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7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31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七)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這個單元是:智者布施的心態。

到這裡我們要來略說一下「布施得福之因果原理」。菩薩修行菩薩道,最重要的是要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最重要的,就是要實證般若;實證般若的基礎,就是一定要開悟,找到自己的自心如來;找到自己的自心如來以後,才能夠生起般若智慧。生起般若智慧,以自己所證的般若智慧,來看待施主、受施者乃至未來世受快樂的果報者,都是無常、緣起性空的五陰。而能夠出生五陰的第八識實相心如來藏,本來就是自在解脫、無我與我所;雖然與所出生的五陰和合運行而成就布施的善業,乃至去未來世再出生新的五陰,來受可愛的異熟果報;但是第八識如來藏,卻從來不分別與覺知自我的存在。因此從五陰的實相第八識來看:沒有施主、受施者以及未來世受快樂果報者。

這樣說的前提,是以般若智慧來觀照諸法而說。就像《金剛經》中 佛陀所說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一切法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這裡菩薩所說的「法」,指的是什麼呢?這裡所說的「法」指的是:以金剛心如來藏出生五陰十八界諸法為前提而說,金剛心如來藏與所出生的五陰十八界同時同處運行的般若實相而說。也就是這個菩薩他開悟以後,轉依自己的實相的法而來行布施;所以在這個過程裡面,可以說無我——就是無布施者,無受施者——也就是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以及沒有未來世受可愛異熟果報的這一位新的五陰身。

這種情況之下,有人呢,也就是外道,以及這個佛法中的學人,他沒有信受 佛陀所說的「一切有情皆有如來藏」的正法,不信受一切有情皆是具有八識心王如來藏正法,誤解了《金剛經》的所說。他們僅是以現象界五陰緣生緣滅的無常法六識論,來想像 佛陀所說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一切法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他們認為說: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無常、空,最後終歸壞滅;所以,把這個一切法是緣生緣滅、無常、空,來解讀成為這是「般若空」;來解讀成為這樣的話,就沒有施主、沒有受施者以及沒有未來世受快樂果報者。結果這樣的概念、這樣的一個這種邪見、錯誤的見解,就對於因果不能生起正信;乃至於 佛陀所說的法要,也不能生起正信;乃至於疑根不斷而增長邪見,那麼就會從五陰的表相上,來懷疑布施的因果。

這個部分我們先舉一下《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中有一段,來為大家解說。這論裡面這麼講:【以見富人慳惜,貧者能捨,此人起如是心:若實有施者,慳人不應富,何以故?以其先世習慳來久故。復生疑心:此能施主不應貧窮,何以故?以其先世習施來久故。彼人雖生如是邪見,而義不如是。】(《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五)我們先看這一段:就有看見很有錢的人,他對於自己的錢財很愛惜,捨不得拿出來用,捨不得布施給別人;也看到很貧窮的人,可是他卻能夠布施。那這個人就心裡面起這樣的疑心說:「假如說真正有這種布施能夠得這個福報的話,這一位這麼貪慳的人,不應該富有;因為這個貪慳的人,他每一世每一世都在熏習這種貪慳的法,這麼久以來,他不可能布施;他沒有布施,為什麼會富有呢?」在這裡他心中就有疑問,同時他也生起疑心認為說:「這一位能布施的人,不應該這麼貧窮啊!因為他能夠這樣子一直布施,應該是他在過去世就一直經常布施,那經常布施,為什麼他會貧窮呢?」所以他就認為沒有布施能夠受福報這件事情。這樣的想法,雖然有這種邪見,可是卻不是這樣的道理,這為什麼呢?論裡面繼續這樣子講:【問曰:若爾此義云何?答曰:彼人過去雖久習慳,而忽值遇清淨福田,於彼田中少行布施,是故獲得今身富報,以習成性,慳猶不捨。】(《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五)就問到:「要不然是什麼意思啊?為什麼我的這個道理不是呢?」彌勒菩薩就告訴他說:這個人,過去雖然說一世一世的都是很慳吝,熏習成性。有一次剛好遇到一位有德行的,真正的能夠實證解脫法的這種清淨福田,他因為善友的牽引,他說:「好啦!」就跟著去布施;在這個清淨福田中,就稍稍的布施供養。因為這個因緣,所以這一世能夠獲得這樣的財富來受用;因為那個福田是屬於布施者,是福田殊勝嘛!布施者雖然是慳吝,可是受施者,他是福田殊勝,所以他雖然只是一點點布施,也能夠得這樣的財富這個果報。因為過去世他都是慳吝的,都是捨不得拿錢出來用,也捨不得去布施,所以這一世仍然呈現出來:雖然說很有錢,可是還是沒有捨掉他的慳吝的這個習性。

那貧窮能布施又是什麼道理呢?論中繼續這樣講:【貧能施者,此復云何?彼人過去於非福田無信心故;不至心故;為名稱故;為求事故;求尊重故;彼人能施。以是義故不得富報。習施來故,今猶能捨。】(《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五)這裡面告訴我們,這個貧窮的人雖然能夠布施,為什麼呢?為什麼能夠布施,這一世又貧窮呢?因為這個人在過去世,對於三惡道有情、對一般的凡夫、對於凡夫貧窮者,這個可憐的人,這些非福田,心中沒有信心,認為對這些人布施,能夠得到什麼回報嗎?所以他不會布施給他們。如果布施的時候,他又不至心,都不會拿出最好的東西,是拿這個粗糙的,他可能自己不要的東西,拿出來布施;可能是為了名稱,為了讓人家讚歎而布施;或者說為了自己的世間的事情,希望這個有權貴的人能夠幫他,讓他順利進行而去布施;或者說為了讓人家尊重他,而去布施。這些理由去布施,都不是真正能夠讓他的財物去讓眾生得到利益;因為不是讓眾生真正得到利益,所以那個福報就很差。所以雖然這個人,過去世有這種布施的習慣,但是因為布施都是心態不對,所以不能得到財富的果報。因為經常布施,所以這一世,還是能夠有布施的習慣。

所以布施不能只看一時的表相,來判斷布施的因果;因為這種情況之下,所以外道不免要懷疑:「一切都是無常,那到底有沒有布施者、受施者、受果報者呢?」所以在經典中,就有這樣的一個 佛陀與外道的對話過程,佛陀怎樣來教導外道?外道又怎麼樣來質疑這個布施的果報呢?我們來看《優婆塞戒經》這一段經文:【善男子!若有說言:「施主、受者及受樂者,皆是五陰,如是五陰即是無常。捨、施五陰,誰於彼受?雖無受者,善果不滅,是故無有施者、受者。」應反問言:「有施、受不?」若言:「施即是施,受即我」者。復應語言:「我亦如是,施即是施,我即五陰。」】(《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就是有個外道這樣質疑:這個施主以及接受布施的人,以及能夠去受快樂果報的,都是五陰。那因為這個外道,所持的理論是六識論,對他們的知見裡面,沒有第八識的存在,以世間所看到這個現象來看,這個五陰確實是無常;這樣的五陰是無常、布施的五陰是無常、受布施的五陰是無常,又有誰在這裡面接受布施?雖然說沒有受布施的人,但是這個施主他布施這個事情,善果不會滅;因此他認為沒有所謂施者以及接受布施者。這個理論講起來好像是般若裡面說:「沒有施主、受者以及受樂者。」

以般若的實相的智慧來看待:是因為這個金剛心如來藏,祂所出生的五陰身是無常、它會壞滅、它不是常住的,所以這樣無常的法,不能說它是一個能夠去到未來世的法。可是這一世的五陰,以及未來世的五陰,都是金剛心如來藏所生;金剛心能夠持續過去世到這一世,以及這一世到未來世,都是同一個金剛心如來藏。可是這個如來藏,自己從來不反觀自我,不覺知自我的存在,所以沒有覺知:祂是誰?祂今天做什麼事?祂跟著祂所出生的五陰做什麼事?是以這樣的一個般若實相的智慧,來看待菩薩在布施的過程裡面,沒有施主、受者以及受樂者。

可是這個外道,當他聽聞到菩薩在講「以般若實相的觀點,來說布施這件事情」的時候,他也認為他這樣的一個「六識的理論」來看待:「一切都是五陰、都是無常;所以也沒有布施者,也沒有受施者;雖然是這樣子,那麼善果不滅。」這種理論的前提就是變成:沒有一個不壞的心,沒有一個不壞的法,能夠來接受這些善果、善業的熏習,然後到未來世去成就果報。雖然說,說有善果不滅,可是這樣的是屬於無常的情況之下來說善果不滅,這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沒有根據。以六識論的前提來說,一切都是無常;既然都是無常,那就屬於是斷滅,斷滅的法,又有什麼法能夠到未來世去成就善果呢?所以外道的理論說:「因為這樣子,沒有施者、受者。」是不對的!

所以 佛陀說應該要反問他:「到底有沒有布施者以及受施者呢?有沒有呢?」若外道說施主、受施者、受樂者,都沒有的話,都是無常!這樣的話,我們就要問他,舉個例問他:「九二一大地震、四川大地震、日本海嘯、菲律賓的海燕風災,到底有沒有布施的人?有沒有接受布施的人呢?」他們一定會講說:「那這樣子就是有。」就說:「布施就是布施,接受布施的就是這個覺知心我。」因為他們沒有辦法來否定事實,那這樣的情況之下,還要再問他:「我們佛法中也是一樣,布施就是布施,有這個布施、也有這個施主、有這個受施者,這個『我』就是指的『五陰』。」

所以這樣的情況之下,對外道而言,因為他不懂得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涵?然後他純粹是墮在六識論;這樣的情況,心裡他就沒有法可以依止,沒有辦法可以安住。因為對他來講: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會毀壞;因為五陰都是無常,死了就壞,那麼是到底有誰能去受布施的快樂果報呢?因此外道他要提出一個問題,經文中這麼說:【若言:「施陰此處無常,誰於彼受?」】(《優婆塞戒經》卷四)所以外道提出來說:「能夠布施的這個施主的五陰,他是無常;這個五陰這一世就壞了,又有什麼法,能夠到未來世去受快樂果報呢?」這個就是六識論者,心裡中沒辦法安住的道理。就他而言:「這個色身會壞掉,這個覺知心也會壞掉,一切都是無常,既然你說有布施、有施主、有受施者,那一定有果報;那麼又是誰去受這個快樂的果報呢?」

佛陀當然這個情況之下,就能夠來教導這個外道,佛陀這麼說:【諦聽諦聽!當為汝說:種子常耶?是無常乎?若言常者,云何子滅而生於芽?若見是過,復言無常,復當語言:「若無常者,子時與糞、水、土等功,云何而令芽得增長?」】(《優婆塞戒經》卷四)佛陀就找到機會為他說,舉個例跟他問說:「種子是常呢?還是無常呢?」外道如果說:「是常。」外道的理論如果都是斷滅的話,他也是不能接受,所以他認為說:「這種子應該是常。」如果說它是常的話,就要告訴他說:「這個種子如果是常的話,那麼怎麼說能夠生芽呢?因為種子是常,就沒有辦法變化啊!種子是常,在土裡面去澆水、施肥,就不能夠長芽啦!」外道一聽就覺得說,那這樣不對,所以就趕快說:「是無常。」如果是無常,就要再問他:「如果說是無常的話,怎麼樣能夠在土裡面,一剎那一剎那去接受這個水、施肥這些功用呢?因為無常的法沒有辦法常住啊!因為這些澆水、施肥,每一剎那都是無常,就不相干了嘛!這一段時間的變化,都是無常的法,怎麼會長芽呢?」這個道理外道又沒辦法了,所以他又覺得說,說種子是無常又不符合道理了,外道又開始說,經文中這麼說:【若言:「子雖無常,以功業故而得芽果。」應言:「五陰亦復如是。」】(《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對話裡面就是說,外道他說種子是常也不對,種子是無常也不對,接著他又說:「種子雖然是無常,因為可以給它水、土壤、施肥這些功用,所以它還會長芽出來,所以才能夠結果。」這是外道的所說。可是 佛陀說,我們應該告訴他:「五陰也是這樣的道理,因為五陰是無常,也是需要有這些功用而得芽果的。」這裡道理比較深,也就是說外道所想的是很簡單,看到表相就說:「這個種子你給它澆水、施肥,它就會長芽。」可是這個五陰的道理是很深的,因為五陰為什麼會在未來世繼續出生呢?並不是這一世不相干,而是這一世就已經在讓五陰的芽種子慢慢在滋長了。以什麼樣道理來說呢?就是一切眾生所造的業,就好像是土地一樣,這些事就好像種子一樣——六識的種子,六識的種子就種在一切眾生所造這些善惡業上面;受到無明所覆蓋,因為無明的關係,所以眾生就可能有的人追求善業,有的人就是煩惱熏習相應而造作惡業,有的人不知道又造作無記業;所以貪愛他自己當時的情況,貪愛的水就來滋潤這個種子,然後處處執著為我來灌溉,最後這個過程裡面,就出生這個名色的芽。

這個道理,我們再用十二因緣來說一下。為什麼說:「五陰也是一樣是無常,然後受到灌溉能夠長芽呢?」因為無明的關係,所以造作一切善、惡業以及無記諸行,引生了六識以及名色、六入、觸、受,都是苦芽。也就是剛剛所說的,無明所造作一切行都是土地,然後引生的這個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這個芽慢慢增長。為什麼叫苦芽呢?因為是要在三界中受生死。因為受的關係,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所以就引起了貪愛、執取,以及未來世的有;這三個法就是一直在守養,守養這個苦芽,導致能夠出生——這一世的出生以及未來世的出生,以及這一世的出生有老死,未來世的出生也有老死;這一世的出生就是這個苦樹。所以經過這樣十二因緣的說明,我們就知道:無明所引身口意業為基礎,然後貪愛、希望、追求,來長養「名色」的苦芽,而有這個五陰來出生受報;那這個就是「五陰也是這樣」的道理,這個是外道所不能知道的。所以外道又繼續說,因為他聽了以後認為說:「你的五陰是跟我一樣。」那麼他的道理就拿出來,他說,經典中有一段對話是這樣子:【若言:「子中先已有芽,人功、水、糞為作了因。」是義不然。何以故?了因所了,物無增減,多則多住,少則少住;而今水、糞,芽則增長,是故本無今有。】(《優婆塞戒經》卷四)也就是外道認為說:「這個種子是無常,可是種子裡面是先有芽的,經過這個人功、水、糞來幫它,讓它能夠長出來。」佛陀說:「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了因——了因所了,這個物是不能增減的。」「了因」的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說本來有的這個因,被了結啟發出來,所呈現的結果它是不會改變的。所以 佛陀說:「了因所了,物無增減。」這個取決於說,了結那個因所投入的多寡。外道認為說:這個種子裡面就有芽。所以,這裡面是不一樣的,外道所看到的是從結果來看待因,等於說沒有看到這個因是怎麼成就的;可是 佛陀在這裡很有耐心地告訴他:「不對!要來看到你是怎麼樣來了因、來了結?這個了結所出來的物無增減,多則多住,少則少住。」我們要來作個譬喻就說:就好像說蠟燭點了火,它能夠啟發這個亮度照明,如果這個蠟燭是又粗又長的話,使用比較久;又細又短的蠟燭,點了火使用不久,你不能改變的。這就是說了因所成就的結果。所以 佛陀說「了因所了,物無增減,多則多住,少則少住」的道理。所以 佛陀告訴外道:「你現在的所謂澆水、施肥,芽才增長,並不是說這個芽本來就已經在裡頭了。」因此 佛陀告訴他說:「你這個是本無今有的。」因為如果說種子種在土裡面,如果說沒有給它水分的話,芽就不會增長,所以水分讓這個芽增長,這個芽是本來沒有的,而不是說在種子裡面,它本來就有的。

我們這一集先到這裡,下一次再繼續了。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61-a10_031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30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六)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這個單元是:智者布施的心態。

