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74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八)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繼續來探討:有七法能夠自利、利他,這七個法就是把七種慢給壞滅掉。我們已經講過了慢、過慢、慢過慢、我慢等四種慢,現在繼續說明第五種「高慢」。

所謂「高慢」的意思是說,譬如有人向別人表示自己已經得到上人法,自己超越於一切人;他因此而自高,這就是高慢,是因為覺得自己勝過一切人而產生慢心。高慢在諸地菩薩位中是不會存在的,只會存在於三賢位中。諸地菩薩不會在心裡起一個念說:「我現在是全球最棒的!」他不會這樣想,即使是為了顯示正法而說全球只有他的法才是最勝妙的,但是他心中也不會有高慢存在,一切都只是為了攝受眾生而說。他總是拿上面的佛和大菩薩來比,就覺得:「自己的修證實在是很差!很差!要到何時才能成佛?何時才能像十地、等覺菩薩那樣的證量呢?」他們都是這樣想的,從來不會拿下面的人來比較,所以也就沒有高慢可說,因為他心心念念想著都是「應該如何才能往上提升?要如何才能利益更多的眾生呢?」但是在三賢位中,則有時會生起這樣的念頭,這都會因為個人修證之高下而有差別。然而高慢現象的產生,通常都是在凡夫位中出現的多;而菩薩在證悟之後,成功地轉依如來藏,高慢出現的情形就會少很多。

第六種是「卑慢」。卑慢是高慢的相反,因為不如別人,所以心中就自我安慰說:「他雖然贏過我,但其實也沒像他講的贏那麼多啦!」這就是卑慢。明明是差別人很多,卻說:「其實沒差那麼多!」另外還有一種卑慢:譬如當你去找以前的同參道友,你對他說:「正覺同修會的法實在太好了,你趕快來學吧!」結果這位同修說:「你們的法太深了,我根器這麼差,學不來!」他心裡其實知道正覺同修會的法很好,可是卻因為不服氣而不想來學,這就是卑慢。卑慢是很普遍存在的,但是請您不要當面檢點說:「你這樣就是卑慢。」我們心裡面知道就好,不必當面指出來,以免對方因為卑慢而生起瞋心,因而斷了學習正法的因緣。

第七種就是「增上慢」。增上慢是很容易違犯的,乃至阿羅漢也無法避免,只有地上菩薩不會有增上慢。三賢位菩薩在證悟之後,相對於未悟或錯悟的眾生,有時也不免出現一點自我膨脹的現象,這也是增上慢。如果自我膨脹到很嚴重的地步,接著就會退失而卻自以為是大幅度的增上呢!所謂增上慢就是「未得謂得」、「未證言證」。還沒有得到的法,自稱已經得到;還沒有證得的證量,自稱已經證得了,這就是增上慢。可是阿羅漢為什麼被諸佛和等覺菩薩說為有增上慢呢?那是因為定性阿羅漢不能信受「佛的境界和阿羅漢有很大的差別」,他們認為:「佛是阿羅漢,我也是阿羅漢。」所以每當有人讚歎 佛陀而說:諸佛如來是如何如何有智慧、有威德、有大福德時,阿羅漢們心中總是存疑,他們認為:「佛和我們一樣都是阿羅漢,解脫證境平等無二無別。」所以,世尊本來並不想講《法華經》,但是在有人三請之後不得不講;可是正當準備開講時,卻有五千聲聞人大規模的公然抗議,當眾退席!世尊對這樣的抗議行動默然無語,等他們都離開了,才開講《法華經》。然而,為什麼在場的阿羅漢們都沒有人出面來制止呢?這就表示阿羅漢對 佛的境界仍然是存疑的,他們懷疑自己與 佛的解脫境界是相同的?也懷疑 世尊即將宣講的《法華經》是否言過其實?所以說阿羅漢仍然有增上慢。

以上所說七種慢的意涵,相信大家都已經有所瞭解。基本上,除了根本我慢以外,其餘的六種慢,在佛門之中都是很難避免的一不小心就會違犯。菩薩在明心親證實相以後就不會有我慢,不會恃我起慢,因為知道自我的虛妄。譬如同修們來正覺上課,親教師們在課程中一再宣演五陰十八界的虛妄,把大家的自我一再殺掉,殺到最後,我慢就會斷除了;不過其餘的六種慢卻很難斷除。但是請您也不必害怕,只要把握住一個原則:那就是「所說與所想都要如實」。只要如實,就不會產生一切慢了,因為知道自己距離佛地是多麼的遙遠,又有什麼好起慢的呢?這樣一來,即使勝過別人,也不會起念說「我勝過他」,這樣就不會起其餘的慢了。菩薩如果能夠把這七種慢給壞滅掉,就能自利、利他。因為你沒有任何的慢心,所以修行進步就會很快;而眾生也因此而不會排斥你,會被你所攝受,就能從你這裡得到利益。所以說,壞七慢的人能夠自利、也能利他。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下一段經文:「善男子!若沙門、婆羅門、長者、男女,或大眾中有諸過失:菩薩見已,先隨其意,然後說法,令得調伏;如其不能先隨其意,便為說法,是則名為下品菩薩。」(《優婆塞戒經》卷2)請問各位!您想當上品菩薩還是下品菩薩呢?相信每個人都想當上品菩薩,而不想當下品菩薩吧!不過,有許多人其實是常常在當下品菩薩而卻不自知呢!為什麼呢?譬如當人家在說某一件事時,你發覺他的說法不對,脫口就說:「哎呀!你這樣不對啦!應該如何、如何才對。」你一開口就說他不對,這樣你就成為下品菩薩。那應該怎麼樣才能自利、利他呢?你得要先隨順他的意思,說:「當然啦!你說的也很有道理,但是我們再討論看看,好不好?」他一聽,覺得自己的想法已經被你接受了,就願意試著聽聽看你的意見。我們打個比方,大家就比較容易瞭解,譬如您家中養了寵物——貓或狗,如果你要牠們隨順你,你就得順著牠的毛的方向輕輕地撫摸下來;假使你故意由下往上推,把牠給弄痛了,牠還會隨順你嗎?當然不會!所以菩薩在面對眾生時,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得要先隨順眾生的意思,讚歎他說:「你講得很有道理喔!但我們可以再深入研究看看。」由於你對他的態度是友善的,他也就不會排斥你,願意聽聽你的看法。這樣你就可以進一步用婉轉的口氣說明他的錯誤所在,而他也一定能夠欣然接受,這表示你已經能夠調伏眾生,當然你就是上品菩薩了。

菩薩度眾生時和寫書不一樣,寫書破斥邪見要能針針見血,要直扎惡見的核心,把邪見的核心給戳破;但是在度化眾生時,卻不能當面把他給戳破。譬如有些人會炫耀說他的修證如何、如何,我們聽聽笑笑就好,不必當面去戳破他。可是如果他膽敢寫書或用言語公開來破壞正法,那我們就不必客氣了,一定要一針見血寫書來作辨正,一定要殺掉他的邪見之命,這樣才能救護他的法身慧命;這也是一切上品菩薩都應該要有的觀念。譬如 世尊在說解脫道時,對於六十二種外道見都一一破斥,沒有一種邪見可以逃得過。我們講經說法時也要像 世尊這樣,所有的外道都要破盡。你千萬不可以請求說:「世尊啊!您何必破盡一切外道呢?人家某某外道,他也沒有毀謗您啊!」雖然當時這個外道並沒有毀謗 世尊,但你怎麼知道未來世這樣的外道見不會來破壞佛教的正法呢?佛在世時有大威德,所以他們不敢來破,但是未來世他們就會來破你,所以破斥外道時得要盡破才行。

這六十二種外道見函蓋面很廣,現在佛門中也有許多人是落在這六十二種外道見之中,可是他們卻都還不知道。我們既然知道了,就有責任來提醒他們,讓他們離開外道見。所以寫書時應該要引盡其理,讓他們瞭解自己的落處;但是如果我們是要度某人來學法,就不可以當面破斥,得要先順著他的話,先讚歎他說:「你講得實在很不錯!真是不容易啊!」等他高興了,接下來就該你講話了,他也一定聽得進去。這是一種好習慣,菩薩們都應該用這樣的方便善巧來接引眾生、攝受眾生。這就是說,你如果不想當下品菩薩的話,千萬不要一開口就說:「你這樣不對啦!」一定得要先順著他的話,再慢慢一點一滴地說明,讓他瞭解自己的法義確實有錯誤,這樣雙方的關係就不會弄得很緊張而無法溝通。也就是說,雖然對方有過失,但我們要先隨其意,再慢慢為他說明,讓他瞭解。能夠時時刻刻以這樣的善巧方便來利益眾生,那您就是上品菩薩了。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下一段經文:「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樂近善友、二者不樂;樂善友者能自他利,不樂近者則不能得自他兼利。善男子!樂近善友復有二種:一樂供養、二不樂供養。樂供養者能自他利,不樂供養不能兼利。」(《優婆塞戒經》卷2)這一段經文,佛為我們說明:兩種不同類型的菩薩,一種是樂於親近善友,另一種是不樂於親近善友。樂於親近善友的人能夠自利、利他,不樂於親近善友的人就無法自利、他利。自古以來就一直都有善友與惡友存在,而許多人往往把惡友誤認為是善友,這種情形是很普遍的現象。有智慧的人才能親近真正的善友,沒有智慧的人則往往把惡友也當作善友。如果能真的樂於親近善友,一定可以自利而且利他;因為他可以把自己從善友那裡得到的正確法義,也用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果不樂於親近善友,則往往會落在自以為是之中,而導致所獲得的法義是虛謬、偏邪也不自知;這樣錯誤的法義,當然自己不能得利,而且也會使別人因此而直接或間接受到錯誤法義的毒害,一起走入修行的歧路。

樂於親近善友的人又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樂於供養善友,第二種是不樂於供養善友。譬如你引薦一位朋友去親近一位大善知識,後來這位朋友獲得了很大的法益,那他對你這位善友當然應該要親近供養。他如果能夠樂於供養你這樣的善友,不僅自己可以得利,也能使他人因此而獲得利益。假使你是靠善友的引薦而得遇真善知識,你也同樣會推薦別人來親近善友,經由善友而親近真善知識,所以不但是自己得利,別人也能獲得真實的利益。古人說「飲水思源」,既然你能遇見正法,是因為善友的引薦,你是從他而來,雖然正法不在他身上,但至少也是他的引薦才會有今天的你,他當然有恩於你,所以你應該樂於供養善友。我們能夠這樣作,別人看了,也會說這樣的人是懂得報恩,是真正在修學正法的人,當然也就會相信你所學的是正法了。所以說,樂於供養善友者,不僅能夠自利,也能令他人得利。

世尊接著又為我們開示說:「樂供養者復有二種:一能聽法、二不能聽;至心聽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聽,則無兼利。至心聽法復有二種:一者能問、二不能問;能問義者,能自他利;不能問者,則不能得自利他利。」(《優婆塞戒經》卷2)經文意思是說,能供養善友的人又分為能聽法與不能聽法兩種:能供養善友的人,有時只樂於供養善友,但無法聽法,因為他的慧根還不具足,慧力無法發起,所以沒辦法聽懂善知識所說的妙法,當然也就沒有辦法勉強他來聽法、學法了。另外,有一種人則是與善友親近之後,不僅能供養善友,還能跟隨善知識聞熏正法。如果他能夠至心聽受正法,就可以用他所聽受的正法來轉述於他人、利益他人,這樣就可以自他兼利。如果不能聽聞正法,或者說聽法時不至心聽者,就無法領受正確的法義,當然也就無法自利、利他了。

能夠至心聽受正法者又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聽了以後自己能夠發覺有一些疑問,然後提出來請問善知識;另外一種則只是聽聞,無法提出任何的問疑。能夠於聞法之後提出法義來請問的人,他就能夠自利也能夠使別人得利;因為在提出問疑時,經由善知識的解說,不僅能夠解除提問者心中的疑惑,也同時可以解除大眾心中的疑惑,使大家都能蒙受請法的利益,所以說,能問義者能自他利。不能問疑的話,就無法使自己得利,也不能使別人同獲其利,所有的疑問也將永遠存在心中無法釋懷。因此菩薩在修道過程中,有疑應速問,不僅可以自利,也能利益他人。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都是可以使我們成為上品菩薩的重要內涵,希望您能深解其意並且能夠信受奉行,使自己能夠永遠當個上品菩薩,永不退轉於佛菩提道的修行。

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31-a08_074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73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七)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今天我們要繼續上一集,繼續為大家說明:菩薩的自利利他。

上一集我們說到,菩薩有五法能夠自利、利他,這五法就是:信根、持戒、多聞、布施和智慧。我們談過了其中的三個法,也就是要具足信根、持戒和多聞,現在我們就繼續來說明「布施」這個法。說到布施,可能有人心裡會想:「我這一世布施應該夠多了吧!為什麼還要修布施呢?我的福德應該夠了吧!」真的是夠了嗎?其實不盡然!連等覺菩薩都還要努力布施內財呢!如果有眾生需要眼珠子,等覺菩薩就把眼珠子挖給他;需要胳臂,就把胳臂剁給他;如果要命,好!整條命就給你;你要什麼,等覺菩薩統統都可以布施。有一句話形容等覺菩薩的布施最為貼切,那就是:「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命處。」也就是說,等覺菩薩隨時隨地準備要喪身捨命來利樂有情,如果沒有人要色身,他就不斷布施財物;那是因為成佛需要非常大的福德,所以等覺菩薩特別注重內財的布施,反而比較不注重法施。成佛時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每一種大人相和隨形好都是無量福德修集而成,而且必須是從因地就開始不斷地修集福德,才能夠成就佛地無量無邊之相好莊嚴。

連等覺菩薩都還要如是布施內財、外財,整整一百劫來修相好,而凡夫俗子的我們,難道可以不必再修布施行嗎?譬如 佛陀時代,阿那律尊者失明,有一天阿那律尊者說:「有沒有人要修福德啊?可以不可以來幫我把僧伽梨縫一縫啊!」佛陀聽了就說:「來!我來幫你縫吧!」佛也不說自己是 佛陀,衣服縫好了,阿那律尊者要為他祝願,就問說:「請問您是誰啊?我來幫您祝願吧!」世尊說:「你不必為我祝願,因為我是世尊。」阿那律尊者聽了說:「佛啊!您也要修福德啊!」世尊說:「修福德還嫌多嗎?」也就是說,成佛了都仍然繼續在修布施行,何況我們距離佛地還那麼遙遠,又怎麼可以不修布施呢?所以一切菩薩都應該繼續不斷地修布施行。我們如果能夠修布施行,就能夠自利也能夠利他。因為即使你是布施給一條狗或一群螞蟻,未來世都可以得到百倍之報;而且跟這一條狗、這一群螞蟻結下了法緣,未來世當你出世弘法時,他們都會成為你座下的弟子,他們聽了都會覺得很歡喜!而且對你忠心耿耿,你教他怎麼修,他就依教奉行,不論你說什麼,他們都會言聽計從、如實而修,因此說布施能夠自利、利他。

