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單元,今天我們要繼續來探討「人間佛教是不是佛教」這個議題。
在上一集我們說到,人間佛教的第二個理論原則「緣起與空性的統一」是一種矛盾的論述,因為一切法緣起性空的主張本身是一種悖論,它直接否定了自身主張的正當性,所以說,以「緣起與空性的統一」作為理論原則的人間佛教是有問題的。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人間佛教的第三個理論原則「自利與利他的統一」。所謂自利與利他的統一,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文中說:【發心利他,不應忽略自己身心的淨化,否則「未能自度,焉能度人」?所以為了要利益眾生,一定要廣學一切,淨化身心(如發願服務人群,而在學校中努力學習一樣);廣學一切,只是為了利益眾生。不為自己利益著想,以悲心而學而行,那所作世間的正業,就是菩薩行。】(《華雨集》(四),正聞出版社,頁48。)菩薩的修行本身是自利而且利他的,但是應該檢視的是人間佛教的「自利與利他的內容」符不符合佛教的精神?世間有許多的行善團體與其他的宗教團體也努力地在修十善業,佛教之所以稱為佛教,是必須符合佛教的基本精神。
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中,人菩薩行的定義是:【從人而發菩薩心,應該認清自己是「具煩惱身」(久修再來者例外),不可裝腔作勢,眩惑神奇。要「悲心增上」,人而進修菩薩行的,正信正見以外,一定要力行十善利他事業,以護法利生。】(《華雨集》(四),正聞出版社,頁48。)對於一位菩薩應該要以大悲心來利益眾生,這是大家所知道的事;一位菩薩的正信正見是什麼?八正道也是以正見為開始,也就是大悲心應該以什麼樣的知見作為前導,當具有正信正見以後,才是正確的佛法。一位菩薩利益眾生的內容是「力行十善利他事業」嗎?這是應該要來討論的重點。
在這位法師他的《佛法概論》書中說:【菩薩行是非常深廣的,這只能略舉大要,可從《般若經》的依止三心而行六度萬行來說。三心,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佛法概論》,正聞出版社,頁247。)
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有許多的地方說到菩薩修行時,都說應該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然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而且不夾雜聲聞、獨覺的作意,純粹以菩薩的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勇猛精進,然後以無所得作為方便,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就這樣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就像《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86〈善現品〉如來所說:【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而修布施波羅蜜多,不雜聲聞、獨覺作意,持此善根,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什麼是一切智智?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菩薩行品〉中聖教記載:【大王!我常語諸眾生:「但斷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為佛。」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如來說,有一個自性清淨的心,這個心具有本覺性,這個心就是諸佛如來一切智智的根本。
在《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中,勝鬘夫人說:【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這個如來藏執藏諸法的一切功能,是一切諸法的究竟歸依處,諸法都是以如來藏為身,不能離開祂而有任何的功用,是菩薩出世間最為勝妙的法藏。祂是永遠保持清淨性的自性清淨藏,而這個自性清淨的如來藏,是被客塵煩惱以及上煩惱所知障所染汙的,可是祂卻繼續表現出自己的清淨性;究竟了知這個如來藏的內涵,是不可思議的如來境界。顯然斷盡如來藏中的三界無明,就是去除客塵煩惱以及上煩惱所知障以後,那個自性清淨本覺性的智慧就是一切智智。因此《大般若經》《仁王護國般若經》,以及《勝鬘經》中所說「不可思議如來境界」就是一切智智,就是依於如來藏,斷除煩惱障、所知障以後,所得到如來的智慧。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聖教開示說:【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若遇善友發大心,三種鍊磨修妙行,永斷煩惱所知障,證得如來常住身。】(《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在經中,如來開示說:一切本有的菩提種子,全部都含藏在阿賴耶識──也就是如來藏中,原來菩提的修證-也就是成佛的過程中應該修證的一切內涵-也是在如來藏阿賴耶識中,因為沒有了如來藏阿賴耶識,菩提種子也不會存在;當把如來藏阿賴耶識內的煩惱障、所知障全部斷除清淨以後,就可以證得如來清淨常住的法身。所以《仁王護國般若經》中如來說:【但斷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為佛。】(《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因此成佛的過程,是必須依於如來藏阿賴耶識來修行的,不可以否定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然後說緣起性空就是佛法,因為否定了如來藏阿賴耶識,也就是否定了菩提心。既然所有的菩提種都是在如來藏阿賴耶識中,成佛之道的一切修證,當然也就是在如來藏阿賴耶識中。
《大般若經》中如來更說:【……修布施波羅蜜多,不雜聲聞、獨覺作意,持此善根,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86)經中如來開示說,菩薩依於一切智智的相應作意,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等等波羅蜜時,不應夾雜「一念不求於有」的聲聞、獨覺作意,就以這種善法的根本,以無所得作為方便,與各有情眾生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為什麼說以無所得為方便,與各有情眾生平等共有呢?因為只有在確實轉依如來藏阿賴耶識以後,不會錯誤地執著於因緣所出生的一切法有真實的體性,能夠肯定是圓滿成就一切法的如來藏阿賴耶識,才有這宇宙萬物;而一切的有情眾生全部都有如來藏阿賴耶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的體性都是平等平等的,只有含藏的三界無明種子不同而已,就這樣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若是否定如來藏阿賴耶識,然後力行十善利他事業,就會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8所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菩提心是要成就佛道的心,菩薩要成就佛道,必須從初發心常不遠離一切智智,也就是菩薩的修行就是不能離開如來藏阿賴耶識,菩薩修行離開了如來藏阿賴耶識,就不能夠成就佛道;離開如來藏阿賴耶識而修十善業道,《華嚴經》中如來說:「那是魔業。」因為若是不依止如來藏阿賴耶識來修行,肯定五蘊世間的虛妄性,因為唯有如來藏阿賴耶識是中道、是諸法的實相。這一世努力行十善利他事業,結果將會往生欲界天享福,甚至往生到天魔所在的他化自在天,天福享盡又回墮三惡道受苦;或者因願力的關係仍然生在人間,但是享有大福報,福報享完了,也是墮往三惡道。另外若是主張大乘非佛說,雖然力行十善利他事業,可是因為謗佛、謗法的關係,將來必定墮入三惡道。因此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人間佛教的人菩薩行,能不戒慎恐懼嗎?