我們提到貧窮的人難道都不能布施嗎?佛陀說:貧窮的人也有身體,如果有身體的話,看到別人在布施植福的時候,也可以很歡喜地去幫助他,而不會感到厭煩。佛陀說:這樣也叫施主,也能夠得福德,他得福德情況是如何呢?也就是說:因為貧窮者隨著佐助布施這個善因緣勢力的勝劣的關係,可能會成熟他的布施果報,有時他獲得相等的果報;有時前往佐助者,他具備了殊勝的信心與至誠心,雖然沒有拿錢出來,所獲得的福也會很殊勝。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 佛陀說當祂接受波斯匿王供養飲食的時候,也祝願波斯匿王以及貧窮者去佐助波斯匿王完成這樣的供養的這些人,都能夠獲得福德等無差別。雖然波斯匿王是拿出很多食物、拿出很多的飲食,布施很多;可是這些貧窮的人來佐助,他的心是一樣的,以這種歡喜心來布施,來佐助這個布施的完成,所以福德等無差別。

這樣的ㄧ個道理,佛陀又繼續為我們開示說:為什麼福德是相等的?【善男子!如人買香:塗香、末香、散香、燒香,如是四香,有人觸者、買者、量者,等聞無異,而是諸香不失毫釐;修施之德亦復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細,若隨喜心、身往佐助,若遙見聞心生歡喜,其心等故,所得果報無有差別。】(《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 佛陀這樣子告訴我們:就好像有人買香的時候,不管這個香是屬於塗香、末香、散香,或者燒的香;這四種香,有人來觸摸著、有人購買,或者有人在衡量著這個香的差異應該買哪一種香?這幾個人在過程裡面所聞到的香是一樣的,接觸者、買香的人、或是在衡量的人,他聞這四種香,每一種香聞到的都一樣;不會因為是買的人聞的比較香,來衡量的人聞的不香,或者只是摸摸看的人,聞的也不香;聞到的香是一樣的,一點都不會因為有人在旁邊一直在打量著要不要買而失去它的香氣。修布施的福德功德,也是這樣的道理,不管所布施的福,這個規模是多、或者少、或者粗、或者細,假若說是貧窮的人以隨喜心,然後前往去以自己的身體去幫助他完成這樣的布施;或者說有人因為路途比較遙遠不能前往佐助,聽見了以後心裡也非常歡喜,有這樣一個布施來讓眾生得到利益;因為他們那分心,隨喜那分發起想要利益眾生的布施心是一樣的、是相等的,所以所得的果報是沒有差別。因此,佛陀舉這個例子,也告訴ㄧ些沒有財物的貧窮的人說:也應該要這樣隨喜來修布施。

在佛法中對於真正的貧窮的定義是什麼?佛陀這樣告訴我們:【善男子!若無財物,見他施已,心不喜信,疑於福田,是名貧窮。若多財寶自在無礙,有良福田,內無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貧窮。】(《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告訴我們,如果有人他沒有錢財,然後看見他人在廣行布施,對於他人布施,心裡面不會歡喜、不會信受,他不相信這樣子布施真的有福嗎?受布施者真的是福田嗎?這樣子的布施真的能得到善果嗎?所以疑於福田,這樣的情況之下沒有善根,因為對於因果不信、對三寶不信,這就是真正的貧窮。或者說:有人很多財寶他自在運用,一點都不妨礙;可是遇到真正有德行的人、有真正能夠實證解脫法的人在他的面前,是個功德田,可是他內心裡面沒有信心,他不相信真的有三界中的生死可以脫離,或者說,他對於在三界中生死輪迴的苦,以及能夠解脫於三界生死的功德,內心裡面沒有辦法知道:前面是過失、後面真的是功德這一法,內心裡面沒有信心的話,不能來供養布施。佛陀說:這樣也是貧窮。因為這兩種人他都沒有善根,沒有善根就是因為他沒有信;對三寶無信、對三世無信,那就是沒有聖財。因為沒有信,所以不能接續地去修學其他的聖財,所以七種聖財之首是以信為首。所以如果對三寶不能生起信心,對因果三世不能生起信心,他就對於植福布施之事,他就不會生起這種嚮往心。所以有智慧的人知道貧窮的真實義,能夠如實地按照 佛陀的教導來修行布施,最重要是要來去除貧窮的因,也就是慳與貪的煩惱。因為菩薩一世一世的行菩薩道,不能讓自己墮在貧窮中受苦,不能墮在貧窮這個過失裡面。因此,佛陀就教導菩薩不應該慳貪。

同時 佛陀又繼續教導菩薩,應該怎麼樣來看待布施這件事情。佛陀說:【是故智者隨有多少任力施與,除布施已,無有能得人天之樂至無上樂。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智者自觀餘一揣食,自食則生,施他則死,猶應施與」,況復多耶?善男子!智者當觀財是無常,是無常故,於無量世失壞耗減,不得利益;雖是無常,而能施作無量利益,云何慳惜不布施也?】(《優婆塞戒經》卷四)在這一段,佛陀又苦口婆心地告訴菩薩,不應該慳惜的道理。就是有智慧的人應該隨著自己在世間財物的多少,隨力來修行布施。因為除了布施以外,沒有辦法能夠得人天樂以及無上樂。這個部分尤其是菩薩應該要注意,菩薩所修學的解脫不同於二乘的解脫;菩薩的解脫是要入於三世,能夠解脫於三界生死,同時要再入於三界中。二乘人的解脫是:他就要解脫於三界中的生死,不再入於三界中。所以菩薩的解脫,一定要通過布施來修除自己的貪慳的煩惱。

可是這一句經文的意思,並不是說:菩薩永遠只要修布施就好。也就是這個地方的布施,其實是已經意味著菩薩一定要熏習大乘法,修行菩薩道成佛的這個道理。成佛的道理,就是因為眾生皆有這個不生不滅的金剛心如來藏,以這樣ㄧ個實相的道理來熏習,讓自己能夠建立正知正見,知道行菩薩道這條路,是應該要怎麼樣來累積自己的福德、累積自己的智慧。當要累積自己的福德的時候,不能只是累積世間的福德,一定要能夠有出世間的福德;要有出世間的福德,就一定要有出世間的智慧,依止於出世間的智慧來行布施。所以菩薩除了布施以外,沒有辦法來得人天樂以及無上樂,是這個道理。因為就算是世俗人好了,想要得人天之樂,只是修持戒行——持戒,生到天界以後,這個福也是有差別的;如果沒有布施,那生到天界去所受的福並不是平等,還是因為以他在人間所修的布施而受差別的福報。所以說以菩薩而言,要得人天之樂,除了布施以外沒有第二條路;雖然菩薩布施不是為了想要求得人天之樂,可是這個理路上是告訴我們,要能夠受得人天之樂,應該要布施。

至於無上樂這個部分就是:菩薩在修集福德的過程裡面,最重要是讓自己要能夠在佛菩提道中能夠生起般若智慧,因為除了般若智慧為依止以外,沒有辦法讓自己成就佛道。要依止於般若智慧,一定要能夠實證自己的這個自心如來——如來藏;要能夠開悟,要能夠找到自己的自心如來,一定要有福;要有這個福德,要調柔自心才有辦法開悟;開悟以後才能依止般若智慧繼續行菩薩道,然後一位一位這樣子的往上修學,乃至最後成佛。這個就是所謂布施——除了布施以外,無有能得人天之樂以及無上樂的真正意思。

因此 佛陀說:祂在經中常常這樣講,有智慧的人自己觀察,除了自己只剩下一口可以吃的飯,自己吃生命可以存活,布施給他人可能就會死掉;可是當有人來乞求這一口飯的時候,還應該布施給他;何況自己有很多多餘的財物呢?所以 佛陀說:有智慧的人應當要觀察,這些世間的財物都是無常的,都是無常,所以在無量世中會失壞、耗減;這樣子這些財物都隨著生死而失壞、耗減,那這樣不管所累積多少的福,不管是無量無邊的福,都會隨著一世一世的生死,而失壞、而耗滅掉。佛陀告訴我們:這些財物如果只是放在生死中耗減掉,不能得到任何利益;因為只是在生死中受用,沒有辦法因為這些福而得解脫,而能夠在依止於這樣的福進一步成為基礎,而得到佛菩提的智慧,也不能再利益別人得到佛菩提的智慧。所以世間的財物雖然是無常,但是卻能夠拿來布施,來作無量的利益,來利益眾生的世間的生命,乃至利益眾生的法身慧命。所以 佛陀教導菩薩:為什麼要慳惜而不能布施呢?這些道理菩薩都應該深深的去思惟。有智慧的人要經常觀察,世間的財物它是無常的,因為是無常,隨著每一世的生死中而失壞掉,不能得到利益、不能利益眾生,而且不能利益眾生的法身慧命。它雖然是無常,拿來布施來作無量的利益,能夠讓眾生得到世間的利益,也能夠讓眾生得到法身慧命上的利益。所以 佛陀教導菩薩們:為什麼還要慳惜而不來布施呢?

有智慧的人接受 佛陀教導以後,同時也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阿羅漢托空缽的情況出現?阿羅漢是眾生的福田,但是自己有沒有福?為什麼會托空缽呢?佛陀這樣子說:【智者復觀世間若有持戒多聞,持戒多聞因緣力故,乃至獲得阿羅漢果;雖得是果,不能遮斷飢渴等苦。若阿羅漢難得房舍、衣服、飲食、臥具、病藥,皆由先世不施因緣;破戒之人若樂行施,是人雖墮餓鬼、畜生,常得飽滿無所乏少。】(《優婆塞戒經》卷四)在這段經文中,佛陀說:有智慧的人要經常觀察,在世間如果有這種持戒多聞的法讓大家學習,有的人因為來受持佛戒不犯戒行,乃至於樂於聽聞佛法中的正解脫的法要;因為這個持戒多聞,這種因緣的勢力讓他能夠隨著所聽聞的正知正見,也能夠修學斷我見、斷我執,乃至最後獲得四果的解脫果——阿羅漢果,解脫於三界的生死;這樣得阿羅漢果的人,是不能遮止他免除於飢餓,或口渴這些苦的。因為這個阿羅漢,雖然他是證得解脫果了,可是他有時可能就是很難得到房舍來安單,很難得到衣服、飲食、臥具、病藥;這種因緣都是因為這位這一世修得阿羅漢果的人,在過去世沒有修布施的因緣;因為沒有修布施,所以在這一世要得到的福就很缺乏;因此會有這種阿羅漢托空缽的情形出現,也不是沒有原由的。雖然說阿羅漢已經是四事人天應供了,可是他自己過去世沒有修布施,所以會有托空缽的情況。另外學佛戒,可是因為煩惱心重而破戒的人,他倘若是樂於行布施,可是因為他這個破戒的惡業,需要去受餓鬼道或畜生道的果報;雖然生到餓鬼道或畜生道,可是在人間的時候,因為樂於行布施,所以有福讓他經常得到飽滿,而不會經常缺乏飲食。

有智慧的人知道這些事情,不應該求人天五欲樂自在,應該求解脫。所以他知道這些道理,來自於的原由是什麼,因為 佛陀一直在教導著菩薩們。佛陀說:【善男子!除布施已,不得二果:一者自在、二者解脫。若持戒人雖得生天,不修施故,不得上食微妙瓔珞。若人欲求世間之樂及無上樂,應當樂施。】(《優婆塞戒經》卷四)在這裡 佛陀繼續講,菩薩除了布施以外,沒辦法得到兩種果報:一種是自在、一種是解脫。這裡講的自在,就是指菩薩經常會發大願想要生到哪裡去利益眾生;當他想要生到哪個地方去,要受用多少財富,要怎麼樣來利益眾生的時候,他要能夠自在生到某個地方去,他想要度眾的對象地方的方所。如果說他沒有這樣的福,他就沒有辦法有這樣的願,可以自在的生到何處去受用福報。所以要在世間中受用福報,而且要能夠自己依照願而去受生,一定要在無量劫中廣行布施、修集福德。第二種解脫。這裡講的解脫,不是像二乘人純粹是讓自己消失在三界中,不在三界中有生死;這個解脫是說,在生死中能夠解脫於貪瞋癡。也就是菩薩是世世常行菩薩道直到成佛,不入無餘涅槃,所以一生一生地在世間行菩薩道,雖然在生死中,可是卻不是因為貪瞋癡而有生死;而是因為想要求無上佛菩提道、想要利益眾生,所以在三界中生死。在三界中生死,可是卻不是因為貪瞋癡煩惱而有生死,這叫解脫。所以菩薩除了布施以外,不能得自在以及這種解脫。

倘若有持戒的人,在世間戒行清淨,因為持戒清淨可以生到欲界天;但是在世間的時候沒有布施,沒有行布施生到欲界天去,雖然說跟著天人一樣,可是卻不能得到上妙的飲食、微妙的瓔珞;因為在欲界天裡面,能夠受用的飲食以及瓔珞莊嚴,都是隨著在人間所修的福而有差別。如果說有人想要求世間之樂,以及這種成就佛果的無上樂,應當要樂於布施。在這裡還是要再一次地告訴大家,要求世間之樂,當然是跟持戒、布施有關;可是要受用福報,還是來自於布施。然後因為這個基礎,能夠發起大心想要去利益更多眾生,所以要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更應該要求智慧,也就是要依止於智慧來行布施,才能夠真正的成就佛道。

我們知道這個道理以後,就要知道,難道菩薩在世間行布施,應該要求世間樂嗎?佛陀這樣子告訴我們:【智者當觀生死無邊,受樂亦爾。是故應為斷生死施,不求受樂。復作是觀:雖復富有四天下地,受無量樂猶不知足,是故我應為無上樂而行布施,不為人天;何以故?無常故,有邊故。】(《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告訴菩薩們說:不應該求在生死中,來受用這些布施的福。布施的福在生死中受樂會用盡的,因為生死無邊;生死無邊,所以這個福不管是多麼廣大,一定會因為這個生死而用掉。因此應該要為斷生死而布施,應該要在布施的境界中,來斷除繫縛在三界中生死的這些貪慳煩惱;不是要求世間的受樂。同時要來觀察,縱然富有像轉輪聖王能夠擁有四天下,他能夠受用勝妙的五欲樂,還是沒有知足的時候。就像波斯匿王他當了轉輪聖王,可是仍然對他的庫藏的量還是不能滿足;還是不斷地要去堆積、累積,對於五欲樂還是一直追求,沒有辦法知道什麼時候是滿足的時候。因此有智慧的人,應該要為將來成就佛果而行布施,不是為了人天之樂。為了求證佛果而行布施,最重要是要累積這些福德資糧,將這些資糧當作智慧的基礎,以這些基礎來生起智慧,同時再運用智慧,來運用自己的資糧去利益眾生。因為人天之樂它是無常的,而且是有邊的,人天之樂它是有生死邊的,會用盡的;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這樣來看待,不求人天之樂。

前面已經瞭解了這些道理以後,我們接下來要來略說一下:「布施得福的因果原理是什麼?」佛陀教導菩薩們:如何正確的觀待布施、修治布施,藉由布施來修除貪慳的煩惱繫縛,增長慈悲心、憐愍心。如何藉由布施來脫離貧窮困苦與三惡道的果報,乃至能夠生起解脫的智慧,破除我見,能夠實證般若。因為菩薩行菩薩道最重要就是要能夠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所依止的就是般若智慧,要能夠生起般若智慧,一定要有這些福德來累積;同時在布施的過程,累積福德的過程裡面,要來降伏自己的心,讓自己的貪慳心能夠降伏、讓自己這些放逸懈怠的心能夠降伏、讓自己的嫉妒心能夠降伏、慢心能夠降伏;這樣子才能夠有因緣接受善知識的教導實證般若,生起般若智慧以後,才能夠知道真正的解脫是什麼。這樣子的話,才是菩薩在布施的過程裡面,求佛道的過程裡面應該有的心態。

今天我們先到這裡,下一集再繼續。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66-a10_030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29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五)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這個單元是:智者布施的心態。

有智慧的人布施,他是為了兩件事來行布施的。第一件就是要怎麼樣來調伏自己的我執煩惱;第二件就是要怎麼樣來毀壞怨瞋的煩惱心。布施是能夠得到受施者愛念之心、也能夠得到名稱、也能夠免於怖畏、也能夠得到善人來親附、也能夠得到天人果報。可是有智慧的人布施,不是為了求這些而布施,他們是為了求解脫的智慧。

