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11集 六波羅蜜(五)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解說到供養禪波羅蜜的這部分,我們也說到要供養禪波羅蜜,是要遠離惡覺觀。我們舉了欲界的惡覺觀,事實上是函蓋很廣的事情;我們要供養禪波羅蜜,就是要遠離這些不好的覺觀;如果我們沒有辦法離開這些不好的覺觀,那我們又一直被限制在欲界中而不能解脫。所以說一個菩薩要成就廣大的福德,乃至要成就佛法中的實證,他就要能夠遠離惡覺觀——要能夠遠離欲界種種的覺觀。修四禪八定,事實上也是在遠離種種的不好的覺觀;也就是說,修四禪八定它有它的層次,這個層次,事實上就是要一層一層地去離開三界。所以說,首先就是要先離開欲界的覺觀,然後進入色界;進入了色界之後,還要遠離色界的覺觀;乃至最後要能夠遠離無色界的覺觀,然後能夠實證涅槃。

這個實證涅槃就涉及到大乘跟小乘的實證。譬如說小乘他要離開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覺觀,所以他要成就滅盡定的修證,事實上這個就是為了要離開三界的覺觀。菩薩遠離三界的覺觀,他是以實證第八識為主,因為他實證了第八識的時候,就可以發現說這第八識如來藏是離開三界的覺觀,因為祂本來就離開三界的覺觀,因為祂不與六塵萬法相應,也就是說祂是離開六塵的覺觀。祂對於萬法祂也是遠離的,遠離的意思就是說,祂跟萬法祂是有祂的界限——祂出生萬法,可是祂不執著於萬法。所以說第八識祂是遠離六塵以及萬法的,依於這樣子才遠離了一切的覺觀,遠離一切的惡覺觀。

那修四禪八定這個解脫,就是要先降伏對於我見跟我執的這種錯誤的覺觀,所以說遠離惡覺觀,所含攝的範圍是極為廣大的。接著 佛陀又說要「見怨修慈」,因為看到仇人,就想要報復的這種怨恨之心,其實也是惡覺觀。因為如果見到仇家,他想要報仇,這個報仇的心,就是在欲界的心,那就會跟這個仇家還互相彼此繫縛在欲界之中;所以這樣的覺觀,也是不好的覺觀,所以要「見怨修慈」。

還要「樂說定報」,也就是說要能夠讓眾生知道說修禪定所生的處所。譬如我們前面說,若修雙身法他一定落在欲界,因為他沒有離開欲界的境界。所以說要「樂說定報」,就是要告訴眾生說——修禪定;所謂的禪定一定是離開欲界,一定是有初禪以上的實證,才可以說他有禪定的證量。這樣的話至少就要修初禪,有能力能夠生到色界天去,這樣才是說能夠出離三界,這樣才叫作「樂說定報」,也就是生到四禪之天這樣的果報。可是在佛門裡面經常會有這樣錯誤的一些觀念——因為對於所謂生禪定天,有種種的邪思妄想。譬如說我們看有位比丘他著作了《性空學探源》,然後在這本書的第二章〈阿含之空〉裡面有提到「空義之次第禪定化」,他認為說,在佛法中有種種觀空的方法,然後他就認為觀空的方法,事實上是在修禪定。然後這樣從這裡演變出來的,那這樣子對於佛法的認知,其實就不是很正確。

我們看看他是怎麼說的。他裡面說:「但『中阿含』不動道同空三昧,而將無想與無所有倒置過來,這才與四無色定的次第,完全吻合。很明顯的,佛教所說觀空的禪定,在演變中,漸次的與三界的次第符合。所以我敢說:三界中無色界的次第,全是後代佛弟子們修定的過程,在「身壞命終由本意故得至彼處」的理論下,組織安立成功的。」也就是說,這位比丘他是主張,這個觀空的次第是佛弟子他在修定的過程,去把它組織起來的;也就是說他否定在佛世的時候,佛陀是已經完全實證四禪八定、五神通種種的神通境界,祂是完全了知的。也就是他否定這樣子的事情,他對於 佛陀的證量是推翻的,因為他認為說:這些觀空的道理是佛弟子之後才去安立建立組織起來的。