第五、要有智慧。這裡所說的智慧是指三乘菩提的智慧。智慧並不是自己親證就好了,修智慧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幫助眾生也能親證智慧,這叫作修慧。當你有了智慧,才有各種方便善巧來教導眾生修學世間與出世間的智慧。所以當你修得智慧時自己可以得利,也同時可以使眾生得利。以上介紹的是有五法能使菩薩自利利他。

接著,還有六法能夠自利、利他,這六個法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一般來說,佛子們對於應該要念佛、念法、念僧,心中都能信受不疑;但是對於為什麼還要念施、念戒、念天,則是心中有疑無法信受。各位菩薩!我們既然是在修布施行,當然得要時時刻刻都想到布施,也應該隨時隨地布施:譬如心中生起了妄想,就應該把妄想給布施掉;心中生起了貪,就應該把貪給布施掉;心中生起了瞋,就應該把瞋給布施掉。能夠這樣時時念施,難道你不能得到利益嗎?對於財物的布施也是一樣的道理,得要常常念著有沒有機會布施給眾生,有機會就趕快去做,這也叫作布施。菩薩如果不能修布施行,那他就不是菩薩。菩薩不管是在內門修六度萬行,或者外門廣修六度萬行,第一度都是檀波羅蜜,都是必須從布施開始修行。而這六度是有次第性的,佛在後面會告訴我們。既然布施這麼重要,那我們當然得要時時刻刻念著布施,所以六念的第四念就是念施。

第五、要念戒,要常常注意自己有沒有犯戒。在還沒有證悟之前,要以表相戒、有戒相來受持戒法;證悟以後則是依止於道共戒而住;如果是有禪定上的修證時,則是以定共戒為戒。一個已經找到生命實相的人,他對於戒的看法有四種:第一、不著有戒。所謂「有」的戒,就是指佛教以及外道的那些正戒,這都是以五陰為根本來制訂的戒,所以稱之為有戒;五陰是有,這個五陰在世間活動也不離有,所以從五陰的有而制訂的各種戒,就稱為有戒。已經明心的菩薩不再執著這種有戒,所以他不受五戒,而以道共戒為戒。第二、不非戒取戒。所謂非戒取戒,就是指外道邪戒,譬如六十二種外道、九十六種外道等等有很多的戒,攏攏總總非常之多。施設這些戒,是因為那些外道由於不明白實相而施設的戒法。而一個已經證悟的菩薩,自然能夠瞭解:這些戒都是外道不明白實相而施設的戒,因此能夠遠離非戒取戒的施設。第三、不取相戒。不取相戒的意思,是說他以道共戒攝心而住。一般佛子受持戒法都有戒相——那就是從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式叉摩那戒、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等等一切戒都有戒相,規定人們不可以做什麼,或必須做什麼,都有戒的表相。但是找到如來藏以後,他發覺到這些戒都是因為五陰而有,而他從實相心的立場來看這些戒,認為這些戒其實對他沒有意義,所以他就以道共戒為戒,攝心而住。他從所證的真實心出發,來看待世間的一切事,該做的就做、不該做的就不要做,不會被一切戒相所束縛,這就是不取相戒。第四、不取佛戒。對已經證悟的菩薩來說,佛戒也是一種施設。戒是 佛所制訂的,但是 佛制訂了這些戒是為了一切佛弟子的五陰而施設。如今你已經明心了,是誰在持戒呢?持戒是妄,持戒是色身持戒,是受、想、行、識持戒;在真如佛性之中沒有戒可犯、也沒有戒可持,即使 佛所制訂的戒也是一樣。所以明心見性之後,對於戒的看法,他是「不著有戒、不非戒取戒、不取相戒、不取佛戒」,他以攝心為戒、依道共戒而住。像這樣的勝妙戒,菩薩要常常憶念著,能夠不違背才是真持戒,這叫作念戒。以上介紹的是念戒。

接下來,繼續說明念天。為什麼要念天呢?那是因為天比人有較大的福德;我們想想看:欲界天人,他們為什麼能夠生欲界天呢?那是因為他們不但持五戒,還兼修十善,所以才能往生到欲界天中。色界天人,為什麼能夠生色界天呢?因為他們除了修五戒、十善以外,還要加修禪定,證得初禪到四禪的定境,所以往生後生到色界天。我們如果沒有證得禪定,就得要憶念色界天人的功德,使自己未來有機緣時也能修證禪定。色界天的三禪以下諸天,或者有身樂,或者有心樂,或者身心俱樂;那我們反觀自己:有沒有身樂?有沒有心樂?乃至有沒有身心俱樂呢?結果都沒有,或者只是有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菩薩既然要廣度眾生、要統領眾生,當然也應該多多少少有些禪定的證量才行;否則當諸天來到人間,看到菩薩雖然智慧很勝妙,但是禪定功夫卻遠遠不如他們時,他心裡就會有些瞧不起你了,那你又如何攝受他們呢?因此,菩薩如果四禪八定都能具足,他當然就不敢瞧不起你了,因為他的境界你都知道,而他卻不知道你的四空定境界,他還能瞧不起你嗎?而且,菩薩因為有無生法忍,所以證得的禪定境界雖然同樣是四禪八定,但比起天人們要超勝多了!所以天人們講不出來的境界相,菩薩還能講給他們聽,這時他們還敢瞧不起你嗎?當然得要讓你在正法上來統領他們了!譬如當今的佛教界,有誰敢來跟 平實導師討論禪定呢?以前曾經有人自稱說他證得初禪、二禪,但是都不敢來和 平實導師談論;縱使準備了許多資料,也是不敢來談的。因為 平實導師可以完全不必準備資料,就可以從欲界定、未到地定,一直講到初禪、二禪的證境,對於這裡面所有的過程、內涵以及演變的狀況都瞭如指掌呢!換句話說,憶念天人的境界而努力修證禪定功夫,當和天人一樣有禪定功德時,天人就不敢輕視你;縱使你沒有神通,他們也不敢輕視你。因此,菩薩應該要常常憶念天人的境界,也應當努力修證自己的禪定功夫。

以上所說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等六法如果都能具足,就能自利、利他。然而,佛有什麼樣的功德呢?佛有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等等,總有一百四十種不共聲聞、緣覺、菩薩的功德,當你越瞭解就越會想要憶念佛。而法有什麼功德呢?二乘菩提的法可以使人出離三界生死,功德很大;而大乘菩提則可以使眾生究竟成佛,那功德可就更大了,當然你得要心心念念憶念著法。僧寶的功德也很大,譬如二乘聲聞僧能度人得解脫,大乘菩薩僧能度人得般若以及解脫,那你為什麼不念僧呢?所以應該要常常憶念三寶的功德,也要憶念施、戒和天,菩薩如果能夠具足這六念,就能夠自利也能利他。

接下來還有七法能自他利,也就是要把七種慢給消滅掉。所謂七種慢,包括了慢、過慢、慢過慢、我慢、高慢、卑慢和增上慢。我們先來說明「慢」。慢的意思是說,你確實勝過別人,所以心裡面有個比較高下的想法,譬如心中想:「我的境界超過他:我比他有錢,我比他年輕,比他漂亮,比他健康,比他有力氣。」乃至認為比別人有權勢、有地位等等。因為確實是勝過別人,所以心中生起了慢心,甚至於有時候會開口說:「我勝過他。」這就叫作慢。

第二種是「過慢」。過慢的「過」字是指過失,有過失的慢就叫作過慢。什麼是有過失的慢呢?譬如說,前面那個人是沒有過失的,因為他確實勝過別人,所以認為:「我勝過他。」雖然是慢心,但卻是合乎事實的慢心,所以是沒有過失的慢。過慢則是有過失的慢,譬如說他明明沒有勝過別人,卻顛倒事實而開口說:「我勝過他。」其實他只是和對方一樣而已,卻說:「我勝過你。」或誇口說:「他一定贏不了我。」這就是有過失的慢心。又譬如說,財產明明只是跟人家一樣多,或者所證得的法其實是和別人一樣一樣平等的,卻誇口說:「我勝過他,我的法比他勝妙。你們都應該要來跟我學,不要去跟他學。」這就是有過失的慢。在平等的情況下而自稱比人家高明,自稱有過人法,所以產生了過失,這就是過慢。

第三個慢是「慢過慢」。慢過慢的意思是說,他的慢心是在有過失的慢心上面再增加另一個慢心。譬如第一個慢是勝過人家而自稱超勝,第二個慢是和人家一樣平等而自稱勝過他人,第三個慢則是更增加了另一種過失:明明是輸給人家,卻反過來說自己是贏過人家。自己不如別人的時候,本來就應該說是不如別人,假使說自己和別人相等,就已經算是有過失了,他卻反而說自己是贏過人家,這裡總共有三種超過本分之處,所以叫作慢過慢。譬如說,如果今天你真的悟了,但是有個人誤會佛法,落到離念靈知之中,他卻反過來破斥你說:「你悟錯了!你是大妄語,你得要下地獄!離念靈知心才是真心,我才是真的開悟。」那他就是慢過慢,已經不單是慢或過慢。明明比別人差很多,卻自稱是勝過別人,這就叫作慢過慢。

第四種叫作「我慢」,我慢又稱為根本慢。因為這種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也是一切人生來就有的:因為有「我」而生慢。譬如當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看到別的小朋友,他就會比較高下,因此而覺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要高超,這是因為有「我」而覺得自己了不起;因為「我」的存在,他心中就很歡喜,這就是我慢。這種凡是基於自我的存在而生起的慢心,都屬於我慢。因為有「我」,所以能跑跑跳跳;因為有「我」,所以能演說佛法;「我」能作得比別人好;都是因為這個「我」有所能為,所以恃「我」而起慢,這就叫作我慢。

各位菩薩!以上所介紹的是慢、過慢、慢過慢和我慢等四種慢,其餘的三種慢下次再繼續為大家介紹。基本上,慢心對修道的影響非常深遠,菩薩如果能夠降伏乃至修除慢心的話,那您的道業進展將會非常地迅速。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28-a08_073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72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六)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繼續來說明:菩薩的自利利他。

上一集主要是在說明:菩薩的兩種樂和兩種福。菩薩在世間行道,不僅可以得到世間法上的福德和快樂,也同時可以獲得出世間法上的福德和快樂。佛說:這樣兼具世間與出世間的福德和快樂,才是真正的福德和快樂。接著,我們繼續從第三輯第85頁開始說起,我們來看看經文內容:「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一法,則能兼利,謂不放逸。復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聞、二者思惟。復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憐愍眾生、二者勤行精進、三者具足念心。復有四法能自他利,謂四威儀。復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聞、四者布施、五者智慧。復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謂六念。復有七法能自他利,謂壞七慢。」(《優婆塞戒經》卷2)這一段經文的意思,主要是在說明:菩薩應該具足哪些法才能自利、利他?首先說明:菩薩如果能夠具足「不放逸」這個法,就可以自利利他。然而什麼叫作不放逸呢?不放逸就是不放縱身心,隨時隨地檢點身心,絕不讓它向不正當、不道德的方面去發展,這就叫作不放逸。《成唯識論》卷6:「不放逸者:精進三根,於所斷修,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業。」(《成唯識論》卷6)意思是說,所謂不放逸,就是能夠勤修無貪、無瞋、無癡等三善根作為防惡修善的功能。也就是,對於所應斷的惡事,能夠防制而令惡事不再生起,乃至能夠永遠斷除;對於所應修的善事,能夠引導而令善事更加增長廣大。不放逸可以對治放逸,也可以因此而成就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法。

常常有人會誤解不放逸的意思,總以為:「不放逸就是要一念不生,而且不管在做什麼事都要不苟言笑。」或者會以為:「只要每天有空,就一定要打坐,這樣才是不放逸。」其實這都不是真正的不放逸,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儘管在那裡打坐,看起來好像不動如山,但是卻心猿意馬:一下子跑到美國大峽谷,一下子跑到日本去看櫻花,一下子又回到台灣來,又是張三、李四攀緣不斷;心總是到處去,所以這叫作放逸。不像正覺的菩薩們,雖然一天到晚在為眾生奔忙,但是心中卻總是淨念相繼,沒有任何的妄想和攀緣,這才是真正的不放逸。能夠不放逸,才是真精進;真正的不放逸,才是修苦行。一般來說身苦行容易修,但是即使每天盤腿打坐八個鐘頭在修苦行,也只是表相的苦行而已。真正的苦行是心不放逸,譬如說:您是在修念佛法門,那就得時時刻刻淨念相繼;如果您是在參禪,就得二六時中疑情不斷;如果您是在打坐修定,也要很快就能夠進入定中,獲得禪定的證量,而不是空口說白話;如果您是專門在修利益眾生的法門,那就得永遠努力不懈地為眾生做下去;如果您是以努力為眾生說法為苦行,那就得不捨任何一個眾生,永不疲累地為各種根器的眾生宣說妙法;能夠這樣做才是真正的不放逸,也才是真正的苦行。這樣的不放逸,不但自己能夠得到利益,也能使眾生獲得利益,所以說「心不放逸」這個法很重要。您可別口不放逸、身不放逸,而心卻攀緣、妄想不斷喔!那種不放逸是假的。唯有心不放逸才是真正的不放逸,這樣才能夠自利也能利他。

另外,有兩個法可以使菩薩自利也能利他,這兩個法就是多聞與思惟。各位菩薩!您這一世初學佛法時,是否也曾經同樣覺得:「佛法浩瀚無邊,無從摸索起呢?」的確如此!但如果有善知識能把佛法的真實義幫我們打開並且顯示出來,我們只要依著他的教導次第學起,這樣就容易多了。譬如 平實導師把佛法的兩個主要道—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給說了出來,並且說修學佛法必須要二道並修,除此以外沒有別的佛法;在書中除了顯示佛法的兩個主要道以外,又詳細說明兩個主要道的內涵和修證方法。只要菩薩們善根福德具足,自然能夠得聞這樣正確的知見;如果能夠進一步加以思惟、觀行,想要次第圓滿佛菩提道的修證,就不再是困難的事了。如果有人過去世早已鼎鼎有名,但是在還沒有離開胎昧之前,這一世還是要從多聞開始,這是無法避免的;當菩薩們開始多聞熏習以後,就會把往世所修證的種子給刺激出來,許多往世所修證的智慧就會因此漸漸地出現,這樣修行起來進步就會很快。如果我們過去世沒有學過,那這一世當然更需要多聞,否則如何能夠建立正確的知見呢?

