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_003.菩薩妙陀羅尼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_003.菩薩妙陀羅尼

                                --由正緯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跟大家講佛典故事。有一些菩薩也許今天才剛開始看到這一集,所以我們跟大家說,我們會說這個部分的內容,最主要是因為我們從一個佛典故事而來的。
這個佛典故事說到的是:有一個人他想要學一個咒,這個咒語不僅能夠傷害了他所恨的人,並且會傷到他自己;他對這樣的咒語,不僅心裡沒有生起懼怕,反而急切地想要得到這個咒語;他只求要能夠傷害對方,即使會傷到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個故事裡面有提到陀羅尼這三個字,所以我們就針對這個陀羅尼,一路給大家講下來。
上一次我們看到,從《般若經》裡面談到了各式各樣的陀羅尼,已經超越了原始陀羅尼關於偈誦 這個方式而已,它也有包含說,如何理解、如何忍辱,乃至於如何能夠在觀行諸法不生的一面。我們上一次有講到,這個陀羅尼精簡、精簡到最後的時候,會收斂到《大智度論》裡面講到的一種方式。
《大智度論》裡面有說,從「阿」開始到最後的「荼」,當時的梵語的體系有四十二個字是根本的字,從這四十二個根本字可以組合成當時的梵語。這種的陀羅尼,就是用這四十二個根本字,來把佛法裡面需要大家常常關注的義理,把它貫注在裡面。
比方說,我們上次講的四十二個字裡面的,首先開始的就是「阿」這個字,當我們把一切法不生、或者是無生忍所需要知道的義理,跟它所需要的觀行的標的,把這些事情全部都把它集合總結在這個「阿」裡面。那麼一旦你把它總結在這個「阿」裡面的時候,那因為「阿」這個字在梵語裡面它是一個根本的字;所以換句話說,當你這樣子的方式去把它結在「阿」這個字裡面的時候,當你聽人家說話,就是聽人家說梵語的時候,你如果聽聽聽,如果這個人說話裡面有說到「阿」這個字,然後你聽到了之後,因為你之前已經很謹慎、很用功地把「阿」這個字,跟一切法不生的義理,把它聯結起來了,所以當你聽到人家講話出現「阿」這個字根的時候,你就能夠隨時地提醒自己要能夠觀行一切法不生的狀況。所以以這樣來說的話,你就相當於只要能夠跟人家說話,甚至是自己自言自語的時候,都能夠因為對「阿」的敏感性,所以你會常常去提醒自己要深入觀察一切法不生的義理,乃至於說要深入要對一切法不生的種種的境界加以觀行。這個就是ㄧ種修行的方式──透過「阿」這個字的修行方式。
那這四十二個字裡面,除了「阿」這個字,當然 龍樹菩薩也舉了其他的字的例子,比方說「羅」這個字,它所代表的意思就是ㄧ切法清淨離垢的意思。所以換句話說,如果你在跟人家交談的時候,聽到「羅」這個字的字根的時候,就能夠提醒您要如何去觀行ㄧ切法皆是清淨離垢。
又譬如說「波」這個字─第三個字「波」─那就是ㄧ切法歸於第一義,第一義當然就是如來藏的義理。所以當你在聽到一切人的說話當中,出現了「波」這個字的字根的時候,那你就要來反觀:到底目前的境界跟如來藏的關係是什麼?如何能夠回歸到第一義?
所以按照這樣的方式,從「阿」開始總共有四十二個字,每一個字都是賦與它一種佛法的義理,這個我們把它叫作字的陀羅尼。這個部分,顯然從剛才我們談到的五百陀羅尼,到現在這個所謂的字的陀羅尼,很顯然的這已經是精簡再精簡的一種學習方式。不過我們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這個純粹是一種的總持;它就是ㄧ種方法,幫助你學習的方法。因為當時的梵語,這四十二個字是根本,所以用這四十二個字;現在你如果要從這四十二個字再能夠衍生陀羅尼的話,那恐怕就不是那麼恰當。
因為比方說,我們現在說的話,在台灣叫國語,在大陸叫普通話,這個話裡面並不是以這四十二個字當作一切字的根本;又比方說,如果是說英文的人,他更是不見得會以這四十二個字為一切字的根本。所以當你如果把這四十二個字,把龍樹菩薩講的這句話,把它就當成一個真理一樣,然後這個字,每一個字儼然就變成一個神聖的字眼,完全都不能變的話,顯然那這樣,你就誤會了陀羅尼的意思。因為陀羅尼,它就是ㄧ種總持的方法,所以是適應當時梵語的情境,所以才有了這四十二個字。
如果按照今天來說的話,你可能就會按照我們今天國語或普通話的發音的方式,來發展一套的陀羅尼,這樣子對大家的修行才更有用處不是嗎?所以,對於龍樹菩薩在這一段講的四十二個字,我建議大家不要把這四十二個字,把它當成說這四十二個字各自有它的神聖,所以說一個字都不能改,不是這個意思。因為學佛法是要學它的義理,而不是學這些字。
那除了這個之外,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在《瑜伽師地論》裡面也有談到了陀羅尼,不過《瑜伽師地論》裡面在這個部分的講法,是彌勒菩薩專門為了菩薩而說陀羅尼,其實這個立場跟龍樹菩薩是完全一致的。因為之前的講次裡面,我們曾經跟大家說龍樹菩薩有說聲聞人因為學的法,只是為了要自己度自己;所以相對來講,他要解脫的、要學的法就相對單純得很多,所以聲聞人不需要講求什麼樣的方法。
可是菩薩就不一樣了,菩薩因為要在三大阿僧祇劫裡面自度度人,要學的法太多太多了,所以菩薩ㄧ定要有階段目標,一定要有良好的方法。所以在《瑜伽師地論》這個部分也有特別強調;這一部分談到了,叫作菩薩妙陀羅尼。菩薩妙陀羅尼之所以強調菩薩,就是因為這是菩薩所需要,這是菩薩所獨有的。這一個部分分成四個部分:一個叫法陀羅尼、一個叫義陀羅尼、忍陀羅尼、咒陀羅尼;每一個部分,彌勒菩薩都有特別講說,這個就叫菩薩的法陀羅尼,菩薩義陀羅尼……,每一個陀羅尼前面都會冠上菩薩這兩個字,來強調這個是菩薩所當學的陀羅尼。
那所謂的菩薩的法陀羅尼,就是針對一切的佛法能夠憶持不忘,這個比較像是我們前面講的五百陀羅尼裡面的聞持陀羅尼。
菩薩義陀羅尼講到的,是對一切的佛法的義理能夠分辨而不會忘失,那這個部分也像是前面我們講的分別陀羅尼;不過這部分的義陀羅尼,就像我們之前在跟大家解釋分別陀羅尼跟聞持陀羅尼,顯然義陀羅尼它所牽涉到的境界,可能就是要比法陀羅尼更為深入、更為勝妙。
第三個叫作菩薩的忍陀羅尼,請大家注意到這裡面談到了忍陀羅尼,彌勒菩薩強調的是安住於法的實相,這個部分跟前面我們講的音聲陀羅尼有很大的不一樣。因為前面談到的音聲陀羅尼,主要是對他人的言詞聲音能夠不喜不瞋;可是這邊的忍,談到的卻是安住於法的實相。這也就是告訴大家:所謂的忍這個字,在佛教的修行裡面,不是僅僅是不生氣而已。其實所謂的生不生氣這個部分,都叫作世間忍,或者是眾生忍的範圍裡面。
那麼安住於法的實相,這個部分有更多的部分較是在法忍的層次裡面,這個部分是ㄧ般的學佛人比較難去關注的點。怎麼說呢?我們說一般的學佛人,在剛學佛的時候,大部分的狀況來說,大家都是希望,我來學佛了之後,我們都希望透過佛菩薩,我們希望能夠指點迷津,或者希望佛菩薩能夠指導看如何能夠讓生意做得更好,或者能夠讓小孩更聽話,或者能夠讓自己運途更順遂。甚至也有許多人,在學佛的過程中,雖然沒有明確地談到說,要求富貴、求什麼的,可是他卻非常重視佛有沒有來給他摩頂,他有沒有見到佛的身像等等,這個叫作感應的層次。
有一類型的人就是非常地希求感應;那麼這一些人,可以說在學佛的時候,在剛開始學佛人裡面,是有不少像這類型的人的;那麼這一種的這個狀況,我們從眾生的根性來說的話,我們也不能夠不接受說,眾生本質上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您現在在電視機前面,聽到了我這樣說之後,也希望多少能夠給您一點建議:就是說學佛,不是在希求這一些的事情,學佛其實追求的是無上的解脫跟無上的菩提;所以您如果用到處希求的心態去學佛的話,那麼您在學法的過程中,就會處處、甚至是說常常會遭遇到遮障。這個也就是說,真正的佛法是不會跟眾生談希求的這些事情、談欲求的這些事情,實際上要指導眾生的,反而是希望眾生透過 佛陀的開示之後,能夠自己主動地來離開這些欲求,離開了這些不切實際的妄想,這個才是學佛真正要學的。
所以,學佛學到的佛法,顯然跟世間人所期盼的指點迷津、富貴這些事情,實際上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才說佛法背俗。這個部分如果您聽到這一點,希望您能夠多少能夠把它記在心裡面。換句話說,佛法的本身是非常地清淨的,佛法也不會跟你談神通的這些事情;佛更不會一天到晚就在你面前示現給你看,然後告訴你說:你學得多好、多棒!這些其實都是著了神鬼的境界去了。佛法的本身是很純淨、很單純的,它剛開始入門的時候,就是要從我們身體,我們自己的行住坐臥裡面,從我們的蘊處界裡面去觀行,然後破除我相的執著,接下來再進一步尋求開悟明心,這個才是真正的佛法。
所以,如果談到菩薩的忍陀羅尼這件事情的話,因為 彌勒菩薩講到的是安住於法的實相;所以對於一切還沒有開悟的菩薩們來講,您是不知道如何安住於法的實相。但是在您還沒有開悟明心之前,我們多少也可以學著如何去行菩薩的忍陀羅尼,這個您就不妨把我剛才的勸誡把它記在心裡。真實的佛法不講神通,不講一天到晚指點迷津,也不講感應,其實是很平常的,就是要讓我們解脫於煩惱,並且將來讓我們開悟明心用的。如果您能夠信受這一點,也可以說您就有趨向於菩薩的忍陀羅尼了。
那當然就是說,另外一個要給大家的建議,就是正因為佛法跟一般人所認知到的世間法有很大的差別,所以真正的佛法,絕對不會像一般的世間法,這樣子廣為大眾所歡迎擁戴。因為一般的眾生都是具足了貪瞋癡的,那麼這一些的眾生,大家都愛樂的法,就如同大家在演藝圈裡面所看到的粉絲追逐明星一樣;如果是這樣子的話,你可以想像到,這樣子講的佛法,一定不是真正的佛法。
那麼另外一方面來說,真正的菩薩看到眾生這樣追逐世間法,而不曉得要來佛法中正確地努力的時候,菩薩因為不忍於眾生的關係,所以一定會出來呼籲大家,教導大家要學習真正的佛法。可是這個時候,就總難免會碰到原先世間法上既得利益者的抵制,所以菩薩常常不得不出來進行法義辨正。也就是菩薩經常會講出來,或者寫出來說哪些人講的法不對,哪些人講的法有問題,什麼才是正確的佛法等等。那麼這一類型的法義辨正,主要的範圍都是在跟大家談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法,不是在談身口意。所以這個法義辨正,跟一般人的守不守口德、有沒有口德這件事情,是完全不一樣的。
可是許多的學佛人,往往看到菩薩不忍於眾生而出來法義辨正的時候,世間人往往都會覺得這個菩薩沒有口德,可能是修行不夠。可是大家請聽我的勸哦!因為在看這件事情的時候,你一定要看這個菩薩出來,他是在作法義辨正呢,還是在隨便批評人家行為的過失。如果是後者的話,你可以說這個人沒有口德;可是如果是前者的話,法義辨正是無關對象的行為過失的,他講的純粹是告訴眾生什麼東西是真正正確的佛法。所以他是基於大悲心,才會願意承擔,然後出來法義辨正的。對於這點來說,也請大家要能夠安忍,如果您能作到這樣的話,我們也說您在這方面,已經有趨向於菩薩忍陀羅尼了。
接下來,再來跟大家講的是最後一個,彌勒菩薩講的最後一個叫作菩薩的咒陀羅尼。這個咒陀羅尼講到的部分,就是菩薩由等持自在而宣說,能除有情災患之章句,令彼章句皆悉神驗無所唐捐。這個部分,諸位菩薩看到了 彌勒菩薩的講法之後,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啊!因為,菩薩的咒陀羅尼開始講到了能除有情災患,這裡就表示說這一類型的陀羅尼,它的目的是在透過一些的方法,能夠有效地幫助有情解除災患;而這個所謂的方法,是透過名相跟章句把它串聯起來。比方說,一句話或是好幾句話把它串聯起來以後,那這個章句,當你去唸誦這個章句的時候,它就能夠有所神驗,能夠除掉有情的災患,然後說無所唐捐。
各位不妨先想想看,就是說這一句 彌勒菩薩的開示──咒陀羅尼的開示裡面,請問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項陀羅尼的本身,也是由名詞跟章句串聯起來的。然後這些章句是由誰所宣說的呢?顯然這些章句是由想要去解除有情災患的菩薩所宣說;而這些菩薩又怎麼能夠宣說這些章句呢?是因為有等持自在的關係。換句話說,菩薩、如果一個修證有成的菩薩,他具有深入的定力,然後他由這個定力,也發起了一些神通的話,那麼他就會由透過這個神通去幫助哪一個有情,去解除他的災患。
所以,這裡面的意思有幾個意涵,我們先說菩薩絕對不會為了自己而去修習這些神通,除非是為了地上菩薩修持的增上,如果不修、不具足哪一個神通,你就不能夠過得了;比方說三地再往前的修證,那個時候你就不得不修神通。可是除這個之外,菩薩都不會為了自己而修持神通;只有一個狀況,就是為了、特別是為了要解除有情的災患,所以他會破例再去修習一些神通。
