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外道對涅槃之誤解」這方面的議題,因為對於初學者來說,外道所說的涅槃與正法中所開示的涅槃道理,其差異並不容易分辨,因此今天我們就來對這方面的法義略作探討。
一開始我們來看在《識蘊真義》一書中 平實導師的開示:【總以為覺知心可以進入無餘涅槃中,總以為無餘涅槃之中有清淨無染之「境界相」可以使覺知心安住其中;而不知無餘涅槃境界者實無任何境界,唯是滅盡十八界我、……全然無我、全然無境界之「無境界境界」。】(《識蘊真義》,佛教正覺同修會,頁335。)也就是說,上述以意識心住於無餘涅槃之錯誤的說法是很普遍的,這也代表涅槃之法義是不容易理解的。然而如果善根福德因緣具足,能夠值遇善知識,那要瞭解正確之涅槃知見,卻不是想像中這麼難;事實上,這就是善知識在我們修學過程中之重要性所在。也就是說,有些法義或道理要自己想出來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眾生一般都會以自己目前所知之現象界的法來思惟涅槃,以為涅槃是現象界中的一種特殊狀態,因此通常還是落於現象界生滅法之中、落於錯誤的比量之中;但是,如果靠著善知識有次第及有方便善巧的傳授,涅槃的道理卻是不難理解的。
而因為錯誤的法,有時候跟正法是很相似的,如果不對於錯誤的法有所瞭解,未來碰到的時候,往往很難立即就可以分辨出來;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瞭解一些對於涅槃常見的誤解也是需要的。而首先我們要瞭解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要知道諸法可以概略分為「生滅法」與「不生滅法」。譬如在《楞嚴經》卷2中的開示:【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2)也就是說,對於這個「生滅」與「不生滅」法之體性如何能夠正確理解而不混淆,是極為重要的。包括能夠正確瞭解涅槃也是與這個有直接的關係,乃至將來能夠斷我見、證悟實相,前提也是要對於「生滅」與「不生滅」法能夠作正確的理解與觀察。而前述所謂「正確」的理解,當然就是一定要與聖教吻合,尤其是「不生滅法」絕對不能自作聰明而自行創設或違背聖教的開示,否則輕則落入虛妄想之中,重則變成毀謗正法,因此這是值得我們要非常留意的。而如同楞嚴會中,當大眾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不生滅的本心,大家都非常歡喜,並急著想要瞭解祂的內涵;相對的,這也顯示出正確瞭解這個本心內涵的重要性,這也是這次探討這個主題的主要原因。
接著我們來看幾種容易讓大眾混淆的涅槃之說法。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3中,總共列出了二十三種「外道對於涅槃的錯誤知見」,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挑出其中五個來略作探討。首先是第一種:【或有外道,陰界入滅,……見法無常,……不念去來現在境界,……如燈火滅,……大慧!非以見壞,名為涅槃。】也就是說,有一種外道他們觀察現象界諸法都是生滅變異無常,因此認為如果把五陰、十八界、六入滅除之後,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因為他們看到了諸法生滅的體性,因此認為不應該去掛念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境界,應當滅盡生滅諸法,如燈火滅一般,這樣就是涅槃。這裡表面上看起來,外道的知見似乎是對的,但是因為他只觀察到生滅法,而不知有不生滅法如來藏,因此他的修學是無法成就的,因為深心之中必定怕落入斷滅空的緣故。所以說,「非以見壞,名為涅槃」,因為他只看到生滅變壞之法而已,所以在聖教中有開示「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也就是一定要知道有不生滅之本住法如來藏存在,才能夠知道滅盡五蘊的無餘涅槃是不生不滅的、才能有證得涅槃的智慧。
所以,單單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緣生性空、都是因緣所生,還是不夠的,因為沒有一個究竟的依靠及轉依的本住之清淨法;譬如,在《成唯識論》卷10中的開示:【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這裡很明顯地開示:無餘涅槃不是滅無、不是斷滅,無餘涅槃是真如心如來藏獨存之自住境界,是「無境界境界」,是無一切生死苦與煩惱,種種之冷熱、痛癢、饑渴所依的五蘊也已經滅盡了。因此涅槃絕非是斷滅,不是單純說把一切法都滅了而稱為「涅槃」,而是必須還有一個不生滅法的本住法存在。而會產生這樣錯誤知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眾生習慣把自己可以眼見、可以體驗的道理,套用在他所不知的「涅槃」上面;因此,認為有為生滅法都滅盡之後就是涅槃了。沒想到滅盡了生滅法,還有不生滅法能夠獨存。事實上沒有人會真正接受斷滅見,只是他沒有靜下心來去想,或者沒有聽聞到更有道理的說法而已,有智慧的人不可能把斷滅當成修學的目標。
