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101集 表相歸依與實義歸依(上)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談的主題是〈表相歸依與實義歸依〉。

首先,我們先來瞭解什麼是歸依?照字面上來說,歸依就是歸向依靠的意思。這就好比說,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才能平安順利長大。同樣的道理,學佛人就是要依靠佛法僧三寶,才能解脫無邊的生死苦,乃至到達不生不死的解脫彼岸。所以學佛的第一步,首先就是先要歸依三寶,歸依三寶以後才正式成為佛弟子。這就好比說,如果想要在某個學校讀書,就先要在該校辦理註冊,先完成註冊手續以後,才正式成為該校的學生,否則就只是旁聽生。同樣的道理,對於一個學佛人來說,首先就是先要歸依三寶,才正式成為佛弟子。

在正覺法主 平實導師的著作《真假開悟》第368頁裡面說到:歸依三寶分為表相歸依以及實義歸依,而表相歸依又分為三種:第一、歸依表相三寶,第二、歸依出世三寶,第三、歸依勝義三寶。

首先,我們先來看,表相歸依的第一個、歸依表相三寶:這是說初學佛的人歸依三寶時,應當先歸依表相三寶。這個表相三寶講的就是世俗三寶,就是依世間蘊處界身以及相應法而說的三寶。也就是說,世俗三寶就是指泥塑木雕的莊嚴佛像,黃卷赤軸的佛經,剃髮著染衣的出家人。

接著,表相歸依的第二個、歸依出世三寶:就是修學佛法以後,已經能夠理解出離生死輪迴的義理,雖然還不能作深入的觀行,可已經知道出世間法的義理,這樣歸依出世三寶,仍然是屬於表相歸依。所謂出世三寶,就是 釋迦化身,四聖諦、八正道,以及證解脫果的聖僧,這是歸依二乘三寶,仍然是屬於表相歸依。

接著第三、歸依勝義三寶:這是說修學大乘佛法以後,想要求證法界實相,想要證得般若實相智慧,而不是只有解脫智的實證。這樣聞法以後,心中愛樂欣喜,想要隨從修學而先行歸依三寶,可是這仍然還是沒有親證,所以叫作歸依勝義三寶的表相歸依。勝義三寶,就是法報化身、十度種智、大乘聖僧,這是唯有大乘。

佛寶中的法身佛就是本師 毘盧遮那佛,報身佛就是 盧舍那佛;法寶中的十度種智,就是十度波羅蜜以及一切種智;僧寶中的大乘聖僧,就是初地到十地菩薩以及等覺菩薩。歸依這些三寶就是歸依勝義三寶,可仍然還是屬於表相歸依,因為還沒有實證法界實相,所以還不是實義歸依。又唯有在大乘法中才有在家相的聖僧,就是初地到十地菩薩,叫作勝義菩薩聖僧。

譬如《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面,初地到十地菩薩大多示現在家相,比較少示現出家相。這是因為一切種智妙法的親證,必須在世俗煩惱中去修學實證;如果離開世俗煩惱,那麼就不容易發起一切種智的親證因緣,也就不容易圓滿具足一切種智。再說初地以上菩薩大多示現在家相,也是為了要斷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這是因為示現在家相,有比較多的逆增上緣,這樣比較容易地地修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

初地以上的在家菩薩,為什麼也稱為聖僧?這是因為初地以上的菩薩,都是經中所說的「生如來家,是真佛子」的大菩薩。既然叫作真佛子,當然就是聖僧,不論他示現出家相或在家相都是聖僧。但是,除了大乘法中,初地以上的菩薩以外,別無在家人可以稱為聖僧。這就譬如大乘經中起首的在家菩薩,又譬如 文殊、普賢、維摩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等,雖然示現在家相,頭戴天冠、身穿寶衣、胸佩瓔珞,身上有種種寶物莊嚴,這樣有別於出家聖僧,但同樣都是聖僧。

所以,在大乘一切種智妙法中,只要證得初地以上的菩薩,都是 佛的真子,叫作「生如來家、住如來家」的真實佛子。既然是真實佛子,就不論是在家身或出家身,都是 佛的真子。這意思就是說:即使出家為僧人,如果他的證量還沒有悟入諸地,仍然不是真實佛子,只是表相佛子,除非證悟第八識如來藏,而且已經進入諸地菩薩位中。這不僅在《華嚴經》中這麼說,其他大乘經典中也是這麼說。因此,只要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不論示現出家相或在家相,都是大乘法中的勝義菩薩聖僧。

接著,我們看《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5裡面,佛開示說:【云何名勝義僧?謂佛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其德尊高,於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獨勝覺;若阿羅漢,若不還,若一來,若預流;如是七種補特伽羅,勝義僧攝。】經文大意是說:什麼是勝義僧?就是佛世尊、菩薩摩訶薩、辟支佛、阿羅漢、三果人、二果人以及初果人,這七種有情就是勝義僧所含攝。這其中說到菩薩摩訶薩,是指「其德尊高,於一切法得自在者」。那麼這就有廣義以及狹義的說法了,狹義的說法,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薩,因為初地菩薩叫作見道通達位菩薩,對於般若總相智與別相智,都已經通達自在,並且已經有了初分的道種智;廣義的說法,是指已經明心開悟的第七住位菩薩,對於般若具有少分自在,不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都屬於勝義僧。

接著,《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5又開示說:【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鬚髮不服袈裟,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是名勝義僧。】經文大意是說:如果一個在家人不剃除鬚髮,也不穿著袈裟,雖然不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也就是不受聲聞戒,所以出家僧團裡面,一切羯磨、布薩、自恣都不能參加,但是他已經有了聖法,已經證得聖果的緣故,也就是於二乘菩提,或者於大乘菩提已經見道了,他就是勝義僧。不過這裡我們要說明一點,就是在家菩薩如果還沒有見道,就不能加個「僧」字,除非他在三乘菩提中已經見道了,至少已經證得初沙門果,才能用這個「僧」字。

