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 星期一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97集 法身即是阿賴耶識心體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節目。本節目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識蘊真義》這部書的導讀與解說,這一集將介紹〈法身即是阿賴耶識心體〉的部分。

前一集我們介紹佛地的四智圓明,也就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及成所作智。這是大乘菩薩歷經三大無量數劫五十二位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等覺、妙覺位的修行後—於佛地轉識成智而圓滿四智心品;而五十二位階中的七住位開悟明心,也就是找到了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才是修道的開始,才能真正邁向成佛之道。因此修行要得力,一定要從明心親證如來藏下手;要利用有分別的妄心為工具,來尋覓無分別心的如來藏,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參禪的方法,離開語言文字,把真心如來藏找出來,這是修學大乘佛菩提道的真正關鍵。

因為六、七二識之所以能下品轉識成智,是因為證知自己的虛妄不實在,進而依止如來藏無得無失的清淨體性,才能夠漸漸汰換第八識中所含藏無始劫來染汙的種子。這並不是未悟的人,依著止觀就可以用意識心將意根中執著的習氣轉變、汰換清淨;也不是利用靜坐的方式,讓意識處於一念不生的狀態,就能夠清淨染汙的種子;唯有實證第八識如來藏,才能將六、七二識轉識成智。所以在參究佛法時,找到第八識之後,證知色身非我,證知能見聞覺知的心—這個受想行識—不是真實的我;然後轉依第八阿賴耶識為我,了知阿賴耶識雖然是真實存在的駐於身中,而體如虛空、無得無失,因此,發起了實相般若智慧,使得第六識產生下品初分的妙觀察智、第七識產生了下品初分的平等性智,進而斷了見道所應斷的無明煩惱,分證解脫。

這並不是把六、七二識消除掉,然後只剩下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這二智是不離清淨轉依的六、七二識;也就是說,六、七二識是體,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二智是用,離體就不能夠得其用,因此不可以說轉識成智之後,這二識就消失不見了。轉識成智的智,是指悟後由「識」產生的智慧,這就是第六識產生下品初分妙觀察智,第七識產生下品初分平等性智;至於第八識及前五識,要在上述的六、七二識明心見性、轉識成智以後,悟後起修,到了第八地,斷盡了煩惱障習氣種子,第八識捨阿賴耶性成為異熟識,再修到佛地滿足時,異熟識中的識種已經完全清淨了,不再流注變易,才能夠稱為無垢識真如。這時候的無垢識真如頓時出現了「大圓鏡智」,而前五識頓時出現了「成所作智」;這兩種智慧,在我們初次明心見性時還沒有發起,必須要到究竟成佛的時候才能夠頓得。轉識成智以後,不是把識轉掉不存在而只剩下智,反而是智仍然要依於識才能夠存在——識是體、智是用,兩不相離。

在大乘的明心見性、下品轉識成智以後,識轉化清淨了,成為清淨識,稱為清淨末那、清淨意識;清淨末那產生下品初分平等性智,清淨意識產生下品初分妙觀察智。因為這兩種智慧,而使清淨的末那轉依了第八識如來藏無我相的無漏法、轉依永無生死的第八識為「我」,而無我可得,所以漸漸地遠離了生死,這就是大乘的無生智。明心見性以後,已經確定未來無數劫必可成佛;然而,雖然已經獲得菩薩不共聲聞、緣覺的大乘無生智,但仍然還沒有獲得共聲聞、緣覺解脫道的盡智、無生智,所以還沒有離開生死,而仍然有分段生死有待斷除。而這些煩惱障、我執的斷除過程,都必須要悟後起修,修除修所斷的煩惱,也就是一念無明中的欲界愛、色界愛,還有有愛住地的煩惱;一念無明斷盡,就獲得了一切後有永盡的智慧,這才離開了分段生死。所以說,並不是初次明心見性的下品轉識成智,就可以離開生死了。