有智慧的人布施的時候,還有什麼樣的解脫智慧呢?佛陀繼續這樣開示著:【觀於二事:一者以不堅財易於堅財、二者終不隨順慳吝之心。何以故?「如是財物,我若終沒,不隨我去,是故應當自手施與;我今不應隨施生惱,應當隨施生於歡喜。」】(《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在布施的時候,觀察著這些世間的財物,包括這個外財、內財都是無常,都是會毀壞,都是不堅固的。用這樣的不堅固的世間財,來獲得堅固的財物,這是布施者所求。什麼樣是堅固的財物呢?所謂堅固的財物指的就是七聖財,七種不會毀壞的財物。第一種就是信,這個信根、信力就是對於三寶的信根、信力,以及對於三世因果的信。第二種就是戒,也就是對於戒行上面,怎麼樣對於眾生擁有戒體,不毀犯眾生、不惱害眾生。第三個就是有慚、有愧。接下來就是對於大乘的佛法,第一義諦的了義正法樂於聽聞,樂於聽聞然後樂於熏習。接下來就是能夠布施,將自己的財物拿來布施利益眾生;當然最重要就是能夠在佛道中真正的解脫智慧生起以後,自己能夠實證。接下來就是在佛菩提中,真正的佛道上的解脫智慧也能夠實證,當然,最後所求是最後能夠成佛。這七種稱為聖財,是因為這七種,不會受到任何世間的因緣、世間的生死所毀壞。這七種隨著菩薩在每一世行菩薩道過程中熏習,能夠延續到未來世,乃至最後成佛,所以稱為聖財。聖財就是說它是堅固的,不會在生死中毀壞的。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夠觀察到,以在世間這種一世生死中的外財、內財來布施出去,能夠獲得聖財,這是他所看到的解脫的智慧。第二種:菩薩他終究不會隨順自己已經存在,還沒有去除完整的慳吝的煩惱,這個還存在的慳吝煩惱在境界中現起的時候,菩薩不會讓它再度的增長。所以在境界中,一旦發現到這個慳吝的煩惱現行的時候,他就會思惟、會對治,不會去隨順著這個慳吝之心,而去貪愛自己的財物。

為什麼呢?因為菩薩會觀察到這些財物,在他這一世捨報的時候,不會隨著他過去到未來世;因為這一世的財物,是因為這一世的五陰而受用;這一世的五陰毀壞以後,這些財物就與這個五陰就完全斷了關係,不會再去未來世繼續使用了。因此菩薩看到這樣的一個情況,就說應當要自己親手來布施給需要的眾生,在布施的時候,應該隨著這個布施的過程,應該要感到歡喜。能夠將這個不堅固的財物布施出去以後,能夠長養自己的聖財,應該要感到歡喜,而不應該隨著布施失去財物,而認為自己的財物減少而生起煩惱心。這個就是 佛陀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他布施的時候,應該要有的解脫智慧。

有智慧的人在這樣子廣行布施的過程,如何來布施內財來解脫於內我所呢?佛陀有這樣的開示:【善男子!施者先當自試其心,以外物施;知心調已,次施內物。因是二施獲得二法:一者永離諸有、二者得正解脫。善男子!如人遠行,身荷重擔,疲苦勞極,捨之則樂;行施之人見來求者,捨財與之,心生喜樂亦復如是。】(《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 佛陀告訴我們:布施的人也就是經常學習布施的菩薩,應當要來試煉自己的心,對於財物是否能夠去除這樣的我執以及我所執;要來試煉自己是否對財物有執著的煩惱,最重要就是要透過布施。對於自己的財物,包括了外財——就是自己所受用的這些財物、眷屬,還有自己的內財——就是包括自己的身體器官,這個部分無始劫以來都長養著我執、我所執的煩惱;這兩個執著煩惱,對於內財的部分是不容易斷除的,都是因為在這個境界中,都是每一世每一世長養著慳與貪的煩惱,無始劫以來就這樣地熏習著。那要試煉自己是否對於這個自己的身財沒有慳吝之心呢?當然要從外財來開始作試煉。所以菩薩應該布施的時候,要先試煉自己對於外財是否能夠捨掉這樣的一個我執、我所執的煩惱,所以要先以外財來布施,來調伏自己的心,在境界中調伏自己,是否對於自己每一世所受用的財物有慳吝之心、有貪愛之心。經過這樣的廣行布施,將這個外財的財物布施給所需要的眾生,去利益眾生的過程來調伏自己的心。

當廣行布施以後,知道自己的心,已經不會對這些外財的境界中的貪慳煩惱一直長養,甚至於能夠去除。接下來就是能夠來布施自己的內財,在布施自己的內財—就是自己的身體器官—的過程,因為在前面試煉著自己在外財布施的過程中,已經在境界中不斷地去降伏,不斷地去調柔自己的貪慳煩惱,所以面對著自己的內財要布施出去的時候,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因為在境界中而與貪慳煩惱相應而起一念惡心,結果因為這個布施起一念惡心,卻造成要生到三惡道的果報。菩薩不能夠產生這樣的一個風險,所以菩薩就聽從 佛陀的教導,要先以外財布施來試煉自己的心、來調伏自己的心。

因為能夠對於自己的外財、內財都能夠布施給眾生、利益眾生,因為這兩種布施能夠獲得兩種解脫的功德。第一種就是能夠永離諸有。所謂諸有,指的就是三界中的生死。因為這個五蘊身,以及在世間上所受用的財物,都是屬於生死中所有;在生死中所有這個五蘊身,以及所受用的財物,經過在布施的過程裡面,能夠去調伏自己的貪慳煩惱。這樣子的話,就不會對自己的五陰身的內財,以及外財受用的財物產生貪慳,就沒有繫縛,就不會因為每一世要來追求這個五陰身,以及要來追求這個世間的受用。因此通過布施能夠去除自己對於外財內財的貪慳煩惱,就能夠永遠離開在三界中生死所造的業,所以這是第一種解脫。

第二種能夠得正解脫。所謂的正解脫,就是對於欲界的欲心煩惱的解脫;另外就是對於瞋心的解脫;第三種就是對於愚癡的解脫。因為在布施外財內財過程裡面,對於世間的外財的五欲,一定要能夠淡薄乃至能夠斷除;甚至於能夠接下去,就是要斷除自己要將自己的財物布施出去,不能安忍所生的瞋,以及對於眾生的所求,不能安忍所生的瞋,都能夠斷除。再來就是對於三界中五陰以及所受用的財物不是堅固的、不能常住的,這種顛倒想的愚癡都能夠斷除,也是能夠斷除在三界中的生死之苦,所以要解脫於這三界中的生死苦。因此 佛陀說:菩薩通過這兩種布施能夠永離諸有,也能夠得正解脫。

可是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並不是單純的行布施就能夠永離諸有、得正解脫,一定還要有智慧以及有真正的佛法的正知見。有這個智慧讓自己能夠在布施過程裡面能夠得解脫,能夠斷除煩惱;而且能夠知道真正的解脫,其實就是自己自心如來本來解脫,本來就是不生不死,而且能夠一世一世地這樣地去利益自己的五陰身,而自己卻不增不減,不損自己的功德。所以菩薩在布施的過程裡面,是要以智慧為根本的,才有辦法像 佛陀所說的:通過布施外財以及布施內財,而能夠永離諸有、得正解脫。這裡就是告訴我們,智慧以及布施兩者是不能相離的。

佛陀有一個譬喻告訴我們:好像有人要遠行,擔負著很重的擔子,一直這樣走的過程裡面,非常的疲勞、非常的困苦;如果把這個擔子卸下來了,那走起來就輕鬆了。佛陀這個譬喻就是說:菩薩要走的路是很長遠的三大阿僧祇劫的佛菩提道的路,在這樣過程裡面,對生死中的這個五陰身,以及這種財物的繫縛,就好像重擔一樣,因為這些都是繫縛在三界中的生死;如果能夠將這種生死苦的重擔能夠卸下來,這樣的話,在往佛道上的路走起來就會很輕鬆。如果說通過布施,能夠將自己繫縛在三界中生死的這樣的重擔能夠卸下來,當然看到有人來索求,能夠布施出去滿足他的所需。這個情況之下,佛陀說:「捨財與之,心生喜樂亦復如是。」就是說菩薩在布施的過程裡面,想到的是這些自己的外財、內財都是生死中的重擔;要去走這麼一條很長的佛菩提道的路的話,應該要先將這個重擔捨掉,讓自己將來的這個業都不會再繫縛,都不會繫縛在三界的生死中。所以 佛陀教導菩薩應該要先布施外財再布施內財,捨掉這個三界中生死的重擔,這是要有智慧的,智慧跟布施是不能相捨離的。這是 佛陀對我們的教導。

接下來我們要知道,世間財它是會毀壞的。那麼如何讓世間財能夠隨著果報而生生不息呢?佛陀這樣教導菩薩:【善男子!智者常作如是思惟:「欲令此物隨逐我身至後世者,莫先於施。」復當深觀貧窮之苦,豪貴快樂,是故繫心常樂行施。】(《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告訴我們說:有智慧的人常常這樣來思惟著,世間的財物都是無常、都會毀壞的,只是屬於這一世五蘊身的受用而已;要讓這一世的財物,能夠隨著我的五蘊身這一世受用,乃至後世的五蘊身能夠受用,這樣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布施。因為在布施的時候,將自己的世間財物布施給眾生,讓眾生得到利益,這樣的利益的果報是在未來世;菩薩道未來世有另一個新的五陰的時候,去受用這樣的果報,這個所受用的果報是有百倍、千倍、萬倍、億倍以及無量倍的福報。這種情況之下,有智慧的人因為經常聽聞 佛陀教導,所以能夠知道這個世間的財物,並不是這一世用了以後,可以延續到未來世,可以帶到未來世去。如果要讓每一世、每一世的五陰身都能夠受用世間的財物,只要是布施給眾生,而讓眾生真正得到利益,那麼這個果報必定可以在未來世,以百倍、千倍、無量倍來受用。而且有智慧的人要來深入觀察,貧窮是極為大苦的;因為貧窮的人雖然常常親近讚歎於人,可是因為貧窮的人他沒有福,所以經常會產生很多過失;而且貧窮的人經常受到別人、有權貴的人欺負凌辱,在這種境界中,他就會跟煩惱相應,一旦跟煩惱相應就會造作惡業,可能就導致生到三惡道去了。所以有智慧的菩薩,深入觀察這種貧窮之苦,就要知道怎麼樣避開貧窮。而且要觀察,菩薩在人間生活所需沒有缺乏,而且能夠將自己的財物拿來利益眾生、布施給眾生;同時身邊圍繞著眷屬、善友,受到眷屬善友的尊敬愛念。這樣子這種快樂,菩薩看到以後就知道,應該要常常行布施,避免貧窮之苦,所以心心所繫就是常常樂於行布施。

對於貧窮之苦,菩薩觀察到以後,怎麼樣避免造作未來世貧窮的因呢?在《優婆塞戒經》中,佛陀這樣開示:【善男子!若人有財,見有求者,言無言懅;當知是人已說來世貧窮薄德,如是之人名為放逸。】(《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告訴我們:假如他是擁有財物的,可是剛好遇到有人來乞求,這種境界中他卻害怕自己的財物不見了、害怕自己的財物減少,就說:他沒有!他還欠著不夠用而感到很害怕。這種情況之下,就知道這個人已經在說他未來世的貧窮,而且他是沒有善根的。因為他不能覺知布施能夠得富貴,慳貪所獲得的果報是貧窮,不知道錢財它是無常不堅固的。在這種情況下,在境界中卻長養著慳貪,以這種不堅固的錢財來長養慳貪,這種慳貪就是未來世三界中生死中的苦,不知道。所以 佛陀說:他是說來世貧窮薄德,這樣的人就叫放逸。因為他不知道要怎麼樣來讓自己遠離這些過失、遠離煩惱,這樣的情況是貧窮。

如果是真的貧窮的人,他不能布施嗎?佛陀這樣說:【善男子!無財之人自說無財,是義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無不有;雖是國主不必能施,雖是貧窮非不能施,何以故?貧窮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棄蕩滌汁,施應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塵麵施於蟻子,亦得無量福德果報;天下極貧,誰當無此塵許麵也?誰有一日食三揣麵,命不全者?是故諸人應以食半、施於乞者。】(《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說:沒有錢的人,沒有錢財的人,自己說自己無財。這個不是這樣意思,為什麼呢?因為在一切世間中,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水喝,每個人都可以有這些水草可使用。雖然說生為高貴富裕的國主,他不一定能夠布施。就像波斯匿王,波斯匿王已經擁有很多的財寶庫藏盈溢,可是他卻仍然對人民要增加賦收、追加賦收,而且對於國內貧苦的人不能夠憐憫。所以雖然是國主擁有很多財物,他也不一定能夠布施。雖然說是貧窮的人,也不是說因為貧窮就不能布施。佛陀說:因為貧窮的人,他也有一口飯可以吃,當他吃完飯以後,將他的碗用水洗一洗,裡面有湯汁、菜汁、飯汁,如果說有需要飲食的人,布施給他,這樣子也是可以得到福德的。倘若說,以像灰塵那麼小的麵,來布施給螞蟻,也能夠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德果報;因為這個螞蟻可能因為吃了這麼少的麵,牠就能夠得到牠的生命,不會失去牠的生命,這樣子的情況之下,這個布施的人的善心,也可以得到無量福德果報。天下就是有最貧的人,誰沒有這麼一點點的麵呢?有誰一天只是吃三團小麵,而會失去他的生命的?因此 佛陀告訴我們,你在飲食的部分,如果有人因為缺乏飲食來跟你乞求,你應該要將你一半的飲食布施給他,因為你只有吃那一半的飲食,不會因為這樣子而失去生命的。

佛陀繼續這樣教導我們:【善男子!極貧之人,誰有赤裸無衣服者?若有衣服,豈無一綖施人繫瘡、一指許財作燈炷耶?善男子!天下之人,誰有貧窮當無身者?如其有身,見他作福,身應往助,歡喜無厭,亦名施主,亦得福德。或時有分,或有與等,或有勝者;以是因緣,我受波斯匿王食時,亦呪願王及貧窮人,所得福德等無差別。】(《優婆塞戒經》卷四)佛陀繼續這樣告訴我們:很貧窮的人,誰沒有衣服可以穿呢?倘若有衣服,難道沒有辦法布施一條棉線,讓這個身上長膿瘡的人來綁著膿瘡,讓這個膿瘡能夠乾掉而病能夠痊癒嗎?難道拿不出像一個手指頭那麼小的材,來給需要點燈的人當燈柱嗎?天下的人有誰貧窮到沒有身體呢?如果有身體的話,看到有人在布施植福,應該要前去佐助、要歡喜無厭;這樣的也叫施主,也能夠得福德。為什麼這樣的也叫施主,也能夠得福德呢?

我們今天先到這裡,下一集再繼續。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64-a10_029


2021年3月19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28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要來繼續為大家解說:布施為什麼能夠受無上安樂?