那另外就是說,這些章句其實就是跟我們印象中的咒語還挺像的,因為我們印象中的咒語,也都是持誦了這些咒語之後,它都有一些的效用;而這一些效用,顯然就是幫我們解決困難用的,所以這個部分確實是跟我們印象中的咒語很像。而這些咒語它的本質,都是由於菩薩來宣說出來的,所以真正能夠解除有情災患的,是菩薩的神力,而不是章句本身擁有什麼神奇的力量。我再說一次,咒語的本身,像這個菩薩咒陀羅尼能夠神驗,其實是由於菩薩的力量,而不是由於這個咒語有什麼樣特殊的音聲的神奇力量。所以如果有人認為說,一個咒語它的文字、它的寫法或是它宣說的方式,有什麼特別神奇的大力量,那顯然就是誤會了咒語的本義了。
剩下的內容,我們在下一個講次繼續來跟大家宣說。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_第3集:起信論導讀(三)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的節目,也就是導讀本會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所著作的《起信論講記》。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我們已經為各位介紹了 佛陀說法的五時三教。以上就是 導師在一開始講《起信論》前的提示,學佛人應該依止三寶、依止正法,而不應該依止於自己的私心。許多人都知道要護持僧寶,但是 佛陀明白的交代過:「怎麼樣的修行人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如果這一件事情我們沒有辦法弄清楚,那就很容易墮入表相崇拜之中,便成了依人不依法了;這樣子想要真正地研讀這一本《起信論講記》,也會有所阻礙。在《阿含經》中 世尊一再地交代,唯有證得四沙門果的人,加上即將證得四沙門果的四向位,也就是只有四雙八輩之人,才是如來門下的賢聖弟子,成就解脫、解脫知見,是應供、是世間福田。例如在《大集地藏十輪經》裡面 佛就說到:「善男子!有四種僧。何等為四?一者勝義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啞羊僧,四者無慚愧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5)也就是 世尊交代:「不論這個人是現出家相還是在家相,只要他證得了四沙門果中任何一果,這個人就叫作勝義僧;如果這個人沒有證得四沙門果,就算是他受了具足戒現出家相,他也只是個凡夫僧罷了。」在《佛藏經》中 世尊更明確地說到:「於聖法中拔斷一切諸見根本,悉斷一切諸語言道,如虛空中手無觸礙,諸沙門法皆應如是。」(《佛藏經》卷1)也就是說,一位出家人他必須要能夠離開身見、我見,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佛陀甚至交代:「在佛法中成就身見,不在僧數。」證得聲聞初果須陀洹的人,才能斷身見、我見;若是尚未證聲聞初果的出家人,佛陀就說他不算是佛的真正出家弟子。這樣子看來,世尊的規定十分明白清楚,佛弟子——特別是出家人,絕不能夠成就身見。身見,簡單地說就是不能明白三界之中,不管是五蘊,還是十二處、十八界之中的一一法,不論是心法或是色法,不論是色法還是名法,那都是虛妄不實,非吾人真實可依之身。所以從佛世開始,佛法向來就是建立在非身的智慧上。在《阿含經》中,佛一再地交代佛弟子們要觀行一切法無常、苦、空、非身,所以無我。但是這樣子的叮嚀,卻被大部分的法師給破壞了。現在的法師們或者說:「意識心可去至下一世而常住不壞。」或者說:「要保持禪定之中的一心,來了生脫死。」等而下之者,有佛教的法師學外道說,說:「虛空中的能量是不壞之法。」再等而下之者,乾脆學起了印度教性力派,說:「修學男女雙身樂空雙運之中,來體會那個又受樂又住空的心,就是真實不壞的心。」各位看看,這一些都是自己成就了身見,又跑來誤導眾生進入外道邪法的例子,所以 佛說這些人不算是佛門的出家人。所以我們修學佛法,應該要按照 世尊的交代,簡擇真正不落入我見的出家法師,而不應該落在個人私人的崇拜上,否則就很難與正法相應。
因為現在世界中邪師多、明師少,邪師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分、供養,就會努力地灌輸弟子一種觀念,目的是讓弟子不敢檢查師父的證量,他們要弟子認為:「只要是外表現出家相的人就叫作法師,就應該要恭敬禮敬、承事修學,絕對不允許有一絲的懷疑。」他們也絕對不會告訴弟子,在佛經中 世尊對於出家人的規定,完全不是因為穿了袈裟說這個人是出家人,也不是因為他受了聲聞的戒律,而是要以修證、斷結、證果來論之。現在佛教界中唯表相是從的想法,根本不是 佛陀的教法,我們應該依止 佛陀的法教,用智慧去簡擇。如果這一位出家人不能夠瞭解身見、我見的內容,不能夠努力朝向斷除我見的方向修行;也教導眾生應該要遠離我見、身見,反而倒過來住於我見、成就身見,認為五蘊十八界中真實有我,執意根或意識心的一分為真實我,那麼 佛陀規定得很清楚,這個人根本就不算是佛門中的出家人,是為賊住,是為外道混入佛門中的假出家人。如果我們因為自己的情執而隨順這樣的假出家人,那麼就一定無法在 佛的正法上進步,那麼接下來就不可能在這一部《大乘起信論》上獲得法益;因為這個人他不在乎真實的法教,他只想眼前看到那個虛妄的表相。這也是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對於我們殷切的交代。
接下來,我們再往下看到,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說到這一部《起信論》既然是為了大乘人所說,那麼我們就應該瞭解「大乘」是什麼?佛法中的三乘又有什麼不同?在這一段開示中,我們請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為我們來介紹。導師說:「小乘人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是決定性的,有的人是會迴心的;本來是個小乘的阿羅漢,後來因為他不是定性的聲聞,所以後來心量改變了,迴入大乘來修行。」(《起信論講記》第一輯,引言)也就是說,有的時候也有反過來的,菩薩種性的人卻出生在只有小乘教法的地方,那麼他雖然修學著小乘的教法,但是卻會以眾生為念、以佛法的長久弘傳為念,自然而然的就會去從事菩薩的行為。比方說現在在泰國的南傳佛教,很多人都以為南傳佛法純然只是二乘的解脫道佛法,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子的;例如在泰國的二乘佛法,雖然修學的是解脫道,但實際上也有很多僧人的修學,反而是以這個paramita波羅蜜的精神而努力,願意為利樂眾生放棄自己的速證解脫,而願意一世又一世的去幫助有緣眾生,以這樣子作為修行的主軸;這樣子的修行人,雖然表面上修的是二乘法,但實際上他的心卻是大乘的心,未來必定速能實證大乘佛菩提。比方說現代泰國佛教有一位名僧,他發的本願就是:「你想念我的時候,我也正在想念著你;即使你不想我的時候,我還是想念著你。」為了能與更多的眾生結緣,他用石膏做了幾十萬面的小佛像,發給四方的弟子,發願任何只要拿到小佛像的人,他都要幫助他們、跟他們結善緣,而且直到這些小佛像化為水才終止,然而石膏是永遠不會變成水的。意思是說,他度化的對象沒有限度,他幫助眾生的願永遠不停止,也就是這一位僧人,他的繫念不只是在蘊處界空上面,他更是繫念於要利樂無數的有緣眾生。有人問他:「師父啊!你要修習入涅槃之法嗎?你會入涅槃嗎?」他回答說:「怎麼能夠修那個入涅槃法呢?世間需要幫助的眾生這麼的多!」這是不是讓我們聯想到 阿彌陀佛還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所發下的大願:「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各位可以判斷看看,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不也是一個堅持菩薩行的修行人嗎?此世是否能夠斷結證果是另一回事,但是難得有這樣子的菩薩大願,想必他未來一定能速入大乘的見道位與通達位。
相對的來說,那麼不具有菩薩種性的佛弟子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回到課本上來看。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說:「有的人是決定性的聲聞,始終不會成為菩薩種性,他的根性就是聲聞種性,在捨報之前會隨緣度眾生,可是到了捨報的時候他就一定入涅槃,不願再來人間。所以就只有一生,也就是他成為阿羅漢至入涅槃前那一段時間可以度人,所以他度的人少,而且他講的是無我法,而他的無我法又只是人無我,就是蘊處界空,不牽涉到法界實相理體。」(《起信論講記》第一輯,引言)
「辟支佛是中乘,他平常並不度眾生,辟支佛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不說法的,可是他常常會現神通。如果你有幸遇到了辟支佛,供養他一齋,他就現神通,一般眾生容易相應,看見他當場現神通的人就會相信他說的法義了,就覺得:學佛這麼好,大家都來學因緣法,他度的人也就多一點。可是辟支佛捨報時還是要入涅槃,不再來人間繼續廣度眾生。」
那麼我們學習《大乘起信論》就是修習大乘菩提的法門,《起信論》的內容是什麼呢?配合著前面所說的五時三教的知見,導師接著說:「諸位來這裡要學的就是別教的菩提法。別教菩提講的是真如與佛性,以真如與佛性為中心;證得真如,再證得佛性,以後再修一切種智,進入到初地得道種智,住於無生法忍當中;這樣地地往上前進,初地滿心時轉入第二地中進修,一直到等覺位,斷盡最後一分故意保留的極細微的煩惱障習氣、以及最後一分無明隨眠,然後成為大乘別教所說的佛,這就是佛菩提道。」(《起信論講記》第一輯,引言)
般若有總相智、有別相智、有種智。總相智就是大乘別教的真見道位,剛剛找到如來藏的那一剎那開始,以及隨後的那兩三天、三五天在整理的過程當中,都是真見道,證得根本無分別智,表示說真實的找到本心了:如來藏並不是想像中有一個如來藏,而是真正的找到如來藏,可以體驗衪、驗證衪。這個時候再繼續修,在十迴向位之前叫作別相智;初地以後則稱為種智。「種」就是講真如—阿賴耶識—裡面種種的種子,這一切種子你能夠修證,能夠證驗它,證得少分而通達般若的時候,就起了法眼而進入初地,就稱為道種智;在道種智的基礎上地地進修,一直到佛地圓滿,就是真如—無垢識—裡面所有的功能差別、所有的種子你都具足的了知了、圓滿了,這時候般若實相智慧就叫作一切種智。進修圓滿時具足了知第八識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就稱為一切種智——成佛了。
好的!以上這些知見都有整體的概念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進入《起信論》的正文。首先開頭的偈頌:「歸命盡十方,普作大饒益,智無限自在,救護世間尊。及彼體相海,無我句義法,無邊德藏僧,勤求正覺者。為欲令眾生,除疑去邪執,起信紹佛種,故我造此論。」(《大乘起信論》卷1)開頭的這一首偈,主要是讚佛偈。偈中說明了我佛 世尊的尊貴與慈悲之處,因此以種種緣故,應當要歸命 世尊,應當要紹隆佛種,應當要造此《起信論》。
在這兒我們可以來談一談本論的作者——馬鳴菩薩。馬鳴菩薩asvaghosa大約生活在公元一世紀。在我們之前的節目,曾經提到了在 佛滅度之後,大乘教團主要是以各地的在家人為主體,以俗家傳授和佛塔為中心的組織;由於主要是在在家人之間的傳授,它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科層系統。它與小乘部派佛教以出家僧團寺院存在的形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大乘佛法一直到了龍樹菩薩之後,才再度的盛行於印度。龍樹菩薩曾經走遍全印度,努力地求學於印度各地的大乘師,甚至還進入了龍宮,取出了那些已經遺失於人間的大乘經藏。記載上說:「馬鳴起於正法時期末期,龍樹生於像法時期。」也就是馬鳴菩薩是在龍樹菩薩之前的大乘祖師。
今天時間的關係,就先為各位講授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_002.五百陀羅尼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_002.五百陀羅尼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繼續跟大家講到的佛典故事,是我們之前談到的「共相怨害喻」。如果您忘記這個故事內容的話,可以簡單地提醒您,這個就是有一個人為了要報復另外一個人的毀謗,所以他一直心心念念要報復對方;另外一個人就跟他講說,有一個毘陀羅尼咒可以傷害對方,但是這個毘陀羅尼咒有一個禍患,就是它還沒有傷害對方之前,它會先害到自己;這個人聽了之後,不僅不會畏懼,反而心裡覺得很歡喜跟這個人說:我只求可以傷害對方,其他在所不惜。這個就是我們從這個故事來給大家講的起源。

