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43集 應如何為亡者追福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菩薩正行》的節目,今天我們要為大家說明:為亡者追福的正確觀念以及作法。

在中國有一個傳統的觀念是說:「祖上積德,福蔭子孫。」我們如果用這句話來鼓勵大家修善積德是很好,但這卻不是正確的因果道理;另外也有不少人認為,只要祖先埋葬的地理風水選得好,就可以庇蔭子孫,但這也不是正確的因果道理;因為因果是隨個人自身過去所造的善惡業而受報的。可是另外有一句古語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這是因為共業的緣故,這叫作物以類聚、人以類聚,所以有福德的父母,他們所感生的子女也多半是有福德的。

當然有一些例外的情形,譬如說,報恩或是索債。所謂報恩,是說有一對夫妻,他們本身並沒有太多的福德,但是他們在過去世對別人有恩,所以那個人他願意來出生在他們家,作他們的子女而來報恩。而來索債的,就譬如說,有一對夫妻,他們往世常常布施、很有福德,但是在過去世曾經欠了某個人一大筆債還沒有還;他們所修的布施,當然會得到應有的福德,但是在欠債的部分呢,人家來要債,所以就出生到他們家,作了他們的子女來受用他們的錢財。除了上面所說的這兩種例外,通常的情形是有福德的父母,他們所感生的子女,同樣也是有福德的,所以這些子女才會來出生在他們家,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有福德,所以能夠繼承他們家的產業而生到他們家中,並不是因為父母行善而庇蔭子女的。

反過來說,子女修善業,同樣也是無法福祐父母的。所以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卷5當中開示說:【或有說言「子修善法,父作不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墮三惡道」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身口意業,各別異故。】(《優婆塞戒經》卷五)這意思是說,如果有人說:「兒子修了善法,他的父親卻作了種種的不善惡業,但是因為他的兒子作了種種的善事,所以就能夠庇祐他的父親不會墮入到三惡道中。」像這樣子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這是因為身口意業是各各別異的,各人所造的善惡業果都是要由各人親得,並不能互相通用的。所以子女修善法,而父母作不善業,那麼子女所修的善,是不能夠幫助父母不下墮到三惡道去的,主要的原因是「各人造業,各人承擔」;善業如此,惡業同樣也是如此,不可能由兒子的善業而來使父親不墮入惡道的。如果說父親行善,兒子就一定能夠得到庇蔭的話,那麼就不應該有很善良、很有錢的員外,卻養出了敗家子的事例;也不該有大善人,卻生個兒子疾病纏身,或是智能不足的情形了。所以說,父親所造的惡業以及兒子所造的善業,都是要各自承擔而不能夠互相替代的,因為造業者各各不同,所造的身口意業也是各各不同,不是同一個人所造的業當然就不能夠互相繼承;否則的話,那就和外道法所說的「繼承原罪」的邪說沒兩樣了,而那是不符合法界真理的。

既然說各人造業各人擔,那麼我們是不是就沒辦法盡孝心,來為亡故的父母、親屬做些事來利益他們呢?這倒是不一定的,這是要看亡故的親人是往生到何道去,而有種種不同的差異的。就如 世尊開示說:【若父喪已,墮餓鬼中;子為追福,當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勝妙寶故。若入地獄,身受苦惱,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復如是。】(《優婆塞戒經》卷五)世尊開示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往生的長輩、親人,除非他是落入餓鬼道中,我們為他追福才有用;如果他是往生到天界、人間或者地獄、畜生道的話,那麼為他作追福供養,他都是得不到的。所謂追福,就是為亡故的親友眾生來修善事、功德,或者以食物、財物等上供祭祀的法會來為亡者修福,以福資亡者,來為他們追薦祈福,讓往生在鬼道的亡者日子能夠好過一點。假使有人造了惡事,在死了以後墮入到餓鬼道後,他的子女來為他追薦祈福,用他的名義來布施再迴向給他,那麼他是可以得到福德的迴向的。但這是他死後子女才為他做的,這時候已經沒辦法改變他餓鬼身的正報,而只能夠改變他的依報,而讓他在餓鬼道中過得衣食無憂。如果在他生前,子女私下拿了他的錢,以他的名義去布施,為他偷偷的植福,也是同樣的道理;他所造的惡事,子女私底下以他的金錢來幫他行善,並不能抵償他的惡業。當然行善會有行善的業果,會讓他在餓鬼道中實現布施金錢所得到的福報;但是他本身所造作的比布施福德還要重大的餓鬼道的惡業,譬如說,他曾經說了輕謗賢聖的話,那麼他仍然還是要墮入到惡道中,這是無法免除的;只是他能在餓鬼道中,享受其他餓鬼所享受不到的待遇,譬如說,其他的餓鬼可能要很長的時間,都搶不到一口鼻涕或者膿痰,但是他卻可以很容易就得到鼻涕膿痰可以吃。所以說,善惡業是不能夠互相抵消的。如果他死後已經墮落到餓鬼道去,那麼子女們為他追福的話,是可以使得他的依報受用獲得改善:環境會比較好、食物容易得到,受苦當然就會比較少;但是他的正報的餓鬼身,仍然是不能免除的,他還是要繼續在餓鬼道中生活。

但是如果有人生前修了十善業道,死後生到欲界天去了,那麼他的子女為他追福,以他的名義去作種種的布施,或者準備了一大堆的飯菜和冥紙來供養他,他其實是不會接受的,也不會思念你所供養的食物和冥紙;這是因為他在欲界天上所受用的甘露、上妙飲食,比人間的食物要勝妙許多;而且在天界也不需要冥錢,因為天界所需要的飲食、衣物等,都是自然隨意而得的;所以即使子女們很有孝心,請了最好的名廚,以滿漢全席來供養他,他也不會覺得稀罕;因為人間的食物再怎麼美味,也比不上天界的甘露妙味啊!所以他是絕對不會思念而來受供的。所以 佛說「天上成就種種的勝妙寶」,因此子女為他作任何的追福都是沒有意義的。那麼如果他造了殺人、放火、毀謗正法或賢聖等等的大惡業而入地獄去了;這時候子女為他追福,同樣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在地獄當中,時時都遭受著重大的苦惱,所以他一心一意都只想著如何逃避悽慘的痛苦,他根本沒有時間想到孩子們為他追福所準備的物質享受;因為這就是地獄的果報。另外,世尊也說,如果是造小惡業而往生到畜生道,或是重新出生為人的話,我們為他所作的追福,他同樣也是得不到的。所以從 世尊的開示,我們就應該瞭解往生的長輩、親人,除非他是落入到餓鬼道中,我們為他作追福才有作用;如果他是往生到天界、人間,或是地獄、畜生道等其他道的話,我們為他所作的追福供養,他都是得不到的。

那麼為什麼單單只有生在餓鬼道才能得到追福,而在其他道都得不到呢?對於這個問題,世尊開示說:【若謂「餓鬼何緣獨得?」以其本有愛貪慳吝,故墮餓鬼;既為餓鬼,常悔本過,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為者生餘道中,其餘眷屬墮餓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應為餓鬼勤作福德。】(《優婆塞戒經》卷五)這意思是說,這是因為他在生前就有愛貪以及慳吝心,他希望把所有的財物、糧食都據為己有,而不願意分給別人,甚至寧願讓食物壞掉,他也不願意布施出去;正是因為像這樣的慳貪、吝惜,幾乎沒有布施修福,所以他才會墮落到幾乎沒有食物可以受用的餓鬼道去啊!當他落到餓鬼道中受饑餓之苦的時候,那麼那時候他就會想到說:「啊!我在世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捨不得用,都存起來,結果我現在什麼都享受不到。」所以他就會常常後悔自己前生的過失,而且他一天到晚都不斷地思念著,想要得到食物或財物,所以孩子們為他追福的時候,他自然就會心念相應,因此就可以得到受用。所以說,獨獨餓鬼能夠得到追福。因此,如果祖先們所作的業,出生到不同的五道去了,而人間的眷屬為他們追福,那麼就只有已經在餓鬼道的祖先們才能得到受用;而出生到其他道的眷屬,無論是生到人間、天上、畜生道或是鬼道以外的修羅道,就都得不到追福的。而若是生到天上、畜生道等諸趣的眾生,去為墮落到餓鬼道的親人追福的話,那些親人都是可以得到受用的。由於這個緣故,世尊就鼓勵我們說:有智慧的人都應該為餓鬼道的眾生多作一些福德啊!

佛陀接著又為我們開示,要如何作才能夠讓在餓鬼道的先人得到更好的受用呢?世尊說:【若以衣食、房舍、臥具、資生所須,施於沙門、婆羅門等貧窮乞士,為其呪願,令其得福,以是施願因緣力故,墮餓鬼者得大勢力,隨施隨得;何以故?生處爾故。諸餓鬼等所食不同,或有食膿、或有食糞、或食血污、嘔吐、涕唾,得是施已,一切變成上妙色味。】(《優婆塞戒經》卷五)世尊這段開示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以衣服、食物、房舍、床鋪或是平常生活所需要的物資,來供養佛門的出家眾或是外道的修行人,然後再請他們為在餓鬼道中的祖先或是眾生來持咒祝願,讓他們得福的話,因為供養了出家或在家的修行人,再加上持咒祝願的緣故,所以被祝願的餓鬼道先人或是眾生,就可以因此得到大勢力。他們因為有了大勢力的緣故,所以布施給他們的財物、食物,其餘的餓鬼就無法搶走,所以他就能夠隨施隨得。這是說,如果我們在修學上還沒有足夠的證量,所以能力有限,那麼我們可以請出家師父來辦追薦比較好。當然千萬別去請那些否定正法的出家人來作,因為他們不但沒有出家的功德,反而還有破法的大惡業;如果請他們來追福,那不是反而拖累了先人了嗎?

那麼為什麼在餓鬼道的眾生,對這些供品能夠隨施隨得呢?世尊開示說:這是因為鬼道眾生,心心念念都和食物、財物這些法相應的緣故啊!世尊接著又為我們說明,餓鬼道眾生的食物各各不同,有的餓鬼只能夠吃膿血、有的只能吃糞,有的只能吃血污、嘔吐物、鼻涕、口水等等不同。但是如果生前的子女,請了修行清淨的出家人來為他作一場佛事來追福,或者是辦施食法會,那麼就可以讓這位先人得福而有大勢力,那麼他就能夠隨施隨得;而且無論他原來的食物是膿血,還是糞尿、膿痰,統統都會變成上妙色味,這樣他的日子就會比原來好過多了。

世尊接著又為我們開示說:【雖以不淨蕩滌汁等施應食者,然有遮護,竟不得食;如是施主亦得福德,何以故?以施主心慈憐愍故。】(《優婆塞戒經》卷五)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我們在吃過飯以後,碗盤裡面都還會剩下一些殘渣,那麼我們就可以用一點水在碗盤裡沖一下,然後把這些含有殘渣的蕩滌汁,布施給餓鬼道的眾生;但是因為那是鬼道當中的有福鬼或者大力鬼,才能夠得到受用的,所以一般的餓鬼是吃不到的;但是雖然如此,我們丟棄這些殘渣、蕩滌汁的施主,也同樣會有福報的,因為這樣做的施主,是以慈悲心、憐愍心來布施蕩滌汁的緣故啊!同時在地上的蟲蟻,也能夠得到這些食物的受用啊!所以,世尊這段經文告訴我們,沒有人是不能夠布施的,即使是每餐剩下的殘渣蕩滌汁這麼少的食物,但是只要我們有慈悲心、憐愍心去作布施,那麼都是能夠得到福德的。所以這樣看來,世間根本不可能有人是無法布施的,我們也不應該再找藉口說自己沒有能力布施啊!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說明到這裡,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45-a10_043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42集 法施勝於財施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菩薩正行》的節目。在前面幾集當中,余正偉老師為大家說明了菩薩在行布施行當中,許許多多因緣果報的道理。接下來,我們今天要說明:「法施的內涵、法施的殊勝、以及法施的果報。」來讓諸位菩薩瞭解,法施之所以勝於財施的道理。而且法布施的範圍很廣,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作得到的;所以希望諸位菩薩在財施之餘,也都能夠隨緣隨分的去作法布施。

關於菩薩應該要行財施、無畏施以及法施等三種布施的道理,世尊在《優婆塞戒經》的前面幾卷,已經大略開示過了。現在在第五卷當中,世尊又特別為我們詳細說明了法施的內涵。那麼什麼是法施呢?世尊開示說:【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能教他人具信、戒、施、多聞、智慧;若以紙墨令人書寫、若自書寫如來正典,然後施人,令得讀誦,是名法施。】(《優婆塞戒經》卷五)我們從 世尊這一段的開示,就可以瞭解到:原來 世尊祂並不認為,法布施是出家二眾—比丘、比丘尼—專有的權利;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男女居士,只要是證悟了,而且有能力弘傳正法,能夠教導其他人對佛法具足信心,教導持戒、布施、多聞,甚至能夠使他出生菩提智慧的話,一樣都可以作法布施的。這是因為大乘菩薩的法道,和著重出家表相的二乘解脫道是不太一樣的。大乘佛菩提道,是依萬法的本源—本心如來藏—為根本的,而一切眾生的如來藏心,本是寂滅性、清淨性、涅槃性,是出三界法,本無一法可得;真實證悟這個出離三界之家的本心的話,就已經是心出家的大菩薩了,這才是真實的出家,當然就不會再著相,在世間法的分別、比較上來用心;所以說大乘的法道,是不在表相上來分出家和在家的。只要有佛教正法的實證,能夠為別人解說正法,讓有緣的佛子也能夠得到實證,那麼就是真善知識,是說法之師,簡稱為法師。

像一般人所熟悉的大菩薩當中,只有 地藏王菩薩是示現出家相的,而像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則都是示現有長髮、天衣、臂釧以及瓔珞莊嚴的在家相。但是有一些出家二眾,卻執著:說法是有出家表相的比丘、比丘尼的專利;也有不少的在家眾,也被這種錯誤的觀念洗腦,也抱持著同樣的看法,認為只有剃頭、著染衣的表相出家人才可以叫作法師,才可以為人講說佛法;而只要是在家居士說法或是寫書,就一律都不聽、不看。這其實都是因為對於身出家以及心出家的道理沒有弄清楚,才有這樣的誤解。其實我們應該還是以 世尊的開示為依據,要以這位善知識他有沒有實證佛法的智慧,來作為主要的判斷標準才對,而不應該以出家表相,作為唯一的簡擇標準才是啊!所以在正覺講堂,平實導師就是以這樣的標準,來選擇說法之師,只要是有大乘佛菩提的實證,只要有能力為他人開演佛法,就都有機會出來當親教師教導學子;目前講堂的親教師有比丘、優婆塞、優婆夷,將來因緣成熟的時候,當然也同樣會有比丘尼出來當親教師為眾說法的。

世尊接著說,法施就是要「能教他人具信、戒、施、多聞、智慧」。也就是說,四眾弟子的法施,就是要教導別人具足對三寶的信心,具足持戒之法,具足布施的知見,能讓聽法的人多聞,並且產生佛法的智慧。而布施的知見以及佛法的道理,其實很深很廣,所以我們在《菩薩正行》這個節目當中,也隨著 世尊的開示,不斷來為大家說明,希望大家都能夠依循「聞、思、修、證」的這樣的次第,先學會不厭其煩有耐性地定時聽聞正法,還要依循教導來作觀察、思惟,並且作菩薩六度、四攝等法的修行,才有機會把佛法的知見轉變為真實的智慧,得到實證而能夠心得決定;並不僅僅是把佛法當成知識、學問來看待而已。

世尊又說,除了說法之外,佛法的布施,還可以提供筆墨教別人書寫經典,或是自己親自書寫如來的經典,然後送給別人去讀誦,這樣也可以叫作法布施。在從前沒有印刷術的時候,想要得到一部經典的話,是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去抄寫,所以非常的珍貴;到現在印刷術已經非常進步了,所以已經不需要用抄寫的,甚至只要用很少的時間以及成本,就能夠印刷出很多很精美的經典了。所以助印經典,然後流通出去,能夠讓別人讀誦,也算是一種法布施。所以不單只是親自為人解說佛法,才能夠叫作法布施;假使覺得自己的口才不太好,不太會說話,我們也可以助印經典,或是解說正法的書籍,或者只是幫忙流通出去,讓別人在讀誦之後呢,能夠理解正法的道理,有機會轉變他的無明以及邪見,那麼同樣也是一種法布施。所以說要作法布施,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確認我們自己所助印、流通的經典和書籍,到底是正法還是邪說?

