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25集 菩薩堅固菩提正行攝持淨戒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略談的題目是:菩薩依堅固菩提正行攝持淨戒。這個堅固菩提正行攝持淨戒要怎麼做呢?首先一個菩薩他會有一個心念,他始終不會輕言說:我不能得菩提果。因為一個菩薩要尊重自己的願行,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目的就是要成佛。受菩薩戒的時候,戒師會問我們有沒有發菩提心,既然我們受了菩薩戒發了菩提心,就是要求成就無上佛果;所以受戒之後,絕對要尊重自己的願行,不可以輕視自己曾經發過的誓願。我們說不輕言自己不能得菩提果,這樣的一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要輕易地就說出「自己不能證果」這樣的話。其實任何一句話,都是自己給自己加持,我們永遠不要輕視自己,說:我不可能證得佛菩提的,我連開悟都不可能,更何況說有初地可入,這就別提了。

當我們遇到人,我們跟他說可以明心、可以見道,而且也跟他說三乘菩提的修學法則,很多人就會這樣地輕視自己說:不可能的!我這一世只要能夠唸佛就好,我這一世只要不做壞事就好了。所以雖然他已經歸依三寶了,甚至有些人他也受了菩薩戒,但是你跟他講明心見道的道理,你跟他講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修證,他會產生怯懦的心。所以一個發了菩提願的人,他如果真正能夠重視自己的願行,他會想:我以前是怎麼樣地發願呢?我絕對不應該說出我不可能見道這樣的話語來。也就是說,我們也聽到有人說:這個明心,那是大根器的人才會悟的,我們是什麼樣的根器呀!所以像這樣的人就是自輕。如果這樣的人,我們可以說其實他已經違背了他的誓願,這樣的人,其實就已經是戒不清淨了,因為他違背了他自己在三歸依的時候就發的誓願。所以不要以為我們隨便說一句「我不可能證果」是沒有事情的,是謙虛的話,其實這句話已經違戒了。

接下來,我們要跟大家說:如果一個人他不會看輕自己,那麼他的戒行就能夠清淨。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不會看輕自己,他知道自己能夠有開悟、能夠有得佛菩提果的這樣的因緣,這不是妄想;於是他的身口意行,就會特別地小心謹慎。因為他知道明心是可證的、他知道佛菩提道是可成就的。但是他因為能夠深信因果,所以他知道如果自己造下不好的身口意行,就會耽誤到自己佛菩提道上的修證、耽誤到自己三乘菩提的果證。也因此不輕自己的人,他也不會犯戒,因為他會非常謹慎自己的身口意行。

還有就是怎麼樣讓自己的戒行清淨呢?除了不輕自己以外 ,另外就是趣向佛菩提的心是非常堅固的。有一些人他雖然覺得自己戒行能夠清淨,自己能夠不犯身語意業;但是叫他非常的堅定趣向佛菩提道修學的時候,他就不一定會有這樣積極的心,那麼這樣的人,他的佛菩提道的修證,也就不能快速的成就。其實修學佛菩提道的人是要有長遠心,如果沒有長遠心,是很難親證佛菩提的;如果求悟的心不堅固,其實這也是戒不清淨 ,因為他先是輕視自己不可能證果。接下來,他對於佛菩提道的一個修證,他的信心又不能堅固,那麼這樣子,他也是違背了自己的誓言。所以一個人,他這一生沒有辦法見道的時候,他應該要深深的去檢討:我為什麼這一世不能見道?明明禪宗的每位祖師都有見道開示的語錄,也明明這一世也有聽到很多明心見性的人,他們所說的開示,乃至有各種的文章出來,有各種的書籍出來,那麼我為什麼不能積極地去尋找能夠讓我明心見性的這樣的道場去依止去修學呢?能夠這樣子,他能夠深深檢討自己不能悟道的原因,那麼這個人他就是能夠堅固佛菩提道的人。

能夠堅固佛菩提道的人,他的心態就是正確的。也因為他堅固於佛菩提道,他就會積極地去尋訪正法,積極地在佛法上面去追尋,那麼這一個人,他也就能夠戒行清淨了。

一個戒行清淨的人,他精進於佛菩提道上,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他不會去跟人家比較。所謂不會跟人家比較的,就是當他看到別人已經破參了、別人已經開悟了,他心裡所產生的就是隨喜的心。因為看到別人破參、看到別人開悟,他就能夠知道:原來開悟是真的,確實是可以破參的。這只有更加堅固,他在佛菩提道上面的信心,而不會因為看到別人開悟,而起妒忌心。

再來我們從比較長的時間來看,不能只看短的時間,因為一個人他這一世能夠見道,他不一定只是這一世的因緣;一個人能夠見道、他能夠斷我見、他能夠證佛菩提道、他能夠明心那一定是多世累劫的因緣。也因此我們不能只看這一世,他的學問不怎麼高、他的職業不怎麼高尚,為什麼他可以明心?而我學問很高、我的職業也很高級,為什麼我不能明心呢?其實這只是表相的一個福德的呈現。這一世這一個人,他看起來世間智慧非常好、世間的職業非常好,那只是他這一世福德的呈現;另外一個人,他可能在於世間福德上,過去世沒有很大的用心,但是他在佛菩提道上有很大的用心。所以兩個人在這一世呈現出來的表相,好像有一個很好,一個很不好的差異,但是這並不能夠決定說他見道的因緣也是等比的。也因此,一個菩薩在看待眾生的時候,他不會依著表相來看這個眾生得度的因緣,而會依這一個人,他有沒有菩薩性來看他得度的因緣。所以一個菩薩,他如果能夠堅固自己的發心,他能夠在佛菩提道上積極地用心,他自然會呈現出他的菩薩性來;所以這個菩薩性的呈現 ,其實不是用一生一世能夠成就的,而是多世以來漸漸的累積而能夠成就的。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菩薩性不是很夠,我們前面所說的慈心、悲心的呈現不是很夠的時候,我們自己就要去檢視:我應該要怎麼樣來長養自己的慈心、怎麼樣來長養自己的悲心、怎麼樣來長養自己利樂有情的心,這樣我的佛菩提道才能夠成就。一個人能夠用這樣的心念來看事情的時候,他一定會在佛菩提道上面有積極向上的心,他的戒行當然也就能夠清淨了。

另外,一個人他能夠堅固在佛菩提道的時候,他在造作一切事的時候,他的心不會有疲倦,他的心不會有後悔。在大乘佛法當中所說的大事,是什麼樣的事呢?在大乘佛法當中所說的大事,就是度化眾生。在堅固佛菩提道的時候,度化眾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菩薩凡是辦理有益眾生的佛化事業的時候,心裡不能有倦怠感;尤其碰上一些持續性的佛事因緣的時候,應當要發心歡喜誠懇的來應對,不要後悔自己的發心,要拿出非做不可的決心、堅持到底。因為大乘佛菩提道,能夠值遇的人、能夠對它信受的人,畢竟是這個世界的少數。如果說一個大乘的菩薩,他的發心不能夠堅持到底,那麼會因為他的怯懦,又讓跟他有緣的眾生繼續輪轉於三途六道之中。

在佛菩提道當中,往往有些大事必須要我們去做,但是在做的時候,一定會有許多的話語出來,做的事情越少越小,當然話語就越少;但做的事情越大,話語當然也就越多。也因此一個菩薩他在發心為眾生付出的時候,這些都是他自己心裡面所要先盤算好、所要了知的,所必須要去接受的。

如果說心裡先能夠接受眾生的心行,知道我們面對的眾生,並不是每一個都能夠對於五蘊十八界的虛幻有認知的,我們所面對的眾生,不是能夠積極於佛菩提道上的,他還有一段時間,我們面對的眾生,很可能習氣性障是還很重的。也就是能夠接受眾生目前的境界,那麼他就不會對於菩提的大事,也就是這樣的菩提志業去起退心,因為他能夠接受現實;也就是接受現實,所以他的佛菩提道,這樣的堅固心會能夠不變。

在《維摩經》裡面有講:「深信堅固,猶若金剛。」也因此我們在佛菩提道這樣的一個行進當中,我們發的這一個菩提願,就是要能夠「深信堅固,猶如金剛」,不要有所變異。一個菩薩就是這樣的一個發心,他能夠堅固佛菩提道的志業,所以雖然知道生死當中,有許多的過患,他照做大事,他還是不會捨棄這一切的作業。在生死輪迴當中,這生生滅滅的事情,看在他的眼裡只是幻起幻落,他不會在這幻起幻落當中,起諸多的煩惱。雖然自己會一期又一期的在這一個世間當中生生死死,但他也都知道,這只是五蘊在生死,他的第八識如來藏並沒有生死;雖然會一世又一世,這一個五蘊會有承受著種種的生老病死苦的覺受,但是他知道這一個覺受都是一時因緣的假相。所以菩薩也因為能夠堅固佛菩提心,所以他能夠一世又一世的利樂眾生而不會有退失心。

再來我們說一個菩薩,他在造作這些大事的時候,他心裡沒有疲倦,是什麼樣的一個情形呢?在《大般涅槃經》裡面,有這樣說:一個菩薩當他在看事情的時候,他在一世又一世的輪轉生死的時候,他會看到現在的情形是什麼樣的情形、我的五蘊身是什麼樣的狀況、我周遭的一切,我的財產、我的妻子 、我的家、我的這些財富是什麼樣的狀況;當他這一世看到自己五蘊身的虛幻,又看到自己四周這一切法的虛幻的時候,那時候他會能夠不樂於這樣的虛幻的生活,他會想著要修出離行。這時候他會積極的來尋求佛菩提道的修學,這個部分也就是因為過去世有這樣的堅固心。另外還有一個菩薩如果能夠堅固佛菩提道的時候,他會知道,因為自己發願要能夠在佛菩提道上精進修持,自己發願要能夠利樂眾生,所以他對於自己身口意的一個戒行,會更加的謹慎。

在《涅槃經》裡面有講,一個菩薩他在面對戒律的時候,他的戒慎恐懼,世尊用兩個方法來形容:一個是如草繫比丘,一個是如帶持浮囊。什麼叫作草繫比丘呢?也就是說:一個菩薩他在堅持戒行的時候,曾經有過這樣的事情,因為 世尊說:不可以隨便去損傷青草、踐踏青草。就有這麼一件事情發生:有一群惡賊看到一群比丘,於是他就把這一群比丘抓起來,後來發現這些比丘,根本就沒有什麼錢財,於是就想要把他們殺了。這時候就有一個人說:你不用殺他們,你只要用草綁著他們,他們就會待在這裡一直餓死,你根本不必浪費力氣。那些惡賊說:怎麼可能呢?於是這一個人因為他曾經瞭解佛門裡面的戒律,他就說因為 世尊有制止他們,不可以傷青草。所以你只要用青草綁著他們,把他們放在青草堆裡面,他們就不敢出來了,他們就不敢動了,接著他們就會餓死在裡面了。結果這些惡賊聽了就覺得很有趣,就真的這樣做了。沒有想到這群比丘,他們因為受持戒律不敢違犯,所以真的他們動都不敢動,就讓那個草綁著自己的腿,就怕違反了 世尊的一個教示。當然後來有人去跟世尊講,世尊對這個地方有另外一番的開示。但是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到,如果說一個發了菩薩願的人,他對於微小戒,他也都會非常謹慎;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做,他會去思惟是否有違戒。

另外我們說帶持浮囊,也是一樣的道理。所謂的帶持浮囊,就是說這一個人他受持了戒律,他對戒律就好像拿著一個浮囊要渡大海。因為以前要渡海的時候,很可能就是用羊皮吹了氣,或者是能夠充氣的東西吹了氣,然後抱著這一個浮囊來渡大海。

那時候如果說有一個海中的羅剎就跟他講:你不是發了菩薩願嗎?我好喜歡這個浮囊,你這個浮囊可不可以給我?

但是這一個菩薩他會說:不行!失去了這個浮囊,我就沒有辦法渡這一個大海。這個浮囊就比喻是戒律。那麼這一個羅剎就又會說:這樣好了我不要你整個浮囊,我只要裡面的小小一塊皮,可以吧?又不是整個!

但是這個人還是說:不行!一小塊也不能給你。我如果給了你一小塊,這個浮囊就沒有氣了,我就沒有辦法渡大海了。

這個羅剎又說:那這樣好了,我也不要一小塊皮,我只要用像頭髮那麼細的一個孔,裡面一點點的空氣給我可以嗎?

這一個受持菩薩戒的人,他會說:一點點都不行,因為我如果給了你,一點點裡面的空氣,這個浮囊就有氣孔,它就沒有辦法帶我渡過生死大海了。

也就是說一個人,他對於戒律的看法,是一點點疏漏都不會讓它出現;一個人他如果能夠對於戒行,如同草繫比丘、如同帶持浮囊般的謹慎,自然他的戒行就會清淨。那麼他為什麼要如草繫比丘、如帶持浮囊般的謹慎戒行呢?那是因為他依著他的堅固佛菩提願,他一定要能夠成就他的佛菩提道,所以他能夠對於戒行非常的謹慎。當然在菩薩的戒行當中有開、有遮,如果說今天為了利樂眾生的時候,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夠斟酌情形,我們的起心動念並不是要犯戒,我們的起心動念是要救護眾生的時候,那麼菩薩就會去斟酌、以及衡量戒行的修持,這個地方是有所不同的。不過有關於菩薩戒的開遮這個部分,就像我們前面曾經跟大家講的,我們應該要有次第的來修學。也就是說:當我們的信心還很怯懦的時候、當我們對於佛菩提道的修學還不是很清楚的時候,我們寧可嚴持戒行,我們不要輕易的放捨。

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或者是菩薩戒裡面會有一些開遮。那是因為這一個人,他已經能夠真正的斷了我見,他也能夠對於菩薩道應該怎麼做,他有了非常正確的認知,所以他不會依於我,或我所來犯淨戒。但是如果一般的人,對於佛菩提道還沒有辦法深確的認知,一切的起心動念,都還是在我與我所當中,那麼寧可嚴謹的持戒,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堅固自己的佛菩提道的志業,來堅固自己的信心。否則的話,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這樣子反而會害了自己。因此我們說一個菩薩,他能夠堅固自己的佛菩提道,這樣也是戒行清淨的方法。

