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02集 菩薩應如何教化弟子?(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這個單元是「菩薩應如何教化弟子?」菩薩應如何教導弟子遠離的惡法裡面,我們談到說,於第一義諦甚深猶豫不決,不能安忍於甚深無所得之般若空法,這個也是要遠離。這個部分對於修學菩薩道的弟子眾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修學菩薩道要能夠入於真正的修學內門,一定要實證於第一義諦的如來藏。如來藏本身祂是無所得的法;也就是說,這眾生本有的如來藏,不是從外而得,不是經過修學而得,不是因經過因緣創造而得。不像意識的定境它是要經過修定的因緣而得到的境界,修定而得的境界,那個就是因緣所得,是屬於有所得的法。可是眾生如果說,他對於因為修定而所得的境界,貪愛不捨而感到非常歡喜,而不能捨棄,在這個情況之下,他對於這種本來就存在、本來就有的這種無所得的法,不是經過外面的法,不是經過一種創造,不是經過他人給予的,自己如果說沒辦法在這裡心得決定,要安住於這種本來自在的清淨解脫法,如果說跟他自己實證的、經歷過的這個定境,而不能棄捨於自己所寶愛的定境,那這個部分,這個實義菩薩就要在正知正見上再給予教導,並且要跟他說明這種意識境界的過失,以及這種無所得法的殊勝,這樣的話,才能讓弟子眾能夠安忍於甚深無所得的般若空法,才能夠在住位熏習,乃至說在七住位實證,才能往後一直這樣次第的修證上去。另外要教弟子眾遠離的惡法,還有就是對於愛著於有所得的世間境界法,以定境之所得生起慢心,而不尊重正法、不尊敬真實善知識的這個部分也要遠離。

就前面所說,對於定境貪著不捨的,他會以定境為自己的、等於說殊勝的境界,自己認為說在定境有所得,而會輕視於這個無所得而沒有任何所謂的神通能力的善知識,而對於這種無所得的這種正法,心中不會生起恭敬心;所以對於這種所謂在定境上貪著不捨的這個部分,然後對於正法不能恭敬,對於真實善知識不能恭敬、不能尊敬的,實義菩薩都要教導弟子眾要遠離這樣的惡法。以上所說的這些項目,都是遮障菩薩道修證的不善之法,所以稱為惡法,菩薩應當適時的教導徒眾弟子,來遠離這些惡法。

另外就是,要增進的善法有哪些?實義菩薩要教導弟子眾增進的善法的項目,第一項:就是要於無上正等菩提發起殊勝意樂。對於無上正等菩提發起殊勝意樂,就是對於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而且要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最後成佛這樣階位的修道次第,以及實證的內容是以無所得、無所得空、無所得的般若法為根本的,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這種如來藏心為根本的,這樣的一個佛菩提,要發起殊勝意樂。因為佛道的修學並不是能夠在短暫的一世就能夠成就,要讓弟子眾發起長遠心,要讓弟子眾能夠真正的認識佛道的內容,以及這個過程裡面需要修集的福德、需要修證的智慧、需要攝受的有情、需要發起的種種功德法,這些內容需要一世一世的在世間裡面修學、然後在世間裡面磨練、在世間裡面培植福德,乃至於在世間遇緣來攝受一切有緣眾生。所以它是需要一個,經歷時間的這個過程的,所以要讓弟子眾,能夠安住於要三大阿僧祇劫,而且有修道次第的這個佛菩提道,發起殊勝意樂,這個都是要增進的善法。