倘若進一步地以真實究竟解脫佛菩提法來布施,讓他人的法身慧命得以增長,進入佛菩提道中修學乃至實證。這個部分的福,是屬於出世間的福,因為所培植的福,它的繫屬是屬於出世間的解脫法。菩薩自己在世間的福與出世間的福修集資糧,他能夠攝受正法、攝受眾生、攝受佛土,最後成就佛道,所以所得的就是無上安樂的果報。那這個「無上安樂」意思就是說,這樣的一個安隱,以及這樣的一個快樂,它是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超越的。因為在果報本身來講,成佛是最究竟的。當菩薩的修學,最終的目標是成佛,而在菩薩行過程的解脫都不是究竟的;甚至於能夠修證到二乘人,能夠解脫於三界中的生死,甚至於二乘人的入無餘涅槃,也不是無上。因為佛法對於解脫法本身,它不是相等的;也就是說,解脫法不等於就是佛法,佛法的目標就是要成佛。所以在二乘人修學解脫道中,入無餘涅槃,他只是方便。所以能夠成就佛果,他所得的安樂才叫作無上,所以我們對於世間法中所受的種種樂,都不能加上「無上」這兩個字。一旦用了無上,就要知道,是否三界中沒有一法可以超越它,還有出世間的法,是不是也沒有一法可以超越它?因為出世間的法,函蓋了解脫道以及佛菩提道,解脫道的法,還有法可以超越它,就是佛道;佛道的法呢,就是沒有法可以超越它的,所以才可以講無上。所以對於這個無上的安樂,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很小心、很謹慎,免得在這裡使用上有過失,而自己不能解釋。

第四點,為什麼布施而能夠多饒財寶?佛陀這麼講:【云何因施多饒財寶?因是施故,所求金銀乃至畜生,如意即得。】(《優婆塞戒經》卷四)因為菩薩過去世在布施的時候,有很多種類:布施給 佛與僧眾衣服、飲食等等生活所需,或者布施給眾生所需的財物,布施給畜生食物。我們知道布施給畜生食物,就可以得百倍的福,更何況是布施給 佛以及眾僧、眾菩薩眾的衣服、飲食、生活所需的福,這樣的福他在過去世造就了。因為一切法是無常的,因為無常所以它會有因果,既然是有因果,所以布施在這一世所得的果報,一定是多饒財寶,而且是想要求的是,只要是生活所需,一定是如意即得,這就是為什麼說,布施而能多饒財寶的道理。

那麼有智慧者在道業上,又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呢?佛陀繼續為我們開示:【善男子!若人樂施,是人即壞五弊惡法:一者邪見、二者無信、三者放逸、四者慳悋、五者瞋癡。離是惡已,心生歡喜。因歡喜故,乃至獲得真正解脫。是人現在得四果報:一者一切樂見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於四方、三者入大眾時心無怖畏、四者一切善人樂來親附。】(《優婆塞戒經》卷四)佛陀告訴我們,這個上品施主樂於布施,這樣的人可以毀壞五種弊惡法。

第一種是邪見,什麼樣的邪見呢?就是一般人都會落在邪見,就是說沒有三世,認為只有這一世;會認為只有這一世的人,大部分是落在六識論中,認為一切有情只有六種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只有這六個識的存在,那當然會覺得這六個識,這一世死亡捨報以後就沒有了,所以會認為就沒有未來世;既然認為沒有未來世,就會認為沒有過去世,所以既然沒有三世,那麼他就不會樂於布施,認為沒有因果。所以這個邪見本身,它就是認為沒有三世,既然沒有三世,他就不會去布施。可是樂於布施者,他絕對不是落在六識論裡面,樂於布施有智慧者,他一定是如法地去接受善知識的教導,如法地接受賢聖的教導,知道一切眾生只有八個識;一切法的根本因,就是一切眾生皆有的自心如來——如來藏,也就是第八識。那麼在這種第八識祂是金剛心不會毀壞的情況之下,必然有三世,必然有過去世布施的因,才有這一世布施的果;有這一世布施的因,就有未來世布施的果;所以這種情況之下,他不會落在邪見中,就可以毀壞掉這個邪見。

第二個是無信,無信就表示說,不信有這個因果——造善業有善果、造惡業有惡果,對三寶不生起正信。對三寶不生起正信的人,通常不會去作布施。因為通常在三寶中生起正信的人,才能夠善於了知諸法的因緣;能夠善於了知諸法的因緣的話,就能增長信心。所以不信三寶,不信三世因果的人,他是不容易來修布施的。可是樂於布施者,因為對三寶生起正信,而且能夠對於善惡業果能夠生信,所以他能夠毀壞「無信」這一種弊惡法。

第三種放逸,就是樂於布施者,他隨時隨地想到,就是要怎麼樣來去除生死中的煩惱、生死中的繫縛;怎樣來讓自己在佛道上能夠增進,怎樣去除愚癡,發起智慧。所以他會在佛道上努力修學,知道自己要培植福德資糧,才能夠讓自己在智慧資糧上增長。所以他在樂於布施的過程,已經毀壞掉「放逸」的弊惡法了。

第四個就是慳吝,慳吝本身就是捨不得自己的東西拿出來給別人用,捨不得自己的東西減少,想要積聚更多的東西。這樣的一個慳吝的弊惡煩惱,對一位樂於布施者,是視為罪過的,是視為過失的。所以樂於布施者,心心念念的就是怎樣能夠壞除慳吝的煩惱,怎樣不要去長養慳吝的煩惱;所以樂於布施者,他一定可以毀壞「慳吝」的弊惡法。

第五種瞋跟癡,瞋就是不能安忍、不能接受。不能安忍、不能接受這個眾生在三界中生死苦,愚癡而不能出離;不能接受眾生因為沒有福,所以需要菩薩來攝受,需要菩薩來布施給與,讓他能夠安隱快樂。樂於布施者就是因為有慈愍心,慈愍心來看待眾生;慈愍心本身就是在對治瞋,所以既然能夠發起這個慈愍心,就是能夠安忍、能夠接受眾生在三界中生死苦而不能出離,需要菩薩來攝受,所以他能夠毀壞這個瞋。同時能夠毀壞這個癡,癡的意思就是說,不知道在生死中受苦的道理在哪裡?不知道為什麼不能解脫?那麼這位樂於布施的菩薩,他已經能夠實證自心如來,能夠知道一切法的根源,都是這個自心如來。這個自心如來本來解脫、金剛不壞,具足能生萬法的功能;可是,是因為眾生自己愚癡而去增長了很多我執、我所執的煩惱。所以當他在對於布施的過程裡面,已經知道一切因果能夠成立,就是有金剛心如來藏的存在,所以他已經破除了這個癡;而且要實證這個實相心,也破除了這一分另外一邊的無始無明的癡。

所以他樂於布施,就能毀壞這五種弊惡法。離開了這五種弊惡法以後,生起歡喜心,因為歡喜心的緣故,對於法、對於三寶的信,由信根而增長為信力,所以他能夠由精進根增長為精進力,念根增長為念力;而在智慧門方面,由智慧慢慢增長而有智慧力,所以能夠獲得真正解脫。獲得真正解脫的意思,就是他不是在這種方便解脫上修學,也就是不是在純粹二乘人所修的毀壞五陰法出生的因,然後讓自己入無餘涅槃的方面去修學;而是說知道本來解脫的是自心如來,而怎麼樣能夠不毀壞五陰十八界的法,而能夠讓自己毀壞掉這些在三界中生死的因,而真正轉依自心如來真如無我,這樣子來獲得五陰十八界現行,不繫屬於三界生死,這樣才叫作真正解脫,最後成就的果就是佛果。因為這樣樂於布施,最後一定會獲得佛道上的成就。

這樣樂於布施的人,現在就能得到四種果報:一種是一切人樂於親附,乃至怨家。因為這位樂於布施者,心中已經沒有所謂的瞋與怨了,雖然怨家自己覺得他跟他有怨,可是這位樂於布施者,在布施的過程裡面,不分對方是親或者怨,顯示出來的完全沒有這種怨的氣習,所以怨家就樂於來親附這位樂於布施的智者。第二個就是因為樂於布施、廣行布施,所以善名就流布四方了。那麼入於大眾中心裡沒有怖畏,因為在心中完全不會去產生任何念頭說要損害大眾,或者說要造成任何的爭議、任何的鬥爭;所以心中對大眾只有這種慈愍心、只有平等心,所以入於大眾時,心中沒有任何的恐怖或是畏懼。那麼一切善人看到有這樣一個樂於布施的智者,當然都會來親附,共同成就這個布施的善法。

智者布施以後他沒有後悔,所得功德利益又有哪些呢?佛陀這樣告訴我們:【善男子!修行施已其心無悔,是人若以客塵煩惱故墮於地獄,雖處惡處不飢不渴,以是因緣離二種苦:一鐵丸苦、二鐵漿苦。若畜生身,所須易得,無所匱乏。若餓鬼身,不受飢渴,常得飽滿。若得人身,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及信、戒、施、多聞、智慧,勝於一切。】(《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佛陀告訴我們說,樂於布施者,他的心永遠不會生起後悔的心。不會後悔將自己寶貴的財物,拿出來布施給別人,不會後悔自己的財物減少了,不會後悔這個來乞求者具足了很多煩惱。所以這一位有智慧的布施者,他將來如果有一個什麼時機,因為一個歷緣對境中,由於煩惱而造作什麼惡業,生到地獄去,雖然他是身處於地獄,可是卻不會有飢渴這樣的逼迫;因為在三惡道中,尤其是餓鬼道與地獄道,都是因為有飢、有渴,所以才會受苦。飢渴的過程裡面,不能得到飲食,所得到的飲食,就是所謂的鐵丸、鐵漿。因為這位樂於布施者,雖然生在地獄,可是因為不飢不渴,所以就不需要受到鐵丸、鐵漿的飲食所需之苦。假如從地獄回到畜生道,在畜生道裡面,牠所需要的也容易獲得,沒有什麼匱乏;就像現在有很多,大家在畜養貓狗,受到人的寵愛勝於一般人一樣,牠所需要的東西永遠不會缺乏。如果說再回到餓鬼道中,受果報的時候,因為他過去世一直廣行布施,樂於布施,所以雖然在餓鬼道中,也不會受到飢渴的逼迫,常常得到飽滿。那回到人間來,獲得人間色身的果報,在壽命上、在體力上面、在生活中能夠安樂無憂,同時因為安樂無憂,進而能夠再繼續聽聞正法,聽聞正法中這樣的所謂因緣果報的道理。因為在正法中,能夠告訴眾生這個三界的因,以及一切的因緣的道理,善於了知因緣,就能夠如理地述說一切法;所以這個人在壽命、色力、安樂、辯才上勝於一切眾生,是因為他在過去樂於布施的結果。同時因為在過去,他不斷地長養他的信財、戒財、捨財、多聞、智慧這些七聖財,這種七聖財,不會因為曾經受到三惡道果報而毀壞。回到人間來以後,歷緣對境中仍然還會現行,因為它是七聖財,所以這種七聖財功德就在這裡;在這種情況之下,他的聽聞正法的信,受學戒的戒德,以及在行布施、多聞、智慧方面,都會勝於一切眾生。

那麼在經文中,布施無悔還有什麼功德?佛陀繼續為我們開示:【雖處惡世,不為惡事;惡法生時,終不隨受。於怖畏處,不生恐怖。若受天身,十事殊勝。】(《優婆塞戒經》卷四)布施者布施以後不後悔,他將來如果隨著大眾果報的業力,雖然處在動亂災難的惡世,他也不會造作,不會造作這個,譬如說大家在搶劫,就跟著去搶劫;大家在趁火打劫,他也不會去趁火打劫。如果說有惡法生起,譬如說有一群人,為了利養想要結黨來鞏固權勢,這種事情他也不會參與,也不會作,也不會隨著就去領受,跟大家一起去做這些事情。在怖畏處,譬如說獅子、虎狼、曠野無水無草之處,也不會生起恐怖;是因為他過去樂於布施,對眾生永遠是以平等心來布施,對眾生是以憐憫心來布施;雖然說因為有煩惱,因為這個煩惱造作惡業的關係,但是再回到人間來以後,碰到這樣的在怖畏處情況之下,那一部分的布施所得功德,還是存在的。倘若受了天身的果報,他五根的莊嚴殊勝,以及所受用在天界,五塵五欲的殊勝,是超越其他天人的。

前面為大眾解說了布施的因果道理,以及有智慧者為什麼樂於布施的這些內容以後,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有智慧者布施時,他到底具有什麼樣的解脫智慧?佛陀在《優婆塞戒經》中為我們說:【善男子!有智之人,為二事故能行布施:一者調伏自心、二者壞怨瞋心,如來因是名無上尊。善男子!智者施已,不求受者愛念之心;不求名稱,免於怖畏;不求善人來見親附,亦不求望天人果報。】(《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我們就先來說,佛陀為我們開示:有智慧的人他在布施,以及他為什麼行布施,他具有的解脫智慧是什麼?

第一個、調伏自心,在調伏自心方面,最重要是什麼呢?最重要就是說,我們在菩薩道上修學,不像二乘人,專門去除五陰十八界出生的因,然後來去除我見、我執。菩薩他是在自己的五陰十八界現行、煩惱現行的過程,對眾生行布施、來行菩薩道。可是不能永遠讓煩惱增長,讓煩惱不能去除,所以在煩惱的現行情況之下,有五陰身繫在三界現行的情況之下,透過布施要來調伏自己對我所以及我執部分的煩惱要來去除。所以要布施外財、布施內財的過程裡面,都在調伏自己對我執的部分、我所執的部分,怎麼樣來斷除。

第二個、是壞怨瞋心,也就是怨恨心以及瞋恨心,是菩薩最大的敵人。因為菩薩要成佛,一定要攝受眾生。如果說自己對眾生的怨心、瞋心,他不能毀壞,那麼就不能攝受眾生,不能攝受眾生就不能攝受國土,所以壞怨、瞋心這兩件事情,應該講說,對菩薩而言是最首要的事。要檢討為什麼自己的善緣不多?為什麼自己接引的人不多?是否自己對眾生的怨心、瞋心過重。所以有智慧的人布施,是能夠調伏我自己的我執、我所執,能夠來壞我自己的怨瞋心,能解脫於怨瞋心的繫縛,能解脫於我執、我所執的繫縛,所以我來行布施。因為 如來成佛的過程裡面,也是經歷這樣調伏自心、壞怨瞋心的這樣一個經過布施來毀壞的過程。成為 如來以後,為什麼稱為無上尊呢?就是這個心已經調伏到究竟轉依真如,究竟發起真如用了。究竟發起真如用,就是把自己的煩惱完全壞除,自己的心完全調柔到像自心如來那樣子的一個真如無我了,所以稱為無上尊。

有智慧的人,他不求受者愛念、不求名稱,不求在大眾中免於怖畏,不求善人來見他親附,也不求望他要得到天人果報。雖然在樂於布施的過程,必然在現世就能得到眾生的愛念,就能得到名稱,就能得到善人來親附,可是對他來講,心中他不祈求的。

今天我們就解說到這裡了。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67-a10_028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27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三)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繼續來為大家解說:上品施主具有的智慧與心態。

佛陀在《優婆塞戒經》中這樣開示:【菩薩如是樂行施已,則得遠離一切放逸。雖以身分施於乞者,終不生於一念惡心,因是更增慈悲喜捨。不輕受者,亦不自高。自慶有財,稱求者意。增長信心,不疑業果。】(《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為我們說,菩薩這樣樂於布施以後,能夠遠離一切放逸。什麼是菩薩的放逸煩惱呢?就是不去觀察生死煩惱中的不能解脫的因素在哪裡,然後自己所長養的煩惱而不能去除;同時也去觀察眾生所受的苦,自己應該要怎麼樣去拔除眾生的苦,讓眾生得到喜樂,甚至於讓眾生能得到法財,而得到解脫。

菩薩在樂於進行布施的時候,過程就已經遠離一切放逸了,到最後雖然要以身分,「身分」意思就是說身體的器官來布施給乞求者。那麼他當在割除自己身上的器官的時候,終究不會生起一念惡心。因為在割除器官,要布施給乞求者,這個部分是屬於內財;這樣的內財要布施出去,不會在過程裡面,認為是乞求者讓他造成這樣的一個情況,需要受這個苦痛。那麼對於布施身體器官,這裡我們也要來為大家藉這個機會說明一下;也就是說,現在的什麼情況需要來布施身體器官給別人呢?一種是自己還活著的時候,通常是對於自己的親人,譬如說腎臟或肝臟,作一種布施或作一種移植。在這種情況之下,通常會對這個布施者,做一個麻醉以後,然後做一個移植;對布施者麻醉過後,會妥善照料,最後讓他身體康復,不會受到疼痛,不會在割除的時候受到疼痛;如果受到疼痛,當然不能忍,不能忍的話就會生起惡心。第二種可能的身體器官的布施,是有人在捨報的時候,捨報的時候有發願:自己捨報的時候,如果身體器官沒有毀壞,他願意布施給需要者。這一種情況,也應該要把他當作是活著的時候一樣來看待;因為人不會因為快要捨報了以後,割除身上的器官就不會疼痛。因為這種不會疼痛,在捨報以後,只有在每一位有情的自心如來藏捨離以後,大約在捨報八小時以後,才會沒有疼痛,因為那時候已經是屍體。可是在即將捨報的時候,他還是有情,所以在那時候,如果要對身體器官做移植,仍然要把他看待像活著的時候一樣來處理;這樣子才不會讓這位即將捨報,當時的這位布施者,因為在割除身上的器官的時候,因為疼痛,疼痛可是又沒辦法表達,在即將捨報的時候,已經沒辦法表達,但是這個疼痛是存在的;由於這個疼痛,讓他不得已與煩惱相應,而生起惡心。可是這位布施者本來是善願,因為善願,在當時處理不當,而讓他生起一念惡心,就有可能生到三惡道去,這樣的話就非常可惜,也非常的冤枉。