今天就為大家說到這裡,祝福大家悲心起行,能夠早日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23-a08_125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24集 菩薩以悲心攝持淨戒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略談的題目是「菩薩以悲心攝持淨戒」。「悲」是拔苦,菩薩的心常常要想著如何拔除眾生的苦難?譬如我們看見眾生在世間,忙忙碌碌地浪生浪死實在可憐,就想著:如何讓他不會繼續在三界當中這樣流轉生死?就會想著:如何讓他能夠脫離三界生死的苦海?就會想著:如何讓他不要在這些虛妄的妄想分別當中,去起各種的喜怒哀樂?也因此,菩薩以悲心這樣看著眾生,當看見眾生修學佛法的時候,都被外道誤導了,這時候更會想著:如何讓他們能夠離開外道見,能夠回歸正法的修學?這也是菩薩的悲心。也因此,就菩薩而言,他的心常常放在拔眾生苦的悲心上,當眾生一直迷惑於世間五欲六塵而起種種悲歡苦惱的時候,當眾生被外道邪見誤導,用了一生的時間去修學,結果反而一無所獲乃至造下了惡業,菩薩的心就會在這個地方想著:我如何能夠讓他離開這些苦惱憂患?當菩薩的心都是依著悲心在想的時候,他自然能夠清淨,他自然能夠不犯戒。

一個菩薩他要能夠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時候,他自己也要能夠拿出無畏的力量出來,所以當眾生遇到恐怖的事情時,遇到害怕的事情時,遇到無所適從的事情時,他就會想辦法趕快去幫助他,他會讓眾生感覺到他是可以依怙的,眾生可以依怙著他,而不再落入這些痛苦的煩惱當中。也因此菩薩看到有人身在危境,心懷恐怖的時候,會起心去救護他,這就是清淨戒行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因此菩薩他在清淨戒行的時候,他的心都住在眾生的身上。

那麼除了我們剛剛所講的兩個方面:一個是眾生的心是在世俗上無法脫離,眾生的心是在外道邪見當中無法脫離,菩薩會以悲心去救護他們;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菩薩看到惡的眾生,能夠產生憐愍的心而不會用責備他這樣的心思來去看待他。也就是說菩薩以憐愍心去接納造作惡業的眾生,當這個眾生造作惡業的時候,他不是以責備的心,不是以詛咒的心來去看待他,而是以佛法來教化他。所以我們看到 世尊在面對造惡的弟子的時候,世尊祂所看到的不是這個弟子的惡事,而是看到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所以我們常看到阿含經典當中,當有一個弟子造了惡事的時候,世尊就會先跟他說:「這件事情是不對的,這些事情會造下不好的惡果,這個惡果以後的承受,那是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同時 世尊也會告訴弟子們說,今天這個弟子,為什麼會有這個因緣造下這件惡事。所以就會把前因後果都跟弟子交代清楚,而不是用指責的方式。

在經典當中有提到善星比丘,就有人問 世尊說:「這一個善星比丘,他對您說的佛法完全都不信任,這一個善星比丘他也沒有辦法好好地依止您的教示來修學,你為什麼還要把他留在身邊?你為什麼不把他驅離僧團呢?」世尊就說:「這一個善星比丘,他多世以來都是這個樣子,但是我如果不攝受他的話,我如果不把他留在身邊的話,這樣他在外面會影響更多的人,他影響了更多的人,他的惡業就更加無法修除。雖然我知道這一世、下一世乃到下下世,對於這一個善星比丘,要去度化他都是很困難的,但是我不會捨棄他,我還是會一世又一世設法地去攝受他。」所以 世尊說祂攝受善星比丘,已經不是只有這一世的事情了。世尊的開示就可以讓我們瞭解到佛法,祂在以悲心來對待眾生的時候,祂不是只看到這一個人,祂甚至會看到因為受這個人的影響,有多少人可能會遭受到苦果的惡報。所以菩薩在悲心攝受眾生的時候,他會以因緣來看待,而不是在世間上、事相上面對這個眾生去起惡口的責備心。菩薩他的心就是想著要如何引導眾生遠離惡法?能夠讓眾生在因地就種下善根,以後他就能夠不再受到惡業的輪迴果報。

如果有這樣的想法,我們能夠學習 世尊這樣的智慧,我們就不會有破戒的過失,我們不會產生惡口,我們只有想著怎麼樣用智慧來去面對這一個造作惡業的人,也因此我們的戒行當然也就能夠清淨。

因為菩薩要為眾生拔苦起悲心的心念,而眾生在菩薩告訴他,他目前所受的是什麼樣的情形的時候,許多的眾生其實他並不一定能夠接受。我們也曾經遇到有人這樣說,我們跟他講佛法的妙理的時候,他會說;各人生死各人了,我下地獄是我的事,不關你的事。也因此遇到這樣的眾生的時候,菩薩他會起一個悲愍的心,他知道這個眾生現在是被無明所覆藏,但是不會因為眾生這樣嫌棄的心,菩薩就要捨棄他;菩薩心反而會更把這一個眾生放在心裡,等到另外一個因緣時節的時候,設法來幫助他。同樣,菩薩在面對眾生惡劣的行為的時候,他也不會因此而退失菩提道。一般人如果遇到這樣的逆境,碰到惡劣的眾生,他就會想說:「這個娑婆世界實在太苦了,這裡的眾生真是太難度了,我還是往生極樂世界去好了,我可以到極樂世界去利樂眾生。」但是如果你有讀過淨土的經典,你就可以知道去到那邊,你沒有什麼機會可以利樂眾生。因為那裡還在蓮苞裡的眾生,他如果習氣性障沒有修除好,他如果佛法的修證的基礎沒有打好,他是不可能出蓮苞的;你所能夠遇到的都是修證非常好的菩薩,他們哪裡會需要你去利益他們呢?你到極樂世界,你根本就沒有機會去修集佛法的功德。

所以說到這裡,我們還要感謝這五濁惡世的眾生,因為五濁惡世有那麼多的眾生,所以我們才有那麼多的逆境來修除我們的習氣性障,我們才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利樂他們,成就大福德,才能夠迅速的成佛。所以事實上,是我們心甘情願的來為眾生受大苦惱,那這也是自找的。所以就是因為這樣,就不必自怨自艾了,早已經就準備要接受五濁惡世眾生的辱罵、五濁惡世眾生的忘恩負義。當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菩薩的心是清涼的,菩薩心不是熱惱的,因為他可以接受一切眾生的各種行為。也因此當一個菩薩他以悲心這樣子利樂眾生的時候,為眾生拔苦的時候,當人家罵他,他聽到的不是人家罵辱他的聲音,而是:人家為什麼罵辱他?人家現在是受到什麼樣的苦惱?而且罵辱了以後,他是有什麼樣的後果?所以菩薩看到眾生因為謗佛、謗法、謗僧這樣的一個惡因的時候,他的心是難過的,他只有想著:怎麼樣能夠幫助這一個人,不會再墮在這樣的無明當中,造這樣的惡業?那還會有心情跟他計較他罵人的這樣的作為嗎?這就是菩薩悲心起行的心行,他知道作惡的後果,也更為那些謗佛、謗法、謗僧的眾生焦急。心裡只想著:「我要如何繼續堅持地作下去,才能夠滅掉他們誹謗大乘佛法的惡業?我要如何積極地作下去,才不會讓他們因為錯誤的修學而墮入三途苦的這樣的惡業?」這就是菩薩的大悲心,他願意接受眾生的無明,他也能夠體會眾生現在因為無明所繫,無法出離所造作的身口意行。所以如果一個菩薩能夠時時住在悲心當中,他當然戒行就會清淨,他不會造下惡口、不會造下惡業、不會跟眾生計較。菩薩他在幫助眾生的時候,他不但是不會跟眾生計較,而且他不會顧慮到自己的辛苦與憂惱,他會拋開自己的安樂,全心營辦救護眾生的事業。當然一個初學菩薩,他的願力可能沒有辦法那麼深,他不可能說全心全意都在依著救護眾生的這樣的心行來作事;但是因為隨著真善知識的修學,受著真善知識的感召,漸漸他也能夠熏習出這樣的心行。所以一個菩薩如果能夠悲心流露的時候,不但是自己利樂眾生這樣的志業能夠成就,跟在他身邊的人也能夠受到他的感召,也能夠熏習到他悲心流露的這樣的智慧,跟著他的人戒行也就能夠漸漸地清淨了。

有關於悲心的起行,菩薩還會有一個心行,也就是說,不論是從早做到晚,不論是每天每天地在為眾生做的時候,他都不會有退心,他都不會想要休息,也都不會後悔。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一個菩薩他在受學佛法的時候,就已經發了四宏誓願,所以自己對自己的願要能夠貫徹始終;既然已經發了「眾生無邊誓願度」,也發了「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自己的發心,那麼自己就要為自己的發心來負責,所以從發心到成佛都貫徹到底,在這個中間都不會起退心。也因此,菩薩他發了這樣的一個願,他用這樣的悲心救護眾生的時候,他不會過一段時間就想:「哎呀!我好累喔!為了眾生付出那麼多,我應該要休息一下,我過個一兩個月再說吧!我過個兩三年再說吧!」菩薩不會這樣,為什麼說菩薩不會這樣?除了我們剛剛所說的願力以外,也是因為菩薩他知道這個五蘊色身,它是一個耗用遞減的法,這個五蘊色身會隨著一天又一天的使用,漸漸地消耗掉。所以他會珍惜著這一世自己所擁有的五蘊色身,他也會珍惜著這一世自己所面對的這些眾生,因為下一世還會不會遇到,他就不知道了。所以對於這一個五蘊身能夠堪用的珍惜,對於與眾生緣分珍惜。菩薩他就不會想著:「我要休息一陣子,過一陣子再來度眾生。」因為他知道休息的這段時間,不論是自己的五蘊身,它還是繼續在耗減下去,而跟眾生的緣,很可能因為這段時間的斷層,再續緣可能又要花很多的時間。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菩薩他在為眾生日夜付出的時候,他不會想著說:「啊!我先休息,我不要做了,我累了!我過一陣子再做。」依著他的願力,依著他對法的認知,他的心中不會後悔。也因為不會後悔,他就不會為了要推掉事情而犯妄語戒,來犯投機取巧的戒律,那麼他的戒行當然也能夠清淨了。

菩薩他無怨無悔的精神來教化眾生的時候,有些眾生是真的非常剛強難化的。但是菩薩在面對剛強難化的眾生的時候,他心裡會看到的法,一個是自身的法,一個是對方的法。所謂自身的法、所謂對方的法:自身的法,就是我們在面對一個剛強難化的眾生時,我們來觀照自己的身口意行的變化,我是不是還安住在佛法的正理當中?我是不是能夠依著正念思惟來現出我的身口意行?這是對自己的觀察。菩薩在看到眾生剛強難化的時候,我們在看他的時候,我們會想著;他是為什麼會這麼樣的剛強難化?他為什麼會那麼難以溝通?是什麼樣的一個因緣?所以在這一個整個過程當中,菩薩他只有智慧不斷地呈現出來,而不會在這個當中去陷入憂惱之中。所謂陷入憂惱之中就是,如果沒有辦法用法的思惟來面對逆境的時候,就會落在情緒的思惟當中,落在情緒的思惟當中,就會起憂惱;菩薩能夠依於正念而起自己的身口意行,就不會落在虛妄分別的憂惱當中。同時菩薩為了讓眾生能夠離開身苦、能夠離開心苦、能夠離開惡見、能夠離開妄想,菩薩在面對眾生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身、命、心是不吝惜的,只想著我怎麼樣能夠運用我的身、運用我的命、運用我的心來度眾生?因為眾生如果在身上起憂惱、在心上起憂惱、在修學佛法的內涵當中起憂惱,他會知道這個眾生,他是為三毒所苦,他是被貪瞋癡所繫縛的眾生。所以菩薩在這個時候,他不會把心放在自己的身、命、心當中,他只會拿出捨命的精神來幫助眾生修學善法。

在這一個內涵當中,有一位阿羅漢的示現,其實那位阿羅漢是外現聲聞相,內祕菩薩行,那位就是富樓那尊者。富樓那尊者他發心要去一個邪見非常重的地方去度眾生,那時候 佛說:「那裡的眾生都很兇惡,他們會打你。」富樓那說:「沒關係,不會把我打死。」「那如果眾生把你打死呢?」富樓那會說:「如果把我打死了,我剛好能夠入涅槃。」也就是說一個菩薩,他在利樂眾生的時候,他只想著自己能夠怎麼樣的去利樂眾生,而不會想著這一些眾生是剛強難化的,會有畏懼心。在大乘佛法當中,為什麼一個菩薩能夠心無恐懼?一如《心經》所說的:菩薩能夠心無恐懼,能夠不怕一切眾生的憂惱,那是因為他對於如來藏的真實認知,他能夠轉依如來藏,不在六塵當中去起分別,不在六塵當中去起憂惱的心。也因此能夠轉依第八識如來藏的時候,菩薩的悲心呈現,那麼是更加地能夠讓自己不會在境界的妄想當中受到繫縛。悲心就是讓眾生能夠離開他們不喜歡的境界,慈心就是讓眾生能夠進入樂的境界,所以悲能拔苦、慈能與樂。菩薩常常以慈心、悲心,來作為自己心行的起行,來作為身口意的造作,這樣菩薩他的戒行,自然就能夠清淨了。

今天就談到這裡,祝願您:修學佛法,悲心、喜心交加,與您有緣的人都能夠離苦,得清淨無染的喜樂。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12-a08_124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23集 菩薩以慈心攝持淨戒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這集要和大家略談的是「菩薩以慈心攝持淨戒」。我們學佛要常常想著對眾生有利的事,要常常想著如何利益眾生,這樣就是慈心的展現。能夠把心常常想著要如何利益眾生,那麼我們的戒行就容易清淨了。

菩薩要能夠引導眾生,當眾生還在因地的時候,就在他的心中種下菩提的正因;如果我們能夠在眾生的心中種下菩提的正因,當他因緣際會時,這個菩提的正因就能夠開展出來。所以菩薩在跟眾生相處的時候,有機會就為他來說明離苦得樂的道理,就為他來說明成佛的妙方。這樣子,他雖然還沒有修學,但是他就已經種下了菩提的種子,等到有一天再聽到另外一個人跟他說,久了以後,他的因緣就慢慢地成熟了,這樣他就能夠進入佛門中、進入正法中來修學。因此菩薩心裡常常想著:我們如何能夠給眾生真正的安樂妙法?如果心中都是記掛著這樣的事情,這樣我們的心裡就不會被眼前的一些事物所迷惑,因為心裡繫念的都是眾生的佛菩提道,當然也就不會造作一些世間不好的事情,例如貪愛世人的錢財、貪愛世人的妻子兒女等等,而會在佛菩提道上面,以利樂眾生當作自己的心行,以利樂眾生當作自己的快樂。