另外就是讓弟子眾能夠攝受甚深般若,同時修習空法功德。也就是甚深的般若,基本上祂是無所得、不可得的空法,也就是這個般若基本上祂跟世間在一起,可是卻不繫屬於世間,不繫屬於世間的話,所以我們稱祂為無所得、稱祂為不可得空。這樣的空不是想像的空,而是真實在世間中可以去現前觀察領受的,這樣的般若的法在世間運行,但是世間運行中,卻不在世間法去計著、去追求、去執著,所以稱這樣子叫作不可得空、無所得空。對於這樣空的功德,不是一時可以究竟解說完畢,所以要讓弟子眾能夠安下心來修學,讓自己能夠入於這般若空法,安住於般若空法,來受用般若空法的功德;同時要讓弟子眾能夠增長大悲之心,要能夠發起菩薩大願,要能夠行菩薩道、自利利他;同時要教導弟子眾安住於清淨的菩薩戒行,因為菩薩的律儀在世間與眾生在一起的時候,眾生他會來檢查菩薩的律儀,是否是他要親近的對象,眾生對菩薩律儀也要求嚴格,也就是相對於他對於法的依止,所以菩薩本身應該在,菩薩的戒行上要謹慎修學,同時清淨戒行。

另外也要讓弟子眾能夠長養善根,長養這些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讓弟子眾,能夠因為這樣善根的長養,而離開一些愚癡、疑惑;同時要讓弟子眾愛樂正法,愛樂這種如來藏正法;同時能住於正念中,心心念念就是要修學菩薩道,要求最後的究竟佛果,而不會去愛樂於小乘的解脫道的無餘涅槃。

另外要讓弟子眾能夠成就擇法覺分,也就是要讓弟子眾能夠知道說,佛菩提道與解脫道的法差別在哪裡?解脫道它的定位在哪裡?佛菩提道的內容,它所要的實證的內容在哪裡?還有就是真正的佛法以及相似像法的差別在哪裡?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擇法覺分,就不會去走到偏差的路上去,也不會去嚮往一些錯誤的、不是真正佛道上所應該修學的這些邪見斷見以及常見的法;同時要讓弟子眾發起精進心,精進來修學六度;同時要修學大乘止觀,讓弟子眾能夠身心得輕安。

另外也要讓弟子眾能夠入於八聖道中,八聖道指的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這些就是要讓弟子眾增進的善法。這些內容,實義菩薩他得要自己能夠作到了,才有能力來教授化導弟子遠離諸惡、增諸善法。所以我們前面才說,實義菩薩一定是久學菩薩,實義菩薩一定是於般若實相中道實證的菩薩,一定是能夠在這個法上不退的菩薩,一定是在一切種智上面他有一些熏習修學,乃至有些實證的。比如說實證的內容,我們剛剛有提到甚深的般若無所得空,假如說實義菩薩不是真正的實證到自己的自心如來、自己的法身慧命如來藏,自己不能領受到什麼叫作般若的無所得空、什麼叫作般若的不可得空,他又如何來教導弟子?又如何來解說?所以實義菩薩必得要實證,而且要清楚地舉出教證解說,同時不會有矛盾,才能成就四攝之首的布施法事。實義菩薩應當要以正法攝受弟子,正法攝受弟子就是指四攝法首要的法布施,為什麼說要以正法來攝受弟子?什麼是正法呢?正法指的就是能夠親證的真實清淨解脫法,而不是方便的二乘解脫法;因為二乘的解脫法,它只是解脫於三界生死,解脫於三界生死並不是成佛,它並沒有在佛道上所應該實證的一些功德法上有所涉獵,並沒有在佛道上所應該修集的福德上有所涉獵,並沒有在佛道上所應該具有的種智上有所涉獵,所以二乘的解脫只是方便解脫,只有是在大乘的佛菩提道上所實證的才是真實清淨解脫法,而不是方便解脫法,所以這叫正法。因此實義菩薩不能沒有最殊勝的法布施,否則的話又如何能夠教授弟子,遠離諸惡增諸善法呢?因為 佛陀說:菩薩當以四攝法來攝受弟子,令弟子眾能夠遠離諸惡,增諸善法。

