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略談的題目是:菩薩依堅固菩提正行攝持淨戒。這個堅固菩提正行攝持淨戒要怎麼做呢?首先一個菩薩他會有一個心念,他始終不會輕言說:我不能得菩提果。因為一個菩薩要尊重自己的願行,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目的就是要成佛。受菩薩戒的時候,戒師會問我們有沒有發菩提心,既然我們受了菩薩戒發了菩提心,就是要求成就無上佛果;所以受戒之後,絕對要尊重自己的願行,不可以輕視自己曾經發過的誓願。我們說不輕言自己不能得菩提果,這樣的一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要輕易地就說出「自己不能證果」這樣的話。其實任何一句話,都是自己給自己加持,我們永遠不要輕視自己,說:我不可能證得佛菩提的,我連開悟都不可能,更何況說有初地可入,這就別提了。
當我們遇到人,我們跟他說可以明心、可以見道,而且也跟他說三乘菩提的修學法則,很多人就會這樣地輕視自己說:不可能的!我這一世只要能夠唸佛就好,我這一世只要不做壞事就好了。所以雖然他已經歸依三寶了,甚至有些人他也受了菩薩戒,但是你跟他講明心見道的道理,你跟他講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修證,他會產生怯懦的心。所以一個發了菩提願的人,他如果真正能夠重視自己的願行,他會想:我以前是怎麼樣地發願呢?我絕對不應該說出我不可能見道這樣的話語來。也就是說,我們也聽到有人說:這個明心,那是大根器的人才會悟的,我們是什麼樣的根器呀!所以像這樣的人就是自輕。如果這樣的人,我們可以說其實他已經違背了他的誓願,這樣的人,其實就已經是戒不清淨了,因為他違背了他自己在三歸依的時候就發的誓願。所以不要以為我們隨便說一句「我不可能證果」是沒有事情的,是謙虛的話,其實這句話已經違戒了。
接下來,我們要跟大家說:如果一個人他不會看輕自己,那麼他的戒行就能夠清淨。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不會看輕自己,他知道自己能夠有開悟、能夠有得佛菩提果的這樣的因緣,這不是妄想;於是他的身口意行,就會特別地小心謹慎。因為他知道明心是可證的、他知道佛菩提道是可成就的。但是他因為能夠深信因果,所以他知道如果自己造下不好的身口意行,就會耽誤到自己佛菩提道上的修證、耽誤到自己三乘菩提的果證。也因此不輕自己的人,他也不會犯戒,因為他會非常謹慎自己的身口意行。
還有就是怎麼樣讓自己的戒行清淨呢?除了不輕自己以外 ,另外就是趣向佛菩提的心是非常堅固的。有一些人他雖然覺得自己戒行能夠清淨,自己能夠不犯身語意業;但是叫他非常的堅定趣向佛菩提道修學的時候,他就不一定會有這樣積極的心,那麼這樣的人,他的佛菩提道的修證,也就不能快速的成就。其實修學佛菩提道的人是要有長遠心,如果沒有長遠心,是很難親證佛菩提的;如果求悟的心不堅固,其實這也是戒不清淨
,因為他先是輕視自己不可能證果。接下來,他對於佛菩提道的一個修證,他的信心又不能堅固,那麼這樣子,他也是違背了自己的誓言。所以一個人,他這一生沒有辦法見道的時候,他應該要深深的去檢討:我為什麼這一世不能見道?明明禪宗的每位祖師都有見道開示的語錄,也明明這一世也有聽到很多明心見性的人,他們所說的開示,乃至有各種的文章出來,有各種的書籍出來,那麼我為什麼不能積極地去尋找能夠讓我明心見性的這樣的道場去依止去修學呢?能夠這樣子,他能夠深深檢討自己不能悟道的原因,那麼這個人他就是能夠堅固佛菩提道的人。
能夠堅固佛菩提道的人,他的心態就是正確的。也因為他堅固於佛菩提道,他就會積極地去尋訪正法,積極地在佛法上面去追尋,那麼這一個人,他也就能夠戒行清淨了。
一個戒行清淨的人,他精進於佛菩提道上,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他不會去跟人家比較。所謂不會跟人家比較的,就是當他看到別人已經破參了、別人已經開悟了,他心裡所產生的就是隨喜的心。因為看到別人破參、看到別人開悟,他就能夠知道:原來開悟是真的,確實是可以破參的。這只有更加堅固,他在佛菩提道上面的信心,而不會因為看到別人開悟,而起妒忌心。
