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29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五)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這個單元是:智者布施的心態。

有智慧的人布施,他是為了兩件事來行布施的。第一件就是要怎麼樣來調伏自己的我執煩惱;第二件就是要怎麼樣來毀壞怨瞋的煩惱心。布施是能夠得到受施者愛念之心、也能夠得到名稱、也能夠免於怖畏、也能夠得到善人來親附、也能夠得到天人果報。可是有智慧的人布施,不是為了求這些而布施,他們是為了求解脫的智慧。

有智慧的人布施的時候,還有什麼樣的解脫智慧呢?佛陀繼續這樣開示著:【觀於二事:一者以不堅財易於堅財、二者終不隨順慳吝之心。何以故?「如是財物,我若終沒,不隨我去,是故應當自手施與;我今不應隨施生惱,應當隨施生於歡喜。」】(《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在布施的時候,觀察著這些世間的財物,包括這個外財、內財都是無常,都是會毀壞,都是不堅固的。用這樣的不堅固的世間財,來獲得堅固的財物,這是布施者所求。什麼樣是堅固的財物呢?所謂堅固的財物指的就是七聖財,七種不會毀壞的財物。第一種就是信,這個信根、信力就是對於三寶的信根、信力,以及對於三世因果的信。第二種就是戒,也就是對於戒行上面,怎麼樣對於眾生擁有戒體,不毀犯眾生、不惱害眾生。第三個就是有慚、有愧。接下來就是對於大乘的佛法,第一義諦的了義正法樂於聽聞,樂於聽聞然後樂於熏習。接下來就是能夠布施,將自己的財物拿來布施利益眾生;當然最重要就是能夠在佛道中真正的解脫智慧生起以後,自己能夠實證。接下來就是在佛菩提中,真正的佛道上的解脫智慧也能夠實證,當然,最後所求是最後能夠成佛。這七種稱為聖財,是因為這七種,不會受到任何世間的因緣、世間的生死所毀壞。這七種隨著菩薩在每一世行菩薩道過程中熏習,能夠延續到未來世,乃至最後成佛,所以稱為聖財。聖財就是說它是堅固的,不會在生死中毀壞的。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夠觀察到,以在世間這種一世生死中的外財、內財來布施出去,能夠獲得聖財,這是他所看到的解脫的智慧。第二種:菩薩他終究不會隨順自己已經存在,還沒有去除完整的慳吝的煩惱,這個還存在的慳吝煩惱在境界中現起的時候,菩薩不會讓它再度的增長。所以在境界中,一旦發現到這個慳吝的煩惱現行的時候,他就會思惟、會對治,不會去隨順著這個慳吝之心,而去貪愛自己的財物。

為什麼呢?因為菩薩會觀察到這些財物,在他這一世捨報的時候,不會隨著他過去到未來世;因為這一世的財物,是因為這一世的五陰而受用;這一世的五陰毀壞以後,這些財物就與這個五陰就完全斷了關係,不會再去未來世繼續使用了。因此菩薩看到這樣的一個情況,就說應當要自己親手來布施給需要的眾生,在布施的時候,應該隨著這個布施的過程,應該要感到歡喜。能夠將這個不堅固的財物布施出去以後,能夠長養自己的聖財,應該要感到歡喜,而不應該隨著布施失去財物,而認為自己的財物減少而生起煩惱心。這個就是 佛陀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他布施的時候,應該要有的解脫智慧。