所以這裡經文有談到:「以身分布施給乞求者,終不生於一念惡心。」這個情況之下,在經文裡面 佛陀所說的,不是一般的菩薩;通常都是在證得無生法忍以後,自己已經有這個能力,有能力來解脫於色身的繫縛的情況之下來作的布施。所以藉這個機會,我們來告訴大家,如果說有遇到自己要發願,在捨報的最後那一剎那,要將自己身體的器官,布施給需求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請求處理的醫生,要把他當作像活著的人,一樣來照料處理;這樣的話就不會產生疼痛,就能讓布施者圓滿他的善願。這個菩薩因為這樣布施以後,會更增加他的慈悲喜捨。不會因為是把自己的身體的器官布施給對方,就來輕視這個乞求者;也不會自己自高,生起慢心。會自己慶幸,自己有財可以來稱求者意,可以滿足乞求者的心意。就會增長他對布施因果的信心,然後不會懷疑這樣子布施出去以後,這個果報好不好?因為假如說,自己在布施身體器官的時候,沒有處理好,結果當時因為疼痛無法忍受,而生起一念惡心,就會懷疑這樣的布施的果報,怎麼會讓自己生到三惡道呢?所以因為這一段經文,藉這個機會,讓大家能夠在這裡謹慎,我們就能夠圓滿布施者的善願。

接下來 佛陀繼續這樣開示,上品施主具有的智慧與心態又有哪些:【善男子!若能觀財是無常相,觀諸眾生作一子想,是人乃能施於乞者。善男子!是人不為慳結所動,如須彌山風不能動,如是之人,能為眾生而作歸依,是人能具檀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 佛陀告訴我們,這一位有智慧的布施者,他能夠觀察這些世間財,它是無常的。剛剛我們前面都解說過,世間的財物它不是堅固不壞的;世間的財物,它不能帶到未來世去;世間的財物只有是屬於一期生死受報中受用,它沒有辦法堅固不壞而帶到未來世去,它只是繫屬於這一世的五陰身,當這一世的五陰身毀壞了,那麼它的受用關係就斷絕了。所以他能夠觀察,財物這樣的無常,能夠觀察,眾生好像自己的唯一的兒子,這樣來親愛護念。菩薩能夠有這樣的一個「觀眾生作一子想」,主要是來自於他自己所證的般若實相的智慧。因為他自己實證了自心如來以後,知道自心如來,祂所出生的五陰身是唯一的;一切眾生的自心如來,所出生的五陰身也是唯一的;自心如來來照料自己所出生的五陰身,就這樣的一個親愛護念。所以菩薩因為親證了自心如來,發起了實相智慧,能夠現前觀察以後,就這樣來看待,依止於自己自心如來真如無我的智慧,來觀待眾生就好像父母唯一的兒子一樣,這樣親愛護念,時時不忍唯一的兒子受苦,時時護念著這樣唯一的兒子,怎麼樣讓他能夠離苦得樂。所以這樣的具有智慧的布施者,就能夠布施給乞求者。

另外,有智慧的這位上品施主,他不會被還有一絲一毫的慳結的煩惱沒有斷除所動搖。因為他隨時有具足智慧,在思惟著慳結的煩惱、思惟著布施的功德、思惟著眾生他的苦難,如何去利益眾生。那一絲一毫慳結,雖然還沒有斷除,可是不會因為有那一絲一毫慳結煩惱還存在,而在布施的過程,就被慳結動搖而不能布施。就好像須彌山,它是被風所不能吹動,有須彌山也有風,可是風不能吹動須彌山一樣這樣堅固。所以這樣的上品施主,他就能作為眾生的歸依,能夠讓眾生來歸向依止、來修學、來請教。怎麼樣讓眾生能夠因為依止這一位善知識—上品施主—而能得世間利益,也能得出世間法財的利益,所以說這樣的一個上品施主,他就具足了檀波羅蜜,為什麼呢?為什說這樣具足了檀波羅蜜呢?因為所謂的波羅蜜就是到彼岸。這位上品施主,他自己實證了自心如來,他能夠觀察自己的自心如來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所來乞求的這些眾生,也是一樣有著自心如來,他的自心如來也是一樣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既然是沒有我、人,當然沒有所謂布施這件事情。可是在布施利益眾生這個現象界,這些法存在的過程裡面呢,能夠以依止於般若來觀察所來乞求的這些眾生,那麼這樣的情況之下,不會繫屬於布施這件事情,完全解脫於我、人、眾生、壽者表相上我與我執上的煩惱的繫縛。所以這樣情況之下,說他是具足了檀波羅蜜。

另外,有智慧的人,為何他會樂於布施呢?佛陀在《優婆塞戒經》中這樣子為我們開示:【善男子!有智之人,為四事故樂行惠施:一者因施能破煩惱、二者因施發種種願、三者因施得受安樂、四者因施多饒財寶。】(《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中,佛陀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上品施主,因為四種事情,所以他是樂於行布施的。又因為布施能夠毀壞煩惱,因為布施能夠發種種善願,因為布施能夠得受安樂,因為布施能夠多饒財寶。

以下經文,佛陀還有一一的解說,我們再繼續來看 佛陀怎麼開示:第一,為什麼說布施能破煩惱呢?佛陀說:【善男子!無貪之心,名之為施;云何無貪?施即是業,物即是作;為業為作,具足布施,名為無貪。因於布施破煩惱者,既行惠施,破慳貪、嫉妬、瞋恚、愚癡。】(《優婆塞戒經》卷四)這個地方 佛陀告訴我們,布施能夠破煩惱的道理在哪裡。佛陀說無貪的心,它叫作施,為什麼呢?為什麼無貪的心叫作施呢?布施本身它就是業,我們知道,你要行布施,你一定要先起一個善念,生起了悲憫心的善念,同時想要得到,讓眾生得到利益的善法欲。這樣的一個善念,以及生起的善法欲,都是屬於什麼呢?屬於意業,屬於意的業,有造作的叫作業。根據這樣的意業,就會去說出的這些言語,怎樣去為對方?怎樣去作可以利益對方?所說出的言語,一定是跟所生起的意念相應的。說出的這些言語以後,就要去造作,然後自己去拿出自己喜愛的財物,來讓乞求者能夠受用,交到乞求者的手上,這樣身業就完成;這個身業在造作的時候,也是依止於自己所生起的善念、善法欲,以及依止於自己所說、所表達的言語。所以布施一定要有身業、口業、意業的過程,所以才說「施即是業」。「物即是作」的意思是說:布施的過程不能說有身口意業,可是卻沒有物品拿出來;因為這個物品、這個財物,是由施主拿出來,作為利益乞求者的一個標的。因為這個物品、因為這個財物,讓乞求者能夠得到利益。所以布施一定要有這個物的存在,既然有這樣身口意業,以及有這個布施的物品,那就具足了布施。

在這個過程裡面,為什麼說具足了布施,就稱為無貪呢?因為不會對這個財物,有這個貪以及慳的心。貪的心就是想要獲得更多,慳的心就是捨不得拿出來。可是對於財物生起了善念,想要去利益眾生,拿出來了以後,去利益眾生的過程,就已經是違反了對財物的貪以及慳了。所以只是生起了一個念頭說「我對我自己身上的財物不貪」,那個不代表無貪;要真正的成就無貪、顯現無貪,一定要有布施的身口意業的完成,同時還要將自己的財物,真實的拿出來,去讓乞求者得到受用,以及利益他。所以這樣的過程,就顯示了這個布施者,對於自己的財物沒有貪。所以我們要知道,這裡 佛陀的開示在告訴我們,如果說沒有真的去行布施,而是自己對自己說:「我不貪世間的財物,我不貪自己的眷屬,我不貪自己擁有的這些資財。」那個都不叫作無貪;真正的無貪一定要是成就了布施、具足了布施,這樣才叫作無貪。所以無貪的心,稱為施的道理就在這裡。

因為這樣的布施,就能夠破除煩惱。所以因為布施破除煩惱的道理,就是在這裡說,已經完成了能夠讓受施者得到利益的這個過程,就破除了自己對財物的這種慳吝不捨,破除了自己想要積聚財物的貪念,然後破除自己別人在財物上得到利益的嫉妒心。假如你把財物拿出來,讓別人得到利益,你也會嫉妒別人;別人得到了利益了,你嫉妒他,這樣的嫉妒心也能夠破除了。同時也破除了別人來對你乞求,生起了不能安忍的瞋心,瞋恚心也能夠破除。因為要能夠安忍於眾生的受苦、眾生的貧窮,眾生需要來受菩薩攝受,需要由菩薩來利益他,要能夠安忍;不能安忍就會起瞋恚心。可是既然能夠具足布施,拿出來讓乞求者得到利益,就已經破除了這一分瞋恚心,因為有了憐憫心的緣故。同時破除了愚癡;因為愚癡就是在於說,不知道這個財物它是無常的,不知道生死之苦,它是長遠不可計量的,不知道說這樣的一個在生死中煩惱不斷地長養,是不得解脫的。所以這位菩薩,在進行布施的過程裡面,就破除了慳貪、嫉妒、瞋恚、愚癡。這就是 佛陀所說的,為什麼布施能夠破除煩惱的道理了。

第二項,為什麼能夠因為布施發種種願呢?它的道理在哪裡?佛陀這麼開示:【云何因施發種種願?因是施已,能發種種善惡等願,因善惡願得善惡果;何以故?誓願力故。】(《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經文,佛陀說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告訴我們說,因為布施這個福一定存在,因為具足身口意行,這個身口意行,已經熏習在自心如來中,同時也有作意,這個作意也儲存在自心如來中,所以這個福已經成就。可是要怎麼樣來受用這個福呢?因為個人的願,因為這個願去受用這個福,所以發了願怎麼來得這個福,它的影響非常的大。因為布施發種種善惡等願,為什麼說布施還有發惡願呢?我們舉個例子告訴大家:天魔波旬過去曾在毗舍浮如來法中,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麼他修學這六度,不是為了信、敬三寶,他是為了什麼呢?他是為了要障礙他人出離欲界,他想要有能力來擾亂他人出離欲界,他想要有能力來降伏他人,受他的控管,他想要來求富貴、想要求名聞、想要求聲譽、想要獲得殊勝的五欲樂;所以他在毗舍浮如來法中修學六度,為了這些,所以這就是他的願。他以這樣的一個修學六度的善行,可是所發的願,是要有能力來障礙別人、擾亂別人,甚至於想要享受殊勝的五欲樂。所以天魔波旬,現在就是在我們欲界的欲界之頂的魔天裡面,他在這裡所成就的果報,就是他當初所修的善法而發了惡願,因為這樣子的這個願,讓他沒有解脫,當他沒有解脫,而是在欲界中增長煩惱。反過來,因為布施而發了善願有很多,第一個就是布施以後,希望自己能夠在生死中,得到富貴快樂,布施以後得到富貴快樂,有可能是享人天之樂,這也是因為布施所發的願。甚至於也可以說布施以後,希望未來世,每一世都能夠生在貴族家;或者布施以後,發願希望我這個布施,讓我能夠值遇善知識,能夠得到解脫法,能夠有成佛的法能夠讓我修學;或者布施以後發了這個願說,所有的一切布施,都是我將來修學佛道的資糧,我不乞求在人天受樂,這個也是善願。希望所布施的果報,不是要在生死中受到福的庇祐;而是希望說,所布施的福能夠讓自己,因為這個福而得到解脫。所以這個就是所謂,因為布施發種種願的道理。因為這個福是存在的,要怎麼樣受用這個福,因為這個誓願力就是說,自己的作意、自己的願在哪裡,發了願以後,那麼就儲存在自心如來中。自心如來一向是無我、無人的,依據於所造的業,而去成就業果的。所以因為布施,應該發什麼願,這裡大家就很清楚了。千萬不要像天魔波旬一樣,發這種惡願;應該要將所布施的福,發願能夠求解脫,這是 佛陀教導我們的。

第三種,因施得受安樂。佛陀告訴我們:【云何因施得受安樂?因是施故,受人天樂至無上樂。】(《優婆塞戒經》卷四)為什麼布施能夠受人天樂,乃至無上樂呢?因為在不殺害眾生命根、在不盜取他人資財、不貪淫他人眷屬、不妄語自稱賢聖誑騙他人的前提下,以擁有的財物,讓他人在病痛饑渴上,得到身體安隱的利益,免除憂愁恐懼的痛苦,已經超越了世間人自求多福的境界了。這樣布施相對應得的安樂福報,也已經超越了人間,所以能夠受人天安樂的果報。這個就是說,布施能夠受人天安樂的道理。那麼布施為什麼能夠得到無上安樂,下一集再繼續解說。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62-a10_027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26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接續來略說一下:布施的因果原理。

上品施主他就是有智慧的布施者,有智慧的人布施行善,一向是拿自己如法所得的財物來布施。為了破除慳吝的煩惱,他將所喜愛的財物布施出去,有智慧的來通過布施,讓受施者得到利益;同時也破除了自己的慳貪,不再被慳與貪所繫縛,而有解脫的功德受用。關於這個部分,我們要來為大家略說一下:菩薩是如何在思惟著這些事情,他布施的時候,應該怎麼樣來讓自己得到解脫的功德受用?應該怎麼樣讓自己不要長養慳與貪,不要受慳與貪的繫縛呢?

分為四種情況來說明。也就是具有正知正見的菩薩在布施的時候,第一種情況就是:他擁有很多財物,可是碰到有人來乞求的時候,當時沒有發心要布施。當這個情況出現的時候,菩薩自己會思惟,為什麼他現在有許多財物,可是有人來乞求,他卻沒有發起要布施的心呢?那麼這樣子一定是在過去世,沒有時時地熏習修學布施的緣故,所以使得他布施沒有成為一種習慣。他這樣子就會來訶責自己,訶責自己這種沒有修學布施的心,他終不隨順不修布施的心;因此他知道,如果這一世沒有再來繼續修布施的話,就會長養慳貪。因此如果再碰到自己有很多財物,可是有人來乞求的時候不能發心布施,他就會這樣來思惟,來破除自己多財不發心布施的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菩薩在財物比較少的時候,碰到有人來乞求,可是因為財物比較少,有人來乞求,所以也不能發起要布施的心。這個時候菩薩自己就要思惟:「我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財物比較少呢,而碰到有人來乞求,不能發心布施?那麼一定是在過去世,自己很多煩惱罪過造成自己不自在,而要受到他人的,等於受繫於他人,時時都要在別人的權力範圍內做事,自己不能自在,所以財物不能擁有很多,所以不能有這個布施利益他人的機會,造成這一世財物不多。如果現在財物不多還不布施的話,那不是又長養未來世的貧窮困苦嗎?」所以他這個時候瞭解了以後,說:「我現在雖然財物少,布施出去了會貧窮,可是至少不至於因為長養慳貪的心而生到三惡道去。」所以菩薩這麼思惟,就能夠破除他財物少而沒有發心布施的情況。

第三種是:菩薩他有很喜歡的、好的東西,剛好有人來乞求,可是他卻貪著,而不能發起要布施出去的心。這個時候菩薩自己會思惟:「為什麼我對於這個好的東西貪著而不願意布施出去?是不是我把它當作常?因為常而以為是可以依靠,以為不會毀壞,以為是可以依靠的我所呢?這樣子是不是自己就顛倒了?顛倒想了,這樣的話,把這個自己長養貪著的機會,以這種顛倒想的愚癡,來長養自己貪著的機會。」菩薩發現到有這個過失以後,然後他就能夠破除自己喜愛好的東西不能布施的情況。