再來我們從比較長的時間來看,不能只看短的時間,因為一個人他這一世能夠見道,他不一定只是這一世的因緣;一個人能夠見道、他能夠斷我見、他能夠證佛菩提道、他能夠明心那一定是多世累劫的因緣。也因此我們不能只看這一世,他的學問不怎麼高、他的職業不怎麼高尚,為什麼他可以明心?而我學問很高、我的職業也很高級,為什麼我不能明心呢?其實這只是表相的一個福德的呈現。這一世這一個人,他看起來世間智慧非常好、世間的職業非常好,那只是他這一世福德的呈現;另外一個人,他可能在於世間福德上,過去世沒有很大的用心,但是他在佛菩提道上有很大的用心。所以兩個人在這一世呈現出來的表相,好像有一個很好,一個很不好的差異,但是這並不能夠決定說他見道的因緣也是等比的。也因此,一個菩薩在看待眾生的時候,他不會依著表相來看這個眾生得度的因緣,而會依這一個人,他有沒有菩薩性來看他得度的因緣。所以一個菩薩,他如果能夠堅固自己的發心,他能夠在佛菩提道上積極地用心,他自然會呈現出他的菩薩性來;所以這個菩薩性的呈現
,其實不是用一生一世能夠成就的,而是多世以來漸漸的累積而能夠成就的。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菩薩性不是很夠,我們前面所說的慈心、悲心的呈現不是很夠的時候,我們自己就要去檢視:我應該要怎麼樣來長養自己的慈心、怎麼樣來長養自己的悲心、怎麼樣來長養自己利樂有情的心,這樣我的佛菩提道才能夠成就。一個人能夠用這樣的心念來看事情的時候,他一定會在佛菩提道上面有積極向上的心,他的戒行當然也就能夠清淨了。
另外,一個人他能夠堅固在佛菩提道的時候,他在造作一切事的時候,他的心不會有疲倦,他的心不會有後悔。在大乘佛法當中所說的大事,是什麼樣的事呢?在大乘佛法當中所說的大事,就是度化眾生。在堅固佛菩提道的時候,度化眾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菩薩凡是辦理有益眾生的佛化事業的時候,心裡不能有倦怠感;尤其碰上一些持續性的佛事因緣的時候,應當要發心歡喜誠懇的來應對,不要後悔自己的發心,要拿出非做不可的決心、堅持到底。因為大乘佛菩提道,能夠值遇的人、能夠對它信受的人,畢竟是這個世界的少數。如果說一個大乘的菩薩,他的發心不能夠堅持到底,那麼會因為他的怯懦,又讓跟他有緣的眾生繼續輪轉於三途六道之中。
在佛菩提道當中,往往有些大事必須要我們去做,但是在做的時候,一定會有許多的話語出來,做的事情越少越小,當然話語就越少;但做的事情越大,話語當然也就越多。也因此一個菩薩他在發心為眾生付出的時候,這些都是他自己心裡面所要先盤算好、所要了知的,所必須要去接受的。
如果說心裡先能夠接受眾生的心行,知道我們面對的眾生,並不是每一個都能夠對於五蘊十八界的虛幻有認知的,我們所面對的眾生,不是能夠積極於佛菩提道上的,他還有一段時間,我們面對的眾生,很可能習氣性障是還很重的。也就是能夠接受眾生目前的境界,那麼他就不會對於菩提的大事,也就是這樣的菩提志業去起退心,因為他能夠接受現實;也就是接受現實,所以他的佛菩提道,這樣的堅固心會能夠不變。
在《維摩經》裡面有講:「深信堅固,猶若金剛。」也因此我們在佛菩提道這樣的一個行進當中,我們發的這一個菩提願,就是要能夠「深信堅固,猶如金剛」,不要有所變異。一個菩薩就是這樣的一個發心,他能夠堅固佛菩提道的志業,所以雖然知道生死當中,有許多的過患,他照做大事,他還是不會捨棄這一切的作業。在生死輪迴當中,這生生滅滅的事情,看在他的眼裡只是幻起幻落,他不會在這幻起幻落當中,起諸多的煩惱。雖然自己會一期又一期的在這一個世間當中生生死死,但他也都知道,這只是五蘊在生死,他的第八識如來藏並沒有生死;雖然會一世又一世,這一個五蘊會有承受著種種的生老病死苦的覺受,但是他知道這一個覺受都是一時因緣的假相。所以菩薩也因為能夠堅固佛菩提心,所以他能夠一世又一世的利樂眾生而不會有退失心。
再來我們說一個菩薩,他在造作這些大事的時候,他心裡沒有疲倦,是什麼樣的一個情形呢?在《大般涅槃經》裡面,有這樣說:一個菩薩當他在看事情的時候,他在一世又一世的輪轉生死的時候,他會看到現在的情形是什麼樣的情形、我的五蘊身是什麼樣的狀況、我周遭的一切,我的財產、我的妻子
、我的家、我的這些財富是什麼樣的狀況;當他這一世看到自己五蘊身的虛幻,又看到自己四周這一切法的虛幻的時候,那時候他會能夠不樂於這樣的虛幻的生活,他會想著要修出離行。這時候他會積極的來尋求佛菩提道的修學,這個部分也就是因為過去世有這樣的堅固心。另外還有一個菩薩如果能夠堅固佛菩提道的時候,他會知道,因為自己發願要能夠在佛菩提道上精進修持,自己發願要能夠利樂眾生,所以他對於自己身口意的一個戒行,會更加的謹慎。
