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19集 修六波蘿蜜要作什麼?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談談:修六波羅蜜要作什麼?

在《優婆塞戒經》中,卷第四之中,有一段經文是這麼開示的:【善生言:「世尊!菩薩已修六波羅蜜,能為眾生作何等事?」「善男子!如是菩薩,能拔沈沒苦海眾生。」】(《優婆塞戒經》卷四)善生菩薩向 世尊請問的是:「菩薩已經開始進入內門修學六波羅蜜的時候,能為眾生作什麼事情?」世尊僅簡單的回答說:「這樣的菩薩已經有能力救度沉溺在生死苦海的眾生。」

六波羅蜜說的是六度到彼岸。換言之,進入內門修學六度波羅蜜的菩薩,他同時有一分到彼岸的功德;也就是說,在解脫法上是有一分的正受。因為自己已經在法上有一分的親證,所以才能夠發起一分清淨的轉依;此時此刻仍舊繼續隨分的修學著十善,在領納著善業而得的福報同時,又伴隨著有一分淨業的成就,進一步菩薩也會去瞭解到以前所造就的是善業、惡業、或者是無記業,那是怎麼回事。如今逐漸離開了惡業,而行善業的時候,又有了一分淨業,這又是怎麼成就的;所以他隨著繼續在般若智慧上深入的同時,也逐漸地除去令生死之業相繼的因。由於能夠有一分在法上的證知及觀察,加上自己在生活上的受用,此時的他的確有能力為眾生說明「如何才是出離三界生死的法」,當然也可以運用善巧方便來勸導有情發起菩提心。可是話又說回來,雖然此時菩薩開始能拔沉沒苦海眾生,然而眾生願不願意接受菩薩的救度,或者是根本上,眾生是不是警覺到他們是在生死苦海之中,這又是另外一個大問題了。譬如說:就好像一群小孩子在游泳池裡面盡情地遊戲拍打,玩得還是真開心,長輩們這個時候在旁邊反覆地告誡說:「要注意安全喔!不可以到太深的地方去嬉戲喔!累了就趕快要回到岸上來。」這個時候,那一群小孩子會怎麼說呢?「唉呀!知道了,知道了,不要掃我們的興啦!我們玩得正開心啦!你們也不要擔心啦!我們自會拿捏分寸啦!」得要他們真的是玩累了,才會上岸找吃的、找喝的;得要他們不小心發生了意外,他們才會警覺到說深水區域是不應該隨便過去的。長輩就好像已經知道要如何出離生死苦海的菩薩,那一群小孩子就好像菩薩一直想要呵護、救助的眾生。問題是:當那一群小孩子真的知道累了,上得岸來想要找吃找喝的時候,可能一天已經就過去了,那些小孩子也累得不得了了。這也就是說,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那一刻,或者是說那一天,可能是來得很快。當長輩說:「你明天要繳的作業還沒有作完。」那你覺得那一些小孩子還有辦法再回應嗎?因為早就已經累得呼呼大睡了!當然,假如在遊戲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那麼他的一天就會提早結束了;人的一生就像是這樣子的一天,一直在三界生死苦海之中反覆地頭出頭沒。

菩薩們以真正可以令人出離生死苦海的智慧來勸化著這些眾生。剛才的問題是:眾生願不願意接受菩薩的救度?眾生有沒有警覺到他們是在生死苦海之中?這不是菩薩說什麼就算數了;要是菩薩的福德不夠的話,眾生根本不會想要聽;要是菩薩的智慧不足的話,不要說沒有善巧方便,只要不弄巧成拙,就已經不錯了,因為眾生往往是寧可繼續地享受生死之樂。反過來對菩薩說:「你為什麼叫我要去修福德來利樂有情?那我修了福德,當然是要我自己受用啊!你為什麼又叫我去持戒來跟眾生結善緣?我願意持戒不去侵擾眾生,可是人家就不願意持戒,那我反而倒楣;而且生活就應該瀟灑自在,為什麼要給自己找那麼一些束縛呢?」這個意思就是說,當菩薩自己終於知道應該求出生死苦海的時候,而在一世又一世種種的因緣成就,加上菩薩自己的努力,也已經知道說要如何出離生死苦海,或者是也正開始往出離三界生死苦的大道上前進;他回頭再來看一看自己所曾經走過的路,觀察到說,自己往昔也是在貪著五欲,而不能捨離的狀況下,蒙受著善知識不斷地教導跟攝受之下,今天才能夠走上這一條路,知道如何出離三界生死苦。可是看看後面,仍舊在三界生死苦海之中,毫無警覺而自在遊戲著的這些眾生,這種於生死之苦毫無警覺的狀況,到底要如何看待?心裡面也許想,善知識是曾經也是一直不離不棄的在幫助我們,因為他已經成就能拔沉溺苦海眾生的大事業,而且一直秉持著本願,繼續不停地在救度眾生出離三界的生死。善知識如何能夠成就這樣的功德呢?如今即使自己也願意盡一分的力量,一起來把這一件事情繼續地作下去,但真的是力有未逮;就好像說,要勸令眾生少分或多分的離開粗重的五欲境界,一向是最難的,如同那一些小孩子正在池中玩得開心的時候,你是很難能夠叫他們上岸的。

眾生得度與否的因緣具足或者是不具足,這已經是一個問題了;然而菩薩度眾的福德與善巧方便如何,這又是另外一個大問題。在《優婆塞戒經》卷第四中,世尊又開示說:【善男子!若有於財、法、食生慳,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得癡貧報,是故菩薩修行布施波羅蜜時,要作自利及利益他。善男子!若人樂施,一切怨讎悉生親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則得成就施果。】(《優婆塞戒經》卷四)為了要使菩薩福德快速地增長,也使得度眾的善巧方便更加地成熟,並能夠修正自己在行於六度的心態與方法,所以 世尊開示說:「當一個人還在於財、法、食生慳心而不肯布施的時候」,慳說的就是自己有,但是是吝嗇於施。當自己的財富明明是足夠自己受用,自己也可以教導眾生在佛法上有一分的進展,或者是現前受用食物也是充足的,卻捨不得布施給需要的眾生,那麼一定是很多世就已經有種種愚癡和貧窮的因,而使得其於今世感得相對的果報。而 世尊進一步教導菩薩修布施到彼岸的時候,是要能夠作對自己有利益的,也能兼而利益眾生的事情,而能夠這樣樂於作布施的時候,本來是與你有種種怨仇的人,都會轉變態度而與你親近;本來是在種種的事物上不得自在的情況,也會隨著前面所說的種種的轉變,而逐漸得到了改善,乃至也能夠得於自在。俗話不是也說了嗎!「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這一種情形在世間法之中是常常可以碰見的。就好像說,以前每到選舉的時候,往往流水席是會接二連三地不斷上場,其目的是可想而知的。當然菩薩更進一步相信布施、持戒的因果,但並不會運用這樣的方式來聚集眷屬,而是用類似的善巧方便來化導還沒有辦法發菩提心的眾生,使他們也能夠隨順著菩薩願,在佛菩提道上更快速地前進。由於這一層因果的關係,這一些眾生就能夠在因緣成熟的時候,與菩薩一同成就佛國淨土,這樣子才是菩薩修學布施到彼岸所要成就殊勝的果報。

世尊此時又開示:【善男子!有人說言:「施即是意。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是義不然!何以故?施即五陰,所以者何?由身口意具足施故。布施若為自利、他利及自他利,則具五陰;如是布施,即能莊嚴菩提之道;遠離煩惱、多財巨富,名施正果。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名施餘果。】(《優婆塞戒經》卷四)假如有人說:「布施其實都是意在作,因為布施的行為是由意根決定,所以意就是布施的根源。」但是這個道理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為布施的時候應該是要五陰具足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布施的時候是要有身口意的,因為透過意識與意根,再加上身口行,將財物、佛法、食物等布施給對方,這樣子有五陰具足的施者、受者、所施物,才能夠成就自利、他利及自他利的布施行,也才是真正能夠莊嚴菩提之道。看起來,世尊怎麼好像平白無故的冒出這一段話,有點好像帶著自問自答的意味,但是卻是為了菩薩宣說一個布施法上很重要的因果,也就是能夠具足自利、他利及自他利的布施,一定都是要五陰具足的,這樣子才能夠莊嚴菩提之道。假如有的人布施的時候,大言不慚地說:「我觀想了無量無邊的財寶、食物等等,布施給眾生,也上供諸佛。」請問這樣子,到底有沒有成就布施之法?未來世能不能得到相對的果報?從 世尊這一段話的開示之中,各位自然可以明白,因為 世尊以其智慧之眼,觀察到末法時期的現在,就有一些籠罩眾生的外道,就是這樣子說、這樣子作的。可是反過來,要求眾生供養他們的時候卻不能用觀想的,都要用實質的財物,乃至要誘騙眾生以男女身來供養他們;這都不是佛法,只是曲解佛法名相而說,本質上卻是古印度流傳下來性力派的外道法,而其實是極其貪著五欲,尤其是男女淫欲的外道法。

這樣子依於正法持續地布施慣了,也就自然而然地逐漸遠離對財物等執取的煩惱,來世則得多饒財寶的正報,還得長壽、色身強健有力、生活安樂、頭腦聰明等等的餘報;因此更可以用來自利、利他及自他利,更能夠有方便善巧來救度沉溺在生死苦海的眾生,而莊嚴菩提之道了。在《優婆塞戒經》卷第四中,世尊又開示說:【施果三種:有勝財故獲得勝果、有田勝故獲得勝果、施主勝故獲得勝果。向須陀洹、至後身菩薩乃至成佛,是名勝田,施如是田故得勝果;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觸,是名財勝,以是物施故得勝果。若有施主信心淳濃,施戒聞慧,則得勝果。】(《優婆塞戒經》卷四)布施之法有三個要項:施者、受者、所施物。現在 世尊又為菩薩們開示這三者勝妙的差別不同,將來會得到相對不同的果報。可是一定有人這個時候會想起來說:「不是世尊說三輪體空的道理嗎?為什麼這個時候又要在這三個方面作勝妙與否、果報差別的這樣較量的分別呢?」對啊!這的確是應該思惟一下。

話說「三輪體空」這四個字,是稍微有一些正知正見的學佛人都是耳熟能詳的。然而,若是單從蘊處界的虛妄來觀察,是比較能夠瞭解其表面上的義理。可是問題又來了,既然是蘊處界虛妄故,而三輪體空,請問:「佛為什麼還要說布施之法,並且還要把布施度放在六度之首?眾生還需要再修布施法了嗎?」就不需要了;因為一切都是虛妄,所以就空、空、空就好了啊!同時菩薩也不需要修布施之法來培植未來世的福德資糧!既然現見今世每一個人,受用的福德的果是千差萬別,那就表示說,過去世布施福業的因,也應當是千差萬別的。這些福業是如何來到此世而能夠使某甲得以受用呢?當然就一定會有一個本際作為種種法的依止,本際就是如來藏。所以,三輪體空不能只依於蘊處界虛妄來建立,而是要以諸法本母的如來藏,以其本具的空性來作為依止。祂是當體即空卻又能生萬法,但是眾生沒有辦法一下子就能夠作這樣的轉依,而來修學布施法的,因為最少這也要能夠親證法界實相,才能夠有這麼一分的功德啊!而要能達成這個目標所必須具備的福德,卻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具足?所以 世尊為了要使菩薩們能夠快速地修集福德資糧,就開示說:「有勝財故獲得勝果、有田勝故獲得勝果、施主勝故獲得勝果。」就是為了要讓眾生瞭解這個道理以後,又可以作為方便的選擇與施為。哪一世,一旦親證了自心如來之後,從內門再來修布施法的時候,就更是施主信心淳濃,施戒聞慧,則得勝果了。

今天就說到這裡。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99-a10_019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18集 修六波蘿蜜的相貌是什麼?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談談:修六波羅蜜的相貌是什麼?

