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第3集 第一義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這一集我們要繼續講解〈無邊聖諦章〉的內涵。

我們先回到經文:【世尊!金剛喻者,是第一義智;世尊!非聲聞、緣覺不斷無明住地初聖諦智是第一義智。】(《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勝鬘夫人這麼說:「以金剛為譬喻的智慧,才是世出世間上上智的第一義智慧。」意思是說,聲聞、緣覺的智慧不是上上智第一義的智慧,不是第一義,當然就「不是究竟義」。那為什麼聲聞、緣覺的智慧不是第一義的智慧?勝鬘夫人接著說:「不是聲聞、緣覺不斷無始無明住地的那一種初始的、入門的聖諦智可以說是第一義諦的智慧。」勝鬘夫人為什麼會這麼說?首先我們來看看聲聞的所證,他們的智慧是依於世間法的蘊處界作為觀行的對象,去觀行世間的苦到底從什麼地方來?而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因為我的五陰在三界中一世又一世的出生,也就是因為五陰熾盛而造成生老病死等苦無有盡頭。藉由這樣的觀行知道苦的真相而得到苦智。

接下來觀行:如果想要滅苦,就不能讓五陰在三界當中出生,那麼五陰不斷地在三界當中出生的原因是什麼?觀行的結果,原來是因為對於蘊處界我有喜愛,貪愛五欲,所以就生在欲界當中;貪愛四禪八定的境界,就生在色界、無色界之中。如果我不想要無窮盡的生老病死等苦,我就不應該對於五陰我有愛、對於三界的境界有愛。接下來要觀察五陰我為什麼會對於三界的境界有愛?為什麼喜歡自己的五陰存在三界當中?觀察的結果是因為我有無明,不知道五陰無我,對於蘊處界的我產生執著。藉由這樣的觀行知道:因為無明,有我見、我執而造成五陰不斷地受生在三界當中,而得到集智。然後 佛陀開示說:「一切行無常,皆有苦。」因此想要滅苦應該要滅行。因此確定只要五陰不在三界當中出生,就一切行皆滅。然而,如果我的五陰不再於三界當中出生,那豈不是斷滅?但是因為相信佛語的緣故,一切行滅不是斷滅,而是還有本際存在,常住不滅,佛說清涼、真實、如。這個時候只知道說何者應滅,滅後的境界應該是如何。由於還沒有證得有餘涅槃的緣故,滅智仍然未完全成就。

接下來就依照 佛陀所開示的滅苦集、證滅諦的方法,也就是依照八正道來修行。首先觀察蘊處界的生滅性、虛妄性、無常性,而證實蘊處界當中沒有一法具有我性,由於這樣的觀察而斷除了我見;再依於斷我見的功德,來觀察蘊處界的不淨性、可斷性而斷除了欲界愛、色界愛以及無色界愛,也就是斷除了四住地煩惱,這樣子具足了滅苦方法的智慧而成為道智,道智成就了,滅智也就成就了。所以捨報以後就不再去受生,進入無餘依涅槃,出離了三界生死的苦。這就是聲聞阿羅漢藉由蘊處界的生住異滅來作觀行所得到的智慧。而緣覺也是藉由觀察十因緣法、十二因緣法,最後獲得了不讓名色在三界當中出生的智慧,仍然是觀察蘊處界生住異滅所得到的智慧。

然而菩薩所得的智慧,並不是只有在蘊處界的生住異滅來作觀行,菩薩還要向前去觀行:蘊處界固然是生住異滅而不應執著,可是蘊處界到底是從什麼地方出生的?而那個能出生蘊處界的法,我們應當要如何究竟了知、具足來親證?了知跟親證以後,還要深入觀察這個出生蘊處界的法—也就是如來藏,再上去就沒有任何一法可得,如來藏是最終法、最究竟法,確實是萬法的根源,沒有一法不是從祂而生,過了這一法就再也沒有一法可得了,所以這個法就是第一義諦。