在《涅槃經》裡面有講,一個菩薩他在面對戒律的時候,他的戒慎恐懼,世尊用兩個方法來形容:一個是如草繫比丘,一個是如帶持浮囊。什麼叫作草繫比丘呢?也就是說:一個菩薩他在堅持戒行的時候,曾經有過這樣的事情,因為
世尊說:不可以隨便去損傷青草、踐踏青草。就有這麼一件事情發生:有一群惡賊看到一群比丘,於是他就把這一群比丘抓起來,後來發現這些比丘,根本就沒有什麼錢財,於是就想要把他們殺了。這時候就有一個人說:你不用殺他們,你只要用草綁著他們,他們就會待在這裡一直餓死,你根本不必浪費力氣。那些惡賊說:怎麼可能呢?於是這一個人因為他曾經瞭解佛門裡面的戒律,他就說因為
世尊有制止他們,不可以傷青草。所以你只要用青草綁著他們,把他們放在青草堆裡面,他們就不敢出來了,他們就不敢動了,接著他們就會餓死在裡面了。結果這些惡賊聽了就覺得很有趣,就真的這樣做了。沒有想到這群比丘,他們因為受持戒律不敢違犯,所以真的他們動都不敢動,就讓那個草綁著自己的腿,就怕違反了
世尊的一個教示。當然後來有人去跟世尊講,世尊對這個地方有另外一番的開示。但是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到,如果說一個發了菩薩願的人,他對於微小戒,他也都會非常謹慎;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做,他會去思惟是否有違戒。
另外我們說帶持浮囊,也是一樣的道理。所謂的帶持浮囊,就是說這一個人他受持了戒律,他對戒律就好像拿著一個浮囊要渡大海。因為以前要渡海的時候,很可能就是用羊皮吹了氣,或者是能夠充氣的東西吹了氣,然後抱著這一個浮囊來渡大海。
那時候如果說有一個海中的羅剎就跟他講:你不是發了菩薩願嗎?我好喜歡這個浮囊,你這個浮囊可不可以給我?
但是這一個菩薩他會說:不行!失去了這個浮囊,我就沒有辦法渡這一個大海。這個浮囊就比喻是戒律。那麼這一個羅剎就又會說:這樣好了我不要你整個浮囊,我只要裡面的小小一塊皮,可以吧?又不是整個!
但是這個人還是說:不行!一小塊也不能給你。我如果給了你一小塊,這個浮囊就沒有氣了,我就沒有辦法渡大海了。
這個羅剎又說:那這樣好了,我也不要一小塊皮,我只要用像頭髮那麼細的一個孔,裡面一點點的空氣給我可以嗎?
這一個受持菩薩戒的人,他會說:一點點都不行,因為我如果給了你,一點點裡面的空氣,這個浮囊就有氣孔,它就沒有辦法帶我渡過生死大海了。
也就是說一個人,他對於戒律的看法,是一點點疏漏都不會讓它出現;一個人他如果能夠對於戒行,如同草繫比丘、如同帶持浮囊般的謹慎,自然他的戒行就會清淨。那麼他為什麼要如草繫比丘、如帶持浮囊般的謹慎戒行呢?那是因為他依著他的堅固佛菩提願,他一定要能夠成就他的佛菩提道,所以他能夠對於戒行非常的謹慎。當然在菩薩的戒行當中有開、有遮,如果說今天為了利樂眾生的時候,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夠斟酌情形,我們的起心動念並不是要犯戒,我們的起心動念是要救護眾生的時候,那麼菩薩就會去斟酌、以及衡量戒行的修持,這個地方是有所不同的。不過有關於菩薩戒的開遮這個部分,就像我們前面曾經跟大家講的,我們應該要有次第的來修學。也就是說:當我們的信心還很怯懦的時候、當我們對於佛菩提道的修學還不是很清楚的時候,我們寧可嚴持戒行,我們不要輕易的放捨。
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或者是菩薩戒裡面會有一些開遮。那是因為這一個人,他已經能夠真正的斷了我見,他也能夠對於菩薩道應該怎麼做,他有了非常正確的認知,所以他不會依於我,或我所來犯淨戒。但是如果一般的人,對於佛菩提道還沒有辦法深確的認知,一切的起心動念,都還是在我與我所當中,那麼寧可嚴謹的持戒,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堅固自己的佛菩提道的志業,來堅固自己的信心。否則的話,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這樣子反而會害了自己。因此我們說一個菩薩,他能夠堅固自己的佛菩提道,這樣也是戒行清淨的方法。
今天就為大家說到這裡,祝福大家悲心起行,能夠早日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23-a08_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