佛子在受戒前,必須要對於戒法的內涵與受戒的目的,有一個充分而且正確的瞭解;這樣子,就能夠產生發自內心真正要去持戒的意樂,這也是能夠獲得戒體與持戒功德的基礎,而且受持之後也比較不容易去犯戒。雖然大多數佛子都是自願發心受戒的,但是因為在五濁惡世修學佛法,有許多的障礙因緣,也有許多外境的誘惑,同時到處都充斥著種種錯誤的邪見;因此,如果有些方法或觀念,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容易持戒不犯,那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助力。

我們來看在《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開示:「善男子!有智之人既受戒已,當觀三事不作惡行:一者自為,二者為世,三者為法。」這裡面開示要我們從三個方面去瞭解,以便能夠不造惡業,乃至能夠持戒不犯。

第一個「自為」,相信大家都聽過聖教裡面的開示:「一切眾生繫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轉。」因此,因果道理的正確瞭解,對於持戒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作一件事情以前,要先判斷它是善事還是惡事,然後再去作。能判斷事情的善惡性質以後,也要確實了知,作惡業會得到哪一些惡的果報,作善業會得到哪一些善的果報;因為所作的善惡業一定會產生力量,作了善惡業,未來就一定會有受善惡業的果報,一切善惡業都不會有虛妄不報的,一定會在未來回歸到自己身上,而得到種種善惡業的果報,因此說「眾生隨自業而流轉五趣」。

諸位觀眾因為已經建立了「一切眾生都有不生不滅之如來藏心可以執持善惡業種」的正知見,因此便能夠深信因果道理。除了有一些人,因為信受邪見而不信因果,或是相信錯誤的因果知見之外,持戒的佛子都是相信因果的;而這些正確因果知見,就會在他身上發生正面的力量。一般人之所以還會不時犯戒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為對於因果道理的瞭解不夠深入,以至於對於毀戒作惡產生之嚴重後果,不是那麼清楚;這方面就要透過親近善知識、多熏聞正法,使自己對於因果的正理能夠逐漸累積加強;那這方面的力量,就會漸漸超過種種境界對他的影響力,而能在歷緣對境之中,分分降伏性障及轉變自己的煩惱習氣。

菩薩們想要在佛菩提路上順利前進,一定要知道:我們絕對不能遠離三寶及善知識,這是修學能夠成功的基本條件。我們也可以再從道理上思惟:「自己是自願受戒的,也發心要在戒法及佛道上能夠成就,而自己也是深信因果的。那如果犯戒作惡,豈不是將來要去承受惡業的果報,或者落入三惡道中;那與自己當初設定要成就佛菩提的目標,豈不是違背了嗎?」因此有智慧的人,不應該去作這種矛盾的行為;當然,如果欺騙自己,以為犯戒造惡不會有惡業的果報,那是更愚癡的行為。因此在平常,或者遇到順境、逆境的時候,大家就可以多去作這方面的思惟,這樣就能夠生起一分的力量,來讓自己持戒更加清淨。因此,如果能常常思惟、觀察因果道理,包括建立分辨善惡業的知見,以及知道善惡業所引生的果報,那就會在心裡面時常生起作意:「要依據戒法去惡修善」;同時常常在佛菩薩前面懺悔、祈求、發願、迴向等,提醒自己要精進,往自己設定的目標前進。由於這些因緣,就會在受戒之後不去毀犯戒法,而以至誠心來受持戒法,這個就是為自己而作的觀察,也就是「自為」。

第二個「為世」,我們可以應用「慚」與「愧」的善心所力量,來幫助我們持戒清淨。一方面因為知道自己所行不如法,而內心產生羞恥心;另一方面是因為知道自己的行為錯誤,無法面對他人、對不起他人而產生愧疚。因此有了慚愧,就會產生止息惡行的作用,以及讓自己的善法力量逐漸展現出來。譬如在《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8中的開示:「云何慚愧?所謂常愧於他,亦慚自身,住於一切不善法中故常慚愧。住慚愧已,遠離一切無慚無愧。除滅不善,思惟善事,荷負重擔,體性清淨,終無毀犯,他不能謗。」因此,對於自己的不如法行為,心懷慚愧心,乃至菩薩都要以上位菩薩為學習目標,常懷慚愧虛心學習。這樣對於自己的戒行,乃至種種修學的成就,都會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來說,菩薩都是會自我反省,甚至於當別人有過失時,就檢討自己「我有沒有這個過失」,能夠隨時反觀自己而發揮有慚有愧的力量。但是對於新學菩薩來說,因為自己的力量還很有限,如果能夠知道有些世間人,他們是有報得或修得的天耳、天眼或他心通的;雖然他們不在我們身邊,也能夠知道我們的身、口、意行是否清淨,以及是否有在持守戒法。因此,修學者因為知道有這樣的情形,就會更加地隨時留意自己的行為,當然會有利於戒法的持守;同樣的,天神有報得的五通,也能夠清楚地知道我們的行為。通常天神是護持正法的,因此如果我們真心持戒,也能夠得到他們的幫忙;包括我們身邊的鬼神,也是一樣能夠知道我們所行的種種。因此,當我們違背戒法的時候,如何能夠不感到慚愧呢?

雖然有些眾生我們看不到,可是因為報身或者神通力的不同,他們卻可以知道我們在作什麼;因此,我們除了對於行為上的不如法要感到慚愧之外,我們也要知道自己的身、口、意行,除了直接影響到周邊的眷屬與親朋好友之外,也影響到其他的眾生。例如身邊的鬼神,這些影響也都是會產生因果力量的。因此一定要好好把握、珍貴地持戒,以及修學正法的因緣。譬如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2中的開示:「如是有情因過去世修行善業得受人身,由近惡友於是深法不能敬信、生毀謗心,則為辜負過去善業。」因為要得到人身都已經很不容易了,何況要修學正法,更是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緣。因此,如同經中的開示:我們千萬不要辜負了自己過去世累積的善業與福德,一定要信受正法,尤其在有大善知識住世弘法的時代,一定要把握持戒修法的機會。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也要瞭解生生世世以來,常常受到諸佛菩薩的慈悲攝受與護念,如果自己不精進修行,反而毀戒作惡,怎麼會不感到虧欠諸佛菩薩的無量恩德與苦心;因此,想到這裡,修行人也更加能夠於戒法精進不懈,這也是屬於一種憶念佛菩薩所引生出的功德。譬如修學無相念佛法門,可以讓自己心中一直有佛菩薩存在,除了產生動中定力,而能夠逐漸不被外面五欲境界所迷惑之外,心裡面也能夠引生出佛菩薩時時刻刻在攝受我們的意念,以及能夠提醒自己,是否有依照著佛菩薩的教導而切實履踐,這樣對於我們持戒,當然有莫大的幫助;而相對地,如果毀戒作惡,一定會讓十方諸佛菩薩為他感到無限的惋惜。學人如果瞭解這個道理,怎能不戒慎恐懼呢?

另外,菩薩在受戒後,都會有許多的護法菩薩跟隨著保護。因此如果能精進持戒修行,那跟隨著他的許多護法菩薩,也能夠得到無量的功德,他們的道業也可以隨著快速進步;相反的,如果他毀戒作惡,那也相當於損減了許多護法菩薩的功德,而對不起跟隨著他的眾多護法菩薩。瞭解到這一點,我們真的是要謹慎自己的身、口、意行;因為菩薩道是要與眾多菩薩一起來成就的,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

第三個「為法」,是從受戒本身的目的來作思惟,因為受戒就是為了要求證三乘菩提諸法。我們要去觀察諸佛傳授給我們的法,包括戒、定、慧三學,都是清淨無染的佛法,能夠讓我們得到現在世與未來世的利益,可以讓我們逐漸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而受戒是成就三乘菩提的基礎,以最基本的五戒來說,它可以讓我們保住人身,而能夠生生世世有修行與提升的機會;而菩薩戒則可以讓我們在佛菩提道上快速成就。事實上,菩薩戒也是成就佛菩提道的必要條件,沒有受菩薩戒是不可能成就佛菩提道的;因為世界上,只有佛教的二種修學方法才能讓眾生解脫──也就是佛菩提道與二乘菩提解脫道,其他就再也找不到可以成就的方法了。因此,我們也必須要瞭解佛法的珍貴所在,如此就會對於佛菩薩所教導的戒、定、慧三學,產生極為尊重之心;而且無論如何都想要去成就它,因此當然就不會輕易犯戒了。