那麼如果我們作法布施,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呢?世尊接著就為我們開示說:「如是施者,未來無量得好上色。」(《優婆塞戒經》卷五)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像上面所說這樣子,來作佛教正法布施的話,那麼在未來無量世,都會得到好上色。也就是每一世都會長得很莊嚴,而不會長得很醜;而且身體也會很健康,很少有病苦,這就是「得好上色」,而且這是在未來的無量世,都會一直如此的。

那麼為什麼作法布施,可以得到這麼好而又長遠的善報呢?世尊接著就作了很詳細的說明。世尊說:【何以故?眾生聞法,斷除瞋心,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成上色;眾生聞法,慈心不殺,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壽命長;眾生聞法,不盜他財,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多饒財寶;眾生聞已,開心樂施,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身得大力;眾生聞法,斷諸放逸,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身得安樂;眾生聞法,斷除癡心,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無礙辯;眾生聞法,生信無疑,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信心明了;戒、施、聞、慧亦復如是;是故法施勝於財施。】(《優婆塞戒經》卷五)

世尊這一大段的開示的意思是說,如果眾生聽了你說法,或者因為你送給他正法的書籍,他讀過以後理解了正法的道理,知道對眾生起瞋,在未來世會有很長久很不好的果報,所以他就願意開始斷除瞋心,開始一直對他人和顏悅色,而因此得到了好的果報;那麼因為是由於你的幫助,而產生了這種的改變,所以這就會使得你在未來無量世中,得到了上妙色的果報。現代的醫學研究已經發現,瞋心對於色身的影響是很嚴重的;當我們生氣的時候,身體就會產生化學毒素,而讓身體變得很疲累,而且久而久之,毒素會累積下來,身體就會變得很差,甚至讓人產生癌症等等的病症。反過來說,如果眾生因為你的法布施,而開始斷除瞋心,那麼他的心情就會越來越安祥,身體當然也會越來越好,他在未來世的身體,也是一樣會越來越好;那麼回報到你的身上,就會使得你在未來無量世中,身體也都會很好。所以 世尊說,施主在未來無量世中,能夠得成上妙色。

接下來說,如果眾生聽聞了你為他解說正法之後,理解到殺害眾生,在未來世會得到惡色身,他信受了,所以從此以後甚至到未來世,他都不再殺害眾生,而轉變為慈悲眾生了。由於這個福德因緣的投射,你這個法施之主,在未來的無量世中,就會得到壽命綿長的果報,不會很年輕就中夭了。另外,如果眾生聽你解說了佛法因果的道理之後,從此就不再去偷盜別人的財物了;由於這個因緣,你這個作法布施的人,在未來無量世,就都會是多饒財寶的。如果說,眾生在聽聞了你說法之後,明白了布施的功德果報,也心開意解了,所以開始樂於布施,那麼就會有更多人得到了需要的財物,而不必挨餓、受凍,身體也就有了氣力;像這樣的結果,都是因為從你的法布施教導而來的,所以說,你雖然沒有布施財物,但是也照樣會得到布施財物的福德,所以在未來無量世中,就會身得大力。再來說,眾生在聽聞了正法之後,有了精進心,努力修學戒、定、慧等三無漏學,而斷除了放逸,不再胡亂攀緣聲色犬馬,因此他的身心就得到了寂靜、安樂,不再因為追求五欲之樂,過度地損耗身心而得到病苦。另外,眾生在聞法之後,斷除了愚癡心,由於這個因緣,讓你這個法施之主,在未來無量世中就會得到無礙辯才。這是因為你這一世不斷地為人說法或是流通正法,讓眾生在學了正法之後,生起了許多的智慧;那麼因為布施智慧的果報,所以在未來世你就會更有智慧,當然就會有無礙辯才,而且聽你說法的人也都會歡喜信受的。

我們正覺講堂的平實導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他在過去很多世,都經常為人說法,所以他今生智慧以及辯才都無礙;他在講經說法的時候,智慧都是自然流注,常常一堂課只能解說到幾句經文,而且是言之有物、深入淺出,讓大家都聽得法喜充滿、智慧增長。另外,平實導師寫書也是速度飛快,像《狂密與真密》四巨冊五十六萬字,他只用了三個月就完成了。從他出世說法度眾以來,著作已經超過一百多本了,而且每頁都是密密麻麻的,不像現在一般的書籍,一頁當中都沒有多少字。所以在正覺講堂,大部分的同修都覺得看書的速度,還沒有平實導師寫書的速度快!這就是現代辯才無礙最好的典範了。也因此平實導師經常不斷地勸導大家多作法布施,成就法布施的功德,那麼在未來世就會得到無礙辯才;得到無礙辯才以後,就表示你的法義通達了,要成就佛道也就更快了。那麼如果是口才不太好的人,想作法布施的話,也可以助印經典或是弘揚正法的書籍。如果沒有錢財助印,也還是可以作法布施的,譬如說:幫忙到處去流通正法的經典或書籍,或者是勸人來修學正法,那麼所得到的功德也是一樣的。

如果像上面種種法布施的方式,能讓眾生聽聞到你說法,或是藉由你的因緣得到了正法書籍而去閱讀、聽法,因此對正法信受不疑;由於這個緣故,法布施的你,在未來世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就會很堅定、很明確,也自然就會知道你對佛法具足信心的原因在哪裡,而不會猶豫不決。像有些人要在外道法當中打滾了幾十年之後,才能夠心得決定,而進入佛門歸依三寶。

從上面 世尊的開示的說明,我們就可以瞭解到,要作法布施,除了要教導別人具足對佛法僧三寶,以及因果正法的信心之外,還要教導別人持戒,而施給眾生無畏,以及作法布施而使得人生起多聞的智慧;而所作的這些法布施,不但能夠利益眾生,也會讓自己在未來無量世中壽命綿長、多饒財寶、身得大力、身心安樂、得無礙辯等等的這麼多的功德。而且在教導他人具足信心、持戒、布施、多聞、智慧等法布施之後,自己在未來無量世,也同樣會對佛法僧三寶信心明了、持戒清淨、布施廣大、多聞不忘、智慧無量等等的大利益。所以法布施,除了像財布施一樣,會在未來世得到財寶豐饒的果報以外,還可以得到許許多多財布施所得不到的大利益。

因此,世尊在最後作了一個總結,就是說:「佛法的法布施是遠遠勝過財物的布施的啊!」所以,我們大家在聽了 世尊的開示之後,就不應該只作財布施就滿足了,而是應該隨分隨力地去作正法的布施才是啊!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說明到這裡,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72-a10_042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41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九)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也就是平實導師的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讀。我們將許多初機學佛大眾在持戒方面所會遇到的問題,把它們一項一項分門別類的為各位介紹。

上一集的節目當中,我們講到了梁武帝以及他的過去世;從上面的故事可以告訴我們,因緣果報是一碼歸一碼,不同的因果,彼此是不能互相扺銷的,而是要各自受其業報。

接下來,我們再回到經文:【若以具足色香味觸施於彼者,是名淨施;若能如法得財施者,是名淨施;觀財無常不可久保而行布施,是名淨施;為破煩惱故行布施,是名淨施;為淨自心因緣故施,是名淨施。若觀「誰施、誰是受者?施何等物、何緣故施?是施因緣得何等果?如是布施即十二入,受者施主因緣 果報皆十二入」,能如是觀、行於施者,是名淨施。若行施時於福田所生歡喜心:「如諸福田所求功德,我亦如是求之不息。」施於妻、子、眷屬、僕使,生憐愍心;施於貧窮,為壞苦惱;施時不求世間果報,破憍慢施,柔軟心施,離諸有施,為求無上解脫故施,深觀生死多過罪施,不觀福田非福田施,若能如是行布施者,報逐是人如犢隨母;若求果施,市易無異。】(《優婆塞戒經》卷五)

好!佛說:「如果能以具足了色、聲、香、味、觸的這個物品布施給別人,這就叫作清淨布施;如果能夠以如法所得財物來布施,這叫作清淨布施;能夠觀察財物是無常的,它不能恆常的存在,如此作意而行布施,這叫作清淨布施;為了破除煩惱而行布施,這叫作清淨布施;為了清淨自心的緣故而行布施,這叫作清淨布施。」

接下來是很重要的部分,特別是菩薩的布施行,如何的去結合了「五蘊空觀」的布施。這個部分我們來看平實導師的開示,在課本的第八十九頁,導師說:還有一種人更深入的觀察:「我現在正在布施,是誰在布施?沒有人在布施。又是誰在接受布施?也沒有人接受布施。現在又是布施什麼財物呢?布施的財物也是無常,施者也無常,我又是以什麼緣故來布施呢?」這樣子思考清楚了:「原來我是為了淨除煩惱而布施,為了成就道業的資糧而布施,布施者與受施者以及布施這一件事情,都是無常法,但可以轉變成聖財而由自己擁有,別人不能剝奪,因此可以成就道業。」觀察清楚了,再來觀察:「自己布施的因緣,將來可以得到什麼殊勝的果報?布施給狗、布施給人、布施給外道修行者、布施給佛法中的修行者等等,未來世將會各自得到什麼樣的果報?」思惟清楚了,然後再觀察:「所謂的布施其實也不外就是十二入,就是十二處;也就是於十二處有入,就是在六根與六塵之中產生了六入,所以有六法—也是在六塵上—的入,布施不外乎就是這樣子。總歸一句話:布施就是十二處中的六入。布施的我、受我布施的人以及布施的因緣、未來世的果報都是十二入;既然都是十二入,那就是無常;無常,那我就不需要去執著,就於布施的事相中來得到解脫,再也不會被布施這一件事情所繫縛了。如果布施以後,心中總是想到:『我有在布施,我布施作得很好。』那就會被布施給綁住了。」能這樣觀察而行於布施,這一個人就叫作清淨布施,這是有智慧的清淨布施,這樣的人布施的時候也能夠為眾生說法,能這樣子布施才叫作清淨布施。

平實導師接下來繼續說:如果在布施的時候對於自己所布施的福田生起了歡喜心,他這樣想:「就像是所有被布施的福田們所追求的功德,我也就是像這樣子不斷的來追求功德。」所以布施給妻、子、眷屬、僕使時,心中出生了憐愍心。布施給窮人時,是為了毀壞對方的苦惱,不是為了求得對方的恭敬、感激。布施時不追求世間法的果報:他不會想著布施以後未來世會得到什麼樣殊勝的果報。也不會去想著布施以後,對方將來日子好過之後,會怎麼樣的回報自己。而是要破除憍慢心來布施,不要以傲慢的心來布施。要以柔軟心、溫和委婉的口氣來對受施者說話以及行布施。並且不為了求三界有的果報來布施,而是為了求得無上的解脫而布施。雖然知道布施有很多的上妙果報會在未來世等著我們,可是卻同時深深地觀察:「未來世接受布施的勝妙果報也還是生死法,在生死之中有很多的過失,也有可能會一不小心造作了許多惡業而有了罪業。」在這樣子的正知見中去作布施,自己就不會為了求三界有而去作布施,這樣子就叫作「深觀生死多過罪施」。並且布施的時候不觀察受施者的福田是不是最好的?是不是次等的、是不是最差的福田?都不作這樣的觀察,有因緣遇到了就去布施。如果能依照上面所講的正確心態與知見來布施,布施的上妙果報就會一直追逐著他,就如同小牛會緊緊地跟隨母牛不捨一樣,所以他是布施果報之主,因此稱為施主。

對布施的上妙果報都不必去掛念,要以清淨心、無所求心來布施,這純粹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布施,這樣子未來世就會有布施以後應該得到的上妙果報;既然布施的果報會緊緊地追隨著施主,那又何必去牽掛呢?如果知道布施有上妙的果報,是為了求勝妙的果報而作布施,這就是在作交易,和世間人在市場裡面的交易一樣。所以,用不堅固的財,去賺取堅固的聖財,而且在未來世還會有很多不堅固的世間財讓我們享受,何樂不為?

