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概說–第99集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五)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我們今天將繼續進行上一節尚未完成的課程。
今天的課程的內容,上一節課程中我們已經舉出《勝鬘經》中的開示,知道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所實證的涅槃,也只是如來的方便說。同時,我們也透過經文以及正理的說法,了知阿羅漢、辟支佛的實證乃是去涅槃界遠。並且說明阿羅漢、辟支佛他們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這其實是如來世尊的方便、有餘、不了義說。並且,我們也從經文上得知有兩種死,也就是分段生死、不思議變易生死,有這樣大概的說明分段生死以及不思議變易生死當中的簡略內容。並且,也概略了說明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在三乘菩提當中的定位。同時也說明了二乘與大乘菩提的差異所在。今天,我們將繼續舉出《勝鬘經》中其他的開示。
我們看經中是這樣說的,《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一有這樣開示:
【阿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故,說「不受後有」;非盡一切煩惱,亦非盡一切受生故,說「不受後有」。何以故?有煩惱是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比無明住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勝鬘夫人這裏說,二乘阿羅漢與辟支佛,他們因為已經斷盡見惑與思惑,由於他們種性的關係,他們不可能像菩薩這樣,生生世世依悲願而發願留在三界中去度眾生,所以他們不可能再接受後有,因此而說阿羅漢、辟支佛不受後有;可是,這個二乘阿羅漢、辟支佛聖者他們,其實還沒有斷盡一切的煩惱,也沒有斷盡一切受生。因為,煩惱障所攝的習氣種子隨眠,他們都根本沒有斷;並且,他們對於所知障所含攝的無始無明上煩惱,他們也沒有辦法去斷除,他們沒有這個能力去斷。既然如此,他們的種子變易仍然還是會繼續存在的,所以這些二乘聖者,他們仍然有異熟生死的存在,也就是說,他們仍然有變易生死的存在。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來說二乘聖人他們已經不受後有,那當然是佛陀的方便說法,並不是究竟說。既然阿羅漢他們還有異熟生的種子變易現象存在,當然他們如果迴小向大轉入大乘的時候,就一定會再接受生死;既然沒有失去投胎再受生死的能力,當然就有異熟生死;只是因為他們尚未迴小向大而厭惡生死,所以方便說他們不受後有。
所以,從大乘佛菩提道的角度來說,只有斷除了種子的變易現象的人,也就是永遠不再有種子變易現象的時候,才能說已經絕對不受生死;因為這連異熟生死都不存在了,那就是諸佛的證境。所以說,二乘聖人都還可以再受生死,他們不受後有乃是佛陀的方便說。他們不受後有的緣故,是因為他們所證的解脫道的解脫智慧,以及所斷的煩惱,使得他們死後不再接受三界有的後有,並不是他們已經斷盡所有的煩惱了。因此,二乘聖人他們不是已經斷盡一切煩惱的人,也不是已經證得種子不再變易而有超越變易生死的能力;因此說,二乘聖者他們不是究竟的不受後有,只是方便說不受後有。只有斷盡兩種生死的人,才是究竟的不受後有,也就是佛陀世尊。
我們再來看勝鬘夫人後面的道理怎麼說。勝鬘夫人繼續說,為什麼會要這樣說呢?因為有一些煩惱乃是阿羅漢與辟支佛他們所不能斷除的。他們這些二乘聖者所能斷除的煩惱是有兩種:第一種就是住地煩惱,第二種就是起煩惱。住地煩惱又可分為四種:第一種就是見一處住地煩惱,第二種就是欲界愛住地煩惱,第三種是色界愛住地煩惱,第四種就是有愛住地煩惱,或者稱為無色界愛住地煩惱。這四種住地煩惱則是會出生一切的起煩惱。而起煩惱之所以被稱為「起」那是因為,這一類煩惱都是在生起的每一剎那之中,由覺知心意識與意根,在每一剎那都相應這些煩惱。
其中,四種住地煩惱的見一處住地,我們一般來說,我們說之為三縛結,也就是身見、疑見、戒禁取見這三縛結。身見有的時候又名為我見,因為眾生都以虛妄的五陰以及其功能為自我的緣故,因此就無法斷除了我見。這個乃是二乘聖人所斷除的煩惱,這是從聲聞解脫道來說的。所以說二乘聖人能夠斷除見一處住地煩惱,是這樣的道理。
我們再來看欲界愛住地煩惱的斷除。眾生會流轉於欲界之中,都是因為欲界愛的緣故,也就是說,眾生對於欲界中的五塵是有所貪愛的,因為欲界愛而流轉於人間或者欲界之中;所以說,欲界愛住地乃是繫縛眾生輪轉生死最大的繩索,這樣繫縛眾生,而且是非常非常粗重並且明顯的煩惱。例如有些佛門外道,他們以雙身法的樂空雙運,叫作無上瑜伽,把這個男女行淫當作修行,這是最標準的欲界愛住地。所以,欲界愛住地的煩惱,二乘聖人也只能斷除現行,對於深細的習氣種子隨眠,他們是不能夠斷除的。所以說,若是在二乘聲聞法中來說,都說二乘聖者他們是已經斷盡欲界愛的一切煩惱;但是,如果從菩薩所證的道種智來說,二乘聖者他們根本沒有辦法斷除這些習氣種子。所以,有的時候說二乘聖者他們已經斷欲界愛住地煩惱,也只是佛陀方便施設的說法,並不是究竟的說法。
好!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色界愛住地煩惱的內容。色界愛就是有情執著色身、色塵,不肯捨離色陰、色塵;因此,色界天人為了要保持這個色身,所以就有了執著,因此他們就無法往四空定前進;因為到了四禪以後,再過去就是四空定的無色界境界。四空定乃是無有色身的,可是色界天人認為,沒有色身是不可忍受的事情,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觀念;所以他們就必須要保有色身,因此他們就對於色身有所貪愛,這就是色界愛住地的煩惱。所以,色愛住地煩惱乃是二乘聖人他們所必須要斷除的煩惱,不過這也是從現行來說,是從解脫道的角度來說;但是從大乘佛菩提道的諸地菩薩證境來看,其實其中有許多是二乘聖人他們所無法斷除的。因此,有時說二乘聖人已經斷除色界愛住地,其實也只是方便,佛陀方便施設的方便說而已;因為他們習氣種子還沒有斷,那就是屬於異熟生死的部分。所以說,色界愛住地,其實也是從唯一佛乘的佛菩提道當中解析出來,為了要利益那些急求了生脫死的人而方便施設的;所以,二乘聖人他們並不是已經究竟了生脫死的聖者。
我們再來看看接下來的有愛住地,其實就是無色界愛住地煩惱。住地的意思就是說,覺知心意識所住的境界。有的人修行以後,他發覺色身是一個累贅,雖然他已經有了四禪天的色身,這個四禪天的色身是非常輕靈的,但是它終究是生滅法,而且是無常不可久住的;因此他就捨棄了色身,然後修證四空定,而在捨壽以後往生至無色界四空天去了。無色界並沒有色身,只是一種純粹精神的狀態;但是因為已經超越了色界天的境界,所以有的時候稱為天,叫作無色界天。往生至無色界以後,他們依憑於定力而仍然有覺知心存在。但是這個覺知心就是無色界有,在無色界中唯一所擁有的就是覺知心,這是他的意根所擁有的一切。住在其中,沒有佛法可以思惟整理,也沒有辦法去實修佛法,更沒有善知識是可以親近;無色界中只有覺知心住於極微細的一念不生的四空定境界中,所以是由意識覺知心與定力相應,住於定中,就是無色界有。所以,無色界並不是一切法斷滅,還有三界法所攝的意識與意根存在。這樣貪愛無色界的意根自己、意識自己,以及無色界定境的境界,這就是叫作有愛住地,或者稱為無色界愛住地。
以上四種住地煩惱,它是會生起一切的起煩惱。起煩惱就是說,生起了以後會使得眾生沉淪在三界中,這是眾生可以相應到的煩惱,而且是與分段生死相應的。凡是從意根與覺知心生起的煩惱,都叫作起煩惱;這種煩惱都是攝屬於四住地煩惱無明所攝,都是三界愛的煩惱。因為這種煩惱生起的時候,在每一剎那都會跟覺知心剎那剎那相應,所以叫作起煩惱。
勝鬘夫人又繼續為我們說後面的道理,勝鬘夫人說:世尊啊!如果有煩惱是與覺知心不相應的,那種煩惱就叫作無始無明住地。因為無始無明住地煩惱是跟覺知心不相應的,而你悟後已經跟它相應了,那顯然是起煩惱及上煩惱了。這個無始無明住地從無始劫以來,都不跟我們的覺知心相應;一直要到了你想探究法界實相心的時候,那時候才會與你相應。但是雖然相應了,你仍然無法打破這個無始無明;一直要到了你參禪證悟明心以後,你才算是打破了無始無明住地。
無始無明住地是說,對於法界實相心不能如實的了知的沒有智慧境界;這是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存在的現象,但是眾生的覺知心從來都不與它相應。這種無明也是二乘聖人從來不曾相應過的,要到他們想要確實親證無餘涅槃中的境界,想要探究一切法界中的實相,這個時候才會與無始無明相應。但是,雖然與無始無明相應,還是無法打破無始無明。只有迴心大乘而修證、親證了第八識如來藏以後,這時候才算是打破無始無明。可是,無始無明住地,是一切異生性的眾生,一切的凡夫的人、天,一切的二乘聖者所不知道的。
而這四種住地力是一切上煩惱依種,意思是說什麼呢?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四種住地來幫助,一切上煩惱也都生不起來的。譬如說一個人他證悟以後專心去斷除思惑,在思惑斷盡了以後,雖然他已經證悟了大乘菩提,可是他的心智比較偏向聲聞,不能留惑潤生,那麼來說,他的無始無明住地中的上煩惱也將起不來;因為已經沒有繼續生存的意願了,又怎麼會去探討與成佛有關的法義呢?當然就不能再有上煩惱的生起了。因此,一定要繼續保留這個五蘊在三界中,不想取證無餘涅槃而留惑潤生,繼續留在人間,這樣無始無明住地所攝的上煩惱才會繼續生起。這就是菩薩留惑潤生的道理所在。如果不保留著最後這一分思惑,死後就不會再去受生,這樣就沒有未來世的五蘊可用,那就無法跟無始無明住地中的上煩惱相應,就無法繼續修學成佛之道,也沒辦法進修成佛的法要。所以勝鬘夫人才會說:「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所以,二乘聖人所斷除的四住地煩惱的力量,對於諸地菩薩來說是很粗淺的。但是,若不依於這四住地起煩惱的種子功能,尚且不能有你的五陰存在,何況能夠引生悟後修道的上煩惱呢?