這裡面,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每一位眾生都已經存在無量世了,在這麼長而無法計算的時間以來,理論上,我們也已經修行了非常非常久的時間,可是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辦法成佛?乃至尚未進入七住位、入內門修學?這些都是因為在修學路上進進退退的關係。譬如《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9中的開示:「學道之士如鷄抱卵,須是暖氣相接方可生成;若中間間隔,暖氣不接,便抱十年終不得生。」這就是說明「求法」必須是要有持續性與恆心,才能一直往前進展,尤其是在三乘菩提見道方面,更是要努力不懈才有機會可以成功。而眾生之所以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三界六道輪迴之中,就是因為沒有從過去無量世來所曾遇到的諸佛如來,接受禁戒的緣故,所以才會到今天仍然還無法證得解脫;或者雖然有受戒,但是沒有好好持守,因此在修行路上就一直在進進退退,始終無法成就。瞭解這點,就知道持戒不犯,對於修行有多重要了。因此,我們也要建立一個觀念:就是佛道的成就,必須是要真正下定決心努力去作。譬如達摩祖師的開示:「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而下定決心之後,也必須要能夠堅持下去,才不會產生進進退退的現象,而始終無法成就,因此這是大家所要特別留意的。

另一方面,受戒的目的,除了為自己想要成就佛道之外,最主要的也是為了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大家之所以選擇佛菩提道,而不是想要朝著無餘涅槃一直走下去,就是因為有菩薩性的緣故;也瞭解眾生從無始來,都曾當過自己的眷屬,因此能夠對眾生生起慈悲心,想要救護他們;也想要效法佛菩薩,成就無限的智慧與慈悲,使自己有更大的力量來廣利群生。而其實想要成就佛菩提道,是要從利他中著手,也就是要在利益眾生之菩薩行中,來降伏自己的煩惱;透過與眾生互動的種種境界中,配合正知見的觀行,來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與種種利益眾生的方便善巧,因此眾生反而是菩薩能夠成就的主要原因。譬如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中的開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因為這樣的緣故,菩薩生起了深重的慈悲心,在利他之行中而成就自他。既然是這樣,對於菩薩來說,一定會以至誠心來持守戒法,除了不犯戒行惡去傷害眾生之外,反而生起意樂自願要承擔利益無量眾生的如來家業。在這樣的作意之下,當然就會產生持守戒法的極大力量。

上面我們主要依據《優婆塞戒經》卷6,與 平實導師之《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七輯的開示,來探討能夠幫助自己持好戒法的三個要點。諸位菩薩如果能夠好好去思惟這三個方面的內涵,對於大家的持戒、修定以及智慧三學之成就,一定會有很大的助益。透過這三個面向的思惟與觀察,可以讓我們逐漸排除障礙,增長我們內心的力量;因此更容易持好戒法,以及可以在修學路上穩健的前進。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53-a10_078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77集 三歸五戒始修學(九)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上一個單元我們講到了「若人不樂久處生死,深見過罪,觀人天樂、阿鼻獄苦平等無差。」

能夠憐憫眾生,能夠具足正念,能夠為了利益無量眾生使得成道,為了具足無上菩提道故,自己具足故,也要令眾生具足故。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之前的單元解說了「四宏誓願,法輪常轉」的這個觀念;依於這樣的一個心行誓願,能夠如法而行,如法行故,受持是戒,而且最重要的心不放逸,就念念在茲、念念在茲。這樣的菩薩,還能夠觀察過去、未來、現在自己身口意業的輕、重,善知道是善,惡知道是惡,輕善知道是輕善,重善知道是重善;這於自己的當下的造作當中,在攝心為戒的制約之下,馬上生起的一個念頭是善?是惡?就已經是決定了這一個業的造作了;所以菩薩是心地戒,是攝心為戒,而不是像聲聞戒必須要有造作到身行、口行才算作犯戒。這些道理何謂輕?何謂重?無妨請菩薩們自己去参閱《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世尊在那一部經典裡面,為我們演說了非常詳細、非常清楚!那這裡篇幅的關係,我們就不細說。

繼續下去,《優婆塞戒經》 佛又說到:「凡所作事先當繫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時亦復如是修不放逸。」(《優婆塞戒經》卷六)換句話說,就是剛剛講的,既然是菩薩戒心地為戒,在心地一個念頭還沒出來,還沒在腦中形成相應於語言文字的口行,乃至說出來成為有身行、口行相應的這些其他眾生看得到、聽得到這口行的時候,我們就應要依於繫心,繫心於什麼?正念!繫心於四念處,乃至於繫心於無相憶佛、念佛的清淨念。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在根塵觸的當下,這樣子的一個五根就外逸了、外放了,所謂的要「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才不會讓自己又著於五塵境界相,不會一睜開眼睛、一張開耳朵,馬上就在聲塵相上、在色塵相上,取了人、我、眾生、壽者相;建立了人、我、眾生、壽者相,就好像是棋盤上面有了黑子、白子,就好像是象棋有了將、士、象、車、馬、砲,有了這樣的建立了男人相、女人相,然後就依於這世俗的規矩玩起象棋了,男人應該怎麼樣?女人應該怎麼樣?爸爸應該怎麼樣?媽媽應該怎麼樣?馬有馬的走法、砲有砲的走法,你違背了這個法,我就要給你懲罰。或是說種種的互相之間的這樣子一個運作,就繼續不斷又不斷的、一期又一期人生的生命的象棋就下不完了,這個圍棋就圍不盡了。

這裡就是 佛說的要「先當繫心修不放逸」,時時刻刻憶佛念都能夠住著,無相念佛的殊勝就在於它是讓我們能夠證得、修得動中定,在行住坐臥當中;而不是只有在上座有定,下座之後貪瞋癡又回來了,那就不叫作動中定。就因為動中定方便於我們在動中、行住坐臥當中去参禪,所以無相憶佛、念佛、拜佛這種養成的淨念相繼,可以讓我們很快地、很容易地轉成話頭,知道什麼是話頭;因為淨念相繼之人不可能,憶佛念、無相憶佛念淨念相繼之人不可能不曉得什麼叫作話頭,因為「無相念佛」已經是一個簡單的話頭了。依這樣話頭,那能夠看住這個話頭,依這樣話頭能夠看得住,而能夠選擇適合的公案起疑情,有疑情、有公案,公案到哪,這個化為一個疑情,疑情到哪,話頭到哪,公案、疑情化而為一,真正的疑情話頭現前。依這樣子的修行終究能夠在有善知識的逼拶之下,能夠因緣時機、因緣適合之下,我們就有一念慧相應大乘明心真見道七住位的一個賢位菩薩所要相應的、所要能夠現見的,也就是禪宗的破参明心,就有這樣的福德,有這樣的因緣。

回來我們這邊說了「凡所作事先當繫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時亦復如是修不放逸。」剛剛講的,雖然是大乘要真見道所說的,可是在我們還是新學菩薩,還是優婆塞、優婆夷的時候,我們對於戒的持守也要這樣子的不放逸的精神;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是我現在先睡飽了,我再出去行這一個布施、行四攝法,不是這個樣子!要很清楚地能夠知輕、知重,哪個事情擺在前面?哪個事情擺在後面?是人天樂擺在前呢?還是菩提樂擺在前?自己要有很清楚地、很正確地簡擇。

佛又繼續說「若先不知作已得罪」。如果先前就不知道,沒有先攝心為戒,經常是放蕩這個心心猿意馬,因為先前沒有提起正念,等這個犯下了過失了,作已當然就得罪了;犯戒當然就有性戒,有性戒的性罪,有遮戒的一個遮罪。「若失念心亦得犯罪」,如果失去了正念的話,以菩薩嚴格的一個標準來講的話,既然失念心,你沒有這樣子堅固的定力,可是又還是三界輪迴當中的凡夫煩染垢重,客塵的這樣子來來去去,還是免不了眼前一個塵埃晃過去,就要眨眼睛!你當然客塵煩惱來來去去,終究既然失去正念,難免會捨己自念而屈就於客塵而相應於它,而終究落入劇情玩起象棋來了,終究難免會犯罪。