所以一個菩薩,他能夠有慈心的時候,他會很歡喜地布施他的財物,他有好的東西的時候,他會想著:「這個好的東西,我應該要先和朋友分享,自己才來享受。」當他有好吃的東西的時候,他就會覺得:這個東西真好吃,我應該跟我的朋友分享,跟朋友分享的時候我再來吃。所以當菩薩他的心裡面,都會想著把好的東西跟眾生分享的時候,當然他也就會把佛法的妙音來跟朋友分享。他能夠常常有這樣的心行,被他所帶領的眾生,修學佛法的契機就會漸漸地成熟。這些眾生他們之所以有修學佛法的契機,就是因為有菩薩這樣的慈心繫念著眾生,這一個被他所攝受的眾生,他在佛法的一個成就,也能夠帶領著這位繫念眾生的菩薩佛菩提道上面的成就。所以一個人如果一再地重複提醒自己:自己有好的東西,應該要跟朋友分享;自己有得到好的妙法,應該要讓我的朋友也能夠來修學這樣好的妙法。能夠把這樣的慈心不斷地在自己的心中流露出來,那麼他的戒行當然也就能夠清淨了。

但是菩薩在帶領眾生能夠認識佛法的時候,他也要能夠運用善巧方便,因為一般人他對於什麼是佛法、什麼不是佛法、什麼是真正的能夠趣向佛菩提道的法、什麼不是趣向佛菩提道的法,他沒有辦法有正確的差別慧來了別出來。所以如果我們看到別人,他對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分辨不清的時候,我們如果直截了當地跟他說:「你那個是惡法,你要遠離。」那樣他一定很難接受,因此我們應該要用方法來告訴他,例如有人認為離念靈知心就是常住真如心的時候,我們不能跟他說:「你錯了!你這個不是真如心。」他一開始就被否定,接下來他就不會想聽你說了,因為你們之間的溝通,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打斷了。所以如果有人錯認把離念靈知心當作真心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讚歎他說:「你也修得不錯,能夠讓你的意識心,能夠離開世間的妄想分別當中,這也是不簡單了。」但是你可以繼續問他:「你這個離念靈知心,是不是和五別境相應呢?因為佛在經典當中有說:『所有的意識心,都是和五別境相應的。』那你有沒有檢查過,你的這個離念靈知心有沒有和欲、勝解、念、定、慧相應呢?」因為這樣的一個問法之下,他就去思惟,然後他去思惟,如果思惟不出來的時候,他會跟你請教;也因為他願意跟你請教,你曾經保留了一個給他的思惟空間,這樣你們就能夠有溝通的時間、有溝通的緣分,繼續把這樣的妙法談下去,他這樣也能夠接受你對他的攝受。

所以當一個菩薩以慈心在利樂眾生的時候,他會先去觀察這一個眾生,他現在是什麼樣的一個因緣,我應該要用什麼方法來攝受他;而不是以我懂什麼,然後用像填鴨式的方式,硬把自己認為對的東西灌在他的身上,而是能夠依著他的因緣,次第地來告訴他。所以一個發慈心利樂眾生的菩薩,他能夠有種種的方便善巧來觀察眾生,因為他的心是在眾生的身上,他的心不是在自己得了多麼好的法的身上;他是以這一個眾生現在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觀照他、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跟他說明,這樣的心念來跟眾生相處。

菩薩當要勸導人們行善的時候,要勸導人們修學佛法的時候,就是常常隨眾,和眾生相處當中,讓他能夠發心、讓他能夠廣結善緣。在佛法當中的善法,當然就是有聲聞菩提、有緣覺菩提也有大乘菩提,但是真正的了義法就是大乘菩提。但是我們在面對眾生的時候,我們應該要能夠次第地來教導他,就像我們剛剛所說的:這個人如果認為離念靈知心是真心的時候,我們應該慢慢地引導他。但是如果對於一個人,他還沒有修學佛法的時候,我們要帶領他進入佛法的大門時,我們可以依照 世尊的方法,次第地來帶領他。世尊在帶領世人修學佛法的時候,並不是一下子就把聲聞菩提、就把緣覺菩提、就把佛菩提的道理告訴眾生;他是先跟眾生講布施的樂因、生天的樂因——也就是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讓他能夠在這個部分能夠產生信心,在這個部分他是很容易做到的。世尊會觀察這一個人,他的心地是很調柔的、是可以度的,因緣夠了,就會跟他說欲為不淨、出離為要。這時候就會慢慢地跟他說色的無常、受的無常、想的無常、行的無常、識的無常,接著會跟他說:因為這五陰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是苦;因為苦,所以不是真正的我;因為這個五陰都是因緣和合的,不是真實存在的法,所以是空。慢慢地跟他開導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那麼眾生聽了以後就能夠接受,就能夠安住在佛法當中修學。

一樣我們也要學習 佛陀的方式,慢慢地引導眾生來修學佛法,如果有時間,我們跟他有一段溝通的時間與空間,我們就這樣慢慢地跟他說,如果他能夠相信了,他說:「好啊!你講得真的不錯,那我們來修學佛法吧!」這時候你就可以介紹真正能夠親證三乘菩提的書,你能夠跟他介紹真正能夠教他脫離三界有為法這樣的教授師來帶領他;這樣子這一個人因為你的指示,他就能夠在佛法當中去修學,那麼你就是他發起正法的因,所以他生生世世修學佛法的時候,他的緣和你的緣都會結在一起。這個是菩薩要能夠運用善巧方便,來以慈心利樂眾生。同時菩薩他也能夠看到眾生在沒有歸依處的時候,能夠告訴他真正的歸依法;因為一切的眾生都在三界六道當中輪迴生死,身心有如漂浮在大海中,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歸宿,所以很多人到處去找、去尋訪明師。也因此一個菩薩,他自己對於三寶的信受、對於因果的信受、對於我與我所的瞭解、對於斷我見的知見,都能夠有正確的認知,所以對於要如何修學,能夠有確定的信心。他看到眾生在茫茫大海當中沉浮,看到眾生找不到可以依止的善知識時,菩薩會發心告訴他真正的佛菩提道修學的歸依處,讓這一個人能夠真正地歸依在三乘菩提的修學下來修學,不會在世間當中忙忙碌碌耗用一生,而找不到真正的修學方法。

我們看到許多的人,他這一世跟了許許多多的法師,跟了許許多多的上師來修學,但是修到最後仍然不知道自己在修學什麼,茫然無依,心裡是浮浮的,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作菩提,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作修學的妙道。也因此菩薩要以慈心發心,給眾生真正的樂,幫助眾生能夠在佛法上得到實證的妙法。如果菩薩能夠這樣的一個發心,他的心常常住在慈心當中,那麼他就不會有不好的戒行產生,那他的戒行也能夠清淨。所以我們在發四宏誓願的時候,有說到「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宏願,我們能夠把心放在這樣的一個宏願當中,我們能夠依著眾生的因緣,不斷地為他開示佛法的妙理,為依著眾生的因緣,次第地來陪伴著他、來帶領著他,這樣子我們的佛菩提道也能夠很快地精進。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當眾生他有煩惱的時候,當眾生不知道如何解脫的時候,我們在對他說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心裡也在思惟整理自己心中所受的法,自己的體證;然後依著自己的體證、自己心中所受的法,把它整理出來,依著對方的因緣來告訴他。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可以說兩個人都能夠有所成長;他能夠聽你所說的而能夠找到正確的方針,而你也因為在跟他訴說的過程當中,自己對於體證、對於佛法的內涵,又能夠有更深入的觀察。如果你所遇到的這一個人,他是非常善於思惟的,他的問題也是非常多的,那麼你更能夠因為他的善於思惟,更為了要一個一個解決他的問題,而讓你的思惟能夠更加地敏銳。

也因此一個菩薩在面對眾生的時候,他所希望能夠給眾生的是眾生能夠在菩提道上的前進,而不是在世俗法上面的這一些事情。怎麼這樣說呢?因為有些人他覺得:「我要慈心來度眾生,所以我就發願,我希望能夠接受所有眾生的一切業障。」這個發心我們當然說:「真是了不起!」但是也應該要知道,自己有沒有這一個能力。有些人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心思,所以他有可能在這一世都病歪歪的,他自己都沒有智慧能夠解脫,又怎麼能夠幫助眾生解脫呢?所以我們今天在度眾生的時候,以慈心來攝受眾生的時候,我們要有智慧。這一個智慧要分成兩方面:一方面我們要看他的因緣,我們應該要怎麼樣子來跟他說;另外一方面,也要看自己目前的修為,如果自己的目前修為,還沒有到達某一個程度的時候,我們不要承擔太多自己沒有辦法承擔的事情,我們先承擔一件事情下來,把這件事情好好地作好,把這件事情好好地圓滿它,我們再來承擔第二件事情。如果說我們一下子沒有辦法承擔很多事情,卻把所有的事情都接下來,這樣不但事情會作不好,那麼自己也會病倒了。所以一個菩薩,他在發慈心要利樂眾生的時候,也應該有這樣的次第的心行。

還有菩薩在利樂眾生的時候,應該要有主動的心行。在布施一切眾生的情操之下,我們不能說:這一個人是跟我比較好,所以我們先度他。雖然有因緣的關係,所以會度跟自己緣比較深的人,但是也要有一個心念:不論這一個人跟我有沒有緣,我都要能夠幫助他離苦得樂;縱然是沒有緣,心裡也要想:「我如何能夠成就跟他之間的緣分,能夠在他心中種下菩提正因,種下善法的種子。」所以先以恩加的教化,就是先結下善緣。古德有說:「在成佛之前,要先為眾生作馬牛。」就是要先為眾生作牛作馬,這當然是一個形容詞,但這個意思表示:就是我們要先跟眾生結下善緣,跟眾生結下善緣以後,再為他說佛法的內涵的時候,他就能夠接受,這也就有一點像世俗常常說的「見面三分情」的道理。對於我們和他之間完全都沒有因緣的,我們先種下善緣,如果這一個人,他是對我們不滿的,或者說我們心中對這一個人感覺不是很好的,這一種人我們要如何以慈心來面對呢?其實菩薩這時候應該是要這樣想,也就是:「我為什麼和他之間會有不好的感覺?我為什麼和他之間會有怨仇的感覺?」這時候要檢討自己是不是落在我跟我所當中。一個菩薩除了要主動地,接近我們不認識的人,也應該要主動地去接近與我們有怨的人;如果我們能夠主動地去接近與我們有怨的人,這樣子他也能夠漸漸地改變對我們的態度。所以菩薩要利益眾生的時候,能夠先利益怨家,再來利益眷屬,這樣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心念。為什麼說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心念呢?因為當你去攝受你感覺的怨家的時候,你就會看到心中有那微細的念頭在掙扎著——好與不好、善與不善;也因為你有這些微細的念頭出來,那麼你就產生了調整的勢力。你會發現原來我的心中,還會有這麼多的染污,原來我的心中,還會這樣跟眾生計較。

所以一個菩薩,如果他願意以慈心發願,和自己有怨恨的人來作佛法當中的交流 ,這樣其實真正利樂的就是自己。所以 平實導師他寫了許多的書出來,他寫了許多的書出來,許多人都罵他,也在網路上批評他,也有人在私下搞小動作;但是 平實導師對於這些人,心裡都沒有任何的埋怨。他會以這樣的想法,就是:這些人是因為被誤導的,這些人是因為被表相所繫縛的,這些人是因為在法義上沒有辦法真正的認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眾生能夠真正知道佛法的內涵是什麼,我應該要更向他們講清楚說明白。所以 平實導師的書,寫得一本比一本內涵要豐富,那個目的就是能夠以慈心來利樂眾生。

今天就跟大家談到這裡,祝願您:修學佛法,慈眼視眾生,見到您慈悲的眼神,都能隨行於大乘佛法的清淨自在中。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11-a08_123


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22集 菩薩依真善知識精進正法攝持淨戒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略談的題目是「菩薩依真善知識精進正法攝持淨戒」。所謂依真善知識,就是我們在知道深解三寶的因果正理,能有趣向佛菩提道的心行,每天能夠至誠念佛,就能夠得到佛的感應,就能夠值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我們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時,我們就要能夠向他請問佛法修學的法則,我們能夠接受善知識的教導。有善知識的提攜,是道業上不可缺少的增上緣,菩薩要能以至誠心、恭敬的態度,向善知識請教法義,親近善知識。

當我們跟善知識請教法義時,心理多少會有點壓力,因為善知識有他的威德,會讓我們敬畏、會讓我們不敢親近,但是我們硬著頭皮,也要向善知識去請教。如果我們能夠值遇善知識,不向他請教的話,那是非常可惜的事,所以黃檗希運禪師說:「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我們跟在善知識的旁邊,也許一時沒有辦法得到法要,但是我們能夠安住在善知識的身邊,跟著他修學,總有一天我們能夠得到善知識所教授下來的真正的法要。因此我們如果有機會值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我們心裡不應該怯懦、不應該退失,而且要積極地珍惜難能值遇的因緣。

除了真正的善知識以外,還要親近善友來策勉我們的修行。因為我們在佛法修學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行為難免有缺失,我們對義理的認知難免會有偏失,因此有的時候這些事情我們自己並不知道;如果能夠有善友能直心地告訴我們,這樣我們就能夠很快地來調整自己的錯誤。如果我們親近的是惡友,那往往會被誤導,會導致謗法破戒的行為;因為是跟惡友在一起,當我們破戒謗法時,因為有伴,所以我們會以為我們是在護持正法、我們是戒行清淨。因此是否依止真正的善知識,是不是真正的和善友隨行,這也是我們在修學佛法時,戒是否能夠清淨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 世尊的弟子當中,有位弟子他叫作難陀。難陀他有一陣子常常和六群比丘在一起,常常和六群比丘們一起聊天,聊一些世俗的事。那時候 世尊看到了,世尊就想:「這個難陀,他現在常常和六群比丘一起親近,恐怕他的徳行會漸漸地損失,他的道業一定會退失。」因為這樣子,有一天 祂就跟難陀說:「難陀!你來,我們一起到城裡面去。」難陀就說:「好啊!」於是 世尊就帶著難陀一起到城裡面去了。走著走著,他們走到了一間賣魚店,那時候 世尊看到魚店裡面有將近一百多隻已經爛臭的死魚,那個魚放在茅草的上面。於是 世尊就說:「難陀!來!你去拿那個茅草。」難陀就去拿了,世尊說:「你抓在手上一會兒。」過了一會兒,世尊就說:「來!你把那個茅草丟掉,你聞聞手上的味道。」難陀就說:「喔!這個手好臭喔!」世尊就說:「是啊!就是像這樣,你如果親近善友就絕對不會有這一種惡臭的事情;你如果親近惡友,這一種惡臭就會從你身上不斷地傳開來。」這時候 世尊又跟他說:「來!我們再繼續向前面走。」於是走到前面,就看到一個賣香的鋪子,那上面有紙鋪了很多的香。世尊就跟難陀說:「來!你去撕一塊紙下來放在手上。」於是難陀就拿了一塊放在手上。世尊就說:「你拿一會兒。」過了一會兒說:「來!你現在聞聞看,你手上的味道是什麼樣子?」於是難陀就說:「我的手的味道是清香的。」世尊就說:「是啊!如果你所親近的是善知識,常常和善知識一起學習、熏染,這樣你也能夠得到像這樣清香的味道,讓你的名聲能夠廣聞。所以親近惡知識或者親近善知識、親近善友或者惡友,就好像我們手上抓的是鋪臭魚的茅草,或者是鋪香的這一種布袋一樣的道理。」