在給大家講的時候,上一講次我們有跟大家提到了這個故事裡面,出現了一個關鍵字叫作毘陀羅尼咒。那毘陀羅尼咒這幾個字裡面,我們從陀羅尼這三個字跟大家講起,所以我們上次有跟大家講說,陀羅尼就是總持的意思,就是於一文、一法、一義當中,持一切的文、一切的法、一切的義。這個比喻,我們上次曾經從世間學習的角度來跟大家講,這是世間的眾生學習一切法會掌握的方法。另外一種的比喻,就是說總持就好像是一團的粽子,好多個粽子的時候,其實它們綁在一起,當你把核心的這個結把它提起來的時候,你相對地就把所有的粽子就給提起來了。所以陀羅尼講起來,也像是你掌握了中間的這個關鍵之後,提起來之後,就可以把相對應的法、或是文、或是義把它給提起來。

那今天我們要繼續來告訴大家,在《大般若經》裡面談到的陀羅尼有更深入的陀羅尼。比方說在《般若經》裡面談到的,有所謂的五百陀羅尼,這個五百陀羅尼 有五百種不同的陀羅尼,比方說有所謂的聞持陀羅尼。所謂的聞持陀羅尼,就是聽聞諸法而不會忘失。這個方式,很顯然地跟我們前一個講次講的陀羅尼的入門的意思是一致的,它就是一種記憶的方式。也就是說,當你聽聞了親教師或者善知識講了許多的法之後,你自己發展了一套記憶的方式,使得每一次聽完了親教師或者是善知識講的內容之後,你都不會忘記。這個我們前面也舉過一個比喻,比方說大家以前在考試的時候,如果是考文科的考歷史、地理,那都有許多要記誦的事情,有許多的考生就會為了這個事情,發展了自己的一套記誦的方式,這個也就是聞持陀羅尼的本意。只不過這裡的聞持陀羅尼一定是對於佛法而言,不再是講世間法了。也就是說,聽聞了諸佛法,而想辦法發展了一套記憶的方式,使它不會忘失,這個叫聞持陀羅尼。