上一次的「菩薩正行」說到菩薩開始能夠有一分的布施到彼岸。接下來 世尊又開示說:【乃至小罪,雖為身命尚不毀犯,是故名為戒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四)既然叫作乃至小罪,這表示這一位菩薩,在持戒的修持上,也是經過一定的過程。譬如說:修五戒的時候,五戒是一般學佛人,所應該守持最基本的戒律,因為對於學佛人而言,是最基本的不外的就是要保住人身。當然有時候也會說三歸依才是最先要守持的歸依戒,因為若不是受持三歸依,莫說是進一步的清淨三歸依,只要說這個人對於三寶,已經開始有了仰信,而不是還在迷信的階段;那麼這樣來說,就說他是學佛的人,但這是最低層次的定義;而一般廣泛所稱是在學佛的人,絕大部分是還在迷信的階段罷了,其實說來,都還不能說是開始在學佛的人。回頭來說,要是這個人開始對三寶有了仰信,可是常常觀察到的狀況是,要叫他能夠去守五戒,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可能會有什麼狀況呢?他也許會說:「哎呀!心存善念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持戒呢?要把自己束縛成那個樣子呢?」你從他這樣的一句話之中,就多少可以瞭解到,他現在所安住的心境。一方面,其實他於持戒的因果,是有一分信受的;但是在另外一個方面,又可以看見,其實他仍然發不起勇猛之心,不願意遠離五欲多分的貪著。所以只好在表面上說一句:「心存善念就好了。」那麼這裡,我們就不必打破砂鍋問到底,去追究說,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心存善念了。

接下來,發心受持五戒的眾生之中,又有很多狀況,然而 佛示現住世的時候,眾生多是善根淳厚的,所以在佛前自誓三歸依的同時,往往也就一併受持五戒。而到了現在,所謂的末法時期,要說是方便施設的話,其實也沒有錯,因為現在一些眾生的心量,真的也沒有辦法一下子就受持這樣的法;若是你一昧降下大法雨,可想而知的,結果就會把這一些剛剛發了芽的小苗,全部都泡爛了。所以,這個人雖然也願意受持五戒,可是他又同時聽到善知識開示說:「你可以具足受、多分受或者是少分受。」他一聽之下可就樂了!為什麼?他心裡面就這麼想:「哎呀!我對飲酒那件事情,一下子還沒有辦法戒掉,那要不然,我這一戒暫時不受好了。」而另外一個人也許想:「我作生意的過程中,免不了要妄語幾句,要不然就賺不了錢了啦!那所以我不妄語這一戒,我暫時不受好了。」這就是五戒的多分受的情況。當然,實際上的情況也會有少分受,或者是甚至只受其中的一戒,不過在這裡,我們就不必再繼續舉例了,免得時間過於冗長了。

各位看官從這樣的情形之中,是否體會到了什麼事情?那就是,連對於學佛人而言,是最基本而應該要受持的五戒,初機的眾生都尚且是這樣斤斤的計較。而既然說是初機的眾生,就表示說,他們從表相上的發心,到進一步開始是修學佛法,乃至也受持戒律的時劫,就還不是很久遠;這也有一個可能是,他們往昔所修布施的福德資糧,是還不足夠的;所以使他們此世,面臨持戒度的時候,自自然然就心裡面心生猶豫。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假如有了基本的福德資糧,你就比較不會擔心:「哎呀!這個方法也不能用,那樣方式也不能用,因為統統都跟戒律相違背,那麼我還能賺什麼呢?」因為儘管你所用的,不會是違背戒律上的方法,看起來好像是比不上那一些其實是用了有害眾生的方法,但是在表面上,卻又被人家說是運用小聰明的這些人;然而依於你往昔所修的福業,自己今世所應當領受到的福報,依然可以使得在五欲的受用上不至於會有所缺乏。至於說,你假如還想要比一般人,有更殊勝的五欲的受用的話,那你就可以在持戒的基礎上,然後再回到布施度來加強。所以,若是能夠開始持戒,最基本的基礎,還是要從布施度開始著眼,這就為什麼說,菩薩的六度之中,是以「布施度」來排在首位的原因之一了!

從最基本的持五戒來說,各位就可以瞭解,持戒度也不會是可以一蹴可幾的。菩薩從持五戒開始,到了某一世,福德資糧更加成熟,心量更加廣大了以後,他願意去受持戒法;然而不管是五戒,不管是開始受菩薩戒,這一些都是從「心地」來受持的。換句話說,是從「起心動念」來觀察的!但這一位菩薩,得要先從戒相上來受持;若只從身、口兩方面,只在戒相外相上來說,依於《梵網經》而言,就是十重四十八輕的戒相。可是善知識一定也會開示說:若依於起心動念而言,乃至有八萬四千,或是甚至是無量無邊的戒。問題是剛開始受持菩薩戒之時,能要求眾生這樣子來受持嗎?莫說是能不能作到的問題,單單眾生一聽到,是要這樣子來持戒,只恐怕都嚇得不敢受持了。而能不能真正的去瞭解受持菩薩戒的義理,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菩薩戒不是只有表相上的戒條,若進一步從根本、方便、成已,或是從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等觀點來看,這又有種種的差別相可能會出現,真還不是一劫兩劫就可以究竟成就的。

布施度不是一件小事情,持戒度也不是一件小事情,乃至六度、十度萬行,都不是一件小事;所以成佛之道的時劫,要那麼的久遠,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因此菩薩在一世又一世,反覆的熏習與受持戒律之後,有一世終於可以明心,而進入七住位,可是這個時候若要叫他「乃至小罪,雖為身命尚不毀犯。」只恐怕他仍然作不到。因為此時此刻,雖說已經斷了我見,但我執仍然俱在;既然是這樣的話,一定會在持戒與維護自己的身命上,會有一番的猶豫而取捨不定;但畢竟是有一分清淨的轉依,只是還不是完全的轉依而具足戒波羅蜜。

從上面布施與持戒的道理來看,大家就可以明白,在向著滿分的布施與持戒波羅蜜前進的過程,前面說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時劫之中,會遇上的考驗可就多了。世間法上說有種種的考驗,當人們通過這些考驗的時候,一者就會更加肯定自己的能力;一者大家也同時會對他在社會上的那一分的貢獻,有所認同。既然是要通過考驗,那表示世間法上也會有忍辱,但卻偏在為了謀取世間法上的利益而言。然而佛法上忍辱的目的,又有所不同。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修學忍辱之初,當然也會有一些世間法上的忍辱,而在世世熏修六度之時,他開始體會而觀察到,為了達成佛法上的親證,他忍辱的內涵應該是會要有所改變。以前忍辱是為了不要喪失太多的利益,或者甚至於是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所以才會有所謂的「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這個諺語。但是現在是為了修證佛法,就要開始忍著不要過分的貪著五欲,有時候明明知道對方是無理取鬧,也要忍著不發脾氣,因為不想要讓無明火再成為障礙;因為這個時候,已經熏習了「斷我見」的知見,知道了「出離生死」是怎麼回事,這才是應該追求的目標啊!進一步修學下去以後,發起了菩薩性,乃至也親證了法界實相;隨著一世一世的轉依,我執更加的淡薄,這個時候,修忍辱的角度又不一樣囉!一分是為了藉著被眾生侵擾的緣,來斷除掉更細的煩惱;另一分是為了藉這個緣來攝受眾生,讓他們也能夠迴向佛菩提道,共同來成就佛國淨土。所以此時難忍能忍,才能夠難行能行;乃至也示現「惡人來割其身,忍而不瞋」,這個時候就把它當成布施,當然就更具足忍辱,而同時也有波羅蜜。

菩薩在久遠的三大阿僧祇劫之中,所以能夠堅持下來,而逐漸具足布施、持戒、忍辱波羅蜜的歷程,其實就是世世不斷地精進向佛道的實現。然而,尤其是有著世智辯聰的這些眾生,往往稍微讀一下經典,就會覺得說:「哎呀!佛法只不過是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可是隨著菩薩世世的證量,越來越高的時候,更加知道諸佛的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所以他就越發的讚歎諸佛的功德,甚至於是在三月之中,持續地以偈頌來讚歎而不休息。而菩薩從位不退,進到行不退,再進而到念不退的時候,當他能夠繼續往佛菩提道邁進的時候,其實內心的深處,就是完全沒有一刻停止地在讚歎諸佛!最後才具足了精進波羅蜜。

「菩薩具足獲得金剛三昧,是故名為禪波羅蜜」。既然說的是金剛三昧,表示這不是世間的禪定,因為世間的禪定,一定是有入有出的,那是有生有滅的法;而金剛是說有不入不出、不生不滅等的金剛性,這種定是不可被破壞的,這樣才是真正的定,有時候又叫作「大龍之定」。此處 世尊又說是「具足獲得金剛三昧」,表示這一位菩薩不是剛剛證得這個三昧,剛剛證得這個三昧的菩薩,只說是位不退,但是他仍然需要有上位的菩薩,或者是諸佛的攝受;沒有錯啊!你看乃至是十地菩薩,即將成滿的時候,還要 佛放光從其頂上灌注加持,更何況是七住菩薩,能夠沒有善知識的攝受而可以快速地在佛菩提道上前進嗎?當剛剛證得這個三昧的菩薩,在善知識的攝受下,繼續在佛道前進的時候,他也要隨分修證世俗的四禪八定,不過此時是用來作為深入實相法的證知,所以進一步親證別相智、道種智。而整個過程,是從親證法界實相的人無我、法無我,入地之後並修一切種智,是一連串透過靜慮的清淨轉依,每一個階段的清淨轉依,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心得決定,最後乃至淨除二障,才能夠具足獲得金剛三昧。

世尊隨後又提到說:【善男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具足成就六波羅蜜,是故名為智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四)單從六度的修證來看,不管從布施,乃至是到靜慮的修證,若是同時能夠兼有一分波羅蜜,譬如說有布施也有波羅蜜等等,這得要從七住位開始親證了第一分的般若波羅蜜開始。這意思是說,原來在外門勤修前五度,並且熏習第六度般若的正知正見,都是為了將來可以親證第六度的般若波羅蜜,只是那個時候還只是六度而已,並沒有波羅蜜;一旦親證了以後,卻反而回頭以般若智慧的見地,再用於前五度的修學,這樣子「有布施也有波羅蜜」等的這一些功德才能夠發起。可是卻也正是由於開始內門廣修五度的緣故,不但是有波羅蜜的功德,福德更加日進千里,也同時使得第六度的般若波羅蜜更加圓滿。這個時候說:開始內門六度萬行,因為以前是沒有親證法界實相,叫作外門六度萬行;所以世世輾轉地增上,一直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終於具足成就了六波羅蜜,究竟圓滿了智波羅蜜。

《優婆塞戒經》卷第四的這一段經文中,世尊最後作了一個結論:【善男子!菩薩有二: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能淨六波羅蜜,是不為難;在家能淨,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優婆塞戒經》卷四)若是單就表面上,或者是世俗上的道理來說,佛世時候的出家人,真的是比較好修行,因為不但是心性調柔,而且真的是為法而出家;而在家人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等生活上的瑣事所牽絆,是比較不能夠成就道業的。然而,真正容易成就道業的菩薩,應當是說,從開始親證了出家法的出家人,因為分證了出家法,轉依的過程之中,開始減少一分一分的束縛與無明;而仍舊貪著於五欲的在家人,當然就比較不容易成就道業了。

今天就說到這裡。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98-a10_018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17集 什麼是「波蘿蜜」?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談談:什麼是「波羅蜜」?

在《優婆塞戒經》卷第四中,有一段經文 世尊這麼開示說:【善男子!云何名為波羅蜜耶?施時不求內外果報,不觀福田及非福田;施一切財,心不悋惜,不擇時節,是故名為施波羅蜜。乃至小罪,雖為身命尚不毀犯,是故名為戒波羅蜜。乃至惡人來割其身,忍而不瞋,是故名為忍波羅蜜。三月之中,一偈讚佛不休不息,是故名為進波羅蜜。具足獲得金剛三昧,是故名為禪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四)六波羅蜜,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六度到彼岸。這裡 世尊是要用六度來開演到彼岸的道理。

但是在說明六度到彼岸的道理之前,要先跟大家說明「波羅蜜」,也就是到彼岸的意涵,到彼岸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可以離開有生死的此岸,而渡過生死大海,到達沒有生死的彼岸。但是這個到彼岸的功德,是只有真正佛法之中,才有可能親證的;舉凡人類從科學上,不管是研究細胞、基因、生命學等等的探討,一直到世間其他的宗教,或者是形而上學的哲學,都沒辦法真正的使人得以出離三界生死的苦海。那也許各位看官聽到這裡以後,會這麼覺得說:「你不就只是會說一些佛法名相嗎?怎麼就這麼自大了!把一切世間科學上的研究、其他宗教的教理都貶抑下來,還說什麼只有真正的佛法之中,才可能親證的這種話!」然而我這裡的意思,是就「可以證得出離三界生死而到彼岸」的前提來說,並沒有否定科學上的研究、其他宗教的教理,他們對於人類上其他方面的利益之處。所以,現在我們就接著來探討其中的原因。

佛法方便析分為五乘,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以及菩薩乘。先看看其中的人天乘。人天之中當然免不了會有一些惡法的造作,但此處僅限於良善之法來討論;探討一下說,修學人天善法的果報會生到哪裡?其實由「人天」二字,就已經很明白地指出來,下一世的果報就會生在人、天之中;換句話說,雖然可以不墮三惡道的地獄、餓鬼、旁生之中,但畢竟還在人天之中,仍然是在三界之內,無法出離生死輪迴。而這個人天善法,還有進一步的內涵,譬如說,在佛法之中,常常聽到善知識開示說:「持五戒可以保得下一世的人身。」也就是說,上一世的奉行五戒,是今世可以再受生為人的一個正因,這是一般有正知正見的學佛人,所耳熟能詳的;然而,雖然是生而為人,就現實的環境可以觀察到:有的人生而為富,有的人生而為貧,有的人生而為貴,有的人卻生而為賤,有著這麼一些的差別。所以,人們過去世所行的五戒,或者是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善行,這其中的種種差別不同,所感得今世的福報就會有很多方面的差異的。當然,也許有的人是可以生到天上,但是發願再生到人間,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甚至於也許你在觀察其他宗教的教義之時,也會發現說其中也有教人不邪淫、不偷盜等等,那這個從表面上看來,這是佛法中的人天善法,是與一般宗教裡面,是有共通的地方。

假如你希望能夠生到天上,去享受五欲之樂,那應該要怎麼辦?佛為我們開示說:應該要加修十善業。隨著十善業的廣大與否,而決定所生欲界天的層次高低以及享受五欲的時間的長短不同。但畢竟還是那一句話,那並不是永遠的。受用一世的五欲之樂之後,隨著這個人過去世,所曾經造作的大小不等的惡業,仍然是要下墮而受到那一分的果報的;也就是說,是離不開輪迴的。即使說這個人,除了在世持五戒、行十善以外,又分證了禪定,不管他所證的四禪八定中是哪一個層次,捨報之後,隨著其所證的禪定差別,他是有資格可以生到色界天或者是無色界天去的,這是人天善法的另外一個層次;然而受用定福而生到色或是無色界天的時候,仍然是不出三界的。想當然耳,當定福受用完畢之後,也是要下墮,而繼續在三界中輪迴。所以不管是人天善法的哪一個層次,這是通於外道法的一分,但始終是不出三界的;換言之,這是不到彼岸。而真正的佛法,是可以使眾生到彼岸的,五乘法中的人天善法,已經知道是不能夠使人到彼岸了!