另外因為我們能夠值遇了善知識,也能夠有善友相伴,我們就可以精進地勤修一切善法。因此我們如果把心精進地勤修一切善法,那麼我們的業行也能夠精進。眾生善法出生的因緣會有三種:第一種是因為聽聞善法而出生;第二種是從事相上面的觀察思惟而出生;第三種是從修行的過程當中,自己的思惟觀察而出生。這三種就是從聞、思、修而出生的善法。前面兩種,第一種跟第二種,是 佛陀出世或者是有緣覺出世的時候才會遇到;但是要值遇 佛陀出世也不是容易的事,要值遇緣覺出世,但是緣覺大部分就是一世他就想走了,他並不會很積極地弘傳法要。所以善法能夠生出,最重要、最積極能夠產生的方法就是第三種-自己在佛法當中能夠一世又一世地親證實修。那如果我們能夠一世又一世地精進修學 世尊所開示的佛法妙義,這樣佛法就已經成為自家的法要,能夠依著菩薩的大願,就不一定在 佛或者緣覺出世的時候,自己的善法才能生出;而是自己因為有親修實證,所以自己善法的這一種妙種,就能夠自心流露出來。那麼縱使我們在生生世世的利樂眾生大願而投生時,如果遇到了不好的善知識,遇到了惡知識,我們也能夠藉著他們的因緣,流露出善法的業種而不會退失在佛菩提道上。因此如何能夠精進地修持善法,不僅關係到我們這一世,也關係到我們未來世是不是能夠如理正行地在佛法當中修學。

另外我們也要知道在佛法當中,對於什麼是苦、什麼是樂,我們能夠正確的認知。既然值遇了善知識,又有善友的相伴,我們又能夠精進地修學佛法,那我們的次第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的行進呢?首先最跟我們關係密切的,就是要認識我們身中的苦和樂。什麼是苦?什麼是樂?這個好像是很簡單,苦就是很苦,樂就是很快樂,但是苦真的是苦嗎?樂真的是很樂嗎?作一個譬喻:如果一個人他生病了很久,那是不是每天都很苦?是啊!好苦啊!如果有一天,人家給了他一個好藥,他吃了以後覺得舒服了好多,就覺得今天好快樂。但是那真是樂嗎?其實仍然是痛苦啊!那只是相對於沒有吃藥之前,所以現在覺得樂。縱然是說他的病完全消失了,病完全好了,那也不算是樂,因為那只是苦的消失,並不是樂。另外我們說樂也會生苦,怎麼會說樂也會生苦呢?譬如說夏天吃冰淇淋,吃第一杯我們覺得好享受,第二杯那種樂受就減少了,如果再強迫吃第三杯,那就成了苦受了。所以從樂也會生苦,苦與樂都是無常的,因為這些都是用相對的法則所產生的,往往從樂生苦、從苦生樂。所以在受苦、在享樂之間,我們只是一直在苦與樂的平衡點當中,去找一個自己安住的感覺;但是這一個感覺,常常會隨著時間點的變化而產生變化。例如吃第一杯冰淇淋的時候意猶未盡,那是樂;到了第二杯,冰淇淋還是一樣,但是那時候平衡點改變了,就不樂了;到了第三杯的時候就成為苦了。所以苦與樂都不是真正真實絕對不變的,一切世間都是相對法,都不是絕對的。

如果我們能夠有智慧觀察苦樂的變化,就知道這些苦樂都只是一時的假象,也因此就不必刻意地要去離苦,也不必特意地去求樂;遇到苦、遇到樂,都能夠不在當中去起煩惱或者愛染。我們看 佛陀《本生譚》的事跡,菩薩遊戲人間的時候,隨時都能夠應眾生的需要而捨身、捨命、捨妻、捨子,全部都捨。因為苦與樂在菩薩看來都是相對法,能夠轉依無苦無樂的如來藏以後,就遠離苦樂的相對。所以雖然生活在相對法之中,照樣有苦樂的覺受,但是不會妨礙到菩薩繼續地利樂有情;不妨陪著眾生一樣苦中作樂、樂中有苦,每天辛苦地為眾生弘法利生而努力,雖然知道有苦樂,但是不會被苦樂所繫縛。菩薩這樣遊戲人間,自然戒行就清淨了。因此如何正確認知我們身中所受的苦受與樂受、如何讓我們不對身中苦受與樂受起妄想、被繫縛,這也是可以讓我們戒行清淨的方法。

再來一種:在法要當中,我們能夠看到有為法都是無常。有為法有兩種——有漏有為法、無漏有為法,這兩種有為法都是無常的(無漏有為法也是無常,會壞滅而過去),在還沒有轉依真如心以前,這些都是無常法。有為法自身是生而必滅的法,所以有時候經典裡面會說「一切法無常」。但是在了義經中卻往往說「一切法常,一切法真實。」因為一切有為法,都是由於這個真如心、這個常住不滅的心而生起的。這些有為法不斷地生住異滅,但是這個心真如祂從來不變異,所以從心真如的立場來看,這些有為法也就成了不壞法;因為這些法都是在這一個真如心的表面上來來去去,所以才會說有為法是常。我們如果把一個人的五陰壞了、奪命了,但是祂很快在另外一世又會生一個五陰出來,永遠都沒有辦法壞掉的。為什麼?這就是從祂如來藏的自體來看,一切法都攝歸如來藏中,一切法就是如來藏無量功德中的局部體性而已,當然是不可壞盡的。所以一切法常、一切法無常,就是看用什麼角度來去說它、來去看它。如果只是從有為法來看,菩薩從相對法的因緣果報去看它,那麼就會知道一切法都是無常的,它都是因緣條件和合而成,它都是第八識如來藏藉緣顯現的。因此菩薩就不會在一切有為法當中,去起執著的心念,也因此他的戒行就能夠清淨了。在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時候,他也能夠更深入地觀察到,一切法都是無我、無我所,也因此如果我們時時把我們的心去觀看這一切法,它是無我、是無我所的時候,我們的心也能夠清淨了。

什麼叫作我所呢?我們看到一般的說法就是說,如果我們對於我們身家財產都不要執著,這樣我們的身就能夠解脫了;如果任何人罵我們,我們不會起心動念,這樣我們的心就解脫了。其實這是相似佛法,不是真正的佛法。因為那都是在我所上面用心,尚未觀察到自我的虛妄性,尤其是沒有觀到識陰自我的虛妄。所以在我跟我所當中去認為已經解脫了,有身解脫、有心解脫,其實那還是落在我跟我所當中。所以今天一個人,他要非常正確地知道我與我所,就要認識到這五陰的虛妄性,尤其是要認識到識陰的虛妄性,這一個意識心是虛妄的、是無常的、是斷滅的,我們時時都被這一個意識心的妄想執著所帶著,來起世間的一切見解。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一個部分,我們不會在色、受、想、行、識上面去起我見,那這樣子,就能夠不落入我見當中;如果我們能夠又信受第一義諦的修學,信受聲聞、緣覺、佛菩提道的修學正確方向,這樣初果斷我見的功德,就能夠完整地成就。

我見,在 世尊的時代,許許多多的外道修學,他們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真實常住不變的我,所以有些人會以色為我,有些人會以想為我,也就是他們會在五陰當中或者個別地認為是我,或者是在五陰的總相當中認為有一個我,或者是在五陰外認為有一個大梵天,或是有一個大自在天為我,那這都是錯認的我見。也因此要正確地把這一個錯誤的我見斷掉,是 世尊在當時初弘法的時候,面對這些外道錯誤的見解,必須要一個一個地跟他們說明;但是跟他們說明以後,他們能夠不會誤認這些錯誤的知見為我的時候,也要告訴他們,有一個涅槃本際的存在,這樣才不會落入斷見。因此那時候聽從 世尊的開示,不會落入我見,但是這個斷我見,也一定要相信 世尊所說,有一個涅槃本際的存在;如果不信有一個涅槃本際的存在,就不可能真正的斷我見。在菩薩隨著 世尊的修學,能夠斷了我見以後,他就能夠抉擇什麼法是他該修學的、什麼法不是他該修學的。如果一個菩薩他能夠有抉擇什麼法是他該修學的時候,他可以看到別人,他所修學的佛法是對還是錯,如果他能夠抉擇什麼法是不該修學的時候,那他也能夠看到別人修學了什麼樣的法是錯誤的,是沒有真正幫助他離開三塗的。所以一個斷我見的人,他一定能夠真正地去區分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對於善法與惡法能夠有真正的抉擇慧。

一般的人聽說真心是由分別心以外的另一個心,是由這一個能分別的妄心來尋找這一個不分別的真心,因此一般人聽到這樣的說法,他受不了,因為他認為學佛就是要把這一個覺知心,變成不能分別的心;他不認為說這一個意識覺知心以外,有另外一個真心,這樣的人都是屬於六識論者,他是否定第八識如來藏的。也因此這樣的人,我們可以問他:「你認為把這一個覺知心,把祂安住在不分別的境界當中就是真心。那麼如果打你一巴掌,你會不會知道痛?如果你不會知道痛,那才是真的無分別。可是你說我不會,你如果說不會,一念不生仍然是分別呀!你如果真的能夠不分別被打了,也不分別沒有被打,那這樣的心不是跟白癡一樣了嗎?這樣的心有什麼用呢?」因此菩薩的智慧,是讓我們的這一個意識心,能夠更伶俐、能夠更清楚的分別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什麼是正向菩提道的方法、什麼是背離菩提道的方法。菩薩能夠有智慧認知法與非法,這樣他的戒行當然也就能夠清淨了;如果對於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也能夠不受到惡知識的帶領,那麼也就能夠真正地趣向佛菩提道。

今天就談到這裡,祝願您:能依於真善知識修學,親證苦樂的正理,離於我與我所的繫縛。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14-a08_122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21集 菩薩依正信正解修持禁戒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學佛人常彼此相互砥勵,學習要如何清淨戒行。常有人本來樂於學佛,但是一知道有許多戒律要守,就打退堂鼓了;也有人能安下來念佛,但是不敢受戒,認為受了戒就會被綁著,沒有戒就不會得戒罪。這樣想不能說有錯,每個人都希望活得輕鬆,不要動輒得咎,也就是每個人都希望活得自在,追求無繫縛解脫的生活,這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向著解脫、常樂我淨行進的動力;只是都會產生顛倒的認知,我們因過去世不能瞭解法界的真相,無明造作而有了這世的五陰世間,一生下來所了別的,就依著我和我所的舒適和滿足、執著和追求,所受的教導也是增益我及我所的熏習,對於世間的無常執以為常,種種苦執以為樂,於無我執我,於不淨執淨。也因此希望離苦得樂,本來就是每一個人每天在追求的事,只是都依顛倒妄想、妄執在追求。佛法就是開示真正常樂我淨的妙道,而戒律的學習與持守,就是這個妙道的護欄,這護欄有著積極向前的正確方向,和不會再入三途的分際。

經過了前面許多親教師為我們說明了「菩薩正行」中,許多積極性的內涵和該戒止的作為。我們聽了、知道了,但是欄外五欲愛染的喧鬧,一直鼓動著我們的心房,每天一醒來就是生活在繽紛燦爛的五塵中,我們要如何讓我們能夠將戒律的積極向上性和清淨性,同時運行在我們每天所面對的五塵境中呢?對每個人來說,都希望戒律能夠持守清淨,

接下來要和大家談的主題就是:「我們要如何讓戒行清淨?」

關於如何讓持戒得以清淨,是 佛陀一直不斷重複的教示。在《優婆塞戒經》中,佛陀教了我們七十多條能讓我們清淨戒行的方法。我們現在分成五個大單元來學習,今天要和大家談的題目就是:菩薩依正信正解修持淨戒。依正信正解,信就是信佛、法、僧和深信因果,知道一切業悉有果報;解就是解心。信佛、法、僧是 佛開示持戒清淨的第一個妙法,能夠深信佛法僧三寶,是邁向佛菩提大道的第一步。修學佛法最基本的行持就是信,信則能入,佛說那是菩薩因的初發心,能長養最勝智慧門,長養一切善根。我們對佛法僧要有信心,生活在這個五濁世間,不論遇到的是順境、逆境,知道那都是本無今有,一時因緣假合相,不會對三寶的功德和真實義產生動搖,以佛法僧三寶為我們總持的戒體,這也是我們初學佛第一修學的戒行。因為深信三寶功德,則從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而能為眾生導航、廣度眾生,能得一切無礙,這都是由信三寶開始。從體解大道,就是從信外在的三寶而入自性三寶;因為我們每個人自身,就全然具足了佛法僧三寶,如此則能真正的發起無上的菩提心。由於對三寶能有具足的信心,不斷地依正法熏習,有一天我們至誠禮敬 佛陀時,就能感應不在外求的佛相、法相、僧相上,因為就能親見你的這個道場如帝珠,諸佛菩薩都現在其中,你也現在其中,這就是感應道交難思議,能夠自見佛法僧三寶的真實義。因為由親見三寶的真實義,就能真正的深入自性中的大藏經中,能夠相契整個大藏經就在此身中,智慧就能如大海般的開展出來,所以能夠作為眾生的導航,所以能夠廣度眾生。因此深信三寶的感應道交是甚深難思議的,深信三寶戒自然能夠不持而持了。

第二個能夠讓我們戒行清淨的,就是深信因果。因為深信三寶,必然能夠深信因果,知道佛道可成,知道一切所作的功德都功不唐捐,所以知道一切動身發語的業行都有果報的。從深心中真的相信因果,深信持戒的因果,依持戒為因,則未來世就有可愛的異熟果報;以犯戒為因,未來世必定有極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從信佛法僧就能清淨戒行,知道以持戒為根本來清淨修行,必定能成就佛果;由持戒的淨因,一定會得到清淨果。因緣果報這幾個字,是許多人都能夠順口說出來的名言,也能夠相信,只要努力付出,一定會有收獲;這是世間人能夠相信,所以才會有種種造作的動力。如果有因無果,田不會生長作物,有賣的沒有買的,製作物品沒人要,那許多世間的事,就不會有人做了!眾生就是預期著一定的果報,所以營造種種事業,因果也是學佛法的最基本觀念。