接下來,還有一種叫作分別陀羅尼。這個分別陀羅尼的意思又更再進一步,主要講的就是分別了知諸法,或是分別了知眾生的心行;那麼這個分別的部分,如果以分別了知諸法這個意思來講,很顯然它講到的是你找到了一些關鍵的方式,使得你很容易在聽親教師或是善知識講解新的法義的時候,你很容易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它;把新聽到的這些佛法,把它分門別類吸收,然後歸入自己的知識體系。換句話說,就是在聽聞的時候,很容易就能夠上手,然後把這些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這個部分顯然它所談到的,就不再只是記憶的方法而已,因為它還得要有善於分別的妙用。所以這個部分的分別的陀羅尼,顯然就是一種理解的方法——理解吸收的方法。這個部分,也顯然地比前面講的記憶的方法要來得更為深入,因為它涉及了你對於之前所吸收到的法義,能夠作有效的瞭解;並且以這個瞭解,讓你能夠對於未來聽聞的法義能夠分別無礙。當然這個部分,在前後法義的銜接的部分,是需要花一些心力的;所以掌握了分別的陀羅尼,它的境界其實比聞持更加地深入。

接下來,下一個有提到了所謂的音聲陀羅尼。音聲陀羅尼,什麼樣的音聲能夠總持呢?其實它不是在總持所有的音聲,音聲陀羅尼講到的意思,其實是聞諸言音;就是聽到了別人說什麼樣的話,或是發出什麼樣的聲音,都不會因而特別的高興,也不會因而特別的生氣,也就是聽到他人所發出的音聲,不喜不瞋,這個叫作音聲陀羅尼。所以這個部分陀羅尼跟它字面上的意思,稍微有一點差別,實際上它談到的就是一種忍辱行。音聲陀羅尼所牽涉到的,就是如何能夠行忍辱的方法,這個部分當然就是說,你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去達到忍辱行。

比方說,對於音聲陀羅尼這件事情,你也可以循著 佛陀在《優婆塞戒經》裡面的開示,佛陀說:當聽到別人罵你的時候,你應該要仔細地思惟。就是說這個音聲,當別人罵你的時候;比方說罵一句話的時候,這一句話在你聽的那個瞬間,其實每一個字跟它的字音,都是分別抵達你的聽覺系統的;所以說這個音聲本身都是一個一個,它是單一一個存在的狀況。那麼到底是誰把這些音聲給連起來,才形成這些音聲統一的內涵跟意思,以至於要因此而生氣了呢?那當然就是我們自己的妄心嘛!所以如果能夠認知到音聲彼此之間它的關聯性,以及妄心把這些音聲連起來的這些特性的話,我們就曉得實際上聽到別人的音聲,會因而喜或是因而瞋,全部都是我們自己後續的心行而已。常常這樣觀察的話,我們對於別人的毀謗,當然也就不容易生氣起來了,這個也就是其中的一種音聲陀羅尼。

那麼再接下來還有其他的,比方說寂滅陀羅尼。這個寂滅陀羅尼講到的就是說,我們如何在行住坐臥的觀行裡面,能夠適當地把我們對於 真心所自在擁有的寂滅的那些性質,在我們的行住坐臥中,讓它能夠透過觀行,能夠一一的體現。能夠這樣作的話,常常這樣作的話,我們就會使得我們的妄心,越來就越能夠追隨著真心的層次,越來就越不會執著著境界,而達到了我們所談到的寂滅的這些狀況。所以,寂滅陀羅尼這個陀羅尼的方式,又跟前面所講的聞持、分別、音聲又是再進一步,並且有再更深入一點的法義的內涵。

當然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陀羅尼,比方說隨地觀陀羅尼、威德陀羅尼等等等等的許多的陀羅尼;乃至於說到最後總數,乃至於有五百項的陀羅尼這麼多,當然我們就不一一介紹。可是從剛才的講述的過程中,各位可以發現從我們上一次講的最原始的陀羅尼的意思,只是單純一種記憶方法,到最後它逐漸地深入演進,所以有分別陀羅尼,這是一種理解的方式;音聲陀羅尼,變成一個忍辱的方式;寂滅陀羅尼,變成一個觀行的方式等等;那你就會發現陀羅尼的意思,其實已經超過了原始的記憶的方式。所以我們在佛法裡面,才會講說陀羅尼其實講的最正確的描述的方法,就是它是一個總持。你從簡單的概念,或是簡單的聞持,用它來幫你駕馭更複雜的概念或是更複雜的聞持。

附帶要提的就是在《大智度論》裡面,龍樹菩薩曾特別針對陀羅尼有講到,他說:「譬如人渴得一掬水則足,不須瓶器持水;若供大眾人民,則須瓶甕持水。菩薩為一切眾生故,須陀羅尼持諸功德。」《大智度論》卷28龍樹菩薩告訴我們說:聲聞人如果口渴的話,他只要兩手掬——把這個水兩手環狀掬一掬水來喝就夠了,就可以解渴了,不需要特別去拿,一定要特別什麼瓶子來持水。什麼叫作聲聞人呢?我們給大家作一個最簡單、最簡單的定義,聲聞人就是隨佛修學,但是只注重在自己解脫的人。換句話說,當他修解脫道之後,他就不會想要再修菩薩道了,所以當他修得解脫果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最後到阿羅漢之後,那麼他接下來就等著要入無餘涅槃去了。一旦他入無餘涅槃之後,三界裡面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他就自己在無餘涅槃的境界裡面解脫自在了。這就是我們給大家下的最簡單的聲聞人的定義。

那菩薩跟聲聞人又有什麼不一樣呢?菩薩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覺有情。換句話說,菩薩是從來不會棄捨有情的,菩薩會為了一切眾生,為了一切的有情,所以生生世世的自度度他;自己想辦法精進道業,同時在精進道業的過程中,也一直在為著眾生著想,怎麼樣來幫助周圍的眾生,讓他周圍的眾生跟我們自己一樣,也能夠解脫成就、將來成佛。這個就是菩薩。所以,談到聲聞跟菩薩這兩種人很大的區別,就是聲聞最主要就是為了自己解脫,而菩薩不僅自己解脫,更心心念念的為著廣大的眾生的解脫在修行、在度人。

按照這樣的道理來說,龍樹菩薩為什麼繼續又把陀羅尼這件事情,比喻成好像是裝水的容器呢?這是因為聲聞人渴的時候,只要自己的雙手去掬水,就能夠解自己的渴;可是如果你要解其他人的渴的時候,顯然你需要更有效的方式。菩薩就不像聲聞人這樣子了,菩薩不是為了自己解渴而已,更為了一切的眾生要解渴,所以菩薩就需要瓶器持水,甚至需要瓶甕持水,甚至需要更大的方式來為眾生解渴。所以用這樣方式,就是用來比喻說聲聞人因為只要求自己解脫,所以他學到的法就夠自己解脫就可以了;既然是要夠自己解脫的話,表示說他所學到的法不會太複雜。

從另外一個方式也可以看到的,聲聞人從證初果開始,如果不退轉的話,那麼七返人天就可以證阿羅漢了;這樣子一個時間,顯然不管七返人天算起來到底是人間的多少年,總是七返這個數字,就已經放在那邊了。而菩薩,如果大家稍微有點印象的話,大家應該會知道菩薩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光是一個劫,這個劫所代表的時間,就遠遠大於七返人天的過程了,何況是無量無數的劫呢?所以我們說菩薩成佛三大阿僧祇劫,那個時間跟聲聞人比起來,可以說是長得無法想像的久遠了。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呢?那表示說菩薩要學的法是非常非常多的。

簡單來講就是菩薩學的,就是要學我們的真心如來藏裡面的一切種智;既然是一切種智,當然就是無量無邊,這個就是為什麼菩薩要成佛,要花這麼長的時間。然而菩薩要成佛、要為眾生、要自度度人,要面對這麼多、這麼多的法,要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當然在廣修六度萬行的同時,就得要面對許許多多不同的法,那麼這一些個法都需要有效的方式,讓菩薩可以在學既有的法學了之後,再能夠有效地繼續學新的法進去;所以在菩薩修學的過程中,陀羅尼特別、特別的重要。聲聞人因為學到的解脫的方法,非常的單純而簡單,所以聲聞人不需要特別的陀羅尼。而菩薩特別講究陀羅尼,如果用世間人所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說,正因為菩薩要學非常多的法,所以菩薩學法的時候,特別講究得要有階段的目標;每一個階段的目標,也得要有循序漸進的方法,這些階段目標跟循序漸進的方法,它的內涵都可以用陀羅尼來代表。所以龍樹菩薩才講說菩薩特別、特別的需要重視陀羅尼。

另外,在《大智度論》裡面也有談到從陀羅尼開始,有帶出另外一種比較特別的陀羅尼。我們來看看《大智度論》裡面龍樹菩薩怎麼說:「諸陀羅尼法皆從分別字語生,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菩薩若聞字,因字乃至能了其義。是字:初阿,後荼,中有四十。得是字陀羅尼菩薩,若一切語中聞阿字,即時隨義,所謂一切法從初來不生相。」這一段這個論裡面,龍樹菩薩提到了特別的一種的陀羅尼。

