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今天我們將繼續下面的課程內容,今天我們要從三乘菩提的異同之中,來比較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的境界差別的內容。
上一集我們已經說明了一種差別。今天,我們要從大乘佛菩提與二乘菩提第二種差別來說明,也就是要從思惟上,來說大乘菩提與二乘菩提的差別。也就是說,大乘菩提與二乘菩提,對於思惟上面來說,是有所不同的,內容是有所差別的,心性也是有所差別。
我們先舉一段 佛陀經典中的開示來說明,我們看
佛陀在《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一當中的聖教開示。佛陀是這樣開示的:
「聲聞之人厭於多聞,緣覺之人厭於思惟。佛於是二,心無疲厭,故名為佛。」(《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一)
我們從這一段的聖教開示就知道,聲聞種性的人,他們乃是厭煩於多聞熏習的,而緣覺種性的人,他們乃是厭煩於思惟深法的。但是佛陀卻不一樣,佛陀從自己在因地行菩薩行以來,就對於多聞以及思惟這兩個法,自己是心無疲勞與厭煩的。因此,佛陀最後才能夠稱為佛,就是對於多聞、思惟無有厭煩以及疲勞。
我們從 佛陀這一段聖教的開示之中就可以知道,聲聞之人他是厭於多聞的。為什麼
佛陀要這樣說呢?一般而言,聲聞種性的人,他們是厭於多聞熏習的。我們看看在佛世的時候,那些俱解脫的聲聞阿羅漢們,在他們還沒有迴心成為大乘菩薩之前,他們已經實證阿羅漢的果德。但是,這些聲聞種性的大阿羅漢,他們如果沒有人請他們說法的話,他們多半會在用完午齋,以及經行消食以後,就會找一個安靜的樹下,或者找一個舒適的草地來打坐入定,他們就這樣打坐入定,進入到滅盡定之中。這樣一直住在滅盡定中,得要到了明天早上太陽曬到身體的時候,他們才又出定而下山去托缽。這樣下山去到城鎮當中托缽回來以後,他還是一樣用完午齋,吃完了以後,他們就把缽洗一洗,洗了乾淨,這樣再經行一會兒而消消食一下,如果沒有事,他們又再繼續打坐入滅盡定去了。所以,這些聲聞種性的阿羅漢們,他們是沒有想要再多聞熏習成佛的法道。
因為聲聞種性的人他們修行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能夠解脫於三界生死而已。他們只要能夠實證於解脫,能夠不受後有的生死,能夠離開三界輪迴,他們就心滿意足了,這樣他們就滿足了。因為他們的心志比較微劣,不想志求成就佛道,他們只想求解脫三界生死就夠了;對於成就佛道,他們是沒有興趣的。所以,要聽聞成佛之道的法,對他們來說乃是疲勞以及厭煩的,他們沒有興趣。
又因為二乘菩提當中的聲聞法,相對於大乘菩提道的實證內涵來說,那是非常粗淺而且容易實證的;如果精進的話,二乘聖者所證的一世就可以成為阿羅漢的果德。而且,這些聲聞解脫道的解脫證境,相對於大乘佛菩提道的深廣內涵,乃是非常粗淺而容易了知,也容易親證。所以,對於這些聲聞種性的人來說,他們的心性只有喜樂這樣的解脫證境而已,這樣就能夠滿足了他們。他們對於佛菩提道深妙法的實證,他們是沒有很大的興趣。所以,這些定性聲聞種性的阿羅漢們,他們這樣厭於多聞的習慣,這是與佛菩提道的究竟解脫的實相道理是完全不相應的。
因為種性的關係,所以這些聲聞種性的人,對於成佛——成就佛道的正理,他們覺得沒有什麼好意樂去多聞,同樣也覺得沒有什麼好思惟的。因為這些不迴心的定性聲聞聖人,他們常常會想:「反正我都已經能夠出離三界有為生死了,那我還要再多思惟、多聞思惟這些無記性的異熟生死法要作什麼呢?還要修學甚深的般若與種智,要作什麼呢?現在已經能夠出離三界生死,就已經是我最終的目標了啊!既然是這樣,我都已經實證阿羅漢的果德了,我已經可以於捨壽以後入了無餘涅槃;我又不要成佛,那我為什麼還要繼續多聞、思惟佛菩提道的法要,那要幹什麼呢?」他們心中是這樣想,因此,他們覺得是沒有必要再深入去探究大乘佛菩提道的甚深內涵。他們對於成佛之道的內容,是沒有意樂的,他們厭於多聞熏習。也就是因為他們這樣種性,是屬於定性的聲聞人,所以他們對於多聞熏習成佛的法要,乃是興趣缺缺。
因此,佛陀才在這段經文之中說,這些定性聲聞人,他們厭於多聞,所以他們不樂多聞成佛的法要,他們也不想再去思惟什麼法了,所以他們討厭多聞。而且他們覺得說:「我既然已經實證聲聞的解脫果了,那我還需要再聽別人說什麼法呢?就算說得再妙,最後也只能讓我出離三界生死而已啊!但是,我現在已經有實證阿羅漢的果德,我這一世捨壽後,已經能夠出離三界生死了;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我又何必再去增加多聞、聽法呢?」所以他是這樣想。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有的時候,舍利弗尊者或者富樓那尊者,他們在對眾生講演解脫法要的時候,就會有一些阿羅漢,他們是不願意來聽舍利弗尊者或者目犍連尊者說法的;除非是