一般人會說:本事、本事,有本才有事。世出世間一切諸法,都不離根本因,有因才有種種事業果報,依著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集與滅的變化就是果報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來自於因與緣。佛陀開示眾生:愛、樂、欣、喜阿賴耶識,就是一切果報得以成就的根本因。這是 佛陀此世示現成佛,一開始就說出來的開示。如果離開阿賴耶識,來講一切因緣果報、來講一切法,那是遊談無根,都是戲論言說。也因此 彌勒菩薩所開示的根本大論,《瑜伽師地論》的一開始,屬於聲聞地的法中就開示:要相應五識的方法,不能離種子依——一切功能差別的起行、執受所依、異熟所攝的阿賴耶識,這是三乘菩提共通的法要。所以在佛世時,印度婆羅門教徒和許多外道,都相信輪迴這一件事,也知道輪迴是苦無止息的,一些證有神通的人,也能看到一些三界流轉的因緣果報而說出來;因此那時 佛陀只要為他們開示五陰不是常住的,告訴他們要於五蘊生厭離、要滅盡,才能證得涅槃本來、清淨、常住、不變異,就有許多人聽了 世尊這樣的開示,就可以證果了。

涅槃本際就是第八識如來藏,離開了第八識的根本因,沒有涅槃本際可言,沒有三乘菩提的道果可說。能深信因果,就能知佛不滅,知因果不虛,就不會如富蘭那外道所說: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淨。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是偶然的,沒有互相聯繫和必然的因果關係。就是有宗教師會信奉這樣無因無緣的法,所以會說出:成佛也是偶然的。會誹謗大乘經、會誹謗諸佛淨土、會誹謗漢傳佛教。發出這些言論出來,也因為他們對三寶不具信,對因果不具信,所以會把佛法變成如同世間企業來經營。辦理浴佛時,浴的不是 佛陀的聖像,而是以自己的造像來供大眾浴佛,這就是因為無法深信因果,無法深信三寶,造作身語意業時,墮入常見和斷見的外道見中而不自知,造下不如理的惡業。

也有人不瞭解因果變化的可怕,在網路上大發謗大乘法、謗菩薩僧的言論,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地流傳開來,這樣的誹謗惡業,不但留存在自己的電腦中、腦海中,也留在許多人的電腦中、腦海中,這些業行果報是難以估量。所有因為聽信這些邪說,跟著去傳布、跟著去相信的人也隨之造下惡業。當初說出這樣言論的人,他所承受的苦報,必須要等那一些受到他影響的人的果報,全部都清淨以後,這一個人才能夠解脫,這是相當嚴重的果報。今生造的因,不僅關乎今生來世的果報,還影響到以後累生累世的趣向。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因果法則如影隨形,所以經典中會說:「眾惡莫造,諸善奉行」。能夠深信因果,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知道善惡有報,纖毫受之;因此若能持深信因果,就能知一切業都有果報,就會有警戒心,不會有造惡的過失。信受這樣如來藏阿賴耶識根本因的果與因的義理,深信不疑,自然能肯定持戒的淨因,策勉自己已受如是清淨戒法,修如是清淨戒行,證如是清淨果德,對戒法的精神、目的、結果能夠深入理解,那戒行自然就會清淨了。

接下來談解心,學佛就是要能解心,這是學佛最根本的學養。解心二字,文字簡略,但內涵深廣,根本大論〈五識身相應地〉開講,就是解心的起步。學佛要通達佛法,若不能解心,出入佛門持香跟著拜,求福、求財、求去災、求解災難,這是沒有解心的信仰。有的將佛法作文字比較,或作西洋哲學比對、會通等現代式的佛學學術研究,這是把佛法當作世俗學問,來得名聞利養,是連對佛教信與仰都沒有,更談不上解心,但這竟成了現在許多出家人的修學方法,這是相當可悲的。

我曾在一個佛學院旁聽,就聽到一位年輕的比丘尼舉手問教授:「我出家是希望能夠解脫三界,是為了要知道如何成就佛道,我為什麼要學康德哲學?我為什麼要學哲學和佛法的關係?我為什麼要學儒學和佛法的關係?我為什麼要學佛教的演變史?我為什麼要學西藏佛教雙身法的內涵?」教授沒有正答,就問她:「那你為什麼來上課啊?」比丘尼說:「是院長規定的。」教授就說:「那你應該去問你的院長。」這位教授說明他很清楚自己的立場,他是作現代佛學學術研究的,人家請他來講課,就應聘來講課,有關佛法的修證,那不是他的範圍,所以他是相當能夠瞭解自己的範疇。但是當時我能深深感到那一位剃髮出家眾心中的痛苦和吶喊。問題出在那位當家法師,本身就是搞西洋佛學學術研究的,他能夠成為當家師,就是拿了個西洋博士回來;可是他在上課時,連十二因緣法的次第還有內容都記不起來,只是以種種世間經營法則,帶入寺院的事務中,一群出家眾學人,跟著他忙的都是與三乘菩提背離,合於世間經營法則的事務,如此要得到信仰的法益、要能夠解心是談何容易?所以六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要能深入經藏、要能瞭解經藏真正的意涵與內容,這才是解心。

在此不可能將解心的內容完全說明白,因為 佛陀的一切開示都在解心。不過我們可以先瞭解,心中如果有什麼樣的心行,會無法安住在佛法的修學中,這也算是解心的內涵。世尊開示:心中有五穢染和五種弊病,則會退失佛法的修學。心中的五種穢染就是,疑佛、疑法、疑戒、疑教、疑梵行。所謂的疑佛:就是心中對如來不信任,然後他也不會記著 佛陀的教示,佛陀對他的開示,他無法記在心中。疑法就是:佛陀所說的法他不會憶持,他心中抱著對 佛陀的懷疑,所以對 佛陀所說的法,也會懷疑不信解,因為對佛懷疑不信解,對法懷疑不信解,所以他就不會很積極地、很熱心地在法上修學。第三種疑就是對聖眾疑,這樣也不能解脫;也就是,他對於同行的僧團這些和合眾們,他對他們會有懷疑、會有猶豫、會有不信任,所以沒有辦法和僧團的人相處得很好。第四種就是他犯了禁戒,他不會悔過;然後不但不會悔過,人家勸他,他也覺得說:「我這樣真的是有錯嗎?」無法聽信人家的勸導。第五種就是他的心沒有辦法安住在清淨梵行的修學,所以當 佛陀稱讚說:我們應該要對衣服、飲食、醫藥、臥具不要貪婪,我們應該對於五欲六塵不要貪婪的時候,他心中無法生起喜樂,他沒有辦法安住在梵行的修學當中。也因此這樣的人,他的心中是有穢染的,他對於佛、對於法、對於僧、對於清淨戒行、對於梵行都沒有辦法安住在心中修學。

另外一種就是心中有五種繫縛,這五種繫縛就是:他的身沒有辦法離染,所謂的身無法離染,就是他對於衣服、飲食、臥具有愛惜,對於財色名食睡無法捨離,這就是身無法離染。另外一種是欲不能離染,也就是他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的貪愛無法捨離,而這個欲不能離染,是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只要對於三界任何一界產生愛著,都是屬於欲不能離染的範疇;如果欲不能離染,這個染就是繫縛、就是愛著,那麼他就無法出離三界。另外就是他的心的趣向力不夠,對 佛所說的聖義沒有辦法相應,對 佛所說的解脫沒有辦法相應,也就是他的心,力量無法安住在修學佛道當中。第四個就是習氣很重,喜歡跟大家常常一起道俗共會、一起來聊天,講些世間學說,心不會安住在佛道當中,喜歡世俗法的一些言論。第五種就是這樣的人也許他沒有前面四種的弊端,但是他也許能夠安住在佛法修學,可是他沒有辦法很精進,他有一點點的所得,他就覺得夠了,就不想再繼續往上修學了,這也就是有一點懈怠覺得不急。所以這五種,就是屬於修學佛法的弊端。我們要能先觀察心中是不是有這五種穢染還有五種弊病,如果我們有這五種穢染跟五種弊病,我們應該要先把它修除,這是屬於習氣的對治;有這樣的一個對治以後,然後我們把解心放在我們佛法修學的第一要務,從斷我見、認知五陰無常,這樣因緣際會時,就能夠相應到第一義諦法則,就能夠證果了。

今天就談到這裡,祝願您,深信三寶,深信因果,解心自在。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13-a08_121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20集 正受優婆塞戒的條件(十)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遊步輕利否?少病少惱否?眾生易度否?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的節目,也就是 平實導師的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讀。我們將一般初機的學佛大眾,在持守戒律方面會產生的問題,把它們分門別類,用簡單易懂的說法,一項一項地演述出來。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與各位談到了初地之前的菩薩,一定在戒行上會有所缺失,有不夠圓滿的地方。諸佛菩薩也是這樣子,在因地的時候,也是一模一樣的情況,所以 佛在本生故事中,常常宣說祂在過去生所犯下的過失。許多的佛弟子會有一種錯誤的迷思,認為說:「我今天受戒了,所以從此以後,我就不會再犯戒了。」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一個菩薩受戒以後就不再犯戒了,請問他還有需要去受這個戒嗎?當然是沒必要的!所以受戒以後,一定會不斷地違犯戒律,就是因為我還做不到清淨的行為,所以才要受戒來約束與提醒自己,需要戒律來幫助我們更加地清淨。我們都會願意承認自己的果位距離初地還很遙遠,還有許多智慧要修學,有許多的福德要累積。

大家都知道佛法的道路上,有戒、定、慧三學。我們已經在定與慧的方面,願意承認自己懂得太少,還有許多方面要加強;但是我們卻會認定,自己在受戒以後就應該要持戒不犯,然後持戒清淨無犯,可是這是二地以上的境界。也就是說,我們會用二地的境界,來要求現在還是凡夫的自己一定要去做到,這樣子會不會很矛盾呢?那就一定會自己障礙自己。戒、定、慧這三學,都是隨著修證一階一階的修證與增上,這個道理大家也都懂,那麼為什麼認為一旦受了戒,自己就應該要持戒清淨無犯呢?用這樣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與他人,最後的結果是自己做不到,別人也做不到,然後就會對自己與他人生起了瞋恨與懊悔,甚至對佛法失去了信心。

這一些都是由於自己的所知錯誤,而阻礙了自己的菩提路。我們願意承認自己的修證果位還不是登地的菩薩,但是卻要用二地菩薩的戒行標準,來要求自己做到,可能不可能呢?明明是現在做不到的事,卻要求自己現在一定要達成,那麼下場就會自哀自憐,自己氣自己,最後還是做不到,這樣子的修行有意義嗎?這就變成了自己為難自己了。也就是說,我們修行要懂得「知時節」,也就是阿含經中所說的「知時」;現在的修行是什麼階位,就不要想去強求,把未來的境界一定要現在來做到,也就是要能接受我們真實的狀況,又叫作「安忍」。所以 平實導師常常對弟子說:「有持有犯名菩薩,無持無犯名外道。」因此我們在受持戒律上的重點,並不是在於說:期盼我們一受戒,就會一切清淨,不再犯戒。而是受戒以後,心中有這個持戒的作意,但自己有時被習氣、被失念所戰勝,或者是環境上的不得已,不小心去違背了戒律,那就要懂得如法的去發露懺悔,讓這一個習氣能夠漸漸的轉易,越來越能夠修正清淨。而不是一直活在懊悔,或者不肯接受、不肯安忍之中,這樣子才是菩薩持戒所應為。換個角度來說,對於絕大部分的菩薩而言,受了戒,接下來就是不斷地違犯,然後不斷地懺悔。就在這樣子的歷緣對境當中,戒行才會漸漸地轉向清淨,這種情形對菩薩來言,是非常正常的;這也更讓我們能夠瞭解自己,自己真實的狀況是什麼樣的情形,而不是自欺欺人。

有關於受戒後持戒的情形,為什麼受了戒卻無法清淨的持戒呢?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當中,也為我們開示了同樣的教導。受戒後的持戒,依著菩薩修證的果位,它是要配合上福德、定力、慧力等等的條件。持戒這一度與其他的五度是相互攝持的,並不是說持戒就只有持戒這麼簡單,沒有其他條件的並進與配合,戒行是無法增上的。也就是說,菩薩的持戒是有他的階段差異性的,隨著這個菩薩果位證量,他的持戒也會隨之漸漸地增上。那麼佛弟子持戒會經過哪些階段呢?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彌勒菩薩說到:「若於殺等諸惡業道,少分遠離、少時遠離,唯自遠離不勸進他,不以無量門稱揚讚述,亦不見彼諸同法者,深心慶悅多生歡喜,是名下品律儀。」如果菩薩受戒後,對於殺、盜、淫、妄、酒等等的諸般戒律,能夠有一點點少分的遠離、少時短暫的遠離,只是自己能夠少少地身遠離、心遠離,因此也沒有能力去勸導他人要遠離;自己對於持戒的所知所證非常地少,所以也沒有能力用無量的方便門來讚揚持戒;也無法對於與自己同戒同法的善友,心中多多的生起深心的歡悅,這種情形叫作下品的持戒律儀。這種下品的律儀,值得我們歡喜讚歎,在每一個布薩的團體中,一定或多或少有著這樣子的菩薩,比起那些不受戒的不律儀者,這一些菩薩能離開世俗的五欲,願意從凡夫位走入菩薩道的修行,他們一定未來都會成佛,我們當然要歡喜而讚歎。