那麼其中聲聞乘、緣覺乘呢?有時候把這兩個部分合稱為二乘。阿羅漢、辟支佛是可以斷分段生死而取證無餘涅槃的,這總要說,他們是可以到彼岸了吧!從他們可以入無餘涅槃的角度來看的話,應該要說他們是可以到彼岸的,因為已經可以出離三界生死了;然而還是要說,其實他們不是真正的有波羅蜜。譬如說《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之中,就有一段經文,裡面是這麼開示的:【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學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學、無學人,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槃;而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妙法蓮華經》卷二)這是舍利弗,被 佛授記當來得佛以後,舍利弗向 世尊稟白的一段話。舍利弗稟白說:「是學、無學人,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槃;而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既然所指出的對象是包括學、無學人,表示阿羅漢也在舍利弗這段話所說的「謂得涅槃者」的範圍之內;換句話說,舍利弗這個時候知道,他以及其他的阿羅漢,其實是沒有證得究竟的涅槃。所以才會「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二乘人雖然可以入無餘涅槃,然而於諸佛所證的大般涅槃,是聞所未聞,皆墮疑惑的。什麼叫作入無餘涅槃?那意思是說,二乘人已經可以把自己的五蘊完全捨棄,此時只留下諸法的本際——也就是如來藏,而如來藏又是無我性的,也不會返觀自己的存在;所以嚴格來說,是沒有所謂的到彼岸,只是自己完全不再存在罷了,這時候,既然沒有了我,當然也不會有所了知的彼岸。

故而真正可以說是有波羅蜜的,是只有五乘法中的菩薩乘,是有所親證的菩薩們,才有這個資格的。菩薩從分證第一義諦的七住位開始,有了第一分的波羅蜜,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菩薩從分證第一義諦開始,他同時有了三三昧,三三昧就是空、無相、無願三昧,這是智慧的三昧,而不是在講一般的世間禪定。當這一位菩薩因為一念相應,而見到了自身的如來藏,他看見如來藏是空性的,當體即空卻能出生萬法,如來藏卻又沒有蘊處界法的一切相貌;他同時也看到了他的如來藏,是本來無願的——沒有出生三界一切法的願,也沒有滅掉三界一切法的願,這位菩薩因為親證到如來藏而得了初分的三三昧。他觀察到自己修學佛法的過程之中,不但親證了蘊處界法虛妄的這個事實,再加上見到了自心如來以後,開始有第一分的轉依,逐漸離開對有生死的蘊處界法的攀緣,而轉依了本來無生無滅的如來藏。這樣的轉依過程之中,菩薩成就了一些法,是什麼法呢?他能夠觀察到世間的法,都是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空非實,乃至是非我非無我、非生滅非不生滅;所以就在生死海的時候,實際理地上,也從來就是在沒有生死的彼岸之中。所以,菩薩才看到佛道是真實可以修證而成就的,只是要如實的轉依,然後逐漸於諸法不取亦不捨,而能夠住甚深波羅蜜之中。這並不是一世、兩世,或者說是一劫、兩劫而能夠成就的,但是還是應該繼續地修學佛法,而且修的是佛菩提道;因為菩薩雖然也分證了蘊處界法虛妄,總不能無所作為而趣向寂滅,那就不叫作菩薩了;而其實修學了佛菩提道的同時,解脫道的法也是含攝於其中,這樣子繼續地修學下去,才會是 佛此處所開示的:菩薩摩訶薩們,是有六度也有波羅蜜的。

現在,就要進一步來說明,為什麼菩薩摩訶薩們,是有六度也有波羅蜜?回到剛才《優婆塞戒經》卷第四中的經文,世尊的開示:【施時不求內外果報,不觀福田及非福田;施一切財,心不悋惜,不擇時節,是故名為施波羅蜜。乃至小罪,雖為身命尚不毀犯,是故名為戒波羅蜜。乃至惡人來割其身,忍而不瞋,是故名為忍波羅蜜。三月之中,一偈讚佛不休不息,是故名為進波羅蜜。具足獲得金剛三昧,是故名為禪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四)先不說菩薩如法行布施的時候,不求內外果報等的種種狀況,因為一般人是不可能一開始聽聞布施法之後,一下子就可以轉變成那個狀態,就連在世間法之中也知道說,天下事並不是一蹴可幾的。換句話說,佛法的熏修是有一定的次第,為什麼一般人布施的時候,會想到要求自身的健康長壽、所受用的財富呢?包括人緣能夠更廣大等等呢?因為他是以「我在布施」的心態而行布施的,所以在在處處,都是以「我」為中心的時候,就會衍生出說「我比別人尊貴呀!為什麼我還要布施給他?我在這樣的對象上布施,他有沒有可能回報給我?」或者是說「這是我僅有維生的資財,布施給對方以後,要我如何繼續生活下去?」乃至「他此時有困難,而需要別人幫助;我也有困難的時候,怎麼就沒有人來幫助我?」這些種種的問題出來。因為眾生無始以來,我等四相,一直是根深柢固的存在著;所以在一開始聽聞布施法,乃至是已經開始行於布施法的時候,有著上述的情況,都是很正常,不需要覺得不好意思,更不需要過分自責,因為這只是修行布施法,所會經過的一個過程罷了。

然而,當你聽聞修學布施法的時候,有了以上的警覺,知道自己的狀況,還有可以更進一步的空間,那就表示說:你已經是有一定的時劫在熏聞修學布施法了,這裡說的是「時劫」,而不是說「時間」哦!表示這不是一天、兩天,或者是說一世、兩世就能夠成就,得要有經過這個過程。那麼這個過程在作什麼事?在反覆熏習布施法的種種相貌跟內涵,在反覆經由自身的布施來瞭解布施法的用意;在經由一世一世繼續不斷地行於布施之後,才使得自己一世一世的福德資糧更加廣大,才能夠更進一步體驗布施法的真義。這個時候你再來重複聽聞到,施者、受者、所施物空的三輪體空的道理,你才能夠欣然接受而不懷疑;所以就說,此時你已經更有因緣可以去親證真正的三輪體空,以及其背後所依止的本際。而能夠親證法界實相,還得要靠布施的前五度,以及正確般若知見的熏修,為什麼這麼說?這裡所說的三輪體空,你可不要單單說:「這是由於蘊處界虛妄,所以就三輪體空。」那只是一個方便的說法,因為假如沒有本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如來藏作為所依,而單單只說蘊處界虛妄的話,那就會同時落入無因與斷滅見之中,是沒有辦法親證真實的般若智慧的。所以依於這個次第,你再來一世一世修學布施法之時候,為什麼「施時不求內外果報,不觀福田及非福田;施一切財,心不悋惜,不擇時節,是故名為施波羅蜜」的這個道理,你自己就能夠明白了;因為你這個時候,已經進一步依於三三昧,而有了第一分的清淨的轉依,可以真正的邁向「有布施也有波羅蜜」的菩薩道。

接下來 世尊又開示:「乃至小罪,雖為身命尚不毀犯,是故名為戒波羅蜜。」但是因為時間的關係,後面的內容就要等到下一次,再來跟大家分享。

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76-a10_017


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16集 定有六波蘿蜜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了「智方四事」,也把六方的供養,其中的每一方都有四個要點,簡單的跟各位介紹完畢。接下來 佛陀就要進行辨正,因為六度波羅蜜,有些人是不相信的,也就是說有些人,他對於六度波羅蜜,他心中存有懷疑而不能明了,所以有種種錯誤的主張。所以 佛陀在這個地方,就要開始來辨正──六波羅蜜是如何真實的存在,而菩薩都應該依六度波羅蜜來修行。

佛陀說:「善男子!或有說言:『離戒無忍,離智無定,是故說有四波羅蜜。若能忍惡不還報者,即名為戒;若修禪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是故戒即是忍,慧即是定;離慧無定,離定無慧;是故慧即是定,定即是慧。離戒無進,離進無戒,是故戒即精進,精進即戒。離施無進,離進無施,是故施即精進,精進即施,故知無有六波羅蜜』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進是因,持戒是果;三昧是因,忍辱是果;然因與果不得為一,是故應有六波羅蜜。」

這裡 佛陀就開示說:有人主張定就是智慧,類似這樣子。事實上這樣子,就把六波羅蜜的定跟慧,就變成一個了。或者是說:戒跟忍認為是一樣,就把戒跟忍合併起來,那就變成又少掉一個波羅蜜。佛陀說:事實上,六波羅蜜是一定存在的,前面這個主張是錯誤的。譬如說:我們在修學佛法上,一定要有六波羅蜜的;即使在聲聞菩提裡面,也都要有六波羅蜜。譬如說:我們可以看《長阿含經》裡面 佛陀的開示:「時,菴婆婆梨女取一小牀,於佛前坐,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大患,穢汙不淨,上漏為礙,出要為上。爾時 世尊知彼女意柔軟和悅,蔭蓋微薄,易可開化,如諸佛法;即為彼女說苦聖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

也就是說 佛陀在對菴婆婆梨女,在說聲聞法之前,祂要講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事實上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其實就是講六波羅蜜。也就是講了這六波羅蜜之後,如果有人能夠知道,這是符合因果的道理,願意持守,那這樣子就為他說聲聞法,乃至說大乘法,所以六波羅蜜是一定存在。如果有人否定這個,認為說不需要,事實上我們就知道,他不是真正的佛弟子。

譬如有外道想要盜法,所以他們就只重視菩薩所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的密意,就一心要盜法,盜得法之後,他就只說一些表相的密意,然後對於菩薩所持守的戒法,乃至種種的善行之法,譬如偷盜這件事情是不應該作的,可是他竟然去盜法,那顯然他就不懂得持戒。所以說如果有人行盜法,那種外道就可以知道,事實上他不可能是佛弟子,即使盜得密意,事實上他也是外道。還有人可能自以為斷我見,或自以為明心了,然後他也認為說不可能有戒法。為什麼?因為菩薩實證之後是無戒可持,他也會這樣主張;其實這樣的主張,事實上是錯誤的,因為事實上,無戒可持的說法是說,對於 佛所施設種種的有戒,或是取相戒,事實上是不以這為限的。也就是說在平時的時候,還是持守 佛陀所施設的戒法;可是在某些情況之下,依於心地法門、依於道共戒,他必須要有所權變,在這種時候,事實上他就不取佛戒,是這個意思。可是,不是特殊的因緣,他還是持守 佛陀的戒律。所以無戒不是如同這些不認為有六波羅蜜的人,所想的那樣子。

修學佛法一定要有六波羅蜜,如果沒有六波羅蜜,不能成就佛法中的果證,所以一定要有六波羅蜜。有些人也會就像經典裡面 佛陀所破斥的,有些人以為有定才有慧,就認為定就是慧,所以就會說:若修禪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因為這樣子,就主張說定就跟慧是一樣的。佛門中也有這樣的人,譬如有些人他就主張要打坐、要一念不生;就在這個一念不生裡面,他就認為我能夠多久一念不生,就是開悟明心、就獲得了智慧。可是這樣子也是邪見,因為打坐獲得一念不生的境界,那不過是制心一處的定,這個定沒有般若的智慧。所以這樣子不是真實能夠獲得佛法的果證,因為那樣子不是真實的智慧。

佛陀說:「智慧是因,布施是果。」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行布施,那是因為他有智慧;有了智慧之後,才能夠行布施。因為布施並不是每個人都修持的。有些人並不修持布施,不修持布施是因為他沒有智慧,他看不出中間的因果關係,所以沒有智慧,所以智慧是因,布施是果。

「精進是因,持戒是果。」譬如說:如果一個人要持守戒法,一定在他的心中隨時把戒法放在心上,隨時把戒法放在心上,這樣就是精進;有了隨時把戒法放在心上的精進心,這樣他才能夠持戒不犯,所以精進是因,能夠不犯戒是果。

「三昧是因,忍辱是果。」也就是說能夠心止於一個境界,譬如說能夠安住於境界而不理會這些惡因緣,能夠心安止於我要持守——不違犯眾生、不忤逆眾生的,這樣的一個安止的心,這樣子他才能夠發起忍辱的果實;乃至因為能夠安止於法界的實相這樣子的智慧,心獲得決定,他才能夠獲得二乘的無生忍,或大乘的無生忍。所以說:三昧是因、忍辱是果;那顯然因跟果不可能合為一個,所以顯然一定會有六波羅蜜的存在。所以六波羅蜜一定是法界中,要修學佛法、要獲得實證所必須修學的六個法門。

接著佛陀又說:「若有說言:『戒即是忍,忍即是戒』,是義不然,何以故?戒從他得,忍不如是。有不受戒而能忍惡,為眾修善,忍無數苦,無量世中,代諸眾生受大苦惱,心不悔退,是故離戒應有忍辱。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也,智慧即是毘婆舍那。舍摩他名緣一、不亂,毘婆舍那名能分別;是故我於十二部經說定、慧異,當知定有六波羅蜜。如來所以最初先說檀波羅蜜,為調眾生。施時離貪,是故次說尸波羅蜜。施時能忍捨離之心,是故次說忍波羅蜜。施時心樂,不觀時節,是故次說進波羅蜜。施時心一,無有亂相,是故次說定波羅蜜。施時不為受生死樂,是故次說智波羅蜜。」

佛陀接著又說:如果有人說:「戒就是忍,忍就是戒。」這樣是沒有道理的。為什麼呢?因為戒一定是從他而得。也就是我們持守戒法,就是一定有個對方的對象,我們不去侵犯他人,有一個他,從他而得。而且我們戒法,也是從他人所施設而去求受的,因為這樣的道理,所以說戒一定是從他得。可是忍就不如是,因為我們忍是忍於自己的境界,對於外面的境界,我們可以不去理會,而安忍於境界之中,所以說忍不一定是從他而得。所以由此可見,忍跟戒它一定是不同,而且也有不受戒而能夠忍辱的。譬如說:的確有很多修善的一些團體,在佛法中或是佛門外,有很多修善的團體,他們並不受戒也不持戒。可是他們可以忍受種種的辛勞,為眾生鋪路、造橋種種行善,事實上他都願意去做。可是你叫他說什麼戒法,他沒有!他可能一樣喝酒、一樣吃肉,他並沒有這些戒法,所以說戒跟忍的確是不同的。因為這樣子,所以可以知道有六波羅蜜。

那有些人也會誤會定就是慧,所以 佛陀這裡說:舍摩他是止,毘婆舍那是觀。止是緣一而不亂,也就是說舍摩他緣一不亂,心中安止於一個境界。可是毘婆舍那是能夠觀察,所以在佛法中,特別是大乘佛法中,事實上統統都是,止觀同時雙運的;這種止觀雙運,不是修雙身法的那種止觀雙運,這是確實有心止於一境,然後又同時能夠觀察的智慧。

譬如說無分別智——大乘菩薩明心所獲得的無分別智,很多人就誤會了無分別的意思,就以為說打坐打到一念不生,不去分別境界,就稱為是無分別智。事實上不是這樣子,也就是說,有人錯誤的把不理會一切、不理會外境,什麼都不管它、不去理會、不去了別,就稱為無分別智,這是錯誤的,因為這裡只有止。所以如果說不了別外境,就是無分別智的話,有些畜生,譬如說白蟻,牠更不了別,牠不了別的東西更多,牠是不是比那個一念不生的人,更有智慧呢?更有無分別智呢?如果這樣的話,石頭也是比白蟻畜生更無分別,因為它連心都沒有,那是不是石頭更有無分別智呢?

