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這一個單元,我們跟大家介紹 平實導師所寫的《識蘊真義》。識蘊的真實義理是什麼?要明白「識蘊」,首先要從五蘊說起。五蘊是屬於世俗法,也是現象界的法;現象界的法共有十個,分別是六凡法界和四聖法界。六凡法界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和天等六個;四聖法界有聲聞、緣覺、菩薩和佛等四個;六凡法界是屬於迷惑、無明,有生死輪迴的法界;四聖法界則是覺悟、光明,離生死輪迴獲得解脫涅槃的法界。
這十個法界都是因為真心如來藏,隨順眾生迷惑和覺悟的不同因緣而變現的現象法界,也就是蘊處界等世間萬法。這十個法界都是屬於假法,假不是沒有、不是斷滅;「假」有兩種涵義︰第一種是說,假法是依於真實法而有、依於真實法才能夠存在,或是說依於真實法而出生的法就名假法;第二種是說,假法它只是沒有眾生所執著的體性、相用而說它假,並不是說假法是什麼都沒有的斷滅空。因為佛法講的是中道、講的是實相,不落兩邊才是中道,不心外求法才是實相。法有真法和假法的差別,「假不自假,依真有假;真不自真,藉假顯真」,這才是中道實相的佛法。能這樣來瞭解五蘊法,就可以有因緣心開意解,證悟般若;能這樣來照見五蘊法,就可以有因緣花開見佛,證悟無生。
既然十法界都是假法,那什麼是真法呢?真法就是有情眾生人人本有、畜生含靈個個不失的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真法有許多名稱,可以叫作真心、真如、佛性、第一義、本際、實際、中道、實相、所知依等等;因為十法界都是由這個真心所變生,祂是法界的根本因,所以又名一真法界。這個「一真法界」隨眾生迷悟的不同,祂能變現十種現象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第八識如來藏,祂才是真實法;祂所出生的十法界雖然具有無量無邊的妙相和妙用,卻只是假法。十法界都依一真法界才能夠隨緣地生住異滅,乃至相續現行,這個一真十假的法界,祂是和合而不可分離的,祂是宇宙萬有的本體。
那什麼是真假法界和合而不可分離?這是指一切法都依法界「無生而生,生而無生」。法界就是眾生的真心如來藏,「界」有因和界限的涵義。「因」就是指真心第八識,祂含藏了萬法的種子,能隨緣任運出生一切法;而這一個真心第八識,是本來常住、真實不壞的法,是無始、無生的法,因此說祂所出生的一切法是「無生而生」。那為何又說一切法是「生而無生」呢?這是說萬法雖然由這一個第八識如來藏出生,也都必須依這一個第八識如來藏才能隨緣地生住異滅、才能相續存在,可是所生的一切法從來就沒有超越過第八識的界限,萬法一直都只是在第八識上面影現;雖有森羅萬象,也都是幻相,都是假用,因此說一切法無生。
眾生又為什麼會迷惑呢?就是因為有無明-不明白一切法、一切境界的真相-對於一切境界的真實義理沒辦法如實了知,所以有迷惑。眾生因為在一切境界中有迷惑,生起了貪瞋癡的煩惱,造作有漏的善惡業,第八識如來藏就會隨緣變生三界六道的六凡法界。什麼是對於一切境界的真實相無所知呢?就是對世間和出世間境界的真相無所知。那什麼是世間境界?「我」就是世間境界。不知道「我」的真相,就是迷惑;不知道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的真相,就是迷惑;不知道男眾、不知道女眾的真相,不知道一切有情眾生的真相,這個就是迷惑;不知道五欲(財色名食睡)的真相,不知道汽車、房子的真相,這個就是迷惑;不知道山河大地、不知道世間萬物的真實相,這個就是迷惑。
再來,對於出世間的境界有無明,這也是迷惑。對於哪些出世間的境界不了知呢?就是不知道四聖諦、四正勤、四念處、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不知道十二因緣,不知道六波羅蜜,不知道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不知道三明六通,不知道八背捨,不知道九次第定、一切處觀,不知道三賢十地,不知道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不知道佛的無量百千三昧,乃至不知道佛的真實相,這個就是對出世間的境界有迷惑。就是因為對出世間的境界有迷惑、有無明,不知道它本來就是第八識如來藏的法相——都是眾生本心第八識隨緣任運所變生的妙相和妙用;由於這樣的迷惑,所以障礙眾生成就四聖法界。
上面說明了蘊處界假法和真法第八識如來藏兩者的相互關係。假法是相、是用,真法是性、是體;假法是因緣所生的法,真法是無始常住的法;假法是無自性、生滅變異的,真法是有真實自性、不生不滅、中道實相的法。而真法跟假法並不是分離的兩個法,祂們是和合同在一處,不即不離、非一非異的法;因此說,假不自假,依真有假;真不自真,藉假顯真,這才是中道實相的佛法。能明白真法、假法的道理,就能明白現象跟實相的道理,也能瞭解十法界跟一真法界的道理,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對識蘊的真實義當然不會有疑惑;因此就不會錯認識蘊的見聞覺知心、錯認意識的離念靈知心、錯認意識一念不生的心、錯認意識的直覺心、錯認意識前念已滅後念未生的心、錯認意識的空寂靈知心,以為是真心第八識如來藏。讓佛弟子能夠不認假為真,把妄心當作是真心,不落入大妄語,能回歸正道,攝受正法;這就是
平實導師所寫的《識蘊真義》。