反過來講,「若客煩惱時暫起者,亦得犯罪。」客煩惱,我們之前的單元也講過了,客煩惱就是依客塵;客塵最主要是相應於前五識,色、身、香、味、觸、眼、耳、鼻、舌、身;這個五俱意識——這個意識心,依於前五塵在五根觸塵產生的這些五識,和那個意識再去了知這個五塵。而在這個五塵的成立之後,取了這些色、聲、香、味、觸,建立了剛剛所說的劇情,或是這個象棋、圍棋的這個局——這個局情,身在其中,「只緣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樣子的一個身處於三界火宅當中,卻還樂於這樣子的放逸;就好像是沉迷在電動玩具這個場所裡面的,這一個場所已經起火了,卻還執迷眼前這個短短的、狹隘的電腦螢幕所顯現的這樣子一個劇情,不肯捨離!如果讓客煩惱暫時生起,或是所謂的時時都暫時生起,都算是違背了我們這一個部分所說的犯罪;雖然不是已經殺、盜、淫、妄、酒,可是因為這樣的發展下去,沒有辦法「攝心為戒」,已經是違背了四正勤最為堅固的這要求。四正勤:已生善,要令增廣;未生善,要令生起;已生惡,要令滅除;未生惡,要令它不生。至少在「未生惡,令它不生」這一塊,我們菩薩要求的標準是遠勝過於二乘的;這裡是 佛說為什麼「若客煩惱時暫起者,亦得成為犯罪」的道理。

「若小放逸亦得犯罪」,像能夠一個連小小的放逸,也都認知到自己在心性上是有過失,是已經有一分被生死過咎的業力給拉去了,而不是相應於趣向涅槃安樂的道力;在道力跟業力方面,自己已經作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所以在十法界當中的六業道,乃至十法界當中的四法道,佛、菩薩、還有緣覺、聲聞這稱為四法道,六業道就是三界六道輪迴當中的這些輪迴的眾生;相應生死過咎就是趣向於六業道,造作相應六業道的事情;趣向於涅槃安樂就是相應三乘菩提這四種聖人,四法道的一個道業、法行。

我們回到經文,像這樣子的話能夠嚴謹地防意——「守意如城,藏六如龜」,這個龜腳稍微要伸出去,還沒伸出去殼外就已經查覺了;這當然是必須要有定力的人,特別是無相憶佛念成就了。慢慢成就之人,一定能夠查覺到這個樣子,因為你在練成無相念佛之前,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是妄念、這不是憶佛念,這是妄念、這不是憶佛念,終究能夠淨念相繼;是因為你在這每一次的簡擇當中就知道,這是相應生死過咎,這是相應涅槃安樂。「我要修習定力,依之定力有產生未到地定,再依未到地定來斷我見;所以我要趣向涅槃安樂,我要攝心,我要住在憶佛念,我不要住在妄念。」這樣子的拜佛、憶佛當中的一個正確的決定,一個決定心、一個安忍力生起以後,雖然不是所謂的禪定,可是一樣是一分定力、一分定心,這樣的定心、定力讓你慢慢逐漸的無相憶佛念能夠淨念相繼的;當然以後要看話頭、要参話頭、要参禪、要明心就不會有問題!

而這樣定力的成就的話,當然你慢慢的,我們之前有講過的四種修:要修學知見——斷我見的知見、明心的知見、参禪的知見,要修集福德,要修習定力;也跟菩薩們提過了,這三種修你都慢慢的水漲船高,自然的依於定力、慧力、依於福德,你要斷除性障一定越來越容易。而所謂的性障,其實就是在客煩惱上面,你自己的這些煩惱心性心所有法所不斷地運作當中,你去造作了新的六業道的惡業。那你慢慢的能夠攝心為戒了自然能夠,所謂的攝心為戒,因為你如實地修習正確知見,你如實地在修集福德,你也如實在修習定力;有定、有慧、有福德,然後在日常生活煩惱當中,根塵觸相對當中,客塵煩惱來叫門的時候,郵差來敲門了,您就不會去回報。

這個在《優婆塞戒經》裡面,佛有講到這樣的一個道理,這是在〈羼提波羅蜜品〉的,那麼我們無妨先把它提上來來演說。佛在〈羼提波羅蜜品〉有講到:【善男子!生忍因緣有五事:一者惡來不報、二者觀無常想、三者修於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斷除瞋恚。】(《優婆塞戒經》卷七)要提醒菩薩們的是,雖然這是 佛在羼提波羅蜜,在忍於眾生對於自己不合理的對待,譬如眾生的惡口行、惡身行,辱罵我、打罵我這樣惡身行,如何能夠出生對這些眾生不如理事行的這樣子一個決定性的一個忍辱度的所需要修行的?你依五件事情:第一、惡來不報。換句話說,你沒有根塵觸馬上落入劇情,你攝心為戒、藏六如龜,你知道這是妄念、這不是憶佛念,先以定動,後以智拔。簡單來說,這裡的一段經文所說的,就是要我們來修除性障。而性障的消除,之前也跟菩薩們提過了《大般涅槃經》說過了:「先以定動,後以智拔。」而我也跟菩薩們提起了,一切日常生活當中,面對這一些客塵煩惱、這些性障生起的這些過咎要現前的時候,你要記得這一段經文,你要記得:第一個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先能夠安住在憶佛念,不要去打開門戶,不要門戶洞開讓客塵進來成為你煩惱心性內賊通外賊,而擾亂自己的心不平、不等、不慈、不悲;所以第一個要先以定動,能夠惡來不報。

惡來不報,住於清淨憶佛念;再依你修學知見,你對於斷我見,你對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對於生滅法、不生不滅法,對於三自性有正確的認知;知道凡夫有四顛倒——有常樂我淨的四顛倒: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有這樣的顛倒,而如來有四德:真常、真我、真樂、真淨,知道什麼是生死過咎、什麼是六業道,知道什麼是趣向涅槃安樂、什麼是四法道。有這樣正知見建立,有在如實地修學無相念佛,有在如實地禮拜、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發願、迴向,日日如是,從比較放逸到慢慢的小放逸,到慢慢的能夠日日的禮佛、供佛、懺悔、迴向、隨喜、讚歎;這一些都會讓我們的心越來越能夠遠離五塵的貪愛攀緣,遠離五塵的貪愛攀緣,色受想行識的這一些干擾少了,未到地定慢慢生起;有未到地定生起,你的憶佛念絕對是很堅固的,一定是有淨念相繼的。依於這樣的定力生起,所以面對生活當中有惡來、有惡口來、有惡身行來、有惡業現前的時候,你能夠忍住不報,你住在清淨憶佛念;住在清淨憶佛念以後,不能只住於清淨憶佛念,因為您是菩薩,你要有定慧等持來對治煩惱。您不是外道以定為禪,住在清淨的一個禪定相應的定境法塵,就以為涅槃、寂靜、清涼了;不可以這樣子變成修學菩薩道成為一個外道,不可落於五現見涅槃的邪見境界。

惡來不報,先以定動之後,記得《大般涅槃經》告訴我們要「後以智拔」。這個智,就是之前剛剛講的要「觀無常想」,要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無常;不只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無常,你要依前面單元所說的:「本無作者亦無受者。」本無作者亦無受者,沒有一個人被罵,沒有一個人被打,也沒有一個打人,也沒有一個人罵人。這樣的講法好像世俗人說:「你是不是神經病,發瘋了?」不是!我們這裡真實講法是說:沒有常住的五蘊,沒有不是剎那生滅的五蘊,五蘊都是剎那生滅。就跟我們之前舉過的一個電視節目,或者小孩子玩的這些RPG,角色扮演遊戲裡面的那些角色,有殺人、有被殺、有去收集寶藏,可是實際上都只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光影變化!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這個色身在這裡被罵,我時時刻刻我老了一秒、兩秒、三秒、四秒;沒有時常不變的一個意識,因為意識是依如來藏生起,祂本身不是常住法、不是不生不滅法;被罵的我如是,罵人的我,乃至他罵出來的,依於他有這一個五根身有這樣子的身口意行的造作,然後有這樣的聲塵傳到我的色身——我的一個耳浮塵根,乃至傳到我大腦當中的勝義根,如來藏造作了這樣子的聲塵相應的內相分,再由意識去了知。依法都如實的因於你的知見越來越深細,依你的定力、慧力去體會,你越來越發現每一個法從有一個人站在我眼前開口罵到我結束,聲音無常!就跟 平實導師告訴我們的,「你—這—個—混—帳、你這個笨蛋」,講「這」的時候,「你」已經過去了,講到「蛋」的時候,「你」都不知道哪裡去了。可是眾生愚癡!卻又依於記憶的功能,所謂的念心所的功能,明明是已經「你」,隔一秒再講「這」,最後講了五秒才講到這個「蛋」,「你」已經過去四秒鐘了講到「蛋」,卻依於這個念心所成就,依於你有勝解,你對於他所說的這些中國話、中國字你有理解,依於念心所成就,依於念心所、慧心所,依於這一些心所法的造作,你在人家罵完之後,你甲伊撿起來放(台語),你把它撿起來了。你就好像電影一樣,依於你的影像視覺的殘留記憶,明明是這一些影像都是一秒鐘二、三十張的這樣子流過去,依我們的視網膜的視覺記憶——視覺暫留,你最後說:有這一個人在演這一齣戲,有從九點演到九點五十分;不曉得如果是電影的話,這個膠卷已經不知道是捲過幾萬片了,已經早就不是第一,九點一分一秒的那一個第一張影片。