有智慧的人在這樣子廣行布施的過程,如何來布施內財來解脫於內我所呢?佛陀有這樣的開示:【善男子!施者先當自試其心,以外物施;知心調已,次施內物。因是二施獲得二法:一者永離諸有、二者得正解脫。善男子!如人遠行,身荷重擔,疲苦勞極,捨之則樂;行施之人見來求者,捨財與之,心生喜樂亦復如是。】(《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 佛陀告訴我們:布施的人也就是經常學習布施的菩薩,應當要來試煉自己的心,對於財物是否能夠去除這樣的我執以及我所執;要來試煉自己是否對財物有執著的煩惱,最重要就是要透過布施。對於自己的財物,包括了外財——就是自己所受用的這些財物、眷屬,還有自己的內財——就是包括自己的身體器官,這個部分無始劫以來都長養著我執、我所執的煩惱;這兩個執著煩惱,對於內財的部分是不容易斷除的,都是因為在這個境界中,都是每一世每一世長養著慳與貪的煩惱,無始劫以來就這樣地熏習著。那要試煉自己是否對於這個自己的身財沒有慳吝之心呢?當然要從外財來開始作試煉。所以菩薩應該布施的時候,要先試煉自己對於外財是否能夠捨掉這樣的一個我執、我所執的煩惱,所以要先以外財來布施,來調伏自己的心,在境界中調伏自己,是否對於自己每一世所受用的財物有慳吝之心、有貪愛之心。經過這樣的廣行布施,將這個外財的財物布施給所需要的眾生,去利益眾生的過程來調伏自己的心。

當廣行布施以後,知道自己的心,已經不會對這些外財的境界中的貪慳煩惱一直長養,甚至於能夠去除。接下來就是能夠來布施自己的內財,在布施自己的內財—就是自己的身體器官—的過程,因為在前面試煉著自己在外財布施的過程中,已經在境界中不斷地去降伏,不斷地去調柔自己的貪慳煩惱,所以面對著自己的內財要布施出去的時候,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因為在境界中而與貪慳煩惱相應而起一念惡心,結果因為這個布施起一念惡心,卻造成要生到三惡道的果報。菩薩不能夠產生這樣的一個風險,所以菩薩就聽從 佛陀的教導,要先以外財布施來試煉自己的心、來調伏自己的心。

因為能夠對於自己的外財、內財都能夠布施給眾生、利益眾生,因為這兩種布施能夠獲得兩種解脫的功德。第一種就是能夠永離諸有。所謂諸有,指的就是三界中的生死。因為這個五蘊身,以及在世間上所受用的財物,都是屬於生死中所有;在生死中所有這個五蘊身,以及所受用的財物,經過在布施的過程裡面,能夠去調伏自己的貪慳煩惱。這樣子的話,就不會對自己的五陰身的內財,以及外財受用的財物產生貪慳,就沒有繫縛,就不會因為每一世要來追求這個五陰身,以及要來追求這個世間的受用。因此通過布施能夠去除自己對於外財內財的貪慳煩惱,就能夠永遠離開在三界中生死所造的業,所以這是第一種解脫。

第二種能夠得正解脫。所謂的正解脫,就是對於欲界的欲心煩惱的解脫;另外就是對於瞋心的解脫;第三種就是對於愚癡的解脫。因為在布施外財內財過程裡面,對於世間的外財的五欲,一定要能夠淡薄乃至能夠斷除;甚至於能夠接下去,就是要斷除自己要將自己的財物布施出去,不能安忍所生的瞋,以及對於眾生的所求,不能安忍所生的瞋,都能夠斷除。再來就是對於三界中五陰以及所受用的財物不是堅固的、不能常住的,這種顛倒想的愚癡都能夠斷除,也是能夠斷除在三界中的生死之苦,所以要解脫於這三界中的生死苦。因此 佛陀說:菩薩通過這兩種布施能夠永離諸有,也能夠得正解脫。

可是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並不是單純的行布施就能夠永離諸有、得正解脫,一定還要有智慧以及有真正的佛法的正知見。有這個智慧讓自己能夠在布施過程裡面能夠得解脫,能夠斷除煩惱;而且能夠知道真正的解脫,其實就是自己自心如來本來解脫,本來就是不生不死,而且能夠一世一世地這樣地去利益自己的五陰身,而自己卻不增不減,不損自己的功德。所以菩薩在布施的過程裡面,是要以智慧為根本的,才有辦法像 佛陀所說的:通過布施外財以及布施內財,而能夠永離諸有、得正解脫。這裡就是告訴我們,智慧以及布施兩者是不能相離的。