我們再來接續前面,《優婆塞戒經》中的經文,佛陀又怎麼樣開示:「至心教詔猶如一子,不求恩報,不為名稱,不為利養,不求自樂。善男子!菩薩若無如是等事畜弟子者,名弊惡人、假名菩薩、非義菩薩;名旃陀羅,臭穢不淨,破壞佛法,是人不為十方諸佛之所憐念。」這一段裡面佛陀的開示是說,菩薩要教導、教化弟子,好像自己唯一的兒子一樣至誠親切,而不會求說弟子眾要來報恩、要來報答;也不是為了名稱,不是為了名聞利養;不是為了說,要畜弟子眾成為一種勢力,讓徒眾來崇拜;也不是說,為了讓自己有弟子來服侍,然後追求禪定之樂。所以 佛陀說:菩薩假如說不是為了要以四攝法攝受弟子,讓弟子能夠遠離諸惡增諸善法,然後也不是不為名稱、不為利養、不求自樂,假如沒有這些事情,但是卻是為了名聞利養,為求自樂來畜養弟子的話,佛陀說:這樣的話,這樣的人叫作弊惡的人,也就是他是假名菩薩,他不是實義菩薩。那麼在佛道上,佛陀認為他是破壞佛法,這樣的人是不會受到十方諸佛所憐憫護念的。所以這個部分也是在告訴我們說,不管是在家菩薩,或者是出家菩薩,都要注意到:為什麼要畜養弟子?不是為了要求自己的名聞利養,不是為了求自樂,不是為了求大家的恭敬,而是真正的要去利益弟子眾,要來攝受弟子眾。這樣的一個前提,佛陀說這樣的話,才是真正攝受弟子的根本,為什麼要來攝受弟子教化弟子?我們前面有講到說,菩薩以法布施來教導弟子,遠離諸惡、增諸善法,這個是屬於四攝法中的布施,是法布施的內容。

接下來四攝法還有屬於愛語,那要如何運用這個愛語?愛語的內容又是如何呢?我們從經文中來解說。《優婆塞戒經》裡面有這樣的內容,「善男子!菩薩若能隨時教戒,所言時者貪恚癡時,起貪結時,當為種種說對治法令得除貪;餘二亦爾。」也就是說,實義菩薩以法布施,使得弟子眾得到利益與安樂,並且要隨時教導與教誡。四攝法中的愛語,最殊勝的就是應時說法,讓弟子眾樂於聽聞受持,如說而行發起功德受用。所以隨時教誡就是應時說法,應時說法就是愛語;要隨著弟子起貪結、或起瞋結、起癡結時,經由譬喻、或者經教言說,或者解說貪、瞋、癡等過失導致的因果,然後為弟子眾說種種對治的法門,讓弟子眾能夠針對自己的煩惱來遠離,這個就是愛語。

我們舉一下在經中 佛陀經常運用的對治法來說明:譬如說貪欲重的弟子,佛陀說要修不淨觀,因為貪欲重最主要是在五根身上面的受用上貪著,五根身它基本上,它不是清淨的、不是常住的,所以要修不淨觀;透過修不淨觀來對治,對這個有根身的貪愛執著,對這個因為有五根身,而有了欲愛的這種樂受的貪著,所以要對於貪欲重的弟子,要教導他修「不淨觀」,遠離這種欲界的煩惱過重。另外對於瞋恚重者修「慈憫觀」,瞋恚重就是對於眾生,在攝受眾生的過程裡面,有違逆的境界就不能安忍,不能安忍就會起瞋,所以 佛陀說,瞋恚重者應該要修「慈憫觀」,對於眾生要修慈憫,以種種的法要來修慈憫,讓他能夠對治瞋恚的煩惱、瞋恚的這個習氣。多愚癡者要修「緣起觀」、「因緣觀」,也就是對於這種法義上,沒辦法去瞭解的這樣的一個弟子眾,讓他修「緣起觀」、「因緣觀」,透過因緣輾轉發起的過程裡面,讓他能夠了知這些不是真實常住的,讓這個愚癡者,能夠在現象界的法生起智慧,能夠觀察原來沒有一法是真實的、沒有一法是常住的,然後能夠生起解脫的願求,能夠生起求大乘法這樣的心願。另外慢心重者要修「界差別觀」,界差別觀者指的就是,地、水、火、風、空、識這六界,要讓弟子眾能夠觀察說,一切有情無不是由這,地、水、火、風、空、識所組成,地、水、火、風、空、識,沒有常住的真實體,這樣就能夠對治於因為有我而生起的慢心。另外對於心散亂者,要修「安那般那」,所謂「安那般那」就是說,緣於出息、入息來止息其心,讓心能夠安住、能夠制心一處,能夠有止觀的能力;或者說也可以教導弟子眾,修學念佛法門;或者說在於大乘的般若實相,能夠修學般若實相的止觀法門,這樣的話也能夠,讓心止於一處、制心一處,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智慧來觀察,能夠心止於一處以後,能夠現起這個觀慧,來觀察這些法的內容,進而修學受用。這樣的應時隨時教誡,就是菩薩四攝法中愛語的意涵。

