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這個單元是:智者布施的心態。
我們提到貧窮的人難道都不能布施嗎?佛陀說:貧窮的人也有身體,如果有身體的話,看到別人在布施植福的時候,也可以很歡喜地去幫助他,而不會感到厭煩。佛陀說:這樣也叫施主,也能夠得福德,他得福德情況是如何呢?也就是說:因為貧窮者隨著佐助布施這個善因緣勢力的勝劣的關係,可能會成熟他的布施果報,有時他獲得相等的果報;有時前往佐助者,他具備了殊勝的信心與至誠心,雖然沒有拿錢出來,所獲得的福也會很殊勝。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
佛陀說當祂接受波斯匿王供養飲食的時候,也祝願波斯匿王以及貧窮者去佐助波斯匿王完成這樣的供養的這些人,都能夠獲得福德等無差別。雖然波斯匿王是拿出很多食物、拿出很多的飲食,布施很多;可是這些貧窮的人來佐助,他的心是一樣的,以這種歡喜心來布施,來佐助這個布施的完成,所以福德等無差別。
這樣的ㄧ個道理,佛陀又繼續為我們開示說:為什麼福德是相等的?【善男子!如人買香:塗香、末香、散香、燒香,如是四香,有人觸者、買者、量者,等聞無異,而是諸香不失毫釐;修施之德亦復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細,若隨喜心、身往佐助,若遙見聞心生歡喜,其心等故,所得果報無有差別。】(《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
佛陀這樣子告訴我們:就好像有人買香的時候,不管這個香是屬於塗香、末香、散香,或者燒的香;這四種香,有人來觸摸著、有人購買,或者有人在衡量著這個香的差異應該買哪一種香?這幾個人在過程裡面所聞到的香是一樣的,接觸者、買香的人、或是在衡量的人,他聞這四種香,每一種香聞到的都一樣;不會因為是買的人聞的比較香,來衡量的人聞的不香,或者只是摸摸看的人,聞的也不香;聞到的香是一樣的,一點都不會因為有人在旁邊一直在打量著要不要買而失去它的香氣。修布施的福德功德,也是這樣的道理,不管所布施的福,這個規模是多、或者少、或者粗、或者細,假若說是貧窮的人以隨喜心,然後前往去以自己的身體去幫助他完成這樣的布施;或者說有人因為路途比較遙遠不能前往佐助,聽見了以後心裡也非常歡喜,有這樣一個布施來讓眾生得到利益;因為他們那分心,隨喜那分發起想要利益眾生的布施心是一樣的、是相等的,所以所得的果報是沒有差別。因此,佛陀舉這個例子,也告訴ㄧ些沒有財物的貧窮的人說:也應該要這樣隨喜來修布施。
在佛法中對於真正的貧窮的定義是什麼?佛陀這樣告訴我們:【善男子!若無財物,見他施已,心不喜信,疑於福田,是名貧窮。若多財寶自在無礙,有良福田,內無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貧窮。】(《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告訴我們,如果有人他沒有錢財,然後看見他人在廣行布施,對於他人布施,心裡面不會歡喜、不會信受,他不相信這樣子布施真的有福嗎?受布施者真的是福田嗎?這樣子的布施真的能得到善果嗎?所以疑於福田,這樣的情況之下沒有善根,因為對於因果不信、對三寶不信,這就是真正的貧窮。或者說:有人很多財寶他自在運用,一點都不妨礙;可是遇到真正有德行的人、有真正能夠實證解脫法的人在他的面前,是個功德田,可是他內心裡面沒有信心,他不相信真的有三界中的生死可以脫離,或者說,他對於在三界中生死輪迴的苦,以及能夠解脫於三界生死的功德,內心裡面沒有辦法知道:前面是過失、後面真的是功德這一法,內心裡面沒有信心的話,不能來供養布施。佛陀說:這樣也是貧窮。因為這兩種人他都沒有善根,沒有善根就是因為他沒有信;對三寶無信、對三世無信,那就是沒有聖財。因為沒有信,所以不能接續地去修學其他的聖財,所以七種聖財之首是以信為首。所以如果對三寶不能生起信心,對因果三世不能生起信心,他就對於植福布施之事,他就不會生起這種嚮往心。所以有智慧的人知道貧窮的真實義,能夠如實地按照