菩薩們在多聞以後,必須進一步加以思惟、消化;如果單單只是聽聞,那都只是知識,無法派上用場,必須經由自己靜下心來細細思惟、融會貫通,才能轉變成自己的東西,未來因緣成熟時,也才能為人演說。譬如:在禪淨班中有許多同修覺得:「來同修會這兩年多來,縱使還沒有破參明心,心中也是非常高興。因為這兩年多來所學的妙法,比起以前學佛二十年的總和都還要多呢!」因為整個佛法的內涵與次第,他已經有所了知;並且對三乘菩提的異同有了相當的瞭解。這樣的事情,在正覺同修會中可說是極為平常的事,大家都很歡喜能夠這樣全面性的來認識佛法;而這都是要從多聞、思惟而來,縱使還沒有證悟也能隨緣隨分為人說一點兒佛法,所以說多聞、思惟這兩個法能夠自利也能利他。

接下來,還有三個法能自利、利他:第一、要憐愍眾生,第二、要勤行精進,第三、要具足念心。所謂憐愍眾生的意思是說要有悲心:看見眾生被人誤導、或者久修不證,心中生起了憐愍之心想要幫助他們、利益他們,這叫作憐愍眾生。對於凡夫眾生乃至外道,則希望他們未來也能進入佛門之中;對於已經進入佛門想要求證般若的人,則教導他們應該努力修集福德資糧,將來才有證悟的因緣;這些都是菩薩在憐愍眾生時應該要做的事,也就是說,菩薩對一切眾生都要有憐愍之心。菩薩除了憐愍眾生之外,自己也要勤行、精進。所謂勤行,就是精勤地修行,在法上要精進地聞熏、修習而不終止。如果每天只是在憐愍眾生,而自己的道業都不能往上提升,那也不是辦法;所以菩薩也要自利——就是勤行精進。第三、要具足念心。所謂具足念心,就是念不退失、念不忘失。念不忘失,只有到達佛地時才能具足。譬如:常常有同修抱怨說:「老師啊!我記性很不好,聽過就忘記了。」其實這種情形是很普遍的,不是您記性特別不好。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開始學習的時候,多半不瞭解其中的意思,當然也就記不住;但是,當有一天我們證悟了以後,一聽就懂了 ,懂了就不會忘記,念心所就能夠成就。懂了以後,就算忘記了也沒有關係,其實不是真的忘記了,因為當有人問起來,你馬上就會解說,所以不必故意去記,只要瞭解就好了,這叫作念不忘失。能夠於一切法中都能念不忘失,只有諸佛才作得到,等覺菩薩多多少少都還會有一些忘失。這就是五別境心所法中的「念」心所,念不忘失的具足是佛地境界;但是在因地的時候,我們也得開始修習。想要念不忘失的最好方法,就是要親證。親證以後,不論經過多少時間、多少紛紛擾擾,你還是不會忘記的,因為這是你所親證的境界;也就是說,想要具足念心所的最好方法就是一一親證、一一履踐,這樣次第進修,就可以漸漸到達佛地的具足念心。

各位菩薩!除了以上三個法以外,另外還有四法可以自利、利他,這四個法就是四威儀,也就是行、住、坐、臥都有威儀。但是這四威儀會因人、因時、因地而有所轉變,譬如說:過去生你如果是在印度出家,那你的四威儀一定很好;但是後來印度佛法沒落了,轉生到中國來,進了禪門之中,世世都當證悟的禪師,四威儀可能不會很好。為什麼呢?因為禪師的答話行事,都有獨特的風格,所以你如果要求禪師要有什麼樣的威儀,那你就錯了;因為禪師家的所作所為,無非都是要幫助弟子們證悟,所以只要有妙法能幫助眾生證悟,也就不要求威儀是否端嚴了。但是因為我們不是禪師,所以我們都要注意自己的四威儀才行。四威儀是指:行住坐臥。佛法既然是世出世間法,菩薩為了攝受眾生就必須要注重威儀,特別是在正法中出家的菩薩;好的威儀可以使人身心安定,也可以使眾生因而恭敬三寶,當然就可以因此而自利、利他了。

另外還有五法能夠自利、利他:這五法是信根、持戒、多聞、布施和智慧。首先說明信根,學佛要有信根,如果信根不具足,很快就會退轉。信根不具足的意思是說:對三寶的信心不夠。很多人不瞭解 佛的尊貴,甚至進了佛門已經修學佛法十幾年了,你問他說:「佛陀尊不尊貴啊?」「尊貴啊!」但是真的是尊貴嗎?他心中其實不是真的認為尊貴,只是意識層面上知道尊貴而已。真正要知道諸佛的尊貴,最知道的人其實是等覺菩薩,再來就是諸地菩薩;修證越高,越知道諸佛的尊貴。以凡夫的立場來想像諸佛的境界,其實都是無法想像的,只能夠猜測,但卻一定是錯誤的。但是等覺菩薩只要想起諸佛的境界,那可是佩服得不得了喔!也就是說,修證越高,對諸佛就越恭敬、越有信心。假使你修到超過信根的層次,到達信力的境界,就會知道這當中是有很多的差異存在。如果是菩薩摩訶薩,這裡講的是證悟以後還沒有進入初地以前,都還是在信根的階段,還都必須不斷地去修集信根。然而要如何才能修集信根呢?必須要靠善知識以他的證量來教導我們,讓我們知道:雖然我們悟了,但要入初地,還有許多勝妙的法要修。當我們知道了以後就會想:「唉喲!還有這麼多的妙法,我要修到什麼時候呢?」那我們就會知道:「初地菩薩那樣的證量,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當我們有了正確的知見,再來想像諸佛的境界,那就是信根具足了!但這也必須要靠善知識幫忙才做得到。信根具足的人,基本上他就有能力摧邪顯正,可以救度很多人迴入正道,所以具足信根的人也能具足自利和利他。

第二個法是持戒,在這裡的持戒有兩層的意思:第一個層次的意思是說,在戒相上好好的受持,不去違犯;不論是十重戒或者五戒,絕對不會違犯,這樣叫作持戒者。另一個層次,則是指二地滿心以上的菩薩,他才能算是真正的持戒,因為他有能力自由地轉變自己的內相分;在還沒有能力轉變自己的內相分之前,都還不能夠說是真正的持戒。所以,如果哪一天您遇到了一位初地菩薩,他一直盯著漂亮的女眾看,那也是正常的事,因為他還只是在學戒的階段,思惑習氣還在。如果是二地滿心的菩薩就不會了,他絕對不會故意去看漂亮的女眾,除非有什麼事情才會去看。這就是說,持戒也有不同的層次,然而不管是在戒相上受持,或是以道共戒、定共戒來受持;乃至二地滿心以上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來轉易哪些相分種子,哪個部分比較不急,以後再說。」都可以由自己來決定;因此自己能夠持戒,也能教導別人持戒,這樣就能自利、利他。

第三個法是多聞,在學佛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多聞。譬如常常有同修問 平實導師說:「導師啊!您大概不用多聞了吧!」導師回答說:「我還是需要多聞。」平實導師也說,他仍然必須常常請出經典來恭讀,因為對於八、九地菩薩的境界,他也多半是不瞭解的,所以仍然必須多聞才行。譬如菩薩的九種現觀境界,古來很少有人提及,更難得有人能夠把它加以詳細的定位;而 平實導師由於累世以來的多聞,才能把它清楚的界定並加以說明,讓佛門中人得以了知這些現觀境界的內涵。所以說多聞很重要,地地都需要多聞。譬如 佛在色究竟天說法時,也常常會有他方世界的等覺菩薩來聽法,顯然多聞極為重要,一直到等覺位都是如此。只有諸佛可以不必多聞,因為已經具足一切種智了。這個多聞的法要自己能夠修學,也能教導別人修學,這叫作自利、利他;菩薩如果能夠多聞,智慧才能不斷增上。

各位菩薩!以上說明的是:菩薩想要自利、利他,所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這也是一切菩薩行者盡未來際都必須努力學習的目標;唯有如此,才能世世不斷多聞熏習,邁向成佛的康莊大道。

這個單元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32-a08_072


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71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五)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內容主要是以 平實導師所寫的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為主軸,宣示菩薩戒的精神,詳細地說明:在家菩薩修學佛法應該以菩薩六度為正行。今天我們將接續上一集由游正光老師所講述的內涵,繼續為大家介紹:菩薩的自利利他。

現在我們就從第三輯第74頁,繼續為大家說明:菩薩的世間樂與出世間樂。我們先來看看經文內容:「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現世、二者後世;菩薩若作現在利益,是不名實;若作後世,則能兼利。善男子!樂有二種:一者世樂、二者出世樂;福德亦爾。菩薩若能自具如是二樂、二福化眾生者,是則名為自利利他。」(《優婆塞戒經》卷2)這段經文延續上一集,繼續在講菩薩的自利利他,佛又開示說:「善男子啊!利益有兩種:一種是現世中的利益、另一種是後世的利益。菩薩所作的事如果只能獲得現在世的利益,這個人就不是真實的菩薩,因為只能得到一世的利益,不能得到下一世的利益。菩薩所作的事如果能夠使後世也能得到利益,那就能夠兼利。」什麼叫作只得現在利益,不能得後世利益呢?譬如說,有人布施的目的是為了求財,他預見在某一處布施以後,將會獲得很大的回報,所以他就很努力去布施,後來當然在現世中就回收了很大的果報。請問菩薩們!這樣好不好呢?聰明的人會說:「好啊!」笨的人則說:「不好!我想要得到後世的利益。」那到底誰才是真正聰明的人呢?那個被人家笑笨的人心裡知道自己才是最聰明的,因為後世可回收的利益才是最可觀,而且遠遠超過現在世所能得到的利益;這一世所能回報的利益其實是很有限,而且也帶不到未來世去。但如果他不求回報,這些福德就會轉到下一世去;結果不僅這一世可以享有作好事、大善人的美名,下輩子還可以得到遠遠超過這一世的實質利益呢!也就是說,當我們布施出去以後,就應該把它忘掉;如果心心念念想要獲得別人的回報,那就少掉了功德,而只剩下福德了。功德是自受用的法,布施以後一點兒都不覺得心疼,心中沒有罣礙,這就是解脫於我所的執著;不僅現在世可以獲得解脫的功德受用,也能得到後世的無量福德果報,這才是真實的布施。

佛又開示說:「樂有兩種:一種是世間樂,第二種是出世間樂。」世間樂是一般眾生所喜歡的,他們喜歡的是財、色、名、食、睡,喜歡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享受好的,有時間到處去遊玩享受人生。這就是世間樂,都是屬於五蘊身心上的樂。第二種是出世間樂,一般世俗人其實是不會喜歡這種快樂的。所謂出世間樂,就是心得安然,常住於寂滅之樂。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事,隨便椅子上坐下來,休息一下,心中一個妄念也沒有,不會去罣礙什麼。如果是菩薩呢,休息下來,心裡面不斷地有妙法湧現出來,可說是法樂無窮啊!譬如 平實導師寫書的速度,比弟子們讀書的速度都還要快上好幾十倍呢!常聽聞 平實導師說起他早期寫書的經驗,常常是越寫越高興,雖然寫到手痠了、手痛了、手都結繭了,還是繼續不停地寫,因為手痛和法樂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後來 平實導師學會了電腦打字,敲打鍵盤也是飛快地敲,直到夜深了都不肯休息;原因是還有好多勝妙的法義不停地湧現出來,停都停不下來呢!這就是菩薩的出世間樂。

然而,不管是二乘的出世間樂,或者是菩薩的出世間樂,對於世俗人來講,他們根本都不想要,因為他們會認為說:「這樣的人生過得太辛苦了!又何必和自己過不去呢?」所以這種出世間樂,不是世俗人所喜歡的。在弘法過程中,如果我們告訴大眾說:「應該要追求常樂我淨的境界。」大家聽了都會很歡喜;但是,當他們詳細瞭解「常樂我淨」的內涵以後,卻又都不想要了,因為和一般人所追求的財色名食睡正好是背道而馳,所以世俗人都不喜歡出世間樂。然而世間樂是無常、變異的,早晚都得要捨棄;唯有出世間樂才是究竟樂。因為成佛之道是一切有情遲早都要走的路,這一世不走,下一世也得要走,晚走不如早走好!所以菩薩們應該要及早捨棄世間樂,趕快來修證真實的出世間樂。

假使有人心裡想說:「修學聲聞解脫道,什麼快樂都得捨棄,活著實在是沒有意思。我希望有世間樂、也有出世間樂,那該怎麼辦呢?」那就請您來修菩薩道吧!當個菩薩就可以具足這兩種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聲聞人只能日中一食:早上不許吃、下午也不許吃,只能日正當中吃一餐;聲聞人也不許有眷屬和財富。菩薩則不然,菩薩度眾生有出世間法樂,往來奔波或者勞累辛苦為眾生做事,時間晚了肚子餓,吃些點心也沒有關係,即使是三更半夜照樣可以放心地吃而享有世間樂。如是雙具世間與出世間樂,才是 佛所說的真正快樂。如果要談到菩薩的這兩種樂,最具體的代表人物就是等覺菩薩的 維摩詰大士。維摩詰大士家產龐大,家中的佣人、六親眷屬等合起來人數非常多,可說是眷屬成群呢!