這邊 佛陀很有方便善巧的說法,剛開始要給眾生一點布施的動機,眾生剛剛開始會想:「我今天供養了三寶,這一位僧寶又是已經明心開悟的聖人,我未來世將會得到無量報。」心中很歡喜。等他布施習慣了再告訴他:「你不要只得到這一個福報,你還得要得功德。福德是一定跑不掉的,何必牽掛呢?何不多加一個功德呢?」對方問:「那要怎樣才能得到功德呢?」就把不牽掛、不求有等等的妙法告訴他。這就是「欲令入佛道,先以欲鉤牽」,等他進入了佛法之後,再告訴他:「你不要執著,那就多了一個功德。」

接下來我們再繼續看經文:【如為身命耕田種作,隨其種子獲其果實,施主施已亦復如是,隨其所施獲其福報。如受施者受已,得命、色、力、安、辯,施主亦得如是五報;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報,施外道離欲得百萬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報,施須陀洹得無量報,向斯陀含亦無量報,乃至成佛亦無量報。善男子!我今為汝分別諸福田故,作如是說:得百倍報至無量報。若能至心生大憐愍、施於畜生,專心恭敬施於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言百倍者,如以壽命色力安辯施於彼者,施主後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各各百倍,乃至無量亦復如是。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我施舍利弗,舍利弗亦施於我;然我得多,非舍利弗得福多也。」】(《優婆塞戒經》卷五)

好!佛說:譬如為了活命而去耕田農作,隨著所種下的種子,將來會獲得果實,施主布施了以後,就會隨著他的布施而獲得福報。就好像接受布施的人,能夠得到壽命、氣力、體力、安隱、辯才,那麼最初的施主,當然也可以獲得這五種果報的。布施給不同的眾生,會有著不同的果報。佛陀舉例說,如果是布施給畜生,將來可以獲得百倍果報;如果是布施給破戒的修行人,將來可以獲得千倍的果報;如果是布施給持戒的修行人,將來可以獲得十萬倍的果報;如果是布施給外道離欲——也就是已經離開了欲界愛證得初禪的人,將來可以獲得百萬倍報。如果是布施給向道者——也就是向須陀洹:在解脫道的修行中,真的可以稱得上是聖賢之人有八種,也就是 佛陀所說的四雙八輩,也就是向須陀洹、須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羅漢、阿羅漢這八種修行人;其中最初階就叫作向須陀洹,也就是向初果人,他們對於初果之前所應該修證的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義,也就是四加行這個部分已經完成了,但是他尚未證得初果,也就是說,初果人所知他們已經知道,但是他們就是沒有辦法真實地斷除掉三縛結,但是即使如此,佛也將他們列入四雙八輩。在《長阿含經》裡面,佛說這八種人是:【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賢聖之眾,甚可恭敬,世之福田。】(《長阿含經》卷二)所以長久以來,中國的佛教界都錯會了 世尊所交代,真正的福田是證得向初果以上的四雙八輩,而不只是穿著袈裟的世俗僧。因為後者只是表相上的三寶,而四雙八輩才是真實的福田。因此在這裡,世尊再次的交代,如果能布施給向須陀洹,從這兒開始才算是真正的福田,將來可以獲得千億倍的果報;當然再往上,如果能布施給真正的見道者,也就是須陀洹初果人,那麼將來可以獲得無量倍的果報;如果是布施給向斯陀含——已經過了初果但是還沒有真實的證得二果的人,將來也是獲得無量倍的果報;也就是說,從初果開始向上,供養到他們就都是無量倍的果報。那麼大乘的見道者,已經超過了聲聞初果,函蓋了聲聞初果所斷的三縛結,那當然供養他們也是無量報;乃至初果向上所有的果位,最終布施給 佛陀,將來也當然是更為增上的無量倍果報。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觀眾想:「那我要去哪裡找這種四雙八輩見道的菩薩來布施?」如果會這樣想,那就又變成了 世尊前面所說的「布施擇福田」,那就會變成不清淨的布施。所以在這個地方,平實導師在書中就繼續開示說:既然要說布施的因果,就應該讓大家瞭解:福田的殊勝與低劣,施主所得的回報就有一定的差別;如果都沒有差別,那就不是法界真實平等之理。這就好像在世間法上講平等,是要講立足點的平等?還是要講齊頭式的平等?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是齊頭式的平等,那就不是真的平等!例如有人辛勤努力,又加上聰明才智,使得許多利益眾生的事情都能夠順利成就;有人懈惰怠慢,又沒有才智,因此連一件利益眾生的事都作不成。這兩個人是不是要讓他們同樣的在佛法的證量上有同樣的果證呢?所以齊頭式的平等並不是真正的平等。依照立足點的平等,憑著個人的努力、才智的勝劣而產生修證上的差別,這才是真正的平等。

好!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92-a10_041


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40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八)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阿彌陀佛!

您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所準備的《菩薩正行》,也就是平實導師的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讀。我們將一般初機學佛大眾在持守戒律方面會感受到的問題,把它們分門別類,一項一項地為大眾介紹。

上一次的節目中我們說到,畜生的福報遠遠的不能跟人比,怎麼算,作人都比作畜生來得快樂自由的多。可是如果生為一個人,卻不懂得好好地去行善,那其實會比出生為畜生更加的危險;尤其是那一些有財、有勢、有福報的人,他所造下的惡業,會比畜生所造的惡業更加來的可怕。

我們來看看這一則佛經中的寓言:過去有一條狗,是有人馴養的。有一次,這一隻狗跑到外面去閒逛,逛了很久,牠的肚子餓了,所以就隨便跑到一戶人家的門口,想討一點東西吃。但是這一家人並不富有,而且主人不喜歡狗,所以看到小狗上門了,主人就拿出棍子來打牠,把牠趕走。討不到東西反而挨了打,狗非常的氣憤,馬上跑到衙門裡去找縣官。牠提出控訴說:「有一戶人家,我向他們討東西吃,他們不但不給我,反而用棍子打我,我並沒有破壞狗的規矩啊!他們不可以打我。」法官就覺得很奇怪,問牠說:「狗有什麼規矩呢?」小狗就回答:「我在自己的家中,可以隨便地出與入、起與坐,主人很愛護我。但是今天,我到別人家裡去討吃的,我只是把我的頭跟我的前腳伸到人家的門裡面,我的後腳跟尾巴仍然放在門外面,我不敢隨意地進入打擾到別人。這樣子,我並沒有犯規,卻被他們打。」這個時候呢,縣官就派人把打狗的人叫來,並且問他說:「你是不是不給這個小狗吃,還打了牠呢?」對方就承認:「是的!」所以法官就問小狗:「那麼依照你的意思,你認為我應該怎麼處罰他?」小狗不加思索地就回答:「好!那就罰他作本城的大富翁吧!」縣官聽了就哈哈大笑,說道:「給他作大富翁,那是賞他啊!不是罰他啊!你這樣子說是什麼意思啊?」小狗就回答:「大官啊!你不知道,我的前世也是一個大富豪,因為衝著自己有錢、有勢,所以造下了無數的罪業,所以今生才會生而為狗,受種種的痛苦。現在呢,就罰這一個人去作大富翁,他一定也是貪求享樂,只顧著自己的富貴,不會去想到還要修持,不會去想到要發大悲心去行善。這樣子等他死後,他也會受到大苦惱。」

一個修行人如果不願意過著平淡的生活,而去過著過於奢侈的生活,那麼這樣子就會增加這一個人的欲望和貪求,把他過去所累積的福德善業給揮霍光。所以修行人要懂得避免這樣子的過失,在因地布施的時候,這個布施就應該要具足一切淨施,而不是不淨之施。所以 世尊接下來就繼續教導我們:【善男子!菩薩布施遠離四惡:一者破戒、二者疑網、三者邪見、四者慳悋。復有五法:一者施時不選有德無德、二者施時不說善惡、三者施時不擇種姓、四者施時不輕求者、五者施時不惡口罵。復有三事,施已不得勝妙果報:一者先多發心、後則少與,二者擇選惡物持以施人,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善男子!復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者施已、見受者過,二者施時、心不平施,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四者施已喜自讚歎,五者說無、後乃與之,六者施已惡口罵詈,七者施已求還二倍,八者施已、生於疑心;如是施主,則不能得親近諸佛賢聖之人。】(《優婆塞戒經》卷五)

佛說:「善男子啊!菩薩行布施的時候,要遠離四種過失罪惡之法:第一種,用破戒的手段所獲取的財物拿來布施,這是不對的。第二種,心中存著種種的懷疑之心而行布施;懷疑自己、懷疑別人,懷疑布施這一件事,種種懷疑的心交錯在一起,這就叫作疑網。三者,心有邪見而布施。例如為了生天享福,為了獲得大勢力,為了來報仇等等而行布施。第四種,心有慳悋而行布施,生起了慳貪的煩惱。菩薩的布施還要離開五種法:第一、布施的時候,不去選擇有德之人。因為他有德,所以我布施;因為他是無德之人,我就不布施。這是不對的。第二、布施的時候,不應該去說他人的善事與惡事。第三、布施的時候,不應該去選擇對方的身分地位或者是出身種姓,來決定我是否要布施。第四、布施的時候,不應該輕慢來求布施的人。第五、布施的時候,不應該惡口罵辱他人。」

布施本來是累積福德的善行,但是如果布施的時候,同時犯下了不好的事相,那麼在未來的善果報中,就會引發附加的惡業。有那個善果報,但是善果報中,卻隱含著惡業在裡面。例如 世尊在《分別業報經》裡面說到:修行人行大布施,可是這個人個性著急,心中多瞋,不能夠依止正念來修持,那麼他死後就會是龍身報——變成龍族;能夠修大布施,但是卻喜歡輕慢於別人,死後就會變成大隻的金翅鳥;個性像狼一樣的人,貪求不知足;像獅子一樣,代表他愚癡。所以持戒卻沒有清淨的智慧,雖然自身持守戒律嚴謹,可是卻輕慢於別人,所以他就會墮落到獸中,卻為獸王。也就是說一個修行人,能夠懂得作大布施,但是個性急躁多瞋恚,不能夠依止正念而修行,這樣子的話,他未來就會投生為龍族,雖然有著世間的財寶、眷屬,受用豐饒這樣的一個大福德,可是身上卻要承受著火燒跟蟲咬的惡報;修行人如果能修大布施,但是對眾生多所輕慢,未來生投生為大鵬金翅鳥;如果多貪求者,未來世會投生為狼;性多愚癡者,則投生為獅子。如果是持戒的修行人,卻不懂得去修證清淨的智慧,雖然自身持戒精嚴,但是輕慢於別人,未來就會落入畜生道,去作那個畜生之王。

經文繼續說:還有違犯了三件事情,布施以後就不能得到殊勝美妙的果報。第一、發心布施的時候,原來答應給別人的布施,後來卻少給了。第二、選用了不好而下劣的物品,拿來布施給人。第三、布施之後,心中卻生起了後悔憎恨的心。另外還有犯了八種過失,布施以後不能夠成就上等的果報。第一、布施以後,總是想到這一位受施者的過失。譬如說,布施以後說:「唉!我看這個人也沒什麼了不起,這個人也是一樣要吃喝拉撒,這一個人好像煩惱也很多,我看他也沒有比我好到哪裡去。」這個就叫作見受者過。第二、布施的時候,對布施的對象心不平等:「啊!這個比丘好像比較有修為,那我就多供養他一點;那個比丘好像沒有什麼學問,那就少供養他一點。」這就叫作心不平等。第三、布施以後,卻要求受施者要為我作事情。第四、布施以後,喜歡自己讚歎自己的布施功德。第五、本來說自己沒有東西可以布施:「沒有了!沒有了!」後來才又拿出來布施出去。第六、布施以後,用惡口辱罵他人。第七、布施以後,要求受者:「你要還我兩倍喔!」第八、布施以後,對布施卻生起了懷疑的心。像這樣子,不淨布施的施主,將來就很難有機會親近諸佛菩薩等賢聖之人。

像剛才以上所說的情況,最著名的就是中國的梁武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之後,就十分的虔誠,成為歷史上佛門的大施主;甚至,他三次跑到同泰寺去捨身修行,然後再讓大臣們拿著錢去把他贖回來,這是他明明知道會有這樣的後果而故意去作,所以有人說他沽名釣譽。他的皇后郗氏性好嫉妒,死後墮入了畜生道變成一隻巨蟒。為了超度他的皇后,他延請高僧寫了《梁皇寶懺》,字詞優美,至今仍然是佛門中最重要的懺本之一。他建了很多的寺廟,又印了很多的經典來弘揚佛法,也度了很多的僧人——那個時候呢很多人受到鼓勵都出家,他就覺得自己的功德很大,非常的自傲。所以見到了菩提達摩祖師從印度來,他想跟祖師誇示,想要別人來讚歎他,所以他就問達摩祖師:「朕作皇帝以來,建了很多寺廟,印了很多經典,度了很多人出家,這樣子我有多少功德呢?」他想向達摩祖師表示自己是非常有功德的,想要讓達摩祖師來讚歎他。可是達摩祖師卻說:「如此並沒有功德。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皇帝要的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是有所限量的世間法,會有用完的一天;而功德則是迴向於解脫,所以是無所限量的出世間法,功德會不斷地輾轉增上。」所以梁武帝和達摩祖師最後話不投機半句多,達摩祖師就離開了皇宮,往北到了熊耳山,在少林寺後面的石洞閉關了九年。後來把法傳給二祖慧可,才有了我們中國的禪宗。

有一天,梁武帝問誌公和尚說:「我的壽命還有多少呢?」誌公回答他:「等老僧圓寂之後你會造個塔,到時候這個塔壞了,你的壽命就到了,就要往生了。」誌公和尚圓寂時候的塔,原本是用木造的,後來梁武帝想到誌公的預言,就決定把它造成一個堅固的石塔,所以就把原本的木塔給拆了。結果舊塔拆了,新塔尚未完成的時候,侯景就造反了,把梁武帝抓起來關到台城裡面去,最後給活活餓死了。當然,他會餓死,並不是他行善造福的果報。你說:「不對啊!明明他今生造了這麼多善業,為什麼他最後會餓死呢?」那是因為今生所造的善業,要留待未來世才能得報,這個叫作異時而報、異世而報。那可能我們會覺得,為什麼這一個樂善好施的梁武帝,他今生卻會有被餓死的果報呢?他過去到底作過了什麼呢?傳說:梁武帝的過去世是一個老修行,他養了一隻很調皮的猴子。有一次修行人想要坐禪入定,這一隻猴子卻吵得他不能入定,所以老修行就把這一隻猴子關到山洞裡面去。沒想到這一次一入定,入定了許多天,等到修行人出定的時候,才想到猴子還在山洞裡關著,就急忙去把洞門打開一看,猴子已經餓死了。這隻猴子死的時候就發願:「你啊!今生把我餓死,我將來一定要報仇。」老修行人累積了世間的大福德,來生就作了梁武帝;而那一隻猴子呢,就轉世為他的部下侯景。侯景造反,餓死了梁武帝,其實也就是了了上一世的因緣。

各位可以看看,佛家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每一件事情不管我們覺得它是多麼的荒謬、多麼的不合理、多麼的不應該,但是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前因而造就了現在的後果。因此以後遇到了自己所不能接受的事情,不要再隨隨便便的開口亂講話:「什麼!哪有什麼因果,騙人的!你看這個人這一世作了這麼多的善業,為什麼他下場會這麼慘?那某某人為非作歹,為什麼最後的下場這麼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緣果報就是如此,它必須是異時而報、異世而報;所以世間眾生,他看不見每一件事情的過去,更看不見他的未來。因此無福眾生,他不會相信因緣果報的道理,因為他看不見,因為他沒有辦法在他現實生活經驗中來印證這件事;如果一不小心開口毀謗,說佛法是錯誤的,說 佛陀所說的是不正確的,沒有那回事!那就會在他原有的惡業上面,又要加上一段更大的謗佛、謗法的惡業了。聽起來很愚癡,但是,這是我們世間眾生常常會犯的過失,要記得不要去犯這樣的過失。

好!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95-a10_0040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39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七)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的節目,也就是平實導師的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讀。我們將一般初機的學佛大眾,在持守戒律方面的問題,把它們分門別類,用簡單易懂的說法,將其一項一項地演述出來。

在前面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講到了:如果有人對於自己有慳惜之心,吝嗇不肯布施;或者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把財物留著,要等待最好的福田出現,好不容易找到了,又不願意布施了;不信布施的因果,認為說:「哎呀!布施也不會有多少的果報。」這一種就是慳垢的煩惱。它汙染了眾生的心,即使是慷他人之慨,布施他人的東西,都尚且作不到,更何況是布施自己的東西呢?那就更作不到了。