因為他談的是「阿含之空」。可是 佛陀所說的空三昧—-所謂的三三昧,事實上所說並不是無色界定裡面的空無邊處。可是這位比丘他的說法就是,所謂的空三昧他就認為就是《淨不動道經》所說的不動道;所以他說《中阿含》的不動道,同空三昧。可是就經典來說,所謂的空三昧並不是空無邊處,那是智慧所實證的,因為那是以實證第八識來建立空三昧;可是因為聲聞人他不能實證第八識,所以說他特別安立了滅除三界,來說為這叫作證得空三昧。可是空三昧它是一種見地上的實證,它並不是四禪八定的實證,所以同樣都是可以稱為空三昧。因為空無邊處也是禪定,所以有些翻譯也把它翻譯成空三昧;可是三三昧裡面的空三昧,卻不是四禪八定中的空三昧,不是那種空無邊處的這種禪定;它所指的是智慧,是指的斷我見所應該實證的智慧。

那這位比丘就混淆了所謂的空三昧的名相,把《淨不動道經》裡面的這個東西,就跟三三昧裡面的空三昧混為一談。如果我們觀察《中阿含經》的〈長壽王品〉中《淨不動道經》的話,我們可以知道它所說的淨不動道,它指的是四空定,特別是四空定裡面的三個,那是 佛陀特別的施設;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證得空三昧,事實上這個人是一個聲聞的見道者,而他能夠最後獲得解脫的,如果他修的是聲聞道,他可以七次人天往返究竟解脫。

可是如果我們看《中阿含經》裡面《淨不動道經》所說的經文來看,佛陀對於淨不動道,祂並沒有把它說,如果實證這個,就一定能夠獲得解脫。反而 佛陀說,「能夠證得淨不動道,他不一定獲得解脫。」所以在經文裡面,也是有這樣的明文記載,這位比丘他也知道啊!所以他在他的書裡面也這樣說,我們看一下,在他的《性空學探源》裡面,有這樣的經文:二、淨無所有道,經說:「……及不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得無所有處。」也就是說,既然這個不動想,跟其他的一切想,其實都是無常、都是苦、都是滅,那顯然這個不是空三昧啊!因為證得空三昧的人,他是可以七次人天往返究竟解脫的。可是不動想,事實上它是苦,然後它也是應該要滅的法,顯然它指的是禪定。可是空三昧的見解,可以七次人天往返究竟解脫,不是隨著命終之後就斷掉的。所以說:這個三三昧裡面的空三昧,跟空無邊處顯然是截然不同的。可是這位比丘就把它彼此混淆了,混為一談。然後他還說:還要把無想跟無所有,還要把它倒置過來。因為在三三昧裡面,無想有時候是擺在前面,可是在四空定裡面,非想非非想天是在最後的,所以他認為說:這兩個還要把它倒置過來,這樣才符合四無色定的次第。

可是三三昧所說的空、無相、無願,它並不是講是指這個四無色定裡面的三個;它所說的是智慧。可是如果依佛學的研究,看到空三昧,就把空無邊處也把它視為空三昧,就混為一談。乃至這個無想,也把它想成是無想定,或者是把它想成是無想天的無想定;跟那個無想三昧其實是不同的,也把它混為一談。也就是說他們總是落在語言文字上的比對:認為空,所有空都是同樣的意思;看到所有的三昧就認為是,所有的三昧都是定。可是定與三昧其實是有所不同,因為定經常指的是,三界中四禪八定的實證,那稱為定;可是三昧它經常指的意思,是對於一種境界的一種決定心——它有一個正見的一種決定,所以它稱為三昧。所以他能安止於這個正見,能夠不動搖。為什麼?因為它是符合法界的事實,既然是符合法界的事實,它當然可以不動搖啊!依於這個不動搖,而且有智慧,而說為三昧。所以世間的禪定跟三昧,其實還是有所不同的。