以此更進一步的持戒,又是怎麼樣呢?「若於諸惡多分遠離、多時遠離不至命終,自能遠離亦勸進他。然於遠離不以無量門稱揚讚述,見同法者不深心慶悅生大歡喜,是名中品律儀。」如果菩薩能夠於各種惡行多分地遠離,而且大部分的時間都已經多時遠離了,不再是少少分的遠離,因此自己有這個能力多分遠離,就有能力去勸進他人持戒;但是這個菩薩對於戒律,還是有許多地方不瞭解、做不到的,所以他不能以無量的方便善巧來讚頌讚揚持戒,對於和自己類似的同戒修行人,他的心中也沒有辦法深心地生起大歡喜,這叫作中品的律儀。這個中品的律儀,已經比前面下品律儀好得多了,更接近一位菩薩的行儀了。這種中品的律儀它守護身口意,就如同 佛在《法句經》裡面所說到的: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修道人在河邊的樹下修道,他雖然坐在樹下,可是心中卻沒有除去貪念,心中還是在想著六欲之法;雖然身體看起來好像是靜坐,但他的心意卻在不斷地遊動,始終止息不下來,所以在十二年當中,他沒有辦法得到任何的成就。有一天 佛知道他的得度時間到了,於是 佛就化作一位跟他一樣的修行僧人,然後就跟他在這棵樹下共同住在一起。當天晚上月亮很明亮,就看到有一隻烏龜從河裡面爬出來,來到樹下。然後又有一隻水獺從水裡面跑出來,牠看到了烏龜之後,水獺就想咬這一隻烏龜,烏龜就把牠的頭尾四肢,全部縮回到龜殼當中,所以水獺看了半天卻咬不下去。等到水獺離去以後,這一隻烏龜又伸出了牠的頭足,然後繼續走路。這個時候 佛所化現的沙門就告訴那位比丘說:「我看哪!世界上的人還不如這一隻烏龜,這一隻烏龜有牠的鎧甲可以保護牠的生命,讓水獺沒有辦法來咬牠;可是世間的眾生卻是沒有智慧,放縱於自己的五欲,所以天魔就趁著五欲之便,殺害了眾生的慧命,使眾生生死當中沒有辦法離開生死之苦而輪轉五道之中。」這時候 佛又繼續的為比丘說偈,比丘聽到了 佛所說的偈之後,於是就斷了貪,漸漸地就得到了羅漢道,也就是成就了阿羅漢果。所以戒律就如同像是烏龜的龜殼一樣,它能夠保護我們免於五欲的為難、免於輪迴之苦。

在《師地論》裡面又說道菩薩持戒的順序:「若於諸惡一切分、一切時自能遠離亦勸進他,以無量門稱揚讚述,見同法者深心慶悅生大歡喜,是名上品律儀。」如果能於各種一切的惡業惡行,在一切時中自己都能夠遠離,而且還能勸進他人也守戒不犯;還能以無量的方法來稱頌讚揚持戒,見到與自己類似的持戒修行人,也能夠從深心中生起大歡喜,這就是上品的律儀。

所以如同前面所說:菩薩的持戒是有次第、有進展性的,隨著自己在慧學、定學上面的進步,戒學也才能夠有對應的進步,戒、定、慧三者在修行上本來就是相輔相成、互相含攝、共進共成。這一個部分,我們在禪淨班的課程會有很深的著墨。一般的佛弟子,也常常會忽略的一點是,持戒要清淨不犯,與自己的增上心學,也就是定力之間,有很大很大的關係。定既然叫作增上心學,心中清淨方能善於持戒,或者倒過來說,善於持戒的人,則心中清淨,所以兩者是互相影響。壓制降伏轉換五欲五蓋,這是凡夫行的持戒。然而最多就是心中的作意雖然不犯戒,可是在心裡面,這一些違戒的種子仍然具足的存在。

那要怎麼樣才能更進一步的直接消除了犯戒的種子呢?請看!「若即於此所受律儀,能無缺犯以為依止修無悔等;乃至具足入初靜慮,由奢摩他能損伏力,損伏一切犯戒種子,是名靜慮律儀。如初靜慮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當知亦爾。」依止受持佛戒清淨無缺無犯,五蓋清淨,不再有貪瞋悔蓋等的現行。這樣子的修行,乃至於漸漸地初禪發起,由於有禪定中奢摩他-止的作意與力量,可以暫時的降伏犯戒的種子,使得犯戒的行為不會出生,這樣子的持戒就配合上定力的任持,叫作靜慮而成的持戒律儀。在初禪之後的二禪、三禪、四禪,配合持戒的靜慮律儀,也是這樣子的越加越深厚。

「此中差別者,由遠分對治所攝奢摩他道轉深,損、伏惡戒種子,當知此名初清淨力所引清淨律儀。」也就是這種依著初禪以上的奢摩他,止的定力所相應的持戒,是一種遠分對治的持戒,它可以損壞降伏惡業的種子,這可以算是初分的清淨力,所引生的持戒。

若更進一步的我們再來看:「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爾時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即名為聖所愛戒。當知此名第二清淨力所引清淨律儀,即此亦名無漏律儀。」配合上禪定的持戒,如果再更進一步,已經能夠成就了欲界的未到定地以上;配合聲聞初果以上的修證,兩者互相的配合才有可能永遠徹底的損壞犯戒的種子,這才叫作見道聖人的戒律,這叫作第二種清淨定力所攝持的清淨律儀。像這樣子持戒,配合上未到地定的定力,配合上戒律,這樣子才能夠叫作無漏的律儀。所以如果還沒有在三乘見道之前所持受的戒律,它終究不能叫作無漏的律儀。

「若即於此尸羅律儀無有缺犯,又復依止靜慮律儀,入諦現觀得不還果,爾時一切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是說再更進一步的像這樣子的修行下去,對於戒律律儀沒有任何的缺損違犯,然後配合上靜慮律儀,有了禪定的力量;配合上入地的現觀,從初果一直上修至三果不還果,這一些條件都具足,也就是這樣的一個不還三果的聖人,他的一切的惡戒種子,永永遠遠的損壞了。所以大家記不記得三果人又叫作什麼?不還果!因為他的惡戒種子悉皆永害,所以他不會再現行這一些不好的惡業的行為,因此作為他的支撐,讓他能夠不斷地向上,而不會再還回下界,這個叫作「一切惡戒種子悉皆永害」。

今天的課程當中,我們為各位介紹了為什麼一般人常常會感嘆,自己雖然下了決心想要好好的守戒,可是始終沒有辦法作到清淨無犯!原因就是在於戒律,它必須要配合慧力(也就是配合果證),它必須要配合定力,三者互相幫忙、互相成就。對於一般的凡夫而言,他能持戒,如果他再能夠配合上定力、配合上初禪以上的這個能力,他就可以損壞、暫時地壓制住這一些惡業的種子,使得它沒有現行。但終究這一些惡種子還是存在,只是不現行而已。要怎麼樣才能夠說惡業的種子永害而不再現行呢?就是必須除了有持戒的行為,配合上定力(至少得要接近初禪的未到地定),然後再搭配上三乘見道的修道,也就是初果須陀洹以上的果證,這樣的修行人,他才有能力將自己累世所帶來的惡業種子永害無餘。如果說要講嚴格一點,必須要講到三果以上的修證,才會永不再返回下界的境界。這樣子對於各位常常心中抱怨:為什麼持戒總是作不到清淨無犯?是不是大家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了呢?也可以瞭解:在我們剛剛開始修學佛道,就動不動說自己要能夠清淨持戒、無所犯戒,基本上是作不到的。

好!那我們今天時間關係,就先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91-a08_120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19集 正受優婆塞戒的條件(九)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各位現在所收看的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的節目,也就是 平實導師的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讀。我們將一般初機的學佛大眾在持守戒律方面的問題,把它們分門別類,用簡單易懂的說法,將它們一項一項地演述出來。

上一集節目中我們談到:菩薩法師交代受戒的戒子,如果能夠受持菩薩《優婆塞戒經》,那麼未來就可以證得初果、二果乃至於三果的果位。這個時候可能有人會想:難道說我受了菩薩優婆塞戒之後,回家以後,從此之後是不是就不能再受用五欲,要像出家人一樣清淨呢?不是的!所以戒師要再解說:善男子!這個菩薩優婆塞戒不可思議,因為受了這個戒以後,即使是在家中受用色、聲、香、味、觸,以及財、色、名、食、睡等等五欲之法,雖然受用卻不會障礙你證得初果須陀洹乃至於第三果,所以這個戒律叫作不可思議。

這邊要說明的是,一般外面的法師大德只看經文的表面就說:「所以 佛說在家人最多只能證得三果,他沒有辦法證得四果阿羅漢啦!一定要來出家才可能證得四果阿羅漢啦!」可是在《阿含經》中,卻常常記載著有在家人證得了阿羅漢,例如:迦葉童女等等。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是這個樣子的,在家身的佛弟子,如果能離開欲界的貪欲等五蓋之法,也就是能夠斷五下分結,那麼可以證得三果;然後接下來一樣是可以進一步地斷除五上分結,而成就四果阿羅漢。所以離欲與否-離開欲界的五蓋與否,就是能不能夠斷除我所五欲的貪愛,這才是能不能夠斷除五上分結的關鍵,它不是因為現在家相或出家的這個表相,而有所差別分異的。但是我們也看到 佛在這部經中提到:這一些戒律的持守,出家人障礙少,比較容易持守;而在家人因為各種惡因緣圍繞,所以不容易持守。但是不容易不代表不可能,所以《阿含經》中才會有這許多能以在家身而成就阿羅漢的例子。至於菩薩優婆塞戒的戒子,他所證的最高果位是三果,這個道理是因為在經中,佛允許受持優婆塞戒的戒子,他可以保有欲貪之心,繼續受用在家人的五欲,也就是身在家、心也在家。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當然最高就只能證到三果;但是如果他可以身在家、心出家,那當然也可以證得第四果阿羅漢的果位。所以並不是像表相上那樣子簡單的那樣的說法,我們要看它的真實意義。在這一邊戒師提到了可以證得初果到三果,他是以仍然繼續受用在家人的五欲之法為先決條件來說的,戒師還要再繼續為他開示:受戒以後可以證得初果乃至三果,然後可以對眾生生起了大利益,所以你願不願意因為憐愍眾生的緣故,來受優婆塞戒呢?這也顯示出受持本戒,是菩薩利他利己的大行,只有真正的菩薩才能夠真實的受持本戒。

接下來戒師繼續開示說:優婆塞戒的受持,可以是一分、半分、無分、多分、乃至於滿足受,有五種受持法。在三歸依之後,如果加受一條戒律叫作一分受;如果受兩戒,那就是少分受;如果是受持兩戒,但是毀破一戒,那就叫戒體無分;如果受持三戒或四戒,叫作多分受;如果五戒全受,那就是滿分受。您現在是想作何種受持呢?然後就依著這個戒子的意願為他傳授。優婆塞戒即使只能作一分受,也就是只受持一條戒,也是極為殊勝難得的,都要予以讚歎。

記不記得上一次課程中,我們講到了佛世時候的重姓比丘,被魚吞下卻不會死。而且當 佛一說:「善來比丘!」重姓就鬚髮自落,很快就證得阿羅漢了。還記不記得 佛說這是什麼緣故?是的!是因為重姓比丘過去生當中受持三歸,以及持守了一條不殺戒,也就是優婆塞戒當中,他選擇的是少分受。但是即使如此,今生所感得的果報,就是能夠成就阿羅漢的果位,所以各位切莫輕忽受持優婆塞戒的功德。持戒的功德有多大,毀戒的惡業也會有多大,所以佛弟子不可以對自己所受持的戒律有所輕忽。另外還要提醒各位,雖然過去生種下了大福德因緣,今生能夠得遇正法,受持上品佛戒,我們卻看到了也有一些菩薩,因此生起了貢高之心,對於其他的眾生,乃至對於佛弟子生起了輕慢之心,這樣子就違背了當初受戒的本意。戒是規範自己的身口意行為,止惡向善,戒不是用來戒別人的。有些戒子,因為自己得戒了,而輕視其他尚未得戒的人,或者自認為自己持戒清淨,而蔑視犯戒的他人,自認為自己比較清淨、殊勝,如果這樣子想的話,那就是越修越回頭了。

因為古人也說:「慢如高山,法水不入;卑如江海,萬川歸集。」這就是說當一個人生起了輕慢之心的時候,他的心就如同像高山一樣,法水是沒有辦法被他吸收、被他聚集的,因為他的心已經滿了;而一位謙卑的修行人,他的心就如同像江海一樣,陸地上所有的萬川河流,都最終要匯集到海洋當中。我們也可以這樣子說:當一位戒子開始對自己的修行生起了自滿的心,對於其他的人以輕慢心來對待的時候,這是有我、還是無我呢?不但有我,而且認為「我尊你卑、我勝你劣」,這正是我見具足,而且是惡質的顯現。這個人其實他已經遠離了戒律了,無論他的表相是多麼樣的持戒清淨,但是他的實質就已經遠離了佛戒了,更遠離了三法印,已經不是一個佛弟子的心了。記不記得三法印當中,最後一個法印叫作什麼?諸法無我。以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的心而修行,那就早已經離開了三法印,而說自己在修行,那就成為外道行了。所以當一個人生起了貢高心的時候,他就已經違背了佛所制的戒律,違背了佛法的根本,卻還在自己沾沾自喜,就好像明明身體已經要下墮到三惡道,卻還以為自己要飛向清淨的天空一樣;而且這種不淨的持戒、行道的心,不但會障礙自己現世的修行,更是造成未來下墮之因,即使未來得以懺悔,它還是會成為未來生當中修行的障礙,直到證得阿羅漢果的那一天,也逃不掉這一種障礙。

我們來看看《法句經》裡面的記載:在佛世的時候,有一個國家叫作多摩羅國,在首都七里之外有一個精舍,裡面居住著五百位沙門,出家的僧人們在這個地方禮敬三寶、修行佛道。其中有一位長老比丘叫作摩訶盧,智慧非常的愚昧,五百位比丘大家都共同來教導這一位摩訶盧。可惜他在數年當中,連一首偈都記不起來,所以被五百位比丘所輕視,不願意與他共同一起行道,然後要摩訶盧看守精舍,幫忙做一些打掃的工作。後來有一天,國王供養五百位比丘入宮,摩訶盧長老——摩訶盧比丘就自己想著說:唉!我生生世世心裡愚昧、闇塞如此,竟然幾年當中連一首偈都背不下來,為世人所輕賤,這樣子活下去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就拿了繩子,要到園中大樹下去自殺上吊。佛以天眼看到了,佛就化現成樹神,然後化現成這個半人身,就對這一位比丘呵責:「咄!比丘啊!你為什麼要作這種自殺愚蠢的行為呢?」摩訶盧就把他的痛苦難過,告訴了這一位神明,神明繼續呵責他:「不要這樣子作、不要去自殺。你聽我說,在過去迦葉佛的時代,你是一位精通三藏的大法師,有五百位弟子,可是你自以為自己聰明,自以為修行好就輕慢於其他人,甚至吝惜佛經的道理,不肯教誨別人,所以你生生世世所生的身體,諸根闇鈍愚昧,沒有辦法再解得經義。你應該要責怪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子作,而不是應該來自己殘害自殺。」這時候 世尊就放出了光明,現出了本像,然後為摩訶盧說偈。摩訶盧聽完了 佛為他所說的法,思惟 佛所說的偈,這個時候智慧就生起來了,心得決定,不久之後就證得了阿羅漢果;而且能夠自己得到了宿命通,回憶起過去世無量之事,過去所讀的三藏諸經,馬上就現在心中。佛對他說:「摩訶盧!你現在可以著衣持鉢,進入王宮接受國王供養。而且呢,你要坐在五百位比丘上座而坐。這五百位比丘就是你過去的五百位弟子,你還得為他們繼續說法,讓他們能夠盡速地得道,順便也要使得國王能夠明白信解罪業、福業因果之理,讓他能夠接受佛法的教導。」老比丘就進入了王宮,一屁股就坐在最上座。五百位比丘看到這種情形,心裡生起了瞋恚,但是不敢引起國王的注意,所以不敢呼遣摩訶盧把他趕下來。這時候國王親自地拿了各種的珍妙美食,然後來供養諸位長老比丘。供養完之後,摩訶盧就開始為國王說法,他聲音一出來,如同像打雷一樣,座上的所有的人聽到了之後,都曉得原來摩訶盧比丘是一位真正的證悟者;而五百位弟子,聽完了摩訶盧的說法之後,統統都證得了阿羅漢果,群臣百官國王,也因此都證得了初果須陀洹。所以各位看看!生起輕慢之心,特別是持戒自以為清淨而對別人生起輕慢心,他未來的果報會是什麼樣呢?這是有我還是無我呢?不但有我,而且是我見深重。