如此對於身外的財物的「我所」,尚且不能夠布施,更何況是要布施出自己身中的「我」呢?大家都知道,佛法的修行就是要捨棄虛妄的我,也就是願意將自己那個妄心的我布施出去。諸佛法教都說無我、要捨棄我,一個心多慳垢的人,他連我所擁有的財物、名聲都執持著不肯放,那就不可能去捨掉這個能思、能量、能作主的我。也就是慳垢的眾生很難在佛法中得到實證,因為慳垢與無我,兩者是背道而馳的,沒有交集;也就是說,解脫功德其實是從布施中得。但是這樣的道理,許多人總是懷疑不信,將解脫當作是出世間法,布施當作是世間法,然後說它們兩者沒有關係。

我們來看看經典中的記載:在佛世的時候,有一位梵志生了兒子,名字叫作阿保。父母請來了相命師為阿保看相,結果相師說:「這個孩子啊!註定要一生潦倒無福。」所以父母也因此對阿保生起了厭惡的心。到了十二歲的時候,父母就將阿保趕出家門,阿保就只好流浪街頭,靠乞討為生。有一天,阿保經過祇園精舍,釋迦牟尼佛心中知道因緣成熟了,便叫阿難尊者去問阿保願不願意出家,阿保非常歡喜的答應了。佛以手加持阿保的頭,阿保的鬚髮就自然落地,並且袈裟著身,佛就為他取了法名叫作羅旬踰。當時祇園精舍的僧眾,每天分成五組出門托缽乞食,而羅旬踰所在的這個小組呢,總是托空缽而回。佛陀就請其他小組的比丘把食物分給羅旬踰的小組。如此接連了好長一段時日,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心想:「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不如我來試看看,讓我和羅旬踰同行,也許就能托到食物了。」佛也答應了,就安排羅旬踰與目連尊者同一組去托缽。目犍連尊者就帶著羅旬踰出門,但是一路上都托不到缽,最後目犍連尊者只好以神通力,飛越了幾百億個國家,結果還是托不到缽。此時羅旬踰餓著肚子,等在恆河旁邊,目犍連尊者則先回到祇園精舍。佛陀就將自己缽裡面所剩的一點點食物分給目犍連尊者。目連尊者就請示 佛:「佛啊!我現在肚子非常的餓,即使將整個須彌山都可以吞得下去。所以這一點點食物,恐怕我吃不飽,這少許的飯恐怕不夠吃。」佛就告訴目犍連尊者說:「你不必擔心這個問題。」於是目犍連就放心地食用,等到目連尊者吃飽了,佛缽中的食物並沒有絲毫的減少,這就是 佛的無上功德。

一旁舍利弗尊者就想到羅旬踰還沒有吃飯,於是就稟告 佛,希望能將佛缽裡面所剩的食物分給羅旬踰。佛說:「我不吝惜這一些飯菜,但是因為羅旬踰他自己累世因果的原因,所以他是得不到這些食物的,因為這不是他應得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把食物分給他看看。」於是舍利弗尊者就前往恆河邊,把食物分給羅旬踰,羅旬踰才接手過去準備食用,一個不小心,竟然將缽給打翻了,所有的飯菜就散落在恆河中,被水流沖走了。羅旬踰只好返回精舍,此時他靜坐思惟:「每次當我與比丘僧們,大家同行托缽,大家都是空缽而回;舍利弗尊者慈悲的把佛陀剩下的食物給我,我卻又不小心把缽給打翻了,自己真的是沒有福德消受這些食物;這一些都是自己宿世的因緣果報使然的,所以我應當安忍、承受。」羅旬踰就像這樣子的一心專注思惟,因而除去了心中一切的煩惱塵垢,而證得了阿羅漢果;同時他也明白了自己過去所造的諸惡業因果,因此羅旬踰就從地上抓起了一把泥土,把泥土吞下去以後,他便進入了涅槃了。

此時眾人都很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惡業,讓羅旬踰這一生如此的貧困而不能吃到東西?可是又以什麼樣的因緣,讓羅旬踰可以值遇 佛,還能夠證得道果?所以 佛陀就為大家說明。佛說:「在惟衛佛的時代,羅旬踰是一個心懷慳貪,吝嗇不肯布施的人。有一次要用餐前,他脫下了衣服鋪在地上,惟恐飯粒會掉落在地上。此時有一位沙門托缽前來化緣,慳貪的羅旬踰捨不得布施,就隨手捧起一把泥沙放到沙門的缽中。可是這位沙門仍然慈悲地為他祝願:『願施主早得菩提!早得解脫!』羅旬踰因為慳貪所以無福,再加上又輕慢了三寶,這樣的大惡業的緣因,長時間輪迴在三惡道中受苦無盡。雖然當初因為那一位沙門為他祝願,今天終於能夠證得解脫道,可是仍然沒有這個福報來受用食物。應這個因緣,最後他得吃泥沙而入滅;當時接受泥土供養的沙門,就是現在的舍利弗尊者。」

那麼各位來判斷看看:到底出世間的解脫證果,跟世間的福德善業有沒有關係?當然是有完全的關係!如是因則如是果。世間福德善業的本身,它不是解脫,但是缺少了這一些福德與善緣,那就會完全的與佛法解脫無緣。解脫道已經是如此了,佛菩提道更是如此。那麼為什麼羅旬諭能夠遇到佛法?能夠遇到舍利弗尊者?最後還能夠證得阿羅漢?就是因為他的過去世,對舍利弗作了供養。雖然他只是把泥沙放進了缽,但這仍是供養三寶,不能說他沒有供養三寶;可是他所供的東西是泥沙,不是僧人所需要的食物,所以到了今生,他的果報也只有泥沙,得不到所需要的食物。所以不論是解脫道,或者是佛菩提道的修習,從最初開始,它的背後就是依著福德在支撐的,這是很多修行人都會忽略的事情。所以,記不記得 佛叫作「福慧兩足尊」,福德與智慧是同等的重要,什麼時候福德具足了,智慧就能夠具足;兩者都完全具足了,那就是我們要成佛的時候了。

那麼什麼是福?什麼是慧?更深一層的來說,智慧就是證得「法」,而福德就是「次法」。要完成實證一個法的親證,之前所需要的條件那就是次法;沒有準備好那個福德——那個次法,所以那一個法—那一個智慧—我們就沒有辦法親證。譬如說,我們如果現在想學會「無相念佛」這一個法,除了我們要在法上的用功、用心之外,還需要許多的次法。無相念佛叫作法,是一個可實證的法,它需要捨去文字、符號、形像來鍛鍊「憶佛」這一念;但是要成就無相念佛這一個法,我們同時還得滿足無相念佛所需的次法,簡單的來說就是福德因緣。比方說,今天我們有沒有福德因緣遇到無相憶佛的法?遇到了,我們能不能夠相信?相信了,能不能夠付之實修?有些人很奇怪,過去在外面的相似佛法中要怎樣就怎樣,完全沒有問題;可是來到了正覺講堂,想說好好地來練習無相念佛,想要參禪開悟,結果各種奇怪的事就會發生,讓他沒有辦法、沒有時間去修習正法。比方說,我有一個親戚,最初來學習無相念佛的時候,開始發心了,想要好好地學會無相念佛,於是就開始生病,又是住院、又是開刀,最後連課都沒有辦法來上。後來教她要向怨親債主懺悔過去的罪業遮障,要在 佛前發願:「生生世世護持正法,用所作的一切功德,迴向這一些與她有情的眾生。」後來病好了以後,再來學無相念佛,就非常的順利、一帆風順。

剛才所說的,也是次法的一部分。平實導師常常說:「眾生啊!大多是次法未具足就想要證法,所以最後就會一無所得。」所以如果過去生多布施聲聞,今天就容易得到聲聞之法,無法和菩薩法相應;聽到菩薩要廣度眾生,他就皺眉頭;聽到菩薩要用三大阿僧祇劫來修行,他就畏懼;聽到念佛法門就不相應;聽到 佛說「菩薩不住涅槃,卻從未離開涅槃」,他只好搔搔後腦勺,這是怎麼回事啊?反過來說,過去如果在大乘法中多結善緣、廣行布施,今生聽到念佛法門就心生歡喜,聽到要參禪證真如就歡喜信受。這就是因為過去廣行布施,今生資財不缺,雖然不一定是世間最有錢的人,但是只要自己需要什麼東西,那個東西就會來,這就是一種福德深厚的現象。所以我們有時只是在無意之間對正法作了布施,其實就已經成就了未來證悟大乘如來藏的因緣。

平實導師常常在禪三的時候會說:「這一個人過去對正法布施過,在正法中努力護持,今生的緣也熟了,所以一定要幫他開悟。」而有一些人看似聰明伶俐,好像也很努力地在護持講堂,平常也努力地來為眾生作義工,但是一進小參室,導師就會說:「出去!」大家知道為什麼嗎?是的!因為這個人不是個菩薩,他不是菩薩種性。開悟的大法只給菩薩,所以已經生起菩薩種性,勇於行菩薩道的同修,平實導師都會特別想要幫忙他;如果是聲聞種性的,只想自己趕快開悟、自己趕快解脫,不理會眾生的死活,這都不是正覺講堂想要幫忙的學生。

回來經文,接下來 世尊提到:有智慧的人實行布施,不是為了報恩,不是因為人家對我有恩在先,所以我要布施回去;不是為了要要求某件事,所以用布施的手段來完成這一件事;不是為了護惜慳貪之人,希望慳貪者能夠守住財物不要漏失,所以才去布施;不是為了自己未來能夠生於天上,或者是能夠留在人間享受勝妙的五欲之樂;不是為了要求自己的好名聲,要讓名聲流布在外;不是因為害怕落入三惡道的苦,而去行布施以躲避這一些苦;不是為了要使某人的某件事情能夠成功而作布施;也不是為了要勝過別人而布施;不是把失財當作是布施,錢財已經失掉了,就說:「哎呀!就當布施吧。」這不是布施;不是因為自己某一類財物太多了,反正太多不想要了,那就拿來布施吧!也就是說,用不著的把它拿去布施,用得著的就自己留著,不是這樣子。不是因為這個東西自己用不著,所以就拿出去給別人;也不是因為家法規定必須要布施,爸爸媽媽規定,所以我就只好去布施;不是為了要親近某人,想藉由布施的行為來親近他。

以上 世尊所開示的,總歸來說,最上的布施是無所求施;如果布施的時候是有所求施,那麼就會帶著有交換的意樂,未來世的福德與功德,就會受到限制。所以布施的時候,要懂得以智慧為前導;失去了智慧的前導,過去生所累積的福德,可能反而會成為我們下墮的因緣。反過來說,有智慧的人行布施,他是為了憐憫眾生;是為了想要使他人得到安隱快樂;是為了讓他人也能跟自己一樣,生起布施的心;是因為布施本來就是聖人修行之道;是為了破壞自己種種的煩惱的緣故;是為了證入涅槃,斷三界有的緣故而行布施。在世間法上,我們能夠生為一個人是非常幸福的!其他的眾生,像是一條狗或者一隻牛,當然不能和人類相比;無論在任何一方面而言,畜生都比人類苦,沒有自由。可是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好好地行善、行布施,那實際上,是比出生為畜生更加危險。

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90-a10_039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38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六)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菩薩正行》,也就是平實導師的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讀。我們將一般的佛弟子對於持戒容易生起的問題,把它們在節目中分門別類,一項一項地為各位介紹。

上一集節目中,我們說到了毀謗正法的惡業,講到了目犍連的故事,我們就繼續往下說。當目犍連尊者到了靈鷲山中,入了涅槃,於是 佛陀就對弟子說著過去生的因緣:「在過去有兩個修道人,行腳到了一個村落,一群無知的頑童看到他們來了,就想著要如何為難他們。頑童就問第一個修行人,什麼時候氣候會變得寒冷啊?第一個修行人就笑笑著說:『不論是春夏秋冬,凡是有風有雨的日子,就會有寒意。』眾頑童對於這個答案很滿意,就放他過去了。接下來頑童就問第二個修行人,什麼時候天氣會變冷啊?第二位修行人就說:『冬天是寒冷的季節,這是因為日月星辰的運轉,所以就有了四季——春夏秋冬,到了冬天就會寒冷,這是自然界的法則,任何人都知道,只有愚癡的人才不懂。』頑童們聽完了就很生氣,大家就撿起了地上的石頭,一起向第二位修道人丟過去。第一位修行人就是舍利弗,第二位修行人就是目犍連。所以,像這一次的事情,早在過去生就已經發生過了。」佛陀也知道,很多人因為這一件事情,對於目犍連神通第一,生起了疑心,所以就繼續說:「你們不要懷疑,目犍連的神通真實不虛,他可以上天入地,變化莫測,他的神通並沒有失去;只是遇到了業力現前,目犍連知道這個業果必須要去酬報。因果的法則就是佛陀也不能違背,所以大家要歡歡喜喜地來接受業報,不要逃避,也不要怨恨;大家要明白業力的可怕,精進修行,謹慎個人的身口意三業;目犍連的遭遇就像是一面鏡子,是我們最好的借鑑。」

從這個故事當中,各位看到了嗎?毀謗 佛所說的正法,那個果報不是任何的人所承受得了的;不管今天我們相不相信 佛所說的如來藏妙法,那都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如來藏隨緣去執行業果;所以要聽 佛的教導,要很小心自己的三業,特別是毀謗正法,那絕對不要去參與。

回來經文的解釋,佛說:你說的並不正確,為什麼呢?一切已經造作的過去的業,要等待受報的五陰身,還要等待時節因緣,果報才能現行。比方說,橘子是由橘子樹而出生的,一開始是酸的,後來變成甜的橘子,從酸味漸漸地轉變成甜味;人們為了要得到橘子,所以要去種下橘子樹的種子;橘子樹從種子到發芽、生根、長莖、長葉、開花、結果,每一個階段的每一個部分本來都沒有酸味;時節到了,果實成熟了,酸味才開始發出來;這樣子的酸味,它不會是無因而有,不能說它本來沒有而今時沒有理由的酸味就忽然出現了;但也不能說沒有眾緣就可以產生這個酸味;而是過去本來就有能生橘子的那個因,加上了種種的外緣才產生這個酸味的橘子。身口意業也是一樣的道理,過去所造的業種,再加上許多外緣和合,才能成就最後的果報。如果你要問說,那這個已經造作完的業種,到底住在哪裡呢?這個業種住在過去世中產生了業行,變成了業種之後,要等待時節因緣和受報的身器,才可以領受果報。

又譬如有人服用藥物,藥雖然被消化了,不存在了;但是經過一段時節因緣之後,藥力的作用就發作了;使得我們的身體能夠變得氣色好,又有力氣。身口意業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已經作過的事結束了,但是業種留存下來,到了後世受報的因緣時節到了,我們就會領受業的果報。

又譬如小孩子,雖然他所學習的都是念念就滅,學習吃飯、學習語言、學習規矩,好像學了以後,馬上就忘記了,所學的這一些知識,也沒有一個確切的住處,然而一直到了他年紀百歲的時候,一樣不會消失,他仍然會吃飯、會說話等等。這一些過去所造作的善惡業行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已經消失了,業種又好像沒有一個住處,找不到它住在哪裡,但是時節因緣成熟了,業種果報自然就會現行。所以說,不能說是五陰身造業而五陰身承受果報,因為不是這個五陰身造業就由同一個五陰身來受果;但是也不能說,離開了五陰身而能有受果、有造業,因為造業的五陰身與受果的五陰身,都是由自己的如來藏業種所現行。如果能夠了了通達這個道理,這一個人未來就一定能獲得無上果,而成就佛道。