現象界的五蘊包含了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法;色蘊是構成有情身體和物質的基本要素,受、想、行、識四蘊是構成有情精神作用的要素。五蘊的積聚和合,表示這個世界既不是主觀的有情世界,也不是客觀的物質世界,而是聚合主觀、客觀於一體的法界。藉由物質的色法、精神的心法所和合的五蘊世間,它是離不開時間和空間的相續,所以五蘊只是現象,只是因果相續的過程,只是無量的緣起。而「緣起」並不是單獨的真實有,聖教上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如來;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換句話說,緣起的五蘊只是見聞覺知上的現象;有一個實相法與現象法是和合而不可分離的,離開現象的世界,沒有實相、沒有如來可說。這表示佛教是依自心如來、依真心第八識如來藏而說有中道實相的緣起性空,跟外道不依自心如來、不依真心第八識如來藏而說一切法緣起性空是有所不同的。
「蘊」是積聚的意思,有情積聚了色、受、想、行、識五種法而成為眾生;眾生有了五蘊又積聚見惑、思惑、塵沙惑的煩惱,造作了各種業行而領受分段和變易兩種生死。因此五蘊又名五陰,「陰」是遮蔽的意思,是說這五種法能夠遮蔽眾生的真心,使祂清淨光明的自性不能顯發,使祂過恆河沙數的微妙功德不能發起。相反的,若是有情的五陰能夠修集善根福德,便可有因緣值遇真善知識教授三乘菩提的正法;有情依正法修學就可以讓真心清淨光明的自性能少分或是多分顯發,讓真心過恆河沙數的微妙功德能少分或是多分發起,令有情獲得解脫涅槃乃至成就佛道。
佛教中真實善知識,必須是有廣大的慈悲心,願意為眾生開演三乘菩提的妙法;有能力教授解脫道和佛菩提道的正知正見,也能教授次法降伏眾生的性障。有功夫行門,能令人觀行斷我見、斷三縛結;有種種方便善巧能令學人修學,成就無我的智慧三昧,成就制心一處、淨念相續的一心三昧。能夠教導眾生如何懺悔滅罪,能教導修集菩薩福德資糧,能教導參禪方便令菩薩開悟明心、親證真如佛性,能教導如何轉依真如、發起中道實相的般若智慧,能教導如何修學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令菩薩漸次圓滿三賢位的修證,乃至進入初地成為聖種性的菩薩。有這樣的慈悲智慧,才是佛門的真實善知識。末法時代,平實導師與正覺教團就是眾生的真實善知識,大家應該樂於親近修學,樂於攝受正法。
接下來,先簡單介紹一下五蘊。首先是色蘊,色蘊的色是物質的意思,色蘊就是物質現象的積聚,表示物質的存在。色的定義就是質礙,它是有形體、佔空間,而且會變壞;色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積聚而成的,四大組成了有情的肉體—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同時也組成了感覺的對象——色、聲、香、味、觸的外塵境,色蘊也就是世間一切的物質現象。因此,色蘊就是物質基本元素四大與四大所造的色,這包括了有情的色身和器世間的山河大地。可是四大卻是由第八識所變生,因為第八識含藏了四大的種子,也含藏了有情的別業與共業的種子;由無明、業、煩惱、父母等因緣,第八識變生了六道有情的五蘊身和器世間,令有情受種種苦樂果報。佛陀說︰色蘊包括過去色、未來色、現在色、內外色,粗細色、優劣色、遠近色等,都是生滅、無常、苦、空、無我。
再來講受蘊,受蘊的受是有情的精神作用,也是心的一種感受作用,是把感覺和感官合而為一的感受;也就是藉由根、境、識三法的和合而有了「觸」心所的出生,有了觸就會引生對境界的領納,境界的領納就是「受」。受有三種,分別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捨受就是不苦不樂受的意思。樂受、苦受、捨受這三受,分別和貪、瞋、癡的三毒煩惱相互對應;有情在樂受中常有貪愛,在苦受中容易生氣,在捨受中常有愚癡。對於境界的感受是可意或不可意,那是有情的主觀判斷,在同樣五塵的刺激情況下,每一位有情可能會有不同差別的感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的受,叫作六受身,也是屬於受蘊;因為有六受身的感受、覺知,有情才能學習世間技藝,過正常的生活,以及修學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佛陀說︰受蘊包括過去受、未來受、現在受、內外受、粗細受、優劣受、遠近受等,都是生滅、無常、苦、空、無我。
再來講想蘊,想即是知,想有知覺、取像的意思。在聖教中把它解釋成【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名言為業。】(《成唯識論》卷3)也就是當根、境、識三法和合的時候,「想」能夠在六塵境界中攝取六塵境的表相,形成顯境名言的見聞覺知和表意名言的語言概念,這些精神活動都可以叫作「想」。能夠在六塵境取種種差別相的知覺就是想,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想,名為六想身;因此,想有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等六種想,每一種想都有小想、大想、無量想的差別,各種想的聚集形成了想蘊。佛陀說︰想蘊包括過去想、未來想、現在想、內外想、粗細想、優劣想、遠近想等,都是生滅、無常、苦、空、無我。
接下來是行蘊,行是造作,也是行為的意思,特別是指思量心的決定和支配行為的因素。行也有思慮、決斷的心理趨向,所以有人稱「行」是含有意志跟執著的心。一切法的運行是有生滅,也是有變異的,因此「行」含有無常、遷流的意思,所以「諸行無常」就成為緣起的基本架構。在五蘊法中,行是現象界除了色、受、想、識四蘊以外的一切法;在五十一個心所法中,行是除了受、想兩個心所外的四十九個心所法;另外有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也都是攝在行蘊中。行有身行、口行、意行。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個單元就先介紹到這裡。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1/5129-a21_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