所以顯然無分別智的意思是說——菩薩以他的覺知心去實證了對六塵萬法不分別的實相心,依於證得不了別六塵萬法的實相心,而獲得這樣的智慧,來說無分別智。也就是說無分別指的是實相心,祂不了別六塵萬法。可是他這樣子有獲得智慧,因為他有一個覺知心,他實證了實相心,所以他能夠觀察到,有一個無分別的實相心。因為這樣子的觀察而能夠安止,所以說他獲得了止跟觀。所以止跟觀是經常互相增上的,而在佛法中,乃至在聲聞菩提中,也都是止觀同時運行;依於止、依於觀而能夠獲得佛法中的果證,所以由此可知,止跟觀一定是有所不同。

若有人主張一念不生多久,就能夠獲得智慧,顯然他就是在反對六波羅蜜的人。所以 佛陀說:若這樣主張,事實上他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在法界中確實是有舍摩他也有毘婆舍那,而且止觀雙運,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因為智就是觀,就是毘婆舍那。能夠安止於這樣的智慧境界,能夠安止於有一個實相心離六塵而存在,可是祂又能夠出生一切法的,這樣的境界,能夠安止於這樣的境界,那就是止;可是又能夠如實的觀察,就是觀,這樣才是止觀雙運;而且時時處處,都能夠如實止觀雙運,這樣才是獲得菩薩的無分別智。所以無分別智,確實是同時有止有觀的,也是止觀雙運。所以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 佛陀在十二部經,也就是在三藏十二部裡面,都會說定跟慧它是不同的,因為定跟慧,它確實是不同的體性的。所以一定可以知道是有六波羅蜜,所以如果有人作這樣錯誤的主張,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對佛陀所說的六波羅蜜,是不了知的,那他顯然所說的不可能是佛法。

佛陀說:如來最先會說檀波羅蜜,就是要來調伏眾生,能夠離開貪愛。可是為了要讓眾生能夠時時來離開貪愛,能夠調伏眾生離開貪愛,所以佛陀就說了尸波羅蜜,就是說要持戒;而對於其他眾生的,金錢財物乃至眷屬不起貪心,乃至於不去損害,所以就接著在檀波羅蜜之後,說尸波羅蜜。然後在布施之後,能夠安住於捨離財物的心,因為很多人布施財物的時候,心不能安忍財物的離開,所以佛陀就說了忍辱波羅蜜,讓我們能夠心安止於捨離財物的這個心。乃至在布施法財的時候,也不畏懼眾生可能超越自己,能夠安住於這樣的境界,能夠安住自己的法財布施於眾生這樣的境界;因為這樣的緣故,接著就說忍辱波羅蜜。還要在布施的時候,能夠不觀察時節,隨時隨著因緣能夠行於布施,能夠時時刻刻而行於布施,這樣才能夠快速地累積福德,而且能夠讓自己的菩薩行能夠不退,依於這個緣故來說精進波羅蜜。又依於布施的時候,是一心布施沒有其他的雜想,不會懷疑有沒有果報,而單純地一心地行於布施,因為這樣的緣故,就接著來說定波羅蜜,讓眾生在行布施的時候,能夠心止於布施的這個事情,能夠讓心止於布施的法性,所以來說定波羅蜜。乃至在布施的時候,是不為了受生死的快樂,也就是在一期生死之中,有世間的種種的樂。譬如說世俗的快樂,可是菩薩在行布施不是為了要獲得生死流轉中的快樂,而是要在生死流轉之中,以廣度眾生來累積福德,來獲得法界的實相;因為這個緣故來修學福慧,所以依於這個道理 佛陀來說智波羅蜜。

由於這個道理,所以說六度它彼此互相含攝,可是它又彼此不同,而必須有這六波羅蜜,而讓眾生在菩薩道的修行裡面,能夠依於這六個法相輔相成,能夠快速成就佛道。所以依於這個道理,所以一定有六波羅蜜。

有關於分別六波羅蜜的部分,我們就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菩薩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41-a10_016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15集 六度四事(三)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到精進波羅蜜,我們也談到要遠離惡跟懈怠,這樣才是離對。因為第八識如來藏祂不斷地出生眾生的五陰十八界,所以我們從無始劫以來,一直流轉到現在,乃至未來世一直流轉不停,乃至即使成佛之後,如來藏的法性一樣運作不停。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說我們要供養精進波羅蜜,要離惡、懈怠,其實也是在學習如來藏、轉依如來藏,而這樣子能夠離開惡、懈怠,才是離對。因為這樣子精進地修學善法,當然最後就可以經常獲得人天的快樂,乃至最後成就佛道獲得無上樂,這樣子就是利益自己,所以稱為自利。如果我們能夠以這樣的道理來教導眾生,來令眾生修善的時候,沒有走錯方向,也能夠精進不懈怠地來修善,就可以讓眾生遠離惡法,而且能夠成就非常廣大的福德來利益眾生,這樣子就稱為利他。

接下來我們來說,禪這一方也有四個事情。佛陀說:「禪方四者:一者莊嚴菩提、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莊嚴菩提者,因修如是禪定力故,獲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莊嚴。因是禪定,修無量善,離惡覺觀,是名離對。修舍摩他因緣力故,常樂寂靜,得人天樂至無上樂,是名自利。斷諸眾生貪欲、瞋恚、狂癡之心,是名利他。」接著 佛陀說要莊嚴禪波羅蜜,事實上要修持禪波羅蜜,也是要莊嚴菩提。也就是說一個人要能夠顯發出他的智慧的實證 ,事實上也要有所謂的定力的成就,也要有禪波羅蜜的實證。所謂的定,事實上就是心能夠止於某一個境界,而能夠不移轉、不動搖,所以這個就是定。能夠有這個定,才能夠說他將來要作觀行,他要能夠實證更高的智慧,乃至能夠進入初地,他也要有一定的禪定證量,而不是說一個人入了初地,結果他連一個基本的禪定證量都沒有。

所謂的禪定證量,所說的就是初禪以上的證量,那才是真正的禪定證量。有些人修禪定,坐到一念不生或是忽略外面的境界,然後他就認為說他已經證得初禪。其實並不然,因為有時候在未到地定裡面,有時候他也不了別外面境界。一個人要發起初禪,一定是要除掉五蓋。如果一個人不懂五蓋的修除的道理,而說他能夠證得初禪,是不可能的。乃至初禪它是離開欲界愛的,如果有些人沒有辦法離開欲界的飲食跟男女欲,而說他能夠證得初禪以上的禪定力,那也是不可能的。

譬如說有些人在修雙身法,還對於男女欲極為貪著,而且必須要經常來修持這個雙身法,那說這樣的人能夠發起禪定力,有禪定的實證,那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初禪以上的境界,它是離開男女相的、離開男女欲的,他不可能依於男女相,依於男女欲來成就初禪。因為色界天裡面沒有男女之相,所以不可能依男女之相,來成就初禪以上的境界。所以如果有人說,他還經常修雙身法,乃至推崇雙身法的修行,而說他有禪定的證量,也是無有是處。所以說所謂的莊嚴菩提,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遠離欲界,那這樣子才能夠說他是莊嚴菩提。因為菩提的智慧一定是離開了男女欲、離開男女相;離開了男女相、男女欲,這樣子才能說他莊嚴菩提,這樣才能夠說他能夠證得初地,乃至獲得無上正等正覺。

如果要能夠離對,是要遠離惡覺觀的,要修無量的善,這無量善一定是包含了人天的善法,乃至包含色界天的定福,而要遠離惡覺觀;因為三界的覺觀,事實上,下地的境界對於上地的境界來說,都是惡覺觀。譬如說欲界的境界,事實上就是惡覺觀。因為對於初禪來說,欲界的飲食跟男女欲,事實上都屬於惡覺觀。所以有人在修雙身法的時候,說他在男女欲中獲得樂空雙運,能夠獲得無上的快樂,而且是男女的淫樂,事實上那個是屬於惡覺觀。因為獲得初禪的初禪人,他是厭惡這種事情的,乃至有人清心寡欲,也厭惡這種粗糙的淫樂。所以說男女欲,事實上就是惡覺觀,雙身法中的境界,統統都是惡覺觀。因為那個是屬於欲界的覺觀,對初禪來說,那屬於惡覺觀;如果說要進入二禪,那初禪的境界也是惡覺觀。因為初禪的時候,已經遠離了鼻識跟舌識,那還有眼、耳、身這三識,還有這三個境界。進入二禪的時候,就遠離了初禪中的三種覺觀,所以初禪中的三種覺觀,對二禪來說,也是惡覺觀;乃至對於三禪來說,二禪也是惡覺觀。如此不斷地輾轉而上,四禪八定對於滅盡定來說,也是惡覺觀。所以聲聞中的聖者阿羅漢們,他成為慧解脫之後,他還要繼續進修,要讓自己成為俱解脫阿羅漢,能夠進入滅盡定修持,就是要遠離三界的惡覺觀。所以三界裡面的四禪八定,對於聲聞解脫的聖者而言,那個都是惡覺觀。

同樣的,對於大乘的菩薩來說,三界的諸法也是惡覺觀。可是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就在惡覺觀中來利益眾生,可是菩薩在欲界裡面利益眾生,是要教導眾生遠離欲界的惡覺觀。所以菩薩在人間裡面,絕對不會去修持那種雙身法,讓眾生淪墮在欲界的惡覺觀中,而是在欲界中忍受欲界的境界,可是教導眾生遠離惡覺觀,乃至遠離三界的覺觀。所以這樣子,才是菩薩的禪波羅蜜,然後這樣才能莊嚴菩提,而且這樣子才是離對。因為第八識如來藏,也是遠離三界的覺觀,對三界的一切境界都不了別,不在六塵上面了別三界的種種境界,這樣才是離對的。我們說如果能夠修舍摩他,就是修止的因緣的緣故,就常常樂於寂靜。當然樂於寂靜,也是樂於單獨一個人獨處的境界,所以樂於寂靜,而獲得人天樂乃至無上樂,也就是說,至少能夠喜樂於色界的境界。可是雙身法呢,永遠是要有另外一個人來合修,如果沒有另外一個人合修,就沒有辦法來獲得他的快樂。所以顯然,那樣子就不是樂於寂靜,所以能夠樂於寂靜,才是能夠自利的,那能夠斷眾生的貪欲、瞋恚乃至狂癡之心,也就是說能夠依於安止於一境性中來安住,而不墮於對於他人,對於另外一方的這種貪欲。乃至因為有對方而產生的瞋恚,乃至因為有對方而產生的無明愚癡,能夠讓眾生遠離種種的這些境界,這樣子叫作利他。所以說能夠這樣子修學禪定波羅蜜,這樣才是真正地供養禪波羅蜜。

接下來我們看,還有所謂的智方的四個事情。佛陀說:「智方四者:一者莊嚴菩提、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莊嚴菩提者,因修智慧獲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莊嚴。修智慧故遠離無明,令諸煩惱不得自在,是名離對。除煩惱障及智慧障,是名自利。教化眾生令得調伏,是名利他。」佛陀接著說,要供養智波羅蜜,要供養智方,事實上還有四個事情:第一個就是要莊嚴菩提,莊嚴菩提,佛陀就有說,是因為修智慧而獲得初地,也就是說在佛法的修證上面,如果要獲得初地以上的證量,他一定要有修智慧的法門,獲得智慧才有可能。其實不只是初地,其實在三賢位的七住位以上,也都要有實證智慧,這樣才能夠說他能夠獲得三賢位的智慧,才有可能入於初地,依於見道的通達才能夠入地。所以如果沒有修智慧,那不可能能夠獲得初地的證量。