眾生如是,菩薩可能要反之而行;菩薩不只是能夠觀見生滅相的過咎,菩薩還能在生滅相上面先「惡來不報」,然後依於自己的定力、慧力能夠觀察生滅相背後支撐它出生的生滅法;乃至在明心、或是明心之前、或是明心之後觀照這一個不生不滅法如何運作這個生滅法的出生,而眾生又如何依於身見、我見,依於我、我所而建立的生滅法上面的、這些光影變化上面的,把它認為實在的;這些象棋上面的刻畫,這一些將士象車馬砲(台語)把它當真了,而玩起了一場又一場輪迴生死不斷的棋局。這就是眾生的愚癡、無明、悲哀!那菩薩反過來講,您惡來不報之後,您還要先以定動之後,就要依這樣的正知見;正知見當然不是純粹的文字般若,因為您當遇到一件生活上必須要您生忍因緣的時候,您之前一定已經有不斷如實的修習了;就好像一個拳擊手不是一天只有一局拳局,你也不是說一定是馬上今天修學,後天就遇到。

那「觀無常想」,能夠觀於無常、觀五蘊生滅無常,就能夠對於別人的辱罵、別人的稱讚,反過來別人稱讚,你都不會再起了一個貪愛。換句話說,「觀身不淨」,觀五根身而有了這些聲音,他才能夠罵我,才有一個我站在這裡被他看到、被他罵。可是觀身不淨,觀身也都是苦、都是無常、都是無我;觀身無常、觀受是苦,所以我沒有真實的色,一切受都不離五根而有受;我如果沒有五根身,我沒有現在聽到他這樣子而起貪、而起瞋,稱讚我就起貪,辱罵我就起瞋,我就不會有這項心行。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能夠作到這一點的話,當然最後能夠觀心無常,終究有一刻、有一剎那你能夠真實能夠斷我見。這就是所謂後面的「修於慈悲,心不放逸」,最後「斷除瞋恚」的道理,也是在這裡。當然真實的斷除瞋恚,是只有地上菩薩才能夠慢慢地斷除瞋恚的種子;在地前的菩薩,包括三賢位的、包括七住位的一個明心的菩薩,雖然他能夠證得相應於小乘初果人的斷三縛結,可是他如果沒有證得初禪,他終究還是需要在二果的時候薄貪瞋癡。

可是這樣的過程就是依於「惡來不報,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先用定來動搖這個煩惱根,紮得很深的無量劫來的取相為真、執夢為實的習氣先搖鬆了;搖動了以後,最後要拔除它需要靠智慧。而無定之慧是假智慧,是所謂的乾慧,不能解煩惱渴;無慧之定,就容易落入於外道的五相——那個五現見涅槃。所以我們一直要強調:菩薩們!您的智慧跟您的定力,是要定、慧等持;就跟一個人爬山一樣必須有兩足,或是兩個登山杖、兩個雪杖;你才能夠不管任何的煩惱現前的環境當中,不管是會起樂受,世俗人會起樂受或起苦受,乃至無記的境界當中都能夠保持正念。依於這樣的道理,不只是在這一段的經文所說的能夠「生忍因緣」,能夠最後「斷除瞋恚」,你也一定能夠慢慢地斷除貪愛,你也一定能夠慢慢地,因為貪愛、瞋恚這些著相之後而有的煩惱慢慢斷除了。

即使之前您還沒斷我見,因為沒有具足未到地定、沒有具足正知見,可是不斷地這樣子「惡來不報,觀無常想,修於慈悲,心不放逸,斷除瞋恚。」這裡的瞋恚是指一分、少分的;又繼續「惡來不報,觀無常想,修於慈悲,心不放逸,斷除瞋恚。」繼續四種修,定力增強了、福德增廣了,慧力又加深了;繼續「惡來不報,觀無常想,修於慈悲,心不放逸,斷除瞋恚。」世俗人說我們學習一樣,譬如說開車、譬如說煮菜,你熟能生巧!因為依於五蘊的運作,依於意識能夠相應這樣子一個定心所,你慢慢地學會了,一開始開車頓頓挫挫,可是最終終於就能夠養成習性。這一世的習性帶到未來世,又有無作果,乃至有報果、有餘果,乃至於有所謂的作果,最後終究也有解脫果,而能夠到達佛地的究竟解脫。

時間的關係,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把污戒、淨戒的部分完全講得很如實;希望能夠依於最後這一段斷我見,乃至於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如何面對這些境界現前的時候如何去面對它,如何有定、有慧來伏除它,來趣向於斷我見;乃至依於未到地定斷我見之後,能夠我見具斷,明心證真;因為您是具足菩薩種性的菩薩。希望菩薩們!這一系列的演說對於您在斷我見方面有一定的幫助。

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演說到這裡。

祝願菩薩們菩提早證,勤於四種修,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65-a10_077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76集 三歸五戒始修學(八)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延續上一個單元,我們要把剩下的上一集唸過的經文短短幾行,再把它簡單的把它稍微帶過去一下,解說一下。

「是菩薩道」,菩薩具足如是四法之後,上一單元所說的,如實的修行,如實的作意之後,還要莫忘要保持這樣的正念:要知道這樣子一個《優婆塞戒經》現在講的這樣子一個戒,這個戒已經不是很單純的三歸五戒的殺、盜、淫、妄、酒的五戒了,是指我們從五戒一直講來的這樣子的如法住、非如法住,四種修,三種堅固、三種不堅固,乃至現在的菩薩要具足四法,能夠堅固、能夠趣向菩提;依這樣子的一個心得決定,以這個心得決定為自己未來無量世所依、所遵循,絕對不違背於它,這是這裡所說的戒,要記得這個是廣義的戒了。這樣的戒,特別是已經是深心的發下四宏誓願,雖然還未曾斷我見、明心,可是依這樣子的對於佛菩提道絕對不退轉的這樣子一個戒,這就是「佛菩提道的初根本地」。菩薩從大悲心生,是指想要離苦得樂,自知苦、自欲離苦得樂,亦知他苦、亦欲他離苦得樂;因為自他不二,全部都是我們如來藏中出生的這一個自性眾生;更何況從現象界來說,一切眾生皆曾互為父母兄弟姊妹,怎麼只可以作這一世的孝子而不作永遠的孝子呢?菩提道初根本地依於這樣,這就是戒,這個戒不是很狹義的五戒。

而「如是戒者」,像這樣子一個心淨戒,又叫作初地、又叫作導地。初地、導地,其實就是說,從菩薩初發心,能夠繼續的不斷地引導你,引導你向何處而行呢?向真正的、究竟的平地、等地、慈地、悲地而行;這些平地、等地、慈地、悲地,就是諸佛如來——過去、現在、未來無量諸佛,祂都所要走過的這些道路,就稱為「亦名佛跡」。

「平地」,如來藏最平,不高不低。我們現在心性——妄心七轉識,因為可能未斷我見,可能未曾明心沒有轉依,我執還具在,對於五欲五塵的貪愛都還有,心地經常不平;那我們要效法一些世俗法當中有一些很善心的,雖然未必是佛弟子,但大多數都是佛弟子,要鋪橋造路,希望大家都能夠走得很好;經典裡面也有類似的這樣一個菩薩,專門在平整這個地面,他平整的時候,也希望眾生能夠修學佛法,心地也能夠平。