龍樹菩薩說:諸陀羅尼法皆從分別字語生。因為每一種—包含聞持陀羅尼、分別陀羅尼、音聲陀羅尼,種種的陀羅尼—其實它都有代表性的名相,所以才說諸陀羅尼法皆從分別字語生。接下來,下面一句就講說四十二字是一切字的根本。他說有四十二個字是一切名相的根本,因為這些字所以才有了語言,有了語言才有了名字,有了名字之後才有了義理。為什麼講這四十二個字呢?它的意義非常像是——比方說我們在台灣地區所用到的注音符號;又或者像英文字母一樣,拼音的文字系統裡面都有所謂的字母,由這些字母拼起來之後,就可以形成所有的字詞。

在當時的梵語體系裡面,就是有這四十二個字的拼音在,從這四十二個字演進就可以拼出名相。那當時這些四十二個字它所包含的範圍,比方說前面包含說是用「阿」,然後用或者羅、遮、波、那等等,這些都是當時梵語的根本音。所以龍樹菩薩才會說:初阿,後荼,中有四十,總共是四十二個根本音。用這四十二個根本音如何組成陀羅尼呢?龍樹菩薩舉的例子是說,比方說「阿」這個字來講,大家要記住在當時的梵語的體系裡面「阿」是一個根本音;所以從這個根本的「阿」這個字,我們就賦予它「阿」這個字,讓它代表一切法不生這個意思。

什麼叫一切法不生呢?不管是從二乘或是從菩薩來講一切法不生,其實所談到的最根本,得要從所謂的無生忍談起。那麼無生忍最根本的,就是我們所認知到的平常我們所認知到的妄心,也就是我們常常覺得很真實的這個我;其實它的本質是虛妄的,它並沒有名,並沒有像我們所以為的真實性;甚至可以說,從來就沒有生起「我」這個真實的意義在,所以所有你所感知到的,不外乎是蘊處界的運作而已。這個就是無生忍這個部分。

對於人我的這個部分所察覺到的一個事實,在聲聞人或是在菩薩都可以在無生忍方面有所修證,他們都共同的對於一般世間人所執著的我相,能夠予以有效的破斥。可是聲聞人跟菩薩在無生忍這方面有根本的差別,就是聲聞人最多只有看到蘊處界的運作,因此破斥了我人虛妄的存在;可是菩薩就不只是如此,菩薩實際上是證悟了本心如來藏,證悟了實相心之後,從實相心的立場,再反過來看看我們虛妄的這個世間凡夫的我,所以這個中間的勝妙,遠遠不是聲聞人所能夠比擬的。

所以就這個「阿」字門來說,談到的就是一切法不生,談到的就是無生忍這個範圍;當然它還有詳細的其他的意思,我們就留到下一個講次再來跟大家說。

今天我們就先上到這裡。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_第2集:起信論導讀(二)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_第2集:起信論導讀(二)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現在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也就是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對於《大乘起信論》的解說,也就是《起信論講記》這一本書。

上一次的課程中,我們講到了 佛陀開始對五比丘說法,並且建立了最早的聲聞僧團。大約在十二年間,這一段時間 佛陀為大眾講《阿含經》、《法句經》等等二乘菩提的教法,說四聖諦、說十二因緣,又叫作藏教,也就是初轉法輪。這一些最早的經典,主要闡述的內容就是二乘菩提的解脫道,佛要盡可能地讓所有的弟子能夠盡快地斷除三縛結,成就須陀洹初果,然後就能夠進修二果、三果、四果,成就阿羅漢。經過 世尊刻意安排的說法引導之後,弟子們普遍得到了初果乃至於四果的證量,於是自己知道了未來一定能夠入涅槃,所以對於佛、對於法、對於僧團,都生起了具足的信心,也就是心量變大了。在這個時期,佛也已經開始密意說──隱覆地說有本際、有真如如來藏。

第二個時期則叫作般若方等時,這個階段 世尊演述了般若諸經,像是《大般若經》、《思益經》、《金光明經》、《金剛經》、《心經》等等。世尊開始依著清淨真如,說一切法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是故自性涅槃;也就是以隱覆祕密說,轉無上正等法輪,以說空來貫穿整個般若時,說諸法本空。但是空並不是空無一物的斷滅,而是空有不二,因為有一個真如,真實而如如不動。在般若時中,佛說了真如實相,也就是自體的總相智,以及在自體上所顯現出來的種種的各別的法相,也就是別相智。般若時期,原本的二乘人開始轉化了自己的心量,陸陸續續地發起了成佛的大心,開始勇於求學佛菩提道,不再只是滿足於二乘的解脫道,所以能夠在 佛的引導下,漸漸的證悟了真如如來藏,所有的人一起聽聞般若的教法而各自得到了自己的見解。大乘的菩薩知道 佛在《般若經》中所說的空就是本心、實相,就是如來藏的空性;但是二乘人聽聞之後,認為空就是二乘所證的寂滅空相。所以這個般若時的教法,它是通於三乘人的,因此又叫作通教,也就是二轉法輪。

接下來是唯識種智時,也就是三轉法輪。經過了二轉法輪時期,有因緣的弟子,一個一個的都漸漸的能夠實證了真如實相,進入了大乘的見道位了。於是 佛開始演說《解深密經》、《勝鬘經》、《楞伽經》等等,主要就是攝受這一些已經證悟的弟子悟後起修道種智,讓這一些的弟子們,除了依於真如自體的總相智、別相智以外,能夠繼續地進修如來藏中過恆河沙數一切種子的智慧,所以叫作一切種智。也就是修行到菩薩摩訶薩─地上菩薩─之後所應修學的內容,所以又叫作道種智。這一些唯識種智的經典,依著一切法無自性的如來藏說真如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說自性涅槃無自性之性,顯示了了義的法相,轉正法輪;依如來藏中過恆河沙數的種子一一功能差別,說五法、三自性,說七種性自性等等自心藏識的智慧。這種三轉法輪的教法,它只針對菩薩,主要是悟後起修的菩薩,所以無法攝受二乘小根器的人,兩者有差別,是不一樣的,因此又把它叫作別教。

最後是法華涅槃時,這是到了 佛即將入滅之前的時間,諸經三藏已經完全地演說圓滿了,所以就依著諸佛的常法,在最後的階段演說《法華經》,也代表了 世尊入滅的日子近了。依著真如如來藏自性功能差別,依著佛地不可思議的智慧、威德與無法思量的神通遊戲,說出佛地的境界,也就是究竟圓滿的法教,大暢 佛之本懷,說眾生其實一發心就已經到達佛地等等,更顯示出諸佛的淨土,無量的菩薩,以及 世尊殊勝的三身事業等等。所以在演說《法華經》的時候,有增上慢的二乘人,也就是那一些未證言證的慢心人,有五千個人當場退席不肯聽受,世尊也默然不作阻止,因為《法華經》這種圓教,它本來就不是這一些未悟言悟的增上慢人所能信受的。《法華經》的說法完完全全就在說真如實相、如來藏,說體、說用、說性、說相,凡所說者無有不圓滿者,完全依照著如來藏本來成佛的圓滿體性來說,所以又被叫作圓教。

在這個五時當中的教法種類,最初的華嚴是函蓋了一切後來所有說法的內容。然後,最後的法華則是專門在成佛的果地──真如如來藏上面來說。所以 世尊說法的階段,總的合起來雖然是五時,但是 佛說法的內容卻是三類四教。我們整理一下:五時就是華嚴時、阿含時、般若時、唯識時、涅槃時;而三教則是藏教、通教、別教,最後階段叫圓教。五時的教法,雖然看起來是五種法教,但其實它們統統都是用同一種牛乳,也就是用真如如來藏這種牛乳來釀製的,所差別只在於這個牛乳越提煉越純,越煉就越香,越煉就越營養;所以五時的教法,是用同一個牛奶的同一個味道,因此經上又叫作五時一味。而 世尊的法教跟諸佛的法教完全相同,諸佛的正法向來都只有一個味道,沒有兩個味道。

這一些教法,古時候的大德從慧遠法師開始到天台宗的智者大師,都大略地講述過這個道理,也就是所謂的判教。但是因為他們自己並沒有實證真如如來藏,沒有證悟後所生起的宗通,所以只能依著經典的記錄來判定。一直到了唐朝 玄奘法師以己身所親證的內容,講說三法輪的法義,然後徒弟窺基大師接著重說三時之教,至此 佛陀所施設的說法次第,才完整的被中國的佛教界所徹底的瞭解。可惜 玄奘法師、窺基法師這兩位大師在陳述唯識種智,法義過於深奧,少有弟子能夠真正的瞭解;因為唯識種智的教法,本來就是為了通達位,也就是登地以後地上菩薩所說的道種智,讓地上的菩薩能夠一一的實證,而最後道種智完全圓滿時便成就了佛果,成為一切種智。也就是如來藏中全部的種子都已轉為清淨種子,都完全的圓滿了,連最細微一分的習氣異熟也圓滿無餘,所以叫作一切種智。因此可想,一般的大眾尚且難以證得如來藏,更別說悟後起修的唯識種智了,曲高則必定和寡,所以法相唯識宗不過兩三代的時間,就煙消雲散了。祖師們大多被佛菩薩安排轉入禪門,繼續度化眾生。