可是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在修學大乘,可是他所說的道理,就不符合佛陀所說智方四事的第一個——因修智慧來得初地。譬如說有位佛門的「上人」,她在《心靈十境》裡面,她這樣說:「所以說,修行就是這麼簡單的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培養殷勤的心和歡喜心,有了歡喜心就沒有煩惱,有了殷勤之心就不會懈怠,並且腳踏實地精進,就能恆持道心,進入菩薩的初地,也就是歡喜地。」其實初地菩薩確實是歡喜地,可是所謂的初地的證得,並不是說只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有殷勤之心跟歡喜之心,然後不斷地去修人天善法,就可以獲得初地的證量。依 佛陀所說,要能夠獲得初地的實證,要能夠進入歡喜地,要能夠因修智慧來獲得初地。如果沒有獲得智慧,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有殷勤之心乃至於有歡喜心,那樣子只是世間一般人的心境而已,它沒有所謂的智慧可言。如果我們說他有智慧,那叫作世間的智慧。

可是所謂的智波羅蜜,要供養智慧,是要供養出世間的智慧,而且是函蓋世間跟出世間的智慧,這樣才是一個完整具體的智慧。並不是說在世間裡面,有殷勤之心、有歡喜之心,然後這樣就叫作有道心。那這樣的話,這樣的道心就有點虛無飄渺而不具體了。因為真正的道心,要能夠見道,要能夠有大乘的見道,這樣子才能夠說他有道心。如果說對於道路在哪裡呢,都不能見,那就沒有什麼道心可言。所謂的大乘的見道,就是要能夠見到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而說原來修行大乘法,是依於第八識如來藏的法性,依於如來藏的種種法性,而能夠轉依之,這樣子才能夠叫作見道。而如果一個菩薩能夠見道通達,對如來藏的種種的法性能夠了知,乃至能夠瞭解百法,能夠永伏性障如阿羅漢,乃至發十無盡願之後,他才能夠說他有那樣的智慧,能夠依於第八識如來藏的實證,見到第八識如來藏的法性之後,能夠看出原來成佛的道路是如何的——原來成佛是要轉依第八識如來藏的法性來修行的,能夠看到這樣子的法性,能夠看到這樣的道路而能夠通達,那這樣子這個菩薩,我們才能夠說他才有可能是有初地的證量,這樣才能夠獲得初地。

所以一定是因修智慧獲得初地,而不是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殷勤之心、有歡喜之心他就能夠有道心,就能夠進入成為初地菩薩,能夠成就歡喜地的證量。如果說只是有世間的殷勤之心、歡喜之心,就能夠成就歡喜地的初地證量,其實是把佛法世俗化了,把佛法淺化了。變成說佛法只是人天善法,而不是能夠讓人解脫,讓人出離生死的解脫法門,也就不可能成為能夠遍知一切法界的實相的一個法門。可是佛法是要能夠遍知一切法的,對一切法的實相能夠如實了知的。這樣子都是必須要依於修持智慧才能夠獲得,如果沒有智慧是不可能獲得初地的證量的。

所以說真正的大乘是一佛乘,這一佛乘是函蓋了聲聞、緣覺的智慧,是含攝了二乘菩提乃至含攝了人天善法。也就是說,一佛乘其實是函蓋五乘,是以佛菩提來函蓋二乘菩提乃至人天法,這樣子才是完整的一佛乘。而且要能夠實證第八識如來藏之後,能夠知道如來藏有種種的功能,這個功能叫作種子,能夠遍知祂的一切種,所以成就了道種智,才能夠成就佛道,這樣子才是能夠莊嚴菩提。如果沒有這些智慧,如何能夠莊嚴菩提呢?

接著說,要能夠遠離無明,令諸煩惱不得自在,這樣稱為離對。因為第八識如來藏就是離開蘊處界,不受一切煩惱的繫縛,因為祂本來就是自性清淨涅槃的本際,所以祂本來就不受一切煩惱的繫縛。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說一個菩薩如果能夠遠離無明,不被無明籠罩,而且能夠令煩惱不得自在,而讓菩薩在一切煩惱中都能夠自在地修行,這樣才是離對,這樣才是依於如來藏來修行,而能夠獲得離對的境界。

接著說,如果說一個菩薩能夠除掉煩惱障以及智慧障,就名為自利。因為煩惱障就是世間的種種煩惱,這種煩惱障如果能夠除滅,菩薩就能夠安止於道業。那還要除掉所謂的智慧障,什麼叫智慧障呢?智慧障就是所知障,就是所知的不足,也就是對於法界的實相,還有諸法的種種的法性,不能如實了知。這都是菩薩所要除滅的智慧障,因為能夠除掉這些智慧的障礙,所以菩薩就能夠獲得自利,因為能夠除掉煩惱障,讓菩薩在世出世間裡面,能夠安住又能夠除掉智慧障,能夠了達諸法的實相,這樣來利益自己,最後可以讓自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如果能夠以這樣的除掉煩惱障跟智慧障的智慧境界,來教化眾生令得調伏,這樣就稱為利他。因為能夠調伏眾生,讓眾生也能夠安住於佛法中來修菩薩行,這樣子就可以利益眾生,能夠在菩薩道上面廣修福德與智慧,那就一樣可以幫助眾生成就佛道。如此自利利他,廣行種種的教化之事,這樣就是菩薩的自利利他的修行。

以上我們簡單的介紹智方的四事,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03-a10_015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14集 六度四事(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到六度的四事,就是要供養六方,每一方都有四個事情要作為重點。那我們談到戒有四方,這個戒有四方就是說,如果一個菩薩,他在供養戒波羅蜜的時候,是可以莊嚴菩提的。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是實證了菩提,他一定有戒法,只是這個戒法不是一般表相所看的戒法,而是依於菩薩的心地法門而持守的道共戒。

所以這個時候,從表面上來說是無戒,可是他其實是有他的一個持戒的標準在心中的,因為這樣子才能夠莊嚴菩提。一個人如果要從一般人,然後進入佛門修行,最後能夠成為實證的菩薩,能夠無戒可持,那他首先還是要先從取相戒來持守。不能說因為最後菩薩是無戒可持,所以說他都不持戒了,那這個觀念是錯的。一定是先持戒了,依於有相戒而持,然後逐漸能夠依於實證,而依於他的聲聞的證果,獲得聲聞的道共戒,或依於菩薩道共戒來持守,最後才能夠從取相戒,而能夠進入無戒的境界裡面。這個是修行的一個基本的道理,所以這樣子才能夠真正清淨我們的身口意行。

接下來說,如果受戒之後能夠遠離惡戒,然後達到無戒的境界,這樣才叫作離對。也就是說一個菩薩,他能夠持守戒法,是從取相戒開始;可是取相戒基本上是要離開惡戒,離開錯誤的戒法。譬如說有所謂的金剛戒,譬如有人在修雙身法,他就依於他們雙身法所施設的三昧耶戒,或稱為金剛戒,要時時地修雙身法,這個就屬於惡戒。因為那是男女的淫欲之法,這個淫欲之法,如何可以成為一個應遵守的戒呢?所以那個就稱為惡戒啊!因為在法界裡面,那會令眾生淪墮惡道,所以那是惡戒。所以一個人受了戒之後,要遠離惡戒,要有那樣的智慧,能夠對於惡戒去認識,能夠把它遠離、拋棄,這樣子才有可能莊嚴菩提,而且這樣才有可能離對,才能夠離開被惡戒所繫縛的境界。如果被惡戒所繫縛,那如何能夠離對呢?所以說要能夠離對,一定要能夠遠離惡戒。

我們也說,菩薩最後是依於心地法門,所以無戒可持。可是在聲聞戒裡面,一般他所要依持的,就是要持守身行跟口行這一方面的戒法。所以聲聞戒主要在依於蘊處界來持守,所以他要持守的是身行跟口行上面,佛所施設的這些戒相。可是菩薩所依的是心地法門,所以他依的主要是依於心的清淨,所以說依於心的清淨,所以說他以這個作為根本。那菩薩所持的戒呢,這菩薩戒就跟聲聞戒所持的內容有所不同。因為菩薩所持的是心地戒,依於心地戒而無戒可持,因為遠離種種的戒相,純依心中的清淨以及道共戒而持守,這樣就離對。那也代表說,事實上這個菩薩就已經在轉依第八識如來藏的清淨性,依於這樣轉依的清淨性而說無對。因為如來藏遠離一切的事相,遠離蘊處界不受蘊處界所繫縛,因為這樣子才真正是轉依,而這樣也稱為是離對。

接下來說,怎樣才是能夠自利呢?就是受持戒了之後,能夠如實去持守,就能夠獲得人天的安樂,乃至最後成就佛道。因為能夠好好的持戒,能夠利益眾生,就不會有淪墮的事情,那一定是在人間天上,乃至最後能夠成就佛道。受了戒之後,如果能夠布施眾生沒有畏懼,這也是布施給眾生無畏施。所以受持了戒法之後,不再損害眾生,不再起心動念要去對眾生報仇,這樣子眾生就獲得了安樂,也獲得了無畏。因為即使有人跟菩薩成為怨家,他知道這個菩薩實證之後心地柔軟,不會對任何人起報復之心,這樣的話,這個怨家他也獲得了安隱。他就說以前得罪他,現在他這個時候,再也不可能受到他的報復了;因為他已經成為真實的菩薩,因為他能夠持守戒法,而且是清淨的菩薩戒。這個時候這個怨家,他就獲得了安隱,他內心也獲得了快樂。能夠這樣子而令眾生遠離種種的畏懼,乃至能夠遠離一切的苦難而獲得安隱,這就是利他。

接下來,佛陀又開示說,忍這一方面的四種事情:「忍方四者:一者莊嚴菩提、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莊嚴菩提者,因忍故得修善。修善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莊嚴。既修忍已,能離瞋惡,是名離對。忍因緣故,得人天樂至無上樂,是名自利。忍因緣故,人生喜心、善心、調心,是名利他。」而 佛陀接著說,要供養忍波羅蜜也有四個事情:第一個事情也是莊嚴菩提。莊嚴菩提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要實證菩提,事實上他有忍的波羅蜜。他能夠忍辱,也就是對於世間的種種的辛苦的事情他能夠忍,可是不只是世間的事情能夠忍,他還要忍於世間人所不能忍的事情。譬如世間人總是認為有我的存在,因為我的存在我要生存,所以他就必須要去作種種的業,乃至要造作種種的惡業。可是菩薩就要忍於世間人所不能忍的事情,乃至忍於世間人所不能忍的事相。譬如說對於我的存在,菩薩就要忍於無我,也就是說,我們眾生所認為的我,其實只是蘊處界因緣和合,才認知有一個我存在。可是我們可以反觀,當我們晚上睡著無夢的時候,我們有了知我的存在嗎?顯然沒有啊!所以說菩薩能夠安住於這個我的虛妄性,能夠接受這樣的事情,這樣就能夠有所忍。

解脫,事實上就是對於我能夠有正確的認識,最後能夠出離三界。一般人總是認為我要出離三界,可是真正解脫的道理,不是我出離三界,而是把我滅了,不再出生有我,這樣子就叫作解脫,這樣子才叫作出三界。所以出三界不是有一個我出去三界,而是因為把自己滅了,而獨存第八識如來藏。而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祂是無我性的,所以說只有把自己蘊處界的我全部滅除之後,只剩下第八識獨存在法界之中,而這個第八識祂又是無我性,因為這樣子的無我,所以才叫作出三界;而能夠忍於這樣子的事情,才是真正的解脫。而這個也涉及到眾生總是認為說,我的這個意識,事實上祂是不生滅的;認為我從過去世來到這一世,這一世從小孩子來到現在,將來老了,那還要到未來世,總是以為有一個我貫串了三世。其實這樣子的見解,也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這個意識我,事實上祂是生滅的,祂不是常恆不變異的。

所以說有人要是主張意識是不生滅的,其實就是邪見。可是要把這個邪見破除掉,事實上也要能夠忍啊!要忍於意識是生滅的,意識是每一天晚上都要斷滅一次的。除非我們失眠了,如果我們不失眠,晚上睡著無夢的時候,我們的意識就斷滅了,我們的自我就斷滅一次。要忍於這樣的事實,這樣才能夠莊嚴菩提;如果不能忍於這樣的事實,就不能稱為莊嚴菩提。所以二乘的無生忍,事實上就要忍於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的滅盡,這樣才是二乘的無生忍。所以這種忍辱波羅蜜,要莊嚴菩提,至少要有二乘菩提的忍。那大乘菩提,還要忍於第八識的無生,也就是在法界裡面只有一種法,事實上祂是無生的,祂不被出生,而這個不被出生的法,就叫作第八識如來藏。而大乘菩薩就是實證了第八識如來藏的無生,知道說原來有一個法,祂是本來就存在,是沒有任何其他的法來出生祂的,能夠忍於這樣子的智慧,就叫作大乘的無生忍。所以說要能夠忍於大乘的無生忍,才是能夠莊嚴菩提。所以莊嚴菩提就要有種種的忍,要有二乘的無生忍,也要有大乘的無生忍,乃至要有大乘的無生法忍。也就是說忍於一切法都由第八識如來藏所出生,而因為第八識如來藏的不生不滅,因為第八識的無生,所以被第八識如來藏所出生的一切法也是無生;能夠忍於這樣子的智慧境界,而且能夠現觀這樣的智慧境界,這樣子才是大乘的無生法忍;能夠有這樣子的無生法忍的智慧,才能夠莊嚴菩提。

