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01集 菩薩應如何教化弟子?(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我們要開始的單元是「菩薩應如何教化弟子」。菩薩要入於菩薩正行中,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最重要的基礎是什麼呢?就是要在於三寶的清淨功德生起正信,並且要修集對三寶的恭敬、尊重、供養的這樣的一個功德,然後能夠成滿十信的資糧;成滿十信的資糧,以不退十信為根本,親近真實善知識,來熏習第一義諦的了義正法,修學六度波羅蜜,能夠讓自己長養善根、具足善根,能夠安住於五蘊的空法,以及般若空法,讓自己能夠熏習發起,並且長養菩薩種性,讓自己能夠在修集六度的過程中,修集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能夠因緣成熟於七住位,實證法界實相心如來藏,受到善知識的攝受不退,然後能夠在般若實相上面發起智慧。

但是是否能夠入於七住位來修學般若空法?是否能夠在七住位親證如來藏阿賴耶識?最重要的善根就是要能夠信受以及安住於菩薩道的修道次第。在整個次第中,有應該建立的正知正見,有應該斷除的一念無明、無始無明煩惱,有應該實證的般若實相智慧以及一切種智,有應該修的道業,這樣的次第就好像階梯一樣,一階一階的不可省略,也不可躐等。菩薩道它必要的修證次第,例如說:七住位要親證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因此而發起般若實相智慧、破無始無明、斷我見,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實證。

接著再往前,在十住位薄貪瞋癡,能夠眼見佛性;再往前修證,有十行位要親證「陽燄觀」;滿心以後入十迴向位,能夠離欲證得初禪,親證「如夢觀」;入於初地,初地能夠永伏性障如阿羅漢,證得「猶如鏡像現觀」;在二地能夠證得「猶如光影」的現觀;乃至三地到十地與等覺、妙覺,這樣子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在這期間最主要就是要修集廣大的福德。修集廣大的福德,還有就是修學應證的這些種智內容,中間有應斷的煩惱障與所知障的內容,都要能夠清楚瞭解。

所謂的煩惱障是屬於哪個部分?原來煩惱障是屬於與生死有關的部分,所知障的部分,原來是對於實相不能了知的部分,以及證得實相以後,對於實相整個的功德法,原來還有很多不知道的;對這個部分自己要清楚了知,在哪一個階段應該斷除哪個煩惱、應該實證什麼樣的一個智慧。能夠安住於自己所處的階位,來受學菩薩道、行菩薩行,來修學應該修學的,修集應該修集的資糧,這樣子次第的修集佛道所需要的智慧莊嚴與福德莊嚴,自己能夠安忍信受,這個是最重要的善根。

哪一種智慧是能莊嚴佛道的呢?是不是一切的智慧都能莊嚴佛道呢?不是這樣的,我們要來告訴大家,所修行的智慧一定是不能離開於實證第八識如來藏才能具備的中道般若實相,以及以此中道般若實相為基礎,進修的一切種智,這些才是成佛所需的智慧莊嚴。為什麼呢?因為只有金剛不壞的實相心如來藏,才是屬於因地發心、果地覺成佛所依止的同一個真如心,這個部分學人一定要清楚的了知。假如說,在因地發心的是意識心,可是果地覺成佛的,卻沒辦法依止於這個意識心同一個而來成佛,這個就是裡面有問題。因為意識心祂是只有一世,每一世都是由新的五蘊存在以後才生起,五蘊壞滅了,意識心就壞滅了,這樣一個心既然會中斷,就不可能說祂是因地心、果地覺成佛的時候同一個真如心,這個是一個非常粗淺的知見。

哪一種福德才能夠莊嚴佛道呢?是一切的福德都能莊嚴佛道嗎?我們這邊也清楚一下,瞭解說什麼樣的福德,才是莊嚴佛道的福德?要實證如來藏以後,轉依如來藏的真如無我法性,而去攝受有情、成熟有情、利樂有情,使所攝受、所利樂的有情也能夠發菩提心入於大乘,也實證法界實相心如來藏,住於解脫功德而得到安樂,這是成佛所需的福德莊嚴,為什麼呢?因為只有依止於─真如無我法性的不可得空、無所得空,而以這樣的不可得空、無所得空,來去攝受有情、利樂有情,就能夠在自利利他的過程裡面,能夠不求有所得,依止於這種真如無我、無所得空的法性,這樣子的話,就不會繫屬於三界,不會繫屬於生死。

所以,我們就知道說,既然是這樣,那麼也有不是成佛所需的福德莊嚴,那是什麼樣的福德,不是成佛所需的福德莊嚴呢?倘若離開了實證法界實相心的法門,離開了轉依如來藏真如無我的智慧,所修的福德就僅是繫屬於世間的福德了;因為有漏有為的福德,是與我見我執相應,生死法所攝而不堅固,不能成為佛道所需的福德莊嚴。為什麼說離開了實證法界實相心的法門,離開了轉依如來藏真如無我的智慧,它就會繫屬於世間的福德呢?因為從解脫道上來講,修解脫道的二乘人,他一心所求就是要解脫於三界的生死輪迴,所以並不會入於世間而修福德,他是想要出於世間、想要解脫,所以在修解脫道的過程裡面,就是要遠離以及斷除,而不會入於世間。

假如說,是以一般的菩薩,他要修學菩薩道,但是並沒有實證如來藏,並沒有辦法轉依真如無我的智慧而修學福德,那麼會以意識心所了知的部分,對於自己所修的福德而有所期望、有所求;那麼這些期望與所求,變成會繫屬於在世間求可愛的異熟果報,這樣子等於說,跟生死法就相連繫了,生死法相連繫的福德就不堅固,不堅固的福德就不能成為佛道所需的福德資糧,因為它會隨著生死而受用了。

菩薩要如何攝受有情,才能具備成佛所需的福德莊嚴呢?就是要成為久學菩薩、實義菩薩。實證法界實相心如來藏,並具備轉依如來藏以後所修集的智慧莊嚴與福德莊嚴,成為實義菩薩以後,才能真實地自利利他;這個自利與利他,都是在佛菩提道上而言,自己能夠在佛菩提道上,真實地修集成佛所需要的智慧資糧以及福德資糧,同時也能夠利益所攝受的有情,同樣在佛菩提道上,也能夠修集成佛所需的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這樣才是真實的自利利他。成為實義菩薩,他是要經歷多劫,來親近真實善知識,修學六度波羅蜜,能夠聽聞、能夠領受、能夠思惟、能夠如說而行,來修集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他不能從這一世的五蘊年齡,與學佛的前或後,來判斷說他是新學菩薩或是久學菩薩。

經中對於說,如何是久學菩薩有這樣的開示,我們來看《央掘魔羅經》裡面怎麼來說呢?經文這麼說:「復次菩薩摩訶薩成就八相,非為新學,何等為八?一者說摩訶衍,二者分明演說如來之藏而不厭捨,三者不貪財物,四者慈悲喜捨忍,五者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六者近善知識,七者離惡知識,八者世利知足。菩薩成就如是八相,非為新學。」經文中 佛陀這麼講,說菩薩要成就這八種的相貌,就不是新學菩薩而是久學菩薩。這八相裡面,第一相:說摩訶衍,也就是說,這位菩薩所說的法,都是大乘中道實相佛菩提道的法。第二相:分明演說如來之藏而不厭捨。對於說要分明演說如來之藏,而不厭捨,這些內容指的是什麼呢?就是要能夠稱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宣說如來藏不生不滅,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淨莊嚴功德,說如來藏真如佛性不變異,說如來藏是涅槃本際,說如來藏有無量功德寶聚,這樣的內容演說不盡而不厭捨。菩薩對於這些內容,因為他親自實證了如來藏,能夠現前觀察,觀察說,原來如來藏有這麼多的功德法,對於自己能夠因為親證如來藏,而得到這種清淨解脫的功德,當然要利益眾生的時候,會很樂於來宣說如來藏的法,所以他會分明演說如來之藏,而不厭捨。第三者:不貪財物。也就是說,這位久學菩薩,他對於世俗所需的、這些生活所需的,他都不會過分來貪求,在世間的財物上追求而不知道厭捨。第四:慈悲喜捨忍。也就是這位久學菩薩對於眾生都是慈悲喜捨,不會棄捨他們,而且能夠忍於眾生難度。第五: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久學菩薩在對眾生作這些布施的過程裡面、攝受的過程裡面,會把眾生當作自己唯一的兒子,一樣的親切、一樣誠懇的教導;第六相。要近善知識。也就是說,久學菩薩他所要親近的,就是在佛菩提道如來藏正法中有實證、有真修實證的善知識,他都會去親近修學。第七:要離惡知識。所謂的惡知識指的就是說,在佛菩提道中修學的學人,他有這個邪見,同時我見、我執深重不能斷除;在邪見、我見、我執不能斷除的過程裡面,曲解了佛法,曲解佛法又誤導學人落於邪見、我見、我執中,而不能在佛菩提道中真修實證,這樣的學人就稱為惡知識。也就是說久學菩薩,他是會遠離這樣的惡知識的。第八相:世利知足。也就是久學菩薩在世間的這種受用上是少欲知足的,不會在世間的名聞利養上去追求的。菩薩如果成就這八個事相的內容,他就是久學菩薩,他就不是新學菩薩。所以從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知道說,這個久學菩薩他一定是實證了如來藏,而且一定是不退轉於如來藏正法,能夠分明演說如來之藏,而不厭捨,這個是最重要的檢查對象;當然還有就是說,他一定是不會對大眾,來宣揚解脫道的法,而不會說把這個有大功德、大利益的如來藏正法,自己實證了以後,然後只有自己受用,而不讓眾生能夠一樣熏習、一樣學習。所以他一定不會只是說這個解脫道的法,一定是要說大乘實相中道的法、佛菩提道的法。同時在身行、口行上面,也知道說,他是不貪財物的,世利知足等等,那麼這樣子就說他是久學菩薩。

所以說,我們從前面的經文可以知道說,實義菩薩他一定是久學菩薩,因為所謂的實義菩薩,就是說他本身一定是親證了祂這個法性,也就是如何是這個法界實相的法性、如何是這個涅槃本際,所以稱為實義菩薩。那實義菩薩一定是久學菩薩,而不論他的年齡、性別、學歷、出家或在家,久學的實義菩薩有能力攝受新學菩薩。所以說久學菩薩攝受新學菩薩弟子,要如何來教化弟子才如法呢?這個部分我們就要開始來進入《優婆塞戒經》裡面 佛陀的開示。經典中內文是怎麼說的呢?「善生言:『世尊!菩薩具足二莊嚴已,云何得畜徒眾弟子?』『善男子!應以四攝而攝取之,令離諸惡,增諸善法。』」在這一段經文中,善生請問 世尊說:菩薩他具足了福德莊嚴、智慧莊嚴以後,要如何來畜養徒眾弟子呢?佛陀回答善生說:應當要以四攝法來攝取弟子。四攝法指的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用這四攝法,來攝受弟子、教化弟子,讓弟子能夠遠離諸惡、增諸善法。我們就以四攝法的方法,一項一項的透過布施的方法、愛語的方法、利行的方法、同事的方法,一樣一樣的來舉例,然後看怎麼樣來令所攝受的弟子眾,能夠遠離諸惡、增諸善法?

但是,首先我們要先知道說,到底應該遠離的這些惡事,應該增加的這些種種善法,指的是什麼?我們先來瞭解一下。應該教導弟子遠離的惡法,有這些項目,第一項就是說:與三惡道相應的貪瞋癡身口意行的煩惱應當要遠離。假如沒有教導弟子眾,遠離與三惡道相應的貪瞋癡身口意行的話,那麼弟子眾造作了這些能夠受生到三惡道的這些身口意行的話,那麼在佛道上、在菩薩道上修學,就變成越離越遠了。所以實義菩薩,第一個首先要教導弟子眾,要遠離與三惡道相應的這些貪瞋癡身口意行。第二項:就是要讓弟子眾,遠離這種增長我執的欲愛邪淫煩惱。因為我們菩薩都是在欲界、在人間行菩薩道,在人間行菩薩道,因為有眷屬,因為會親近眾生,那麼有眷屬、會親近眾生,在欲界最重的、最難解脫的、最粗重的煩惱就是淫欲。如果說弟子眾在世間,當然跟眷屬在一起,有一些必要所謂的義務,這些部分是屬於在世俗法上認同的部分,那佛法當然是不會在這裡說作一個遮止。可是如果說過度的貪欲,過重而會造成邪淫,這個部分要告訴弟子眾,這樣的話是增長了我執,讓我執的煩惱增重,未來在修道上,能夠與這個法相應,與清淨的解脫法相應的遮障就會增加,所以實義菩薩教導弟子,就是要遠離這種增長我執的欲愛邪淫煩惱。第三項:就是要教導弟子說,要遠離這種沉溺於五欲中,增長懈怠放逸的煩惱。因為在欲界中行菩薩道,難免就是在五欲中受用,菩薩在五欲中受用,應該是要知道說,既然在世間,當然要跟眾生同樣的事相,不能像修解脫道的聲聞人,遠離這個世俗的五欲;既然跟眾生同樣事相,又在五欲中的話,就要知道說什麼是煩惱、什麼是我們與眾生同事要同樣有的事相。在五欲中的時候,要去能夠拿捏受用五欲的分寸,不能過度於沉溺,過度於長養自己的貪欲煩惱。如果說在五欲中,過度於沉溺的話,就會變成懈怠放逸,這個部分的煩惱會增長,一旦是懈怠放逸的煩惱增長,那麼在佛道上的修學,就一樣會變成是一種遮障,所以這些法就變成是惡法,而實義菩薩應該要,教導弟子眾要能夠遠離。第四項:就是如果弟子眾不能發起無上菩提心,而畏懼生死、心量狹小,就應該教導弟子說,怎麼樣來發起無上菩提心?怎麼樣來認識真實的菩薩道?怎麼樣來認識這個實相法界?這種實相法界的法,是跟二乘這種所謂的純粹修解脫道的法是不一樣的,實相法界的法,祂在生死中可是本來解脫的、本來自性清淨解脫的。讓弟子眾能夠心樂,嚮往於大乘法,能夠發起無上菩提心,所以實義菩薩,要教導弟子眾遠離這種不能發起無上菩提心、畏懼生死的這種狹小心量,否則的話,就不能入於菩薩道中,行菩薩行、修菩薩道,最後成就佛道了。再來就是要教導弟子眾,要遠離我見、邪見、斷見、常見,這些都是在修道上的惡見煩惱。因為我見的部分,如果不能以正知正見來善於觀察以後來遠離,就不能有這樣的一個心量,就不能有這樣的一個願求,說要來求證法界實相心,就會一直落在意識的境界中,而不能遠離;甚至於就會在意識的境界中,以這個定境為究竟,以為定境就是解脫,這樣的話就遠離佛道,遠離修道的路了。邪見也是一樣,就是要讓弟子眾能夠進入佛道中的正知正見。斷見、常見都是與意識相應的,與意識相應的話,他就會落到不能建立正知正見的這種惡見中。所以一定要教導弟子眾遠離我見、邪見、斷見、常見,要以正知正見來攝受,還有就是於第一義諦善法猶豫不決,不能安忍於甚深無所得的般若空法,這個部分也要讓弟子眾能夠遠離,要能夠讓弟子眾知道說,第一義諦善法的內容是如何、這個無所得般若空的法是如何,這樣的話才能夠進入菩薩道中正修學。