第四種就是:菩薩在開悟以後,所證的自心如來藏是無我,真如無我的、本來解脫的。既然是真如無我,所以沒有一個我就沒有所求,所以這個自心如來本身是無我無所求的心。那有的人會這樣子想,偏差地認為說:「既然轉依了自心如來,是無我無所求,那麼不求果報,是不是就不必布施了?」如果有人這樣子偏差地去思考的話,他就要再來思考說:「如果是這樣,是不是一切法都是常?都是固定的?如果是常、是固定的,那麼就沒有因果囉!可是一切法都是無常,都不是固定的,所以有因果;所以布施能夠得果報啊,所以就是需要布施,才有辦法去得佛菩提道上的實證的果實!」菩薩這樣思惟以後,就知道還是要布施。因為一切法是無常才有因果,所以對於菩薩他在這個布施的過程裡面,會經常這樣來正思惟,破除自己在多財少財,或者有好物品不能布施,或者知見上有些偏差的時候,被慳與貪所繫縛的機會,都能夠破除而能夠有真實的解脫的功德受用。

另外有智慧者他是不求果報而布施的,這是因為他對於三寶有清淨的信力。因為三寶所教導的法,都是要最後成就佛菩提道的法,在佛菩提道的修證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實證自心如來。因為有自心如來,所以才能成就三世因果,才能成就一切法;可是自心如來本身,祂是不觀察自我,不觀察自我存在的,在這種真如無我的情況之下,卻仍然在這個三界中,一世一世地出生有情的五蘊身心,而去成就一切有情的果報,還是讓法生生不息地運行;可是自心如來是永遠不求自我要得到什麼,永遠不觀察自我需要或不需要什麼的。對於菩薩接受 佛陀的教導以後,因為實證而對於 佛陀的法這個信力,這個信而增長的力量是來自於實證。因為實證心裡更沒有懷疑,沒有夾雜著疑的煩惱,所以在想要布施的時候,在布施的當下,以及布施以後他都沒有後悔,而持續地、常常地來進行布施。這樣的情況之下,就顯現了這個智者的精進力;這個就是說,有智慧者他能夠這樣來行布施,主要是他對於三寶有清淨的信力,而且他能夠有這樣的精進力。所以有智慧者,他是布施的過程裡面,他具備了深厚的善根以及聖財,這個聖財就是堅固不壞的財物;堅固不壞的財物可以讓他一世一世,在三界中生死的時候都可以受用。這些堅固不壞的財物就是信財、精進財,以及慚愧財,以及多聞,以及布施,以及智慧財。這些部分,都可以讓他在一世一世,在三界中生死行菩薩道的時候,可以受用無盡而不會毀壞。

另外我們再來看一下,上品施主他具有的智慧與心態,佛陀是怎麼為我們開示的?在《優婆塞戒經》中,佛陀這麼講:【善男子!智人行施,為自他利;知財寶物是無常故,為令眾生生喜心故,為憐愍故,為壞慳故,為不求索後果報故,為欲莊嚴菩提道故。是故菩薩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慮財盡,不輕財物,不輕自身,不觀時節,不觀求者;常念乞者如飢思食,親近善友諮受正教。】我們先來看這一段:佛陀說有智慧的人進行布施,他是為了自己與他人的利益的;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他人的利益是有哪些呢?下面就告訴我們了。有智慧的人他能夠知道,這一切的財物寶物都是無常,都不是堅固不壞的,都不能帶到未來世去,隨著一世的果報的受用,在生死中就消耗殆盡了,所以他對這個財物,不會因為這個無常的東西而生起慳吝想,因為菩薩所依止的不是無常的法,所依止的是常而不變異的法;這常而不變異的法,就是自己所實證自心如來、真如無我的法。所以他依止於自己自心如來真如無我的法,來看待這世間的財物是無常的話,他就不會來貪愛這些無常的世間財物,這就是自己的利益。因為不會在這無常的世間財物上,增長繫縛在三界中生死的慳貪無明等等煩惱,能夠有解脫的功德受用。然後他為了讓眾生能夠生起歡喜心,因為菩薩在修學佛菩提道的過程裡面,他要成就佛道,一定要攝受眾生、攝取國土;可是要攝受眾生,最首要的就是要讓眾生生起歡喜心。假使眾生對他不能生起歡喜心,不能生起親愛想,那眾生就不會親近他,就不會聽他所說的一切,對他有幫助的一切,能夠發起菩提心,發起法身慧命的法;所以能讓眾生生起歡喜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布施讓眾生得到利益,而生起歡喜心。

另外就是為了憐憫眾生。因為眾生在三界中生死,不知道出離,不知道無明是什麼,不知道要怎麼遠離貧窮,不知道要怎麼遠離三惡道苦,所以菩薩憐憫眾生而來布施眾生所需。另外為了壞除自己的慳吝煩惱,因為慳吝煩惱是繫縛在三界中的,造成三界生死的這些煩惱繫縛如果不能壞除的話,就可能會生到三惡道中受苦;這個部分,菩薩當然把它當作首要要除掉的一個煩惱。為了不要求後世的果報來布施,因為求後世的果報布施的話,還是落在三界中生死,縱然是在天界享福,可是天界享的福還是在生死中,還是有生死的煩惱在裡面,終究不是解脫、不是清淨的。為了莊嚴菩提道,莊嚴菩提道,我們知道菩薩修學佛菩提道,最後的目標就是成佛,成佛的莊嚴就是福德莊嚴以及智慧莊嚴;福德莊嚴以及智慧莊嚴呈現出來就是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種隨形好;這些都是來自於修學菩薩道過程裡面,所修的一切布施,一切內財、外財、法財的布施,所以為了要莊嚴菩提道,一定要修布施。所以菩薩他在進行一切布施以後,不會去生起後悔他的錢財減少了,或者他的內財減少了,或者造成他的生命要捨棄了;他不會考慮自己的錢財是不是會用盡,不會去輕視自己所擁有的財物,到底是尊貴不尊貴,也不會來輕視他現在是擁有什麼樣的一個色身果報,也不會來觀察現在的布施是大布施,或者是大家所知道的布施,或者這個布施沒有人知道,是小布施;或者是來乞求的人他是誰,是自己所親暱的親屬呢?還是自己所熟悉的友人呢?或者他是自己的怨家呢?或者是不認識的人?他完全不會觀察。對於一切來乞求的人,他常常繫念著,就好像飢餓的人他在思念著飲食一樣那樣迫切;肚子餓的人,思念的唯一就是需要飲食。這個有智慧的人,他常常念著這個來乞求者,他的所需就好像這個飢餓的人,在思念著飲食一樣這麼迫切。所以他會在布施的過程裡面,也會常常親近善友來諮詢,接受善友的正確教導,善友教導他的這個解脫的法,佛菩提道的法,那麼要怎麼樣得到實證,實證到底要怎樣來準備次法,就要知道實證佛菩提,要能夠先準備的資糧就是布施,還要受菩薩戒、學菩薩戒,要修忍辱,同時要精進,要修禪定止觀,要熏習般若,才有辦法來實證般若。這些次法要修集以後,才能夠得到實證;這就是親近善友,諮受善友的教導,這樣能獲得法的利益。

另外接下來的經文中,佛陀繼續這樣開示:【見來求者,心生歡喜;如失火家,得出財物;歡喜讚歎,說財多過。施已生喜,如寄善人,復語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因,我今遠離慳貪之心,皆由於汝來乞因緣。」即於求者生親愛心。既施與已,復教乞者如法守護,勤修供養佛法僧寶。】這一段 佛陀繼續這樣開示:有智慧的人布施的時候,看見有人來乞求,心裡非常歡喜,為什麼呢?祂說:「就好像家裡失火了,財物就要被火燒掉了,可是能夠從失火的住宅裡面,把財物救出來一樣那麼歡喜。」為何要這樣譬喻呢?因為在三界中生死,所受用的財物,它是隨著一期生死而消耗殆盡;這個三界的生死就好像火宅一樣,這些財物隨著生死而消耗殆盡,就沒有辦法再繼續受用。可是為什麼說布施給乞求者,就好像如失火家得出財物呢?因為布施給乞求者的話,是將這樣的一個無常的財物,在這一期生死中消耗殆盡的財物,能夠轉換為未來世的因果,轉換為七聖財,這樣的話是相當於,就把財物從失火的家宅中救出來一樣的譬喻。布施以後非常歡喜,就好像把這個財物寄託給善人保管一樣,因為善人保管的這個財物,一定不會把這個財物銷毀,或是弄丟,將來一定可以拿回來繼續用。這樣的情況之下,所以有智慧的人在布施的時候,布施出去不覺得這個財物好像是損失了一樣,反而覺得說,能夠把這個財物再繼續獲得,寄留以後還可以繼續使用。同時還要告訴這個乞求的人:「你今天真是我生起功德的因啊,因為我今天可以遠離慳貪的心,對這個無常財物這個慳貪的心能夠遠離,是因為你來乞求,我能夠布施給你。因為這個因緣,我才可以把慳貪的煩惱去除掉。」因此對於來乞求的人,就生起親愛的這樣的一個心念。既然布施出去了以後,同時為了再進一步利益乞求者,告訴乞求者,要怎麼樣來如法守護財物,才可以繼續使用;同時告訴乞求者,你要精勤地來修學供養佛法僧三寶。因為乞求者他就是貧窮無福,就是沒有法財;所以在布施讓乞求者生起歡喜以後,還要告訴他怎麼樣獲得法財,如果他能夠供養三寶,就是等於可以長養善根,在七聖財上面的信財,就能夠有一分的增長;能夠有這一分信財的增長,在未來世就能夠繼續長養其他的七聖財。所以這個是有智慧者在布施的時候的所作。

接下來 佛陀繼續這樣開示,同時我們還要知道,對於七聖財本身是在未來世還可以受用的,可是這個世間的財物它是無常的。所以對於菩薩而言,他知道世間的財物是有過失的,因為世間的財物是無常,它不能保持永遠絕對的價值,也不能帶到未來世;如果寶愛錢財,那只會增長慳吝的煩惱。倘若在自己的錢財生起慳吝,就不能生起、乃至於增長捨的善根與善法,所以菩薩是非常清楚的,能夠將無常的錢財用於布施,讓受施者得到利益,就好像在慳吝的煩惱火中救出了善法的聖財中的捨財一樣。所以能夠有信的捨財以後,能夠精進地去布施,當然就是這個布施的過程,就是有捨的七聖財能夠繼續長養。

如果菩薩他不懂得這個錢財的過失,然後再積聚世間珍寶財物的話,它是有過失。經典中是有這樣的來警惕菩薩們的,經典中的警惕是這樣說:【惜財不布施,藏積恐人知,捨身空手去,餓鬼中受苦。飢渴寒熱等,憂悲常煎煮,智者不聚積,為破慳貪故。】也就是說,如果菩薩再貪惜財物而不布施的話,再把財物積聚起來,然後恐怕被別人知道自己擁有多少錢財,當他這一世的五蘊身毀壞了,毀壞了以後,所積聚的財物就等於跟他中斷了;因為這一世的財物是跟這一世的五蘊身連繫,這一世的五蘊身毀壞了,他所積聚的財物就跟他中斷不能再受用了。同時他沒有修集任何的福,可以到未來世去,沒有福讓他可以生到人天,他就要生到餓鬼道中去受苦。在餓鬼道中飢餓口渴,然後要獲得飲食非常困難,而且又有寒熱這樣在煎熬,所以經常就憂悲苦惱。所以有智慧的人,他是不積聚世間的財物,他是為了要破除慳貪,所以要廣行布施,那個是菩薩所應該知道的。

佛陀繼續為我們開示:【菩薩如是樂行施已,則得遠離一切放逸。雖以身分施於乞者,終不生於一念惡心,因是更增慈悲喜捨。不輕受者,亦不自高。自慶有財,稱求者意。增長信心 不疑業果。】

這段經文,我們下段再繼續解說。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63-a10_026


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25集 智者布施的心態(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這個單元所要解說的是:智者布施的心態。

有智慧者布施,以及說布施者沒有智慧,這個中間的差別主要來自於對布施之因果原理的具足瞭解,以及不具足瞭解所引起的差異。那麼我們就先來探討布施的因果原理。布施植福的善業,它牽涉到布施者、受施者,以及布施什麼讓受施者獲得什麼樣的利益。作個譬喻來講,到底是所布施的讓受施者得到:是生命得以繼續存活這樣的利益?或者是說生活得到安樂的利益?或者是說他能夠得到解脫的利益?乃至於說能夠得到佛菩提究竟解脫的利益?這中間這些所獲得的利益的差別,也影響到整個果報。完成一項布施,它一定要有這些因素的存在,隨著這些因素的差別,而有種種布施果報的差別。布施者他到底是有智慧?或者是說只有一部分的具足知見?或者說對於布施的因果完全不具足知見呢?那也影響到果報的差別。

布施者他就是施主,施主可略分為三品人,佛陀這樣告訴我們這三品人的內容是什麼,在《優婆塞戒經》裡面 佛陀說:【善男子!施主有三,謂下、中、上。不信業果,深著慳悋,恐財有盡;見來求者,生瞋礙想,是名為下。雖信業果,於財生慳,恐有空竭;見來求者,生於捨心,是名為中。深信業果,於財物所,不生慳悋。觀諸財物是無常想,見來求者,有與則喜,無與則惱;以身致物而用與之,是名為上。】這一段經文中 佛陀告訴我們,施主有三種:下、中、上三種。第一種講的就是下品的施主;下品施主他是不信業果的,也就是對於造善業得善果、造惡業得惡果,這樣的部分他是心中不信的。對於他所擁有的財物,深深的貪著,捨不得用,也捨不得拿出來布施給別人,恐怕說把錢財拿出來布施了,錢財把它用掉就沒有了;所以看見有人來乞求的時候就會起瞋,認為這個來乞求他的人,他是想要讓他的錢財用盡,就會生氣;或者認為來乞求他的人,是障礙他積聚錢財;所以這樣的人,佛陀就稱為下品施主。第二種所說的就是中品施主,中品施主他是相信業果,可是雖然他是相信造善業得善果、造惡業得惡果,可是知見上並不具足。他對於所擁有的錢財,也是很捨不得拿出來用,自己守護得很好;恐怕說如果我拿出來布施了,那錢就用完了、就用盡了;所以看見有人來乞求的時候呢,他對於來乞求者就生起想要捨離這個乞求者的心,不想再見到他,這樣的人就稱為是中品施主。

第三種稱為上品施主,上品施主他深深地相信造善業得善果、造惡業得惡果,對於因果深信不疑,對於他所擁有的財物,不會有生起貪著、捨不得用的想法;因為他知道他這一世所獲得的財物,一定是來自於過去世布施的結果。因為有過去世把財物拿出來布施給他人的因,所以這一世才會有財物可以受用,所以他不會對於這一世所受用的這個財物生起貪著,而捨不得拿出來用。對於這個財物,他也知道它是無常的,因為是無常,所以才有因果;因為是有因果,所以布施才能得這樣的果報。所以看見有人來乞求的時候,他能夠把財物拿出來給乞求者,就非常歡喜;假使當時他剛好沒有財物,沒辦法布施給乞求者,那就非常的憂愁煩惱,就會用自己的身力來獲得財物,讓乞求者能夠運用,能夠滿足他的所需。這樣的施主,佛陀說這叫作上品施主。

除了剛剛經文中所說的上、中、下品施主以外,還有以下幾種心態,它也屬於下品施主。下品施主他看見有人來乞求的時候,眉頭緊縮、心中憂愁,所以就會不看來乞求者,甚至於還惡口罵辱,侮辱這位來乞求的人。如果說他有布施,也是為了得現世報而布施;譬如他為了想要讓他的生意做得順利而布施,或者想要得到名聲而布施,或者他因為這一世得到別人的幫助而有所成就,為了回報別人的幫助,所以對於幫助他的人去布施,就為了報恩而施。或者是他對於有權有勢的人覺得很害怕,害怕這個有權有勢的人對他造成威脅,所以因為畏懼這樣有權有勢的人,所以對有權有勢的人作布施。如果他身上有財物,可是碰到有人乞求的時候呢,他會說他沒有錢可以布施,他沒有東西可以布施;如果碰到有人來乞求的時候,當時他並沒有財物,他會生起惡心、會生起瞋,來責罵這位來乞求的人。那麼這樣的心態的人,也是屬於下品施主。這樣心態的下品施主,常常受到佛菩薩的訶責,為什麼呢?因為這一類的下品施主也是想當菩薩,可是想當菩薩,他卻對善惡因緣的果報完全不清楚,不清楚這個因緣果報,同時也不能了知生死長遠不可計量,生死之苦他不知道要遠離,也不知道貧窮之苦是什麼,也不知道這個錢財它是無常的,所以這樣的情況之下,那佛菩薩就會來訶責這樣的一個下品施主。