當菩薩歷經了三大無量數劫的五十二位階修行後,佛地的第八識改名無垢識,無垢識是以五法為性,稱為佛的法身。五法就是清淨真如、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還有成所作智。清淨真如是說無垢識心體有這樣的清淨真如的性相,作為轉依的第一法,再加上四智心品作為識的轉依,然後總共成為五法。但是這五法,都是從佛地第八識無垢識心體直接、間接出生或顯現,也就是無垢識顯示出了清淨真如的體性與行相,又稱為清淨法界,這是第一法;又從無垢識心體直接出生了大圓鏡智,這是第二法;然後這個無垢識也稱為阿陀那識,從祂的無漏有為法的功德中直接出生了五色根,然後輾轉才有佛地的七識心王,所以有了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這三法,與前面的二法共成為五法,這樣就稱為佛的五分法身。

這五個法中的四智心品,其實也是轉依無垢識心體的真如法性才能夠成就的,所以四智心品與清淨真如合為五法以後,這個無垢識才可以稱為「法身」。也就是說,無垢識祂必須具足顯現真如法性,必須出生了四智心品等無漏有為法,以這樣的五法為性的「無垢識」,才能夠稱為佛的法身;而這五法都是從第八無垢識心體出生或顯現,因此可以知道這五法都是依無垢識而有,而無垢識就是阿賴耶識心體所改名,並非別有另外一個心可稱為無垢識,也沒有其他另一法可稱為清淨法界。

這個所謂的法身,於多部經典中都有提及。如《佛說不增不減經》經中所說:【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經中說得很清楚,這個第八識真心如來藏就是第一義諦、就是法身,而且所有的有情眾生皆各自具有此真心如來藏。另一部《入楞伽經》經中說:「此如來藏者,名阿賴耶識,而與七識共俱。」所以,第八識真如心如來藏也就是阿賴耶識,並與前七轉識共俱一起而成為八識心王。

再如 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2之下開示說:【鈍根小智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唯欣寂滅厭塵勞。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若遇善友發大心,三種鍊磨修妙行;永斷煩惱所知障,證得如來常住身。】佛陀在這部經中談到:只有鈍根小乘小智的聲聞人,因為心生怖畏,他不敢發大心,雖然經過了多劫,還是不能知道身中的如來藏,而仍然只是一心想要趣入寂滅,想要離開世間塵勞而趣入涅槃。佛開示說:眾生本來都具有成佛的佛菩提種,這些菩提種都含藏在因地凡夫位中的阿賴耶識當中。如果我們能夠值遇大善知識,發起了成佛的大菩提心,而且經過三種鍊磨來成就妙行,就能夠把煩惱障與所知障都永遠斷除,就能夠親證如來清淨常住法身。所以 佛陀在這部經中告訴我們,是可以發起菩提心的;因為因地凡夫眾生本有菩提種,而且含藏在眾生的阿賴耶識中,也就是眾生的如來藏心中。

而所謂的清淨法界,即是阿賴耶識淨除煩惱障及所知障二障習氣種子與隨眠以後,成為無垢識時的清淨境界。這是以阿賴耶識心體的本來所顯的真如法性為體,經由淨除二障習氣種子與隨眠後,所顯示的佛地無垢識心行與種子絕對清淨的境界,名為清淨法界。但是在因地修行時,由於阿賴耶識心體雖然恆時顯現真如法性,而含藏著七識心相應的種種不淨法種及無明煩惱種子,所以稱「阿賴耶識」為不清淨眾生的法身;當阿賴耶識心體淨除所含藏的七識相應的煩惱障不淨習氣法種及無明隨眠以後,改名為「無垢識」,而顯示佛地的究竟清淨境界時,就稱為「清淨法界」。因此說,阿賴耶識改名無垢識時,就是諸佛的純淨法身,其實仍是因地阿賴耶識心體,並不是有兩個心,而是種子等改變後,改其名稱罷了。所以說阿賴耶識心體,既可以是眾生的法身,也可以是諸佛的法身;所以說清淨法界以無垢識為體,也就是以阿賴耶識心體為其法體,是故阿賴耶識心體就是眾生的法身,也是諸地菩薩的法身、諸佛的法身。