今天我們這個部分就先到這裡,下一集再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40-a08_101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100集 菩薩具足福智莊嚴之後所生的相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和大家談談:菩薩具足福智莊嚴之後所生的法相。

上次說到,菩薩具足福智莊嚴之後所生的七個法相中,談到第五個法相:獲菩提心。講的是在親證了佛菩提道的時候,也會分證解脫果,而這兩者其實是匯歸於唯一佛乘之中的。接下來談談第六個法相是:心不放逸。因為菩薩有了上次所說的自知罪過,一ㄧ直到獲菩提心的功德,所以能夠自我督促而繼續地向前邁進。為什麼這麼說?當菩薩有了獲菩提心的功德之後,他又看見了自己另外一方面的罪過——包括貪愛五欲法、寶愛五蘊身等,這才使得自己生生世世不離三界生死苦,也常常與眾生因故而產生種種的爭執。然而從如來藏角度來看,原本眾生與我是平等平等,所以就進一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慢慢地就離開會說人過錯的煩惱;同時他也會看到:樂瞻病人、樂施貧人,都是菩薩所應當修集的福德資糧;然而,此時由於親見萬法所依的第八識,對因果的道理生起了進一步的信心,所以所修的福德就更加勝妙,因而知道更應該勤行精進。所以之能夠生起心不放逸的法相,正是因為前面所說的原因,當然進一步也就會:一切時中常至心修六波羅蜜。

知道菩薩摩訶薩具足福智莊嚴所生的七種法相之後,接下來,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之中,又接著開示說:「善男子!復有七相;何等為七?一者樂化怨讎,二者化時不厭,三者要令成熟解脫,四者盡己所知世語世事以化眾生、心不貪著,五者能忍一切惡事,六者終不宣說他人所不喜事,七者見破戒者及弊惡人、心不瞋恚、常生憐愍。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知是七相,則能自利及利益他。」(《優婆塞戒經》卷2)除了前面所說的七種法相之外,世尊接著又開示:具足福智莊嚴的菩薩摩訶薩還有七種法相:第一個是樂化怨讎。既然菩薩利益眾生是多方面的,就好像說菩薩戒的內涵是分為三個大部分——叫作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其中就說明了菩薩應該不但要去能夠幫助有緣的眾生,還要不去做會傷害有情的事;因為誰也不希望在世世修福的過程中,不小心與眾生結下了怨仇,未來世雖然受用了一分福業,卻也要酬償這一分的怨仇!不如說在可以化解的時候,就趕快去把它化解;這樣子的話,將來成就佛道的速度就會比較快一些。知道這個道理之後,當然就是不隨意去結怨仇;有了仇,就趕快化解。

第二個法相是化時不厭。意思是說,度化眾生,心不疲厭。但這並不是一下子或者是一、二世就可以成就的,往往在開始度化眾生的時候,是非常勇猛的;也許就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到說:眾生真的是不容易調伏啊!自己又不想從他們那邊獲得錢財的供養,甚至於是自己又要花上金錢、投資心力,好能夠把勝妙的法去供養眾生,卻有時候還會被恩將仇報!想想說:這樣化導眾生迴向正道的事,尤其是在這一個娑婆世界,真的是不容易啊!但是心念一轉,還得要繼續下去啊!因為往昔已經在 佛前發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難不成還要退回去自修自了嗎?自己在深心之中也不允許自己這麼作的啊!所以這種化時不厭,是菩薩福智莊嚴之後所顯示出來的另一種法相。

第三個法相是:要令成熟解脫。常常又會想到一個問題,自己今天在佛菩提道上能夠有這樣的受用,一定是已經受到 世尊生生世世以來,乃至是長劫的眷顧與攝受。想到這裡就知道說,這樣的恩惠是很難得以回報的!所以就只能盡自己的力量,在不違反法毘奈耶的教戒之下,怎麼樣可以教導有緣的眾生也能夠快速地在佛菩提道的路程上大步前進。再加上說,護持正法繼續在人間弘傳,也真的需要很多人力,而這正也是這一些有緣的菩薩可以投入這個行列,也好為他們自己累積廣大福德資糧的時候;所以一方面隨著 平實導師一步一步往上走,一方面也衷心地希望說:有緣的菩薩在正法的道場修學的因緣能夠快速地成熟。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就有了第四個法相:盡己所知世語世事以化眾生、心不貪著。因為菩薩在度眾的階段中,有一個事情他是非常明白的,那就是利他自利;看起來似乎只是自己一直在為眾生付出,可是就正當在為眾生付出的同時,自己的福德增長了、智慧增上了;而這也是菩薩六度之中,福智互相增進、互相含攝的道理。當菩薩更深一層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當然一定是會「盡己所知世語世事以化眾生、心不貪著」。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應當是要以正知正見化導眾生、令入正道。當然,這樣的過程之中,一定會遇到種種的惡事,譬如說,有些人是以挑戰的心態來聽法,他也許故意用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來問,目的只是要掂掂你的斤兩,好看你出糗。但是菩薩知道說,自己離無所不知的境界還早得很呢!不知道的事情就明白地表示出來,這並沒有什麼丟臉之處;同時,其實「臉」是應該早一點丟才對,他這樣來幫助你丟臉,反過來說還真的要感謝他!有時候想想,平實導師今世以來弘法的過程之中,一心想要把勝妙的法給眾生,也無可奈何遭受到多方的謾罵等,甚至於還會被告上法院去!可是卻依然不改初衷,也對眾生完全沒有怨恨之心;這樣子能忍一切惡事,真的是我們修學佛法的最好榜樣;這就是菩薩福智莊嚴之後,所顯示出來的第五種法相。

第六個法相是:終不宣說他人所不喜事。這個部分,在世間法上就已經是不容易做到的;設想:往往互相之間結了怨仇之後,就是要想方設法使對方在眾人面前出糗,好達到報仇的目的。可是菩薩在之前的修學過程中,已經發起了「樂化怨讎」的法相,所以此時不再會有想要報仇雪恥的心態,對於眾生不喜歡別人提起的事情,都會閉口不談;一者是顧及到對方的心態,一者是在潛移默化之中,眾生才會慢慢認定說:菩薩才是可以相信的人,乃至說是可以為之依止的對象。這樣就又度化了一個眾生,攝受了一分佛國淨土。

所以在這一種情況之下,接著就會有第七個法相:見破戒者及弊惡人,心不瞋恚、常生憐愍。即使眾生已經破戒犯律,心性也是弊惡之人,但都應該以慈悲的心來攝受對方,乃至方便教導對方如何懺悔滅罪;因為此時菩薩的心量是更加廣大,心性也是更加調柔。世間法之中,固然常常會有仇報仇,但不乏也有以德報怨的情況,菩薩怎麼反而不如世間人呢?而且用什麼方法才能接引眾生進入正法之中,菩薩當然也是知道的,就因為一世一世度化眾生的過程之中,面對種種心性的眾生,而使得菩薩一次又一次地深入觀察這些法相,知道了這些法相互相間的關係以及發起的次第,終於也能夠發起這些法相。這樣子的菩薩,當然是已經早就開始在自莊嚴,同時又有種種善巧的方便可以他莊嚴的。

最後,世尊把從「云何菩薩自他莊嚴」起這一段的開示,作了一個結論:「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為二莊嚴,是不為難;在家修集,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多有諸惡因緣所纏繞故。」(《優婆塞戒經》卷2)佛法上有所謂的四悉檀,世尊的開示中,有時候是針對某些人,有時候是在事相上或者是在義理上來說明,而更常常的是事相上、義理上都同時兼顧。可是,一般眾生往往只看到事相上的層面,就執取經文片面的意涵,有時候就稱為這種情況叫作依文解義。從字面上的意思看來,在家的菩薩要修集福智莊嚴,是要比出家的菩薩更來得困難,佛世的時候不妨也是這樣;因為出家的菩薩能夠作勝妙的法布施,那麼樣來修集福智莊嚴是很快速的;反觀現在的狀況,一般的在家菩薩一旦想要學法、修法的時候,就有可能家中的家親眷屬會給予種種的阻礙,所以才說「多有諸惡因緣所纏繞故」。可是,這裡 世尊所說的對象是「在家、出家菩薩」,是不是跟我們一般所認定的「在家、出家人」是一樣的呢?而「出家」一詞的意涵,在經典中的開示又是什麼呢?舉例來說,《維摩詰所說經》卷上之中,當佛告羅睺羅:「汝行詣維摩詰菩薩問疾。」而羅睺羅回答說他不堪去探望維摩詰菩薩的病情時,有一段經文是這樣的:【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維摩詰所說經》卷1)這一段經文之前,維摩詰菩薩先為羅睺羅尊者開示「出家」一詞的真正意涵,因為經文比較長,就請諸位看官自行查閱了。當然,假如要把那樣的義理拿來看現在所謂的出家,只恐怕是尺度太高了一點,但是這卻是維摩詰菩薩所開示的「出家」的正理。維摩詰菩薩勸語諸長者子,要他們在正法中出家,可是諸長者子卻往事相上聽取,所以才會有「父母不聽,不得出家。」這何嘗不也是諸惡因緣所纏繞嗎?維摩詰菩薩立即將他們導向佛法中的真正義理上,所以說:「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能夠真正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乃至是親證自心如來,轉依了祂本來清淨的體性,這才是真正的出家,因為每一個人的如來藏之中,本然就是具足一切法的緣故。所以說,真正出家的功德是要從解脫道,乃至是應當講說是從佛菩提道的親證上來談。先從最基本的親證解脫道「斷我見」來說,當你對蘊處界是虛妄這一點已經有了第一分的心得決定,試問:你難道不會對外在的色、聲、香、味、觸等法,乃至是對自身所擁有的名聞利養等的貪著會減輕了一部分嗎?所以,當證得這樣初分的出家法,本來在家時因為對五欲的貪著、因為於正法信心的不具足,所產生的多有諸惡因緣所纏繞的這些種種障礙,是不是也就離開了一分呢?這個時候,不管你所現的是世間法中的什麼樣的身相,以這樣的智慧來作法布施,以這樣的心境來作財布施等,難道不是更「為二莊嚴,是不為難」嗎?更何況說,若是菩薩從證自心如來開始,所得的智莊嚴已經不是二乘人之所能夠思議,在這樣情況下,以殊勝的智慧作為自莊嚴的起步,為眾說法、信心布施,得一分他莊嚴,輾轉更得自他莊嚴;也都是因為自己在過去時劫,自己為自己所造作而產生的多有諸惡因緣所纏繞的這一種情況,此時自己也已經了知說:應當如何去解縛了。

這樣子再回頭來看「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一者出家。」其實 世尊這一大段經文所開示的對象是菩薩摩訶薩,所以當然不需要把經文中的「在家、出家」單純只以一般的外相來作區分與判別,而真正的出家菩薩為二莊嚴,自然是不為難了。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21-a08_100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99集 菩薩能莊嚴無上菩提的五個法門等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和大家談談:菩薩能莊嚴無上菩提的五個法門等。

上一次談到菩薩摩訶薩的另一分的福德智慧莊嚴。接著,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之中又開示說:「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五法,則能莊嚴無上菩提。何等為五?一者信心、二者悲心、三者勇健、四者讀誦世論不生疲厭、五者學諸世業亦不厭之。善男子!菩薩具足二種莊嚴,則有七相。何等為七?一者自知罪過、二者不說他過、三者樂瞻病人、四者樂施貧人、五者獲菩提心、六者心不放逸、七者一切時中常至心修六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2)世尊再接著開示說:菩薩證悟之後要能夠莊嚴無上菩提具足的五個法:第一個是信心。這當然指的是對三寶的信心,尤其進一步說的是對自性三寶而言。假如一個人對世間的常住三寶都沒有信心,乃至告訴大家說:「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了,世間不再有佛,剩下來只是眾生對佛的永遠懷念而已。」甚至於也告訴大家說:「沒有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東方琉璃光世界。」單從這一些簡單的事相上看來,就知道說:這個人不知道「常住」的意涵;或者其實是知道的,但是就是不相信!這只說明了一件事,就是說:不管這個人今世的身相為何,世間的名號是如何響亮,但畢竟他是一位對三寶的初步的信心是不具足的;所以對《華嚴經》中提到:十方世界仍有無數諸佛,今現在仍在說法,而且也敘述其佛號、世界名等等。這個人也不會相信,而且可能也會毀謗的。菩薩從親證自心如來之後見到了自性佛,知道了諸法皆由如來藏直接、間接、輾轉出生,轉依本來清淨的自性彌陀之後,自性僧也在其中;所以他對於三寶常住這個事實,是當然一定是會相信的。可是退一步來說,若是說能夠對二乘法的信心是具足的,都已經很不容易的!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因為對五欲的貪著是很強烈的,即使善知識把解脫道的正理已經解釋得很詳細了,因為一向都寶愛蘊處界而不願意捨離,所以也會影響到對二乘法是不是能夠實證的信心。其次,再加上說因為福德莊嚴的不具足,或者是受到親厚的惡知識的影響,有時候菩薩七住都還會有退失的狀況。《菩薩瓔珞本業經》中,不是就提到過去舍利弗與天子法才的退分嗎?這不就是一個很具體的例子嗎?所以在佛菩提道上要能夠福德莊嚴具足,或者是有真正善知識的攝受而使得學法的信心具足,真的是很不容易!