說到這裡,可能觀眾朋友們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是業種所現行;這個業種看不見、摸不到,好像很玄的樣子,無法思議!我們來看看平實導師在這兒的開示,也就是課本的第六十六頁:不要把「業」解釋得很玄。有的人說業種時,就在黑板上一點、一點一直點上去,這樣來形容業種。這裡把業種為大家簡單的說明,給它一個直接的名稱叫作「勢」,就是勢力。勢力,若以物理學的名稱來解釋就叫作慣性;慣性,就是動者恆動,靜者恆靜。在太空中,動的永遠繼續動,轉圈圈的永遠在轉圈圈,所以地球一直在轉。但地球的轉速會變慢,因為有空氣、有水、有種種的原因產生的阻力,所以它漸漸就會慢下來的;在理論上是這樣,但什麼時候才會慢下來?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後的事。如果地球上沒有空氣與水產生了阻力,地球自轉是永遠都不會變慢的,這就是慣性。當業行正在進行時就叫作業,作完了哪裡還有業?但是作完之後會成為一種慣性。就好像在太空中丟一個東西出去,這個東西離手之後,就永遠一直不斷的動,永遠不會停下來,直到它直接或間接的遇上了別的物體為止,原來的動勢才會終止、會被改變;所作的業已經過去了,可是造業的勢力—也就是一種習慣性—它將會恆常不斷的存在著。同樣的,往世所造的身口意善惡業已經過去了,可是那個慣性勢力會繼續存在,這就是業種。

譬如往世好幾世常常當劊子手,當慣了以後,在今生就投胎成為一個女人,可是當她看見每一個人時候,都會不自主的先衡量對方的脖子;她親口告訴我,說她看見每一個人時,都會先衡量那個人的脖子好不好砍。這就是業:慣性的勢力。所以業行雖然在往世已經過去了,但那個勢力還在;所以無量世以來都很喜歡吃眾生肉的人,不管去到哪裡,他看到眾生時,第一個念頭就是:「牠可不可以吃?牠好不好吃?」這就是業的種子——業的功能差別。

業雖然在過去世消滅了,但勢力還是存在的,可是必須要「待時待器,得受果報」。要等待業種成熟受報的時節因緣到了,還要等待報器——也就是受報的工具——也就是下一輩子所得到的五陰身,由那個五陰去受報,成為異作異受。譬如往世的五陰造了人天善業,應該往生欲界天受報;可是因為你發了願,願意留在人間繼續修學佛法、利樂眾生,所以不受天報,過去行五戒十善所應得的欲界天身的果報,時節因緣就不成熟,所以報器的欲界天身因這個因緣就不成熟、不具足,往世的天業就不受報。所以業緣縱使成熟了,來世想要受報也得要待時與待器。

好,那麼這個業呢,再講得詳細一點,它會成為一種勢力,成為一種我們過去生累積到今生的習氣。譬如說家裡的小朋友,我們告訴他:「你要好好讀書啊!你要用功啊!用功以後才能成為有用的人啊!」小孩子聽了以後會說:「喔!我懂了,媽媽!好,我要用功。」但是這一個時刻的想法過去了,叫他坐上書桌,他是不是又在那邊打起瞌睡來了,又在那邊玩起手機來了,他就是無法用功。如果我們罵他:「你不是答應過我嗎?要這樣作嗎?你為什麼都作不到呢?」他就會說:「我也想啊!可是我就是作不到啊!」為什麼會這樣子,各位有沒有想過?乃至於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子呢?我們永遠都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事,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總是不會這樣去做。

在西洋人也說:「在我的面前,有一條簡單的路與困難的路,我總是知道我該走那一條困難的路;但是最後,我總是會走上那一條簡單的路。」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習氣,這就是業。因為我們習慣於悠閒,習慣於順從自己的五欲,而不喜歡去違逆自己的五欲;所以過去生的個性就已經是如此,過去生的所作所為它變成了一種勢力,它不僅是業,它形成了一種勢力;這一種勢力延續到今生,繼續地讓我們來承受這樣的勢力。這種勢力——這種業的力量,我們把它叫作習氣。

習氣藏在什麼地方呢?藏在我們的末那識。末那識,梵文叫作manasmanas就是單獨一個意思指「意」——最終之意。什麼意思?譬如說,小孩子說:「我知道,我要用功,我真的要好好讀書了。」這個是他的意識心,此世的意識心的想法;但是到最後真的會去作、真的會去執行的,靠的是manas—末那—下最後的決定;而這個末那,祂並不跟隨著意識心,雖然祂從來沒有離開過意識心,但是祂也不會完全跟隨著意識心,祂會承襲著從過去留下來的這樣的一個業的勢力,也就是習氣。西方人也說:「一個人可以戰勝全世界,但是卻無法戰勝自己的內心。」意思就是講說,自己戰勝不了自己的習氣。而佛法中的修行,其實也都是在這一個習氣末那識轉變業力的上面在修行。

接下來我們就進到第五卷〈雜品之餘〉:【善男子!若復有人,於身命財慳悋不施,是名為慳;護惜慳人,不施之心、不生憐愍;留待福田,求覓福田;既得、求過,觀財難得,為之受苦;或說無果、無施、無受,護惜妻、子、眷屬等心,積財求名,見多生喜,觀財是常,是名慳垢。是垢能污諸眾生心,以是因緣,於他物中尚不能施,況出自物?智人行施不為報恩,不為求事,不為護惜慳貪之人,不為生天人中受樂,不為善名流布於外,不為畏怖三惡道苦;不為他求,不為勝他,不為失財,不以多有,不為不用,不為家法,不為親近。智人行施為憐愍故,為欲令他得安樂故,為令他人生施心故,為諸聖人本行道故,為欲破壞諸煩惱故,為入涅槃斷於有故。】(《優婆塞戒經》卷五)

佛接下來說:善男子啊!如果有人因為對於自己的色身、生命、財產生起了慳貪、憐惜之心,所以吝嗇不肯布施,這就叫作慳;對於自己的慳心,保護不肯捨棄,懷著不肯布施的心態,不對眾生產生憐憫的心;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把財物留待,等待最好的福田出現;一直尋求追覓最好的福田,認為這個福田太小,我不想布施,我要等更大的福田,再等更大的福田,繼續等更大的福田,也就是始終懷著慳貪的心;等到好不容易真的找到了一個好福田,卻又在那邊想:「哎呀!這個福田是有過失的啊!看來這個僧團也不怎麼清淨嘛!看來它還不夠好啊!」然後又想到:「我這些財物可是很辛苦才能賺來的啊!」最後想了半天又不願意布施了。

或者真的遇到了很好的福田,自己卻不相信,布施真的有因果嗎?布施真的有果報嗎?真的有布施這一件事情嗎?布施者是誰啊?受施者又是誰啊?我這樣子布施,到底會得到什麼呢?然後就想:「哎呀!反正一切無常嘛!現在我是布施的人,未來說不定就是受施的人,到底有什麼用呢?」就開始在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然後背後還是因為慳貪的心,不願意讓自己的財物布施出去,所以就不願意布施;因為捨不得,因為想要保護財物不要喪失,就好像要保護自己的妻子、保護自己的兒子、保護自己的眷屬,希望他們永遠都屬於我,永遠都不要離開我,所以就不願意布施;為了累積自己的財富,不願意布施;為了求得富有的名聲,讓大家都知道我是有錢人,所以不願意布施。

這樣的人看見了自己的財富越變越多,就生起了歡喜心,他把這一些財物看作是常住的、永遠不壞的;所以就把這些東西緊緊地抓在手上,這樣的人不但是慳人,而且他的慳已經生起了厚厚的污垢了,所以叫作慳垢之人。這種慳垢的煩惱,它能夠污染眾生的心,由於這個因緣,對自己的財物尚且不能布施,那又何況是進一步的布施其他東西呢?

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為各位先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96-a10_038


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37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五)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菩薩正行》的節目,也就是平實導師的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讀。

上一次我們講到了,佛說到就好像阿坻耶語,也就是上古時代所用的梵語;現在已經沒有人在使用阿坻耶語了,可是仍然有人會說這一種話。所以有智慧的人說這一種話叫作阿坻耶語,但是也可以說那阿坻耶語早就已經斷啦!所以這種話不算是阿坻耶語。這種情形在現代也有,叫作拉丁文;拉丁文呢,是古希臘人所使用的文字語言,現在已經沒有民族在使用這一套語言了。可是由於在各個大學裡面,學文學的、學理科的,都必須要學習這個拉丁語,那你說這個拉丁語,它到底是不是拉丁語呢?如果說它是拉丁語,對!因為代代相傳;如果說它不是拉丁語,也對!因為當初的拉丁人,都已經死光了。而五陰身也是這樣的,可以說前世的五陰身跟後世的五陰身是即作即受,也可以說是異作異受。說它是即作即受,那是因為前後世的五陰身都是同一個如來藏業果的現行;如果說它是異作異受,那是因為前後兩個五陰身它不是同一個五陰身。

又譬如有一個富有的人,他的後代繼承後嗣都斷了,最後自己也死了,依法規定他的財富應該收歸國庫所有。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冒出來說:「這一份遺產應該是屬於我的。」官府的人就問他:「這一份遺產明明是亡者的,他和你是不同的有情,為什麼你卻說財產是屬於你呢?」這個人回答:「因為我是這一個人第七世的孫子,我們的家族代代相傳次第不絕,所以這一份遺產應該是屬於我的啊!」官府的人瞭解了這一層關係,於是就馬上說:「喔!是的是的,你說得對,這一份遺產應該是屬於你的。」所以有智慧的人說:「前後世的五陰身,可以說是即作即受,也可以說是異作異受。」佛陀在這裡,用了前後遺產的繼承,來比喻前後世的五陰身。

我們來看看在《中阿含經》中,另一個 佛陀所說的故事:有一個時候,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安住,有一天黑夜過了,在一清早,世尊就著衣、持缽,然後進入舍衛大城去托缽乞食。這一天,佛陀走向鸚鵡摩納都提子的家,那一天剛好主人都提外出不在,都提家中養著一隻大白狗,大家都很愛護這一隻狗,對牠就像對人一樣的寵愛,以美味的食物、精緻的床具來供養這一隻狗。當時大白狗正在金盤上吃著飯,看到 佛靠近了家門,就跑下了精床衝出來對 佛狂吠,佛就對大白狗說:「白狗啊!你不應該這樣子,過去你對別人嚎叫,現在卻作了狗來叫。」自從 佛對白狗說話以後,白狗就生起氣來了,悶悶不樂,終日躺在柱子旁邊不肯起床。都提從外面回來以後,發現了白狗這種情況,就問家人:「有誰欺負過我的狗啊?」家人就回答:「我們都沒有欺負你的狗,剛才佛陀來過了,對狗說了一些話。」於是都提子聽了以後就生起了大的瞋恚,想要跟 世尊理論,想要誣賴 世尊、想要毀謗 世尊,於是怒氣沖沖地就從舍衛城裡面出來,走向祇樹給孤獨園。

那個時候 世尊正在為無量大眾說法,遠遠地看到了都提子過來了,就告訴比丘:「你們有沒有見到都提子現在過來啦?」大家就回答:「有!看見了。」世尊就說:「如果這一位都提子現在就命終捨報的話,在一瞬間,他就會生到地獄裡面去,為什麼呢?因為他對我佛陀生起了極大的瞋恚,如果眾生對佛陀生起瞋恚,當他身壞命終就會生到惡處,到地獄裡面去。」於是都提子來到了 佛的面前,就質問 世尊:「沙門瞿曇,你今天是不是來我家裡乞食過?」世尊就回答:「是!我今天有往你家中去乞食。」然後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世尊都回答:「是!正是如此。」這一位都提子就問 世尊:「那你說這個白狗跟我有緣,請問白狗是我的什麼人?」世尊就回答:「止!止!摩納!不要問了,不要問了,因為你聽到了答案,一定會很不高興。」這一位都提就再三再四地問 佛陀:「你說,白狗到底是我什麼人?」世尊也再三地告訴他:「止!止!摩納!不要再問了,你聽到了一定會不高興。」但是,因為這一位摩納再三再四一定要得到答案,所以最後 世尊就告訴他:「你現在再三地問我,不肯止息;好吧!摩納!我告訴你,那一隻大白狗牠的前世就是你的父親,也叫作都提。」摩納聽到了這句話以後更加的生氣,更想要誣賴 世尊、毀謗 世尊、傷害 世尊,就問 世尊說:「我爸爸都提,他生前大行布施、大作齋供,他身壞命終之後,應該要生到梵天去享福的啊!怎麼會生為這種下賤的狗呢?」世尊就告訴他說:「因為你的父親生前有此增上慢,也就是未證言證、未悟言悟,所以他這一生就出生在下賤的狗當中;如果你不信的話,你的父親曾經將許多的財寶埋在地底下,現在他死了,沒有人知道,你回去叫那一隻大白狗告訴你吧!」

都提回到家中就問大白狗:「如果你是我的爸爸,請你起來吃東西,並且告訴我寶藏的所在。」白狗聽到以後就站了起來,走到了生前所坐的床座底下,一邊吠叫,一邊用爪抓地上。都提心中明白了,就從這個地方挖出了大量的寶藏,於是都提得到了寶物,心中生起了大歡喜,馬上當場就以右膝著地,叉手向著給孤獨園的方向,再三再四地讚歎 世尊、稱譽 世尊:「沙門瞿曇所說的話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沙門瞿曇所說的是真實的道理,沙門所說的是如實的啊!」再三地稱讚。稱讚完以後就從他的家中離開,趕快朝向給孤獨園走過來。

這時候 世尊仍然在為無量的大眾說法,遠遠地又看到了這個都提來了,就問比丘:「你們現在有沒有看到那位都提又來啦?」大家就回答:「有!看見了。」佛陀就說:「這一位都提如果現在命終的話,在一瞬間他就會往生到善處,為什麼呢?因為他對於我非常的生起了善心,如果有眾生生起了善心,身壞命終,由於對佛生起善心的緣故,就一定會往生到善處,會生在欲界天當中。」那都提來了之後就再三地又禮敬 佛、供養 佛、讚歎 佛,請 佛為他說法,向 佛懺悔自己的這個愚癡惡業。佛就告訴都提:「前世多殺生的人,後世壽命就會短;前世多護生的人,後世的壽命就會長;貧窮的人是因為他前世慳貪偷盜的緣故;財富多的人,則是因為他前世多行布施;心中多惡念的人,是因為前世喜歡親近惡人,熏習了惡法;有善智慧的人,是因為前世多親近善知識。」都提子就說:「世尊!這樣子我懂了;善士啊!我懂了;世尊!今天我在世尊的面前,我誓願歸依於佛、歸依於法、歸依於僧團比丘眾;唯願世尊能夠接受我為在家的弟子優婆塞,從今天開始到此生結束,世尊!我都要作您的優婆塞弟子,能夠讓我的家,長夜得到利益、得到饒益、安隱快樂。」佛說:「善哉!善哉!就應該像這樣子啊!」都提子以及無量眾生聽到 佛陀所說,都歡喜奉行。

好,那麼同樣的道理,我就來問問各位,請問:「這一隻大白狗,到底有沒有資格去享受前一世的身分,享受那個金盤與美食呢?這一隻大白狗是都提子的爸爸,那到底牠跟都提的爸爸是同一個眾生,還是不同的眾生呢?」說是也對,說不是也對。他們是同一個如來藏前後世的應現;但是你卻不能說,都提爸爸跟這一隻狗是同一個五陰身。所以最好的答案就是:「即作即受,異作異受。」這樣子是否更能瞭解 世尊所說的意思了呢?