然後「平地」之外,還要能夠「等地」,平等布施一切眾生,這也是「等」。轉依一切如來藏(雖然還沒有實證),轉依一切眾生都是各有如來藏,都由如來藏所出生,如來藏平等,所以我們要慢慢地遠離人、我、眾生、壽者上的不平等見,而平等的布施,而對眾生平等的持戒,而平等的忍辱於眾生。這是剛剛有講過的,雖然你是大富大貴之人,能夠修習忍辱,不會說:「我是董事長!你這小小工友,你居然不知道我是董事長!我在門口,還讓我等了那麼久!」類似這樣子的。乃至之前有菩薩們聽過了,國父——所謂的孫中山先生,他曾經要進入一個演講的會門的時候,這個看門人不曉得他是國父,把他擋了下來,讓他等了很久,最後才能夠有因緣進去;看門人知道他是國父後,嚇了半死!可是國父主動就找他、安慰他;這也是我們剛剛類似講的,雖然孫中山並不是一個真實的佛弟子,不過我們方便以世俗法的例子,來解說剛剛那一個等地。等地主要就是因為你有初地、有導地、有平地的、有依四宏誓願要修佛菩提道了,要成就佛法;也知道要以明心、以見道,以證得這一個最平、最等、最慈、最悲的、一切諸佛所依的這個如來藏,為您所一念慧相應明心的對象,乃至明心之後修學別相智乃至道種智、成就一切種智的這樣子的一個所依的,你要悟前、悟後都要轉依。如來藏平,所以我們心也要平;如來藏一切平等,一切眾生平等具有;如來藏出生五蘊十二處一切法,如來藏不管是出生哪一界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有情身心,祂都是平等對待,依業報、依法毘奈耶而平等運作。

然後平等,如來藏最慈,如來藏最悲;慈者與樂,悲者拔苦。轉依如來藏而斷我見而明心,乃至我們說,不講那麼高層次,以目前一個初新學的優婆塞,都知道發下四宏誓願的菩薩從大悲心生。悲要拔苦,比較困難,因為你必須入於苦處、難處,你本身也是生在苦處、難處,就好像你要去幫一個可能菩薩掉到糞坑裡面——三界火宅糞坑裡面,你自己要進去拔他的苦。慈比較容易,比較像是錦上添花,不是說像那一個悲的這樣的雪中送炭。「亦名慈地、亦名悲地」,從最基本的一個優婆塞入門來講是這個樣子。

從這樣子一個「如是戒者,亦名初地、亦名導地」,一路這樣子引導我們過來這個戒,從三歸五戒、八關齋戒,乃至包括所有的律儀戒,乃至最上的、無上的菩薩戒——成佛大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特別是最重要的攝眾生戒,也就是所謂的饒益有情戒,這都是依於所謂的佛性常住、孝順心、慈悲心而發,終究我們就能夠循著諸佛如來所走過的這個跡——道跡,而能夠成為一個成就我們佛地的果位。那能夠這樣子作,當然就一定會知道,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戒也是福田之所由。「以是因緣」,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要受持,不要去毀犯。從最小的三歸五戒的五戒,乃至不管是在家、出家的這些八關齋戒、沙彌、比丘尼、沙彌尼、式叉摩那尼、還有這個比丘這些所謂的三壇大戒,這些出家的戒,我們都不可以毀犯,才能夠具足道器,逐漸具足修學三乘菩提,乃至以大乘佛菩提為依歸,這條路才不會走不下去。

底下的經文,我們來談到這一大段的話,基本上是 佛在講污戒跟淨戒,何謂污戒、何謂淨戒的道理。我們經文簡單地先挑重點說一下。佛說了:【復次,智者又作是念:「戒有二果,一諸天樂,二菩提樂。智者應當求菩提樂,不求天樂。」】(《優婆塞戒經》卷六)這也是我們提醒菩薩們,不能當佛法當中的不孝子——不能當定性聲聞人。你無妨現在修學的是聲聞法、緣覺法,可是你要發心:「我必定是要迴小向大,我必定要以大乘成佛,我必定不只要度這一世有緣的眾生,我還要度過去世乃至未來我成佛之前,所遇到的無量無邊的父母、兄弟、姊妹、親友乃至一切有情眾生。」依這樣的精神,這是菩薩戒、心地戒的精神,是所謂的佛地佛性常住、孝順心、慈悲心的精神;換句話說,先當菩薩,再扮演任何所有的身分。

那戒有二果,我們剛剛講到,第一、這個系列第一個單元有講到有報有清淨,就是解脫清淨的果,就是五果當中最後一個果。可是也提醒菩薩們,千萬不要把這一世所修集的福德,因為自己的不正確知見,而不知道要迴向於佛菩提道的福德資糧之功德,卻把這樣子依於遵守戒而造作的這一些福德善業,卻迴向於諸天的快樂!而不曉得要迴向於菩提去實證,特別是佛菩提實證如來藏「真常、真我、真樂、真淨」佛地所證的涅槃四德真實快樂,就是所謂的佛性四德或是說如來四德。這一段《優婆塞戒經講記》的重點就是在這裡。戒會造就兩種果:一個是諸天的樂,一個是菩提樂。前者就是我們一般提醒菩薩們的,所謂的輪迴當中世間的世俗的福德;後面是三乘菩提相應的功德。記得!我們每一天造作任何善事,在迴向發願的時候,菩薩們應該都知道,四種修裡面的所謂的修集福德,如果要把它具體的說,就是所謂的禮拜、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發願、迴向。您這一天在臨睡之前,您禮佛、供佛了,您要跟 佛稟白了,您帶著憶佛念入眠,您在這個禮佛、供佛,然後把這一天所造作的相應的佛菩提善法緣、善法事,可能會產生的這一些福德果報,未必是今世報或來世報,你都要記得要迴向、發願於來世乃至這一世可能有斷我見、有明心、有見性,乃至未來世相應於大乘佛菩提成佛的一個功德,這才是真正的在修集福德,佛菩提道的福德是真實功德。

佛在底下的話又提到了:我們應該要遠離把這一個福德迴向於世俗的有滅的、有生的之樂;要迴向於最後轉依如來藏清淨法身的無上菩提的真常、真我、真樂。所以我們受戒以後,所不應作者就不應作,所不應思的就不應去思,不是只有在身口上去嚴格規範自己,乃至在思想、在腦海當中的這些所謂的「口行」;因為口行,並不是訴諸於語言文字聲音的、別人聽得到的才叫作口行,腦海中的這些妄想妄念,也都歸屬於口行的範圍。因為菩薩守戒,不是只有在身上守、在口上守,菩薩是「攝心為戒」,心地上觸犯了就算是違戒,就應該自責其心,在佛前懺悔,不應該有這樣子一個染污種子,再讓它落謝回去,再讓它加強它的習慣性,來遮障自己。

那除了不應作、不應思之外,還要不可以懈怠、懶惰,不可以樂於睡眠,不可以有念惡覺觀,不可以像我們之前單元有講到的發邪惡誓願,乃至於從事於不正當的、傷害眾生物命的這樣子的一個職業;如果這樣子作,那你就是污戒;你把自己所受的這一個三歸五戒的五戒(就狹義來講),乃至你之前依四種修,你要發菩提心四宏誓願,以菩薩戒、以菩薩的饒益有情戒要攝受眾生、攝受佛土,以此為戒的這個戒,你就染污於它,雖然不是捨戒了,可是已經染污於它了,戒已經不清淨了!好像一個人剛洗完澡,又去玩了泥巴,去沾了這個五塵客塵煩惱了,那就是非常不如理的事情了。

那 佛又講了底下的:【若受戒已心生悔恨,求人天樂多諸放逸,不生憐愍,是名污戒。】(《優婆塞戒經》卷六)很簡單來說,你受戒以後:「我是菩薩人了!我要成佛!」後來聽到菩薩難!三大無量數劫;乃至別人、乃至所謂的這些別人的干擾、惡知識的干擾:「唉呀!大乘非佛說,小乘佛法就是佛法的一切!八識?第七識、第八識都是從第六識出生的,都是所謂的細意識。那大乘佛法只是差別在福德多一點,其實我們要求解脫,只要修那個小乘人的小乘法四阿含就夠了!」因為像類似這樣的惡因緣,或是自己本身的福德不足現前的貧窮:「我都供養佛了,福德怎麼都沒有?這個供佛沒有什麼福德,不用修學什麼佛法了!」不瞭解因緣果報的道理,不是有因直接就有報,中間還要具足很多的緣;不是早上插秧,晚上就收割。這些道理不能信受,可能產生疑了,然後自然就不會如實修行,產生放逸,對眾生自然不信受業報,也就不會憐愍可憐的、需要你幫助的眾生。不會說像剛剛所說的,菩薩具足四法能夠堅固菩提,自己雖然貧窮了,終究還能夠擠出一塊、兩塊;自己能夠吃一碗飯,還會擠出三分之一碗、半碗的給更貧窮的眾生有情。如果像這樣子受完戒以後,心生悔恨,不求菩提樂了,轉求人天樂了,這個都叫作污戒。