好!講到這一邊,我們已經將一些先備知識簡單的說過了,現在我們就可以開始來看這一本《起信論講記》了。我們先從引言看起,比較容易瞭解。

導師說:今天有許多人在座聞法,其中有一百二十幾位已經明心破參的學員(也就是真見道,七住位以上的菩薩),請你們不要嫌我講得太細、太囉嗦、或者嫌我講得太淺,(這一點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有說過,比起證悟實相後,所上的增上班的課程,例如《成唯識論》來說,《起信論》是非常淺顯的。)因為在座的人中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是還沒有破參的,所以請你們要包涵一下,因為我講的時候也要顧慮到那一部分的人,所以必須深入淺出。至於還沒有破參的人,你們聽了以後也許會覺得:「《起信論》好像太深了!這麼深的法,我都聽不懂。」請不要起煩惱,因為你還沒有破參,所以聽起來似懂非懂,這是很正常的。因為這個法是大乘裡面別教的法,別教的法是通往圓教的,但是它不共二乘法─二乘聖人不能像菩薩一樣的證解這個妙理─也就是說,二乘聖人所證的解脫道智慧,是無法通達大乘實相般若智慧的,因為解脫道不是般若實相智慧,只是無餘涅槃的一切智而已;(這裡我們解釋一下:二乘人修習聲聞法,觀察證實了三界的法,也就是五陰十八界都是虛妄不實,因此能夠離開了身見與三界愛,所以能離三界而入涅槃;也就是三界法無法再繫縛住這一位阿羅漢了,在這裡所說的一切智是指輪迴三界法一切的繫縛他都已經斷除了,所以叫作一切智。),因此可以說《起信論》所講的如來藏境界是甚深微妙法門所證的智慧境界,所以凡夫眾生未悟以前會聽不懂,這才是正常的。如果聽了以後似懂非懂,算是智慧很好的人,因為你畢竟還沒破參,所以這是正常的事情;所以不要起煩惱,可以繼續修習,聽聞熏習久了以後,漸漸的就會開始懂得一些深妙的法義了。(這是導師在一開始講《起信論》前的提示。)

接下來講到學佛人應當依止三寶、依止正法,而不應該依止自己的私心。所以接下來 導師告訴大家:許多人都知道要護持僧寶,但是 佛陀明白的交代過,怎麼樣的修行人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呢?在《阿含經》中 世尊一再的教導:唯有證得四沙門果的人,加上即將證得四沙門果的四向位,也就是只有四雙八輩,才是如來門下的賢聖弟子,成就解脫、解脫知見,是應供、是世間福田。例如在《大集地藏十輪經》中,佛說到:「善男子!有四種僧。何等為四?一者勝義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啞羊僧,四者無慚愧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5)也就是 世尊交代:不論這個人是現出家相還是在家相,只要他證得了四沙門果中任何一果,這個人就叫作勝義僧,如果這個人沒有證得四沙門果,就算他受了具足戒現出家相,還只是個凡夫僧罷了。在《佛藏經》中,世尊更明確地說到:「於聖法中拔斷一切諸見根本,悉斷一切諸語言道,如虛空中手無觸礙,諸沙門法皆應如是。」(《佛藏經》卷1)也就是一位出家沙門,應該要在佛法聖道之中拔斷諸見根本,斷一切語言五蘊法之依,出家沙門應該如同在虛空中,手腳動轉無所觸礙,不被我見所繫縛,這才算是出家人。世尊甚至交代:「於佛法中成就身見,不在僧數。」(《佛藏經》卷1)也就是沒有證得聲聞初果的出家人,不算是 佛陀真正的出家弟子。意思是說:我們修學佛法,應該要按照 世尊的交代去簡擇真正不落於我見的出家法師,而不應該落在個人私情的崇拜;認為說只要是外表現出家相的人就是法師,就應該恭敬、禮敬、承事、修學,這樣子的想法不是 佛陀的教導,而應該依止 佛陀所說。如果這一位出家人他不能夠瞭解身見、我見的內涵,他不能夠努力朝向斷除我見的方向而修行,他不能夠教導眾生遠離我見、身見,反而倒過來住於我見成就身見,認為五蘊、十八界中真實有我,或者執著意根、意識心的一分,當作是真實的我;佛陀說得很清楚,這個人根本就不是佛門中的出家人,是為賊住,也就是從外道混入佛門中的假出家人。如果我們因為自己私人的執著,跟隨著這樣的假出家人,那就一定無法在佛法上進步,也就是沒有辦法在這一部《大乘起信論》上獲得真正的法益。這也是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對於我們殷切的提醒與交代。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先為各位解說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_001.共相怨害喻--陀羅尼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_001.共相怨害喻--陀羅尼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正覺教團在法界衛星所錄製的一系列的弘法的節目。這個節目是正覺教團為了普遍利益大眾的學人,在法界衛星固定播出,同時也在網路上面同步地播出。在這個系列之前,已經錄製了好些關於三乘菩提的項目;已經錄製過的內容,各位可以上正覺的網站可以查到完整的錄音的內容。

目前我們這個系列,預計給大家錄製的第一個部分叫作《佛典故事》,第二個部分則是講述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的《起信論講記》。《佛典故事》的部分主要側重的地方,也就是希望對於許多的廣大的初機的學佛人,希望透過故事的方式,來告訴他們 佛陀的教誨,並且從中引生他們對於學佛的興趣,所以這個部分的《佛典故事》的內容,會偏向於比較淺顯,容易理解。而在《起信論講記》的部分,就會依據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書上的內容,會稍微深入一些。那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今天的《佛典故事》的第一集。

我們今天跟大家講這個故事叫作「共相怨害喻」,這個故事是取材自《百喻經》的卷4。我先把這個經文唸一次:

昔有一人,共他相嗔,愁憂不樂,有人問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即答之言:「有人毀我,力不能報,不知何方可得報之,是以愁耳。」有人語言:「唯有毘陀羅尼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返自害己。」其人聞已便大歡喜:「願但教我,雖當自害,要望傷彼。」

這一段的經文,簡單的解釋就是說:從前有一個人,跟其他人因為一些事情產生了不愉快,所以導致相互瞋恨的結果;因為這個瞋的關係,因為生氣的關係,氣在心裡,所以以至於愁憂不樂。後來有另外一個人就問他說:你今天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看起來這麼憂愁、這麼憔悴呢?這個故事的主角就回答說:因為有人毀謗我,所以我很生氣。但是我目前的力量不能夠報復他,所以我一直在想,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夠妥善地予以報復,所以我一直在發愁。聽到這個話的人就跟他講說:我知道有一個叫作毘陀羅尼咒的東西可以辦到。這個毘陀羅尼咒可以傷害對方,但是這個毘陀羅尼咒有一個禍患,就是它在還沒有傷害對方之前,會先害到自己。這個故事的主角聽了之後,不僅沒有心生畏懼,反而覺得很高興;因為他這些日子以來,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能夠報復對方,所以即便是要傷害自己,他也在所不惜。所以他就是很高興地說:請你教我——願但教我,雖然我知道你講的這個事情會傷害到我自己,但是我心心念念的就是要能夠傷害對方;如果能夠傷害對方的話,再怎麼樣傷害到自己也在所不惜。

這是這一篇的佛典故事,聽了之後,各位也許會覺得匪夷所思,怎麼會有這樣的心行呢?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心行,請各位細細地聽下去就知道了。

首先,我們要先來看看在故事裡面,有談到所謂的陀羅尼這件事情,當然故事裡面寫的是毘陀羅尼。我們先根據陀羅尼這三個字來跟大家說明,陀羅尼在佛法裡面講的是所謂的總持,它的意思就是:於一文、一法、一義之中,持一切法、持一切文、持一切義。這可以比喻成好像是我們掌握了其中的精要的這些道理、或者精要的文句、或者精要的義理之後,以之我們就能夠掌握更深廣的名相、或是義理、或是文詞。比方說,在《大智度論》裡面就談到什麼叫作陀羅尼呢?龍樹菩薩告訴我們:陀羅尼就是能持跟能遮的意思。能持就是陀羅尼可以持種種善法令不失;遮就是要遮―遮止種種的惡心、惡行令它不生。這個就是在《大智度論》裡面談到的陀羅尼的意思。

各位在看這個事情的時候,一定免不了的會想到,這麼多、這麼多勝妙的佛法,怎麼可能用簡單的一句,或是簡單的一段,或是簡單的一個義理,能夠總持所有佛法呢?種種善法有這麼多,你又怎麼能夠說,所謂的持種種善法令不失,又要遮止種種的惡行令它不生呢?這個道理,我們不妨用世間的方式來告訴大家。請大家想想看,我們在世間學習知識的時候,是不是都是用類似的方法。比方說,我們最簡單、最簡單,當我們以前在小學,剛進小學的時候,那時候老師教我們,我們要演算乘法的時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背誦、記誦所謂的九九乘法表;當我們把這個九九乘法表把它背起來之後,以後我們碰到乘法的題目的時候,就很容易按照九九乘法表依樣畫葫蘆,就把這個事情給解決了。那麼這個九九乘法表,其實如果按照現在一般人學習數學的眼光來看,它其實就是用一種記誦的方式,幫你省去了反覆累加的過程,使你能夠直接靠記憶力,就把它適當的結果給提取出來,這樣子方便你作運算。那麼這樣子一個方式,您想想看,我們在作任何的算術的時候,凡是碰到乘法的時候,都可以從九九乘法表裡面把它掌握得清清楚楚。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九九乘法表對於我們學習算術來講,也是一種的總持。