接下來,佛陀又有說到,要能夠離對,就是能夠忍於瞋惡;要能夠離於瞋惡,離開瞋惡而不被瞋惡所繫縛。瞋心、惡心都是會繫縛我們在三界之中,能夠遠離瞋惡之心,不被瞋惡之心所繫縛,這樣子才叫作離對。因為第八識也不被一切的這些瞋惡所繫縛,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說若我能夠遠離瞋惡,才能夠稱得上是離對。而且因為忍的因緣的緣故,所以不會造作種種的惡業,而且能夠忍於種種的境界,所以能夠獲得人天的快樂,乃至獲得最後成佛的無上樂。那依於這樣子的智慧,如果能夠教導眾生來忍種種的境界,乃至忍於種種的出世間的智慧,這樣子就可以令人生起所謂的善心、所謂的喜心,乃至調柔心;這樣子就能夠利他,能夠讓眾生同樣獲得般若的智慧,能夠莊嚴他的菩提。所以讓一切眾生能夠獲利,這就是忍波羅蜜的四個事情。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佛陀接著說進也有四事:「進方四者:一者莊嚴菩提、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莊嚴菩提者,因精進故得修善;修善法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莊嚴。修善法時,離惡懈怠,是名離對。因是善法得人天樂至無上樂,是名自利。教眾生修善,令離惡法,是名利他。」佛陀接著說,進波羅蜜也有四個事情:首先一樣是莊嚴菩提。也就是說,因為精進來修學善法的緣故,所以說才能夠獲得初地,乃至最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我們說當我們在剛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我們總要發四宏誓願。這個四宏誓願發了,事實上就是代表我們要精進地來修學佛法。譬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四宏誓願,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永無窮盡的,而且要隨時隨地有因緣就應該去廣利眾生,而且即使將來成佛之後,這個四宏誓願的第一願,一樣永不停止。因為那個時候煩惱已經斷盡了,法門已經完成了,佛道已經成就了。

四宏誓願的後面三個誓願,即使都已經完成了,可是祂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照樣永無停止,這樣就是精進波羅蜜,也就是供養精進波羅蜜的法性。如果說一個人要精進而能夠入初地,那也是必然的。因為如果沒有精進波羅蜜,他也沒有辦法入於初地。譬如說一個七住位的菩薩,他是叫作位不退;可是要入地的時候,他要能夠成為一個行不退的菩薩,表示對於菩薩的修行:修一切善法、利益一切眾生、廣度一切眾生、布施一切眾生的這一些事情,他要永不停止,他在行為上是永不退轉、永不停止的。因為他能夠持續不斷的在種種因緣之下,不管是順境逆境之下,都能夠行不退,能夠對菩薩行能夠不退,這樣子他才能夠稱為是個初地菩薩,能夠說他入地了。因為那個時候,他才真正的行不退;如果還有行退的事情,那就不是初地菩薩,他就沒有精進的波羅蜜的法性在身中了。

所以說精進波羅蜜的法性,一定要在菩薩身中來顯發,這樣子才能夠莊嚴菩提;乃至到了八地菩薩能夠念不退,也就是心心念念都要利益眾生,能夠心心念念於成佛之道,這樣子才是精進波羅蜜。因為精進的法性,已經在這個菩薩身中完全的顯發,所以一定要有精進的法性,在我們身中顯現,這樣才能夠莊嚴菩提。如果有人懈怠,那這樣子他就沒有精進的法性了,這樣子就沒辦法離對。因為修善法時,要離惡懈怠、要離開惡法,因為如果不離開惡法,方向錯誤,如何能夠稱為精進?因為既然是精進,表示他一定是往正確的方向前進,這樣子才能夠稱為是精進。如果有人走了錯誤的方向,有時候我們會說他是邪精進,因為他方向錯誤了;可是邪精進是一種方便說,是為了表達他很用功可是他的方向錯了;可是很用功而方向錯了,不叫作精進,他一點都沒有在前進,他反而是在後退了。

所以精進一定是要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才能夠稱為精進;而且一定是能夠遠離惡跟懈怠,也就是說能夠遠離錯誤的方向,遠離惡法,而能夠往正確的方向前進。而這個前進是不懈怠,不會做做停停,不會颳風下雨不來修學,或颳風下雨就不去利益眾生;能夠這樣子離惡跟懈怠,才是離對的。因為如來藏也是離對,因為如來藏從無始劫以來,出生眾生的五陰而永無懈怠;即使我們眾生捨壽了,祂又幫我們出生中陰,持續讓我們不斷的輪迴。所以如來藏也有精進的法性,能夠離惡與懈怠,讓自己能夠在佛菩提上前進,這樣才是轉依如來藏,而能夠稱為離對。

今天我們就簡單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菩薩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04-a10_014


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13集 六度四事(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到〈供養般若波羅蜜〉,前面說要供養般若波羅蜜,需要先供養父母、師長、和尚、有德、耆舊等等,等於說要供養報恩田,這樣才算是有供養般若波羅蜜的法性。為什麼要這樣供養報恩田呢?那就是說,有了供養報恩田,能夠如實而作,就在我們的身上就有了修學智慧的一個法性;也就是如果有世間人,能夠懂得報恩,能夠修集報恩田的福德,然後有這樣的智慧,這個智慧就可以作為將來實證般若波羅蜜智慧的遠因;如果有人不能去供養報恩田,那表示他沒有這樣的智慧,就沒有辦法供養般若波羅蜜,將來也不可能實證。所以,一個實證者,一定是一個孝養父母,然後尊敬和尚、有德、耆舊的一個好人。如果說一個人能夠供養報恩田,將來他如果進入正法道場,修學般若的正知正見之後,修學般若的正知正見就成為他將來實證般若一個正因;所以有了遠因、有了正因,將來這位菩薩就可以真實的實證般若波羅蜜。

佛陀解說了供養六方——供養六波羅蜜之後,佛陀繼續有開示,佛陀說:「善男子!一一方中各有四事,施方四者:一者調伏眾生、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若人於財不生慳惜,亦不分別怨親之相、時與非時,是人則能調伏眾生。於財不惜故能行施,是故得離慳悋之惡,是名離對。欲施、施時、施已,歡喜不生悔心,是故未來受人天樂、至無上樂,是名自利。能令他人離於飢渴苦切之惱,故名利他。」

佛陀在說完供養六方,也就是供養六波羅蜜之後,佛陀繼續教導大家、教導善生菩薩在供養六方,每一方又各有四事-—有四個事情;這個意思就是說,在供養六方的時候,每一方還有它四個重點,是應該要重視的,這樣子才能夠在供養六方的時候,能夠如實作到。因為前面在說的時候,有時候是偏向於世間來說,所以在這個地方,佛陀就要再更進一步來說明,在這些世間法的實踐上面,表面上是人天法,可是它有它深刻的法義,才可以讓一個人,因為供養六方而最後能夠進入初地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能夠成佛。所以提示了四種事情,每一方都有四個要點,來作為供養六方的時候應該要注意的事項。

對於布施波羅蜜的這一方,佛陀就有提示有四個:第一個就是要調伏眾生,也就是說一個人行布施要懂得行布施目的,是要調伏眾生;調伏眾生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讓眾生能夠聽從我們的意思,然後最後能夠邁向善法,最後能夠成佛。所以說在布施波羅蜜的時候,首先就是要重視調伏眾生;可是調伏眾生不是一般人說:「那我用威權或是武力、或是種種的威勢來調伏眾生。」佛陀所說的意思就是說,要以布施的方式來調伏眾生。譬如說,我們跟眾生也許有怨結,我們這個時候,應該要以布施的角度去調伏眾生。譬如說我們有怨家,那我們要修菩薩行,就應該要主動的對於怨家拋出善意;也許我們就逢年過節,拿個禮品去怨家,去跟他交好,化解冤仇;如果對方一時不能接受,那我們就要多跑幾趟。從表面上呢,這個菩薩是受了委屈的,可是如果說最後這個菩薩,依他的耐心還有誠懇心,能夠打動對方說:「啊!你這個人果然有誠意,願意跟我化解。」,而最後願意化解,而成為同修道友。,雖然說表面這個菩薩是受委屈的,可是從修學佛法的眼光來看,他就能夠調伏眾生;因為他能夠調伏怨家,跟他結為同修道友,能夠在佛菩提上共同修道,這樣子才是真正布施的道理。所以,布施要供養檀波羅蜜,事實上就是要能夠以調伏眾生的眼光來看,這樣子也代表這個菩薩有方便善巧,能夠調伏一切眾生。所以表面上雖然是吃虧,事實上那是他的一種能力,所以說他有能力來調伏眾生。

我們可以看,在《法華經》中有一段經文,也可以來代表,佛陀祂能夠調伏眾生的能力。《法華經》卷2〈信解品〉:「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虎珀、頗梨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多有僮僕臣佐吏民,象馬車乘牛羊無數,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客亦甚眾多。」,《法華經》中有一個叫窮子喻,就是說有一個大富商主,他有一個兒子跑掉了,然後他要去尋找這個兒子。這個大富商主,事實上就是世尊的一種譬喻;這裡就有說到這個大商主,他有非常多的財富,而且他還有非常多的僕人,乃至他有大臣來輔佐他;從這裡就可以看到,事實上這個大商主,就是因為他能夠以他廣大無邊的金銀財寶,而這金銀財寶不是只有世間的財寶,乃至有出世間的法財,還有世間出世間的法寶,來布施給眾生。所以就有一切的眾生,願意來跟隨這個大商主,來共同營利;乃至最後他能夠有種種的出入息來遍及他國。也就是說一切的眾生,其實都曾接受諸佛的布施,因為這樣子,所以一切眾生值遇諸佛的時候,事實上都應該禮拜供養;而這禮拜供養,其實不是佛陀多得,而是眾生感恩於過去諸佛行菩薩道時候的布施,所以他能夠回報;而那個回報不過是一些利息而已啊!所以這經文有說到「出入息利乃遍他國」,也就是說即使是在他方的國土,一樣所有的眾生都要供養諸佛,因為那不過是一些利息而已;這也代表說,諸佛能夠調伏眾生的道理。

接下來的就是說,要能夠時與非時,也就是說在行布施的時候,不能管時節因緣;也就是說,不能說我是初一、十五才行布施,其他時間我不行布施,這樣子就有時與非時。行布施的時候是有因緣就應該要布施,而不管哪一天或是怎麼樣的日子,不應該這樣子!如果能夠這樣子,才是能夠真正供養施波羅蜜的。

這裡有說到,這個四個事情裡面的第二事就叫作離對。為什麼叫作離對呢?離對就是說,我們一般人,如果說擁有了財富之後,就被財富所繫縛,就認為說這個財富是我的,就很慳惜這個財物,不願意去布施。我們從修學佛法的眼光來看,這個就是被財物所繫縛了,那這樣就有對——也就是我們面對了財物,就被財物所綁住。所以我們要修布施,事實上就是要能夠離對,離開財物對我們的束縛,這樣子我們無所畏地去行布施,沒有任何的畏懼的方式去行布施這樣才能夠離對。而這也是符合實證般若的道理,因為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的時候,可以知道第八識離一切法的繫縛,連世間的財物,乃至一切的色法、心法,對第八識如來藏都無所繫縛;既然無所繫縛,所以第八識如來藏,也遠離一切的對立。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要修施波羅蜜的時候,事實上應該要能夠離對,離開被財物所繫縛的那個情況。

接著要說自利,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布施,或是布施的時候、或是布施之後,他能夠歡喜,然後不生後悔的心 ,那這樣子這個人未來,一定就可以獲得人天的果報。譬如說他能夠生到欲界天,去享受天福;乃至能夠修種種的福德之後,他就有閒暇,未來就有修禪定,然後生色界天的果報;乃至最後因為累積廣大的福德之後,福慧圓滿而成就佛道,這就是自利。

利他就是「能令他人離於飢渴苦切之惱」,也就是說別人有飢渴的情況、有危難的時候,我們能夠幫助他,依於布施波羅蜜的道理來布施他,讓別人也可以來離開飢餓、渴乏乃至苦切的這種痛苦,這樣的話就是,能夠幫助他人而能夠利他。

接下來佛陀又說,戒的方面也有四個事情:「戒方四者:一者莊嚴菩提、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莊嚴菩提者:優婆塞戒至菩薩戒,能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莊嚴。既受戒已,復得遠離惡戒無戒,是名離對。受持戒已,得人天樂至無上樂,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諸眾生無恐無畏,咸令一切離苦獲安,是名利他。」

佛陀接著說,在戒的方面也有四個事情:首先就是要能夠莊嚴菩提,也就是說要受持優婆塞戒,乃至菩薩戒。要受持種種的戒法,乃至最後要受持菩薩戒,這個意思就是說,一切的佛弟子最後,都要依於菩薩戒,然後這個戒,是可以令人最後成佛的。所以有些人認為,如果實證之後是沒有戒可持;可是這個沒有戒可持的意思,並不是說完全沒有戒,而是沒有戒相而說無戒;可是這個無戒,事實上還有一個叫作道共戒。所以平實導師在《禪─悟前與悟後》的下冊裡面,就有提到一個實證般若——也就是一個明心的菩薩,他的功德正受裡面,他就有所謂不著有戒,也就是對於三界有,依於三界有而施設的戒法,他已經不執著了。為什麼?因為依於三界有而施設的戒,事實上它是一個有相的戒,它是一個比較死板的戒。可是菩薩要在世間廣利人天的時候,會有種種的因緣,他必須依於種種的因緣,來利益眾生,這個時候他就不著於有戒,乃至不非戒取戒。也就是說有些外道所施設的戒法,譬如說,規定一個人一天要打坐幾個小時,要連續多少天之後,他就可以獲得開悟的智慧,能獲得明心的智慧;或是說以能夠每天打坐不停,持續幾百座,來作為明心的一個標準,這樣子叫作非戒取戒可是一個真正明心開悟的菩薩,他知道明心開悟事實上是實證第八識如來藏,其實跟打坐的時間長久不一定相關,所以說這個時候,就能夠不非戒取戒。