第二個法叫作悲心。悲,雖然說能夠拔苦,卻是有很多層次的。譬如說,看到蚯蚓在柏油路面上鑽動卻沒有辦法找到一條出路,所以就彎下腰來小心地把牠放到手上、或者是放到葉片上,然後把牠放到附近的陰涼土地上,免去其乾熱之苦或者是死亡的恐懼。看到市集上賣著活禽或是活魚即將被宰殺販賣,就方便的買了下來而予以放生,免去其面臨被殺之苦。不過,這種放生還有很多實務上所應該注意的地方,這裡就不進一步的討論。甚至於說,看到眾生被邪法之所誤導,即將造作種種惡業而不自知,乃至法身慧命隨時可能會被斲殺,因此就用種種的善巧方便——或者大聲疾呼、或者著書立說,深入淺出地敘述真正佛法的義理,使得眾生逐漸地遠離被邪法之籠罩,不致下墮惡趣。這樣子看來,這一些不同層次的悲心之所以能夠成辦,其背後其實是有著不同條件的依止狀況。也因為一般人本來就是這樣子,與自己比較親厚的人有了困難,就優先的幫忙或者是多幫忙一些,比較不熟的或者是根本不認識的,就相對的少幫忙一些。修學佛法的過程,善知識往往開示說:「對待眾生要有悲心,要對所有的眾生平等看待。」一開始真的也無法信受,更不要說可以作得到。多世在佛法上修學之後,終於親證了佛菩提,這才相信說:本來眾生是平等的,因而使得想要拔除眾生苦的悲心更加的堅定;此時,隨著我所執、我執等煩惱逐漸斷除,加上對佛菩提道的內涵更加明白之後,悲心就越加深厚,最後終於可以「不擇一切怨親,視一眾生猶如獨子」而幫助眾生,這樣才成就了大悲的方便。

要能成就前面所說的信心與悲心,可還得要有第三個條件的配合,就是要勇健。而勇健之心卻是不容易成就的!世間人就會常常有這樣的現象,本來是每個星期都固定要去上課的,可是某一天要上課的日子,卻正好有個人相約要去上館子,心裡面就這麼一想:「唉呀!這個人好久不見了,而且也聽說這家館子的菜色是很精美的。」於是就這麼ㄧ想說:「啊!下一次再去上課吧!影響也不大,那就請假一次吧!」姑且不管說他所上的課程對他的重要性是怎麼樣,這樣子看來,在世間法上來說,勇健之心的成就就已經是不容易的。又譬如說,淨土宗流傳已久的一段話,不也這麼說嗎:「唸佛一年,佛在心田;唸佛二年,佛在眼前;唸佛三年,佛在西天。」這就表示說,這個人的唸佛功夫是一年比一年更為懈怠啦!那這種勇健之心很難生起的狀況,其實是一直普遍的存在;推究其原因,說來也不能完全責怪學人,反而有時候是要歸咎於為其說法的善知識。為什麼會這麼說?假如有善知識為你開示說:「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有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一句佛號唸到底,打死都不能放下。』」然後呢,假如也不為眾生說應修三福淨業的內涵,為什麼要修三福淨業的原因,甚至於是「什麼是淨土」也說不上來!結果呢?學人初聽之下,雖然心生歡喜勇猛精進地唸佛,卻有時候會想起來說:「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叫極樂啊?難道就只是遍地金沙、無有眾苦這樣子的狀況嗎?那我為什麼要生到西方啊?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只有快樂嗎?可是,顯然假如我這樣往生以後,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佛法,佛法之中真的有這樣便宜的事嗎?」於是乎心中就一大堆疑問;再加上說,由於初發心勇健精進地唸佛之後,總是會感覺說:唸著佛號的心仍然是叢鬧的!所以就請問善知識,請問之後,卻仍然是:「一句佛號唸到底,打死都不能放下。」所以,他的問題真的是一日一月之中無法排解,那就有可能是一年又一年地不想要再繼續唸佛下去了。所以說,學人唸佛的時候,勇健之心要能夠持續的發起的話,還真的需要善知識的攝受才可以成辦的。再加上說,修學佛法所要面臨的關卡,真的是多的不得了!所要修的福德也是不可思量的!這就是為什麼說,從初住位開始一直到成就佛道為止,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原因了。所以勇健之心對菩薩而言,真的是很重要!

第四個條件是說:應該要讀誦世論不生疲厭。為什麼說菩薩反而要讀誦世論呢?菩薩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一向是自利利他的,而且有時候也說是廣度眾生的。問題是:既然叫作眾生,表示他的心所趣向的是有很多很多的層面。菩薩此時,一者,是因為讀誦世論的緣故,才能夠廣知眾生心之所以被繫縛的原因,當因緣成熟之際,能夠爲其所修學的種種世論加以引導而引進,而使其去邪向正,進入真正的佛法之中來修學。二者,雖然看起來說是世論,可是佛菩提道中很多的智慧,卻是要依憑讀誦這些世論的因緣才能夠引發;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世論也是佛法中的一部分,也是菩薩明心之後應該要隨緣而讀誦的。所以讀誦世論之後的下一個階段,就是:學諸世業亦不厭之。因為讀誦與修學,畢竟不是完全相同的層次,這就好像世間法上說,修學一項技藝是一回事,進一步去履行這項技藝又是一回事,道理是類似的。換句話說,雖說一者也是為了眾生,一者也是為了增進自己的智慧;同時,佛法畢竟也是要在世間中求的。而此處,尤其是針對菩薩摩訶薩而言,因為這樣佛菩提道上所應該具足的福德與智慧,才能夠更快速地成辦。

佛接著開示說:「善男子!菩薩具足二種莊嚴,則有七相。何等為七?一者自知罪過、二者不說他過、三者樂瞻病人、四者樂施貧人、五者獲菩提心、六者心不放逸、七者一切時中常至心修六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2)因為菩薩已經具足福德與智慧莊嚴的緣故,所以顯現出七種相貌。當然,隨著菩薩福智莊嚴的層次不同的緣故,所顯出的七種法相的內涵就會有所差異。現在就簡單地來說明一下這七種法相:第一種是自知罪過。而其中的某一個層次的意思是說,自己若在行為上或者是在法上是有錯誤的話,他就會承認乃至是公開地懺悔改過,不會完全不理會別人的指責,或者甚至是顧左右而言他;因為他知道,這是反而會障礙自己的道業的。只是,若眾生因為智慧遠不如菩薩,沒有辦法瞭解菩薩的所作、所說的義理,也常常會誤會菩薩所說的法是錯誤的,甚至有的時候會用謾罵的方式對菩薩來加以指責;所以,這個時候菩薩就會顯現出他另外一種相貌,叫作不說他過。不管眾生是因為智慧之遠遠不足而誤會法義,或者甚至是有心想要誣衊菩薩,菩薩都不刻意在這個部分—在事相上或是對方的身口意的過失—予以反駁;卻是慈悲地就被誤會的法理或引生的事相上的問題,進一步仔細地來為其說明,以及菩薩是從哪一個角度來說法的,用這樣的方式來解開眾生的迷惘。

第三是樂瞻病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之中,多少會有一些病苦;人之常情是,當我們有了病苦,一者需要湯藥的調養,一者也會需要親友的關心;所以菩薩也會在自己能力許可的狀況下,隨分去探視病者給予必要的幫助。兩千五百多年前,世尊不是也去探望一位久病的比丘嗎?世尊也不會想說:「我是最尊貴的世尊!」因而不去探望那一位比丘的病。所以就有人把這個典故畫下來,叫作「佛陀問病圖」。假如,菩薩也去探望同參道友的病,這原是人之常情;但是,若有人一定要把這樣的「菩薩問病圖」說成是「佛陀問病圖」,而其中探病的主角卻是現比丘相!這恐怕就會扭曲了佛、法、僧三寶的意涵。作這樣主張的人,是不是會有謗法的問題,是一回事;然而教導學人錯誤的佛法知見,反而將學人導向遠離佛法的方向,又是另外一個大問題了!因為 世尊在世間的示現,一向是不示現剃髮相,所以這才會有 佛與僧的第一分的區別。

第四是樂施貧人。除非是很明顯的對方拿了錢財是要去花天酒地,或者是作不利於眾生的事情,否則,菩薩ㄧ向是很樂意布施給貧困的眾生;因為,既然叫作貧困,表示說對方是很需要幫忙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與眾生結下了善緣,將來因緣成熟的時候,對於其在法上的攝受力就會是很殊勝的。除非說這個人的自尊心是比較強的,而不願意接受菩薩的布施,那麼就只能夠說是緣分還不具足吧!所以,菩薩之所以很樂意布施給貧困的人,不是為了將來說某甲會報答菩薩,其實反而是菩薩希望藉這樣的緣分,將來好更有機會用更好的東西甚至是了義法布施給眾生,都是希望眾生能夠因而得到更大的利益。

第五是獲菩提心。因為多生多劫以來培植對三寶的信心,不毀謗善知識,廣修福德,並迴向親證無上正等正覺;時節因緣成熟之時,必然會得到一種果報,叫作「親證菩提」,親證了佛菩提道也會分證了解脫果。然而,雖然說佛菩提道跟二乘菩提,但是其實這兩者是匯歸於一佛乘的。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62-a08_099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98集 菩薩另一分的福德智慧莊嚴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和大家談談:菩薩另一分的福德智慧莊嚴。

上一次說菩薩摩訶薩六度到彼岸的相貌之後,因為時間的關係,經中的:「善男子!如諸眾生貪心殺時,一念具足十二因緣;菩薩施時亦復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就移到這一次來說明。平實導師多年弘揚如來藏正法的威德力加被的緣故——包括在《阿含正義》中詳細地闡述,使得當今修學正法的佛子已經確定了一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在思惟觀行十二因緣的法義之前,一定要作十因緣的思惟及觀行;而十因緣中的第一支的「識」,指的是「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中的第八識,而不是識蘊中的六識。換句話說,得要從十因緣觀之中確定有一個萬法所依的第八識,也就是如來藏,有時候也稱為本際;然後再去作十二因緣的順逆觀,才會有因緣斷除種種煩惱以及疑惑,得以出離三界生死之苦。離開、乃至是否定有一個諸法本母—如來藏—的前提之下,一定會面臨「於內有恐怖,於外有恐怖」的困境,這是連斷我見都沒有辦法成辦,更何況說要進一步去斷我執而出離三界生死。那就好像說:把沙土放到鍋裡面去煮,然後期待說有一鍋香噴噴的米飯可以享用。真的只能說是癡人說夢罷了!

確定了這一點之後,再接著來看十二因緣,但是一般要瞭解十二因緣的法義之前,應當是會隨分去瞭解其中一一支的內涵。十二因緣指的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所以應當先瞭解「無明」是在說什麼?有哪一些類別?函蓋的範圍又是如何?也就是說,從這些法的一一法相等等先有了初步的瞭解,其後乃至「老死支」亦復如是。有時候會說三世十二因緣,有時候也說一世十二因緣,這兩個部分一般學人已經熏習很多而且有了一定的認知,所以在這裡就不加以說明。單單來看「一念的十二因緣」,這裡說:「諸眾生貪心殺時,就在一念之中具足了十二因緣。」先要來思惟:一念起貪是從何而來?當然是因為過去的無明為因,因為不知道我見、我執的內容,不明白彼此蘊處界的「我」都是虛妄的道理,所以不斷有錯誤的熏習:這個肉好吃啊!是應該要怎麼樣煮才好等等等等;因而使得我、我所的執取是越來越強烈!而且正在執取的時候,多半是自己不知道的。換句話說,就是一直在一念無明之中不斷反覆地加重自己的煩惱;身、口、意行不斷地現行運作同時,而於其間看到了意識等六識的現前攀緣,同時又回熏了無量無邊的煩惱種而不自知。然而,這樣而有了煩惱種的熏習,卻是一定會造就未來再有生死法的因。此處說的是「貪心殺時」,是由於繼續在一念無明中的熏習,意根的心行就極難以斷除,而使得又有下一世的名色現前運作;因為過去貪著種種法而熏成「種」的緣故,此世就因名色的緣故而有六入的現象;此時,觸了其他有情的名色,帶出曾經受用眾生肉的種種的樂受,再度引生進一步的貪愛,就堅固地取著想要食眾生肉的境界,乃至同時就生出殺害眾生取肉而食的心行,甚至是付諸實現而殺害眾生。而在殺害眾生的過程之中,就有了生、住、異、滅——也就是世俗所說的老、病、死:生,是開始要殺害眾生;老、病,是殺害眾生的過程遷流;死,是停止殺害眾生。看起來是很複雜的過程,卻在這一念起貪心而殺害眾生之中,具足了帶起十二因緣的一一支,所以這個一念生死也就叫作變易生死,也就是生、住、異、滅的過程。

然後再來看「菩薩施時亦復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說的是:菩薩起心動念正在進行布施事業之時,是同時具足六波羅蜜的;換句話說,就是六度互相含攝的。簡單地說明:菩薩正在行於布施之時,看到眾生因為獲得所施而除去了怖畏,心中生起了歡喜,進一步發心再作布施,而這樣的過程,不妨也是精進所攝;當眾生或者對其布施的事相有所誤解而產生了紛爭的時候,菩薩秉持的不去侵擾眾生的攝律儀戒而有了忍辱,不去與眾生作計較;一次次因布施而觀察到這是一項自利、利他的事業,心得決定而認定說應該要繼續修學下去,同時也使得自己的心性更加調柔而得定,所以也是有禪定的層面,也有智慧的成分。乃至說,從持戒等五度來出發,依然可以看到其他五度而同時具足六波羅蜜的;也就是說,六度是互相含攝的。

接下來,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之中,接著又開示:「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造作不共法之因緣,名福莊嚴;教化眾生,悉令獲得三種菩提,名智莊嚴。復次善男子!菩薩若能調伏眾生,名智莊嚴;同於眾生受諸苦惱,名福莊嚴。菩薩能令一切眾生離於惡見,名智莊嚴;能教眾生住信、施、戒、多聞、智慧,名福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菩薩修福,有同於一般世人、有不共於一般人的部分;一般世人的修橋補路、救濟貧苦,只是一般的人天之福,不能稱為菩薩造作的不共法。菩薩在因地時候在外門廣修福德,雖然也是在外門修福,卻迴向無上正等正覺,而且是隨分熏習般若的正知正見的;一世又一世之中,又同時為眾生施設了方便,希望眾生也能夠親證菩提;這樣修學福德的相貌就已經不同一般人了。乃至說,有一世終於親證了菩提,進入了七住位成了菩薩摩訶薩,這個時候,他從親證菩提而得的智慧,尚且不是二乘人之所能知能證,所以也是不共二乘人的;造作不共法的因緣,就從這裡開始。