接下來經文又說:【汝意若謂:「五陰作業,成已便過;是身猶在,業無所依;業若無依,便是無業;捨是身已,云何得報?」是義不然。何以故?一切過業,待體、待時。譬如橘子因橘而生,從酢而甜;人為橘故種殖是子,是子根莖葉花生果,皆悉不酢;時到果熟,酢味則發;如是酢味,非本無今有,亦非無緣,乃是過去本果因緣。身口意業亦復如是,若言是業住何處者?是業住於過去世中,待時、待器,得受果報;如人服藥,經於時節,藥雖消滅,時到則發,好力好色;身口意業亦復如是,雖復過滅,時到則受。譬如小兒初所學事,雖念念滅,無有住處,然至百年亦不亡失;是過去業亦復如是,雖無住處,時到自受。是故言:非陰作陰受,亦復不得非陰受也。若能了了通達是事,是人則能獲無上果。】(《優婆塞戒經》卷四)

意思是,如果外道說:「五陰身所造作的善惡業,這個業完成了,就過去了,沒有了,只剩下色身還存在,所作的行為已經消失了;那麼所謂的業,就沒有可以依住的處所,那就是沒有業種的存在;那為什麼你釋迦牟尼要說,捨離了這個色身以後,下一世還會得到這一世造下的這個業的果報呢?」也就是外道不認同「異作異受」的道理。

各位不要以為這是外道質疑 佛陀,因為現在有很多台灣佛門中的法師、居士,迷亂的支持某一位號稱是導師的假出家人,認同了無因論的緣起性空。他們說沒有真如,沒有阿賴耶識執持業種;他們認為 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沒有了,所以不會再有任何的作用了,現在就只剩下後世弟子對祂永恆的懷念了。可是當我們問這一位導師:「那麼請問業種依何而住?」他卻說:「這個是佛陀所不談論的事情,不需要談。」他的弟子為此還喊出了「業果酬報系統」,認為說,自然而然的就會有一套業果酬報系統來執行因緣果報。那麼這不就等同於外道所說的嗎?有一個不可見、不可知的大梵系統在作業果酬報一樣的可笑!自己完全落入了當年 世尊破斥的婆羅門大梵思想而不自知,穿著袈裟反過來批評 佛所說的是外道思想;講起來雖然很悲哀,但是這個是事實;這一些人在無意當中,已經成就了謗佛、謗法的惡業,這一些惡業種子,就藏在自己的如來藏中,未來遇到合適的緣就會現行。如果過去有不小心犯下此業,或者幫忙犯下此業的同修,要趕快的如法的清淨求懺悔。

我們來看一下《阿含經》中的記載:有一次舍利弗與目犍連兩個人,去了無間地獄,地獄中的熱度很高,火焰沸騰,不斷地從油鍋裡面蒸散出來,籠罩了整個地獄,地獄的眾生就在哀嚎哭叫。舍利弗和目犍連用神通向他們灑了清淨的甘露,地獄眾生的苦痛才能暫時得到片刻的休息。這時候他們看到一個罪人,粗大的身體伸出一條又長又大的舌頭,上面有五百付的鐵犁,正在舌頭上面來回的耕耘割裂,鮮血一滴一滴地落下來;罪人一看到舍利弗和目犍連,就趕快來哀求:「兩位尊者啊!我叫作晡剌拏,生前是作邪教的傳教士,毀謗佛法,所以遭受了這樣的苦報;兩位尊者如果回到南瞻部州,請告訴我的徒弟們,不要再把我供在塔裡朝拜,這樣子會更加重我的苦報啊!同時請你們叫他們不要再毀謗三寶,不要再以邪法欺誑眾生,免得步上我的後塵。」

兩位尊者回到王舍城,在路上就遇到了一群的外道,他們手拿著手杖、木棒等等的武器,攔下了路過的出家人加以欺侮毆打。當時舍利弗走在前面,就用溫和的態度勸告他們,外道就用兇狠的眼光瞪著舍利弗讓他離開。可是當目犍連走過來的時候,他們又拿著武器迎上來,目犍連舉起手說:「等一下!我們兩個剛才才從地獄回來,你們的師父晡剌拏正在那邊受著極大的苦報,舌頭上面被鐵犁在耕耘,鮮血橫流苦不堪言。他要我告訴你們,趕快停止傷害三寶,不要再宣傳邪法了,希望你們不要步上他的後塵,同時也不要再去朝拜他的塔了,讓他的痛苦可以減少一點。」才講完,這一群外道就暴跳如雷,喊著:「打!他毀謗我們的師父,打死這個沙門。」於是他們的手杖、木棒,就像雨點一樣,落在目犍連的身上,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就被打到遍體麟傷,打到身體損壞不能用了。接下來,目犍連就硬撐著,用神通的力支持這個受傷的身體,仍然進入城中去托缽,讓眾生培植最後一次的福德。他回到了精舍,吃完了飯,把衣服整理好,就來到 佛的面前,右繞三匝以後就說:「世尊啊!我這一世的罪業,到此全部結束了;舍利弗尊者不久之後也要入涅槃了。多劫以來我們就是修行道上最好的伴侶,請世尊准許我入涅槃。」此時 佛陀也同意了。這裡是說阿羅漢如果要入涅槃,他必須要得到 佛陀的同意。然後目犍連再以至誠心,右繞 佛陀三匝,回去和眾生辭別,並且繼續度化跟他有緣的人,結束了之後,就到靈鷲山裡面去進入涅槃了。

那為什麼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竟然會被別人用棍棒打死?而又為什麼舍利弗卻不用遭受這樣的苦難?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在下一次繼續為各位介紹。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94-a10_037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36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四)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所製作的《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的節目,也就是平實導師的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讀。我們將一般初機的學佛大眾,在持守戒律方面的問題,把它們分門別類,用簡單易懂的說法,將其一項一項地演述出來。

前面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講到了 佛開示說:所謂的恆河是由河的兩岸,加上中央的河水組合而成的,不能說恆河的南岸就是恆河,恆河的北岸也不是恆河,恆河的河水也不能夠代表恆河,當然主管這一條河的恆河女神,也不是恆河。以此說明:恆河是由眾緣和合而成的,哪一個部分都不能夠代表整個恆河,它只是恆河所表現出來的一部分罷了,但是它們都代表了恆河的一部分;象徵了眾法都匯歸於真如如來藏。

接下來我們繼續解釋:譬如有一個人,去辱罵了尊貴殊勝的人,因為他以惡口辱罵了貴人的緣故,官府就把他的腳給鎖上腳鐐。那我們能不能說,他的口去罵人,他的腳可沒有犯罪,所以他的腳沒有惡口的罪過,不應該被鎖住。不能這樣說嘛!因為不論是口或是腳,它都是屬於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絕對的說,一定就是即作即受,或者一定是異作異受。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情,五陰身是即作即受,五陰身也是異作異受。

接下來經文說:【譬如器、油、炷、火、人功,眾緣和合乃名燈明。汝意若謂「燈明增減」,是義不然。何以故?減故不增,來故無減;以次第生,故言燈增減。汝意若謂「燈是無常,油即是常;油多明多,油少明少」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油無常故,有盡有燒。如其常者,應二念住;若二念住,誰能燒盡?是故智人亦復說言「燈、明,即、異,五陰亦爾」:明即六入,油即是業;油業因緣,故令五陰有增有減、有彼有此。】(《優婆塞戒經》卷四)譬如一盞油燈,要能夠發出光明,它需要加入燈油、裝上燈蕊,然後燃燒燈蕊燒出火焰;還要維護這盞油燈不被熄滅,比方說,保護它不被風吹熄,燈蕊一截燒光了,要撚高燈蕊,燈油燒光了要加燈油;這些種種的因緣和合起來,燈才能夠發出光明。也就是說,光明不是燈油,光明不是燈炷,光明也不等於火焰或者是這個維護,光明是眾因緣的集合體。

佛陀接著說:如果你說「油燈的光明有增又有減」,這樣講並不正確。為什麼呢?因為既然是減少了,那就不是增加,如果是增加了,那當然就不是減少,不能夠同時又增加又減少;那是因為以前後次第的增加與減少,這一秒鐘變得明亮,下一秒鐘減少變暗,以順序次第燈光出生,然後燈光減少,所以才能夠說,油燈的光明有增有減。佛又說:如果你說:「對!我承認油燈的光明,是無常生滅的,但是燈油總是常法吧!所以油多光明就多,油少光明就少。」這樣子講仍然不正確。為什麼呢?燈油本身是無常,不是常法,所以燈油有燒盡的時候,也有被燃燒產生光明的時候。如果依你所說,燈油是常法,那麼燈油應該永遠都不會燒盡,如果燈油是不會變異的常法,那麼燈油就不能夠被燃燒而產生光明,也就是燈油不會被燒,也不會被用盡,這兩種想法應該常住不變。這裡是說,如果燈油是常法,是永恆不變的法,那麼燈油就是永遠不會壞滅的法,那麼就不應該被燒、被用盡;但如果說,燈油既然不會被燒,也不會被燒盡,燈油常住世間,那麼油燈裡面又是誰在燒盡,而化出光明呢?顯然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嘛!所以有智慧的人會說:油燈和光明兩者,是一也是異,是同一法也是不同的法。因為光明是由油燈的各種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但光明不是油燈,油燈也不是光明,可是離開了油燈也就沒有光明。

五陰身也是這樣的,六入就是光明,有六入才能對六塵清楚的了知;業種就是燈油,有了如來藏所執持的業種、業力,使得有情產生了五陰身前後相續不斷。有了五陰身,就能讓六入得以生起而能運作。這裡六入就是六識的運作,比方說有了眼根、色塵、眼識,根塵識三者和合而運作了,使得我們能夠看到東西,我們看見了,這個就是眼入;同理,聽見了就是耳入;乃至於意根觸法塵生意識,了別法塵的內容,這就是意入。所以六入就是指運作的六識,也就是十八界。在這兒,佛的意思是說,有了如來藏執持了過去的業種、業力,這就如同燈油,於是就會出生了六入、十八界,這就如同燈油所出生的光明,五陰十八界是業種的顯現。但是不能說,五陰十八界就是業種,業種也不是五陰十八界。由於有了業種,也就是有了燈油的緣故,就會使得眾生的五陰,有種種的增、減,就好像光明有增有減那樣;有了油就有了光明,有了如來藏的業種,就有了五陰十八界的出生,這就叫作「有彼即有此」。

佛在這個地方說到「有彼即有此」;但是今天很多的法師大德,都誤解了這一句話,以為有彼有此,是指相對的因緣法,比方說油燈、燈炷、燈油之間,它們叫作有彼有此,這就是因為知見錯誤而誤解了 佛陀的話。佛所說的有彼有此,彼與此指的是業種與六入、十八界之間的關係,因為業種才能出生萬法現象界,而不是一個現象的本身就會出現另一個現象。這又好像是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會認為吉兆、凶相,認為日蝕、月蝕、手紋、面相可以出生吉凶。其實這一些都是五陰十八界中的現象罷了,現象界彼此之間是不能互相出生的,而是由業種才能出生現象。

在南傳佛教的《本生經》中,記載著這樣的故事: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結夏安居的時候,王舍城裡面,有一位看相算命的婆羅門,這一位婆羅門認為,被老鼠咬過的衣服是很不吉利的,而且還會帶給人危險。不但自己不能穿,也不可以給別人穿,不能放在家裡,更不能用手去碰觸,如果不盡快的把它丟棄,就會給整個家族帶來可怕的災難。有一天這位婆羅門發現,自己箱子裡的新的這個筒裙被老鼠咬破了。筒裙,是說印度人的傳統衣物,是用一塊布料圍起來的,這個叫筒裙。於是他就連忙對兒子說:「孩子!箱子裡的筒裙被老鼠咬破了,你別讓佣人拿去,他們會縫縫補補又拿來穿,這會導致災難的。所以,孩子!你要親自把它拿到墳場裡去丟掉,而且還得注意,千萬不要用手去碰它,你就找根棍子夾著它去丟吧!」

這一天早晨,正好是 釋迦牟尼佛外出的日子,祂預知婆羅門與他的兒子,所以就來到了墳場的門口等待。這個時候婆羅門的兒子就用竹子夾著筒裙來到墳場,小孩子一甩,就把棍子和筒裙都丟掉了,轉身就走。釋迦牟尼就上前對孩子說:「小施主!這筒裙你要丟了嗎?」小孩子回答:「是的!我不要了。」「那這麼說,這個筒裙已經是無主之物了,就讓它作為我們僧侶的袈裟吧!」釋迦牟尼就撿起了被老鼠咬過的筒裙就走了。小孩子看到了就慌忙地叫道:「喬達摩長老!這是被老鼠咬破的不祥之物,使不得啊!使不得啊!」但 佛陀就用手拿著筒裙回到了竹林精舍。小孩子看沒能留住 佛陀,於是就趕快回去告訴爸爸,剛才發生的事情。婆羅門聽說是 佛陀拿走了這個破筒裙,心中就驚慌了起來。這一位婆羅門乃是王舍城中有名望的貴人,他以看相、算命靈驗聞名,因此他聽到了 釋迦牟尼撿走了破筒裙,就想到:如果喬達摩長老穿了這一條筒裙,會引起災難的,會毀掉整座精舍的。他就急忙帶著兒子,拿了一大堆的筒裙到竹林精舍,恭敬地對 釋迦牟尼說:「喬達摩長老!聽說你撿走了墳場裡面,被老鼠咬過的那一條筒裙,請您千萬不要穿它,會給您和整個精舍帶來災難的,請您把它丟了,我這裡帶來一些全新的筒裙,就供養給您吧!」這時,釋迦牟尼佛說:「婆羅門!我們是出家人,出家人不在乎衣服破舊,我們並非今天才如此作,從過去生以來一直就像如此,我們從墳場、從垃圾堆、從馬路上撿來大家丟棄的衣物,不會有災難落在我們頭上的。」