世尊親口所說,這些阿羅漢才願意來聽。所以,這些定性聲聞阿羅漢們,他們是厭於多聞的,對於多聞熏習他們是疲厭的。所以,這些定性聲聞阿羅漢們,他們乃是厭於多聞以及思惟;如果他們對於法連聽都不願意多聽多聞的話,那要求他們深入思惟,就更談不上了。所以,這些定性聲聞的阿羅漢們,他們一旦是去托缽了回來以後,又用完齋,經行,讓食物消化了以後,他們就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來打坐,這樣打坐入滅盡定去了。所以,聲聞人大多厭於多聞,乃至厭於思惟。
然而,佛陀卻是對於多聞以及思惟這兩個法,全部都沒有疲厭。因為,佛陀從無量世都是修學大乘菩薩道,這樣無量世以來,一向都是樂於多聞以及思惟,從來都不曾疲勞、厭惡,乃至厭倦、厭煩佛菩提道,不會厭煩於多聞與思惟。
所以,大乘菩薩道的行者,即使他們已經修到了八地的證境,他們對於聽聞
佛陀開示的內涵,還是非常的欣喜踴躍的希望繼續多聞熏習;他們見到或者聽到 佛陀的開示,乃至思惟 佛陀開示的內容,仍然會覺得津津有味,而且樂此不疲,不會疲厭。因此,佛陀所開示的聖教之中,有許多位階的實證密意,這些內涵在有些菩薩他在五地之前是仍然不懂,但是到了八地他就懂。因此,他對於這些
佛陀的至教開示,他還是津津有味,而願意多聞,思惟。所以,菩薩各位階對於 佛陀經典以及開示,以及至教的開示內容,各個位階在理解上仍然是有差別的。因此,菩薩因為這樣,他是樂於多聞思惟的。
如果有的人說:「如果你悟了以後,全部的經典都應該讀懂才對啊!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那就表示你是悟錯了。」但是我們來想想,說這樣話的人正確嗎?我們知道不正確。說這種話的人一定是大妄語者,為什麼?因為,對於所有的經典能夠如實了知而究竟讀得懂的人,其實只有佛陀啊!即使是等覺菩薩,都無法究竟通達佛陀開示的內涵。假使要說能夠全部讀懂經典,也只能說對於第二轉法輪般若系列的經典,自己能夠全部讀懂,也只能這樣說;而對於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系列經典,其實還是有很多無法究竟了知。因為,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系列經典,這是讓我們可以一直修到佛地之前的依止,怎麼可以說一個才剛剛證悟而明心的菩薩,他可以在初悟的時候,就能夠全部的讀得懂這些經典呢?沒有這個道理。因為剛剛明心的菩薩,也只有般若的總相智而已,他對於般若的別相智,都還沒有究竟通達,更不用說對於唯識種智的內涵,可以如實的了知。所以,一個初悟的菩薩,對於很多經典仍然是無法瞭解,尤其是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系列經典。
如果有人他主張說:「悟了以後全部的經典都應該讀懂才對,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那就表示這個人悟錯了。」其實這種說法乃是虛妄說。因為,除非是佛陀說錯法才有可能;但是,佛陀是實語者,不可能會開示錯誤。所以,主張一悟明心就能夠讀懂一切經典,這樣是不如法的說法。如果一悟就懂一切的經典,那應該是一悟即至佛地才對,不應該有悟後的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等覺的種種法應該要去修行;如果是
佛陀沒有說錯法,但實際上真的有菩薩五十二位階的這樣的修學的過程必須經歷,那當然不可能在剛剛初悟的時候,剛剛明心的時候,就全部都能夠讀懂 佛陀所開示一切經典。
所以,開悟明心而證悟了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以後,那也只是菩薩五十二位階的第十七階而已,也只是七住位的菩薩而已。雖然明心證悟法界實相心以後,自己已經有了般若的總相智慧,但是對於第三轉法輪經典所說的唯識種智正理,自己仍然沒有辦法全部去讀懂,這是絕對正常的現象與正理,不能說一悟就能夠瞭解唯識種智的正理。但是,如果證悟以後自己連《心經》、連《金剛經》都還讀不懂,那就表示真的是悟錯了。因為《心經》和《金剛經》所說的內容,也只是講般若的總相智、別相智而已,《心經》與《金剛經》還沒有說到唯識一切種智的深妙法;所以真正的證悟者,他悟後一定會讀懂《心經》以及《金剛經》這一類般若系列的經典。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人明心以後,他同時也能夠讀懂《六祖壇經》,這也是正常的情形。因為《六祖壇經》裏面,也只說到般若的總相智、別相智而已,還沒有說到一切種智,最多只是引用而已。但是,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系列經典,一個剛剛悟的菩薩,在他悟了以後,一定不可能全部都讀懂,不可能全部究竟了知,因為悟了以後還沒有成佛啊!只有成佛才能夠究竟了知這一切法。