所以,此刻菩薩依於這樣的智慧再來利樂有情,所以所得的福德更是不可限量!為什麼這麼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中這麼說:【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常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何以故?以有菩薩摩訶薩因緣故,世間諸善法生,何等是善法?所謂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齋、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盡現於世;以菩薩因緣故,六波羅蜜、十八空、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閡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種智,盡現於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菩薩從十信位滿足之後,依然是從布施等六度繼續修學,因為還沒有跨進「親證如來藏」這個門檻,此時仍然稱為外門六度萬行。此時,對於人天善法等也是應該要修學的,而其中有通於外道法的部分。但此時的清淨三歸依卻是不共外道,雖然只是在外相上世間的住持三寶上來歸依,卻是在這樣的趣向過程中,使得菩薩分證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因緣一分一分地成熟,這是外道法所沒有辦法成辦的部分。菩薩修學的階位次第增進之後,來到了六住位,一樣要如同二乘人去觀蘊處界虛妄,乃至也要斷我見;此時所證之法,有通於二乘人的一分——所謂的二乘的空、無相、無願三昧,這是不共於一般凡夫的修學的。只是,這個時候心裡面不免會想到說:既然蘊處界是虛妄的,為什麼緣生緣滅的現象會又不斷重複的發生?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又是什麼為其所依?所以就尋尋覓覓、參之究之。也許因緣成熟、也許是善知識的引導,終於見到了萬法所依的實相——也就是如來藏,智慧更是快速地向上邁進了一大步;而此時,依舊是繼續修學菩薩六度,但是要改稱為內門六度萬行。所修學的內涵,有共於外門修學的菩薩,謂:布施等六度;也有共於二乘人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卻有不共二乘人部分,謂:從如來藏空性的觀點來作現觀,親證了三三昧。菩薩自此證得如來藏起,不但能夠多分少分現觀萬法都是由如來藏直接、間接、輾轉的出生,又開始轉依如來藏的清淨體性,所以所證的法更是有不共於一般凡夫、二乘人,那這裡叫作布施到彼岸,乃至般若到彼岸。所以,外相上看起來一樣是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齋、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等等,卻是與二乘人有著共與不共的差異;而進一步說,其實卻是函蓋二乘人之所修學。因此,佛才說:「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常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也說:「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住空、無相、無作法,能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淨於佛道。」而此處所說的初發意,指的是從明心見真的菩薩七住位開始。菩薩之所以可以造作上述的不共法,是因為證得如來藏之後,一方面轉依如來藏的清淨體性,一方面是迴向與眾生共證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這樣的福莊嚴,不但不是一般凡夫之所能修學,而且也不是二乘人之所樂意修學的。

以這樣的福莊嚴再來利樂有情,都是希望能夠教化眾生共證三乘菩提的,因而成就了三乘菩提的智莊嚴。為什麼這樣的福莊嚴可以達成這樣的智莊嚴?雖說菩薩是證佛菩提道,其實是兼而函蓋三乘菩提的。換句話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菩薩只得佛菩提,而且修學的目標是為了要圓成佛道,但其實在進修的過程中,隨著智慧更加深妙的同時,斷煩惱反而變成他的副產品;而從般若智慧的觀照來看,更可以契會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究竟之所依止,所以也可以為眾生宣說二乘的聲聞、緣覺菩提;表面上好像也是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卻是隱覆第一義諦的密意而為眾生宣說,所以說法時的內容,其實是與單純的二乘法是不同的!這都是為了要讓這一些眾生將來都能夠發起「求證第一義諦」的意樂的緣故。菩薩就是由於這樣的緣故,而方便調伏眾生進入佛菩提道,所以才稱為菩薩的智莊嚴。可是,菩薩以這樣的方式來調伏眾生的時候,也要隨著眾生的因緣而來示現,尤其是在這種五濁惡世的人間,眾生會受到種種的寒熱疾病的苦惱,或者是大風大水的災難,菩薩也會因為受生到這樣的環境中,或多或少也要受其苦惱。看起來菩薩似乎是沒有智慧的,因為都不會為自己著想,明明知道說這樣子度眾生是很辛苦的,偏偏要來這一邊受這樣的苦惱!可是卻因為這樣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更能夠成就菩薩殊勝的福德莊嚴。

菩薩因為開始有了三乘菩提的智莊嚴,逐漸可以了知並對治邪見,同時也逐漸有了種種的善巧方便;所以,此時或者著書、或者立說,乃至示現神通方便入於有緣眾生的夢中,為其開示正知正見,令他能夠離開邪見。看起來好像只是在為眾生付出,努力的利益眾生,卻正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菩薩增長了更深一層的智慧,所以也是一分的智莊嚴。而正是因為菩薩之能夠與眾生同住、同行的緣故,眾生因為看到菩薩的行誼,心中生起了大信心,進一步知道說:佛法僧三寶常住的道理,也隨著菩薩教化之下多聞熏習,而更能夠行於布施、持戒等度;菩薩就是在莊嚴眾生的同時,而得到了一分的福莊嚴。

所以你看,菩薩就是在利益眾生之中,修集一分的福德智慧莊嚴;再以之進一步再去利益更多的眾生,輾轉再得到另一分的福智莊嚴,所以才能夠快速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22-a08_098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97集 菩薩摩訶薩六度到彼岸的例證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和大家談談:菩薩摩訶薩六度到彼岸的例證。

菩薩知道為什麼要觀福田與貧窮田而布施之後,接下來,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之中,又接著開示:「菩薩若施所親愛處,為報恩故;若施怨讎,為除惡故。菩薩摩訶薩見來求者,生一子想,是故任力多少施之,是則名為施波羅蜜;菩薩施時離於慳心,名尸波羅蜜;能忍一切求者之言,名忍波羅蜜;所施之物手自授與,名精進波羅蜜;至心繫念觀於解脫,名禪波羅蜜;不擇一切怨親之相,名般若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2)一般而言,既然是說這些人是我們在世間所親愛的人,那表示說,這些人會常常眷顧愛護我們;受了別人的眷顧與愛護的緣故,當然就是說,這些人是對我們有恩的。這些人是哪一些人?譬如說:父母對我們是有恩的,因為從出生以後父母就盡心地照顧我們,年長了以後,並且還要為我們良好的教育緣故,盡可能為我們尋找好的學校、好的老師,甚至於成人之後,還要關心我們的婚嫁,乃至是否能夠順利地創業;所以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很大的!因此當布施供養於父母之時,是為了報恩,也就是施於報恩田。同樣的道理,世間法上師長教導我們如何走正路,乃至種種技藝、如何謀生,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成就一番大事業;所以師長也是對我們有恩的,若逢年過節為了報恩的緣故而供養師長,也是施於報恩田。更何況說,假如能夠對我們教導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的師長,不但是報恩田,同時也是功德田;所以布施供養於這樣的師長,所得的福德就更加廣大。

經中又說:「菩薩若施怨讎,為除惡故。」既然叫作怨讎,表示對方往昔和自己是有惡因緣的。然而在菩薩法中,應當是要與眾生廣結善緣的,否則「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就不容易完成啊!可是,一旦不小心與眾生結了惡緣,又應當如何來化解呢?這有兩個層面:第一、首先要自我調伏。怎麼調伏呢?當自己知道自己已經犯錯誤的時候,當然就應該改變自己。設想:當自己已經起心動念想要布施於對方的時候,假如自己不先放下瞋恨心而能夠辦得到嗎?至於為什麼要放下瞋恨心,或者是加上如何方便善巧思惟而放下瞋恨心的過程,在這裡就不多說了。所以,此處之能夠施於怨讎,就表示說,與眾生化解怨仇的時候,所應當除去的第一個部分是屬於自身的惡,那就是應當要除去的。那麼第二個部分的惡在哪裡?當然就是指的我們與對方結怨仇的眾生。也許你去向對方送上禮物並且低聲下氣地道歉的時候,對方並不一定立刻就能夠接受你的美意,所以有時候就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為了除去對方心中一分怨仇的種子,而以布施的法來作方便;因為不化解這一部分的怨仇,不但說未來世可能因為一些緣故又輾轉引發了前怨,這麼樣一來,佛國淨土的圓滿就會變慢了!所以菩薩若能施於怨讎,一部分的原因也是為了要除惡的緣故。

接下來,世尊開示六波羅蜜的例證。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換言之,六波羅蜜就是六度到彼岸。世尊開示:行此六波羅蜜的有情,是菩薩摩訶薩。在般若經卷1中,有一段經文說:【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捨法應具足檀那波羅蜜,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身心精進不懈怠故,應具足毘梨耶波羅蜜;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這意思是說,要能以六度度到無生死的彼岸,是要在內門修六度萬行,而不是在外門修六度萬行;在內門修六度萬行的最初分就是菩薩的七住位,所以菩薩摩訶薩的最初階位就是菩薩七住位。在外門修六度萬行是無法到彼岸,其原因是:因為沒有辦法看到本地風光,所以都落入意識情解之中修行;縱然有禪定的證量,一樣只是通於外道之法,都是落在蘊處界有之中,仍舊是無法出離三界生死的。而內門修行的意思,講的是親見了自性彌陀,從此以後開始了第一分的轉依。轉依於什麼?自心如來祂本來清淨、本自涅槃、本不流轉,本來就在了生死的彼岸;而眾生我,卻是一向在有生死、有煩惱、不自在的此岸,不斷地流轉生死。當見到了法界實相的時候,才有了第一分的轉依,而能夠有了第一分轉依的時候,卻同時也看到:自己雖在有生死的此岸,可是卻也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如來藏,是「現有生死,本自涅槃;不離彼岸,而有此岸。」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菩薩摩訶薩的轉依才有意義,才不會落入斷滅空之中,才能夠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之後,到達了究竟無生死的彼岸,離開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卻又能夠不停地在生死的三界之中示現,然後教化利樂有情同證佛菩提果。

定性的二乘人可不是 世尊這一段經文中所說的對象,因為既然叫作定性的二乘人,表示說,他們修行佛法的目的是為了要出離三界的生死;既然只是為了出離三界的生死,還會不會想要行布施法去利益有情呢?當然就比較不會了。也許只是在還沒有捨報之前隨緣去做一些,但是主要的目的,卻不是要去積極地利樂有情,修集將來成就佛國淨土的資糧。所以乃至第二度的持戒,會不會進一步去作呢?若是說會持戒,恐怕只是偏在三聚淨戒中的攝律儀戒,因為攝律儀戒中的一個部分是跟能不能快速成辦解脫果是有直接關係的;然而其他兩者的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同前面所說,這是與其在佛法中修行的目的是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也是很難以圓滿的。如是,若從忍辱、精進的道理來說,狀況也是類似的;乃至般若度,定性的二乘人是更不會樂意去修學,甚至不會是樂意聽聞的。所以,從前面所說的五度中,定性的二乘人是不可能藉以圓滿到達彼岸的功德;然而為了取證無餘依涅槃的緣故,禪定度的修學卻是必要的,因為四禪八定的具足,是可以成辦俱解脫的功德的。話雖這麼說,還是要說:定性的二乘人其實是沒有到彼岸的果證,其實是他自己消失於三界之中,沒有了三界的我,才說入了無餘涅槃;既然沒有了「我」,怎麼還可以說,有「誰」是到離生死的彼岸呢?

在外門修六度萬行,只是有六度、而沒有波羅蜜;而菩薩從七住位明心開始,行內門六度萬行,是既有六度、也有波羅蜜。可是,其中的差異到底是什麼?菩薩在外門修六度萬行,為什麼不能到彼岸?因為他們無法像進入內門修六度萬行的菩薩摩訶薩在行六度萬行的同時,也依著進入七住位所證的三輪體空來作轉依;所以在外門之中即使是知道三輪體空的道理,也只是一個知見,沒有辦法如同七住位起的菩薩真正看到了「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罪、不罪不可得,心不動,身心精進不懈怠,不亂不味,於一切法不著」的實際的義理;因為那是轉依了如來藏的體性,所以乃至說「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這樣而得到的一個智慧境界。而菩薩在外門修六度萬行之際,仍然具足了我、人、眾生、壽者相;不離開四相,就會仍然有三界之法,仍然會被生死之法所束縛,所以就到不了彼岸。因此,說到這裡各位就應該明白:為什麼 世尊會開示說:「能夠廣行六度而到離開生死彼岸的有情,是菩薩摩訶薩。」

菩薩之行於布施,是如何轉依三輪體空的?前面說過,三輪體空指的是施者、所施物、受者三者皆是虛妄的。可是,假如是單從二乘對蘊處界是虛妄的現觀,也可以知道說,這些都是因緣和合、假名為有的,為什麼一定要從菩薩的親證如來藏、從轉依如來藏的清淨性來說呢?假如所觀、所思惟的,只是從二乘法的觀點來看三輪體空,一定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說,既然施者、所施物、受者三者都是虛妄的,那麼菩薩為什麼還要生生世世繼續行布施等法?因為眾生從開始熏習布施法之際,一定會熏習到一點:「今世此時布施,來世他際而得到布施的果。」假如說,只是從二乘法的觀點來看三輪體空,那麼布施所為何事呢?將來還能夠得到果報嗎?所以二乘法蘊處界虛妄的觀行,一定得要有一個所依——就是菩薩在七住明心所證的如來藏;從蘊處界看來,雖說施者、所施物、受者三者都是虛妄的,但這種種法卻是從如來藏而來的,所以將來還依於如來藏而得到果報。菩薩就是因為親證了萬法所依的如來藏,所以確定說:「布施的因果,是不昧的!」世尊舉例說明菩薩摩訶薩之如何行於六度:然而,畢竟菩薩過去世所種下的煩惱仍然沒有淨除,所以正在行布施法之際,配合三輪體空的觀行知道說「施者、所施物、受者三者是非有亦非無」,因此用種種的方便使自己能夠隨緣布施,乃至說看到有來求的眾生,在心中施設了「是對待自己唯一的兒子一樣」,而能夠放下種種的煩惱,隨著自己的能力而布施給對方;菩薩就是用這樣的施設,來清淨自己仍然不圓滿的三輪體空觀,此時是有布施、也有波羅蜜。

可是,菩薩這樣的方便施設,卻不應該被外道所利用!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佛門中有很多所謂的修行人,其實是具足的外道,往往看上佛門之中有很多樂善好施的學人,所以搖身一變就變成佛法中的修行人,昇座說法的時候,就特地宣說布施法的勝妙,又說布施給越有證量的成就者,所得的福德福報就越大。所以下座之後,就用種種的宣傳手法或者令其弟子傳出自己是大成就者的種種事蹟等等,目的就是要眾生對其供養錢財。特別也有一些外道,教人供養諸佛菩薩、眾生等都用觀想的方式來搪塞;卻要眾生以實際的金銀錢財,乃至是以色身來供養他們。這是絕對沒有資格來為眾生宣說布施法之深義的。