還有中品施主會有以下幾種狀況出現:就是說中品施主,他雖然有人來乞求的時候會布施財物給他,可是卻對於這個來乞求的人,產生輕視來輕賤他,而不會生起恭敬心;甚至於中品施主,他是為了後世的果報而布施,這個部分,我們來舉一個波斯匿王的例子來說。波斯匿王在 釋迦世尊來示現成佛的時候,他在佛座下聽聞 佛陀說法。聽聞 佛陀說法以後,非常歡喜,就請求 世尊以及世尊旁邊的比丘眾,能夠接受他供養三個月,世尊默然受請。波斯匿王就很高興地告訴他所有的臣子,他要供養 世尊以及諸比丘眾三個月,大家要歡喜地來作這項供養。所以波斯匿王就跟他所有臣子們很高興地來進行這個布施,而且親手作布施,布施 佛以及所有比丘眾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這些生活中的所需長達三個月,完全沒有缺乏。在三個月後完成這些供養以後,波斯匿王就坐到 佛陀旁邊來,跟 佛陀稟白說:「佛陀啊!我曾經聽您說過一個因緣,說布施食物給畜生,能得百倍福;布施給破戒者,能得千倍福;布施給持戒者,能得萬倍福;布施給一個外道離欲得初禪的,可以得一億倍的福;如果布施給往初果人的斷我見的方向修學的人,他所得的福是不可計量;更何況是布施給初果人、二果人、三果人,乃至於得阿羅漢果的四果人以及辟支佛,或者是聖位菩薩,或者是佛,以及佛的旁邊的比丘眾,那麼這樣的福已經不可計量。」波斯匿王告訴 佛陀說:「那麼今天我所作的供養佛以及比丘僧這些所有的功德,我都已經完成了,已經辦好了。」佛陀說:「王啊!不要這麼講。這個植福沒有所謂足夠了或者說嫌多了,為什麼呢?因為生死長遠啊!沒有辦法去衡量計算到底生死有多少。」

佛陀就舉一個祂過去世,過去曾經當地主大王的例子告訴波斯匿王:當祂是在地主大王的時候,供養 燈光如來——當時的佛陀,還有 燈光如來所帶領的八十億的眾阿羅漢;這樣子供養了七萬年,供養 佛陀以及這麼多的阿羅漢,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都沒有缺乏七萬年。那麼在 燈光如來入涅槃以後呢,繼續供養佛的形像七萬年,香花以及等等應該供養的這些莊嚴的物品。這樣子之後呢,他卻祈求這個供養的功德能夠在生死中得到福祐,沒有求解脫。釋迦世尊說:「祂現在來看當時所供養的功德,現在完全沒有剩餘,完全在生死之中把這些福都用盡了。」告訴波斯匿王說:「現在你應該要來這樣講,你所布施的這些的身口意行所得的功德,應該要求解脫才對啊!因為如果是為了求後世的果報,不瞭解這樣的生死長遠地持續下去,什麼時候是盡頭?雖然供養佛陀以及比丘眾這些功德、福德是不可計量,可是同時生死也是不可計量,所以會把這些福享用完畢的,沒有一絲一毫可以剩下來的。所以應該要把這樣的一個殊勝的供養的功德,來迴向能夠求解脫,解脫於三界生死,解脫於煩惱繫縛,甚至於得到究竟解脫,最後能成就佛菩提道。」這就是因為中品施主,他在布施的時候,對於這些布施的因果,以及布施能得的解脫的知見,沒有具足瞭解,所以為了後世的果報而布施會有這種情況。

另外一種中品施主他是怎樣呢?為了消除自己所造作的惡業而布施,這樣的情況之下,他也是屬於中品施主的心態。另外中品施主他會選擇他布施的對象,是跟他自己的身分地位相等的,所以他要布施給他。另外這個中品施主,他如果身上有很多財物,可是當有人乞求他的時候,他會說他只有一點點東西,他能布施的東西不多;當他身上沒有財物的時候,看到有人來乞求,他會馬上說:「我身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布施給你。」就不會去想:「沒有東西可以布施,心裡感到慚愧。」所以這是中品施主的心態。

中品施主他常常是會受到佛菩薩的憐憫的,因為中品施主他想當菩薩,他也相信業果,可是對於布施的果報的原理,知見上不太具足,所以在布施的過程裡面,會夾雜一些過失以及煩惱,所以佛與菩薩遇見了中品施主,都會憐憫他們,然後給予教導開示。就好像波斯匿王的例子一樣,佛陀也憐憫波斯匿王,他能夠發心布施,可是對於布施的果報,本身的功德利用,他完全只知道要在生死中受福,卻沒有想到生死也不可計量、生死長遠這件事情。所以當時波斯匿王聽完 佛陀的開示以後,心裡非常慚愧,心裡非常恐懼,就跟 佛陀懺悔,請求 佛陀能夠接受他的懺悔,那以後就不要再這麼想。所以這個是說,賢聖碰到中品施主的時候,一定會憐憫他們,一定會開示他們,然後教導他們這個正確的道理是什麼。

另外對於上品施主,還有以下的種種情況:就是上品施主遇到來乞求者,乞求者還沒有開口,他就會主動布施給乞求者了。另外就是他在布施的時候,是以恭敬心來布施的,他不會去輕賤來乞求所需物品的人;他以恭敬心來布施,因為他知道這一個布施,對他來講是一個讓他能夠得到功德受用的因緣。另外就是上品施主在布施的時候,他是以憐憫心來布施的,他是憐憫眾生在苦惱中所受的苦,在生死中不知出離的苦,憐憫眾生在生死中所受的這些生老病死苦;也憐憫眾生沒有因緣可以得到法的受用,沒有辦法來去除愚癡,然後來去除煩惱,能夠得到解脫。所以上品施主他是以憐憫心來布施,而沒有生起任何的驕慢心,或者是有所得的心。

另外上品施主他在布施的時候,他是深信因果的;他在深信因果的過程裡面,要守護著他自己的佛菩提的法道,同時也要守護著 佛陀所傳的佛菩提的法。一方面他深信因果,所以在修行佛菩提道的過程裡面,他知道他應該要攝取眾生、攝取國土。他所用的方法,首要就是要用布施,以布施來讓眾生得到利益,來讓眾生生起歡喜心;結下善緣以後,接下來再接引眾生,來進入佛菩提道中修學,能夠得到解脫,最後能夠成佛。另外他守護著佛菩提道的法,是因為佛菩提道基本上在修學過程裡面,六度不可缺;因為你沒有辦法去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話,就沒有機會能夠在佛菩提道中得到實證。所以對於要有實證的法的前提之下,一定要去修集福德資糧以及智慧的資糧。所以他為了他自己的佛菩提道,以及為了守護佛菩提道,他就要來行布施。

另外上品施主他在布施的過程裡面,不會選擇這是怨家、這是自己的親屬;因為對他來講,他在布施的過程裡面,以平等心來看待一切眾生;對他來說,一切的有情都跟他一樣,都擁有自心如來。上品施主,他通常都是已經開悟的菩薩,都是依止於他所證的般若實相智慧,轉依自己的自心如來的真如無我的法性在行布施;他看見自己以及一切眾生,皆有同樣的自心如來這種真如無我的法性,所以他在布施的時候,所依止的法、所看待的法,都是同一個自心如來的法。在這種情況之下,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的,既然沒有這四相,那哪有所謂怨親可說呢?另外上品施主對於來乞求者,雖然開口所說的東西只有一點點,可是他在布施的時候,一定盡他的能力,會多出乞求者所說的量給他。當他自己沒有錢財的時候,看見有人來乞求,他會自己鄙視自己,為什麼自己沒有財物可以來讓乞求者得到利益?心裡會生起很大的憂愁以及煩惱。

這個上品施主的這些情況,諸佛菩薩看見了以後,心裡會非常歡喜的;因為上品施主深信因果、知見具足,在布施的時候,常常觀察一切煩惱的罪過。如果菩薩在布施的時候,生起一絲一毫的慳吝之心,那麼這個慳吝煩惱的罪過,就是讓他自己已經存在的不能去除,然後還要長養到未來世,讓他這個煩惱帶到未來世去;同時這個慳貪的煩惱增長以後,會讓自己生到三惡道去;同時這樣的一個煩惱,繫縛在三界,他的過失讓他自己不能解脫於三界,讓他一直要因為這個煩惱,而一切的受生都要繫縛在三界中。所以上品施主在布施的時候,所觀察是自己有沒有生起這些煩惱?這些煩惱過失是什麼?同時能夠深入去觀察涅槃的功德微妙。因為上品施主,都是已經開悟的菩薩,他都是深入觀察自己自心如來,祂的本來涅槃、本來解脫的功德;本來涅槃、本來解脫的功德,又跟自己的生生世世,跟所生的五蘊身在一起,又能夠讓五蘊身在煩惱中運行,自己還是一樣本來解脫;所以他觀察到這個自心如來本來解脫、本來涅槃功德,這麼微妙、這麼勝妙!那他要怎麼樣來修除過去無始劫以來,所長養的這些我執煩惱,讓他能夠清淨呢?所以他所看到的、所觀察的就是這個煩惱的罪過,以及涅槃的功德微妙;所求的就是讓自己能夠早日在道業上增進,所以除了佛菩提以外,更沒有所求;不是要去求他的布施要得到眾生的愛樂,或者布施要得到什麼名聲,或者這個布施要得到什麼身分地位,這些就是上品施主的心態。

今天我們就先說到這裡了。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60-a10_025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24集 如何除去布施法的障礙及「一切施」之相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談談:如何除去布施法的障礙,以及一切施的相貌。

上一次的菩薩正行之中提到「施有四累:一慳貪心、二不修施、三輕小物、四求世報。」瞭解了這四累所產生的原因之後,就可以改變之,轉而使自己的布施度更加圓滿。世尊為我們開示了兩個方法,就是「修無我、修無常」。

為什麼菩薩要修無我呢?前面所修學布施法的四種是拖累,其中的內涵,其實是與自我的執取有著很大的關係的。譬如從慳貪心來說:有慳貪心的不就是我嗎?怕我損失了財物,怕我沒有了財物之後就無所依憑;真的都是為我!但其實「我」是假的。可是這對於一般人而言,根本就無法信受的。也許就會問:「你說每一個人的我是假的,那我現在打你,你明明就會痛;然後你坐在那邊,我也沒有辦法再坐在同一個位置,你怎麼能夠讓人家信服『我』是假的呢?」真的是很難!對不對?所以才同時要配合修無常。

說說財物的無常好了,可以舉一個生活周遭的例子來說。早年政府發行的貨幣,可是因為戰亂的緣故,據說到了後來好幾百塊才能買一個蛋;到了台灣之後又改為新台幣,隨著眾生共業所感,幣值也是天天的變動;金錢就是這麼無常,沒有它一定的價值。同樣地,物品的價值也隨著人們的喜好與需求的不同而會有著改變,做生意的不就是依於這個原則來賺錢的嗎?然而財物只是有情受用福德的表徵而已,並沒有一成不變的價值。無常道理的思惟、觀察以後,再來思惟觀察無我的道理,就不會像一般人那麼難以接受了。這裡所說「修無我、修無常」的道理,可是要在菩薩法的基礎來說,雖觀照無我、無常的道理,卻不是要你把所有的東西一下子都捨棄掉;因為菩薩道是久遠的,就要隨著一世又一世,心量越來越廣大,福德越來越增長,這樣子漸次來布施。

所以假如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夠樂行惠施,不會因為布施的時候,眾生對你所布施的東西是有所嫌棄的,也不會是以爭勝的心態來作布施,而產生了瞋恨之心;總而言之,就是要在這一個過程之中,想法子要把瞋心去除掉,這無非是希望能夠樂行惠施,而也是樂行惠施第一件所應該除去的事情。第二個應該要除去的就是:自己捨不得財物的慳吝之心。因為若是對財物還有慳吝之心,當然就無法樂行惠施了;而就在將財物布施出去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把自己的慳吝之心捨棄掉了。第三個應該要作的是:要善於調伏自己的嫉妒之心。布施的時候,有時候會嫉妒他人:「為什麼他的福報那麼好?總是布施那麼多!」所以心裡面突然就起一個念:「哎呀!我不布施了,因為永遠也比不過某甲。」這是因為爭勝所起的嫉妒心;既然要樂行惠施,就純粹去利益眾生就好了,所以嫉妒心也是應該除去的。第四個應該除去的是:不要太過於愛惜身命。雖然說對菩薩而言,為了要除去極微細的煩惱,乃至應當在布施之時是應該要不惜身命的,但這畢竟是因人而異的。譬如說因為隨著布施者的證量、福德不同,也許布施了十萬塊錢,對於某乙而言就是一件很大的布施;若是某乙布施了出去,會對他的家庭有著很大的影響,雖然說布施之時是應該不惜身命的,但也不應該令家人生起煩惱才是。第五個應該要除去的是:不信因果。所以會有不信因果的狀況,表示說這個人在布施法上信願行的環節之中出了問題,或者是只是稍微相信,繼續去作布施的願就不會那麼懇切,碰到可以修於布施的時候,就是有意無意地作一點,那麼怎麼有可能叫他樂行惠施呢!所以若是要於布施法的因果,是要能夠深信不疑的話,也不是一蹴可幾的。

這樣子一世又一世,漸次地行於布施之行,就會感得很多可愛的果報。第一件是:終不遠離一切聖人。俗話不是也說「天公疼憨人」嗎?老天爺當然要特別疼惜這一些人,因為他們踏踏實實的作人,不會去侵犯別人。同理而言,佛法中這一些被世間人認為是不聰明的人,因為他們看起來好像都不曉得為自己打算,總是努力地去利益眾生;然而這其實是聰明的人才會作的事。真正的聖人也是自久遠劫以前,就開始這樣地去利樂有情的,他深知這個道理,所以時時作意眷顧這一些樂行惠施的人;再加上樂行惠施的福業所感,所以這一些人才能夠不會遠離一切的聖人。第二個可愛的果報是:當世就可以獲得。因為既然是樂行惠施,當然人人都喜歡親近,聽到他的名號,也會豎起大拇指稱讚,未來世因緣所感,也會有類似的狀況。既然是一切眾生樂見、樂聞,他就不會像一些人平常只作一些偷雞摸狗的事,入於大眾之中,只恐怕被人認出來而常常心生恐懼;所以樂行惠施的人有第三個可愛的果報就是:入大眾時不生怖畏。第四個:現世之中,這一些樂行惠施的人得到眾人的稱讚,乃至是名聲遠播。修學佛菩提道中有一個很不容易成就的部分,就是修集廣大的福德資糧,因為那是要經過三大無量數劫的修學,作為利樂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的依憑;而這樣子一世又一世,漸次地行於布施之行,正是在修集福德資糧,當然就可以莊嚴菩提,這就是第五項所說的可愛果報。

接下來 世尊開示說:【善男子!菩薩之人,名一切施。云何名為一切施耶?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名一切施;恒以淨心施於受者,名一切施;少物能施,名一切施;所愛之物破慳能捨,名一切施;施不求報,名一切施;施時不觀田以非田,名一切施;怨親等施,名一切施。菩薩施財凡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非眾生。於是二中乃至自身,都不悋惜,名一切施。菩薩布施由憐愍心,名一切施;欲施、施時、施已不悔,名一切施。】世尊開示說:往佛菩提道上前進之時,菩薩要逐漸具備一切施,然後 世尊就舉例說明菩薩摩訶薩,也就是說七住明心以後的菩薩,所應該修學的一些一切施的相貌。