佛陀有一個譬喻告訴我們:好像有人要遠行,擔負著很重的擔子,一直這樣走的過程裡面,非常的疲勞、非常的困苦;如果把這個擔子卸下來了,那走起來就輕鬆了。佛陀這個譬喻就是說:菩薩要走的路是很長遠的三大阿僧祇劫的佛菩提道的路,在這樣過程裡面,對生死中的這個五陰身,以及這種財物的繫縛,就好像重擔一樣,因為這些都是繫縛在三界中的生死;如果能夠將這種生死苦的重擔能夠卸下來,這樣的話,在往佛道上的路走起來就會很輕鬆。如果說通過布施,能夠將自己繫縛在三界中生死的這樣的重擔能夠卸下來,當然看到有人來索求,能夠布施出去滿足他的所需。這個情況之下,佛陀說:「捨財與之,心生喜樂亦復如是。」就是說菩薩在布施的過程裡面,想到的是這些自己的外財、內財都是生死中的重擔;要去走這麼一條很長的佛菩提道的路的話,應該要先將這個重擔捨掉,讓自己將來的這個業都不會再繫縛,都不會繫縛在三界的生死中。所以 佛陀教導菩薩應該要先布施外財再布施內財,捨掉這個三界中生死的重擔,這是要有智慧的,智慧跟布施是不能相捨離的。這是 佛陀對我們的教導。

接下來我們要知道,世間財它是會毀壞的。那麼如何讓世間財能夠隨著果報而生生不息呢?佛陀這樣教導菩薩:【善男子!智者常作如是思惟:「欲令此物隨逐我身至後世者,莫先於施。」復當深觀貧窮之苦,豪貴快樂,是故繫心常樂行施。】(《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告訴我們說:有智慧的人常常這樣來思惟著,世間的財物都是無常、都會毀壞的,只是屬於這一世五蘊身的受用而已;要讓這一世的財物,能夠隨著我的五蘊身這一世受用,乃至後世的五蘊身能夠受用,這樣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布施。因為在布施的時候,將自己的世間財物布施給眾生,讓眾生得到利益,這樣的利益的果報是在未來世;菩薩道未來世有另一個新的五陰的時候,去受用這樣的果報,這個所受用的果報是有百倍、千倍、萬倍、億倍以及無量倍的福報。這種情況之下,有智慧的人因為經常聽聞 佛陀教導,所以能夠知道這個世間的財物,並不是這一世用了以後,可以延續到未來世,可以帶到未來世去。如果要讓每一世、每一世的五陰身都能夠受用世間的財物,只要是布施給眾生,而讓眾生真正得到利益,那麼這個果報必定可以在未來世,以百倍、千倍、無量倍來受用。而且有智慧的人要來深入觀察,貧窮是極為大苦的;因為貧窮的人雖然常常親近讚歎於人,可是因為貧窮的人他沒有福,所以經常會產生很多過失;而且貧窮的人經常受到別人、有權貴的人欺負凌辱,在這種境界中,他就會跟煩惱相應,一旦跟煩惱相應就會造作惡業,可能就導致生到三惡道去了。所以有智慧的菩薩,深入觀察這種貧窮之苦,就要知道怎麼樣避開貧窮。而且要觀察,菩薩在人間生活所需沒有缺乏,而且能夠將自己的財物拿來利益眾生、布施給眾生;同時身邊圍繞著眷屬、善友,受到眷屬善友的尊敬愛念。這樣子這種快樂,菩薩看到以後就知道,應該要常常行布施,避免貧窮之苦,所以心心所繫就是常常樂於行布施。