接下來,菩薩在持饒益有情戒的時候,也因為同時在三輪體空現觀的因緣故,所以能夠在自己的能力所能夠成辦的條件之下,布施於來求的眾生,逐步捨卻掉自己的慳吝之心,因此菩薩此時是有持戒、也有波羅蜜。當面對於來求的眾生,雖然有種種不如理的作意,也能夠因為同樣的現觀的所依而行忍辱,所以菩薩是有忍辱、也有波羅蜜。菩薩雖觀三輪體空,也不妨親手將種種眾生所需要的資具施予眾生,這都是為了要利益廣大的眾生,也為了要與這些有緣的眾生更快速地一起成就佛國淨土,所以菩薩此時是有精進、也有波羅蜜。外門修學禪定之際,無非是努力地壓制自己的妄念,這叫作如石壓草;菩薩現觀:「眾生本然解脫,雖然因為無始以來煩惱不斷的緣故,所以不得解脫。」菩薩就依於這樣的現觀來修定,才是有禪定、也有波羅蜜。既然是明得自心如來,也現見眾生一樣的各自都有這個本來清淨的如來藏,轉依這樣的清淨境界所得的現觀智慧而觀之誰是怨、誰是親?所以就有般若、也有波羅蜜。

此時雖然發願「生生在三界利樂有情」,卻同時由於分分轉依如來藏的本來清淨性,所以這個時候開始,是既有六度、也有波羅蜜!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53-a08_097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96集 菩薩為什麼應觀「福田」與「貧窮田」而布施?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和大家來談談「菩薩為什麼應觀福田與貧窮田而布施?」知道菩薩有了福德與智慧莊嚴的妙用之後,接下來,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之中又接著開示:「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二法,一切施時不生憂悔,見眾惡事而能堪忍。菩薩施時觀二種田:一者福田、二貧窮田;菩薩為欲增福德故施於貧苦,為增無上妙智慧故施於福田;為報恩故施於福田,生憐愍故給施貧窮;捨煩惱故施於福田,成功德故施於貧窮;增長一切樂因緣故施於福田,欲捨一切苦因緣故施於貧窮。」

當菩薩摩訶薩具足了福德與智慧的莊嚴之後,所以可以在一切的布施行之中都不產生憂悔,其中的一個原因是說,菩薩已經不再計較眾生是否能夠有所回報的緣故。也就是說,他在久遠劫修學的過程之中,不但能得此殊勝的世間法,也能夠證得出世間法;而此處又說菩薩摩訶薩,所以其最低的層次,至少應當是證得自心如來的七住位菩薩。換句話說,他又證得了世出世間法,最低層次的世出世間法的證得,表示他也如同二乘人一樣,斷了我見而證初果。既然是斷了我見,就說他已經開始了離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四個相,因為能夠離開我等四相,所以才說在布施的時候,不再計較眾生是否能夠有所回報;也隨著自己的能力而布施,不會因為失卻了財物,會覺得捨不得,於是乎,自然不會產生憂愁與後悔。

為什麼說菩薩斷了我見就能夠開始離開我等四相呢?因為斷了我見就一定會證得三種的三昧——就是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而無願三昧有時候也稱為無作三昧,這裡的三昧指的是在智慧上心得決定而不動搖,而不是世間禪定的定。空三昧是說證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虛妄不實的,都是因緣和合而假有的,所以所見的一切世間的種種相,也是依緣相對待而有,並不是真的有高矮、胖瘦、長寬、方圓、軟硬等種種相,所以說是無相。因為有了空、無相三昧,所以不再有繼續保有蘊處界的願,這樣就叫作三三昧。

可是問題來了,既然菩薩也證得這樣的三昧,為什麼還會有生生世世繼續在三界利樂有情的事實?而定性聲聞人卻都是要入無餘涅槃的,到底這個差異在哪裡?前面說過,菩薩也證得如同二乘人所證的出世間法的三三昧,卻又證得另外一個層次的出世間法,稱為世出世間法。換句話說,正在世間示現的時候,祂本然就是出世間法,所以稱為世出世間法。菩薩證得這個層次的三三昧,卻是不共二乘人所證的三三昧,是二乘人所不證的,所以菩薩此時才有資格稱為菩薩摩訶薩。而菩薩所證的這個三三昧,到底與二乘人所證的三三昧有什麼不同呢?這裡的三昧一樣指的是在智慧上的心得決定。先來說菩薩所證的空三昧,指的是菩薩所證的諸法實相——本際的如來藏。祂是當體即空,所以說是空性;卻又能生萬法,所以也稱為諸法本母。親證了祂,也是證得了人無我,因為祂也是無我性的,所以說是空三昧。無相三昧又是在說什麼?是說祂沒有三界中任何一法的相貌,因為祂是世間外的法,本身雖是出世間的法,卻得要在世間之中去親證祂;而親證祂的時候所見的相貌,卻不是三界中任何一個法的相貌。若一定要施設一個相貌,也許可以說祂叫作如來藏相,親證了祂就得這樣的無相三昧。第三個三昧叫作無願三昧,是說祂本來就沒有一絲一毫成就三界任何一法的願,卻同時也沒有出離三界的願。因為祂本來就不在三界之中,而所以說諸法都由祂直接、間接輾轉出生,其實是因為無始以來種種煩惱所覆藏的緣故,而導致末那的執取。這樣看來,大乘與二乘的三三昧是不是一樣的呢?當然是不一樣!二乘的三三昧所依的是蘊處界,所證的是蘊處界的苦、空、無常、無我,所以不再有繼續保留蘊處界的願;而大乘的三三昧所依的是法界實相的如來藏,所證的是如來藏,本來就是空、無相、無願。而菩薩在證得大乘的三三昧之前,也要分證二乘的三三昧,然後再從大乘的三三昧來觀察二乘的三三昧,發現說二乘的三三昧,其實是包含於大乘的三三昧之中。如來藏雖然祂是當體即空,卻能出生蘊處界諸法,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說蘊處界其實也是如來藏的一部分體性,匯歸於如來藏之後,還有蘊處界的種種相嗎?所以由於以上所說的緣故,如是證、如是轉依,當然於繼續保有蘊處界,也是無願的。但是二乘的三三昧,卻無法含攝大乘的三三昧。

然而,因為證得了這個三三昧之後,卻引發一個問題,假如所證的只是二乘的三三昧的話,就會產生一個現象,就是說會越來越遠離蘊處界,那就不會有這段經文裡面所說的一切施時不生憂悔。因為這個一切施時應該是包括證法以後的此世來世,乃至應當說是盡未來際。而定性的聲聞人,即使是最懈怠的初果人,也會在七返人天之後得阿羅漢而出三界的;再加上定性的聲聞人是隨時想要離開三界,當然也就不需要廣作布施來累積福德,所以就不會有此處的一切施時。所以定性的聲聞人,就不是這一段經文中所說的對象,只有菩薩在證得二乘的三三昧之後,再進一步親證大乘的三三昧,不違背如來藏本來空、無相、無願,卻同時因為悲憫眾生的緣故,發了種種利益眾生的願,因而常在生死苦中出入。所以菩薩在證得三三昧之後,於常常利樂有情,還是有願的。因此這才有了修學佛菩提道中菩薩的一切施時不生憂悔,也當然就會有見眾惡事而能堪忍了。

知道菩薩能夠一切施時不生憂悔,見眾惡事而能堪忍的道理之後,再進一步來思惟,我雖然知道了這樣的道理,而且也能夠在心中生起了意樂,希望可以成辦這樣的功德,可是畢竟是沒有辦法立刻就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啊!那到底有沒有善巧方便,可以讓我們快速達成這個目標呢?熏習佛法之後瞭解到,若沒有福德資糧作為依憑,就沒有辦法使人證得更深一層的智慧;而有了進一步的智慧之後,才能夠成辦更廣大的福德。所以現在就接著說,如何能夠使福德快速的具足?世尊為我們開示說,布施修集福德的時候,要觀察福田與貧窮田,也接著說其相應的果報。一般而言,布施的對象總說為福田,其種類可分為報恩田、功德田、貧窮田。因為布施的時候,就好像農夫春天耕耘一片田地之後,而在秋天從田地中得到作物的收成。佛法中就用這一層關係而說從種福田得到來世的福報,然而《優婆塞戒經》之中,又將一般所說的報恩田、功德田合併為福田;然而不管布施的是財物身力等,布施的對象是哪一種田,未來都一樣會有福報,只是福德的層次有所不同罷了。

報恩田是說,接受布施的對象是於己有恩的,這包括善知識是於眾生有法布施的恩德;父母於子女是有推乾就濕的養育之恩;乃至世間法中曾經於自己有恩德的人。為了報答這些人的恩德而作布施,所以才說為報恩故施於福田。而功德田是說,接受布施的對象是有佛法上的證量。上從諸佛一直到菩薩七住位,這是兼有般若及解脫道的智慧者;二乘的四雙八輩以及辟支佛,這是有解脫道上的智慧者;乃至有時候廣說於禪定是有證量的人。但這是廣說,因為一般說佛法上的證量,說的是於佛菩提道、解脫道是有所親證的,因為相信佛菩提道、解脫道乃至於禪定是可以親證的;又加上說親近這些於法親證的善知識,布施的時候也聽聞相關的法義,當然也就造就了將來可以親證無上法的因緣,所以經文才說,為增無上妙智慧故施於福田。可是所謂的於法親證的善知識,這是自古以來就有魚目混珠的狀況,時至於今日,明明是破壞正法非常嚴重的邪淫者,竟然也可以用種種的宣傳、行銷、包裝的方式,儼然就變成一代宗師或者是大善知識。布施在這樣假善知識的身上,就不叫作施於福田,反而應該叫作施於毒田,這是因為都與假名善知識成就破法共業的緣故。這就好像某一塊田地,明明早就已經被重金屬污染,眾生還在其間播種秧苗,當然將來收成的稻穀,自然都是不堪食用的,反而是應當要銷毀掉的,才不會因為少數人想要從中謀取不法的利益,故意將它賣出去,而被不明就裡的眾生誤買、誤食,而造成對身體健康的傷害。回頭來說,此時這些二乘人、菩薩,或有解脫道的智慧,或兼而又有佛菩提道的智慧,也因為至少是斷了我見而分斷了煩惱。親近並布施這些善知識的時候,也聽聞了相關的法義,就使得布施者種下了來世能夠斷除煩惱而證得出世間法的因緣,乃至亦成就受用禪定樂、解脫樂、法樂的因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經文才說捨煩惱故施於福田。

貧窮田是說,接受布施的對象是於當時暫時無法回報的。菩薩一方面因為憐憫眾生的緣故,所以能捨一切將來苦的因緣而成就功德,同時若為了要增長自己的福德,使自己未來世離開窮苦的果報,也可以在貧窮田上布施,所以才說,欲增福德故施貧苦,欲捨一切苦因緣故施於貧窮。然而此處應該進一步說明的是,過去布施之後,今世除了得一分的福德,若當世只是在有關於世間法上布施,來世緣熟的時候,只得相對的世間法上的智慧;若是在表相的正法中布施,來世緣熟的時候,只得表相的正法智慧;在真正有解脫道的正法中布施,來世緣熟的時候,可以得解脫道法的智慧乃至分證解脫道;而在無上勝妙的了義法中布施,來世緣熟的時候,就得無上勝妙了義法的智慧,或者是分證佛菩提道。為什麼要說明這一點?常常聽善知識開示說:「想要得佛法上的智慧,是不能缺少福德的。」這一句話其實是沒有錯,可是往往就有人會誤會說,或者是無法區分說福德的種類。所以就以為自己一向在修橋補路救濟貧苦,而且是作得無怨無悔,以為這樣就是將來可以證得佛法上的福德。殊不知道說,那只是世間法上的布施,來世緣熟的時候,但得世間法上的智慧。而佛法講的就是解脫道與佛菩提道,若是有人把世間法套上佛法的名相來說,或者甚至是以此來破壞真正的佛法,假如你是想要證得真正佛法上的智慧,而在這樣相似佛法之中去布施,是沒有辦法得到親證佛法的果報的。這就好像說,在臺灣銀行存款,是沒有辦法在土地銀行領取利息的道理是相類似的。

所以因為菩薩就是有了這樣初步的智慧之後,他慢慢的可以從 佛的開示中進一步明白自己繼續往佛菩提道上邁進的過程中,所欠缺的是什麼?應該用什麼方式去圓滿它?當然就會在佛菩提道的智慧與福德的增進上更加地快速,都是因為遵從 世尊的開示中,而得到了廣大的利益緣故。所以依照 世尊的開示而繼續去作的話,不管是哪一種布施,漸漸就會圓滿一切施時不生憂悔,見眾惡事而能堪忍。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08-a08_096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95集 菩薩有「福德與智慧莊嚴」的妙用為何?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談談,菩薩有福德與智慧莊嚴的妙用為何?知道菩薩六度福德莊嚴與智慧莊嚴互攝的道理之後,接下來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之中,接著又開示:「有智之人,所學世法於學中勝,以是因緣便得財富及大自在;菩薩具足如是二法,則能二世自他利益。智者若能分別世法及出世法:世間法者一切世論、一切世定,出世法者知陰入界;菩薩知是二法因緣,故能二世自他利益。善男子!菩薩雖知世間之樂虛妄非真,而亦能造世樂因緣,何以故?為欲利益諸眾生故。」這些有世間智慧的人,所以能於種種世間法的修學是特別殊勝,為什麼便能得財富及大自在呢?