接著,釋迦牟尼佛就向婆羅門講述了前世的故事:在過去,王舍城在達密考國王統治的時期。當時,釋迦牟尼佛是一位婆羅門的貴族,他很早就出家了,在寺廟中修成了禪定與智慧。有一次這一位法力高強的長老,下山到王舍城去化緣。國王知道以後,就請長老到他的御花園裡休息,長老就留在御花園裡。那個時候,王舍城就有一位非常有名氣的算命師,他也同樣認為,被老鼠咬過的衣服不能穿,毎當衣服被老鼠咬破了,就趕緊叫孩子丟到墳場上去。但是這一件破衣服,卻被這一位長老撿回來到御花園裡。小孩子看到了長老撿走了衣服,回家告訴父親。算命師一聽是國王供養的長老,撿走了這一件破衣服,心中非常緊張,也同樣的帶了一些新衣服,來到了御花園,要求長老不要再穿這個被老鼠咬過的破衣服。可是長老回答說:「我不相信那種說法,在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所聽到的、所看到的事相,如果說它會導致災禍出現的話,那麼即使是佛陀、辟支佛、菩薩,也不會贊同的。有智慧的人,不應該把任何事情看成是禍或是福,而去占卜吉凶。」接著長老就為他們父子,說了許多佛教的道理,算命師父子倆才覺悟到自己的錯誤,從此他們拋棄了外道,歸依了佛法。

釋迦牟尼佛說完故事後,對面前的婆羅門父子說:「婆羅門啊!外道把日蝕、月蝕、流星殞落等等的現象當作是不吉利的;把夢中看到的事情,或者是手紋、面相,拿來算命占卜吉凶,這一些都是不正確的。實際上算命師自己,並不懂得什麼是吉祥,他所作的正是違背了吉祥,是邪惡的幫兇,像這樣的作法會受到罪業的,來世就無法再回到人間。」婆羅門父子聽到了 佛陀的開示之後,從此就拋棄了異端邪說,歸依了佛教。算命師父子,就是現在的婆羅門父子;而過去的那位長老,就是現在的 釋迦牟尼佛。

從以上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一切的現象都只是業種的顯現,並不是說這一個現象,導致了下一個災禍。把老鼠咬過的衣服把它丟了,也不會對下一個災禍有任何的影響。現在佛門裡很多的法師大德,就如同那一對愚癡的婆羅門父子,他們說「這一個緣,導致了下一個緣的出生」;這樣說,就好像說穿老鼠咬過的衣服會導致災禍,然後說這就是 佛所說的「有此有彼」。各位看看,這不就是穿著袈裟的佛門外道在說邪教導嗎?這樣子的邪教導會誤導佛弟子,把現象當作是因。其實老鼠咬過的衣服,只是一個現象,現象是一個緣而不是因,他們卻把緣當成了因,然後說這就叫作緣起性空。然而,佛本來的意思是說:「如來藏才是因,所有的事件都是如來藏中的業種的現行,所以才可以叫作有此有彼,有此如來藏故有彼十八界。」這樣子,觀眾朋友聽完了 佛陀的開示,以後就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來,哪一些人是披著袈裟,隱身在佛門之中的外道婆羅門父子了。

接下來經文接著說:【如有人說阿坻耶語,是阿坻耶久已過去,不在今日;世人相傳,次第不滅,故得稱為阿坻耶語。智者亦說:「是阿坻耶語,非阿坻耶語。」雖復是非,俱不失理。五陰亦爾,亦可說言即作即受,異作異受。有人巨富,繼嗣中斷,身復喪沒,財當入官;有人言曰:「如是財物,應當屬我。」官人語言:「是財云何異作異屬?」是人復言:「我是亡者第七世孫,次第不斷,云何是財不屬我耶?」官人即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智者說言:「五陰亦爾,即作即受,異作異受。」】(《優婆塞戒經》卷四)如同有人會說阿坻耶語,也就是上古時代的梵語。這個阿坻耶語呢,是上古時代人所說的話,現在今日已經沒有人使用這種語言了。但是因為世間的人代代相傳,次第相續的傳下來了,所以還是有少數人會講這種阿坻耶語。有智慧的人可以說:「現在的人說阿坻耶語,這是阿坻耶語,也可以說這不是阿坻耶語。」因為就現世而言,已經沒有人使用阿坻耶語了,這種語言只有上古時代的人使用,而上古時代的人都已經死了,所以現在的人所說的阿坻耶語,已經不能叫作阿坻耶語。但是有智慧的人也可以說,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人使用阿坻耶語了,但是由於代代相傳,現在還是會有人說那種上古時代的梵語。所以,說是說非都有它的道理。

而五陰身也是這樣子的,可以說前世與後世的五陰身是即作即受,也可以說是異作異受。

好!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97-a10_036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35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三)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

阿彌陀佛!

首先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講堂為各位所準備的《菩薩正行》,也就是導讀平實導師所著作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講到了經文裡面 佛所說的比喻:有一個人用了小小的一把火放下去,造成了整個村莊燒了一兩百里。村主抓到了他,就問他說:「你這個低下的惡人,為什麼要燒我的村莊呢?」對方就回答:「喔不!那不是我燒的,為什麼呢?因為我放的火,只是一個小小的火,一下子就熄滅了。我所放的火,所燒掉的最多只有一把草而已,如今我了不起賠你兩把草嘛!那至於後來所燒掉的那一些東西,就不關我的事,不應該要我來賠償,我放的火一下子就燒光啦!」這時候村主就罵這個放火人說:「你這個愚癡人!就是因為你放的一個小小的火,次第地燒下去,越燒越嚴重,所以才轉生出這樣的大火,於是就燒到了一兩百里。事情的過失是因你而起的,怎麼可以說不由你來賠償呢?」

雖然我們瞭解,知道了這個火災是異作異燒。最先對方所放下去的,只是一個小火星,後來的大火並不是對方所放下去的那個小火。但是因為前火與後火是相續不斷,前面的小火相續引生出後面的大火,所以放火的人當然有罪。那麼前世與後世,不同的善惡五陰身,也是相同的道理。受報時候的五陰身,雖然說它並沒有作什麼善惡業,善惡業不是它造的,但是因為過去的五陰身造了善惡業,前後身次第相續,所以後世的五陰身就要去受報。

接下來經文繼續說:【譬如有人與他共賭:「執炬遠行至百里外,若不至者我當輸汝。如其到者,汝當輸我。」執炬之人至百里已,即從索物。他言:「汝炬發跡已滅,云何於此從我索物?」執炬者言:「彼火雖滅,次第相續,生來至此。」如是二人,說俱得理,何以故?如是義者,亦即亦異;是故二人俱無過失。若有說言:「五陰亦爾:即作即受,異作異受。」俱無過失。】(《優婆塞戒經》卷四)好!這是說,譬如有人和別人打賭,手裡拿著火把,遠行到百里之外,如果走不到百里,我就輸財物給你;如果能夠達到百里,你就要把財物輸給我。結果手持火把的人,走到了百里之外,就和對賭的人要求,把贏得之物給我,對方就賴皮說:「你剛才出發的時候,那個火把上的火啊,早就已經燒光了,沒有啦!現在你的火把上的火已經不是出發時候的那一團火了,所以你不能要求向我討取財物。」這個手持火把的人就說:「剛剛開始的那一團火,雖然已經燒光了,可是接續著一直燒下去,順序次第一直都有火。同樣的火相續出生下去,而且沒有間斷過,已經走到了百里之外,所以應該是算我勝利了。」這兩個人所說都有道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樣子說也對,也算不對,叫作「亦即亦異」。從火焰相續不斷,未曾間斷這一點來看,可以說是亦即;而從第一團火已經燒盡,下一團火雖然出生了,但是已經不是原來的那一團火,所以說亦異;因此這兩個人的說法都對。

如果有人說:「五陰身也是這個道理啊!若從前世、後世五陰身相續不斷,也就是前世的五陰身結束了,就相接續的出生了下一世的五陰身,中間無間斷,那就可以說是即作即受,也就是自作自受;如果從前世的五陰身已經消滅了,下一世的五陰身雖然出生了,但是兩個五陰身並非同一個五陰,所以就說是異作異受。」當然這樣的兩種說法都沒有過失。以上的經文,意思就是說此世與後世的五陰身,如果從兩者相續,也就是同一個如來藏相續的業緣果報來看,那就是即作即受,因為是同一個如來藏的延續。但是如果從此世五陰身已斷,下一世五陰身乃是另一個全新的五陰身,那麼就可以說是異作異受。所以兩個說法都對,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情。

譬如說,在《法句經》中,記載著這樣的一件事:過去曾經有一位帝釋天,天人五衰相現前,自己知道自己天壽將盡,而且下一世即將下生到人間,去一位陶匠家的母驢胎中,受生為小驢。所謂的天人五衰相,是說身上的天光漸漸衰減毀滅,頭上戴的天花逐漸枯萎,心中生起厭煩的心,沒有辦法安坐在天座上,腋下出現了汗臭味,灰塵土垢黏著在身上;如果出現了這樣的五件事情,天人自己就會知道天福將盡了。所以這一位帝釋天,他心中就生起了很大的憂愁,想到三界之中唯有 佛陀能夠救度一切苦厄,就立刻從天上飛奔到 佛的面前。當時 佛正在靈鷲山的山洞裡面坐禪,進入了普濟三昧。天帝來到以後看到 佛,就立刻稽首禮拜、五體投地、至心歸依,三次自稱歸命佛法僧三寶。但是,當他最後一拜拜下去還沒有起來的時候,天帝的生命忽然結束了,於是就馬上投胎到陶匠家母驢腹中。當時的母驢就從繩子上面掙脫,暴走在瓦坯之間,摔壞了許多的瓦坯,主人瓦匠氣起來就打這一隻母驢,所以馬上就傷了胎氣,立刻就流產了。所以天帝的神識,才剛剛投胎又離開了驢胎,然後又回到了原來的帝釋天的身中,而且五衰相消失了,又成為原來健康的帝釋天了。

此時這一位天帝,馬上又來到 佛的面前,佛以三昧智慧知道了這件事,就稱讚著說:「善哉!天帝釋!你能夠懂得在命終之際來歸命三寶,使得過去的罪業,才一應現馬上就完畢結束了,你就不用再受驢子的苦果了。」世尊就以偈頌稱讚:「眾生所行皆是無常之法,但眾生卻說為興衰法等;其實出生就是死亡,有出生就一定有死亡,輪迴生滅,若能寂滅,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就好像陶匠辛苦的做出了各種的陶器,可是一切的陶器,卻一定有毀壞的一天,人的性命也是如此。」帝釋天聽聞了這一首偈,立刻就知道了「諸法無常」的道理,通達了罪業與福德之變遷,瞭解到了興衰之本,所以就趣向寂滅之行,歡喜奉受,然後就證得了初果須陀洹。

聽完了這個故事,要請問大家:「一開始的帝釋天、後來的小驢胎跟最後的帝釋天,請問三者之間,究竟是同一人還是不同人呢?」如果你說:「那這個開始的帝釋天,當然跟小驢胎不同啊!」那請問:「開始的那個帝釋,跟最後的帝釋,究竟是同還是不同?」是同一個嗎?好像不太對哦!是不同一個嗎?好像也不對哦!那要怎麼說啊?即作即受,也是異作異受。不要說是前世的五陰身與下一世的五陰身了,其實我們生生世世的五陰身都是如此的,同亦不同,不同亦同。生生世世的中間,是用什麼來相連接啊?三個字「如來藏」。哦!大家都越來越有智慧了。只要秉持著以如來藏來連接因緣果報,那麼說是相同可以,說是不同也對,這樣子大家都瞭解 佛的心意了嗎?

好!接下來我們再繼續看經文:【譬如此彼二岸、中流,總名恒河;夏時二岸相去甚遠,秋時二岸相去則近,無常定相,或大或小;雖復增減,人皆謂河。或有說言:「此不是河」,智人亦說:「有異不異」;五陰亦爾,智人亦說:「即作即受,異作異受」。汝意若謂:「二岸是土,中流是水,河神是河。」是義不然;何以故?若神是河,何故復言河清河濁?有此岸彼岸、中流深淺?到於大海,可度不度?譬如有樹則有神居,若無樹者神何所居?河之與神亦應如是。是故,彼此二岸、中流,次第不斷,總名為河,是故可言即之與異;五陰亦爾。譬如有人罵辱貴勝,因惡口故腳被鎖械,是腳實無惡口之罪,而被鎖械;是故不得決定說言:異作異受,即作即受。唯有智者,可得說言:即作即受,異作異受。】(《優婆塞戒經》卷四)

意思是說:譬如恆河的兩岸,再加上兩岸中間的水流,合在一起我們把它叫作恆河;夏天滿水期的河面寬、水量大,此岸與對岸的距離很遠;到了秋天的時候,枯水期河面窄、水量小很多,此岸與對岸的距離很近;所以兩岸的距離,並沒有固定的表相,有時水大河面就寬,有時水小河面就窄,但是不論水量是增是減,人們都稱它為恆河。或者,有人說:「水量大才算是河,水量小就不能叫作河。」但是不管怎麼說,它們都是同一條河。有智慧的人也說:「這是在不同季節的時候兩種相貌的恆河,彼此之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兩者均是同一條河;不同的地方則是,兩者有時大、有時小。」五陰身也是這樣的,有智慧、通達的人就會說:「前世與後世兩個五陰身之間,可以說是即作即受,也可以說是異作異受。」兩個身體的五陰雖然不同,但是卻是同一個如來藏,順序出生了前後兩個五陰身。

那如果外道又說:「此岸與對岸,這個都是泥土啊!河的中間流的只是水啊!這一些都只是物質,不是真的恆河,唯有掌控恆河的恆河女神,才可以叫作真正的恆河。」這種說法是印度教裡面的一支,偏向泛靈論,認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樹有樹神、風有風神,各自掌控著自己負責的那個部分。所以河中的水,只是一個流動的物質,兩岸的泥土也是固體的物質,它們的背後是因為有一個恆河女神在控制它們,所以才能夠成為恆河。說到這一邊,佛就回答:你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為什麼呢?如果你說兩岸是泥土,中間是水,而背後的河神才是恆河。那為什麼我們常常可以說,今天的恆河水好清哦!今天的恆河水好濁哦!請問:這一位女神,會有清濁的差異嗎?為什麼我們說恆河有此岸、有對岸,中間的水有的時候深、有的時候淺。難道這一位女神也有對岸與此岸的差異嗎?難道這一位女神也有深或淺的差異嗎?又說恆河會流入大海,併入大海之中;又說恆河某一段很平穩,可以度過,某一段水比較急,不能度過。難道是說這一位恆河女神未來會流入大海,變成大海的一部分嗎?難道是說這一位女神,某一段可以度過,另外一段卻不能度過嗎?應當知道,譬如有樹,有一棵大樹的時候,這裡就會有樹神居住在這棵大樹裡面;如果沒有大樹,又哪來的樹神可言呢?所謂的神是依樹而產生,並不是樹依神而產生。所以不能說恆河—真正的恆河—是恆河女神,因為恆河女神是依於恆河而有,而不是恆河依於女神而有,這樣子恆河與女神之間的關係,也應該像是這樣的吧!所以綜合以上所說,由於這個緣故,此岸加對岸加中間水流,三者各自次第相續不斷,合起來我們才能說這個叫作恆河。所以可以這樣講,那恆河是由此岸、對岸、水流合在一起。那請問:此岸、對岸、水流與恆河之間的關係?岸與恆河、水與恆河、水流與恆河,它們彼此的關係,可以說是一,也可以說是異。五陰也是這樣的道理啊!