所以說,無始無明住地中的所有上煩惱,是眾生心無始劫以來不曾相應的。當你證悟法界實相心以後,你起念想要說「為什麼我證悟了法界實相心卻還沒有成佛呢?」這時候你起了煩惱,你想:「我一定要弄清楚,我為什麼還不能成佛呢?我既然已經正確的證悟了法界實相心,已經開悟了,為什麼沒有成佛?」這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與上煩惱相應。但是,無始無明住地中的上煩惱,數量乃是無量無邊的。這些上煩惱的斷除,得要經由將近三個阿僧祇劫無量數劫的菩薩行,並且藉由善知識的教導,以及自己歷緣對境悟後起修,這樣才有辦法全部斷盡,並不是悟後就自己有智慧而有能力開始斷除的,可見它的深邃與廣大是不可思議。
所以,四種住地煩惱的力量很小,比起無明住地中的上煩惱力量其實是微不足道;而四種住地起煩惱的數目內涵,比起無始無明住地當中的無量無邊上煩惱的內涵,一樣是微不足道的。所以,阿羅漢與辟支佛斷除了分段生死,如果是利根的人,他一生就完成了,如果是遲鈍而非常精進的人,他經歷了四生也可以完成;但是,無始無明住地中的上煩惱斷除,不論你如何的利根,你都得要將近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斷盡。您想想看:這四住地力的力量怎麼能跟無始無明住地力量相比呢?怎麼能用什麼樣的算數或譬喻來相提並論呢?這都是沒有辦法來譬喻的。
所以後面勝鬘夫人又繼續說:
【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眾具,自在殊勝。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其力最勝,恒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如是,世尊!無明住地最為大力。】(《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從這一段聖教的開示我們就知道,無明住地力量最大,只有如來所修證的大乘佛菩提智才能斷除,這是阿羅漢、辟支佛的智慧所不能斷的。所以無明住地力量最大,其數量也是無量無邊,而四住地的數量還是可以計算出來的,而無明住地卻是不可量不可計。
因此,這個部分的法義乃是非常的深入與廣大,因為我們是限於時間的關係,也只能略舉出經文而概略說明一下而已。也只能讓大家知道,大乘佛菩提智內容的梗概以及二乘解脫智的內容,其兩者差異是非常非常的大。二乘聲聞緣覺所實證的內涵,與大乘佛菩提道的內涵如果要相比的話,根本無法用算數譬喻來比較;因為大乘佛法的內涵甚深極甚深,乃是不可思議,這當中必須要實證的法要非常非常的多。
限於節目的時間關係,無法深入的說明。歡迎大家至各大書局,請購正智出版社出版 平實導師著作的《勝鬘經講記》,總共六輯。平實導師於《勝鬘經講記》的書中,用深入淺出的說法,把《勝鬘經》中甚深極甚深的種智正理,透過法義演說以及法義辨正的方式,從不同的層面來說明,讓有心深入甚深佛法種智的學子學習。歡迎大家能夠去書局請購來讀,並加以思惟整理,更是要付諸於實踐,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道業能夠快速的順暢。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參加我們正覺同修會的禪淨班課程以及其他的課程。這樣子的話,才能夠在大乘佛法能夠建立正確知見,並且可以有實證的機會。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一個節目再繼續說明未完成的內容。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98集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四)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內容,我們今天將繼續進行接下來的課程內容。我們今天所要說明的,要從三乘菩提的異同之中,將繼續討論到一念無明以及無始無明的差別內涵。
在說明這個部分之前,我們先要說明另外一個部分的法要,也就是說,論實質來說二乘聖人他們其實是沒有證得涅槃,沒有證涅槃,他們的證涅槃也只是方便說。為何我們要這樣說呢?我們先看一下經典上怎麼說,我們舉一段經文來說。
我們看《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也就是《勝鬘經》,卷一中有這樣的開示:「唯有如來應正等覺,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從這一段經文的開示我們就知道,二乘聖人他們其實沒有得涅槃,沒有證涅槃,因為只有如來應正等覺才是真實得般涅槃,才是真的成就一切功德的緣故;阿羅漢與辟支佛沒有成就一切的功德,所以說阿羅漢與辟支佛有證得涅槃,那也只是佛陀慈悲的方便說法而已。
因此,我們從經典上面說阿羅漢、辟支佛證無餘涅槃,那只是 佛陀慈悲方便的說法,目的乃是要來鼓勵他們。因為在弘法的過程中,必須先有他們能夠證無餘涅槃為眾生作證,眾生才會有具足的信心,否則無法對 佛陀生起具足的信心;有了具足的信心以後,然後才能次第引入說明般若實相,讓他們安住於佛道之中,才會有漸次修證的漸教次第說法。因此勝鬘夫人說,阿羅漢、辟支佛並沒有成就涅槃的一切功德;因為單單叫他們來說一下般若實相的智慧,他們就沒有這個能力了,更何況有一切的功德呢?他們連般若的少分功德都沒有了,因此說他們得涅槃,那只是佛陀權教施設的方便說而已。因此說二乘菩提是滅盡五陰十八界而度,這是方便說得涅槃;其實滅了五陰十八界以後,他們已經把自己滅了而不存在了,當然他們沒有證得涅槃,說他們已證得涅槃那只是方便的說法。
《勝鬘經》中繼續這樣開示: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無量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思議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一切所應斷過皆悉斷滅,成就第一清淨;阿羅漢、辟支佛有餘過,非第一清淨,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勝鬘夫人繼續說,只有如來證得般涅槃,因為如來成就無量功德的緣故。無量功德是同於二乘聖者的得度,二乘聖人他們所證的無生是滅盡五蘊而得度,如來也是證這個部分。其實二乘聖人證的是不度生死的,二乘聖人他們是滅煩惱而得度;大乘則是度過生死彼岸的無生,卻是本來無生,乃是常度生死的。菩薩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後,已經是住在生死彼岸了;但是卻同時也在生死的此岸,不斷地顯現解脫與般若實相的智慧功德來利益眾生。菩薩這個境界還沒有到達究竟佛地的地步,而如來已經到達究竟的地步,所以說如來是成就無量的功德,這是阿羅漢與辟支佛所無法成就的。阿羅漢與辟支佛所成就的涅槃功德都是少量的,因為他們都只能在入涅槃之前,隨分隨緣隨力去利樂於眾生;捨壽的時候到了,他們就入無餘涅槃,全部功德便都消失不現前,所以是少量,無法與菩薩無量世利樂有情來比。所以,二乘人他們證得無餘涅槃、有餘涅槃,其實都是 佛陀的方便說。事實上他們並沒有真的親證涅槃,只有如來真正的得到般涅槃,因為 如來成就不可思議功德的緣故;菩薩則是分證如來所證的般涅槃功德,而阿羅漢、辟支佛也只能成就可思議的解脫功德,他們都無法了知菩薩所證涅槃的功德,更不用講佛陀了。
阿羅漢他們還有許多的過失是沒有斷盡。譬如第一點,阿羅漢們煩惱障的習氣種子沒有斷除。但是菩薩卻是一生又一生不斷地去斷除習氣種子,最後把習氣種子全部斷盡,這樣的功德乃是二乘聖人所無法作到的。第二個部分的過失是什麼呢?是二乘聖人他們在所知障上面無量的上煩惱隨眠,他們都不曾斷除過,也沒有能力斷除,他們不能度過變易生死,仍然有異熟生死存在,因此來說二乘聖人他們不可能成就第一清淨。然而,如來世尊這兩個過失全部沒有,因為如來世尊、諸佛如來全部斷盡了,而成就了第一清淨,這時候才是究竟的圓滿、究竟的寂滅,因為連最微細的上煩惱諸佛如來都已經斷盡了。所以,阿羅漢、辟支佛都還有習氣種子以及所知障的上煩惱等等過失,這些二乘聖人,他們並不是第一清淨,他們連菩薩們的證境都無法達到;因此他們所得到的涅槃,都是佛陀施設的方便說法而已,而說他們證涅槃,其實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證得涅槃。
然而,為什麼諸佛可以是究竟的涅槃,而阿羅漢他們卻不行呢?因為阿羅漢心中仍然有恐怖,仍然有畏懼,仍有極多的無明存在,所以對他們所不知的部分,仍然會有妄想生起,那就不是究竟的圓滿清淨。所以說菩薩們的心境,二乘聖人他們是無法想像的,更不用說諸佛的心境二乘聖人可以思議。因此,從這一段的說明知道:是從無量功德的成就、不可思議功德的成就,以及清淨的究竟與否,來說明二乘與大乘的差異所在。
我們再繼續看《勝鬘經》當中其他的開示。《勝鬘經》中說: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是故阿羅漢、辟支佛,去涅槃界遠。
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何以故?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分段死者,謂虛偽眾生;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二種死中,以分段死故,說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得有餘果證故,說「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辦。七種學人先所未作,虛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已辦」。】(《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勝鬘夫人繼續這樣開示說,如果真的要說是證得涅槃的話,其實只有如來才能說證得涅槃;這樣的如來功德是被一切眾生所瞻仰,而超過阿羅漢、辟支佛以及菩薩的境界,因為如來的涅槃才是究竟的。因為阿羅漢、辟支佛所證的涅槃,只是斷我見、我執以及我所執而已,這樣就可以出離三界生死。因為已經斷除了分段生死,他們有兩種涅槃,也就是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可是,阿羅漢他們捨壽前,對於無餘涅槃裏面究竟是什麼,他們都不曾瞭解;入了無餘涅槃以後,他們自己都不存在了,所以也無法瞭解無餘涅槃裏面是什麼境界。所以,他們始終無法知道無餘涅槃中的境界是什麼。
但是,大乘菩薩在三賢位的七住菩薩的時候,證得了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可以現觀第八識如來藏是本來就涅槃的: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如來藏的自性運作而顯現出真如性的時候,卻能夠同時出生於萬法,而且,如來藏在萬法中運作的時候,卻仍然是本來就涅槃的,這都是二乘聖人所不知的。所以說二乘的涅槃是不究竟的。即使是淺如三賢位的第七住菩薩所證的如來藏的本來性淨涅槃,二乘聖人他們就已經無法了知了;那更不用說菩薩進修別相智,乃至進修一切種智究竟成佛,而所知障的一切無明上煩惱全部都斷盡,這更不是阿羅漢他們所知道的。然而,菩薩從初地開始就已經開始斷除習氣種子了,這個斷習氣種子的工作,使得菩薩成佛的時候沒有絲毫的習氣存在,這也不是阿羅漢他們所知道的。
不僅如此,諸佛如來不但如同阿羅漢他們一樣,應該有的實證祂也實證,如來也斷除了分段生死;諸佛如來同時也斷盡所知障所攝上煩惱的隨眠,並且也斷盡了煩惱障所攝的習氣種子隨眠,這些是二乘聖人所無法斷的。諸佛如來的斷盡二障的隨眠,使得如來藏中所含藏的異熟種子不再變易,這時候連種子的異熟生死都已經斷除了,因此離開了異熟生死,也就離開了變易生死;因此說,諸佛如來都是離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的,由此而說諸佛不住生死中;但卻又因為初入地的時候所發的十無盡願所持,永遠不入無餘涅槃,生生世世利樂有情,所以又不住涅槃中;因此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所以佛地還有無住處涅槃,這是只有佛地才能證得的啊!
因此,諸佛具足證得四種涅槃,因此只有如來得真實究竟的涅槃。這是超過一切阿羅漢、辟支佛以及所有菩薩,是一切眾生之所瞻仰。所以,阿羅漢、辟支佛距離究竟涅槃的功德,仍然非常遙遠、非常的遙遠。
接下來,勝鬘夫人這段經文中所說的,她說阿羅漢、辟支佛他們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的說法,也是如來世尊的方便、有餘、不了義說。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有兩種死要了知,是有哪兩種呢?也就是分段生死的分段死,以及不思議變易生死的不思議變易死。所以勝鬘夫人說的是,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生死的四聖諦,而得不需要再輪迴生死的蘇息處;可是,這種二乘聖人所證的解脫境界,也只是依如來藏本來解脫、本來涅槃而施設出來的方便說,施設出來的有餘說,施設出來的不了義說。因為二乘的涅槃是方便,是有餘,是不了義說,因為這只是從大乘法教、大乘涅槃中方便分析出來的,使得根性較為差的二乘種性人,讓他們可以快速實證解脫,而引生對於大乘法的大信心;這是作為接引眾生進入大乘佛法中的方便,是佛陀施設的方便,其實仍然應該攝歸於唯一佛乘——成佛之道。唯一佛乘則是經由實證第八識如來藏而具足三乘菩提的成佛之道。因此,勝鬘夫人再繼續為我們開示後面有兩種生死,也就是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
分段生死的存在,所講的都是虛偽的眾生,上至諸天,以及中如人類、畜生等,下至地獄有情等等;因此說分段生死的時候,就是指眾生不知道如何出離三界的生死。而不思議的變易生死則是說,變易生死是很難瞭解,因此才叫作不思議的變易生死,這是阿羅漢、辟支佛乃至大力菩薩意生身的境界而無法達到。所以,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的境界,仍然還有變易生死的存在,得要到達佛地才能究竟離開變易生死。阿羅漢、辟支佛入了涅槃以後,分段生死已經過去了,不再有了;可是他們的第八識中種子仍然會有自心不斷流注,只是沒有五蘊而無法與三界境界接觸,所以無法轉易為究竟清淨的種子,而無法離開變易生死。但是,二乘聖人他們的種子仍然不是究竟清淨,他們只是斷了分段生死的現行罷了,對於變易生死的染污種子仍然存在,所以不是究竟清淨,而是應該要再加以繼續變易而成為究竟清淨。既然可以變易的,那怎麼能夠說二乘聖人已經斷變易生死呢?所以這裏才說,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的境界,仍然有變易生死存在。只有到了佛地,所有的種子的變易全部已經斷盡,種子就已經沒有生死,永遠不再改變;這就表示不再有舊的種子滅掉,也不再有新的種子出生,所有的種子都已經究竟清淨而不必改變了,這就是說種子的變易生死是已經斷盡了。所以勝鬘夫人的開示就是這個道理。
而勝鬘夫人又繼續說,因為二種死當中,是因為從分段生死的斷除實證的緣故,因此而說阿羅漢、辟支佛的智慧是「我生已盡」。因為二乘聖者的我生已盡,其實是根據解脫道的智慧而斷除了分段生死,才說我生已盡。而得到有餘涅槃果的實證的緣故,因此而說阿羅漢與辟支佛是「梵行已立」,這是凡夫的人類以及天人所不能修習成功的。二乘聖者他們的梵行已立,所指的是指我見、我執、我所執的斷除,他們已經把見惑、思惑統統斷盡;但是,他們對於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還沒有斷除,他們對於所知障所含攝的一切上煩惱等種種無明也還沒有斷除。所以,想要成就佛道的人,這些一切的梵行,以及加上習氣種子及上煩惱全部都要斷除,全部都要修習。而二乘聖者在這方面全部都還沒有修證、斷除,對於習氣種子還沒有全部開始修習;所以二乘無學聖人他們所證的解脫果、所證的涅槃果都是有餘果,也只能斷除分段生死,無法斷除變易生死。所以從這個部分來說,二乘聖人他們的梵行已立,只是凡夫性的人與諸天所不能完成的功德;並不是從成佛之道——佛菩提菩薩所作的,並不是根據菩薩正在修斷的變易生死中所應修的梵行已立,而說二乘聖人他們是梵行已立。
所以勝鬘夫人再繼續說:「七種學人先所未作,虛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已辦。」其中的七種學人,這是說從解脫道的初果向到達四果向為止,總共是七種學人;因為他們對於解脫果的實證還沒有究竟,仍然必須再要繼續的修學,所以才稱之為七種學人。因此,阿羅漢與辟支佛的解脫證境,這些二乘聖者他們所斷的虛偽煩惱,則是初果向到四果向為止的學人們他們還沒有斷除的。這是依據這個層次來說,二乘阿羅漢及辟支佛他們已經斷除了這些煩惱,所以叫作虛偽煩惱已斷,「所作已辦」;這不是依據大乘佛菩提道的成佛法道來說,不是依據大乘法菩薩道的內容,來說明他們虛偽煩惱已斷,所作已辦。菩薩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實證內容,以及佛地的無住處涅槃的境界,這些對於二乘聲聞阿羅漢及辟支佛聖者,他們是所不知道的,他們是完全不知道的。
因此,我們從今天所舉出來的經文就可以知道,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所實證的涅槃,也只是佛陀的方便說法,是不了義的說法,是方便的說法,是有餘的說法;同時也了知,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是去涅槃界遠,阿羅漢、辟支佛他們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也只是 如來世尊的方便、有餘、不了義說。並且,我們從經文也知道有二種死,也就是分段生死、不思議變易生死;並且也概略了說明分段生死及不思議變易生死當中的粗略內容。並且,我們也概略的說明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在三乘菩提的定位,同時也說明了二乘菩提與大乘菩提的差異所在。
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也只能這樣概略的說明,而不能詳細的說明。剩下的內容,我們將在下一集的節目當中繼續為大家說明。歡迎大家繼續收看!