另外導師還說到不取相戒,也就是說有些戒,它是有戒相的,那是依於某一個因緣而施設;可是有些情況,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是有種種的因緣,那種情況不一定是符合那樣的戒相所施設的因緣,那個時候對於那樣的戒相,事實上他不去取。所以說一般的取相戒,都是約束身行跟口行的,可是菩薩實證了第八識如來藏之後,他所依的是心地法門,是依於他的心行。這個時候,有時候某些情況之下,為了利益眾生,他必須要作一些某種身行跟口行,作了這些身行、口行,目的是要利益眾生;可是表面上他的身行、口行,是有所不清淨的。譬如可能會責備某一個人愚癡,責備眾生愚癡,表面上是有些不清淨,可是他的用意是要讓眾生能夠警醒說:他錯了!他是陷入無明的狀態裡面,所以要責備他是愚癡。可是就一個菩薩的心地法門來說,以他的道共戒來說,要警醒眾生讓他不墮入無明,那才是重要啊!所以有時候我們在經典裡面,也看到佛陀會責備外道是一個愚癡,乃至會責備外道說他是畜生;事實上這個都是為了要警醒眾生,所以心中起的是善念;是要警醒眾生,不讓眾生掉入愚癡裡面,不令眾生掉入畜生道裡面去。所以依於這樣子的道共戒,所以一個實證般若的菩薩,他是不取相戒的,因為依於佛陀的教導,是應該如是而行啊!最後乃至不取佛戒,因為 佛陀所施設的戒法,事實上所有的佛戒,統統都要使眾生獲得利益;所以菩薩依於利益眾生的因素,所以作了種種的行,其實真正才是能夠暢佛本懷的;既然是要暢佛本懷,就不會被佛陀的這個戒相所約束。因為佛陀施設佛戒的意思,也不是在約束這樣的菩薩啊!而是在約束一個還不懂得心地法門,還沒有道共戒的ㄧ般人。

所以佛戒是要約束還沒有實證心地法門,還沒有道共戒的ㄧ些佛弟子。對於有心地法門,有道共戒的菩薩,佛陀就不以佛戒來約束,所以一個菩薩最後是無戒可持;可是這無戒可持的意思是說,對於佛陀所施設的種種戒法,他不是不持守,而是依於他的道共戒的所知他去持守,所以表面上有時候他持守得非常的嚴謹,可是有時候眾生會以為說,這個菩薩怎麼有些戒沒有持好呢?其實不然,那是因為這個菩薩,他依於佛陀所施設,所依於實證第八識如來藏而建立的道共戒,這菩薩在持守他的心地法門,持守他的心戒、持守他的道共戒。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說一個菩薩最後是無戒可持,可是他的無戒可持,並不是真正無戒,而是因為他有道共戒在持守;因為他有他的般若智慧,能夠審度時勢來利益眾生,因為能夠這樣子利益,這樣才是能夠莊嚴菩提,才令菩薩的智慧能夠超越一切的人天,所獲得的福德智慧,也能夠超越一切人天,所以說這樣子才是持戒波羅蜜的一個重要的要點。

今天我們就先跟各位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菩薩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02-a10_013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12集 六波羅蜜(六)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到〈供養禪波羅蜜〉,我們有說到應該要「樂說定報」。對於生諸禪諸天的這個事情要正確而說,對於智慧所得的三昧,它是如何出生也要正確而說,這樣才是「樂說定報」。佛陀也說:「若心放逸了,就要產生恐怖」。知道說自己又落入不好的覺觀裡面,如果見到邪定,就要為其說它的罪過。

其實所謂的正定,它有所謂的世間正定跟出世間正定。也就是說,世間的正定在世間中,譬如四禪八定就是所謂的世間正定;那有所謂出世間正定,就是對於法界實相的實證,譬如說三三昧或是菩薩所實證的大乘的一實相印,這都屬於出世間的三昧,是屬於出世間定;所以正定有出世間定跟世間定。也有所謂的邪定。邪定就是說有人認為要修雙身法在淫樂的一心之中,專心於受樂的這個境界裡面那樣子安住,那樣就可以成就報身佛的果報,然後就可以即身成佛,這樣子就叫作邪定,因為事實上那是屬於欲界的淫樂境界,一心享受淫樂只是世間的淫樂藝術,它並不是佛法的實證。所以說對於這樣的邪定,我們要知道它是錯誤的,也要知道那就叫作邪定,它並不是真正的世間正定,更不可能是出世間的正定。有關於這一方面的開示,平實導師有著作《狂密與真密》,請有興趣的菩薩可以請閱來詳細閱讀。佛陀說:「還要善化眾生,置正定中。」也就是說,對於有一些菩薩不小心受到惡知識的錯誤教導,而不能安住在正定之中,我們就要以方便善巧令眾生安住於正定中;也就是說要教導眾生安住於世間的正見,乃至安住於世間的正定,最後能夠更進一步來修證、來實證出世間的正定,如果能夠這樣子修行,能夠這樣來供養禪波羅蜜,那就是真正在供養六波羅蜜的禪波羅蜜。

接著佛陀繼續開示說:「善男子!若有人能淨身口意,悉學一切世間之事,於貪瞋癡心不貪樂,不狂不亂,憐愍眾生。善能供養父母、師長、和上、長老、耆舊、有德,修不放逸。先語軟語不誑眾生,能分別說邪道正道及善惡報,常樂寂靜出家修道。能以世事用教眾生,見學勝己不生妬心,自勝他人不生憍慢,受苦不憂受樂不喜。善男子!有是相者,當知是人則能供養般若波羅蜜。」佛陀接著又開示說,若有人能夠清淨身口意來修種種法的話,這樣就符合般若波羅蜜。那我們要說「什麼叫作清淨身口意呢?」也就是說,清淨身口意行它是要修六波羅蜜的一個重要前提。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清淨身口意行,就是所行的要符合佛法修行的正理,所說的言語也要符合佛法修證的這些道理,乃至心中所思也都是同樣的清淨,而符合法界實相、符合戒行,這樣才能夠清淨所謂的身口意行!以這樣清淨的身口意行而符合法界實相,符合佛法的種種戒法,這樣來修行才能夠稱為真正在佛法中修行。而能夠供養六波羅蜜,那這裡佛陀就有說:「要能夠以這樣子清淨的身口意行,來悉學一切世間之事。」也就是說要能夠清淨身口意行,來悉學一切世間之事,為什麼稱為供養般若波羅蜜呢?因為所謂的清淨身口意,而能夠來悉學一切世間事,能夠稱為般若波羅蜜,那是因為有承認第八識的存在,依於第八識的存在來行來修身口意行,這樣才叫作清淨身口意行,這樣才有可能理解說,為什麼這樣子稱為悉學一切世間之事?為什麼就叫作供養般若波羅蜜?因為一切世間之事都由第八識如來藏所出生。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菩薩的修道就是在五明中來成就。五明中最重要的就稱為內明,內明的實證就是對於如來藏的實證,實證之後就開始能夠有因明。為什麼?因為一切的因明邏輯其實就是如來藏的法性,依如來藏的法性而建立,所以說這樣子才能夠與內明相合;能夠與內明相合,才能夠稱為因明,否則只是邏輯學。可是只有邏輯學而否定了第八識如來藏,那不能稱為因明,那他一定會導致錯誤的結論。所以說有了內明之後,才能夠獲得因明;有了因明之後以言語論述來說明這些道理,那就是聲明。所以有了內明,有了因明,才能夠成就聲明;如果沒有內明,那不可能有因明,那就也不可能有聲明,那樣子所說的只是一個詭辯之說,乃至矯亂之說,就不成為聲明。

有了內明、因明、聲明,事實上菩薩還要成就工巧明。因為工巧明就是世間之事,世間之事就有種種的法相,然後這些法相都不離內明、因明以及聲明,所以菩薩也要修學工巧明,能夠成就世間的一切工巧。所以世間的工巧,譬如說建築,為什麼能夠起造橋樑大樓?因為一切色法有它的法性,而這個法性呢是如來藏所賦予色法的法性,所以就能夠起建大樓橋樑。因為色法有種種的法性。有了工巧明之後,還要懂得醫方明。因為一切眾生的五陰就是由如來藏所出生,乃至山河大地器世間也都是如來藏所出生的,所以說人的各種疾病與醫藥,都能夠相符、能夠相應。事實上也因為這是如來藏的法性之ㄧ,因此菩薩也可以依於實證如來藏,能夠略知醫方明。最後菩薩就依於第八識如來藏的法性,能夠逐漸修得五明。如果沒有如來藏,也沒有五明可說。所以能夠清淨身口意,然後悉學一切世間之事,事實上就是在修學一切種智,只是說有沒有那樣的智慧來修學而已。所以諸地菩薩在修證他的無生法忍的實證的時候,其實就在利益眾生的弘法事業之中利用各種因緣,來悉學一切世間之事,在其中能夠現觀,最後能夠成就諸地無生法忍的智慧。所以說能夠清淨身口意,悉學一切世間之事,事實上就是菩薩所應修學的,而且要能夠以這樣的世間之事來教導眾生。因為菩薩既然能夠從中學得五明,就可以以五明來教導眾生逐步去成就,所以這個是菩薩所修之事。

而且能夠在修學這些一切世間之事的時候,如果看到有人在世間法上超越自己,心中不生嫉妒之心。因為有些人雖然他不是菩薩,可是在對於世間法中有一些獨特的能力,譬如說他懂得工巧,他懂得醫方,雖然他不是佛法中的佛弟子,可是他對於如來藏的法性,雖然他不一定相信,可是他一樣能夠學習

祂的法性;因為這個緣故,有時候他會超越菩薩。菩薩看到這樣的眾生,心中不會產生嫉妒;這個眾生有他的智慧,那菩薩也要跟他學習。可是菩薩學習之後,他對於眾生所修學的這些世間之法,他有他獨特的見解,能夠超越眾生,所以菩薩能夠知道自己什麼地方超越眾生,也可以知道自己什麼地方不如眾生,而在三界中與一切眾生同事利行。如果看到自己勝於他人不生憍慢,因為菩薩知道,因為眾生有他眾生殊勝之處,自己也有自己超越眾生之處,不只是在出世間法上,在世間法上菩薩也因為他自己從事種種的事業也可能超越眾生。可是超越眾生的時候,他不會以此為足;因為菩薩心中所要學習的是諸佛的無上正等正覺,是菩薩心中念念所需要修學的,所以沒有達到無上正等正覺之前,哪有什麼可以驕傲之處呢!

可是如果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那更沒有什麼可以驕傲啦!為什麼呢?因為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也都是依於第八識如來藏;而這第八識如來藏,祂是無我之法,祂不會說我證得什麼,因為那就是如來藏的法性。所以一切菩薩,即使他超勝於他人,事實上他的心中也不會生起憍慢,他會轉依如來藏,就像如來藏那樣一般的隨順眾生啊!所以不生憍慢。然後如果受苦不生憂惱,如果受樂也不會產生貪愛。為什麼呢?因為這一些都是如來藏所出生的法性,依於我們的六根、六塵、六識所出生的法性,所以說這一些都是生滅無常的法性。雖然菩薩受用,可是菩薩不隨於種種的境界。菩薩在修學這一些世間之法,其實他也會同時……,因為他所要修學的對象,跟他所要度化的對象有非常非常多,所以說譬如父母、師長、和尚、耆舊、長老等等,這些人都是我們在修菩薩行之中的種種因緣,這些眾生經常對於菩薩是有恩德的,所以父母、師長、和尚、耆舊、有德 ,統統都是對於菩薩都有呵護養育之恩的;乃至都在這些有恩之人身上,可以學得非常多的世間法,乃至出世間法。乃至其他種種的貧窮田,一切窮苦的眾生,菩薩也會憐憫之。為什麼呢?因為有這一些貧窮田的眾生,菩薩才能夠廣植福田,才能夠依於眾生的渴求行種種的布施,最後成就無量無邊的福德跟智慧。所以菩薩對於一切的眾生他是憐愍的。

那對於眾生中,對自己有恩德的這些眾生,菩薩也要特別去供養而去學習。如果能夠這樣子供養跟學習,那這個人才有可能有了世間的福德智慧。然後以這樣子作為基礎,他才有可能進一步來修學佛法的正知正見,那這樣子,這個菩薩才有修學去實證般若波羅蜜的一個遠因。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看這個經文說要供養般若波羅蜜,要熏學一切世間知識,然後憐愍眾生,乃至要供養父母、師長;有人說「那為什麼供養父母師長?不是世間人就能作的事情嗎?為什麼這樣子可以稱為是供養般若波羅蜜呢?」因為能夠孝養父母、師長、和尚,其實如果能夠這樣作的人,表示這個人他是懂得因果的。有了這樣子的世間的智慧,而且如法實踐的時候就有世間的福德;如果沒有這樣的世間的智慧,他就不能成就世間的福德。所以要修學佛法,然後來實證佛法,來獲得智慧,來證得般若,他一定要先懂得世間孝養父母、師長的這些道理。