佛陀的教導來修行布施,最重要是要來去除貧窮的因,也就是慳與貪的煩惱。因為菩薩一世一世的行菩薩道,不能讓自己墮在貧窮中受苦,不能墮在貧窮這個過失裡面。因此,佛陀就教導菩薩不應該慳貪。
同時 佛陀又繼續教導菩薩,應該怎麼樣來看待布施這件事情。佛陀說:【是故智者隨有多少任力施與,除布施已,無有能得人天之樂至無上樂。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智者自觀餘一揣食,自食則生,施他則死,猶應施與」,況復多耶?善男子!智者當觀財是無常,是無常故,於無量世失壞耗減,不得利益;雖是無常,而能施作無量利益,云何慳惜不布施也?】(《優婆塞戒經》卷四)在這一段,佛陀又苦口婆心地告訴菩薩,不應該慳惜的道理。就是有智慧的人應該隨著自己在世間財物的多少,隨力來修行布施。因為除了布施以外,沒有辦法能夠得人天樂以及無上樂。這個部分尤其是菩薩應該要注意,菩薩所修學的解脫不同於二乘的解脫;菩薩的解脫是要入於三世,能夠解脫於三界生死,同時要再入於三界中。二乘人的解脫是:他就要解脫於三界中的生死,不再入於三界中。所以菩薩的解脫,一定要通過布施來修除自己的貪慳的煩惱。
可是這一句經文的意思,並不是說:菩薩永遠只要修布施就好。也就是這個地方的布施,其實是已經意味著菩薩一定要熏習大乘法,修行菩薩道成佛的這個道理。成佛的道理,就是因為眾生皆有這個不生不滅的金剛心如來藏,以這樣ㄧ個實相的道理來熏習,讓自己能夠建立正知正見,知道行菩薩道這條路,是應該要怎麼樣來累積自己的福德、累積自己的智慧。當要累積自己的福德的時候,不能只是累積世間的福德,一定要能夠有出世間的福德;要有出世間的福德,就一定要有出世間的智慧,依止於出世間的智慧來行布施。所以菩薩除了布施以外,沒有辦法來得人天樂以及無上樂,是這個道理。因為就算是世俗人好了,想要得人天之樂,只是修持戒行——持戒,生到天界以後,這個福也是有差別的;如果沒有布施,那生到天界去所受的福並不是平等,還是因為以他在人間所修的布施而受差別的福報。所以說以菩薩而言,要得人天之樂,除了布施以外沒有第二條路;雖然菩薩布施不是為了想要求得人天之樂,可是這個理路上是告訴我們,要能夠受得人天之樂,應該要布施。
至於無上樂這個部分就是:菩薩在修集福德的過程裡面,最重要是讓自己要能夠在佛菩提道中能夠生起般若智慧,因為除了般若智慧為依止以外,沒有辦法讓自己成就佛道。要依止於般若智慧,一定要能夠實證自己的這個自心如來——如來藏;要能夠開悟,要能夠找到自己的自心如來,一定要有福;要有這個福德,要調柔自心才有辦法開悟;開悟以後才能依止般若智慧繼續行菩薩道,然後一位一位這樣子的往上修學,乃至最後成佛。這個就是所謂布施——除了布施以外,無有能得人天之樂以及無上樂的真正意思。
因此 佛陀說:祂在經中常常這樣講,有智慧的人自己觀察,除了自己只剩下一口可以吃的飯,自己吃生命可以存活,布施給他人可能就會死掉;可是當有人來乞求這一口飯的時候,還應該布施給他;何況自己有很多多餘的財物呢?所以
佛陀說:有智慧的人應當要觀察,這些世間的財物都是無常的,都是無常,所以在無量世中會失壞、耗減;這樣子這些財物都隨著生死而失壞、耗減,那這樣不管所累積多少的福,不管是無量無邊的福,都會隨著一世一世的生死,而失壞、而耗滅掉。佛陀告訴我們:這些財物如果只是放在生死中耗減掉,不能得到任何利益;因為只是在生死中受用,沒有辦法因為這些福而得解脫,而能夠在依止於這樣的福進一步成為基礎,而得到佛菩提的智慧,也不能再利益別人得到佛菩提的智慧。所以世間的財物雖然是無常,但是卻能夠拿來布施,來作無量的利益,來利益眾生的世間的生命,乃至利益眾生的法身慧命。所以
佛陀教導菩薩:為什麼要慳惜而不能布施呢?這些道理菩薩都應該深深的去思惟。有智慧的人要經常觀察,世間的財物它是無常的,因為是無常,隨著每一世的生死中而失壞掉,不能得到利益、不能利益眾生,而且不能利益眾生的法身慧命。它雖然是無常,拿來布施來作無量的利益,能夠讓眾生得到世間的利益,也能夠讓眾生得到法身慧命上的利益。所以
佛陀教導菩薩們:為什麼還要慳惜而不來布施呢?