又比方說,我們現在人經過政府的宣導之後,現在人為了要對治燒燙傷這些意外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宣導民眾們要注意,比方說要遵循沖、脫、泡、蓋、送這個五個字的訣竅,遵守了這個五個字的訣竅,這五個字每一個字都代表了一道的手續。比方說沖,就是當你發生燒燙傷的第一時間,一定要趕緊去沖冷水,最好能夠沖足夠的時間。脫就是你必須要在這個沖冷水,或者浸泡冷水的時候,想辦法把纏縛在燒燙傷部位的這個衣物,想辦法把它用不傷皮膚的方式把它給脫下來。以此類推,所以每一個字代表了就是一道的手續。那麼這一道道的手續,經過政府的大力宣傳之後,現在甚至連小學生也都能夠朗朗上口。所以表示說,凡是人碰到有燒燙傷的這個情況的時候,第一個就會想到了這個五個字的口訣,以至於說,你就可以正確地按照這個口訣去做,然後避免燒燙傷進一步的傷害。這個口訣其實也就是代表著,它把燒燙傷在送醫之前所該做的事情,用簡單的口訣讓大家容易記誦,藉這個方式,你就可以把先期處理燒燙傷的知識把它學起來。所以從這個部分來講沖、脫、泡、蓋、送,它其實也是對治燒燙傷的一種總持。

所以從這樣來說,我們就可以看到,總持這件事情在我們世間的學習方式來說,它就是一種記憶的方式;最起碼在這舉的例子來說,比方說我們舉九九乘法表,舉沖、脫、泡、蓋、送,這個都是所謂的口訣,就是幫助大家的記憶。所以對於總持、對於陀羅尼這件事情的最基礎、最入門的瞭解,就是它是一種記憶的方法。

那剛才是說我們在世間學知識的方法舉例來說,現在我們再從比較接近佛法一點的這個世間的方式來說說看。比方說,我們都曾經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就是我們如果能夠把持著幾個原則的話,那將有助於我們能夠減輕煩惱。什麼原則呢?那就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四個步驟就描述了當我們面對煩惱,煩惱生起的時候,特別是不順遂的事情在我們的眼前現起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要先勇敢地不要逃避而去面對它,然後接受這個境界存在的事實。因為它畢竟都已經現行在眼前了,接下來要問自己說,該做的理性處理是什麼事情?先把你的情緒擺一邊,先在理性的層次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之後,接下來就可以想辦法把它放下而不要罣礙。這個是許多的人常常接受到所謂的佛法的觀念,好像儼然 佛法就是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層次。

但是我們卻要跟大家說的是,雖然說這四個詞的口訣: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確實當我們在運用這個方式的時候,無形中可以幫助我們對治世間的不少的麻煩事情;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這個也是一種的總持,也是一種的陀羅尼。可是我們卻要附帶的要提醒大家,所謂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全部都是在世間法、世間的境界裡面去談這些事情;所以我們應該要正確地跟大家講說,所謂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他們所講究的是所謂的對治性障的方法。這個方法在我們面對一般的麻煩事情,一般的煩惱的時候,這個方法確實有它的用處在;不過只要各位真的練習過了,真的瞭解它的意涵之後,您就會曉得光是要靠這四個面向,而要能夠對治所有的煩惱,那常常是力有未逮的。因為這裡面所謂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都只是在事情的表面的層次在處理,沒有辦法深入到事情的核心;這個所謂的核心就是煩惱的本源,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只能說這個部分它沒有觸及到煩惱的核心,所以當然不能夠成為對治煩惱、導致解脫的一個有效的方法。所以我們才會跟大家說,我們把這個方法把它歸類成是世間用來對治性障的方法。

但是,佛陀所講的解脫道就不只如此了,如果你有確實按照 佛陀講的解脫道一步一步修習的話,那麼 佛陀所教的這個解脫道就能夠讓我們真正徹底解脫煩惱。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說學佛,雖然說您一開始學佛的時候,也許對於這種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這樣子一個處事原則,覺得聽起來還不錯,還挺受用的;不過我們要鼓勵大家,這個還不是佛法。真正佛法的解脫道有更多、更深入、更勝妙的道理等著大家去學,希望大家真正要學佛的話,一定要超越這個四個面向的層次。

回過頭來講陀羅尼,這個部分如果按照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四個世間的程序,確實它就是像一種總持一樣,可以讓我們對治一般的狀況。另外當然也有人講說,也有人喊出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又有人講說:我們只要隨時保持著念念覺知,不要被境界牽著鼻子走;像這種說法也是一樣,聽起來都是勉勵大家,在煩惱生起的時候要對治自己的心行。當你常常把這些個文句,把它記起來的時候,就會時時地提醒自己,所以以至於說,你在面對煩惱的時候,你也會在煩惱剛要生起的時候,你也許就會警醒自己說:哎!我不能再繼續生起煩惱了。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類型的說法,其實也可以算是在世間法來說對治性障的一種陀羅尼;因為你只要持著它,就能夠有效地來幫你在一般的狀況,避免你再次的陷入煩惱之中。

所以,講來講去,這個世間這些世間的法,包括我們剛剛講的九九乘法表,燒燙傷的處理,或者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或者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些世間的方法其實它的本質都是一種記憶的方法;或者另外一種理解的方式,就是它都是一種口訣,透過這個口訣的方式,讓你掌握到你接下來應該要怎麼做比較好。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深入去看的話,我們會發現到我們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裡面,我們總是一遍又一遍的運用陀羅尼的方式,來幫助我們學習。如果各位對這一點有所懷疑的話,你不妨回想看看,當我們在經過任何一次的考試的時候,我們在考前複習的時候,總有一些方式,我們會發展出符合自己的這個方式來記憶;比方說,如果是考地理的知識,我們都往往會想出各式各樣符合自己記憶方法的口訣出來,幫我們在考試的時候,能夠回想起複雜的地理知識,那就是一種陀羅尼了。

所以,回過頭來就是告訴大家,正因為我們在世間法上學習是這樣子,這也表示說,我們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於架構知識的體系,確實就是一層一層一層的方式去架構的。下層的知識架構完成之後,我們要能夠掌握已經架構好的知識領域的話,一定是用我們所熟悉的方式,把它用某一個方式把它組織起來——比方說用口訣的方式,比方說用概念的方式。當你把這個複雜的知識,一層的知識把它形成一個統合的口訣,或是形成一個統合的概念的時候,這個就表示你正在用陀羅尼的概念。

所以,照這個概念來講,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大智度論》裡面講的,為什麼陀羅尼能持種種善法令不失,能遮種種惡心、惡行令不生呢?這並不是說《大智度論》,龍樹菩薩意思並不是說,唯一一種的陀羅尼,就一定有這樣的功效,不是這個意思。龍樹菩薩講的是說,當我們要令善法不失的時候,我們針對我們現在想要持的哪些善法,我們就必然會有自己相應的陀羅尼在。同樣地,佛在教導弟子的時候,要持哪些善法,持哪一類的善法;乃至於說,持許多類的善法的時候,也都會有相應的陀羅尼來教導弟子們。這個主要就是引領眾生學習諸法,一定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學習的。所以依照這樣講來,這個既然是我們學習的一切方式,所以諸位現在對於陀羅尼最原始的,所謂於一法、一文、一義之中,持一切的法、一切的文、一切的義,是不是就不再陌生了呢?因為這個就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方法。

按照這樣來講,各位也許會覺得:「那這樣子的話,這個明明是學習世間知識的一個記誦的法門,也是我們學習的方式,那為什麼在故事裡面又特別提到毘陀羅尼這件事情呢?」我們在這裡就要跟大家稍微提醒一下,我們在這裡跟大家講的是,陀羅尼它是一種總持,它是一種的記憶方法;可是這種記憶方法,你既可以用在正的地方,當然你也可以把不好的這些方法用某一個方式把它記起來。所以陀羅尼的本身,它只是一種的方法,它是中性的,它並無關善惡。但是各位卻在這一節裡面,龍樹菩薩說陀羅尼是要持種種善法令不失,遮種種惡心、惡行令不生,卻把陀羅尼只講到善的地方,那是因為我們如果在佛法裡面講陀羅尼,當然講的就是善法,當然講的就是有利於大家修行的清淨的法;可是如果離開了佛法的範圍,在世間法的範圍的時候,世間人當然有善、有惡。既然陀羅尼是一個中性的記憶的方法,所以它當然到最後,這個方法發揮出來的時候,也有善、也有惡。

所以,在故事裡面的毘陀羅尼,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毘陀羅尼它的目是要害人的,所以既然要害人,它當然就不是善法;並且它除了害人之外,還會害到自己。害人害己的法怎麼可能會是善法呢?所以這個故事裡面講的毘陀羅尼,跟我們在佛法裡面講的陀羅尼,完全相反,完全不一樣。那麼針對陀羅尼這件事情,它牽扯到還有一些的狀況,比方說在《般若經》裡面有提到所謂的五百陀羅尼,或者是在 彌勒菩薩寫的《瑜伽師地論》裡面也有談到菩薩應該具有的妙陀羅尼;這些陀羅尼都是有關佛法的修證,對大家的道業都是有所幫助的。

我們在接下來幾集裡面再來跟大家談,今天就先上到這裡。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_第1集: 起信論導讀(一)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_第1集:  起信論導讀(一)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的節目,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的著作《起信論講記》的導讀課程。