先來說說世間法的範圍是什麼?有兩個部分:一切世論、一切世定。世論當然指的是,如世間的科學、技術、文藝,甚至於是現今的茶道、花道、武術道、棋藝、歌藝,乃至說是演說技藝等等的論述以及傳授。因為於某一種世論是特別專精的緣故,所以被需要這一些技藝的,其他人所重視或者是重用,因而得到相對較為豐厚的財富。譬如說:某甲的機械製造的工巧明特別殊勝,所以就被需要製造特殊機械的單位所重用,相對就獲得較高的酬勞;某乙的歌唱、演藝的技巧特別殊勝,所以就被廣大的聽眾,或者是觀眾所喜愛,套一句現代話的用語,就是說粉絲特別多,因而通告費或是片酬就會比一般較高,因為所得的財富較高,所以就於五欲得自在。為什麼這些人會擁有這些世間的智慧?還是要往前一世來推尋,因為前一世能修種種的世福,又不隨便誹謗善知識,乃至也是隨順讚歎善知識的種種智慧,所以今世獲得了勝妙的勝義根,也不會有橫生的障礙。又假如說遇到種種的善緣,所以能夠得財富及大自在,但這裡雖說是比較偏向世間中的人間,卻不妨也是一般人所欣樂的一個境界。

世間法之中還有一個部分,叫作一切世定。換言之就是一切世間的禪定,也就是說:從初禪以上的四禪八定。可是為什麼加上世間兩個字?因為這一類的眾生,雖然能夠證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定,因為不知道證初禪之時仍然是不離能所。也就是說:還有一個能證初禪的有情,以及所證禪定的境界,乃至是貪著禪定境界的。雖然說也得一分自在,而其自在的程度是超過欲界天以及人間,但是仍然是在三界之中不離生死。若是斷我見證出世間法的有情,他們修證禪定又是怎麼回事呢?他們會清楚瞭解到說:證禪定並不是得到禪定,而相反地卻是降伏捨離了一部分法。證得初禪就是要伏除欲界的種種法;證得二禪就是要伏除初禪的法;乃至證得非想非非想定,就是要伏除無所有處,以下的種種法。所以才有佛法中的八背捨,說的是在證得一個比較清淨的蘊處界之後,因為知道它仍然是虛妄,所以次第捨離。乃至非想非非想定的境界也要捨離而入了滅盡定。

但這裡要說明的一點是,因為已經斷了我見分證了出世間法,所以雖然也分證四禪八定,但是已經不能稱為世間的禪定。而二乘人在斷我見之後,藉著再證四禪八定,目的是為了要把自我的十八界法滅除,好入無餘涅槃。菩薩當然也要證這個部分,但是卻有不一樣的地方;菩薩是要以四禪八定為工具,好把如來藏的雜染的種子淨除掉,卻不作意要把自我的十八界法滅除,這樣才能夠生生世世再有五蘊法而能夠自利利他。所以同樣是四禪八定,其實是有不一樣層次的。從菩薩修學的角度看,更是要如同那些有世間智慧的人,在過去世能夠修學種種世福,也不隨便誹謗善知識,所以今世能得財富及大自在。

可是菩薩為什麼也要如同一般人一樣修學世間法呢?甚至於說他主要目的,不是在求世間的財富及短暫的自在,而是在用這些資糧來利益更多的眾生,同時更加增廣自己的福德。所以今世依於過去世的福業,能夠於此世利樂有情也自利益,來世當然也能夠乘著今世的福業再度利他自利。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常常會聽到一句話說:菩薩應從五明中求。五明是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聲明指的是語言文字上的通達;工巧明指的是種種技藝乃至曆算上的曉了;醫方明說的是醫術、藥典上的精通;因明說的是能於事理推演歸納上的正偏,無所誤謬。這四個法是共於一般世間法的範疇,所以菩薩當然也應該隨分修學。此外菩薩想要進一步更能自在,更有功德而能夠廣益有情,還得要修學出世間法,而出世間法說的是,能了知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內涵,確認其之虛妄性。而這一些出世間法,卻都是要在世間之中去觀察證知的,然而到此為止是通於二乘的出世間法,菩薩卻還要進一步去證知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明明是虛妄的,看起來是緣起緣滅的。

可是從何緣起?滅了以後空了又為什麼還會再生起?這一定是有個原因,不可能無因而生,乃至緣盡之後會變成斷滅。菩薩就應該去探究這個本來就不在世間,卻又能夠出生世間種種法的根本。這就是不共凡夫、二乘人,卻是只有菩薩才能夠修學、親證的內明 ,菩薩當然是更有智慧的人,所以他可以二世自他利益。一般人因為過去生的福業的原因,當今世能得大富貴之際,卻有很多人仍然是繼續更努力地賺錢,至於說那是因為安全感的作祟,或者是因為成就感的驅使所致,那真的就是見仁見智了。不過在這種狀況下,可以想像到的是,雖然看起來他好像於此世能為利益,因為他今生努力的結果,將福業一一對現,但若不能再作布施的業行,相對地於未來世就不能為之利益。菩薩能於世間法知其善巧方便之後,亦復分證出世間法,在同時證知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之時。一者能於五欲不虞匱乏,並又能知足常樂,復依於往昔利樂有情的宿願所持。

這個依於往昔利樂有情的宿願,一般人都已經比較不容易相信,更何況說是不相信有前世來世的人呢?可是也許你有時候心中會有一個念頭,譬如說:明明一個人是有能力可以升官、發財的時候,卻在這個可以升官、發財的機會現前的時候,毅然決定放棄那個機會,不求世間進一步的五欲享用,卻投入義工的行列去幫助別人;有沒有這樣的例子,應該是說這個例子是多得不得了。這說明了什麼?這個人的過去世或是安貧樂道,或是樂善好施的習氣已經累積下來很久了,所以不在自己的五欲享用上,更不作永無止境的追求;卻常常記掛著說,是不是有機會可以去幫助別人,這也正是說明了菩薩的特性之一。所以當菩薩在人間正值受樂之際,更努力地去利益眾生,當然一定可以於二世自他利益的。雖然當他分證出世間法之後,菩薩很清楚知道,世間之樂是虛妄非真,而也能夠造作世間樂的因緣。一部分是因為為了他當世的眷屬所著想,因為菩薩一方面想說,是不是可以用什麼方便接引眾生進入佛法之中。但一方面卻也十分了知眾生貪求五欲的習氣,所以就用過去生所修的一分福業,拿來先來滿足這些眷屬,作為接引他們進入佛法的方便。

而菩薩成就福德與智慧莊嚴的原因是什麼呢?正因是慈心與悲心。佛法上說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這兩個法是學佛的人,甚至於說是一般人所耳熟能詳。套一句世間話說,這兩個法是講得容易,可是做的時候是很困難的,很多人可以頭頭是道地說了一大堆。如何是慈悲,為什麼又要慈悲?從表面上看起來是具足善知識的樣子,可是,一旦在骨子裡面去瞭解以後,卻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就舉一個世間法的例子來說明好了,譬如說:父母愛護子女這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假如不管子女向父母要求什麼東西,父母就毫無條件地供給,這算不算是慈悲?因為表面上看起來,既拔子女有所缺之苦,也與子女所求具足的樂,所以算是慈悲吧!可是世間人對於這樣的事情,早就因為曾經發生類似的狀況,看到不好的結果,知道說這其實不是慈悲,這叫作溺愛,因為愛之適以害之。一者、使得子女完全沒有因果觀念,不知應該要自力更生,而成為了啃老族。二者、使子女無法履行對社會,應有的種種貢獻的義務。三者、也使得社會勞動力的結構大為錯亂。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就不能稱為是慈悲了。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就在這個慈悲所依的出發點,是值得商榷的?又好比世間人說:某甲是善惡分明的,所以就常常行俠仗義,處處為人打抱不平,但所做的剷惡除奸,到底是善還是惡呢?這麼一說,大家是不是就可以瞭解,要是說這一位大俠所見的善惡,是有其相對性的,那就不是真正的善,或者是說是真正的惡了。同樣的道理,佛法中的慈悲,雖然能夠拔苦與樂,但是也得要真正的知道,什麼是眾生的苦?怎麼樣做才能夠真正的與樂。但要如何才是最基本的,可以離苦與樂呢?人天善法的持五戒、行十善,就是初步的教授。因為可以使眾生離開三惡道的苦,得人天的樂,但卻不是究竟的。所以菩薩再進一步證得出世間法,最低的層次就是斷我見。這樣菩薩也能夠真正的知道什麼是苦?苦是如何聚集的。要滅掉這一些眾苦的聚集,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樂的方法。所以若沒有初步的斷我見,而證出世間法,在那邊說什麼能夠拔苦與樂,雖說也有一分的效果,但畢竟只在枝葉上作文章,有時候也恐怕只是畫餅充飢而已。

而這些真的可以拔苦與樂的功德,菩薩雖然只是初分發起,卻是菩薩修學佛菩提道上,所依的第一分莊嚴。菩薩再加上親見自心如來之後,再得一分解脫與智慧,而這是另外一層次的出世間法。因為他可以現見在生死海之中,本然就離諸生死,所以他才能夠發起大願,繼續在有生死的三界之中,教化勸令眾生真正離苦得樂之道,這才是真正的慈悲。而世間的慈悲都是相對的慈悲,因為此時菩薩的慈悲二法,其所生的種種善巧方便,包括一切世論、一切世定,都是以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作為其所依,才不會變成錯誤的慈悲,才可以逐漸地遠離濫慈悲,也才是在佛菩提道中所應當修學具足的。也正是因為從這樣的修學、親證開始,瞭解了真正的慈悲意涵之後,一世一世利樂有情之時,莊嚴了眾生也更自我莊嚴。

這個從因地開始,長達三大阿僧祇劫的過程之中,次第去修集福德莊嚴與智慧莊嚴。雖然看起來好像每一世在三界之中,都有五蘊身也都不離生死,卻開始不再樂著三界生死法中的種種有,反而是出生了深妙的解脫智慧。而這種智慧更勝妙於二乘的解脫智慧,因為二乘法的解脫,是只從蘊處界的觀行而得,所以只能稱為世諦。菩薩的解脫還從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修證,以及進一步的觀行而得。所以可以了知種種法相,其中的福德與智慧的莊嚴更是無比的勝妙,乃至於終於福慧具足莊嚴,而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54-a08_095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94集 菩薩「福德莊嚴」與「智慧莊嚴」的關係為何?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談談:菩薩「福德莊嚴」與「智慧莊嚴」的關係是什麼?

上一次菩薩正行之中提到,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的開示:「菩薩修集六波羅蜜,便得如是二種莊嚴:施、戒、精進,名福莊嚴;忍、定、智慧,名智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也許有的人這個時候就會想起來,平實導師在《金剛經宗通》第七輯之中,講到〈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的時候,有一首偈頌是:「五度修福業,憑之得般若;後無住行施,福智無能比。」然後就會覺得:怎麼兩者在福德跟智慧上的分類是不同的,是不是有哪裡說錯了?其實不是有哪裡說錯!接下來,就為大家作個簡單的說明,大家就會明白個中的原由了。

其實六度中的任何一度都有福德與智慧的層次。這意思是說,在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之中,有時候為了強調佛菩提道之中「般若智慧的親證」是很重要的,而且古大德不是也常常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嗎?所以就以修學般若智慧為主,然後為眾生說明:前五度的修學之中,有著什麼樣的福德是可以拿來作為求證般若的依憑,而以前五度所修的福德來作為增上的因緣。當然其中一定會有自他莊嚴的差異與配合,這個部分稍後再為大家來說明。然而 世尊在上一段經文中所開示的二種莊嚴之中,把布施、持戒、精進歸類到福莊嚴,把忍辱、禪定、智慧歸類於智莊嚴,這是普遍從修學六度之中一一度的狀況而來作區分。而其所以有福莊嚴、智莊嚴的道理,已經在前一次的《菩薩正行》之中就已經指出來,這裡就不再重複說明。現在各位可以繼續再來看看,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的開示:「善男子!福德莊嚴即智莊嚴,智慧莊嚴即福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是不是就明白前面所說的道理?也就是說,其實布施、持戒、精進也是有智慧莊嚴,而忍辱、禪定、智慧也是有福德莊嚴的。然而因為六度其實是互相含攝的,但這裡僅就一一度所有的福、智莊嚴作比較簡單的敘述,就不再說明其互相間的關係,以免有過於冗長的狀況出現。

那麼,布施為什麼會有智莊嚴?也許有一些一般人聽到善知識在開示布施法的種種相貌的時候,可能就會生起一些念頭:「哼!不就是想要從我這邊弄到錢嗎?我才沒有那麼笨!錢不留下來給自己用,還往別人的口袋裡面送。」所以他就不由自主地又把自己的口袋按得更緊了一些。當然,世道之中的確會有一些假名善知識他是看準佛門弟子的樂善好施,所以說法的時候是刻意強調布施法的重要,因此也獲得了一些世間的財。姑且我們就不說這一位假名善知識他的所作所為的因果,但是從這樣一個現成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瞭解到說,學人在熏習乃至奉行布施法的過程中,得要有基本的智慧來加以觀察、判斷:自己布施的對象其所作所為是不是如法?甚至可能是拿了眾生所布施的錢財,反而做一些會傷害眾生的事情;更有過之的是,根本就是在破壞佛法!那麼您可得要睜大眼睛喔!以免因為善心的布施,反而是與破法者成就了共業。除此之外,布施法的種種名相的意涵,難道不需要以智慧來理解嗎?所以,當然是一面行於布施,一面也要相對於增廣其中相關的智慧。

持戒之中也是有智莊嚴的。有的人覺得:「持戒很單純啊!這跟智慧有什麼關係?不就是不應該做的就不要去犯啦!」可是問題是:為什麼做了那些事情就叫作犯戒?從何處說來有損他不利己的狀況?而進一步說,犯戒與否或者是說輕與重的依據是從根本、方便、成已三者,學人得要先瞭解其中的意涵,才能夠自我判斷犯戒與否、是輕是重?然而這個部分只是在講持戒遮止的部分的一般共相而已。又因為菩薩戒是要盡未來際一直受持下去的,所以菩薩戒之中還有開緣的部分,而這個部分更是要依止於智慧上的觀察以及菩薩三聚淨戒的精神,才能夠作出犯戒與否的判斷;也正是這樣,才能夠支持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佛菩提道的修證。再者,學人若不是依於智慧的觀察與判斷,能夠少分、多分地信受因果;若不能信受因果,當然就會對持戒的嚴謹與否是會有所影響的。所以嚴謹持戒的背後,也是因為智慧莊嚴的緣故;換句話說,持戒的智慧越莊嚴,持戒所得的福莊嚴就越勝妙,這也是輾轉會互相影響而有的一個現象。

精進之中當然也是有智莊嚴的。前次說到:因為布施、持戒都不是一、兩天甚至於是於一、兩世所要做的,若能夠世世隨著法上的熏習,再繼續地修行布施、持戒,那這個本質其實就是精進;因為精進地布施、持戒,所以也伴隨著一分的福業。同時,學人為什麼會精進地布施、持戒呢?甚至於也可以預料得到的是他會一世一世地做下去?世間人進行某一件事情的時候,若是因為正確的選擇與執行而使得其獲得了相對的利益的時候,那麼當他再進行類似的事業的同時,當然會以過去曾經成功的例子拿來當作一個借鏡。那麼這個時候的再進行類似的事業,不就是一個精進的表相嗎?當然是要以先前成就事業所得的智慧拿來作為依憑,所以精進之中當然也是要有智慧莊嚴的。