謝謝大家的收看!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97集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三)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今天繼續收看我們「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內容。我們今天將繼續進行後面的課程內容。我們還是要從三乘菩提的差異當中,是從行有邊以及行無邊的不同來說明三乘菩提的異同。也就是說,二乘菩提與大乘菩提在境界差別之中,其行有邊與其行無邊之不同,這是從境界差別中來說的第五種差異。
好!我們先舉一段 佛陀於經典中的開示來說明,我們看《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一當中 佛陀開示的內容,佛陀說:「聲聞緣覺其行有邊,如來世尊其行無邊,是故名佛。」
也就是二乘聲聞緣覺聖者的行乃是有邊際的,但是修行大乘佛菩提道而成為究竟佛果的如來世尊,祂的所行乃是沒有邊際的。我們知道,菩薩修行成佛之道而實踐大乘佛菩提道的內涵,實證大乘佛菩提的內涵,菩薩這樣在三界中利益眾生無有邊際,這樣的菩薩,他必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無量無邊的身口意行,來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菩薩這樣行普賢行,是要經歷五十二個階位的無量無邊諸行以後,在具足證知了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以及證知如來藏當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之後,才能夠成為究竟的佛道。因為,成就究竟佛道的身口意行乃是無量無邊,因此如來世尊其行無邊,所以才能稱之為佛陀。
如果一個修行人,他是只有修學解脫道的聲聞法,當他實證了聲聞初果斷我見以後,即使他是最鈍根、最放逸的聲聞初果人,因為他是定性聲聞種性的關係,這個最鈍根、最放逸的聲聞初果人,他可以在七次人天往返修行之後,同樣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因此那一世捨壽以後,就入了無餘涅槃,就在只剩如來藏獨住在無餘涅槃當中。如果是一個對聲聞法利根的人,他則是可以在一世之中就能夠成就聲聞極果的四果阿羅漢果位;或者他又加修因緣觀的實證而成為緣覺辟支佛的解脫果。這些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成就了解脫道的身行、口行、意行,其實是有量有邊的,所以他們只能名之為阿羅漢或辟支佛,不得名為佛陀。
因為,就算最鈍根的聲聞初果人,他們在七次人天往返以後,最後還是入了無餘涅槃,因此不再於三界中受生了,所以他們一切身口意行也都滅盡了;這樣對於廣大無邊的眾生來說,這樣的利益眾生行是有邊際的。也就是說,這些二乘聲聞緣覺聖者,當他們入了無餘涅槃以後,不在三界中出生了,所以也沒有所謂的利益眾生的身口意行可說,這對於那些還是凡夫位的眾生來說,是沒有實質上的利益可說。因為這些二乘聲聞緣覺聖者,雖然他們實證了解脫極果,但是他們沒有在三界中出生,所以只能自己解脫;對於他們有緣的凡夫眾生來說,卻沒有辦法透過他們的教導而能實證解脫,因為他們這些聖者已經入無餘涅槃。所以才說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的行乃是有量有邊。
但是行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薩們卻不是這樣。這些菩薩們在因地發起大願,就已經在利益自己也利益眾生;從三歸依開始,他們就發起了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菩薩們這樣發起了大誓願。這些發起大誓願的菩薩們,在他們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過程中,生生世世去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他們在初地入地心又廣發十無盡願,如同經文上所說:「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菩薩們利益眾生的這樣大願是無盡的,因此才說,菩薩利益眾生「虛空有盡,我願無盡」。
我們舉出《華嚴經》的聖教,看最後怎麼說這位即將入初地的菩薩的大願,也就是這位入歡喜地的初地菩薩,他的廣大無邊的心量與利益眾生的行願是什麼內容。《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四有這樣說: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四)
我們看到這裏就知道,菩薩摩訶薩不僅初發菩提心的四宏誓願偉大,入初地前的十無盡願更是詳細、殊勝無比啊!這樣清淨的願行乃是三大無量數劫的成佛之道的心願,就這樣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依此十無盡願而去行菩薩的普賢行;乃至已經成為究竟佛之後,仍然依十無盡願所持,仍然不捨一切眾生,繼續不斷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讓他們可以邁向正覺之道,邁向最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成就究竟的佛道。佛陀就是這樣去利益度化眾生的身口意行,數量無量無邊,因此之故而成為佛陀。
但是,我們反觀這些實證解脫道極果的二乘聲聞、緣覺行者,他們若是不迴心趣向大乘道而發願世世度眾的話,那這些二乘聲聞聖者們,他們會於捨壽之後必定取證無餘涅槃;這樣的話,這些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可以利益眾生的身行、口行以及意行,則只剩下這最後一世了;所以說他們的行是不能無量無邊的,所以不同於佛陀。佛陀因為三大無量數劫利益眾生成就了佛道之後,仍然繼續依持了十無盡願而利益眾生無有邊際,因此佛陀其行乃是無邊的。所以說,聲聞緣覺聖者他們利益眾生之行是有量有邊。因為這樣,那二乘菩提道之行道也是有量有邊的。由於二乘聲聞緣覺他們兩者都是有量有邊的緣故,所以,並非是究竟成就佛道。因此說,二乘菩提乃是其行有邊。
然而無上正等正覺的如來世尊,在因地行大乘佛菩提道的時候,也就是行菩薩道的時候,這樣生生世世在三界中利益眾生之行,他們為了成就究竟的佛道,因此於成佛前行菩薩道。他們必須經歷三大無量數劫的無量身行、口行、意行,這樣行無量的無盡的難行之行,忍無盡的難忍之忍,才能成就究竟佛道。成就福德智慧兩足尊的究竟佛果以後,仍然不捨一切的眾生,繼續的在三界中去示現種種利益眾生的身口意行,繼續以大悲心來普潤一切的有緣眾生,這樣開示引導這些有緣眾生能夠趣向佛道的成就;這樣的利樂有情之行乃是無量無邊的,乃是無有邊際的。所以說,佛陀其行無邊,是故名佛。
我們再舉一段佛菩薩在經論上面的開示,說明諸佛菩薩大乘普賢行的殊勝無比。我們看《佛說華手經》卷一〈網明品〉當中有一段開示,這一段開示有說明一位大菩薩,也就是網明菩薩。網明菩薩這位大菩薩配合 世尊說法,因此他回答 世尊的聖教開示有這樣說,來說明如來乃是無邊行,是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所不能行的。我們先來看這段經文中所說無邊行的開示內容,經典是這樣說的:
【世尊!不共行者,餘無能及,亦不能壞。所以者何?餘人智力不能及知。諸佛世尊如是諸行若干分數,如是深遠,如是因緣,如是寂滅,如是安樂。世尊!如來諸行無行,眾生所不能行。是故,世尊!如來諸行一切聲聞及辟支佛非所能行。非所行者,非行非不行,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於是法中本無行力。是故,世尊!如來所行名無邊行。無邊行者,諸佛如來本所志樂無有邊際。】(《佛說華手經》卷一)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行大乘佛菩提道究竟圓滿的諸佛如來,祂的無邊行乃是不共行者,這是其餘外道凡夫乃至二乘聖者他們所無能及的,同時也是一切其他有情所不能壞的。我們來看這是什麼道理,這裏說這個如來世尊的不共行是其餘凡愚二乘人所不能及?因為這些不共行之法的內涵,是其餘凡愚等人他們的智慧力量所不能及知的。這些修行大乘佛菩提道究竟圓滿的諸佛世尊,祂們如是的種種身口意行的若干分數,乃是如是深遠、如是因緣、如是寂滅、如是安樂,這是凡夫外道的智慧所不能知的,乃至實證二乘解脫智慧的聲聞及辟支佛聖者,他們也無法了知;所以如來世尊的諸行無行,這是一切眾生所不能行的。因為這樣的緣故,無上正等正覺的諸佛如來世尊,祂們利樂有情的種種身口意行,不是一切的聲聞以及一切的辟支佛他們所能行。因為諸佛世尊實證了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同時也證知第八識如來藏當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這個非所行者,乃是非行非不行。這樣實相法界的實證,只有行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薩,以及諸佛如來世尊所知;一切的二乘聲聞及辟支佛聖者,他們對於如是實相法中是本無行力的。二乘聖人他們沒有執行這個力量,他們沒有能力去實證第八識,同樣他們更無法如實的了知第八識,以及第八識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的功能差別。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如來所行名為無邊行。
然而,這個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眾生的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薩無邊行,卻是諸佛如來從因地初發心的時候就本所志樂。這個菩薩種性、這個悲心、這個志願、這個利樂有情行,乃是無有邊際,這個不是二乘聲聞及辟支佛聖者他們所能知、所能行的。因此,我們知道大乘佛菩提道的行者,最後必定會成就佛道,因此他們利益安樂眾生的身口意行乃是無量無邊;而諸佛如來成佛以後,都還要繼續利樂有情,其行必定更是無量無邊。
我們今天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其行乃是有邊際的;但是,修行大乘佛菩提道而成就究竟佛果的如來世尊,他們的所行乃是沒有邊際的。我們從二乘菩提所實證的內涵,只是解脫三界生死的解脫道內涵,由於聲聞緣覺法道相對於佛菩提道來說,那是粗淺易證的;因為所行所學都是在蘊處界諸法而已,只是世俗諦的法要而已。他們對於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也就因地稱之為阿賴耶識,他們是無法了知的;他們的智慧也只有侷限在現象界諸法的世俗諦正理上面,因此利根的人是可以一世取證阿羅漢果的。他們所行也只有一世的身口意行,因為他們這一世捨壽了以後就入無餘涅槃,滅盡十八界而只剩下第八識如來藏獨存的涅槃境界,因此,他們不再有任何的身口意行可以利益眾生。就算是最為鈍根的聲聞人來說,他們也是七次人天往返以後,一樣於最後一世就心識灰身泯智而入於無餘涅槃之中,這樣對於利樂有情的身口意行其行乃是有邊。
因為這二乘解脫道的實證,對於凡夫外道乃是深利不可知,二乘解脫道的實證乃是不共外道凡夫的;但是,對於大乘佛菩提道來說,這些二乘解脫道的法要,也只是整個成佛之道當中的一個小小部分而已;而且,對於大乘佛菩提道來說,二乘解脫道所要實證的內容,也是非常的狹小、粗淺。菩薩其實在第一阿僧祇劫完成後,要入初地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實證阿羅漢果了,但是菩薩卻故意留惑潤生來利樂有情,這只是解脫道的一部分。如果從佛菩提道的實證內容來說,在七住位明心實證的時候,所證的內容就已經不是阿羅漢及緣覺辟支佛所能臆測的了;更何況是初地菩薩的無生法忍道種智的智慧以及證量,那更不是二乘聲聞阿羅漢以及辟支佛所能了知與實證的。而且,地上菩薩後面還有剩下兩大阿僧祇劫的菩薩普賢行,所知所證那更是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所無法臆測;更不用說成就究竟佛道的佛陀世尊,那所實證的內容更無法想像。可是佛陀成佛以後,還是繼續利樂有情無有邊際,那是二乘聲聞阿羅漢以及緣覺辟支佛所難以思議與猜測的。
由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二乘菩提所要實證的內容乃是非常粗淺。同時這也顯示,大乘佛菩提道的智行內涵乃是非常的深廣難證。因此之故,就算是已經具足實證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們,他們也無法臆測諸地菩薩的證量。其實對於七住明心菩薩的般若證量,阿羅漢就已經無法去臆測了;那對於諸地菩薩的證量當然無法臆測,更不用說要去臆測諸佛的證境。因此,諸佛菩薩的證量乃是不可思議、不可臆測。就是因為不可思議不可臆測,所以諸地菩薩都知道自己還沒有成佛;因此,諸地菩薩都不敢在 佛陀示現入涅槃了以後,就馬上隨即紹繼佛位,自稱成佛了。連諸地菩薩都不能在 佛陀滅後馬上紹繼佛位而自稱成佛,那些證量智慧都差諸地菩薩的大阿羅漢們,他們當然更不敢造次而自稱成佛。這是因為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所行乃是其行有邊,然而佛陀其行無邊的緣故。因為這個緣故而說明,修習大乘佛菩提道成就究竟果的佛陀,自然與修行二乘菩提而實證二乘解脫果的阿羅漢與辟支佛的聖人,有極大的差異。
我們從這一段時間好幾節課所說明,大乘以及二乘聖人有五種差別,也就是說明二乘菩提與大乘菩提之間的五種差異,學者如果能對於我們所詳述加以思惟整理,必定能於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有更深刻而完整的知見建立以及瞭解,那就不會將解脫道錯認為成佛之道;這也免除被人誤導而造成誤會,造成一步錯全盤錯的下場。其實解脫道的法義只是佛菩提道中極小的部分,譬如爪上塵來譬喻解脫道,佛菩提道則是大地土,兩者不能相比。所以,對於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的異同,不可不三思而知道它當中的差異。
今天我們課程說到這裏。謝謝大家觀看!