什麼是沙門果?這就含攝二種菩提果:一種就是二乘菩提果,從初果到四果叫作解脫果。另外一種,就是佛菩提果,就是從第七住位一直到究竟佛位,都是沙門果。這意思就是說:不論是菩薩果或二乘果,都叫作沙門果。為什麼叫作沙門果呢?譬如說,斷我見以後,接著再親證第八識如來藏,他的所見是出世間的無餘涅槃境界,叫作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這是出世間的境界,出世間就是真正出家,就是出三界家。也就是說,即使他是個在家人,一旦明心證真如,並且轉依成功了,他就是沙門,因為已經看見出三界的境界了。總而言之,只要證得解脫果、證得菩薩果,都叫作沙門果,因為這是出三界法,就是出家法。

接著,《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5又開示說:【云何名世俗僧?謂剃鬚髮,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別解脫戒,是名世俗僧。】這經文大意是說:什麼是世俗僧呢?就是剃除鬚髮、穿著袈裟、受出家別解脫戒,也就是受聲聞戒,譬如受比丘戒、比丘尼戒,這就是世俗僧,因為他在三乘菩提中,都還沒有見道的緣故,所以叫作世俗僧。我們這裡要特別強調一點,就是菩薩戒才是正解脫戒,而聲聞戒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就像經文所說,則是別解脫戒,不是正解脫戒。為什麼呢?因為聲聞戒是因事制戒,是由於僧團中有人不如法,所以 佛就施設聲聞戒,這是為了出家人在出家僧團中,能夠和合共住而施設的,所以說是別解脫戒。菩薩戒不是因事制戒,菩薩戒是諸佛法戒,是一切諸佛大乘戒,並且一受永受,盡未來際受,可是聲聞戒就只有一世受。所以,學佛人必須依止菩薩戒,才能成就究竟佛果,因此說菩薩戒才是正解脫戒。

我們再話說回來,有智慧的人一定知道說:雖然自己身已出家,可還是要歸命大乘勝義三寶。也就是說,不論示現出家相或在家相的地上菩薩,都是自己應該要歸依的勝義菩薩聖僧。想想看,我們每天早晚所禮拜歸依的 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等諸大菩薩,也都是示現長髮飄飄、身佩瓔珞的在家相。示現在家相的地上菩薩摩訶薩,為了要讓眾生崇隆三寶,所以故意忽略自己是聖僧的身分,譬如 維摩詰菩薩,為了要度二乘聲聞人入大乘法,甚至以等覺位的尊貴身分,頭頂禮拜阿羅漢,就是為了要讓世人不敢輕視二乘阿羅漢,為了要讓眾生崇隆表相三寶。

如果阿羅漢迴心轉入佛菩提道來修學大乘法,最多就是六住位,必須親證第八識如來藏,般若正觀現前,發起般若實相智慧之後,才轉入第七住位。這時候即使阿羅漢的慧解脫果,等同於初地滿心菩薩,可他的般若智慧,仍然只是在第七住位,距離等覺位還很遙遠、遙遠。且不說等覺位,想要進入初地就已經很遙遠了,因為明心證真如,才證得總相智,還要再經歷將近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二十四,圓滿十迴向位之後,並且獲得初分的道種智,才能進入初地的入地心。所以,二乘聖人迴心大乘之後,應該追隨有種智證量的勝義菩薩聖僧為老師,因為阿羅漢對於七住位的總相智,尚且還未證得,何況還在凡夫位的表相僧寶,更應該歸依出家相或在家相的勝義菩薩聖僧。

如果執著出家身相,不肯承認、也不肯追隨示現在家身相的地上菩薩為老師,而只肯承認、只肯追隨還未開悟的出家凡夫僧為老師,這是沒有智慧者,這只會使自己失去法上的大利益。為什麼呢?因為示現在家身相的地上菩薩,他的般若證量非常高,就像正覺同修會的 平實導師,對於佛弟子修證般若的法益幫助非常大,不但能讓弟子隨從修學而列入菩薩數中,也能攝受佛弟子不退轉於大乘無生忍。這個道理具見於《華嚴經》中,所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例子。善財童子一世遊盡普賢身,成就十地法王、等覺菩薩,也是尊崇一切有修有證的人為老師之後才能達到。在善財童子的參學過程中,善財童子始終不敢輕視於一切示現在家身相的賢位菩薩與諸地菩薩,都一一頭頂禮拜而受學,也都恭謹憶念感恩初學時,三賢位一切在家、出家善知識。這是值得我們去效法學習的範行,所謂見聖思齊,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法上、在道業上,獲得大利益。

這意思就是說:修學大乘法,不能執著於表相,否則就會使自己失去法益,因為菩薩法是平等法,眾生平等平等,任何人只要有因緣,都可以明心證真如。不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也不論是男眾或女眾,也不論是高官或平民百姓,只要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就有因緣可以明心證真如而成為七住位菩薩。因為大乘法是平等法,只看您有沒有那個實質,而不在於您的表相如何。大家所熟知的諸大菩薩,譬如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維摩詰菩薩,乃至現在正在兜率天宮說法的 彌勒菩薩,也都是示現寶相莊嚴的在家相。所以,假使有這樣的大菩薩來跟我們說法,可如果我們說:「請您示現出家相,我才要相信您所說的法!」那麼損失的可是我們自己喔!

時間的關係,今天講到這裡。

祝願大家:色身康泰、福慧增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082-a21_1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