那麼忍辱之中的福莊嚴是什麼呢?忍辱的外相,可以從布施等法上看出來。譬如說,某甲正在布施飲食、物資給一些受災的人民,本來某甲是客客氣氣地奉上飲食等等,無奈對方卻對所施的飲食不滿意!假如你就是某甲的話,你要怎麼辦?相信你一定會以智慧來思惟:「我之所以到這個地方布施飲食的緣故,是為了要與眾生結善緣,而不是要與眾生結惡緣;眾生因為所處的環境千差萬別,所以會有多多少少的煩惱,這也是正常的。」在這樣的思惟之後,忍辱而不與眾生發生不愉快的事情,這樣就因為智慧的觀察思惟,而避免與眾生結下惡緣的因,因此而就獲得了一分福;同時,自己也因為忍辱而離開了瞋恚,當然也就因為離開瞋恚而得到另外一分福。而在持戒的事相上,修忍辱又是如何呢?譬如說,商場上常常會有這樣的例子,明明是有機會可以在眾生那邊得到種種的利益,可是眼看假如這樣作,眾生就有可能會獲得很大的損害!某乙因為奉持戒律而不侵擾眾生,乃至不殺害眾生、不偷盜眾生財物等等,所以就忍著不去用會傷害眾生的方式而得到利益。從表面上看來,當時的某乙可能會因為這樣而受到損失,可是卻因為持戒與忍辱的配合,反而使某乙因此而利益了眾生;當與眾生結了善緣,當然也因此成就了一分福業,所以忍辱度之中也是有福德莊嚴的。

什麼是禪定之中的福莊嚴?我們就來看看,證得禪定之後,捨報至少可以生到色界天的;即使是色界天之中最低的一個層次叫作梵天,其天人的身量、壽量都遠超過欲界天人。欲界天人的福報好不好?當然是比人間好得太多!只是說,色界天人受用的是多分禪定的福,而欲界天人受用的僅是五欲上的福。這樣子比較下來,大家就知道色界天人的福德狀況是如何了!既然是這樣的話,那麼證得禪定有沒有福莊嚴?自然就已經很明顯。

智慧度的本身雖然看起來是智慧莊嚴所攝,但其實智慧一度之中還是有福莊嚴的。世尊在《優婆塞戒經》卷第五中提到說:「眾生聞法,斷除瞋心,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成上色;眾生聞法,慈心不殺,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壽命長;眾生聞法,不盜他財,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多饒財寶。」(《優婆塞戒經》卷5)因為經文比較長,我們就節錄其中的一段,但是也足夠顯示我們所要說明的這個道理。因為菩薩以智慧去利樂眾生的同時,眾生也信受了勝妙法,開始依布施等六度來修學,所以就有斷除瞋心、慈心不殺、不盜他財等等的所作所為;而因為眾生所以可以有這些善行,是因為菩薩教化的所致,所以菩薩未來無量世中得成上色、得壽命長、多饒財寶。為什麼是未來無量世中而不是只是未來的一世?因為這些被教化的眾生還會輾轉去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算盤這麼一打,這樣的投資還真的是很划算!那麼你還要說智慧度之中沒有福莊嚴嗎?

從以上的說明,各位就可以瞭解:布施等六度之法,雖然有的看起來屬於福莊嚴,有的看起來屬於智莊嚴,但是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的開示:「福德莊嚴即智莊嚴,智慧莊嚴即福莊嚴。」所以六度等法都是兼有福德與智慧莊嚴的。也可以說,福德與智慧兩者是互有依憑或者是含攝的。何以見得?我們接下來就看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之中的一段經文:【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捨法,應具足檀那波羅蜜,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身心精進不懈怠故,應具足毘梨耶波羅蜜;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假如是以求證般若為主要的修學目標而言,還得要如同 平實導師所開示的:「五度修福業,憑之得般若。」可是當親證般若之後,菩薩一定會發現到:若要實證進一步的布施到彼岸乃至是智慧到彼岸,還得要從般若的智慧角度,再來觀察思惟以及清淨的轉依。這就表示說,依於基本的福德莊嚴,而有初分的智慧莊嚴;又因為智慧莊嚴,簡擇力更加殊勝,然後又使得隨後修學的福德莊嚴益趨廣大;互相增上之後,乃至并皆圓滿。這就如同剛開始學佛的人一樣,一般而言,一開始也許只是聽過諸佛的威神之力,因為無法真正了知的緣故,所以只在迷信的階段;可是,後來也經過多劫的福慧修學,終於有一世可以親值諸佛,這個過程中就增進了智慧而遠離迷信,所以這個時候要改叫作仰信,當然就更能夠進一步修學福德,而希望能夠親證法界實相;等到外門五度修福業圓滿之後,終於能夠親證般若,智慧又邁進了一大步。而如此輾轉福德與智慧互為莊嚴,這就是「後無住行施,福智無能比」的階段,這才是能夠快速圓滿佛菩提道的原因。

這一段話的最後,世尊開示:「何以故?夫智慧者能修善法,具足十善,獲得財富及大自在;得是二故,故能自利及利益他。」(《優婆塞戒經》卷2)世尊作了一個結論說:「因為智慧的緣故,所修的善法的福德會更莊嚴,乃至十善具足;其中輾轉所得的福德上的財富,以及智慧上所顯示出來的自在,這是菩薩賴以自利利他莊嚴佛菩提道的妙用。」如此,大家就更可以瞭解福德與智慧互相依憑的道理;也可以明白為什麼有的人認為智慧很難修,其實是因為要成就相對智慧境界的福德還不夠圓滿的緣故。也有人會讚歎說:別人的福德很莊嚴!而其實原因是因為智慧莊嚴夠了,所以使得某甲修福更快於一般人的緣故。所以布施等六度的一一度,是有福德莊嚴也有智慧莊嚴的。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07-a08_094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93集 菩薩應該如何成就「福德、智慧莊嚴」?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談談:菩薩應該怎麼樣成就「福德、智慧莊嚴」?

上次的菩薩正行之中提到,在《優婆塞戒經》卷第二之中,善生菩薩問說:「世尊!何因緣故得二莊嚴?」世尊開示說:「善男子!菩薩修集六波羅蜜,便得如是二種莊嚴:施、戒、精進,名福莊嚴;忍、定、智慧,名智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換句話說,菩薩應該修集布施…等六波羅蜜,才能初步圓滿福德與智慧的莊嚴。而其中的布施、持戒、精進度,是屬於福德莊嚴;忍辱、禪定、智慧度,是屬於智慧莊嚴的範圍。譬如說:布施法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大類。若是單說一般的財施與無畏施,這是屬於人天善法,所得的果報是在欲界世間的五欲果報,含攝世間的善業之中;而一般的人天善法的法布施,也有這一分的果報,同樣也是福業所攝。也同樣是菩薩應該要隨分修學的,因為菩薩必須以此福業為基礎,作為來世生而為人天的依憑,一者,可以自受用而能五欲自恣,才可以有空閒的時間進一步去修學更勝妙的法;二者,還可以用來再去利樂有情,再為下一世植福,而且是如雪球般地越滾越大,福業越來越深厚,才能夠作為在佛菩提道中一階一階向上邁進的依憑。然而,若是於佛菩提道法是有所親證的話,在不違反法毘奈耶的狀況下,而能夠或於解脫法、或於第一義諦的法作法布施,則其所獲就兼有出世間善法的果報;隨著說法者本身在證法之後心境轉依的層次差別不同,又得一分或者是多分的淨業自受用的功德,又是層次差別不同的福莊嚴。

持戒為什麼也是福莊嚴?若單偏從律儀的部分來說,因為持戒而不去侵擾眾生,或者不犯殺、盜、淫、妄等過失,或者是持八戒齋,未來世就從持戒之時不侵擾眾生…等,感得眾生也不侵擾於菩薩,而得一分安隱之福。然而若是從攝善法以及饒益有情的角度來看,菩薩還有不得不去作利樂眾生的事情,以及必須要進一步去修學的善法;隨其因緣跟所作的差別,所得的福報也是不同的。而因為布施、持戒都不是一、兩天乃至說一、兩世所要做的,或說可以圓滿的,所以若是能夠隨著世世在法上的熏習,再繼續地修學布施、持戒,那其本質就是精進之法,因此就可以瞭解:為什麼「精進」也伴隨著一分福業的原因,所以才說:施、戒、精進,名福莊嚴。

忍辱度為什麼說有智慧的莊嚴?我們可能會忍什麼?譬如說:忍於打罵。好!先不論說被打、被罵是不是合理,正當你決定忍下來而不予以反擊的時候,一者,可能是因為你以前之不能夠安忍,所以反而吃了大虧;二者,你可能現前就觀察到,知道絕對沒有辦法贏過對方,所以這個時候當然就「識時務者為俊傑」,因此而就安忍下來。因此,在世間法的時候就已經是這個樣子,往往是以世間的智慧再三思惟,然後得以安忍下來。再者,在思惟考量的過程中,也許進一步又觀察到:「打」是因緣法,到底是誰打、誰受?雖然現前免不了一番苦受,畢竟也是變異無常之法;「罵」也如空聲,是因為幻執、幻取,都無實義!所以才能夠進一步地安忍下來而不加以報復。這難道不也是因為智慧莊嚴的緣故嗎?當然就說:忍辱度是有智慧莊嚴的。

其次,行者為什麼可以次第而得禪定,難道不是因為在因地以智慧的觀察之後,知道五蓋的過失,所以應當是要除去五蓋,才能夠發起初禪;乃至說發起初禪後,也知道了初禪境界之中的內涵,以及欲界境中的差別之相;也更知道要如何才能夠安住在初禪之中的道理,甚至於也知道如何才能夠進到二禪的道理,其中的善巧方便也都逐漸地加以了知。這表示說:禪定的修證,也都是因為智慧莊嚴的緣故。

第六度的般若當然更是智慧莊嚴。先要說證得般若總相智之前——也就是說還沒有明心之前,其所經過蘊處界虛妄的觀行,當然能夠心得決定的時候,難道不是因為已經有證得出世間法的初分智慧嗎?這個時候的智慧,安住在蘊處界虛妄的事實而不改易,所以才稱之為「三昧」,指的是智慧上的心得決定。隨後,在這一個基礎之下,因為熏習實相法的正知正見,在尋尋覓覓捨妄尋真的過程中,難道不是因為有智慧的莊嚴才能夠成辦嗎?乃至說,一旦明心見真發起第一分的般若智慧,那又是另外一個層次的三昧,同樣也離不開智慧的莊嚴。所以說:忍、定、智慧,名智莊嚴。然而,這些不管是從福德莊嚴或是從智慧莊嚴來談,都是先自莊嚴,進一步之後能他莊嚴;而開始可以他莊嚴之後,自莊嚴也就會更莊嚴,也就更能夠他莊嚴了。

佛在《優婆塞戒經》中,還開示說:「復有六法—二莊嚴因,所謂六念:念佛、法、僧,名智莊嚴;念戒、施、天,名福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六念法的念佛、念法、念僧,是屬於智慧莊嚴;而念戒、念施、念天,是屬於福德的莊嚴;這六念也是莊嚴菩薩福德與智慧的因。先來說屬於智莊嚴的念佛、法、僧。菩薩六住位之前,都是在外門修學六度萬行,這當然也包括初住位之前的十信位。而之所以稱為是信位的菩薩,表示說這一些菩薩還在修「信」,為什麼要修信?因為對三寶的信還不具足。譬如說:假如有人說:「釋迦牟尼佛已經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入涅槃了,現在已經沒有佛了,留下來只有眾生對佛永遠的懷念罷了!」又假如有人說:「佛法方便分為三乘,其實所修的都是只有解脫道而已,只是菩薩的悲心較二乘人更為殊勝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請問大家一下:「這些做這樣主張的人,有沒有對佛、法、僧三寶內涵上認知的智慧莊嚴?這些人對常住三寶的理事意涵有智慧莊嚴嗎?所以,他們到底有沒有對佛、法、僧的信心?」這樣的話,他們的十信位到底滿足了沒有就已經很清楚了!所以,這一類的人即使外相上示現為僧,早就因為謗佛、謗法而不再是僧了。

當然,念佛、法、僧會有它層次差別的不同,就念佛而言,一般人會說要念 佛的功德。菩薩從過去久遠劫以來,因為見到 佛在世間示現的種種神變及智慧莊嚴,所以也就發心想要學佛,這就是菩薩初分的智慧莊嚴;他對於佛菩提道是可以成就的,或者是應該要走佛菩提道的這個道理,已經是心得決定,因為這也是從智慧的觀察及思惟之後,所得的初分的智慧莊嚴。乃至菩薩終於有一世明心而進入七住位,有了般若的智慧莊嚴;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這個時候,他不但能夠念十方佛,也有能夠念自心佛的功德,當然這一定是離不開智慧的莊嚴。念法,念什麼法?主要指的是:念三乘菩提的勝妙。而念人天善法的部分,留到後面的念戒、施、天之中再加以說明。憶念思惟哪一些法的修證是可以得出世間果的?憶念思惟哪一些法的修證是可以得佛菩提果的?甚至於說,親證般若之後,再來思惟觀察如何進於初地……等等,這一些都是離不開智慧莊嚴的。念僧,這當然也是有層次,乃至念凡夫僧;當然,最好是不要繫念謗法或者是嚴重破戒的僧。為什麼念僧會有智莊嚴?假如你憶念的是四雙八輩以上的僧,其中當然就包括聲聞僧以及菩薩的賢聖僧,難道這個時候您不會想到說,為什麼這些僧能夠有那樣的外相以及智慧的莊嚴?他們到底所證的是什麼法?又是如何才能夠親證那些法的?這當然也同時就與念法相應,只是說這裡是依於念僧而引起的,所以當然也就會有智莊嚴。進一步說,因為念僧的緣故,就常常會親近僧寶、親承開示,當然也就會聽到一些勝妙法而增長了智慧。

「念戒」二字,除了念持戒的功德的意涵之外,進一步其實還包含「念時時持戒不犯」。念戒為什麼會有福莊嚴?如同前面所說,若單從一般律己利人的戒相來看,假如說,某甲受持了戒律中最基本的五戒,而開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因為持戒的緣故,某甲不犯其中的前四項,未來世就感得不被眾生侵擾的一分或多分的果報,當然這就是有福莊嚴。而最後一項的不飲酒,看起來對利益眾生而言,好像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因為律己而不飲酒的緣故,所以某甲就可以多分地保持自己清醒的狀態,因此減損造作傷害眾生的業行。然而又加上受菩薩戒的話,其中還有要積極地利樂有情的「饒益有情戒」,因為隨著自己的能力、隨著外在的因緣而奉行了一分的戒律,當然就能夠成就一分的福莊嚴。當您真的能夠念持戒的功德,您難道不會對於持戒有所欣樂嗎?乃至說,雖然還沒有真正的開始受戒,也會開始遠離種種可能是違犯戒律的事相,所以其實說來也是有福莊嚴的。