好!回到優婆塞戒,就這樣子再接下來,經過了六個多月求戒的過程,戒師終於要開始正式地傳戒了。各位可以看到課本的第206255頁的部分,開始說到菩薩優婆塞戒正式的授戒內容。從六重法戒開始,到菩薩失意輕罪,戒和尚要一一為戒子詳加解說。在 平實導師的書中解說得非常地詳細,各位菩薩一定要詳細地閱讀。我們這一邊來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難以持戒清淨?有這個因緣、有這個福德得到了正法之戒,可是為什麼總是持戒無法清淨呢?對於絕大部分的菩薩來說,受了戒以後,是不是從此以後就持戒清淨不再違犯呢?當然不是!絕大多數的情形是戒子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戒,甚至一輩子當中都不斷地在犯戒,然後懺悔,然後又犯,然後再懺悔。各位是不是像這樣子,總是墮入這個循環當中而無法拔出呢?所以很多的菩薩會說:「唉呀!這個戒怎麼這麼難受持啊!」但是老師要告訴各位,這才是正常的情形。因為真正的受持戒,受持菩薩戒清淨無犯,那必須是到菩薩二地以後的事情了;還沒有入地的菩薩,都沒有資格說:「我持戒清淨無犯!」,至於像我們這樣的凡夫,根本就沒有資格說我在持戒,而是應該說我在學戒,必須是二地以上的菩薩,才有資格說我在持戒。因為我們對於菩薩戒,有太多太多不瞭解的地方。因為我們的身口意之中,常常是動不動就在違犯戒律、違犯菩薩戒,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心念之中,其實就已經在犯戒了,是不是這樣子的呢?在佛教界中,常常有人喜歡稱讚,說:某某人持戒精嚴、戒行無犯。那麼這就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那一位大德是已經登地的菩薩了;第二種則是他在說謊,明明還在學戒的階段,是一位有學位的菩薩,卻把他高捧為地上菩薩,那就是未證言證,本身就已經犯下了重罪了。所以如果覺得自己對戒律懂得太少,不懂得太多,這才是正常,才是真實的菩薩心境。因為我們都還在學戒的階段,都還只是一個學生嘛!請問大家:學校裡的學生犯了錯,我們接不接受?我們能不能夠接受一個學生去犯錯?會啊!因為他是學生嘛!好今天的課,就先為大家講到這一邊,其他我們下一次再為各位解說。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86-a08_119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18集 正受優婆塞戒的條件(八)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首先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系列,也就是 平實導師的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讀。我們將一般初機的學佛大眾,在持守戒律方面常會感到的疑問,把它們分門別類,用簡單易懂的說法,將其一項一項地演述出來。

前面一集的節目中,與各位談到了在本經中 佛所說,要求受菩薩優婆塞戒之前,應該要具備的條件。然後為人授戒的菩薩法師,已經為戒子演說殺生、偷盜、邪淫、妄語與飲酒的諸般過失,這是一切佛所制定最主要的重戒。然後繼續問難,終於把該遮難的全部問題都給遮難完了。如果前面這一些條件,戒子都能符合,也能遵守,接下來才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付之於實行;就好像是要成為正式的成員之前,有一段試用期,又好像是要成為正式的老師之前,必須要先有一段實習老師的生活。所以接下來,就是要讓這一位求戒的戒子進入僧團來實習,也就是以實際上的行動來實習。

我們可以翻到書本的第197頁,前面都只是口頭的問難,而接下來的這一個階段,才是真正考驗這一位戒子是否真的行如其言,能夠真實地做到前面所問難的各項戒律。也因為菩薩優婆塞戒是一種為了出家加入僧團而準備的戒律,所以要看這個弟子,他是否真的能夠適應這僧團的生活,所以要讓戒子在接下來整整的六個月當中,每天都來僧團中親近出家的傳戒師,為法師、為僧團作事、服務,培植福德;而戒師也在這一段時間,仔細地觀察他是否真的確實的奉行,到底這一個人適不適合出家,這樣子檢驗過六個月以後,才可以把戒傳給他。

此時傳戒師,要聚集和合二十位的出家僧眾共同作羯摩。這也是再次地告訴我們,這個菩薩優婆塞戒只有出家的法師僧團才能傳授,在家的菩薩法師是不可以傳授的。這個規定與其他的菩薩戒,像是梵網菩薩戒、地持菩薩戒、瑜伽戒本的規定是不同的。召集了二十位以上的僧眾以後,傳戒師要向僧眾聲明種種的緣由,要請所有的僧眾共同來觀察,是否要傳授這個人菩薩優婆塞戒;如果僧團之中有人不表贊同,那就不許傳戒,僧團內部必須要再羯摩,再加以討論。

這個時候戒師要公開的聲明:諸位出家的大德僧!請您們大家聽這兒,這個人名叫某某某,在眾僧之中祈求傳受菩薩優婆塞戒,到今天已經滿足六個月了。在這六個月當中,他真的能夠清淨四威儀,以至心、至誠心承事戒師,並且受持這個戒法沒有違犯,如此已經莊嚴了他的心地;這個人有丈夫的心性,而且是男子身,不是女人身。眾位大德啊!如果你們聽許這個人受持優婆塞戒,就不必表示意見,可以默然允許。如果不允許他受戒,對他有意見,那現在就請您當場說出來。

好,這個地方經上特別講到此人是男子不是女人,也顯示出菩薩優婆塞戒只傳授給男子。那可能有人會問:那這一個戒與我們女眾有什麼相干呢?這一部戒經雖然是為了準備出家的男眾菩薩所預作的準備,不過裡面所說的布施的因果、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真理,以及實相中所說的異作異受、自作自受,這一些道理是相通無異的,這正是第一義諦的實相正理,是所有學習大乘法佛弟子們都應該深入理解的,能夠通達這一些道理,我們就可以因此斷除了心中許多的疑惑,未來才有那個因緣證得第八識如來藏,因此就能發起般若實相智慧。也就是說,這一部經典看起來雖然只是戒經,但對於參禪人來說,其實也是很重要的,更是正覺講堂學員的基本必研習的經典之一。從另一方面來說,還得要藉著理解菩薩戒的道理,以及持受菩薩戒的功德,這一些都具足了之後,才能夠使得參禪人漸漸地具有證悟的因緣,所以它是參禪的人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知識之一。

接下來,在傳戒之前,當然這一位戒子必須已經是一位歸依三寶的弟子,所以要先為他再次地傳授三歸依。傳戒的法師要對他開示說:善男子!請仔細聽我說,如今二十位的出家眾已經和合了同見,聽許你受持菩薩優婆塞戒。這個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你能受持這個戒,將來受比丘戒及菩薩戒時,都不會有所遮障;此戒也能作為未來修學一切善法時候的助緣,不會再產生種種的障礙。如果有人能夠成就這個戒的戒行,這個人將來就會有證得聲聞初果--也就是須陀洹的果報,他能夠預入聖流,乃至他可以證得二果的薄貪瞋癡的境界,甚至能以在家身證得三果離地--離開了貪瞋癡的境界。相反地如果破戒,命終之後,就將會墮落到三惡道之中。在佛法中有一個法則,就是利益越大的戒法,犯了這個戒它的弊害也會越大,利與弊是一體的二種面向。譬如說讚佛的功德無量無邊,若是反過來,謗佛的惡果也會無量無邊。因此受持菩薩優婆塞戒的功德甚為殊勝,未來能夠讓我們證得初果乃至三果,所以破了此戒,則未來當下要墮到三惡道,因此法師要讚揚持戒的殊勝性,當然也要提示戒子破戒的惡果報。

我們已經說了好幾個因為破戒而得到的惡果,現在來說一個正面的,因為受戒而此世得到大善果的記錄。在《賢愚經》裡面說到:舍衛國有一位豪富大長者,財富無量,遺憾的是他卻沒有子嗣,所以他為了這一件事情,心中常常懷著遺憾難過,所以就向四方的神明祈求,非常精進、非常誠心地祈求神明能夠賜給他孩子,後來終於他的同修生了一位男孩子。這個小男孩天生端正稀有難得,所以父母就召集了宗親大眾,舉行了一次大大的盛會,共同聚集在一起,在大河的旁邊,辦了各種美妙的飲食,大家很快樂地來參加盛會。

父母將這個小孩帶到了會所,因為太疼愛這個小孩,所以就把這個小孩坐在自己的肩膀上面,一邊讓他坐在自己肩膀上,一邊帶著這個小孩唱歌跳舞歡樂,爸爸帶著小孩跳完之後,然後再把小孩交給媽媽,媽媽也把這個小孩擔在自己的肩上,然後帶著他唱歌跳舞歡樂,沒想到跳著跳著,忽然一不小心,這個小孩就掉到河裡面去了!當然父母與宗親們,大家很努力地在河裡面在水裡面,想盡一切辦法去撈去救,竟然小孩不見了。他的父母因為愛著這個小孩,痛苦傷懷悲不可抑!

可是這個小孩,卻因為有大福德的原因,雖然掉入水中卻沒有死。他在水中,被一條大魚給吞下去了,進入了魚的肚子裡面之後,還是沒有死。為什麼呢?在河的下流村子裡面,也有一位長者、一位富豪,他也因為沒有兒子,所以想盡一切辦法四方求索,但是始終不能獲得一個子嗣。這一位富豪人家有一個僕人在河邊捕魚,結果就剛好捕到了這一隻大魚,把這個大魚的肚子剖開來,看到裡面竟然有一個小嬰兒,所以趕快拿出來給這個富豪來看,大家都來看,然後富豪就說:唉呀!我們家裡啊一直都沒有這個子嗣,到處去祈求各方的神明,現在終於神明賜給我們了這個小孩。所以就把這個小孩擦乾淨,用最好的供養來扶養這個小孩。

小孩在上游原來的父母,聽到了這一件事情,就趕快趕往下游,然後向這一位長者求,請他把他的孩子還給他。可是下游的長者說:不不不,這個小孩是我的小孩啊!他的父母說:不對不對,這個小孩是我在河邊掉下去的,現在剛好被你得到,希望你能還給我。可是下游的長者說:不行不行,我們家裡一直向神明祈求,現在終於神明用這種方式,把小孩子放在魚的肚子裡面賜給了我,你所謂你的孩子不在這個地方。所以兩家人家紛紛擾擾爭執不斷,最後只好去求國王。

兩家在國王面前各自說出了他們的道理,親生的父母說:這是我的孩子,我於某年某月某時,遺失在某一個地方。而另外一位長者說:我一直向神虔誠的祈求,神明現在終於放在魚的肚子裡面給了我,所以這個小孩是我的,不是他的小孩。雙方各執一詞。如果您是那一位國王,您會怎麼判決呢?當時國王聽到兩邊說得都很有道理,又沒有辦法知道他過去的緣由,所以就決定這個小孩由兩家平分。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讓兩邊的長者各自為這個小孩取名字,互相輪流來教養這個小孩,等到小孩長大以後,雙方的家庭各自為他娶妻生子,各自安置其家業。這一個小孩就在雙方的家庭輪流居住,哪一邊的婦女生下的小孩,那就算那個家庭;如果是另外一邊,為他準備的這個妻子生下的小孩,那當然就算另外一邊。這樣子兩邊的家業都可以得到有人在繼持。

兩位長者就聽從了國王的教導,就這樣子來養大了這個小孩,小孩漸漸地長大,兩邊的家庭也都各自為了他娶媳婦。後來這個小孩開始對佛法有興趣,於是他就向兩邊的父母同時稟告:我一出生就已經遭遇了如此艱難之苦,掉到水中被魚吞掉,幾乎要死掉,卻又得到了您的救濟,現在我心裡想要去出家,希望父母親能夠聽許,我這個小小的願望。結果兩邊的父母,因為都太疼愛了這個孩子,所以沒有辦法拒絕他,因此都答應了。

這個孩子就走到 佛所居住的地方,求 佛希望能夠加入僧團,佛就說:善來。於是這一個小孩,成為出家的沙門僧人了。那因為他有兩邊的俗家,有兩個俗名、兩個家庭,所以 佛就為他取法名叫作重姓,佛在度他出家之後,然後為他說法,這個年輕人很快的就得盡諸苦,成就了阿羅漢。然後 佛就告訴他,這一位重姓過去生的因緣:在過去久遠之前有佛世尊叫作毘婆尸佛,當時祂召集了大眾,來為大眾演說勝妙的佛法,剛好有一位長者來到了法會當中,聽聞了毘婆尸佛所說的妙法,心中知道了布施與持戒的福德,對佛法生起了信心,所以就決定自己受了三歸依,以及受持不殺戒,然後掏出一個錢來布施毘婆尸佛。就因為這個緣故,這一位長者之後,生生世世受福報無量,財寶無虞匱乏,就是這一位長者的兒子,就是這一位重姓比丘啊!因為過去他供佛一錢,後來在九十一劫當中,他永遠都是財富富饒者,乃至於到了今生,他竟然同時得到兩家父母的供養與養育;又由於他過去持受了三歸依,持受了不殺戒,所以即使他墮入水中,被魚吞掉了也不能讓他喪命;因為他受持三歸依,然後受持了這一條佛戒,所以今生能夠迅速的證得阿羅漢。

所以受持三歸與佛戒,它並不只是現世能夠得免於災禍,更是後世出生大福德之因緣,最重要的是它是未來世當中,我們能夠成就解脫果,能夠成就佛菩提果的因緣,也就是要成就果位所應該具備的福德次法。所以在這一邊,傳戒法師要格外慎重地交代戒子:受持這個菩薩優婆塞戒,未來就有因緣可以斷結而證果,可以證得聲聞初果乃至於三果;反過來說,如果不受持佛戒,未來有因緣要修行,要求證悟的時候,就會出生種種的障礙阻止我們去證果,甚至還得墮落三惡道,去受長時劫的不可愛異熟果的苦痛。所以持戒它不只是今生的利益,它更是未來生世間與出世間果報的這一個福德次法的正行。

可能有人會想:那是不是受了優婆塞戒,回家以後,我就再也不能受用五欲,我就再也不能這個像在家人一樣歡樂享受,而得要像出家人一樣清淨度日呢?不是這樣的。所以戒和尚在這個時候,就要另外要再交代一番話,什麼話呢?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賣個關子,下一次再為各位解說。我們今天為各位宣說了持戒它不只是今生修行清淨,它更是關係到未來世世間的福德、出世間的解脫,都要靠過去生持戒所累積的善因緣。

好,今天就先講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89-a08_118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17集 正受優婆塞戒的條件(七)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現在各位所收看的節目,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也就是 平實導師的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讀。在上一集的節目中,我們已經講到這一本書的第183頁。也就是在到了這個地方,菩薩法師已經為了戒子說完了五戒,弟子也一一地應許,他可以離開五惡,傳戒師就要開始用五戒當作基礎,由各個不同的面向,詳細地告誡戒子有四種事、五個處所不許去涉及,你做得到嗎?