有了這樣的智慧跟福德之後,他才有可能進一步來修學正法。如果沒有這樣的福德跟智慧,那他基本上他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也不是有福德的人,那他要來修學正法,來獲得般若波羅蜜的實證,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是先有供養父母、師長、和尚的這樣的智慧跟福德之後來作為遠因,然後因緣成熟、福德成熟之後,他才有因緣進入正法之中,來聽聞正知正見。聽聞了正知正見,他所要修所要學的還是不離布施給報恩田,布施給功德田,布施給貧窮田的種種布施之行。乃至於要持戒,能夠對於自己的戒行能夠清淨,能夠不犯眾生;乃至更精進地依於菩薩戒能夠利益眾生;乃至要忍辱於一切眾生,忍辱一切境界,忍於一切的境界;甚至要精進地去布施、持戒、忍辱;乃至有這樣的正見,安住於這樣的正見,如法修行而不動搖。所以這些全部都圍繞在我們平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有了這樣的遠因跟近因,已經進入正法來修學六波羅蜜的近因,而且能夠如法來修行之後,這樣才逐漸具足了實證般若波羅蜜的遠因跟近因。最後到了智慧度的時候,依於善知識教導第八識的道理然後去參禪,最後就有因緣能夠實證。這個時候在善知識的教導參禪的正確道理,教導正確的第八識如來藏的道理之後,他就具有實證般若的正因,因為這個時候他就能夠知道如來藏的法性是如何,能夠在一切時中去參究。

這樣的話,有了前面的遠因的福德、近因的福德,加上正確熏習般若的正因,他就有因緣來實證般若,這樣子才是供養般若波羅蜜的道理。所以佛陀說:「要供養般若波羅蜜,就要從清淨身口意行,然後熏學一切世間知識,然後用這個來教導眾生,乃至要供養父母、師長……等等」。從這樣子的遠因一直修到近因,乃至最後依於善知識的般若正見作為正因來實證般若,如果有這樣的相貌,這樣子才是稱為能夠供養般若波羅蜜的一個菩薩。所以六度事實上它是彼此相關,而不是能夠完全把它--全部把它分解,然後只修一樣而不修另外一樣。

好,因為今天時間已經到的關係,我們就跟各位菩薩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09-a10_012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第11集 六波羅蜜(五)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解說到供養禪波羅蜜的這部分,我們也說到要供養禪波羅蜜,是要遠離惡覺觀。我們舉了欲界的惡覺觀,事實上是函蓋很廣的事情;我們要供養禪波羅蜜,就是要遠離這些不好的覺觀;如果我們沒有辦法離開這些不好的覺觀,那我們又一直被限制在欲界中而不能解脫。所以說一個菩薩要成就廣大的福德,乃至要成就佛法中的實證,他就要能夠遠離惡覺觀——要能夠遠離欲界種種的覺觀。修四禪八定,事實上也是在遠離種種的不好的覺觀;也就是說,修四禪八定它有它的層次,這個層次,事實上就是要一層一層地去離開三界。所以說,首先就是要先離開欲界的覺觀,然後進入色界;進入了色界之後,還要遠離色界的覺觀;乃至最後要能夠遠離無色界的覺觀,然後能夠實證涅槃。

這個實證涅槃就涉及到大乘跟小乘的實證。譬如說小乘他要離開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覺觀,所以他要成就滅盡定的修證,事實上這個就是為了要離開三界的覺觀。菩薩遠離三界的覺觀,他是以實證第八識為主,因為他實證了第八識的時候,就可以發現說這第八識如來藏是離開三界的覺觀,因為祂本來就離開三界的覺觀,因為祂不與六塵萬法相應,也就是說祂是離開六塵的覺觀。祂對於萬法祂也是遠離的,遠離的意思就是說,祂跟萬法祂是有祂的界限——祂出生萬法,可是祂不執著於萬法。所以說第八識祂是遠離六塵以及萬法的,依於這樣子才遠離了一切的覺觀,遠離一切的惡覺觀。

那修四禪八定這個解脫,就是要先降伏對於我見跟我執的這種錯誤的覺觀,所以說遠離惡覺觀,所含攝的範圍是極為廣大的。接著 佛陀又說要「見怨修慈」,因為看到仇人,就想要報復的這種怨恨之心,其實也是惡覺觀。因為如果見到仇家,他想要報仇,這個報仇的心,就是在欲界的心,那就會跟這個仇家還互相彼此繫縛在欲界之中;所以這樣的覺觀,也是不好的覺觀,所以要「見怨修慈」。

還要「樂說定報」,也就是說要能夠讓眾生知道說修禪定所生的處所。譬如我們前面說,若修雙身法他一定落在欲界,因為他沒有離開欲界的境界。所以說要「樂說定報」,就是要告訴眾生說——修禪定;所謂的禪定一定是離開欲界,一定是有初禪以上的實證,才可以說他有禪定的證量。這樣的話至少就要修初禪,有能力能夠生到色界天去,這樣才是說能夠出離三界,這樣才叫作「樂說定報」,也就是生到四禪之天這樣的果報。可是在佛門裡面經常會有這樣錯誤的一些觀念——因為對於所謂生禪定天,有種種的邪思妄想。譬如說我們看有位比丘他著作了《性空學探源》,然後在這本書的第二章〈阿含之空〉裡面有提到「空義之次第禪定化」,他認為說,在佛法中有種種觀空的方法,然後他就認為觀空的方法,事實上是在修禪定。然後這樣從這裡演變出來的,那這樣子對於佛法的認知,其實就不是很正確。

我們看看他是怎麼說的。他裡面說:「但『中阿含』不動道同空三昧,而將無想與無所有倒置過來,這才與四無色定的次第,完全吻合。很明顯的,佛教所說觀空的禪定,在演變中,漸次的與三界的次第符合。所以我敢說:三界中無色界的次第,全是後代佛弟子們修定的過程,在「身壞命終由本意故得至彼處」的理論下,組織安立成功的。」也就是說,這位比丘他是主張,這個觀空的次第是佛弟子他在修定的過程,去把它組織起來的;也就是說他否定在佛世的時候,佛陀是已經完全實證四禪八定、五神通種種的神通境界,祂是完全了知的。也就是他否定這樣子的事情,他對於 佛陀的證量是推翻的,因為他認為說:這些觀空的道理是佛弟子之後才去安立建立組織起來的。

因為他談的是「阿含之空」。可是 佛陀所說的空三昧—-所謂的三三昧,事實上所說並不是無色界定裡面的空無邊處。可是這位比丘他的說法就是,所謂的空三昧他就認為就是《淨不動道經》所說的不動道;所以他說《中阿含》的不動道,同空三昧。可是就經典來說,所謂的空三昧並不是空無邊處,那是智慧所實證的,因為那是以實證第八識來建立空三昧;可是因為聲聞人他不能實證第八識,所以說他特別安立了滅除三界,來說為這叫作證得空三昧。可是空三昧它是一種見地上的實證,它並不是四禪八定的實證,所以同樣都是可以稱為空三昧。因為空無邊處也是禪定,所以有些翻譯也把它翻譯成空三昧;可是三三昧裡面的空三昧,卻不是四禪八定中的空三昧,不是那種空無邊處的這種禪定;它所指的是智慧,是指的斷我見所應該實證的智慧。

那這位比丘就混淆了所謂的空三昧的名相,把《淨不動道經》裡面的這個東西,就跟三三昧裡面的空三昧混為一談。如果我們觀察《中阿含經》的〈長壽王品〉中《淨不動道經》的話,我們可以知道它所說的淨不動道,它指的是四空定,特別是四空定裡面的三個,那是 佛陀特別的施設;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證得空三昧,事實上這個人是一個聲聞的見道者,而他能夠最後獲得解脫的,如果他修的是聲聞道,他可以七次人天往返究竟解脫。

可是如果我們看《中阿含經》裡面《淨不動道經》所說的經文來看,佛陀對於淨不動道,祂並沒有把它說,如果實證這個,就一定能夠獲得解脫。反而 佛陀說,「能夠證得淨不動道,他不一定獲得解脫。」所以在經文裡面,也是有這樣的明文記載,這位比丘他也知道啊!所以他在他的書裡面也這樣說,我們看一下,在他的《性空學探源》裡面,有這樣的經文:二、淨無所有道,經說:「……及不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得無所有處。」也就是說,既然這個不動想,跟其他的一切想,其實都是無常、都是苦、都是滅,那顯然這個不是空三昧啊!因為證得空三昧的人,他是可以七次人天往返究竟解脫的。可是不動想,事實上它是苦,然後它也是應該要滅的法,顯然它指的是禪定。可是空三昧的見解,可以七次人天往返究竟解脫,不是隨著命終之後就斷掉的。所以說:這個三三昧裡面的空三昧,跟空無邊處顯然是截然不同的。可是這位比丘就把它彼此混淆了,混為一談。然後他還說:還要把無想跟無所有,還要把它倒置過來。因為在三三昧裡面,無想有時候是擺在前面,可是在四空定裡面,非想非非想天是在最後的,所以他認為說:這兩個還要把它倒置過來,這樣才符合四無色定的次第。

可是三三昧所說的空、無相、無願,它並不是講是指這個四無色定裡面的三個;它所說的是智慧。可是如果依佛學的研究,看到空三昧,就把空無邊處也把它視為空三昧,就混為一談。乃至這個無想,也把它想成是無想定,或者是把它想成是無想天的無想定;跟那個無想三昧其實是不同的,也把它混為一談。也就是說他們總是落在語言文字上的比對:認為空,所有空都是同樣的意思;看到所有的三昧就認為是,所有的三昧都是定。可是定與三昧其實是有所不同,因為定經常指的是,三界中四禪八定的實證,那稱為定;可是三昧它經常指的意思,是對於一種境界的一種決定心——它有一個正見的一種決定,所以它稱為三昧。所以他能安止於這個正見,能夠不動搖。為什麼?因為它是符合法界的事實,既然是符合法界的事實,它當然可以不動搖啊!依於這個不動搖,而且有智慧,而說為三昧。所以世間的禪定跟三昧,其實還是有所不同的。

然後他這裡說,這佛教所說的觀空的這種禪定,是在演變中,然後漸次跟三界的次第符合了。表示說,他認為說佛法是逐漸來符合法界的,那就否定了 佛陀祂成佛的時候,是頓悟而成佛,然後頓知一切法的。所以他的話,就是來推翻 佛陀的證量,然後他說:「所以我敢說,三界中的無色界的次第,全是後代佛弟子們修定的過程,然後最後才安立成功的。」可是我們要知道禪定的修證,它是稱為靜慮的;也就是說,這個靜慮它是要根據事實的實證,來說應該是什麼樣道理,來獲得一種內心的智慧的一種確定。所以它不是一種推測,所以禪波羅蜜它都是實證的。即使四禪八定中,所謂的初禪天是不是真的存在也是透過實證而確定的;乃至無色界定也是一樣,是經過禪定的修證而確定的;不是只是說:我去推論,所以我敢說。

所以在佛法的修證裡面,並不是說誰敢不敢說的問題,而是說到底這個事情,有沒有符合事實、有沒有符合法界的實相?所以我們任何人,在修學佛法的時候,都要小心謹慎,依於事實、依於理性的理解跟判斷才來修行的。並不是說:這事情我認為是這樣,所以我敢說一定是怎麼樣。不是敢不敢說的問題,而是說,是不是那樣子的事情。所以說在佛法的修行裡面,不應該說我敢說什麼什麼,如果這樣說其實就已經不符合禪定波羅蜜的修持,也不符合供養禪波羅蜜的修證。

我們看看這位比丘,他還在後面,他還說到這樣的事情。他說:「以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的熏修,其未能引發無漏即生解脫者,理應生於此空、無相、無所有處;無色界的組織,因此成立。」也就是說,這個比丘他是主張:所謂無色界禪定的組織,就是四空定的組織。他認為是經過逐漸修行之後,佛弟子們逐漸修禪定的經驗裡面,才安立起來的。可是這樣並不符合事實,因為在外道裡面,就有人修得四禪八定,顯然四禪八定是法界的一個實相,它是一個事實,也是個真相;確實是有四禪八定——有色界的十八天,還有無色界的四天,可以讓眾生安住;所以外道的修持者,他也可以修到四空天去,修到無色界天去。所以顯然,這個不是佛弟子去安立的;那是一切眾生的如來藏,所能成就的眾生安置之處,所以這個不是組織而成的。

然後他說:這空、無相、無所有,他說這個是三三昧,然後說這個三三昧,如果說沒有引發無漏而產生解脫的話,就會生到無色界天去。可是我們要知道三三昧,所謂的空、無相、無願,事實上它所實證,它是個智慧境界。如果實證之後他必然解脫,可是他解脫所生之處,有聲聞跟菩薩的不同。譬如:聲聞人他可以依於他的聲聞見道證得空、無相、無願,他就生到欲界天去,然後七次人天往返,就究竟解脫。他也可以依於他快速修證的道理,他可以安住在人間不生欲界天,那他也可以在人間啊!他不會因為這樣,就生到無色界天去。菩薩也是同樣的道理,菩薩即使明心之後,也同時證得斷我見的智慧,他也實證了三三昧,他一樣可以發願常住人間弘法利生,也不會生到無色界的四種天裡面去。

所以說我們說樂說定報,意思就是說,對於修禪定所得的果報要如實而說,那對於菩薩所修證的智慧,是如何出生的也要如實而說;不能把修四禪八定跟三三昧,這種智慧所得的三昧混為一談。如果混為一談,那就不是說於正確的定報;那這樣的話,即使他樂說,事實上對於眾生也是損害,也不是在供養禪波羅蜜。所以要供養禪波羅蜜,要如實對法界的實相,對於修禪定所應生之處,要如實而說;乃至對於智慧所得的三昧,他的生處是如何,也要如實而說。如果都能夠如實而說,這樣才能夠叫作「樂說定報」;如果不是如實而說,那就不能說是「樂說定報」,因為這樣不是供養禪波羅蜜。

今天我們因為時間關係,就跟各位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08-a10_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