念施,除了要繫念布施法的利益之外,還有一分要能夠「念著時時能夠布施利樂有情」的意思,這也正是四正勤之中的「未生善,當令生」的一部分道理。念施會有福莊嚴的道理,對一般人而言,就比較能夠瞭解與接受。而因為相信因果的緣故,因為念施的緣故,有緣的時候就作財布施乃至是法布施;因為自己知道能夠於未來世領受這些果報,所以捨報之時就又少了一分憂愁與罣礙,這何嘗也不是福!然而念施的同時,也應該有一分智慧來判斷:譬如說所施的對象是不是破壞正法的團體?千萬不要有布施的善意,卻與破壞正法的團體有了共業,未來世反而領受不好的果報,那這就要權且說是不應當要念的施了。

念天,為什麼會有福莊嚴?先來想想看說,天人為什麼會生到天上而不是生在人間乃至是三惡道之中?是因為這些有情前世多行十善、持五戒,所以感得生天的果報;假如又加上前世是修學禪定而有所分證的話,更可以生到色界天以上。學人念天的時候,正可以自我觀察:是否也具足這些莊嚴,以作為來世繼續行菩薩道的依憑;所以也隨喜於五戒十善的修學,當然就會有福莊嚴。然而,菩薩自知可以生而為天人的福德莊嚴,卻發願說:再回到人間利樂有情,然而可以受用過去生修學五戒、十善所得的福德,並且也可以在利益眾生的他莊嚴之中,更加自莊嚴。菩薩為什麼發願回到人間,而不往生到天界去受樂?因為菩薩很清楚地知道,若是那麼做的話,只是把前一世所修的福德,在天界一次對現完畢,僅是一世在天界享福罷了!更何況是很難再去繼續利樂有情的,所以是於菩薩道的進展完全沒有幫助的。所以,有這樣迴向佛菩提道的一念,當然又是有一分的福莊嚴。所以,從以上的說明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念佛、法、僧,名智莊嚴;念戒、施、天,名福莊嚴的道理。

而在《優婆塞戒經》中,世尊又開示說:「善男子!菩薩具足是二莊嚴,能自他利;為諸眾生受三惡苦,而其內心不生憂悔。」(《優婆塞戒經》卷2)因為有了第一分的福德與智慧的莊嚴,這是自莊嚴;正是因為有自莊嚴的緣故,初發心的菩薩才能夠藉著來利樂有情成就他莊嚴,乃至是為了眾生去受三惡道的苦,也不生起憂愁後悔之心。也許有的人立刻就會想到 地藏王菩薩,因為這正是此處 佛所開示的具體的例子,菩薩已經具足了福德與智慧兩種莊嚴之後,繼續因為悲願之所持,為了度眾生乃至而受生到地獄之中,而其內心仍然不生憂悔;也更能善用福德與智慧來利樂有情、自他莊嚴,乃至成就佛道。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50-a08_093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第92集 菩薩應該如何成就「自他莊嚴」?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談一談:菩薩應該如何成就「自他莊嚴」?

在《優婆塞戒經》卷第二中,有一段經文是這麼說的:【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薩自他莊嚴?」佛言:「善男子!菩薩具足二法,能自他莊嚴:一者福德,二者智慧。」】(《優婆塞戒經》卷2)為什麼是「自他莊嚴」的原因,上一次的菩薩正行之中已經先概略為大家說明了。接下來,因為善生菩薩啟請的緣故,所以 世尊接著就回答:「菩薩應該要具足福德、智慧二法,才能夠在佛菩提道上自他莊嚴。」從表面上看來,似乎福德與智慧二法是眾所周知,因為這是很平常的兩個法。然而,因為佛法的方便析分為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與菩薩乘,各有其所應成就的福德與智慧;所以,即使一般人都能夠隨時引用而朗朗上口,其實福德與智慧的層次的深細、廣狹差別,卻不是號稱在學佛的一般大眾所能夠瞭解的,而菩薩也是只能少分、多分的了知以及親證,這是唯佛與佛才能夠究竟圓滿。

先來簡單談一談「福德」的道理;而其中另有自受用的功德,或者說是某一個人是有一定的德行,這個部分就暫時不說明;因而單單說「福報」這個部分。譬如說:從一般世間法而言,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人在互相討論著,也許某甲就會說:「你看!某乙就是有修,所以今世的福報才這麼好。當然我們就應該要好好的自我檢討,不應該只是一昧地羨慕,或者是甚至於是嫉妒人家。」這裡某甲所稱的「福報」是什麼呢?一般人可能會指的說是那個人的外貌、生活資財、人緣的好壞、頭腦的聰明等等,用這樣來加以判斷。所以你看看,一個人的福報好壞,可以從這麼多方面顯示出來;換句話就是說,一般福報函蓋面就已經是很廣,然而與某乙相處的人,因為從他的容貌莊嚴、衣食豐腴、人見人愛、頭腦靈巧等等,就說他的福報是很殊勝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思惟看看,這裡所說「某乙的福報是好的」,是在五乘佛法中的哪一個部分?很明顯地可以知道說,這是不離人天善法的範圍;而且進一步縮小說,這個範圍是在人世間的善法之中,所以某乙這種好的福報就只能在人間受用。其次,雖然說某乙的福報好,這個人世間受用的範圍又是如何呢?有的人也許說在家裡面是可以吃得開,因為做什麼事,家人都對他是百依百順;那至少可以說,他的福報是函蓋他的家庭。可是,也許到了公司就是另外一個局面,一種處處都要對人唯唯諾諾的局面;這表示,這個時候就受制於人的成分是比較大的。又假如說:某乙在公司的職位也是主管級的;這個時候就表示,他福報函蓋的範圍又更大了一些,是可以函蓋他工作的公司。再也許說:某乙是曾經當選過市長,乃至是當選過總統;因為這是需要更多的人來加以支持以及肯定,表示說,從某一個特定眾生之中,或者是說某一段特定的時間之中,某乙是可以受用他在這一分的人世間的福報;換句話就是說,可能某乙過去生所修的福報,就在此世某一些因緣之下,因此而對現受用了;當然,這又比前面所說的狀況——在公司中、在家庭裡面的狀況,又來得更為殊勝一點。又譬如說:假如某乙是ㄧ個歌星的話,他的粉絲或者有幾千人、或者有幾萬人,每一次通告費或者是十萬、或者乃至是百萬,而且他也真的紅了十幾、二十年;那麼他過去所修的福業也不算小了。可是在某一個機緣之下,明星的光彩漸漸地也走下坡;表示說,他這個時候的福報已經逐漸對現完成了。既然是這樣的話,表示說,某乙一旦這樣地受用了福報,就是在今世把過去生所修的「福」用掉了。即使是福報大如金轉輪聖王可以王四天下,換句話說,他的福報是可以函蓋四天下,也只是所受用的時間較長、範圍較廣大而已,仍然是會有福報享盡的時候。四天下有多大?這是說:在須彌山下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有人類所居住的區域;而我們所居住的,是在南邊的區域叫作南瞻部洲,而且只是在這個南瞻部洲中的某一個國家而已。所以這樣大家就可以明白:若說某乙的福報可以函蓋一個國家,也就是說,在某一段時間之中函蓋某一些特定的眾生,而我們施設稱為他叫作總統;然而其與其他國家的總統的福報,也沒有辦法一概而加以比較其大小的,因為每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不同,乃至說國民的經濟水準也是不同的;但是,不管這些總統福報多大、範圍多廣,終究是遠遠比不上金轉輪聖王的。所以說,金轉輪聖王的福報大小,是遠超過我們在這個世界中所能夠觀察或瞭解的,當然更超過那些常常覺得自己在這一個人類世界中是很了不起的人們。

剛才說金轉輪聖王的福報是可以函蓋四天下的。那麼也許有人會想到說:世尊的福報,到底可以函蓋多大的範圍?《長阿含經》卷18中,佛開示說:「一尊如來所教化的範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卷12之中提到說:「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有百億四天下,如來於中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2)由此可知,一尊如來所教化的範圍是百億四天下,我們要如何想像百億四天下的寬廣,乃至說其中有情的數量?真的是沒有辦法!那麼金轉輪聖王的福報可以函蓋的範圍,能夠與世尊相比擬嗎?自然這又是另外一個遠遠無法可及的狀況。換句話說,世尊在這個百億四天下之中任何一個世界示現成佛的時候,套一句世俗話說:肯定祂老人家一定都是吃得開的!那麼大家這麼樣思惟之後,就可以發現:世尊福報的廣大程度,不是我們這個階段所可以想像的!而菩薩正應當這樣一世又一世、一劫又一劫繼續地修集福德。

可是,前面所說明的部分,只通於一般人在容貌、生活資財、人緣好壞、聰明與否等等這樣所顯示出來的福報;然而這一些人世間的福報,仍然不能夠成辦生為欲界天、色界天的莊嚴,所以只生而為人;乃至說,也沒有辦法成辦修學解脫道的法,甚至是親證法界實相的法。因為現見一些饒有世間財富,而且也真的是為世間人所尊敬的那些人,卻仍然沒有能夠親證解脫道、佛菩提道的因緣;尤其是對佛菩提道的親證而言,其所欠缺的部分也就是前面所說的「他莊嚴的福」。換句話說,當自己要能夠修學,乃至分證三乘菩提之後,也要努力幫助有緣的眾生也能夠修學、親證;而幫助這些有緣的眾生修學以及親證三乘菩提的福德,卻是一般眾生所無法修學成就的,除非他也開始在三乘菩提中有一分的「自莊嚴」。這樣把世間的福報與三乘菩提的「自他莊嚴」的福報兩者合併在一起之後,就可以稍微知道 世尊所說的「菩薩應該具足的福德自他莊嚴」是什麼樣狀況。

接下來說「智慧」。菩薩六度法之中的第六度叫作智慧到彼岸,這個「智慧」兩個字,是隨著世俗法而從梵語的「般若」翻譯而得;然而,其實般若的意涵,是較世俗的智慧二字要來得更加寬廣的。就好像常常會聽到人家稱讚說:某甲是很聰明的;也就是說,是在稱讚某甲是很行的。而這種世間的智慧可以是有很多方面,這表示說,其實世間的智慧就已經有很多層次。譬如說:有時候說某甲的數學是很棒;有時候說某甲的手藝技巧是很靈巧;有時候說某甲的演講技術是很流利的;也許有時候又說某乙賺錢的頭腦是很靈活的;又也許有時候說某乙的政治手腕是很圓融的;這樣林林總總,也不需要一一列舉。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這些都不出於世間法的範圍,所以也都通稱為世間的智慧。所以顧名思義,表示說受用這些智慧所得的果報,依然是不出世間的。菩薩也要修學這樣的世間智慧,所以佛法之中才有「工巧明」這個詞,這是通於世間智慧的一部分。

一般眾生即使智慧再怎麼高,始終也無法出離世間的生死。然而菩薩的所修學——也是應當要修學的智慧,進一步還有不共凡夫而且是與二乘人共有的智慧,就是「如何出世間的智慧」。所以說是不共凡夫的原因,是因為說,一般的眾生始終不會相應到出世間這一件事情,而且也始終只是努力地在世間奮鬥著,然後要如何繼續生存下去的問題,只在這個部分。這就表示說:要能夠開始修學出世間法,或者是說開始追求了生脫死的方法,其間是有一些過程的,包括遇到真正能夠教導出世間法的善知識,並且也願意親近而恭敬隨學。這難道不需要有一定的福德因緣?而這種福德,又與世間法的福德是不相同的!因為,這種福德已經因為世世隨著善知識熏習佛法的正知正見,而開始有佛法上的智慧來作為依止;而不只是世間法上的智慧作為後盾,而能夠產生這樣的結果。所以福德與智慧兩者,在佛法上是不能分開來說的;只是,也許有時候方便說有時候要修福德、有時候又要修智慧,而把它們說成兩件事情。這就好像在經典之中,常常會用鳥的兩翼來作為福德與智慧的譬喻,雖然說是兩翼,其實對鳥而言是缺一不可,故而又不能說為二,這個道理其實是相類似。

菩薩還有一個應當要修學的智慧,卻是不共凡夫,乃至也是不共二乘人的智慧,那就是「世出世間法的智慧」。因為這是要能夠親證自心如來以後,才能夠於世出世間法的智慧是心得決定的;而二乘人是不證法界實相的。然而要能夠得此初分的智慧,其自他莊嚴的福德如同前面所略說的內容,就已經不是心量狹小的定性二乘人所能夠發心修學的,那更何況是一般的凡夫呢?所以菩薩所得的世出世間法的智慧,當然是超勝於二乘人的出世間法的智慧。可是菩薩七住位時,只證得初分的世出世間法的智慧,所以仍然是要隨著諸佛或者是上地的菩薩繼續修學;所以才有悟後起修,然後修學後得無分別智、道種智、乃至一切種智的這些過程;而修學的過程中,同樣地也要分分去具足親證這些智慧所需要具備的福德。所以菩薩修學的過程,對於福德與智慧雖然方便說為二,其實是不可分的。所以菩薩所要修學的般若智慧是極其深廣的,不要說一般人無法了知,連二乘人也是沒有辦法臆測菩薩的般若智慧。然而,七住菩薩不能測知初地菩薩的智慧,初地菩薩不能測知上地菩薩的智慧,乃至說等覺菩薩也不能測知諸佛之智慧。譬如說:世尊可以在一念之間知道過去無量劫所曾經發生的事情;又能夠知道世間之成住壞空的時劫;世尊也完全了知三界之中一一界眾生出生的因緣,又生而為何等種類;也完全了知一一界的環境形成的原因;還有,世尊也可以為弟子們授記何時成佛、國土名稱、住世時劫等等等等;無量無邊的智慧,這當然同樣是超過我們的想像!

只是這些菩薩所應該修學的福德與智慧,在這裡僅能夠非常簡略地作個說明;然而實際上的範圍跟內涵,卻是極其寬廣以及豐富的,菩薩是要隨其狀況加以了知的。又加上說,要如何次第地具備這些福德與智慧?可又是另外一個大課題。在《優婆塞戒經》卷第二中,接著就有這麼一段記載:「世尊!何因緣故得二莊嚴?」「善男子!菩薩修集六波羅蜜,便得如是二種莊嚴:施、戒、精進,名福莊嚴;忍、定、智慧,名智莊嚴。復有六法—二莊嚴因,所謂六念:念佛、法、僧,名智莊嚴;念戒、施、天,名福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

但是這個部分,就要等到下一次再來跟大家說明了。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2051-a08_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