也就是為了:一、貪求世間財物或婬欲的因緣時,仍然不可做虛妄語、虛妄行,還有遇到二、瞋恚,三、愚癡,以及四、恐怖的因緣時,也不可以說虛妄語、做虛妄行。恐怖的因緣,是說遇到了即將產生的危害,心裡很恐怖,就設法讓別人去替代自己來受害,而做出來的這一些虛妄的事情。這四個惡法,戒子都必須要遠離。至於五個處所則是:屠夫的地方、婬女、酒肆、國王、旃陀羅家。這一些是為了避免瓜田李下,引起別人不正當的誤會。

然後還要要求他要遵守五件事情:不可以販賣生命、不賣刀劍、不賣毒藥、不賣酒品、不可壓油。前面四項各位都可以理解,那麼為什麼菩薩不可以去榨油呢?這是指古代在印度芝麻這一些物品,通常是要放到芝麻裡面長蟲了,然後再拿去榨油,所以這一壓,就會傷害了無數的眾生,因此禁止菩薩去做。

還有三件事也不許作:不作羅網、不作藍染、不作釀皮。不作藍染這是指染布的事業,因為古代的藍染,是用植物的樹皮當作染色劑,在染布的過程中,會死傷許多的昆蟲小生物;而釀皮則是說在染色之前,先要用灰水來洗去髒東西,灰水是一種強鹼性的物質,用完之後最後要倒入河流中,會害死大片河中的生物。

然後菩薩法師會繼續說:有關於賭博以及浪費時間的事情,種種的歌舞伎樂的事也不許做;還有四種人不許去親近:沉迷下棋賭博的人、喝醉酒的人、常說謊欺騙眾生的人、以及喜歡賣酒的人;還有有關於放逸的法,都不許你去作,任何時候都不許放逸。

再接下來,菩薩法師還要教授戒子受了菩薩優婆塞戒,要能先學會世間的事,而且要通達;也就是要能夠自己如法地求財,而不是要依靠別人的救濟過活;甚至是使用三寶的財物,不允許。這一點,現在的佛教界也常常誤會,有些人因為在世間生活不容易所以來出家,想說出家以後,不但吃穿無虞,而且還可以領受他人的恭敬供養,這樣子叫作不如法出家,叫作賊住。有資格受優婆塞戒的佛弟子,他必須要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過活,還有餘力可以行布施,這樣子這個人的福德,才會日漸增上,否則這個人的福德,就會日漸減損,在修行上也必定會越來越退步。現在有許多人出了家,開始享受十方的供養,卻不曾想到自己無德、無修、無證,全缺而應供,如何能銷十方之糧呢?又浪費了十方信眾的供養,去做一些與佛法無關的事情,甚至是自己侵吞了這一些財物。這個侵吞、浪費十方財物的罪業的嚴重性,我們已經在前面的課程中說過了。

接下來戒和尚繼續地教導,這一些如法求來的財,要分作四分:一分供養父母、自己、妻兒、眷屬,兩分作為資本繼續營轉謀生,而最後一分則要儲蓄起來。而且財物不可以託付給四個地方:老人、遠處、惡人及大勢力的人。最後還要交代他,有四種惡人要遠離:樂說他過、樂說邪見、口軟心惡、少作多說,這四種惡人要遠離。這四種人主要都是在妄語方面,而產生了大的過惡。還有一類的妄語,是一般人常常忽略的,就是亂發惡誓願,很少有人知道,雖然只是口頭一時愚癡,隨便說說,但就有可能成就後來的惡果。

例如在《賢愚經》裡面說到:如是我聞,當佛在舍衛國祇陀精舍,在波斯匿王過世以後,他的太子離開了本國流亡國外,國家就有一位攝政來當作王,可是卻暴虐無道,把國家弄得亂七八糟。所以這個時候國中的婦女們,看到了國家亂成這個樣子,心中難過,因此也不再樂於俗法,大家就約好:乾脆我們一起去出家吧!成為比丘尼。國中的人們看到這一些女人,有一些是出生良好的貴族,有一些是這個國中非常有勢力人家的女眾,她們都捨棄了各種的享受,出家為比丘尼,所以國人大家都讚歎,競相來供養。這一群比丘尼,她們就約好一起去找一位叫作偷羅難陀比丘尼,希望能夠從偷羅難陀那裡能夠學到佛法。

她們去了之後,對這一位比丘尼作禮問訊,然後說:雖然我們已經出家了,可是我們並不瞭解如甘露一樣的法,希望師父妳能教我們開悟的法。這個時候偷羅難陀心裡卻想到:我今天應該來教導她這一些有錢人的太太,全部統統還俗,為什麼呢?她們如果還俗的話,她們的衣缽財物,不就可以統統歸我了嗎?這樣不是很好嗎?於是偷羅難陀就告訴她們說:妳們都是出身於尊貴大姓,家裡有很大的產業田地、象馬奴婢,一切東西都不匱乏,妳為什麼要捨了這些東西呢?妳們為什麼要來持 佛禁戒,來作比丘尼呢?作比丘尼很辛苦啊!不如妳們捨戒還家,這樣子跟妳們的先生、跟妳們的小孩共相娛樂,還可以有時間的時候來布施,這一世不就過得很快樂了嗎?結果這一群比丘尼聽到偷羅難陀這樣子說,各自都哭了起來,於是就離開了這一位偷羅難陀。

接下來,她們到了微妙比丘尼的地方去,一樣頭面頂禮,然後一樣陳述:我們在家已經太久了,所以心意放蕩、情欲熾燃,希望尊者妳能夠為我們說法。

這個時候微妙比丘尼就問她們: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法,妳們想聽哪一種法呢?

比丘尼們就回答:我們想聽現在之法。

微妙比丘尼就用她自己的例子來告誡:我本來是出生在梵志之家,我的爸爸是一個尊貴的人,全國第一;等我長大以後,就把我許配給另外一位梵志的兒子。在第一個兒子出生以後,我的公婆就死掉了,然後我懷了第二個兒子;依照印度的風俗,我帶著我的先生回我家來見我的父母。走到半路忽然肚子痛起來,於是就在一棵樹旁邊,半夜當中我生下了二兒子;生小孩的時候,因為流出來的血污,於是吸引了毒蛇過來,就咬死了我的先生。當時半夜,我呼喚我的先生,他沒有回答我,等到天色漸漸放明之後,我起來去牽他的手,才發現他被毒蛇咬死了,這個時候我就嚇到昏過去;我的大兒子看到了爸爸死掉了,痛哭失聲嚎叫,才把我漸漸地叫醒。

沒辦法,我就把我的大兒子擔在脖子上,懷中抱著小兒子往前進。走到一半,有一條大河,為了過這一條河,我就先把小兒子放在河邊,頂著大兒子去過河,沒想到當走到河中的時候,因為河水太急了,所以大兒子就被水漂走了,我想要救他,可是卻沒有力氣救不了他;這時候我只好返身,想要去抱小兒子,卻發現岸上的小兒子,已經被狼吃掉了,只剩下一灘血留在地上,這個時候我又哭得昏過去。

沒辦法,只好繼續往前走。途中又遇到一位梵志,是我父親過去的好友,就問我說:妳從哪裡來啊?為什麼這麼憔悴痛苦呢?我就把我遇到的這一段事情告訴他。梵志憐我孤苦,然後我就問他:我的父母都還好嗎?他回答:妳的父母全家大小,最近失火全部都被燒死了。他憐憫我,就帶著我回到他的家,就對待我如同是自己的女兒一樣。其他年輕的梵志,看到我端正,於是就向他請求,能夠跟我結為夫婦。後來我又嫁了別人,結果又懷孕了,當時間滿了快要生小孩的時候,我的老公出外到別的地方喝酒,晚上的時候回來,當時我正在生產,沒有辦法打開大門,我的先生喝得醉醺醺的敲著門大喚,然後就發起了脾氣破門而入,看到我就是一陣的猛打,我只好告訴他我正在生產,沒想到對方竟然拿了我剛剛出生的孩子,把他給殺了,放到鍋子裡煮了,還逼我吃下去。我實在太痛苦了,所以半夜之間就偷偷地逃走了。

走到波羅奈這個地方,就在樹下坐著休息,剛好有一位長者的兒子,他自己的老婆已經死掉了,他就為了去掃他老婆的墳墓,路途經過看到我,就問我說:妳是何人啊?為什麼一個人坐在路邊?我就把我的經歷告訴他,他就跟我說:這樣吧!妳就跟我一起回家,好不好?於是我就跟他回家又結為夫婦了,沒想到經過一段時間,這一位長者子卻得到了重病,奄奄一息最後死掉了。依照當地的習俗,夫君死掉,我也跟著一起被活埋在墳中。結果當天晚上,有一群盜墓賊來打開墳墓,賊王看到我端正,又把我拿過去當作他的妻子;然後他不斷地出去偷盜,最後又被官方砍下了他的頭,他的徒眾們把賊王埋下去,順便又再度的把我埋到土裡面去一起陪葬。沒想到有一群野狗來挖墳,這樣子墳又被牠挖開來,結果我又逃出來了。

這時候我心中就在想:到底我做錯了什麼事?在這樣的時間當中,我是如此地痛苦無法生活。又想起聽人說過,有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了,祂可以解決人世間一切的痛苦,所以我就決定要去投靠佛。走啊!走啊!終於走到了祇園精舍,很遠的地方就已經看到了如來,當時 世尊以祂無漏的智慧知道我來了,所以就出來迎接我。可是當時的我,貧困到沒有衣服穿,所以我看到 世尊來了,只好坐在地上,用雙手抱住我的胸部。佛就告訴阿難:你去拿衣服給這位女人穿。於是我就得到了衣服,然後我跪在 世尊的腳下,把我的痛苦經歷全部都告訴 世尊。佛就說:請就將這位女人,交給大愛道比丘尼。大愛道比丘尼就接受了我,然後為我說無常、苦、空、非身四聖諦之法。我聽到了這一些法,努力地精進,自己已經成就了應真阿羅漢果位,我能夠知道過去、未來,這就是我現世之法。

當時這一些比丘尼於是又再問:請問微妙比丘尼,到底妳的過去是造作了什麼罪業,今生會有這樣子的惡果?微妙就回答:你們好好地聽!在過去有一位長者非常地有錢,因為沒有兒子的原因就取了小妾,十個月後小妾為他生下了一個男兒。這時候原來的這個老婆就想:我是貴族,可是現在卻沒有兒子,沒想到小妾卻生出了小孩,萬一這個小孩長大以後,不就把我所有的家產都搶走了嗎?所以大老婆妒心就生起來,決定要殺了這個小孩。怎麼做呢?她去取了非常細的鐵針,從小孩的頭頂上刺下去,小孩這一刺沒有馬上死掉,過了十五天才慢慢的傷亡。

小妾非常地悲痛哭泣,然後懷疑是大老婆殺了我的兒子,就問大老婆說:妳真是沒有良心,竟然殺了我可愛的兒子。這時候大老婆就自己賭咒發誓:如果是我殺的,就讓我生生世世我的老公被毒蛇咬死,我的兒子被水漂、被狼吃,我自己的身體被活埋到土裡面去,我就把我自己的兒子給吃了,我的父母全家大小全部被火燒死。賭咒完之後,然後再罵這個小妾:你為什麼要毀謗我?妳為什麼要說謊話?沒想到當時所發的咒誓,今生全部都應驗了,沒有辦法改變了。

聽到這裡,諸比丘尼就再問她:為什麼您會有這個福德,能夠跟隨 如來出家,而且能夠成就阿羅漢果位呢?微妙就回答:在過去也是在波羅奈國,有一個大山,山中有許多的辟支佛、聲聞、神仙在修行。當時有一位緣覺辟支佛,進到城裡面來托缽,有一位長者婦看到非常的歡喜,於是就供養他。這一位緣覺吃了以後,馬上就飛升到半空,身上出了水跟火,然後在空中現各種神變。當時的這一位施主婦,馬上就發誓:希望我未來世也能得到像這樣子。當時的那一位供養婦也就是我,因為過去這樣的善因的原因,今生我能夠得見 如來,心開意解成就了阿羅漢道;可是雖然我現在成就了阿羅漢,但是因為過去罪業的緣故,當時我用鐵針刺到小兒的頭上,現在我晝夜都非常地痛苦,就如同有一根熱鐵針,從我的頭頂刺入腳底跑出來,這樣子的痛,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這個時候,諸比丘尼聽到了微妙比丘尼的說法,心中都生起了悲傷的心,大家都在觀察,自己心中貪欲之本,猶同燃燒的火,所以漸漸地貪欲的心就永遠不再生,發現了原來在家之苦比牢獄更可怕。所以大家就互相齊心跟微妙比丘尼說:今天能夠承蒙仁者的教導,讓我們能夠得度生死。所以各位看看口業嚴重不嚴重?要不要謹慎小心?

今天先為各位講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84-a08_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