對於人間佛教的第三個理論原則「自利與利他的統一」,這位倡導者在他所著作的《學佛三要》中說:【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學佛三要》,正聞出版社,頁145。)他所認為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就在心態上的不同而已,重於自利就是聲聞;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就是菩薩。這種說法,主要還是在於他認為如來只宣說「無常、苦、空、無我」的聲聞教,大乘佛法如般若、唯識種智等等,都是後世學者因為對佛陀永恆的懷念所產生;因此他在著作中處處提到從「佛法」到「大乘佛法」,主要的動力是「佛涅槃以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
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異,真的只在於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而已嗎?如果如此,阿羅漢的修證應該與佛的證量相當。前面所提《華嚴經》中如來所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這句話已經顯示,菩提心並不等於行善利益眾生,也就是大乘佛法的菩提心是有祂特別的內容,所以不能夠說菩薩重於利他,因此菩薩就有菩提心。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4中說:【菩薩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眾生故,知一切法實性故,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故,為一切賢聖之所稱讚故,是名菩提薩埵。】龍樹菩薩說:「菩薩的心是自利利他的緣故,是要度一切眾生的緣故,是知道一切法的真實體性的緣故,是行無上正等菩提的緣故,為一切賢聖所稱讚的緣故,所以稱為菩提薩埵。」這中間是說「知道一切法的真實體性的緣故」,而不是說「知道一切法緣起性空,無有真實體性的緣故」;因為一切法真實的體性就是如來藏,一切法是如來藏藉緣所出生的,所以一切法的真實體性就是如來藏,菩薩就是依於這個真實的如來藏來修行。這是菩薩道與解脫道最大的不同,而不是表面所顯示的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而已。
在上一個單元中曾經提到過,《菩薩善戒經》中如來開示說:【聲聞之人乃至一念不求於有,名聲聞戒淨;菩薩若不求於有者,名大破戒,名不淨戒。聲聞求有是名破戒,名不淨戒。】(《菩薩善戒經》卷1)經中如來的開示也顯示出,聲聞解脫道是要滅盡世間一切法,菩薩則是生生世世要廣度眾生。既然要生生世世廣度眾生,菩薩所依止的智慧,當然就不可能是聲聞解脫道的滅盡世間一切法,菩薩的智慧必須能夠讓他知道一切法的真實性,知道諸法的實相,就這樣子次第漸修,最後徹底斷除三界的無明,成就佛道。所以說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異,絕對不是只在於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之間的差別而已!
「人間佛教」的「人菩薩行」是具煩惱身。不裝腔作勢,不搞神奇鬼怪,要悲心增上,以正信正見行十善業護法利樂眾生。其實人菩薩行的一切行為,都已經含攝在《般若經》的菩薩行中,一個修行人勤修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也修勝妙的智慧攝受般若波羅蜜多,這樣子依法修行六度波羅蜜,怎會去裝腔作勢?怎會去搞神奇鬼怪?一個依法修行的菩薩,本身的正信正見是建立在一切智智心上面,是依止於如來藏阿賴耶識來修行,所修的項目中以六度波羅蜜為主,十善業道只是極小的一部分。
菩薩要修行成就佛道,只要依著如來的開示踏實前進,而不應該去刪減或者是增加如來的教導。例如在佛教中別立宗派,或如人間佛教以力行十善利他事業作為人菩薩行的正修行,認為這樣才是契理契機。其實這樣子提倡人間佛教,不只是否定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法,而且是認為自己也有相當的證量,可以修剪如來的教法,認為如此更為適應眾生的根器,認為自己證量凌駕於如來之上。所以這位提倡者當別人為他寫傳記時,他竟然同意傳記的副書名為〈看見佛陀在人間〉,這表示他認為自己可以稱為佛陀,是在人間利樂眾生的佛陀,所以他敢提出修正版的佛教,這就是人間佛教。
如來所說的教法,都有它應該安住的位置,也就是「法住法位,法爾如是」,如戒律與法的互相關係、五蘊與空性的關係等等,我們不應該擅自增加或是刪減如來的教法,我們應該依持的原則是菩提心的根本,也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以這個心作為修證的內涵。若是將實證的佛教貶低為思想的演化,同時否定佛法的根本,另外提倡人間佛教,那麼它的論題核心以及理論原則就會充滿矛盾,無法自圓其說;所謂「人間佛教」最後會變成披著佛教的外衣,從事於世間善法的行善團體而已,那跟佛法的本質是毫不相干的。
這幾個單元,從人間佛教的一個論題核心及三個理論原則來探討人間佛教的正當性,我們發現這些論題核心以及理論原則有許多矛盾的地方;這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人間佛教否定了實證的佛法,主張大乘非佛親口所說,而將佛法認為是思想的演變,在自行修改佛的教法以後,提出的人間佛教卻是喪失了佛教的基本精神。所以說人間佛教實在不能說它是佛教。
今天這個單元就為各位菩薩說到這邊,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448-a18_078