然後他這裡說,這佛教所說的觀空的這種禪定,是在演變中,然後漸次跟三界的次第符合了。表示說,他認為說佛法是逐漸來符合法界的,那就否定了 佛陀祂成佛的時候,是頓悟而成佛,然後頓知一切法的。所以他的話,就是來推翻 佛陀的證量,然後他說:「所以我敢說,三界中的無色界的次第,全是後代佛弟子們修定的過程,然後最後才安立成功的。」可是我們要知道禪定的修證,它是稱為靜慮的;也就是說,這個靜慮它是要根據事實的實證,來說應該是什麼樣道理,來獲得一種內心的智慧的一種確定。所以它不是一種推測,所以禪波羅蜜它都是實證的。即使四禪八定中,所謂的初禪天是不是真的存在也是透過實證而確定的;乃至無色界定也是一樣,是經過禪定的修證而確定的;不是只是說:我去推論,所以我敢說。

所以在佛法的修證裡面,並不是說誰敢不敢說的問題,而是說到底這個事情,有沒有符合事實、有沒有符合法界的實相?所以我們任何人,在修學佛法的時候,都要小心謹慎,依於事實、依於理性的理解跟判斷才來修行的。並不是說:這事情我認為是這樣,所以我敢說一定是怎麼樣。不是敢不敢說的問題,而是說,是不是那樣子的事情。所以說在佛法的修行裡面,不應該說我敢說什麼什麼,如果這樣說其實就已經不符合禪定波羅蜜的修持,也不符合供養禪波羅蜜的修證。

我們看看這位比丘,他還在後面,他還說到這樣的事情。他說:「以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的熏修,其未能引發無漏即生解脫者,理應生於此空、無相、無所有處;無色界的組織,因此成立。」也就是說,這個比丘他是主張:所謂無色界禪定的組織,就是四空定的組織。他認為是經過逐漸修行之後,佛弟子們逐漸修禪定的經驗裡面,才安立起來的。可是這樣並不符合事實,因為在外道裡面,就有人修得四禪八定,顯然四禪八定是法界的一個實相,它是一個事實,也是個真相;確實是有四禪八定——有色界的十八天,還有無色界的四天,可以讓眾生安住;所以外道的修持者,他也可以修到四空天去,修到無色界天去。所以顯然,這個不是佛弟子去安立的;那是一切眾生的如來藏,所能成就的眾生安置之處,所以這個不是組織而成的。

然後他說:這空、無相、無所有,他說這個是三三昧,然後說這個三三昧,如果說沒有引發無漏而產生解脫的話,就會生到無色界天去。可是我們要知道三三昧,所謂的空、無相、無願,事實上它所實證,它是個智慧境界。如果實證之後他必然解脫,可是他解脫所生之處,有聲聞跟菩薩的不同。譬如:聲聞人他可以依於他的聲聞見道證得空、無相、無願,他就生到欲界天去,然後七次人天往返,就究竟解脫。他也可以依於他快速修證的道理,他可以安住在人間不生欲界天,那他也可以在人間啊!他不會因為這樣,就生到無色界天去。菩薩也是同樣的道理,菩薩即使明心之後,也同時證得斷我見的智慧,他也實證了三三昧,他一樣可以發願常住人間弘法利生,也不會生到無色界的四種天裡面去。

所以說我們說樂說定報,意思就是說,對於修禪定所得的果報要如實而說,那對於菩薩所修證的智慧,是如何出生的也要如實而說;不能把修四禪八定跟三三昧,這種智慧所得的三昧混為一談。如果混為一談,那就不是說於正確的定報;那這樣的話,即使他樂說,事實上對於眾生也是損害,也不是在供養禪波羅蜜。所以要供養禪波羅蜜,要如實對法界的實相,對於修禪定所應生之處,要如實而說;乃至對於智慧所得的三昧,他的生處是如何,也要如實而說。如果都能夠如實而說,這樣才能夠叫作「樂說定報」;如果不是如實而說,那就不能說是「樂說定報」,因為這樣不是供養禪波羅蜜。

今天我們因為時間關係,就跟各位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08-a10_0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