所以,如果菩薩只是七住明心,他就說能夠讀懂全部的經典,那一定是不懂佛法的人,那這個人一定是悟錯了,一定是一個大妄語者。因為,一個真正懂佛法的人,他一定是不敢這樣說的,他不可能會接受一個初悟明心的七住菩薩,就能夠看懂一切的佛陀經典。所以,真正證悟的人在他悟後,一定還得要隨著真善知識來多聞熏習,他還要多聞學習第三轉法輪諸經所說的唯識增上慧學的無生法忍知見,他還得要努力的多聞熏習,隨著這些大善知識,熏習這些種智的正理妙法。所以,菩薩並不是像聲聞人一樣,不樂於多聞的,也不是像緣覺種性的人一樣,是疲厭於思惟的。菩薩乃是樂於多聞,也樂於思惟,菩薩對於多聞思惟,是從無疲倦與厭惡。
但是,菩薩雖然要樂於多聞熏習,我們要知道,久學菩薩知道自己雖然要多聞熏習,還是要以智慧為先導,來抉擇善知識才能親近;知道自己千萬不要跟隨尚未通達的人來亂學,以免因為自己性障深重,而又被邪師邪見的誤導。我們要知道,這樣被邪教導以後而走錯方向,那個過失是很大。想想自己本來想要多聞熏習正見,卻因為惡知識的邪教導,因此深植錯誤的知見在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中,那個影響就非常深遠。因為這個邪見的種子存在於如來藏中,他是於未來無量世也是很難拔濟的,很難救拔的,因為邪知邪見的影響非常深遠的緣故。然而很不幸的卻是,這些不曾通達第三轉法輪經典的人,他們卻自以為自己是通達的大師。所以這類大妄語的惡知識,古今中外都是很常見,並且是時時處處都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我們要多聞熏習的前提,就是應該以正見以及智慧為先導。必須要依
佛的聖教,依正理而行,這樣才是有智慧的人。
我們言歸正傳,我們從上面所說的這些種種道理,我們就知道,聲聞人乃是疲厭於多聞熏習,由此證明
佛陀在這部經中所說的法,乃是非常的正確。也就是說,聲聞種性的人是討厭多聞熏習的。
我們繼續來看下面另外一個部分。佛陀於經中也開示:「緣覺之人乃是厭於思惟」。從這段開示我們也知道,討厭思惟的人是緣覺乘人。
但是,緣覺種性的人,他們為什麼討厭思惟呢?因為他們一心一意所思所想,無非就是想要證得因緣觀,而能夠實證解脫果,而能夠出離三界的生死。這些緣覺種性的人,他們只有想要實證解脫而已,對於成就佛道,他們是沒有興趣的。而自己眼前既然已經具足實證了因緣觀,已經實證了解脫了,自己已經可以不受後有,已經可以出離三界生死,而他們又不想成佛。因為他們認為,成就佛道太辛苦,他們悲心也比較薄弱,他們會想:「我何必再思惟更深的佛法呢?」其實,他們對於二乘解脫道,無論再怎麼樣的思惟,再怎麼樣的去細觀,也只是自己已經證得出三界生死的境界而已。既然是這樣子的話,那這些緣覺種性的人,自己又不願意迴心大乘之中來行成佛之道,那他們要去思惟更深入的佛法,就顯得更沒有意思,也沒有意義了——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們當然是討厭於思惟,因為對於他們的解脫沒有任何的幫助與意義,對於成佛之道的法要,與他們的心志乃是不相應的。所以,他們是不願意再深入思惟更深入的佛菩提道的勝妙法要。
但是,大乘的佛菩提道的菩薩們卻不是這樣。菩薩在三大無量數劫修學佛道的這個過程當中,對於多聞熏習以及思惟法義,他們永遠是心無疲厭的,而且菩薩們是樂於多聞、樂於思惟法義的。因為一切種智的法義,乃是無量無邊、深廣無比;除非自己已經成就佛道了,否則永遠都思惟不盡。因此,思惟法義對於菩薩來說,那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可是,如果單靠自己思惟,又能夠思惟多少深妙的法呢?其實是很少。因此思惟法義,都得要靠善知識的幫忙以及啟發,才能從許多面向再深入思惟,進而發起諸地種種的現觀境界。所以,菩薩對於多聞以及思惟這兩個法要,乃是心無疲厭,這樣菩薩最後因為這樣,才能夠成為究竟佛。
但是,二乘聖人他們是不樂於長遠的思惟,所以,二乘聖人他們不是佛。因此,從多聞思惟的部分可以知道,這是佛菩提道的修行者與二乘聖人的修行者,這有兩種不同的所在。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介紹到這裏。我們將在下一集的課程當中,繼續介紹大乘菩提以及二乘菩提之境界差別。歡迎大家繼續的收看我們的節目。
今天就到此。謝謝收看!
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