然而,說到 維摩詰大士,阿羅漢們卻都怕死他了。欸!奇怪啊!阿羅漢是一切人、天所應供,諸天天主見了他們都得要禮拜、供養,可是他們為什麼要怕 維摩詰大士呢?譬如說:有一次 維摩詰大士特地前去拜訪一位大阿羅漢,結果看到大阿羅漢正在講宴坐之法,教人如何宴坐、如何數息、如何入定……等等。講得正精彩!他一到來就先向大阿羅漢禮拜,禮拜之後就開門見山地指責說:「你講的宴坐講錯了啦!」當眾就給阿羅漢難堪。然後他說:「什麼叫作宴坐呢?於三界中不現身意,才是真正的宴坐。」阿羅漢一聽,心裡很納悶:「不於三界中現身意,這是什麼意思呢?人明明是在三界中,怎麼可能不在三界中現身意?天下哪有這種宴坐呢?」各位菩薩!大乘法就是妙在這個地方,一般人所謂的宴坐,都是在三界中有色身,也顯現他的意識是住於定中——是一念不生、制心一處、不起語言文字妄想;但是大乘菩薩的宴坐,卻是在追趕跑跳中忙得不亦樂乎時,也仍然是宴坐,吃喝拉撒也是宴坐,說法、聞法也是宴坐。因為在三界中身現前的時候,意識心、意根現前運作的時候,另外還有一個第八識心不現身、不現意、如如不動,那不叫宴坐又是什麼呢?因為修定,就想要如如不動;可是菩薩的意識心儘管動,如來藏照樣如如不動,這才是真正的宴坐。意識心的宴坐會出定、會入定,有出、有入就是生滅法、是變異法。可是這個如來藏祂永遠不出於定外,祂也永遠不住在定中,這個叫作大龍之定;這種定永遠沒有入、出,這才是大定,這才是真正的宴坐;比二乘聖人的宴坐勝妙太多了!這就是菩薩的出世間樂,比阿羅漢還要具足圓滿呢!又譬如:阿羅漢過了中午之後就不能飲食,而 維摩詰大士晚上照樣大吃大喝,國王、大臣來拜訪,筵席大開,照吃不誤,菩薩就是這樣啊!這正是示現大富長者相:身上佩著瓔珞、頭帶寶冠都沒有關係,乃至花朵配在他身上也都無所謂,沒有任何顧忌,這就是菩薩。

所以,您如果想要獲得出世間樂,又可以不避世間樂,那就應該發願當大乘的菩薩,可以如是隨意自在;但唯一的條件:就是要生生世世常住世間來自利利他。因此,當菩薩雖然可以同時擁有世間與出世間樂,但您可得要有心理準備喔!必須是願意以三大無量數劫來為眾生奔忙才行。你如果是真的當菩薩了,最名貴的轎車買來開都沒有關係;只要是自己作生意賺來,而不是受人供養的錢財,再貴的車都可以開,沒有人會說你。因為你不受供養,而且都是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財去買的,為了度化眾生所以示現廣有福德,菩薩就是要這樣示現。但是出家菩薩可就不方便囉!他雖然也是菩薩,但因為全缺應供,就不可以如此囂張了,假使把別人供養的錢財拿來買高級轎車,那可就不像出家菩薩了,也免不了要為世人所譏評呢?

世尊繼續開示說:「樂有兩種,福德也有兩種,菩薩如果能夠如是具足兩種樂、兩種福德,就叫作自利利他。」什麼叫作兩種福德呢?所謂兩種福德,就是指世間福德與出世間福德。在末學多年的弘法過程中,常聽到有同修抱怨說:「老師啊!我來正覺上課這麼久了,為什麼始終悟不了呢?我以前也曾經助印過很多佛書,護持過很多道場啊!也是累積了很多的福德資糧,應該可以開悟了吧!」然而,您助印的是什麼書呢?您護持的又是什麼樣的道場呢?這就是關鍵所在了。如果您助印的是主張六識論、否定八識論的書,或者是去助印假藏傳佛教的邪淫密續,那都是在破壞正法殘害眾生的法身慧命,如何會有證悟的福德呢?又如果您護持的是宣揚六識論,否定有本住法實相心的存在,說阿賴耶識是方便說、非了義說這樣的道場,這都是破法失福的惡業,哪裡還會有福德呢?但是這樣的道理一般人是不會知道的,所以福德是有許多差別,譬如:有許多宗教界人士到處去布施錢財、救濟眾生,有的民間團體則專門造橋鋪路、濟助貧困,這都是屬於世間福德;世間福德的果報是不會消失的,如果下一世沒有受報,下下世也會受報。但是假使有人造了極多的世間福德,但是因為誹謗正法,或者協助破壞正法而下了地獄,幾十大劫、幾百大劫以後回到人間來,還是可以享受這一世所造世間善業的福德,別人無論如何都無法拿走你的福德;因為這個善業種子在你心田種下去以後,種子在你心中,誰也搶不走。可是如果在行善之時又造作了幫助破壞正法的惡業,也一樣要受果報,而且還得要先受報。這就是重業先報的法界定律。

然而世間福德與出世間福德有什麼不同呢?這兩者最大的不同是,世間福德只能獲得世間法上的有為果報;而出世間福德,則除了可以同時獲得世間法上的有為果報以外,還可以獲得佛法上能夠實證的果報。所以,一個懂得修福的人,所修的福德應該要具備兩種福德:既有世間福德,又同時具有出世間福德。這種雙具世間與出世間福德的修集,譬如:可以護持正法,助印正法的書籍與經典,或者協助摧邪顯正的弘法大業、救護眾生等等,都雙具世間與出世間福德。這是因為在做這些護持正法大業的時候,當然得要出錢出力,出錢就是財施,財施就是世間福德,未來世可以獲得許多實質上的回報;但你同時也會因為護持正法的功德,種下了未來可以明心、見性,乃至可以入初地、二地的因緣,這就是兼具了出世間福德。假使有人說:「我一天到晚造橋鋪路,每一個月都花幾十萬來救濟貧困,這幾十年下來,開悟所需的福德難道還不夠嗎?」的確還不夠!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人所造的善業都是世間福德,世間福德無法獲取出世間的開悟果報。譬如說:您在台北銀行存錢,不能到我台灣銀行來領取本金和利息;如果在台灣銀行存錢,也不能到彰化銀行來領錢。同樣的道理,您想要獲得證悟菩提的出世間果報,那就必須先在正覺同修會中儲存您開悟明心的菩提資糧。也就是說,種因與得果之間必須相當,這才是法界中永遠不變的道理。

各位菩薩!綜合以上所說,我們就知道:樂有世間與出世間樂兩種,福德也有世間與出世間兩種福德,這兩種福德所引生的果證當然也不相同,這才是名目與果報相應的正理。譬如說:您專門支持二乘法的弘揚,專門助印二乘解脫道的經典,您都是在二乘法上用心,當然那些福德只能取證解脫果,在大乘法中的實證是派不上用場的。也就是說,您如果想在大乘法中獲得實證的果報,就必須要有護持大乘了義正法的善行,才有因緣在大乘道場中求證菩提;而且菩薩修福也是不嫌多的,遇到世間法上可以種福田時,菩薩也是歡喜隨緣。菩薩如果能夠自己具足這兩種樂、兩種福德,也能度化眾生修集這兩種福德、證這兩種快樂,那他就是一位能夠自利也能利他的真實義菩薩了。

各位菩薩!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30-a08_071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70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四)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繼續這個子題「菩薩如何自利利他」。

上一集談到學與學果,學就是有學,是在佛菩提道中還在進修、學習及熏習,還沒有具足成就不退轉的學人;學果就是無學,是在佛菩提道進修、學習及熏習中,已經有一部分佛法修證,得以具足不退轉的人。所以菩薩於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布施名為學,菩薩於第三大阿僧祇的布施,名為學果。此外布施與波羅蜜有四句分別,同樣的道理,其他五度——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與波羅蜜也有四句分別。

接下來,佛開示其他十種學與學果。第一種學與學果,菩薩為了得盡智與無生智,勤修三十七道品,名為學;菩薩得此二智名為學果。所謂的盡智就是後有永盡的智慧,二乘將見惑、思惑斷盡成為阿羅漢,於捨壽時,願意將自己的蘊處界滅盡,入無餘涅槃,像這樣將三界愛煩惱斷盡的智慧,就是盡智,也是《阿含經》所說的解脫。大乘菩薩雖然在初地前,可以將自己的思惑斷盡,可是為了無生法忍的智慧,故意留一分思惑潤未來生,繼續出生五蘊身進修道種智,並於六地滿心證得滅盡定,於捨壽時可以入無餘涅槃;可是菩薩不願意入無餘涅槃,故意起一分思惑往七地邁進。當菩薩於七地滿心時,不得不斷盡三界愛的習氣種子隨眠,因而獲得大乘所謂的盡智。由此可知,盡智有三乘的差別,雖然三乘的盡智都是在斷盡見惑與思惑,然而菩薩的盡智比二乘的盡智勝妙,因為菩薩斷了二乘所不能斷的煩惱習氣種子隨眠。所以 佛在經典曾敘述,有一鴿子飛入舍利弗影子,猶戰懼不已,移入佛影,泰然無怖。所謂的無生智,就是有了盡智以後,能夠為人宣說不再出生後有的智慧,也是《阿含經》所說的解脫知見。

這裡有一個很好的典故,可以來加以說明。周利槃特伽是一位阿羅漢,本身有盡智,但是沒有無生智。知道如何將自己的見惑、思惑斷盡,可是無法將解脫知見如實宣說。也就是要如何去斷見惑、思惑,以及如何斷的次第等道理,周利槃特伽無法為人宣說。所以當周利槃特伽受供後,施主請周利槃特伽開示如何斷煩惱,周利槃特伽當然無法宣說,只好請舍利弗為施主宣說斷煩惱的方法及次第。又三乘的無生智有很大的差異,二乘所觀察的對象是蘊處界,所以二乘人為人宣說時,僅能宣說後有不再出生的內涵,這也是六祖慧能所說「將滅止生」的道理。菩薩則不然,所觀察的對象是真心如來藏,祂本來就不生,未來也不會滅,證得此智慧名為無生智,與二乘所觀察的對象完全不同。由上面說明可知,二乘人有盡智,不一定有無生智,有無生智,一定有盡智,同時具足這兩種智慧。這就是佛在《阿含經》的開示:「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第二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能夠調伏自己的六根,不亂攀緣,進而調伏眾生,名為學;如果菩薩自己能解脫,也可以讓眾生得解脫,名為學果。這裡最主要的差別,是在調伏與解脫的不同。調伏是用禪定或者是用智慧將煩惱現行壓抑下來,並沒有將煩惱斷除,猶如以石壓草一樣,雖然草沒有辦法長出來,一旦石頭移開以後,草還是會生根發芽長出來;解脫則不是,已經將煩惱斷除,乃至將煩惱習氣種子隨眠斷除,所以不會有煩惱現行,乃至不會有習氣種子隨眠出現。

第三種學與學果,就是菩薩為了修集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名為學;唯有菩薩成就四智圓明的究竟佛,具足十八不共之法,名為學果。由此可知,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八地菩薩,相對於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的菩薩而言,名為學果;可是相對於佛地而言,八地菩薩名為學,佛地名為學果。這可以證明,學與學果都是依當時的情形,作不同施設及比較,最主要就是不讓菩薩得少為足,讓菩薩依據自己所需,最後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第四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別人而造作種種善業,名為學;菩薩已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別人,名為學果。像這樣的學與學果的定義,比以前寬鬆,函蓋面也比較大。如同前一集所說,菩薩摩訶薩有兩種:一種採取較寬鬆的標準,認定明心以上的菩薩,就是菩薩摩訶薩;另外一種採取較嚴格的標準,認定初地以上的菩薩,就是菩薩摩訶薩。同樣的道理,學人不應該認為 佛採取較寬鬆的標準,自己也符合 佛所說的標準,就心滿意足,因而懈怠不精進,反而更應該打起精神來,更努力精進修行才是。

第五種學與學果,熏習世間法的人,名為學;已經開始修學三乘菩提出世間法的人,名為學果。這樣定義,比第四種學與學果更寬鬆,由此可知,佛說種種法,都是在鼓勵菩薩往大乘法修行,都是為了讓眾生能夠成佛。所以佛在《妙法蓮華經》開示:三乘菩提猶如,羊車、鹿車、牛車一樣,每一車各有不同的法寶,可以讓不同根器的眾生各獲其所需。可以讓二乘人到達解脫的彼岸以後,佛再為二乘人宣說大乘法,告訴二乘人還有羊車、鹿車所沒有的大乘法寶牛車,可以讓眾生隨意採集,來莊嚴自己,未來可以成就四智圓明的究竟佛。

第六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不惜自己的身根及錢財,名為學;如果菩薩不惜自己的身根及錢財,而且也不惜自己的壽命,名為學果。譬如眾生需要菩薩一隻手,菩薩就將手布施出去,可是眾生需要菩薩的命時,菩薩還沒有辦法像地上菩薩一樣,頭目支分都能布施,也沒有辦法像八地以上菩薩,於一切時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所以布施仍然未圓滿,應該繼續去圓滿布施才是。

第七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能夠度化眾生,造作人天善業,也就是依止佛法僧三寶來行善,名為學;如果菩薩能夠化導眾生,修學三乘菩提的無漏業,名為學果。這是因為人天善法是有漏法,不是無漏法,都會消耗殆盡的。佛在《增壹阿含經》曾開示:在過去久遠劫以前,世尊曾四事供養 燈光如來七萬歲,並於 佛般涅槃後,七萬歲供養 佛的形像、舍利,並燒香、燃燈、懸繒、幡蓋無所乏少,可是所求的都是有漏有為的福德,不求解脫。所以 佛在經中隨後開示:「大王當知!爾時所有福德今有遺餘耶?莫作是觀,如我今日觀彼富有,無有毫釐如毛髮許。所以然者,生死長遠不可稱記,於中悉食福盡,無有毫釐許在。」由此可知,不求無漏法,不僅削減自己的福德,而且未來都在漫漫的長夜度過,根本無法出離生死苦。

第八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布施一切錢財給眾生,名為學;如果菩薩除了布施錢財外,還會法布施,名為學果。這告訴大眾:於布施當中,還要用法布施與眾生結緣。譬如蒙山施食,讓飢渴的眾生飽食後,還會加誦《心經》、往生咒等,以佛法來安置眾生,是讓眾生與佛法結下善緣,未來可以修證佛法。

第九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能破除自己的慳貪與嫉妒心,名為學;如果菩薩能破除自他有情的慳貪與嫉妒心,名為學果。因為慳貪與嫉妒,都是障礙菩薩修學的煩惱,所以菩薩不僅要斷除煩惱,而且還要幫助眾生斷除煩惱。