而前面所說的這些道理,並不是在大乘法中才這樣說的,而是在阿含道中就已經這麼說了。在阿含道中,佛陀開示說,名與色是由第八識入胎識出生的。不但如此,在阿含道中 佛陀還特別用十因緣法來開示,說人類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因為有出生,而出生是因為往世造作的後有業—積集後有的種子—而來。這樣次第往上推,一直推到後來是有名色所以才會有觸,才會產生了出生這些法,一切苦都是緣於名色而有。可是名色到底是從哪裡來?往上推究的結果,終於確定:名色是由本識、入胎識出生的。但是從那個本識再往前推究,已經沒有一法可得;所以那個本識當然就是萬法的究竟諦,就是萬法的根源。所以 佛說十因緣觀只能推到第十支,推到本識以後就只能回到蘊處界來,因此說「齊識而還」。一切法最多只能推到本識為止,再往前推就沒有一法可得了;所以 佛在「齊識而還」四個字之後,特別說了「不能過彼」。

也就是說,探討蘊處界諸法的時候只能到本識為止,推到本識如來藏以後就沒有辦法再往上探討任何一法了,所以說萬法之中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超過本識。經中說「不能過彼」,「彼」指的就是那個本識。對於緣覺來說,他們都是自己推知有本識存在才會有名色,名色就是生死眾苦的根本;而本識是他們的智慧所無法實證的,所以不說是「此」識,而說「彼」識—意思就是那個識。這樣看來,二乘法中已經很清楚地說明:有識陰等六識存在,並且還有一個識陰六識出生的所依緣—也就是六根之一的意根,祂在十二因緣支當中,就是「名色」支中的「名」,那就共有七個識了;但是意根與識陰六識卻都是從「彼」識出生的,所以那個識當然就是一切法的根源。緣覺這樣推究出來:一切法都不能超過那個識,那不就是總共有八個識了嗎?所以八識論是在阿含道中就已經建立的,只是古時候的應成派中觀師佛護、月稱、般若趜多、寂天等等,傳到西藏的阿底峽,後來有宗喀巴,乃至今天的許多有名的法師,都誤解了《阿含經》中 佛陀所開示的法義,誤以為阿含是六識論的經典。

而實際上,八識論是在阿含道中就已經建立的,不是第二、三轉法輪的大乘經典中才建立的,但是聲聞與緣覺都不必去實證那個本識如來藏。所以從大乘法跟二乘法的比較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二乘法的觀行都是在世間法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作觀行,緣覺法跟聲聞法的不同,其實是在緣覺自己有智慧來推知有一個第八識出生萬法,但是他還是沒有智慧能夠親證祂。而聲聞法中的阿羅漢們都沒有智慧去推知有那個本識,可是他們跟隨 佛陀修學的過程當中曾經從 佛陀那裡親聞,知道有那個本識,因此不害怕斷除我見與我執。他們只知道有一個常住法—能出生名色的識,是無餘涅槃中的本際,可是不必親證,就可以證得有餘涅槃,成就阿羅漢。

但菩薩是從見道入門的時候就必須親證這個本識。真正的開悟見道—明心—才算是進入了大乘法的內門,開始出生般若實相的智慧。還沒有見道以前的廣修六度萬行,不是依實相般若智慧在修行,都是外門廣修,不是內門廣修六度萬行。想要進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必須先見道,而見道就是要證「彼」本識;而那個本識是二乘聖人所不能證得,那個本識也是世出世間萬法的根源,所以祂是實相法界,不屬於世間法界,不歸蘊處界—名色—的範圍,反而能出生名色。二乘法只在世間法界上用心,三賢位中的第七住位菩薩所實證的實相法界,就已經不是二乘無學聖人所知道的;而菩薩所證的實相,仍然必須達到佛地的時候才算是最究竟的實相法界。二乘聖人他所修的並不是彼本識的境界,而本識是實相法界,沒有一法能超越祂,祂是最究竟法,所以就叫作第一義,實證本識而發起的實相智慧就稱為第一義智。這樣子相較之下,二乘人所證的斷我見、我執的智慧,都是由實相法界那個本識所生的蘊處界上面來觀察生住異滅;只能在所生法上面現觀它的生住異滅,而無法觀察究竟法的實相法界,所以這種菩提智雖然可以出離世間,但卻不是第一義智。