然後以下,佛又說了:【若畏貧窮,若為恐怖,若為失財,若畏作役,若為身命,若為利養,若為愛心,而受禁戒。】(《優婆塞戒經》卷六)換句話說,你種種的當初受戒的原因,事後檢討起來,你是怖畏貧窮,譬如有人說:「你去受戒的話,我就來僱用你當員工。」「你受戒的話,我就每天一個便當給你,你不用怕餓到了。」「你現在是乞丐沒關係,你跟我三歸依、守五戒,我每天都供養你飲食、衣服。」如果是因為這樣而受禁戒;乃至說為了恐怖,譬如人家拿刀恐嚇你;譬如說為了怕失去錢財。或是說畏作役:以前還是那一個封建時代的話,出家的話您去受這個比丘戒、比丘尼戒,您可以遠離勞役,因為國王是聖王,即使他沒有實證,我們方便的尊稱他是聖王,因為他信受佛法,他依於這樣子的佛經裡面講的道理,他不讓這一些出家眾出來跟平民百姓一樣服受勞役;可是有一些平民百姓,他卻不是為了要修學佛法,他只是畏懼被國家徵召去服役,去勞碌身命。或是說乃至於為了利養:「國王是信受三寶的佛弟子,那我若是信受三寶,國王跟我是師兄弟,國王或許會對我另眼相待,會特別提拔我。」乃至說最後「若為愛心」:我要追這一個女孩子;或是我的老公、我的老婆用這樣子來逼迫我(信佛教),我實際上我沒有想要去(信)。這一些問題,我們就不去說了。總歸一句,佛禁止我們因於這樣子的種種畏於貧窮、因於恐怖、失財而來受禁戒。乃至像這樣接受了禁戒以後,對於戒、對於戒相應的菩提道能夠讓我們實證菩提道的道理,乃至相應於禁戒能夠讓我們遠離三惡道、往生到惡處的道理,對於因緣果報產生了疑惑,半疑半信,不是清淨的信心;沒有這樣的建立,當然也不會如實精進地去修,對於惡法有可能就會犯,或犯、或不犯;對於善法或修、或不修,乃至就是停頓下來不修,這都叫作污戒。那污戒的話,講到這裡。

我們再來看看,在淨戒的部分,佛又是如何來開示我們?佛說了:【善男子!若人不樂久處生死,深見過罪,觀人天樂、阿鼻獄苦平等無差;憐愍眾生,具足正念,為欲利益無量眾生使得成道,為具無上菩提道故,為如法行故,受持是戒,心不放逸;能觀過去未來現在身口意業,知輕知重,凡所作事先當繫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時亦復如是修不放逸。若先不知作已得罪,若失念心亦得犯罪。若客煩惱時暫起者,亦得犯罪,若小放逸亦得犯罪。是人常觀犯輕如重,觀已生悔及慚愧心,怖畏愁惱,心不樂之,至心懺悔;既懺悔已,心生歡喜,慎護受持,更不敢犯,是名淨戒。】(《優婆塞戒經》卷六)那這一邊要講到的道理,之所以會把這整段長經文唸完,因為淨戒很重要!如果你知道如何清淨持戒,讓這個戒永遠清淨下去,心地戒——菩薩戒心地戒,你這一個心地,這個菩薩戒所依的如來藏,所要證的—實證—佛地果位的這一個第八識心,能夠受熏持種的如來藏第八識心,祂的清淨的種子就越來越多。因為菩薩們也都知道,所有的戒,所謂的戒體,都是指如來藏中持的相應於當時身口意造作,所持的、所建立的這一個戒體,就是種子,是依如來藏而有戒體可說。

好!那 佛說了污戒,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淨戒又是如何呢?當然是反其道而行。污戒之人必定是貪著五欲境界,污戒之人必定是樂於生死過咎,樂於著相,樂於在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去建立財色名食睡相,建立我得他失、我高他低,建立相對的一切境界相。而在上面就如同一盤棋子,先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生滅法出現了,有黑子、有白子,種種的白子物質色法,種種的白子產生了這些色法上面的表色、無表色、顯色、形色,建立了這一些這樣子的一個田,這樣子的一個圍棋的形。深著過失之後,因為在五塵境界上不能離相而樂於著相,樂於建立人、我、眾生相之後,所以張開眼睛根塵觸,不見五陰生滅法,而馬上在生滅法上落於劇情,落於這個人男人、這個人女人,這個是漂亮男人、這是漂亮女人,這是有錢、這是沒錢,這個對我好、這個對我壞,完全落於五塵客煩惱的現前運作,這樣的著相,當然就是所謂的「樂住生死,不見過罪。」這樣的眾生,當然也不會去說要「觀人天樂、阿鼻地獄苦,兩者平等無差。」人天之樂,終究沒有解脫,仍有輪迴,天人終究要五衰相現,要墮落到地獄。乃至經論裡面講得很清楚,天帝釋因為天人五衰相現了,明知自己要下墮到人間去了,又依於他目前有那樣的神通,知道要往生到驢胎了,要墮落到畜生道去了,趕快求取能夠修集福德,能夠免於墮落到畜生道的道理;最後有善知識告訴他:「歸依於佛、歸依法、歸依僧。」於是廣修供養,依於他目前還是天帝釋之天身這些福德,趕快歸依於佛,自稱為三寶弟子,廣設供養;而能夠在一時之後墮入驢胎,在驢子一不小心踐踏了主人的瓦器,被主人鞭打了之後,這個驢子裡面的這個驢胎,就因為這樣子流產了、死掉了,馬上又恢復成為天帝釋之身。這樣子的一個道理,就了知到所謂的人天之樂,世俗人所謂的人天之樂,其實如果沒有辦法解脫生死,終究還在輪迴當中,終究難免你有一世因於身見、我見,因於還是著相,因於貪愛五塵境界相,貪愛於人、我、眾生、壽者相的運作,於中不見生死過咎,當然不知何謂涅槃安樂了;這樣的著相、這樣的執著,您即使今世是色界天人,乃至你欲界天人繼續享受五塵的快樂,你天人五衰相現,你墮落到三惡道,三惡道當中的地獄,地獄當中的阿鼻地獄;那你眼前的受樂,結果終究是要往這個地獄去,這兩者從廣遠來看,從長劫來看,還不是墮在輪迴當中,有什麼差別?原因就出在於不瞭解這是世俗樂,所謂的一個人天的福報是所謂的世俗樂,而不是前面所說的菩提樂。

能夠瞭解這樣的過失之後,你轉過來講,又能夠對於眾生這樣子的不具足正知見,對眾生身處輪迴當中不知輪迴之苦,你就能夠悲愍自己又能夠悲愍他人,自己想要求離苦得樂,也希望眾生離苦得樂;越來越信受輪迴,不只要孝順這一世的父母,要慈悲這一世的兄弟姊妹乃至子女;又深知只有三寶、只有戒,才是真實解脫輪迴之因。當然就自己也願意去奉行持戒,去修學這個四種修,也願意今世的父母兄弟姊妹依這世的善緣,你扮演菩薩之後,再來扮演兒子;扮演菩薩之後,再來扮演丈夫、夫妻、兄弟。而依於要大愛——菩薩大愛的精神,不是只愛這一世,而是要永遠永生永世的大愛,來讓眾生成就佛道,這才叫作菩薩的大慈、大悲、大愛。

那時間的關係,我們先演說到這裡,下一個單元再繼續。

祝願各位菩薩福德智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68-a10_076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75集 三歸五戒始修學(七)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在接下來的單元,我們就要進入:如何以不堅身易於堅身、以不堅財易於堅財、以不堅命易於堅命?