第十種學與學果,如果菩薩自己受持五根,也就是以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來修行,並且憶念不忘,名為學;如果菩薩不僅自己能夠受持五根來修行及憶念,還要教導眾生同樣受持五根來修行及憶念,名為學果。菩薩受持五根修行,就是要發起五力,也就是要發起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行菩薩道。所以菩薩不僅要發起五力來行菩薩道,也要讓眾生同樣發起五力來行菩薩道。

以上十種學與學果的定義非常廣泛,學人不可以只看到文字的表相來論定,而是要依照經文所說的內涵來認定,否則會滋生很多問題,遭人非議,那可就不好了!又這十種學與學果,都有一個共通性,能夠利益自己的叫作學;能夠自利利他的叫作學果。也就是說,菩薩於佛法有所實證,有了自利也有能力來利益別人,並且在潛移默化利他當中得以修正自己,像這樣自利利他的菩薩,才是真正的菩薩。

說完學與學果十種不同的內涵後,接著 佛開示:菩薩的信根已經發起,已經有信力,所以有能力利益自己,也有能力利益他人。如果菩薩僅能利益自己,而不能利益別人,不名為真實義菩薩;如果菩薩能夠利益他人,對於自身的生命及財物不會吝惜,有機會的話就會布施出去,表示菩薩沒有慳貪及吝惜的執著,已經把這些執著斷除了,對自己有益名為自利。談到這裡,或許有人不相信,後學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譬如你要為眾生說法,要不要於佛法有所實證?要不要深入經典?當然要嘛!如果沒有佛法實證,沒有親證真心如來藏,只能靠意識思惟想像,想像如來藏到底是什麼?這樣的想法只是一個知見,這個知見只是在自己腦中所產生一個概念而已,並不是自己的見地,也就是自己親證以及親眼看見的。因為這樣的緣故,很可能像大法師、大居士一樣,將離見聞覺知無所得的如來藏,說成有見聞覺知、有所得的意識心,誤導眾生走入常見、斷見中,乃至誤導眾生走入邪淫外道中,不僅害眾生也在害自己。如果不深入經典去啟發自己的智慧,錯將從本以來不生不滅的如來藏,說成有生有滅的離念靈知意識心,不僅無法啟發自己的智慧,而且也無法使眾生的智慧現起,非但無法利益自己,反而對眾生有害。所以說菩薩為了利益眾生,不但要有所實證,而且還要深入經典,以自己親證如來藏的見地,以及深入經典所發起的智慧來利益眾生。當菩薩在利益眾生當中,同時也在利益自己,只是菩薩沒有發現而已。待菩薩發現的時候,他的智慧及道業已經突飛猛進,與一般眾生有很大的差距,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這也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

當菩薩教化眾生時,一定會觀機逗教,視眾生的根器等等,給予不同的教導。譬如菩薩看見這位眾生是人天種性,就會告訴這位眾生人天善法,不會告訴這位眾生如何出離三界的二乘法。縱使菩薩無法事先知道這位眾生的根性,發現這位眾生不喜歡人天善法而喜歡二乘法,菩薩會調整自己的說法而宣說二乘法;如果這位眾生不喜歡二乘法,喜歡大乘法,菩薩也會調整自己,為菩薩種性人宣說大乘法。也就是說菩薩會依據眾生根性,分別解說不同法要,讓眾生得以受用而修學。菩薩就在利益眾生當中,不知不覺在利益自己,故名自利利他,這樣的菩薩名為真實義菩薩。

接著佛又開示:菩薩可分為上品、中品、下品之差別。所謂的下品菩薩,是指菩薩不能自利利他兼顧,唯求自利,不能利益眾生,僅能利益自己,這就是下品的菩薩。為什麼?這是因為菩薩只想利益自己,於法財中有所慳吝及貪著,使得菩薩無法斷除自己的慳吝與貪著,因而妨礙菩薩道業的進步;又菩薩如果使眾生受諸苦惱,而自己處於安樂中,表示這位菩薩沒有悲憫心,僅能利益自己而不能利益他人。像這樣僅能利益自己,而不能利益他人的菩薩,乃是下品的菩薩,不是中品、上品的菩薩。

所謂的中品菩薩,是指菩薩能利益他人,而不能利益自己的人。譬如菩薩自己不修布施、持戒及多聞,卻鼓勵眾生去布施、持戒及多聞。也就是說,菩薩鼓勵他人去布施,使得別人因為布施的緣故,可以種下人天福田,乃至可以種下未來可以三乘見道的福德資糧;又菩薩鼓勵眾生去持戒,使得眾生得以持戒清淨、心地清淨,因而往菩薩第三度的忍辱邁進,乃至未來可以很迅速的親證一切有情的生命實相心如來藏;又菩薩鼓勵眾生多聽聞真善知識說法,使得眾生的信力增上,願意到真善知識處所熏習正法,去建立佛法正知見,乃至未來於佛法有所實證。像這樣僅能利益他人,無法利益自己的菩薩,乃是中品的菩薩,不是上品的菩薩。

所謂的上品菩薩,是指菩薩不僅能利益他人,也能利益自己的人。譬如菩薩自己具足五根,以此五根而產生了力量,有了五力,以此來教化眾生,讓眾生可以具足五根、五力來修行,乃至未來於佛法有所實證。像這樣的菩薩,不僅能利益他人也能利益自己,就是上品的菩薩。這樣的菩薩以無私無悔的心,不斷地利益眾生,使得眾生的道業不斷地增上,而且也使得菩薩在利益眾生當中,得以伏除自己的煩惱現行、習氣種子隨眠,以及無始無明,使得菩薩的智慧及福德不斷地增上,以及佛菩提進步非常神速,乃至於不久的將來,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因為這樣的緣故,佛讚歎這樣的菩薩是為真實義菩薩,亦名不可思議菩薩。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下一集將由另外一位親教師主講,內容非常精彩,敬請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27-a08_070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69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三)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繼續這個子題「菩薩如何自利利他」。上一集已說明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什麼菩提道比二乘菩提殊勝?第二個部分、菩薩離開菩提就沒有菩提之法道,離開菩提之法道就沒有菩提;菩提之法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菩提之法道。

接下來 佛又開示:善男子!菩提之法道,包括了學與學果。什麼叫作學?就是在佛菩提道中還在進修、學習及熏習,還沒有具足成就不退轉的學人。什麼叫作學果?就是在佛菩提道進修、學習及熏習中,已經有一部分佛法修證成就,得以具足不退轉的人。菩薩在第一大阿僧祇劫,無法於一切有智慧的布施、無法於一切時布施、無法於一切眾生布施;菩薩在第二大阿僧祇劫,雖然可以於一切有智慧的布施,可是無法於一切時布施、無法於一切眾生布施,所以菩薩在第一大阿僧祇劫,以及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布施,名為學。菩薩於第三大阿僧祇劫,於一切能作有智慧的布施、於一切時作布施,於一切眾生作布施,名為學果。從 佛的開示可以得到一個重點,那就是學與學果的定義與差別。

如同前面所說,學就是有學,於佛菩提道中還在進修、學習及熏習,還沒有具足成就不退轉的學人;然而這樣的學有下列幾種不退轉,那就是信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所謂的信不退就是指一般凡夫,對於 佛的開示有信心,但不是很精進在修行。譬如每週固定的時間到寺院聽經,不會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上,只是很喜歡聽經而已,聽經的時候很高興,所以每週才會不斷地聽法師講經,可是回家以後就忘了;像這樣對 佛的開示有信心,可是卻不會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會很精進在修行,名為信不退。然而有一些信不退的菩薩,後來很精進去行菩薩的六度萬行,也就是開始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及行般若度,去接近真善知識,接受真善知識的教導,來建立自己的佛法正知見。譬如真善知識宣說:所有一切法,包括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乃是藉緣而出生的法,它不是真實法,是虛妄法。於是學人透過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在日常生活中去觀察一切法,包括意識在內都是虛妄。

由於學人在日常生活中作很詳細地觀察,確認一切法,包括意識在內都是虛妄的,不再認意識心是常住法,所以斷了三縛結,也就是將我見、疑見、戒禁取見斷了。學人雖然透過四加行將三縛結斷了,不再將意識當作真實我,可是他會懷疑:如果一切都是虛妄的,未來將五上分結斷了,成了四果的阿羅漢,可以入無餘涅槃,豈不是成斷滅空?因此緣故,真善知識告訴學人:有一個真實法名為真如,世間所有的一切法,包括意識在內,都是從這個真如出生,所以不是斷滅空,還有一個無餘涅槃的本際——也就是真如,乃是學人所要親證的標的。學人聽到真善知識這樣的說法,以及閱讀經典來比對,發現真善知識所說的是如實語,沒有欺騙人,於是接受真善知識說法,不僅心安定下來,而且還跟隨真善知識修學參禪的正知見。譬如:這個真如的體性是什麼、在參禪前應該具備什麼樣法與次法、又如何去圓滿法與次法的條件、參禪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是什麼等等,當這些條件都圓滿具足了,真善知識會教導學人如何去參禪,也就是教導學人,要用見聞覺知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尋找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的真如;也就是透過能觀的心去尋找,本來就離能所、離覺觀的真如。當菩薩因緣成熟時,於一念頃找到一切有情因地的真——也就是如來藏,再加上諸佛菩薩、真善知識攝受,得以圓滿七住位,成為位不退菩薩。如果沒有佛菩薩、真善知識攝受,還是會退轉佛菩提,不名為位不退菩薩。

正如 佛在《菩薩瓔珞本業經》開示:「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這告訴大眾真善知識真的很重要,如果學人破參了,沒有真善知識攝受,還是會退轉於佛菩提。如同經中開示:淨目天子法才及舍利弗等人,往昔曾破參過,沒有遇到真善知識攝受,遇到惡因緣而退失佛菩提,成為外道而且無惡不造。當菩薩遇到真善知識攝受,得以明心七住位不退,以禪宗而言就是學果,在此之前名為學。

當菩薩成為佛所說的真實義菩薩以後,接著往眼見佛性邁進,如同明心一樣仍然要有真善知識教導,教導眼見佛性、法與次法的內容,教導如何去圓滿法與次法的條件。譬如:要有看話頭的功夫,要建立眼見佛性的正知見,要有眼見佛性的大福德等。當菩薩很努力、很精進去圓滿眼見佛性的條件,於條件圓滿時,於一念頃眼見佛性,眼見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虛妄,成就如幻觀,圓滿十住位轉入十行位中。當菩薩於十行位的真實行快圓滿時,得以成就陽燄觀,圓滿十行位因而轉入十迴向位。又當菩薩快圓滿十迴向的法界無量迴向時,得以成就如夢觀,圓滿第一大阿僧祇劫,因而轉入初地通達位修行。菩薩於第一大阿僧祇劫,雖然已有總相智及別相智的般若智慧,可是無法像地上菩薩一樣,於一切有智慧的布施,更不用說能夠於一切時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了。所以三賢位的菩薩為了圓滿地上菩薩於一切有智慧布施的功德,所以往地上菩薩邁進,希望於一切有智慧的布施、於一切時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

當菩薩於第二大阿僧祇劫修行時,面對愚癡的眾生,雖然用法布施來利益眾生,可是仍然有一些眾生不領情,乃至對菩薩無根毀謗。菩薩有時會生起一念退心而不想度眾生,導致菩薩行有退,這樣的行有退,可能半分鐘、一分鐘之久。當菩薩於行退時,還是會思惟:要成就佛道、還是要走度眾生這條路?如果不度眾生成不了佛道。最後菩薩還是打起精神行不再退,繼續用法布施來利益眾生,繼續面對眾生的毀謗。像這樣的行退,越往上行退的機會越來越少,行退的時間越來越短,一直到七地以後,得以圓滿行不退,才不會有行退的現象出現。

又菩薩於二地修增上戒學,於三地修增上心學,於四地、五地、六地不斷深觀四聖諦、十二因緣、修增上慧學,使得菩薩的智慧越來越勝妙,並於七地滿心,證得念念入滅盡定,得以圓滿第二大阿僧祇劫,因而轉入第三大阿僧祇劫。在尚未轉入八地修行以前,菩薩雖然已有道種智,可於一切作三乘菩提有智慧的布施,但是無法於一切時布施、無法於一切眾生布施,名為學,不名學果。菩薩為了圓滿學果的功德,轉入八地修行,八地菩薩於念仍然有退,仍然未達最究竟,所以繼續修行得以地地增上,使得念不退乃至最後成佛,得以究竟不退。又八地菩薩不僅已有智慧於一切作布施,而且於相於土自在,不須加功用行,只須作意,可以變現定果色來利益眾生。也就是由定所變現出來似有物質的東西為眾生所受用,所以能夠於一切時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既然八地尚且如此,更何況九地、十地菩薩,更能於一切時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因此在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地上菩薩,相對於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的菩薩而言,名為學果,在此之前名為學。

綜合上面所說:佛是以修行所需要的時程,來區分學與學果,是用比較寬鬆的方式來定義;如果用比較嚴格的方式來定義,已證得自心如來的菩薩,智慧已經到彼岸,可以稱為學果,所以相對於前五度而言,前五度名為學,般若度名為學果。由此可知法無定法,端視眾生所需,佛才會施設不同階位說法,以此來攝受不同階位的眾生,讓眾生可以了知其中差異,而如實修行。同樣的道理,佛對菩薩摩訶薩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出現,一般而言,菩薩摩訶薩是指地上菩薩,是採取比較嚴格的方式來定義,另一種是指明心的菩薩,以及其以上的菩薩,當然也包括了地上菩薩都稱為菩薩摩訶薩,是採取比較寬鬆的方式來定義。但不論是明心以上的菩薩,或者是地上菩薩,都可以稱為菩薩摩訶薩,像這樣的說法,端視 世尊當時所面對的菩薩稱呼而定。同樣的道理,學與學果也可以區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以前五度與般若度,來區分學與學果,前五度是學,般若度是學果,是用比較嚴格的方式來定義。第二種、是用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與第三大阿僧祇劫來區分學與學果。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名為學、第三大阿僧祇劫名為學果,是用比較寬鬆的方式來定義,兩者都說得通的。然雖如此,兩者的內容相差非常大,學人不能因為 佛採用較寬鬆的標準,就志得意滿,像這樣的人,就是得少為足的新學菩薩。在佛菩提道的修行中,不是走平坦的道路,而是走比較蜿蜒曲折的道路,成就比較慢。