前面已經說過了布施、愛語,四攝法中的利行又是如何呢?我們接續,《優婆塞戒經》的經文,經文中這麼說:「次當教學十二部經,禪定三昧,分別深義,調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瞻養病苦不生厭心。能忍惡口誹謗罵辱,苦加身心,亦當堪忍。設其有苦,能為救解;除其弊惡疑網之心。」利行最殊勝的就是讓不信者能夠生起善根,而入於正信;讓慳貪者能嚮往布施的果報與功德,而入於布施行;讓邪見者能服於正法無罪過之正理,而入於正智,並建立正知正見,如是種種都需要運用,佛陀所說的十二部經來教導。十二部經指的就是遍於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中的內容有,契經、應頌、記別、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等,十二種類別的教導。這十二種類別,遍於一切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中的經論中。經過十二部經的教導,使弟子眾有能力來分別甚深般若的法義,甚深般若的法義它是不同於,意識境界的相似像法,不同於緣起性空的斷滅空,因為意識境界的相似像法,會以意識自己思惟所得的,以為說自己意識住於不分別、以為說意識自己住於定境中的這個一念不生祂就是真如;以這樣子的境界,以這樣的一個錯誤的認知,把祂當作就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如來藏的真如法性,這樣叫相似像法。緣起性空為什麼是斷滅法呢?因為緣起性空指的是現象界的一切法,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來看的話,都是因緣所生不能常住、不是堅固的法、會毀壞的法,這些法都沒有自性,沒有自性的話,最後壞滅的時候,當然就是屬於斷滅空。而這些法在還沒有斷滅之前,有的人會說:這些法都會毀壞、都會變異,所以這些現象界的法是緣起性空。以這樣的緣起性空來當作就是甚深般若的無所得空,那這兩個:一個是現象界的法,一個是實相法界的法,這樣的話,一定要經過菩薩透過十二部經的佛陀中經文的內容,來使弟子眾能夠有能力來分別,所以這個部分,就是為什麼說 佛陀說要教學十二部經。

接著說也要教導弟子眾正確的禪定的法門,讓弟子眾身心能夠安住於大乘止觀,能有輕安的受用;同時要能夠調柔身心,讓他能夠安住下來,聽聞以及熏習、思惟、受用大乘般若空法的法要;同時要教導弟子眾修學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這六念法是不放逸法;弟子眾如果說生病的時候,要去探視以及關心、安慰,而不會生起厭煩;倘若說有不信正法的人,惡口、誹謗、罵辱,也要能夠安忍下來;倘若為了法務的弘傳,而讓身心比較勞苦,也要能夠忍受下來;假設說弟子眾在生活中有所苦難,要能夠為他們救護解除,要除掉弟子眾弊惡疑網之心,讓弟子眾的心性能夠純淑,能夠善根具足、能夠調柔。所以這個部分,就是屬於利行的內容。利行的內容,也就是說,怎麼樣讓弟子眾不信者能生信;慳貪者能去除慳貪,而願意布施;不具正見者能夠生起正見,入於正智中思惟。

我們這個部分就先說到這邊,下一集再見了!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44-a08_1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