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單元。今天我們要來繼續探討「人間佛教是不是佛教」這個議題。
在上一集我們說到「人間佛教」的第一個理論原則是「法與律合一」,人間佛教認定的佛法是「根本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的佛法,也就是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阿含經》所說的聲聞以及緣覺法,以及性空唯名論等等。這些人間佛教認可的佛法,都是「一念不求於有」,因此它所對應應該受持的戒律,應該是聲聞戒,可是卻要行人菩薩行,因此產生很大的衝突與矛盾。因此說,人間佛教的第一個理論原則是互相矛盾的,我們無法接受人間佛教是佛教。
接下來我們繼續探討人間佛教的第二個理論原則「緣起與空性的統一」。所謂「緣起與空性的統一」,這位倡導者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文中解釋說:【……「緣起甚深」與「涅槃甚深」的統一,是大乘法,尤其是龍樹論的特色。】(《華雨集》(四),正聞出版社,頁48。)這個統一他認為就是中道,他在《性空學探源》中說明:【佛法,不出生滅的現象界與寂滅的涅槃界。這二者的連繫,就是中道緣起法。緣起與空義相應,擊破了一一法的常恆不變性與獨存自在性。】(《性空學探源》,正聞出版社,頁54。)他認為生滅的現象界與寂滅的涅槃界二者之間的連繫,就是中道的緣起法,因為既又有緣起、有生滅,又有寂滅、有不生滅,兩者之間的連繫就是中道。
什麼是緣起?這位法師在他《性空學探源》中定義緣起為:【我以根本佛教的立場,綜合各家所說的共通點而觀察之,可以說:緣起是一種理則。它不就是因果,而是依一一因果事實所顯示的原理。】(《性空學探源》,正聞出版社,頁52。)所以這位法師的緣起是依於蘊處界所顯示出相依相待的關係,他的緣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理則,這個理則有生滅、有因果關係,所以是屬於現象界。
什麼是涅槃?他在《辨法法性論講記》中說明:【什麼是涅槃?涅槃,是印度話。涅槃的字義,有二種意義:一、含有消散的意思,一切苦難、障礙取消了;二、由消散而表顯出來的,自由、清淨、安寧的,這就是涅槃。】(《華雨集》(一),正聞出版社,頁186。)他所謂的涅槃,就是一切苦難、障礙都消散了,並且從這個消散顯示出自由、清淨、安寧的意思。顯然他所謂的涅槃並沒有真實法的存在,也是依於世間法的有而產生的,是依於世間有的法消散以後,所顯示出來的寂靜的狀態,或者說是滅相不滅。既然如此,這個涅槃也是不安穩的,因為也是因緣所生法。這個涅槃必須依於世間法的消散而產生,那如何能夠稱為自由、清淨、安寧、寂滅的涅槃界呢?
他在《佛在人間》一書中說:【世間的宗教者,哲學者,不能徹底正解緣起性空的中道義,都在尋求宇宙最後的,或最先的實體,傾向到本體論,形而上的神秘領域。佛所創覺的正法否定他,因為一切都是緣起的,所以一切是性空——無自性的,「一切法不生不滅,本來涅槃」。】(《佛在人間》,正聞出版社,頁108。)他認為有緣起、有性空,所以是中道。這種緣起性空的主張,是否定大乘佛法有真實法如來藏以後的緣起性空。他對緣起性空極度地推崇,所以他在《般若經講記》說明:【佛,譯義為覺者,是無上正遍覺者。佛陀創覺了諸法實相,即緣起性空的中道。】(《般若經講記》,正聞出版社,頁21。)所以他認為緣起性空的中道,就是諸法實相;他認為諸法的實相,就是有緣起的理則,也有消散的寧靜,就是緣起性空、一切法空,這就是人間佛教的第二個理論原則。
密宗應成派中觀的宗喀巴所註釋的《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也說:【若善了知以上諸義,則能善解一切諸法皆是依緣安立、依緣假設、依緣而生、皆無自性、皆無不由他名增上安立之自在體。隨立何法,皆是不尋彼假義而安立者。】(《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四,法爾出版社,頁143。)應成派中觀的宗喀巴也是主張一切法空的思想,他認為一切諸法都是沒有自性,都是依緣安立、依緣假設、依緣而生。人間佛教的理論原則,就是密宗應成派中觀的一切法無自性、緣起性空的主張。