阿彌陀佛!

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概說–第96集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今天繼續收看我們「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我們今天將繼續下面的課程內容,我們還是要再繼續探討三乘菩提的境界差別。
今天,我們也就是要從行淨的不同來開始說明,也就是從三乘菩提境界差別中行淨的不同來開始說明。也就是說,在三乘菩提的異同之中,我們要來比較二乘菩提與大乘菩提在實證境界上面的差別,今天我們要從所行清淨的不同來說明。
我們先舉一段 佛陀在經典上面的開示,我們看 佛陀在《菩薩優婆塞戒經》當中,有這樣子的開示內容:
「淨有二種:一者智淨、二者行淨。聲聞緣覺雖有淨智,行不清淨;如來世尊智行俱淨,是故名佛。」(《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一)
我們從這裏所舉的經文中,從經文所說的內涵來看,我們知道大乘菩提與二乘菩提是有差別的。配合前面的課程來算,這是說第四種的差別,二乘菩提與大乘菩提的境界差別的不同,是從行淨的角度上面來說當中的差別,就是我們今天的課程要說明的。
就如同上幾節課所述說的,二乘菩提裏面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實證二乘菩提所發起的解脫智慧,對於外道以及凡夫來說,那是非常清淨的,但是,從解脫道的實證角度來說,二乘聲聞緣覺聖人的智慧是非常的清淨;如果說要從成佛之道比較嚴格的角度來說,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的智慧仍然是不夠究竟清淨,這樣相較之下,佛陀的佛菩提智才是更為清淨無染的。但是,只有修學菩薩道的菩薩們,他們這樣精勤的修習成佛之道,因此而到達了究竟佛地果位的時候,祂們的身行、口行、意行,才能究竟清淨無染。然而,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因為習氣種子並沒有斷盡,所以仍有許多的習氣種子隨眠存在,他們因此也只能維持自己身行的清淨,以及口行的清淨而已;然而這樣實證解脫的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對於意行,則是無法達到絕對的清淨。所以說,對於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來說,他們的習氣種子仍然會繼續不斷地出現啊!
例如我們舉經教來看,我們看《大智度論》卷四十二〈集散品〉,龍樹菩薩有舉出大迦葉尊者在聽聞天樂以後,而自然起舞的這個例子。從這個例子我們就知道,二乘人還有習氣。我們看經論是怎麼說的。《大智度論》中是這樣說的:
【問曰:聲聞、辟支佛,一切法不受故漏盡。此中云何說「不受三昧,不與二乘共」?答曰:彼雖有不受三昧,無有廣大之用,不利不深,亦不堅固。
復次,聲聞、辟支佛漏盡時,得諸法不受。菩薩久來知一切法不受,皆如無餘涅槃,畢竟空,是故說「不與二乘共」。
復次,二乘有習氣,有礙有障故,雖有無受三昧,不清淨。如摩訶迦葉聞菩薩伎樂,於坐處不能自安。諸菩薩問言:「汝頭陀第一,何故欲起似舞?」迦葉答言:「我於人天五欲中永離不動。此是大菩薩福德業因緣變化力,我未能忍!如須彌山王,四面風起,皆能堪忍;若隨嵐風至,不能自安。」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
復次,此無受三昧,惟佛遍知。菩薩求佛道故,雖不能遍,而勝於二乘,以是故說「不與二乘共」。】(《大智度論》卷四十二)
我們稍微說明詮釋一下這段論文的意思。
有人問說:二乘聲聞、辟支佛聖者,他們對於三界愛的一切法不受後有,因此之故而說其為漏盡,也就是諸煩惱漏失已經淨盡了;但是又說「不受三昧,不與二乘共」,這當中的內涵是什麼道理呢?論主就這樣回答說:這些二乘聲聞、辟支佛聖者,他們雖然已經實證解脫而可以出離三界了,因此,他們在解脫道的實證上面是有不受三昧,他們可以不受後有的流轉生死,是可以離開生死輪迴的;雖然二乘聲聞、辟支佛聖者,他們可以有這樣不受三昧的功德,但是,他們不受三昧卻是沒有廣大之用啊!他們的不受三昧乃是不猛利,也不深妙,同時,他們的不受三昧也是不堅固的。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二乘聲聞、辟支佛聖者,當他們實證解脫而漏盡的時候,他們已經證得三界愛諸法永斷的功德,因此而不受後有;但是他們捨壽後就入了無餘涅槃,對於廣大眾生來說,並沒有大利益,沒有大作用啊!反過來觀察,菩薩行者卻不然。菩薩在入地的時候,就已經性障永伏如阿羅漢了,這樣的菩薩摩訶薩,他們早就已經可以實證解脫果的極果,也就是阿羅漢果,也就是早已經可以斷盡思惑而當世入無餘涅槃;但是,菩薩卻是發起廣大的悲心,發起廣大的願力。這些菩薩摩訶薩,他們從久遠以來就已經證知一切法,一切法不受的解脫果,他們老早就已經性障永伏如阿羅漢一般了,他們皆已如實證無餘涅槃的二乘聲聞辟支佛聖者的解脫德啊!因此,他們現觀三界法乃是畢竟空寂,同時他們也可以現觀,一切法都是第八識空性心如來藏所生顯;這是不共二乘的大乘勝妙的解脫德,因此之故而說「不與二乘共」。
好!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二乘聲聞、辟支佛聖者,他們雖然已經實證了解脫果,因此具有不受三昧的解脫功德;但是,二乘聲聞、辟支佛聖者,他們仍然有三界愛的習氣種子尚未斷除啊!這對於成就佛道來說,乃是有礙有障的緣故。雖然他們具有二乘解脫道的無受三昧受用,這樣的來說他們是具有二乘的解脫功德,這是從解脫道的角度來說;但是從整個成佛之道的大乘佛菩提道來說呢,這樣的無受三昧還是不夠的清淨,沒有究竟清淨。
舉例來說,例如聲聞十大弟子中的頭陀第一、苦行第一的大迦葉尊者,也就是摩訶迦葉尊者。這位三明六通的俱解脫大阿羅漢,他對於二乘解脫德的實證已經達到了究竟;但是,大迦葉尊者聽聞天界菩薩演奏伎樂供養 佛陀的時候,卻無法安處於座位上,因為他的習氣種子還沒有斷盡的緣故。因此,大迦葉尊者與其他同類的聲聞聖者們,他們卻於所坐之處不能自安,他們因爲習氣種子現行的緣故而想要翩翩起舞。因此,這些菩薩卻問大迦葉尊者說:「你是已經實證解脫的三明六通大阿羅漢,乃是 佛陀座下頭陀第一的尊者,那到底是什麼緣故,你卻無法安坐在座位上呢?而想要翩翩起舞呢?」大迦葉尊者就回答這些菩薩們說:「我是實證阿羅漢的解脫果,是可以對於人天五欲之中是可以永離不動的;但是,現在的境界是大菩薩福德業因緣變化力,因為我的習氣種子還沒有斷盡,因此我還不能安忍這樣的境界。就如同須彌山王,如果四面大風吹起的時候,這個須彌山王皆能堪忍;但是,如果是隨著嵐風而至的話,那就不能自安了。」
由此可以知道,二乘聲聞、辟支佛聖者,他們的習氣種子是還沒有斷盡,對於一心唯求解脫三界生死的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來說,他們並沒有斷除這個部分的習氣種子。但是,習氣種子的部分,這對於菩薩道的行者來說,卻是必須要斷除的部分;也就是煩惱障所攝三界愛的習氣種子,乃是第二阿僧祇劫的菩薩摩訶薩們,他們所要斷除的煩惱種類之一。
因此,因為這個道理而我們說,這樣的大乘佛菩提道的無受三昧,乃是非常超勝於二乘聖者的,這個大乘的無受三昧,是不與二乘共的,這樣的無受三昧的智慧內涵,只有佛陀能夠遍知啊!大乘菩薩在行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乃是有少分或者多分的斷除與實證,到了佛地就是滿分的實證。雖然菩薩們還不能如佛陀一樣的能夠普遍證知,然而菩薩摩訶薩們,這樣的智慧以及解脫的功德,卻是超勝於二乘聲聞緣覺聖者的功德,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說「不與二乘共」。
所以,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的心行是無法清淨的,就是因為習氣種子還存在的緣故,所以無法達到絕對的清淨無染。但是,行大乘菩薩道的菩薩們,他們在入地以後,就可以一分一分的開始斷除習氣種子了;乃至到了究竟成佛的如來世尊的果位,祂二障的習氣種子以及隨眠則是全部斷盡乾淨,因此,佛陀世尊是絕對究竟的清淨。
因此,從這裏的經論文我們可以知道說,聲聞緣覺雖有淨智,可是行不清淨;然而,如來世尊則永遠不會有任何一念不清淨的心行出現,所以說如來世尊不僅是智慧清淨而已,祂的身口意行也都是究竟清淨的。因為如來世尊祂是智行二者全部俱淨,所以才可以稱之為佛。然而,二乘阿羅漢辟支佛聖者,他們無法稱為佛陀。
所以,我們從 佛陀開示這一段經文的開示,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意思是說,要說清淨大約是可以分成二種:第一種的清淨乃是智慧上的清淨;第二種的清淨乃是所行的清淨。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的智慧只能在廣義上面來說是清淨的,這是與外道凡夫來比較說,他們的智慧是清淨的;如果要從更嚴格而且狹義的角度來說的話,其實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的智慧仍然不是究竟清淨的,只有佛陀的智慧才算是究竟清淨啊!這個意思就是說,在智慧的清淨上面來說,如果是以狹義的標準而說的話,那是只有佛陀的智慧才算是真實究竟的清淨;二乘聲聞緣覺聖人的智慧,他們其實並不是究竟的清淨。
為什麼說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不是真實究竟的清淨呢?因為,二乘聲聞緣覺聖人的智慧,他們也只能知道世俗諦的真理,這對於世俗人以及外道凡夫來說,那這個解脫慧是很清淨的;但是,對於整個成佛之道所要實證的智慧來說,還是不夠,還是不夠究竟圓滿。也就是說,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只能在五陰十八界上面來現觀驗證;二乘聖者他們這樣的現觀驗證之後,所以他們可以心得決定地認知,蘊處界乃是虛妄不實。然而,他們所現觀的蘊處界諸法,全部都是三界世俗法所含攝;因此,從這裏現觀實證而得到的智慧,也只是對於三界蘊處界的解脫智慧而已。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所實證的智慧,並沒有涉及到實相法界的現觀智慧,他們也只能現觀現象界諸法而已;他們現觀現象界諸法是緣起性空,全部都是無常、苦、空、無我,因此而斷除了我見我執,而實證了解脫三界的智慧。但是,這樣不共外道凡夫的智慧,乃是二乘聲聞緣覺聖人所實證的;但是,這個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的智慧與凡夫外道來比,那是非常的清淨的解脫智慧。但是,從大乘佛菩提道來說,這樣智慧是不夠究竟清淨,還不夠究竟。因為,他們的智慧仍有許多的無明存在,對於實相法界仍然不知;而且,他們對於習氣種子的正理,仍然無法了知,同樣更無法斷除。
這也就是說,因為二乘聖人的智慧也只能知道世俗諦,只能認知五陰十八界的虛妄不實,這樣的二乘解脫智慧的實證,是得以出離三界分段生死輪迴的;這樣可以出離三界輪轉的解脫智慧,對於凡夫外道來說是非常清淨;但是從整個佛菩提道,大乘佛菩道來說,那只是一個小部分的內容,對於整個大乘佛菩提道所知、所應知、應斷、應證、應修的智慧卻是不夠的,是不足的。因此而說,二乘聲聞緣覺聖人的智慧,仍然不夠究竟清淨。
我們知道,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所證的解脫智慧,是現觀五陰十八界的虛妄不實;然而五陰十八界都是三界世俗法,他們只能現觀世俗法的現象界,並不涉及實相法界的智慧。因為二乘聲聞緣覺聖人,這樣出離三界分段生死的解脫智慧,也仍然不知實相法界的智慧,對於實相法界他們是沒有實證,所以才說二乘的智慧只能在廣義上面來說是清淨的。如果要從狹義的角度而論,其實二乘聖人他們的智慧仍然不是完全究竟清淨的。所以,只有佛陀才是究竟清淨的智慧呀!