因此,清淨法界是佛所安住的境界,這樣的清淨法界是由無垢識心體所顯示,這樣佛地的清淨法界不是心體,而是心體所顯示的清淨法界——清淨法界沒有無漏有為法的體性,所以清淨法界無法出生任何一法的作用。譬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成佛品第12〉經中說:【爾時薄伽梵能善安住清淨法界,三世平等無始無終,不動凝然常無斷盡,大智光明普照世界。】(《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8)經中所說的就是佛地八識心王所顯、所住清淨境界,這是表顯佛地八識心王所顯的清淨境界,而不是實體法,更不是心,而是佛所安住的「清淨境界」,才能以大智慧的光明普照世界。

佛陀在《佛說不增不減經》卷1中也有向尊者舍利弗說明這個清淨真如法界的內涵。如經中云:【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者,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慧;清淨真如法界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舍利弗!我依此清淨真如法界,為眾生故說為不可思議法自性清淨心。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者,此本際來離脫不相應煩惱所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舍利弗!我依此煩惱所纏不相應不思議法界,為眾生故說為客塵煩惱所染自性清淨心不可思議法。】

佛陀在經中說明:「舍利弗!你應當知道:如來藏這個本際相應的實體及其所顯示的清淨法,這個法如實而不虛妄,不離不脫智慧境界;這個清淨真如法界不可思議的法,是無始本際以來就有的這個『如來藏能夠與真如法界相應』的法體。舍利弗!我依這個煩惱所纏的七識心不曾相應過不可思議的如來藏所顯示真如法界,為了能令眾生聽得懂的緣故,說是客塵煩惱所染的自性清淨心不可思議法。舍利弗當知:這個如來藏本際—七識心從本不曾相應過的自性清淨心—卻又不斷地出生了煩惱等不清淨法,而被這些七識心相應的煩惱所纏縛、不能出離三界生死的第八識如來藏心;而這個如來藏心從無始本際以來就一直都遠離、解脫於第八識如來藏所不相應、卻被纏縛住的不相應煩惱等不清淨法。也就是說,凡夫的八識心王,都不相應無始無明等過恆河沙數上煩惱,但是這種心不相應、卻被縛住的不清淨法,只有如來所證得的佛菩提智慧才能夠斷除淨盡。舍利弗!我依這個煩惱所纏,又是七識心不曾相應過的不可思議法界如來藏,為利益眾生的緣故而說『如來藏是被客塵所染汙的自性清淨心』不可思議法。」

經中又說到:【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恆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離不脫真實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攝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滅常恆清涼不變歸依不可思議清淨法界,說名眾生。所以者何?言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常恆清涼不變歸依、不可思議清淨法界等異名,以是義故,我依彼法說名眾生。】(《佛說不增不減經》)

佛陀在經中解釋:「舍利弗啊!你應當知道:如來藏在無盡的未來際中平等的、永遠的能夠與一切三界有種種法互相觸及,所以如來藏即是一切三界有諸法的根本;所以祂具備一切法的種子,具足了一切法,於世間法中運行作為之時,也是不離不脫真實法界的一切法,祂能夠住持一切法,能夠攝持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滅、常恆清涼不變而可歸依的不可思議如來藏自己的清淨法界,而說三界有情名為眾生。為何這樣子說呢?我所說的眾生,其實也就是不生不滅,也就是常恆清涼不變、歸向依止的法界,也就是不可思議清淨法界,有如是等種種異名。由於這樣真實義的緣故,我依上來所說的如來藏種種法而說如來藏名為眾生,眾生界就是如來藏。」

經中已經如實證明,清淨法界只是佛地八識心王所顯示的清淨境界罷了。所以各部經論中都已經如是說明:清淨法界是如來藏、阿賴耶、異熟、無垢識所顯示之清淨法界,只是一種心體所顯示之現象,非是實體法。所以清淨法界非心、非識,絕對不可能出生任何一法。所以說,如果有錯悟之人倡言:「清淨法界才是不生不滅法,才是萬法的根源;阿賴耶識不是清淨法界,是生滅法。」這樣子說的法是體相不分,妄解真實佛法,也是虛妄的法。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說到這裡。

最後祝願所有的菩薩們:色身康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048-a21_0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