接下來第二種對涅槃的誤解為:【或有覺知內外諸法自相共相,去來現在有性不壞,作涅槃想。】(《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3)也就是有外道認為應該有一個真實的法是常住不壞的,因此五陰內法以及外境諸法,才能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中流轉不停,而且他的觀察已經頗為深入,因為已經觀察到內外諸法的自相與共相。這表面上看起來是對的,但是重點是他把什麼法當成是常住不壞之法。譬如有些人是以細意識為常住法,乃至以四大極微、虛空中之能量等為常住法,這些都是落入惡見之中,令修行無法成就。因此我們絕對不能單單聽聞說有某個法是不生滅法就接受了,一定要去簡擇對方所說之不生滅法是否真的是不生滅法,才不會受籠罩;如果能夠靜下心來思惟簡擇,通常是不難判斷的。有關對於不生滅法的解說,諸位觀眾可以恭讀《心經》中的開示,就可以掌握到這個不生滅法實相心的重點;也建議諸位可以閱讀
平實導師的《心經密意》一書,裡面有非常精闢的開示,對於理解真實心絕對有很大的幫助,將來就不怕會被錯誤的不生滅法之邪見所誤導了。
第三種外道的誤解為:【或以外道惡燒智慧,見自性及士夫,彼二有間士夫所出,名為自性。】(《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3)這種外道的知見,其實完全是虛妄想,所以說是「惡燒智慧」。譬如有些人認為有一個自性,認為這個自性就是常住不壞,這個自性能夠創造一切的有情,但是這個自性與一切有情之間卻是有所區隔、有所區分的;或者也有人把見聞覺知性誤認為就是佛性,以此誤認的佛性當成涅槃之根本。因此無論把這個自性當成是眾生共有的根源,或者把個人的見聞覺知性當成佛性,都是無法修學成功的。真正能夠出生有情的真實法如來藏心,一定是與有情的五陰非一非異,並且每個人的如來藏都是獨一而非共有的;同時也是一定是離六塵之見聞覺知。事實上,上述聖教中所舉出的外道之錯誤知見,實際上是不難見到;而且一般來說,其所說的法義通常無法很深入,因為只要深入一些,或者說從比較多的面向來思考,自己便會發現許多問題。
接下來的第四種外道知見為:【或有外道,言得真諦道,作涅槃想。】(《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3)也就是說,有外道認為證得真實而不會改變的道理就是涅槃。這樣的說法其實也是相當常見的,也就是認為有一個至高的「道理」是生命的根源,但是我們必須要瞭解,道理只是從諸法中觀察而得到的。譬如說,如果「觀察生滅法」,就會得到「緣生性空」這個道理;但是我們必須要瞭解「緣生性空」,是依附於蘊處界生滅法而存在的,因此不是常住不壞的真實法,不能把「緣生性空」當成是生命的根源。因此,大家一定要能夠區分「理」與「體」是不同的,也就是「理」需要依附在「體」上面;而「體」為「理」之所依,故稱為「理體」。
在《普門自在》一書中 平實導師開示:【既然萬法皆唯阿賴耶識所生,則知能生七轉識之阿賴耶識即是萬法根源,即是如來藏,即是真如性相所依之理體;則知菩薩所學、所修三大藏教諸法,皆是修證此如來藏法也。】(《普門自在》,佛教正覺同修會,頁8-9。)因此「理」與其所依附的「理體」,是需要作分辨的。也就是說,上面開示之「真如性相所依之理體」才是萬法根源。而且這個理體、這個眾生各有的生命根源是心,稱為真實心;而相對的,依附於生滅性蘊處界之「緣生性空」,當然不可能是涅槃的根本。
再來是第五種外道的錯誤知見:【或有覺二十五真實,……作涅槃想。】(《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3)這部分我們就需要花一點時間來作說明,因為它牽涉到數論派的理論。在《百論》卷1中對於數論派的自義有這樣的說明:「能知此二十五諦,即得解脫;不知此者,不離生死。」也就是數論派建立了二十五諦,來解釋有情的生命現象及說明如何獲得解脫,這二十五諦包括冥性、神我、覺、我慢、五大、五唯、五知根、五作根以及心根。其中冥性能夠出生除了「神我」外的二十三諦;由此可知數論派建立之二十三諦本身是被出生之生滅變異法,而是以出生二十三諦之冥性或本性為萬法根源。
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探討數論派這二十五諦的特質:第一點是其二十五諦中的五大,也就是地、水、火、風、空;五唯──色、聲、香、味、觸;五知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以及五作根就是口舌、手、足、小便處、大便處;總共有二十諦都是色法。除非說他用的名相的意思跟別人不同;也就是說色法佔了二十五諦的百分之八十,因此即使假設說,數論派二十五諦的建立是正確的,那要透過二十五諦來瞭解與觀行心王與心所法,而獲得解脫或者瞭解生命實相是不容易的,因為大部分的建立都是色法的緣故。相對的,在佛法之五位百法中,心王、心所佔的比例就超過一半以上,這也顯示了觀察心王與心所法,在修行上的重要性。所以二十五諦看起來好像很多,實際上也不是很多,因為色法就佔了大部分。