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仍然無法了知實相法界的內涵到底有哪些內容,當然對於更為深入的大乘菩薩的深妙實相智慧,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更是無法思議的;那更不用說對於諸地菩薩無生法忍的智慧,乃至諸佛一切種智的智慧功德,二乘聖人全然不知。所以,二乘聲聞緣覺聖人的智慧,只能在廣義上面來說它是清淨的;如果從狹義的界定來說,或者從究竟的角度來界定的話,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的智慧其實仍然不清淨。這是第一個層面來說,二乘聖人雖然有少分的智淨,其實嚴格來說,還是智淨不足,智淨不究竟。
我們知道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二乘聲聞緣覺聖人雖然有廣義的智淨,但是他們卻無法稱為佛陀;因為從另外一個條件來說,他們仍然沒有究竟行淨。如果要說具足二種清淨,也就是身口意行的究竟清淨,以及智慧的究竟清淨,當然只有佛地的佛陀——無上正等正覺,才是究竟的清淨啊!因為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的習氣種子並沒有斷盡,我們之前的課程已經舉出很多;所以,二乘聖人仍然有許多的習氣種子隨眠存在,因此身口意行裏面,只能夠維持著身行清淨、口行清淨而已,他們的意行是無法絕對清淨的。所以,他們的習氣種子是仍然會繼續出現,不像佛陀已經斷盡一切的習氣種子。
因此,我們從這段經文的內容是說,聲聞緣覺雖然有廣義的淨智,可是他們的行卻不清淨;因為二乘聲聞緣覺聖人,他們的心行不一定是清淨的,這個習氣種子還會存在,所以心行仍然不清淨。然而,行大乘佛菩提道究竟的如來世尊,則是永遠不會有任何一念的不清淨心行出現。所以說,如來世尊的智慧清淨,身口意行也都清淨,這樣的智淨行淨,而且兩者俱淨,所以才可以稱為佛陀啊!
因此,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內容當中,從今天的節目內容來說明,大家就可以知道,三乘菩提的境界差別當中,二乘菩提的實證完成以後,如同像阿羅漢辟支佛緣覺等等這些二乘聖者,他們雖然在解脫智慧來廣義說是清淨無染,但是從整個成佛之道的嚴格狹義的定義來說,這些二乘聖人仍然不夠清淨;而且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還有行不清淨。只有究竟佛道的佛陀世尊才是智慧清淨、所行清淨,這不是從廣義或狹義來說,而是全部都究竟圓滿。因此,大乘佛菩提的究竟清淨,就是成就佛道,這才是圓滿的智行清淨。
今天我們節目到這裏。謝謝大家的收看!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95集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一)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我們今天將要繼續進行今天所要說的內容,今天我們要從三乘菩提的異同之中,來說明二乘菩提與大乘菩提的境界差別中智淨的不同。
在前面的課程裏面,我們已經說明了,二乘菩提與大乘菩提之境界差別中斷疑的不同,對於多聞、思惟疲厭與否的不同,這樣顯示大乘菩提殊勝於二乘菩提。今天我們要從第三個部分,也就是智器清淨之不同來說明。這也就是說,實證二乘菩提的二乘聖人,以及實證大乘佛菩提的大乘聖者,乃至究竟成就佛菩提道的佛陀世尊,對於智器是否清淨,這當中是有許多的差異,而且是很大的差異。
我們先舉一段 佛陀在《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一當中所開示的內容來說明。
佛陀說:「善男子!譬如淨物置之淨器,表裏俱淨。聲聞緣覺智雖清淨而器不淨。如來不爾,智器俱淨,是故名佛。」(《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一)
我們從這一段經文的開示內容就可以知道,聲聞、緣覺乃是智淨、器不淨,諸佛如來則是智器俱淨。我們先看 佛陀是怎麼說的,佛陀說:「善男子啊!譬如把清淨的食物放在清淨的容器裏面,這樣不僅外面的容器是清淨的,裏面的食物也是清淨的。這樣的譬喻如同聲聞、緣覺的解脫智慧雖然是清淨的,但他們的根器卻是不清淨的,這就好像食物清淨而器皿不清淨一般。然而菩薩修到究竟位而成就佛道的時候,乃是智、器統統俱淨,也就是表裏俱淨——不僅 佛陀的智慧清淨,根器也是清淨;因為是這樣智器俱淨,所以稱為 佛陀。二乘聖人雖然證解脫果,但是卻不能稱為 佛陀。」
我們從這裏 佛陀的聖教所說我們就知道,這是指聲聞種性以及緣覺種性的聖者,他們實證的解脫智慧雖然是清淨的,因為他們是真正實證解脫,而能夠出離三界的生死,不再取受後有,所以他們的解脫智慧乃是清淨的;但是,他們的種性,他們的根性,或者他們這個法器,以佛菩提道來看,卻不是清淨的。為什麼 佛陀要這樣說呢?因為定性二乘人,他們捨壽後就會入無餘涅槃,所以他們永遠無法成就佛道。所以,對於大乘佛菩提道的實證根器而說,這樣的二乘根器反而不是清淨的,反而是低劣的。
我們舉例,例如 馬鳴菩薩曾在《大乘起信論》卷二當中也有類似的開示,我們看 馬鳴菩薩怎麼說:
「此等發心皆悉未定,若遇惡緣,或時退墮二乘地故。」(《大乘起信論》卷二)
雖然短短一段,這內容就是說,有些人他們對於大乘法的發心,乃是未能確定而心得決定;也就是,有的人菩薩性乃是不確定的,對於成就佛道的發心,乃是無法心得決定,所以他們的發心根器乃是不定的。為什麼會是這樣呢?馬鳴菩薩說,如果這些眾生遇到惡因緣的話,有的時候就會遇到聲聞之師或者緣覺之師,遇到聲聞緣覺之師,只有教導這位眾生趣向二乘的實證,沒有教導大乘佛菩提道的究竟法道;因此,二乘的聲聞緣覺之師,就讓這個眾生退墮於二乘的境界之中了,因此無法成就大乘佛菩提道的果德。
所以,如果是大乘根器的初機學人,如果被聲聞緣覺之師來教導,因此而改依聲聞緣覺的志願,而放棄了大乘佛菩提道的殊勝志願,馬鳴菩薩說,這樣的人叫作「退墮二乘地」;也就是說,他的佛菩提芽是燒焦了,他的佛菩提種也已經敗壞了。因此才有經論上說,二乘種性的人名為「焦芽敗種」。所以,「焦芽敗種」是說,這個人他的佛菩提芽已經燒焦了,沒有辦法繼續發芽了,也說他的佛菩提種已經敗壞了,不會成為優良的樹種了。因此馬鳴菩薩才會說,這些是改為二乘種性的人,名為「退墮二乘地」;馬鳴菩薩用「退墮」這兩個字,也就是退失佛菩提的意思,這是下墮的情形。
所以,佛陀在《菩薩優婆塞戒經》這裏才說,聲聞緣覺種性的人,他們乃是智淨、器不淨。因為,他們的佛菩提的根性其實已經燒焦,或者已經敗壞了,他們的菩提芽已經焦了,菩提種已經敗壞了,成為焦芽敗種,成為自了漢的二乘種性。這樣他們無法利益廣大的眾生,無法成就究竟的佛道。所以,這樣的種性其實就是器皿不淨,就是 佛陀在《優婆塞戒經》裏面所說的智淨、器不淨。
然而,這裏所說的二乘聖者,他們是智慧清淨,這也只是從二乘解脫道的實證來說,並不是從大乘佛菩提道的智慧來說。因為從二乘解脫道的解脫智慧角度來說,二乘聖者他們的解脫慧乃是清淨的,因為二乘聖者的聲聞阿羅漢以及緣覺辟支佛,他們已經斷盡了我見、我執;因此,對於三界愛的現行已經永遠斷盡,他們斷盡見惑與思惑,所以實證了解脫道的果德,他們已經斷盡了三界愛的現行,所以他們具足了解脫的智慧,能夠於捨壽之後出離三界生死。但是,這樣的解脫智慧功德,相當於外道凡夫而說,他們是極為清淨的智慧,因為具足二乘解脫智而顯得清淨;所以 佛陀說,二乘聲聞緣覺智慧清淨。但是,從佛菩提道的角度來看,聲聞緣覺也只是解脫智清淨,但是其法行是不清淨的。二乘人對於煩惱障所攝的習氣種子還沒有斷盡,所以對於大乘解脫道的清淨智慧來說,二乘人的解脫智慧仍然不夠清淨。對於破除所知障所攝的而證得的智慧,這個是不共二乘,這是二乘所無有的,從這一點來看,二乘的智慧也不夠清淨。
因此,二乘種性的聲聞緣覺聖者,他們就是 佛陀譬喻的「食淨而器不淨」;也就是說,聲聞緣覺的聖者,他們對於解脫道的法義,他是清淨的,然而他們的根器卻不夠清淨。意思是說,菩薩修到究竟位的時候,也就是成佛,是表裏俱淨,二乘人只是法淨、智慧淨,而人不淨。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雖然實證解脫,而有清淨的解脫慧,但是,從這個成佛之道來說,他們的根器卻是不清淨。因為定性的二乘聲聞聖者,他們雖然實證解脫,能夠出離了三界生死,但是,他們於捨壽後,就不會在三界中出生;因此,這樣的聲聞聖者於無量世來看,他們是無法利益更多的眾生,因此對於廣大無邊的眾生來說,這是不清淨的根器;因此說之為焦芽敗種,菩提芽燒焦了,菩提種敗壞了。因此,這樣的定性二乘人對於廣大眾生乃是無有利益,所以 佛陀才說二乘人根器不淨。
而且,這類二乘人他們其實是墮於無為廣大深阬的,因為二乘種性的根器關係,所以 佛陀也無法對他們作生長利益,被這些種性所障礙的緣故。例如我們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十一〈如來出現品〉的開示:
「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於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為廣大深阬,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十一)
這裏的聖教說:佛陀的智慧乃是猶如大藥王樹一般,可以長時療治一切的病苦,能夠作為生長利益的所依;但是,無量眾生當中,只有兩種眾生,佛陀的廣大智慧也沒有辦法為作生長利益。哪兩種人呢?第一種乃是定性二乘種性的人,他們墮於執著無為的廣大深阬之中;另外一種乃是壞善根的非器眾生,因為他們沈溺於廣大邪見的貪愛之水之中。雖然是這樣,這兩類種性的人是如此,但是 佛陀還是不曾厭捨一切的眾生,一樣的攝受。所以,從這段聖教開示我們也可以證明,二乘乃是根器不淨。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定性的二乘人,他們除了墮於無為廣大深阬之外,其實他們也是對於生死有所執著的;所以經論上說,二乘執著生死而生怖畏,這就是因為定性二乘人他們執著於生死,因此而產生了恐怖畏懼之心。所以,二乘的根器乃是不清淨的,所以 佛陀說之為器不淨。