我們將一般初機的學佛大眾,在進入大乘法門,研讀《大乘起信論》這一本論典,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透過口頭的演講把它們分門別類,用簡單易懂的說法,將其一項一項地演述出來,讓觀眾朋友們可以迅速地瞭解什麼是佛法中的大乘法門,直接開示佛菩提道中的第一義諦。藉由解說 馬鳴菩薩所著的《大乘起信論》,將佛菩提道中的資糧位、通達位、見道位、修道位以及圓滿位之間的分際差別,由淺入深、化繁為簡的為各位詳細地介紹出來。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這一本《大乘起信論》自從公元六世紀譯成漢文後,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本,全書只有一卷,一萬多個字;但是它不僅僅在中國佛教的內部生起了極大的影響,幾乎成為漢傳佛教絕大部分的宗派的根本論典之一;不論是禪宗、法相唯識宗、華嚴宗、地論宗、淨土宗等等,都對它有著極高的尊崇。它還有更大的影響層面,那就是在對於整體的中華文化建立了一種質變,在不知不覺中,建立了我們中華民族成為唯心、唯正、唯理的民族,使得所有的大漢子民,從根本上都流著心性本淨的血液,這是與世界的其他民族所截然不同的地方,更是中華文化中最珍貴的傳統文化;不論我們每個人知道與否,這一種如來藏本淨、本有的想法,都存在您我的內心深處。所以研讀本《大乘起信論》,也正是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根本工作。

今天是本系列節目《起信論講記》的第一集,在進入正式的章節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大乘起信論》這本書。公元六世紀多,《起信論》第一次在中國被譯成華文;很快的,它的內容博大精深,文字卻簡潔洗鍊,它成為了中國佛教界中最有名、最多人深讀的經論之一。在隋唐時代,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中,受它的影響很大;即使是到了宋元明清,《起信論》仍然被教界廣泛地演說與注釋。因為《起信論》講的是大乘佛法的根基,是進入大乘佛法的地圖藍本,歷朝歷代中國的佛弟子們都用盡心力來研讀這一本論典。在大藏經中,各家對於它的解說、注釋,竟高達一百多種,顯示了《大乘起信論》是各個宗派所必須讀的根本論典。在它傳到韓國、日本之後,也同樣地引起非常大的風潮。

這一本論典叫作《大乘起信論》,就字面上來看,是對大乘佛法生起信解的意思,那麼是什麼要對它生起信受跟明解呢?那當然就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起信論》中所說到的真如、如來藏。

整個《起信論》的內容架構,以一心有二門為中心來論述。一心就是真如妙心,從這個真如妙心,會出生兩個門、兩個部分,來構成佛道的次第,也就是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而且這兩個門是同時存在、並時運作,所以叫作二門。就好像一個房子有前後兩個門,這兩個門都是這個房子不可分割的部分,這就是大乘佛菩提道與二乘解脫道根本差異之處。

我們先來說一心,早從《阿含經》中二乘佛法時,佛就已經多處的在說一心。傳到中國後,所有的佛法宗派主要都是修習佛菩提道的大乘佛法,也都是以此一心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比方說《華嚴經》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9)華嚴宗說「三界一心」以及「一心三觀」等等,都是在這個一心上面來說的。中國佛教弘傳最廣的念佛法門也是建立在一心的基礎上,念佛修行最究竟的層次,就是修唯心淨土、證自性彌陀,如此才能於西方淨土上品上生。可以這麼說:離開了這個一心——真如心、如來藏,二乘佛法的涅槃就成為外道所說的斷滅論。因為五蘊,也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都是虛妄不實的,阿羅漢與獨覺成就無餘涅槃時,壞盡五蘊無餘,如果沒有離五蘊的這一個真如妙心,那麼阿羅漢入涅就成為斷滅了。所以南傳佛教中,巴利文《阿含經》〈增支部〉的經文也這麼說:「比丘們啊!此心是淨潔的,而彼心被外來諸隨煩惱所染污。」所以即使是號稱原始佛法南傳佛教,他們也必須要在有生有滅的意識心以外,立有分心結生相續識,以免自己落入斷見之中。

至於實證這個真如心最直接的法門,就是獨盛於中國的禪宗了,禪宗的所證,最重要的就是這個涅槃妙心。在禪宗根本的經典《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說到:

世尊快入滅之前,有一次大梵天王走向 世尊的面前,奉獻上金色妙波羅花,然後不發一言退坐到一旁。此時 世尊就拈起了其中的一朵花,瞬目揚眉向大眾顯示,這個時候大眾都沉默無語,只有金色頭陀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就說:「有我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囑于汝,汝能護持,相續不斷。」(《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卷1)也就是 世尊說:「我有正法之眼、正法之藏,也就是真如涅槃妙心,現在就交付給你了,你要護持這個真如妙法,讓正法相續不斷地傳承下去。」

在這個記錄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了 世尊真的有一個真如心,不是用想像的虛妄心。這個涅槃妙心可以交付給弟子去代代相承,這個心是真如妙心,這個心可以被交付,所以已經顯示了這個一心是實有的,並且這個一心是真如性。但因為祂可以被交付,所以祂雙具足了真如性與生滅性。因此《起信論》中所說的種種法,也就是禪宗所證、所修的內容。

在《起信論》中立一心二門,一個是心真如門,另一個是心生滅門。心真如門是真如、如來藏的基本含義,從祂本體的體性上來說,祂超越染淨、生滅,如同《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無生無滅,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另一方面,心生滅門是真如、如來藏的第二重含義,是從法相妙用上來說的。如來藏表現為隨熏習而轉變,形變出一切的染法與淨法,也就是「三界唯心造」。在《大乘阿毘達磨經》中的偈也提到了:此界是無始時來,一切諸法的依止,當有此界之時,則有一切諸趣以及涅槃的證得。但是這個真如心、如來藏,此界或者說實相,雖然成就了染、淨二法,可是真如心的本身的自性,卻是恆常不動的。如同一面鏡子一樣,鏡子叫作「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胡人來到鏡子的前面,鏡子就映現出胡人的影像;漢人來到鏡子的前面,鏡子就映現出漢人的影像。但是鏡子本身卻不會去抉擇或者說去喜歡,它喜歡胡人還是漢人,它只是隨緣而映現出它該映現的,無妨胡人之像會變動,漢人之像會變動,但是鏡子本身它卻從來沒有變過。

雖說如此,這其中的深意,觀眾朋友也可別誤會了。這一面鏡子,它雖然是人人本具的自心真如實相,但是眾生就是弄不清楚,或者是錯將馮京作馬涼。比如說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公元486年十二月,河南嵩山大雪紛紛,神光和尚為了求法,冒著大風雪,終於來到了嵩山,到了 達摩祖師的面前。達摩見神光靜立雪中良久,開口問:「你一直站在雪中,究竟有什麼心願呢?」神光回答:「願師父開甘露法門拯救我吧!」達摩祖師說:「三世諸佛為求真如的無上妙道,不惜花費千萬劫的時間才能得到證悟,憑你這樣子就想得到大法,恐怕是很難如願的。」於是神光就拿起刀來斬掉了自己的左臂,以證明自己求道的決心;達摩祖師也知道因緣到了。於是神光就問:「弟子心中不安,請師父為弟子安心。」達摩回答:「你把心拿來,把心拿來我就與你安心。」神光回答:「弟子已經找了好久了,但是就是找不到這個真如妙心。」達摩祖師微微一笑說:「我已經給你安好心了!」

各位觀眾朋友們!請問您的心安好了嗎?這裡面有一心,有心真如門,也有心生滅門,可不要含含糊糊、自以為是的就說:「我安好了」哦!也就是說,鏡子本身是清淨的,本來就具足了一切的功德。那麼佛法修證的目的,就是要把被熏習染污的如來藏裡面的種子,轉變成為清淨的如來藏裡面的種子。這些過程不就是法相唯識宗所說、所修、所證的內容嗎?所以《大乘起信論》所說的內容,它不但提到了菩薩由凡夫地的這個資糧位,進入真見道的見道位,也就是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中,由凡夫地至七住位的修證,還包括了由真見道證悟本心,到相見道見道位的滿足,也就是由七住、十住位到初地前的所證;還有修道位至成佛的道種智,也就是諸地菩薩修道成佛的過程。所以說《起信論》是大乘佛教中的一本奇書,這樣講並不為過。

《大乘起信論》是如此的重要,所以當 玄奘法師去印度求學的時候,他發現在印度《起信論》的原文已經佚失了,所以 玄奘法師特別將《起信論》再由中文翻回去梵文,把這一本論典重新地廣傳於古天竺。甚至還有一個記錄:唐朝的時候,于闐國的沙門實叉難陀來到了中國,重新翻譯《大乘起信論》的時候,據說也參考了 玄奘法師的文稿;而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所說的《起信論講記》,就是根據實叉難陀的翻譯本。也因為成佛之道的歷程甚多、甚為複雜,所以 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祂採用漸進式的說法,由淺入深順序地引導弟子,漸漸地修證、增上,所以施設了三轉法輪的五時三教弘法方式。也就是 世尊成佛之後,祂先在天界一一地說圓滿的成佛之道,一天一天的講下來,主要是以《華嚴經》為主,在這一段時期就叫作華嚴時。當佛回到人間之後,在鹿野苑找回了曾經跟隨祂的五比丘,開始為他們說法,也建立了最早的僧團,然後僧團就越來越壯大。在十二年間,這一段時間 佛陀為僧團說《阿含經》、《法句經》,主要說的就是二乘的教法,說四聖諦、說十二因緣,這叫作藏教,也就是初轉法輪。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其他的內容,我們就下一次再為各位講解。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