在要依於《優婆塞戒經》而要來簡單地作為《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言之前,我會勸請菩薩們,您無妨去翻閱一下三藏經典裡面的由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本事經》。《本事經》裡面有講到:【云何為三?一者、應以不堅之財,貿易堅財。二者、應以不堅之身,貿易堅身。三者、應以不堅之命,貿易堅命。】(《本事經》卷七)而依於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這一部《本事經》的話,因為經文繁多,我們時間有限,我們簡單的就自己把它作一個總括綱要。在《本事經》當中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這個經文,佛所說的:「云何應以不堅之財來貿易堅財?」就是要如法地去勤作布施,要以世間財來換取修學佛菩提道所需要的一些法財,也就是菩提道上所需要的福德資糧。「云何應以不堅之身貿易堅身呢?」簡單來講就是要持守五戒,善持五戒保住人身。依於人身是道器,依於這個道器——五蘊身心、五根身,能夠有五蘊的運轉、運行,有五識、有六識的現前,而能夠慢慢地去修學正法,去求證我們的法身如來藏;以這個法身裡面種子的清淨,以後成佛之後的話,您就有報身、有化身;這個報身、化身依於不生不滅而且已經是清淨的無垢識,是佛地的法身,而說我們是以不堅之身來貿易堅固法身。而在《本事經》的話,以下說的經文其實簡單來說,總結就是說:在優婆塞的階段,您要嚴守五戒。「云何應以不堅之命貿易堅命?」簡單來說,《本事經》當中的經文可以總結成幾個字,就是告訴我們要修學四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的道理。《本事經》的部分說完,請菩薩們自己有空,自己就去查閱、去思惟一下。

我們還是回到《優婆塞戒經》的範圍,承續我們上一單元所說的:【若人能觀欲界無常,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悉無常,以是因緣,不求三惡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如是觀已,見三不堅。】(《優婆塞戒經》卷六)也就是看到不管三界當中的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些輪迴當中有情的五蘊身心全部都是無常,所以既不貪愛人間的色身,不貪愛人間的女相男相,不貪愛人間依色身而有的我所。依於我見而建立—依意識我而建立—色身為我,有我見、有身見。依意識執取色身為我;色身所擁有的—依色身擁有的—我的身體、我的家、財產、我的身體健康、我的財產、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我的親情、我的友情、我的名聲、我的地位、我的事業成就;這些種種的欲界的五蘊無常法,你都不會再去有貪愛,因為皆在知見上都已經很確定它是生滅無常,對無常法硬要它留下來常住不滅,那必定是落於求不得苦。我們知道苦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我們眼前最主要注意的就是求不得苦,因為一切法—蘊處界法—皆是生滅無常,無常之法它就是無常,它永遠不可能常,你要它常住不變,那就是在自討苦吃。這個無常,之所以求不得,是因為它無常;之所以無常,因為五蘊熾盛,因為五蘊本身就是流轉之法。

回來我們剛剛所說的經文,依於這樣子的一個見解,對於三界,不只是欲界的諸法不求,色界的諸法不求,不會像外道一樣以定為禪,乃至於非想非非想也知道那是錯誤的知見;就如同鬱頭藍弗,雖然證得非想非非想定,終究因於這樣的惡誓願,雖然目前還在無色界有八萬大劫的壽命,終究在八萬大劫的天壽結束之後,他會下墮人間成為有翅的飛狸,傷害無數的物命——羽族、水族、鳥類、魚類、蝦類,而終究在飛狸那一世身,從畜生道那一世的性命結束之後,以不堅之身更換更差、更惡劣的地獄的不堅之身。

底下來講,剛剛講的是以不堅身要來易於堅身,以不堅身要易於堅身的話,剛剛所說的是程序上面所說的話,底下的才是真正的要想說經文裡面所說的「以不堅身易於堅身」。那我們比照剛剛引用的《本事經》的道理,我們把它簡單地縮減成幾個字,就是要「施戒保人身」,那是為了要為求證法身。經文是說「要禮拜供養、要來迎去送」,對於善知識、對於功德田、對於報恩田——父母、師長、三寶,要能夠作到這樣的禮拜供養、來迎去送,有恭敬心。在布施的時候要「自手施與」,這在我們講到布施度的時候,就會講到:要至心施,要信心施,要親手也就是親自的手、自己的手——自手施,要有及時施——就是要符合於時節因緣別人需要的時候布施,乃至你所布施之物是如法求得之物——是如法求物施。「親執福事」,就是這些布施、這些福德這一些事業都是要自己來造作。因為自己的造作,於布施來說,施者所受的福跟施主所受的福,其他的親教師在其他單元都講過,我們這裡節省時間就是簡單帶過去。

簡單來說要以不堅身易於堅身,我們就必須要以布施、要以持戒。三歸五戒之後,要小心謹守戒律,不只是消極的不造惡,還要積極的行善——行身口意業善。最主要的對於三寶、對於父母、對於師長—對於功德田、報恩田—你要勤於布施,而且是親手的去布施;這樣子的話,慢慢的依福德,你的性障會慢慢地去消除,消除性障之後,心性轉變之後,要再修定、修慧就更容易了。這樣子定、慧乃至性障的消除,都能夠讓我們這個法身佛—如來藏—裡面的種子,能夠慢慢地轉染污為清淨,這也就是向於求證明心的時候證得法身來邁進。雖然說證得初地菩薩才有資格說證得一分的法身,無妨我們現在簡單的這樣的演說。

第二個、「以不堅財易於堅財,能自食用亦以布施,能夠供給病瘦行路之人,能夠供養沙門、婆羅門等貧窮下賤,這叫作以不堅財易於堅財。」這經文很簡單!那也請菩薩們要記得,要去翻閱、深思平實導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我們就在這裡不多作解釋,只簡單的把它縮成:「廣施世財,以增益法財。」

「以不堅命易於堅命」,換句話說,經文說了:「修於六念、慈悲喜捨,證四真諦;能夠善能觀察生老病死,能夠明信善惡業之果報;定知恩愛當有別離。」底下經文,時間的關係我們就省略。簡單來說,我們就用八個字來濃縮這一段,就是所謂的生命無常,三界有情生命皆是無常。願以這樣無常的有情,輪迴當中的生滅無常當中,依於這樣子的五蘊身心,依於這個《優婆塞戒經》這樣子守戒、布施,然後行善的一些福德功德,希望求得自己的慧命早日出生。那這個其實「修於六念、慈悲喜捨,證四真諦」,《優婆塞戒經》此處的經文,就完全符合我們剛剛沿用的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本事經》所說的「證四諦」,就是要證—如實地實證—四聖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當然之前所需要具備的這一些的條件:「善能觀察生老病死,明信善惡業之果報。」就是我們一直講的要深信輪迴,才願意成為三寶弟子。後面的還要「定知恩愛當有別離,一切眾生不得自在」,這其實在前面幾個單元的演說,都已經有提到了,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作再進一步的演說,這一個部分我們就先演說到這裡。

接下來的延續《優婆塞戒經》的,我們要講底下的經文。底下的經文這一大段,我們把它濃縮成一個標題,叫作「成就三戒」。換句話說,藉由以上我們諸多的講說了這些單元,我們如實地勤修、努力地去修行,就能夠慢慢地證得我們這個系列—由末學所演說的這個系列—的第一集第一個單元所說的「證得五果」。菩薩們應該還記得,五果是哪五果?無作果、報果、餘果、作果乃至最後的解脫果。就是由於之前的這樣的修行,這個經文到這裡告訴我們,就能夠成就三戒;這個三戒不是三歸五戒的三戒,這裡的三戒,後面的經文會提到。我們就先把經文簡單唸一次,菩薩們再來聽聞之後,再找時間仔細地思惟。經文說:【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饒財物,兼得自在,先應供養父母、師長、和上、耆舊、持法之人,供給遠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須;言則柔軟多有慚愧,不偏信敬有德一人;見有賢聖持戒多聞,能以舍宅、飲食、臥具、衣服、病藥而供養之;深言僧中多有功德:修集向道、得須陀洹果,乃至能修向阿羅漢、得阿羅漢果,修金剛三昧,電光三昧。觀如是已,平等奉施。】(《優婆塞戒經》卷六)底下的話,很多!那我們直接就跳到這個單元的標題。就是說,這樣的一直持續地修行下去以後,如法修行、如法而住、如法而修之後,終究我們會證得三種戒;佛在這一段經文的後面,祂說了這三種戒的名稱就叫作「戒戒、定戒、無漏戒」。