而且,定性的二乘人他們也是無有大慈大悲之心,因此無法堪受大乘法器,所以 佛陀說之為器不淨。例如在《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中說:「佛有大慈大悲,舍利弗無大慈悲。」(《大方便報佛恩經》卷六)從這一段開示,也是因為二乘人他們的慈悲心太小,所以根器不清淨,這也是我們前面幾堂課,引出鴿入佛影而不畏懼安然的典故。
另外,二乘人他們對於真實法無法實證,就是因為種性、根器、心量都普遍的狹小。這樣的二乘人,他們對於整個成佛之道來說,乃是不清淨的,這樣的二乘根器是不清淨的根器,所以 佛陀說根器不淨。因此佛陀說,二乘緣覺聲聞聖人是器不淨。
而且,真正的佛菩提道的精進波羅蜜多的精進用功,乃是要去除二乘的執著,也就是要去除二乘種性墮於無為廣大深阬的執著之外,同時也要去除二乘種性對於生死有所執著;這些二乘執著都能夠去除的話,如此的根器才能夠說為清淨。我們舉一段 佛陀於《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七〈精進波羅蜜多品〉的開示來看看。
佛陀說:「精進之人亦復如是,於彼生死淤泥之中,生菩提芽、出二乘執,開真實相,顯示涅槃。」(《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七)
佛陀說,大乘佛菩提道能夠精進的人,他們也是如此,他們能夠於三界生死的淤泥之中,讓眾生生起菩提芽,而能夠出離二乘聲聞種性的執著,並且能夠開顯法界的真實相,而顯示涅槃不生不滅的正理。因此,佛菩提道的真正精進,得要出二乘執。
所以,只有修習大乘佛菩提道者,最後而成就究竟圓滿的如來世尊,才是真正的智器俱淨。所以我們知道,大乘佛菩提道的佛種性,乃是最為尊貴的種性,是尊貴種性的眾生,乃是最為清淨的根器,二乘人的種性乃是不清淨的。所以,佛陀才在《優婆塞戒經》當中說,二乘聲聞緣覺器不淨。
再者,我們從另外一個層面看,二乘聖者的解脫的智慧,對於解脫道來說雖然名為清淨;但是,相對於佛菩提道的實證者來說,這個清淨的智慧卻不完全清淨;因為還有煩惱障所攝的習氣種子未除,還有所知障所攝的塵沙惑未盡,因此,二乘智慧不是究竟清淨。只有究竟 佛陀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清淨,因此 佛陀才是智器俱淨。不僅如此,佛陀的佛菩提智才是真正的清淨無染,二乘聖者他們的智慧,還無法斷除習氣種子,所以無法跟 佛陀匹敵。所以 佛陀心中沒有任何染污的習氣種子,而二乘聖者還有很多。相對而言,二乘聖者只有解脫法淨,而且,這個解脫法的清淨也只是斷除三界愛的現行而已;對於二乘聖者,他們仍然有許多的習氣種子存在他們心中,他們是無法斷除淨盡的。除了三界愛的習氣種子無法斷盡之外,二乘聖者對於五陰的習氣種子也是無法斷盡,因此佛陀說,聲聞緣覺為器不淨。
好!我們再舉一段 佛陀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百六十三〈多問不二品〉中的開示,我們就知道,聲聞獨覺他們是還有習氣相續存在的,所以他們乃是器不清淨。
佛陀說:【善現!習氣相續實非煩惱,然諸聲聞及諸獨覺煩惱已斷,猶有少分似貪瞋癡身、語、意轉,即說此為習氣相續。此在愚夫異生相續能引無義,非在聲聞、獨覺相續能引無義,如是一切習氣相續,諸佛永無。】(《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百六十三)
所以,諸佛如來乃是永無一切的習氣相續;但是聲聞獨覺聖者,他們雖然已經斷盡煩惱的現行,但是,他們仍然有許多的習氣種子尚未斷除。因此,佛陀於《菩薩優婆塞戒經》當中說,聲聞緣覺聖者,他們乃是器不淨,只有如來才是智器俱淨。
所以,成佛就是修學大乘法後最後成就的果位,此時一定是表裏俱淨的,一定是智器俱淨的。而證得二乘菩提的聲聞緣覺聖者的解脫智,雖然相對於凡夫外道來說是清淨的,但是聲聞緣覺聖者的根器仍然是不清淨的。因為,二乘菩提所發起的實證解脫智慧雖然相對於清淨,因為能使二乘聖人可以出離三界分段生死的輪迴;可是他們的第八識心體之中,仍然還有種子不清淨,還有許多習氣種子不清淨,所以說二乘人乃是器不淨。然而諸佛如來卻是不一樣,祂們不僅是智慧清淨,而且出生這樣清淨智慧的第八識,也就是諸佛如來的無垢識中的所有種子,也是究竟清淨的,沒有任何一個不淨的種子,這就是諸佛如來智器俱淨。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聲聞獨覺的根器不淨。我們看《雜寶藏經》卷三有一段佛典故事,是有關仇伽離謗舍利弗等緣的典故。
佛陀於此經中說:「當知,聲聞人不能為眾生作大善知識。」佛陀是這樣作結論的喔!所以,聲聞人無法作一切眾生的大善知識。因此,佛陀又再舉出 彌勒菩薩過去世的事蹟,來顯示只有菩薩才能成為眾生的大善知識。所以,佛陀在這個《雜寶藏經》卷三最後是這樣下結論的。佛陀說:「當知菩薩有大方便,真是眾生善知識。」(《雜寶藏經》卷三)
所以,二乘乃是器不淨,因為沒有辦法當眾生的大善知識;只有菩薩或者成就究竟的佛陀,才是智器俱淨。
我們從經典聖教中的開示以及法界實相的正理的論證,就可以舉出很多的證據,可以從很多的層面來說,二乘乃是器不淨。例如,我們可以從斷生死流轉,可以從令渡四瀑流,從除諸煩惱病,斷諸蘊煩惱習氣相續,令能滅盡無餘,這樣來利益眾生而為說法。可是菩薩和聲聞的作法不一樣,大乘的菩薩摩訶薩,乃是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而這樣行菩薩道,而這樣來為眾生說法;但是,聲聞獨覺只是為了自己而為眾生說法;因此二乘乃是器不淨。菩薩成就大悲等流果,以大悲為因,為眾生說法;聲聞獨覺不為大悲等流果,沒有大悲因,所以聲聞獨覺是器不淨。
從經論中還有甚多的法可以證明,二乘聲聞緣覺乃是器不淨,只有大乘的菩薩,乃至成究竟佛道,才是究竟的清淨。所以,大乘佛菩提道實證內涵,可以顯示出佛菩提道究竟佛果,乃是智器俱淨,名之為佛,顯示大乘佛菩提與二乘佛菩提在境界上有種種不同的差別。
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說明到這裏。謝謝大家的收看!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94集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今天我們將繼續下面的課程內容,今天我們要從三乘菩提的異同之中,來比較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的境界差別的內容。
上一集我們已經說明了一種差別。今天,我們要從大乘佛菩提與二乘菩提第二種差別來說明,也就是要從思惟上,來說大乘菩提與二乘菩提的差別。也就是說,大乘菩提與二乘菩提,對於思惟上面來說,是有所不同的,內容是有所差別的,心性也是有所差別。
我們先舉一段 佛陀經典中的開示來說明,我們看 佛陀在《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一當中的聖教開示。佛陀是這樣開示的:
「聲聞之人厭於多聞,緣覺之人厭於思惟。佛於是二,心無疲厭,故名為佛。」(《菩薩優婆塞戒經》卷一)
我們從這一段的聖教開示就知道,聲聞種性的人,他們乃是厭煩於多聞熏習的,而緣覺種性的人,他們乃是厭煩於思惟深法的。但是佛陀卻不一樣,佛陀從自己在因地行菩薩行以來,就對於多聞以及思惟這兩個法,自己是心無疲勞與厭煩的。因此,佛陀最後才能夠稱為佛,就是對於多聞、思惟無有厭煩以及疲勞。
我們從 佛陀這一段聖教的開示之中就可以知道,聲聞之人他是厭於多聞的。為什麼 佛陀要這樣說呢?一般而言,聲聞種性的人,他們是厭於多聞熏習的。我們看看在佛世的時候,那些俱解脫的聲聞阿羅漢們,在他們還沒有迴心成為大乘菩薩之前,他們已經實證阿羅漢的果德。但是,這些聲聞種性的大阿羅漢,他們如果沒有人請他們說法的話,他們多半會在用完午齋,以及經行消食以後,就會找一個安靜的樹下,或者找一個舒適的草地來打坐入定,他們就這樣打坐入定,進入到滅盡定之中。這樣一直住在滅盡定中,得要到了明天早上太陽曬到身體的時候,他們才又出定而下山去托缽。這樣下山去到城鎮當中托缽回來以後,他還是一樣用完午齋,吃完了以後,他們就把缽洗一洗,洗了乾淨,這樣再經行一會兒而消消食一下,如果沒有事,他們又再繼續打坐入滅盡定去了。所以,這些聲聞種性的阿羅漢們,他們是沒有想要再多聞熏習成佛的法道。
因為聲聞種性的人他們修行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能夠解脫於三界生死而已。他們只要能夠實證於解脫,能夠不受後有的生死,能夠離開三界輪迴,他們就心滿意足了,這樣他們就滿足了。因為他們的心志比較微劣,不想志求成就佛道,他們只想求解脫三界生死就夠了;對於成就佛道,他們是沒有興趣的。所以,要聽聞成佛之道的法,對他們來說乃是疲勞以及厭煩的,他們沒有興趣。
又因為二乘菩提當中的聲聞法,相對於大乘菩提道的實證內涵來說,那是非常粗淺而且容易實證的;如果精進的話,二乘聖者所證的一世就可以成為阿羅漢的果德。而且,這些聲聞解脫道的解脫證境,相對於大乘佛菩提道的深廣內涵,乃是非常粗淺而容易了知,也容易親證。所以,對於這些聲聞種性的人來說,他們的心性只有喜樂這樣的解脫證境而已,這樣就能夠滿足了他們。他們對於佛菩提道深妙法的實證,他們是沒有很大的興趣。所以,這些定性聲聞種性的阿羅漢們,他們這樣厭於多聞的習慣,這是與佛菩提道的究竟解脫的實相道理是完全不相應的。
因為種性的關係,所以這些聲聞種性的人,對於成佛——成就佛道的正理,他們覺得沒有什麼好意樂去多聞,同樣也覺得沒有什麼好思惟的。因為這些不迴心的定性聲聞聖人,他們常常會想:「反正我都已經能夠出離三界有為生死了,那我還要再多思惟、多聞思惟這些無記性的異熟生死法要作什麼呢?還要修學甚深的般若與種智,要作什麼呢?現在已經能夠出離三界生死,就已經是我最終的目標了啊!既然是這樣,我都已經實證阿羅漢的果德了,我已經可以於捨壽以後入了無餘涅槃;我又不要成佛,那我為什麼還要繼續多聞、思惟佛菩提道的法要,那要幹什麼呢?」他們心中是這樣想,因此,他們覺得是沒有必要再深入去探究大乘佛菩提道的甚深內涵。他們對於成佛之道的內容,是沒有意樂的,他們厭於多聞熏習。也就是因為他們這樣種性,是屬於定性的聲聞人,所以他們對於多聞熏習成佛的法要,乃是興趣缺缺。