因此,勝鬘夫人才會說:【世尊!非聲聞、緣覺不斷無明住地初聖諦智是第一義智。】(《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也就是說,並非聲聞、緣覺不斷無始無明的智慧可以稱為第一義的智慧,因為四聖諦只是三乘菩提中的初聖諦。初聖諦智之後,還有菩薩所證的第二種般若智,還有諸地菩薩所證的第三種智慧—道種智。因此就直接把二乘人所證的四諦智,判定為修學佛法的時候最基本、也是最初應該修的聖諦智;那是不必斷除無始無明住地的,二乘人對於無始無明是不破也不斷的,因此他們的聖諦智是第二義聖諦智,不是第一義聖諦智。世尊是以不二的聖諦智來斷諸住地,換句話說,諸佛如來都是以實相智慧來斷除煩惱障所攝的四住地煩惱,不是依世俗諦的智慧來斷四住地煩惱的,菩薩們就依照這樣的內容來修學。

我們正覺同修會弘揚的法正好就是這個樣子,每一位來正覺同修會學的法,不是教導你應該怎麼樣在一生中取證阿羅漢果,而是教導你在這一生當中要怎麼去明心、如何見性、要怎麼來熏習三賢位中的一切法。從來不是以教導解脫道為主,但是解脫道的智慧卻會自然而然生起,解脫的功德受用也會自然而然地就這樣得到了;因為解脫法跟受用是佛菩提道中本有的副產品,不必刻意去修它,隨著佛菩提的增進以後自然就會有。所以來到正覺同修會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明心,明心的時候也會增益初果的見地,悟後進修以後自然會漸漸地發起二果的功德;乃至繼續進修之後發起了初禪,就能夠把五下分結斷除;那是容易的事情,一點都不困難。然後把三賢位中該學的般若別相智具足圓滿了,該修的福德也修夠了,就能在三果的取證下,加上廣大的福德以及最後勇發十無盡願,這一世所修的三賢位應得的般若具足了,發起了初分的道種智,就成為初地的菩薩了。

聽到這裡,或許有人心裡會這麼想:「你說的比唱的好聽。」但是我現在所說的內容跟次第都是正確的,因為完全符合 世尊跟歷代諸大菩薩的開示。如果從實際修行的過程來看,當你明心以後三縛結都不在了,努力進修而貪瞋癡淡薄了,有了未到地定,五蓋也確實斷除了,初禪就主動發起了。這個時候把阿含道的五下分結深入瞭解以後,不必多久就可以斷除而成為三果人。如果能夠成為最上品的三果人,就是性障永伏如阿羅漢,這個時候只要努力修學般若,該修的努力去修;入地所需的福德有努力去修集,把這三個條件具足了,正是像什麼「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這個時候只要在佛像前勇敢地發起十無盡願,具足增上意樂的時候就是初地了,這是可以一步一步走到的。

在學佛的過程當中,該修的內容、該走的次第,正覺同修會都已經鋪排好了,不會讓來學佛的人像以前一樣,學佛學了一輩子還不曉得佛法是什麼:我在還沒有進入正覺同修會之前,不知道說解脫道該怎麼修,也不知道佛菩提道該怎麼修。來到了正覺同修會以後,就是直接的切入佛菩提道的行門;不必刻意去修解脫道,因為它只是佛菩提道中、修學過程中自然會出現的副產品。就像碾米場碾出來的固然是白米,但也一定有副產品:一定有粗糠跟米糠。那些粗糠跟米糠不必刻意去取或者刻意去剝,只要把白米碾出來,不但有你想要的白米,連原本不想要的粗糠跟米糠也都同時具足了。有的人是努力想要獲得解脫道的果實,就像米糠一樣,但是卻要一顆一顆米在那邊剝,這樣子豈不是太辛苦了!我們這裡是一大堆穀子倒進去,出來就有一大堆的白米—也就是佛菩提果,並且也有許多米糠啊—也就是聲聞果,這就是學佛菩提的好處。但是雖然會有一大堆白米,也會有許多米糠,卻是要一大堆的穀子去碾,所以就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會完成。作了這樣的比喻,各位對佛菩提跟解脫道的關係應當會有比較深入的瞭解。

最後總結前面所說的,二乘聖人他們沒有斷無明住地,只斷了四種住地煩惱;這種解脫道的法,只是四智漸至、四緣漸至的法,屬於次第禪觀所攝,當然不是出世間上上智,只是出世間智而已;所以這種智慧不是究竟,不是第一義智。這是因為他們所修、所斷的部分與法界的實相無關,只是與世俗界的生住異滅有關聯而已。

今天因為時間已經到了,所以這一集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2/5186-a22_0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