在之前我們曾經引用《大智度論》有關長爪梵志的記載來破一切法空的主張:長爪梵志是舍利弗的舅舅,他在成為佛弟子前主張:【一切論可破,一切語可壞,一切執可轉故,無有實法可信可恭敬者。】(《大智度論》卷四)這種主張就是這位法師的「人間佛教」與密宗中觀應成派一切法緣起性空的思想。可是
如來一句話問他說:「你一切法不受,這個見解你接不接受?」長爪梵志聽到 如來這句話,馬上知道自己已經落入兩頭皆輸的狀況,因為他一切法緣起性空的主張是一種悖論,這種主張回過頭來否定了自己所提出命題的成立。一切法緣起性空既然是一種悖論,就是無效的主張,當然不能夠成為諸法的實相,佛法當然不可能是主張一切法緣起性空。《大智度論》的作者是
龍樹菩薩,他當然也不可能在論述中主張緣起性空。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緣起性空的中道,這位法師認為這是諸法實相,他在《佛在人間》書中認為:【……緣起,意思是「為緣能起」。人生宇宙的任何一種現象之生起,絕非孤立的,突然的,而是依種種關係條件(佛法中名為因緣)的和合,循著必然的法則而生起與散滅的。……一切依因緣和合所成,因緣是極複雜的,沒有單一因。佛從種種關係去了解現象,所以能超出二邊,得到中道。中道就是恰恰好,恰到好處,最正確的方法,最正確的理論。】(《佛在人間》,正聞出版社,頁195。)這位提倡者一再地強調緣起就是「為緣能起」,他認為不必有真實法的存在,只要有緣就可以出生萬法。「人間佛教」的「理論原則」是必須維持這個「緣起」與「性空」的統一,也就是要時時謹記,一切的法都是相依相待的關係所產生,都是因緣和合所成,都沒有自性,如此則能入於中道,這樣就是諸法的實相。
所謂的中道,他說:中道就是恰恰好,恰到好處,最正確的方法,最正確的理論。也就是意識心不偏不倚,維持在一個中庸的狀態,這跟儒家的中庸之道相去不遠。可是佛法所謂的中道,是指能出生萬法的諸法實相,因為這個諸法實相能出生一切法,一切法的生滅的根本因就是祂;祂包含一切法的生與滅,祂本身卻是不生不滅的,所以能出生一切法的如來藏諸法實相,才能稱為是中道。
龍樹菩薩在《中論》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出本識如來藏,但是開宗明義就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中論》卷1)是哪一個法可以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生滅、常斷、一異、來去都是現象界的法,可是就出生現象界的根本識如來藏來看,根本不會有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等現象。我們常常譬喻世間一切法都像如來藏摩尼寶珠表面上藉緣所出現的影像,世間一切法本身不真實,依於有一個真實而且本來不生的如來藏,說世間一切法緣起性空。這種說法
龍樹菩薩在《中論》中接著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中論》卷1)龍樹菩薩說:「世間一切法不會自己生起自己,也不會由其他的法生起,不會由自己與其他的法共同生起,也不會無因的就自己出生出來。因此結論說有一個無生的真實法存在。」
這個無生在《金光明最勝王經》卷1中
如來說:【九者、無生是實,生是虛妄,愚癡之人漂溺生死,如來體實,無有虛妄,名為涅槃。】經中 如來為菩薩開示說,如果能夠知道十種法,則能夠瞭解如來、正等正覺的真實道理趣向,其中有第九個法是說無生的法是真實的法,有生的法是虛妄的法,愚癡的人追求虛妄生死的法,因此漂溺生死苦海,唯有如來的本體是真實,從來不生也永遠不滅,無有任何的虛妄,這就是涅槃。無生的法既然無生,將來也不會滅,所以稱祂是真實法。
然而如宗喀巴所主張「一切法皆是依緣安立、依緣假設、依緣而生,皆無自性」,這種主張在
龍樹菩薩的《中論》中,落入了「諸法從他生」的錯誤主張。因為諸法譬如眼識,不會從於鼻根、鼻識等等而出生,也不會從於眼根與色塵等等而出生,眼根與色塵等等都是憑藉著出生眼識的他緣。那是什麼憑藉著眼根與色塵等等出生眼識呢?當然是如來藏,如來藏與眼識則是非一非異的。所以主張「一切諸法皆是依緣安立、依緣假設、依緣而生,皆無自性。」這就是