因此,佛陀才在這段經文之中說,這些定性聲聞人,他們厭於多聞,所以他們不樂多聞成佛的法要,他們也不想再去思惟什麼法了,所以他們討厭多聞。而且他們覺得說:「我既然已經實證聲聞的解脫果了,那我還需要再聽別人說什麼法呢?就算說得再妙,最後也只能讓我出離三界生死而已啊!但是,我現在已經有實證阿羅漢的果德,我這一世捨壽後,已經能夠出離三界生死了;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我又何必再去增加多聞、聽法呢?」所以他是這樣想。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有的時候,舍利弗尊者或者富樓那尊者,他們在對眾生講演解脫法要的時候,就會有一些阿羅漢,他們是不願意來聽舍利弗尊者或者目犍連尊者說法的;除非是 世尊親口所說,這些阿羅漢才願意來聽。所以,這些定性聲聞阿羅漢們,他們是厭於多聞的,對於多聞熏習他們是疲厭的。所以,這些定性聲聞阿羅漢們,他們乃是厭於多聞以及思惟;如果他們對於法連聽都不願意多聽多聞的話,那要求他們深入思惟,就更談不上了。所以,這些定性聲聞的阿羅漢們,他們一旦是去托缽了回來以後,又用完齋,經行,讓食物消化了以後,他們就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來打坐,這樣打坐入滅盡定去了。所以,聲聞人大多厭於多聞,乃至厭於思惟。
然而,佛陀卻是對於多聞以及思惟這兩個法,全部都沒有疲厭。因為,佛陀從無量世都是修學大乘菩薩道,這樣無量世以來,一向都是樂於多聞以及思惟,從來都不曾疲勞、厭惡,乃至厭倦、厭煩佛菩提道,不會厭煩於多聞與思惟。
所以,大乘菩薩道的行者,即使他們已經修到了八地的證境,他們對於聽聞 佛陀開示的內涵,還是非常的欣喜踴躍的希望繼續多聞熏習;他們見到或者聽到 佛陀的開示,乃至思惟 佛陀開示的內容,仍然會覺得津津有味,而且樂此不疲,不會疲厭。因此,佛陀所開示的聖教之中,有許多位階的實證密意,這些內涵在有些菩薩他在五地之前是仍然不懂,但是到了八地他就懂。因此,他對於這些 佛陀的至教開示,他還是津津有味,而願意多聞,思惟。所以,菩薩各位階對於 佛陀經典以及開示,以及至教的開示內容,各個位階在理解上仍然是有差別的。因此,菩薩因為這樣,他是樂於多聞思惟的。
如果有的人說:「如果你悟了以後,全部的經典都應該讀懂才對啊!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那就表示你是悟錯了。」但是我們來想想,說這樣話的人正確嗎?我們知道不正確。說這種話的人一定是大妄語者,為什麼?因為,對於所有的經典能夠如實了知而究竟讀得懂的人,其實只有佛陀啊!即使是等覺菩薩,都無法究竟通達佛陀開示的內涵。假使要說能夠全部讀懂經典,也只能說對於第二轉法輪般若系列的經典,自己能夠全部讀懂,也只能這樣說;而對於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系列經典,其實還是有很多無法究竟了知。因為,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系列經典,這是讓我們可以一直修到佛地之前的依止,怎麼可以說一個才剛剛證悟而明心的菩薩,他可以在初悟的時候,就能夠全部的讀得懂這些經典呢?沒有這個道理。因為剛剛明心的菩薩,也只有般若的總相智而已,他對於般若的別相智,都還沒有究竟通達,更不用說對於唯識種智的內涵,可以如實的了知。所以,一個初悟的菩薩,對於很多經典仍然是無法瞭解,尤其是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系列經典。
如果有人他主張說:「悟了以後全部的經典都應該讀懂才對,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那就表示這個人悟錯了。」其實這種說法乃是虛妄說。因為,除非是佛陀說錯法才有可能;但是,佛陀是實語者,不可能會開示錯誤。所以,主張一悟明心就能夠讀懂一切經典,這樣是不如法的說法。如果一悟就懂一切的經典,那應該是一悟即至佛地才對,不應該有悟後的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等覺的種種法應該要去修行;如果是 佛陀沒有說錯法,但實際上真的有菩薩五十二位階的這樣的修學的過程必須經歷,那當然不可能在剛剛初悟的時候,剛剛明心的時候,就全部都能夠讀懂 佛陀所開示一切經典。
所以,開悟明心而證悟了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以後,那也只是菩薩五十二位階的第十七階而已,也只是七住位的菩薩而已。雖然明心證悟法界實相心以後,自己已經有了般若的總相智慧,但是對於第三轉法輪經典所說的唯識種智正理,自己仍然沒有辦法全部去讀懂,這是絕對正常的現象與正理,不能說一悟就能夠瞭解唯識種智的正理。但是,如果證悟以後自己連《心經》、連《金剛經》都還讀不懂,那就表示真的是悟錯了。因為《心經》和《金剛經》所說的內容,也只是講般若的總相智、別相智而已,《心經》與《金剛經》還沒有說到唯識一切種智的深妙法;所以真正的證悟者,他悟後一定會讀懂《心經》以及《金剛經》這一類般若系列的經典。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人明心以後,他同時也能夠讀懂《六祖壇經》,這也是正常的情形。因為《六祖壇經》裏面,也只說到般若的總相智、別相智而已,還沒有說到一切種智,最多只是引用而已。但是,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系列經典,一個剛剛悟的菩薩,在他悟了以後,一定不可能全部都讀懂,不可能全部究竟了知,因為悟了以後還沒有成佛啊!只有成佛才能夠究竟了知這一切法。
所以,如果菩薩只是七住明心,他就說能夠讀懂全部的經典,那一定是不懂佛法的人,那這個人一定是悟錯了,一定是一個大妄語者。因為,一個真正懂佛法的人,他一定是不敢這樣說的,他不可能會接受一個初悟明心的七住菩薩,就能夠看懂一切的佛陀經典。所以,真正證悟的人在他悟後,一定還得要隨著真善知識來多聞熏習,他還要多聞學習第三轉法輪諸經所說的唯識增上慧學的無生法忍知見,他還得要努力的多聞熏習,隨著這些大善知識,熏習這些種智的正理妙法。所以,菩薩並不是像聲聞人一樣,不樂於多聞的,也不是像緣覺種性的人一樣,是疲厭於思惟的。菩薩乃是樂於多聞,也樂於思惟,菩薩對於多聞思惟,是從無疲倦與厭惡。
但是,菩薩雖然要樂於多聞熏習,我們要知道,久學菩薩知道自己雖然要多聞熏習,還是要以智慧為先導,來抉擇善知識才能親近;知道自己千萬不要跟隨尚未通達的人來亂學,以免因為自己性障深重,而又被邪師邪見的誤導。我們要知道,這樣被邪教導以後而走錯方向,那個過失是很大。想想自己本來想要多聞熏習正見,卻因為惡知識的邪教導,因此深植錯誤的知見在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中,那個影響就非常深遠。因為這個邪見的種子存在於如來藏中,他是於未來無量世也是很難拔濟的,很難救拔的,因為邪知邪見的影響非常深遠的緣故。然而很不幸的卻是,這些不曾通達第三轉法輪經典的人,他們卻自以為自己是通達的大師。所以這類大妄語的惡知識,古今中外都是很常見,並且是時時處處都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我們要多聞熏習的前提,就是應該以正見以及智慧為先導。必須要依 佛的聖教,依正理而行,這樣才是有智慧的人。
我們言歸正傳,我們從上面所說的這些種種道理,我們就知道,聲聞人乃是疲厭於多聞熏習,由此證明 佛陀在這部經中所說的法,乃是非常的正確。也就是說,聲聞種性的人是討厭多聞熏習的。
我們繼續來看下面另外一個部分。佛陀於經中也開示:「緣覺之人乃是厭於思惟」。從這段開示我們也知道,討厭思惟的人是緣覺乘人。
但是,緣覺種性的人,他們為什麼討厭思惟呢?因為他們一心一意所思所想,無非就是想要證得因緣觀,而能夠實證解脫果,而能夠出離三界的生死。這些緣覺種性的人,他們只有想要實證解脫而已,對於成就佛道,他們是沒有興趣的。而自己眼前既然已經具足實證了因緣觀,已經實證了解脫了,自己已經可以不受後有,已經可以出離三界生死,而他們又不想成佛。因為他們認為,成就佛道太辛苦,他們悲心也比較薄弱,他們會想:「我何必再思惟更深的佛法呢?」其實,他們對於二乘解脫道,無論再怎麼樣的思惟,再怎麼樣的去細觀,也只是自己已經證得出三界生死的境界而已。既然是這樣子的話,那這些緣覺種性的人,自己又不願意迴心大乘之中來行成佛之道,那他們要去思惟更深入的佛法,就顯得更沒有意思,也沒有意義了——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們當然是討厭於思惟,因為對於他們的解脫沒有任何的幫助與意義,對於成佛之道的法要,與他們的心志乃是不相應的。所以,他們是不願意再深入思惟更深入的佛菩提道的勝妙法要。
但是,大乘的佛菩提道的菩薩們卻不是這樣。菩薩在三大無量數劫修學佛道的這個過程當中,對於多聞熏習以及思惟法義,他們永遠是心無疲厭的,而且菩薩們是樂於多聞、樂於思惟法義的。因為一切種智的法義,乃是無量無邊、深廣無比;除非自己已經成就佛道了,否則永遠都思惟不盡。因此,思惟法義對於菩薩來說,那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可是,如果單靠自己思惟,又能夠思惟多少深妙的法呢?其實是很少。因此思惟法義,都得要靠善知識的幫忙以及啟發,才能從許多面向再深入思惟,進而發起諸地種種的現觀境界。所以,菩薩對於多聞以及思惟這兩個法要,乃是心無疲厭,這樣菩薩最後因為這樣,才能夠成為究竟佛。
但是,二乘聖人他們是不樂於長遠的思惟,所以,二乘聖人他們不是佛。因此,從多聞思惟的部分可以知道,這是佛菩提道的修行者與二乘聖人的修行者,這有兩種不同的所在。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介紹到這裏。我們將在下一集的課程當中,繼續介紹大乘菩提以及二乘菩提之境界差別。歡迎大家繼續的收看我們的節目。
今天就到此。謝謝收看!