接著佛又開示:布施與波羅蜜有四句分別。第一種、對眾生有布施,但是沒有波羅蜜。是指聲聞、緣覺、一切眾生、外道異見。譬如:聲聞、緣覺雖然對眾生有布施,可是他們沒有到彼岸。為什麼?聲聞緣覺將我見、我執、我所執的見惑及思惑斷盡,證得四果的阿羅漢,於捨壽時願意自我消失、願意將自己的蘊處界消滅,而入無餘涅槃,從此不再三界現身意。雖然 佛方便說阿羅漢證涅槃,實際上他們沒有證涅槃。為什麼?所謂證涅槃是覺知自己存在,而且證明自己是在無餘涅槃中,才可以說證涅槃。但是這些阿羅漢,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沒有意識來反觀自己、沒有意識來覺知自己是否在無餘涅槃,還能說證涅槃嗎?顯然沒有嘛!只是 佛方便說這些阿羅漢證涅槃,其實他們根本沒有證涅槃,也沒有到彼岸。既然聲聞緣覺沒有到彼岸、沒有波羅蜜可得,更不用說一切凡夫,以及外道異見有波羅蜜可得。就算一切凡夫外道異見有布施,可是他們連二乘的解脫也沒有,又如何能夠到達生死的彼岸呢?既然沒有到達彼岸,顯然他們沒有波羅蜜可得,所以說聲聞、緣覺、一切凡夫、外道異見有布施沒有波羅蜜。

第二種、有波羅蜜沒有布施。主要是指第一大阿僧祇劫,三賢位的菩薩,以及第二大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的菩薩。初住到六住的菩薩在外門行六度萬行,雖然有布施,可是沒有波羅蜜,方便說他們有波羅蜜;明心的菩薩雖然已經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已經有了波羅蜜,可是他們的布施並不是最究竟的。也就是說,明心的菩薩雖然有三施,但都不是最圓滿的布施。就算菩薩圓滿第一大阿僧祇劫布施,佛認定這些菩薩僅有波羅蜜而沒有布施。到了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地上菩薩,佛還是認定這些地上菩薩仍然有波羅蜜,但是沒有布施,一直要到七地快滿心的時候,不得不斷盡最後一分思惑,成為七地滿心的菩薩以後,佛才認定菩薩有布施有波羅蜜。所以在這個階段,佛認為第一大阿僧祇劫三賢位的菩薩,以及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初地到七地未滿心的菩薩,雖然有波羅蜜可以到彼岸,可是沒有布施。

第三種、有布施有波羅蜜。是指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八地、九地、十地菩薩。八地滿心菩薩於相於土自在,可以隨時變現定果色來布施眾生,可以於一切時布施給眾生,何況是九地、十地菩薩更有能力來布施,故說有布施有波羅蜜。

第四種、既沒有布施也沒有波羅蜜。是指二乘聲聞緣覺中還沒有證得無學的人,乃至已斷五上分結成為阿羅漢,佛仍認為對眾生沒有布施也沒有波羅蜜。從上面的標準來看,佛是以第三大阿僧祇劫的時程為標準來論定,也就是以八地、九地、十地菩薩能夠於一切有智慧的布施、、於一切時作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為基準,來區分布施與波羅蜜的四句分別。同樣的道理,其他五度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與波羅蜜也各有四句分別,也是以第三大阿僧祇劫八地、九地、十地菩薩的標準來類推,即可得到其他五度的四句分別,其中最主要差別是在有波羅蜜沒有布施這一句而已,其他都是一樣。知道這個道理後,就沒有任何疑惑了。

最後 佛以這四句分別,來定位學與無學,譬如說:非施非波羅蜜的二乘人,當他們迴心到大乘修學時,仍是有學,如果能證得亦施亦波羅蜜的八地無生法忍時,才稱為學果。可是二乘人依二乘法而言,只要斷盡思惑就可以稱為學果,名為無學,這是因為解脫道所說的一切法,到此不用再修學了,可以入無餘涅槃,從此在三界中消失不見,所以稱為無學;在三果以下仍然稱為有學,因為還有解脫道的法義要學,仍然未究竟的緣故,所以無法入無餘涅槃,故稱有學。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25-a08_069


2020年8月15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68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二)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繼續這個子題「菩薩如何自利利他」。

前一集已談到什麼是菩提、什麼是菩提道、菩提道函蓋哪些範圍,今天繼續談第二個部分:為什麼佛菩提比二乘菩提殊勝?在談這個題目之前,一定要先瞭解三乘行者所觀行的對象以後,就會知道為什麼佛菩提比二乘菩提更殊勝了。首先談的是聲聞菩提,所謂的聲聞菩提就是學人聽聞佛的音聲開示,悟了四聖諦等理,因而斷了見惑、思惑,死後入無餘涅槃的菩提法。也就是說:聲聞是以四聖諦為主旨,四念處為觀行法門,八正道為實行方法,因而斷了三縛結,成為初果的須陀洹,乃至斷了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捨壽後可以入無餘涅槃永遠在三界消失了。由於聲聞聽聞佛的音聲開示,觀察蘊處界以及覺悟蘊處界真實虛妄,而斷了我見、我執、我所執,捨壽後入無餘涅槃的菩提法,故名聲聞菩提。由此可知,聲聞僅是聽聞佛的音聲法教,因而斷了煩惱的現行,但沒有斷煩惱習氣種子隨眠,也不斷無始無明隨眠;由於畏懼未來受生之苦,也畏懼未來受生後,因為無明再度現起而造下惡業,再一次罔受生死輪迴之苦,因此於捨壽後心得決定絕不改易,願意自我消失、願意將自己的蘊處界滅盡,不再三界現身意,於未捨壽前證得有餘涅槃,像這樣的人,包括出家人及在家人在內,名為定性聲聞人。雖然定性聲聞人畏懼生死輪迴苦,可是他相信 佛語開示,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無餘涅槃的本際存在。不是捨壽後什麼都沒有的斷滅空,因此於此生此世很精進的修行,將我見、我執、我所執斷盡,於捨壽後於內無恐懼、於外無恐懼,願意自我消失,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入無餘涅槃。也就是聲聞人於內知道有個無餘涅槃本際存在,所以入無餘涅槃不是斷滅空,獨處於極寂靜的境界中;於外知道蘊處界虛妄,願意將自己的蘊處界滅盡而入無餘涅槃。從這裡可以了知,聲聞行者所觀行的對象是蘊處界,知道蘊處界真實虛妄,所以將我見、我執、我所執滅盡後,於捨壽後入無餘涅槃。

所謂的緣覺菩提,就是指緣覺專精思惟十因緣、十二因緣,了知自他有情的蘊處界虛妄,將自己的見惑、思惑斷盡,於捨壽後如同聲聞人一樣,願意自我消失、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入無餘涅槃,不再三界現身意的人,於未捨壽前證有餘涅槃。由於緣覺覺悟十因緣、十二因緣,證得蘊處界虛妄而入無餘涅槃的菩提法,名為緣覺菩提。雖然名為緣覺,但仍出生於有佛的世界,依佛所說的法教,於十因緣、十二因緣詳細作觀察,因而斷了三縛結成初果人,乃至斷五上分結成為四果人,本質仍然是聲聞人,也就是聽聞佛的音聲開示而悟入緣覺菩提。

此外還有一種名為獨覺,乃是出現於無佛世界,自己觀察因緣法,了知蘊處界虛妄而悟道,成為辟支佛。於捨壽後與聲聞、緣覺一樣,入無餘涅槃,永不再三界現身意,名為獨覺菩提。從這裡可以了知,緣覺所觀行的對象是蘊處界,知道蘊處界真實虛妄,所以將我見、我執、我所執滅盡,於捨壽後如同聲聞人一樣,入無餘涅槃。

所謂的佛菩提,就是菩薩必須經歷菩薩五十二階位,從十信位開始,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最後才成就自己的佛國淨土,也就是說:菩薩從初發菩提心開始,其中經歷修學佛菩提道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在七住明心,證得佛所說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因而發起了總相智的般若智慧,不僅成為佛所說的真實義菩薩,而且也知道蘊處界真實虛妄,然後菩薩轉依所證真如清淨的體性進修別相智,到了十迴向位滿心前,可以證得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菩薩雖然於捨壽後可以入無餘涅槃,可是菩薩不入無餘涅槃,為了無生法忍的智慧,故意留一分思惑潤未來生,於出生五蘊身以後,繼續進修地上菩薩的道種智,一直到十地滿心,成為受職菩薩後轉入等覺位。於等覺位已經沒有任何一法可以修學,所欠缺的僅是福德而已,所以整整一百劫中專門修福德,以成就自己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因此於百劫中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命處,只要眾生有所需求,統統布施出去。

譬如:眾生需要眼睛,就將眼睛布施出去;眾生需要手、足、性命,就將手、足、性命統統布施出去,一一滿足眾生所需。這樣整整一百個大劫,修集福德圓滿後,上升天上成為妙覺菩薩,於天上觀察人間因緣成熟,於是誕生人間,在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觀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圓鏡智現前,於夜後分夜睹明星眼見佛性,成所作智現前,證得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無住處涅槃,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也就是圓成一切種智的佛陀。依著初地前所發的十無盡願,繼續利樂有情無有窮盡。像這樣的菩薩,經歷了五十二階位而成佛的菩薩法,名為佛菩提道。這樣的佛菩提道所經歷的時間,要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不像二乘人,利根的人僅此一世,就可以入無餘涅槃,這也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

從這裡可以了知,菩薩所觀行的對象是真如,不是蘊處界,菩薩於證得真如以後,不僅發起了般若智慧,而且也了知蘊處界虛妄。綜合上面所說,可以歸納下列三點:第一點、二乘人所觀察的對象是蘊處界,菩薩所觀察的對象是真如,兩者大不相同。第二點、二乘人僅有解脫德,也就是了知蘊處界虛妄的功德,由於二乘人了知蘊處界虛妄,所以最快一生、一世,斷了我見、我執、我所執,於捨壽後願意自我消失、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從此在三界消失了、不見了;菩薩則不然,不僅有解脫德,也有法身德、般若德,也就是菩薩親證真如所發起的功德,以及菩薩親證真如以後,有了般若智慧的功德,然後菩薩依此三德去進修,最後得以圓成一切種智。這分明告訴大眾,三乘同有解脫德,三乘所不共的就是法身德及般若德。第三點、二乘僅證得兩種涅槃,那就是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菩薩則不然,不僅證得二乘的兩種涅槃,還證得二乘人所不能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及佛地的無住處涅槃。

由上面說明可知,三乘有共道及不共道,共道的部分就是解脫德,不共道的部分就是法身德及般若德;其中法身德包括二乘人所不能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及佛地的無住處涅槃,般若德包括了總相智、別相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告訴大眾,佛菩提比二乘菩提殊勝,此外還有很多地方是二乘人所不能斷的,唯有菩薩能斷。譬如:二乘人僅斷分段生死,菩薩不僅斷分段生死,而且還斷變易生死。二乘人僅斷煩惱現行,菩薩不僅斷煩惱現行,而且還斷煩惱習氣種子隨眠,以及無始無明;二乘人福德窄而淺、菩薩的福德深且廣;二乘異生性窄,菩薩異生性寬且廣;二乘人與眾生結的緣淺,菩薩與眾生結的緣深等等。這些不共二乘的地方,由於時間有限無法一一說明,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想知道詳細內容,正覺同修會曾製作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名為「三乘菩提概說」,於上一季播出,同時也放在正覺同修會的網站,歡迎各位菩薩前往瀏覽收看,在此不多說了。

接下來談第三個部分,佛曾開示:如果離開菩提,就沒有菩提之法道;離開菩提之法道,就沒有菩提;菩提之法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菩提之法道。從 佛這一段開示,不知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有沒有發現,這樣說法似曾相見,或許有一些菩薩已經有所警覺,可是又說不出來究竟與哪些經典相似,不是嗎?要回答以前,先解說 佛的開示:如果菩薩離開所證的菩提,也就是真如,就沒有佛菩提的種種法道。這是因為菩薩所修學佛菩提的法道,都是從真如藉著種種緣而出生的法,為菩薩的七轉識所熏習、所轉變,因而改易菩提所含藏的染污種子,未來才有可能成就大菩提果。如果不是有這個菩提,還會有佛菩提的法道嗎?顯然沒有嘛!所以 佛才會開示:菩薩離開所證的菩提,當然沒有佛菩提的種種法道。佛又開示:如果菩薩離開佛菩提的法道,無法證得佛所說的菩提。這是因為佛菩提的種種法道,都是從菩提出生,既然離開佛菩提的法道,怎麼有可能證得菩提呢?所以 佛才會開示,菩薩離開佛菩提的法道,無法證得菩提。接著佛又開示:菩提之法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菩提之法道。有很多學佛人對於 佛這段開示不能了知,死於這句話下。

其實 佛這句話是告訴大眾,菩提之法道都是從菩提,也就是從真如,藉著種種緣而出生的,所以菩提之法道,乃是菩提的局部體性,也是菩提的一部分,攝屬於菩提。這個道理猶如海與海浪的關係一樣,海譬喻為菩提,海浪譬喻為菩提之法道,海與海浪本來是兩個法,不是一個法,故名非一;可是海浪是從海出生的,本來就是海的局部體性,攝屬於海的一部分,不能離開海而有海浪,是同一個法,故名非異,所以海與海浪名為非一非異。菩提與菩提之法道也是這樣,菩提之法道不能離開菩提而有,與菩提非一非異。如果大眾瞭解非一非異的關係以後,就會知道菩提之法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菩提之法道的道理了。知道這個道理以後,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就會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經典與上面所說的一樣,不會再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了。

後學就舉大眾耳熟能詳的兩部經,《心經》與《金剛經》來說明,譬如《心經》佛開示:「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說明如下:色法都是從空性心藉著種種緣而出生的法,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攝屬於空性心的一部分,所以說色不異於空,亦名非異。如果菩薩不藉這個色法來顯示空性心之所在,菩薩是無法找到空性心的,所以說空不異於色,亦名非一。接著佛又開示:色法的全部就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因為色法不能離開空性心而有,離開空性心無有色法存在,所以非異;又空性心藉著所出生的色法,可以讓眾生發現祂的存在,是兩個不同的法,所以非一,合起來名為非一非異。既然色法與空性心的關係是非一非異,其他的四蘊-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與空性心非一非異。