對於貧窮之苦,菩薩觀察到以後,怎麼樣避免造作未來世貧窮的因呢?在《優婆塞戒經》中,佛陀這樣開示:【善男子!若人有財,見有求者,言無言懅;當知是人已說來世貧窮薄德,如是之人名為放逸。】(《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告訴我們:假如他是擁有財物的,可是剛好遇到有人來乞求,這種境界中他卻害怕自己的財物不見了、害怕自己的財物減少,就說:他沒有!他還欠著不夠用而感到很害怕。這種情況之下,就知道這個人已經在說他未來世的貧窮,而且他是沒有善根的。因為他不能覺知布施能夠得富貴,慳貪所獲得的果報是貧窮,不知道錢財它是無常不堅固的。在這種情況下,在境界中卻長養著慳貪,以這種不堅固的錢財來長養慳貪,這種慳貪就是未來世三界中生死中的苦,不知道。所以 佛陀說:他是說來世貧窮薄德,這樣的人就叫放逸。因為他不知道要怎麼樣來讓自己遠離這些過失、遠離煩惱,這樣的情況是貧窮。

如果是真的貧窮的人,他不能布施嗎?佛陀這樣說:【善男子!無財之人自說無財,是義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無不有;雖是國主不必能施,雖是貧窮非不能施,何以故?貧窮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棄蕩滌汁,施應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塵麵施於蟻子,亦得無量福德果報;天下極貧,誰當無此塵許麵也?誰有一日食三揣麵,命不全者?是故諸人應以食半、施於乞者。】(《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說:沒有錢的人,沒有錢財的人,自己說自己無財。這個不是這樣意思,為什麼呢?因為在一切世間中,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水喝,每個人都可以有這些水草可使用。雖然說生為高貴富裕的國主,他不一定能夠布施。就像波斯匿王,波斯匿王已經擁有很多的財寶庫藏盈溢,可是他卻仍然對人民要增加賦收、追加賦收,而且對於國內貧苦的人不能夠憐憫。所以雖然是國主擁有很多財物,他也不一定能夠布施。雖然說是貧窮的人,也不是說因為貧窮就不能布施。佛陀說:因為貧窮的人,他也有一口飯可以吃,當他吃完飯以後,將他的碗用水洗一洗,裡面有湯汁、菜汁、飯汁,如果說有需要飲食的人,布施給他,這樣子也是可以得到福德的。倘若說,以像灰塵那麼小的麵,來布施給螞蟻,也能夠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德果報;因為這個螞蟻可能因為吃了這麼少的麵,牠就能夠得到牠的生命,不會失去牠的生命,這樣子的情況之下,這個布施的人的善心,也可以得到無量福德果報。天下就是有最貧的人,誰沒有這麼一點點的麵呢?有誰一天只是吃三團小麵,而會失去他的生命的?因此 佛陀告訴我們,你在飲食的部分,如果有人因為缺乏飲食來跟你乞求,你應該要將你一半的飲食布施給他,因為你只有吃那一半的飲食,不會因為這樣子而失去生命的。

佛陀繼續這樣教導我們:【善男子!極貧之人,誰有赤裸無衣服者?若有衣服,豈無一綖施人繫瘡、一指許財作燈炷耶?善男子!天下之人,誰有貧窮當無身者?如其有身,見他作福,身應往助,歡喜無厭,亦名施主,亦得福德。或時有分,或有與等,或有勝者;以是因緣,我受波斯匿王食時,亦呪願王及貧窮人,所得福德等無差別。】(《優婆塞戒經》卷四)佛陀繼續這樣告訴我們:很貧窮的人,誰沒有衣服可以穿呢?倘若有衣服,難道沒有辦法布施一條棉線,讓這個身上長膿瘡的人來綁著膿瘡,讓這個膿瘡能夠乾掉而病能夠痊癒嗎?難道拿不出像一個手指頭那麼小的材,來給需要點燈的人當燈柱嗎?天下的人有誰貧窮到沒有身體呢?如果有身體的話,看到有人在布施植福,應該要前去佐助、要歡喜無厭;這樣的也叫施主,也能夠得福德。為什麼這樣的也叫施主,也能夠得福德呢?

我們今天先到這裡,下一集再繼續。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64-a10_0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