阿彌陀佛!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三乘菩提概說–第93集 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九)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今天,我們將繼續進行上一集尚未說完的課程內容,今天我們要繼續說明這些部分。
我們上一集之中有討論到,三乘菩提異同之中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的境界差別。我們說明當中「斷疑」的不同,諸佛菩薩祂們在斷疑證慧的上面,乃是與聲聞緣覺聖者的實證是有很大的差異不同。對於這兩種「疑」,我們已經討論過了第一種的「煩惱疑」,同時,我們也說明了一部分的「無記疑」。
我們在上一節的節目之中,也有說明的部分是無記疑的內涵。也就是說,這個大乘無記疑的斷除,那是屬於佛菩提道中所知障所攝所必須要斷除的疑惑,然而這個無記疑,內容都是屬於無關善惡性的無記法。因為這些法全部都是無記性的,必須要對這些這一類無記法能夠如實的證知,而沒有任何一絲一毫、一分一毫的疑惑;這樣能夠如實究竟的了知,才算是斷盡無記疑。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已經斷盡無記疑的話,那我們就會對於無記性的異熟果報之中,其中所藏於第八識如來藏也就是異熟識當中的種子,全部能夠具足了知,而且沒有任何的疑惑了,那個時候就已經成為究竟佛了。因此,諸佛如來才是究竟斷盡無記疑的聖者。很多的諸地大菩薩,有些也已經少分的斷除、乃至多分的斷除無記疑。我們知道諸佛如來才是究竟斷盡無記疑的聖者,這是二乘聖者所無法達到的境界。二乘聖者他們頂多只有斷除煩惱疑而已,對於無記疑他們是無法了知,當然更無法斷除的。
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對於屬於異熟性的果報法,對於無善惡性的果報法,他是還有不知——有所不知,那就是還有疑而不知;如果對於這些異熟無記法是有所不知的話,那就表示他還有很多的無記疑尚未斷除,他還沒有成為究竟佛道。如果有人宣稱自己已經成究竟佛了,那我們就可以檢查看看,他是否還有無記疑?因為,一個人如果他對於異熟果報,以及異熟性等種種的法,他如果還有所不知的話,他對於異熟果報以及異熟性,其實是所知欠缺、所知不夠的;那就表示他還有無記疑未斷,那就表示他還沒有成佛;如果說宣稱自己已經成佛了,那就是一個大妄語者;因為他的所知,乃是不能具足圓滿的,所以還有一分乃至多分的無記疑未除,這樣的人當然不是究竟佛。
然而我們知道,異熟本身則是純然無記性的,所以,對於異熟法如果還有疑惑而不知,就算只有一點點法不知,那表示他還不能具足一切種智。因此,對於異熟法還不能究竟如實的了知,所以對於異熟法無法了知,必定還有疑惑,必定還有無記疑,因此這樣的疑,就名為無記疑。然而,這個異熟法純然是無記性的。如果說這個異熟法說它是什麼體性呢,它就是無記性。如果說有個法,它是有善惡性的話,則是依於七轉識才有善惡性的,而這裏所說的異熟的內容,是在講異熟生、異熟滅、異熟性,這些異熟全部都是無記性的。
同時,我們於上一集的節目之中,也說明了什麼是異熟的意思。我們在上一集之中,有舉例說明變異而熟、異時而熟的法義內容,說明什麼是變異而熟,什麼是異時而熟。今天,我們將在節目中繼續說明異熟的其他特質。
我們知道,異熟的意思除了變異而熟、異時而熟的意思之外,有的時候也是指異類而熟、異地而熟。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人他造作了異熟業行,而他在造作此異熟業的所在之處,與受果報之處是不一樣的,乃是有所變異的。這也是說,他不一定是在原來造業的地方受報。例如說某一位眾生,他可能在某甲世界造作某些異熟果報的業行,但是他於捨壽之後,卻往生至某乙世界去受這個異熟果報。
舉例來說,我們在這個世界來護持正法利益眾生,救護眾生遠離邪見,遠離邪教導,但是,我們未來世卻未必在同一個世界來受報,有的時候會在另外的世界受報。這當中牽涉到很多的因緣。例如每個人的願力不同,因此未來世所受生的處所就會有所差異。例如在此世,我們在娑婆世界護持正法利益眾生,但是自己卻想要發願往生至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當中,或者發願往生至 藥師如來的琉璃光世界當中受生,這樣發願往生到這些不同的諸佛淨土當中;所以,這一世在娑婆世界的人身,但是下一世卻是在極樂世界蓮花化身,或者受得琉璃光世界的可愛異熟果報身,這就是不同於在娑婆世界的人間人身。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說,就算未來世我們還是生在這個娑婆世界的同一個地球來受報,我們發願還是要繼續護持 釋迦牟尼世尊的正法,希望護持到最後五十二年的時候,因此我們繼續投胎於娑婆世界的地球人間,我們繼續受人類的異熟果報,但是這仍然是異地而熟。為什麼是這樣說呢?例如,我們今生如果在台灣寶島,努力護持正法救護眾生,這樣一世努力地破邪顯正,一世努力地救護眾生;這樣以今世護持正法的善淨行,這因此而種下了護持正法的大福德種子,這些種子存在我們的第八識異熟識之中。我們在下一世受報的時候,結果是生到中國大陸去受可愛的異熟果報,下一世還繼續的護持弘揚 釋迦牟尼世尊的了義究竟正法,這也是異地而熟。或者我們下一世不是生在台灣,也不是生於中國大陸,而是生到美國地區,乃至生到歐洲地區,投生到其他不同的地方去受報,這就是異地成熟果報。
因此,異熟無記法乃是非常複雜深妙。如果對於這些非常微妙深細的異熟法性,我們還有很多不能具足了知的法,因此一定還有很多的無記疑存在,那就表示我們還沒有成佛。我們還需要透過修行大乘佛菩提道的實證內容,而能夠破除這個異熟疑。因為修證佛菩提道的內容,因此可以一分一分的證知這些異熟無記法,最後成究竟佛,而斷除異熟無記疑。所以,對於異熟的如實了知,乃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這也就是說,這個無記疑的內涵,所牽涉的範圍是非常的深廣,非常的眾多,要到達究竟的佛地,才能夠究竟斷除。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異熟,變異而熟、異類而熟等。譬如說,我們這一世護持正法,我們乃是以人身的異熟果報行護法之行,所以我們現在護持正法的時候,是以人類的身形來這樣行護持正法行,這樣以人身所造作護持正法的因。但是到了下一輩子受報的時候,因為每個人的因緣以及願力的不同,所以有的人會往生成為欲界天人的果報,有的人他是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面見 阿彌陀佛。因此,那時候的果報與造業時候的身形,其實已經是不同:這個是此世以人間,娑婆人間的人類的五陰身形來行護持正法之行;但是他發願生到極樂世界的時候,他受生的時候卻變成另一個五陰,而且還是蓮花化身的果報,這是不同於娑婆人間人類的身形。也就是未來世異熟果報的時候,而是換了一個完全完全不同的五陰,來受用這些護持正法的可愛異熟果報,受用這個可愛有為法的異熟果報。這也是變異而熟的一種情形。
所以,對於這樣的千變萬化而不同的異熟法性,如果都沒有疑惑,都能具足了知的話,那這樣才能夠說,你已經具足斷除了無記疑。這個無記疑具足斷除,乃是諸佛才能具足了知的。由此可知,無記疑的範圍,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深廣,非常非常的微妙。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是這樣的話,假設我們下一世不要往生到天界,也不要往生到極樂世界而蓮花化身,我們下輩子還繼續留在娑婆的人間受生的話,那是否還是符合異熟的特性呢?」
我們來看看這樣的説法。我們說,就算是下輩子仍然於娑婆世界受生當人,也就是說,這一世以娑婆世界的人類之身來護持正法,下輩子仍然受生娑婆世界去當人類,繼續投胎取得人類之身。但是我們來看看:下輩子的模樣與這輩子的模樣是否一樣呢?我們知道,這一定當然不一樣了,因為下輩子就已經變了另外一個模樣了。因為下輩子我們會投胎到了不同的家庭,有了不同的父母,同時也取受不同家族的基因;這樣取得的人身,當然跟這一輩子是不一樣的,當然不會跟這輩子一模一樣。例如,我們下輩子的色身與這輩子的色身,一定有很多的不同處;我們下輩子的覺知心,也是會與這輩子的覺知心有所不同;我們的姓名等等種種法,都會與這輩子有所不同,因此會有種種的不同差異出生。這也是變異而熟的一種情形。
所以,對於這些種種異熟生死的法性,我們是否能夠如實了知呢?我們可以現見,自己還有無量無邊的異熟無記法是我們無法了知的。因此我們就可以知道,我們還有很多的無記疑,我們得要修學佛道。究竟斷除這些無記疑,只有諸佛菩薩才能作到,尤其是諸佛如來才能斷除究竟乾淨這個無記疑,才能究竟了知。這個無記疑的斷除,連聲聞緣覺聖者他們都無法了知與斷除;修學大乘的諸地菩薩,則是會有少分多分的了知與斷除;得要到了究竟佛地的時候,才能具足究竟斷除這個無記疑。所以,對於異熟的如實了知,乃是非常非常地難達到,因為內容深廣難知,得要到了佛地才究竟了知。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異熟。我們知道異熟的意思也是變異而熟,而這些變異都有一個體性。舉例來說,這些變異有一個體性,那就是,我們護持正法廣植福德的同時,這些異熟法的種子,全部都存在第八識如來藏之中;然而這些種子的增長,這些種子的成熟以及外緣的具足,全部統統都是有變異性的;但是,這些變異性而異熟的事相本身,它並沒有善惡性可說,它是本身無關善惡的,所以叫作無記。所以,對於無記法的了知,乃是非常的困難,因為非常的深廣難知。如果眾生對於變異而熟的原理無所知,那就是無記的愚。對於變異而熟的原理懷疑乃至不信,那就是無記疑。因為愚於異熟無記,因此當然有無記疑產生。
當眾生的七轉識在現起存在的變異過程之中,也許眾生是在造善,也許他是造惡,因此而有善惡法的種子現行,存在如來藏當中;但是這些種子變異而熟的事相本身,卻是無記性的,配合無漏有為法而不斷的運作。在這些無記性的異熟法之中,是有許多的種子在裏面。譬如來說,初地菩薩的猶如鏡像、二地的猶如光影、三地的猶如谷響等等,四地的如水中月、五地的變化所成、六地的非有似有……等等一切種智中的現觀勝法,這些統統都不是未入地的佛弟子們所能證知的。當然啦,更不是二乘聖者所能證知,外道就更不用說了,當然不能了知。但是,這些勝妙法都已經含藏在異熟識裏面,都是屬於異熟法種。然而,這些種子功能都是無記性的,乃是無關善惡性的。同樣的道理,一切種子完全沒有善惡性,這些異熟種子都是無記性的。
但是,還沒有成佛之前,都還會有這一些無記疑,因為不如實知。佛地以下的有情,對於這類無記性的異熟種子諸法,多多少少都會有疑,而且偏多的比較多。因此,在還沒有證得一個法之前,心中對於這個法始終會有疑,這是必然的事實。乃至修到等覺位了,都還是有部分的疑惑未斷除,得要到了佛地才究竟斷盡,而完全沒有無記疑。只有一個例外,除非是某位妙覺菩薩,祂其實是倒駕慈航的諸佛。所以,祂其實已經沒有異熟疑,只是示現妙覺菩薩。
也就是說,這位妙覺菩薩祂是已經成佛之後而倒駕慈航,祂示現妙覺菩薩的身形,在某尊佛陀座下幫忙。這些菩薩乃是依於悲願而倒駕慈航,祂們是要來護持贊助某一尊佛的弘化,祂們是要來幫助某一位世尊一起來度化有情,一起利益眾生。例如,我們熟知的 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維摩詰菩薩等,這些大菩薩的摩訶薩們,祂們倒駕慈航示現菩薩身。像這樣倒駕慈航的菩薩,祂們成佛以後因為悲願,而這樣倒駕慈航來協助 釋迦牟尼世尊的弘化度眾。因為 世尊在五濁惡世度化這些剛強眾生,是非常地不容易,所以需要有很多的菩薩來幫忙。這些倒駕慈航的菩薩已經斷盡無記疑,因為祂們其實是諸佛倒駕慈航,這個才是例外。而這個妙覺菩薩其實本身是佛,只是示現菩薩身罷了。假使不是倒駕慈航來的等覺菩薩們、妙覺菩薩們的身分,即使已經修行很久,而成為等覺菩薩了,也還是斷不盡這種無記疑的,得要祂究竟成佛才能斷盡。
所以,這一個無記疑的範圍,乃是非常非常的深廣,非常非常的深細,乃是眾生無法思議,無法想像。對於這些無記疑的範圍,不但是二乘聖者無法想像,乃至親證佛菩提智的菩薩們,也都尚未完全斷除。所以,疑的層次其實是有很多深淺差別的不同。既然是實證解脫道的聖者都無法想像,那更不用說外道凡夫能夠想像以及了知,更不用講斷除了。所以,這一個疑的部分,對於無記疑斷除的部分,乃是不通外道凡夫,也不同二乘解脫道的,唯有大乘佛菩提道才能實證。如果對於這些異熟法中的種子不能夠如實了知,那就表示我們還有無記疑存在。
因此,我們從這一些的道理,從斷疑的境界內涵就可以知道三乘菩提所斷的疑的內容。這個疑有煩惱疑以及無記疑這兩種。二乘聲聞緣覺聖者,他們只有斷煩惱疑,他們沒有辦法斷除無記疑;不但是沒有辦法斷除,光是把它打破無記疑,就已經作不到了,更何況二乘聖者能斷盡呢?但是,修學大乘佛菩提道而究竟解脫、究竟實證的如來世尊,卻已經完全的斷除這二種疑,不論是煩惱疑或者無記疑,如來全部統統斷盡。因此,斷盡兩種疑的,才能夠稱之為佛。
所以,我們說到這裏就可以知道,從斷疑的層面上來說,大乘菩提以及二乘菩提的差別,是有很大的不同。大乘菩提的殊勝,乃是超勝於二乘菩提的。二乘菩提他所斷除的疑,乃是含攝於大乘佛菩提道所斷疑的當中。也就是說,二乘菩提所斷的疑,是大乘菩薩道行者也必須斷除的一個部分。只有行大乘佛菩提道的究竟者,也就是諸佛如來世尊,只有諸佛如來才能夠斷除這兩種疑,而且斷除乾淨。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大乘佛菩提道的殊勝廣大,乃是非常的深妙,而且不可思議。這樣也可以少分的了知,諸佛的智慧與功德是多麼的殊勝莊嚴深不可測,這是不共外道,乃至不共二乘聲聞的實證。大家對 佛陀會有更進一步的認知和了知。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說明到這裏。謝謝大家的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