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當你聽到這樣說法以後,就會懂得《心經》所說的真實理,說穿了那是在說空相與空性心兩者之間的關係。空相乃是空性心藉著種種緣而出生的法,與空性心分屬不同的法,所以是兩個法,故名非一;雖然空相與空性心非一,可是空相是從空性心出生的,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本來就是空性心的一部分,離開空性心沒有空相存在的道理,故名非異。合此非一與非異,名為非一非異,這也是經中所說,不一不異的道理。接著 佛又開示:「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佛這段開示也是在講,空相與空性心之間的關係,空性心本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空相乃是空性心藉著種種緣而出生的法相,本身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法,如果將它攝歸於空性心,空相當然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了。由此可知《心經》所談的乃是空相與空性心兩者之間,非一非異的關係。同樣的道理,《金剛經》也是在詮釋空相與空性心,非一非異的關係。

很多學佛人都知道《金剛經》有一個共通的公式,那就是:所謂什麼?即非什麼,是名什麼。譬如: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這裡所謂的佛法,當然不是指用語言文字所表示出來的佛法,而是指空性心,這樣的佛法才是 佛所說的佛法。為什麼?因為用語言文字所表示出來的佛法,乃是依附語言文字所顯現出來的一種表徵,用來指陳空性心的所在,並不是空性心本身,是空相,是生滅不已的虛妄法,不是常住法。這個道理就好像以手指月一樣,並不是手指頭就是月亮,應該順著手指頭所指的方向去找月亮才是。以此類推《金剛經》所說的道理,也都是在詮釋空相與空性心,非一非異的道理,尤其是以空性心為主軸來說的。知道這個道理以後,《金剛經》你就通了,不會有所迷惑,就算惡知識想要迷惑你、扭轉你,不僅不為之所動,而且你也知道,這個惡知識根本不懂佛法,不是嗎?二轉法輪的《心經》、《金剛經》等經既如是,三轉法輪的經典亦復如是,有很多是用空相與空性心,兩者之間的關係來說的。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能夠掌握這兩個重點,相信你的佛法知見一定有很大的進步,而且你也會相信自己已經在佛菩提的道路上已大步邁進,而且進步非常神速,已遠遠超過一般的學佛人。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26-a08_068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67集 菩薩如何自利利他?(一)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所要講的子題「菩薩如何自利利他」。

前一集 佛開示如何使菩薩道心更堅固不退,善生菩薩再向 佛稟白:世尊!什麼是菩提?什麼是菩提道?佛即開示:善男子!如果離開菩提,就沒有菩提道;離開菩提道,就沒有菩提。菩提的法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菩提的法道,勝於一切二乘聲聞緣覺的道果,這就是菩提,菩提的法道。從佛的開示可以得到三點:第一點、什麼是菩提?什麼是菩提道?菩提道函蓋哪些範圍?第二點、為什麼菩提道比二乘菩提殊勝?第三點、佛這一段開示與哪些經典似曾相似?

首先談第一點、什麼是菩提?什麼是菩提道?菩提與菩提道函蓋哪些範圍?首先談什麼是菩提。所謂的菩提就是覺悟,覺悟佛所說的一切有情的真心如來藏——也就是第八識。這個如來藏一切有情皆有之,祂藉著種種緣出生了有情的五陰世間,以及共業有情共同變現山河大地的器世間讓有情受用。如果沒有真心如來藏,就不會有眾生的五陰世間及器世間存在,更不用說讓眾生受用了,所以說,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一切眾生不能少了祂,少了祂一切都無所能為。因此如果有人否認第八識存在而說意識是常住法,或者否認如來藏存在而說緣起性空,他如果不是常見外道就是斷見外道。所謂的菩提道,就是覺悟一切有情真心如來藏所出生的一切法道,菩薩如果能夠覺悟真心如來藏——也就是親證第八識,能使凡夫菩薩——也就是名義菩薩,變成真實義菩薩。菩薩於親證如來藏以後,轉依祂的清淨的體性而修行,使得菩薩未來能夠一一親證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內涵;也就是菩薩能夠親證真心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法道,不僅讓菩薩的智慧可以不斷地增上,以此來求別相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而且還可以不斷地培養福德,最後得以成就福慧圓滿、四智圓明的究竟佛。從這裡可以了知,菩提就是覺悟真心如來藏,菩提道就是佛菩提的法道,是讓菩薩成佛的法道,不是成就二乘聲聞緣覺的法道。

接下來談菩提道函蓋哪些範圍?既然菩提道是讓菩薩成佛之法道,它當然包括菩薩五十二階位在內——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所謂十信乃是眾生對 佛開示產生信心的階位,在這個階位的菩薩因而聽聞及熏習佛法,因而發起善根力,相信佛所說的因緣果報等等,不求二乘解脫道而求無上正等正覺,也值遇諸佛及諸菩薩,承事、供養、修行等;如是經過一劫乃至一萬劫,成就十信位的功德,轉入十住位修行。然而在十信位,菩薩有時因為煩惱深厚遮覆其心,有時雖值諸佛及諸菩薩承事、供養,然而所種的不是菩薩種子,而是人天種子、二乘種子。有時菩薩求佛菩提道,但根性不定,因而退墮人天、二乘種性中;有時遇到惡知識的緣故,菩薩退墮於二乘、凡夫乃至外道中。如是等等不一而足,使得菩薩在十信位中,少者一個大劫,多者一萬個大劫,才能轉入十住位開始修菩薩的六度萬行。當菩薩進入十住位開始修六度的第一度——布施時,凡是眾生有所需求,菩薩就布施出去,不論是財施、法施或者無畏施;像這樣的布施是培養菩薩種性最關鍵的地方,如果菩薩沒有布施的好習慣,不能稱之為菩薩,唯有他具足布施的功德,才能發起菩薩種性,未來才能轉入六度的第二度——持戒度。當菩薩轉入持戒度,他不僅受五戒、十戒,而且還要受菩薩戒,不是聲聞戒,這是因為菩薩戒是正解脫戒、是千佛大戒,持菩薩戒未來可以成佛,不持菩薩戒而能成佛者無有是處。而聲聞戒只是別解脫戒,不是千佛大戒,未來只能成就阿羅漢不能成佛。

菩薩知道這個道理後樂於持菩薩戒,當菩薩持戒清淨時,最後得以圓滿菩薩戒功德,就會進入第三度—忍辱。菩薩於忍辱度,忍於菩薩戒的開緣與遮止,忍於眾生無理要求等等,最後於忍辱度功德圓滿後,就會轉入第四度——精進。菩薩於精進度,對於菩薩戒開與遮的分際能夠掌握,對於佛所說的法能夠很精進用功修行等,最後得以圓滿第四度而進入第五度——禪定。菩薩於禪定度能隨緣、隨分、隨力修行,得以心一境性,最後可以圓滿第五度而進入第六度——般若度。菩薩於般若度開始尋找真善知識傳授正確的佛法知見,來增長菩薩的正知正見。於第六度快圓滿時,菩薩進行唯識學所說的四加行,也就是透過煖、頂、忍、世第一法來斷我見,待菩薩透過四加行斷我見以後,不再將意識我、色身我當作真實我,這時會發現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虛妄不實的,一切都無所有,豈不是成了斷滅空?這時真善知識會告訴菩薩:雖然所觀察的一切法都是虛妄的,可是有一個法名為真如,祂真實存在,是萬法的根源,世出世間所有的一切法都是從祂出生的,所以不是斷滅空。由於真善知識為菩薩建立似有真如的法,是知見、是有所得的法,並不是菩薩已親證真心如來藏而住於真實唯識性中,像這樣的說法就是唯識學所說「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由於菩薩相信真善知識說法,因而圓滿第六度般若度而往七住邁進。菩薩於七住位,真善知識告訴菩薩真心的體性為何?應該如何去參究?當找到時應該如何確認所找到的就是祂等等。菩薩依據真善知識所說去建立正知見、去參究;當菩薩參得死去活來的時候,於因緣成熟得以一念相應慧,找到如來藏,不僅看見自己的真心如來藏所在,也看見別別有情真心如來藏所在,於是心得決定,再加上諸佛菩薩、善知識攝受,得以圓滿七住位不退而進入八住。菩薩於八住、九住、十住,依照真善知識教導,建立眼見佛性的正知見,培養看話頭的動中定功夫,也就是將話的前頭看得清楚,而且也將話頭的變異看得分明,再加上菩薩不忍心眾生被誤導而出來摧邪顯正所培植的福德,於因緣成熟時得以一念相應慧,眼見佛性——眼見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虛妄,因而成就如幻觀,圓滿十住位而轉入十行位中。菩薩轉入十行位,就是要長養菩薩種性,讓菩薩種性得以增長廣大乃至圓滿。所以不畏懼惡勢力,以及冒著被惡勢力殺害的危險出來摧邪顯正,不斷地長養自己的菩薩種性及福德。於十行位快圓滿的時候,得以現觀能取六塵的七轉識,猶如陽焰一樣晃動不已,因此菩薩得以成就陽焰觀,圓滿十行位而進入十迴向位。菩薩進入十迴向位,就是要長養菩薩的聖性,所以菩薩不斷地摧邪顯正,不斷地將所培植的功德,一一迴向未來能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如是不斷地為眾生出來摧邪顯正,不斷地培植福德,以及有初禪的功夫能夠性障永伏如阿羅漢,並於佛前勇發十無盡願。於十迴向快圓滿的時候,得以現觀自己所行種種自利利他的無量行,猶如夢中所作一切事行一樣,因此菩薩得以成就如夢觀,也圓成第一大阿僧祇劫,因而轉入第二大阿僧祇劫的通達位中。

當菩薩進入初地通達位中,開始修除三界愛的習氣種子隨眠,開始行十度波羅蜜的布施度,主要以法施,以此來摧邪顯正、來救護眾生向正道。如是初地菩薩於有佛法世界中,有能力荷擔如來家業,為他人所不能侵奪,於初地快滿心時,得以成就鏡像觀而轉入二地。雖然菩薩於初地前性障永伏如阿羅漢,隨時可以取證無餘涅槃,但是菩薩為無生法忍的緣故,故意留一分思惑潤未來生。同樣的道理,菩薩於二地滿心有能力取證無餘涅槃,如同初地前一樣,為了無生法忍的緣故,故意留惑潤生。菩薩於二地專修增上戒學,使得菩薩戒持戒清淨,並於快滿心時得以成就光影觀,可以轉自己的內相分,因而轉入三地中。菩薩於三地專修忍辱,於快滿心的時候,主修增上心學,開始修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不僅成就谷響觀,可以轉別人的內相分,而且發起第一種意生身,以及成就色陰盡的境界,因而轉入四地中。菩薩於四地、五地、六地,分別進修精進、禪定、般若以及增上慧學,於快滿心的時候,分別成就水中月、變化所成、非有似有之現觀,分別轉入五地、六地、七地中,其中六地不僅完成非有似有的現觀,而且還成就受陰盡境界,這樣的境界早已經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境界。菩薩於七地主修方便波羅蜜多,也很努力修除習氣種子隨眠,當菩薩於七地快滿心的時候,可以斷除三界愛的習氣種子隨眠,不僅使得菩薩證得如犍闥婆城現觀,可以念念入滅盡定,而且還證得想陰盡境界,因而圓滿第二大阿僧祇劫,進入第三大阿僧祇劫的不動地。

當菩薩證得念念入滅盡定以及想陰盡時,心非常寂靜,因而起了涅槃貪,想要入無餘涅槃。這時 佛出現在這位七地菩薩面前,為七地菩薩傳授一個非常殊勝的三昧,叫作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這個三昧能夠引發無量無邊無數三昧,勝過七地菩薩以前所修學的種種三昧,因此七地菩薩樂於修學而不入無餘涅槃,因而轉入八地修行,也進入第三大阿僧祇劫。菩薩於八地主修願波羅蜜多,於快滿心的時候證得第二種意生身,成為八地滿心菩薩。能夠於相於土自在,不須加功用行,隨意變現定果色為眾生所受用,因而轉入九地修學。菩薩於九地主修力波羅蜜多以及四無礙辯,那就是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當菩薩圓滿四無礙辯,得無量無邊陀羅尼門因而證得第三種意生身,成為九地滿心菩薩,因而轉入十地修學。菩薩於十地主修智波羅蜜多,於十地快滿心的時候,大寶蓮華王宮殿自然現前,十地菩薩進入大寶蓮華王宮殿,放光照十方世界,並從十方諸佛腳下進入;十方諸佛知道有一位十地菩薩即將滿心,因此十方諸佛眉間放光,遙為十地菩薩灌頂,使得十地菩薩不僅大法智雲現前,成為法王子,而且也成就行陰盡成為十地滿心菩薩,因而轉入等覺位中。

菩薩於等覺位百劫專修福德,為了成就菩薩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種隨形好,所以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命處,不管是菩薩內財或者是外財統統布施出去,這樣整整一百個大劫修集福德圓滿後,轉入妙覺位上生天上。於天上事先安排菩薩們誕生人間,以成就自己未來成佛的因緣,並於因緣成熟誕生人間,於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觀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圓鏡智現前,夜睹明星眼見佛性,成所作智現前,不僅識陰盡而且也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完成第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並依初地前所發的十無盡願,繼續利樂有情無有窮盡。

然而這菩薩五十二階位,是每一位修學佛菩提道的菩薩們所必須經歷的過程,這樣的過程要經過三大無量數劫才能成就,所以時劫很長。因此緣故,平實導師將菩薩五十二階位修行過程加以濃縮,書寫成文字,不僅編成正覺的發願文,而且也編成歌曲,讓同修們容易記得,也讓法音得以流傳後世而不墜。全文如下:「願我修學大乘理,不遇聲聞緣覺師,願我得遇菩薩僧,受學大乘第一義。不久見道證真如,隨度重關見佛性,隨我導師入宗門,親證三乘人無我。願具妙慧永摧邪,救護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義,受學究竟微妙理。願隨導師學種智,通達初地法無我,修除性障起聖性,發十無盡大願王。願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薩十度行,無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轉進無障礙。乃至究竟菩提果,不捨眾生永無盡,願我世尊恆慈愍,冥祐弟子成大願。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十方一切佛、南無大乘勝義僧、南無究竟第一義。」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在正覺同修會弘法以前,想要瞭解菩薩五十二階位有哪些內涵,除非你深入經典,才能了知經典所說的內涵及次第以外,一般學佛人根本無法了知這裡面的內涵,更不用說要將它說出來、寫出來。平實導師平時深入經藏,所以了知菩薩五十二階位的種種內涵,不僅如此還把它說出來、寫出來,並將它編成歌曲,讓大眾很容易記得這些內涵及次第,不再對菩薩修行階位及次第茫然無知。如果菩薩們想要深入瞭解菩薩五十二階位詳細內容,可以參閱正智出版社所出版的書本;在每一本書本後面都編列兩個道次第——佛菩提道及解脫道,相信一定會讓你滿意。如果你還想要建立整個佛法正知見,歡迎來到正覺同修會共修,正覺同修會的親教師們一定會幫各位建立正知見,乃至讓你在佛法有所實證,成為佛所說的真實義菩薩,而不是名義菩薩。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如果自己能夠成為真實義的菩薩,你說好不好?相信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一定會說好,不是嗎?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24-a08_067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66集 如何使菩薩道心更堅固不退?(六)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所要講的子題是——「如何使菩薩道心更堅固不退?」前一集已說明菩薩行六度波羅蜜時,只是想利益一切眾生,不會想到任何果德可得,乃是菩薩轉依自己所親證的無為法,不斷地在事相上用六度、十度波羅蜜、四攝等有為法行菩薩道,最後得以圓成一切種智。