首先說,應該如法求物施,持以布施。如法求物的定義,前面幾次的菩薩正行之中,已經說明過了,這裡就不再重複了。菩薩之所以要如法求物施的原因,是因為知道不如法求物施的果報,未來世雖得財物,卻為王、賊、水、火之所共有,這樣子的話,不但損了自身的福德,同時也與一些眾生結下惡緣,所以就無法一切施了。不如法求物施,當然就不是菩薩所應當作的。菩薩若恆常以清淨心來行於布施的時候,也叫作一切施。因為恆常以不爭勝,不輕慢受施者,不為受世間名聲,不為刻意去討好他人,或者不是為了酬償所曾發的世間願等等,不以種種不清淨的心態去布施,這樣的時候就可以除去種種的煩惱,而向著一切施的目標前進。布施的時候也不計較自己現在身邊的財物或多或少,只是說遇上眾生需要的緣分現前了,那就布施出去,這樣子才能夠成就一切施。遇上該布施自己最喜歡寶物給所需要人的時候,也要當作就同時也把自己的慳吝之心一起捨棄一樣,這樣子也可以成就一切施。布施的時候,若是存著一絲一毫希望別人回報的心念的時候,就不可能成就一切施了;因為一旦有一個人不對他的布施回報的時候,難道他不會有絲毫退失於布施行的心念嗎?同樣的道理,若是在布施的時候,還會去選擇是不是福田的話,一定也無法成就一切施了;因為此時布施的心態,就已經是不清淨了。乃至是布施的時候,應該要怨親平等,這樣子才能夠成就一切施。

菩薩施財的種類共有二種:一者是眾生,也就是說你所布施的可能是雞、鴨、牛、羊,乃至是妻、子,或者是自己的頭、目等。第二者是非眾生,表示說你所布施的可能是金銀珠寶、宅舍田地等物品。在這兩者之間,若是能夠布施內財,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是再加上布施的時候,是沒有絲毫吝惜的心的話,這就更容易成就一切施了。而且菩薩在布施的時候,應當是要懷著憐憫的心態,所以才能夠怨親平等,這也是一切施。此外,布施之前思慮周圓以後,決定要布施了,所以就不會在正在布施的時候心存猶豫,更不需要說在布施的時候,反而生起了後悔之心;這樣子將來的果報,才不會因此而有所減損,種種的煩惱也能夠逐漸的去除,這也是一切施。

世尊又開示說:【或時設以不淨物施,為令前人生喜心故。酒毒刀杖枷鎖等物,若得自在、若不自在,終不以施。不施病人不淨食藥,不劫他物乃至一錢持以布施。菩薩施時雖得自在,終不罵打、令諸僕使生瞋苦惱。如法財施,不求現在後世果報。施已常觀煩惱罪過,深觀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無所求。施貧窮時,起悲愍心。施福田時,生喜敬心。施親友時,不生放捨心。若見乞者,則知所須,隨相給與,不令發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無量果。】菩薩有時候會以不清淨的物品來作布施。不清淨的物品指的是什麼?譬如說有一隻流浪狗,也許是跟你有緣的,因為那麼多人在一起,牠偏偏就跑到你的跟前,還對你搖尾乞憐;雖然說流浪狗在佛法中得度的緣分甚少,也許你左看右看,附近正好有一家便利商店,就方便買一個包子,因為人家既然已經來到你的跟前了,就讓牠再歡喜一下,再跟牠結上一緣。有的時候隨緣去拜望一下親友,中國的習俗尤其是不能兩手空空,為了要迎合那一些親友的喜好,也有可能是送一些或者是葷食,或者是佛法中所說的不淨之物,為的是要令其歡喜;因為觀察他有得度的緣分,就先讓他歡喜一下,再來為他說法。至於說,酒、毒藥、刀杖、枷鎖等物,不論對方能不能自在受用,因為飲酒會使眾生沉迷,而且可能造作更多不如理的事情;而毒藥、刀杖、枷鎖等物,是會傷害眾生身命的,菩薩就絕對不應該拿來布施給眾生的。但是在菩薩法中是有所謂的開緣,這主要是說自己的心意是善心的,而所將成就的利益,是利益眾生的一件善事。譬如說有一些藥物,其實有時候本身就是毒藥,但是為了對治某一種特殊的病,再加上所用的分量也是有所限制的,這樣才可以醫治好某甲的病;假如說一時之間找不到藥,而你知道到哪裡可以求得那一種藥,雖然藥物的本身有毒,但也可以方便取得那一種藥物,因為是要讓醫生可以治好某甲的病。但是畢竟於開緣與遮止之間的分寸,一定要把握好才是。

菩薩也不應該拿不清淨的食物、藥品來布施給病人。譬如說那一些食物可能已經開始敗壞了,也許就想說:「唉呀!煮一煮,然後再調味一下,就吃不出原來的味道了。」或者是說藥品的有效期已經過了很久了,雖然外觀上看不太出來,你也許會覺得說那無傷大雅;但是這是一開始布施的心念,就已經是不清淨了,所以不應該這麼做。菩薩也不應該去劫奪他人,乃至一錢的財物來布施的,因為那就是不如法求物施;未來世的果報雖得財物,卻為王、賊、 水、火所共有。同時,雖然菩薩布施的時候是很自在的,也不會打罵僕使,使其生諸煩惱。這樣子一直如法財施下去,不求現在、後世果報,也在布施的時候,常常觀察我見、我執等的過失,這一切都是為了圓滿佛菩提的緣故。

今天就說到這裡。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39-a10_024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23集 布施又可分為法施、無畏施、財施三類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談談:布施又可分為法施、無畏施、財施三類。

上一次的菩薩正行談到 世尊開示的一段經文說:【菩薩修行如是二施,為二事故:一令眾生遠離苦惱、二令眾生心得調伏。】今天再將這一段開示的道理作一個結論,然後再來談布施又可分為法施、無畏施、財施三類。一世一世修學布施之後的轉依,因為從七住開始就已經是有布施也有波羅蜜,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菩薩自己除去了種種煩惱;也正是因為自己可以除去這一些煩惱的緣故,而行於財法二施的目的,也無非是為了利他自利,所以菩薩繼續行於財法施的過程中,才能夠方便的教導眾生這一些道理,也使得眾生能夠依法修學,一樣的遠離種種的煩惱。這樣長劫修學的結果,菩薩自能調伏其心,也教導眾生都能調伏其心,這才是菩薩法中自利利他的道理。

接下來,世尊又從另外一個方面,經文中這麼說:【善男子!復有三施:一以法施、二無畏施、三財物施。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為壞邪見說於正法,能分別說實非實等,宣說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若有眾生怖畏王者、師子、虎狼、水火、盜賊,菩薩見已能為救濟,名無畏施。自於財寶破慳不悋,若好若醜若多若少,牛羊象馬房舍臥具,樹林泉井奴婢僕使,水牛駝驢車乘輦輿,瓶瓮釜鑊、繩床坐具、銅鐵瓦器,衣服瓔珞燈明香花,扇蓋帽履机杖繩索,犁鎒斧鑿、草木水石,如是等物,稱求者意隨所須與,是名財施;若起僧坊及起別房,如上施與出家之人,唯除象馬。】上面將布施法分為法施、財施兩類,現在增加了第三類叫作無畏施。

先從法施再來說。世尊開示說:若以佛法布施,其中一者是教人受在家戒、出家戒、菩薩戒,或者是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就要白四羯磨,也就是一白三羯磨,共有三次羯磨,每一次羯磨之前都要稟白。法布施的目的是要為眾生宣說正法,讓其可以壞卻邪見。眾生在解脫道的邪見就已經是一大堆了,更何況是佛菩提道上的邪見;譬如說大師們常常教導眾生:「要以覺知心的一念不生而入於無餘涅槃。」可是這樣子一來,涅槃之中就有覺知心了,即便祂是一念不生,其繼續存在的當下就是有行的過程;覺知心本身就是我,有了覺知心,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寂靜,這顯然是違背三法印的。這樣子為眾生說明了之後,不但讓他們可以離開種種的邪見,同時又為他們開示真實的法,這當然就是要依佛菩提道來說了,而說的只有如來藏是真實法,只有祂才能夠稱為是金剛心,這個是真的而且是實際存在的,並且有種種的體性,又是不可毀壞的心。法界中的十八界都是可壞之法,都不是真實的,是定性阿羅漢入於無餘涅槃時,所會壞滅消失的,所以都不是真實的法。

法布施的時候還要為眾生說明「四倒」,好讓眾生可以不放逸地繼續修學正法。那麼四倒是什麼呢?只要記得佛地的「常樂我淨」四個字,就相對的可以明白什麼是四倒。沒有智慧的眾生把非常的當作是常,把非樂的當作是樂,把非我的而認為是真實我,把不淨的認為是淨。譬如說意識心的本身不是常住的,可是無知的眾生卻要執著離念的意識心為不生不滅,因為認為祂離開了貪瞋癡就是常;可是即使是他們真的離開了貪瞋癡,依舊是依於意根、法塵為緣而有的法,所以不是常住法。這樣子非常計常就是「常倒」。意識覺知心雖然會與快樂的法相應,但也是會與痛苦相應的心;外道們妄想淫樂遍身的四喜而認為是最大的快樂,不知道仍舊是苦中作樂,仍然是會失去的樂,並且不是真正的樂,這就是非樂計樂的「樂倒」。只有本來就離開世間的苦與樂的如來藏,才是究竟的安樂、究竟的安隱。意識覺知心也不是真實的我,祂是夜夜會斷滅的,也不能往來於三世;即便是細意識、極細意識,仍舊是意識心,必然不是真實的我。真實的我是無蘊處界我性的如來藏,祂不會被任何一個法所壞滅,乃至是十方諸佛合力,也沒有辦法毀滅任何一個有情的如來藏,這才是真實我。而計著意識心變相為我者,都是非我計我的「我倒」。因為意識覺知心是根塵二法為緣才能出生的心,所以一旦現行運作的同時,就一定會與六塵在一起,不可能離開六塵而獨自存在的;既然是與六塵在一起的,就一定是有染污,必須非常努力地修行到佛地的時候,才是究竟清淨的。所以乃至是認為一念不生時的意識心是清淨的,就是非淨計淨的「淨倒」。

無畏施是施無畏於眾生。眾生畏懼於王者豪富之勢,畏懼於獅子、虎狼等獸,或者是畏懼於盜賊、水火等災,則運用種種的方便,而使眾生離開種種的怖畏。譬如說眾生於王者有所畏懼,如果是到了現代而言,也許可能是有官司要打,也許是欠了稅賦或是罰款等等;那麼有能力的菩薩,就可以為之而作世間法的布施,去幫助那個人打官司,或者是布施錢財給那個人,這樣子不就除去他的怖畏了嗎?當然整個過程中還有其他相關而說是應該注意的事情,這裡就不一一的細說了。有的眾生畏懼於獅子、虎狼等獸,有能力的菩薩也可以挺身而以身力阻擋,或者是以其他的食物施之於虎狼等獸,這樣子也免除了眾生這一分的怖畏了。乃至是小至牽扶某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僅僅是幫助他們過馬路,這是施以身力,所以也是無畏施。其他像對於畏懼於盜賊、水火等災的狀況,這個道理也就可以比量而了知了。由於這一些緣故,所以才會說無畏施是含攝於財施跟法施二施之中的。

菩薩為什麼可以行於財布施呢?因為菩薩已經可以逐漸破除了對財寶的慳貪之心。這當然一定是有一個過程,而不是立即就可以成辦的,得要從往昔的因地的小布施,一直到某一世因為自己從布施法中得到了利益,所以其間對於布施法的信願行輾轉增長,才會有從若好若醜、若多若少的種種財物的布施,包括身外之物的牛羊象馬、房舍臥具,自己所擁有的樹林泉井,乃至是奴婢僕使,一直到草木水石等等,如同經文之中 世尊所開示的種種財物;凡是有人需要的話,就隨其意願而布施給對方。若是對於僧眾而言,也可以為他們建造所需要居住的房子,或者是其他也可能用到的,像柴房、灶房等的別房,只除了不可以布施象馬給出家人。由於象馬或用於騎乘,或用於拉載重物之用,這是會被外道毀謗說出家人在奴役眾生的,會說出家人是不慈悲的。所以,以上所說的這一些,因為都是在財物上面的布施,所以稱為財施。

世尊在接下來的一段經文中又開示說:【善男子!施有四累:一慳貪心、二不修施、三輕小物、四求世報。如是四累,二法能壞:一修無我、二修無常。善男子!若欲樂施,當破五事:一者瞋心、二者慳心、三者妒心、四者惜身命、 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樂布施。】從 世尊開示的這一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出菩薩修學布施法的一個過程,包括說從小布施到大布施,從求取有為有漏的心態,世世修學布施法之後,逐漸去除一些煩惱與障礙,才能夠於佛菩提道的增進是有所助益的。一開始修學布施法的時候,要不是自己會這麼想,就有可能是親緣眷屬會這麼說:「為什麼財物不留著自己受用啊?反而要去送給別人!不是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姑且不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一段俗話的迷思,單單從這一位開始修學布施法的人,他的心境來作個思惟:他或者是初學者,或者是沒有辦法觀察體會布施給眾生所得的果報,也沒有想到說,自己也可能是曾經接受別人的布施,才能夠走出生活上的一些困境;所以剛開始修學布施等法的時候,免不了一定會先考慮自己的利弊等等的。再者,他雖然常常聽聞善知識開示布施法的種種道理,只是聽歸聽,也許又想了一想:「布施法真的很勝妙!」但卻一直無法付諸實行。換句話也就是說,他在信願行的環節之中,行的這個部分是沒有辦法連結上的,當然也只好說他是新學菩薩了。然後你來推究他的不修施的原因,無非又是由於慳貪心的緣故;所以真的是可以說,他還沒有在修學布施法的一個過程中,體會到對於自己的利益,因而裹足不前,才會有不修施、不常修施的這些情況出現。

菩薩剛開始修學布施法的過程,有時候有一種心態:「我布施的東西,又不是什麼珍貴之物,我還是不要布施了吧!」這就有一分輕小物的心態。因為也許他覺得說:「布施那麼一件小東西,面子上掛不住啊!要不然就布施比較貴重的東西啊!我是什麼身分,可經不起別人在背後這樣指指點點的,那多難過啊!」其實那是他自我的虛榮心作祟。試著想想看,若只是牽一個需要幫忙的人過馬路,這並不能說是一件大事,然而對於那一位需要幫忙的人而言,可就不一定是這樣囉!又譬如說現在工商業繁忙時代,早餐多半改吃西點麵包土司等等,然而食用這一類的食品之後,往往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說會剩下很多很多的麵包屑。有人既不想再吃那一些屑末,然後又覺得說很難處理,所以就甘脆把它們全部都丟棄掉。假如你的住家也許是有庭院的,或者是根本就是住在鄉下,屋外有一大片廣闊的草地,那麼這一些草地裡面會有什麼東西?當然是會有蟲蟻,而且是會有很多很多的蟲蟻。同樣的情況下,對於那一些剩下來的麵包屑,你就不要把它作丟棄想,就多走幾步路,心意改變成為布施想,就把它灑在那一些蟲蟻出沒的路上,布施給那一些蟲蟻。你可不要想說:「就這麼一些麵包屑能管什麼用?我自己的牙縫都還塞不滿呢!」不要這麼想,你覺得是微不足道的東西,可能可以養活一窩螞蟻十天、半個月。因為你的身量大,牠們的身量小,這樣一次以小物布施,就可以利樂將近百千個有情,未來世也可以得百倍報。若依於原來的心意作丟棄想,那只是平白無故的浪費掉今世的一分福報,而這一分的福報是大或是小,道理就可以明白了。

菩薩剛開始修學布施法的過程中,還會有一種心態:就是說布施了以後都求世間的果報,或者是祈求闔家平安、財源滾滾,還有的是求來世的大富大貴,或者是生天享福等等。既然是說新學菩薩,這樣子的祈求當然是無可厚非的;可是菩薩應當進一步的思惟一件事情,要是有了布施以後,都求的是這些世間的果報,那代表了一件什麼事情?那代表了說:你會因為這些的祈求,就把自己牢牢地綁在世間,尤其是欲界之中,這當然是會續諸生死的。即使每一世都是大富大貴,畢竟還有生老病死等八苦一直伴隨而生。所以你到底要不要這樣繼續下去,道理已經很明白了。所以聰明的菩薩布施了以後,都會把功德或是福德迴向將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雖然這樣的迴向,你也大可不用擔心說,來世無法受用那一分的福德;來世因緣成熟的時候,果報依然是歷歷昭昭,到那個時候,你自可受用那一分福報,然後再把多餘的福德拿來利樂有情,世間法說那叫作「轉投資」;然而對菩薩而言,則是儲備自己未來世佛菩提道上的資糧。

今天就說到這裡。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43-a10_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