龍樹菩薩《中論》中所破斥的「諸法從他生」。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先否定各種法出生的方式以後,結論說有一個無生的涅槃本際,這個涅槃本際能夠藉緣出生萬法,這個涅槃就是中道。
龍樹菩薩為什麼要創作《中論》?《中論》由 無著菩薩註釋的《順中論》(全名為《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在卷2中說:【問曰:阿闍梨意,為何義故而造此論?」答曰:依順道理入大般若波羅蜜義。】因此《中論》基本上是 龍樹菩薩為了修行人能夠進入《大般若波羅蜜經》而宣說的,也就是要我們依非安立諦三品心來觀如來藏中的畢竟空,實證法無我。所以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41說:【般若波羅蜜中說「諸法實相即是無餘涅槃」,三乘人皆為無餘涅槃故精進習行。】《中論》以及《大智度論》中所說的無生、中道、涅槃、諸法實相,其實都是在說同一件事情,也就是如來藏。因為能夠出生宇宙萬法的如來藏,本身就能夠離開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等世間現象,所以就只有祂有資格說為中道。
然而,這位提倡者所認為的中道就是恰恰好,恰到好處,最正確的方法,最正確的理論,這些都是意識心的分別境界而已。而且張三的恰恰好,恰到好處,可不一定是李四的恰恰好,恰到好處;張三的最正確的方法,最正確的理論,也不一定是李四的最正確的方法,最正確的理論。他這個中道是每一個人有一個標準,這怎麼是中道?怎麼會是諸法的實相呢?從佛法上來說,這個人間佛教的中道是依於蘊處界的生滅來說,落入有生有滅的一邊,並沒有無生無滅的中道性,如此來說緣起是中道,實在是不合邏輯。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這位法師所主張人間佛教的第二個理論原則「緣起與空性的統一」,不是佛法的中道,不是佛法的諸法實相。因為他主張大乘非佛說,認為如來只說緣起法,認為眾生只有六個識,所謂第七識、第八識都是後世學者思想演變的結果。他在《佛法概論》書中說:【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識的細分。】(《佛法概論》,正聞出版社,頁109。)
他既然主張大乘非佛說,所以當然他也不能接受大乘佛法中的諸法實相如來藏阿賴耶識等,所以他是六識論的主張。他這種主張,我們借用民初熊十力《摧惑顯宗記》的評語說:【釋尊有知,能勿心痛。佛教徒如泛談緣起,將其中根底如賴耶識者,置之不問。則緣起說,與今西洋哲學家之關係論,雖持說有麤密之異,(西洋學者出於學術發達之後,持說自密。)而大旨要自無殊。果如此,則佛教之精神與面目,剝喪殆盡。佛教徒不如皈依今人羅素輩,而無取為佛弟子矣。】(《摧惑顯宗記》,台灣學生書局,頁16。)
熊十力的批評滿中肯的,因為他清楚知道【……自知尋求宇宙根源,是佛教徒最大願欲。】(《摧惑顯宗記》,台灣學生書局,頁18。)
宇宙的根源就是諸法實相,就是每一個人的阿賴耶識,否定生命宇宙根源的阿賴耶識就不是佛法,當然也不是佛教。只談緣起,還不如去跟隨歸依歐美的哲學家,因為他們對世俗關係的論述在學術發達以後,當然更為細密。
人間佛教的第二個理論原則「緣起與空性的統一」,基本上也是充滿矛盾,因為一切法緣起性空的主張,本身就會否定自己的正當性。佛法必須是理事圓融,修行人才能夠在道理上以及修證的次第上有所依據,然後能夠踏實地邁步前進。若是否定大乘佛法是
如來親口宣說,將佛教判定為只是思想的演變,這種「人間佛教」的理論原則,會讓人菩薩行走入死胡同,最後完全背離 如來的教導。所以說主張錯誤的「緣起與性空」的「人間佛教」不是佛教。
今天就為各位菩薩說明到這邊,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444-a18_0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