有智慧的人接受 佛陀教導以後,同時也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阿羅漢托空缽的情況出現?阿羅漢是眾生的福田,但是自己有沒有福?為什麼會托空缽呢?佛陀這樣子說:【智者復觀世間若有持戒多聞,持戒多聞因緣力故,乃至獲得阿羅漢果;雖得是果,不能遮斷飢渴等苦。若阿羅漢難得房舍、衣服、飲食、臥具、病藥,皆由先世不施因緣;破戒之人若樂行施,是人雖墮餓鬼、畜生,常得飽滿無所乏少。】(《優婆塞戒經》卷四)在這段經文中,佛陀說:有智慧的人要經常觀察,在世間如果有這種持戒多聞的法讓大家學習,有的人因為來受持佛戒不犯戒行,乃至於樂於聽聞佛法中的正解脫的法要;因為這個持戒多聞,這種因緣的勢力讓他能夠隨著所聽聞的正知正見,也能夠修學斷我見、斷我執,乃至最後獲得四果的解脫果——阿羅漢果,解脫於三界的生死;這樣得阿羅漢果的人,是不能遮止他免除於飢餓,或口渴這些苦的。因為這個阿羅漢,雖然他是證得解脫果了,可是他有時可能就是很難得到房舍來安單,很難得到衣服、飲食、臥具、病藥;這種因緣都是因為這位這一世修得阿羅漢果的人,在過去世沒有修布施的因緣;因為沒有修布施,所以在這一世要得到的福就很缺乏;因此會有這種阿羅漢托空缽的情形出現,也不是沒有原由的。雖然說阿羅漢已經是四事人天應供了,可是他自己過去世沒有修布施,所以會有托空缽的情況。另外學佛戒,可是因為煩惱心重而破戒的人,他倘若是樂於行布施,可是因為他這個破戒的惡業,需要去受餓鬼道或畜生道的果報;雖然生到餓鬼道或畜生道,可是在人間的時候,因為樂於行布施,所以有福讓他經常得到飽滿,而不會經常缺乏飲食。
有智慧的人知道這些事情,不應該求人天五欲樂自在,應該求解脫。所以他知道這些道理,來自於的原由是什麼,因為
佛陀一直在教導著菩薩們。佛陀說:【善男子!除布施已,不得二果:一者自在、二者解脫。若持戒人雖得生天,不修施故,不得上食微妙瓔珞。若人欲求世間之樂及無上樂,應當樂施。】(《優婆塞戒經》卷四)在這裡
佛陀繼續講,菩薩除了布施以外,沒辦法得到兩種果報:一種是自在、一種是解脫。這裡講的自在,就是指菩薩經常會發大願想要生到哪裡去利益眾生;當他想要生到哪個地方去,要受用多少財富,要怎麼樣來利益眾生的時候,他要能夠自在生到某個地方去,他想要度眾的對象地方的方所。如果說他沒有這樣的福,他就沒有辦法有這樣的願,可以自在的生到何處去受用福報。所以要在世間中受用福報,而且要能夠自己依照願而去受生,一定要在無量劫中廣行布施、修集福德。第二種解脫。這裡講的解脫,不是像二乘人純粹是讓自己消失在三界中,不在三界中有生死;這個解脫是說,在生死中能夠解脫於貪瞋癡。也就是菩薩是世世常行菩薩道直到成佛,不入無餘涅槃,所以一生一生地在世間行菩薩道,雖然在生死中,可是卻不是因為貪瞋癡而有生死;而是因為想要求無上佛菩提道、想要利益眾生,所以在三界中生死。在三界中生死,可是卻不是因為貪瞋癡煩惱而有生死,這叫解脫。所以菩薩除了布施以外,不能得自在以及這種解脫。