既然菩薩所行的是不斷地、恆常地利益眾生,而且還不分怨親,平等地利益眾生,不是為自己,所以不會要求眾生回報。可是菩薩受人點滴恩德,會想盡辦法回報施主,像這樣的道理也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就以 平實導師為例來說明,平實導師開始弘法以來,從來不接受弟子們供養,本身還出錢出力護持同修會,不僅每週二公開講經說法,還為破參的同修們上課。在早期 平實導師為已明心且見性的同修們上差別智的課程,後來因為弘法事務繁忙等原因,不再上差別智改上增上班的課程,作為破參的同修們進修別相智及道種智的增上緣。又 平實導師每年在大溪祖師堂舉辦四梯次禪三(現已增加為每年六梯次),每一梯次四天三夜,為同修們破參作準備。平實導師如是為眾生、為正法不辭辛勞,而且毫無怨言的付出,卻遭到一些眾生毀謗,最主要的原因是 平實導師所說的法,完全符合 世尊的正法,與大法師、大居士所說的完全顛倒,所以遭到這些大法師、大居士及其弟子們抵制及毀謗;又 平實導師為了揭穿喇嘛教無上瑜伽邪淫的本質,更遭到喇嘛及信徒嚴重的毀謗。然而 平實導師面對這些無根誹謗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更努力救這些人,所以鼓勵正覺同修們努力去發傳單,讓更多的眾生知道無上瑜伽邪淫的本質,不僅希望他們能夠免於被邪淫外道荼毒,未來不要下墮三惡道受無量苦,而且還可以挽救許多家庭,免於支離破碎的窘境。

以下有四個有關 平實導師的真實例子,來說明一位菩薩應有的典範為何。第一個例子:自 平實導師開始弘法以來,從來不主動評論他人,可是有兩種法,平實導師卻是主動評論,那就是否定一切有情真心第八識存在,而將佛法說是緣起性空、斷滅空的應成派中觀,以及將邪淫的技巧及方法套入佛法名相中,因而混入佛門妄稱是佛法一支,本質是邪淫外道法的喇嘛教。前者是斷見外道,後者是邪淫外道,兩者危害眾生非常大,尤其以後者危害最大。所以 平實導師不待他人告知,也不計較個人是否冒著被殺的危險,主動提出評論而且不遺餘力,希望將這兩股附佛外道勢力趕出佛門外,不讓他們再危害眾生、荼毒眾生。經過 平實導師及同修們多年的努力,已經有一些成績出現,讓這兩股勢力已經感受到存亡絕續的地步,乃至這兩股勢力為了扳回劣勢,故意對 平實導師提出訴訟,希望 平實導師知難而退。可是 平實導師不為所動,仍然鼓勵同修們繼續努力,希望將這兩個附佛外道趕出佛門外,不再讓他們危害眾生。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想知道這裡面詳細的內容,請到正覺同修會、正覺教育基金會等網站瀏覽就可以知道了,限於時間的關係在此不多說了。

第二個例子:平實導師在課堂上曾開示:一個人成佛,其座下有很多不同階位的菩薩來輔佐,也包括二乘及凡夫在內,不可能一個人成佛,其座下沒有菩薩等人來襄助。同樣的道理,不能因為他自己很精進修行,導致弟子們在後面很辛苦的追趕,所以 平實導師為了正法的延續,為了讓弟子們能夠迅速成就佛菩提道,他停下腳步,廣開許多大福田讓大家來種,不僅讓大家能夠很迅速地累積福德趕上來,而且還可以讓大眾很迅速地成就佛菩提道。像 平實導師為弟子們設想,希望他們能夠很迅速成就佛道,乃是菩薩應有的典範,也是身為佛弟子們應該學習的地方。像這樣的典範,在 平實導師所編的歌曲「菩薩底憂鬱」,已經很充分表現出來;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想知道裡面詳細的內容,可以到唱片行請購、閱讀及聆聽。

第三個例子:有一位某甲偽造他人名義,與反對 平實導師的人分工合作,公開寫了兩本書,以及多篇文章來毀謗 平實導師。後來某甲發現自己錯了,但已經成就毀謗真善知識的重罪,於是在網路上公開向 平實導師懺悔。平實導師知道以後,不僅接受他的懺悔,讚歎他是繼現代禪李老師之後,勇敢站出來懺悔的第二人。而且還要求同修會、基金會等網站,將他的懺悔文廣為流傳出去,來消弭他毀謗正法及毀謗真善知識的重罪,未來可以消除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大眾如果想知道這篇文章詳細的內容,可以到正覺同修會、基金會等網站瀏覽,在此不多說了。

第四個例子:由於同修會目前以揭發佛門的邪淫外道法為主,可是有一些眾生真的很愚癡,非但無法體會 平實導師為了救他們遠離邪淫外道法,反而誣賴 平實導師、誣賴同修會在男女雙修。平實導師知道以後非但不生氣,反而認為同修會努力不夠,沒有將正法廣傳出去,所以造成他們的毀謗,希望同修們更加努力地發傳單,讓大眾知道喇嘛教不是佛教,並將邪淫外道法趕出佛門,不讓他們再毀謗及荼毒眾生。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想要知道喇嘛教為何不是佛教,為什麼喇嘛教的無上瑜伽是邪淫的外道法,請到同修會等網站瀏覽,或者請購平實導師的著作《狂密與真密》參考,就會很清楚知道其中的內容,在此不多說了。

從上面四個例子可以看出一位菩薩應有的典範,他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眾生著想,縱使眾生對他無根毀謗,而且是很嚴重的毀謗,菩薩也不會跟他計較,反而會設法幫助毀謗的人,讓他們能夠懺悔及滅罪;又菩薩如果受到別人點滴的恩德,應該要回報乃至湧泉以報。想想看:凡夫尚且會回報,更何況是菩薩?雖然菩薩還沒有斷除思惑,煩惱仍然具在,可是受人點滴恩德,還是會銘記在心,有機會的話就會回報乃至湧泉以報。菩薩如果不思回報,豈不是與畜生一樣嗎?所以說菩薩受人點滴恩德,一定會加以回報。從這裡可以了知,菩薩所行的都是為了眾生,不是為了自己,所以不會要求眾生回報。但是菩薩受人點滴恩德,都會想辦法找機會回報回去,乃至湧泉以報。雖然菩薩行菩薩道,仍然具足煩惱,可是對於怨親等家,還是平等看待不會有所差別,像這樣的菩薩,佛說不可思議啊!

接著 佛又開示:外道教化眾生,往往以大聲惡口辱罵,有時用鞭子來處罰,有時當眾加以辱罵後趕出去,並要求大眾不要與他說話,以種種嚴厲的手段來調伏眾生。然而菩薩不會用粗惡的言語、不會用瞋心,也不會用諷刺的言語來對待眾生,只會用委婉語、柔軟語來說明,讓眾生聽了心生歡喜接受菩薩的教化,因而達到菩薩調伏及化導眾生的目的;又當菩薩布施時,如果自己的財物不多,可是有很多眾生需要布施的時候,菩薩也不會生起厭惡之心,他會想盡辦法乃至典當自己的東西,去滿足眾生的需求。所以 佛在經典常開示:祂在久遠劫以前行菩薩道,常常以國城、妻子、珍寶、車乘等物布施眾生,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很迅速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又菩薩對於盲聾瘖啞及愚癡眾生的教化,也不會生起厭惡疲倦之心,還是會很有耐心地教導他們,這也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譬如有的眾生邪見很堅固,對於菩薩所說的正法不能領受,因而毀謗真善知識,乃至對真善知識加以訴訟,菩薩見此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憐憫他,透過種種方法來改易他的邪見。就算是他心裡已經接受,可是嘴巴仍然不承認,然而正法的種子已經種下去,未來因緣成熟時,他還是有機會接受正法,到那時候他可以轉入正法來熏習,乃至未來有機會可以破參。從上面 佛的開示可知,菩薩教化眾生不會起任何厭惡的心,反而會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很有耐心的攝受眾生。因為菩薩知道布施給眾生,會與眾生結下善緣,眾生喜歡與菩薩親近,菩薩用委婉語、柔軟語,讓眾生接受菩薩的教化,菩薩以自己的身口意行來攝受有情,讓眾生歡喜接受、學習,必要的話與眾生一起做事,讓眾生親近菩薩、接受菩薩的教導。

接著 佛又開示:菩薩有四種不可思議的地方:第一、菩薩自己所珍愛的、所貴重的財物能布施給別人,真的很不可思議,這是因為菩薩對於錢財難捨能捨的緣故。譬如菩薩未學佛前視錢如命,要他捐贈如同要他的老命一樣,根本不可能,於學佛後經過佛法熏習,竟然不再視錢如命,反而願意將錢財拿出來布施,當然會讓人家覺得很訝異,而且也覺得不可思議;又譬如未學佛前,身為董事長夫人,平常穿銀戴金習慣了,一旦學佛以後,身上不再穿金戴銀,願意將自己身上金銀珠寶拿出來布施,真的很難得也不可思議,不是嗎!第二、菩薩在因地行菩薩道,連三縛結未斷,煩惱也沒有斷盡,能夠忍於惡事而不生氣真的很難得。譬如菩薩要上班,本身還有家人要撫養,自己身上所得並不多,可是看到孤苦伶仃的人需要救濟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將這個月的零用錢,全部拿出來布施,真的很難得也不容易啊!又譬如看見有人在毀謗,如果是一般人,七竅不生煙那才怪呢!可是菩薩看見有人毀謗,非但不生氣反而會幫助他,來消弭他的毀謗業,這也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第三、菩薩能夠將分離散壞的事,再次和合圓滿起來,也就是說,菩薩專幹別人不願意做的事。譬如菩薩看見某個家庭夫妻吵架,眼見不可收拾,菩薩見此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勸這對夫妻不要吵架、要和好,以免因為夫妻吵架而禍殃子女,使得整個家庭都破碎了。所以說,菩薩能夠將分離散壞的事,再次加以和合圓滿起來,這也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第四、眾生生前曾毀謗你,於臨終時惡相現前,菩薩還是願意為他說法,來轉易他的邪知、邪見,讓他能夠往生善處。為什麼?因為人將死的時候,隨著三隨而往生——那就是隨重、隨習、隨念。隨重就是隨著今生所造的善惡業較大者往生,譬如今生曾毀謗真善知識惡業最大,死後下墮三惡道受苦;隨習就是隨著今生所養成的習性往生,譬如宋朝有一位畫家畫馬成癡,因為習氣的關係,死後恐墮馬道中;隨念就是隨著所憶念的清淨念或染汙念往生,譬如人蟒曾殺害七萬二千人,在死前七次上下觀察舍利弗,因為念清淨的緣故,死後生第一天,如是七次往生天上後,下生人間,最後證得辟支佛果,捨壽後入無餘涅槃。所以菩薩看到眾生臨死前惡相現前,縱使這位有情生前曾毀謗菩薩,菩薩還是不計前嫌,於臨終前為他說法,這也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

接著 佛又開示:菩薩不可思議的地方有六,第一、菩薩訶責一切煩惱。由於菩薩可以現前觀察煩惱現行,一一訶責煩惱,使得煩惱對菩薩沒有自在力。第二、菩薩處於煩惱中而不捨棄煩惱,這是因為煩惱是菩薩修學菩提的道莊嚴伴,所以要藉著煩惱現行將煩惱漸次消除;如果菩薩將煩惱當作寇讎,想要汰換煩惱乃至將煩惱習氣汰換,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第三、菩薩雖然有煩惱及煩惱業在身,可是為了眾生,心不放逸很精進地修行。第四、菩薩布施的時候心生歡喜,因為菩薩知道布施有因果,布施給畜生尚且得百倍報,更何況布施給真正的修行人,乃至明心見性的菩薩摩訶薩,其福德是無量報。像這樣好的投資報酬,菩薩布施時當然會很歡喜,因為有福田可種的關係。第五、菩薩布施時不會求果報,因為他很清楚知道,所有布施的種子都含藏在如來藏裡不會遺失,未來因緣成熟時就會享受果報。可是菩薩不會希望布施有快樂的果報,因為他無所求,所以不會在意布施以後有沒有果報。第六、菩薩布施已,心裡很快樂,不會後悔,因為菩薩知道後世可以得福,是為他人所不能訶責及嫉妒的,更不會得到貧窮及愚癡報,所以菩薩布施已,心生歡喜不會後悔。

接著 佛又開示:當菩薩摩訶薩做了上述所說種種菩薩行以後,然後再觀察自己的心:到底我是名義菩薩呢?還是真實義菩薩呢?當菩薩作了如是觀察以後,心得決定,可以確定自己就是真實義菩薩,而不是假名菩薩。佛又開示:善男子!菩薩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家菩薩,另外一種是出家菩薩。出家菩薩行這樣的菩薩行並不困難,因為出家菩薩沒有人會障礙他,所以要成就佛說的真實義菩薩並不困難;可是在家菩薩行菩薩行真的很困難,因為在家菩薩常常有不好的因緣障礙他,譬如家中二老、妻子及兒女等,障礙菩薩行菩薩行,使得在家菩薩行菩薩行真的很困難也不容易。所以 佛才會讚歎在家菩薩行菩薩行真的很不容易。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68-a08_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