又譬如說,如果有一個人惡口,去侮辱責罵了一位尊貴的這一個貴人,因為對方以惡口侮辱人的緣因,所以貴人就把犯行者的腳,把他給鎖上腳鐐;那可是能不能說:「他的腳並沒有犯罪,犯罪的是嘴巴,所以應該是懲罰嘴巴,而不應該把腳上腳鐐。」可以這樣子講嗎?可以說他的腳並沒有開口罵人,所以不應該鎖他的腳,這樣講可以嗎?因此沒有辦法絕對的說一定是即作即受,或者說一定是異作異受。即作即受、異作異受,只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面向罷了。所以如果是真正有智慧,又能夠通達法理的人,他會怎麼說?他會說:「有即作即受,也有異作異受。」也就是看從什麼角度來解釋。

又譬如說,什麼叫作燈?今天有一盞燈——一盞油燈,所以使得我們能夠看得見。什麼叫作燈明呢——油燈的光明呢?油燈的光明,必須要有那一個油燈,必須要有那個油,必須要能夠讓它燒起火來的那個火炷,必須要有火,當然還需要有人力去幫忙,把這個油燈給點起來,眾緣和合的緣因,我們才說油燈的光明出現了。也就是油燈的光明,它是由各種「因」,再加上各種的「緣」和合,方能有油燈的光明。如果你單說哪一個東西叫油燈,哪一個東西不叫油燈,這個都是錯誤的。

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下次我們再繼續為各位解說。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91-a10_035


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34集 作者與受者的關係(二)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

阿彌陀佛!

首先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所準備的《菩薩正行》的節目,也就是導讀平實導師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

在上一集的節目當中,我們講到了國王看到了王后與王子即將要被斬首了,懺悔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我過去造作惡業,今天才會有這樣的果報。」此時國王靜下心來入定,就知道了,原來一切都是這一位第二帝釋天帝所為。此時,虛空之中就傳來了聲音:「為什麼不殺了這一位帝釋呢?」國王就回答:「不可!我聽說帝釋天一向是普濟眾生,心性光明,仁愛之心超過慈母,只要是有生命的眾生,莫不蒙他的護祐。這一位第二帝釋,大概是因為修行過程中沒有遭受過惡緣,而直接擔任這個位子吧!」講到這裡,第二帝釋他的惡因就成熟了,罪業已成就,生身直接墮入地獄;此時在旁的天人、龍、鬼大家都拍手叫好。後來得到了別國國王的相助,事情終於圓滿的解決了。當時的國王就是 世尊,王后是耶輸陀羅,王子是羅睺羅,那一位第二帝釋天呢,則是提婆達多;至於出手相助的他國國王,就是 彌勒菩薩。這就是因為這一位天人他已經離開了初發的善心,又轉回頭去依止於自己的五欲,三毒熾盛,所以即便是已經得到了天身,甚至成為諸天的天主,如果他不懂得繼續修行斷除五欲,捨棄了最初所發的善心,那麼很快的還是會有下墮的一天。那各位說一說:「到底天人、甚至是天主,他的五陰身有沒有可能出生苦痛呢?」是有這個可能的。唯有圓滿解脫的 佛陀,因為煩惱障與所知障都已經完全清淨了,所以才沒有任何的苦痛。

接下來經文繼續說:如果你不同意以上我的觀點,那就是說,你認為佛身如同天人身一樣會有苦嗎?這就等同於愚癡人說:「佛陀會生貪,而天人會生瞋」一樣。因為事實上,佛陀純無所得,所以不會生起貪;而天人未離慢心的緣故,故有所得,有可能會生起瞋的想法;所以不可以說「佛身造業,而天人身去受報」。說同時有兩個有情,彼此有不同的五陰身,卻說甲去造業,乙來受報,這是不對的。佛身與天人身雖然都叫作色法,都叫作五陰身,但是佛身與天人身之間,其實是有差異的。例如同一個果報之法,佛所得到的是無所染著的白法,而天人所得到的則是有染著的黑法;如果以五陰身表面上的名稱相同,就說他們是同樣的內容意涵,那麼每一個人都是五陰身,難道一個人出生,則其他的一切有情也應該一起出生嗎?當一個人死亡的時候,其他的眾生也都同樣會死嗎?不是這樣的嘛!那麼外道不懂得這個道理,才會說甲去造業,乙來受報。

說到這兒,可能有的人不能理解:「佛陀所受皆是淨白無瑕,無有缺損過失。」我們來看一下《經律異相》的記載:隨羅然國,有一位婆羅門種姓的國王,名字叫作阿耆達,聰明多智。有一次前往阿難邠坻,共同議論。共同議論,這是指印度的習慣,有智慧的人們,他們會約好一個話題,大家共同來聊天。聊完了之後,這位國王就問在座的須達多—也就是給孤獨長者—說:「在你們這個地方,有厲害的修行人,可以讓我拜見嗎?」長者就回答說:「有的!悉達多太子出家修行,已經成佛了,佛陀相好殊勝,乃是天人所共尊者。」於是阿耆達就請這個給孤獨帶路,去到了祇園精舍拜見 佛。他看到了 佛的相好莊嚴,心中生起了恭敬,就站起來向 佛稟報:「希望佛與僧團結三月夏安居的時候,能夠到我的國家來,接受我的供養。」佛就回答他說:「我的僧團人數眾多,而你的國家人民邪見、邪信者多,恐怕難以供養僧團。」國王就回答:「不!不!不算多!請您接受我的要求。」如此至誠再三請求,佛陀就只好答應。後來,佛與五百比丘就來到了隨羅然國,這個國家城池狹小,人民貧窮,根本不信佛教,所以比丘們出去托缽乞食很困難。一開始也沒有供僧團安住的精舍,在國城的北邊有一片樹林,枝葉茂密可以阻擋陽光和雨水,地面平坦廣博,佛陀就只好帶著僧團在這個地方停留下來。此時 佛陀就告訴比丘們:「你們要知道,這個國家窮困又狹小,國人又不信正法,所以難以供養我們。如果要在這個地方安居者,那就住下來;如果不想住下來,也可以隨意的到任何地方去吧!」此時舍利弗就獨自前往阿牟迦末迦山,接受帝釋天與阿修羅女的祈請,受天食供養。

那時有一位天魔,就來迷惑了阿耆達國王的心,要國王回到王宮內,沉迷於五欲,也就是寶飾、女樂、衣食、榮利以及色欲;國王一進到後宮以後,就不再出來了。國王告訴守門的士兵,三個月之內不管他是什麼人,所有外面的事情統統不准入內報告。所以國王就沉迷在五欲中,忘了要去對 佛供養,也沒有下令叫屬下去供養。經過了六天之後,諸比丘托缽乞食非常的困難,這時候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就向 佛稟告:「佛啊!我知道有一棵樹叫作鬱閻浮,我想用神通去取得它的果實,來供養僧團大眾,這一棵樹在訶梨勒森林、阿摩勒森林裡面;另外在北方鬱單曰這個國家,還有自然生成的各種粳米,是忉利天人所吃的美味食物,我想都把它們去取來,來供養僧團大眾;還有有很好吃的從地中自然生出來的食物,我可以一手托住眾生,另一手托住地面,讓所有的比丘自己去取來而吃。希望世尊能夠答應我的請求。」佛就說:「你自己有大神力,可以吃到這一些食物,但是諸比丘們因為他們過去生的惡行,現在果報成熟了,這是不可轉移的業報。」因此大目犍連的建議,統統不被接受。

恰好隨羅然國它有許多的清水與牧草,所以有從波羅國來的牧人逐水草而居,在這個地方牧馬;牧馬的這一些人反而相信佛法而且心地清淨,牧人就告訴比丘們說:「我們知道大家都非常的飢餓,食物也都吃光了。這樣子吧!正好我們有這個餵馬的粗麥,但是味道很不好,你們能吃嗎?」於是比丘們就把這件事情報告給 佛知道。佛說:「這一些馬是屬於牧馬人所有的,這一些牧馬人他們都以好的草料、水來餵馬,所以這種馬麥我們可以自在的接受供養。」當時馬匹總共有五百匹,毎一隻馬一天要吃兩升的馬麥,所以就把每一隻馬各分一半的糧食,也就是一升的麥子供養比丘;其中還有一隻最好的馬,一天要吃四斗的馬麥,也分了一半,也就是兩斗,專門拿來供養 佛陀。佛的侍者阿難拿了 佛陀那一份兩斗的麥子,也拿了自已一升的麥子,然後進入村莊,在一位婦女的面前開口詠讚 佛的功德,說到:「今日佛陀因為小小的因緣在這裡安居,那麼大姊妳能不能夠幫忙把麥子拿去煮成乾飯呢?」這位婦女就說:「我家的事情很多,沒有時間幫你作飯。」旁邊有另外一位婦女聽到了,就說:「你把麥子拿給我,我來幫你作飯。其他如果還有心地善良、有智慧又持戒的比丘,我也可以幫他們作飯。」所以呢,得到了這一位好心大姊的幫助,於是阿難就把這個煮好的飯帶回去。阿難是 佛的侍者,也是 佛俗家的堂弟,平時恭敬 佛至極,情意深重,當時就想到,佛在家的時候是淨飯王的王子,總是享用最美味的食物,這個馬麥作的飯粗惡,人天至尊吃這個東西,恐怕對 佛的身體沒有益處啊!阿難準備好清淨的飲水,然後把飯交給 佛陀,見到了 佛吃這種馬麥飯,阿難悲傷到哽咽說不出話,心中非常難過。佛知道了阿難的心意,想讓阿難知道箇中的實情,佛就拿起了手中的飯問說:「你能吃這個飯嗎?」阿難說:「我能!」阿難就把飯接過來吃了,結果竟然是:馬麥飯的滋味實在是太美味了!不是一般的美食可以比擬,簡直就是諸天天人,各以最美味的食物,所綜合起來的上上美味。此時阿難生起了無量的歡欣喜悅,原來的悲傷哽咽都沒有了,阿難就把之前找人作飯,遇到兩位大姊的事情,稟告給 佛知道。佛就說:「那一位願意為佛作飯的婦女,未來她會投生為轉輪聖王的王后,因為不經過請求而自己發心去作,這樣的福德是無量的。」那時其他國家的豪貴居士、大富長者,聽到了 佛在阿耆達國三個月之中在食用馬麥,大家趕緊就帶著種種供養妙具,種種美食前來供養三寶,人數多到呢,馬車把路都塞得滿滿的,世尊也一一地接受他們的供養。

七天之後,佛告訴阿難:「你現在到城中去,告訴阿耆達國王,僧團已經結夏安居完畢了,我們要去其他的國家遊行了。」阿難與另一位比丘兩個人來到王宮,把 佛的話告訴了國王,國王還沒有弄清楚,國王就問:「佛現在在哪裡啊?」阿難回答:「因為接受了國王您的邀請,所以現在還在您的國家啊!」王又問阿難:「那這一段時間是誰在供養僧團呢?」阿難就回答:「這一段時間僧團窮苦之極,佛陀與眾僧三個月之中都在食用馬麥。」阿耆達國王這個時候才忽然覺悟,自責說:「我怎麼會這麼糟糕,竟然讓佛陀及僧團到了我的國家三個月在吃馬麥。」此時國王的惡名以及醜態,也流傳到其他的國家,所以阿耆達王心懷憂愁苦惱,帶著王室與大臣趕緊地來前往拜見 佛陀,在 佛的面前深自懺悔,並且請求 佛能留下來,再接受國王七天的供養,並且奉上了上好的僧服、衣料、僧鞋等等各種物品供養三寶。為了表示誠意,阿耆達王甚至準備將自己供三寶的物品,遍灑在道路中央,要讓 佛以及僧團踩過去。佛說這一些糧食應該拿來食用,不適合用腳踩過去。佛接受了這一些供養,也一一地為施主們祝願祈福;阿耆達王終於生起了喜悅,心中的結也解開了,因此證得了須陀洹初果——法眼淨。

從以上的故事當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由於 佛陀的煩惱障與所知障已經完全的修除了,習氣種子與異熟種子都已經斷盡無餘,成為福慧兩足尊,所以 佛陀純有善業善報,無有惡業惡報。所以經文裡面說:「佛陀的五陰身所受,皆是淨白妙果;而天人的五陰身,則有可能受黑業惡果。」也就是說,即使 佛陀接受了馬麥的供養,這個馬麥的滋味也會轉變成為純天廚妙味。有人心裡會想:「那為什麼佛還會遭受到這種吃馬麥的果報呢?」這一點我們在後面的節目中,再為各位解釋。簡單來說,都是為了要救度眾生,為了幫忙成就眾生上上福德功業,所以 佛陀會示現各種如同凡夫一樣的際遇。

接下來經文說:【汝意若謂:「汝亦異作異受,我亦如是異作異受;若異作異受,應同我過,何故不見自過而責我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我異二種:一、次第生亦次第滅,二者次第生不次第滅。是生異故,滅亦復異,是故我言「異作異受,此作此受」,不同汝過。譬如有人欲燒聚落,於乾草中放一粒火,是火次第生因緣故,能燒百里至二百里;村主求得,即便問之:「汝弊惡人!何因緣故燒是大村?」彼人答言:「實非我燒。何以故?我所放火,尋已滅盡;所燒之處,一把草耳。我今當還,償汝二把;其餘之物,我不應償。」是時村主復作是言:「癡人!因汝小火次第生火,遂燒百里至二百里。事由於汝,云何不償?」雖知是火異作異燒,相續不斷故彼得罪。善惡五陰亦復如是,受報時陰,雖言不作,以其次第相續而生,是故受報。】(《優婆塞戒經》卷四)如果這個時候外道說:「你釋迦牟尼佛說的是異作異受,我也是說異作異受,我們兩個人說的是一樣啊!如果都說是異作異受,那你應該和我一樣有過失啊!為什麼你不說自己的過失,卻只來責備我呢?」佛回答說:「你這個說法不正確,因為我所說的異,與你所說的異並不相同。為什麼呢?我所說的異有兩種:第一種、是次第出生而且次第滅。如同前世的五陰身滅了,而下一世的五陰身才生起。第二種、是次第出生而不次第滅。例如此世的五陰身雖然次第出生具足,慢慢地按照順序次第長大,但是現在則一時俱存,未來此世捨報時,則同時一起捨身。因為這個出生有不同的定義的緣故,它的滅也就跟著不同。所以我們說異作異受是正確的,而我說此作此受也是正確的,和你們外道主張會產生過失是不同的。如果你還是不能瞭解我所提出來你的過失,我現在用譬喻說給你聽:譬如有人想要放火燒村莊,在乾草堆裡面放了一粒小火,結果這一粒小火引燃了乾草,越燒越大,次第轉生,最後燒到了一兩百里的範圍。村主就去找出火的來源,找到了放火的人,問他說:「你這個低下的惡人,為什麼要燒我的村落?」結果那個人卻回答說:「這不是我燒的。為什麼呢?」

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到下一次再為各位繼續解說。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93-a10_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