那戒戒跟定戒跟無漏戒,不同的翻譯——不同的經論裡面的不同翻譯,「戒戒」,其實就是我們一般講所謂的律儀戒、取相戒。包括在家跟出家七眾弟子:出家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乃至正學女——就是式叉摩那、式叉摩那尼,在家包括優婆塞、優婆夷——所謂的居士男、居士女;這一些取相戒的律儀戒,都叫作戒戒。如果我們菩薩優婆塞依於三歸五戒,繼續不斷地修學這樣的善行,所謂的四種修,所謂的如法住,了知何謂如法住、四念住,乃至了知剛剛所說的,要持續不斷地以目前的、眼前的不堅固的這樣子世俗的身命財,來換取堅固的法身慧命法財;終究你慢慢地依這個有戒戒之後,三歸五戒的戒戒之後,優婆塞戒之後,你的定力一定會慢慢地生起。

雖然這裡的「定戒」,指的不是一般的,譬如來說,不是說你「無相念佛我能夠學會了」就叫作能夠有定戒了。嚴格來講的定義,這個定戒是指以禪定為戒;換句話說,你至少要證得色界的未到地定。未到地定,我們方便已經把它講為色界的境界了。那你要堅固一點,你當然要證得所謂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才能有這個禪戒或是禪定戒。在《瑜伽師地論》有把它講成,如果是依這樣的禪定而來修學,來規範自己的身口意行,也是規範自己在行住坐臥當中的四威儀,依這樣的禪定為戒律,而在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符合一個菩薩該有的行儀,這叫作律儀,所以有時候會有「禪定律儀」這個名相。最後一個「無漏戒」,無漏當然是要證得三乘菩提;換句話說,你至少是依於有未到地定來斷我見的。那未到地定斷我見的道理,之前講過,我們這裡就省略不說。您至少要有這個斷我見,就是聲聞的斷我見,乃至大乘的斷我見的功德,才說你有這個無漏戒。

那菩薩們!如果您稍微腦筋一轉就知道了,戒戒是我們之前就已經講到了,可是定戒跟無漏戒,其實就是五果當中的什麼?已經相應一分的,從無作果、從報果、從餘果乃至作果,從作而慢慢地熏習成就,乃至這一世、後後世都不用再有新的一個身口意行的作意、造作;譬如說不用再受菩薩戒、不用再重新受五戒,或說在受戒之前,你就自然遵循往世的心性的習慣性,自然有惡就不作,乃至更進一步更精進的話,善法都還會能夠作;而又作這樣的一個果報,能夠如實不斷地一生又一世的精進,這也是作果,之前也跟菩薩們講過;而這樣一個作果,終究會讓你不斷地在菩提道上增進,不管是福德或智慧的資糧,都會讓你慢慢地一定能夠證得禪定,有了所謂的定共戒,會證得無漏果,所謂的四證淨至少具足了須陀洹初果人斷我見、斷身見這樣子的一個所謂的定共戒跟所謂的道共戒。這是 佛在《優婆塞戒經》這裡,所講說的這個五果的道理。

回到這個三戒,我們是把三戒已經先講完了,可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還是要稍微把這一段經文所說的,我們再簡單地把它帶過去。總結來講,這一段就是說:人身難得已得了,善友難值已值遇了,那您要先具足在世俗法上的福德資糧,你要能夠在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所謂的這樣子的人乘、天乘的法上繼續不斷的努力;同時,當然也有在修持這個三乘菩提的福德、智慧資糧,乃至定力資糧;因於這樣子的話,你的戒力慢慢生起之後,在這一邊你的四證淨一定會慢慢成就。因為你「深言僧中多有功德」,你能夠修集向道,能夠慢慢的要趣向於得須陀洹果,乃至知道說三寶弟子當中,有人能夠修向阿羅漢之法,有人能夠得阿羅漢之果。三寶弟子能,我們身為優婆塞、優婆夷當然也能,因為現前就有這樣一個善知識在眼前;乃至我們是大乘菩提的弟子,我們能夠依於這樣子的一個斷我見的功德,終究能夠修得金剛三昧,還有電光三昧。這裡經文所說的「電光三昧、金剛三昧」,我們叫作「一念慧相應」,猶如電光——閃電光,猶如那個石中火——兩石相觸打出來引火那個燧火——石燧之火,那是一念相間就相應了這個金剛三昧——金剛心。能夠知道信受有輪迴,信受輪迴是苦,願意信受三寶是真實脫離輪迴之因,信受三寶所制的戒是要如實修行的,這樣子的遵循的一個方向,然後依這樣慢慢地、不斷地、努力地培植福德資糧,終究能夠在依於大乘法而能夠證得金剛三昧、電光三昧。依於這樣子的一個作意、這樣子的一個發願,能夠「平等奉施」,如是施已,自然就得了無量諸福。其餘的部分,就請菩薩們回去觀看、查閱一下平實導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在第七輯裡面所提到的這一段,特別是戒戒、定戒、無漏戒這一部分的一個解說,深細勝妙的解說。

那我們再說下去的話,《優婆塞戒經》的經文就已經是又到另外一品,這一品已經又叫作〈尸波羅蜜品〉。經文我們先簡單唸一下,善生言(善生菩薩又跟世尊發問了):【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薩趣向菩提,其心堅固?」】佛世尊就回答:【善男子!菩薩堅固具足四法:一者受大苦時終不捨離如法之行;二者得大自在,常修忍辱;三者身處貧窮,常樂施與;四者盛壯之年常樂出家。若有菩薩具足四法,趣向菩提其心堅固。】具足如是四法的菩薩會:【復作是念:「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之為戒。如是戒者,亦名初地,亦名導地,亦名平地,亦名等地,亦名慈地,亦名悲地,亦名佛跡,亦名一切功德根本,亦名福田。」以是因緣,智者應當受持不毀。】(《優婆塞戒經》卷六)這個單元,重點當然就是在於菩薩必須要具足、要堅固四個法。

換句話說:第一個、當我們因為過去的福德不具足,而這一世有受大苦難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捨離如法之行。這也是之前經文有提過了,不能為了要顧惜自己的身命,而在客塵煩惱上去造作惡行,去虧損眾生、虧損自己的道業。所以即使受大苦時也不會自怨自艾,能夠深細的知道也信受「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能夠改往修來,眼前繼續努力的修學相應佛菩提道的善法,因為「欲知來世果,今生(眼前)作者是」。

除了這個之外,如果反過來講,你得大自在的時候,還能夠修忍辱。你是一個大富大貴之人,你是一個董事長,可是你不以富貴為憍、為慢,你遠離七種憍、七種慢;遠離相應這一個外我所這一些物質色法的七種憍,遠離心性上的七種慢,包括那一些慢、過慢、慢過慢、增上慢、卑慢,還有這些邪慢,乃至最重要的我慢,你都遠離。對於眾生的不如理的對待,你能夠常修忍辱;既然三界諸法都是無常之法,我去跟眾生爭執這一些,那未免把菩薩拉低下來了,那對自己佛道的修行也沒有助益。

第三個、身處貧窮,常樂施與。一樣的,如果這一世的福德因緣造成這一世的話沒有能夠出生在一個富貴的家庭;可是一樣的,依於前面第一點受大苦時,雖然這時候貧窮不算是大苦,可是也知道貧窮是由於過去世沒有勤於布施、沒有廣植福田,沒有遇到大善知識、大福田;依於這樣的了知,而願意能夠常樂施與、平等施與。那如果是手頭資糧有限,那就深自知道必須要經常供佛,以佛為無上福田,以善知識為其次的福田;能夠這樣子作,下一世自然就不會再缺乏菩提道上的資糧。

第四個、盛壯之年常樂出家。這一點比較困難!不過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把它換一個角度來想,這裡的出家未必是指剃髮著染衣才叫作出家,這裡的出家是樂於出三界家。換句話說,您或許不是出家眾,您不是比丘、比丘尼,乃至您未要出家沙彌、沙彌尼,您不是式叉摩那;可是依前面我們幾個單元所說的,您深知世間法、三界法都不是久住常安之法,雖然這一世有福德、有因緣,乃至這一世或許即使是貧窮,可是能夠趁著自己年紀還輕的時候,這一世還有比較長遠的時間能夠修行,能夠培植此世乃至後世、後後世的福德智慧四種修進一步的修習的時候,那你就經常要常處於雖然不能剃髮著染衣披袈裟,可是時時樂於在根塵觸的當下住在四念處,分別簡擇何謂如法而住、何謂不如法而住,慢慢地勤於四種修,常常樂於即使身未出家,心卻樂於出家。佛在這裡所說的道理,大致上是如是。深細的部分,一樣提醒菩薩們要回去參閱一下平實導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七輯相關的部分。

時間的關係,這一集我們先演說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們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63-a10_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