第二點是在二十五諦中,並沒有包含在修行時極為重要的三位差別之「心不相應行」,與四所顯示之「無為法」,因此要單純以二十五諦來深入觀察諸法是不容易的。也就是沒有清楚建立心王、心所與色法之內涵與次第性,因此當然無法接續再建立心不相應行與無為法了,這是必然的結果。
第三點是在於冥諦本身,因為雖然建立了有一個出生萬法的根源冥諦,但卻說不出要如何去親證祂,那他的弟子如何依二十五諦修行而得解脫呢?譬如,在《宗通與說通》一書中
平實導師的開示:【今者數論外道建立冥性為萬法根本,謂冥性若未生大等二十三法時,則住自分境界,不現三界大等諸法,名為自性;若生大等二十三法,便有勝用乃至大神通等……便名勝性。然若有人質彼自性何在,便諉言自性不可知,故名冥性。】(《宗通與說通》,正智出版社,頁91。)因此,如果冥性是不可知、不可證,那其弟子如何去現觀冥性之種種體性及與其他二十四諦之關係而漸除種種煩惱及無明呢?因此從這幾點的分析之中,也可以瞭解數論派二十五諦的建立,表面上似乎是符合「假必依實」的道理;但實際上其真實法卻是不可證的,因此也造成弟子修證的問題,包括如何建立正確的法住法位,以及修學之道次第都是無法正確說明與詳細交代的。
也就是說,這個生命的根源,如果沒有辦法作正確之識別與定位,那整套的修學理路都變成無法確定而有極大的風險及可能引生種種的虛妄想。譬如在《楞嚴經》卷10中的開示:【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娑毘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背涅槃城,生外道種。】(《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0)也就是說,離開如來藏心而妄行建立識陰知覺性為真常因,而在此邪見上產生勝解,就好像數論派之建立冥諦一般,這會令隨從者非常容易「迷佛菩提,亡失正見」,因此成為「背涅槃城,生外道種」,那問題可就很嚴重了,因為精進修學,反而是朝著背離涅槃的方向前進,因此是唐捐其功的。因為無法確定萬法根本因之正確內涵的緣故,因此從數論外道的問題,可以讓我們正確地聞思法義,那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而由數論外道的問題,也讓我們避免墮入一些修行上的陷阱。
另外數論派的二十五諦之一,有一個很特殊的諦,稱為「神我」,這個神我並不是「冥諦」所出生,變成「神我」祂是不生法。也就是「神我」外之二十三諦,是以冥諦為根源,因此是屬於同一類,而「神我」這單獨一諦,不是「冥諦」所出生,又自成一類;同時這兩類法之間又可以產生關聯。因此二十五諦的法義,變成有情及其生命現象是由兩套體系所組成,這樣的說法當然很明顯是違背「三界唯心」的正知見,違背有情的生命根源是如來藏心的正知見。
由今天討論的幾種外道對於涅槃的誤解,諸位就可以知道涅槃的法義是非常重要的。在《瑜伽師地論》卷84中開示:【又能了知四聖諦故,名為正見。】也就是說,「正見」它是要對於四個聖諦都要有正確的瞭解,而這當然包括「滅諦」這部分的法義;而滅諦的實證就是涅槃,因此對於涅槃之正確瞭解是包含於「正見」之內的,如果正見不具足,當然就無法修學正確的「道諦」,那要解脫煩惱或證悟實相當然就是不可能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作幾點簡單的結論:
第一點是對於涅槃法義的正確瞭解是屬於「正見」的內涵,因此正確地瞭解涅槃,才能夠正確地修學道諦而證滅諦,那這個是成功修學的一個必要條件。
第二點是藉由瞭解外道對於涅槃的誤解,除了可以讓修學者對於正確法義的理解產生正面的幫助之外,也可以讓我們遠離外道所犯的過失。
第三點是掌握「生滅」與「不生滅」法正確的內涵而不混淆,對於佛道之修學是極為重要的,也是正確理解「涅槃」法義的關鍵。
第四點是種種外道對於涅槃雖然有錯誤的理解,但是他們也是在精進地追求解脫與想要證悟生命實相,惟因缺乏因緣聞熏與信受正法,造成無法正確修學;相對的,我們也要反觀我們已經在接觸正法,而且已經是在修學正法之中,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難得的殊勝因緣。加上現代的科技傳播比較進步,我們都有很好的修學因緣的環境,因此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難得的因緣,而能夠超劫精進。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092-a21_1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