倘若有持戒的人,在世間戒行清淨,因為持戒清淨可以生到欲界天;但是在世間的時候沒有布施,沒有行布施生到欲界天去,雖然說跟著天人一樣,可是卻不能得到上妙的飲食、微妙的瓔珞;因為在欲界天裡面,能夠受用的飲食以及瓔珞莊嚴,都是隨著在人間所修的福而有差別。如果說有人想要求世間之樂,以及這種成就佛果的無上樂,應當要樂於布施。在這裡還是要再一次地告訴大家,要求世間之樂,當然是跟持戒、布施有關;可是要受用福報,還是來自於布施。然後因為這個基礎,能夠發起大心想要去利益更多眾生,所以要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更應該要求智慧,也就是要依止於智慧來行布施,才能夠真正的成就佛道。
我們知道這個道理以後,就要知道,難道菩薩在世間行布施,應該要求世間樂嗎?佛陀這樣子告訴我們:【智者當觀生死無邊,受樂亦爾。是故應為斷生死施,不求受樂。復作是觀:雖復富有四天下地,受無量樂猶不知足,是故我應為無上樂而行布施,不為人天;何以故?無常故,有邊故。】(《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告訴菩薩們說:不應該求在生死中,來受用這些布施的福。布施的福在生死中受樂會用盡的,因為生死無邊;生死無邊,所以這個福不管是多麼廣大,一定會因為這個生死而用掉。因此應該要為斷生死而布施,應該要在布施的境界中,來斷除繫縛在三界中生死的這些貪慳煩惱;不是要求世間的受樂。同時要來觀察,縱然富有像轉輪聖王能夠擁有四天下,他能夠受用勝妙的五欲樂,還是沒有知足的時候。就像波斯匿王他當了轉輪聖王,可是仍然對他的庫藏的量還是不能滿足;還是不斷地要去堆積、累積,對於五欲樂還是一直追求,沒有辦法知道什麼時候是滿足的時候。因此有智慧的人,應該要為將來成就佛果而行布施,不是為了人天之樂。為了求證佛果而行布施,最重要是要累積這些福德資糧,將這些資糧當作智慧的基礎,以這些基礎來生起智慧,同時再運用智慧,來運用自己的資糧去利益眾生。因為人天之樂它是無常的,而且是有邊的,人天之樂它是有生死邊的,會用盡的;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這樣來看待,不求人天之樂。
前面已經瞭解了這些道理以後,我們接下來要來略說一下:「布施得福的因果原理是什麼?」佛陀教導菩薩們:如何正確的觀待布施、修治布施,藉由布施來修除貪慳的煩惱繫縛,增長慈悲心、憐愍心。如何藉由布施來脫離貧窮困苦與三惡道的果報,乃至能夠生起解脫的智慧,破除我見,能夠實證般若。因為菩薩行菩薩道最重要就是要能夠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所依止的就是般若智慧,要能夠生起般若智慧,一定要有這些福德來累積;同時在布施的過程,累積福德的過程裡面,要來降伏自己的心,讓自己的貪慳心能夠降伏、讓自己這些放逸懈怠的心能夠降伏、讓自己的嫉妒心能夠降伏、慢心能夠降伏;這樣子才能夠有因緣接受善知識的教導實證般若,生起般若智慧以後,才能夠知道真正的解脫是什麼。這樣子的話,才是菩薩在布施的過程裡面,求佛道的過程裡面應該有的心態。
今天我們先到這裡,下一集再繼續。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66-a10_0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